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动化生产线-论文设计

自动化生产线-论文设计

自动化生产线-论文设计
自动化生产线-论文设计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课程设计论文

自动生产线课时设计

系(部)电气工程系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6 ~ 2017 学年第一学期

目录

摘要 (5)

第一章. 自动生产线的系统介绍 (6)

1.1 自动生产线的组成 (6)

1.2 自动生产线的电气控制 (7)

1.2.1 自动生产线的工作单元的结构特点 (7)

1.2.2 自动生产线的控制系统 (7)

第二章 .供料单元的气动系统 (9)

2.1.1 气动元件 (9)

2.1.2 气动控制回路 (9)

2.2 传感器 (9)

2.3 供料单元的 PLC 控制系统 (11)

第三章.加工单元控制系统 (12)

3.1 加工单元的气动系统 (12)

3.2 加工单元的PLC控制系统 (12)

第四章.装配单元控制系统 (14)

4.1 示灯、传感器 (14)

4.2 装配单元的气动系统 (15)

4.3 装配单元的PLC控制系统 (15)

第五章.分拣单元控制系统 (16)

5.1 旋转编码器、超声波传感器 (16)

5.2 变频器的选用 (17)

5.3 分拣单元的气动系统 (18)

第六章.输送单元控制系统 (19)

6.1 伺服电机及伺服放大器 (19)

6.2 S7-200 PLC的脉冲输出功能及位控编程 (20)

6.3 输送单元的气动系统 (20)

第七章.335B的整体控制 (21)

7.1 任务的实现 (21)

7.2 人机界面组态 (22)

第八章.总结 (29)

主要参考文献 (29)

摘要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controller)简称PLC,是一种工业控制微型计

算机。由于PLC的编程方便、可靠性高、环境适应性强、使用方便以及维护简单等优点,所以PLC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亚龙YL-335B 型自动生产线实训考核装备在铝合金导轨式实训台上安装送料、加工、装配、输送、分拣等工作单元,构成一个典型的自动生产线的机械平台,系统各机构的采用了气动驱动、变频器驱动和步进(伺服)电机位置控制等技术。系统的控制方式采用每一工作单元由一台 PLC 承担其控制任务,各PLC之间通过RS485串行通讯实现互连的分布式控制方式。因此,YL-335B 综合应用了多种技术知识,如气动控制技术、机械技术(机械传动、机械连接等)、传感器应用技术、PLC 控制和组网、步进电机位置控制和变频器技术等。利用YL-335B,可以模拟一个与实际生产情况十分接近的控制过程,使我们得到一个非常接近于实际的教学设备环境,缩短了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距离。

关键词:PLC;供料站

1.YL-335B的系统介绍

1.1 YL-335B 的组成

自动化生产线之装配站——论文[3]

毕业设计(论文) 课题名称:自动化生产线之装配站设计 指导教师:沈丽娜 系别:电子信息系 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 班级:11机电4班 姓名:李任当

摘要 现代化的自动生产设备(自动生产线)的最大特点是它的综合性和系统性,在这里,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电工电子技术、传感测试技术、接口技术、信息变换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多种技术有机地结合,并综合应用到生产设备中;而系统性指的是,生产线的传感检测、传输与处理、控制、执行与驱动等机构在微处理单元的控制下协调有序地工作,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以其高抗干扰能力、高可靠性、高性能价格比且编程简单而广泛地应用在现代化的自动生产设备中,担负着生产线的大脑——微处理单元的角色。系统控制方式采用每一工作单元有一台PLC承担任务,各PLC之间通过RS485串行通讯实现互联的分布式控制方式,因此,综合应用了许多知识,如气动控制技术、机械技术(机械传动、机械连接等)、传感器应用技术、PLC控制和组网、步进电机位置、和变频技术等。 由于时间仓促以及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错误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欢迎读者提出批评和建议。关键词:PLC;装配站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1.1设计背景 (1) 1.2设计的内容和结构 (1) 第二章方案论证 (2) 第三章硬件设计 (4) 3.1装配单元的结构与工作过程 (4) 3.2装配单元的气动元件 (8) 3.3传感器 (11) 3.4 PLC的I/O分配及系统安装接线 (15) 第四章软件设计 (17) 4.1编写程序的思路 (17) 4.2状态流程图 (18) 结束语 (20) 致谢 (21) 附录 (22) 参考文献 (28)

自动化生产线论文设计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课程设计论文 自动生产线课时设计 系(部)电气工程系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6 ~ 2017 学年第一学期

摘要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controller)简称PLC,是一种工业控制微型计算机。由于PLC的编程方便、可靠性高、环境适应性强、使用方便以及维护简单等优点,所以PLC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亚龙YL-335B 型自动生产线实训考核装备在铝合金导轨式实训台上安装送料、加工、装配、输送、分拣等工作单元,构成一个典型的自动生产线的机械平台,系统各机

构的采用了气动驱动、变频器驱动和步进(伺服)电机位置控制等技术。系统的控制方式采用每一工作单元由一台 PLC 承担其控制任务,各PLC之间通过RS485串行通讯实现互连的分布式控制方式。因此,YL-335B 综合应用了多种技术知识,如气动控制技术、机械技术(机械传动、机械连接等)、传感器应用技术、PLC 控制和组网、步进电机位置控制和变频器技术等。利用YL-335B,可以模拟一个与实际生产情况十分接近的控制过程,使我们得到一个非常接近于实际的教学设备环境,缩短了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距离。 关键词:PLC;供料站 1.YL-335B的系统介绍 1.1 YL-335B 的组成 亚龙YL-335B型自动生产线实训考核装备由安装在铝合金导轨式实训台上的送料单元、加工单元、装配单元、输送单元和分拣单元 5 个单元组成。如图 1-1 所示。 图1-1 YL-335B外观图 每一工作单元既可自成一个独立的系统,同时又是一个机电一体化的系统。各个单元的执行机构基本上以气动执行机构为主,输送单元的机械手装置整体运动则采取步进电机驱动、精密定位的位置控制,该驱动系统具有长行程、多定位点的特点,是一个典型的一维位置控制系统。分拣单元的传送带驱动则采用了通用变频器驱动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传动装置。位置控制和变频器技术是现代工业应用最为广泛的电气控制技术。 本设计中YL-335B应用传感器来判断物体的运动位置、物体通过的状态、物体的颜色及材质等。传感器技术是机电一体化装备应用技术中的关键技术之一,也是现代工

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毕业论文

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毕业论文 目录 第一章自动化生产线装备的概述--------------------- 1-1 YL-335B的基本组成------------------------ 1-2 YL-335B的基本功能------------------------- 1-3 YL-355B的结构与认知----------------------- 1-4 YL-355B的整体控制------------------------- 第二章装配单元的结构------------------------------- 2-1 装配单元的功能------------------------------- 2-2 装配单元的结构组成-------------------------- 2-3 气动控制回路--------------------------------- 第三章装配单元的PLC的控制------------------------ 3-1 PLC的I/O的接线原理----------------------- 3-2 装配单元的编程-----------------------------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自动化生产线论文.

摘要 随着社会的对高职毕业生要求的不断提高,技能已经逐渐成为高职院校对大学生培养的重点目标之一。自动化生产线实训系统正是为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而设计、生产的实用性实训设备,如何提高其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标,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简要介绍了自动化生产线实训系统,并以安装搬运站的项目教学方法为例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项目教学方法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地展示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的价值取向,很好地实现了“所学”与“所用”的零距离对接,既达到了学校的教学培养目标,又适应了企业岗位要求,同时还满足了社会的需求,从而实现了多方“共赢”。 [关键词] 自动化生产线实训系统 PLC 安装搬运站项目教学方法研究 前言 自动化生产线实训系统是专为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而设计、生产的一套实用性实训设备。该系统囊括了电气自动化等专业学习中所涉及的诸如机械传动、电机驱动、气电动控制、气动控制、PLC控制、传感器等多种技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典型的把所学专业知识加以综合应用的操作和实现平台,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和加深理解学过的知识,提高动手能力,以达到利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培养目标

目录第一章总体设计 1 功能介绍 2 总体构想 3 元器件的选择 第二章硬件设计 (一) 控制元件—PLC 1 三菱FX2N-48MR PLC 介绍 2 三菱FX2N-48MR PLC技术参数 3 三菱FX2N-48MR PLC开发环境 (二) 检测元件—磁性开关 1 D-C73型磁性开关的技术参数 2 D-C73型磁性开关的工作原理 3 D-C73型磁性开关的安装要求 (三) 气缸 1 CDM2B20-45型气缸 (1) 技术参数 (2) 安装要求 (3) 使用环境 2 CDJ2B10-60-B 气缸 (1) 技术参数 (2) 安装要求

自动化生产线论文

论文 题目:论自动化生产线学校:中物院工学院班级:电气一班作者:肖军 日期:2012年5月15日

目录 一前言 (1) 二自动化生产线举例 (2) 三自动化生产线的结构 (3) 四自动化的发展………………………. 五自动化生产线的未来发展….

一、介绍 自动化生产线是产品生产过程所经过的路线,即从原料进入生产现场开始,经过加工、运送、装配、检验等一系列生产生产线活动所构成的路线。狭义的生产线是按对象原则组织起来的,完成产品工艺过程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即按产品专业化原则,配备生产某种产品(零、部件)所需要的各种设备和各工种的工人,负责完成某种产品(零、部件)的全部制造工作,对相同的劳动对象进行不同工艺的加工。 过去,人们对自动化的理解或者说自动化的功能目标是以机械的动作代替人力操作,自动地完成特定的作业。这实质上是自动化代替人的体力劳动的观点。后来随着电子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随着计算机的出现和广泛应用,自动化的概念已扩展为用机器(包括计算机)不仅代替人的体力劳动而且还代替或辅助脑力劳动,以自动地完成特定的作业。 随着科技的发展,自动化生产线变得更加智能化了。例如在汽车工业、电子工业、核工业等工业部门,自动化的应用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的劳动强度,实现了安全生产,保障了产品质量,降低了成本。尤其是在高温、高压、低温、低压、粉尘、易爆、有毒气体及放射性等恶劣的环境中,通过数据传送到机器代替人工能正常工作,再同过自动检测把数据反馈给操作者,这样工作者就可以远程进行加工了,所以自动化生产线在当代作用就及其重要了。 二、自动化生产线的结构

自动化生产线是由以下五部分构成的: 1、机械本体部分 2、检测及传感器部分 3、控制部分 4、执行机构部分 5、动力源部分 三、各部分的作用 1、机械本体在自动化设备及生产线中机械本体是被自动化的对象,也是完成给定工作的主体,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载体。

自动化生产线论文 (1)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中文题目自动化生产线 学生姓名陈超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 层次年级1409 学号201406871197 指导教师刘奇芳职称 学习中心成绩 年月日

随着社会的对高职毕业生要求的不断提高,技能已经逐渐成为高职院校对大学生培养的重点目标之一。自动化生产线实训系统正是为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而设计、生产的实用性实训设备,如何提高其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标,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简要介绍了自动化生产线实训系统,并以安装搬运站的项目教学方法为例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项目教学方法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地展示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的价值取向,很好地实现了“所学”与“所用”的零距离对接,既达到了学校的教学培养目标,又适应了企业岗位要求,同时还满足了社会的需求,从而实现了多方“共赢”。 [关键词] 自动化生产线实训系统 PLC 安装搬运站项目教学方法研究

自动化生产线实训系统是专为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而设计、生产的一套实用性实训设备。该系统囊括了电气自动化等专业学习中所涉及的诸如机械传动、电机驱动、气电动控制、气动控制、PLC控制、传感器等多种技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典型的把所学专业知识加以综合应用的操作和实现平台,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和加深理解学过的知识,提高动手能力,以达到利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培养目标 目录

第一章总体设计 1 功能介绍 2 总体构想 3 元器件的选择 第二章硬件设计 (一) 控制元件—PLC 1 三菱FX2N-48MR PLC 介绍 2 三菱FX2N-48MR PLC技术参数 3 三菱FX2N-48MR PLC开发环境 (二) 检测元件—磁性开关 1 D-C73型磁性开关的技术参数 2 D-C73型磁性开关的工作原理 3 D-C73型磁性开关的安装要求 (三) 气缸 1 CDM2B20-45型气缸 (1) 技术参数 (2) 安装要求 (3) 使用环境 2 CDJ2B10-60-B 气缸 (1) 技术参数 (2) 安装要求 3 气缸的工作原理

自动化生产线论文

论文题目:论自动化生产线 学校:中物院工学院班级:电气一班作者:肖军 日期:2012年5月15日

一、介绍 自动化生产线是产品生产过程所经过的路线,即从原料进入生产现场开始,经过加工、运送、装配、检验等一系列生产生产线活动所构成的路线。狭义的生产线是按对象原则组织起来的,完成产品工艺过程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即按产品专业化原则,配备生产某种产品(零、部件)所需要的各种设备和各工种的工人,负责完成某种产品(零、部件)的全部制造工作,对相同的劳动对象进行不同工艺的加工。 过去,人们对自动化的理解或者说自动化的功能目标是以机械的动作代替人力操作,自动地完成特定的作业。这实质上是自动化代替人的体力劳动的观点。后来随着电子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随着计算机的出现和广泛应用,自动化的概念已扩展为用机器(包括计算机)不仅代替人的体力劳动而且还代替或辅助脑力劳动,以自动地完成特定的作业。 随着科技的发展,自动化生产线变得更加智能化了。例如在汽车工业、电子工业、核工业等工业部门,自动化的应用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的劳动强度,实现了安全生产,保障了产品质量,降低了成本。尤其是在高温、高压、低温、低压、粉尘、易爆、有毒气体及放射性等恶劣的环境中,通过数据传送到机器代替人工能正常工作,再同过自动检测把数据反馈给操作者,这样工作者就可以远程进行加工了,所以自动化生产线在当代作用就及其重要了。

二、自动化生产线的结构 根据机械工业出版社高职高专规划教材自动化设备及生产线,自动化生产线是由以下五部分构成的: 1、机械本体部分 2、检测及传感器部分 3、控制部分 4、执行机构部分 5、动力源部分 三、各部分的作用及发展 1、机械本体在自动化设备及生产线中机械本体是被自动化的对象,也是完成给定工作的主体,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载体。 机械本体包括机壳、机架、机械传动部件以及各种连杆机构、凸轮机构、联轴器、离合器等。功能包括: (1)、连接固定的功能。如数控车床的床身和外壳 (2)、实现特定的功能。如数控机床可加工机械零件。 由于自动化的设备及生产线具有高速、高精度和高生产率的特点,因此,机械本体应具有稳定、精密、可靠、轻巧、实用等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认为在自动化生产线上机械本体这一块发展应有以下几点:1.首先体积应缩小因为这样更加的节约资源。2.综合性更强,一台机械本体应有多种作用,比如钻床和铣床在一起或者更多的组合,一个元件通过一台机器就可以出来成品。3.灵活性、稳定、精密、可靠、轻巧有一个更好的提高,其中灵活性更强就不只是加工

自动化生产线实训论文

生产线安装搬运站 摘要 随着社会的对高职毕业生要求的不断提高,技能已经逐渐成为高职院校对大学生培养的重点目标之一。自动化生产线实训系统正是为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而设计、生产的实用性实训设备,如何提高其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标,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简要介绍了自动化生产线实训系统,并以安装搬运站的项目教学方法为例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项目教学方法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地展示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的价值取向,很好地实现了“所学”与“所用”的零距离对接,既达到了学校的教学培养目标,又适应了企业岗位要求,同时还满足了社会的需求,从而实现了多方“共赢”。 [关键词]自动化生产线实训系统 PLC 安装搬运站项目教学方法研究 前言 自动化生产线实训系统是专为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而设计、生产的一套实用性实训设备。该系统囊括了电气自动化等专业学习中所涉及的诸如机械传动、电机驱动、气电动控制、气动控制、PLC控制、传感器等多种技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典型的把所学专业知识加以综合应用的操作和实现平台,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和加深理解学过的知识,提高动手能力,以达到利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培养目标

目录第一章总体设计 1 功能介绍 2 总体构想 3 元器件的选择 第二章硬件设计 (一) 控制元件—PLC 1 三菱FX2N-48MR PLC 介绍 2 三菱FX2N-48MR PLC技术参数 3 三菱FX2N-48MR PLC开发环境 (二) 检测元件—磁性开关 1 D-C73型磁性开关的技术参数 2 D-C73型磁性开关的工作原理 3 D-C73型磁性开关的安装要求 (三) 气缸 1 CDM2B20-45型气缸 (1) 技术参数 (2) 安装要求 (3) 使用环境 2 CDJ2B10-60-B 气缸 (1) 技术参数 (2) 安装要求 3 气缸的工作原理 (四) 电磁阀 1 4V120-60电磁阀的技术参数 2 4V120-60电磁阀的工作原理 3 4V120-60电磁阀的安装要求 第三章软件设计 1 I/O分配表 2 流程图 3 梯形图 第四章电气控制图 第五章总结 【参考文献】

自动化生产线设计制造流程

自动化生产线设计制造流程 由于自动化生产线包括各种各样的自动化专机和机器人,所以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制造过程比较复杂。下面以典型的自动化装配检测生产线为例,说明其设计制造流程。目前国内从事自动化装备行业的相关企业通常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 1. 总体方案设计 设计时要考虑既要实现产品的装配工艺,满足要求的生产节拍,同时还要考虑输送系统与各专机和机器人之间在结构与控制方面的衔接,通过工序与节拍优化,使生产线的结构最简单、效率最高,获得最佳的性价比。因此总体方案设计的质量至关重要,需要在对产品的装配工艺流程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进行。 ①对产品的结构、使用功能及性能、装配工艺要求、工件的姿态方向、工 艺方法、工艺流程、要求的生产节拍、生产线布置场地要求等进行深人研究,必要时可能对产品的原工艺流程进行调整。 ②确定各工序的先后次序、工艺方法、各工位节拍时间、各工位占用空间 尺寸、输送线方式及主要尺寸、工件在物送线上的分隔与挡停、工件的换向与变位等。 2. 总体设计方案评审 组织专家对总体方案设计进行评审,发现总体方案设计中可能的缺陷或错误,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3. 详细设计 总体方案确定后就可以进行详细设计了。详细设计阶段包括机械结构设计和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①机械结构设计 详细设计阶段耗时最长、工作量最大的工作为机械结构设计,包括各专机结构设计和输送系统设计。设计图纸包括装配图、部件图、零件图、气动回路图、气动系统动作步骤图、标准件清单、外购件清单、机加工件清单等。 由于目前自动机械行业产业分工高度专业化,因此在机械结构设计方面,通常并不是全部的结构都自行设计制造,例如输送线经常采用整体外包的方式,委托专门生产输送线的企业设计制造,部分特殊的专用设备如机器人也直接向专业

电镀自动生产线PLC控制程序设计(毕业论文doc)

目录 1 概述 (2) 1.1 电镀工艺 (2) 1.2 电镀生产线 (2) 1.3 PLC和电镀生产 (3) 2 电镀生产线程序设计 (3) 2.1 输入设备 (3) 2.2 输出设备 (3) 2.3 I/O地址分配 (4) 2.4 PLC系统I/O口接线图 (5) 2.5 状态转移图 (11) 2.6 PLC控制梯形图设计 (14) 2.7 PLC梯形图指令表 (17) 3操作面板设计图 (25) 3.1 主控板安装接线图 (25) 3.2 控制板安装接线图 (26) 3.3 安装调试 (27) 3.4 设计小结 (27) 参考目录 (28) 电镀自动生产线PLC控制程序设计 1、概述 1.1 电镀工艺 一件电镀产品的质量除了要有好的成熟的电镀工艺和品质好的镀液添加剂外。如何保证电镀产品严格按照电镀工艺流程运行和保证产品的电镀时间则是决定电镀产品的质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在电镀生产线上采用自动化控制不但可以使电镀产品的质量和品质得到保

证。有效的减少废品率。而且还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有这非常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本文主要针对自动控制这一点进行设计。在该生产线的控制中,采用了高可靠性,高稳定性,编程简单,易于操作。而且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生产线过程控制中的控制器 PLC。设计中实现了电镀生产线的监控系统的单周期运行,连续运行,和步进运行三种工作方式,在工业生产中有很重要的应用。它可以给操作工人更多的选择。同时有利于处理故障,有很强的实用性。最后用MCGS软件对设计思路进行了组态仿真,基本实现了电镀监控的全部功能。 1.2电镀生产系 电镀生产作为一种传统产业自开始以来,几十年间有了极大的发展。从早期的手工作坊式生产发展到今天的半自动化和全自动化,电镀工业的进步是长足的巨大的,电镀产品的种类和电镀工艺的复杂程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到汽车,飞机小到生活用品金银首饰,各式各样的工业产品是离不开电镀技术,电镀技术已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工程领域。随着工业现代化的发展,电镀产业生产控制技术的发展也是突飞猛进的,几十年前,电镀一个工件只需要一个渡槽,用两支电极通上电就完事,渐渐地人们意识到这样的镀法不能适应复杂镀层的要求,于是就开始生产线,引入一两台行车挂上工件,用继电器控制技术控制行车运动,进而实现不同镀覆过程的有序进行。按照要求在不同的镀槽内时间是不同的,镀覆电流也是有所区别的,电流的大小事先设定,时间的长短由人为控制。因此这种生产线还是半自动

毕业论文(设计)——气动自动生产线检测系统的电路及控制设计

三江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气动自动生产线检测系统的电路及控制设计三江高职院(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起讫日期 2012年12月17日―2013年4月5日 设计地点三江学院

摘要 随着现代化工业生产的发展,气动技术、液压技术、传感器技术、PLC技术网络及通讯技术等紧密结合而形成的机电液、机电气、机电光一体化的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在工业生产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自动化生产系统已成为当今工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FESTO公司研制的MPS(Modular Production System)模块化生产系统就是一个工业自动化生产系统,是基于机电气(液)一体化技术、PLC控制与机器人结合的全自动、可完成气缸加工装配的系统。 本文所研究的课题是以MPS启动自动生产线的检测单元为例,对检测单元的模块化控制系统进行研究。主要进行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对检测单元的硬件设备的电路进行设计,二是对其控制系统进行设计。以SIEMENS S7-200 PLC 为核心控制系统,完成了检测单元总体的功能设计与分解以及各个模块的功能设计与分解,完成了各模块工艺流程的详细设计、程序设计、为模块之间的协调工作设计了合理的传递信息,完成了各个模块的联机工作工艺流程详细设计。 关键字:PLC;检测单元;生产线;气动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m industrial production, pneumatic technology, hydraulic technology, sensor technology, PLC network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 logy, technology integrat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close hydraulic, aircraft ele ctrical,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integration, automatic control technology optical applications in industry production is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au tomated production systems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industrial p roduction. Point. Germany FESTO company developed MPS(Modular Production System)modular production system for industrial an automation on a production s ystem is based on the electrical machine(liquid) integration technology, PLC cont rol combined with automatic robot can complete the processing and assembling o f the cylinder systems. The subject in this paper si to MPS pneumatic automatic production line de tection unit as an example, the detection unit of the modular control system. Tw o main areas of work carried out, one of the detection unit hardware circuit desi gn, and second, to design its control system. To SIEMENS S7-200 PLC as the core control system, complete detection unit and decomposition process of each module to complete the detailed design,program design, coordination between the modules reasonably designed to transmit information, complete the online work of each module detailed design process. Key words:PLC; detection unit; production lines; pneumatic

自动化生产线之装配站设计_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名称:自动化生产线之装配站设计 指导教师: 系别:电子信息系 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 班级: 姓名:

摘要 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自动化生产技术慢慢的代替了以往的流水线生产。现代化的自动生产设备(自动生产线)的最大特点是它的综合性和系统性,在这里,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电工电子技术、传感测试技术、接口技术、信息变换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多种技术有机地结合,并综合应用到生产设备中;而系统性指的是,生产线的传感检测、传输与处理、控制、执行与驱动等机构在微处理单元的控制下协调有序地工作,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以其高抗干扰能力、高可靠性、高性能价格比且编程简单而广泛地应用在现代化的自动生产设备中,担负着生产线的大脑——微处理单元的角色。因此,培养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掌握PLC 技术及PLC 网络技术的技术人材是当务之急。 YL-335B 综合应用了多种技术知识,如气动控制技术、机械技术(机械传动、机械连接等)、传感器应用技术、PLC 控制和组网、步进电机位置控制和变频器技术等。利用 YL-335B,可以模拟一个与实际生产情况十分接近的控制过程,使学习者得到一个非常接近于实际的教学设备环境,从而缩短了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距离。 YL-335B 采用模块组合式的结构,各工作单元是相对独立的模块,并采用了标准结构和抽屉式模块放置架,具有较强的互换性。可根据实训需要或工作任务的不同进行不同的组合、安装和调试,达到模拟生产性功能和整合学习功能的目标,十分适合教学。 本书主要阐述亚龙YL-335B 型自动生产线实训考核装备中装备站的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本书力求采用项目教学的方法介绍本装备所涉及的技术,使学生在知识的学习和综合应用,PLC 的编程和组网能力,设备的安装与调试等。 关键字:plc;机电一体化;装配

自动化生产线论文

永城职业学院 课程设计题目: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 专业:机电工程系 班级:机电122班 学号:2012122004 学生姓名:丁彦龙 指导教师:朱利强 2014年10月8日

随着社会的对高职毕业生要求的不断提高,技能已经逐渐成为高职院校对大学生培养的重点目标之一。自动化生产线实训系统正是为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而设计、生产的实用性实训设备,如何提高其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标,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简要介绍了自动化生产线实训系统,并以安装搬运站的项目教学方法为例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项目教学方法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地展示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的价值取向,很好地实现了“所学”与“所用”的零距离对接,既达到了学校的教学培养目标,又适应了企业岗位要求,同时还满足了社会的需求,从而实现了多方“共赢”。 [关键词] 自动化生产线实训系统 PLC 安装搬运站项目教学方法研究

自动化生产线实训系统是专为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而设计、生产的一套实用性实训设备。该系统囊括了电气自动化等专业学习中所涉及的诸如机械传动、电机驱动、气电动控制、气动控制、PLC控制、传感器等多种技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典型的把所学专业知识加以综合应用的操作和实现平台,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和加深理解学过的知识,提高动手能力,以达到利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培养目标

第一章总体设计 1 功能介绍 2 总体构想 3 元器件的选择 第二章硬件设计 (一) 控制元件—PLC 1 三菱FX2N-48MR PLC 介绍 2 三菱FX2N-48MR PLC技术参数 3 三菱FX2N-48MR PLC开发环境 (二) 检测元件—磁性开关 1 D-C73型磁性开关的技术参数 2 D-C73型磁性开关的工作原理 3 D-C73型磁性开关的安装要求 (三) 气缸 1 CDM2B20-45型气缸 (1) 技术参数 (2) 安装要求 (3) 使用环境 2 CDJ2B10-60-B 气缸 (1) 技术参数 (2) 安装要求

基于PLC的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毕业设计

基于PLC的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1.1自动化生产线发展状况 (1) 1.2 PLC的应用及目前的研究现状 (3) 1.2.1生产线上的工艺过程 (3) 1.2.2连续生产线 (4) 1.2.3控制系统组成框图 (5) 1.3课题主要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6) 第二章各单元硬件设备的说明 (7) 2.1电感式接近开关的设备说明 (7) 2.1.1电感式传感器简单介绍 (7) 2.1.2电感式接近开关传感器的基本工作方式 (7) 2.2电容式接近开关的设备说明 (8) 2.2.1电容式传感器简单介绍 (8) 2.2.2电容式接近开关传感器的使用 (8) 2.3继电器的设备及微动开关的设备说明 (9) 2.4电磁阀的设备说明 (9) 第三章 S7-2OO PLC在自动线中的使用 (10) 第四章各单元控制系统的设计 (12) 4.1PLC对下料单元的控制 (12) 4.1.1下料单元控制要求 (12) 4.1.2下料单元控制流程图 (13) 4.1.3下料单元I/O分配表 (14) 4.1.4下料单元梯形图 (15) 4.2 PLC对加盖单元的控制 (21) 4.2.1加盖单元控制要求 (21) 4.2.2加盖单元控制流程图 (22) 4.2.3加盖单元I/O分配表 (23) 4.2.4加盖单元梯形图 (24) 4.3PLC对穿销单元的控制 (30) 4.3.1穿销单元控制要求 (30) 4.3.2穿销单元控制流程图 (31) 4.3.3穿销单元I/O分配表 (32) 4.3.4穿销单元梯形图 (33) 4.4PLC对检测单元的控制 (39) 4.4.1检测单元控制要求 (39) 4.4.2检测单元控制流程图 (40) 4.4.3检测单元的I/O分配表 (41) 4.4.4检测单元梯形图 (41) 4.5PLC对分拣单元的控制 (45)

基于PLC的自动生产线控制系统的设计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 基于PLC的自动生产线控制系统的设计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对产品的功能与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产品的复杂程度也随之增高,传统的大批量生产方式受到了挑战。这种挑战不仅对中小企业形成了威胁,而且也困扰着国有大中型企业。 因为,在大批量生产方式中,柔性和生产率是相互矛盾的。众所周知,只有品种单一、批量大、设备专用、工艺稳定、效率高,才能构成规模经济效益;反之,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设备的专用性低,在加工形式相似的情况下,频繁的调整工夹具,工艺稳定难度增大,生产效率势必受到影响。为了同时提高制造工业的柔性和生产效率,使之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缩短产品生产周期,降低产品成本,最终使中小批量生产能与大批量生产抗衡,柔性自动化系统便应运而生。 PLC是在传统的顺序控制器的基础上引入了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讯技术而形成的一代新型工业控制装置;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集中监视、控制管理和分散控制;充分吸收了分散式控制系统和集中控制系统的优点,采用标准化、模块化、系统化设计,配置灵活、组态方便。本论文主要是模拟工业自动生产线通信系统实现以下各站功能。然后利用Profibus总线进行八站通信连接使之成为一条自动生产线控制模拟系统。 关键字:PLC、自动生产线、Profibus通信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1.1自动化生产线的介绍及发展 (1) 1.2工业自动化生产线体系结构 (4) 第二章可编程控制器 (5) 2.1可编程控制器的定义 (5) 2.2可编程控制器的发展概况 (5) 2.3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组成及特点 (6) 第三章自动生产线实训系统设计与实现 (7) 3.1工业自动生产线系统结构 (7) 3.2工业自动生产线单站功能及系统程序设计 (9) 3.3工业自动生产线通信系统设计 (20) 第四章论文总结 (22) 参考文献 (23) 致谢 (24)

工业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

1.1 概述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科技日新月异。自动化技术在社会的各行各业被广泛的应用,其中又以自动化生产线应用最为广泛。自动化生产线具有效率高,应用灵活,工作精度高,运行平稳等特点,并且节省了人力物力,大大提高了生产率。目前,自动化生产线在我国工业生产领域及其他诸多领域应用广泛并且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生产线即产品生产过程所经过的路线,即从原料进入生产现场开始,经过加工、运送、装配、检验等一系列生产活动所构成的路线。狭义的生产线是按对象原则组织起来的,完成产品工艺过程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即按产品专业化原则,配备生产某种产品(零、部件)所需要的各种设备和各工种的工人,负责完成某种产品(零、部件)的全部制造工作,对相同的劳动对象进行不同工艺的加工。 生产线的种类,按范围大小分为产品生产线和零部件生产线,按节奏快慢分为流水生产线和非流水生产线,按自动化程度,分为自动化生产线和非自动化生产线。 生产线的主要产品或多数产品的工艺路线和工序劳动量比例,决定了一条生产线上拥有为完成某几种产品的加工任务所必需的机器设备,机器设备的排列和工作地的布置等。生产线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能适应多品种生产的需要;在不能采用流水生产的条件下,组织生产线是一种比较先进的生产组织形式;在产品品种规格较为复杂,零部件数目较多,每种产品产量不多,机器设备不足的企业里,采用生产线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1. PLC PLC 即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是指以计算机技术为

基础的新型工业控制装置。在1987 年国际电工委员会( International Electrical Committee )颁布的PLC 标准草案中对PLC 做了如下定义: PLC 英文全称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 中文全称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定义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应用而设计的。它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 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 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PLC 是可编程逻辑电路,也是一种和硬件结合很紧密的语言,在半导体方面有很重要的应用,可以说有半导体的地方就有PLC PLC 是一种专门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装置。它采用可以编制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运算、计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能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PLC 及其有关的外围设备都应该按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形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展其功能的原则而设计。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在其标准中将PLC 定义为: 「可程式逻辑控制器是一种数位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应用而设计的。 它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 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 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可程式逻辑控制器及其有关外部设备,都按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联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充其功能的原则设计。」PLC 可以用于圆周运动或直线运动的控制。从控制机构配置来说,早期直接用于开关量I/O 模块连接位置传感器和执行机构,现在一般使用专用的运动控制模块。如可驱动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的单轴或多轴位置控制模块。世界上各主要PLC 厂家的产品几乎都有运动控制功能,广泛用于各种机械、机床、机器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