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声现象单元检测试题

考试总分:100 分考试时间:90 分钟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30 分)

1.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面就不发声了,其原因是()

A.手将声音吸收了

B.手不能传播声音

C.手使鼓面停止了振动

D.声音被手所吸收

2.将拨响的琴弦用手一按,响声立即消失原因是()

A.声音被手挡住了

B.声音被手吸收了

C.琴弦的振动停止了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为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达州市委宣传部、文广局、市电视台主办了“红歌连连唱”.小琴踊跃报名参加了比赛,有关她的歌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我们听到她的歌声是靠空气传到人耳的

B.小琴同学发出的歌声是她的舌头振动产生的

C.小琴同学在台上“引吭高歌”说明她的声音响度大

D.我们在幕后能听出是小琴的歌声是根据音色判断的

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产生声音

B.只要真空环境的温度合适,真空也能传播声音

C.人耳也能听到火山爆发和地震时产生的次声波

D.响度大比响度小的声音传播速度大

5.在月球的表面主要有岩石和尘埃,有人说,飞来的流星打在月球表面的岩石上,会像无声电影一样,在其附近听不到一点声响,这是因为()

A.月球表面的岩石受到流星的撞击不发声

B.流星撞击岩石的声音太小,人耳无法听到

C.月球表面附近空间没有空气,缺少传播声音的介质

D.原因不明

6.图中聪明的小白兔能分辨出门外叫开门的不是自己的外婆,它主

要是依据了声音的()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频率

7.对声学相关知识说法错误的是()

A.老师在教室内讲话比旷野里响亮,是因为老师在教室内讲话比旷野里声带振动大

B.调二胡的弦,目的是改变音调

C.口技表演者主要通过改变自己声音的音色来模仿各类声音

D.声音、超声波、次声波统称声,它们在空气中的声速是一样的

8.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真空不能传声

B.15°C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C.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

D.喇叭发音时,放在纸盆上的纸屑在上下跳动,说明纸盆在振动

9.小明在学了声现象的知识后做了如下总结,其中错误的是()

A.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总比在液体中快

B.超声和次声不是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C.音调高的声音响度比音调低的声音响度大

D.人们常用音色来辨别发声体

10.某人在湖边钓鱼,另一人在湖的对岸用棒拍打水面,假设鱼群刚好游到钓位,是人还是鱼先感觉到拍打声?()

A.人

B.鱼

C.同时感觉到

D.无法判断

11.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我们听到的声音通常都是靠空气传来的

B.将要上钩的鱼被岸上的脚步声吓跑,说明声音在水里比在空气中传播快

C.深夜我们耳朵贴近地面可听到远处的脚步声,说明固体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

D.15°C时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12.声音在空气中以每秒340米的速度传播,若人在高山前对着山喊一声,过4s后听到回声,则人与高山之间的距离为()

A.170米

B.1360米

C.680米

D.340米

13.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C.声音在15°C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14.下列的实验和实例中,不正确的是()

A.市区里种草植树是为了美化环境,减小噪音

B.在飞机旁的工作人员戴着配有耳罩的头盔属于在声源处减小噪音

C.有些小轿车上装有倒车雷达是利用了声音的反射原理

D.医生利用听诊器,可以使声音的强度增大些

15.如图所示,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会听到声音,如果使听到的声音更尖细一些,应该()

A.伸出的部分长些

B.伸出的部分短些

C.用力拨动刻度尺

D.用较小的力拨动刻度尺

二、多选题(共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8 分)

16.关于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教室里感觉不到老师讲课的回声,是因为声音没有发生反射

B.人们可以用声学仪器接收到超声波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C.倒车雷达是利用回声定位探测车后的障碍物

D.给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从声源处减弱嗓声

17.下列现象中是利用回声原理的是()

A.渔民利用声呐探测鱼群

B.雷雨天时,先看到闪电后听见雷声

C.蝙蝠用超声波捕捉蚊子

D.天坛公园内的回音壁

1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人耳就一定能听到其发出的声音

B.通常女声比男声音调高,是由于女性声带振动比男性声带振动快

C.运动场上,同学们的呐喊声越大,声音传播的速度越快

D.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19.如图是抗战70周年大阅兵的一些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习近平主席乘坐检阅车检阅部队时,习主席相对检阅车是运动的

B.56门迎宾礼炮以70响轰隆的礼炮声拉开了纪念仪式的序幕,礼炮声是通过空气传入现场观众耳朵的

C.解放军整齐的脚步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

D.飞机离观众越来越远,飞机声的音调越来越低

三、填空题(共3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12 分)

20.毛毛给妈妈打电话,妈妈要他把声音讲大些,这是要求增大声音的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21.声音三个特性中,音调的高低由发声体的________决定,响度是由声源的________决定的.

22.小明将手放在喉咙处,讲话时,感觉到手有点“麻”,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________产生的.汽车上的电子防盗报警装置,在汽车被撬开时能发出报警声,提醒人们车辆被盗,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

四、解答题(共2 小题,每小题7 分,共14 分)

23.请你说出下面做法所用的物理知识.

(1)夏天,在买西瓜时,有经验的人常拿起西瓜,用手指弹几下或用手拍一拍,根据声音来判断瓜的生熟.

(2)在钓鱼的时候,不希望他人在附近走动.

(3)学校周围植树造林以营造一个优雅安静的环境.

24.向前传播的声音遇到障碍物能反射回来.一个同学站在距高墙前255m的地方面对高墙大喊一声,约多少时间他才能听到回声?(当时气温为15°C)

五、实验探究题(共 4 小题,每小题9 分,共36 分)

25.探究声音的特性时,进行如下实验:

①先拨动张紧的细橡皮筋,再拨动张紧的粗橡皮筋,观察先后两次发声时橡皮

小;第二次重敲音叉,发现溅起的水花较大,而且音叉两次发出的声音前者小些,后者大多了.

分析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①主要研究声音的高低与发声物体________有关,即________越大,则________越高.

(2)实验②主要研究声音的________与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即振动的幅度越大,则________越大.

(3)如果还要研究声音的第三个特性,你打算设计一个怎样的实验?

26.有一天雷雨交加,同学们在物理实验室中利用“声速跟气温的关系图”进行下列探究活动.小单同学看见一个闪电尖叫起来,小挺同学看见闪电后又过4s听到了雷声.小挺同时也观察了实验室的温度计,室温为15°C,他们经过计算安慰小单同学,打雷处离他们很远,不要怕.

(1)求出打雷处离他们距离为多少?

(2)已知人耳能分清两个声音的时间间隔至少为0.1s,探究小组同学们都没有听到小单的尖叫声的回声,请你计算实验室墙壁离同学们的距离应满足什么条件?

(3)物理实践活动课上,同学们利用回声测声速.测得某一障碍物离他们173m,经过1s听到了回声,则此时声速为多少?请你利用声速跟气温的关系图,求出当时的气温.

27.阅读短文,完成问题:

雪花落水也有声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是有科学道理的,但是却缺少发现它们的眼睛.一般的常识告诉我们,雪花落水静悄悄,毫无声响.不过,雪花落水真的发生声波,在3月份一期的《自然》杂志上,几个科学家联名发表文章,宣布了他们的上述结论.

首先要说明的是,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频率在50000Hz到2×105Hz之间,高于人们能听见的声波频率.但是,海里的鲸鱼就能听到雪花落水所产生的声响,并且这些声响令鲸鱼异常烦躁.然而,请不要想当然,这些声音不是雪花与水面撞击发出的,而是…

冷战时期,当时美国海军要监视苏联潜水艇的活动,他们发现,在下雨的时候,水下声呐工作效果不好,常有噪声干扰,甚至干脆无法监听.著名的约翰?霍甫金斯大学机械工程系的普罗斯佩勒提教授是个奇才.普罗斯佩勒提断定,这些声音不是雨滴撞击水面发出,而是含在雨滴中的气泡振动发出的.克拉姆有一个设备:一个每秒可拍摄1000张照片的高速水下摄影机.利用这台摄影机,他们确实在下雨时发现水中产生气泡,这些气泡还在不断地收缩、膨胀、振动.普罗斯佩勒提的理论基础和数学能力也很高,他通过计算得出,下雨时哪些噪声的频率和衰减情况确实与气泡的振动状况协调一致,从而证实他们的理论完全正确.他还发现,大气泡振动产生低频声波,小气泡振动产生高频声波.普罗斯佩勒提通过理论分析指出,气泡是要将自己的体积与水的密度相适应,才不断收缩和膨胀的.

事情还没有结束,人们告诉他们,渔民常抱怨,在下雪时他们的声呐也常常侦听不到鱼群.一开始,他们也不信,因为雪花中含有90%以上的水,空气不多.但是,他们不是简单否认,而是要用实验来验证.在一个风雪的夜晚,他们在一个汽车旅馆的游泳池找到了证据,雪花落水时也产生气泡,同样,这些气泡也振动,从而发出声波.其实,无论是人们打水漂时所听到的细微声响,还是瀑布的隆隆震响,都不是(或主要不是)来自石块及岩石与水的碰撞,而是由于气泡.你看,大自然是何等奇妙,而从事科研的人们在发现真理的时候又是多么幸福.

(1)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属于________(超声波/次声波).

(2)声呐装置是利用仿生学原理制成的,它模仿的是下列哪种生物________.

A.蝙蝠

B.猫

C.狗

D.大象

(3)雪花落水发出的声音对人来讲不是噪声,站在鲸鱼的角度看________(是/不是)噪声.

(4)科学家们发现,不论是雪花落水,还是雨滴落水,都会引起气泡的________,这个声音能被鲸鱼听到,说明________能传播声音.

(5)在探究雨滴落水产生声音的过程中,科学家们进行了下列的过程,请你把它

们按正确的顺序排列起来________(填序号即可).

A、归纳分析

B、进行实验

C、提出假设

D、得出结论.

28.小兰用小锤敲打音叉后,声音持续了一段时间,对于声音持续了一段时间而没有立即停止这一现象,小明认为这不是由于音叉仍在振动而是由于空气依然保持振动造成的.请你利用一个音叉、一个小锤,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明的说法是错误的.请你写出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答案

1.C

2.C

3.B

4.A

5.C

6.B

7.A

8.C

9.ABC

10.B

11.D

12.C

13.C

14.B

15.B

16.CD

17.ACD

18.BD

19.BD

20.响度

21.频率振幅

22.振动信息

23.(1)生、熟西瓜因其内部瓜瓤熟的程度不同,所以拍打时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不

相同;(2)脚步声会通过大地、水、空气传播,会把鱼吓走;(3)植树造林有助于对噪声的阻隔和吸收,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24.约1.5s 时间他才能听到回声.

25.频率频率音调响度响度(3)取不同的乐器,演奏相同的曲目,对比音色的不同. 26.(1)打雷处离他们距离为1360m .(2)实验室墙壁离同学们的距离至少为17m ;

(3)此时声速为346m /s ,当时的气温为25°C .

27.超声波A 是振动液体CBAD

28.解:实验器材:音叉、小锤;

实验步骤:①用小锤敲击音叉,观察音叉振动和发声情况;

②用手按住音叉,观察音叉振动和发声情况;

实验现象:敲击音叉时,音叉因振动而发声;用手按住音叉,音叉振动停止,发声停止;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第二章 物态变化 单元检测试题

考试总分: 100 分 考试时间:90 分钟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 14 小题 ,每小题 2 分 ,共 28 分 )

1.下列物态变化中放热的( )

A.冰雪熔化

B.用久了的灯丝会变细

C.酒精挥发了

D.烧水时,壶口冒“白气”

2.如图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 时=5min 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B.在BC 段,该物质不吸热

C.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6min

D.该物质的凝固点是50°C

3.利用干冰给运输中的食品降温,防止食品腐烂变质,这是应用了( )

A.干冰凝华放热

B.干冰汽化吸热

C.干冰熔化吸热

D.干冰升华吸热

4.下列四句话中都有一个“热”字,其中“热”字表示温度的是( )

A.热传递

B.0°C 冰吸热而熔化

C.摩擦生热

D.这杯水热得烫手

5.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图象中,属于非晶体的熔化图象是( )

A.

B.

C.

D. 6.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属于凝华现象

B.发烧时在身体上擦些酒精可以降低体温,属于汽化现象

C.冬天,窗户玻璃上形成的冰花,属于凝固现象

D.家庭电路短路时,保险丝烧断,属于液化现象

7.有一支刻度不准但刻度均匀的温度计,在通常情况下,将它插入冰水混合物中,示数是6°C;将它插入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是96°C,用它测得某液体的温度为42°C时,则该液体的实际温度是()

A.42°C

B.40°C

C.36°C

D.48°C

8.下列是我国北方冬季发生的一些与物态变化有关的现象,分析不正确的是()

A.水蒸气在树枝上凝华成冰晶,形成雾淞

B.屋顶的积雪会熔化成水,流到屋檐下凝固成冰锤

C.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由于水蒸气液化眼镜片上会出现有水雾

D.邻居家孩子堆的雪人因发生升华会逐渐变小

9.一个带盖的水箱里盛有一些0°C的水和冰,把它搬到大气压强为1标准大气压,温度为0°C的教室里,一段时间后,水箱里()

A.都变成冰了,连水蒸气也没有

B.都变成水了,同时有水蒸气

C.只有水和冰

D.冰、水和水蒸气都存在

10.下表为小英同学在探究某种物质的熔化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数据表明开始2min升温快,最后2min升温慢,这是因为该物质处于液态时的()比处于固

11.下列光现象中,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从水面上看到水中的“鱼”

B.用放大镜看到放大的“字”

C.路灯下人在地面上的“影子”

D.在平面镜前看到镜中的“自己”

12.下列测量长度的方法,错误的是()

A.测一张纸的厚度可用刻度尺先测出几十张纸的厚度,然后再除以纸的总张数,即得出一张纸的厚度

B.测细金属丝的直径,可以把金属线无间隙地密绕在一根铅笔上若干圈,测出密绕部分的长度L和圈数N,则直径D=L

N

C.测自行车通过的路程,可先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N,再乘以车轮的周长L

D.只使用一个刻度尺不用其他工具就可以准确测出乒乓球的直径

13.如图所示,ABCDE是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由图线可知()

A.AB段是冰的熔化过程

B.BC段是冰的熔化过程

C.CD段是水的凝固过程

D.DE段是水的凝固过程

14.一只刻度均匀但刻线位置不准的温度计,放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是90°C;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6°C,那么,将它放在真实温度为25°C的温水中,它的示数为()

A.22.5°C

B.28.5°C

C.27°C

D.21°C

二、多选题(共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10 分)

15.体温计和实验室常用温度计的主要区别是以下选项的那几点()

A.分度值不同

B.量程不同

C.原理不同

D.构造不同

16.某同学用体温计测量自己的体温,测量结果为35.7°C,出现这种测量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A.使用前未将水银柱甩到最低位置

B.体温计置于腋下的时间不够长

C.未将体温计与身体直接接触

D.没有将体温计放在水平位置

17.在生活中热现象的例子常常可见,下列有关热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小明同学戴眼镜到厨房帮妈妈炒菜,眼镜片立即模糊,这是液化现象

B.打开冰箱门时,常会看见门前冒“白气”,这是汽化现象

C.夏天喝饮料,常在杯中加入冰块,一会儿冰块变小,这是熔化现象

D.电冰箱内侧壁会看见附有一层白色的冰晶,这些冰晶是凝固形成的

18.下列关于生活中常见热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用纸锅烧水,水沸腾了,纸锅没有烧着,是因为火焰的温度低

B.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C.夏天剥开雪糕包装纸时,雪糕周围冒“白气”,这是液化现象

D.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一定升高

19.小明在厨房帮妈妈做饭时观察到了一些现象,并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A.用高压锅煮饭比较快,是因为高压锅比较厚

B.水开后改用小火加热,温度不变,内能增加

C.炒菜时,香气四溢表明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D.刚从冰箱里拿出的鸡蛋表面有小水珠,小水珠是从鸡蛋里面渗出来的

三、填空题(共3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12 分)

20.住在非洲沙漠的居民,由于没有电,夏天无法用电冰箱保鲜食物,当地人发明了一种简易“沙漠冰箱”,如图所示.它由内罐和外罐组成,两罐之问填满潮湿的沙子.使用时将食物放在内罐,罐口盖上湿布,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并经常向内罐和外罐之间的沙子上洒些水,这样对内罐中的食物可以起到一定的保鲜作用.根据上文,请回答:

(1)将它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目的是________.

(2)经常向两罐之间的沙子上洒些水,目的是________.

21.晾衣服时,充分展开干得快,这是因为液体的________越大.蒸发越快.

22.下面有几个常见的物理现象,各属什么物体变化:

(1)湖面结冰:________;

(2)冰箱中取出冰棒冒“白气”________;

(3)北方奇景“雾凇”的形成________.

四、解答题(共2 小题,每小题7 分,共14 分)

23.如图是水的三种状态图,水、水蒸气、冰三者之间相互转化过程表现出6种物态变化,请在空括号内写出物态变化的名称和吸热或放热,参照过程3的写法.

24.电灯丝发光的温度可达2000°C,表中的物质哪种可适合作灯丝的材料?并

说出这样做的道理.

°

25.验证实验:

(1)请你设计实验证明“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液化”________.由此证明,降低温

度可以使气体液化.

温度/C90929498989798

(1)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在第________min记录的数据明显错误,判断的理由

是________.

(2)由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C,此时液面上的气压________1标

准大气压(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

(3)小明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情况如图1、图2,其中________图是水在沸腾

时的情况.

(4)请指出图3中实验操作的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

(5)3min记录温度时,温度计示数如图4,此时温度为________°C.

(6)请根据上表的数据,在图5的坐标中描点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

(7)实验结束后,同学们相互交流时,有的小组觉得把水加热到沸腾的时间过长,

请你说出一条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________.

(8)1个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沸点是78°C,煤油的沸点是150°C,完成本实

验所用的温度计液泡中的液体可能是________(选填“酒精”或“煤油”).

27.在“探究固体熔化的实验”中,

在“探究固体熔化的实验”中,(1)把装着海波的试管放在烧杯的水中加热,而不

是直接用火加热试管,是为了使海波________.

(2)下表是一位同学探究某固体熔化,测量的数据和观察的现象,可知该物质的

熔点是________,熔化用了________分钟.

28.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做碘的物态变化实验,请

描述整个实验过程当中碘的物态变化.

答案

1.D

2.A

3.D

4.D

5.C

6.B

7.B

8.C

9.D

10.C

11.C

12.D

13.B

14.C

15.ABD

16.BC

17.AC

18.BC

19.BC

20.加快沙中水的蒸发;水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对食物可起到保鲜的作用.

21.表面积

22.凝固液化凝华

23.如下:

24.解:钨丝适合作灯丝的材料.

因为白炽灯发光时温度可达2000°C,低于钨的熔点,钨丝不会熔化,

所以要选熔点高于2000°C的钨丝作灯丝的材料.

25.(1)让热的水蒸气接触冷的玻璃,会有小水滴生成;(2)见上面解答.

26.6水沸腾过程温度保持不变98小于图1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部96(6)见上图;适当减少水量(或适当提高水的初温)煤油

27.缓慢均匀受热80°C3

28.解:

用酒精灯对锥形瓶内的碘粒加热,将会观察到碘由固态的变成了气态的碘;这是碘发生的升华现象;碘蒸气遇到较冷的玻璃板会放出热量直接变成固态的碘附着在玻璃上,这是凝华现象.

第三章光现象单元检测试题

考试总分:100 分考试时间:90 分钟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30 分)

1.下列有关现象与光学知识对应错误的是()

A.平静的水面出现岸边景物的倒影—平面镜成像

B.茂密树林底下常能看到圆形光斑—光的直线传播

C.潭清疑水浅—光的反射

D.雨后天空出现彩虹—光的色散

2.下列诗句中蕴含一定的物理知识,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人们是通过音调辨别出钟声的

B.“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轻舟”的运动是以船上乘客为参照物的

C.“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楼台倒影入池塘”是光的折射

D.“花气袭人知昼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花气袭人”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3.太阳光是由下面什么色光组成的()

A.红、橙、黄、绿、蓝、靛、紫

B.红、绿、蓝

C.红、黄、蓝

D.无数种色光

4.光使世界绚丽多彩,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光,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用玻璃三棱镜可使太阳光发生色散

B.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C.光在银幕上发生漫反射时反射角可能小于入射角

D.现今家里的电视机遥控器普遍使用红外线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光线垂直照射在平面镜上,入射角是90°

B.漫反射也遵守反射定律

C.在岸上看到水中的鱼,看到的是鱼的虚像

D.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20°,则入射角为60°

6.关于眼睛看到的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白光和黑光进入人眼

B.白纸和黑字分别反射白光和黑光进入人眼

C.白光照在书上,白纸反射白光,黑字不反光

D.暗室中红光照到白纸红字上,能看清红字

7.摄影爱好者可以在照相机的镜头前加一块透明的滤色镜来增强拍摄的效果,如果想拍摄晴朗天空的照片,最好选用什么颜色的滤色镜()

A.红

B.蓝

C.绿

D.白

8.两平面镜之间的夹角为⊙,入射光线跟其中的一个镜面平行,经两个平面镜两次反射后,出射光线跟另一个镜面平行,如图所示,那么此⊙应为()

A.30度

B.45度

C.60度

D.75度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光谱上,红外线在红光之外,紫外线在紫光之外

B.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都是红绿蓝

C.所有的物体都能辐射红外线

D.适当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好处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打开醋瓶闻到醋香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

B.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C.“谱线红移”说明星系在远离而去

D.地上洒水感到凉快说明水的比热容大

1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日偏食时,树荫下的光斑是圆形的

B.塔式太阳能电站的多面镜子发生了漫反射

C.用天文望远镜观察离地球27万光年的星系,看到的模样是它现在的样子

D.在有雾的天气,透过树丛的光束是直的

12.下列有关光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当人靠近平面镜时,“镜中人”变得越来越大

B.城市中的光污染是由于光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

C.手影和小孔成像都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D.清晨,我们看到的地平线下的“太阳”,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13.各种波在生活和生产中已经被广泛应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还可以传播能量

B.用手机通话时涉及的波既有电磁波又有声波

C.电视台和交通广播电台使用的电磁波是红外线

D.银行和商店用来鉴别大额钞票真伪的验钞机使用的是紫外线

1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提琴奏出的优美旋律,是由人的声带振动产生的

B.运动员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的音调就越高

C.在教室里说话较为响亮,是由于回声的原因

D.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上讲课的声音是通过声波传回地球的

15.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挖隧道用“激光准直”是利用了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B.人看到黑板上的字是因为光的反射

C.日偏食就是地球挡住太阳射向月球的部分光线形成的

D.镜中花水中月现象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二、多选题(共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10 分)

16.下列事例中,属于紫外线应用的是()

A.夜视仪

B.遥控器

C.验钞机

D.杀菌

17.下列不是光源的是()

A.黑夜里闪闪发光的夜明珠

B.正在播放《猫和老鼠》的电视机屏幕

C.正在播放电影的电影幕布

D.天上圆圆的月亮

18.下列关于光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日食和月食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产生的

B.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产生的

C.在湖边看到水中的小鱼和蓝天上的白云都是光的反射现象形的虚像

D.人们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表面产生的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19.下列生活现象中,解释正确的有()

A.将墨水滴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整杯水变蓝–分子热运动,扩散现象

B.晴天时树下光斑–小孔成像原理,成太阳的倒像

C.登月宇航员无法直接面对面说话–真空传声效果太差

D.坐轿车时系好安全带–防止惯性力给人体造成伤害

20.同学们在学习光现象过程中有许多说法,其中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光年是一个非常大的时间单位

B.平静湖面上的“倒影”,说明平面镜成“与物体等大正立的像”的规律不成立

C.“坐井观天,所见甚小”隐含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D.站在岸上看水中的鱼,看到的是鱼的实像

三、填空题(共3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12 分)

21.物理学中常用光线来表示一束光,光线表示了光的传播路径和________,但忽略了光的色彩和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等其它性质.

22.如图是一台投影仪的示意图,其中A平面镜的作用是________,凸透镜B在投影仪上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凹面镜C,其作用是________.

23.光的反射分________和________,它们都遵守________.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物体,是由于它发生了________.我们有时会看到高楼的玻璃幕墙发出耀眼的光,这是由于太阳光在玻璃上发生了________.

四、解答题(共2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12 分)

24.根据题目的要求作图(保留作图痕迹):

(1)如图甲所示,画出反射光线OB的入射光线AO,标出入射角的度数.

(2)小张想让室外太阳光照射到盆中花上的B处.请你在乙图中把光路补充完整并画出过A点放置的平面镜.

(3)在图丙中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物体AB的像.

(4)请在图丁路灯下站着小芳,小刚两人,请根据小芳和小刚的影长,标出丁图中路灯灯泡S的位置.

25.人站在竖起的穿衣镜前5米处,若人以0.5米/秒的速度向镜移动6秒后,

(1)人与镜中的像距离为多少米?

(2)此时像的大小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五、实验探究题(共 4 小题,每小题9 分,共36 分)

26.小杨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实验步骤:

(1)将一块薄玻璃板竖直立在铺有白纸的水平桌面上;

(2)取刻度尺分别测量灯A和灯B到玻璃板的距离;

(3)多次改变灯A和灯B到玻璃板的距离;

(4)用刻度尺分别测量灯A和灯B到玻璃板的距离.

在此实验中:

①如何判断所成的像为实像还是虚像________.

②如果实验中采用厚玻璃板,观察到灯A通过玻璃板在不同位置成了两个清晰的像,则测得两个像之间的距离为0.6cm,则玻璃板的厚度为________cm.

③用灯泡代替蜡烛来完成实验的优点是什么________.

27.在学习太阳能的利用时,某实验小组想通过实验探究“黑色物体与白色物体对太阳能的吸收本领哪个大”?

(1)请你对上述问题作出合理的猜想,并列举生活中的一个实例来支持你的猜想.

(2)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证明你的猜想,要求写出实验器材和实验步骤.

28.课题三:与光有关现象的实验探究

夏季的雨后,天上通常会出现一道美丽的彩虹如图.小玉想,我们通常看到的太阳光是白光,那彩虹是怎样产生的呢?他想弄清其中的秘密.

他按照老师的提示组装如图所示的装置.果然在光屏上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跟天上的彩虹一样.他得到了如下结论:

课题三:与光有关现象的实验探究

夏季的雨后,天上通常会出现一道美丽的彩虹如图.小玉想,我们通常看到的太阳光是白光,那彩虹是怎样产生的呢?他想弄清其中的秘密.

他按照老师的提示组装如图所示的装置.果然在光屏上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跟天上的彩虹一样.他得到了如下结论:

(1)天空出现的彩虹,可以说明太阳光是一种________(填“单色光”或“复色光”);

(2)逆向思维,如果将这几种光混合,将会得到________光.

小张翻开课堂笔记他将这次实验现象与声现象的有关知识结合如下:

通过询问老师得知:由两个对象的某些相同或相似的性质,推断它们在其他性质上也有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种推理方法叫类比法

小张通过类比得到如下推论:

(1)超声波的________好,几乎沿直线传播;而核爆炸产生的次声波可以绕地球2~3圈,类比可以得出红光绕过障碍物的能力比紫光强,传播距离远

(2)由可听声波的频率变化范围类比可以得出红光的频率小于紫光的频率

(3)根据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可以类比得出光的传播也需要介质

(4)根据人耳有听不见的声音超声波、次声波可以类比得出红光外侧与紫光外侧

有人眼看不见的光

小张想:类比得到的结论不一定正确,因此,要确认结论的真确性,还需经过论证.

小张的推论中肯定有一条是错误的,请你帮他改正并结合一些现象阐述理由:改正:________

理由:________

以下是小张给出的部分论证请你补全:

(1)红绿灯,是以红灯为停的标志,正是因为:________.

(2)根据声音的多普勒效应:远离我们的火车汽笛声,听起来声音变钝,说明音调变低,频率变________;根据光的多普勒效应:行星远离我们而去时,发生“谱线红移”的现象说明红光的频率小于紫光的频率

小张在论证推论(4)时,遇到困难,对于看不见的光我怎么验证它的存在呢?他冷静的思考了一会儿,终于想出实验验证的方法:

(1)寻找方法:超声波人耳听不到,但超声波可以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________;光呢,它可以使周围变得明亮,变得温暖、可能使胶卷感光…(2)进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先分解太阳光,直接将温度计放在各色光及红光、

紫光外侧等区域发现红光外侧温度计示数上升,说明红光外侧有看不见的光,它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________效应.将一百元纸币的荧光物质放在各色光及红光、紫光外侧等区域发现在________区域,纸币中的荧光物质发光,具有________效应.

(3)得出结论:自然界有人眼看不见的光

(4)实验评价:小玉发现小张在实验过程温度计示数上升较慢需要改进,

①改进方法是:________;

改进理由是:________.

小玉发现还有一处设计不科学.请你代小玉告诉他:

②设计不科学的是:________;

改进方法是:________.

2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

(2)探究结论:凸透镜成实像的条件________.

答案

1.C

2.D

3.A

4.C

5.A

6.C

7.B

8.C

9.B

10.D

11.D

12.C

13.C

14.C

15.C

16.CD

17.CD

18.AB

19.AB

20.ABD

21.方向亮度

22.改变光路成放大、倒立的实像产生平行光

23.镜面反射漫反射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镜面反射

24.解:(1)经过入射点作出法线.因为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30°,所以反射角为90°?30°=60°.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相等作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的度数.如图所示:

(2)连接AB,此线即为反射光线,然后作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即为法线;再作一条线段与法线垂直,该线段的位置即为镜子的位置.如图所示:

(3)分别作出物体AB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AB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所示:

(4)将小芳和小刚的顶端和影子的顶端连接并延长可交于一点S,点S就是光源的位置,如下图:

25.(1)人与镜中的像距离4米;不变

26.(1)撤去B灯,在原处放一个光屏,若能在光屏上看到A的像,则为实像;若看不到A的像,则为虚像;(2)0.3;(3)不会由于蜡烛的燃烧而导致物和像之间的高度不等;灯泡比蜡烛亮,实验效果更明显;灯泡可以反复使用.撤去B灯,在原处放一个光屏,若能在光屏上看到A的像,则为实像;若看不到A的像,则为虚像0.3不会由于蜡烛的燃烧而导致物和像之间的高度不等;灯泡比蜡烛亮,实验效果更明显;灯泡可以反复使用

27.解:(1)猜想:黑色物体对太阳的吸热本领???白色物体对太阳的吸热本领大;比如:夏天人们常穿白色衣服,冬天常穿黑色衣服.(2)验证试验的方案:

实验器材:两个规格相同的瓶子,白纸和黑纸,水.

实验步骤:①将质量和温度相同的水,分别倒入两个规格相同的瓶子里.

②用白纸和黑纸分别将瓶子包起来.

③将两个瓶子同时放在阳光下,每隔三分钟测一下瓶中水的温度.

④对测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28.复色白方向性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太空是真空,太阳光可以照射到地球上红光绕过障碍物的能力比其他光强,传播距离远,防止下雾天因看不清而出现交通事故小声音具有能量热紫光外侧荧光温度计的玻璃泡涂黑黑色吸热能力强用一支温度计实验不妥应用九支温度计同时放在不同区域,比较温度的高低

29.(1)同侧;实像;照相机;(2)u>f.

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单元检测试题

考试总分:100 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30 分)

1.如图所示,盛有水的水池底部有一射灯S,当水面在b处时,光从水中射向池内壁,在P处有一个光斑.现将池内的水补充一部分,则当水面由b升高到a的过程中,池壁上的光斑将

()

A.向下移动

B.向上移动

C.静止不动

D.向上向下都有可能

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是45°,则折射角可能是()

A.0°

B.30°

C.45°

D.55°

3.用如图所示装置模拟人眼成像情况,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当蜡烛远离凸透镜时,若用此实验模拟人眼的调节功能,重新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

该进行的操作是( )

A.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B.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C.换焦距更大的凸透镜

D.换焦距更小的凸透镜

4.如图所示,入射光线SO 以45°入射角从空气射入两面平行的玻璃砖中,折射角

为32°,玻璃砖的CD 面上镀有不透明的反光金属薄膜.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线经CD 面反射后循原路返回

B.光线经CD 面反射后从AB 面上发生全反射

C.光线经CD 面反射后从AB 面射出,折射角为45°

D.光线经CD 面从AB 面射出,折射角为32°

5.观赏水面风景照片时,总发现景物的“倒影”比本身暗一些,这是由

于( )

A.“倒影”比真实景物的清晰度差

B.入射水面的光线有一部分折射入水中

C.光线被反射掉一部分

D.冲洗照片质量有问题

6.昆虫观察盒的盒盖是一个凸透镜(如图所示),盒盖到盒底的距离为10cm ,利用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像的原理可以方便地观察小昆虫.在一次实验中,小明不小心把盒盖上的凸透镜打碎了.为了修好观察盒,老师分别给他提供了焦距为4cm 、8cm 、10cm 和12cm 的凸透镜各一个,他应该选择( )

A.焦距为4cm 的凸透镜

B.焦距为8cm 的凸透镜

C.焦距为10cm 的凸透镜

D.焦距为12cm 的凸透镜

7.下列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A.通过潜望镜观察海面上的船只

B.观察楼房在水中的倒影

C.从水中看岸上的物体比实际位置高

D.在路灯下出现了人的影子

8.如图为一个半圆柱状的透明玻璃,EF 线段为其横截面半圆形的直径,O 点为半圆柱的圆心.若有一条光线HO 自空气中射入此玻璃柱,入射点为O 点.则下列光折射路径正确的是( )

A. B.

C.

D.

9.如图所示,是一名同学看物体的光路图,要使他能看清物体,她应该在眼睛前放一个( )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平镜

D.无法判断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试卷(word版含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试卷试卷(word版含答案) 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探究声音的特征: (1)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能够完成探究目的是_____,通过探究可知: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_____决定的. (2)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_____(选填“钢尺”或“桌面被拍打”)振动发出的声音,若改用更大的力拨动钢尺,则听到声音的_____(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变大;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仔细聆听钢尺振动发出声音后,发现音调逐渐变_____(选填“高”或“低”)了,观察发现此时钢尺振动慢了,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_____. 【答案】A、B、C 频率(快慢)钢尺响度低钢尺的振动频率低于20HZ 【解析】 (1)A、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符合题意;B.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符合题意;C. 用塑料尺子在梳子齿上快慢不同的滑动时,梳子齿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符合题意;D. 改变吹笔帽的力度,振幅不同,响度不同,研究响度跟振幅的关系,不符合题意;故选D.通过探究可知: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2)将一把钢尺紧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若改用更大的力拨动钢尺,钢尺的振幅变大,响度变大;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其伸出桌面的一端,这样会导致钢尺振动的快慢不同,即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振动得很慢,即钢尺振动的频率小于20Hz,所以人耳听不到. 2.如图所示,某同学用尺子探究音调和响度分别与什么有关时,做了以下实验: (1)该同学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实验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______;

最新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声音 一.声音是什么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震动产生的。 我们把正在发生的物体叫做声源。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声。都可以作为声源。发声的物体一直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声音是一种波,声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声波能使人耳鼓膜振动,让人觉察到声音的存在。它还能使其他物体振动,这表示声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做声能。 回声是声波遇到障碍物反射形成的。 4.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 声音在气体中最慢,在液体中较快,在固体中最快。平常我们讲的声速是指,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340m/s,应记住。 二.声音的特性 1.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振动的幅度称为振幅。声音响度与声源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响度是人耳感觉到的声音大小,增大响度的目的是使声音更响亮,听清来更清楚。2.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声音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声源振动的频率。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声音的音调越高;声源振动的频率越低,声音的音调越低。(振动的快慢常用每秒振动的次数——频率表示,频率的单位为赫兹,Hz) 女子的音调比男子高。 3.音色:不同的发声器,由于它们的材料、结构不同,即使发生的响度和音调相同的声音,我们还是能分辨它们,这是因为声音的另一因素,音色不同。 三.噪声 1.噪声: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噪声的波形是杂乱无章的。 2.乐音:动听的、令人愉快的声音。乐音的波形是有规律的。 3.噪声的危害 4.噪声的控制 减少噪声的主要途径: (1)控制噪声在声源。 (2)阻断噪声传播。 (3)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四.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人耳能听到声波的频率范围通常是20Hz-20000Hz之间,称为可听声。频率高于20000Hz 的称为超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称为次声波。 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还能成像等特点。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全册全套试卷试卷(word版含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全套试卷试卷(word版含答案) 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同学们围绕着水瓶发声的有关问题进行了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敲瓶(瓶内含水)时发出的声音主要是由什么振动产生的? (猜想与假设)A.瓶子振动;B.瓶内水振动;C.瓶内空气柱振动 (进行实验) (1)将瓶子装满水后用筷子敲击瓶子,瓶子仍能发出声音,故可以将猜想________排除。(2)将瓶内水全部倒出后用筷子敲击瓶子,瓶子仍能发出声音,故可以将猜想________排除。 (得出结论)由上述实验分析可知,敲瓶发声,主要是由________振动产生的。 (提出新的问题) (1)瓶子发声的音调跟瓶内水的多少有什么关系? (2)随着瓶内水的增多,敲瓶发声的音调变化和吹瓶发声的音调变化又有何不同呢?(设计实验) (1)如图甲所示,先将8个空的玻璃瓶子放到桌子上一字摆开,再向瓶内注入不等量的水,从左到右,瓶内注入的水逐渐增多,最后用筷子从左到右依次敲击瓶口,同时用耳朵仔细听,辨别音调的高低。 (2)用嘴从左到右依次吹瓶口,同时用耳朵仔细听,辨别音调的高低。 (再得出结论) (1)敲瓶发声的音调随着瓶内水的增多而变______(选填高或低)。 (2)吹瓶发声的音调随着瓶内水的增多而变______(选填高或低)。 (拓展应用)如图乙所示. 用嘴分别对着5个高度不同的小瓶的瓶口吹气,发现瓶子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 (1)用嘴对着5个小瓶的瓶口吹气,5个小瓶均发出声音,则发出的声音是由________的振动产生的。 (2)5个小瓶产生的声音音调不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C B瓶子低高瓶内空气柱空气柱的长短、粗细不同,导致空气柱振动的频率不同 【解析】 【分析】 【详解】 [1]将瓶子装满水后,瓶内没有空气,用筷子敲击瓶子,瓶子仍能发出声音,说明敲瓶时发出的声音不是由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所以可以将猜想C排除。 [2]将瓶内水全部倒出后,瓶内没有水,用筷子敲击瓶子,瓶子仍能发出声音,说明敲瓶时发出的声音不是由瓶内水振动产生的。所以可以将猜想B排除。 [3]由以上两个实验可知,敲瓶发声,排除由瓶内水振动和瓶内空气柱振动产生,则主要是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达标训练题(Word版 含答案)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全套试卷达标训练题(Word版含答案) 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吉他演奏会上,小组同学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经过讨论,他们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1: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2: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3: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同学们找到如下表所列的6种规格的琴弦,以及专门测量声音频率的仪器. (1)为了验证猜想1: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2: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3)为了验证猜想3,请在表中填入所缺数据_________. 【答案】A B C E 100 1.1 【解析】 【分析】 【详解】 控制变量法就是控制其它的因素不变,研究物理量与该因素的关系;(1)当研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时,应控制材料和长度相同,所以应选 A、B; (2)当研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时,应控制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所以应选C、E选项; (3)如果验证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应控制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故表格应该填入与尼龙和钢的数据相同,即100、1.1.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1)A、B;(2)C、E;((3)100;1.1. 【点睛】 猜想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琴弦的长短、琴弦的材料有关,在探究过程中,应用控制变量法. 2.噪声是一种严重的环境污染,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毛衣、报纸、棉花、泡沫塑料)的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苏科版.doc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苏科版 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 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考里面的空气 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考钟振动 发声,等等); 2、振动停止,发生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 3、发声体能够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够传播声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损耗最少(在固体中传的最远,铁轨传声),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软木除外); 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 3、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 注:由声音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s/t;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三、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 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

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教师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重合); 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 四、怎样听见声音 1、人耳的构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 神经组成; 2、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 大脑,形成听觉; 3、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鼓膜、听小骨处出现障碍是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处出障碍是神经性 耳聋); 4、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靠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 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 5、双耳效应:生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 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步调亦不同,可由此判断声源方位的现象(听见立体声); 五、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 越大音调越低;) 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强;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弱;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参考答案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考试 八年级物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D B C B C B D A B D A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 13.__振动____,____音色____,___噪声_______。 14._____汽化____,____吸收_____,____液化_______。 15._____红外线_____,______紫外线_______,。 16.____热胀冷缩___,甲,____乙_____ ____酒精______,______酒精沸点低于100℃______。 17.____声源___、__次____。 18._____吸收__,____反射___。 19.__漫反射___,___镜面反射___,___光的反射__。 20.______变大__,___不变__ 。 21.______蒸发___。 22. _____压缩体积____,______升华__ ,______凝华__。 23. ____汽化_____,_____吸收______。 三、作图题(12分) 略28.(1) _____色散______;_______牛顿_____。(2) ______不是____。 (3) ___红外取暖器____。(4) _____100元纸币____。 29.(1) _____自下而上___。(2) ___甲___。(3) ______吸____;_____不变____。 (4) ___降低_____;_____液化__。 (5) ____相同_____;______不同______;___水的多少不同___。 30.(1) ___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______;___入射角和反射角_____。(2) ____不发生____。31.(1) ______左_______。(2) ______0℃_____;_____100℃___。 (3) _________ 增大瓶子的容积_______。 32.(1) __________ 确定像的位置________。 (2) ____末点燃_____;___________ 像与物大小相等_____。 (3) __________玻璃板放倾斜了_____。 (4) ____不能____。 (5) _______实验次数太少,结论具有偶然性_____。 33.(1) __________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________。 (2) _______错误的_____。 (3) _______略。 34.(1) ____液化_ __。(2) ___D___。(3) ____B_____。 (3) ________升高; 略_____。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全册全套试卷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全套试卷易错题(Word版含答案) 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某兴趣小组计划探究“铝棒的发声”.同学们使用一根表面光滑的实心铝棒,一只手捏住铝棒的中间部位,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粘少许松香粉,在铝棒表面由手捏部位向外端摩擦,可以听见铝棒发出声音,而且发现在不同情况下铝棒发声的频率是不同的,为了探究铝棒发声频率的影响因素,该兴趣小组找到不同规格的铝棒、虚拟示波器等器材进行探究.实验前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A:铝棒发声的频率可能和铝棒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B:铝棒发声的频率可能和铝棒的长度有关 猜想C:铝棒发声的频率可能和手捏铝棒的部位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A,同学们选择4根铝棒,每次均捏住铝棒的中间部位,由手捏部位向外端摩擦,实验所得的数据记录于下面的表格中,在2%的误差允许范围内(频率相差在70Hz 以内)的测量值可以认为是相等的. (1)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铝棒的发声频率与横截面积是______________的.(选填“有关”或“无关”) (2)为了验证猜想B,同学们选择横截面积均为2.9×10﹣5m2的铝棒,实验所得的数据记录于下面的表格中,同学们从表中前两列数据很难得出频率f与长度L之间的关系,他们利用图象法处理数据,画出了频率f与长度的倒数1/L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可知发生频率f 与铝棒的长度L的关系是成______(正/反)比. (3)同学们又通过实验探究了铝棒发声的频率和手捏铝棒部位的关系,在实验过程中,有同学们将发声的铝棒一端插入水中,可以看到______________现象,有同学用手迅速握住正在发声的铝棒,可以听见声音很快衰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无关反比例水花四溅振幅减小,响度减小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全套试卷易错题(Word版含答案) 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在观看交响乐队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同属于管乐器的圆号、小号、长号、大号发出声音的高低各不相同,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管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管内空气柱的长度有关 猜想二:管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管内空气柱的横截面积(粗细)有关 小明找来了两个未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制成了一些哨子(如下图所示).注射器的规格分别为2.5ml和5ml.他一边吹哨子一边调整注射器内空气柱的长度,同时利用专用仪器测出声音的频率和响度,详见下表(表中“ml”表示毫升,“cm”表示厘米) (1)选用序号为A、B、C的三次实验做对比,可以得出:在空气柱的______相同时,管内空气柱越短,音调越______. (2)选用序号为______的两次实验做对比,可以得出:在空气柱的______相同时,管内空气柱横截面积越大,音调越______. (3)序号为C、D的两次实验中,响度大的是______(选填“C”或“D”). 【答案】横截面积(或粗细)高 A、D(或B、E或C、F)长度低 D 【解析】 【分析】 【详解】 要研究音调的高低和什么因素有关,需用控制变量法. (1)选用序号为A、B、C的三次实验做对比,可以得出:在空气柱的横截面积(或粗细)相同时,管内空气柱越短,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越多,频率越快,音调越高.(2)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需控制琴弦的长短和琴弦的材料不变,所以要选择A、D(或B、E或C、F). 由此可得,在空气柱的长度相同时,管内空气柱横截面积越大,音调越低; (3)序号为C、D的两次实验中,D实验时的声音强度为75分贝,大于C实验时的声音强度. 2.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知识点(通用)

初二物理 第一章---第五章基础知识题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吉他弦被弹拨发声时,用手按压住琴弦,声音就会消失,这是因为发声物体(鼓)停止了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固体、液体和气体能传声,在真空中不能传声。钓鱼时,河岸上的脚步声会把鱼吓跑,这说明水也能够传声。3.女高音和男低音的主要不同之处是音调。一个同学大声说话和小声说话主要是他的声音的响度不同。 4.乐音的三个特征是:(1) 音调;(2) 响度;(3) 音色。 5.人耳所能听到的声波范围通常在 20 Hz到 20000 Hz之间。频率高于听力上限的叫超声波,频率低于听力下限的叫次声波。 6.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由于发声体的杂乱无章的振动而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到的声音干扰的都属于噪声。 7.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是指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8.通常情况下,人们把水的固态、液态、气态称为水的三态。其它物质一般也有三态。例如,铁水是液态,干冰是固态,色拉油是液态。9.物体的冷热程度是用温度来表示的。测量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计。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或煤油等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10.温度计上的字母C表示使用的温标是摄氏温标。它是以通常情况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作为零度,以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作为一百度。该温标的三十度记录为30℃。体温计中的液体是水银,它的最小分度值为 0.1℃,它的测量范围为 35-42℃。 11.水变为水蒸气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12.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的温度叫做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全套试卷(培优篇)(Word版含解析) 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2)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_______、_______。 (3)本探究实验中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A B C A D F80 1.02控制变量法 【解析】 【详解】 (1)[1][2][3]为了验证猜想一,即音调高低可能与横截面积有关,需要保持琴弦的长短和琴弦的材料不变,从表格的数据可以看出,编号A、B、C符合要求,它们的材料相同,都是铜,长度相同,都是60cm,只是横截面积不同; [4][5][6]为了验证猜想二,即音调高低可能与长短有关,需要保持琴弦的材料和琴弦的横截面积不变,从表格的数据可以看出,编号A、D、F符合要求,它们的材料相同,都是铜,横截面积也相同,长短不同; (2)[7]为了验证猜想三,即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从表格的数据可以看出,编号 G、H的长度和横截面积都相同,只是材料不同,和J作对比,只需要长度也是80cm、横截面积也是1.02mm2即可;

苏科版初二物理上基本概念汇总

苏科版初二物理上基本概念汇总(一)第一章声现象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

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6.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7.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8. 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9. 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10. 熔化和凝固曲线图: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_复习

引言 奇妙的物理世界 0、科学探究的步骤有: 发现并提出问题 → 做出猜想和假设 → 分析问题并设计实验 → 完成实验并收集证据和数据 → 分析数据得到结论或提出新的问题 。 第一章 声现象 1.声音是由物体的 振动 而产生的。吉他发声是因为吉他的弦在振动,用手按压住琴弦,声音就会消失,这说明:振动停止声音就消失了。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 固 体、液 体和 气 体能传声, 真空 不能传声。钓鱼时,河岸上的脚步声会把鱼吓跑,这说明 水(液体)也能够传声。 3.乐音的三要素是 音调、响度 和 音色 。女高音和男低音的主要区别是 音调 。大声说话是指声音的 响度 大。我们能较辨别猫和狗的叫声是因为它们的 音色 不同。 4.人耳所能听到的声波范围通常在 20 Hz 到20000Hz 之间;猫、狗、蝙蝠、海豚等动物能听见频率高于20000Hz 的 超声波 。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频率 低于20 Hz ,发出的是 次声波 ,所以我们 不能 听见这个声音,但 大象 能听见这种声音。 5.物理学中,噪声是由于发声体做 无规律 的振动而发出的;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 工作学习和休息 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到的声音造成干扰的都是噪声。 6.高速公路旁种树是为了在传播途中减弱噪声;用手堵住耳朵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高考期间禁止工地施工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大约为 340m/s 7.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是指 噪声污染 、 水污染 、 大气污染 和 固体废物污染 . 第二章 物态变化 8.通常情况下,人们把水的 固 态、 液 态、 气 态称为水的三态。其它物质一般也有三态。例如,铁水是 液 态,干冰是 固 态,色拉油是 液 态。 9.温度表示物体的 冷热程度 。测量温度的仪器叫 温度计 。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 水银 、 酒精 、或 煤油 等测温液体的 热胀冷缩 的性质制成的。 10.温度计上的字母C 表示使用的温标是 摄氏温标 。它是以通常情况下 冰水混合物 的温度作为零度,以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作为一百度。该温标的三十度记录为30℃。体温计中的液体是 水银 ,它的最小分度值为 0.1℃ ,它的测量范围为 35-42℃ ,使用体温计前要 甩一下 是因为它与普通温度计相比有一个 缩口 装置。 11.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例如水变为 水蒸气 。物质由 气态变为液态 的现象叫做液化。 汽化时液体要 吸 热,液化时气体要 放 热。液化是汽化的 相反 过程。汽化有两种方式: 蒸发 和 沸腾 。 12.沸腾是在液体 表面和内部 同时发生的 剧烈的 汽化现象。液体沸腾的温度叫做沸点 13.当温度略高于物体的熔点时,物体处于 液态 14.由表格中数据可知,—39℃时,由于此温度 低于 萘的 熔点 所以萘为 固 态;此温度正好等于水银的熔点所以水银可能处于 液态 或 固态 或 固 液共存状态 , 15.钢水变成钢锭是 凝固 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 放 热;冰变成水是 熔 化 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 吸 热,由于冰是 晶体 所以在熔化过程中温度 保持不变 。石蜡是种非晶体所以它没有固定的熔点。 16.物质从固态 直接变为 气态叫升华,升华过程要 吸 热,物质从气态 直 接变为 固态叫凝华,凝华过程要 放 热。 17.六种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如右图: 18. 降低温度 和 压缩体积 都能使气体液化。在常温下用 压缩体积 的方 法可以使石油气变成液态。 19. 严禁 用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而且要用外焰加热 20.夏天用嘴“吹气”使开水变凉,这是通过加快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最新苏科版初中物理八 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声现象 1.声音的产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我们听到的声音通常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v固﹥v液﹥v气。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响度还跟人耳到声源的距离有关系。 6.噪声:通常是指那些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其波形是杂乱无章的. 7.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2)在传播过程中;(3)在人耳处。 8.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 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 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9.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10.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 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了解它的量程和分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应和被测物体接触,且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物质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6.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7.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8. 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同种物质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全册全套试卷(提升篇)(Word版 含解析)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全套试卷(提升篇)(Word版含解析) 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大海同学为了探究琴弦的音调与音弦的材料、张紧程度、横截面积、长短的关系,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采用了表一所列各种规格的琴弦、几个钩码和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 编号材料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A 铜60 0.76 B 铜60 0.89 C 铜60 1.02 D 铜80 0.76 E 铜 F 铜100 0.76 G 钢80 1.02 H 尼龙80 1.02 I 尼龙100 1.02 实验步骤: (1)在大木板的两边立起两块小木板,在大木板的一端牢牢钉人一根大钉子,把弦的一端绑在钉子上,另一端垂在桌边,把钩码绑在垂下的弦上.(如图) (2)为了验证“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粗细有关”这一猜想,应选用编号为A、____ 、____ 的琴弦进行实验.(如表) (3)为了验证“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这一猜想,应选用编号为____ 、____ 、____ 的琴弦进行实验.(如表) (4)表一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这一猜想,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如表)______、 ______ 【答案】B C A D F80 1.02 【解析】 【详解】 (2)在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粗细有关”时,要控制琴弦的材料和长

度相同,故选A. B. C的琴弦进行实验; (3)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时,应控制琴弦的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所以选A. D. F的琴弦进行实验; (4)为了验证“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时,应控制琴弦的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材料不同,符合条件的只有G、H,所以D项中应是:80;1.02. 2.观察如图所示实验,请按要求回答: 图甲:该装置能探究声音是由___________产生的,还能探究声音的__________和 __________的关系. 图乙: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说明声音可以在________中传播;左边竖直悬挂的乒乓球跳了起来,可以说明声音能传递_______. 【答案】物体的振动响度振幅空气能量 【解析】 【详解】 图甲:装置演示的是,当音叉发声时,小球会被弹开,所以能探究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当音叉响度越大,即振幅越大时,小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所以还能探究声音的响度和振幅的关系. 图乙: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因为两音叉并没有接触,中间隔着空气,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左边竖直悬挂的乒乓球跳了起来,是声波传递的能量对乒乓球做了功,可以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3.现在大多数房屋的门窗玻璃是“双层中空(接近真空)”的,能起到“隔音保温”的作用.小明在敲玻璃时,感觉双层玻璃与单层玻璃的振动情况不一样,产生了探究“受敲击时,双层玻璃和单层玻璃的振动强弱情况”的想法.为此,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如图所示,将单层玻璃板固定在有一定倾角的斜面底端,把玻璃球A靠在玻璃板的右侧,把橡胶球B悬挂在支架上靠在玻璃板的左侧. ②把橡胶球B向左拉开一定的高度,放手后让其撞击玻璃板,玻璃球A被弹开,在下表中记下玻璃球没斜面向上滚动的距离,共做3次. ③换成双层玻璃板重复②的实验.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声现象 1.声音的产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我们听到的声音通常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v固﹥v液﹥v气。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响度还跟人耳到声源的距离有关系。 6.噪声:通常是指那些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其波形是杂乱无章的. 7.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2)在传播过程中;(3)在人耳处。 8.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 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 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9.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10.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 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了解它的量程和分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应和被测物体接触,且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物质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6.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7.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8. 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同种物质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9. 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初二物理试卷.docx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 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初二物理试卷 命题人:谢银杰复核人:庄益君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1.将敲响的鼓面用手一按,响声立即就停止了。以下原因正确的是 A.声波传到鼓内去了B.鼓面停止了振动 C.鼓的振动变快了D.没有传播介质 2.如图中的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 B.乙图中,敲鼓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 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正在发声的手机铃声越来越大 D.丁图中,卡片在梳子上滑动得越快,听到的声音就越响 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C.我们能区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 D.地震产生的声波属于超声波,所以人类听不见 4.家用煤气罐中的“煤气”其实是石油气液化形成的液态物质,在下列现象中,和液态“煤气”生成原理相同的是 A.用蒸馏的方法制取纯净水B.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饮料瓶外壁“出汗” C.常见塑料打火机里面的液体D.冬天窗户内侧出现的水珠

5.将不一样多的两份冰装在容器中,将较少的一份放在太阳下晒使之熔化,较多的一份放在室内让它慢慢熔化,当室内冰开始熔化时室外的冰还有部分剩余,此时 A.室内冰水的温度高B.室外的冰水温度高 C.室内室外冰水温度一样高D.不能确定哪边温度高 6.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标志性场馆之一的“水立方”,其建筑设计充分体现了“绿色奥 的是 运”的理念。下列对其屋顶设计的解释不正确 ... A.屋顶上设计临时悬挂的隔噪网,能减弱降雨时雨滴声造成的噪音 B.屋顶上设立多个自然排风机,能让室内的热量尽快散发出去 C.屋顶上采用透光性良好的特殊膜,能确保场馆白天尽可能采用自然光照明 D.游泳池消耗的水大部分能从屋顶收集并反复使用,这是利用水的升华和液化形成的水循环 7.在同一环境中对温度计进行了如下操作,温度计的示数下降最快的是 A.B.C.D. 8.关于雪、露、霜、雹、雾这五种自然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前三种是凝华现象,后两种是液化现象B.前三种是凝固现象,后两种是熔化现象C.生成过程中都要吸热D.生成过程中都要放热 的是 9.下面所做的探究性活动与结论不匹配 ... A.活动:说话声把要将上钩的鱼吓跑;探究结论: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 B.活动:手影游戏;探究结论:光沿直线传播 C.活动:击鼓时用力越大,鼓面上的纸屑跳得越高;探究结论:响度与振幅有关D.活动:将黄色和蓝色颜料在调色板上配出绿色;探究结论:绿光是黄光和蓝光组成10.下面方框中的四个图像,其中一个是福娃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中看到的自己的像,你 认为应当是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基本概念汇总

初二物理上基本概念汇总(一) 飞 第一章声现象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 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6.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7.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8. 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9. 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10. 熔化和凝固曲线图: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笔记

第一章声现象笔记 1、声音是如何产生的?什么是声源?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我们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2. 声音传播的条件是什么?真空能不能传声?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以什么形式向四周传播? 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的。并具有能量. 4、声音在不同介质中速度关系是怎样的? 声音的传播速度,固体大于液体,液体大于气体。在空气中声速为340米每秒。 5、回声是如何形成的?产生回声的条件是什么?有什么应用? 回声是声音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听到的声音。产生回声的条件距离声源大于17米。应用于回声测距。 6、声音的三要素是什么? 声音的三要素是响度、音调、音色。 7、什么是响度?响度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振幅影响响度的大小,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8、什么是音调?音调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频率影响音调的高低。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9、音色由什么决定?音色有什么用途?

音色由声源的材料和结构决定。音色可用于辨别不同的声源。10、如何控制噪声? 在声源处控制。在传播途中控制。在人耳处控制。 11、人耳的听觉范围是多少赫兹? 频率在20HZ------20000HZ 12、什么是超声波?有什么应用? 频率大于20000HZ的声波叫超声波。可用于制作声呐测距,B超,超声波清洗、焊接。 13、什么是次声波?有什么应用? 频率小于20HZ的声波叫做次声波。次声波可用于预测台风,测定地震震源,核爆。 第二章物态变化 1、温度计的原理?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2、体温计使用有什么不同?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使用前要轻甩.可以脱离人体读数. 3、酒精灯的使用注意事项? 火柴点燃.外焰加热,灯帽盖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