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物理热现象

八年级物理热现象

八年级物理下册7.2静电现象课后作业苏科版

第七章第二节静电现象 班级姓名 1.两个悬挂的通草球发生相互作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球一定带异种电荷 B.两球一定带同种电荷 C.两球可能均不带电 D.可能一球带电,另一球不带电 2.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用细线悬挂着的轻质小球时,产生了互相吸引的现象,关于这个轻质小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带负电 B.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C.一定带正电 D.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 3.下列现象中,不可以用静电知识解释的是() A.干燥的季节,夜晚脱毛衣时会冒“火花” B.电工用的钢丝钳手柄上装有绝缘套C.油罐车尾部常拖有一条铁链 D.电视机屏幕上会吸附灰尘 4.将带正电的玻璃棒靠近泡沫球,出现如图所示的情形.若改用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这个泡沫球,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相互吸引,则泡沫球不带电 B.若相互吸引,则泡沫球带正电 C.若相互排斥,则泡沫球带正电 D.若相互排斥,则泡沫球不带电 5.A,B,C三个轻质小球,已知A带负电,A和B互相吸引,C和A互相排斥,则() A.B一定带正电,C带负电B.B可能不带电,C带负电 C.B可能带正电,C带正电D.B一定不带电,C带正电 6.实验室里常常用验电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可发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会因排斥而张开,对这一现象 理解正确的是() A.金属箔带正电,金属球不带电 B.金属箔和金属球都带正电 C.金属箔带正电,金属球带负电 D.金属箔和金属球都带负电

7.摩擦产生的带电现象,在生产和生活上给人们带来了很多麻烦.下 列各现象中,不是由于摩擦起电引起的是() A.化纤布料的衣服容易吸附灰尘 B.印刷机里出来的纸张粘在一起不容易分开 C.买食品时,装食品的薄塑料袋粘在手上甩不掉 D.冬天用湿手去摸室外的铁棒,手容易粘在铁棒上 8.甲、乙、丙三个小球,任意两个相互靠近都相互吸引,则带电情况可能是()A.甲带正电,乙带负电,丙带负电 B.甲带正电,乙带负电,丙带正电 C.甲带负电,乙不带电,丙带正电 D.甲带负电,乙带正电,丙带负电 9.将与羊毛衫摩擦过的气球靠近头发,会看到如上图所示的惊奇现象.这是由于气球摩擦后,会不带电的头发. 10.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电,将该橡胶棒靠近带负电的泡沫塑料小球时,小球将会被. 11.如图所示的仪器叫.用带电体接触它的金属球,就有一部分电荷转移到两金属箔片上,两箔片就张开,则两箔片上带的是(填“同种”或“异种”)电荷.12.与头发摩擦过的塑料尺能吸引碎纸屑,这是现象.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头发会随梳子飘起来,这是因为梳子和头发带(选填同或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缘故. 13.如图所示,将塑料绳一端扎紧,把绳尽可能撕成更多的细丝,用手从上向下捋几下,观察到细丝蓬散开来,是因为细丝与手摩擦后带上(选填“同”或“异”)种电荷而相互. 14.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 2.5微米的颗粒悬浮物,能被肺泡吸收并进入血液,影响人体健康.某科研队伍成功研制出PM2.5净化器,其原理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1、S2后,风扇旋转时将空气中的颗粒物吸入,当颗粒物接近带有负电荷的光洁金属网C时会被快速吸引过来,这是因为带电体具有吸引的性质;当颗粒物快速通过光洁金属网C后,会带上负电荷,然后被带有正电荷的棉芯D吸附住,这是因为 . 15.我们经常在加油站看到一条醒目的警示:“严禁用塑料桶运汽油”.这是因为在运输过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物理测试 班级:姓名:座号:评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3分) 1.关于声音的发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不振动的物体也能发声 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与光的传播一样快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演奏二胡时,弦在振动 B.鸟鸣是靠鸣膜的振动而产生的 C.收音机发声时,喇叭在振动 D.宇航员在月球上声带不能振动,所以不能发声 3.弦乐队在演奏前,演奏员都要调节自己的乐器—拧紧或放松琴弦,这样做主要是改变乐器发出声音的() A.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传播方向 4.下面形容声音的“高”,指音调的是() A.引吭高歌 B. 高声喧哗 C.这首歌声音太高,唱不上去 D. 听不见,声音高些 5.小虹同学是校乐队的小提琴手,上物理课时,物理老师请小虹给同学们演奏了一首曲子,并请同学听粗琴弦与细琴弦发出声音的不同,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粗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比细琴弦的高 B.粗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比细琴弦的低 C.粗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与细琴弦的一样高 D.无法比较音调的高低 6.狗、猫能听到人不能听到的声音,原因是() A.狗、猫的耳朵比人更灵敏

B.狗、猫的听觉范围比人的听觉范围小 C.狗、猫的听觉范围与人的听觉范围不同 D.狗、猫的耳廓能转动 7.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下列声音:(1)工厂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2)剧场里京剧表演的演奏声;(3)清晨公园里小鸟的鸣声;(4)装修房子时的电钻声;(5)婚庆时的爆竹声;(6)山涧小溪潺潺的流水声,其中属于噪声的是() A.(1)(3)(4) B.(1)(2)(5) C.(1)(4)(5) D.(1)(4)(5)(6) 8.比较声音在海水,铁管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B ) A.海水、铁管、空气 B.铁管、海水、空气 C.空气、铁管、海水 D.铁管、空气、海水 9.雷雨季节,有些小孩害怕雷声,是因为雷声的() A.频率很高 B.振幅很大 C.音调很高 D.响度很大 10.医生用听诊器诊病是因为(c ) A.听诊器能使振动的振幅增加,使响度增大 B.听诊器能改变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 C.听诊器能减小声音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 D.听诊器能缩短听者距发声体间的距离,从而使传入人耳的响度变大些11.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响度会逐渐改变 B.音调会逐渐改变 C. 音色会逐渐改变 D.声音的音色、音调和响度都不会改变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4分) 1.吹奏笛子时,笛子发出的声音是由振动引起的;锣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了,这是因为。答案:空气,锣停止了震动 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m/s,在雷雨天,人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如果看到闪电3s后才听到雷声,那么闪电处距人约 m 答案:不同,340,1020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完整版】

初二物理知识要点 知识要点: 1、物理实验的显著特点,是在一定条件下,物理现象可以有规律地重复出现。 2、观察是科学发现的重要环节,观察和实验是研究物理的重要方法。 3、长度测量仪器:刻度尺,游标卡尺,千分尺。 4、质量测量仪器:托盘天平和砝码。 5、时间测量仪器:秒表(停表)。 6、温度测量仪器:温度计。 7、力的测量仪器:弹簧测力计,圆盘测力计。 8、体积测量仪器:量筒。 9、电的测量仪器:电流表、电压表。 10、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合作。

11、生活中的易拉罐,饮料瓶,塑料袋,泡沫块,气球等都是做实验的好材料。 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知识要点: 1.国际单位制(SI):为了利于国际间的文化、科技方面的交流,国际上规定了一套统一的单位,叫做国际单位制,简称SI。 2.长度单位: 基本单位:米,符号m。 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换算关系:1Km=103m 1dm=10-1m 1cm=10-2m 1mm=10-3m 1μm=10-6m 1nm=10-9m 3.测量长度的工具:刻度尺。 4.分度值:测量仪器的最小刻度值叫分度值。一般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 5.量程:测量工具所能测量的范围即刻度尺最大的读数叫量程。 6.科学测量要点: (1)合理选择测量仪器 (2)正确操作与读数

(3)科学处理数据 7.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1)使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 (2)使刻度尺的刻度线紧靠被测量的物体,尺的位置要放正。 (3)读数时,视线正对刻度线,不可斜视。 (4)记录时,既要记录准确值又要记录估计值,还要注明测量单位。 8.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5)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液面齐平 (6)不能测量超过温度计刻度范围的度数 (7)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靠放在玻璃杯边上 (8)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物体中拿出来读数。 9.量筒的读数方法:读数时,视线要平视,对准液面的凹部(不包括水银) 10.测量误差:测得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11.减小误差的方法之一: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12.累积法:测量不能直接用测量仪器测出来的微小量时,通常采用先测出这个微小量的若干倍数的值,然后除以它的倍数,求出微小量。

物理:8.4《电与热》同步练习(人教版八年级下)

课标引领四.电和热 1.电流的热效应 2.焦耳定律: 3.电热的利用和防止 1.实验表明,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成正比,跟导体的成正比,跟成正比.这个规律叫做焦耳定律.可以用公式表示. 2.电流通过导体时________能转化成________,这个现象叫做___________. 3.一个电热器接在3 V的电源上,5 min内产生的热量是90 J,则这个电热器的电阻是________,通过它的电流是________A,如果通过这个电热器的电流是原来的2倍,则 5 min内它产生的热量是________J. 4.电流通过电烙铁,电能转化为________能,电流通过电风扇,电能转化为________能,给蓄电池充电,电能转化为________能. 5.甲、乙两个电热器在相同的电压下产生相同的热量,甲的通电时间是乙的2倍,那么甲电热器电阻是乙的________倍,甲电热器的功率是乙的________倍. 6.电热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家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是利用电热的例子,而电视机后盖有很多孔,就是为了________;电动机的外壳有很多翼状散热片,使用时与轴相连的扇叶还向散热片吹风,也是为了________. 7.一位同学家某天电能表示数为1836.5 kW·h,他家有40 W的灯4盏,每盏灯的电阻是________Ω,30 W的收录机一台,收录机的电阻是________Ω,这些用电器同时工作时的工作电流为________A,平均每一天用电4 h,一个月后(30天计),共用电________kW·h,此时电能表示数应为_______ _kW·h,若每度电费是0.55元,则应付电费________元. 8.一只标有“220 V 5 A”的电能表,可以用在最大功率为________W的家庭电路中,现有额定电流为1 A、5 A、10 A的三种保险丝,这个电路应选用________A保险丝,如果在电能表所允许的最大电流下工作2 h,这个电流消耗________kW·h的电能. 9.下列用来防止电热危害的物体是() 基础运用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声现象 单元练习题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声现象单元练习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如图为我们物理课本的封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们能够看见物理课本是因为我们的眼睛是光源,能够发出光线 B.封面上吉他上最粗的弦发出的音调要低一些 C.小翔同学用分度值为 1mm 的刻度尺测出课本的长度为 25.850cm D.调音师是通过调节琴弦的松紧度来进行声音的响度的 2 . 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B.“闻其声辨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C.速度超过340m/s的声音称为超声波 D.声音唯有在空气中才能传播 3 . 小明在动物世界节目中,知道大象可以发出次声波,通知远方的同伴,隔天他到动物园却听到大象响亮的叫声.关于大象发出的次声波与小明在动物园听见的大象叫声进行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前者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前者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前者的频率比后者低D.前者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后者快 4 . 不同频率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温度相同)() A.各种频率的声速相同 B.超声波的声速最大

C.次声波的声速最大 D.只有在人耳能辨别的声音频率范围内的声速才相同 5 . 如图(a)所示,停在公路旁的公安巡逻车利用超声波可以监测车速:巡逻车上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就能测出车速.在图(b)中,P1、P2是测速仪先后发出的两次超声波信号,n1、n2分别是测速仪检测到的P1、P2经反射后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1与P2之间的时间间隔为3.6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假设被测汽车沿直线匀速行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b中每小格表示的时间是0.2s B.测速仪第一次发出的信号到被测汽车收到时,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是408m C.测速仪第二次发出的信号到被测汽车收到时,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是136m D.汽车的行驶速度是40m/s 6 . 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说明音调越高,乒乓球被弹开的次数越多 B.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C.便于分辨出音叉振动发声时的音色是否相同 D.便于分辨出音叉振动所发出的声是次声波还是超声波 7 . 如图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小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泡沫塑料小球被弹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机械运动 基础知识梳理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2、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米(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 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尺面,④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记录数据时不但要记录数据,还要注明测量单位。 3、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小时(h)、分(min)。 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 小误差。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 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同一个物体是运动 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 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 间比较路程”或“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的方法比较。我们把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计算公式:v=S/t 其中:s——路程——米(m);t——时间——秒(s);v——速度——米/秒(m/s) 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或m·s-1,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或km·h-1,1m/s=3.6km/h。v=S/t,变形可得:s=vt,t=S/v。 四、测量平均速度 1、测量平均速度的测量工具为:刻度尺、秒表 2、停表的使用:读数:表中小圆圈的数字单位为min,大圆圈的数字单位 为s。 3、测量原理:平均速度计算公式v=S/t

八年级全册物理第七章 热现象单元练习题

八年级全册物理第七章热现象单元练习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生活处处皆物理,如图现象与物态变化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A.0℃以下的环境堆砌的雪人变小一熔化 B.水烧开时,壶嘴出现“白气”一液化 C.用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一升华 D.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一汽化 2 . 为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健康的小明做了一些测量,其中记录错误的是 A.质量50kg B.身高160cm C.体温42℃D.1min心跳75次 3 . 初温相同的铁块,甲的质量是乙的倍,使它们分别放出相同的热量后立即接触,则()A.热量从甲传到乙B.热量从乙传到甲 C.甲、乙之间无热传递发生D.温度由甲传到乙 4 . 下列现象中利用了蒸发吸热的是() A.向地上洒水会使周围更凉快B.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冰凉 C.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变质D.游泳完上岸后感到有点冷 5 . 下列物态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中山间的雾是水汽化形成的 B.乙图中河里的冰逐渐化成水是熔化现象 C.丙图中草木上的霜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D.丁图中蜡烛“流泪”是熔化现象温度保持不变 6 . 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放出热量的一组是 ①霜满枝头②云消雾散③积水干涸④滴水成冰 A.B.C.D. 7 . 如下图是单缸四冲程内燃机的四个冲程的示意图,下列四组关于这种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中四个冲程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丙、丁、乙、甲 B.乙、丁、甲、丙 C.丁、甲、丙、乙 D.甲、乙、丙、丁 8 . 用煤油炉烧水,已知煤油的热值是4.6×107J/kg,当完全燃烧0.5 kg的煤油时 A.水吸收了2.3×107J的热量B.水吸收的热量小于2.3×107J C.水吸收的热量大于2.3×107J D.煤油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

八年级物理静电现象练习

八年级物理静电现象练习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 【当堂反馈】 1.原子结构行星模型中,把原子核看成_________,把核外电子看成_________. 2.下列物体的尺度按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A. 夸克、原子核、质子、原子 B. 夸克、质子、原子核、原子 C. 质子、原子核、原子、夸克 D. 原子、原子核、质子、夸克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897年汤姆逊发现了原子核 B. 1919年卢瑟福用a粒子从氮原子核中打出了电子 C. 1932年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 D. 1961年盖尔曼提出了层子的设想 4.世纪末叶,汤姆逊首先发现了电子,将人们的视线引入到原子的内部.由此,科学家们提出了多种关于原子结构模型.通过学习,你认为原子结构与下列事物结构最接近的是() A. 西红柿 B. 西瓜 C. 面包 D. 太阳系 【课后作业】 1.如图是用带电小球探究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符合事实的是() 2.用绝缘丝线吊起三个通草球,其中任意两个靠近时,都相互吸引,则它们的带电情况是() A. 两个带正电,一个带负电 B. 两个带异种电荷,一个不带电 C. 一个带电,两个不带电 D. 两个带负电,一个带正电 3.摩擦起电的实质是() A. 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B. 摩擦过程中产生了新的电荷 C. 原子核转化为电子 D. 原子发生转移 4.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摩擦起电现象的是() A. 用头发摩擦过的钢笔杆能够将碎纸屑吸引过来 B. 磁铁能把钢针吸引过来 C. 用干燥的毛刷刷毛料衣服时,毛刷上吸附着许多细微脏物 D. 在干燥的天气中脱毛线时,听到轻微的“噼啪”声,甚至在夜晚能看见火花 5.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带正电,这是因为玻璃棒被摩擦后() A. 得到了质子 B. 得到了电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声现象》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物理《声现象》单元检测试题 一、 选择题:(每小题3分)。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 .道路旁植树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的传播 C .正常的人耳只能听到20Hz ~2000Hz 之间的声音 D .声源的振幅相同,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响度也相同 2.当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共住地球村……”的男声演唱时,小明和小亮齐声说:“是刘欢在演唱!”他们作出判断的依据是:不同演员声音的( ) A .音调不同 B .响度不同 C .音色不同 D .声速不同 3.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这个探究目的的是( ) 答案:B 4.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 A .关闭房间的门窗 B .会场内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 C .高速公路旁的房屋装隔音窗 D .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 5.近年来,为了控制噪声污染,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有些城市采取了城区禁止汽车鸣笛、道路两边种花植树、高架桥两侧安装隔声板等措施。下图所示的标志中,表示“禁止鸣笛”的是( ) 6.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干净又舒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 .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 .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D .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观察纸屑跳动的情况

7.如图所示,是我市城区到龙洞堡机场高速公路某路段两旁安 装的隔音墙,其目的是减小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对公路两旁居 民的危害。这种减小噪声危害的方法主要是在下列哪个途径中实 现的() A.噪声的产生 B.噪声的传播 C.噪声的接收 D.以上三种均是 8.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声音的产生原因的是() A.放在钟罩内的闹铃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后, 铃声明显变小。 B.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会在水面激起水波。 C.站在河岸上大声说话,会吓跑正在河边游泳的雨。 D.在长铁管的一端敲击一下,从另一端可听到两次敲击声。 9.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内装有深度不同的水.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或用嘴贴着瓶口吹气,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下列关于所发出声音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甲瓶的音调最高 B.用嘴贴着瓶口吹气,甲瓶的音调最高 C.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丁瓶的音调最低 D.用嘴贴着瓶口吹气,丁瓶的音调最高 10.进行百米赛跑.站在终点的计时员,如果在听到起跑枪声开始计时,运动员到达终点时秒表的读数为10.49秒,则运动员跑完百米的时间应为() A.10.20 秒B.10.78 秒C.10.49秒D.10.08秒 11.如图所示,小明用筷子的一端捆上棉花蘸水后充当活塞,插入两 端开口的塑料管中,做成“哨子”.吹奏乐曲时,用嘴吹管的上端, 同时上下推拉活塞.推拉活塞主要是为了改变乐音的() A.音调B.音色C.响度D.速度 12.(多选)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 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不能用来探究() 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产生的原因 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13.(多选)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真空不能传声是通过实验与推理的方法获得的 B.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C.课堂上听到老师的讲话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 二、填空题(每空2分) 14. 汇演上,小明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琴声是通过传播到我们耳中的。

八年级上物理知识点 公式总结

八年级物理上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0.5vt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 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6.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7.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8. 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9. 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10. 熔化和凝固曲线图(右上):

八年级物理温度与温度计教案

八年级物理温度与温度计教案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温度的概念,能说出生活和自然环境中常见得温度值。能 用温度术语描述生活中的“热”现象。 2.了解体温计的工作原理,熟悉使用温度计的过程,掌握它的使用方法,并学会摄氏温度的读法和写法。 3.知道温度的常用单位和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 ?过程与方法 养成使用仪器和探究其物理原理的好习惯,体验学会使用一种新仪器的愉悦心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2.体会对温度进行准确测量的必要性,养成采集准确数据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4.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温度计的使用。 2.难点 温度计的使用。

三、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讲授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阅读法。 四、教学器材 演示实验器材:各种温度计(各1支)、各种温度计挂图(各1副)、演示温度计(1支)、烧杯(3只),分别盛冷水、温水、开水。 学生实验:烧杯(2只)盛半杯冷水,一杯热水、温度计(各1只) 辅助教学资源:多媒体或小黑板。 五、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热现象是指与物体的冷热程度有关的物理现象,例如,大家在小学 自然课中学过的物体的热胀冷缩就属于热现象。 我们生活中都用哪些词来形容物体的冷热程度。(学生思考探究)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冷、热、温、凉、烫等有限的形容词来形 容物体的冷热程度。这样是否就能准确区分物体的冷热程度呢? 学生议论。 教师讲述:这样的形容非常的粗糙。如:开水和烧红的铁块都很烫,但它们烫的程度又有很大的区别(认同所研究的问题)。所以,在物理 学中,为了准确地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引入了温度这一概念。 用温度的数值比较准确区分物体冷热程度。 【新课教学】 一、温度与温度计 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在生活与生产中常用摄氏度(℃)作为温度的单位。 在科学研究中使用热力学温度,有关热力学的温度,请同学们阅读 课文中“加油站”的内容。

2020年春八年级物理下册 7.2 静电现象学点练习 (新版)苏科版

7.2 静电现象 学点1 摩擦起电 实验1:将你的圆珠笔笔杆与头发摩擦后靠近小纸屑,小纸屑被吸起。 实验2:将摩擦过的塑料梳子靠近细水流,塑料梳子吸引细水流。 实验3:用塑料梳子在干燥的头发中梳几下后靠近通草球,通草球向梳子靠近。 分析与论证:经摩擦后的物体具有共同的特征,都能吸引轻小物体。 问题1:轻小物体是指__质量__很小的物体,如纸屑、头发、灰尘、通草球、细水流等。 问题2:只有两种由__不同__物质组成的物体相互摩擦时,物体才会带电。摩擦起电在__干燥__的环境下容易发生。 学点2 两种电荷 实验:(1)将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靠近,如图7-2-3甲所示,观察到两玻璃棒相互排斥。 (2)将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如图乙所示,观察到两橡胶棒相互排斥。 (3)将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如图丙所示,观察到橡胶棒和玻璃棒相互吸引。 图7-2-3 分析与论证:两根与丝绸摩擦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一定是相同的,同样,两根与毛皮摩擦的橡胶棒也带同种电荷。只要是和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吸引的带电体,一定和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排斥;只要是和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排斥的带电体,一定和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吸引。也就是说,所有带电体带的电要么和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称为正电荷)相同,要么和用毛皮摩

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称为负电荷)相同,没有第三种电荷。 问题1: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只有两种情况:相互__吸引__和相互__排斥__。 问题2:带两种不同电荷的两个物体之间可以相互__吸引__;带正电荷的物体可以吸引__轻小__物体,带负电荷的物体也可以吸引__轻小__物体。但前者是电荷与电荷间的__相互作用__,后者是带电体的一种__性质__。 问题3:验电器不仅能检测一个物体是否带__电__,还可以粗略地判定物体带电量的__多少__(验电器两金属箔片张开角度大,物体带电量就__多__),但是不能用来判断所带电荷的__种类__。 问题4:除了用__摩擦__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外,还可以使物体__接触__带电(用带电体去接触不带电的物体)或__感应__带电(让带电体靠近不带电的物体)。 学点3 自然界和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现象1:干燥的天气,脱毛衣时会听到“噼啪”声,如果在黑暗处,还会看到闪光,这是由于毛衣与内衣摩擦而带了电。 现象2:梳头时,头发会飘起来,这是由于梳子与头发相互摩擦带了异种电荷而相互吸引。 现象3:夏季雷雨时,天空中划过的闪电是自然界发生的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 分析与论证:静电现象指的是在电荷产生和消失过程中所产生的电现象的总称。

八年级物理单元测试题 (一) 声现象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单元测试题(一) 第一章声现象 一.填空题(共26分) 1.为了解开物理之谜,在探究物理现象中,我们要做到以下三点:①勤于,勤于;②勤于,重在;③联系,联系. 2.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拨动的琴弦发声靠的是琴弦的,鼓发声时用手按住鼓面,鼓声就消失了,这是因为. 3.渔民可以利用电子发声器把鱼吸引到网里来,表明能传声;“土电话”表明能传声.声音不能在中传播. 4.用大小不同的力弹同一个琴键,发出声音的不同;用大小相同的力弹不同的琴键,发出声音的不同;用大小相同的力在不同的乐器上弹奏同一个音,发出声音的不同. 5.超低空飞行的战斗机有时会把附近的居民家的窗户玻璃震碎,说明战斗机飞行时会产生很大的,同时声波还可以传递. 6.我们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组织传给,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们就听到了声音. 7.下面各种情形都无法听到声音,其原因有:A.振动频率过低;B.没有介质传播;C.能量太小.请将代号填入下列空格中: 太阳表面的巨大的太阳风;远处的朋友的悄悄话;振动的 手. 8.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__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__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___dB. 二、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30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我们可能听不到正在振动的物体发出的声音 B.声音的传播速度一定是340m/s C.声音可以从地球传到其它星球 D.吹哨子是靠声带振动发声的 2.1999年8月17日凌晨,在土耳其发生了一场大地震,致使一万多人丧生.有关人士指出,地震发生后缺乏必要的自救知识,是丧生人数增多的一个原因.以下是关于被埋在废墟里的人自救的一些措施,请指出切实可行的是() A.大声呼救 B.静等救援人员来营救 C.用硬物敲击预制板或墙壁,向营救人员求救 D.见缝就钻,从废墟中爬出来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都是超声波 B.超声波传播的能量大,能沿直线传播 C.超声波是传播速度超过声音传播速度的声波 D.在刮强台风时,我们听到的风声是次声波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乐音就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它不可能是噪声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人教八上 第三章 热现象(一)教案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人教八上 第四章 热现象(一)教案 二. 重、难点: 1. 摄氏温度的规定。 2. 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和正确使用温度计 。 三. 知识点分析 (一)温度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二)温度计:测量温度的量具。 1. 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2. 常用温度计分类:水银、酒精、煤油。 3. 常用温度计的构造: (三)摄氏温度“t ”: 1. 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0℃到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是1℃。这种分度方法还可延续到100℃以上和0℃以下。 2. 单位;摄氏度,符号:℃。 (四)热力学温度“T ”——国际单位制。 1. 绝对零度:宇宙中可能达到的最低温度,C ?-≈273。 2. 单位:开尔文,简称:开,符号:K 。 3. 两种温度的关系:k t T 273+= (五)体温计:测体温的医用温度计。 1. 构造:

2. 量程:35℃—42℃;最小刻度:0.1℃。 3. 使用注意:测温前用力甩——将水银柱甩回玻璃泡内。 (六)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1. 注意量程和最小刻度; 2. 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选取合适量程的温度计。 3. 温度计与被测物要充分接触; 4. 不能把温度计当搅拌棒使用,也不能接触容器; 5. 待掖柱稳定后再读数; 6. 读数时: (1)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 (2)目光与温度计垂直,视线要与液柱上表面相平; 7. 实验完毕取出温度计并放回原处。 【典型例题】 -4,请在如图所示温度计中标出来。 一支温度计的读数是C? 分析:本题考察识别温度计示数的技能。在读温度计示数时应注意:(1)温度计最小刻度值;(2)温度计C?0的位置,如果读数是负多少摄氏度或零下多少摄氏度,则液柱应在C?0刻度线的下面。 解答:本题正确答案液柱应在零刻线下第4个小刻度值处。 说明:有些类似的题目可能在图中并未给出C?0的位置,这时应根据液体温度计利用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原理,液柱越长,温度越高。 在使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的实验中,请按正确的实验顺序把下列步骤重新排列,其合理的实验步骤是:。 A. 取适当的温度计; B. 观察温度计量程; C. 认清温度计的最小刻度值; D. 估测出被测液体温度; E. 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二节静电现象导学案无答案新版苏科版

第七章第二节静电现象 学习目标 1.知道摩擦起电现象; 2.知道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 3. 知道自然界和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预习探学 1.经摩擦过的物体能够,我们就说它带了“”,或者说带了。 用摩擦的方式使物体带电,叫做。 2.用身边的物品,设计能证明“摩擦起电”的实验。 合作互学、交流助学 (一)摩擦起电和两种电荷 1.活动7.4 摩擦起电 (1)学生活动:用塑料直尺快速摩擦头发几下后,靠近纸屑,看到了什么现象? (2)老师演示:用干燥的丝绸摩擦有机玻璃棒(或者用干燥的毛皮摩擦橡胶棒然后将此棒靠近纸屑,你会看到什么现象?。 (3)总结: 经摩擦过的物体能够吸引,就说它带了“”,或者说带了。 用摩擦的方式使物体带电,叫做。 2.活动7.5 两种电荷 (1)猜一猜:通过摩擦使物体所带的电,它们的性质是否都相同呢? (2)做一做: ①将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相互靠近,你会看到什么现象? ②将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你会看到什么现象? ③将用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看到什么现象?

(3)分析与论证: 由实验现象可知: ①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或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的性质是 (相同/不同)的;用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的性 质是(相同/不同)的。 ②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吸引)。 ③大量实验表明:不同材料的物体相互摩擦所带的电荷都只有两类,一类是,一 类是。相互排斥,相互吸引。 (二)自然界和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议一议:你还能说一些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或静电应用吗? (三)生活物理社会 读一读:阅读课本P29“生活物理社会”了解中国古代对静电现象的认识 谈一谈:你对“云雨至则雷电击”这句话是怎么理解的? 总结提学 1.经摩擦过的物体能够,就说它带了“”,或者说带了。 用摩擦的方式使物体带电,叫做。 2.不同材料的物体相互摩擦所带的电荷只有两类,一种是与被丝绸摩擦过的 所带电荷相同,称为电荷;一种是与被毛皮摩擦过的所带的电荷相同,称为电荷。相互排斥,相互吸引。 3. 闪电是自然界中发生的剧烈的现象,生活中由于摩擦起电产生的放电现象也十分常 见,请举例。 4. 静电在生活中有不少应用,如、。静电也会产生危害,如: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声现象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声现象单元测试题 班级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将答案填写在每题的题号前. 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C.声音速度比光速快 D.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速度一样快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大 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C. “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声音频率要低一些 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3.在操场上上体育课,体育老师发出的口令,近处的学生听到了,而远处的学生没有听清楚,其 原因是() A.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响度小 B.老师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好 C.老师发出的声音频率低 D.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振动幅度大 4.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声音借助介质以波的形式传播 B.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C.“高声大叫”中的“高”实际是指响度大 D.在城市道路旁设置隔声板,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5.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的D.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伴有次声波6.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A.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B.学校将高音喇叭换成许多小音箱 C.清除城市垃圾,保持环境整洁D.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 7.有一种电子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 关于电子牙刷,正确的说法是() A.刷牙时,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C.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8.通过学习“声”,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最小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 C.只要听到物体在发声,那么物体一定在振动 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随空气温度的升高而变小

2017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 第一章 机械运动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单位。为方便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 )。 2、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 )、纳米(nm)。1km=1 000m ;1dm=0.1m ;1cm=0.01m ;1mm=0.001m ;1μm=0.000 001m ;1nm=0.000 000 001m 。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3、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1h=60min 1min=60s 。 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 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 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 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经过相同的路 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在物理学中,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所用时间。这样,在比较不同运动物体的快慢时,可以保证时间相同。 计算公式:v=s t 其中:s ——路程——米(m);t ——时间——秒(s);v ——速度——米/秒(m/s) 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 或m·s -1,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 或km·h -1,1m/s =3.6km/h 。v =s t ,变形可得:s =vt ,t =s v 。 2、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 变速运动,变速运动的快慢用平均速度来表示,粗略研究时,也可用速度的公式来计算,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四 测平均速度 1、实验原理: V =S /t 2、实验器材: 刻度尺、停表、小车 斜面 3、实验时用 刻度尺 测出小车通过的路程,用 停表 测出小车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在用公式 v=s/t 计算出小车在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4、 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 具体测量过程和记录表格: 得出的结论: 小车从斜面滑下是越滑越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