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认识分数》说课稿

《认识分数》说课稿

《认识分数》说课稿
《认识分数》说课稿

《认识分数》说课稿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认识分数》说课稿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认识分数》说课稿一、说教材

1、说课的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课本第五册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一教时认识分数及93页做一做。

2、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差异。学生初次学习分数会感到困难。分数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但物体和图形的一半却是学生所熟悉的,因此,本节课主要从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经验出发,并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让学生体会到分数来源于生活,而且是在平均分的情况下才能产生分数,给学生建立初步的分数概念,为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初步的基础。

3、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

(2)、能直观地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3)、沟通生活和数学的联系,感知生活中的数学。

4、教学内容的编排特点:

(1)、教材以游乐园的形式,呈现了本单元的基本学习内容,体现了在玩中认识数学以及人与生活、自然的有机联系。(2)、认识几分之一通过两个学生分月饼的情境引入分数,使学生知道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这块月饼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利用迁移推想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3)、学生通过动手折出之分几一、创设学习情境,重视教学知识的操作性,让学生充分感知分数,并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5、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

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产生分数和认识几分之一是教学重点;感知分数的意义和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比较是教学难点;教学的关键是提供学生尽可能多的材料,通过学生折、玩、涂等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分数的意义和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比较,重视学生的思维发展。

二、说教法

设计这节课主导思想是加强直观教学,降低认知难度,让学生在折一折、涂一涂、玩一玩中探索分数的意义,亲自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符合《》中提出的:有效的数学学习

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三、说学法

1、通过直观形象的图形、实物中认识平均分、进而感知分数的意义。

2、进行比较、动手实践中学习数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

四、本节课教学设计主要分四个环节进行:

1、活动引入,体会平均分。

2、主动探索,感悟新知。(从面到点)

(1)认识几分之一:平均分分母的意义几分之一的意义揭示课题。

(2)认识1/2 :不同的图形用相同的分数表示。

3、利用学生资源(动手操作)比较分数的大小。

4、在生活中找分数,让学生体验分数来源与生活。

教学程序设计

一、导入:(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所以我在设计本节课时,从学生最熟悉的分苹果出发,让学生感知平均分)

1、创设情境,聪聪和明明分6个苹果,怎么分?

生1:

2、师:这两种分法哪种最特别?为什么?(特出平均分)

板书

3、如果两个苹果分给2个人,怎么分?

生:每人一个

4、出示一个苹果,分给俩人,能平均分吗?怎么分?

5、学生以圆为例动手操作,折出一样大,也就是平均分。(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

二、教学几分之一(大量感知把一样东西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一份的基础上再揭示分数,目的:传授程度减少,让学生自主探究)

1、请选择信封里你喜欢的图形,折一折,分一分,你有哪些不同的分法。并把其中的一份涂上颜色。(生动手操作,师巡视了解情况)

2、反馈:(把学生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并给它们编号。1/2有3个,1/

3、1/

4、1/8、1/6、1/16、1/32各一个,不平均分的2个)

师:这些图形是不是平均分的?为什么?今天我们先来研究能平均分。

师:为什么认为这些是平均分的?(每一份分得一样多,就是平均分)

3、观察一下这些平均分的分法有什么不一样?(1)(平均分的份数不同)

(2)把()平均分成()

4、(根据第3问灵活提问,全部或有选择的)让学生说说图的意思。(如:把正方形平均分成n份,涂出了其中的一份)

5、师:(拿出一个图形)这个图形整个用1来表示,那么这个图形平均分成了2份,这一份用什么数来表示?(如果生说不出师自己说)认识1/2、1/3、1/4(在此插入书写方法)在图形下板书各种几分之一,教读法

6、师:为什么这一份用1/2,那一分却用1/4呢?

生:平均分的份数不一样,它平均分成2份,它平均分成4份

7、揭题:象这些1/2、1/3、1/8我们都叫它为分数(板书:分数)

8、举例:1/4就表示把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正方形的1/4。

空白部分还有几个1/4?

8、练习:(判断题)

三、教学1/2(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1、(师把学生作品用1/2表示的图往下拉)我们来看这几个作品,都用分数1/2表示,图形不同,为什么都能用相同的分数1/2表示呢?

小结:(能用1/2表示的这些图的共同点)把()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都是它的1/2

2、师:空白部分用哪个数来表示呢?为什么?

3、(再次强调意义)1/2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选择一个分数说一说意义

四、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1、(拿出1/2和1/32的两个同样图形)我们来看这两个图形,涂色部分用1/2表示,那个涂色部分用1/32表示的是这一块,(可以剪下比一比)哪个大?为什么呀?

(1/2表示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2份,它的一份就比平均分成32份的一份大)

板书:1/2>1/32

2、猜想:1/2、1/8和1/32的大小

板书:1/2>1/8>1/32

3、自由选择两个分数比一比大小,你发现了什么?(分的份数越多,其中的一份就越小)

4、说一个更小的分数。

五、生活中的分数(分数就在我们身边)看到这些东西你联想到几分之一?

A、用什么分数表示想到几分之一?

B、拓展练习

认识分数说课稿

《认识分数》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六册《认识分数》。分数的认识是数概念的一次拓展,在数学基础理论中,分数的形式定义相当抽象,现有的小学数学教材中对分数的理解仅突出它在现实生活中测量与均分的含义。根据儿童的心理、生理特点及思维接受能力的阶段性,在小学苏教版国标实验教材中,分数的知识是以对分数概念的理解为主线,以运算为载体,螺旋上升,循序渐进,分别在三年级(上)、三年级(下)、五年级(上),分三个阶段进行教学的。本册“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从整数到分数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扩展,是一次质的飞跃,因为无论在意义,读、写方法、还是在计数单位以及计算法则上,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别,并且学生在生活经验中又接触得较少,接受起来比较困难。因此,本单元只是“初步”,对分数概念的教学仅定位于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初步认识和理解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本课时认识几分之一又是认识几分之几的第一阶段,是单元的"核心",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以后继续学习分数和学习小数的有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

的分数;能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 1、认识几分之一。 2、比较分子都是1的几个分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形纸、圆纸片、正方形纸、水彩笔。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如何在本单元教学时做到到位而不越位?我参照新课标,以“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与态度”为纬度,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方面: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能用折纸、涂色等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在充分理解“平均分”的基础上,初步感知和体验分子、分母的含义;能正确读、写简单的分数。 (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通过参与丰富的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观察探究、动手实践、分析概括等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材分析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分数的意义、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分数和小数的互化。其中分数的意义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整个单元的重点,“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和后面“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是学生开始系统地学习分数的起始,在系统认识了小数和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比较完整地从分数的产生、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方面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进而学习并理解与分数有关的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约分、通分、分数与小数互化等技能;真分数与假分数是分数意义的引申;约分和通分则是分数基本性质的运用;分数与小数的互化,则是沟通了两者在形式上的相互联系,得出小数与分数的互化方法。整个单元的内容,基本是由概念到性质,再到方法、技能这样的递进发展关系编排的。 一、与实验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同)的主要区别 (一)分数大小比较,不再设置在第1节中单列一段,而是充分利用前面学习分数初步认识时打下的基础,把有关内容与通分结合在一起学习。这样既简化了第1节的内容,也体现出通分的作用。 (二)增加了带分数的概念。虽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分数运算中不含带分数,但考虑到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容易看出这个假分数的大小在哪两个整数之间,以及便于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从而有利于数感的形成。因此,教材增加了带分数的认识。 (三)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先给出概念和求法,再应用到解决问题中。原来将解决问题与概念引入结合在一起,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所以,教材先给出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的概念,突出概念的本质,然后探索它们的求法,最后在解决问题的应用中体会它们的现实意义,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二、教材例题分析 (一)分数的意义 本节由分数的产生、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三个层次的内容组成,帮助学生比较完整地建立起分数的概念。 1.分数的产生。首先,从历史的角度、从现实生活中等分量的需要出发,呈现分数的现实来源,让学生了解分数产生的背景和过程。使学生感受到在进行测量或分物时,往往不能刚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就需要用分数来表示,有了分数,这些结果就能准确地表示出来。教材这样通过测量与分物的实例,引入分数的编排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感悟到分数是适应现实需要而产生的,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并受到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2.分数的意义。通过举例说明的含义,它可以是一个物体(如一张正方形纸、一张圆形纸、一条线段)的,也可以是一个整体(如一把4根的香蕉、一盘8个面包)的,引出分数概念的描述。教学中,应注意结合实例理解、归纳分数的意义,并重点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 3.分数与除法。前面是从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揭示分数的意义。这里,分数表示两个整数相除的商揭示分数另一方面的意义,以加深和扩展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为学习假分数化为整数或带分数做好准备。 例1和例2都是把一个物体(如1个蛋糕、3个月饼)平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是多少。学生根据整数除法的含义,列出除法算式,容易理解为什么用除法算,但根据图示或分数的意义说出结果,将除法与分数联系起来,要相对困难些。因此,教学中要结合操作和直观图示,帮助学生加深对计算结果的理解。特别要提醒学生注意弄清谁是单位“1”,如例2,这里要求每人分得多少个,是看每人分得的月饼是1块月饼的几分之几,就是把1块月饼看作单位“1”。学生容易出现这样的错误:把3个月饼平均分成4份,就是12小块,每人3小块,得到错误的结果,就是把12小块也就是3个月饼看作了单位“1”。正确的是把1个月饼也就是4小块看作单位“1”,3小块是1 个月饼的。最后在两个实例的基础上概括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让学生用字母表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强调分数的分母不能为0)。

分数初步认识

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用分数表示图中一份占整体的几分之一。 经历联系实际生活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并有效地促进个性思维的发展。 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积极、愉悦的数学情感,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难点:分数概念的初步构建,认识几分之一。借助实物或直观比较分子是1 的分数大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正方形、圆、等边三角形等图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师;今天,有一位快乐老人来到我们的课堂,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他是谁? 生:圣诞老人。 师:圣诞老人想让我们帮他分分礼物,你们愿意吗?生:我们愿意。 师: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有哪些礼物? 1、(课件出示4 个苹果和2 个小朋友)有4 个苹果,平均分给2 个小朋友,每人分到几个苹果呢? 生:2 个。 2、(课件出示2个桔子和2 个小朋友)有2个桃子,平均分给2 个

小朋友,每人分到几个桃子呢? 生:1 个。师:像这样,我们把每份分的同样多,叫做什么分法? 生:平均分。(板书)、 师:我们再来看看还有什么礼物?生:有一个蛋糕 3、(课件出示一个蛋糕和2 个小朋友),把一个蛋糕平均分给2 个小朋友,每人得到多少呢?(把一个蛋糕)(板书) 生:一半。 师:一半用我们以前学的数能表示吗?生:不能。 师:那么,老师向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分数,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分数的初步认识。 揭示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 (一)、认识1/2 1、认识1/2 师:请同学看大屏幕,(课件)电脑博士是怎样分蛋糕 的?生:平均分。 师:像这样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了(2 份)(板书),我们平常说每份是(板书)它的一半,这半个蛋糕我们就可以说是这整个蛋糕的1/2。(板书1/2)。 师:和老师一起来读一下这个数。师:同桌互相说说是怎样得到这个蛋糕的二分之一?(最后概括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分,每份是它的 1/2。 师:你们能在这个蛋糕中找到另外一个二分之一吗?生:(课件展示)

三年级下册认识分数说课稿

说课稿《认识分数》 说教材 教材简析 《认识分数》是位于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8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已经初步接触了分数,在知道了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这个物体的几分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从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到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为五年级再次认识分数作铺垫。 教学目标 1、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认识分数,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 2、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进一步构建几分之一的实际概念 3、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认识一些物体是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并能正确的表示出来 教学难点: 如何从把一个物体分成几分之一过度到把一个整体分成几分之一 说教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有效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采用让学生合作交流与动手实践的方法来进行教学 说学法 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方法,更能让学生加深学习的印象,并通过自己探究得到预知的答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 说教学过程 巧设情景 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出示图,有一群爱吃桃子的猴子,他们去到花果山摘桃子,他们啊,摘了很多桃子回到洞里,这么多猴子该怎么分呢?于是有一只老猴子就想出了一个办法,把猴子们分成四只一组,在他们得桌子上,放有一个盘子,盘里有四个桃子,咦,小猴子们为什么不过去呢?因为他们都不知道该怎么拿,不知道自己该拿两个还是一个,同学们,你们说说,这些猴子该怎样分才能公平,才能每只猴子都分得到呢?(先设一个情景的目的,是为了引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通过这个情景回想到在三年上册时也遇到过把一个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分之一,顺理成舟再引入复习) 复习旧知

北师大版《分数的认识》说课稿

北师大版《分数的认识》说课稿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北师大版《分数的认识》说课稿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北师大版《分数的认识》说课稿分数的认识一课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和教学流程等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这套教材,分数这部分知识是分两次进行教学的。第一次是三年级的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二次是五年级的系统学习分数知识。《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对第六册的要求是: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这一课是分数教学的起始课。它是学生已经掌握整数平均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加减计算等知识的基础,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从认识整数发展到认识分数,是一次飞跃。儿童生活里没有这样的经验,而且表达方式也不相同,读数的方法也不相同。尤其是分数既表示一个量,又表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小学生较难理解。 2、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以上分析及《课标》要求,拟订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并会正确地读写分数,知道分数的各部分名称。 (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3)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教学重点: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掌握简单分数的写法和读法,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二、说教法学法 教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学习方式。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法与学法的设计着眼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与同伴进行交流。教师只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并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创设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氛围,让学生会学、爱学。 学法:课刚开始,教师就设疑:一半怎么写,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究新知。认识了二分之一后,让学生动手操作,以各种方式认识、表示自己想认识的分数,并与同伴交流,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中获得新的知识。 三、说教学流程 (一)整体设计思路 1、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虽然,学生在学习分数之前,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等已经出现在他们的口头语言中,只是还不曾想过要用什么符号来表示而已。首先从生活中引入分数,让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知道产生分数学习分数的必要性。例如:表示半个西瓜时,让学生尝试着想办法表示它。这样促使学生主动、全面地参与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主体性的生成和发展,知道产生分数学习分数的必要性。接着引入一半可以用1/2来表示。在多种表示方式的对比中,体会

《分数的初步认识》认识几分之一教案.

《几分之一》教学设计 ——缪智萍 一、教学设想: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一节内容。这一部分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差异。学生初次学习分数会感到困难。教材提供了情境图和操作活动。课标中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所以我对这节课的设计是:一、利用书上主题图编成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到学习数学就是身边的事,让学生“我要学”。二、让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构建分数的概念,降低知识难度。 二、教学目标: (一)结合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经历由生活经验到认识分数的过程。 (二)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用几分之一表示简单图形的一部分。 (三)感受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几分之一的含义,会用几分之一表示简单图形的一部分。 教学难点:在头脑中建立起几分之一的表象。 三、学情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和平均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从整数到分数是学生认知上的突破,因为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异。分数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初次学习会比较困难,不容易一次学好,所以,分数的知识是分段教学的,本单元只是"初步认识"。

认识几分之一又是认识几分之几的第一阶段,是单元的"核心",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以后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要借助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通过演示和操作,使学生逐渐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 四、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课本提供的素材,我设计的教法是:创设情景法,演示法,激励法。学生的学法是:合作法,操作法,比较推理法等。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学具准备: 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半圆形纸及纸带、蜡笔。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喜欢秋游吗?看,三一班的老师带着同学们来到了森林公园(出示91页—92页主题图),他们多高兴呀,有的在玩积木、有的在折纸、有的在喂鸽子、有的在分西瓜,小明和小亮也饿了,小明拿出来一个月饼,把它切成了两半,一人一半(引导生说出一人一半就是平均分成两份,一人一份)。 师:看谁还能在图中找出其它平均分成几分的。 生:根据图回答。 师,好,我们先看一个故事,引导出狗兄弟买月饼分月饼的故事,并填空。 师:我们看看狗兄弟怎么分月饼的,用刀对半切开来,平均分成两份(师用课件把分月饼的过程演示一遍)。 师:其中的一半还能用我们学过的1、2、3这样的数表示吗?(不能)那“一半”用一个什么数来表示呢?(生根据经验可能说是0.5,也可能说出12 。) 师:真不错!0.5是我们学过的小数。12 是一个什么数呢?这就是我们今天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分数的初步认识_人教新课标版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 现场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 位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分数的初步认识》。 首先,说教材。 教材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认识几分之一。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无论是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及计算上,分数和整数都有着很大的差异。认识几分之一是第七单元教学内容的“核心”,也是整个单元的

起始课。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不仅可以使学生简单理解分数的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也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坚实的基础。教材的安排贴近学生的认知特点,而且非常注重情境的创设。 学情分析: 低年级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认识具有较强的具体性,概念形成主要依赖对感性材料的概括。学生在二年级上学期时已经掌握了平均分的意义,能把一些实物图片进行平均分,这为本课的学习提供 了感性基础。 根据教材的编写特点和意图,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我把本课 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目标: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 1的分数的大小。 能力目标:在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的探究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数学思考和创新精神。 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 和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几分之一,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教学难点:理解几分之一表示的具体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及各种图形纸片若干张、彩色笔等。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为了实现确立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情境教学法、演示法、操作法、观察法和讨论法。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想学、乐学;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过程,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中主动建构数学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交流能力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三、说教学流程 根据新课标理念,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来组织教学: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 境,导入新课。 《课程标准》指出: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执教的题目是《分数的初步认识》。 一、说教材 本课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90页到91页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掌握了万以内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又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无论是意义,还是读写方法、计算方法,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教材将分数的知识分段教学。本学段是分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是认识几分之一。认识几分之一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核心。 二、说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在生活中可能接触过二分之一这样的分数,但并不理解它的含义。分数的产生是从平均分某个不可分的单位开始的,学生生活中已经有这样的经验。例如,妈妈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给弟弟和妹妹,每人分得半个月饼。但学生不会用分数来表述。所以,教学中我特别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主动去获取分数的相关知识。 三、说教学目标 本节课有以下目标: 1、认知目标:初步认识分数,能结合具体图形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直观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2、能力目标:让学生经历几分之一的认识过程,体验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方法,获得数学学习的经验。 3、情感目标:通过具体事例,感受到数有整数向分数扩展,体会分数在数学和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根据教材的特点,我结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情况,将本课的教学难点定为: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产生分数,结合具体图形理解并描述几分之一的含义。 这节课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圆片、正方形和长方形还有线绳等教具和学具。 四、说教学流程 这节课为了体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我以学生的学为立足点,设计了如下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分数初步认识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苏教版《数学》三年级第十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分数与整数有很大的差异,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教材将分数的知识分段教学,本课是“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它是认识几分之几的基础,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核心”,也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以后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这节内容需借助多媒体演示和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通过演示和学生操作,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让学生体会到分数来源于生活,而且是在“平均分”的情况下才产生分数。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特点,本节课我确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直观认识几分之一,初步形成关于几分之一的表象,会读写几分之一。 2、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分数的过程,通过直观演示、操作、观察,小组合作一系列学习活动,感受几分之一的形成过程。 3、感受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乐趣,感悟分数只是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获得运用分数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分数的含义,初步建立几分之一的概念。难点是理解分数的含义。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已具有一定的整数知识,在生活中也常常会遇到一些不能用整数来表示的量,虽然他们在生活中能理解一半和一多半的概念,但只能模糊地来表示某些量。初学分数,由于分数这一概念比较抽象,与整数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学生初学分数会感到困难。 针对这些情况,我采用了:情景教学、演示、引导等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取知识,达到最终的学习目的。学法:学生通过分,涂,折,说等手段及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从而达到帮助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目的。采用了自主探索,动手实践,观察发现,合作交流等方式,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教学程序 这节课我安排了四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创设问题,引入课题。 1、出示“平均分”,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你觉得平均分怎么样? 2、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你会吗?每个人分到多少? 3、2瓶水呢?平均分给2个人,每个人分到多少? 4、1个蛋糕呢?平均分给2个人,每个人分到多少? 创设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探究之中,体验分数的产生。 第二个环节:动手实践,自主探究 在这个环节里我安排了三个步骤,分别是: 1、认识1/2 由疑问“怎么表示这半个蛋糕呢?”来产生分数。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类似这样不足一个蛋糕的情况,用整数是无法表示的,在数学中引入了分数,可以用1/2这个分数来表示这个蛋糕的一半,让学生说说1/2这个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呢? 动手操作是学生必须具备的数学能力。让学生用手中的长方形折一折,找到1/2 ,并用斜线涂上颜色。涂好后说一说1/2是怎么来的?在这个环节设计“折一折”,就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的意义,为后面让学生动手操作,发现新的分数作了铺垫。 接着学生动手折纸表示后反馈:说说自己的1/2是怎么来的?并且有意识地收集学生作品: (1)为什么都能表示1/2 ? (2)图形不一样,为什么都能表示1/2 (3)下列图形能用1/2表示吗? 通过多层次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新知,活跃思维。

三年级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

三年级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分数,能正确地读写分数,掌握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借助直观演示、操作、观察、概括,等方法,引导学生感受几分之一的形成过程。 3、体验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方法:观察分析合作探究法 教学重点: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产生分数。 教学难点:使学生头脑中形成几分之一的表象。 课前准备:多媒休课件、师生各准备长方形纸,正方形纸,圆形纸各3张,水彩笔1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西游记里的故事吗? 有一天,唐僧师徒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走得又饿又渴。这时刚好路过一个桃园地,哇,好大的桃子呀!八戒见了直流口水说:师傅可以吃桃子吗?唐僧说:吃桃子可以,不过我得先考考你。唐僧说:有4个桃子,平均分给你和悟空,每人分几个?请写下这个数。猪八戒很快就写下了这个数。唐僧又说:有2个桃子,平均分给你和悟空,每人分几个?请写下这个数。猪八戒想了想,又写下了这个数。唐僧见猪八戒回答得这么快就说:很好,那么1个桃子,平均分给你和悟空,每人分几个?该怎么写?这可把八戒难住了。同学们,你们知道每人分几个吗?(有的说每人分一半,有的说每人得半个。)半个桃子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呢?看来同学们想不出该用什么数来表示,

没关系,今天老师特意请了一位新朋友来帮助大家解决这个难题。它就是分数。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分数的初步认识。(出示课题) 二、观察操作,探求新知 1、借助形象,认识。 多媒体演示平均分月饼,问:请同学们注意观察老师把这个月饼怎样了?(切开了)两块月饼的大小怎样?(同样大)说明老师怎么分?(平均分)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整个月饼的多少?(一半)一半是日常生活中的说法,用数学语言来说,是整个月饼的二分之一。(教师板书 )短短的横线表示平均分,横线下面的2表示平均分成2份,横线上面的1表示1份,这个数读作二分之一。全班同学读一读这个数。(生读)这一块是这个月饼的 二分之一,(指另一块)这一块是这个月饼的多少呢? 现在谁能用一话把刚才分饼的过程说完整?(把一个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这句话中你觉得哪些字词很重要?(学生各自发表见解,说出自己觉得重要的字词)教师先给予肯定:其实同学们说的那些字词都重要,那究竟哪些更重要呢? 多媒体演示不平均分的圆。如果像这样分,每一块能不能用表示?(不能)可见这里能不能漏掉平均两个字?(不能) 每一份是什么意思?(两份都是它的)所以这里强调每一份 这句话中它是指谁?(这里的整个饼)老师从口袋中拿出一个比大屏幕上的饼小得多的真饼,问:能不能说这里的每一份是我手上的这个真饼的 ?(不能)可见这里的它字重不重要?(重要)能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分数的初步认识 一、教材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西师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八单元的容。根据《课程标准》中对本课的要求: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这一课是分数教学的起始课,它是同学已经掌握整数平均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加减计算等知识的基础,在整个小学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说学情: 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从认识整数发展到认识分数,是一次飞跃。儿童生活里没有这样的经验,而且表达方式不相同,读数的方法也不相同。尤其是分数既表示一个量,又表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小学生较难理解。 根据上述容分析,结合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我制定了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分数,能用分数表示一份或几份占整体的几分之几是我的知识目标。 2、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及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是本节课的能力目标。 3、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积极、愉悦的数学情感,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初步

体会分数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是本节课的情感目标。 目标虽然制定好了,要想真正实现可谓难关重重,这个难关就是本节课的重难点。 四、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产生分数。教学难点: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概念的形成。初步认识分数线、分母、分子表示的含义。 难关就在前面,怎么克服呢?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PPT课件。 2、学生:准备长方形,正方形若干。 当然只在教具上做准备是不够的,在教法和学法上同样要下功夫。 五、教法学法: 根据《新课标》要求,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我将通过“创、导、动、悟”,让学生学习知识,探索学习数学的规律,发展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感知、理解、探索、应用”。积极实施了教学结构改革中所倡导的让学生会学、乐学、善学的目标。那么,如何才能把教法和学法有机的结合起来,和谐统一的为本节课的教学服务呢?在课堂结构上我设计了5个步骤的教学过程。 六、教学过程: 他们环环相扣,循序渐进。接下来我具体谈一谈这5个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认识分数教材分析

---------------------------------------------------------------最新资料推荐------------------------------------------------------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认识分数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认识分数教材分析在学习本单元的内容以前,学生认识的数都是整数。 本单元认识分数,是学生数的概念的第一次扩展。 学好本单元的知识,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小数等有关知识的基础。 由于分数的意义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因此,教材在引导学生认识分数时,注重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并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分数的含义。 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教材。 一.例 1 在平均分食品的活动中引出分数21. 把 1 个蛋糕平均分成 2 份,每份的数量不是整数时,可以用分数表示。 1。 2. 直观形象地感受一个蛋糕的二分之一的具体含义,分数21的写法、读法、各部分名称。 3. 试一试要求学生在一张长方形纸上做出2在不同位置上涂颜色,甚至会用不同大小、不同长宽的长方形。 只要把长方形平均分成 2 份,其中的每一份都是1,进一步理解这个分数的意义。 他们会有不同的折法,会长方形的21。 二.例 2 在同样大小的圆纸片上涂出它的21. 先做出圆纸片 1 / 10

的二分之一,把例 1 的学习成果带到例 2 里,作为认识其他几分之一的平台。 1、41、81,让学生自主认识其他的几分之一。 2. 学生做圆纸片的四分之一、八分之一,要先思考这两个分数是什么意思,根据自己的想法把圆纸片对折、涂色;要充分交流做出的分数,以及思考和做法,形成这两个分数的概念;要适当概括2初步得出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是这个图形的几分之一。 1、41、81的意义,3. 比较两个几分之一的大小是看着图形进行的。 两个分数分别表示在两个同样形状、同样大小的图形上,哪个分数涂色的面大,这个分数比较大。 这里暂时不得出抽象的法则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只要感受平均分的份数多,每一份就小。 三.例 3 教学一个图形的几分之几,要突出几份是几个 1 份几份是几个几分之一,使学生初步形成几分之几的数学概念。 1. 女孩涂了正方形纸的41、 4 个4 2. 试一试不仅要学生写出三个分数,还要说说为什么。 即涂色部分是几个几分之一,是几分之几 1是例 3 新知识的生长点,男孩涂了 3 份,是 3 个41,分别是441,是43。 如果涂了 2 份、 4 份,分别是 2 个42、4。 四.例 4 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从眼前来说,能加强对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学会读写几分之一.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初步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 教具与学具 教具:月饼实物图、圆纸片、长方形纸片. 学具:长方形纸片5张、直尺、彩笔、小黑板.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导入 提问:我们学过了“平均分”,如果把14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几块? 把9块月饼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几块? 把2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几块? 老师现在要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应是几块呢?……结果不能用整数表示,那么,就产生了一种新的数,我们管它叫分数.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分数. (板书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 (二)学习新课 1.老师出示一个月饼实物图,把它对折一下,从中间剪开.提问:老师把这个月饼怎么样了?(分成了2份)这两份的大小怎样?(一样大)说明老师是平均分的.(板书:平均分) 提问:为什么说是平均分的? 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我们就说每份是这个月饼的二分之一.用 指导书写:先画一条横线表示平均分,把月饼平均分成2份,横线下面就写“2”,表示这样的1份,在横线上面写“1”.读作:二分

2.老师出示一个圆形纸片,把它平均分成了3份,提问:我把这个圆片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请一名同学到前面,分 同学写在自己的小黑板上,老师巡视) 么?(强调:不是平均分,不能用分数表示) 4.让学生用三等分的长方形纸动手折出三分之一,并涂上颜色表示出它的三分之一.提问:我们把这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了几份? 小结:把谁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谁的几分之一.(要求同桌互相 5.让学生按要求折纸: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再对折,打开观察并填空: (1)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 )份.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一、说教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课本三年级上册91~93页的教学内,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使学生认识分数的含义。分数对此时的学生来讲,是一个非常陌生的概念,无论从意义还是读法写法上二者都有很大差异,学生学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分数的认识是分学段教学的,认识几分之一又是认识几分之几的第一阶段,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为学生今后学习小数和进一步学习分数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上述的分析和课程标准,结合着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三个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分数,初步体验分数的意义,会读写几分之一。 2、过程与方法:在建立分数概念的过程中,体验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目标虽然制定好了,要去真正实现可谓难关重重,这个难关就是本节课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几分之一,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题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上谈谈。 四、说教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尊循这一理念,我利用故事创设情境导入,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而启发式教学法,活动探究法,能鼓励学生概括交流,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在玩中学,动中思,做中悟。 五、说学法

充分利用情境导入和学具,让学生动手操作,用眼观察、动脑思考,,达到新课标中会学、乐学、善学的目标。 六、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环环相扣,循序渐进,为实现新课标中所体现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提供了真正的发展空间。 (一)导入新课:(2分钟) 由过节引出中秋节给懒羊羊和喜羊羊分月饼导入新课,亲切自然,贴近学生生活,符合他们的心理年龄。首先让他们把握分数的认识须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人分半个,半个可以用分数来表示,从而引出新课板书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 (二)讲授新课:(10分钟) 1、认识1/2。 (1)引出1/2。多媒体课件演示分月饼的情境图。指出: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月饼的二分之一。 (2)寻找1/2。生活中还有哪些能用1/2表示。如一个西瓜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西瓜的1/2。丰富对1/2的认识。 (2)创造1/2:用图片折出它的1/2,并说说怎样折的,教师展示在黑板上。不仅锻炼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而且能加深对分数含义的认识,检验他们是否能理解了1/2的意义。 (3)练习题。下面哪些图形的阴影部分是原图的1/2?哪些不是?说出理由。巩固平均分才能产生分数,深化了对1/2含义的认识,强化学习效果。 2.认识几分之一。举一反三,由易到难,进行知识迁移类推,符合学生认知水平。

《分数的初步认识》

《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课本第75~76页的例1~例2,完成例2下面的做一做题目以及练习二十一的第1~5题 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分数,能正确地读写分数,掌握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借助直观演示、操作、观察、概括,等方法,引导学生感受几分之一的形成过程。 3、体验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方法:观察分析合作探究法 教学重点: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产生分数。 教学难点:使学生头脑中形成几分之一的表象。 课前准备:多媒休课件、师生各准备长方形纸,正方形纸,圆形纸各3张,水彩笔1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西游记里的故事吗? 有一天,唐僧师徒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走得又饿又渴。这时刚好路过一个桃园地,哇,好大的桃子呀!八戒见了直流口水说:师傅可以吃桃子吗?唐僧说:吃桃子可以,不过我得先考考你。唐僧说:有4个桃子,平均分给你和悟空,每人分几个?请写下这个数。猪八戒很快就写下了这个数。唐僧又说:有2个桃子,平均分给你和悟空,每人分几个?请

写下这个数。猪八戒想了想,又写下了这个数。唐僧见猪八戒回答得这么快就说:很好,那么1个桃子,平均分给你和悟空,每人分几个?该怎么写?这可把八戒难住了。同学们,你们知道每人分几个吗?(有的说每人分一半,有的说每人得半个。)半个桃子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呢?看来同学们想不出该用什么数来表示,没关系,今天老师特意请了一位新朋友来帮助大家解决这个难题。它就是分数。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分数的初步认识。(出示课题) 二、观察操作,探求新知 1、借助形象,认识。 多媒体演示平均分月饼,问:请同学们注意观察老师把这个月饼怎样了?(切开了)两块月饼的大小怎样?(同样大)说明老师怎么分?(平均分)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整个月饼的多少?(一半)一半是日常生活中的说法,用数学语言来说,是整个月饼的二分之一。(教师板书 )短短的横线表示平均分,横线下面的2表示平均分成2份,横线上面的1表示1份,这个数读作二分之一。全班同学读一读这个数。(生读)这一块是这个月饼的 二分之一,(指另一块)这一块是这个月饼的多少呢? 现在谁能用一话把刚才分饼的过程说完整?(把一个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这句话中你觉得哪些字词很重要?(学生各自发表见解,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教案、教学反思

《分数的初步认识》 ---------说课稿、教案、教学反思 昌吉市第四小学

教案: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认识几分之一(教材91-93页) 教学目标: 1 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活动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理解体验几分之一的意义,会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 2通过自主学习,学生学会借助直观的方法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3 通过数学活动,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学生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 教学用具:长方形、正方形、小圆形纸片、大圆形纸片若干张,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分一分 学生动手分学具。 二、探索研究几分之一 1、说一说 说一说大圆片是怎么分的?介绍分数的读法、写法。

2、折一折 (1)从刚才分的学具中选择一张自己喜欢的纸片,折一折,找出它的1/2,涂上颜色。并想一想,你是怎么折的? (2)学生汇报交流 3、想一想 (1)你认为在1/2里,“—”、“2”、“1”分别表示什么意思?“1/2”又表示什么意思? (2)学生汇报交流 (3)练一练 4、试一试 (1)学生试着说出几个像1/2这样的几分之一的分数。 (2)学生试着折出一张纸片的1/4,并涂色,说一说是怎样折的? 5、做一做 6、找一找 找一找生活中的几分之一的分数。 三、自主探索、比较大小 1、课件出示情景图,观察、猜测,学生汇报交流。 2、课件出示表示1/2、1/ 3、1/6的圆片,比较大小,说一说你

发现了什么? 3、练习 四、巩固提高 说出涂色部分占大正方形的几分之一。

分数的认识——分一分(一)教材分析

分数的认识——(分一分) 教材分析: (1)本课时的编排特点和知识的内在联系 1、教材在编排上比较有层次感,丰富形象具体,还带有一点小卡通的感觉吸引小学生兴趣让她们更容易理解掌握 知识的内在联系也比较紧凑,有条理性,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由易到难的过程 2、本课时的教材是三年级下册的新内容,分数的概念是学生初次接触的一个重要的基础知识,属于单元的起始内容,学生对分数意义把握透彻,直接有利于后续分数大小比较及同分母分数加减运算的教学。 3、在认识了整数和小数之后,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认识分数的意义是重点。学生都有分苹果的生活经验,知道把一个苹果分给两个人吃,一人分的苹果的一半。在这个基础上,北师大版教材通过两个人分两个和一个苹果的具体情景,让学生体会“一半”的概念,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分数。首先,让学生尝试画图的方法表示“一半”认识表示“一半”的分数1/2。然后通过“涂一涂”的具体操作活动,涂出各图形的1/2,感受“一半”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其次,通过用一张纸“折一折,涂一涂”的具体操作活动,创造更多的分数,体会分数表示是一张纸涂色部分与这张纸之间关系的一个数。最后,认识分数的读法、写法,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本课时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 重点:1、通过“分苹果”“折一折”、“涂一涂”等具体情景及活动,初步理解认识分数的意义,以及学习分数的必要性。2、通过老师板书、读写、介绍,学生学习的方式, 掌握分数的各部分名称以及读法、写法。3、通过折纸、涂色的活动,理解1/2的 实际意义,利用面积模型表示简单的分数。 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表示简单的分数 难点: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关键点:体会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整体”是一个物体或图形,引导学生经历表示苹果“一半”的过程,知道“一半”是一个相对的概念:1个苹果的一半是一个苹果的, 即半个苹果;两个苹果的一半是2个苹果的1/2,是1个苹果。 (3)教材渗透的能力培养因素和数学思想 能力培养:1、掌握分数的各部分名称以及读法、写法。2、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同学的理解分析能力,新知识的掌握能力,动手能力 培养学生对分数的理解和对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数学思想:抽象思想、类比思想、符号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转化思想 (4)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通过“分苹果”“折一折”、“涂一涂”等具体情景及活动,初步理解认识分数的意义,以及学习分数的必要性。2、通过老师板书、读写、介绍,学生 学习的方式,掌握分数的各部分名称以及读法、写法。3、通过折纸、涂色 的活动,利用面积模型表示简单的分数。 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会认、读、写简单的分数,知 道分数各部分名称,体会分数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情境教学、直观操作、折一折、涂一涂、画一画 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具体情景,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2、能过正确的读写分数。 3、初步认识分数的意义。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以及自主探索精神,训练思维的灵活性。

(完整)《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用分数表示图中一份占整体的几分之一。 2.经历联系实际生活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并有效地促进个性思维的发展。 3.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积极、愉悦的数学情感,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认识几分之一,初步建立分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几分之一所表示的意义,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正方形、圆、等边三角形等图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受分数的意义 师:同学们,在家里或者学校,你们分过东西吗?这节课,老师也想请你们帮忙分一分月饼。 出示课件: (1)有4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个人得几个? (2)有2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个人得几个? 引出平均分的概念,板书:平均分 (3)有1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个人得几个? 师:这半个月饼该怎么表示呢?还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数表示吗? 师:其实刚才同学们提到的二分之一是一种新的数,而且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分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分数。板书:认识分数。 二、动手操作,逐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1.认识1/2 (1)指导认识(课件) 师:这块月饼,两人就是每人一半,陈老师应该从哪里切?也就是把它怎么分?(课件演示平均分的过程)刚才我们把月饼平均分成了几份?这一半正好是这两份中的几份? 师:像这样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是这个月饼的一半,也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1/2。(课件) (2)教学二分之一的读写 师示范:先写横线,表示平均分,再写2表示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在线上写1。 生书空。 (3)追问:在这个月饼中有几个二分之一?“它”指的是谁? (4)说一说刚才是怎么得到这个月饼的二分之一的? (指名说2到3个,同桌说,全班说。) 2.找一找,感悟平均分的重要性。 课件出示题目,看一看,哪些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 指名平均分是表示分数的前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