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省泰州市泰州中学附属初级中学2020至2021学年七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苏省泰州市泰州中学附属初级中学2020至2021学年七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苏省泰州市泰州中学附属初级中学2020至2021学年七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苏省泰州市泰州中学附属初级中学2020至2021学年七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苏省泰州市泰州中学附属初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

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字词书写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

语文是明朗rùn泽,处处闻啼鸟的春;语文是热情奔放,荷花映日红的夏;语文是chéng澈明净,仙鹤排云上的秋;语文是静谧安详,梅花独自开的冬。语文的mèi 力,足以让我心底chǎng亮地走过四季!

二、选择题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市委宣传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我与国旗合个影,我为祖国送祝福”主题宣教活动。B.从长远看,不仅读书写字需要端正态度、严谨认真,我们做任何事情何尝不是如此?C.语文老师要求我们把二三两课的词语抄写一遍。

D.“天德湖的菊花太美了!”她兴奋地说,“明年我还会再来!”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近十年来,泰州的城市夜景观建设琳琅满目

....,发展十分迅速。

B.热烈粗犷的夏雨淅淅沥沥

....下个不停。

C.这件事情我们大家都知道,可以说是鲜为人知

....了。

D.父母言行对子女有潜移默化

....的影响,岂能不慎?

4.(题文)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社会生活给我们的语文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B.参观泰州博物馆后,使我进一步了解了泰州的时代历史变迁。

C.班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空前的读书热潮。

D.事实证明,平凡人成就自我的关键在于是否相信梦想,敢于创造奇迹。

三、句子默写

5.按下面的提示默写课文内容或相关名句。

(1)“ ____________________”,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2)树木丛生,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

(4)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_。

(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借景抒情蕴含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迁谪之远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基础知识综合

6.阅读语段,完成以下两题。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从绿意内敛的山头,①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嗤的一声,将冷面笑成花面,②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③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

那样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混沌无涯。一声雷,可以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一阵杜鹃啼,可以斗急了一城杜鹃花,一阵风起,每一棵柳都会吟出一则则白茫茫、虚飘飘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清的飞絮,每一丝飞絮都是一株柳的分号。反正,春天就是这样不讲理,不逻辑,而仍可以好得让人心平气和的。

——张晓风《春之怀古》(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______)

A.划线①是拟人。

B.划线②是借喻。

C.划线③把“春泥”比作“棉被”是比喻中的明喻。

D.文段中“春天”“云端”“敏感”“飞絮”都是名词。

(2)请仿照下面的例句,再写两个句子(不得使用原文中的句子),要求采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句式相仿,语意连贯。

例句:一声雷,可以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一阵杜鹃啼,可以斗急了一城杜鹃花。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诗歌鉴赏

7.阅读杨万里的《闲居初夏午睡起》,完成小题。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诗中呼应诗题“闲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赏析诗句“芭蕉分绿与窗纱”中“分”的妙处。

(3)品读全诗,说说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感情。

六、文言文阅读

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子可去.

②贼既至.

③不忍委.之

④遂班军而还.

9.请根据要求,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划两处)

值胡贼攻郡

10.翻译下列句子。

(1) 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2) 未若柳絮因风起。 (《咏雪》)

11.读了这个故事后,你认为什么样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七、现代文阅读

阅读史铁生的《老海棠树》,完成小题。

①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好像她们从来就在一起。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

②老海棠树有两条粗壮的枝桠,弯曲如一把躺椅,小时候我常爬上去,一天一天地就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待在上头不下来了?”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用弹弓向四处射击,甚至在那儿写作业。“饭也在上头吃吗?”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桠,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是花香,是蜂鸣,春风拂面,是沾衣不染海棠的花雨。奶奶站在地上,站在屋前,站在老海棠树下,望着我……

③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我记得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唠叨:“就不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东一句西一句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我爸我妈根本就不想让您糊那破玩意儿,是您自己非要这么累!”奶奶于是不再吭声,直了直腰,又凝神糊她的纸袋。

④或者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了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埋头于床单或被罩,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劳驾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们上班上学,就是这么糊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这回是我不再吭声。

⑤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果实累累,落叶纷纷。那时我大些了,在外工作,从陕北回来看她,奶奶已经腰弯背驼。早晨,天还昏暗,奶奶就起来去扫院子,“唰啦唰啦”的声音把我惊醒,赶紧跑出去:“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咳,你呀你还不懂吗?我得劳动。”我说:“可谁能看得见?”奶奶说:“不能那样,人家看不看得见是人家的事,我得自觉。”她扫完了院子又去扫街。“我跟您一块儿扫行不?”“不行。”

⑥冬天,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磨擦着窗棂。奶奶常常在灯下学习。她曾经读一本《扫盲识字课本》,再后是一字一句地念报纸上的头版新闻。那一回,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给我说说,到底什么意思?”我看也不看地就回答:“不知道。再说,您学那玩意儿有用吗?”奶奶立刻不语,惟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我记得她终于抬起头时,眼里竟无对我的责备。

⑦……

⑧如今,奶奶已离我而去。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便随之飘然而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围拢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望着我,或不时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12.请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概括“奶奶”所做的事。

春:____________夏:_____________秋:____________冬:____________

13.作者在第①段说:“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从全文看,“张望”是什么意思?体现了奶奶怎样的心态?

14.品味语言,回答下列问题。

(1)品味第⑥段“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中“凑”字的妙处。(2)请简要分析下面句子中人物描写的方法和人物的心理状态。

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

15.文中几次出现“老海棠树”,下面链接材料中作者也几次提到“菊花”,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这两个形象在文中有哪些共同的作用?

(链接材料一):"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

(链接材料二):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链接材料三):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八、作文

16.作文

请以“多想说声谢谢你”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不少于5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3)书写工整规范。

参考答案

1.润澄魅敞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规范常用汉字的能力。解答这道题,要根据拼音提示写出相应汉字。书写汉字时,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注意字词的意义和用法功能外,还要注意形似字、同音字、易错字的写法,对常见的、易写错的多音多义字应重点关注。本题注意“澄”“魅”的写法。

2.C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C.“语文老师要求我们把二三两课的词语抄写一遍”中的“二三”不是表约数,是确指,中间要加顿号。据此,答案为C。

3.D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考查词语(成语)的正确使用。A.琳琅满目:形容眼前所见都是珍贵的物品或美好的诗文。适用对象不恰当。B.淅淅沥沥:一般指小雨落下的声音(多形容春雨或秋雨),用来夏雨不恰当。C.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前后矛盾,使用不正确。D.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性格和习惯,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无形中起了变化。使用正确。据此,答案为D。4.A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A.正确;B.缺少主语,去掉“使”;C.“前所未有”与“空前”重复累赘,删去其中一个;D.一面对二面,去掉“是否”。据此,答案为A。5.(1)一年之计在于春(2)百草丰茂(3)秋风萧瑟(4)断肠人在天涯(5)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6)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解析】

【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考查对名句名篇的背诵和默写。这类试题属于基础题,也是语文中考必考题。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识记、积累为根本的。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茂、萧瑟、天涯、夜郎、雁”等字词容易写错。

【点睛】

积累和默写名句名篇的内容,要做到熟练背诵,默写正确,这是得分的前提。对于理解性默写,要认真分析题干,找出题干中的提示语或是限制语,再依据平时对名句的理解进行筛选,就能写出答案。

6.(1) D(2)一声鸟鸣,可以唤醒遍地的野花;一阵口哨声,可以牵扯起全村人骚动的心。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1)考查知识的积累与运用。语句“那样娇,那样敏感”中的“敏感”是形容词,不是名词。故答案为D。(2)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仿写时应做到以下几点:①句式一致。要分析例句的结构特点,把例句中每一句话分割成几部分,确定保留与变化部分。②修辞相同。如果所给例句运用了某种修辞,仿写的句子一定要与例句所使用的修辞相同。③字数大体相等。仿写时字数要尽可能与所给例句一样多。④语意连贯。所写句子要符合整段文字的内容,感情色彩、语体风格应保持一致。本题作答要选择一个具体的描写对象,运用拟人修辞来写对象的功用。答案不唯一,符合题目要求即可。

【点睛】

仿写句子原则是:既要做到“形似”,又要做到“神似”。形似——结构、修辞、关联词等方面的相同或相近;神似——语境契合、格调高雅、思想健康、努力创新。

7.(1)闲看儿童捉柳花

(2)“分”用拟人手法,将芭蕉人格化,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芭蕉初长,而绿阴映衬到纱窗上的优美画面,营造出一种优美、幽静的意境.

(3)写出了诗人的恬静闲适,抒发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解析】

【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1)考查文章的写作手法。为了使文章内容衔接紧凑,结构严谨,一篇文章中,

前面写到的,中间或结尾要有交代;后面提到的,前面要有所铺垫(伏笔),这种安排设计叫做“照应”。常见的照应方法有三种:首尾照应,前后照应,文题照应。诗文中“闲看儿童捉柳花”一句计照应了文题“闲居初夏午睡起”。

(2)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古诗词句子的赏析,要抓住关键字词来理解、揣摩、推敲语句的妙处。赏析可以从诗句的特色,或修辞,或表达方式,或遣词造句,或表现手法,或表现的情境等方面分析,并要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通常解题思路是:先写出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诗句“芭蕉分绿与窗纱”中的“分”字,把芭蕉人格化了,赋予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芭蕉将绿阴映到纱窗上的优美画面,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意境,表达了作者的恬静闲适的心境。

(3)体味诗中作者的思想感情,要在理解诗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诗歌的意象来确定诗文的感情基调,从诗歌所表现的意境中去体会作者的情感。古典诗词中,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大多较为含蓄,诗人往往将感情融入景、物、人、事的描写中。本诗通过“梅子”“芭蕉分绿”“闲看儿童捉柳花”几个意象,营造出一种恬静、幽美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重点结合诗句“闲看儿童捉柳花”来分析。

【点睛】

诗歌言情,是为抒发自己的感情而写的,所以字里行间一定充满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做此类题最重要的一点是:要结合写作背景和诗文的意境来理解诗句在文章中的作用,揣摩作者的情感。

8.①离开②到③舍弃④返回

9.值/胡贼/攻郡

10.(1)败坏道德来求得生存,难道是我荀巨伯的行为吗?

(2)不如说是漫天的雪花似洁白轻盈的柳絮般因风而起,随风飘舞。

11.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解析】

8.试题分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委”是古今异义词,“舍弃”;“去”是古今异义词,“离开”的意思。

9.试题分析: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

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本题根据句意和主谓间要句读作答。正确的句读是:值/胡贼/攻郡。

10.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1)句中的“败义(败坏道义)、以(用来)、岂(难道)”几个词是赋分点;(2)句中的“未若(不如)、因(承,趁)”几个词是赋分点。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11.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主旨的理解。本文叙写荀巨伯大老远去探望生病的友人,却遇上了战乱。荀巨伯不肯舍弃朋友离去,并且愿意牺牲自己的性命来保全友人。入侵者被感动,撤兵而去,他的义举使得全郡得以保全。本文赞扬了荀巨伯重视友情、舍生取义的高尚品质。由此可知:能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据此作答。

【点睛】

文言文朗读节奏的划分是有规律可循的:①句首关联词或语气词之后要停顿;②有些古今异义词朗读时要分开;③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停顿;④需要着重强调的地方,一般要停顿;⑤省略句中省略的地方一般要停顿;⑥并列短语间要略作停顿;

⑦古代的国名、年号、官职、人名、地名等应作停顿。⑧根据句子表达的意思来句读。

参考译文:

荀巨伯从远方来探望重病的朋友,正好赶上胡贼攻打城池。朋友对巨伯说:"我如今就要死去了,你赶紧离开!"巨伯说:"我从远方来探望你,你却让我离开,为了苟且偷生而毁掉道义,这难道是我荀巨伯做的事吗?"这时胡贼已经到了,问荀巨伯:"大军到了,整个城都空了,你是什么人,竟敢独自留在城中?"巨伯说:"我的朋友身患重病,我不忍心舍弃他,我宁愿用我的性命来换取朋友的性命。"胡贼相互议论说:"我们这些不懂道义的人,却侵入了这么有仁义的国家!"于是调回外出打仗的军队,使整个城都因此获救。

12.春:糊纸袋;夏:补花;秋:扫院子、扫街;冬:识字、读报纸

13.“张望”有期望,希望的意思①希望有一份工作,②希望跟上时代,③希望自己不被时光抛弃(或希望自己对亲人和社会更有用。)(答出两点给全分)

14.(1) 凑是靠近的意思,表现奶奶小心谨慎的样子,传神的表达了奶奶对知识渴望又怕别

人笑话的忐忑心情。

(2)对奶奶的动作、语言描写,表现了奶奶对一份有尊严的工作的渴望和对孩子不理解自己的不满。

15.(1)都是文章的线索。“老海棠树”是贯穿本文的线索;它是文中时序更替的标志,文中所写的每件事都以它为背景;《秋天的怀念》中以“看花”来组织材料,围绕三次“看花”展开叙述。

(2)都有象征意义。“老海棠树”是奶奶人生的象征,既象征了奶奶渴望更有用、跟上时代的可敬可叹的生命品格,也象征了奶奶的命运。“菊花”象征了母亲坚强的品格,同时也象征了母亲希望我活出精彩人生的期望。

(3)都有烘托人物形象寄托作者情感的作用。“老海棠树”是烘托奶奶的一个景物,寄托了“我”对奶奶的思念和愧悔之情;“菊花”是烘托母亲形象的景物,寄托了我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解析】

12.试题分析:考查筛选信息并整合信息的能力。通读全文,逐段了解基本意思,特别是主要段落、层次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审清题意,依据题目要求筛选有效信息,选取原文中词句作答或对其内容进行概括作答。依据题意,文章第3段“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我记得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第4段“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了补花的活儿”;第5段“有年秋天,……奶奶就起来去扫院子”;第6段“冬天,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磨擦着窗棂。奶奶常常在灯下学习”。筛选并概括这些语句即可作答。

13.试题分析:考查重点语句的理解。阅读文章,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作答。“张望”原意是向四周或远处看;在文章中是期望,希望的意思。“我爸我妈根本就不想让您糊那破玩意儿,是您自己非要这么累!”表奶奶总是找事来做;“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吗?”表明奶奶“张望”的内容是希望有一份工作;“这样我才明白,她为什么执意要糊纸袋,要补花,不让自己闲着。有爸和妈养活她,她不是为挣钱,她为的是劳动”表明奶奶“张望”就是要不断地参加劳动,要自食其力,要有一份名正言顺的工作。据此理解作答。

14.试题分析:(1)考查对词语的赏析。对于词语的赏析,要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和具体的语句分析作答。采用答题格式是:先解释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句分析表达的内容,最后写其表达效果。本题作答要结合具体的语句进行分析,注意要做到“词不离

句,句不离段”。画线句子中的“凑”是“靠近”的意思,结合下一句话“这一段,你给我说说,到底什么意思?”可知,运用这个动词,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奶奶小心谨慎的样子,表现了奶奶怕别人笑话的忐忑心情。(2)考查对描写手法及其作用的分析。人物描写方法有肖像(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对话)、心理等。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又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和细节描写等。其作用是形象生动地刻画出人物……的性格(情感、心理)特征,或是衬托、突出……的特点,表达作者的……感情。文章中的这句话,通过“推开”这一动作描写,表达了对孩子不理解自己的不满。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了奶奶对有尊严的工作的渴望。据此理解作答。

15.试题分析:考查学生的对比阅读分析能力。从《老海棠树》一文内容来看,文章叙写的有关奶奶的事都是以老海棠树为背景的,“老海棠树”是文章中的线索;从表现手法来看,“老海棠树”是奶奶人生的象征,既象征了奶奶的品格,也象征了奶奶的命运。从表达作用来看,“老海棠树”是烘托奶奶的形象,寄托了“我”对奶奶的思念和愧悔之情。链接材料来自《秋天的怀念》。在这篇文章中,“看菊花”是文章的线索,通过叙写母亲要“我”观赏菊花,来表达作者的感激和怀念之情。同时,文章中的“菊花”是母亲坚强品格的象征,也是美好未来的象征。文章还采用烘托的手法,借“菊花”突出了母亲坚忍的性格,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之情。据此,可以从内容、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归纳作答。

【点睛】

筛选信息有三个原则:①带着题目,通读全文,把握大意。②对照考题,找到答题区,筛选出相关的语言材料,选好答题的角度,组织好答题的语言。③快速浏览全文,验证答案。16.多想说声谢谢你

当别人帮助自己时,我们都会说声谢谢,这是尊重他人的表现。然而我却很少对别人说谢谢,我承认有些不礼貌,但别人对我的帮助却会永远记在心里。

我们小学班主任在同学眼里不是很好。每天找人看着我们,谁上课说闲话就记下来,每次说话都要写500字检讨;谁违反纪律就要有相对应的惩罚,如:跑步,值一星期日等;有时在学校活动中表现很不好,全班都要写检讨;三次不完成作业就找家长。因此,好多同学都不喜欢她。但也正是因为这些,我们也改掉了上课随便说闲话,都不写作业,在活动中不上进,在学校做事随随便便等不良习惯。虽然她在我们眼中不是一个很好的老师,但却是很爱我们的。一次,某同学因打闹弄的头破血流,她冒雨带着同学去了医院,并自己出了医药费;上次,我因意外受伤在家里休养,她去了我家看望我,并在我上课后帮我补习功课;一个考试的前一天晚上,她忘了让我们留下来摆桌椅,便自己把班级打扫了一遍。

她让我明白了这个世界没有那么多的童话,幸福要靠自己的努力;她让我明白了我做我的改变,又何必纠结,认识到不足就去改变,不需要过多的思考;她让我明白了如果爱就请深深爱,喜爱一个事物就要真心去付出。

这就是我的小学班主任,对我们要求严格而又深爱着我们,陪我们一起踏过了六个春秋。当我看到她时,每次都想对她说声:老师,谢谢你。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题目是“多想说声谢谢你”。这是篇表达真情实感的作文。在人生道路上,有许多让你铭记在心的人、事、景、物、意志、品质等,或温暖你的心扉,让你如沐春风;或鼓舞你的斗志,让你扬帆启航;或启迪你的心灵,让你豁然开朗;或陶冶你的性情,让你受益终生……作文时,要注意将题目中的“你”具体化。选择生活中让你为之感动,对你影响深刻的素材,抒发自己真诚的谢意作文。从体裁来看,文题适合写记叙类的文章。

【点睛】

命题作文的写作,首先要做到审题准确。要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来确定文章的写作范围和内容,不能错误地理解题意。其次要立意深刻。就是要为文章确定一个鲜明、集中、深刻的主题,表达积极向上的思想。第三,选材要精当。要围绕着中心来选择材料,运用那些自己熟悉的材料作文,才能写出真情实感或论述得透彻有力。写作时,依据题目的特点和要求,要突出表现题目中的关键词语。结构文章时,注意内容上起、承、转、合,最好能写出文章的“波澜”;能运用“以小见大”的写法,从小事情揭示大主题,给人以深刻的启示。语言上,要准确通顺,富有表现力与感染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