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肉鸡业现状与发展

中国肉鸡业现状与发展

中国肉鸡业现状与发展
中国肉鸡业现状与发展

浅析中国肉鸡业现状与发展

————————————————————————————————作者:————————————————————————————————日期:

浅析中国肉鸡业现状与发展

中国农业大学——费友奇

中国肉鸡是在统领二十年的发展历史中,始终把握市场方向,从80年代初,在计划经济为主的时代里,在没有国家经济补贴的情况下,以畜牧业低成本的优势,在中国成长,立足将来,并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为目标,不畏艰难,使中国肉鸡业,从八十年代起步到九十年代的大规模兴起,再到当代肉鸡业规模的不断发展壮大。中国的肉鸡产业发展成为农牧业领域中产业化程度最高的行业,其总体规模已占世界第二位,占鸡肉总产量的70%。2001年,中国的肉鸡产量为940万吨,其中白羽肉鸡产量为658万吨,占世界肉鸡产量的11%,占中国肉类产量的14.4%,肉鸡2001年出口40.2万吨,出口肉鸡熟食12万吨,虽然只占到鸡肉产量的8%,但直接带动了中国肉鸡32%的生产量;近年来,尽管国外肉鸡产品每年进口约80万吨左右,但是中国肉鸡产量仍以5%—10%的速度持续增长。

肉鸡的人均消费从84年0.9kg/人,发展到目前5.1kg/人,成为仅次于猪肉的第二大肉类消费品。

第一部分中国肉鸡业发展现状

中国肉鸡业从起步发展到现在,实现了养殖模式以及加工方式的巨大变迁。随着国内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国外市场的开拓,外贸出口要求的逐步提高,实现了饲养--加工--运销的农工贸一体化。在养殖方面,养殖规模由小到大、养殖方式由原始到专业、养殖环境由简陋到现代化;在屠宰加工方面,加工日益精细化,产品日益多元化;而在产品的卫生质量方面,严格的生物安全防疫体系使之更具安全性。从简单的养殖户到集种鸡繁育、饲料生产、肉鸡饲养、屠宰加工为一体的一条龙生产经营企业,中国肉鸡业在产业化模式变迁中不断成长、成熟,发展、壮大。

一、全球鸡肉产业随着经济全球化,在生产、贸易领域呈现出诸多新特点,生产、消费两旺,前景看好

生产:全球鸡肉生产能力约6058万吨。2001年鸡肉产量5985万吨,比2000年增产165万吨,增长近3%。美国是全球最大的鸡肉生产国,2001年肉鸡产量1421万吨,占世界鸡肉

总产量的24%。鸡肉产量居二、三的是中国和欧盟,产量分别为940万吨和663万吨。预计,2002年全球鸡肉生产持续增长,产量达6194万吨,比2001年增长约200万吨,增幅3.5%。

消费:2001年全球鸡肉消费占肉类消费总量的25.3%。与鸡肉产量不太一样,各国鸡肉消费占全国肉类消费的比例居全球前三位的依次是新加坡、日本、美国,消费比例分别为57%、40%、38%。世界肉鸡平均消费10kg/人/年。鸡肉产消率保持在97%左右。人均消费量持续增长,其中鸡肉消费增长率要远大于猪肉、牛肉。而美国在1986年末,鸡肉的消费量就超过了猪肉,而接着在1995年又超过了牛肉的消费量(见图1),中国、日本、欧盟等好些国家,鸡肉的消费比例都在逐年增长,而猪肉的比例却在逐年下降(见图2、3)。

图1

图2:

美国肉类消费结构

0.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1

9

6

1

1

9

6

3

1

9

6

5

1

9

6

7

1

9

6

9

1

9

7

1

1

9

7

3

1

9

7

5

1

9

7

7

1

9

7

9

1

9

8

1

1

9

8

3

1

9

8

5

1

9

8

7

1

9

8

9

1

9

9

1

1

9

9

3

1

9

9

5

1

9

9

7

1

9

9

9

2

1

鸡肉

牛肉

猪肉

其他

日本肉类消费结构

0.0%

10.0%20.0%30.0%40.0%50.0%60.0%196119631965196719691971197319751977197919811983198519871989199119931995199719992001

鸡肉牛肉猪肉其他

图3:

中国肉类消费结构

0.0%10.0%20.0%30.0%40.0%50.0%

60.0%70.0%80.0%

90.0%19

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

鸡肉牛肉猪肉羊肉

v

全球鸡肉的贸易量也在逐年增长,每年出口量都不同程度地增长, 尤以90年代中期为甚,年增长率在15%--20%之间。近年来,鸡肉贸易量的增长幅度虽有所下降,但年增长率在5%--10%之间,仍保持着增长趋势,2001年世界鸡肉总出口量约689万吨。

世界主要肉鸡出口国是美国、巴西、法国、荷兰、泰国和中国。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肉鸡生产和出口国;亚洲的肉鸡生产主要取决于中国、泰国、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这7个国家,鸡肉产量占亚洲的75%,主要进口国则是新加坡。

二、当前中国肉鸡业发展状况

1、当前中国鸡肉生产持续上升,但人均消费水平仍与世界水平相差甚远;与世界看齐,中国肉鸡业发展存在很大发展空间

中国肉类消费结构

0.0%

10.0%20.0%30.0%40.0%

50.0%60.0%70.0%80.0%90.0%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鸡肉牛肉猪肉羊肉

世界肉鸡人均年消费量为10kg/人,发达国家肉鸡消费的比重是比较高的。例如,美国占肉类的38%,日本占肉类的40%,美国人均年消费量达50公斤,日本人均年消费量达12公斤;而我们国家呢?肉鸡业虽然发展比较快,但是人均年消费量还比较低,大约是5公斤左右,还需要大幅度地发展才能赶上世界平均水平。当前中国鸡肉产销状况呈上升趋势,中国鸡肉生产持续增长,2001年生产肉鸡658万吨,比上年增产4%。预计2002年中国肉鸡产量将达681万吨,增长3.5%。中国肉鸡消费率仍持续上升,全国人均消费由1984年的0.9kg/人,增长到2001年的5.2kg/人,城市鸡肉人均消费已增长到12kg/人。

2、优胜劣汰,中国肉鸡业在竞争中不断发展

在肉鸡产业的逐步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许多单一的中小型的企业经受不住行业内的竞争及国外产品进口的冲击,纷纷倒闭,而同时也有许多新企业发展起来。就以AA 鸡的养殖场为例,从95年到2001年,倒闭了250多家,而留存下来的企业为了得到更好的机会重新整合,向综合性发展,无论在企业的生产管理上还是生产技术上都做了改进和提高,根据市场需求适时调整产品结构和生产规模,以出口为导向,加大国内的销售力度。

3、中国肉鸡的养殖、加工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各大公司抓住机遇适时发展 我国肉鸡发展潜力很大,既可及时转化粮食生产、利于农业结构调整,又能活跃市场,拉动国内消费。

目前,全国肉鸡饲养量约30亿只。国内几家大中型肉鸡屠宰加工企业也在不断地扩大规模。近日,吉林德大有限公司1亿只鸡项目正式竣工,使其肉鸡生产能力扩大了一倍;与

肉鸡人均消费 单位:kg/人/年

0.9

0.9

1.1

1.2

1.5

1.5

1.6

1.9

2.1

2.7

3.0

3.5

3.5

4.1

4.4

4.6

4.9

5.2

0.0

1.02.03.04.05.0

6.019

84

19

85

19

86

19

87

19

88

19

89

19

90

19

91

19

92

19

93

19

94

19

95

19

96

19

97

19

98

19

99

20

00

20

01

肉鸡

此同时,正大集团有限公司也投资3500万美元,合资兴建现代化、高科技、封闭式的肉鸡养殖基地,成为最大的现代化肉鸡出口养殖基地。大江有限公司在阜新投资建造年产20万吨全价配合饲料厂一个,年宰杀加工1500万羽肉鸡的食品厂一个,年产2000万羽商品苗鸡的孵化厂一个和年饲养20万套种鸡的父母代种鸡场四个,预计在2003年3—4月投入正式运营。有需求才会有生产供给,可见,我国乃至世界对鸡肉产品的需求也不断增长。

第二部分中国肉鸡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中国肉鸡产业在世界肉鸡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从1990年到2001年,中国肉鸡存栏数占世界总存栏数的比重由19.54%增至25.38%;占屠宰数中的比重由7.87%增至16.23%;占肉鸡总产量的比重则由7.5%增至15.71%(见表1)。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肉鸡生产国。

表1 1990-2001年中国肉鸡在世界存栏量、屠宰量、总产量中的比重(%)

存栏数(1000只)屠宰数 (1000只) 产量 (公吨) 世界中国比重世界中国比重世界中国比重1990 10,695,048 19.54 27,052,370 7.87 35,510,635 7.5 1991 11,113,475 20.75 28,080,327 8.65 37,269,350 8.51 1992 11,558,586 21.06 28,999,802 9.26 38,907,849 9.23 1993 11,933,938 22.56 30,653,575 11.19 41,374,217 11.05 1994 12,598,501 23.79 32,022,688 11.72 43,732,459 11.79 1995 13,010,536 24.11 34,273,950 12.95 46,628,385 12.99 1996 13,725,136 25.32 35,143,419 12.91 47,863,475 12.87 1997 14,306,215 27.85 37,077,153 14.84 50,805,157 14.26 1998 13,338,216 23.4 38,029,785 15.28 52,988,688 15.01 1999 13,888,272 24.65 39,950,598 15.66 55,872,582 14.98

2000 14,460,809 25.07 41,376,642 15.95 58,187,284 15.51 2001 14,859,456 25.38 42,755,618 16.23 59,848,695 15.71 资料来源:FAO网站。

1990年到2000年,中国肉鸡及其产品的出口量占世界总出口量的比重从 3.21%增至6.34%;出口额则由3.17%增至10.49%(见表2);特别是中国鸡熟食制品在世界出口中的地位提高,出口量和出口额的比重分别由1.89%和1.13%增至17.54%和26.86%(见表3)。2000年中国活鸡的出口量和出口额分别居世界第5位和第2位,鲜冻鸡肉出口居第6位,鸡熟食制品出口居第2位。

表2 1990-2000年中国在世界肉鸡及其产品出口中的比重(%)

出口量(吨)出口额(千美元)

世界中国比重世界中国比重

1990 2,975,435 3.21 4,232,830 3.17

1991 3,202,003 3.37 4,725,784 3.51

1992 2,688,959 3.98 5,361,284 4.17

1993 3,198,404 3.99 5,611,029 4.7

1994 3,785,268 4.97 6,858,989 6.57

1995 4,554,203 5.9 8,170,465 8.62

1996 5,358,528 6.21 9,631,057 9.09

1997 5,429,698 6.18 9,118,139 8.68

1998 5,957,389 5.5 9,078,300 7.8

1999 6,302,233 5.68 8,830,796 8.79

2000 6,889,428 6.34 8,874,266 10.49

资料来源:FAO网站。

表3 1990-2000年中国出口鸡熟食制品占世界的比重

数量(吨)金额(1000美元)

世界中国比重% 世界中国比重%

1990 124,600 1.89 480,817 1.13

1991 148,934 1.18 578,490 0.92

1992 170,719 3.05 686,311 2.29

1993 191,950 3 728,339 2.28

1994 230,599 3.38 873,007 2.72

1995 321,355 4.8 1,107,388 4.15

1996 400,800 11.7 1,338,293 9.9

1997 454,121 10.45 1,432,995 8.75

1998 436,656 10.47 1,417,828 9.35

1999 478,817 13.3 1,566,426 11.74

2000 566,555 17.54 1,750,301 26.86

资料来源:FAO网站。

二、肉鸡产业在中国农业和畜牧业中的占有重要地位

2001年中国肉鸡产业的销售收入达780亿元(其中白鸡544亿元,占70%),占农业总产值的3%,占牧业总产值的10%。

中国肉鸡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由1990年的7.5%增至2001年的15.71%;白鸡产量占全国肉类总产量的比重由1993年的8.88%增至2001年的10.95%,占肉鸡总产量的比重由80.39%增至1996年的91%,此后比重下降,2001年降至70%(见表4)。

表4 1990-2001年肉鸡占中国肉类总产量的比重单位:吨

肉类总产

肉鸡白鸡

产量占总产量% 产量占总产量% 占肉鸡产量%

1990

35,510,63

5

2,663,199 7.5 1991 37,269,353,170,910 8.51

38,907,84

3,590,025 9.23

1992

9

41,374,21

4,571,943 10.45 3,675,500 8.88 80.39

1993

7

43,732,45

1994

5,154,908 11.79 4,014,000 9.18 77.87

9

46,628,38

1995

6,056,307 12.99 4,593,300 9.85 75.84

5

47,863,47

1996

6,158,644 12.87 5,594,500 11.69 90.84

5

50,805,15

1997

7,243,569 14.26 6,394,400 12.59 88.28

7

52,988,68

7,954,082 15.01 6,868,800 12.96 86.36

1998

8

55,872,58

1999

8,368,598 14.98 6,906,500 12.36 82.53

2

58,187,28

9,025,550 15.51 5,807,100 9.98 64.34

2000

4

59,848,69

9,401,030 15.71 6,552,800 10.95 69.70

2001

5

资料来源:FAO网站和其他数据编制。

三、肉鸡产品出口在中国的地位与作用

中国肉鸡产业出口占中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不大,1990年只有0.22%,2001年增至0.4%;但同期占农产品出口的比重由1.32%增至6.59%(见表5)。

表5 1990-2001年肉鸡出口在中国出口总额、农产品出口的比重单位:1000美元

全国出口总额

肉鸡出口

额肉鸡占全国%

农产品出口总

肉鸡出口

占%

肉类出口总

占%

1990 62,090,000 134,243 0.22 10,207,810 1.32 1,474,650 9.10 1995 148,780,000 704,378 0.47 14,363,634 4.90 2,959,418 23.8 1996 151,105,000 875,382 0.58 14,344,176 6.10 3,022,440 28.96 1997 182,790,000 791,081 0.43 13,446,721 5.88 1,559,715 50.72 1998 183,810,000 708,417 0.39 12,106,635 5.85 1,154,731 61.35 1999 194,930,000 776,360 0.40 11,775,556 6.59 1,064,025 72.96 2000 249,202,551 931,158 0.37 13,076,473 7.12 1,254,861 74.20 2001 266,098,209 1,002,070 0.38 15,448,640 6.49 1,480,464 67.69 2002

资料来源:1990-2001年中国海关统计年报。

中国肉类出口量由1990年的70多万吨增至1996年的108万吨,增长了52.44%,出口

额则由14.75亿美元增至30.22亿美元,增长104.96%。但由于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

制约,猪、牛、羊等出口1996年以来一直趋降。2000年肉类出口总量降到78万吨,比1996

年下降了27.57%,出口额则降至12.55亿美元,下降了58.47%。但同期肉鸡出口一直呈增

长趋势。肉鸡出口总量占肉类出口总量的比重由1990年的13.51%猛增至2000年的68.77%,

肉鸡出口额占肉类出口总额的比重由9.1%猛增至74.2%。可以说,中国肉类出口的2/3归功

于肉鸡的出口。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肉鸡中主要是白鸡出口。白鸡出口占肉类出口总额的比

重由1990年的5.43%猛增至2001年的62.59%,占肉鸡出口总额的比重则由59.65%猛增至

92.48%(见表17)。

表6 1990-2001年肉鸡出口占中国肉类出口的比重单位:吨;1000美元

出口量出口额白鸡出口额肉类总量肉鸡占% 肉类总额肉鸡占% 占肉类% 占肉鸡% 1990 706,951 95,544 13.51 1,474,650 134,243 9.1 5.43 59.65

1991 916,168 107,937 11.78 1,932,093 165,691 8.58 5.27 61.39

1992 607,946 145,433 23.92 1,630,066 223,697 12.73 9.9 72.17

1993 728,630 170,088 23.34 1,756,788 263,542 15 10.88 72.55

1994 851,515 245,341 28.81 2,210,616 450,775 20.39 17.26 84.63

1995 1,064,465 339,153 31.86 2,959,418 704,378 23.8 21.09 88.63

1996 1,077,670 418,996 38.88 3,022,440 875,382 28.96 25.69 88.7

1997 780,615 422,254 54.09 1,559,715 791,081 50.72 44.6 87.93

1998 685,884 404,399 58.96 1,154,731 708,417 61.35 53.44 87.11

1999 658,627 442,121 67.13 1,064,025 776,360 72.96 64.32 88.16

2000 782,952 538,464 68.77 1,254,861 931,158 74.2 66.72 89.91

2001 550,443 1,480,464 1,002,070 67.69 62.59 92.48

资料来源:FAO网站和1990-2001年中国海关统计年报。

四、肉鸡产业在解决就业、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国家税收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肉鸡产业的发展,带动直接和间接就业超过1924万人;其中实行“公司+农户”经营模式的社会放养,带动鸡农135万人;生产加工就业90万人;销售人员100万人;另外肉鸡食用的饲料以玉米、豆粕等粮食为主,带动种植业农民就业1600万人;由于中国的劳力,饲料等相对价位较低,生产者规模饲养效益较好,通过肉鸡饲养创造的纯收入高达50多亿元。

肉鸡的饲养能及时转化粮食生产,利于农业结构调整。我国饲料粮占粮食的比例为20%,而美国为70%,东欧为64%,巴西为55%,日本为48%;因此,我国应适当提高饲料量的

消耗,应提高到30%-40%为宜。肉鸡生长1公斤约消耗2公斤多粮食,全国一年就可带动上

百亿斤粮食转化为饲料。

五、促进了包装、运输、餐饮、防疫、兽医等产业的发展

第三部分肉鸡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一、肉类生产结构调整,鸡肉在产量结构中所占比例逐步升高,成为仅次于猪肉的第二

大肉类产品

中国的肉类结构在1978年前,几乎是猪肉一统天下,猪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90%。

近20年来,政府提倡大力发展节粮型草食动物,调整畜禽养殖结构和肉食消费结构,2001

年猪肉产量占肉类66.4%,而禽、牛、羊肉产量上升为33.6%,其中禽肉产量上升最快,占

到肉类总产量的19.4%。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下发了《关于加快调整畜牧业生产

结构的意见》,《意见》针对畜牧业的特点和生产结构现状指出加快发展优质禽肉的生产是其

结构调整重点之一。

表一 1997年中国与世界肉类产量结构比较%

2001年猪肉鸡肉牛肉

世界38.6 25.3 25.3

中国65.9 13.7 8.7

:国际粮农组织(F A O )

目前,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二大肉鸡生产国,产量658万吨,并以每年3-4%的速度保持持续增长。从上表可以看出我国禽肉在肉类生产的结构中所占比例与世界平均水平还有一定差距,禽肉的生产和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

二、以开放促发展,引进了国外资金、先进技术、优良品种以及适宜的生产方式并与国内优势相结合产生聚变效应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禽肉产量逐步提高,从1978年至2001年,我国的禽肉生产量增长了26倍。

中国与世界肉类产量比较

10203040506070猪肉

鸡肉

牛肉

世界中国

我国肉鸡业之所以快速发展也得益于引进了国外大量资金及先进技术;同时,发挥了国内固有的优势。肉鸡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而我国的劳动力资源丰富,给肉鸡业的发展提供了比较优势。此外,饲料资源也比较丰富。

目前,我国肉鸡行业按照产业化的思路,全面走向规模化、现代化和集团化,形成将养殖、加工、营销、综合利用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的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有效地提高了产量和设备利用率、降低了成本。

肉鸡的饲养还具备饲料消耗低、生长周期短、资金周转快的特点,如某些从国外引进的快大型肉用仔鸡,40-50天可出栏,肉料比为

1︰2;而饲养黄、麻羽鸡一般60-110天上市,体重在1.2-2.0公斤,比较之下,肉鸡的价格远远低于畜肉和其他禽肉,极大的促进了肉鸡的消费。

三、鸡肉消费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提高,生活水平越高鸡肉消费在肉类消费中所占的比例就越高

随着人民收入的增加,人民改善生活质量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断发生着变化。

GDP 增长率与肉鸡产量增长率对比

0.0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40.00%

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

产量增长率

GDP增长率

数据来源:国际粮农组织(FAO )

1998年我国城乡居民肉类产品消费情况对比

城乡肉类消费比

3

城乡比

数据来源:1999年中国统计年鉴

从我国GDP 增长情况与肉鸡产量增长情况的对比来看,肉鸡产量随GDP 的提高而上升,在一定时期内肉鸡产量的增长率甚至高于GDP 的增长率。从我国城乡居民肉类消费情况来看,城镇居民禽肉人均消费量是农村的2.1倍,而猪肉人均消费量只是农村的1.6倍;由此可见生活水平对肉类消费,特别是对肉类消费结构的引导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这也将成为影响我国禽肉产品增长的重要因素。

四、安全、健康食品理念的导入,消费观念发生了转变

鸡肉是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原料丰富、物美价廉的一种肉类,其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和热量含量低,是一种健康的肉类食品。

肉类营养情况对比图

50100150200250300350400鸡胸

鸡腿

肉鸡翅

膀猪五

花肉

牛里脊肉

青鱼沙丁

鱼蛋白质(%)脂肪(%)热量(kcal)

数据来源:韩国营养研究会

从上图可见,鸡肉与在肉类消费占首位的猪肉相比,鸡肉的蛋白质含量是猪肉的1.7倍,而猪肉的脂肪含量却是鸡肉的7.6倍,可见鸡肉在营养方面具有其他肉类无法比拟的优势。

目前,在欧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对高脂肪、高胆固醇含量的红肉消费加以节制,换之以

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含量的白肉(主要是鸡肉),禽肉成为最受欢迎的肉类食品。在美国、日本、英国、墨西哥等消费观念比较成熟的发达国家禽肉已经发展成为超过猪肉、牛肉的第一大肉类消费食品。

另外,从国外流行的疯牛病、口蹄疫到国内现存的瘦肉精事件,猪肉、牛肉、鱼肉都或多或少的受到生物和微生物病害的侵扰,唯有鸡肉仍然保持着良好的安全记录。

在我国随着安全、健康、营养、卫生的消费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鸡肉消费必将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五、随着生活习惯的改变,消费者对鸡肉深加工产品的需求加大,同时餐饮行业与肉鸡产业形成互动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的效率,方便快捷成为居民选择食品的重要依据。肉鸡加工食品以方便食用的特点受到消费者的欢迎;肉鸡生产企业也不断推出美味快捷的鸡肉熟制品等调理食品来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发达国家肉制品的加工程度为30%,世界平均肉类加工程度为20%,而中国的肉制品加工程度只有5.8%,相比之下,我国的肉类加工制品占肉类总量的比例很低,因此在肉鸡深加工方面存在着巨大发展潜力。

随着中国城市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和家庭户规模的小型化,城市居民消费性支出中用于在外就餐的支出逐步增加;调查显示,32.2%的禽肉是居民在外就餐时消费的。仅以北京地区快餐行业为例,肯德基、麦当劳两家以肉鸡为主要原料的快餐企业在2000年就分别创造了5.7亿和7亿元的销售额;据预测北京西式炸鸡类快餐的市场潜量可达到200万人左右,而目前现有的炸鸡类快餐公司还不能完全满足这样巨大的消费群体,因此常常出现在麦当劳、肯德基餐厅就餐的顾客找不到座位的现象,可见肉鸡消费在餐饮行业也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

此外,吃鸡肉还是一种有效利用能源和有助环保的行为。肉鸡生产动物性蛋白的效率最高、利用饲料的效率最高、屠宰后副产品利用率最高、而排泄量最少,再加上肉鸡屠宰过程中产生的羽毛和内脏都用于制造饲料,基本上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第四部分肉鸡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随着国内乃至国际同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出口检验检疫标准的不断提高,中国肉

鸡企业发展中潜在的问题也就随之体现了出来:

1.禽病防治水平低,给食品安全带来风险,行业内部还没有建立完善的肉鸡食品安全

保证体系;

2.产业协调不利,部分企业盲目发展,肉鸡行业还处于无序发展状态;

3.消费者对肉鸡消费存在“激素问题”等误区,给肉鸡产销的进一步发展造成障碍;

4.肉鸡产业化龙头企业在行业发展中所占比例较小;

5.国内缺乏有效的TBT(技术性防范措施)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

6. 出口贸易因国外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比较利益被扭曲;进口猛增给国内肉鸡产业发展造成严重威胁;

7. 肉鸡行业没有建立起统一的、完善的行业标准

第五部分:中国肉鸡业未来发展的思路与建议

一、中国肉鸡业未来发展思路

1、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推进现代化的养殖技术的应用,改善养殖场饲养环境,推行全进全出的养殖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提高防疫水平,降低养殖风险,保障食品安全;

2、品种优良化:利用国外先进技术,继续引进每一年都有遗传进展的国际肉鸡良种,

不断提高肉鸡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3、市场多元化:继续推行“出口+内销”的市场发展战略,以出口为提升肉鸡业竞

争力的动力,积极拓展国内市场;大力发展熟食品生产,形成以冷冻、冰鲜、熟食品等多元化的市场消费格局;

4、生产工业化:发展以肉鸡原料为基础的食品加工业,带动肉鸡产业化的发展。

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内巨大的市场对外开放,低价的原料肉进入中国,利用中国食品加工业似的低成本,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供出口和内销。中国的肉鸡业向纵深发展,正在由农业化走上工业化之路。

5、产业化:通过产业化运作建立标准化的生产体系,形成“公司+现代养殖专业户”的经营模式

6、产业区域化:以玉米、大豆粮食主产区的优质低廉的原料优势为基础,建立和发展肉鸡生产企业;并以高速公路和铁路干线为纽带,形成向大城市等人口集中区供应产品的肉鸡生产区域化格局。我国交通发展迅速,在1995年时全国的高速公路里程共计2141km,而发展到2001年,却达到了19000km,为肉鸡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7、企业集团化,发展大型龙头企业形成企业集团

前景预测:国民经济告诉增长带动全国肉类消费的增长,目前中国肉鸡年人均消费

6.89kg

1.肉鸡行业向规模化迈进,肉鸡企业再次重组;形成区域化经济,集中发挥区域优势

目前,我国肉鸡生产企业已经超过200家,但年产1000万只鸡以上的产业化养鸡公司仅有20余个。在美国,前10强肉鸡企业产量占美国总产量的72.30%,仅排名第一的泰森公司就占美国总产量的22.58%。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肉鸡饲养、加工的产业化、规模化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在市场经济的调节下,肉鸡行业将进一步进行重组,优化资源配置,向规模化生产方向发展。

产业化发展、有效降低成本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有一些龙头企业来带动,形成一个区域;肉鸡产业形成区域化有利于集中发挥高速公路、物流储运的优势;这方面的工作需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以肉鸡食品加工企业为龙头,发展饲料生产、养殖加工销售一条龙的纵向产业组织;二是以技术装备先进的企业为骨干,联合众多同行业中的中小企业,形成分工协作,集团化的横向产销体系。

2.建立公司+现代专业养鸡户的发展模式,有效利用农业科技资源

李岚清强调,中国农业要发展,农民要增收,就必须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走“公司+科技+农户”的发展道路。结合肉鸡行业实际,我们提出“公司+现代专业养鸡户”的发展模式,现代专业养鸡户是指具有一定的行业背景和专业知识,具有敬业严谨的工作作风,能够以现代化的意识、高标准的手段配合肉鸡养殖工作的农户,让现代养鸡专业户与我们共同完成养殖工作,从根本上解决科研和生产相脱节的问题,有助于优化配置、

合理利用农业科技资源,把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3.加强企业质量管理,与国际标准接轨

食品安全仍然是肉鸡食品发展的主题。英国的疯牛病、法国的二恶英等等事件,无不打击了人们对传统肉食品的消费信心,食品安全愈来愈受到政府和消费者的重视,许多消费者十分希望购买到令其放心的食品。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副局长鲍俊凯专门撰文指出:“因为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使中国出口的食品面临很大的压力和阻力。” 中国加入WTO 之后,肉鸡出口的“关税壁垒”已转化为“绿色壁垒”,可见加强肉鸡质量管理,不仅可以满足我国内销市场的需求,而且是进入国际市场的必备条件。

因此肉鸡企业应不断完善品质量管理体系,使之与国际标准逐步等效化。与此同时,重点企业或企业集团应力争通过ISO900系列国际质量认证标准,并积极推广国际上HACCP (危害分析和关键点控制)质量管理规程,使国内的肉鸡加工质量早日登上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平台,否则就没有资格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

4.树立名优品牌,开拓国内外两个市场

有效地开发国内市场是肉鸡行业产销稳定的基础。在遭受了1996年欧盟封关、2001年韩日封关之后,国内的肉鸡企业如同经过了一次洗牌,大批中小企业倒闭,为加强抵御风险能力,国内企业不得不加大开拓国内市场的力度。

出口是创造利润、提高产品附加值的最有效途径。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肉鸡生产和出口国,1990年至今,世界肉鸡总贸易量从每年200万吨增长到689万吨,主要原因是美国出口巨增,美国以丰厚利润向欧盟出口胸肉,将腿、爪、翅等以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向外倾销,在利润面前美国政府大力支持和鼓励出口,予以强有力的竞争政策。目前我国的肉鸡产销基本上是内需型的,出口仅占产量的4%左右,与美国出口产品占产量16%的情况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另外,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肉鸡行业将面临国外品牌的竞争。所以,我们要开发自己的产品和品牌,要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形成民族产业,进入国际市场,与洋品牌竞争。一、建议

国内外畜牧业现状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

国内外畜牧业现状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

加拿大农业和畜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1.国家主要通过法律、法规来保护农业,并且有相应的机构负责实施。加拿大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国家对农业的保护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是这种保护主要不是靠补贴或关税,而主要是通过发展农业的有关法律和法规来体现。例如,早在1912年,国会就通过了《谷物收购和质量检验法》,规定出口小麦的蛋白质含量必须达到13.6%,为保证和提高其小麦品质作出了贡献。1935年,政府制订了《草原农场复兴法》,改良大草原地区的土壤,兴修水利设施,提供技术援助,更进一步加强了大草原各省作为国家粮仓的地位。 2.执行严格的生产管理制度。加拿大已经建立起了较完备的农业生产管理制度。例如,在首都渥太华设有种子生产者协会,各省都有分会,专门管理谷物的良种培育工作。凡是培育良种的农场都必须参加这个协会。同时,协会又与农业部所属的有关科研机构和农业大学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这些农场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良种繁育程序,只许可繁育一个品种,并且要经过连续3年的试种示范,只有各方专家鉴定合格的优良品种才允许到农业部登记,由该协会发给证书。又如,政府规定,在马铃薯的种薯繁育场周围30公里内不许生产普通的食用马铃薯。在种薯生长季节,农业行政部门要对种薯生产地块作两到三次的现场检查。一旦发现某种病

害的侵染超过容许的范围,便立即宣布这块种薯地的马铃薯不得留种,只能供普通的食用。 3.发挥协会在生产中的管理和协调作用。加拿大政府畜牧业在产业政策、产品配额、市场价格、质量保证等方面实行宏观调控。具体业务管理通过由生产者共同联合组成的组织──协会来协调管理。如安大略省养牛协会就由各县推选农场主、专学者和政府管理人员共50名,共同组成协会管理委员会,抽调部分人员设置办公室。协会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协会的主要职能有:为生产者传递市场信息(简报),协助政府决定产品配额、价格动态报告、协助政府争取外贸出口、抓产品质量安全等。协会按每头成年牛年收1.25加元作为经费。协会还利用信息网络系统及时为生产(科研工作)者提供市场需求信息,市场需要什么他们就研究生产发展什么。如加拿大培育的杜洛克猪,瘦肉率已达到63%,增加脂肪含量是市场的需求,他们通过育种将肌肉中的含脂率提高到2.3%,同比高1.0%。在奶牛生产方面,由于市场对奶油及其制品需求量日益增加,加拿大选育的瑞士褐牛牛奶中的含脂率达到5.0%以上。PICKSEED公司在牧草研究方面已培育出上百种抗杂、抗旱、抗踩踏、多色彩的牧草(草坪)种子,销往世界几十个国家。 4.强化管理,培养高技能农畜业生产从业人员,是加拿大畜牧业高效发展的重要保证。加拿大农牧场一般由1~2

中国宝玉石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中国宝玉石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宝玉石历来受到全世界人类的珍爱。自从人类有了文明,就有了对宝玉石的寻找、开发和加工等社会活动。这种活动,经历了社会上的各个历史时期,遍及世界各地,伴随着整个人类文明和社会生产发展的全过程。人类对宝石的开发利用从来也没有停止过。宝玉石是一种亘古千秋的事业。宝玉石是大自然对人类的珍贵赐予,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凝结着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 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和文化进步,宝玉石因其稀少、美丽、耐久而越来越重要,其价值则越来越高,尤其是名贵宝石,历来是皇家贵族、豪门巨富的收藏品。在经济发达国家,钻石、红宝石、祖母绿、蓝宝石供不应求,已成为宝玉石市场的抢手货。宝玉石不仅是国内外市场上用作首饰和工艺雕刻品原料的一种极为贵重的商品,而且成为尖端工业和技术部门极为贵重的材料。因而,对宝玉石的开采、加工与利用,在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国外宝玉石业发展简介 国际上宝玉石业是发展速度最快的几种行业之一。据报导,五十年代末期,世界年产宝玉石的价值约为2亿美元,但仅仅过了三十年,到1989年国际宝石总贸易额就达到了720亿美元以上,2002年达到1000亿美元以上,市场需求与价格水平依然成倍上升,坚挺不衰。据有关资料估计,世界珠宝首饰需求量每年以5—10%的幅度增加,价格以8—12%的幅度增长。如香港珠宝首饰贸易额1988年为62亿港元,比1987年增长30%,过去10年平均增长率超过20%。日本1977年珠宝首饰销售额仅为45亿美元,1987年已达153亿美元,1997年达455亿美元,2003年达650亿美元。泰国在八十年代初,珠宝首饰出口额不足百万美元,1989年出口额已达14亿美元,三、五年后达45亿美元,2003年为65亿美元。具有硬通货性质的高档宝石,还被一些国家政府(包括前苏联在内)和财团列为投资商品和作为国家银行货币基金予以储备。综观整个世界,珠宝加工技术不断进步,珠宝市场稳步上升,产销两旺。 二、我国宝玉石业发展现状 我国有着丰富珍贵的宝玉石资源,开发利用宝玉石的历史悠久。在人类生活中,中国是最早开发利用宝玉石的国家之一,据考证大约有七千年以上的历史。中国的玉雕和石雕被公认为是中国的传统艺术,在世界上素有“东方艺术”之称和“玉石之国”的美誉。据考古学家研究,中国早在三千五百年前就已经制作出许多精美的玉器,如皇帝的玉玺、玉佩、玉碗等。1968年在河北省发掘的两套“金缕玉衣”,经鉴定为大约二千三百年前西汉时期的产物。每套衣服由2000多块玉片和大约重1000克的金线缝制而成。很难想象,二、三千年前的中国古代人的雕刻艺术就已经达到了那样的高超水平。在历史上,中国宝玉石业的辉煌成就,曾为全人类的文明建设做出过卓越的贡献。然而,自鸦片战争以来,我国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却是资源遭到疯狂掠夺,生产遭到极大破坏的时期,宝玉石资源和宝玉石业也在劫难免。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人们对宝玉石的认识不够,致使宝玉石业的发展缓慢。十年的文革是空前的浩劫,对珠宝首饰行业来讲,更是一场巨大的灾难。本来就不发达的珠宝首饰业,濒于绝境。全国经营出口珠宝首饰的单位,剩下不过几家。金额不值得一提,千八百万美元而已。 中国宝玉石业的真正发展,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情。在世界宝玉石热的影响下,我国也掀起了全国性的“宝玉石热”。近三十年来,在资源勘查、开采、加工技术、经营销售、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果,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宝玉石勘查和开采工作成绩显著

中国制造业的现状分析

中国制造业的现状 1、总体看来,目前中国制造业发展异常迅速,产业基础越做越大,但总体科技含量不高,军工我不知道,就民用而言。凑合在中低端。 2、生产设备方面。机器的制造称为制造的制造,目前虽然很多设备可以国产了,但比其品质,稳定性,扩展性上看和国外相比,还有差距。像我现在搞的精密模具,要用的加工中心就是纯进口。 3、从业人员,奋斗在制造业第一线的人文化素质不高,缺少技术工人。 4、自主产品有限,很多厂就是外国世界工厂上的一点,依赖性强。 据我在工厂接触的几个外国技术人员来看,世界上制造业发展的趋势应该是标准化数字制造,即生产实现数字化控制,人只要把需要设计出东西输入电脑后,即可实现全自动生产。但这样的生产建立的前提是精加工。 所以很多外国企业把初级加工转嫁给第三世界国家,自己做精加工,然后出自主产品,赚取高额利润。

中国装备制造如何走出国门 推动国际产能与装备制造的合作,让更多中国企业在全球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作用,可以为全球经济质量提升作出中国应有的贡献,也能够为中国化解过剩产能提供一个重要出口,为中国经济转型、提质增效创造有利条件。 国务院公布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包括加快铁路“走出去”步伐、大力开发和实施境外电力项目、加快自主品牌汽车走向国际市场等主要任务。这份文件对于推进我国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实现我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装备制造业处于快速发展之中,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与此同时,在遭遇全球金融危机侵袭后的最近几年来,全球产业结构出现加速调整趋势,基础设施建设出现一轮新的高潮,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在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对于基础设施建设尤为重视。国际市场出现的这种变化,为我国装备制造业走出国门,在全球市场上占据制高点提供了有利的契机。 在评估国际产能与装备制造合作的前景时,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是,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组建亚投行的倡议,受到了相关国家的广泛认同。国家领导人频频出访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集中的地区,不仅使我国对外开放提高到了一个新台阶,也为中国与相关国家创造了产能与装备制造合作的良机。目前,无论是“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还是亚非拉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都较为薄弱,中国企业如果能够在这方面的合作中占领先机,对于这些地区的经济基础提升将起到重大推动作用,使“一带一路”和其他一些合作构想出现突破性进展。因此,开展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对于我国具备广阔的市场前景。

养殖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范文最新推荐------------------------------------------------------ 养殖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近年来,**县养殖业生产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得以蓬勃兴起,全县养殖业生产形势一片看好。为了进一步准确摸清全县养殖业生产形势,最近,我们对**县养殖业生产情况,进行了一次比较全面的调查了解,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一、主要优势 1、养殖主业比较突出。据统计,2007年全县出栏(笼)猪114.6万头、牛5.25万头、羊91.1万只、家禽3022万羽,禽蛋、水产品产量分别达71247吨、42800吨,实现养殖业产值27.51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2.3%,占据了农村经济的半壁河山。今年1-9月出栏(笼)猪87.76万头、牛3.97万头、羊60.53万只、家禽1789.6万羽,禽蛋、水产品产量分别达41035吨、24601吨,养殖业产值达17.9亿元,同比增长2.6%。 2、规模养殖比较迅速。全县正逐步实现由千家万户散养向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模式转变。目前全县共有各类养殖大户2018户,畜禽养殖小区31个,常桃路养殖示范带已经成型,特别是生猪和蛋鸡养殖实现了飞速发展,生猪生产结合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的实施,已初步建成四喜、济庆、兴旺、宏慈等八大生猪标准化养殖场,三阳镇、陬市镇、青林乡、枫树乡4个万头猪场正在规划筹建中,**县2007年还被确定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1000羽以上蛋鸡养殖户达1046户,蛋鸡存笼总量达612万羽,已成为全省蛋鸡养殖大县之一。 3、服务体系比较健全。全县重新组建了乡、村两级动物防疫队伍,新招聘乡镇专职动物防疫员 1 / 6

中国珠宝首饰行业研究-行业管理情况、发展概况及市场

中国珠宝首饰行业研究-行业管理情况、发展概况及市场 (一)行业管理情况 珠宝首饰行业属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行业,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仅对本行业实行行业宏观管理,企业的业务管理和生产经营基本按照市场化方式运作。目前,珠宝首饰行业的主要管理部门为自然资源部珠宝玉石首饰管理中心,自律性组织为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 (1)行业主管部门 自然资源部珠宝玉石首饰管理中心是经中编办批准的自然资源部直属的正司局级事业单位,是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依法授权的国家级珠宝玉石质检机构,具有承担珠宝玉石首饰类产品执法检验资格的国家级质检中心。该中心主要任务为:推动产业和行业发展实施有关管理,参与行业管理法规的调研活动,参与拟定行业技术标准、规范和产业政策;开展APEC经济协作中的珠宝玉石首饰进出口政策拟定与研究、技术监督、信息交流和服务等方面的协调工作;开展珠宝玉石首饰检测工作的技术、质量和国家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管理;实验室的认证认可和监督评审工作;对行业进行质量监督,开展市场抽查工作;对全国各级珠宝玉石首饰质检机构和自然资源部系统珠宝质检机构进行技术监督和指导等。

(2)自律性组织 珠宝首饰行业的自律管理目前主要由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负责,该协会成立于1991年,主要工作职责包括:梳理行业政策,打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开展行业自律工作,签订自律公约,开展中宝协团体标准体系和珠宝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促进行业品牌建设,开展中国珠宝首饰行业信用评价服务、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放心示范店工程等。

(二)行业发展概况 1、中国珠宝首饰行业发展概述 珠宝首饰指珠宝玉石和贵金属的原料、半成品,以及用珠宝玉石和贵金属的原料、半成品制成的佩戴饰品、工艺装饰品和艺术收藏品。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珠宝首饰除稀有珍贵外,还具有独特的文化属性,成为了情感表达和精神思想的重要载体,是实用和审美的结合。 (1)黄金首饰行业发展概述 中国黄金首饰行业的现代发展从1982年起步,2002年上海黄金交易所的设立,便于市场参与者能在国家级市场上从事黄金交易。2003年央行停止执行包括黄金制品生产、加工、批发、零售业务在内的26项行政审批项目,标志着黄金、白银等贵金属及其制品从管理体制上实现了市场的全面开放,黄金首饰行业也于2003年迎来飞速发展的十年。 在珠宝行业发展的早期阶段,消费者注重黄金的价值属性,并以财富保值为目标,常常选择纯度高、重量大、能直观反映其价值的金饰;而2013年金价拐点之后,消费者分化趋于明显,一线和二线发达城市投资者更多地购买金条等纯投资性产品,而二线、特别是三、四线城市的消费者则成为消费属性的黄金饰品的核心客

中国修船业未来几年发展浅析

经营管理 中国修船业未来几年发展浅析 汤瑞良 (上海华润大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上海 202155)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飞快增长和国际贸易快速增加,中国修船业取得了巨大发展。世界修船市场的繁荣,也为中国修船做大、做强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中国成为世界修船中心的条件日趋成熟,世界修船中心向远东和中国转移的步伐正在加快。文章对当今世界修船业的发展情况及趋势、中国修船业的现状和所面临的问题进行粗略的分析,并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以探索我国修船业在大好形势下抓住机遇,保持健康、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修船业;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 U67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1-8328(2008)01-0001-06 Abst ract :A s t h e rap i d developm 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 m y and the internati o nal trade , t h ere s 'a pr osperous m arke t and m o re opertun ities to m ake our sh i p repair larger and str onger .Th is paper g i v es ana lysis to t h e state , deve l o ping trend and ex isti n g proble m s and puts for w ard so m e feasi b le adv ice for prob i n g a w ay to keep our sh i p r epair deve loping healthy and rap i d l y . K ey w ords :sh i p repair ;deve lopm en;t trend 作者简介:汤瑞良(1946 ),男,江苏武进人,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大学专科,长期从事船舶设计、制造、修理研究工 作,现任上海华润大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 1 当今世界修船业的发展概况 世界修船业发展到今天,经历20世纪70年代在欧洲和20世纪80、90年代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的前两个阶段后,已经步入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和东南亚为世界修船中心的第三阶段,并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 现在,世界修船企业主要集中在欧洲、美国、新加坡、中东、中国和中国香港地区。2006年,世界修船总量约250亿美元。欧洲年修船和改装船产值约90亿美元,约占世界修船总量36%。2006年,新加坡修船年营业收入接近50亿美元。中国修船近几年的发展突飞猛进,2006年修船总产值超过240亿元,同比增长40%。 目前,欧洲修船实力强,技术水平和装备好,生产效率高,主修化学品船、液化气船、旅游船、豪华邮轮、军船等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复杂船 型和改装业务。新加坡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及区域优势,修船发展相当迅速,如今已成为世界民船改 装修理中心之一。新加坡的修船技术装备好和生产效率较高,尤其擅长VLCC 、ULCC 、FPSO 、LPG 、LNG 等大型船舶和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的修理及改装。 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修船业因成本等因素,已经萎缩。中东是世界主要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出口地。因区位优势,世界上60%巨型油轮和超大型油轮在此修理。中东地区还是主要的液化天然气船修理中心。中东修船业一直保持着较好发展势头,近年来又借势扩张,产能不断增加。卡塔尔、巴林、阿联酋、伊朗等国家,纷纷兴建和扩建大型修船厂。 这几年,越南和菲律宾修船业有较大发展,船舶修理对象主要以散货轮、中小型集装箱船和船舶改装为主。因当地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修船价格 第21卷 第1期2008年2月 中国修船 C H INA S H IPREPA IR V o.l 21N o .1Feb .2008

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分析

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分析 摘要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表现,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对于国家的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提高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环节。现阶段中国制造业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创新能力差、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税负过重和成本增加、缺乏国际品牌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主要结合中国制造业的实际情况,从中国制造业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参考国外成功的发展经验,为中国制造业提出科学、合理的发展策略;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基础,采取正确的产业发展战略为重点,降低税负水平和成本,打造中国制造国际品牌,使中国制造业又好又快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制造业;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自主品牌

The status,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bstract Manufacturing is a national important manifest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nd comprehensive strength,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not only for the country's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 the productivity and an important par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Manufacturing in China at present stage compared with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in the world,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to be solved, including the poor innovation ability and irrat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enterprise tax burden is overweight, and the cost increase, a series of problems such as lack of international brands.I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starting from the practical problems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ference of foreign successful experience, put forward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ies for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In order to improve th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bility as the foundation, take the right industry development strategy as the key point, reduce the tax burden level and cost, create international brand made in China, make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nice and fas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an all-round way. Keywords: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dustrial structure; self-ownsdbrand

国内外畜牧业现状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

加拿大农业和畜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1.国家主要通过法律、法规来保护农业,并且有相应的机构负责实施。加拿大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国家对农业的保护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是这种保护主要不是靠补贴或关税,而主要是通过发展农业的有关法律和法规来体现。例如,早在1912年,国会就通过了《谷物收购和质量检验法》,规定出口小麦的蛋白质含量必须达到13.6%,为保证和提高其小麦品质作出了贡献。1935年,政府制订了《草原农场复兴法》,改良大草原地区的土壤,兴修水利设施,提供技术援助,更进一步加强了大草原各省作为国家粮仓的地位。 2.执行严格的生产管理制度。加拿大已经建立起了较完备的农业生产管理制度。例如,在首都渥太华设有种子生产者协会,各省都有分会,专门管理谷物的良种培育工作。凡是培育良种的农场都必须参加这个协会。同时,协会又与农业部所属的有关科研机构和农业大学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这些农场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良种繁育程序,只许可繁育一个品种,并且要经过连续3年的试种示范,只有各方专家鉴定合格的优良品种才允许到农业部登记,由该协会发给证书。又如,政府规定,在马铃薯的种薯繁育场周围30公里内不许生产普通的食用马铃薯。在种薯生长季节,农业行政部门要对种薯生产地块作两到三次的现场检查。一旦发现某种病

害的侵染超过容许的范围,便立即宣布这块种薯地的马铃薯不得留种,只能供普通的食用。 3.发挥协会在生产中的管理和协调作用。加拿大政府畜牧业在产业政策、产品配额、市场价格、质量保证等方面实行宏观调控。具体业务管理通过由生产者共同联合组成的组织──协会来协调管理。如安大略省养牛协会就由各县推选农场主、专学者和政府管理人员共50名,共同组成协会管理委员会,抽调部分人员设置办公室。协会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协会的主要职能有:为生产者传递市场信息(简报),协助政府决定产品配额、价格动态报告、协助政府争取外贸出口、抓产品质量安全等。协会按每头成年牛年收1.25加元作为经费。协会还利用信息网络系统及时为生产(科研工作)者提供市场需求信息,市场需要什么他们就研究生产发展什么。如加拿大培育的杜洛克猪,瘦肉率已达到63%,增加脂肪含量是市场的需求,他们通过育种将肌肉中的含脂率提高到2.3%,同比高1.0%。在奶牛生产方面,由于市场对奶油及其制品需求量日益增加,加拿大选育的瑞士褐牛牛奶中的含脂率达到5.0%以上。PICKSEED公司在牧草研究方面已培育出上百种抗杂、抗旱、抗踩踏、多色彩的牧草(草坪)种子,销往世界几十个国家。 4.强化管理,培养高技能农畜业生产从业人员,是加拿大畜牧业高效发展的重要保证。加拿大农牧场一般由1~2

国内珠宝业发展历史及未来趋势

国内珠宝业发展历史及未来趋势 我国有着几千年的文明,曾一度处于世界顶级水平,理所当然,我国的珠宝行业也一样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在古代,珠宝是王公贵族显示自己高贵身份的象征之物,普通人一般很难拥有,甚至有很多人都未曾见过,由此也可以显示出珠宝在古代已经十分的珍贵。虽然我国古代珠宝业比较发达,但是在近代由于战争的原因使这个行业显得相对弱小。所以说,我国近代的珠宝行业还是起步比较晚的!! 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的珠宝首饰业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始终没有得到什么发展。因为随着新中国的建立,新中国对私人工商业进行了彻底的社会主义改造,使原有的分散的珠宝首饰加工坊变成了工艺美术工厂。这些工艺美术工厂在当时的政治和经济形势下,把珠宝首饰加工作为工艺品中很小的一个品种来发展。源于多种原因的限制,当时的珠宝首饰行业的发展基本处于停滞的状态。然而,停滞并不意味着将要消亡,有着数千年历史的行业必然有着它存在的理由。 在80年代之后,我国的珠宝首饰行业经历了近十年的恢复期,在这个时期我国的珠宝首饰行业得到了一定的恢复性发展。对于珠宝,1982年是十分重要的一年。这一年极左的路线受到批判,在政治层面上对珠宝首饰的禁锢解除了,因此我国的珠宝首饰行业和珠宝首饰市场得以恢复。但是由于那时我国生活水平有限,珠宝行业的发展还是比较缓慢的。在八十年代中期,我国经济出现了通货膨胀,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加快货币回流,国务院于1985年一次性向市场投放了100吨黄金用于黄金首饰生产。不仅如此,同时由于国家开始认识到珠宝首饰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特殊作用,珠宝首饰得以从工艺美术产品中分离出来,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商品部类。这对我国珠宝首饰行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此后,珠宝行业开始发展起来。 从1990年至2000年中国珠宝首饰业才开始真正地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这黄金的十年中国的珠宝首饰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此后在2000年至2008年之间,中国珠宝首饰业又进入了一段相对平稳的发展期,在这个时期中国的珠宝首饰行业真正的走向壮大。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以企业数量剧增为特征的规模化发展阶段.到21世纪以塑造企业形象为特征的品牌化发展阶段.我国珠宝首饰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由于产业发展环境 的不断改善.我国珠宝首饰业保持了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 我国政府为鼓励和发展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国内巨大的消费市场为推动珠宝首饰业的腾飞创造了基础。据统计,许多国外珠宝商纷纷将目光投向我国。洋品牌已逐渐进入我国市场。随着珠宝消费的多元化,珠宝首饰市场被不断细分,品种极大丰富,内在质量也有所提高。黄金、铂金、钻石饰品及各类有色宝石、玉石、白银饰品各领风骚。特别是黄金、铂金、钻石饰品发展潜力巨大。我国钻饰消费正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增加,钻石首饰的购买力还将继续增长。我国是一个新兴的市场、发展的市场。我国拥有巨大的市场和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丰富的宝玉石资源和独特的珠宝文化.我国珠宝首饰业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越来越大的份额。我们相信.通过政府的支持.行业的自律和业内有序的管理和竞争,在不远的将来,我国一定会成为世界珠宝加工、贸易的重要集散中心之一。 在未来珠宝行业还将有以下几个趋势:1.行业集中度逐步提高,市场向知名品牌骤集;

中国修船业现状与发展

第29卷 第5期世界海运Vol.29,N o.5 2006年10月W orld Shipping O ct.2006中国修船业现状与发展 王宝阔 1,段贵军2,陈 志2 (1.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山东青岛 266071; 2.大连海事大学,辽宁大连 116026) 关键词修船业;修船市场;价格竞争力 摘 要修船业是一个价格敏感、竞争激烈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价格竞争力是影响各地区修船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而修船竞争力主要取决于修船厂的地理位置、修船质量、修期和价格。从世界修船业的发展变 化、中国修船业目前的现状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中国修船业的发展提出若干见解。 中图分类号:U6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 7728(2006)05 0038 03 修船市场是指以修理船舶为对象而形成的交易关系的总和。修船市场是国际航运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航运市场紧密相关。近几年来随着航运市场的发展变化,修船市场也随之发生变化。 1 世界修船业的发展 1.1 世界修船中心的转移 随着世界修船业的不断发展,修船业逐步走向专业化、社会化,修船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世界修船产业的发展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前世界修船中心在欧美的荷兰、德国、英国、法国、葡萄牙、希腊、美国等;20世纪80!90年代世界修船中心在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地区以及海湾地区;21世纪前30年,世界修船中心正在向以中国为代表的东南亚和东亚地区转移。[1~3] 1.2 世界修船市场的需求增长 受到世界航运市场复苏的刺激,世界船舶拆解量大幅下降,老龄船舶超期运营,致使近期世界修船市场十分活跃。此外,随着国际海事组织船舶规范要求的进一步健全,各港口国检查要求的提高,以及世界各国环保要求的提高,船东势必会增加修船方面的投入,修船量上升的局面短期内不会改变,世界修船业必将从中受益。据世界海运咨询机构预测,在21世纪头10年,世界修船总量将增长30%,其中2005年世界修船需求增长率将达2.1%,其后,2006年至2010年将上升到2.5%,而2011年将回落到2.0%。[4] 据ISL最新统计,截至2004年7月1日,世界商船队300总吨及以上船舶保有量为39787艘,8.63亿载重吨,平均船龄为19.0年,其中油船、散货船、杂货船、集装箱和客船的平均船龄分别为17.9年、15.1年、21.9年、10.3年和21.8年。 若按艘数计算,船龄10年及以上的船舶占60%左右,其中15年及以上的船舶占近50%。因此,大量船舶需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维修。而从近年世界商船队发展趋势看,船舶艘数增长率要比吨位增长率小得多,这表明世界商船队船舶正趋于大型化,因此,今后大型船舶的修船量将明显增加。从长远看,世界海运量的不断增长和大型油船、散货船、集装箱船船队的迅速扩充,将给修船市场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2 中国修船业的现状与优势 2.1 中国修船业的现状 中国修船业近年来成长迅速,但实力依然较弱,除少数骨干厂外,技术装备和生产效率相对较低,与日、韩的市场份额差不多,主要从事散杂货船及中小型集装箱船的修理业务。2004年,在国内外强劲需求拉动下,我国大中型修船企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00亿元,包括拆船在内,总产值达149亿元,同比增长24%,实现利润8.1亿元,同比增长108%。与利润微薄的造船工业相比,修船平均利润率为15%。[4]这个突破是一个里程碑,标志着中国修船业正在走向辉煌。中国修船业尽管取得很大成绩,但就其产值而言,仅为新加坡修船产值的43.5%,而且修船业基本上处于修船换板、除锈、油漆工程阶段,即修船技术含量处于较低水平,与国外先进修船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1)中国国内修船技术总体基础薄弱。大多数企业 [收稿日期]2006 06 13 [作者简介]王宝阔(1978-),男,河南商城人,讲师

中国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趋势.docx

关于《中国产业集群高层论坛》的报告 ——中国产业集群现状、趋势及招商建议报告 一、中国产业集群现状 1、中国产业集群类型和形成机制 ◆ 资源驱动型产业集群:如广东的五金、家电产业集群、山西的 煤炭产业集群 该产业集群包括社会资源驱动型和自然资源驱动型两类,前者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依靠当地的工商业传统、文化等社会资源; 后者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依靠当地的矿产、农副产品等自然资源。 ◆ 贸易驱动型产业集群:如温州打火机产业集群、中山古镇灯饰 产业集群 以本土企业为主的国内贸易和出口贸易带动的产业集群。特点是小规模企业成功创业后,迅速带动其他企业的跟进,并有相应的配套 企业共同成长,最终形成面向全国和全球市场的产业集群。 ◆ 外商直接投资型产业集群:如昆山台资企业群 外商直接投资产业集群以以IT 产业为典型,主要有两类:一是围绕个别外商投资的龙头企业形成众多企业配套的产业集群,如北京 以诺基亚为龙头的移动通信产业集群;二是全球行业内大企业和产业 链上下游企业齐聚的产业群,如苏州昆山的2583 个外商投资企业集群。

◆ 科技资源衍生型产业集群:如中关村产业集群 形成以科研资源为依托,科技创新为重点,技术推广应用为内容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 大企业种子型产业集群:如青岛家电产业集群 大企业专注于某一环节的核心能力建设,将其他业务外包出去,吸引了众多中小企业依附在周边,提供配套服务。 ◆ 产业转移型产业集群:东部劳动密集型、土地等资源依赖型的 产业集群转移,如成都女鞋产业 此类产业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相比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在资金、技术、市场、人才、对外贸易等方面处于弱势,但在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等方面具有优势。随着东部地区产业容量的缩小,劳动密集型、土地等资源依赖型产业进行产业转移。 2、中国产业集群的宏观特点: ◆ 产业集群分布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尚处于培育 期 ◆ 东部地区的产业集群对市场环境依赖性高,外向型和创新型产 业集群所占比例较大;中西部地区以资源依赖性为主 ◆ 产业集群的主导产业以制造业为主,尚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其 中技术、资源和市场对产业聚集的影响程度依次降低; ◆ 产业集群主体以中小企业为主,少数大型企业正在引领产业集群

浅谈中国珠宝业发展历史及未来趋势

浅谈中国珠宝业发展历史及未来趋势我们所说的珠宝,泛指宝石、玉石、贵金属经过雕琢、加工而成的首饰或工艺品。宝石包括天然宝石、有机宝石、人工宝石。自然界中发现的矿物有3800多种,可做天然宝石原料的仅有230多种,而常见的也只有20多种,其中,尤以钻石、红蓝宝石、祖母绿和金绿宝石等最为珍贵。有机宝石主要包括珍珠、珊瑚、琥珀等。人工宝石是由人工制造的用作首饰及装饰的材料,如合成红蓝宝石、合成水晶、合成立方氧化锆等。玉石中,和田白玉、翡翠、岫岩玉、独山玉和寿山石、巴林石、青田石、昌化石等最受钟爱。经冶炼而成的黄金、铂金、钯金、白银等贵金属以及铜、锡等,不仅直接加工就可成为首饰或工艺品,而且大量用于珠宝玉石镶嵌,从而成为镶嵌首饰或工艺品。随着社会多元文化的发展和珠宝文化的创新,珠宝玉石及贵金属首饰、饰品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我们把从事珠宝玉石、金属首饰及饰品材料生产、设计、加工、销售及配套服务的职业统称为珠宝玉石首饰行业,简称为珠宝行业。把从事珠宝玉石和金属首饰及饰品材料生产、设计、加工、销售及配套服务等环节总称为珠宝玉石首饰产业,简称为珠宝产业。 从古至今,我国珠宝产业主要经历两大宏观发展历程 古老灿烂的中国珠宝业。古人云“石之美者,玉也。”玉成了人们宠爱并可传家的宝玉。而且古时人们还将玉用作崇拜的图腾、祭祀的贡品。玉器作为财富和地位的标志,在春秋战国时代,我国有了开采、使用珍珠的记载,珠宝首饰成为当时贤达贵人追捧的一种时尚。 转型和不断成熟中的珠宝业。新中国成立以后,玉器、牙雕、花丝镶嵌等传统手工业,经公私合营由小作坊变成了工厂,不仅促进了民族传统技艺的传承,还培育了一批工艺美术大师。后来珠宝玉石首饰零售市场又慢慢开始生产,加工企业也逐渐增多。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珠宝产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些大型综合商场纷纷开设了珠宝柜台,新成立的各类珠宝企业犹如雨后春笋。中国宝玉石协会于1991年正式成立,珠宝企业有了自己的行业组织。2005年,中国宝玉石协会更名为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服务领域进一步扩大,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 从1999年起,中国宝玉石协会遵循“贵在参与、重在推动”的方针,开展了系列的国石候选石推荐活动,并于2003年,将“两玉四石”(岫岩玉、和田玉和寿山石、青田石、巴林石、昌化石)方案作为推荐“中国国石”的阶段性成果。“候选国石”的推荐工作,不仅推动当地玉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玉石业界的规范化,也弘扬了玉石文化。 当前珠宝市场潜力巨大,产业呈现集群化发展,急需高层次人才,近年来,我国珠宝产业销售总额以年增长率高于15%的速度发展,出口年增长率超过20%。总体来看,我国珠宝玉石首饰产业的市场潜力大、发展环境好、增长速度快,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多。

中国修船业现状与发展

中国修船业现状与发展 在2010年全国修船工作会议上,修船价格再次成为与会代表共同关注的焦点。报价低廉、竞争失序已经成为当下中国修船业无法承受的创痛。 跌破成本价 中国修船价格偏低并不是新问题。早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的市场火爆期,中国修船市场低廉的价格就曾引起全行业的重视,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等组织也曾酝酿整体提价。以修船换板价为例,2007年,中国修船市场换板价格普遍为1800~2000美元/吨,新加坡为7000~10000美元/吨,泰国则为3500美元/吨,越南也达到2300~2500美元/吨。足见,仅在亚洲范围内,中国修船市场价格就已处于最低位,与当时整个行业迅猛的发展势头极不相称。 国际金融危机更加剧了这一情势。航运市场的持续萧条导致船舶改装及大工程量修理工程数量急剧减少,国内一些企业为抢活儿干不惜一再降低报价,有些甚至低于成本价接单。一家民营修船企业负责人说,为竞标一项修理工程,其家族内部给出了不同的报价,最低的换板报价竟然只有900美元/吨。 据了解,自危机爆发以来,中国修船市场整体价格一跌再跌,换板价格目前已跌至高峰期的三分之一,个别企业甚至压到800美元/吨。一家修船企业负责人表示,他们现在不敢再接换板量大的修理工程了,只要接就亏本。而更多的企业已经不指望在换板上挣钱,只能靠轮机、涂装、搭架等工程勉强维持收支平衡,而这些工程的报价也在下降。 企业很受伤 今年上半年,尽管航运市场有所回暖,但并未给修船市场带来大的转机,附加值低的常规修理工程虽然不少,大工程量修理和改装工程仍十分鲜见,再加上价格低廉,修船企业的经济收益大大降低,日子十分不好过。广州一家修船企业的负责人说,去年全年他们修理了220艘船,今年仅一季度就修理了100多艘,但由于价格跌得厉害,产值同比还是出现大幅下降。与此同时,原材料、人工及能源成本还在不断上涨,致使企业所能获取的利润少得可怜,这让他们“感觉很累”。此外,低价更影响到企业的长远发展。天津新港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修船厂厂长肖智全说,新港船舶重工一直在努力打造绿色修船品牌,但这需要投入一些新型环保设备。在当前的价格水平下,利润如此之低,使得企业很难下决心购买高价的环保设备。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修船市场低廉的报价并未“博得”国际船东的好感。前不久,有希腊船东反映,中国修船企业报价太低,已经严重影响了船舶修理的质量。一家企业的负责人就此表示,价格并不是船东选择修船厂的唯一因素,修理质量、服务水平、维修周期等才起着决定性作用,如果后几项达不到要求,报价再低船东也不会选择。因此,过度压价最终伤害的是企业自身,对中国修船业整体的发展也有害无利。 行业需自律 有一点毋庸置疑,无论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涨价乏力还是危机后的恶性压价,其根源都是中国修船业整体竞争环境的失序。在此次修船工作会议上,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应发挥行业组织作用,努力整顿行业竞争环境,督促企业实现行业自律。 在新一年的工作安排中,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修船分会提出,在修船业处于低谷时,

中国机械制造业发展现状与前景

中国机械制造业发展现状与前景 【摘要】机械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中国的机械制造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逐步建立了自己的发展体系。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机械制造技术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国际间科技竞争的重点,但机械制造技术是我们的薄弱环节,因此必须对我国机械制造业现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本文对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的现状及技术特点进行分析,并简述了21世纪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中国机械制造业基础设备国家的宏观方针政策发展现状发展方向 机械制造业是制造业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为用户创造和提供机械产品的行业,包括机械产品的开发、设计、制造、流通、和售后服务全过程。在整个制造业中,机械制造业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因为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装备部,它以各种机器设备供应和装备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并使其不断发展。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械制造工业技术水平的高低和发展速度。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制造业有了显著的发展。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但机械制造技术是我们的薄弱环节,它的发展已经跟不上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要想跟上先进制造技术的世界潮流,必须将其放在战略优先地位,并以足够的力度予以实施,才能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我国机械制造的现状和发展前景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以下几个方面是机械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几个方面的分析比较,基本上可以了解我国机械制造业的现状。 1 基础设备 在机械制造业中,机床、刀具、夹具、检测仪器等设备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加工水p2 存在着技术对外依存度高 业内人士认为,我国机械行业存在一个巨大的技术隐患,最突出的表现是对外技术依存度高。当今世界,制造业的中心正在向我国等发展中国家转移,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制造大国,令世界瞩目。然而,由于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品牌,制造业的许多领域还停留在国际价值链分工的低端。 3 国家扶持的支点偏离 科技投入占GDP的比重仍然很低,且投入不足和浪费低效并存。我国历史上科技投入占GDP的比重最高是1960年的2.32%,以后逐年下降,到1998年为0.69%,2000年以后有所回升,到2004年为1.23%,而创新型发达国家及新

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畜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发展畜牧业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也是一个政治问题。为了适应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增加农业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和肥料,保证轻工业获得充足的原料来源,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肉类等的需要,增加国民经济和个人的收入;为了扩大对外贸易,增加出口,换取外汇,积累社会主义建设的资金,支援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技术改革,为工业品提供广阔的国内市场;也为了发展少数兄弟民族经济,消灭各少数兄弟民族在经济、文化等方面事实上的不平等,必须大力发展畜牧业生产。随着我国粮食生产的迅速发展,我国畜牧业也必将得到迅速的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摸清家底,了解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现状,对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也能更好地预测我国未来畜牧业的发展趋势。 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稳步发展,无论是畜禽的饲养量,还是畜牧业产品产量及人均占有量都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畜牧业呈现出加快发展势头,畜牧业生产方式发生积极转变,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区域化步伐加快。目前,畜牧业产值已占中国农业总产值的34%,从事畜牧业生产的劳动力就有1亿多人,畜牧业发展快的地区,畜牧业收入已占到农民收入的40%以上。中国畜牧业在保障城乡食品价格稳定、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地方畜牧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一大批畜牧业优秀品牌不断涌现,为促进现代畜牧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畜牧业的发展对于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畜牧业发展中,也逐渐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总的来看,中国的畜牧业仍处在传统饲养方式与现代化养殖方式并存、传统养殖方式占支配地位的阶段。规模小、品种杂,人畜混居、散放散养、混放混养、粗放经营。同时一些地方存在着畜牧业投入不足、畜牧业生产和畜产品加工有隐患、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的不确定性因素依然存在、饲养环境和生产条件相对落后、重大动物疫病形势严峻等问题,具体表现在:1.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环境恶化。随着经济发展,一家一户的养殖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增长的需要。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小农经济也开始加速向商品经济转化,在农户家庭养殖这一基本事实没有改变的情况下,畜禽规模的扩大意味着牲畜与人争空间。多数家庭畜禽养殖户环境较差,粪便满地,臭气熏天,蚊虫肆虐,污水横流,造成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环境严重恶化,影响了村容村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