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商业银行提升核心竞争力研究

商业银行提升核心竞争力研究

商业银行提升核心竞争力研究
商业银行提升核心竞争力研究

商业银行提升核心竞争力研究

徐应武

一、当前商业银行为什么要提升核心竞争力

随着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加快,国内商业银行面临的市场和政策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往所熟悉游戏规则已经发生了彻头彻尾的改变,单纯地依赖资产、负债规模扩张的传统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

从外部推力来看,实现经营转型是商业银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深刻根源,作为现代经济体系核心部分的金融业,其发展必然随社会经济变化而变化,在经济转型的大趋势下,商业银行经营转型正当其时。个人财富高速增长、金融消费结构日趋活跃对银行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银行以特色产品和服务满足居民的各类需求。金融脱媒趋势显现冲击商业银行传统经营模式,促使银行主动提供包括信贷、结算、代理、咨询及投资理财等相结合的综合化服务。经济对外开放程度的持续提高既对国内银行的全球金融服务水平提出了挑战,也为国内银行跨国经营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会。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利率、汇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等要求银行尽快提升核心竞争力。

从内部动力来看,资本硬约束促使商业银行主动求变,商业银行以信贷业务为主的传统经营模式已无法维持符合资本约束要求的长期稳定的回报,为突破资本约束瓶颈,商业银行必须找出一条低资本消耗、高收益的发展之路。传统盈利模式难以为继,这坚定商业银行变革决心,开拓新的盈利空间,实现从融资中介向全能型金融服务提供者的角色转变成为商业银行保持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

二、商业银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理论基础、主要内容与约束条件

对近年来上市银行的改革实践来看,可以发现其提高经营管理的核心思想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彻底摒弃单纯追求速度、规模的外延式扩张,向多元化价值增值型的内涵式增长方式转变,彻底摒弃高消耗、低效率的粗放式经营模式,向以结构调整、机制优化为基础的集约型经营模式转变,实现经营绩效和效率的全面提高,经营管理结构的动态优化,资产组合和业务组合的精巧协调,人力资源的合理匹配。

提高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是一项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业务经营、管理模式、运行机制、组织体系等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其主要内容包括法人治理、业务结构、财务结构、组织结构、管理流程、业务流程等六个方面。其中优化结构是问题的核心,核心目标就是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结构转变:由单一、传统的经营结构转向综合、现代化的经营结构;由传统的银行业务提供者转向提供证券业务、保险业务、基金业务、投资银行业务、资产管理业务等多项业务的综合金融服务商;由以存款等被动型负债为主的零售业务模式转向负债业务、个人资产业务、理财业务并重的零售业务模式;由以大客户为主的客户结构转向以贡献价值为标准的优质大中小型客户并重的客户结构;由利差收入为主的收入结构转向利差收入、非利差收入并重的收入结构。完善机制是提升核心竞争的关键,必须借助机制的力量去推动经营转型,不仅要研究单个机制的完善,还要研究机制之间的相互推动,即机制体系的协调统一。控制风险是提升竞争力的根本,提升的进度和深度必须建立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之上。

三、商业银行提升核心竞争力首先要转变经营观念

转,才有思路;转,才有出路。实践证明,在转型问题上股改上市银行已经创造出了体制、机制及经营上的优势,但为什么要转、怎样转、转的方向和目标是什么还不够清晰。突出表现为规模偏好和速度情结,片面追求经营利润,忽视了减值、拨备和风险,不能反映真实价值创造能力。在经营行为上以自我为中心,没有真正认识到客户是发展的根基,习惯等客上门。制度和流程设计的出发点也不是为了方便客户,而是为了方便自己。在业务拓展方式上靠原始的感情营销,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竞争的需要。对此,要坚决摒弃这些固有落

后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强化价值意识、风险意识、成本意识、市场意识、服务意识。更加关注发展的质量,更加关注客户的需求,更加关注价值的创造,把长远发展和短期效益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实现规模、速度、质量、效益的和谐统一,走价值创造型的科学发展道路。

四、商业银行提升核心竞争力路径选择之一:突出重点加快转型

1.加快客户结构转型。努力实现大中小型客户结构合理并重,加强对宏观政策、区域经济、产业结构、金融资源的研究,主动适应变化,调整信贷工作重点,积极营销拓展优质客户,有预见性地主动退出散差客户,重点营销优势行业的优势项目和优质客户。在个人业务方面,要充分利用客户信息系统和个人优质客户管理系统,识别、筛选和挖掘高价值目标客户群体,通过实施个人理财业务精细化管理,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金融服务等措施,拓展潜在的个人客户;通过匹配专项费用,有效组合个人理财产品,完善理财服务体系,推广理财专家支持系统等措施,吸引并发展高端客户。

2.加快业务结构转型。业务转型的实质是改变传统的以规模扩张为核心的经营模式,降低资本消耗,重构盈利模式,最终实现从传统的融资中介向全能型的服务中介转变,从社会资金提供型银行向国民财富管理型银行转变。一是加快资产结构调整,把资本约束的观念贯彻业务经营之中,逐步降低法人贷款比重,提高个人信贷比重,再到提高票据贴现、债券投资的比重。二是加快负债结构转型,大幅增加低成本存款,提高存贷利差逐渐收缩的应变能力。加大储蓄存款的营销力度,保持储蓄存款的长期稳定增长。加强对公司类客户潜在金融资源的深度挖掘,提高客户的综合回报。

3.加快收入结构转型。在做好传统业务的前提下,按照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理念,积极改变盈利模式,加快非利息收入增长。重点加大中间业务发展力度,保持本外币业务全面发展,同时要加强服务创新和对新兴中间业务的研究,积极引导中间业务向投资银行类、融资顾问、财富管理、资产托管、企业年金等知识密集型、高收益型业务发展,实现中间业务收入结构多元化。

4.加快金融产品创新。在对目标客户细分的基础上,为不同的客户群体提供更具差异化和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实施产品差异化战略。一是要树立金融产品创新意识,制定“营销一代、储备一代、开发一代、研究一代”的系统性、完整性的创新战略,及时针对特定目标客户群体推出适销对路的金融产品,做好创新产品上下游的衔接,保持创新产品生态链的平衡。二是增强金融产品在市场上的适应能力,在法律法规许可范围内为客户提供组合式创新产品服务。

5.加快客户服务转型。加强客户服务建设,努力提升竞争“软实力”,实施服务优质化策略。一是进一步把“与客户共创价值”等理念落在实处。二是加强客户维护管理。上下级行要明确重点客户,落实维护责任,加强协调配合,提升维护层次,强化对优良客户的快速反应机制,努力培育长期稳定的客户关系,实现银企双赢局面。三是加快推进网点转型。网点转型主要是围绕营销体系整合工作展开,通过改善网点环境、合理布局功能区域、优化业务流程、明晰员工的角色和职责,积极实施分流分层服务,为高端客户提供“尊贵、私密”的服务环境。四是着力提升理财服务水平。加快客户财富专家系统推广步伐,发挥系统识别客户、分流客户、实施分层服务的作用。加快推进理财客户经理队伍建设,造就一支适应业务发展需要的理财师队伍。五是优化业务流程,通过业务流程的模块化、标准化和差异化,进一步提高服务效率和客户的满意度,即以客户为中心,按照客户的需求和为客户提供最方便和最优质服务的思路来改造各项业务流程,建立能以最快的速度响应和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的运营机制及相关业务流程,同时注重对流程的持续改进,积极对固化流程开展后评价,实行动态管理。六是要树立新型操作风险观,在风险控制与效率提高之间取得平衡,减少不必要的审核与监督,防止将风险控制外部化,给客户增添不必要的麻烦。

五、商业银行提升核心竞争力路径选择之二:细分市场明确定位

1.城市业务市场定位。城市业务一直是商业银行行的主要盈利支柱,是商业银行主要的价值创造源泉。城市也是金融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各家银行在城市业务方面的竞争也最为激烈。因此要加快推进城市业务经营转型的步伐,坚持在城市市场上办现代化大商业银行的方向不动摇,通过进一步做强、做大城市业务,不断提高城市业务的盈利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批发业务仍是城市业务的重要利润来源,只有抢抓城市高端批发业务,取得相称的市场份额,才能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真正成为城市业务的主流银行。要以全面提高直接面向客户、响应市场的能力为突破口,建立信息反馈、流程设计、制度创新、产品供应、客户关系维护等系列保障机制,同时建立健全对等营销、对等服务的业务经营模式,培育和拓展行业龙头企业、集团企业、上市公司、世界500强等优质高端客户以及优质中小企业,不断提高对城市业务的贡献度。要改进对优质客户的服务手段和服务方式。打破部门和层级界限,组建跨部门、跨层级的客户营销团队,建立利益分享机制。把客户经理、产品经理、风险经理和相关专家都整合在一起,共同为客户服务。推广方案营销,针对客户需求提供本外币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解决方案。对公、个人、银行卡、电子银行、投资银行、代理保险、银行理财、基金托管、企业年金、外汇业务等各类产品要有机组合。评级授信、授权审批、资金规模、经济资本、产品开发等政策和技术支持要全面到位。这样既可以全方位满足客户需求,也有利于节约营销成本和深度发掘客户价值。

2.县域业务市场定位。重点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县城和中心城镇建设、新型农村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县域内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发展、农村“双基”教育和医疗卫生改革等产业和领域实现突破。加大县域内优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生产基础建设,全面提升农业产业经营对农民增收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带动效应,积累农村可持续发展后劲。要继续提高县域支行的经营能力。在实施县域支行分类指导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县域支行的经营决策权限,改善县域信贷业务运作流程,加大县域支行信贷投放力度。同时要加快县域支行内设机构优化调整步伐,做好县域支行的等级评定和绩效考核,加强县域支行差异化、精细化管理水平,稳步提高县域支行综合经营能力,通过下沉小企业经营重心,适当扩大转授权,推广应用简式快速贷款等方式,实现小企业业务的重点突破。

六、商业银行提升核心竞争力路径选择之三: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1.强化资本约束。具体可分为三个层次:首先要倡导资本占用和资本回报理念,进而提高资本的配置效率;其次是在资本回报最大化前提下,确定风险敞口上限,同时运用资本管理手段调整资产结构;最后是以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率为监测指标,实现整体信贷结构的动态调整。资本管理一般是由一级法人自上而下地推动,同时在考核体系中引入经济增加值概,逐步建立起以经济资本为核心的风险和收益约束机制。

2.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以组织再造和引入风控技术为重点,完善风险管理政策和流程,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组织再造包括对信贷管理部、资产风险管理部等现有的风险管理部门进行整合,设立风险管理部、信贷审查部等部门,以风险管理部为牵头部门,设计、组建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以及完善内部控制管理组织架构,扩充法律与合规职能,统筹全行内控管理,建立全履盖的内部控制体系。引入风控技术的关键是建立涵盖各项业务、全行范围的风险管理系统,开发和运用风险量化评估的方法和模型。流程完善要求细化对相关风险的识别、评估、分析、控制和报告等流程,制定具体的实施程序和步骤,把风险管理活动整合到业务活动中,与业务活动保持一致并得到持续改进,最终实现对全行各类风险进行全面、有效的管理。

3.加强风险控制。在加快业务发展的同时,要加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控制,维护经营发展成果。一是把握风险控制的重点。重视利率风险控制,加强定价管理,合理摆布资产结构,关注中间业务风险。二是要加强对宏观经济政策、地区经济发展趋势及微观产

业、行业和客户变化情况的关注和分析,深入评价这些变化对业务经营带来的影响。三是坚持合规经营,使合规贯穿于经营管理的始终。

4.完善绩效考评体系和激励机制。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突出对经济增加值、中间业务收入和高端优质客户的考核;以客户指标为核心,突出对客户结构、存款和中间业务市场份额的考核,加强价值创造考核,提高市场竞争力。在价值管理方面,设置人均经济增加值、经济资本回报率、资产净利润率、成本收入比等指标,引导各经营机构不断提升价值创造能力和投入产出比效率。从财务、客户、流程、学习和创新等多个维度进行考核,以实现短期与长期、内部与外部、过程与结果、财务与非财务的多维平衡。

5、大力培育催人奋进、蓬勃向上、凝聚人心、团结友爱的新型激励文化。激励文化是银行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和主导精神追求,分散在银行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不同层面。一方面将员工视为银行发展的首要利益相关者,坚持“以人为本”的文化精髓,以尊重员工的共同价值观为尺度,最大限度地保持员工利益与银行利益的一致性,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另一方面,以激励文化潜移默化地培育员工的群体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对员工形成具有与外部约束相统一的无形的内部约束力,达到重视、诚信、勤勉履职要求。

中外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比较分析

中外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比较分析 摘要 商业银行竞争力是银行综合能力的体现,其本身是一个难以完全量化的复杂系统。它由显在的市场指标表征,但由潜在的银行内部因素决定。根据WTO协议,我国金融业将全面对外开放,开放后外资银行的涌入将对我国金融体系形成强大冲击。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商业银行自身的竞争力是否能够应对该冲击?本文结合实证分析,运用一定的统计分析方法对我国的商业银行的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并对中外商业银行的竞争力进行了相应的比较,用以寻找中国商业银行面对金融业全面开放的战略思路。 关键词:商业银行竞争力因子分析 一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理论基础 银行业竞争力是指,银行在兼顾社会责任和公众服务的同时,以“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为经营准则,利用自身资源,提供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和银行业发展规律的存贷款、支付结算、信息咨询等产品和服务,使之在市场竞争中,相对于竞争对手所表现出的生存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是银行综合能力的体现。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WEF)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IMD)提出的竞争力方程,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 是银行竞争力现实的表现,也可以说是我们所讲的银行绩效的比较。通过竞争力方程,我们可以看出,银行竞争力包括现实竞争力(竞争力的现实存在是什么样子)和潜在竞争力(这一存在竞争力的进程是怎样实现的)。 银行核心竞争力的界定 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和服务的特殊企业,也同样面临着优化资源配置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同样有一个核心竞争力的培育问题。由于商业银行的特殊性和金融市场非垄断性、金融产品非专利性,其核心竞争力不能简单归结为哪一方面,或哪一项产品,更多地体现为“品牌”竞争、管理竞争,体现于金融对手难以轻易获得的综合素质。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 银行作为特殊的企业,国际上通过研究企业的竞争力的方法来分析商业银行竞争力。哈默以及普拉哈拉德(1990)[1]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积累随同企业核心产品和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这个观点是从银行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观的角度来研究银行核心竞争力的代表观点。Alhadeff(1954)[2]通过相关数据分析了1938年至1950年间加利福尼亚州的成本和产出,结果发现,银行业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发展存在着产出和成本反向变动的效应,且在成本和产出方面大型银行都比小银行有优势,Beston(1965,1972)对Alhadeff(1954)[2]的研究结果

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1)

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 一、深圳、江苏、苏州三地农行的基本情况 (一)综合经营实力强。截至2001年底,深圳分行各项存款390亿元,较上年增幅26%;贷款为262.3亿元;外币存款67397万美元;国际业务结算量33.7亿美元,外汇结算收益4567万元人民币,全行实现 利润8亿元。江苏省分行营业部各项存款270亿元;各项贷款129亿元;实现利润3亿元。苏州市农行各项存款500多亿元;各项贷款270亿元;不良贷款占比8%;国际业务结算量80.6亿美元;实现利润6 亿元;各项经营指标在同业市场名列第一。 (二)业务结构调整快。三地农行根据区域经济金融环境及产业结构的 调整,加速自身业务结构调整和转型。如深圳分行个人业务类信贷资 产达90多亿元,占全部信贷资产的1/3以上。苏州市农行围绕发展 国际业务,在机构设置、资源分配上紧跟外向型客户,其业务收入的60%以上来自于国际业务。 (三)客户营销体制新。按照“全面面向市场和客户原则设置机构”的 要求,三地农行着力增大了前台部门直接营销的考核力度。一级分行 前台部门既做“自营”业务,也履行系统管理职能,从而真正实现了 全行上下联动营销。如深圳分行公司业务处既承担客户调查和系统管 理的职责,又自营管理了40余家客户的36亿元贷款。 (四)实行个性化、差异化的分层营销策略。三地农行不但对公司类客 户实行了细分,还强化了对个人VIP个人客户的重点营销。如深圳分 行设立4家金牛理财中心,在营业柜台设置了33个贵宾室和71个大 户窗口,对个人存款超过10万元的和超过100万元的个人都建立个人 信息档案,在农行营业大厅不同的窗口办理业务,并享受不同的服务 待遇。 二、客户关系管理的措施与经验 (一)根据客户关系管理的需要调整公司类批发业务的营销体系。

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研究【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金融学 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研究 一、商业银行竞争力 世界上较早从事竞争力研究的是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y Forum , WEF)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 IIMD)。WEF和IIMD是从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角度来研究竞争力的, 并于 20世纪 80年代形成了独立而完整的国家国际竞争力评估体系。20世纪 90年代中期以来, 国内学者在学习借鉴国外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 对企业竞争力也展开了系统研究。其中以金碚(2003)的成果较有代表性。金碚指出: 企业竞争力,是指在竞争性市场中,一个企业所具有的能够持续地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 并获得赢利和自身发展的综合素质。 而理论界对商业银行竞争力还未有一个确切的定义,对其研究的学者们各存己见,其中具有代表性的: 焦瑾璞(2001)指出,银行竞争力是银行综合能力的体现,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相对于其竞争对手所表现出来的生存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 朱新国和唐正科(2002)提出商业银行竞争力是指在市场竞争环境下,商业银行及银行家合理的运用银行内外资源,进行个性化、差异化市场营销,提供市场和客户所需的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在与竞争对手的竞争中赢得市场和客户,实现银行价值最大化的能力。 张新宇(2004)认为商业银行竞争力是其充分利用包括外部环境在内的各种资源,在市场竞争中表现出的综合竞争能力。 对于商业银行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彭晓寒(2005)认为:(1)我国商业银行在银行业的主体地位决定了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研究的重要性。其对企业发展、国家财政收入、我国对外贸易等方面都有很大的贡献。(2)我国金融业的自身改革与发展方向决定了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研究的必要性。(3)我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形势决定了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研究的紧迫性。 二、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研究 1.国内外对银行竞争力评价研究现状 目前,国际上对商业竞争力的评测主要有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设计的评价指标及其评测、标准普尔评价方法、《银行家》等杂志的银行排名。

银行竞争力指标精编版

银行竞争力指标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一、比较分析体系构建 目前,对商业银行竞争力内涵的定义还没有达成共识,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有“能力整合论”、“组合论”和“构成要素论”。我们认为,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内涵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商业银行竞争力是在市场竞争中,与其他商业银行在竞争中比较而产生的结果,它可以从银行的资产规模、盈利能力、安全性、流动性、人力资源素质、内部控制能力等方面来考察。第二,商业银行竞争力不仅反映商业银行已经表现出来的整体实力,还应该体现商业银行潜在发展的动态趋势,这与仅仅从财务指标和绩效评估方面对商业银行进行评价是不同的。第三,商业银行竞争力是个复杂的体系,其构成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基于以上考虑,我们将商业银行竞争力内涵定义为:商业银行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遵循“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的原则,在向市场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相对于其竞争对手所表现出来的生存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根据商业银行竞争力内涵的定义,对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分析不仅要考察当前的竞争力状况,即现实竞争力,作为一个要持续发展的金融企业,还要研究其竞争力的可持续性,即潜在竞争力。但潜在竞争力大多涉及战略、管理、文化、品牌、公司治理、科技等,往往难以量化。为避免“都认为自家孩子好”现象,本报告仅分析直接能够比较的现实竞争力。 我们认为,商业银行现实竞争力是指在现在的报告期时点上能够清晰展现出来的显性竞争实力,主要反应报告时点实际创造财富的能力,由一系列清晰的可以直接量化的显性指标组成。根据这些指标对商业银行影响方面的不同,报告将其划分为价值创造能力、市场拓展能力、风险防范能力、经营效率、业务转型能力五大类。

数据分析能力对商业银行的重要性 (2)

数据分析能力对商业银行的重要性 数据分析能力对商业银行的重要性 时间:2013-03-07 16:37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各银行积累的客户数据、交易记录、管理数据等呈爆炸性增长,海量数据席卷而来,这样海量的大数据,给银行业带来了压力的同时,也同样带来了机遇。而信息未必一定通过数据来展现,但数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各银行积累的客户数据、交易记录、管理数据等呈爆炸性增长,海量数据席卷而来,这样海量的大数据,给银行业带来了压力的同时,也同样带来了机遇。而信息未必一定通过数据来展现,但数据一定是信息的基础,海量数据意味着海量机遇和风险,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为银行提供变革性的价值创造潜力。如何利用数据这一商业银行重要的资产来开展有效的数据分析和挖掘,从而促进管理并提升企业价值,是目前大多数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用数据帮助决策。目前国内银行业的战略发展和经营管理决策多数依赖于决策者的经验。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管理层迫切需要数据的决策支持,提高经营和决策的科学性。银行各项产品能带来怎样的利润?如何判断客户是否有发展潜力?在哪里开设新的分行?将数

据充分应用到经营管理决策的各个层面,这些原本看似很难回答的问题会变得清晰起来,管理者的决策过程实现由“依赖经验”逐步过渡至“有数可依”,在深入了解和把握银行自身乃至市场状况的基础上,更加科学地评价经营业绩、评估业务风险、配置全行资源。 用数据提升管理精细度。随着银行业务转型及精细化管理的推进和深化,涉及资产、负债、客户、交易对手及业务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数据资产,在风险控制、成本核算、资本管理、绩效考核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银行贵宾卡服务,会考虑设置相应的资金要求和贵宾待遇,银行可以在分析本行客户数据的基础上确定最合适的目标客户群及期望达到的卡均余额和交易量。数据资产直接关系业务管理的精细化水平,也是银行开展业务多元化、多方面分析的基础。“数据—信息—商业智能”将逐步成为商业银行定量化、精细化管理的发展路线,为有效提升服务能力提供强大支持。 用数据促创新,赢先机。我国商业银行提供的服务和产品存在较大的同质性,但比较竞争优势要求银行突破同质性,实施差异化战略。银行可以利用其掌握的数据资源,在客户挖掘、交叉营销、产品创新等方面大有作为,在零散的、无序的、历史的、当前的各种数据背后发现独特的业务规律,锁定特定客户群,根据不同市场需求和不同客户群制定相应的市场战略与产品服务方案,根据客户需求变化及时主动开展业务产品创新,在激烈的同业竞争中,通过充分利用数据取得

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

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 摘要:目前,国有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关键是客户关系管理(CRM)和金融产品的创新与营销。在这些方面,南方经济发达地区的商业银行比中西部地区的商业银行先走一步。学习借鉴他们的经验和做法,对调整农业银行乃至其他国有商业银行的客户群体结构,适应加入WTO后外资银行对优良客户的竞争,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深圳、江苏、苏州三地农行的基本情况 (一)综合经营实力强。截至2001年底,深圳分行各项存款390亿元,较上年增幅26%;贷款为262.3亿元;外币存款 67397万美元;国际业务结算量33.7亿美元,外汇结算收益4567万元人民币,全行实现利润8亿元。江苏省分行营业部各项存款270亿元;各项贷款129亿元;实现利润3亿元。苏州市农行各项存款500多亿元;各项贷款270亿元;不良贷款占比8%;国际业务结算量80.6亿美元;实现利润6亿元;各项经营指标在同业市场名列第一。 (二)业务结构调整快。三地农行根据区域 经济金融环境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加速自身业务结构调整和转型。如深圳分行个人业务类信贷资产达90多亿元,占全部信贷资产的1/3以上 。苏州市农行围绕发展国际业务,在机构设置、资源分配上紧跟外向型客户,其业务收入的60%以上 来自于国际业务。 (三)客户营销体制新。按照“全面面向市场和客户原则设置机构”的要求 ,三地农行着力加大了前台部门直接营销的考核力度。一级分行前台部门既做“自营”业务,也履行系统管理职能,从而真正实现了全行上下联动营销。如深圳分行公司业务处既承担客户调查和系统管理的职责,又自营管理了40余家客户的36亿元贷款。 (四)实行个性化、差异化的分层营销策略。三地农行不仅对公司类客户进行了细分,还强化了对个人VIP个人客户的重点营销。如深圳分行设立4家金牛理财中心,在营业柜台设置了33个贵宾室和71个大户窗口,对个人存款超过10万元的和超过100万元的个人都建立个人信息档案,在农行营业大厅不同的窗口办理业务,并享受不同的服务待遇。 二、客户关系管理的措施与经验

商业银行竞争力分析()

商业银行竞争力分析 --- 一、我行储蓄业务发展的总体概括 1、截止18年10月31日,平湖市分公司时点余额34.41亿,年增-1.67亿,同 比净增-3.67亿,其中活期时点余额7.24亿,净增-1.18亿.,同比净增 0.49亿,定期时点余额27.0亿,净增-0.3亿,同比净增-4.1亿。本年 有6个网点余额保持正增长,其中4个城区网点,2个农村网点。 2、近年来市占率发展状况: 15年市占率6.96%、16年市占率8.36%、17年市占率8.92%、2018年10月储蓄余额市场占有率8.31%,本年-0.61%,同比-0.4%,环比0.2%; 3、近年来全市银行个金总存款发展情况: 15年全市个金存款360亿,年增14.5亿,其中邮政3.4亿,本年新增市占率23.34%,工行-2亿,农行6亿,中行2亿,农商行3.7亿; 16年全市个金存款388亿,年增26.08亿,其中邮政7.5亿,本年新增市占率28.87%,工行1.94亿,农行5.3亿,中行1.3亿,农商行7.3亿; 17年全市个金存款403亿,年增14.8亿,其中邮政3.4亿,本年新增市占率22.73%,工行1亿,农行2亿,中行-0.3亿,农商行4.5亿; 18年10月全市个金存款4.14亿,年增10.9亿,其中邮政-1.56亿、工行4.93亿、农行0.38亿、中行-0.3亿、建行-0.7亿、农商行-0.95,其他小商业银行8.83亿元占了今年新增存款的80%,其中中信银行2.72亿、浦发银行0.68亿、兴业银行0.6亿、平安银行0.76亿、绍兴银行0.65亿、泰隆银行0.49亿。 二、其他商业银行的优势分析

商业银行公司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商业银行公司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金融全球化的脚步不断加快,我国对于商业银行的创办和利率市场化程度不断放开,因此,我国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也不断加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除了提升银行的服务质量,也要加强对资源的争夺。在各类资源的争夺中,客户资源的争夺最为激烈。一方面,各大商业银行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去开展客户资源的抢夺。 特别是高端客户,商业银行对于这类客户的需求最为迫切,高端客户资源成为市场的稀缺资源。另一方面,对于客户资源的维护也特别重要。客户资源的争夺,尤其是高端客户资源的争夺和维护对于商业银行的长久发展特别重要。在高端客户中,公司客户占有很大的比重。 因此,设计一个商业银行公司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对于维护公司客户资源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开发了商业银行公司客户关系管理系统。首先,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详细的综述了现有的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国内外现状。以此为基础,本文分析了商业银行公司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功能性需求,包括对公客户信息管理、对公客户服务管理、对公客户营销管理、对公客户风险管理和对公客户统计分析。 接着,明确了系统的非功能性需求,包括安全性、高性能、可扩展和可升级。然后,对商业银行公司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进行了系统设计,包括系统的总体架构设计、功能结构设计、流程和用例设计和数据库设计。系统的功能结构设计,包括对公客户信息管理、对公客户服务管理、对公客户营销管理、对公客户风险管理和对公客户统计分析等子系统。系统的流程和用例设计采用流程图和顺序图的方式介绍了系统功能操作的流程。 系统的数据库设计,包括概念设计、逻辑结构设计和物理结构设计。最后,基于上述的需求分析和功能设计,展示了本系统的实现界面和操作规范。并通过几个功能测试用例说明了系统开发实现了预期的功能,结果令人满意。

我国商业银行的公司客户营销策略

我国商业银行的公司客户营销策略 加入WTO后,外资银行将与我国商业银行展开激烈的竞争。可以肯定,竞争的结果将是对客户市场的重新分割。因为,对21世纪的银行业来说,最重要的不是资产概念,而是客户概念,谁掌握了客户谁就掌握了市场和未来,谁就掌握了财富的源泉。鉴于外资银行在加入WTO两年后即可为公司客户提供人民币业务,在有限的过渡期内,如何加强公司客户的营销,巩固并拓展公司客户市场份额就成为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实行差异化服务,牢牢抓住现有优质客户 当前,银行业普遍认同一个“二八定律”,即银行80%的利润来自于20%的客户。而我国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的差距之一就表现在如何寻找这20%的客户并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上。国外银行普遍投入了较大的人力。财力,模拟和预测客户需求,分析客户贡献度。客户忠诚度,并且大都建立了数据仓库,因此,他们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处理,很容易地找出这20%的优质客户。与外资银行相比,我们对客户

的评判还只停留在静止的、片面的、主观的水平上,还不能对客户作出动态的、全面的、客观的评价和准确、高效的选择,这样就导致我们对客户的服务只能是大众化的,而非个性化的。例如,当一个客户向银行提出贷款利率下浮的要求时,银行可能在这单笔贷款上亏本,但却可能在其他业务上赚钱,但是由于银行对该客户使用金融产品的信息掌握得不够全面,不知道他到底是不是优质客户,因而不敢轻易作出决定,这样就影响了服务效率。 由于国内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在客户关系管理上存在明显的差距,将导致“入世”后我国商业银行的优质客户可能会投向服务更好的外资银行,加上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的客户基础薄弱,资金实力有限,基于对市场和竞争的分析,他们肯定会考虑走“精品”路线,通过电子化手段。产品创新和技术含量高的金融品种千方百计地来挖掘我们的优良客户,能够创造80%利润的客户流失了,剩下来的是一些劣质客户,我们的盈利能力就会被削弱,因此,新形势下的公司客户发展策略首要的一点就是要细分客户,对优质客户实

商业银行公司金融部职能部门岗位职

商业银行公司金融部职能部门岗位职责 一、经理 (一)严格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认真贯彻落实本行各项规章制度。 (二)拟定全行公司类业务的发展规划和营销策略,负责本行公司类业务营销与管理工作。 (三)负责本部门日常管理工作,组织本部门员工加强学习、改进服务,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服务质量,负责本部门岗位责任制的制定与员工考核。 (四)制订本部门工作计划,根据统一管理与专业分工负责的原则,对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合理安排,领导本部门人员全面完成部门工作计划。 (五)指导、协助支行又好又快开展公司类各项业务,促进支行全面完成年度工作任务。 (六)负责公司类业务操作流程和相关管理制度的制定、信贷产品的开发等。 (七)负责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经理助理 (一)严格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认真贯彻落实本行各项规章制度。 (二)协助部门经理做好本部门日常管理工作,做好分管工 作,促使本部门各项工作计划顺利完成。 (三)负责分管公司类业务的市场营销、客户管理与维护。

(四)负责分管小企业授信的市场营销、业务宣传、产品设计、人员培训、客户管理以及信息反馈等工作。 (五)负责分管涉农贷款的市场营销、业务宣传、产品设计、客户管理以及信息反馈等工作。 (六)负责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市场营销岗 (一)负责组织支行开展公司客户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以及中间业务的市场营销。 (二)负责总行直管的公司客户和重大项目的市场营销、服务管理和客户维系工作。 (三)组织开展银团贷款业务,负责开展信贷组合方案的制定,统筹协调行内相关资源,为公司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和“一揽子”解决方案。 (四)负责对本行公司业务产品的品牌进行策划、宣传和推广。 (五)负责与公司客户发展有关的政府管理部门、行业协会的工作联系,跟踪有关政策,寻找目标客户。 (六)指导和帮助支行跟踪当地的重大项目,寻找和挖掘目标客户,指导支行维护管理公司客户。 (七)组织市场调查,设计公司业务需求和客户服务方案。(八)负责全行公司类业务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九)负责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四、业务管理岗 (一)对上报总行贷审会审批的公司客户授信业务进行贷前调查评价,参与部分大额贷款的贷后检查。

商业银行价值链分析

一、价值链理论及价值链分析 1. 价值链理论的概述。 美国的迈克尔# 波特教授在1985 年出版的5竞争优势6一书中首次提出价值链的概念, 他认为/ 价值是客户对企业提供给他们的产品或服务所愿意支付的价格。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交货和对产品起辅助作用的各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都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示0。 迈克尔# 波特教授主要从三个方面对价值链理论进行了全面阐述: [ 1] ( 1)价值活动的识别。迈克尔# 波特教授将价值链活动分为两大类, 即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其中, 基本活动包括五种基本类型:1内部物流, 是指与接受、存储和分配相关联的各种活动, 从原材料搬运、仓储、库存控制、车辆调度以及向供应商退货; o2 生产作业, 是指将投入转化为最终产品形成相关的各种活动, 如机械加工、包装、组装、设备维护、检测、印刷和各种设施管理; ? 3外部物流, 是指与集中、存储和将产品发送给买方相关的各种活动, 如产成品库存管理、送货车辆调度、订单处理和生产进度安排; 4市场和销售, 是指与提供一种买方购买产品的方式和引导他们进行购买有关的活动, 如广告、促销、销售队伍、报价、渠道选择、渠道竞争和定价; 5服务, 是指与提供服务以增加或保持产品价值有关的各种活动, 如安装、维修、培训、零部件供应和产品调整。 辅助活动包括四种基本类型: 11采购, 是指购买用于企业价值链各种投入的活动; o2 技术开发, 是指每项价值活动都包含着技术成分, 无论是技术诀窍、程序、还是在工艺设备中所体现的技术; ? 3人力资源管理, 包括各种涉及到所有类型人员的招聘、雇用、培训、开发和报酬等各种活动; 4?企业基础设施, 它由大量活动组成, 包括总体管理、计划、财务、会计、法律、政府事务和质量管理, 要通过价值链而不是单个活动起辅助作用。 2. 价值链分析。 价值链分析主要是描述如何增强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的实用性, 控制从原材料供应商起一直到产品消费为止这一全过程的相关成本。价值链中各项活动相互关联, 因而某项活动的进展情况会影响其他活动的成本与效率。通过价值链分析, 可以获得价值链的整体运行情况及各环节之间的连结情况, 从而在价值链系统中寻找降低成本的信息和创造利润的新增长点, 同时也可以对出现问题的环节加以改进。价值链分析包括内部价值链分析和外部价值链分析。 二、商业银行的价值链分析 因行价值链是指银行为实现服务业务、赚取利润而从事的在经济效果上和技术上相对独立的价值活动所组成的,由中游价值链、上游价值链和下游价值链所构成的价值链系统。按照价值链分析法原理,银行价值活动可以分为两大类: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基本活动是涉及内、外部后勤及市场销售、转移给买方和售后服务的各种价值活动。辅助活动是辅助基本活动并通过银行基础设施、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各种银行范围的职能以相互支持的价值活动。由于商业银行是以货币为经营对象的特殊服务型企业,而且各商业银行的经营系统、服务方式、资产定价及服务收费等价值活动大同小异,存贷利率、手续费用等经营活动都是在人民银行的统一指导、监管下经营的,禁止对商业的高息揽存、放贷等。因此,对于银行来讲,价值链的辅助活动管理层就显得尤其重要,它主要是整合竞争力要素使它们围绕价值链的战略环节协调起来,从而创造独特的核心竞争力。银行核心竞争力还应包括经营者的经营理念和使这种理念在经营过程中得以很好贯彻的高效动作的组织体系和治理结构。 1. 商业银行的内部价值链分析

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估

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估 1经济区位化中的商业银行区域竞争力及评价体系 商业银行区域竞争力体现的是在具有相同的金融生态要素区域内,通 过多方向的市场开拓、积极有效的风险操纵治理、更加优化的金融产 品组合以及全方位的客户服务,获得比区域内其他同行业竞争对手更 多的市场份额和经营利润的水平,通常表现为银行经营水平及商业利 润的提升和经营目标结果的实现。为了更好的描述商业银行区域竞争 力的内涵,我们借鉴IMD和WEF的竞争力方程式,将商业银行区域竞 争力描述为:商业银行区域竞争力=区域竞争力过程×区域竞争力结果 其中,区域竞争力过程反映的是商业银行区域竞争力的动态变化过程,本文通过盈利水平、成长水平、市场扩张水平、风险治理水平四个方 面对竞争力过程实行区别评价。我们建立相对应的银行区域竞争力评 价指标体系,见表1。 2经济区位化中商业银行区域竞争力评价过程 (1)总体思路首先将区域竞争力分解为过程与结果两个部分,通过 将盈利水平、风险治理水平等五项水平指标以及银行经营成果指标依 次与市场平均值实行比较分析,并对分项实行汇总相加,以猎取区域 竞争力过程指数和区域竞争力结果指数,然后将二者实行乘法处理, 最终得出完整的商业银行区域竞争力指数及其排名。 (2)评价过程以各家银行类上公司公布的年报数据、地方金融统计 年鉴及区域内相关机构公开披露的各类信息为来源,计算每个指标的 实际值;根据商业银行区域竞争力方程式,将标准化后的区域竞争力 过程和结果的内部各项指标实行分类相加,形成各项竞争力指数,然 后将两大类指数相乘,得到最终完整的区域竞争力指数及其排名;在 借助策略方格模型设计思路对各单项指数实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商业 银行区域竞争力实行综合分析,并得出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具体途径。

商业银行客户标签体系构建知识讲解

银行客户标签体系构建 在大数据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科技将从根本上改变金融运营模式。数据在呈现出海量化、多样化、传输快速化和价值化的变化趋势的同时,也改变了传统金融行业的市场竞争环境、营销策略和服务模式。商业银行“通过产品与服务争夺客户”的背后是一场暗流涌动的数据战。商业智能、大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数据价值、信息地图等词汇越来越多地进入到商业银行各级机构管理层和执行层的视野,银行在客户营销、客户关怀、风险监管、业务运营等方面,有关数据分析的应用也更加深入和精细。 这也反映了商业银行因时而变、顺势而为的转型思路,即利用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思维,实现战略转型,依托客户服务渠道和大量交易数据的优势,打造以大数据为基础、以客户为中心、重视客户体验、适应新时代市场竞争的“数字银行”。 在此过程中,如何在银行内部以及所有可能记录客户信息的互联网、各类商户系统中的结构化、非结构化,以ZB计的海量数据中获取并筛选有价值的关联信息,是对所有商业银行的一大挑战。而通过构建客户标签,实现快速精准营销,则是商业银行应对上述挑战的有效解决方案。 一、何为客户标签 给客户贴标签是大数据营销中常用的做法,诸如“商务人士”、“育婴妈妈”、“在校学生”、“奢侈品粉丝”等客户标签早已在互联网企业中建立,借助客户标签,互联网企业可实现基于网页设计的广告、营销活动的精确推送。近年来,国内商业银行也开始尝试通过深入的数据分析和挖掘,洞察客户行为、喜好,给客户“打”上各种类型的标签。 合理准确的客户标签的背后是银行对客户全方位信息的深入理解与认知。在这个过程中,银行可以发现哪些潜在客户对营销活动响应度高;哪些客户接受新产品困难,只钟情于传统业务;哪些客户信用度低、风险高或存在欺诈可能。准确勾勒客户轮廓需要结合银行内部数据、社交媒体数据、外部公共数据等多维度数据,深入分析、挖掘后获得潜在客户知识,并依据业务目标对客户进行分类细化,采用类自然语言方式对客户进行描述。如客户标签“手机消费达人”=统计周期[当年(自然年)01月01日至今]+渠道偏好特征[通过手机银行渠 道办理业务]+服务偏好特征=[缴费交易笔数≥4]+交易对手特征[支付宝商户]。一个客户标签通常是一个或多个客户特征的集合,构成集合的特征也称为业务特征规则,是表达客户标签规则的原子组成。 二、客户标签体系的构建 对商业银行而言,基于客户特征集合形成的客户标签有成百上千、甚至成千上万个,这些标签在构建时的业务目的和适用场景各有不同。随着应用标签的场景越来越丰富,商业银行也会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客户标签体系。

中国上市银行竞争力分析--毕业论文

中国上市银行竞争力分析 摘要 竞争力是上市银行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是我国商业银行在银行业全面开放背景下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本文以我国全国性上市银行为例,采用2007年各行年报数据,以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和潜在竞争力为指标,根据其对竞争力的贡献程度赋以一定的权重,综合分析竞争力状况,得出排名。潜在竞争力主要包括金融创新能力和人力资源。本文通过中间业务占比及信用卡市场占有率进行定量分析,同时结合各银行特色业务综合分析其金融创新能力。人力资源则是先通过员工学历结构定量分析人力资源状况,再结合各行的培训机制、激励机制综合分析。最后比较分析中外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找出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差距,从提高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和进行金融创新等方面提出提升我国上市银行竞争力的策略。 关键词:上市银行;竞争力;分析

Analysis on the competitiveness of commercial banks listed Abstract The competitiveness is the core question of Stock-listed Commercial bank development, is also our country Commercial bank one main challenges under the banking industry opening background. Take our country nationwide Commercial bank as the example, using 2007 data of annual report, take the profitability、liquidity、security and potential competition ability as the indicators, according to their contribution to the competitiveness of a certain extent given the weight, Comprehensive analysis competitive. The potential competitiveness including financial innovation and human resources. By the middle service and credit card business accounted for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market share, combined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anking business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its financial ability to innovate. Human resources is the structure of academic staff through the first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situation of human resources, combined with the line of training mechanism, incentive mechanism comprehensive analysis. Finally comparative analysis Chinese and foreign commercial banks competitiveness, Chinese commercial banks can realiz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gap, from raising the capital adequacy ratio, asset quality and financial innovation to propose enhanced our country Commercial bank competitive power the strategy. Key words:Stock-listed commercial bank; competitiveness; analysis

商业银行竞争力理论文献综述

商业银行竞争力理论文献综述 [摘要]随着金融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居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金融体系的规模、效率、抗风险能力已成为促进或制约一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因素。作为金融体系的核心,它体现了一定的社会制度,经济环境,经济制度,技术条件,文化背景,社会综合发展水平下,商业银行的生存能力、核心竞争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相结合的综合竞争能力。我们把这种综合竞争能力称作商业银行竞争力,它在银行业的发展中所发挥的特殊作用,决定了它必然成为众多学者的研究焦点。本文专门对国内外有关商业银行竞争力理论的文献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求为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理论的研究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关键词]竞争力;商业银行;理论综述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8130 1前言 随着中国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程度不断加深,国内商业银行与欧美发达国家的老牌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未来中国的商业银行要想在世界银行界拥有一席之地,就必须要有我们自己商业银行的竞争

力理论,以便为今后的生存、竞争与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2早期商业银行竞争力理论综述 21古典经济学的竞争理论 亚当?斯密最早研究了竞争力,并在他的经典著作《国富论》中将其发展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经济哲学理论。亚当?斯密的经济思想的核心是只有充分自由的市场才可以让国家财富不断增长。具体来说就是政府对于市场的盲目干预最终会导致市场运作发生紊乱,国家财富下降,而对于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事业来说,若让其自由发展,参与者自由竞争,最终不仅会增加参与者个体的利益,还会促进社会总体利益的增长。 大卫?李嘉图继承和发展了亚当?斯密的学说。他认为只要竞争没有受到国家政府的干预,充分存在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那么供给与需求就会无形中保持一致[2]。 按照他们的观点,银行业内的所有商业银行只要能够充分的竞争,没有遭受任何国家政府的行政干预,那么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提高是必然的。 22产业竞争力理论 20世纪30年代,梅森(ESMasson)和贝恩(JSBain)在张伯伦和罗宾逊夫人(JRboinson)研

商业银行如何拓展高端客户

商业银行如何拓展高端客户 在以营销导向为主的竞争时代,“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已深入人心,二八法则也已被广大管理人员所认同和接受。各家商业银行都十分清楚地知道拓展高端客户对业务经营的重要意义所在,纷纷调整攻关策略,加大营销力度,致使高端客户的市场竞争格外激烈。在这样的形势下,商业银行如何挖掘潜力,革新机制,通过各种措施吸引、占有、维系高端客户,获得更好地业绩增长?如何利用自身条件,积累客户储备,制订发展规划,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些都是摆在商业银行面前现实而艰巨的任务。 为此,我们提出六点措施供商榷: 建立敏感高效的信息调研机制。任何一条有关高端客户的信息都很可能带来优质的存款、贷款、中间业务及效益,谁先捕捉了信息,谁就抢占了市场的先机,商业银行可通过收集数据、分析调研,迅速、敏感地确定富有价值的战略性目标:第一步,信息收集:通过与信息资源丰富的政府有关部门沟通联系,通过公开信息渠道以及客户账户资料收集信息,进行有效提炼,并做到及时更新,资源内部共享。第二步,信息发布:通过营销例会的方式对客户经理进行信息目标的分配,信息分配按三个原则:优先领认原则、地理位置就近原则、行业归类原则。第三步,信息反馈:用最简单的方法、最快的速度探明企业无有金融资源、金融资源是什么。并在此基础上,找到企业的决策人员、提供线索人员、具体操作人员,了解企业的人脉关系,人员的联系方法、本人及其家属的爱好及相关情况。第四步,信息修补:通过市场营销活动和调查摸底,进行综合分析,通过筛选,找到真正的目标客户群。第五步,信息转换:将信息转换为营销目标,制订公关作战图,进行公关。 建立科学动态的客户经理管理机制。按照“外部做大客户群体、内部做大客户经理”的思路,加强客户经理团队的动态管理,全面提高营销效果。一是加强客户经理的日常管理。日常管理要对结果和过程并重。所谓结果,就是一系列指标体系。营销过程管理,可通过每周的营销例会进行。让客户经理能够通过营销例会,获得指导,同时彼此之间取长补短、变阻力为助力、变助力为合力。要合理设计“压力”与“引力”。将客户经理队伍时刻调整在市场化经营的状态,努力营造以效率为中心,满负荷、全身心投入的强势的工作氛围。二是强化对客户经理的培训。将客户经理培训作

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分析报告(doc 9页)

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分析报告(doc 9页)

2004年度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分析报告 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中心 ■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客观评价和分析当下中国银行业的竞争力态势,分析具体竞争力的强弱,引导中国银行业抓住机遇,保证平稳过渡,并争取在国际金融竞争中居于有利地位,对于我们制定竞争策略、维护金融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也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具有全局性意义。 ■从综合竞争力看,招商、民生、浦发为第一档次;建行、中行、 兴业、华夏、交通、中信为第二档次;工行、光大、深发展、农行为第三档次。 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的理论依据 目前,竞争力研究已经受到各国政府的普遍重视,成为世界性的学术热点研究问题之一。其中关于竞争力最权威诠释是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y forum,WEF)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IMD)的竞争力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的研究(主要从事国别间的国际竞争力研究),提出了竞争力方程,涉及8个领域(国内经济实力、国际化程度、政府管理、金融环境、基础设施、管理程度、科学技术、人口素质)的近300个指标;其公布的年度国家竞争力报告,越来越得到经济学界和各国政府的认可,日益引起各国的重视。 WEF将企业竞争力的定义为"比其竞争对手创造更多财富的能力".不难 看出,企业竞争力的强弱最终要通过盈利来体现。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创造价值能力也应成为其竞争力表现的核心。 故此,我们将商业银行竞争力定义为:商业银行在特定的市场结构下,受供求关系、公共政策影响,进行设计、营销各项金融产品,并获得比竞争对手更多的财富的能力;是某一银行成功地将现有资产转换为提供更优质服务的能力。 根据WEF和IMD的竞争力方程: 竞争力=竞争力资产(存在)×竞争力过程 这里所谓资产说的是一种现实存在的概念,即竞争力现实的表现。由此可见,竞争力研究主要考察的是两个方面,一是竞争力的现实存在是什么样的,二是这一存在的进程是怎样实现的。其中存在着因果的分析的过程。我们据此来设计研究框架。 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要特别要强调与现有的银行信用评级以及银行绩 效评价相区别。 竞争力评价与银行信用评级区别:一是研究目的不一样,银行信用评级是减少投资人与债券发行人信息不对称,对象是投资人,目的是揭示风险、风险管理。竞争力评价是实现银行可持续发展,对象是银行,目的是帮银行找问题。二是研究方法也不一样。 竞争力评价与现有的银行绩效评价区别:银行业绩评估只是银行竞争力的外部表现,即银行基于自身的竞争优势和竞争资源,在过去和现在的市场竞争中的结果和地位。主要集中于银行财务会计指标和市场指标两大类。然而,仅仅这两类指标不可能全面反映银行竞争力的真实内涵。因为财务指标反映的是银行过去和现在的竞争状况和业绩,可以用来分析和评估以前的行为和决策,

银行的竞争力分析

银行的竞争力分析 竞争力是对象在竞争中显示的能力。因此它是一种随着竞争变化着的通过竞争而体现的能力。竞争力包含在对象的现在,但它是对象未来可以展示的能力。要测定竞争力需要确定一个测定目标时间。下面是银行的竞争力分析,请参考! 加入WTO后,我国金融业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一同构成我国金融系统,中外银行间的竞争将更加直接、激烈。而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竞争力指标与欧美银行间相差悬殊,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国有商业银行规模经济悖论。制度选择瓶颈、产权归属缺陷、激励机制扭曲是抑制其市场竞争能力提升的根本原因。 一、规模经济悖论 徐传谌、郑贵廷和齐树天(xx)运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分析了1994—2000年中国四大国有银行几乎都存在着规模不经济,而其他新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存在规模经济,但其幅度越来越小;于良春、高波(xx)利用生存竞争法和超越对数成本函数 * 银行业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规模经济在中国银行业中的确存在,但国有商业银行呈现一种规模不经济状态。张健华(xx)利用DEA方法研究了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指出我国商业银行并不存在明显的规模经济现象,四大国有银行均处于规模报酬递减区间。因此,从国内学者 * 金融业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国有商业银行的获利能力与其集中度是不相匹配的,即中国金融市场银行业的集中度、市场份额与绩效联系不紧密(甚至可以被认为是负相关)或者说事实上存在着规模不经济。而根据

Smirlock(1985)、Evanoff和Fortier(1988)等人的研究,美国银行业市场份额与赢利性之间一般均存在正相关关系;欧洲银行业研究也显示市场集中度对银行赢利具有正效应。但是国内学者对于中国金融业分析所得结论,则不尽相同:一是对国有商业银行来讲,集中率很高,但利润指标却很低;二是对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来讲,则是集中度较高,利润率也较高。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历史渊源和体制所致。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脱胎于计划经济时代的人民银行,成立时已经拥有相当大的规模和近乎100%的市场份额。国有商业银行按照所服务的行业进行专业分工、业务条块分割,几乎不存在竞争,很容易扩散规模。长期以来资金是我国最为短缺的生产要素,国有商业银行有责任尽可能多地吸收储蓄资金投入到国民经济各部门中,以促进经济增长。加之中央银行制定的利率和信贷政策也在某种程度上激励了银行规模的扩张,使得国有商业银行走上了一条重数量扩张、轻经济效益的发展道路。因此,我国银行业较高的市场集中度并不是市场自发作用的结果,而是具有很强的历史背景和政策因素;国有商业银行的巨大规模也并非由规模收益长期积累转化而来,这样大的银行规模也就不意味着更高的利润指标回报。更为严峻的是国有商业银行承担着扶持亏损企业、维持社会安定等许多一经放贷就会成为呆账、坏账的政策性贷款,再加银行90%放贷给国有企业的贷款也因国企效益低下,大量银行贷款变为不良贷款,致使国有银行盈利能力不强,经营业绩指标有违背产业组织理论中因果关系的假设倾向。另一方面也恰恰是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