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内废旧轮胎处理

国内废旧轮胎处理

国内废旧轮胎处理
国内废旧轮胎处理

国内废旧轮胎处理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国内废旧轮胎回收市场调研报告

1、中国废旧轮胎综合利用途径

目前我国废旧轮胎综合利用的途径大致有5种:

1)旧轮胎翻新

翻胎工业是橡胶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资源再生利用环保产业的组成部分。旧轮胎翻新不仅可延长轮胎使用寿命、节约能源、节约原材料、降低运输成本,而且减少环境污染。

2)生产再生胶粉

这是一门新兴材料科学,是集环保与资源再生利用为一体的很有发展前途的回收方式,也是提倡发展循环经济的最佳利用形式。再生胶粉可被应用到防水卷材料、轮胎和胶粉改性沥青的生产。

3)热解

废轮胎在高温下分离提取燃气、油、炭黑、钢铁等,然而由于投资大,回收费用高,且回收物质质量欠佳又不稳定,因此,这种回收利用方式目前很难推广,有待进一步改进。

4)生产再生橡胶

再生胶能部分地代替生胶用于橡胶制品,以节约生胶及炭黑,也有利于改善加工性能及橡胶制品的某些性能。

5)废旧轮胎原形直接利用

用作港口码头及船舶的护舷、防波护堤坝、漂浮灯塔、公路墙屏、路标以

及海水养殖渔礁、游乐游具等,但使用量不到废轮胎量的1%。

中国废旧轮胎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

旧轮胎翻新

轮胎翻新的定义

将废旧轮胎经过一定的处理后再投放市场,而重新得到利用。全球着名轮胎生产商米其林的资料显示,在使用、保养良好的条件下,一条轮胎可以翻新多次,至少可使轮胎的总寿命延长1-2倍;每翻新一次,翻新轮胎的寿命可达到新轮胎的60%甚至比新轮胎更长。翻新一条废旧轮胎所消耗的原材料只相当与生产一条同规格新轮胎的15%~30%,经过翻新的废旧轮胎的销售价格仅为新

轮胎的20%~50%。翻新是利用废旧轮胎的主要方式和最佳选择。

2009年,我国轮胎翻新产量仅为1300万条,翻新率约7%,远低于世界平均翻新率15%,而发达国家轮胎翻新比例更是达到45%以上。同时,我国翻新轮胎的品种也不够广泛,目前80%以上集中在公交、货运栽重汽车的轮胎翻新上;轿车轮胎的翻新才刚刚起步,大型矿用轮胎的翻新率仅占20%,航空轮胎的翻新率仅为10%左右。

目前国内轮胎翻新企业约1000家,年产能约为2000万条。轮胎翻新企业年产量达到5万条以上的有50余家,年产量超过10万的企业已有15家以上,最大的生产企业年产量已达到30万条以上。国内一些规模较大的轮胎翻新企业主要分布在广东、山东、四川、福建、江苏等地,产业布局呈集群式发展的态势;已形成国有、民营和外资多种资本共存的多元化发展格局,但民营资本是主导力量。

1)无技术质量标准

国家对新轮胎的可翻新性缺乏强制性技术质量标准,部分新轮胎在制作时就存在质量问题,使用后达不到翻新胎体标准;

2)轮胎保护意识太差

国家对轮胎的使用没有强制性磨耗极限检测要求,使用者缺乏轮胎保养意识,载重车辆超载使用的情况普遍,造成胎面严重磨损和胎体被压坏,可翻几率低;

3)翻新质量不达标

部分轮胎翻新企业,为消减投资成本,生产设备自动化程度极低,多半采用手工加工,产品质量达不到标准,加之伪翻胎事件屡禁不止,直接影响翻新

轮胎的形象和声誉。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在2010年底公布了《废旧轮胎综合利用指导意见》,到2015年,国内旧轮胎翻新水平有较大提高,载重轮胎翻新率提高到25%,巨型工程轮胎翻新率提高到30%,轿车轮胎翻新实现零的突破;《意见》同时指出,在未来五年将培育10家左右废旧轮胎综合利用知名企业。这将使我国未来五年轮胎翻新率大幅提高,将对在废旧轮胎利用领域准备充分的公司带来更大的机会。轮胎翻修是一个古老并新兴的产业,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生产再生胶粉

这是一门新兴材料科学,是集环保与资源再生利用为一体的很有发展前途的回收方式,也是提倡发展循环经济的最佳利用形式。再生胶粉可被应用到防水卷材料、轮胎和胶粉改性沥青的生产。

废旧轮胎生产橡胶粉,传统意义上可分为粗粉和细粉,粗粉就是12-28目的胶粉,细粉就是40-120目的胶粉,目前生产粗粉大体有两种方式:一是小三件,也就是切圈,切条,切块,破胶,筛分。二是,用大型设备,捻丝-粗碎-中碎-破胶-筛分。

废旧轮胎再生胶粉是指将废旧轮胎通过各种技术将轮胎内部的钢丝、纤维分离出来并将胶块研磨成胶粉。其生产工艺有常温粉碎法、低温冷冻粉碎法、水冲击法等。胶粉越精细,加工时所用时间越长,使用时溶解速度越快。胶粉的细度用单位“目”计量,目前国内可以生产精细程度到200目的胶粉,生产工艺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国内废旧轮胎再生胶粉生产企业约100家,主要分布在北京、深圳、上海、江苏、山东、河南、四川等13个省市,其中年产量在2000吨以上的胶粉企业有20余家。目前国内胶粉年产能已经达到100万吨,然而2009年产量却不足20万吨,产能严重过剩。我国生产胶粉的技术是先进的,但应用胶粉的技术跟不上,这造成产量远远小于产能,胶粉工业处于一种有价无市的局面。

目前国内废旧轮胎再生胶粉主要用于三个领域领域:

1)防水卷材料

1986年,苏联将胶粉成功地应用于橡胶沥青防水卷材、无机绝缘片材和三层板材组成的隔音复合地板等建筑材料。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北方地区开始把粗胶粉应用于低档防水卷材。科研试验表明,在橡胶沥青防水卷材中加入精细胶粉,可以部分或全部取代SBS(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每取代1吨SBS,每平方米防水卷材就可节约~元。此外,精细胶粉还可应用于聚氨酯防水材料砖的生产,同样能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综合经济效益非常显着。

2)橡胶制品及轮胎生产

2009年国内废旧轮胎精细胶粉市价2500—3500元/吨,天然橡胶市价14000元—16000元/吨,两者相比废轮胎胶粉价格极具具竞争力,每替代一吨天然橡胶,成本可降低10000元—12000元。

3)胶粉改性沥青

用胶粉改性沥青铺设的公路,与普通路面相比,可延长使用寿命1-3倍,降低噪音50%-70%,提高路面的耐热、耐寒性(80℃高温不软,-35℃低温不裂),增强防滑性进而缩短刹车制动距离,提高了安全系数,特别适用于建造高速公路。目前国内使用的主要是SBS改性沥青,2007年国内产量约1500万

吨,进口420万吨。2009年国内生产的SBS沥青改性剂市场售价20000元/吨,而同类性胶粉改性剂能降低成本30%左右,使之取代目前市场主导的SBS 改性沥青成为历史的必然。

然而由于价格昂贵且无交通部的大力支持,改性沥青一直无法在我国得到广泛的推广。许多发达国家为推广胶粉改性沥青的应用相继立法,如美国立法规定:凡国家投资或资助的道路建设必须采用胶粉改性沥青,并且规定胶粉的使用量必须达到20%以上。目前美国铺设的胶粉改性沥青路面已逾万公里。

中国废旧轮胎再生胶粉行业所面临的问题

目前,我国自行开发的常温法生产胶粉技术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但是,胶粉的应用市场尚未得到有效开发,主要原因是:

1)胶粉生产企业资金不畅

轮胎企业的不景气导致发生在该行业的货款拖欠现象十分严重,使得胶粉生产企业流动资金循环不畅。

2)胶粉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

胶粉的应用范围虽然很广,但是由于行业与行业之间的分隔,使得像胶粉防水涂料、胶粉改性沥青等许许多多新产品很难在建材领域或者等部门得到推广应用。

3)政策优惠太少

对企业鼓励的政策,回收环节可以享受免征增值税的政策,而最终将废旧轮胎变成可再生利用资源的综合利用企业为何不在政策优惠之列。

4)废旧轮胎回收困难

废旧轮胎回收利用行业管理薄弱,没有规范的回收体系,使得技术水平相对较高的企业很难拿到生产所需的废旧轮胎资源。

中国废旧轮胎再生胶粉行业的发展趋势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编制的《废旧轮胎综合利用指导意见》,国内橡胶粉年产量达到100万吨,目前国内胶粉年产能达100万吨,未来发展前景一般。

3、热解

废旧轮胎热解的定义

废旧轮胎热解就是用高温加热废旧轮胎,促使其分解成油、可燃气体、碳粉。一吨废旧轮胎能得到:燃料油410-450kg;炭黑370-390kg;燃料气80-120kg;钢丝80-100kg。

中国废旧轮胎热解市场概况

废旧轮胎热裂解,在我国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规范化科学裂解,由于投资大,生产出的炭黑质量差,难于销售,发展缓慢,其应用比例不到10%,年产量约为5万吨。另一种是土法炼油占90%以上,对环境污染严重,由于投资小、回收快、利润大,尽管国家明令禁止,但屡禁不止。

中国废旧轮胎热解产物的应用领域

热分解所得的油与商业燃油特性相近,可用于直接燃烧或与石油提取的燃

油混合后使用,也可以用作橡胶加工软化剂。热分解所得的可燃气体主要由氢和甲烷等组成,可作燃料使用,也可以就地燃烧供热分解过程的需要。热分解所得的碳粉可代替炭黑使用,或经处理后制成特种吸附剂,这种吸附剂对水中污物,尤其是水银等有毒金属有极强的滤清作用。此外,热分解产物还有废钢丝。

中国废旧轮胎热解行业所面临的问题

1)国家没有相关的检验标准;

2)采用规范化科学裂解方法,由于投资大,废旧轮胎收购成本极高,

生产出的炭黑质量差,造成销售不利,难于大范围推广;

3)土法炼油屡禁不止,对环境污染严重,也阻碍了投资者的信心。

中国废旧轮胎热解行业的发展趋势

废轮胎在高温下分离提取燃气、油、炭黑、钢铁等,然而由于投资大,回收费用高,且回收物质质量欠佳又不稳定,因此,这种回收利用方式目前很难推广,有待进一步改进。

4、生产再生橡胶

废旧轮胎再生胶的定义

通过化学方法,使废旧轮胎橡胶脱硫,得到再生橡胶。目前采用的再生胶生产技术有传统废旧橡胶高温高压脱硫再生法、化学再生法、辐射脱硫法、超声波脱硫法和微生物脱硫法等。

中国废旧轮胎再生胶市场概况

中国是一个生胶资源相对紧缺的国家,中国每年再生胶消耗量的50%左右需要进口。目前国内生产再生橡胶能力超过500万吨,2009年产量约270万吨;再生橡胶企业数量约1500家,主要分布在河北、山西、江苏、浙江、山东、河南、四川等地。再生胶生产企业年产量达到万吨以上的已超过100家,5万吨以上的生产企业已超过10家,区域性规模生产能力基本都达到10万吨左右。

中国再生橡胶工业在生产规模、企业规模、品种档次、工艺技术、装备配套、出口创汇等方面均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继20世纪80年代成为全球最大再生橡胶生产国之后,中国已跻身全球再生橡胶工业发达国家行列。

中国废旧轮胎再生胶的应用领域

再生胶能部分地代替生胶用于橡胶制品,以节约生胶及炭黑,也有利于改善加工性能及橡胶制品的某些性能。

中国废旧轮胎再生胶行业所面临的问题

1)产能过剩

再生胶生产企业受到利益驱动,盲目发展,低水平重复建设,致使产能过剩。部分企业生产设备落后、技术水平低、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2)再生胶生产企业两极分化

再生胶生产企业两极分化现象突出,一批骨干企业是生产规模万吨以上,

最大的生产企业年产能已达到10万吨,小的生产企业年产能仅在千吨左右。

3)缺少政策优惠

再生胶生产企业缺乏财税政策支持,环评达标的再生胶生产企业也无法享受轮胎翻新机胶粉生产企业所能够享受的财税优惠政策。

中国废旧轮胎再生胶行业的发展趋势

传统的废旧橡胶再生方法需要高温而致使废旧橡胶产生裂解或氧化而产生对环境污染严重的有害气体,存在着高污染、高耗能、低效率的缺点;国家对再生橡胶行业在保护环境方面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传统的废旧橡胶再生方法已经不适用。而化学再生法、辐射脱硫法、超声波脱硫法和微生物脱硫法等新型再生方法不需要高温,能耗也相对低,且对环境无污染,是符合国家循环经济要求的再生方法,但实现工业化生产,还需要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5、废旧轮胎原形直接利用

用作港口码头及船舶的护舷、防波护堤坝、漂浮灯塔、公路交通墙屏、路标以及海水养殖渔礁、游乐游具等,但使用量不到废轮胎量的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