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年级语文下册复习课教案

一年级语文下册复习课教案

一年级语文下册复习课教案
一年级语文下册复习课教案

一年级语文下册复习课教案

一年语文下册期末复习教案

一、复习时间

6月18日——6月26日(共10课时)

二、复习目标

(一)汉语拼音(1课时)

1、复习汉语拼音,能做到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根据拼音写出要求学会的汉字。

3、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字母表。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二)字词(4课时)

1、复习认读《生字表(一)》中的550个汉字,复习掌握《生字表(二)》中的250个汉字。

2、复习和掌握一些常用的识字方法。

3、复习辨析本册要求掌握生字中的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复习本册要求的反义词、近义词,能用部分生字口头或书面组词。

4、复习理解或掌握课文中的词语,不断丰富、积累词汇,能在口头或书面语言中运用部分词语。

5、复习《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积累其中的好词佳句和优秀段篇。

(三)句子(2课时)

1、认识句子,能正确地抄写或听写句子。

积累语汇的目的。

四、具体复习安排和复习措施

第1课时(汉语拼音)

一、教学目标:

1、复习汉语拼音,基本上能做到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根据拼音写出要求学会的汉字。

3、复习巩固大写字母。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二、复习题

1、我给字母排排队。(按顺序排列)

(1)H I T W Q D S J F K

(2) d b x z l m y o n q

2、我会写。

E()B()R()Y()U()h( ) f( ) ɑ( ) o( ) s( )

3、我会连。

睛变完

后鼻音访胖帘前鼻音

装另躺

4、选择正确读音。

苏(shūsū)澡(zhǎo zǎo)村(chun cun) 植(zhi zi) 栽( zai zhai) 诗(shi si)

洒(sǎshǎ)软(ruǎn nuǎn)虚(xūhǔ)

掰(bān bāi)概(ɡài kài) 施(sīshī)

速(sùshù) 俩(liǎn liǎ) 饮(yǐnɡyǐn)

并(bìn bìnɡ) 整(zhěn zhěnɡ) 程(chén chénɡ)

赞(zhàn zàn) 餐(cān chān) 精(jīn jīng)

错(cuòchuò)音(yīn yīng)另(lìn lìng)

值(zízhí)赛(sài shài)病(bìn bìng)

装(zuāng zhuāng)

5、我会选。

mǔ ( √ ) zuò ( ) shǎo()母错扫

wǔ ( ) cuò ( ) sǎo () zhānɡ( ) děnɡ ( ) sōu ()张等收

zānɡ ( ) děn ( ) shōu()6、查字典练习。

三年级语文微课教案

三年级语文微课教案 微课名称 《海底世界》中说明方法的运用 知识点来源 □学科:语文□年级:三年级□教材版本:苏教版 □所属章节: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 录制工具和方法 录频Camtasia Studio V6.0.2 自己设计、录制 设计思路 在教学中,先出示课文第三自然段内容,引导学生根据文段中描写海参、梭子鱼、乌贼、章鱼、贝类、深水鱼的打比方、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再通过例句分析巩固对说明方法的掌握。 教学设计 内容 教学目的 通过对课文《海底世界》中的语句解析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说明文的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四种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据、打比方、作比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讲解的是在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十二课《海底世界》一文中说明方法的运用。(课件出示文段) 二.讲授 1.学习说明方法举例子 文中列举了海参、梭子鱼、乌贼、章鱼、贝类、深水鱼的活动特点,(出示图片) 通过这些例子生动真切地说明样的说明方法叫做举例子。 2.学习说明方法列数据 再看文段中在介绍梭子鱼和海参的活动特点的句子,(师读)在句子中用了“几十千米”“四米”这样的数据的说明方法就是列数据。 3.学习说明方法打比方 作者又是这样介绍深水鱼的活动特点的:“还有些深水鱼,它们自身就有发光器官,游动起来像闪烁的星星。”比喻句。将游动的深水鱼比作闪烁的星星,而在说明文中,修辞手法比喻有个另外的名字,叫做打比方。这是通特征的一种方法。 4.学习说明方法作比较 最后来看这段文字描述梭子鱼的活动特点的句子:“梭子鱼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地说明梭子鱼的游动速度之快,将我们常见的火车的速度与之进行比较,请看,(出示图片)这样的对比是不是了?这种说明方法就叫做作比较。 三.总结 同学们,在课文《海底世界》中介绍海底动物的活动特点时所运用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

微课设计方案小学一年级语文的地 得的用法

微课设计方案小学一年级语文 对号入座 ——的、地、得的用法 陈瑶教学内容:助词“的”、“地”、“得”的用法。 教学目标:通过微课的学习,明白助词“的”、“地”、“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会在写话的时候正确运用。 教学难点:在写话中正确使用“的”、“地”、“得”。 教学思路: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在写句子或写日记的时候,常常用错“的”、“地”、“得”,虽然老师多次告知用法,多次纠正,但还是有不少孩子在用时出错,有的孩子为避免出错,干脆用拼音代替。看似简单的语文知识,一年级的孩子掌握起来确实有难度。如何让他们学会呢?微课可以反复观看的特点,的确可以满足不同程度孩子学习需求。但是怎样的微课才能吸引一年级的孩子,还能达到学习目标呢?仅仅是清晰简单的告知知识,这对自主学习能力还比较弱的一年级孩子来说,仍然达不到在写话中正确使用“的”、“地”、“得”的目的。怎么办呢?只有精心设计。

首先,这节微课的设计一定要符合一年级孩子的认知特点。鲜艳的图画,动听的音乐,有趣的动画,亲切而富于变化的教学语言等等因素都能引起孩子的注意,产生兴趣,从而主动参与学习,收到好的学习效果。 其次,尊重孩子的自主学习,不把孩子当成知识地容器。 这节微课,尊重孩子的年龄特征和自主学习的地位,不是把知识简单地告知学生,而是通过精心设计,运用一些孩子喜欢的方式来引导他们带着问题,自己去观察、去思考、去比较、去发现知识。 第三,注重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孩子知道知识,但是不会用,如何帮助他们达到会用的最终目的呢?微课采用了学练结合的方式。 在开头,根据孩子们平常学习中常出现的困难设计了一道任务题,有利于孩子自我了解学习水平,调动孩子主动认真地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孩子进一步明确所学知识,及时巩固;在结尾,孩子可以完成任务题(自测题)及时检查自己的学习效果,从而决定是否再次学习微课。这些练习虽然占用了较多时间,但是对于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一年级孩子来说很有必要,因为知识化为能力,必要的练习不可少,在有陪伴的练习下,孩子不仅清楚地知道了知识而且会用,最终达到在写话中正确使用的目标。所以把练习设计得与学习知识一样重要,孩子就能做到学以致用,真正把知识化为己有。 教学过程: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

《“的、得、地”的区分与运用》 一、教学背景 在语言文字规范化大背景下,帮助学生解决应用“的地得”的疑惑与困难。 二、设计思路 针对学生对于“的、地、得”的误用与忽视展开教学,规范结构助词“的、地、得”的使用。按照“问题的提出、问题的分析、问题的解决”的思路展开教学,总结归纳优化的方式方法。 三、教学目标 1、掌握“的、得、地”的区别与联系。 2、知道“的、得、地”的三种固定搭配。 3、引导学生运用口诀来正确使用“的、得、地”。 四、教学重难点 1、“的、得、地”的区分。 2、“的、得、地”在实际情景中的正确运用。 五、教学设计与过程 (一)、导入语: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的、地、得”的正确用法。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它们的区别。 (二)、区别与联系 1、相同之处:“的”、“地”、“得”三个字都可以做助词使用,他们在做助词时,都可以念轻声“de”。 2、不同之处:在书面语中要写成三个不同的字,而且它们的搭配及用法也各不相同。(1)怎么样的什么 (2)怎样地干什么 (3)干得怎么样 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它们的正确用法。 (三)用法 1、“的”的用法 (1)活泼的孩子美丽的花园快乐的玩耍……(形容词+“的”+名词) (2)鸟的世界故宫的景色小鸟的羽毛…… (名词+“的”+名词) (3)他的桌子我的书本她的铅笔…… (代词+“的”+名词)

2、“地”的用法 悲伤地说高兴地写 甜甜地笑认真地听 快速地奔跑消极地回答 (形容词+“地”+动词) 3、“得”的用法 写得快读得好 玩得高兴笑得开心 红得发紫白得发光 (还有一首简单的口诀,可以帮我们更好的区分和使用它们,想学吗?跟我读吧!) (四)“的、地、得”用法简要口诀 名词前面“白勺”“的”,动词前面“土也”“地”, 形容动后“双人”“得”,当作助词都读“de”。 (师:下面我们带着口诀,一起来做几道练习吧!) 六、巩固练习 1、在括号里填上“的、地、得” 跑(得)飞快飞快(地)跑 仔细(的)观察观察(得)仔细 强烈(的)渴望强烈(地)渴望 (师:练习简单吗?我们提高难度试一下,请看题目) 2、给句子填上“的、地、得” 小雏燕飞到大树的上方,高兴地喊起来:“我真的会飞啦!而且飞(得)很高呢!”小结:能填对这个句子的你肯定就已经学会它们的用法了! 七、用法小结(师:让我们再来回顾“的地得”的用法口诀)

小学语文微课设计案例陈淑琴

小学语文微课设计案例 陈淑琴 随着移动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技术的迅速发展,我们迎来了微时代:微博、微小说、微信、微电影等微时代产物迅速在社会普及,而微课也顺应时代而产生了。 微课是近几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非常热门的教学形式。那微课的定义是什么?在国内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国内较早提出微课概念的是广东佛山教育局研究员胡铁生,他将微课定义为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与学活动的各种资源有机组合。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认为微课程是与“课”相对应的概念,是从翻转课堂中涌出的新概念。他将微课定义为“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内容,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主要使用“微视频”作为记录教师教授知识技能的媒体。 从不同学者对微课的界定我们可以看出:微课的核心是一个“微”字,微型。即针对一个小的知识点、以较短的时间、微型视频的形式呈现的一种教学手段。有效的微课能够有效提高课程教学的质量。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的柯清超教授概括了有效微课的四个特点:微型化、优质化、系列化、特色化。在网络日益普及的信息化时代,微课自身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微课成为现代社会尤其是网络社会中普遍欢迎的的教学手段。 微课要求在短时间内完成某个知识点的讲解,这样的教学形式和

传统的教学模式会有许多的不同之处。本文将以一个语文微课的制作案例的设计来分析微课设计思路。 一、巧选题,题小而精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何选题是制作微课的关键,科学的选题也是微课成功的前提。在微课网观看老师们的获奖微课时,我发现老师们的选题都非常细小,如《标点符号运用-提示语的三种位置》、《作文指导——“介绍自己”的三种方式》、《认识田字格和学习基本笔画“横”》……观看获奖微课的经验告诉我,微课的选题一定要小,要针对在平时教学过程中的细小知识点,学生理解不透彻的,易错的问题进行微课选题。根据选题小而精的特点,结合现在不管是入学之初还是中段或高段的学生,很多学生的握笔姿势都是错误的情况,笔者把微课题目定为《握笔姿势》。与学生的实际结合,把握笔姿势细化,旨在让这个细化的握笔姿势使学生通过微课的形式掌握正确的握笔 姿势。 二、智选材,字简而明 微课的成败除了要选好题外,精心的选材也是很重要的,微课教学手段的采用是以提高教学效率为目的,它的表现形式决定了微课教学不能以大篇幅发挥,详尽说明的手段来实现教学。而语文微课的制作,很大程度上都是以幻灯片的形式录制,由于幻灯片的容量有限,如果把大批量的文字已幻灯片的形式呈现的话,就会给人密密麻麻的感觉,那观看者就连看的兴趣都没有。 此外,幻灯片的张数也不宜多,因此,在选材时,要善于提取、

最新一年级语文微课反思

一年级语文微课《音序查字法》的教学反思 城月镇中心小学蔡翠芬 字典是工具书的一种,帮助学生具有独立识字能力,让学生做到无师自通,为自主地阅读和写作创造有利的条件。一年级下册从第一单元开始就让小朋友们学习大写字母了,第二单元又及时巩固大写字母,第三单元开始接触用序查字法查字典了。所以为了帮助学生尽快掌握查字典的方法,这节微课,我设计了四个环节。 一、由“大写字母歌”导入复习。以播放“字母歌”激趣,引入复习背诵大写字母,并进行大小写字母的练习,为音序查字法做好铺垫。 二、“授之以渔,明法。”先让孩子们明白什么是音序,何为音序查字法,再以课本上的“厨”字为例,分三个步骤,一步一步的图文并茂,仔细演示,如何用音序查字法查字。最后再进行总结步骤。 三、“巧用儿歌,铭记。”方法懂了,再利用课本第40页朗朗上口的儿歌“音序查字法口诀”记住方法。 四、“完成任务,巩固,延伸。”对一年级的孩子们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最后一个环节中我采用自己查一查的方式,层层推进,最终习得方法,牢记心中。同时提醒孩子们,不懂得可以多看几遍。

第二天,验收成果的时刻到了。我忐忑不安,我不确信这种方式是否在我们班上行得通。上课了,孩子们一个个都异常兴奋,望着他们的脸庞,我有信心了。我们先一起回顾了头一天回家看的微课视频,然后请孩子们来讲一讲,什么是音序查字法?在什么情况下用?如何查?我真没想到:一只只小手都争先恐后着举得老高......这也许就是微课的魅力吧!它给了孩子们轻松舒适的学习环境,孩子们就真的学会了。 我想:学生的差异有所不同,每个孩子的接受能力也不同。这就需要我们因材施教了,但传统的课堂一般都是一次性的,无法顾及所有孩子,这使得接受能力相对较差的孩子学起来好就要吃力一些。微课让传统一对多的教学变成了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孩子们可以通过多次反复的学习,将不明白的知识弄明白,解决了传统课堂无法复制的难题。这就是微课的优势吧! 【阅读理解】三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精选及答案 1.五华山 春天的山是绿色的,那绿色淡淡的,许多树叶刚冒出芽来,还带着嫩嫩的黄色呢。夏天的山也是绿色的,那绿色浓浓的,一片片树叶,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都像被绿油彩涂过,连雨点落上去,都给染绿了。 秋天的山不再是一种颜色了。下过一场秋霜,有的树林变成了金黄色,好像所有的阳光都集中到那儿去了;有的树林变成了杏黄色,远远望去,就像枝头挂满了熟透的杏和梨;有的树林变成了火红色,风一吹,树林跳起舞来,就像一簇簇火苗在跳跃;还有的树林变处紫红紫红,跟剧场里的紫绒幕布的颜色一样。只有松柏秋霜,针一样的叶子还是那么翠绿。

三年级语文微课教案

三年级语文微 课教案 微课名称 《海底世界》中说明方法的运用 知识点来源 □学科:语文□年级:三年级□教材版本:苏教版? □所属章节: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 录制工具和方法 录频CamtasiaStudio 自己设计、录制? 设计思路 在教学中,先出示课文第三自然段内容,引导学生根据文段中描写海参、梭子鱼、乌贼、章鱼、贝类、深水鱼的语

句来理解举例子、列数据、打比方、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再通过例句分析巩固对说明方法的掌握。 教学设计 ? 内容 教学目的 通过对课文《海底世界》中的语句解析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说明文的说明方法。 ?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四种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据、打比方、作比较。 ?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讲解的是在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十二课《海底世界》一文中说明方法的运用。(课件出示文段) 二.讲授 1.学习说明方法举例子 文中列举了海参、梭子鱼、乌贼、章鱼、贝类、深水鱼的活动特点,(出示图片)通过这些例子生动真切地说明了海底动物活动各有特点。这样的说明方法叫做举例子。 2.学习说明方法列数据 再看文段中在介绍梭子鱼和海参的活动特点的句

子,(师读)在句子中用了“几十千米”“四米”这样的数据来说明它们的游动速度;这样的说明方法就是列数据。 3.学习说明方法打比方 作者又是这样介绍深水鱼的活动特点的:“还有些深水鱼,它们自身就有发光器官,游动起来像闪烁的星星。”这句话单从修辞的角度说就是比喻句。将游动的深水鱼比作闪烁的星星,而在说明文中,修辞手法比喻有个另外的名字,叫做打比方。这是通过比喻的修辞方法来说明事物特征的一种方法。

小学语文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小学语文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中山市聚星学校小学语文组何宝莹) 摘要:老师们根据教学的需要,如知识点、重难点、技能技巧等制作了大量的微课教学视频资料,继而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实践,目的是实现微课对课堂教学的有效“翻转”,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获得了一些微课运用时机与效果上的经验性做法,受到了一些启发,本文将通过几个具体的小学语数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案例,评述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微课堂是如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的。 关键词:案例;微课;有效应用 一、研究背景 2014年中山市教育局开展教师微课大赛。关于微课,很多人会感到陌生,继而会联想到微博、微信、微电影,从而认为微课是指非常短的教学过程。其实,这个理解还不够准确,通过百度搜索,微课是这样被定义的:“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从以上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把微课看做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的补充形式,它不仅适合于移动学习时代知识的传播、也适合学习者个性化、深度学习的需求。 在中山的微课大赛备赛过程中,我校开展了“小学语数英微课在课堂教学上的有效应用研究”,老师们根据教学需要、学情需要制作了一些微课资料,开展了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从而获得了一些经验性做法,受到了一些启发,下面,我们结合具体课例,认识微课是如何实现与课堂教学的有效对接的。 二、微课的有效运用 (一)语文微课《“啊”的变调》,有效突破了朗读指导上的难点 语文教学中,朗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大多数的教学设计都把读正确、读标准、读流利作为阅读理解的前提。要想读正确、读标准,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扫清生字词的障碍,有时还需要教给学生一些语音变调方面的知识。 四年级下册的第2课《桂林山水》一文中就蕴藏了“啊”字的变调知识。在课文的重点段是第二、三自然段里有两个排比句式,“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句中一共用了六个“啊”字,强化了作者情感的表达。如何读好句尾的“啊”字,成为了教师在朗读指导时的重点和难点。 为此,四年级语文教师设计了一节以“啊”的变调知识为题的微课。在短短的5分钟视频里,教师从课文中的六个“啊”字入手,讲解了“啊”字与前面音节末尾音素的六种关系,使学生理解到“啊”在不同的字的末尾时,读音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这节微课视频制作出来以后,教师把它放在了课前预习环节,让学生在家里反复观看,达到了解和掌握。那么,学生是否看懂了视频,掌握了变调知识呢?课堂上,教师只需通过听学生朗读、做课外阅读练习等形式就能做出检验。

微课设计方案小学一年级语文的、地、得的用法电子教案

微课设计方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 对号入座 ——的、地、得的用法 陈瑶教学内容:助词“的”、“地”、“得”的用法。 教学目标:通过微课的学习,明白助词“的”、“地”、“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会在写话的时候正确运用。 教学难点:在写话中正确使用“的”、“地”、“得”。 教学思路: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在写句子或写日记的时候,常常用错“的”、“地”、“得”,虽然老师多次告知用法,多次纠正,但还是有不少孩子在用时出错,有的孩子为避免出错,干脆用拼音代替。看似简单的语文知识,一年级的孩子掌握起来确实有难度。如何让他们学会呢?微课可以反复观看的特点,的确可以满足不同程度孩子学习需求。但是怎样的微课才能吸引一年级的孩子,还能达到学习目标呢?仅仅是清晰简单的告知知识,这对自主学习能力还比较弱的一年级孩子来说,仍然达不到在写话中正确使用“的”、“地”、“得”的目的。怎么办呢?只有精心设计。 首先,这节微课的设计一定要符合一年级孩子的认知特点。鲜艳的图画,动听的音乐,有趣的动画,亲切而富于变化的教学语言等等因素都能引起孩子的注意,产生兴趣,

从而主动参与学习,收到好的学习效果。 其次,尊重孩子的自主学习,不把孩子当成知识地容器。 这节微课,尊重孩子的年龄特征和自主学习的地位,不是把知识简单地告知学生,而是通过精心设计,运用一些孩子喜欢的方式来引导他们带着问题,自己去观察、去思考、去比较、去发现知识。 第三,注重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孩子知道知识,但是不会用,如何帮助他们达到会用的最终目的呢?微课采用了学练结合的方式。 在开头,根据孩子们平常学习中常出现的困难设计了一道任务题,有利于孩子自我了解学习水平,调动孩子主动认真地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孩子进一步明确所学知识,及时巩固;在结尾,孩子可以完成任务题(自测题)及时检查自己的学习效果,从而决定是否再次学习微课。这些练习虽然占用了较多时间,但是对于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一年级孩子来说很有必要,因为知识化为能力,必要的练习不可少,在有陪伴的练习下,孩子不仅清楚地知道了知识而且会用,最终达到在写话中正确使用的目标。所以把练习设计得与学习知识一样重要,孩子就能做到学以致用,真正把知识化为己有。 教学过程:

《“的、地、得”的用法》语文微课教案

《“的、地、得”的用法》语文微课教案 《“的、地、得”的用法》语文微课教案 一、教学背景 在语言文字规范化大背景下,帮助学生解决应用“的地得”的疑惑与困难。 二、设计思路 针对学生对于“的地得”的误用与忽视展开教学,规范结构助词“的地得”的使用。按照“问题的提出、问题的分析、问题的解决”的思路展开教学,总结归纳优化的方式方法。 三、教学目标 1、知道“怎么样的什么、怎么样地干什么、干得怎么样”三种固定搭配。 2、掌握“的、地、得”的区别与联系。 3、运用小儿歌“动前土、名前白、行动后面双人来”的口诀帮助正确使用“的、地、得”。 四、教学重难点 1、知道“的、地、得”的区别。 2、在实际情境中正确运用“的、地、得”。 五、教学时间 8分钟微课堂 六、教学适用对象 义务教育九年制内的学生 七、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屏软件 八、教学设计与过程 开场白: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的、地、得”的正确用法。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它们的区别。 1、相同之处:原来它们都是念轻声“de”,都是结构助词,起连接作用。 2、不同之处:在书面语中要写成三个不同的字,而且它们的搭配及用法也各不相同。(1)怎么样的什么 (2)怎样样地干什么 (3)干得怎么样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它们的正确用法。 白勺“的”的结构是用“形容词或名词或代词+的+名词”来表示,而我们最常见,用得最多的还是“形容词+的+名词”的结构。 而土也“地”的用法可以用“形容词+地+动词”的结构来表示。 双人“得”是用“动词+得+形容词”的结构来表示 3、练习巩固 (1)形近区分 静静(的)河面静静(地)写字欢乐(的)山谷 欢乐(地)歌唱满意(地)点头满意(的)作品 (2)类别区分

一年级语文微课教案模板

一年级语文微课教案模板 帮助学生认识提示语在人物对话描写中的作用。了解并掌握变换提示语的位置后,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律。一起看看一年级语文微课教案!欢迎查阅! 一年级语文微课教案1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认识提示语在人物对话描写中的作用。 2、了解并掌握变换提示语的位置后,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律。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并掌握变换提示语的位置后,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律。 2、熟读、背诵“提示语”童谣。 教学准备: 1、ppt教学课。 2、编写“提示语”童谣。 时间安排:8分钟左右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出示课,激发学习兴趣,揭示学习内容。 二、实例讲解 1、课出示学生学过的课文《珍贵的教科书》中的一组人物对话。 2、指名分角色朗读。 3、认识对话描写中的提示语及它的作用。

4、用形象化的语言具体分析提示语在句中的位置变化,发现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律。 三、升华提炼 1、课出示老师编写的“提示语”童谣。 2、读一读、背一背,点拨理解。 四、练习巩固 1、课出示另一组人物对话描写,默读。 2、引导运用“提示语”童谣给这组对话加标点符号。 五、布置作业六、小结拓展希望同学们能熟练背诵“提示语”童谣。大家平时在写自己的小文章时如果有人物对话描写,也可以试着变换提示语的位置,运用我们学习的童谣准确地加上标点符号,这样小文章就更加生动活泼啦! 教学反思(包括教学设计特色说明): 给人物的语言描写加标点符号是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一个重点和难点。特别是遇到整组的对话描写,随着提示语在语段中的位置不断变换,其中的标点符号也会跟着相应地发生变化,这时,学生往往一筹莫展。针对这种现状,我设计了《“调皮”的提示语》微课教学,希望能帮助学生掌握含有提示语的对话描写中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律,进一步在习作中准确运用。 本节微课教学设计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语言形象化。从课题中的“调皮”一词,到实例讲解时的生动描述,再到“提示语”童谣的编写,都充分考虑三年

优秀小学语文微课教案 扩句

优秀小学语文微课教案扩句 扩句 教学设想: 扩句是给句子“添枝加叶”,使句子表达得更清楚、具体、生动。是写作中把句子写具体、生动的一种练习,更是一种表达方法。因此在小学语文扩句的时候,一定要掌握扩句中的一些重要方法,从而提高扩句准确率。 教学目标: 1、掌握扩句要求和常用的扩句技巧。 2、通过归纳学习,能正确熟练地扩写句子。 教学重难点:掌握扩句要领,能按要求正确扩充句子。 教学准备:PPT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看到这光秃秃的树干和这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你更喜欢哪一棵呢?相信很多同学都会和老师一样,更喜欢这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课件出示)同样,为了让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加完整、具体、生动,我们就在句子的“主干”上“添枝加叶”,这就是扩句。 扩句就是在原来句子的主干词语前后添加适当的修饰词语。(课件出示) 二、扩句原则(课件出示) (一)不能改变原意。 (二)不能改变句型。 (三)修饰词语搭配得当。 (四)符合例句要求。 例举病句: 1、我们热爱家乡。 我们热爱家乡的田野。 2、大地是个宝库。 地大物博的大地真是一个宝库啊! 注:第一组例句是在原句的基础上扩充,原句的意思是“我们热爱家乡。”但是扩充后改为“我们热爱田野。”改变原句的基本意思。所以这样的扩句是不正确的。 第二组例句中,扩充的词语“地大物博”与原句的“大地”搭配不得当,而且原句是陈述句,扩充后却成了感叹句,改变了句型,所以在扩句时任意加词,最后弄巧成拙,产生病句。 同时有的题目要求照例子扩句,所以要扩句前,首先要明确例句的要求,明确需要在什么地方添加词语。 三、扩句步骤 第一步:找一找,在什么地方扩充。

语文微课教案

语文微课教案《“的、地、得”的区分与运用》一、教学背景 在语言文字规范化大背景下,帮助学生解决应用“的地得”的疑惑与困难。 二、设计思路 针对学生对于“的地得”的误用与忽视展开教学,规范结构助词“的地得”的使用。按照“问题的提出、问题的分析、问题的解决”的思路展开教学,总结归纳优化的方式方法。 三、教学目标 1、知道“怎么样的什么、怎么样地干什么、干得怎么样”三种固定搭配。 2、掌握“的、地、得”的区别与联系。 3、运用小儿歌“动前土、名前白、行动后面双人来”的口诀帮助正确使用“的、地、得” 四、教学重难点 1、知道“的、地、得”的区别。 2、在实际情境中正确运用“的、地、得” 五、教学时间 8分钟微课堂 六、教学适用对象 义务教育九年制内的学生 七、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屏软件 八、教学设计与过程 开场白: 你们好!我是来自文一街小学文一校区的语文老师金颖,以下是我的微课作品《“的、地、得”的区分与使用》 (一)问题与疑惑 1、重要性 同学们,汉字中的“的地得”作为一级字表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常用字,经测算,每100个汉字中就会出现四次。可是,我们在使用的时候却经常出错!你瞧! 2、错误使用案例的纠正 (1)使用错误: 因为我地表现好,老师高兴得奖励我一颗星,相信我会表现地更好! 疑问:这个句子哪里出问题了呢?

(2)纠正错误: 因为我的表现好,老师高兴地奖励我一颗星,相信我会表现得更好! 释疑:原来正确答案应该是这样的! 3、过渡质疑:我们该如何正确使用?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区分“的、地、得”呢?赶紧来找找它们的区别与联系吧! (二)区别与联系 1、相同之处:原来它们都是念轻声“DE”,都是结构助词,起连接作用。 2、不同之处:但是它们的搭配及用法却各不相同。 (1)怎么样的什么 (2)怎样样地干什么 (3)干得怎么样 3、区分的方式与方法:小儿歌小结:动前土,名前白,行动后面双人来 (三)巩固操练 1、练习巩固 (1)形近区分 静静的()河面 静静地()写字 欢乐的()山谷 欢乐地()歌唱 满意地()点头 满意的()作品 (2)类别区分 1)跑得飞快 飞快地跑 2)愉快的旅行 旅行得愉快 3)强烈的渴望 强烈地渴望 (3)综合杂糅 小雏鹰飞到大树的上方,高兴地喊起来: “我真的会飞啦!而且飞得很高呢! 小结:能填对这个句子的你肯定就已经学会它们的用法了! 2、特殊情况 质疑:假如遇到特殊情况怎么办呢?

中小学语文微课设计

《中小学语文微课设计、制作及使用案例研究》结题报告 课题组 《中小学语文微课设计、制作及使用案例研究》是我县教研室课题组2017年6月立项的榆林市教育科研微型课题。课题经过课题组半年时间的研究,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现将研究工作及其研究成果报告如下: 一、课题提出: 1、现代教学教育应对时代挑战的需要。 文化在一个国家竞争力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教育教学是文化事业得以不断发展的主要途径。因此,从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不断加强了对教育事业的投资力度,从而使得我国教育教学事业得以蓬勃发展。可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我们在教学资源配置过程中出现了配置不公,利用率低下的现状。针对这一现状,2010年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率先给出“微课”概念,全国掀起了“微课”热,大部分教育爱好者都投入到微课这一研究中。 2、提出“微课”的意义。 随着国内外微课实践的不断丰富和相关研究的逐步深化,人们对微课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全面,其概念内涵也在不断发展、丰富。特别是进入2013年以来,微课概念和实践在全国迅速升温。微课既是目前传统教学模式的有效辅助手段和补充资源,又是将来翻转课堂的主要载体,所以学习制作微课,是每位老师迫切需要学习的技能。

而且,在当今web2.0时代,随着无线网络和智能终端(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的不断普及,移动学习、自主学习和泛在学习将成为学生在学校和步入社会后学习的主要方式。微课则是这些学习方式的主要载体,微课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一定会迅猛发展,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3、我县教师对“微课”的认识。 纵观小学课堂教学现状,大部分教师都专注于课本教学内容的学习,而忽略了对教育理论的研究。对于“微课”这一新名词更是知之甚少,更不要提及对“微课”的运用。下面是大部分教师对“微课”的粗浅认识: ①“微课”不过个时间较短的一堂课,它是以一定的教学软件为依托,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 ②“微课”教学最大的有点就在于它有利于教育资源的传播。 ③“微课”教学不适合我们的学生学习,仅仅只适用于聪明、自觉的学生学习。 ④不同的学生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贫困山区的学生只适合满堂灌的传统教育方式。“微课”研究没有意义。 ⑤“微课”教学忽视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面对较陈旧的课堂教学模式,面对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我校教师都迫切希望改变如今的课堂教学现状,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从而

小学语文微课教学设计案例25

小学语文微课教学设计案例 随着移动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技术的迅速发展,我们迎来了微时代:微博、微小说、微信、微电影等微时代产物迅速在社会普及,而微课也顺应时代而产生了。 微课是近几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非常热门的教学形式。那微课的定义是什么?在国内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国内较早提出微课概念的是广东佛山教育局研究员胡铁生,他将微课定义为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与学活动的各种资源有机组合。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认为微课程是与“课”相对应的概念,是从翻转课堂中涌出的新概念。他将微课定义为“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内容,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主要使用“微视频”作为记录教师教授知识技能的媒体。 从不同学者对微课的界定我们可以看出:微课的核心是一个“微”字,微型。即针对一个小的知识点、以较短的时间、微型视频的形式呈现的一种教学手段。有效的微课能够有效提高课程教学的质量。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的柯清超教授概括了有效微课的四个特点:微型化、优质化、系列化、特色化。在网络日益普及的信息化时代,微课自身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微课成为现代社会尤其是网络社会中普遍欢迎的的教学手段。 微课要求在短时间内完成某个知识点的讲解,这样的教学形式和传统的教学模式会有许多的不同之处。本文将以一个语文微课的制作案例的设计来分析微课设计思路。 一、巧选题,题小而精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何选题是制作微课的关键,科学的选题也是微课成功的前提。在微课网观看老师们的获奖微课时,我发现老师们的选题都非常细小,如《标点符号运用-提示语的三种位置》、《作文指导——“介绍自己”的三种方式》、《认识田字格和学习基本笔画“横”》……观看获奖微课的经验告诉我,微课的选题一定要小,要针对在平时教学过程中的细小知识点,学生理解不透彻的,易错的问题进行微课选题。根据选题小而精的特点,结合现在不管是入学之初还是中段或高段的学生,很多学生的握笔姿势都是错误的情况,笔者把微课题目定为《握笔姿势》。与学生的实际结合,把握笔姿势细化,旨在让这个细化的握笔姿势使学生通过微课的形式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 二、智选材,字简而明 微课的成败除了要选好题外,精心的选材也是很重要的,微课教学手段的采用是以提高教学效率为目的,它的表现形式决定了微课教学不能以大篇幅发挥,详尽说明的手段来实现教学。而语文微课的制作,很大程度上都是以幻灯片的形式录制,由于幻灯片的容量有限,如果把大批量的文字已幻灯片的形式呈现的话,就会给人密密麻麻的感觉,那观看者就连看的兴趣都没有。 此外,幻灯片的张数也不宜多,因此,在选材时,要善于提取、取舍相关内容,以关键词的形式呈现在幻灯片上,让人一目了然。在制作《握笔姿势》的微课时,笔者主要围绕“握笔”为中心,抓住学生的握笔姿势选择所需的材料:握笔步骤的图片、正确的握笔姿势图片和在实际书写过程中学生易犯的错误握笔姿势图片。然后用十张幻灯片来讲解,让学生跟着视频操作,以实际操作的形式让学生领会和实践握笔姿势要领。幻灯片点到哪里,学生就操作到哪里。这样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有了操作性的实践,学生听课的时候便可集中精神。成功的微课可以使学生领会知识点的要领,进而形成自己的技能。 三、活设计,设计巧妙 好的教学设计是成功的一半。受微课自身短小精悍的的特点限制,一个微课所包含的内容必定是有限的。因而,在设计微课时,切入课题要简洁明了,迅速与主题相关联。重难点的设计也要简单清晰。让学生能够通过5到15分钟的微课学习进而掌握某方面的知识点。

《“的、地、得”的用法》语文微课教案

《“的、地、得”的用法》语文微课教案 一、教学背景在语言文字规范化大背景下,帮助学生解决应用“的地得”的疑惑与困难。二、设计思路针对学生对于“的地得”的误用与忽视展开教学,规范结构助词“的地得”的使用。按照“问题的提出、问题的分析、问题的解决”的思路展开教学,总结归纳优化的方式方法。三、教学目标1、知道“怎么样的什么、怎么样地干什么、干得怎么样”三种固定搭配。2、掌握“的、地、得”的区别与联系。3、运用小儿歌“动前土、名前白、行动后面双人来”的口诀帮助正确使用“的、地、得”。四、教学重难点1、知道“的、地、得”的区别。2、在实际情境中正确运用“的、地、得”。 五、教学时间8分钟微课堂六、教学适用对象义务教育九年制内的学生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录屏软件八、教学设计与过程开场白: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的、地、得”的正确用法。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它们的区别。1、相同之处:原来它们都是念轻声“de”,都是结构助词,起连接作用。2、不同之处:在书面语中要写成三个不同的字,而且它们的搭配及用法也各不相同。(1)怎么样的什么(2)怎样样地干什么(3)干得怎么样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它们的正确用法。 白勺“的”的结构是用“形容词或名词或代词+的+名词”来表示,而我们最常见,用得最多的还是“形容词+的+名词”的结构。而土也“地”的用法可以用“形容词+地+动词”的结构来表示。双人“得”是用“动词+得+形容词”的结构来表示3、练习巩固(1)形近区分静静(的)河面 静静(地)写字欢乐(的)山谷欢乐(地)歌唱满意(地)点头满意(的)作品(2)类别区分1)跑(得)飞快飞快(地)跑2)愉快(的)旅行旅行(得)愉快3)强烈(的)渴望强烈(地)渴望(3)综合杂糅小雏鹰飞到大树的上方,高兴地喊起来:“我真的会飞啦!而且飞(得)很高呢!”小结:能填对这个句子的你肯定就已经学会它们的用法了!4、特殊情况质疑:假如遇到特殊情况怎么办呢?我从书包里拿出书交给她们,她们高兴得围着我跳起舞来。(出自二年级上册《日记两则》)(1)质疑:为什么这里要使用“得”呢?(2)

小学语文微课教学设计:微课教学设计的原则

小学语文微课教学设计:微课教学设计的原则 微课教学设计的原则 通过度析小学生学习的特点,可看出小学生因为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时间短,所以不适合长时间的学习,而微学习具有时间短、目标单一 的特点,更加适合小学生的学习。所以,在实行微课设计时,要把目标与内容紧密相连,学习目标要单一、具体、明确,会使学习者产生聚焦的 学习体验,从而看出微课与传统的整节课和现有的网络课程的不同,并 结合其他研究者在微课设计方面的研究成果,作者认为微课在设计过程中应遵循如下三个原则: 一、微原则 “微”是微课的最显着的特征,也是区别与其它课程的最本质的 特征,所以在设计微课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出“微”原则。“微”具 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体积小,即资源容量小,一般不超过几十兆,随 着无线网络的普及,只要有电脑或手持移动手机或ipad等,都能够在线播放,或能够灵活方便的下载下来保存到电脑或移动设备,实现随时随 地的学习和资源共享,这种便利性是微课不同于传统课堂教学的重要特点。二是时间短,一般不超过15分钟,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下适合使用,不管是在等候,还是在休息,学生就能够抽时间学习。三是指选题小,选择的内容是针对教学中某个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等或是专题、实验活动等,实行充分讲解论述,加入适当的趣味性,更有利于提升微课的教学效果。 二、以“学习者为中心”原则 微课是为学习者服务的,所以衡量微课效果的指标是学习者的最 终学习体验。在微课设计过程中,选择的课程内容和各项资源的组织都要以学习者为中心展开实行。在选择内容方面,首先要了解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明确学习者需要的是什么,并且分析学生的学习特征。那么在

语文微课教案

语文微课教案《“的、地、得”的区分与运用》 一、教学背景 在语言文字规范化大背景下,帮助学生解决应用“的地得”的疑惑与困难。 二、设计思路 针对学生对于“的地得”的误用与忽视展开教学,规范结构助词“的地得”的使用。按照“问题的提出、问题的分析、问题的解决”的思路展开教学,总结归纳优化的方式方法。 三、教学目标 1、知道“怎么样的什么、怎么样地干什么、干得怎么样”三种固定搭配。 2、掌握“的、地、得”的区别与联系。 3、运用小儿歌“动前土、名前白、行动后面双人来”的口诀帮助正确使用“的、地、得” 四、教学重难点 1、知道“的、地、得”的区别。 2、在实际情境中正确运用“的、地、得” 五、教学时间 8分钟微课堂 六、教学适用对象 义务教育九年制内的学生

七、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屏软件 八、教学设计与过程 开场白: 你们好!我是来自文一街小学文一校区的语文老师金颖,以下是我的微课作品《“的、地、得”的区分与使用》 (一)问题与疑惑 1、重要性 同学们,汉字中的“的地得”作为一级字表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常用字,经测算,每100个汉字中就会出现四次。可是,我们在使用的时候却经常出错!你瞧! 2、错误使用案例的纠正 (1)使用错误: 因为我地表现好,老师高兴得奖励我一颗星,相信我会表现地更好! 疑问:这个句子哪里出问题了呢? (2)纠正错误: 因为我的表现好,老师高兴地奖励我一颗星,相信我会表现得更好!

释疑:原来正确答案应该是这样的! 3、过渡质疑:我们该如何正确使用?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区分“的、地、得”呢?赶紧来找找它们的区别与联系吧! (二)区别与联系 1、相同之处:原来它们都是念轻声“DE”,都是结构助词,起连接作用。 2、不同之处:但是它们的搭配及用法却各不相同。 (1)怎么样的什么 (2)怎样样地干什么 (3)干得怎么样 3、区分的方式与方法:小儿歌小结:动前土,名前白,行动后面双人来 (三)巩固操练 1、练习巩固 (1)形近区分 静静的()河面 静静地()写字 欢乐的()山谷

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本学期我在教师远程培训中接触到了微课。关于微课,很多人会感到陌生,继而会联想到微博、微信、微电影,从而认为微课是指非常短的教学过程。其实,这个理解还不够准确,通过百度搜索,微课是这样被定义的:“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因而,我们可以把微课看做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的补充形式,它不仅适合于移动学习时代知识的传播、也适合学习者个性化、深度学习的需求。 下面,我们结合具体课例,认识微课是如何实现与课堂教学的有效对接的。 1、微课把识字由抽象变为具体 识字本身是枯燥的,如果学生们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因此,作为教师利用了微课在学生的起步阶段为学生营造了一种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小学生往往用形象、色彩、声音来进行思维。”根据一年级小学生这一特点,在教学时,我利用微课把学生带进形象的情景中。例如,在开课之初,教师就演示几个学生在学前接触过的有代表性的会意字、形声字,通过微课,使学生将自己头脑中的资源与眼前所见的画面产生联系,从而激起学生探索祖国文字奥秘的欲望,对学习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 如教学《手足口耳目》一文时,要让学生了解象形字演变成汉字的过程,务必让学生看到真实的物体,再结合象形字和现在的汉字才可以进行学习。但是很多学生甚至教师都没有亲眼见过这些物体,而且有些字在课本上又没有插图,满足不了教学的要求。那么巧妙借用《手足口耳目》的微课程,就可以生动地向学生展示象形字的形成过程,学生终于体会到了象形字演变的奇妙,对汉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利用微课,解决识字的疑难,课堂教学中积极开展师生互动的问题探究,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让学生具备终身学习、自主学习的技能和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微课,及时挖掘课文中的矛盾因素和学生兴趣与课堂深度的契合点,找出学生最感兴趣而又和认识汉字有着紧密联系的问题。巧提问题,力求新颖,发人深思。于无疑处生疑,利用图文并茂的讲解,及时在学生“愤”“悱”之时加以启发。 2、微课学习查字典,掌握知识更全面。 二年级语文上册的“语文园地二”讲到了部首查字典的知识,这是工具书的使用技能教学,属于教学重点。老师们在完成这部分教学后,发现二年级的上下册教材中都没有提及到查字典的另一种使用方法——音序查字法。那么,可不可以制作一节关于音序查字法的微课呢?为此,同组教师进行了基于教材、基于学情的可行性分析,通过分析,认识到音序查字法一般应用在“识字却不知意”或者“知音而不知形”的情况。“识字却不知意”的题型,虽然在二年级的教材中没有明确涉及,但在三年级上册的“语文园地六”就出现了一字多义的题型,非常适用于音序法。“知音而不知形”的情况一般多见于学生写日记时,感知听闻的素材不能用正确的字记录下来,也非常适用于音序法。 经过分析论证,老师们一致认为学生有必要学习音序查字法,进行书本外的知识拓展。于是制作了《音序查字法》这节微课,设计思路从学生写日记遇到不

小学语文一年级微课教学设计

篇一:微课教案 作品简介: 在一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写字的指导一定要从基本笔画教起,写字就如造房子,一 定要打好根基。本节课选取了带有竖弯钩和横折弯钩的字进行指导,意在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练习能举一反三,从中掌握汉字基本笔画的书写规律。在教学中,教师的指导由“扶”到“放”,培养学生观察字形、抓重点仿写、抓要点评价的能力,学一个带动一串,由浅入深进行扎实的训练,并鼓励学生将课堂延伸到课外,力求写字教学的“真”与“实”。 作品创作说明: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竖弯钩和横折弯钩》的书写指导。适用对象分析: 该微课视频适用于一年级上学期学生的写字指导,可作为低年级语文老师课堂辅助材料也可 为孩子的写字提供指导。 学习内容分析: 该微课视频内容为苏教版一年级上学期《识字》1,选取典型的字努力化难为易,培养学生 观察基本笔画、抓住要点评价的能力。掌握基本的书写方法。由浅入深经行扎实的训练。重在激发学生书写热情,引导发现汉字的书写规律。 教学目标分析: 1、教会学生认识基本笔画的名称,掌握它的书写方法; 2、把字写正确、端正、美观。 3、激发学生写字兴趣,培养学生的良好写字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竖弯钩和横折弯钩的书写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田字格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横和撇的书写方法。 二、新授。 (一)出示生字:九七 1、生认读生字。(大声叫出字宝宝的名字) 2、认识基本笔画。(打招呼:嗨!“横折弯钩”你好!“竖弯钩”你好!) 3、口诀化解难点。师指导“七”的“竖弯钩”书写。 (1)老师范写。教口诀 (2)生念口诀。练习写字。

(3)指导评价,生自评。比一比再写。 (4)训练、夯实重难点。 4、总结写字方法:一看、二写、三比。 5、运用巩固: “横折弯钩” 和“九”的书写。同上 新课标指出: 1、写作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综合考察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过 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 2、重视对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 不同学段学生的写作都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评价要重视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不仅 要具体考察学生占有什么材料,更要考察他们占有各种材料的方法。要用积极的评价,引导和促使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 3、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 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 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4、采用多种评价方式。 提倡为学生建立写作档案。写作档案除了存留学生有代表性的课内外作文外,还应有关于学 生写作态度、主要优缺点以及典型案例分析的记录,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写作实际情况和发展过程。 对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 第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 我认为:无论哪种评价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人 如何发挥评价的作用,评价的语言的运用有很大的技巧。 一、评价的语言以肯定、激励为主。同时也要加上写作技巧的指导。 这样的评价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励是最好的方法。对于写作 有困难的学生,老师在批改作文时,要投入更多的耐心,从作文中找出可圈可点之处,尽量找出孩子的闪光点。让学生从老师的评语中相信自己的能力,体会老师的真诚。对于学生作文中存在的毛病、问题,也要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辩,或用寄予期望的话语来点拨,不能打压不能挖苦、讽刺。在写《我的妈妈》一文时。大部分孩子写妈妈在自己生病时,如何关心自己。可千篇一律,没有新意。于是,我在评语上写到:你能感受到妈妈对你的浓浓的爱了。真的了不起!老师期待你能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妈妈。写出一个与众不同的妈妈。你一定一定会更出色。!作文重新誊写的时候,我发现孩子的作 文有了很大幅度的改动。我觉得很欣慰。于是,我把有改动的作文前后对照,让孩子互评。在同学们的互评中,孩子写作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时,孩子的写作信心也得到了提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