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行政体制对政治与行政关系的影响

行政体制对政治与行政关系的影响

行政体制对政治与行政关系的影响

行政体制对政治与行政关系的影响

第一种行政体制是以官僚等级制为特征,下级官员效忠于上级官员,而不是效忠于本国法律,有权执行国家意志的官员具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

第二种行政体制是几乎不承认官员间的隶属关系,每位官员都效忠于有权表达国家意志的机关所制定的法律,官员只是国家机关的工具。这就是所谓的“法治政府而不是人治政府。这种行政体制会加强立法干预,还会使负责执行法律的政府官员无法长期任职。因为政府组织没有制定任何确保国家意志表达和执行保持协调一致的条款规定。然而,民治政府的最高主宰是广大民众,它们必须对执行官员进行控制,因此,执行官员的任期比较短,民众可以通过频繁的选举对他们进行控制。

只要国家意志是由中央立法机关表达,由地方选举的官员进行执行,那么这种由民众施加的控制就无法确保国家意志表达和执行保持协调一致,因为负责执行法律的地方意志不可能与法律中表达的国家意志相一致。

美国宪法普遍采取了权力分立的原则,这使得立法机关不可能通过实施罢免权对行政官员施加任何举足轻重的控制。比如“禁酒令”。实际上,就国家意志作为地方民众的实际行为准则所具有的效力而言,地方意志足以使国家意志失效。

在政府体制中无法获得的政治功能与行政功能的协调在政党组织中可以找到。政党选举立法机关的官员,也选举执行官员。单个候选人都会依附于政党。由于选民对候选人了解有限,他们必须依靠政党的政治纲领和诺言。

在美国政府体制中,政党组织本身担负着确保国家意志表达和执行保持协调一致的重担,因此,政党不仅需要壮大自身力量,还需要长期存在下去。因为一次选举不可能选出负责执行法律的所有官员。

维系一个政党需要付出很多,所以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的职位都有薪金,视为报酬。有种理论认为,公职应该被视为战利品奖励给获胜的政党,“政党分肥制”。政党分肥制是指所有受委托执行法律的官员,都置于政党的控制之下。政党分肥制两大缺陷:1.严重损害了行政效率2.除了维持政党的必要性之外,找不到其它存在的理论依据。

将行政从政治中摆脱出来是从摒弃了美国的行政体制,开始转向行政集权之后。在行政实现某种程度的集权之后,除了对最高官员之外,这种控制就没有必要了,这些最高官员可以充分地控制下级的活动,因为他们本身就处于政党的控制之下,所以有可能实现政府体制中必要的协调。但是在政治影响力强大的地方,集权体制也很容易用来谋求政党利益而牺牲民众意志的表达。

政府体制尤其是行政体制对政党地位的影响

民治政府

民治政府是19世纪的政治理想。对党忠诚是一种基本的行为动机,它逐渐取代了对政治原则的恪守。党祚的延续通常比党最初成立时要实现的目标更为重要。

为了使政府领导下的政府成为民治政府,政党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全体民众对其没有信心的政党应该退出对政府的有效控制;失去政党信任的政党领袖也应该退出对政党的有效控制。

《西方行政学说》形考作业参考答案(全)

西方行政学说作业1 什么是行政学?如何理解政治与行政的二分 形式:小组讨论(个人事先准备与集体结合) 要求:每一位学员都要联系实际准备提纲,作业包括以下内容: 一、联系实际的例子 美国在法律上把承担政治和行政的二种机构分开。由政党来实现政治与行政的协调,但政治对行政的控制应当限于针对狭义的执行性机构,以保证行政效率。执行性官员中的最高级官员从属于政治,保证政治对行政的控制,他们随政党进退,其余的行政官员是不受政治影响的常任文官,以保证行政的效率。 美国是将分权理论精神贯彻得最彻底的国家,将国家权力作了横向的划分,使立法、行政、司法相互分立、相互牵制,而且还使中央和地方分权,从而大大降低了中央集权化的程度。 二、个人准备的提纲 (一)什么是行政学 行政学,也称公共行政学或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政府对社会进行有效管理规律的科学,是国家公务员和其他公共部门工作人员必备的知识。行政学作为一门科学,在20世纪初成立以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发达国家,公共行政学已成为一个独立的、具有众多理论流派、多学科交叉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一门科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管理学的研究蓬勃发展。行政管理在各种管理中起领导、主管作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需要各方面的有效管理,其中行政管理是否科学、有效,直接影响着国家、社会的发展。 (二)如何理解政治行政二分法 政治行政二分法是古德诺在《政治与行政》一书中提出的观点,认为政治与行政是所有政府具有的两种基本功能。政治与政策和国家意志的表达相关,存在于政府表达国家意志所必需的活动中;行政则与这些政策的执行相关,存在于政府执行国家意志所必需的活动中。由于政府体制的不同,这两种功能的区分程度及其关系也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别。一般而言,政府的民主程度越低,国家意志的执行功能与表达功能之间的区别就越小。“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达”和“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就成为行政学中一种影响很广的观点。政治和行政分离的理论是对19世纪80年代美国政府体制改革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三)美国的分权理论与实践。 1.美国在法律上把承担政治和行政的二种机构分开。

我国行政机构改革的总目标

我国行政机构改革的总目标 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的国家行政干部队伍,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我国行政机构改革的具体目标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调整政府组织结构,实行精兵简政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调整政府部门的职责权限,明确划分部门之间的职能分工按照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强行政法制建设。 (一)八十年代初期的机构改革 改革开放后,许多老干部落实政策,官复原职,但产生了一些机构臃肿等新问题。改革要点:一是开始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二是精简班子;三是加快干部队伍年轻化建设步伐。此次改革主要是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实行干部年轻化。改革没有触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政府职能没有转变。 (二)九十年代的机构改革 1993 年3月22日,第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本次改革重点是转变政府职能,并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把属于企业经营自主权范围的职能切实还给企业;二是把配置资源的基础性职能转移给市场;三是把经济活动中社会服务性和相当一部分监督性职能转交给市场中介组织。遵循“政企职责分开,精简、统一、效能,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与完善地区行政管理体制相结合”的原则,

(三)21世纪初期的机构改革 为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克服多头管理、权责不清的弊端,切实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先后进行了4次大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分别是1982年、1988年、1993年和1998年的改革。 1998政府机构改革,是在世纪之交中国党和政府审时度势作出的一项重大的抉择。这一抉择直接表现了中国党和政府对当代中国改革与发展问题的本质与现象、主体与客体、观念与技术、内容与形式、制度与过程、历史与未来、国情与国际问题的理性判断,表现了中国党和政府坚定的改革信念和决心,表现了中国党和政府对中国最高国家和民族利益——现代化的追求。从已经提高的改革思想和涉及的改革问题看,这次政府机构改革无疑是一次具有全面行政改革性质的改革。 意义:毫无疑问,在过去的20年里,由于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国策,高举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旗帜,我国已经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但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较,我们还存在历史性的差距。随着我国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全面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随着我国社会生活的丰富化、多元化,我国旧的政府管理模式与新的市场经济、新的社会生活之间的深层次的矛盾已经浮现并日趋尖锐化。在此意义上可以认为,政府全面行政改革已经成为下一个世纪初期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的历史性诉求。本次改革就是在我国全面实行社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1、建立良好的法治环境。要通过加强法制建设,制定和完善各种法律、规章和制度,严格规范行政权和行政行为,使政府能够依法履行各项职能,包括依法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依法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依法保护人民群众各方面的权益,依法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等,确保行政管理体制在法制的轨道上运行。 2、创造稳定的经济社会环境。稳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只有创造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和社会发展环境,才能使投资者和消费者保持良好的心理预期,促进投资和消费健康发展。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创新管理方式,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保持经济平稳发展,促进社会不断进步。 3、保护好环境和生态。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良好、持久、和谐的环境与条件。这是各级政府必须切实负起的责任。从各国发展经验看,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往往忽视环境和生态保护,造成长期的严重后果。我们决不能走先污染破坏再治理恢复的老路。我们已经有过这方面的教训。 4、努力提供高效优质的公共服务。要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把提供人民群众必需的公共服务作为政府职能转变的切入点。通过制度和政策安排,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关系,努力缩小贫富差距,保护不同群体的合法权益和创造力,切实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及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进行了五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1982年改革,根据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进行,在大幅精简机构的同时,重点解决了领导体制和实际存在的领导干部终身制问题。 1988年改革,根据党的十三大精神进行,在精简行政机构和人员的同时,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问题。 1993年改革,根据党的十四大精神进行,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行政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在党政机关普遍进行“三定”工作,建立推行公务员制度,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1998年改革,根据党的十五大精神进行,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明确把政府职能界定为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政企分开有了新的突破,党政机关与所办的经济实体和管理的直属企业脱钩;中央各部门的部分审批权和具体事务性工作下放

政治与行政

《政治与行政》读书笔记 摘要:古德诺在《政治与行政》一书中,不仅明确提出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达”,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而且系统地论述了在政治与行政二分的前提下,如何使二者协调发展的问题。并从行政与立法、司法的关系,以及国家行政与政治、法律、政党的相互关系;行政与立法、司法的相互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以及行政功能与体制的关系等角度做出考察和分析,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如何实现政治与行政的协调。当前,国务院正进行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如何处理好政治与行政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党和政府的关系,让其分工合作,需要我们在经典中找寻灵感。 关键词:古德诺政治行政 一、写作背景 《政治与行政》这本书写于1900年,作者F·J·古德诺是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行政学家和法学家。古德诺执笔《政治与行政》的主要目的在于为美国克服以政党分赃制为代表的政治腐败出谋划策,正如作者自己所说:“这本小书的目的在于指出,法律条文所表明的正式政府体制,并不总与实际的体制相同。本书还试图指出,为了实际的体制比现在更符合作为法定体制基础的政治思想,对美国法定的正式体制必须进行那些改革。”那么,为什么当时的美国的政府体制需要改革呢?那就需要了解此书的写作背景。 从美国独立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短短的一百多年的时间里,美国的国土、人口、国家体制都急剧膨胀。美国巨大的国家潜力有待进一步的开发和凝聚,但建国时设立的政治框架、政治原则成为束缚美国国家政治体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美国的政治体制面临诸多问题,其中尤以以下三点为甚: 1. 分权过度 众所周知,从独立那一天起,美国的“国父们”就按照卢梭的三权分立的原则为其国家设置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但是,过度的分权导致行政体制结构松散,尤其是行政分权导致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分割,破坏了国家行政力量的统一性,对行政的政治控制难以贯彻,国家意志的执行和表达都出现了偏差 2. 国家行政体制落后于现代生活的节奏

中外行政制度比较

中外行政制度比较 教学单位:经济管理学院 年级专业:12级行政管理 学生姓名:韩福禄 学号:S12120401006 任课教师:张明莉 提交时间:2013年7月6日

大学生眼中的中西方行政制度差异 所谓行政制度,是以一定的行政思想和观念作指导的、由国家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有关国家行政机关的产生、职能、权限、组织结构、领导体制、活动规程等方面的准则体系以及政府体制内各权力主体的关系形态。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新的行政制度不断出现并取代原有落后的行政制度。我们可以通过对这些行政制度的分类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特征和本质区别,有助于我们了解行政制度建设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以便在我国行政制度改革的过程中趋利避害,取长补短。 “行政制度”又被称为“政府制度”,其应主要取决于国家权力机关的组织形式、行使国家权力人员的产生方式和国家权力机关之间的关系。根据国家元首、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以及政府组织形式上的特征,可以把政府制度划分为五种类型,即内阁制政府制度、总统制政府制度、半总统制政府制度、委员会制政府制度和人民民主制政府制度。 内阁制政府制度,亦称议会制政府制度或责任内阁制政府制度或议会内阁制政府制度。它是西方国家及其他国家由内阁(政府)总揽行政权力并向议会负责的一种政府制度。以英国为代表的内阁制政府制度具有以下主要特征:强调议会至上、内阁组成独特、国家元首“虚位”、内阁总揽行政权力、政府对议会负责。 总统制政府制度是由总统担任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的一种政府制度。大而言之,以美国为代表的总统制政府制度具有以下主要特征:总统独立于国会之外、总统一人兼任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政府与国会完全分离、政府成员与总统是僚属关系、政府不对国会负连带责任。 半总统制政府制度是一种介于总统制政府制度与内阁制政府制度之间、兼有内阁制特点的总统制政府制度。大致说来,以法国为代表的半总统制政府制度具有以下主要特征:形式上设有两名行政首脑(总统和总理)、政府不对总统负责而对议会负责、总统掌握实际的统治权,成为国家的权力中心。 委员会制政府制度亦称合议制政府制度,它是指国家最高行政权不是集中在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一人手中,而是由议会产生的委员会具集体行使的一种政府制度。瑞士是目前世界上唯一长期实行委员会制政府制度的国家,具有以下主要特征:议会至上、委员会成员权力相当、合议决策。 国务院制政府制度,是指中国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并对其负责、受其监督的政府制度。中国国务院制政府制度具有以下主要

德国行政体制改革及其意义启示_田磊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12年第2期第36卷(总第170期) №2,2012Vol.36General,№170 德国行政体制改革及其意义启示 田磊 (沈阳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辽宁沈阳110034) [摘要]20世纪八九十年代,德国政府开展了新一轮的行政体制改革,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1、精简政府机构,建设"小政府",更新行政理念;2改革公务员制度,管理规范化;3多种方式并举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4增加税种,节约开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当前,我国进入了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需要不断借鉴国外行政改革方面的先进经验,以进一步推进我国的行政改革。从德国的行政体制改革过程中,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对于推进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启示:1健全和完善我国法律体系,坚持走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之路;2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设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 3健全和完善公务员管理制度,建立严谨的公务员绩效管理体系;4采取多种形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5加快步伐,加强和完善以广大农村群众和城市职工为重点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 [关键词]德国行政体制改革启示[中图分类号]D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450(2012)02-0054-03 [收稿日期]2011-09-26 [作者简介]田磊(1985-),男,辽宁建平人,沈阳师范大学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德国社会出现了一系列危机,主要表现在:政府职能不断扩张,管理机构膨胀,各项开支增加,财政压力巨大;传统官僚体制效率低下,民众对政治普遍冷漠,对政府的回应能力下降,政府威信降低。为了应对这些危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德国联邦政府在“新公共管理”理论思潮影响下,积极开展行政体制改革,取得的成效比较显著。本文通过对德国联邦政府的所进行的行政体制改革的分析,认为其无论是在行政体制建设,还是在公务员制度、国有企业、社保体制等方面的改革都走出了一条具有本国特色的道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进入了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学习和借鉴德国在行政体制改革方面的先进经验,对于我们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法律体系建设,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完善公务员管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均极具借鉴参考意义。 一、德国行政改革的背景与原因 德国是由16个联邦州组成的联邦制国家,其政体为议会共和制,联邦议院是国家的最高立法机关。联邦政府实行责任内阁制,总理由议院选举产生为政府首脑,对议院负责。德国实行联邦、州、地方三级行政管理体制。从职责的划分上来看,立法权主要归属于联邦, 而行政权和司法权则主要归属于州政府。 一般来说,属于联邦的权限有:外交、国防、金融、货币、铁路、航空、部分税收;属于州的权限有:教育、州规划、治安、自然 保护、 农业保护、水资源、空间设计等。[1]在二战以后,德国的“福利国家”弊端凸显,社会福利支出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不断增加。由于公共行政采用了马克思·韦伯的官僚行政模式,随着德国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政府所要管理的事务逐渐增多,管理机构逐渐庞大,人员逐渐增多,财政开支扩大,造成了机构臃肿,官僚作风日益严重,行政效率低下,而人民对于政府的行政效率却进一步不满。为了缓解财政压力,联邦政府削减了社会福利的待遇,致使民众的情绪普遍不满。此外,德国也卷入了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危机,社会经济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些突出问题,缓解社会矛盾,德国联邦政府在“新公共管理”理论思潮影响下积极开展行政体制改革,在政府行政机构改革、公务员管理、国有企业、社保体制等方面的改革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二、德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一)精简机构,建设“小政府”,构建以“顾客”为导 ·54·

美国的行政制度和法国的行政制度比较分析

美国的行政制度和法国的行政制度比较分析 一、美国国会与法国议会 1.美国国会——众议院和参议院 (1)选举 美国最高立法机关,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参议员由各州选民直接选出,每州2 名,实行各州代表权平等原则。任期6年,每2年改选1/3 。众议员数按各州人口比例分配,由直接选举产生,每州至少1名,人数固定为435名,任期2年。 (2)权力 国会拥有宪法所规定的其他权力,如对外宣战权、修改宪法权等。参众两院各自还拥有特殊权力。如总统与外国缔结的条约及总统任命的高级官员须经参议院“咨询和同意”;参议院还有权审判弹劾案,有权在特殊条件下复选副总统;众议院有权提出财政案和弹劾案,有权在特殊条件下复选总统。国会立法活动常受院外活动集团的影响。 2.法国议会——上下两院 (1)选举 议会是法国最高立法机关,由国民议会和参议院两院组成。国民议会议员由普选产生,任期5年;参议院议员由选举团间接选举产生,任期6年,每3年改选1/3。 (2)权力 议会两院拥有立法、监督政府、审批国家预算等项权力,但其权力受到总统和政府的制约。两院以公开投票方式并由议会组成人员的绝对多数作出相同表决时,可以对总统的叛国罪提出控告。 二、美国总统与法国总统 1.美国总统 (1)总统的选举 美国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凡年满35岁,出生时即是美国公民,并在合众国境内居住已满14年者,都可以成为总统候选人 (2)总统的权力 根据宪法,美国总统拥有如下权力:行政权、法律执行权、官员的任命权和免职权、立法动议权和立法否决权、行政立法权、外交权、军事指挥权和军队官员任命权、赦免和缓刑权以及宣布紧急状态权。 (3)美国总统不得解散议会,但议会可以弹劾总统:美国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在外交权和司法权方面,美国总统完全受制于议会,必须议会讨论通过,而且在六个月后便自动终止。 2.法国总统 (1)总统的选举 法国总统由选举团选举产生,任期七年。选举团由议会议员、省议会议员、海外领地议会议员及市议会议员选出的代表组成。 (2)总统的权力 根据宪法,法国总统拥有如下权力:任免总理和组织政府、任命国家文职和军职人员、支持内阁会议、解散国民会议、颁布法律、发布咨文、军事权、外交权、关于举行公民投票的权力,司法权以及紧急状态权力。 (3)法国总统可以解散议会,议会虽然拥有对总理的弹劾权,但只有当总统犯有叛国罪时才能进行弹劾;法国总统是国家元首,也掌握有最高的行政权力,但之下还有总理,在名义上,总理才是政府首脑;在外交权和司法权方面,法国总统的权力似乎更大一些,在使用非

政治和行政

政治就是通过公民中的政党组织指导或影响政府政策的行为或职业”因此,它不仅包括政府的伦理道德方面的内容,而且,只要公职的占有可能取决于个人的政治态度或政治贡献,它就经常不顾伦理道德的原则而特别包括那些左右公共舆论,吸引与引导选民,以及获取与分配公职任取权的艺术。 布劳克在其《法国行政辞典》中把“行政”定义为:“公共服务的总体,从事于政府意志的执行与普遍利益规则的实施”。《世纪辞典》有关“行政”的说法就是:“行政人员的责任或职责,特别就是政府的执行职能,包括政府的总体的与局部的所有的权力与职责的行使,它既不就是立法的,也不就是司法的。”我们可以瞧到,这些定义都着重于说明,政治与指导与影响 的政策相关,而行政则与这一政策的执行相关。这就就是这里所要分开的两种职能。“政治”与“行政”正就是我们为表达这二种职能而选用的两个词。 近来有关行政的著述家已经认识到,从理论探讨与实践便利的角度说,行政不应再只被当 作执行机构(政府中的这个机构就是由成文法所规定的执行性机构)的一种职能。相反,人们已经瞧到,行政就是执行国家意志的职能。在某些方面,它在范围上可能比由成文法规定的执行性机构的职能要大一些,在另一方面则可能要小一些。因此,在所有的政府体制中都存在着两种主要的或基本的政府职能,即国家意志的表达职能与国家意志的执行职能。在所有 的国家中也都存在着分立的机关,每个分立的机关都用它们的大部分时间行使着两种职能中的一种。这两种职能分别就就是:政治与行政。 如果为了防止政治在具体细节问题上影响行政,而试图在政府中把分别主要承担这两种职能的机构在法律上分开,政治对行政治的职能前面说过,政治的职能在于对国家意志的表达。但就是,这种职能的行使可能不只委托给政府中的某一个或某一套机构。另一方面,任何一个机构或一套机构也可能不只限于行使这一种职能。因此,分权原则的极端形式不能作为任何具体政治组织的基础。因为这一原则要求存在分立的政府机构,每个机构只限于行使一种 实际政治的需要却要求国家意志的政的必要控制势必要在法律之外进行。这就就是美国政治体制中的情况。美国政治体制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建立在政府权力分立的基本原则上的。由于按宪法制定的法律授予了执行官员与行政官员独立的地位,所以要在法定的正式政府体制中发挥政治对行政的必要控制就不可能了。 古德诺认为,必须使美国的政府体制作出某种调整以正式容纳政党这个现实,发挥它已有的协调功能,制定出政党的行为规范,减轻与消除政党有可能给社会带来的消极因素。为使政党能对整个政府负起全责,首先,要变革美国行政分权的体制,向行政集权发展,追求高效率行政、摘要:古德诺认为国家有意志表达与意志执行两种基本职能,即政治功能与行政功能,由此提出政治与行政的二分论,但她的主要研究意向不在于政治与行政的“分离”,而就是注重政治与行政之间的“协调”。协调途径之一就是政治对行政的控制,途径之二就是行政的适度集权。这种瞧似矛盾的协调在法定体制内就是无法完成的。古德诺考察了美国政治体制,发现这一协调力量来自法定体制之外的政党。政党通过对立法机构成员与执行机构成员的挑选,恢复了被法定体制割断了的立法机构对行政机构的某种有效控制;政党通过对中央行政官员与地方行政官员的挑选,建立起一种必要的行政集权。 1887年,威尔逊发表了被誉为行政学开山之作的《行政学研究》一文,主张建立一门关于行政的科学,以研究如何有效推进政务,提高政府效能。其行政思想的巨大贡献在于,提出行政学研究必须从政治学领域中分离出来,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与专门的学问进行。威尔逊将政治与行政分离,将行政界定为事务性与技术性的活动领域,政治则就是在重大而且带有普遍性的事项方面的国家活动。她在《行政学研究》中明确指出政治与行政就是两个不同的研究领域,认为“行政管理就是置身于‘政治’所特有的范围之外的。行政管理的问题并不属于政治问题。虽然行政管理的任务就是由政治加以确定的,但政治无需自找麻烦地去直接指挥行政管理机构。”“政治就是政治家的特殊活动范围,而行政管理则就是技术性职员的事情。政

中外行政体制比较答案

一、名词解释 行政制度: 是指有关国家行政机关的组成、体制、权限、活动方式等方面的一系列规范和惯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制度是国家根本政治制度和中央地方关系模式的产物,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体制下的中央行政体制、中央行政机关对地方各级行政机关的领导关系以及地方各级行政体制。 世卿世禄制:卿是古代高级官吏的称呼。世卿就是天子或诸侯国君之下的贵族,世世代代、父死子继,连任卿这样的高官。禄是官吏所得的享受财物。世禄就是官吏们世世代代、父死子继,享有所封的土地及其赋税收入,世袭卿位和禄田的制度在古代曾十分盛行。 三公九卿制:三公九卿的中央官制为秦王政接受李斯建议所制,以皇帝为尊,下有三公,分别为太尉,管理军事;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理国家监察事务。九卿对丞相负责,按其职能,行使权利。九卿其实并不止此数,但按韦昭所说的“汉正卿九”,用秦时的官名分别为:奉常,掌管宗庙祭祀,和国家之礼;郎中令,负责皇帝禁卫;卫尉,负责皇宫守卫;太仆,负责皇帝车马;少府,负责皇帝财政;廷尉,负责司法;典客,负责外交和内部少数民族事务;治粟内史,负责粮食和财政;宗正,负责皇室事务。 辅政体制: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当君主冲龄之时,在特定的形势下,王朝会出现一种短期的政权构成形式,即临时的特殊政体。 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是魏文帝曹丕为了拉拢士族而采纳陈群的意见。曹丕篡汉前夕即延康元年(220年)由魏吏部尚书陈群制定。此制至西晋渐趋完备,南北朝时又有所变化。它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之科举,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乃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从曹魏始至隋唐科举的确立,这其间约存在了四百年之久。 公民大会:公民大会(ecclesia)是古希腊城邦和古罗马的最高权力机关。 等级代表君主制:等级君主制是王权借助等级代表会议实施统治的一种政权形式,贵族和市民阶层共同参政,并在一定程度上分享权力。这是西欧封建制度的重要特征之一。在等级君主制时期司法和军事等方面的权利渐渐集中到中央,等级代表会议则主要掌控国家赋税的批准权和分摊权,市民阶层的利益和要求开始受到重视。等级君主制相对于中世纪早期的政治混乱和割据状态而言,具有历史进步意义,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内阁制: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对议会负责的政体形式。与总统制相对。由于内阁制政府具有对议会全权负责的特征,故又称责任内阁制、议会内阁制。 总统制:总统制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与议会内阁制相对称,指由选民分别选举总统和国会,由总统担任国家元首,同时担任政府首脑的制度。实行总统制的国家,在宪法中都规定了总统的职权。与议会内阁制相比较,总统制的特点是以总统为行政首脑,行政机关从属于总统而非议会。在总统制下,总统独立于议会之外,定期由公民直接或间接选举;总统只向人民负责,不对议会负责。有些国家虽然也设总统,但总统只是国家元首,不兼任政府首脑,内阁由议会产生,只对议会负责。这种情况不属总统制。

浅谈行政体制改革的认识与思考

浅谈行政体制改革的认 识与思考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浅谈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认识与思考 行政体制改革是指在各种社会力量和行政环境的影响下,政府有意识、有计划地调整和改变行政组织的结构、体制、职能和工作人员的行为方式的活动。其目的是提高行政效率,增强行政能力,以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一、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世界正发生着深刻变化。适应时代要求,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建设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美好社会,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 (一)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是适应时代变迁的客观需要。当今世界,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推动下,经济社会呈现出加速变迁的趋势,人类遇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经济风险加大。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的依存度越来越高,影响一国经济发展的因素大大增加。一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不仅需要本国的努力,也有赖于国际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不仅要建立在本国政治社会稳定有序的基础上,也有赖于国际社会的稳定有序。二是社会问题增多。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社会的组织形式、利益关系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人类所面临的社会问题日益增多。同时,由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过度开发,资源矛盾激化,人与自然不协调的问题日益突出。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既极大地

促进了生产力发展,也带来了诸多新的社会问题。三是防范社会风险的难度加大。当今社会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人口流动的范围和速度不断加大,跨国跨境流动更加便捷。恐怖主义等跨国跨境犯罪活动愈加猖獗,艾滋病以及一些传染性疾病的传播成为世界性问题。社会治理无论涉及的范围还是复杂的程度都大大增加,防范社会风险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是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迫切要求。虽然各国的发展水平不一,面临的问题也不尽相同,但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一些发达国家长期推行高福利政策,这虽然有利于缓解贫富差距的矛盾,但它所带来的经济发展放缓、财政收入增长减慢,使高福利政策难以为继。而且,高福利政策还使一部分人的进取精神削弱,经济发展活力受到抑制。一些发展中国家既存在经济发展水平难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问题,也存在单纯强调经济发展而忽视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的问题,导致社会事业发展滞后。 (三)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是提高政府社会管理水平的必然选择。世界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社会治理,社会治理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有时预见性、针对性还不强;有的应该承担的社会治理责任还不到位、效率不高,公众参与程度不够,贫富差距仍然比较大,特别是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还比较弱,等等。要解决

行政体制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试题及答案(综合了几套题)资料

考试标题《行政体制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下试 卷 本试卷共有判断题 15 道,单选题 15 道,多选题 10 道,总分100 分,60 分及格。 所属课程《行政体制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下倒计时 33:6 得分:86.25!恭喜, 一、判断题(15 道) 1. 党的十八大关于服务型政府的论述以及2013年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论述中,都涉及了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问题。 正确 2. 大部门体制改革,是优化公共服务的一个必要条件。 正确 3. 1993年行政体制改革的成果为设置党政综合机构。 正确正确 4. 1982年行政体制改革的背景为适应经济工作重心的转移。 正确 5. 2008年行政体制改革效果显著。 错误 6. 资源配置方式对政府组织架构及其部门设置具有决定作用。 正确 7. 大部门体制改革,是为构建服务型政府所要求的政府架构。 正确 8. 十八大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是保证人民当家做主。 正确 9. 目前,我国的社会组织存在着没有注册登记的问题。 正确 10. 大部门体制对政府组织结构优化的重要意义包括大部门体制与政府管理扁平化。 正确 11.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新任务:“要按照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目标,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

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正确 12. 中国地域辽阔,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国务院部门管得过多过细,既管 不了管不好。 正确 13. 大部门体制是政府职能的载体,而政府需求归根结底由社会需求决定。 正确 14. 大部门体制,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一个基本前提。 正确 15. 十四大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正确 1. 1987年行政体制改革的最大贡献是减少了副职,促进了干部年轻化。 错误 2. 十八大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是保证人民当家做主。正确 3. 大部门体制对政府组织结构优化的重要意义包括大部门体制与政府管理扁平化。正确 4. 1982年行政体制改革的背景为适应经济工作重心的转移。正确 5. 1993年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明确。正确 6.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概括而言,发展是指和谐发展。 错误 7. 十八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要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正确 8. 大部门体制是政府职能的载体,而政府需求归根结底由社会需求决定。正确 9. 目前,我国的社会组织存在着没有注册登记的问题。正确 10. 2003年行政体制改革错过了通过调整上层建筑促进科学发展的战略时机。正确 11. 2013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的亮点在于将转变政府职能放在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位置。正确 12. 大部门体制改革如果没有党政高层亲自推动,步履维艰。正确 13. 大部门体制改革,是优化公共服务的一个必要条件。正确 14. 大部门体制改革本质上属于行政权力在党政机构内部的重新配置。正确 15. 1993年行政体制改革的成果为设置党政综合机构。正确

古德诺《政治与行政》读书笔记

++++++++++++++++++++++++++++++++++++++++++++++++ 《政治与行政》 —读书笔记 在国家的主要功能一章中,开篇讨论了法外制度和法定制度的关系。古德诺提出,大多数研究政府问题的著述者,都倾向于考察法定的正式政府组织。但这种方法会使学者们在判断国家真正的政治生活时误入歧途。古德诺认为,同法定的制度一样,法外的制度也决定着政府体制的特点。“事实常常是这样,法外制度比能够提供政治体制框架的法定制度对政治体制的影响更大”,对此古德诺用了英国内阁和美国总统选举的例子来证明。“政府体制不是建立在成文宪法之上的国家,法外的制度就更有可能在关于政府体制的理论讨论中占据一席之地。因为在这种国家里,宪法本身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惯例。”古德诺引用甄内斯特的观点,得出其观点:不同民族的政治制度,将显示出比只囿于考察宪法和法律的正式条款所想象的政治制度具有更大的相似性。人类的政治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性的事实,即人为人类的事实。正是由于不同国家的实际政治体制有这种相似性,人们才有可能去用抽象的方法考察国家。其次,古德诺还借鉴孟德斯鸠的政府功能划分思想,分析诠释了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的分权理论。在阐述国家的主要功能中,古德诺认为,在多有的政治体制中,都存在着两种主要的或基本的政府功能,即国家意志的表达和国家意志的执行,称之为“政治”与“行政”。政治即是通过公民中的政党组织指导或影响政府政策的行为或职业。而行政则是公共服务的总体,从事于政府意志的执行和普遍利益规划的实施。从而总结出“政治”与“行政”即国家意志的表达功能和国家意志的执行功能的结论。 在第二章政治的功能中,古德诺综述了政治的功能首先与国家意志的表达有关,其次与国家意志的执行有关。政治的需要要求国家意志的表达与执行之间协调一致。原因是:功能的行使可能不只委托给政府中的一个或某一套机构;任何一个机构或一套机构也可能不只限于行使这一功能。通过考察政党体制研究政治的功能问题,古德诺认为政治功能与国家意志的表达有关。他指出了选举和投票的法律发展的过程,并对选举和投票的法律发展表明:政党作为一种政治机构获得了某种法律上的承认,即政党在法定的正式政府组织中已取得了它的地位。此外,政治的功能与国家意志的执行有关,这是表达国家意志的机关对执行机关的必要控制。其控制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为了保证国家意志的执行,政治必须对行政进行控制;为了保证政府的民治性和行政的高效率,又不能允许这种控制超出所要实现的合理目的。这种控制有其限度把握:即扩展过度和行政效率﹑表达国家意志的能力下降。在这一章的最后,古德诺总述了政治的功能。其一,功能主要与对国家意志的表达有关,它不仅涉及到决定谁最根本地,谁其次地和谁代理的表达国家意志等国家主权和政府政治体制问题,还与决定采取何种方式表达国家意志有关。其次,它又与国家意志的执行有关。最后,政治的功能包括:制宪、立法、政府官员选举,以及对国家意志执行功能的控制。 在论述地方与中央政治时,古德诺认为,地方不受控制,它就会脱离国家(或州)从而使整体走向分裂。为避免分裂,中央政府便会通过加强立法(因为行政权在地方手中)来限制地方权力,保证统一。而地方则会使用消极的不执行权来对抗。而如此一来,一方面国家的意志无法贯彻,另一方面宪法所规定的地方自治权实际上也受到了侵犯和否定。在古德诺看来,这正是美国的情形。为此,要改变这种现状,便只有通过行政权的集中这个唯一的途径。他认为,传统上人们对集权的担忧和恐惧其实是受到了误导,是没有根据的。因此,古德诺主张行政权的必要集权。他这种行政适度集权思想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与启示。 执行国家意志的功能称作行政。行政既是司法的,又是政府的。非立法的机关的活动通常就作司法行政。除去司法方面以外的行政功能可以叫做行政。这是古德诺对于行政的定义。

《西方行政制度》教学作业1答案

行政管理专业(开放专科) 《西方行政制度》教学作业1 一、名词解释: 1.行政制度P3 答:行政制度(即政府制度)是由国家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有关国家行政机关的组成、体制、职能、权限、活动方式及互相关系等方面的一系列规范和准则体系。 2.麦格雷戈X理论—Y理论P35 答:道格拉斯·麦格雷戈提出了有关人性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是消极的X理论,即人性本恶,另一种是基本上积极的Y理论,即人性本善。X理论阐述了独裁式的管理风格,而Y 理论则阐述了民主式的管理风格。 3.经济人P42 答:微观经济学家认为,作为一个人,无论他处在什么地位,人的本性都是一样的,都以追求个人利益极大化,个人的满足程度为最基本的冬季,并假定人都具有经济人特点。 4.政府失灵P42 答:所谓政府失灵是指个人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在现代议会制民主政治中得不到很好的满足,公共部门在提供公共物品时趋向于浪费和滥用资源,致使公共支出规模过大或者效率降低,政府的活动并不总像应该的那样或像理论上所说的那样“有效”。

二、简答题 1.行政制度的特征主要有哪些?P4 答:1、权力规范性; 2、严格法制性; 3、环境制约性; 4、效力强制性; 5、形式多样性2.简述行政制度的主要功能。P5 答:1、维护国家政治统治;2、规范行政权力运作;3、促进经济发展;4、实现公共管理职能3.公共行政的发展变革上的总体趋势。P13-14 答:一、公共行政越来越多地受到国际环境的约束;二、信息技术将推动行政组织管理深度变革; 三、政府职能的市场化与社会化趋势将继续下去;四、更加强调政府的责任性。 4.简述柏拉图的主要行政制度思想。P22-23 答:一、哲学家治国;二、四种政体;三、行政制度的运转要遵循依法行政的思想 5. 简述巴纳德的组织三要素。P31 答:1、协作的意愿;2、共同的目标;3、信息沟通是组织中所有活动的依据。 三、论述题 1.试述亚里士多德的行政制度思想。P23-24 答:亚里士多德认为:“一切政体都有三个要素,作为构成的基础,一个优良的立法家在创制时必须考虑到每一个要素,怎样才能适合于其所构成的政体。倘使三个要素都有良好的组织,整个政体也将是一个健全的机构,各要素的组织如不相同,则其合成的政体也不相同。三者之一为有关城邦一般公务的议事机能;其二为行政机能部分;其三为审判(司法)机能。”亚里士多德所说的三要素同近代西方国家的立法、行政和司法三大权力是有区别的。其议事机能虽类似现代的立法权,但所议之事除立法外.也包括一些有关行政、司法的事情。其行政机能也和现代的行政权不完全一样,但是他毕竟是将行政机能区别于立法(议事)机能和司法机能,并进行了专门的论述。在《政治学》里,亚里士多德也对“行政机能有哪些职司,所主管的是哪些事,以及他们怎样选任”进行了分析。 此外,亚里士多德还提出设置行政机构的依据,即城邦事务管理的实际需要;行政机构的设置要以管理的业务或对象为依据;不同的政体有不同的行政机构与之相适应。行政组织应当具

浅谈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浅谈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容摘要:三十多年来,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成就巨大,已基本摆脱了旧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束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新行政管理体制正在形成。主要成就表现在四个方面:行政管理的化迈出重大步伐,行政管理的科学化取得很大进步,行政管理的法制化法律体系已经初步形成,行政管理的现代化正在逐步推行。 关键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成就

一、当代中国行政管理体制的概况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进行了六次政府机构的改革,不仅有力地促进了政府机关本身的精简,还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了政府职能,特别是转变了政府经济管理职能。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在动因都有所不同,使其呈现出了极其鲜明的个性,表现在:⑴变革的深刻性。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进行的革命性变革,对政府职能的简化、政府组织结构的调整、政府行为方式的改革乃至政府工作人员观念的冲击都是史无前例的;⑵改革与发展相互依存度高;⑶外部制约因素的相互交织。 从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一直在深入持久地进行着,并取得了巨大成就。 二、当代中国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的必要性 行政管理体制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治、科学文化、和谐社会发展的要求,并且其改革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基点,以重塑政府形象和增强政府公信力为推动力,全面履行行政职责,提高政府的行政意识和能力。中国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1、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己经适应不了飞速发展的国民经济了,甚至成为其阻力和障碍。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所以建立一个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行政管理体制成为了当务之急。 2、中国的行政管理机构庞大,人员臃肿,政企不分,官僚主义严重,影响力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也影响党和群众的关系,这个问题亟待解决。 3、政府部门职能交叉、权责脱节、机构重叠、办事效率低、考核体系不健全。 4、国民收入分配不合理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滞后,影响了党的群众基础。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能够消除经济社会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是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关键环节。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社会经济和谐的发展与中国行政管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性和趋势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性和趋势 金祥贵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各项改革的全面展开和不断深人,我们对行政体制改革目标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进入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在这一新形势下,继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坚持政企、政事、政社分开,精简、统一、效能和依法行政的原则,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整合行政资源,优化政府结构,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形成结构合理、职责明晰、运转协调、行为规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公共行政体制。建立与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民主政治建设相配套的公共行政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民主政治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一、行政管理体制的含义 一般地说,行政管理体制是指一个国家行政机构设置,行政职权划分及为保证行政管理顺利进行而建立的一切规章制度的总称。所以,从本质上说,行政管理体制就是一个国家的政体及其管理制度的集中反映;从运行状态上说,它就是种行政管理机构、管理权限、管理制度、管理工作、管理人员等有机构成的一个管理系统。 行政管理体制的涵义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1.行政管理体制的核心是各级行政机构的权力和职责的划分。任何行政管理体制的建立、改革与完善,都是围绕着行政政权的划分或分配进行的。所以,行政职权是构成行政管理体制的基本要素,行政职的划分或分配在行政管理体制中占有重要地位。 2.行政机构是行政管理体制的载体或组织形式。如果没有一定的行政机构,行政人员就无法施行行政职权,行政管理职能就不能发挥作用,行政管理体制也就失云了存在的形式。因此,行政管理体制的建立、改革和完善,总是伴随着行政机构的建立、改革和完善而进行的。 3.一定的规章制度和法律程序是行政管理体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没有一定的

中外行政制度比较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电大论文

中外行政制度比较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摘要】对中国和外国(主要是西方发达国家)的行政制度(亦称政府制度)进行比较研究,具有多重意旨。总体而言,比较研究政府制度的主要意旨在于:揭示中外政府制度的相同性和相异性,提升我们在政府制度方面的知识素养和分析能力;探索和构建比较政府制度的学科体系,促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科学和行政科学的发展和繁荣;明确可以借鉴和吸取的外国政府制度的合理因素以及改革和建设经验,扩展我们的视野,启迪我们的思路,把我国社会主义政府制度的改革和建设置于更加科学的基础上。在对各国行政制度进行比较研究时,应当体现依照宪法原则、可比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的精神,还应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指导下,正确运用比较分析、矛盾分析和系统分析的方法。 【关键词】行政制度内涵行政制度比较启示 行政制度(即政府制度)是以一定的行政思想和观念作指导的、由国家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有关国家行政机关的产生、职能、权限、组织结构、领导体制、活动规程等方面的准则体系以及政府体制内各权力主体的关系形态。第一,行政制度的核心内容是行政权力体制的法定性规则。第二,行政制度内含着相互关联、有序组合的多层次结构。总体观之,行政制度是一个由内层、中层和外层有机构成的多层次结构系统第三,行政制度与行政思想(观念)、行政主体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政府制度。行政制度有自身的发展逻辑,存在着许多异同。对这些政府制度进行分类是人们对中西政府制度进行比较研究的较为便捷和有效的切入点。通过对中西政府制度的分类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特征和本质区别,有助于我们从总体上了解中西政府制度建设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趋利避害,取长补短。而且我国与西方国家同处于信息技术时代,同样面对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这决定西方行政制度的某些方面对我国谋求行政现代化也具有借鉴意义。 一、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积极探索我国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政府管理模式。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权力高度集中,地方无法表现出自己的需要和意志,具有明显的受控制性、依附性和被动性。因此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一大任务就是要下放权力。但是如果权力过于分散、不利于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或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监控,又会致使调控乏力、地方权力泛滥。因此,要求我们明确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职责权限,区分中央专有权、地方专有权、中央地方共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