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络技术基础》练习题.doc

《网络技术基础》练习题.doc

《网络技术基础》练习题.doc
《网络技术基础》练习题.doc

《网络技术基础》练习题

填空

1.在计算机网络中,所有的主机构成了网络的子网。

2.在Internet与Intranet之间,由负责对网络服务请求的合法性进行检查。

3.为了确保无差错传输,接收端可以通过检错码检查传输的数据帧是否正确,一旦发现传输错误,则采用方法进行纠正。

4.在TCP/IP参考模型的传输层上,协议实现的是一种面向无连接的协议,它不能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并且没有差错检验。

5.在令牌环网络中,为了解决竞争问题,使用了一个称为的特殊标记,只有拥有它的节点才有权利发送数据。

6.为资源子网提供信息传输服务。

7.是利用局域网低层所提供的数据传输功能,为高层网络用户提供局域网共享资源管理服务和其他网络服务功能的局域网系统软件。

8.是WWW客户机与WWW服务器之间的应用层传输协议。

9.基于TCP/IP协议的各种互连网络管理标准,采用 ,得到众多网络产品生产厂家的支持,成为实际上的工业标准。

10.通常,用户计算机接入Internet有三种方式:通过网络接入、通过联机服务系统接入和。

11.虚拟局域网技术的核心是通过和交换设备,在网络的物理拓扑结构的基础上,建立一个逻辑网络。

12.集线器是局域网中的重要部件,是作为网络连接的o

13.为了解决应用程序对网络过分依赖的问题,在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加一层中间件,其功能是O

14.互连网络的基本网络概念是:网络连接、和网络互通。

15.网桥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的,可连接若干个局域网网段。

16.路由器是一种智能型网络设备,其基本功能是:网络连接、和设备管理。

17.一般用于不同类型、差别较大的网络系统之间的互连。

18.1ntemet中的用户远程登录,是指用户使用命令,使自己的计算机暂时成为远程计算机的一个仿真终端的过程。

19.电子邮件系统采用工作方式。

20.电子邮件的传送是依靠进行的,其主要任务是负责服务器之间的邮件传送。

21.计算机网络按作用范围(距离)可分为、和。

22.调制解调器的作用是实现信号和信号之间的转变;数字数据在数字

信道上传输前需进行,以便在数据中加入时钟信号。

23.脉冲编码调制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过程,即:、和。

24.在一个IP网络中负责主机IP地址与主机名称之间的转换协议称为,负责IP地址与MAC地

址之间的转换协议称为。

25.CSMA/CD的原理可以简练地概括为, , , o

26.IP地址的主机部分如果全为1,则表示地址,IP地址的主机部分若全为0,则表示

地址,127.0.0.1被称作地址。

27.计算机网络中,分层和协议的集合称为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其中,实际应用最广泛的是______________ ,由它组成了Internet的一整套协议。

28.在廉价冗余磁盘阵列技术中,是磁盘镜像;是采用数据分割技术将若干物理磁盘连接成一个逻辑磁盘。

29.10/100/1000Mbit/s自适应的以太网网卡分别符合的标准是:、和30.IEEE802的数据链路层分为两个功能子层: 和

二.单项选择题:

1.X.25网络是一种()。

A.企业内部网

B.帧中继网

C.局域网

D.公用分组交换网

2.IP地址由一组()的二进制数字组成。

A.8位

B. 16位

C. 32位

D. 64位

3.设数据比特序列为“10110”,生成多项式为G(X)=X4+X+1,贝IJCRC校验码为()。

A.10011

B. 10101

C. 1010

D. 1111

4.Ethernet Switch的100Mbps全双工端口的带宽为()。

A.100Mbps

B. 10/100Mbps

C. 200Mbps

D. 20Mbps

5.在常用的传输介质中,()的带宽最宽,信号传输衰减最小,抗干扰能力最强。

A.双绞线

B.同轴电缆

C.光纤

D.微波

6.在下面给出的协议中,()是TCP/IP的应用层协议。

A.TCP

B. RARP

C. DNS

D. IP

7.路由器运行于OSI模型的()。

A.数据链路层

B.网络层

C.传输层

D.物理层

8.调制解调技术主要用于()的通信方式中。

A.模拟信道传输数字数据

B.模拟信道传输模拟数据

C.数字信道传输数字数据

D.数字信道传输模拟数据

9.在下面的IP地址中,()属于C类地址。

A.141. 0. 0. 0

B. 3. 3. 3. 3

C. 197. 234. 111. 123

D. 23. 34. 45. 56

10.帧中继技术本质上是()交换技术。

A.报文

B.线路

C.信元

D.分组

11.决定使用哪条路径通过子网,应在OSI的()处理。

)o

C.分组交换

D.数据报分组交换

)。

B.将物理地址解析为IP 地址

D.将IP 地址解析为主机域名

17. 设数据传输速率为4800bps,采用十六相调制,则调制速率为:( A. 4800baud B. 3600 baud C. 2400 baud D. 1200 baud

18. 在计算机网络中,将语音与计算机产生的数字、文字、图形与图像同时传输,必须先将语

音信号数字化,利用(

A.差分Manchester 编码

C. Manchester 编码

19. 光纤分布数据接口FDDI 采用( A.星型 B .环型

)可以将语音信号数字

化。

B. FSK 方法

D. PCM 技术 )拓扑结构。

D.树型

)o

)o

A. 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传输层

12. 在IEEE802.3物理层标准中,10BASE-T 标准采用的传输介质为(

)。

A. 双绞线

B.基带粗同轴电缆

C.基带细同轴电缆

D.光纤 13. ( )是整个结构化布线系统的骨干部分。

A.

垂直竖井系统 B.平面楼层系统 C.设备间子系统

D.布线配线系统

1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虚电路与线路交换没有实质不同

B. 在通信的两个站点间只能建立一条虚电路

C. 虚电路的各个节点不需要为每个分组作路径选择

D. 虚电路在传送数据前必须建立起专用的通信线路 15. 下列交换方法中,( )的传

输延迟最小。

A.报文交换

B.线路交换

16. ARP 协议的主要功能是:( A.将IP 地址解析为物理地址 C.将主机域名解析为IP 地址

20. Fast Ethernet 每个比特发送时间为( )。

A. 1000ns

B. 100ns

C. IOns

D. Ins

21. 在下面的操作系统中,( )不能直接用来建立对等结构的局域网。

A. Windows 98

B. Windows 95

C. Windows 3.1

D. Personal NetWare

22. 在Client/Server 结构中,客户机使用一条SQL 命令,将服务请求发送到( ),由它将

一条SQL 命令的执行结果回送给客户机。 A.文件服务器 B.数据库服务器 C.应用服务器 D.对象服务器 23. 局域网的协议结构一般不包括( )0

A.网络层

B.物理层

C.数据链路层

D.介质访问控制层

24. 如果在一个机关的办公室自动化局域网中,A 部门和B 部门已经分别组建了自己部门的

Ethernet,并且网络操作系统都选用了Windows 2000 Server,那么将这两个局域网互连起来 最

D. Gateway

)协议。

简单的方法是选用( A. Repeater B. Bridge

C. Router

25. 在Interne 伯勺基本服务功能中,电子邮件采用的是(

C. 6层

)。

B.减少电磁干扰辐射D.减少电缆的阻抗D. 9层

A.Telnet

B. FTP

C. rlogin

D. SMTP

26.()在多路复用技术中具有动态分配时隙的功能。

A.同步时分多路复用

B.统计时分多路复用

C.频分多路复用

D.波分多路复用

27.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局域网传输数据的类型、网络的响应时间、吞吐量和利用率,以及网络

应用等各种网络特性的技术中,最为重要的是()。

A.传输介质

B.拓扑结构

C.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D.逻辑访问控制方法

28.使用匿名FTP服务,用户登录时常常使用()作为用户名。

A.anonymous

B.主机的【P地址

C.自己的E-mail地址

D.节点的IP地址

29.在Intranet服务器中,()作为WWW服务的本地缓冲区,将Intranet用户从Internet中访

问过的主页或文件的副本存放其中,用户下一次访问时可以直接从中取出,提高了用户的访问速度。

A. WWW服务器

B.数据库服务器

C.电子邮件服务器

D.代理服务器

30.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不基于特定机型、操作系统或公司的网络体系结构OSI模型中,

将通信协议分为()0

A.4层

B. 7层

31.在电缆中屏蔽的好处是:(

A.减少信号衰减

C.减少物理损坏

32.通信子网为网络源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提供了多条传输路径的可能性,路由选择是(

)。

A.建立并选择一条物理链路

B.建立并选择一条逻辑链路

C.网络节点收到一个分组后,确定转发分组的路径

D.选择通信媒体

33.在下列有关虚拟局域网的概念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虚拟网络是建立在局域网交换机上的,以软件方式实现的逻辑分组

B.可以使用交换机的端口划分虚拟局域网,且虚拟局域网可以跨越多个交换机

C.在使用MAC地址划分的虚拟局域网中,连接到集线器上的所有节点只能被划分到一个虚拟网

D.在虚拟网中的逻辑工作组各节点可以分布在同一物理网段上,也可以分布在不同的物理网段

34.若要对数据进行字符转换和数字转换,以及数据压缩,应在0,1的()层上实现。

A.网络层

B.传输层

C.会话层

D.表不层

35.下列对数据链路层的功能特性描述中,不是正确的是:()。

A.通过交换与路由,找到数据通过网络的最有效的路径

B.数据链路层的主要任务是提供一种可靠的通过物理介质传输数据的方法

C.将数据分解成帧,并按顺序传输帧,并处理接收端发回的确认帧

D.以太网的数据链路层分为LLC和MAC子层,并在MAC子层使用CSMA/CD的协议方式争用信

36.综合业务数字网的基本速率接口和基群速率接口的传输速率分别为()。

A.l 28Kbit/s 和1.544Mbit/s

B.64Kbit/s 和2.048Mbit/s

C.l 44Kbit/s 和1.544Mbit/s

D.l 28Kbit/s 和2,048Mbit/s

37.下列关于卫星通信的说法,错误的是:()o

A.卫星通信通信距离大,覆盖的范围广

B.使用卫星通信易于实现广播通信和多址通信

C.卫星通信的好处在于不受气候的影响,误码率很低

D.通信费用高,延时较大是卫星通信的不足之处

38.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以令牌环媒体访问控制标准()为基础。

A.IEEE 8023

B. IEEE 802.4

C. IEEE 802.5

D. IEEE 802.1

39.计算机发展的早期阶段是以单计算机为中心的联机系统,其特点不包括:()。

A.终端并不占用计算资源,而主机将计算资源分时提供给终端

B.主机只需要进行数据处理,通信控制由其他设备完成

C.网络属于集中控制,可靠性低

D.线路利用率低,整个系统的费用高

40.对于两个分布在不同区域的10BASE-T网络,如果使用细同轴电缆互连,在互连后的网络中,

两个相距最远的节点之间的布线距离为()。

A.200米B, 700米 C. 300米 D. 385米

41.在网络中,将语音与计算机产生的数字、文字、图形与图像同时传输,将语音信号数字化的

技术是()o

A.QAM调制

B.PCM编码

C. Manchester编码

D. FSK调制

42.在OSI参考模型中能实现路由选择、拥塞控制与互连功能的层是()。

A.传输层

B.应用层

C.网络层

D.数据链路层

43.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传输的数据单位分别是()o

A.报文、帧、比特

B.包、报文、比特

C.包、帧、比特

D.数据块、分组、比特

44.在理想状态的信道中,数据从发送端到接收端是无差错的,但实际应用中,数据的传输会产

生差错,下面哪一个不是由于物理介质影响差错的因素()。

A.信号在物理线路上随机产生的信号幅度、频率、相位的畸形和衰减

B.电气信号在线路上产生反射造成的回波效应

C.数据的压缩率太高,造成在传输中出现的错误无法克服

D.相邻线路之间的串线干扰,以及闪电、电磁的干扰等

45.网络操作系统的系统容错技术中不

包括下面哪一个():

A.硬盘镜像

B.事务跟踪系统

C.电源备份

D.用户鉴权

46.在给主机配置IP地址时,哪一个能使用(

)。

A.29.9.255.18

B.127.21.19.109

C.192.5.91.255

D.220.103.256.56

47.水平布线系统是结构化布线系统中的六个子系统之一,下面关于水平布线系统的说法错误的

是:()。

A.将垂直布线的干线线路延伸到用户工作区的通信插座

B.水平布线系统起着支线的作用,一端连接用户工作区,另一端连接垂直布线系统或设备间

C.水平布线系统包括了用于连接用户设备的各种信息插座及相关配件(软线、连接器等)

D.在一个多层的建筑物中,水平布线系统是整个结构化布线系统的骨干部分

48.Telnet为了解决不同计算机系统的差异性,引入了()的概念。

A.用户实终端

B.网络虚拟终端NVT

C.超文本

D.统一资源定位器URL

49.对于缩写词FR、X.25、PSTN和DDN,分别表示的是()。

A.分组交换网、公用电话交换网、数字数据网、帧中继

B.分组交换网、公用电话交换网、数字数据网、帧中继

C.帧中继、分组交换网、数字数据网、公用电话交换网

D.帧中继、分组交换网、公用电话交换网、数字数据网

50.下面有关网桥的说法,错误的是:()。

A.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对网络进行分段,并将两个物理网络连接成一个逻辑网络

B.网桥可以通过对不要传递的数据进行过滤,并有效的阻止广播数据

C.对于不同类型的网络可以通过特殊的转换网桥进行连接

D.网桥要处理其接收到的数据,增加了时延

51.对于()网络,若网络中的节点大量增加时,网络吞吐率下降、传输延迟时间增加,且

无确定的上限值。

A .Token Ring

B .Token Bus C. Ethernet D.FDDI

52.

在TCP/IP协议集中,应用层的各种服务是建立在传输层所提供服务的基础上实现的,(

协议需要使用传输层的TCP协议建立连接。

A.DNS、DHCP、FTP

B.TELNETs SMTP、HTTP

C.BOOTP、FTP、TELNET

D.SMTP、FTP、UDP

53.在企业内部网与外部网之间,用来检查网络请求分组是否合法,保护网络资源不被非法使用

的技术是()。

A.防病毒技术

B.防火墙技术

C.差错控制技术

D.流量控制技术

54.在Intranet服务器中,()作为WWW服务的本地缓冲区,将Intranet用户从Internet中访问

过的主页或文件的副本存放其中,用户下一次访问时可以直接从中取出,提高用户访问速度,节省费用。

A.Wcb服务器

B.数据库服务器

C.电子邮件服务器

D.代理服务器

55.在组建一个10BASE-2以太网时,需要使用的硬件设备中不包括()。

A.带有BNC接口的网卡B,BNCT型连接器

C.细同轴电缆

D.外部收发器

56.为了保证服务器中硬盘的可靠性,可以采用磁盘阵列技术,使用磁盘镜像技术的是(

)。A.RAID 0 B.RAID 1 C.RAID 3 D.RAID 5

57.在一个使用集线器的IOBase-T网络中,各台计算机连接到集线器上,此网络的拓扑结构为

)。

A.各节点之间的物理连接和逻辑连接都是星型拓扑

B.物理连接是星型拓扑,逻辑连接是总线型拓扑

C.物理连接是总线型拓扑,逻辑连接是星型拓扑

D.物理连接和逻辑连接都是总线型拓扑

58.决定局域网特性的主要技术中最重要的是:()。

A.传输媒体

B.拓扑结构

C.媒体访问控制技术

D.逻辑访问控制技术

59.()协议用于将电子邮件交付给Internet上的邮件服务器;

A.POP3

B.ICMP

C.PPP

D.SMTP

60.在电缆中屏蔽的好处是:()。

减少信号衰减B.减少电磁干扰辐射C.减少物理损坏 D.减少电缆的阻抗61.通信子网为网络源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提供了多条传输路径的可能性,路由选择是

()。

A.建立并选择一条物理链路

B.建立并选择一条逻辑链路

C.网络节点收到一个分组后,确定转发分组的路径

D.选择通信媒体

62.若要对数据进行字符转换和数字转换,以及数据压缩,应在OSI()层上实现。

A.网络层

B.传输层

C.会话层

D.表示层

63.在计算机发展的早期阶段,具有通信功能的单机系统的特点不包括()o

A.终端并不占用计算资源,而主机将计算资源分时提供给终端

B.主机只需要进行数据处理,通信控制由其他设备完成

C.网络属于集中控制,可靠性低

D.线路利用率低,整个系统的费用高

64.在理想状态的信道中,数据从发送端到接收端是无差错的,但在实际应用中,数据的传输会

产生差错,下面不是由于物理介质影响差错的因素是:()。

A.信号在物理线路上随机产生的信号幅度、频率、相位的畸形和衰减

B.电气信号在线路上产生反射造成的回波效应

C.数据的压缩率太高,造成在传输中出现的错误无法克服

D.相邻线路之间的串线干扰,以及闪电、电磁的干扰等

65.在下面对数据链路层的功能特性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通过交换与路由,找到数据通过网络的最有效的路径

B.数据链路层的主要任务是提供一种可靠的通过物理介质传输数据的方法

C.将数据分解成帧,并按顺序传输帧,并处理接收端发回的确认帧

D.以太网的数据链路层分为LLC和MAC子层,并在MAC子层使用CSMA/CD的协议方式争用信

66.光纤分布式接口FDDI以令牌环媒体访问控制标准()为基础。

AJEEE 802.3 B. IEEE 802.4 C. IEEE 802.5 D. 正EE 802.1

67.有关虚拟局域网的概念,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虚拟网络是建立在局域网交换机和ATM交换机上的,以软件方式实现的逻辑分组

()° A.传输媒体

B.拓扑结构

77.Ping 实用程序使用的是(

A.TCP/IP

B.ICMP

B. 可以使用交换机的端口划分虚拟局域网,且虚网可以跨越多个交换机

C. 使用IP 地址定义的虚网与使用MAC 地址定义的虚网相比,前者性能较高

D. 在虚网中的逻辑工作组各节点可以分布在同一物理网段上,也可以分布在不同的物理网段上 68. 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传输的数据单位分别是()。 A.报文、帧、比特 B.包、报文、比特 C.包、帧、比特

D.数据块、分组、比特

69. 下面有关虚电路和数据报的特性,哪一个是正确的()。 A. 虚电路和数据报分别为面向无连接和面向连接的服务 B. 数据报在网络中沿同一条路径传输,并且按发出顺序到达 C. 虚电路在建立连接之后,分组中只需要携带连接标识 D. 虚电路中的分组到达顺序可能与发出顺序不同

70. 网络操作系统的系统容错技术中不包括下面哪一个()。 A.硬盘镜像 B.事务跟踪系统

C.电源备份

D.用户鉴权

71. 下面哪个IP 地址是有效的()。

A. 129.9.255.18

B.127.21.19.109

C.192.5.91.255

D.220.103.256.56

72.10BAST-5以太网的单网段最大长度为()。

100 米

B. 185 米

C. 500米

D. 205 米

73. 下面有关网桥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对网络进行分段,并将两个物理网络连接成一个逻辑网络

B. 网桥可以通过对不要传递的数据进行过滤,并有效的阻止广播数据

C. 对于不同类型的网络可以通过特殊的转换网桥进行连接

D. 网桥要处理其接收到的数据,增加了时延 74.

在同一时刻只能有一方发送数据的信道通信方式为( )。 A.半双工通信

B.单工通信

C.数据报

D.全双工通信

75. Client/Server 与文件服务器的最大区别在于,Server 控制管理数据的能力()。 A.由无盘工作站方式上升到文件管理方式 B.由通信服务方式上升到数据库方式 C.由文件管理方式上升到通信服务方式

D.由文件管理方式上升到数据库方式

76. 决定局域网特性的主要技术有:传输媒体、拓扑结构和媒体访问控制技术,其中最重要的是

C.传输媒体和拓扑结构

D.媒体访问控制技术 )协议。 C.PPP D.SLIP

78.10BASE-2单网段最大长度和10BASE-T 终端与集线器的最大长度分别为()。 A.100米和185米 B.185米和100米 C.500米和100米

D.500米和185米

79.()协议用于将电子邮件交付给Internet上的邮件服务器。

A.SMTP

B.POP3

C.UDP

D.PPP

80.网络管理的功能包括:(

A.故障管理、

B.人员管理、

C.小组管理、配套管理、性能管理、安全管理和费用管理配套管理、质量管理、黑客管理和审计管理配置管理、特殊管理、病毒管理和统计管理配置管理、性能管理、安全管理和计费管理

三.双项选择题:

1 .OSI/RM将整个网络的功能分成7个层次,()

A.层与层之间的联系通过接口进行

B.层与层之间的联系通过协议进行

C.除物理层以外,各对等层之间通过协议进行通信

D.除物理层以外,各对等层之间均存在直接的通信关系

2.OSI/RM的7层结构中,第5、6、7层负责的问题是:()

A.解决传输服务

B.处理对应用进程的访问

B.解决网络中的通信 D.解决应用进程的通信

3.令牌总线访问控制是:()

A.从物理连接上看,令牌从一个节点传送到下一个节点;从逻辑上看,节点是将数据广播到总

线上

B.从逻辑上看,令牌从一个节点传送到下一个节点;从物理连接上看,节点是将数据广播到总

线上

C.在物理总线上建立一个逻辑环,从物理连接上看是总线结构的局域网,但逻辑上是环型拓扑

结构

D.在物理总线上建立一个逻辑环,从物理连接上看是环型结构的局域网,从逻辑上看是总线结

构。

4.中继器的作用是:()

A.将信号进行放大、整形和转发

B.将信号进行传输、链接

B.将信号进行链接、扩展和转发D.扩展局域网的距离

5.虚拟局域网在功能和操作上与传统局域网基本相同,()

A.但操作方法与传统局域网不同

B.但组网方法与传统局域网不同

C.主要区别在“虚拟”

D.主要区别在传输方法

6.下面属于TCP/IP协议集中网际层协议的是:()

A.IGMP、UDP、IP

B. IP、ARP、ICMP

C.ICMP、ARP、IGMP

D. FTP、IGMP、SMTP

7.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所出现差错的类型主要有:()

A.计算差错

B.突发差错

C.随机差错

D.CRC校验差错

8.下面有关虚电路和数据报的特性,正确的说法是:()

A.数据报在网络中沿同一条路径传输,并且按发出顺序到达

B.虚电路和数据报分别为面向连接和面向无连接的服务

C.虚电路在建立连接之后,分组中只需要携带连接标识

D.虚电路中的分组到达顺序可能与发出顺序不同

9.不同的网络设备和网络互连设备实现的功能不同,主要取决于该设备工作在OSI的第几层,下

列哪组设备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A.网桥和路由器

B.网桥和传统交换器机

C.网关和路由器

D.网卡和网桥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交换式以太网的基本拓扑结构可以是星型的,也可以是总线型的。

B.集线器相当于多端口转发器,对信号放大并整形再转发,扩充了信号传输距离;

C.广播式网络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采用分组存储转发与路由选择技术。

D.划分子网的目的在于将以太网的冲突域规模减小,减少拥塞,抑制广播风暴;

11.IP协议是:()

A.网际层协议

B.传输层协议

C.和TCP/IP协议一样,都是面向连接的协议

D.面向无连接的协议,可能会使数据丢失

12.用一个共享式集线器把几台计算机连接成网,这个网是:()

A.物理结构是星型连接,而逻辑结构是总线型连接

B.物理结构是星型连接,而逻辑结构也是星型连接

C.实质上还是总线型结构的连接

D.实质上变成网状型结构的连接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ODEM仅用于把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并在线路中传输

B.MODEM是对传输信号进行A/D和D/A转换的,所以在模拟信道中传输数字信号时是不可缺少

的设备

C.MODEM是一种数据通信设备DCE

D.56Kbps的MODEM的下传速率比上传速率小

14.关于防火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防火墙主要是为了防止外来网络病毒的入侵

B.防火墙是将未经授权的用户阻挡在内部网之外

C.防火墙主要是在机房出现火情时报警的

D.防火墙很难防止数据驱动式功击

15.关于子网掩码的说法,以下正确的是:()

A.定义了子网中网络号的位数

B.子网掩码可以把一个网络进一步划分成几个规模相同的子网

C.子网掩码用于设定网络管理员的密码

D.子网掩码用于隐藏IP地址

简答题:

2.计算机网络中资源子网由哪部分组成?包含哪些设备?

3.计算机网络中通信了网由哪部分组成?包含哪些设备?

4.在计算机有线网络中,按传输介质分类分为哪几类?各有什么特点?

5.模拟通信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画出其结构模型。

6.数字通信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画出其结构模型。

7.什么是基带传输?

8.简述数字数据的调制。

9.简述模拟数据的编码。

10.在数据报分组中,数据报有什么特点?

11.双绞线分为哪两种?简述3类、5类和6类双绞线特点。

12.Modem由几部分组成?画出其示意图。

13.简述CRC的校验方法。

14.OSI的1、2、3层分别具有什么功能?

15.简述OSI中的网络层路由功能。

16.IEEE802规定了LAN的哪些规范?

17.筒述CSMA/C D协议的工作过程。

18.10BASE-T网络由哪几部分组成?

19.为了改善局域网的性能,应解决哪些方面的问题?

20.筒述改进的直接交换方式之技术要点。

21.组建VLAN应遵循哪些原则?

22.画示意图说明两个有线局域网如何通过无线方式相连?

23.以太网交换机按其特征可划分哪些类型?

24.如何选择网络适配器?

25.什么是结构化布线系统?

26.画示意图表示水平布线系统的基本链路。

27.网络操作系统具有哪些服务功能?

28.简述对等网络的优缺点。

29.简述基于服务器网络的优缺点。

30.网络服务器硬件容错系统应具有什么特性?

31.客户机/服务器计算模式有哪些优点?

32.客户机/服务器计算模式与资源共享计算模式有什么区别?

33.中间件主要的作用是什么?

思考题与习题答案.doc

思考题与习题 1.一台直流测速发电机,已知电枢回路总电阻R a=180Ω,电枢转速n=3000r/min ,负载电阻 R L=2000 Ω,负载时的输出电压U a=50V,则常数K e =__________,斜率 C=___________。 2.直流测速发电机的输出特性,在什么条件下是线性特性产生误差的原因和改进的方法是什么 3.若直流测速发电机的电刷没有放在几何中性线的位置上,试问此时电机正、反转时的输出特性是 否一样为什么 4. 根据上题 1 中已知条件,求该转速下的输出电流I a和空载输出电压U a0。 5.测速发电机要求其输出电压与_________成严格的线性关系。 6.测速发电机转速为零时,实际输出电压不为零,此时的输出电压称为____________ 。 7.与交流异步测速发电机相比,直流测速发电机有何优点 8. 用作阻尼组件的交流测速发电机,要求其输出斜率_________,而对线性度等精度指针的要求是 次要的。 9.为了减小由于磁路和转子电的不对称性对性能的影响,杯形转子交流异步测速发电机通常是 () A.二极电机 B.四极电机 C.六极电机 D.八极电机 10.为什么异步测速发电机的转子都用非磁性空心杯结构,而不用鼠笼式结构 11.异步测速发电机在理想的情况下,输出电压与转子转速的关系是:() A.成反比; B.非线性同方向变化; C.成正比; D.非线性反方向变化 答案 1、.一直流测速发电机,已知电枢回路总电阻R a=180Ω,电枢转速n=3000r/min ,负载电阻 R L=2000 Ω,负载时的输出电压U a=50V,则常数K e =,斜率 C=。 U a Ke n Cn =50 R a 1 R L C=50/3000= K e=C(1R a)= X (1+180/2000)= R L 2、直流测速发电机的输出特性,在什么条件下是线性特性产生误差的原因和改进的方法是什么 答:直流测速发电机,当不考虑电枢反应,且认为励磁磁通、 R 和R 都能保持为常数时可认为其特性是线性的。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入门知识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学习资料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简单地说,计算机网络就是通过电缆、电话线或无线通讯将两台以上的计算机互连起来的集合。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经历了面向终端的单级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对计算机网络和开放式标准化计算机网络三个阶段。 计算机网络通俗地讲就是由多台计算机(或其它计算机网络设备)通过传输介质和软件物理(或逻辑)连接在一起组成的。总的来说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基本上包括: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传输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如无线网络的传输介质就是看不见的电磁波)以及相应的应用软件四部分。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要目的是实现计算机之间的资源共享、网络通信和对计算机的集中管理。除此之外还有负荷均衡、分布处理和提高系统安全与可靠性等功能。 1、资源共享 (1)硬件资源:包括各种类型的计算机、大容量存储设备、计算机外部设备,如彩色打印机、静电绘图仪等。 (2)软件资源:包括各种应用软件、工具软件、系统开发所用的支撑软件、语言处理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等。 (3)数据资源:包括数据库文件、数据库、办公文档资料、企业生产报表等。

(4)信道资源:通信信道可以理解为电信号的传输介质。通信信道的共享是计算机网络中最重要的共享资源之一。 2、网络通信 通信通道可以传输各种类型的信息,包括数据信息和图形、图像、声音、视频流等各种多媒体信息。 3、分布处理 把要处理的任务分散到各个计算机上运行,而不是集中在一台大型计算机上。 这样,不仅可以降低软件设计的复杂性,而且还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成本。 4、集中管理 计算机在没有联网的条件下,每台计算机都是一个“信息孤岛”。在管理这些计算机时,必须分别管理。而计算机联网后,可以在某个中心位置实现对整个网络的管理。如数据库情报检索系统、交通运输部门的定票系统、军事指挥系统等。 5、均衡负荷 当网络中某台计算机的任务负荷太重时,通过网络和应用程序的控制和管理,将作业分散到网络中的其它计算机中,由多台计算机共同完成。 计算机网络的特点 1、可靠性 在一个网络系统中,当一台计算机出现故障时,可立即由系统中的另一台计算机来代替其完成所承担的任务。同样,当网络的一条链路出了故障时可选择其它的通信链路进行连接。 2、高效性

乙酰水杨酸的制备及思考题.

COOH O H +△ O —COCH 3 COOH COOH O —COCH 3 实验7-2 阿斯匹林的制备 一、 实验目的: 1.了解阿司匹林制备的反应原理和实验方法。 2.通过阿司匹林制备实验,初步熟悉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提纯等方法。 3.巩固称量、溶解、加热、结晶、洗涤、重结晶等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 水杨酸分子中含羟基(—OH )、羧基(—COOH ),具有双官能团。本实验采用以强酸为硫酸[1]为催化剂,以乙酐为乙酰化试剂,与水杨酸的酚羟基发生酰化作用形成酯。反应如下: M=138.12 M=102.09 M=180.15 引入酰基的试剂叫酰化试剂,常用的乙酰化试剂有乙酰氯、乙酐、冰乙酸。本实验选用经济合理而反应较快的乙酐作酰化剂。 副反应有: —COOH —COOH —C —O — + —OH OH OH 水杨酰水杨酸 —COOH HO — —COO — 乙酰水杨酰水杨酸 制备的粗产品不纯,除上面两副产品外,可能还有没有反应的水杨酸等杂质。 本实验用FeCl 3检查产品的纯度,此外还可采用测定熔点的方法检测纯度。杂质中有未反应完酚羟基,遇FeCl 3呈紫蓝色。如果在产品中加入一定量的FeCl 3,无颜色变化,则认为纯度基本达到要求。 利用阿斯匹林的钠盐溶于水来分离少量不溶性聚合物。 三、实验试剂 水杨酸2.00g(0.015mol),乙酸酐5mL(0.053mol),饱和NaHCO 3(aq),4mol/L 盐酸,浓流酸,冰块,95%乙醇,蒸馏水,1%FeCl 3 。 四、实验仪器 150mL 锥形瓶,5mL 吸量管(干燥,附洗耳球),100mL 、250mL 、500mL 烧杯各一只,加热器,橡胶塞,温度计,玻棒,布氏漏斗,表面皿,药匙, 50mL 量筒,烘箱。

习题与思考题 X页.doc

第一章习题与思考题 1、常见的金属晶格类型有哪些?试绘图说明其特征。 2、实际金屈屮冇哪些晶体缺陷?晶体缺陷对金屈的性能冇何影响? 3、为什么单晶体具有乞向异性,而多晶体在一般情况下不显示各向异性? 4、试计算面心立方晶格的致密度。 5、什么是位错?位错密度的大小对金属强度有何影响? 6、晶体在结晶时,晶核形成种类有几种?什么是变质处理? 7、置换固溶体屮,被置换的溶剂原子哪里去了? 8、间隙固溶体和间隙化合物在晶体结构与性能上区别何在?举例说明Z。 9、解释下列名词:晶格、晶胞、晶体、晶面、晶向、晶粒、点缺陷、面缺陷、线缺陷、相、固溶强化、金属化合物、固溶体 第二章习题与思考题 1、什么叫结晶、过冷现象、过冷度?过冷度与冷却速度有何关系? 2、金属的晶粒大小对力学性能有何影响?控制金属晶粒大小的方法有哪些? 3、如果其它条件相同,试比较下列铸造条件下,铸件晶粒的大小: (1)金属型浇注与砂型浇注; (2)浇注温度高与浇注温度低; (3)铸成薄壁件与铸成厚壁件; (4)厚大铸件的表面部分与中心部分; (5)浇注时采用振动与不采用振动。 4、金属铸锭通常由哪儿个晶区组成?它们的组织和性能有何特点? 第三章习题与思考题 1、现有人〃两元素纟R成如图3.1所示的二元匀晶相图,试分析以下几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1)形成二元匀晶相图的月与〃两个相元的晶格类型可以不同,但是原子大小一定相等。 (2)K合金结晶过稈中,由于固相成分随固相线变化,故己结晶出来的固溶体中含〃量总是高于原液相屮含〃量。 (3) M溶体合金按匀晶相图进行结晶时,由于不同温度下结晶出来的【古I溶体成分和剩余液相成分都不相同,故在平衡状态下固溶体的成分是不均匀的。

乙酰水杨酸的制备实验报告

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的合成实验报告 一、教学要求: 1、通过本实验了解乙酰水杨酸(阿斯匹林)的制备原理和方法。 2、进一步熟悉重结晶、熔点测定、抽滤等基本操作。 3、了解乙酰水杨酸的应用价值。 二、预习内容: 1、重结晶操作 2、抽虑操作 三、实验操作流程: 水杨酸,醋酸酐浓硫酸摇匀70度左右 20m in 冷却 15m in 抽滤 洗涤 粗产物 乙酸乙酯沸石加热 回流 趁热过滤冷却 抽滤 洗涤 干燥 乙酰水杨酸 测熔点 三、实验原理: 乙酰水杨酸即阿斯匹林(aspirin),是19世纪末合成成功的,作为一个有效的解热止痛、治疗感冒的药物,至今仍广泛使用,有关报道表明,人们正在发现它的某些新功能。水杨酸可以止痛,常用于治疗风湿病和关节炎。它是一种具有双官能团的化合物,一个是酚羟基,一个是羧基,羧基和羟基都可以发生酯化,而且还可以形成分子内氢键,阻碍酰化和酯化反应的发生。 阿斯匹林是由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与醋酸酐进行酯化反应而得的。水杨酸可由水杨酸甲酯,即冬青油(由冬青树提取而得)水解制得。本实验就是用邻羟基苯甲酸(水杨酸)与乙酸酐反应制备乙酰水杨酸。反应式为: O O H O H +(CH3CO)2O 浓H2SO4 O O H OCOCH3 +CH3COOH 副反应:

O O H O H 2 O H C O O O O H + O H 2O O H OCOCH 3 O O H O H + OCOCH 3 C O O O O H 表1 主要试剂和产品的物理常数 名 称 分子量 m.p.或b.p. 水 醇 醚 水杨酸 138 158(s) 微 易 易 醋酐 102.09 139.35(l) 易 溶 ∞ 乙酰水杨酸 180.17 135(s) 溶、热 溶 微 四、实验步骤: 在50mL 圆底烧瓶中,加入干燥的水杨酸7.0g (0.050mol )和新蒸的乙酸酐10ml (0.100mol )(思考题1),再加10滴浓硫酸,充分摇动(思考题2)。水浴加热,水杨酸全部溶解,保持瓶内温度在70℃左右(思考题3),维持20min ,并经常摇动。稍冷后,在不断搅拌下倒入100ml 冷水中,并用冰水浴冷却15min ,抽滤,冰水洗涤(思考题4),得乙酰水杨酸粗产品。 将粗产品转至250ml 圆底烧瓶中,装好回流装置,向烧瓶内加入100ml 乙酸乙酯和2粒沸石,加热回流,进行热溶解(思考题5)。然后趁热过滤,冷却至室温,抽滤,用少许乙酸乙酯洗涤,干燥,得无色晶体状乙酰水杨酸,称重,计算产率。测熔点(思考题6)。 乙酰水杨酸熔点:136℃。 六、存在的问题与注意事项: 1、 热过滤时,应该避免明火,以防着火。 2、为了检验产品中是否还有水杨酸,利用水杨酸属酚类物质可与三氯化铁发生颜色反应的特点,用几粒结晶加入盛有3mL 水的试管中,加入1~2滴1% FeCl 3溶液,观察有无颜色反应(紫色)。 3、产品乙酰水杨酸易受热分解,因此熔点不明显,它的分解温度为128~135℃。因此重结晶时不宜长时间加热,控制水温,产品采取自然晾干。用毛细管测熔点时宜先将溶液加热至120℃左右,再放入样品管测定。 4、仪器要全部干燥,药品也要实现经干燥处理,醋酐要使用新蒸馏的,收集139~140℃的馏分。 5、本实验中要注意控制好温度(水温90℃) 6、产品用乙醇-水或苯-石油醚(60~90℃)重结晶。

实验一-乙酰水杨酸的合成

实验一-乙酰水杨酸的合成

实验一、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的合成、鉴定与含量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O-酰化(酯化)单元反应的特点和基本知识。 (2) 了解阿司匹林的性质和工业制法,掌握O-酰化制备阿司匹林的实验方法。 (3) 掌握水杨酸酰化反应的原理及实验操作以及乙酰水杨酸的鉴定、提纯及含量测定的方法。 (4)了解紫外光谱法、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法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掌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术。 (5) 进一步熟悉基础化学实验的重结晶及熔点测定等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 乙酰水杨酸(acetyl Salicylic acid ),通常也称为阿司匹林(aspirin),是由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和乙酸酐合成的。早在18世纪,人们已从柳树皮中提取了水杨酸,并注意到它可以作为止痛、退热和抗炎药,不过对肠胃刺激作用较大。19世纪末,人们成功地合成了乙酰水杨酸,直到目前,阿司匹林仍然是一个广泛的具有解热镇痛作用的药物。水杨酸是一个具有酚羟基和羧基双官能团化合物,能进行两种不同的酯化反应,当与乙酸酐作用时,可以得到乙酰水杨酸(即阿司匹林);如与过量的甲醇反应,生成水杨酸甲酯,它是第一个作为冬青树的香味成分被发现的,因此通称为冬青油。本实验将进行前一个反应的试验。 反应式: COOH OH +(CH 3CO)2O H SO COOH OCCH 3 +CH 3COOH 在生成乙酰水杨酸的同时,水杨酸分子之间可以发生酯化反应,生成少量的聚合酯: COOH OH n H +C O O O C O O C O O +H 2O 乙酰水杨酸能与NaHCO 3反应生成水溶性钠盐,而副产物聚合酯不能溶于NaHCO 3,这种性质上的差别可用于阿司匹林的纯化。 可能存在于最终产物中的杂质是水杨酸本身,这是由于乙酰化反应不完全或由于产物在分离步骤中发生水解造成的。它可以在各步纯化过程和产物的重结晶过程中被除去,与大多数酚类化合物一样,水杨酸可与FeCl 3,形成深色配(络)合物,而阿司匹林因酚羟基已被酰化,不再与FeCl 3发生颜色反应,因而未作用

习题和思考题.doc

第一章 1.根据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内容与你所掌握的生命科学知识,客观地、恰当地估价细胞生物学在生命科学中所 处的地位以及它与其它生物科学的关系。 2.从细胞学发展简史,你如何认识细胞学说的重要意义? 3.试简明扼要地分析细胞生物学学科形成的客观条件以及它今后发展的主要趋势。 1.当前细胞生物学研究的热点课题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些?为什么? 第二章 1.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如何理解“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这一概念? 2.病毒是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又是最简单的生命体,请论证一下它与细胞不可分割的关系。 3.为什么说支原体可能是最小最简单的细胞存在形式? 4.清你在阅读了本章以后对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提出新的补充. 5.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相关性观点是学习细胞生物学的重要原则之一,你是否能提出一些更有说服力的论据来说明这一问题。 第三章 1.举2?3例说明电子显微镜技术与细胞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结合在现代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2.光学显微镜技术有哪些新发展?它们各有哪些突出优点?为什么电子显微镜不能完全代籽光学显微镜? 3.为什么说细胞培养是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最基本技术之一? 第四章 1.生物膜的基本结构特征是什么?这些特征与它的生理功能有什么联系? 2.何谓内在膜蛋白?内在膜蛋白以什么方式与膜脂相结合? 3.从生物膜结构模型的演化谈谈人们对生物膜结构的认识过程? 1.细胞表面有哪几种常见的特化结构?膜骨架的基本结构与功能是什么? 5.细胞连接有哪几种类型,务有何功能? 6胞外基质的组成、分子结构及生物学功能是什么? 第五章 1.比较主动运输与被动运输的特点及其生物学意义。 2.说明Na」K?泵的工作原理及其生物学意义。 3.比较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和原生动物细胞应付低渗膨胀的机制有何不同。 4.比较胞饮作用和吞噬作用的异同。 5.比较组成型的外排途径和调节型外排途径的特点及其生物学意义。 6.试述细胞以哪些方式进行通讯?务种方式之间有何不同? 7.细胞有哪几种方式通过分泌化学信号进行细胞间相互通讯?

实验1 乙酰水杨酸的合成实验报告

实验1 乙酰水杨酸的合成 实验目的:掌握由酸酐作为酰基化试剂和醇反应制备酯的方法;巩固普通蒸馏、抽滤、重结晶等基本操作、学习应用显微镜熔点仪测定熔点的方法。 实验原理:乙酰水杨酸即阿司匹林(Aspirin),是19世纪末合成成功的一种具有解热止痛、治疗感冒作用的药物,至今仍被广泛使用。 制备乙酰水杨酸一般以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和乙酸酐为原料,通过酯化反应进行。生产中所用的水杨酸可以由从植物冬青树中提取的冬青油(主要成分为水杨酸甲酯)水解得到。这两种原料在制备出乙酰水杨酸的同时,水杨酸分子之间也可以发生缩合反应,生成少量的聚合物。 反应式如下: 仪器、材料及试剂: 仪器:锥形瓶、普通蒸馏装置、抽滤装置、小烧杯、水浴。 材料及试剂:水杨酸、乙酸酐、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1%FeCl3溶液、乙酸乙酯、浓硫酸、浓盐酸。 实验步骤: 1.乙酸酐蒸馏:量取乙酸酐30mL加入50mL的圆底烧瓶中进行普通蒸馏,收集137-140℃的馏分备用。 2.乙酰水杨酸制备: 方法一:在125mL锥形瓶中加入2g(0.014mol)水杨酸、5.4g(5mL,0.05mol)新蒸乙酸酐和5滴浓硫酸,旋摇锥形瓶使水杨酸全部溶解后,在水浴上加热5-10min (水浴温度70-80℃)后进行冷却。冷却至室温,既有乙酰水杨酸结晶析出。然后加入50 mL水,将混合物继续在冰水浴中冷却使结晶完全。抽滤,结晶用少量冷蒸馏水洗涤,抽干后将粗产物转移至表面皿上,自然晾干,产物约1.8g。 方法二:在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7.0g (0.050mol)干燥的水杨酸和10mL (0.100mol)新蒸的乙酸酐,再加10滴浓硫酸,充分摇动至水杨酸全部溶解,水浴加热,保持瓶内温度在70℃(为什么?)左右,维持20min,并时常摇动。稍冷后,在不断搅拌下倒入100mL冷水中,用冷水浴冷却15min,抽滤,冰水洗涤,得乙酰水杨酸粗品。 3.乙酰水杨酸的精制与纯化: 方法一:将粗产物转移至100 mL烧杯中,搅拌下加入25 mL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加完后继续搅拌几分钟,直至无二氧化碳气泡产生,然后过滤,用5-10 mL水冲洗漏斗后,合并滤液,倒入预先盛有有4-5 mL浓盐酸和10 mL水配成的溶液的烧杯中,搅拌均匀,既有乙酰水杨酸沉淀析出。将烧杯置于冰水浴中冷却,使结晶完全。抽滤,用冷蒸馏水洗涤2-3次。抽干后,将结晶移至表面皿上,干燥后约1.5g。用显微熔点仪测定该粗产物的熔点,约为133-135℃。取0.1g结晶加入盛有5mL水的试管中,加入5mL 1%三氯化铁溶液,观察有无颜色反应(为什么?)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精制。若需精制,可将上述结晶溶于最少量的乙酸乙酯中(约4-6 mL),溶解时应在水浴上小心加热,若有不溶物出现时,可用预热过的玻

神经病学思考题.doc

思考题: 1.颅神经及颅神经纤维的分类。 Ⅰ嗅神经、Ⅱ视神经、Ⅲ动眼神经、Ⅳ滑车神经、Ⅴ三叉神经、Ⅵ外展神经、Ⅶ面神经、Ⅷ听神经、Ⅸ舌咽神经、Ⅹ迷走神经、Ⅺ副神经、Ⅻ舌下神经。按照功能不同分为运动神经(Ⅲ,Ⅳ,Ⅵ,Ⅺ ,Ⅻ)、感觉神经(Ⅰ,Ⅱ ,Ⅷ)、混合神经(Ⅴ ,Ⅶ ,Ⅸ ,Ⅹ)。有些脑神经(Ⅲ ,Ⅶ ,Ⅸ ,Ⅹ)中还含有副交感神经纤维。 2.12对颅神经损伤症状有哪些? Ⅰ、嗅神经损害的主要表现为嗅觉减退、缺失、嗅幻觉与嗅觉过敏等。Ⅱ、视神经损害视力障碍为最常见最主要的临床表现 ,初期常有眶后部疼痛与胀感、视物模糊 ,继之症状加重 ,表现视力明显降低或丧失。视野缺损可分为两种:①双颞侧偏盲②同向偏盲。Ⅲ、动眼神经、Ⅳ滑车神经、Ⅵ外展神经:动眼神经麻痹表现为上睑下垂 ,眼球外斜 ,向上外、上内、下内、同侧方向运动障碍 ,瞳孔散大 ,对光反应及调节反应消失 ,头向健侧歪斜。完全性瘫痪多为周围性 ,而不完全性多为核性。 2、滑车神经麻痹表现为眼球不能向下外方向运动 ,伴有复视 ,下楼时复视明显 ,致使下楼动作十分困难。头呈特殊位 ,呈下颏向下头面向健侧的姿势。 3、外展神经麻痹表现为眼内斜视 ,不能外展 ,并有复视。 Ⅴ、三叉神经痛:特别是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的阵发性放射性疼痛 ,性质剧烈 ,呈针刺、刀割、烧灼、撕裂样 ,持续数秒至1~2分钟 ,突发突停 ,每次疼痛情况相同。疼痛发作时伴有同侧眼或双眼流泪及流涎。偶有面部表情出现不能控制的抽搐 ,称为“痛性抽搐”。起初每次疼痛发作时间较短 ,发作间隔时间较长 ,以后疼痛时间渐加长面间隔时间缩短 ,以致终日不止。 2、三叉神经麻痹:主要表现为咀嚼肌瘫痪 ,受累的肌肉可萎缩。咀嚼肌力弱 ,患者常述咬食无力 ,咀嚼困难 ,张口时下颌向患侧偏斜。有时伴有三叉神经分布区的感觉障碍及同侧角膜反射的减弱与消失。 Ⅶ、面神经损害:面神经麻痹:表现为病侧面部表情肌麻痹 ,额纹消失或表浅 ,不能皱额蹙眉 ,眼裂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试闭眼时,瘫痪侧眼球向上方转动,露出白色巩膜 ,称贝耳现象。病侧鼻唇沟变浅 ,口角下垂 ,面颊部被牵向健侧 ,闭眼、露齿、鼓颊、吹口哨等动作失灵 ,或完全不能完成。因颊肌瘫痪而食物易滞留于病侧齿颊之间。泪点随下睑而外翻 ,使泪液不能正常吸收而致外溢。如侵及鼓束神经时 ,会出现舌前2/3味觉障碍。 2、面肌痉挛 Ⅷ、前庭蜗神经:蜗神经损害:听力障碍和耳鸣,前庭神经损害:眩晕、眼球震颤、平衡障碍。 Ⅸ舌咽神经、Ⅹ迷走神经损害:声音嘶哑、吞咽困难 ,饮水反呛 ,咽反射消失。舌咽神经受刺激时 ,可出现舌咽神经痛。 Ⅺ副神经:一侧副神经核或神经损害 ,患者向病变对侧转颈不能 ,患侧下垂并耸肩无力。双侧副神经核或神经损害:患者头前屈无力 ,直立困难 ,多呈后仰位 ,仰卧时不能抬头 Ⅻ舌下神经:.单纯周围性舌下神经损伤单侧性舌下神经麻痹时病侧舌肌瘫痪伸舌时舌尖偏向患侧病侧舌肌萎缩;两侧舌下神经麻痹则舌肌完全瘫痪舌位于口腔底不能外伸并有言语吞咽困难 3.瞳孔对光反射、调节反射、角膜反射、下颌反射及咽反射的传入、传出神经是什么?临床意义? 瞳孔对光反射:传入神经是视神经,传出神经是动眼神经。意义:该传到路径上的任何一处损害均可引起瞳孔光反射消失和瞳孔散大。调节反射:传入神经是视神经,传出神经是动眼神经。临床意义:调节反射缓慢见于艾迪瞳孔,表现一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几乎消失,调节反射缓慢出现和缓慢消失。调节反射消失(1)伴随上眼睑下垂:可能存在动眼神经病变;(2)无下眼睑下垂:可见于应用散瞳药物后。角膜反射:传入神经为三叉神经眼支,传出神经为面神经。临床意义:直接与间接角膜反射皆消失→见于患者三叉神经病变(传入障碍)。直接反射消失,间接反射存在,见于患侧面神经瘫痪(传出障碍)。角膜反射完全消失:见于深昏迷病人。下颌反射: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均有三叉神经,且传出神经还有舌咽神经。。临床意义:下颌反射亢进说明支配舌咽神经的双侧皮质脑干束损伤,多见于假性球麻痹。咽反射: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咽反射消失提示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损害。 4.视觉传导通路的不同部位受损时,可出现哪些视野障碍?临床意义 1.视神经损害:产生同侧视力下降或全盲。视神经炎可引起视力障碍及中央部视野缺损;高颅压所致视乳头水肿多引起周边部视野缺损及生理盲点扩大;视神经压迫性病变可引起不规则视野缺损;癔症可引起重度周边视野缺损。2视交叉损害:视交叉正中病变,可出现双眼颞厕偏盲,如垂体瘤等压迫;整个视交叉损害可引起全盲,如垂体瘤卒中。3视束损害:一侧视束损害出现双眼对侧视野同向性偏盲,如颞叶肿瘤向内侧压迫时。4视辐射损害:视辐射全部受损,出现两眼对侧视野的同向性偏盲,如基底节区脑血管病。部分视辐射受损出现现象限盲,如视辐射颞叶受损。出现两眼对侧视野的同向上象限盲,如颞叶后部肿瘤。出现两眼对侧视野的同向下象限盲,如顶叶肿瘤。5枕叶视中枢损害:枕叶视皮质中枢刺激性损害可使对侧视野出现闪光型幻视。一侧枕叶视中枢局限性病变可出现对侧象限盲。一侧枕叶视中枢完全损害可引起对侧偏盲,存在黄斑回避现象。 5.瞳孔的神经支配有哪些?周围性眼肌麻痹的临床表现和临床意义。 瞳孔的神经支配:颈上交感神经节发出的节后神经纤维和动眼神经副交感神经的支配。 周围性眼肌麻痹:1.动眼神经麻痹:完全损害时表现为上睑下垂,眼球向外下斜,不能向上、向内、向下转动,瞳孔散大,光反射及调节反射均消失,并有复视。常见于颅内动脉瘤、结核性脑膜炎、颅底肿瘤等。2滑车神经麻痹:表现为眼球向外下方活动受限,下视时出现复视。3外展神经麻痹:患侧眼球内斜视,外展运动受限或不能,可伴有复视。常见于鼻咽癌颅内转移、桥小脑角肿瘤、糖尿病等。 6.三叉神经周围性感觉障碍的范围、核性感觉障碍及三叉神经完全性损害的临床表现。 1.三叉神经周围性感觉障碍的范围: 2.核性感觉障碍:(1)分离型感觉障碍A ,三叉神经脊束核—同侧面部痛、温觉消失。B。主核—同侧面部的触觉障碍。C.—三叉神经中脑核---同侧面部的深感觉障碍。(2)感觉障碍分布特点“葱皮样”。A.上端病变—同侧面中心痛、温觉障碍。B.下端病变—面部之周边出现痛、温觉障碍。。一侧三叉神经运动核损害时,产生同侧咀嚼肌无力,并可伴萎缩;张口时下颌向患侧偏斜 3.三叉神经完全型损害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规划教材《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习题1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B 3.B 4.A 5.C 二、填空题 1.资源,通信 2.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3.计算机系统数据通信系统网络软件及协议 4.金税金桥金关 5.服务器 三、思考题 1.计算机网络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分为许多类别,如根据网络的拓扑结构分类为星型网,环型网等,根据网络交换方式分为电路交换网,分组交换网等。 在这些分类标准中,最常用的是根据网络的覆盖围分类,这种分类方法可以很好的反映不同类型网络的技术特征。由于网络覆盖的地理围不同,它们所采用的传输技术也就不同,因而形成了不同的网络技术特点与网络服务功能,使用这种方法,可以将计算机网络分为3类: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2.网络拓扑结构反映了网络中各实体之间的结构关系,有星型,总线,环状,树状和网状等,其中最常用最基本的是星型,总线,环状3种。 星型结构存在一个中心结点,每台计算机直接与中心节点相连,形成星型的拓扑结构,在这种拓扑结构中,任何两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都要通过中心节点来转接。 总线型结构中,LAN的节点均连接到一个单一连续的物理链路上,所有节点均在同一线路中通信。 环形结构是工作站,共享设备通过通信线路构成一个闭合的环。信息在网络中沿固定方向流动,两节点间有唯一的通路,可靠性高。 习题2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C 3.A,E 4.B 5.A 二、思考题 1.在数字通信信道上,直接传输基带信号,称为基带传输。基带传输是一种重要的传输方式,它要求形成适当的波形,使数据信号在带宽受限的信通上通过时不会由于波形失真而产生码间干扰。

乙酰水杨酸的制备实验报告

乙酰水杨酸的制备实验 报告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的合成实验报告 一、教学要求: 1、通过本实验了解乙酰水杨酸(阿斯匹林)的制备原理和方法。 2、进一步熟悉重结晶、熔点测定、抽滤等基本操作。 3、了解乙酰水杨酸的应用价值。 二、预习内容: 1、重结晶操作 2、抽虑操作 三、实验操作流程: 三、实验原理: 乙酰水杨酸即阿斯匹林(aspirin),是19世纪末合成成功的,作为一个有效的解热止痛、治疗感冒的药物,至今仍广泛使用,有关报道表明,人们正在发现它的某些新功能。水杨酸可以止痛,常用于治疗风湿病和关节炎。它是一种具有双官能团的化合物,一个是酚羟基,一个是羧基,羧基和羟基都可以发生酯化,而且还可以形成分子内氢键,阻碍酰化和酯化反应的发生。 阿斯匹林是由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与醋酸酐进行酯化反应而得的。水杨酸可由水杨酸甲酯,即冬青油(由冬青树提取而得)水解制得。本实验就是用邻羟基苯甲酸(水杨酸)与乙酸酐反应制备乙酰水杨酸。反应式为:副反应: 表1 主要试剂和产品的物理常数

在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干燥的水杨酸7.0g()和新蒸的乙酸酐10ml ()(思考题1),再加10滴浓硫酸,充分摇动(思考题2)。水浴加热,水杨酸全部溶解,保持瓶内温度在70℃左右(思考题3),维持20min,并经常摇动。稍冷后,在不断搅拌下倒入100ml冷水中,并用冰水浴冷却15min,抽滤,冰水洗涤(思考题4),得乙酰水杨酸粗产品。 将粗产品转至250ml圆底烧瓶中,装好回流装置,向烧瓶内加入100ml乙酸乙酯和2粒沸石,加热回流,进行热溶解(思考题5)。然后趁热过滤,冷却至室温,抽滤,用少许乙酸乙酯洗涤,干燥,得无色晶体状乙酰水杨酸,称重,计算产率。测熔点(思考题6)。 乙酰水杨酸熔点:136℃。 六、存在的问题与注意事项: 1、热过滤时,应该避免明火,以防着火。 2、为了检验产品中是否还有水杨酸,利用水杨酸属酚类物质可与三氯化铁发生颜色反应的特点,用几粒结晶加入盛有3mL 水的试管中,加入1~2滴1% 溶液,观察有无颜色反应(紫色)。 FeCl 3 135℃。 3、产品乙酰水杨酸易受热分解,因此熔点不明显,它的分解温度为128 ~ 因此重结晶时不宜长时间加热,控制水温,产品采取自然晾干。用毛细管测熔点时宜先将溶液加热至120℃左右,再放入样品管测定。 4、仪器要全部干燥,药品也要实现经干燥处理,醋酐要使用新蒸馏的,收集 140℃的馏分。 139 ~ 5、本实验中要注意控制好温度(水温90℃) 90℃)重结晶。 6、产品用乙醇-水或苯-石油醚(60 ~ 七、深入讨论: 1、乙酰水杨酸的应用价值 阿司匹林英文名称: aspirin 其他名称:乙酰水杨酸,醋柳酸。适应症:阿司匹林是使用最多、使用时间长的解热、镇痛和消炎药物,能抑制体

乙酰水杨酸的制备

新乡医学院医用化学实验课教案首页授课教师姓名及职称: 新乡医学院化学教研室年月日

实验乙酰水杨酸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酰化反应的基本原理; 2.掌握乙酰水杨酸的合成方法。 二、实验原理 乙酰水杨酸,通常称为阿斯匹林(aspirin),是由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和乙酸酐合成的。早在18世纪,人们已从柳树皮中提取了水杨酸,并注意到它可以作为止痛、退热和抗炎药,不过对肠胃刺激较大。19世纪末,人们终于成功地合成了可以替代水杨酸的有效药物——乙酰水杨酸,直到目前,阿斯匹林仍然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具有解热止痛作用的治疗感冒的药物。 水杨酸是一个具有酚羟基和羧基双官能团化合物,能进行两种不同的酯化反应。当与乙酸酐作用时,可以得到乙酰水杨酸,即阿斯匹林;如与过量的甲醇反应,生成水杨酸甲酯,它是第一个作为冬青树的香味成分被发现的,因此通称为冬青油。本实验将进行前一个反应的实验。反应方程式为: COOH OH + (CH3CO)2H+ COOH O C CH3 + CH3COOH 在生成乙酰水杨酸的同时,水杨酸分子间会发生缩合反应,生成少量聚合物:COOH OH H+ O C O O C O O C O O + H2O 乙酰水杨酸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水溶性钠盐,而副产物聚合物不能溶于碳酸氢钠,这种性质上的差别可用于阿斯匹林的纯化。 可能存在于最终产物中的杂质是水杨酸本身,这是由于乙酰化反应不完全或由于产物在分离步骤中发生水解造成的。它可以在各步纯化过程和产物的重结晶过程中被

除去。与大多数酚类化合物一样,水杨酸可以与三氯化铁形成深色络合物;阿斯匹林因酚羟基已被酰化,不再与三氯化铁发生显色反应,因此杂质很容易被检出。 三、试剂 2 g(0.014 mol)水杨酸、5.4 g(5 mL、0.05 mol)乙酸酐、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1%三氯化铁溶液、乙酸乙酯、浓硫酸、浓盐酸 四、实验步骤 在125 mL锥形瓶中加入2 g水杨酸、5 mL乙酸酐和5滴浓硫酸,旋摇锥形瓶使水杨酸全部溶解后,在70~80℃的水浴上加热10~20 min。取出锥形瓶迅速加入50 mL 蒸馏水,将混合物在冷水浴中冷却使固体析出完全,如不出现固体,用玻璃棒搅拌。减压过滤,用滤液反复淋洗锥形瓶,直至所有晶体被收集到布氏漏斗中。每次用少量冷水洗涤结晶几次,继续抽吸,将溶液尽量抽干。粗产物转移至表面皿上,在空气中风干,称重。 将粗产物转移至150 mL烧杯中,在搅拌下加入25 mL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加完后继续搅拌几分钟,直至无二氧化碳气泡产生。抽气过滤,副产物聚合物应被滤出,用5~10 mL水冲洗漏斗,合并滤液,倒入预先盛有4~5 mL浓HCl和10 mL水配成溶液的烧杯中,搅拌均匀,即有乙酰水杨酸沉淀析出。将烧杯置于冰浴中冷却,使晶体完全析出。减压过滤,用洁净的玻璃钉挤压滤饼,尽量抽去滤液,再用冷水洗涤2~3次,抽干水分。将结晶移至表面皿上,干燥后约1.5 g,熔点133~135℃。 纯度检验:向盛有5 mL乙醇的试管中加入1~2滴1%三氯化铁溶液,然后取几粒固体加入试管中,观察有无颜色变化,说明了什么。 为了得到更纯的产品,可将上述结晶的一半溶于少量的乙酸乙酯中(约需2~3 mL),溶解时应在水浴上小心的加热。如有不溶物出现,可用预热过的玻璃漏斗趁热过滤。将滤液冷至室温,阿斯匹林晶体析出。如不析出结晶,可在水浴中稍为加热浓缩,并将溶液置于冰水中冷却结晶,抽滤收集产物,干燥后测熔点。 乙酰水杨酸为白色针状晶体,熔点135~136℃。 五、注意事项 析出的固体与母液分离,常用布氏漏斗进行抽气过滤。 为了更好地将晶体与母液分开,最好用清洁的玻璃塞将晶体 在布氏漏斗上挤压,并随同抽气尽量除去母液和结晶体表面

发动机思考题DOC

燃气涡轮发动机相关概念 1. 为什么说航空燃气轮机既是热机又是推进器? 答:燃气涡轮发动机是将燃油燃烧释放出的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装置。它既是热机又是推进器,因为它是由高速流过发动机的燃气对发动机的反作用力来推动飞机运动的一种热机. 2. 简单叙述燃气涡轮喷气发动机的组成以及工作原理 答:燃气涡轮发动机由进气道、压气机、燃烧室、涡轮、尾喷管组成。 工作原理:燃气涡轮喷气发动机以空气作为工质。进气道将所需的外界空气以最小的流动损失顺利地引入发动机,压气机通过高速旋转的叶片对空气做功压缩空气,提高空气的压力,高压空气在燃烧室内和燃油混合,燃烧,将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形成高温高压的燃气,高温高压的燃气首先在涡轮内膨胀,将燃气的部分焓转变为机械能,推动涡轮旋转,去带动压气机然后燃气在喷管内继续膨胀,加速燃气,提高燃气速度,使燃气以较高的速度喷出,产生推力。 3. 燃气涡轮发动机分为哪几种?它们在结构以及工作原理上有什么明显区别 燃气涡轮发动机分为涡喷、涡扇、涡桨、涡轴四种。 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由燃气轮机和螺旋桨组成,在他们之间还安排 了一个减速器。工作原理:空气通过排气管进入压气机;压气机以高速旋转的叶片对空气做功压缩空气,提高空气的压力;高压空气在燃烧室内和燃油混合,燃烧,将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形成高温高压的燃气;高温高压的燃气在涡轮内膨胀,推动涡轮旋转输出功去带动压气机和螺旋桨,大量的空气流过旋转地螺旋桨,其速度有一定的增加,使螺旋桨产生相当大的拉力;气体流过发动机,产生反作用力。 如果燃气发生器后的燃气可用能全部用于驱动动力涡轮而不产生推力,则燃气涡轮发动机成为涡轮轴发动机,动力涡轮轴上的功率可以用来带动直升机的旋翼。 涡轮风扇发动机是由进气道、风扇、低压压气机、高压压气机、燃烧室、高压涡轮、低压涡轮和喷管组成。 4. 什么是EGT ,为什么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监控参数? 答:EGT 是发动机排气温度。 原因:1、EGT 的高低反映了发动机中最重要、最关键的参数涡轮前总温的高低 2、EGT 的变化反映了发动机性能的变化;3、EGT 的变化反应发动机的故障。 5. 什么是涡喷发动机理想循环最佳增压比? 答:当加热比一定的时候,使理想循环功达到最大值的增压比是涡喷发动机的理想循环最佳增压比。 6. 发动机热效率、推进效率、总效率三者定义以及其关系 发动机的热效率:在循环中加入的热能有多少转变为机械能, 发动机的推进效率:发动机的推进功率与单位时间流过发动机气体动能增量的比值, 总效率:推进功率与单位时间进入燃烧室的燃油完全燃烧所释放出的热量的比值称为总效率 7. 燃油消耗率sfc 定义及表达式 答:产生单位推力在一小时内所消耗的燃油质量称为燃油消耗率。F q sfc f m ,3600

思考题doc资料

思考题

位错的运动及其性质。 ①位错的滑移:在外力作用下,位错线在滑移面(即位错线和柏氏矢量构成的晶面)上的运动,结果导致晶体永久变形。滑移是位错运动的主要方式。 特点:a.刃型位错滑移方向与外力及柏氏矢量平行,正、负位错滑移方向相反;b.螺型位错滑移方向与外力及柏氏矢量垂直,左、右螺型位错滑移方向相反;c.混合位错滑移方向与外力及柏氏矢量成一定角度(即沿位错法线方向滑移);d.晶体的滑移方向与外力及柏氏矢量相一致,但并不一定与位错的滑移方向相同。 ②位错攀移,在热缺陷或外力下,位错线在垂直其滑移面方向上的运动,结果导致晶体中空位或间隙质点的增殖或减少。 位错攀移是靠原子或空位的转移来实现的,螺型位错没有多余半原子面,固无攀移运动;b.由于位错攀移需要物质的扩散,因此,不可能是整条位错线同时攀移,只能一段一段地逐段进行;c.单晶生长利用位错攀移来消灭空位。 体积(晶格)扩散的微观机制类型 解:体积扩散是金属原子从一个平衡位置转移到另一个平衡位置。包括3种微观扩散机制: ①空位机制,其中一个原子与相邻空位交换位置。 ②间隙机制,自间隙原子将一个相邻原子调换到间隙位置上。 ③直接交换机制,相邻原子成对的互相交换位置。 为什么钢铁零件渗碳温度一般要选择γ—Fe相区中进行?若不在γ相区进行会有何结果? 解:α—Fe中的最大碳溶解度(质量分数)只有0.02l8%,对于含碳质量分数大于 0.0218%的钢铁,在渗碳时零件中的碳浓度梯度为零,渗碳无法进行,即使是纯铁,在α相区渗碳时铁中浓度梯度很小,在表面也不能获得高含碳层;由于温度低,扩散系数也很小,渗碳过程极慢,没有实际意义。γ—Fe中的碳溶解度高,渗碳时在表层可获得较高的碳浓度梯度,使渗碳顺利进行。 比较下列各因素对扩散系数的影响,并简要说明原因。 1.温度对扩散系数的影响 2.金属键晶体的扩散系数与共价键晶体或离子键晶体的扩散系数 3.体积扩散系数(晶格或点阵)与短路扩散系数(沿位错、晶界、表面) 4.间隙固溶体的扩散系数与置换型固溶体的扩散系数。 5.铁的自扩散系数α(Fe ) 与γ( Fe ) 解:1.温度越高,扩散系数越大;间隙机制和空位机制都遵循热激活规律,温度提高,超过能垒几率越大,同时晶体的平衡空位浓度也越高,扩散系数提高。

乙酰水杨酸的制备2

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的制备与纯化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利用酚类的酰化反应制备乙酰水杨酸(acetyl salicylic acid )的原理和制备方法。 2、掌握重结晶、减压过滤、洗涤、干燥、熔点测定等基本实验操作。 二、实验原理 乙酰水杨酸即阿司匹林,可通过水杨酸与乙酸酐反应制得。 COOH OH +(CH 3CO)2O H 2SO 4 COOH OCOCH 3+CH 3COOH HO n C O O O C O O C O O *m +H 2O (n-1)主反应 副反应 在生成乙酰水杨酸的同时,水杨酸分子之间也可以发生缩合反应,生成少量的聚合物。乙酰水杨酸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水溶性盐,而副产物聚合物不溶于碳酸钠溶液,利用这种性质上的差异,可把聚合物从乙酰水杨酸中除去。 粗产品中还有杂质水杨酸,这是由于乙酰化反应不完全或由于在分离步骤中发生水解造成的。它可以在各步纯化过程和产物的重结晶过程中被除去。与大多数酚类化合物一样,水杨酸可与三氯化铁形成深色络合物,而乙酰水杨酸因酚羟基已被酰化,不与三氯化铁显色,因此,产品中残余的水杨酸很容易被检验出来。 三、实验药品及物理常数

四、实验装置图 抽滤装置干燥装置烧杯 布氏漏斗 抽 滤 瓶 反应装置 五、实验流程图 2g水杨酸 5ml乙酐 5d 六、实验步骤 在125ml的锥形瓶中加入2g水杨酸、5ml乙酸酐、5滴浓硫酸,小心旋转锥形瓶使水杨酸全部溶解后,在水浴中加热5-10min,控制水浴温度在85-90℃。取出锥形瓶,边摇边滴加1mL冷水,然后快速加入50mL冷水,立即进入冰浴冷却。若无晶体或出现油状物,可用玻棒摩擦内壁(注意必须在冰水浴中进行)。待晶体完全析出后用布氏漏斗抽滤,用少量冰水分二次洗涤锥形瓶后,再洗涤晶体,抽干。 将粗产品转移到150ml烧杯中,在搅拌下慢慢加入25mL饱和碳酸钠溶液,加完后继续搅拌几分钟,直到无二氧化碳气体产生为止。抽滤,副产物聚合物被滤出,用5-10ml水冲洗漏斗,合并滤液,倒入预先盛有4-5ml浓盐酸和10ml水配成溶液的烧杯中,搅拌均匀,即有乙酰水杨酸沉淀析出。用冰水冷却,使沉淀完全。减压过滤,用冷水洗涤2次,抽干水分。将晶体置于表面皿上,蒸汽浴干燥,得乙酰水杨酸产品。称重,约 1.5g,测熔点133-135℃。 取几粒结晶加入盛有5ml水的试管中,加入1-2滴1%的三氯化铁溶液,观察有无颜色反应。 为了得到更纯的产品,可将上述晶体的一半溶于少量(2-3ml)乙酸乙酯中,溶解时

思考题

第一章生产与生产率管理 1、什么是生产率?为什么说生产率是衡量生产系统经济效益的一个指标? 2、提高生产率有什么重要意义? 3、如何理解质量与生产率的关系?为什么说两者是同步发展的? 4、什么是生产率管理? 5、生产率测定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 6、生产率分为哪几类?其含义是什么?写出单要素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公式,并说明公式中各因子的作用。 7、试述影响国家和部门生产率的因素。 1)人力资源2)科技水平3)宏观管理等 8、试述影响企业生产率的因素和提高生产率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9、何谓单要素生产率? 11、为什么要测定动态生产率? 12、何谓多要素生产率? 13、试列举制造企业应用工业工程提高生产率的若干常用方法。 第二章工业工程概述 1、现代IE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1.IE的核心是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生产率2.IE是综合性的应用知识体系3.注重人的因素是IE区别于其他工程学科的特点4.IE的重点是面向微观管理5.IE是系统优化技术2、1989年美国工业工程学会提出的IE定义中,对现代IE的职业目标和所用的知识表述如何? 3、IE与其他专业工程学科有何不同,其主要特点是什么? 4、试说明IE与管理的主要区别。 5、生产的含义和系统概念如何? 6、什么是工业工程(IE),试用简练的语言表述IE的基本定义。 7、IE学科的性质如何?怎样理解这一性质? 8、IE学科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如何理解IE的本质? 9、什么是意识?为什么说“掌握IE方法和技术是必要的,而树立IE意识更重要”? 10、IE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11、IE的学科范畴包括哪些知识领域?列举IE的主要相关学科。 12、试述传统IE与现代IE的含义和关系。 13、简要说明IE的发展历程。 14、工业工程的目标是什么? 15、与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相比,IE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有何特点? 16、工业工程师要求具备什么知识结构? 17、IE知识和技术内容十分丰富,为什么强调应用上的综合性和整体性?

乙酰水杨酸的制备

乙酰水杨酸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能运用已学知识查阅相关资料及工具书,熟悉实验原理。 2.能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包括实验方法、主要仪器及试剂、主要实验步骤及实验装置图等)。 3.了解乙酰水杨酸制备的反应原理和实验方法。 4.通过乙酰水杨酸制备实验,初步熟悉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提纯等方法。 5.巩固称量、溶解、加热、结晶、洗涤、重结晶等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 将水杨酸与乙酐作用,通过乙酰化反应,使水杨酸分子中酚羟基上的氢原子被乙酰基取代生成乙酰水杨酸。加入少量浓硫酸作催化剂,其作用是破坏水杨酸分子中羧基与酚羟基间形成的氢键,从而使酰化反应容易完成。 水杨酸分子中含羟基(—OH)、羧基(—COOH),具有双官能团。本实验采用以强酸为硫酸为催化剂,以乙酐为乙酰化试剂,与水杨酸的酚羟基发生酰化作用形成酯。反应如下: M=138.12 M=102.09 M=180.15 M=60.05 反应原理:

副反应: O OH OH 2 OH C O O O O H +O H 2O OH OC OCH 3 O OH OH + OC OCH 3 C O O O O H 乙酰水杨酸能溶于碳酸氢钠水溶液,而副产物不能溶于碳酸氢钠水溶液,这种性质上的差别可用于阿司匹林的纯化。 可能存在于最终产物中的杂质可能是水杨酸本身,这是由于乙酰化反应不完全或由于产物在分离步骤中发上水解造成的。它可以在各步纯化过程中和产物的重结晶过程中被除去。与大多数酚类化合物一样,水杨酸可与三氯化铁形成配合物;阿司匹林因酚羟基已被酰化,不再与三氯化铁发生颜色反应,因此杂质很容易被检出。 本实验用FeCl3检查产品的纯度,此外还可采用测定熔点的方法检测纯度。杂质中有未反应完酚羟基,遇FeCl3呈紫蓝色。如果在产品中加入一定量的FeCl3,无颜色变化,则认为纯度基本达到要求。 三、实验药品与仪器 药品:水杨酸5.00g(0.036mol),乙酸酐8.64g (8mL ,0.08mol),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