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台式电脑24针电源插头接触不良故障修复过程

台式电脑24针电源插头接触不良故障修复过程

台式电脑24针电源插头接触不良故障修复过程
台式电脑24针电源插头接触不良故障修复过程

台式电脑24针电源插头接触不良故障修复过程

2016年11月初对电脑灰尘进行了一次清理,包括拆下处理器(AMD Athlon(速龙) II X3 435 三核)散热器,进行了添加散热膏处理,但过了两三天(大约8、9日)之后,台式电脑频频出现死机现象,具体现象是:

电脑运行一段时间后(时间不定,短则几分钟,长则一两天)突然死机,显示器休眠,硬盘灯熄灭,键盘灯不亮,机箱内包括CPU等几个风扇仍在转动。死机后按机箱关键键不起作用,风扇关闭不了,只能拔掉电源线插头。重新开启电源重新启动则启动不了,显示器正常,死机后几秒钟后便处于休眠状态。启动后机箱内的几个风扇转动,硬盘指示灯亮一秒就熄灭,上面的硬盘(运行)指示灯不亮,不闪烁,键盘灯不亮。有时重新插拔一下内存条或者硬盘接线,又能启动,曾怀疑是两条内存条或者固态硬盘有问题,但经多次试验,确定内存条不会有问题,固态硬盘是否有问题待定。在每次启动后不定时又会死机。如能启动,启动时上面这个指示灯会闪烁。在突然死机后,触摸机箱内的南桥、北桥、处理器、显卡等。都没发现有过热现象。怀疑电脑存在有病毒,在11月9日重新安装了win7系统,一两天后仍然出现上述问题。前天2016年11月11日上午对电脑机箱全部进行了拆解清理,对南桥、北桥、显卡都进行了加注硅脂散热膏,对电源内部、机箱内部也进行了清理检查。对电源电路板后面一个电焊接点疑似脱焊,进行了补焊。11日修理后重新装机后,昨天一整天电脑运行正常,直到今天13日下午两点,又出现突然死机现象,重新启动启动不了,内存条拔出那条2G的,也不能启动,反复几次,一会能启动,一会又死机。刚才(13日下午16时)用360安全卫士和360查毒软件重新对电脑进行了查毒杀毒,检测出一些木马病毒已经消灭。启动电脑后,已经一个多小时没有再出现死机,也许是主板(技嘉 GA-770T-USB3)有问题?主板上的振荡器有问题?有待观察。傍晚6点左右又出现死机,后将2G内存条取出,调整了一下BIOS,还是启动不了,BIOS也不显示。再将固态硬盘接线拔掉,空硬盘启动,这下BIOS能看到了,说明可能是固态硬盘问题。然后再将固态硬盘接线接上,启动后运行良好,已经三个小时没有出现问题。

2016-11-19

17日转用256G固态硬盘重装系统,但由于不是用的U启动,系统未装上,装不上,当时固态硬盘也不显示了,以为固态硬盘坏了,Diskgen也不显示,重新卸下后仍用64G固态硬盘为系统,USB连线连接256G固态硬盘后,才发现没有坏,但估计此256G固态硬盘今后款能不能再做为系统盘了。

昨天18日下午,又出现无故死机现象,仍然是突然死机,硬盘灯不亮、显示屏休眠无显示(无信号输入),仅是机箱内的三个风扇仍在转动。经过几天测试观察,死机原因不是硬盘、内存、显卡原因,主要还是主板(技嘉GA-770T-USB3)、电源方面的故障。

疑点一,是主板BIOS启动系统元件故障,元件接触不良;

疑点二,是电源5V电压系统元件接触不良故障,造成主机处理器和启动系统停摆;

疑点三,是主板南桥、北桥附近元件焊脚接触不良,有虚焊现象;

疑点四,CPU处理器(AMD Athlon(速龙) II X3 435 三核)与散热器接触不良,CPU处理器发热严重,引起保护性停机。

今天准备再次全面拆主板、拆电源,进行检查修理,对可疑的电容、焊点进行加热。这次台式电脑出现这个故障很奇怪(不定期死机,死机后难以启动,插拔内存后又可以启动,但还会出现死机),故障症状和原因比较复,所以花费时间较长。

今天修理步骤:

1、对电源接线全部拆除,检查20脚插头各脚电压电平是否正常,电源5V输出电压是否正常;

2、对处理器上的散热器拆下,检查处理器散热、插脚接触情况;

3、拆下主板(技嘉 GA-770T-USB3),对主板全面进行细致目测检查,对南桥、北桥、BIOS 等元件及周围元件电容的焊脚进行加热融化处理。

2016-11-20

上述三个检测步骤基本没有进行。

早上首次开机能启动,原来64G、256G硬盘都是装的win7-20160628的系统软件,怀疑是否这个软件有Bug?

今早上重新下载雨林木风win7-64位2016年11月版本系统,把64G硬盘重新格式化重新安装了雨林木风系统。故障依旧,怀疑本机处理器CPU有问题?先使劲压住处理器散热器的下面的弹片想拆除两个卡脚,但没敢用太大的劲,只是把外面的卡脚又往外侧扳动了些,感觉处理器似乎与散热器更密贴了些。然后重新开机,正常。根据多天来的死机症状观察分析,加之这次处理器密贴情况,估计这次不明死机就是处理器插脚接触不良、并且与散热器不密贴所致,这两个原因同时发生,就出现了电脑不定期死机,一是散热器过热保护性死机,二是处理器插脚接触不良,时断时连所致。有事插拔一下内存能启动,是因为每次插拔内存条都会对主板、处理器有所震动,震动后处理器插脚就连上了,因此能够启动,启动过程中,处理器连续发热,又与散热片接触不紧密,导致温度过高死机。再观察几天,如果不死机,说明问题可能就出在这上面。

2016-11-21

上午10点左右,又出现死机现象,纳闷了。先是再次拆下了处理器散热器、处理器(AMD Athlon(速龙) II X3435 三核938针),重新对处理器938个插脚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发现有一处两三个插针有点沾有散热膏,进行了清除,重新插入CPU安装好散热器后,仍启动不了,没反应,硬盘灯不亮,没有触发显示器,3个风扇都转,现象同以往一样,插拔内存、硬盘线等都无济于事,启动多次还启动不了。后来动了一下电源主线24线的插头,重点对第9位紫色线往插座里面使劲插弄了一下,感觉进去一些(似乎这个插线松了,好像以前没插进去或者是没插紧)。再开机,启动了。直至现在下午13:24没有再死机。

2016-11-23 大雪

经过两天观察,没有再出现死机现象,可以确定是电源连接主板的24针插脚接触不良所致,折腾了半个月终于把问题找出。21日对CPU处理器也进行了超频,外频200改为220,电压增加0.025v,超频后运行正常。

2016-11-26 多云

今天下午重新在256G固态硬盘上装番茄花园win7系统,原64G固态硬盘(雨林木风系统)备用。安装后对BIOS的硬盘模式AHCI进行了改动,改为“Native IDE”。这种《主板厂商设计了一个比较折中的方法,所有SATA的设备可以模拟IDE,使用IDE的通用驱动,这样既保存了SATA的高传输率,也可以使得安装系统时非常简单,并且这个设计使得几乎所有主板的默认选项,都是使用IDE的驱动。模拟IDE》模式,读盘速度有明显加快。经测试,这个256G 固态硬盘在这个主板上只能这样设置,不能改回AHCI,改回后系统不认识。但原来的64G固态硬盘装系统是可以设置AHCI的啊?

2017-1-6 小雨

固态硬盘启动,主板BIOS不能设置为AHCI的原因,很可能是在电脑上使用了多个硬盘,且有两个以上的分区为活动分区,致使win7系统无法辨认造成,也是win7多次启动蓝频的原因之一。以后台式电脑上硬盘安装还是不能超过两个,也要注意活动分区只能设置1个。

电气化铁道接触网故障分析与对策

电气化铁道接触网故障 分析与对策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电气化铁道接触网故障分析与对策电气化铁道有着运营成本低,能合理、综合利用能源等优点。由于动车组结构、速度、动力特性需要,全部为电力驱动。在铁路电气化区段牵引供电系统已和信号系统、工务系统一同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动车组自身不带发电设备,车内各种工作和生活用电均直接从接触网上取电.一旦发生断电将会直接影响列车和旅客的工作生活。因此如何确保牵引供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已成为牵引供电专业急需解决的问题。接触网是牵引供电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设置的特殊性(机、电合一,露天设置,动态工作,没有备用),所以一旦发生故障将会直接影响牵引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严重时还会中断电气化铁路的行车功能。因此分析和研究其常见故障,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尤显重要。通过对电气化铁路及新增二线电气化铁路改造中出现的接触网弓网故障进行分析,从弓网关系入手,分析造成接触网事故产生的各种因素,并提出预防和减少接触网事故的措施。 关键词:接触网,接触悬挂,补偿装置,弓网故障 目录 绪论

接触网是沿铁路上空架设的一条特殊形式的输电线路,是电气化铁道中的主要供电装置之一,其功用是通过它与受电弓的直接接触,而将电能传送给电力机车。随着电压的提高、运输量的增大、技术的不断改进以及对人身安全的严格要求等,使接触网的结构逐渐发展成为目前广泛采用的架空式接触网。 接触网是一种露天设置,没有备用的户外供电装置,经常受冰、霜、风等恶劣气象条件的影响,一旦损坏将中断行车,给铁路运输带来巨大损失。因此,一个好的接触网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接触网悬挂应弹性均匀、即悬挂点间的导线在受电弓抬升力的作用下,接触线的升高应尽量相等,且接触线在悬挂点间应无硬点存在。以保证受电弓的正常取流。 2.接触线对轨面的高度应尽量相等,若受悬挂条件限制时,接触线高度变化应避免出现陡坡。 3.接触网在受电弓压力及风力等作用下应有良好的稳定性,即电力机车运行取流时,接触线不发生剧烈的上、下振动。在风力作用下不发生过大的横向摆动。

接触不良引起的电脑故障

接触不良引起的电脑故障 每台计算机都是由多个配件接插组合起来的。长时间使用后,接插件之间往往会因产生金属氧化、沾染灰尘或插拔次数过多等原因引起接触不良。在日常应用中,计算机硬件故障大部分是由接触不良引起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电源线插头与插座接触不良 故障现象:按下电源开关后计算机没有任何响应,电源指示灯不亮,也听不到任何声音。有时也表现为在使用过程中突然重启系统或突然黑屏后无任何反应。 解决方法:拔插电源线,检查电源引线两端插座中的弹簧片与插头间是否有松动。通过插紧插头或调整插座中弹簧片角度,使插头与插座接触良好。 2.内存与主板接触不良 故障现象:开机黑屏,只听到机器发出“嘟、嘟”的报警声,有时也表现为黑屏无声。 解决方法:将内存条取下,检查金手指处有没有被氧化。如金手指处光线暗淡,可用橡皮反复擦拭去除氧化层,使其恢复光泽。同时,可用皮老虎和毛刷对内存插槽也仔细清理干净,然后插紧内存条即可。 3.显卡与主板插槽接触不良 故障现象:开机后黑屏,电源灯亮,喇叭发出鸣叫。(AWARD BIOS为一长两短)。在轻微接触不良时,还表现为屏幕闪烁或出现条纹干扰,某些安装独立显卡的机器则会经常丢失显卡驱动程序。 解决方法:出现这些故障,应考虑到可能是显卡金手指与插槽接触不良所致。用处理内存问题相同的方法,将金手指和插槽清理干净后插入显卡,并确保板卡牢固地插在插槽中。 4.CPU与主板插座接触不良 故障现象:开机后电源指示灯亮,有硬盘通电后转动的嗒嗒声,但屏幕无任何反应,也听不到计算机自检通过时发出“嘀”的一声。 解决方法:取下CPU风扇,拉起CPU底座一边的手柄,取出CPU。再按下和扳起手柄反复多次,使底座中的金属片产生轻微摩擦除去氧化层,然后将CPU放入插座,轻微压紧并压下手柄按原样装好。 5.网卡或PCI卡与主板插槽接触不良 故障现象:电脑检测不到网卡等设备,已安装好的驱动程序经常丢失,PCI卡设备不工作。

电路故障判断口诀

电路故障判断口诀 用电压表测断路,电压表接哪里有示数,哪里断路;用导线测断路,导线接哪里灯亮了,哪里断路。 电路故障分析 故障主要有两类:断路、短路, 若元件断路,则其电流为0,其两端可能会有电压; 若元件短路,则其两端电压为0,其可能会有电流流过。 电路故障分哪几种 Ⅰ.常见电路故障:短路或断路。 Ⅱ.简单故障: 1.电源发热必然发生电源短路。 2.串联电路中若某部分用电器不能工作,那么这部分必然发生了短路。 3.并联电路中的故障大多直接利用并联电路特点就可分析得出。 Ⅲ.检测其它电路故障方法: 一.将完好的用电器与被测电路并联。(针对串联电路中的断路故障)

1.用电器正常工作。说明:被测电路上发生断路。 2.用电器不能工作。说明:未测电路上发生断路。 二.用导线与被测电路并联。(针对串联电路) 1.未测电路正常工作。说明:被测电路上发生断路。 2.未测电路不能工作。说明:未测电路上发生断路。 三.利用电流表 1.对于电路中原有的电流表示数变化情况分析。 (1)示数增大。说明:电路(或支路)中部分用电器被短路。(所有用电器都被短路,则电流表烧毁) (2)示数减小。说明:①电路(或支路)中发生断路。②电流表坏了。 (3)示数不变。说明:除电流表所在支路以外的其它支路上发生断路。 2.将电流表与被测电路并联分析。(针对串联电路)

(1)有示数。说明:被测电路上发生断路。 (2)无示数。说明:未测电路上发生断路。 四.利用电压表。 1.对于电路中原有的电压表示数变化情况分析。 (1)示数增大。说明:未与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被短路。 (2)示数减小。说明:①与电压表并联的被测电路上发生短路。②电压表与电源正负极间发生断路。③电压表坏了。 (3)示数不变。说明:除电压表所在支路以外的其它支路上发生断路。 2.将电压表与被测电路并联分析。 (1)有示数。说明:电压表与电源正负极间是通路的。 (2)无示数。说明:①与电压表并联的被测电路上发生短路。②电压表与电源正负极间发生断路。

常见硬件故障及其原因

CPU 1.电脑频繁死机:CPU的供电不足引起,因为主板的元件老化,造 成了供电部分的电压偏低,CPU自然就不能正常工作,死机;另外,由于CPU散热不良,也可能造成死机的情况;也有可能是由于CPU超频太高导致CPU电压在加压的时候不能控制,这样当电压的范围超过10%的时候,就会产生增加CPU的电子迁移现象,从而导致CPU内伤而出现死机故障,严重的还会出现烧毁CPU 的现象。 2.主板不断重新启动:散热片与CPU核心部分接触有空隙,CPU 过热,主板侦测CPU过热,重启保护。原来CPU散热风扇安装不当,也会造成Windows自动重启或无法开机; 3.CPU频率自动下降:温度过高时也会造成CPU性能的急剧下降; 配备了热感式监控系统的处理器,它会持续检测温度。只要核心温度到达一定水平,该系统就会降低处理器的工作频率,直到核心温度恢复到安全界限以下。 4.针脚接触不良造成主机无法启动 BIOS和CMOS 1.Bios Rom checksum error-System halted 分析:BIOS信息检查时发现错误,无法开机。 答疑:遇到这种情况比较棘手,因为这样通常是刷新BIOS错误造成的,也有可能是BIOS芯片损坏,不管如何,BIOS都需要被修理。

2.CMOS battery failed 分析:没有CMOS电池。 答疑:一般来说都是CMOS没有电了,更换主板上的锂电池即可。 3.Memory test fail 分析:内存测试失败。 答疑:因为内存不兼容或故障所导致,所以请先以每次开机一条内存的方式分批测试,找出故障的内存,降低内存使用参数工作或者送修。 主板 1.各种连接线短路、断路故障 2.内存芯片RAM故障 3.开机无显::如果您的电脑出现开机无显示故障的话,那多半 是主板BIOS数据丢失或者遭破坏了。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清除 BIOS,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主板跳线清除BIOS。 4.频繁死机/蓝屏:(1)内存超频或不稳定造成的蓝屏;(2)硬 件的兼容性不好引起的蓝屏;(3)硬件散热引起的“蓝屏” 故障 5.(1)主板无法正常启动,同时内存发出“嘀嘀”警报声:内 存的问题;(2)无法正确识别出键盘和鼠标:主板不支持; 连接时,出现接口连接松动;(3)主板无法正常启动,也没 有报警声出现:电容炸裂或冒泡现象主板的滤波功能可能就

焊缝出现的几个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

焊接常见的主要几个问题及原因分析 1、焊缝焊接区域清理不干净。 问题:焊缝及坡口区域油、绣清理不干净时,在焊接过程中容易产生气孔、裂纹、增加飞溅物等缺陷。 处理方式:要求厂家将焊缝及坡口两侧20 mm范围内的铁锈、油污、氧化物等清理干净,使其露出金属光泽方可施焊。 2、检查中发现焊缝有表面气孔。 问题:焊件清理不干净,杂质在焊接高温时产生气体进入熔池,电弧过长,氩弧焊时保护气体流量过大或过小,保护效果不好等,焊接材料没有经过烘培或烘培不符合要求,焊丝清理不干净, 在焊接过程中自身产生气体进入熔池,焊接过程中由于防风措施不严格,熔池混入气体, 熔池温度低,凝固时间短等。 处理方式:母材、焊丝按照要求清理干净,焊条按照要求烘培。防风措施严格。焊接速度不能过快,电弧不能过长,正确掌握起弧、运条、息弧等操作要领。对有表面气孔的焊缝,机械打磨 清除缺陷,必要时进行补焊. 3、检查中发现焊缝表面夹渣。接头处和焊缝边缘常见。 问题:多层多道焊接时,层间药皮清理不干净,焊接电流小,焊接速度快,焊接操作手法不当等造成焊缝夹渣。 处理方式:加强焊件表面打磨,多层多道焊时层间药皮必须清理干净,选择合理的焊接电流和焊接速度,对出现在焊缝表面的夹渣,进行打磨清除,进行补焊。 4、焊缝接头收弧时弧坑、缩孔。 问题:焊接收弧中熔池未填满就进行收弧,停止焊接,焊材融化时弧坑处停留时间短。 处理方式:延长收弧时间,采取正确的收弧方法,加强焊工责任心,对已经形成对弧坑、缩孔、裂纹进行打磨清理并补焊。 5、检查中发现焊缝有咬边现象,焊缝与母材熔合不好,出现较深沟槽。 问题:焊接电流大,电弧过长,焊条角度不当,焊条送进速度不合适等都是造成咬边的原因。 处理方式:选择合适的电流,掌握好焊条的运条方式,控制好电弧。要求厂家对检查中发现的焊缝咬边,进行打磨清理、补焊,符合验收标准。 6、检查中发现焊缝成型差. 问题:焊缝宽窄度不一致、焊缝高低不平、焊缝表面有焊瘤、焊缝接不上头等。 出现这些原因主要是施工人员水平低, 处理方式:要求厂家使用合格的电焊工和有一定技术能力的人员来进行生产与焊接,严格执行焊接工艺有关要求. 行车梁裂纹:裂纹的危害是最大的。 事情发生的原因分析: 裂纹的产生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要从母材、结构、焊接、安装、环境、人员技术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焊接过程是一个不均匀加热和冷却的过程,会产生纵向和横向焊接残余应力。经过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 1、焊接组装工艺不正确,在行车梁对接时,存在随意焊接的情况,由于钢板厚度、焊接顺序、 坡口形式、焊缝位置等具体条件不同,产生不同的约束应力直接影响到焊接接头的裂纹倾向。

接触网分段绝缘器的故障分析与对策

分段绝缘器的故障分析与解决办法 摘要:本文针对接触网分段绝缘器在运转场、货线、专用线、机车整备线经常出现的故障,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总结,提出了管理上、设备上的对策方案。 关键词:分段绝缘器故障分析 接触网分段绝缘器是在同相供电的不同供电单元间的不影响电力机车运行的电气分段设备。使用在机车整备线、货线、专用线上实现停电整修机车或装卸货物;使用在机车出入库线、运转场、上下行渡线实现分段停电进行接触网检修。在电气化铁路混合牵引、部分地段环境污染严重的情况下,分段绝缘器绝缘部件的使用寿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检修维护周期也被迫大大缩短。随着电力机车数量的不断增多、货物装卸量的不断增大,分段绝缘器出现的故障频率越来越高,并且直接影响机车整备人员和货物装卸人员的人身安全。目前,国内电气化铁路出现多种分段绝缘器,但安装最多的是菱形分段绝缘器,分析并解决该类型分段绝缘器在运行中的故障是目前接触网运行检修管理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分段绝缘器的使用及故障情况

(一)分段绝缘器的工作要求 分段绝缘器的使用说明书明确要求分段绝缘器不应安装在各类机车停靠点处,也就是说机车不应停靠在分段绝缘器所在位臵。《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规定:分段绝缘器不应长时间处于对地耐压状态,尤其在雾、雨、雪等恶劣天气时,应尽量缩短其对地的耐压时间,即当作业结束后应尽快合上隔离开关,恢复正常运行。 分段绝缘器的桥式绝缘子是化学有机绝缘子;绝缘滑板内部是高强度化学纤维,外部是绝缘保护层。分段绝缘器绝缘原件的机电性能如下: (二)分段绝缘器的工作现状 1. 机车整备线 由于机车数量和周转量的不断增加,机车整备线的使用频次大为增加,即便在雨、雪、雾等恶劣天气条件下,还需要整备车辆。客观上造成整备线接触网接地、分段绝缘器承受对地耐压的时间越来越长,甚至在恶劣天气下,分段绝缘器仍然要长时间对地耐压。 2.货线、专用线

电路故障的判断

电路故障的判断

————————————————————————————————作者:————————————————————————————————日期: 2

电路故障的判断 电路故障一般都含有两方面内容:一是故障的性质,如短路、开路、连接错误等;二是故障的位置,即故障发生在哪个元件上。所以一个电路中故障,要从这两个方面分析。电路故障题一般有两大类:一类是根据电路中出现的各种反常现象,如灯泡不亮,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反常等,判断电路的故障;另一类是设计查找故障的方案。把握电路的结构、故障特点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前提。 一、故障的判断 元 件 现象主要原因、故障分析 灯泡 亮灯泡与电源构成了通路,电路中有电流 不亮 没有电流通过灯丝,(电路两端没有电压、灯丝断或灯泡与 电源之间的电路某处有断路、灯泡被短路) (1)若题中电路是串联电路,看其它用电器能否工作,如 果所有用电器均不能工作,说明可能某处发生了断路;如果 其它用电器仍在工作,说明灯泡被短路了。 (2)若题中电路是并联电路,如果所有用电器均不工作, 说明干路发生了断路;如果其它用电器仍在工作,说明该灯 泡所在的支路断路。 通过灯丝的电流与正常工作电流相比太小或者说灯的实际 功率与额定功率相比太小 电流表电压 表 有示数 电流表、电压表与电源构成了通路,电路中有电流(电流表、 电压表正负接线柱与电源正负极之间是通路)无示数 电流表、电压表与电源组成的电路有断路或电流表、电压表 被短路 指针反转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指针偏转角度太小 电流、电压太小,量程太大 电流表所在电路电阻非常大,导致电流过小,电流表的指针 几乎不动(如有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 指针偏转超过量程 所选量程小于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值 电流表与电源间直接构成了回路(电源短路),电路中的电 流太大。 滑动变阻器 移动滑片电流表示数不变接线柱选泽错误、变阻器被短路、连接方式错误移动滑片电流表示数变化不明显变阻器最大电阻较小,移动滑片时电阻的变化不明显 二、故障的查找 开路的查找 1、如果电路中用电器不工作(常是灯不亮),且电路中无电流,则电路开路。 2、具体到那一部分开路,有三种判断方式:

接触网常见故障分析及对策

第四章、牵引网常见故障分析及对策 第1节、牵引网故障现象与分析 第2节、故障处理措施 第3节、电气烧伤故障原因分析 第4节、电气联结方面故障 第5节、绝缘方面故障 第四章、接触网常见故障分析及对策 随着以动车组开行为标志的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工作顺利实施,在我国的繁忙铁路干线上又多了一道靓丽的风景——动车组。由于动车组结构、速度、动力特性需要,全部为电力驱动。在铁路电气化区段牵引供电系统已和信号系统、工务系统一同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动车组自身不带发电设备,车内各种工作和生活用电均直接从接触网上取电.一旦发生断电将会直接影响列车和旅客的工作生活。因此如何确保牵引供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已成为牵引供电专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接触网是牵引供电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设置的特殊性(机、电合一,露天设置,动态工作,没有备用),所以一旦发生故障将会直接影响牵引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严重时还会中断电气化铁路的行车功能。因此分析和研究其常见故障,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尤显重要;接触网是一种机、电合一的特殊设备,既有机械方面的结构特点,也有电气方面的技术要求,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接触网的常见故障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空间结构尺寸方面;导电回路方面;绝缘方面;空间结构尺寸方面故障;接触网是一种特殊的供电设备,所谓特殊即其不仅要保障质量良好地向电力机车提供电流,而且还要保证接触悬挂能牢固地处在规定的空间几何位置上,保证受电弓能质量良好地、平滑地从接触线上取流。由于机车受电弓宽度有限,且机车运行速度愈来愈快。因此接触网的技术参数一旦发生变化或接触悬挂上零件一旦脱落,就会对电力机车或电动车的运行造成障碍,严重时还会造成弓网故障。 第一节、接触网故障现象与原因分析 4.1.1、故障现象

无载分接开关接触不良的原因和防范措施通用版

解决方案编号:YTO-FS-PD549 无载分接开关接触不良的原因和防范 措施通用版 The Problems, Defects, Requirements, Etc. That Have Been Reflected Or Can Be Expected, And A Solution Proposed T o Solve The Overall Problem Can Ensure The Rapid And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无载分接开关接触不良的原因和防 范措施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解决方案文件可用于已经体现出的,或者可以预期的问题、不足、缺陷、需求等等,所提出的一个解决整体问题的方案(建议书、计划表),同时能够确保加以快速有效的执行。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为了适应电网电压的变化和用电设备的需求,变压器在负载运行中需要分接开关进行分级调压。在变换分接开关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致使分接开关接触不良,从而引起发热烧坏分接开关,情况严重时烧损变压器,因此说分接开关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变压器的安全运行。 1问题的提出 某电厂现运行的变压器多采用无载分接开关进行调压,其型号为SW(三相)型和DW(单相)型系列。1999年5月,在对全厂变压器油样普查中,发现4号低厂变(分接开关型号为SWXJ125/10-3×3)总烃含量为150μL/L、乙炔5.5μL/L,说明变压器内部有裸金属过热现象,仔细分析运行日志,发现变压器负载达70%时,变压器上层油温比以往相同情况升高2~3℃ ,经停电测试,高压侧直流电阻三相不平衡,AB相为3.3,BC相为2.5,AC相为3.2,而且AB、AC两相比原始值大30%以上,这说明变压器内部确实存在缺陷,初步

判断电路故障的五种方法

小结在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常出现的电路故障现象及其故障原因如下表: 滑动变阻器断路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没有示数,小灯泡不亮 判断电路故障的五种方法也是学业考试电路故障判断是联系实际的热点问题,(中考)考查的一个热点内容。电路故障一般分为短路和断路两大类。常常要根据电路中出现的各种分析识别电路故障时,再根分析其发生的各种可能原因,如灯泡不亮,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反常等),反常现象(确定故障。下面结合例题说明几种据题中给出的其他条件和测试结果等进行综合分析, 识别电路故障的常用方法:一、定义判断法 电路出现的故障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断路,即电路在某处断开。如用电器坏了,或电路连接点 接触不良、导线断裂等,断路时电路中无电流。二是短 路,若用电器被短路,用电器将不能工作;若电源被短路,电路中的电流会很大,会损坏电源。例1 如图1所示,闭合开关S时,L发光而L不发光,则原因可21能是() A.L断路 B.L短路 C.L短路 D.L断路2112解析闭合开关S时,L发光,表明电路中有电流,电路是通路。从上面分析可以1得出这是电路中的部分电路短路故障,由“L发光而L不亮”可以很快得出L短路。221答案 C 二、导线判断法(用一根导线并联在电路的两点间,检查电路故障) 导线的电阻等于0,将导线接在电路的两点间,实际是将导线两点间的用电器短路,让电流经过导线形成一条通路。这可以用来检查用电器损坏,而造成了电路断路的情形。导线与用电器并联连接,无论用电器正常与否,用电器都不能正常工作。若电路中原来没有电流,用导线连接某两点时,电路中有电流了,则故障往往是这两点之间发生断路。 例2 如图2所示,闭合开关S时,灯泡L、L、a都不亮。用一段导线的两端接触

地铁接触网常见故障分析及其应对方法

地铁接触网常见故障分析及其应对方法 摘要:地铁供电系统对地铁的运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接触网是地铁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设备。接触网故障问题直接影响着地铁的发展,当前引起接触网故障的因素很多,我们在这方面依然存在着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本文分析了地铁接触网常见故障,并提出了应对方法。 关键词:地铁接触网;常见故障;应对方法 一、地铁接触网概况 接触轨的牵引网在地铁系统的运用具有悠久的历史,世界上早期修建的地下铁道大多采用了这种类型的牵引网,目前特别重视城市景观的新兴现代化城市也仍然在采用这种方式,如北京轻轨、新加坡、温哥华地铁等。 目前国内地铁已有运行经验的接触网类型主要有:北京地铁隧道及地面均采用上接触式低碳钢接触轨;上海市轨道交通1号线和2号线在隧道内采用的是弹性支座有补偿简单悬挂接触网;广州地铁1号线采用架空全补偿链形悬挂接触网,2号线和3号线隧道内采用刚性悬挂接触网,4号线采用下接触式钢铝复合接触轨;深圳市地铁采用架空全补偿链形悬挂接触网;武汉轻轨采用下接触式钢铝复合接触轨;大连轻轨采用架空全补偿链形悬挂接触网;重庆轻轨工程采用与跨座式车辆配套的侧接触式T型汇流排刚性接触网。归纳起来城市轨道接触网有三大类型:接触轨类接触网;架空柔性接触网;架空刚性接触网。这些接触网在地铁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接触网主要有以下特点:(1)工作状态变得恶劣的状况下,容易发生弓网事故。电力机车在高速运行过程中,由于接触悬挂沿跨距的弹性的不均匀、受电弓的惯性力以及空气动力的影响,受电弓在垂直的方向上将会产生一定振幅的振动,此种振动会使接触网的工作状态发生变化,在工作状态变得恶劣的状况下,容易发生弓网事故。(2)接触网的安装架设是以无备用设备的方式安装。接触网的安装架设是以无备用设备的方式安装的,一旦损坏将无备用设备替换,会造成机车中断运行,对铁路运输带来负面影响。 二、地铁接触网常见故障分析及其应对方法 (一)接触网短路 一般而言,若是接触网设备对地短路而引起永久性短路故障,由于短路电流大,直流开关自身的大电流脱扣保护会最先动作,强行试送电也不会成功。因此,一旦出现大电流脱扣保护动作,接触网专业应引起高度重视,利用巡视等方式,重点检查接触网绝缘部件是否有短路现象(如破裂或烧伤),或接触网附近的接地金属部件是否搭在接触网上。

常见光传输设备故障原因及处理流程

常见光传输设备故障原因及处理流程 排除光传输设备的故障,最关键的一步是根据网管和设备架、板告警的具体情况,将光传输设备的故障点准确地定位到单站,这是维护人员在现场维护工作中必须牢固树立的观念. 我们都知道,光传输设备的故障定位的一般原则是“先外部,后传输;先单站,后单板;先线路,后支路;先高级,后低级”.如何在实践中根据光传输设备的网管告警及利用仪表等,在最短时间内落实并处理故障,是每一位维护人员应该具备的业务素质. 1 从功能块告警流程图分析判断光传输设备的告警及原因 (1)对于相邻两个网元,在网管上都有R-LOS、R-LOF告警,而没有MS-RDI、MS REI,说明光缆很可能中断,因为远端劣化指示和远端误码指示无法回传. (2) 如果相邻两网元本端有R-LOS、R-LOF告警,另一端有MS-RDI、MS REI,说明远端劣化指示和远端误码指示能够回传,可能是光纤单断或尾纤头脏、衰耗大,或本端收光板或对端发光板有故障. (3) 如果当前网元的东、西两个相邻网元都有相应的R-LOS和R-LOF,并且当前网元无法登陆,一般情况为当前网元掉电,造成两个方向光路不通. 2 单站中光传输设备的常见故障及原因 2.1光传输设备的网元无法登录,ECC不通 (1) 如果一个或部分网元无法登录,那么其原因可能是:(a) 光路衰耗大,误码过量,导致ECC通路不通;(b) 主控板故障;(c) SCC板ID拔码不正确;(d) 网元掉电、断纤. (2) 如果全部网元不能登录,则原因可能有:(a) 网管网元SCC主控板故障;(b) 网线、网卡故障; (c) 计算机IP地址和网关网元IP地址不正确. 2.2公务电话不通及其原因 (1) 如果在设备调测开通期间公务不通,原因可能有:(a) 公务电话参数配置错误;(b) 开销板配置不正确;(c) 光纤连接不正确. (2) 如果在运行中公务突然不通,原因可能有:(a)铃流板故障;(b) 公务电话损坏;(c)公务电话P/T 和RING开关错误. 2.3系统时钟故障及原因 (a) 时钟源级别设置错误;(b) 时钟板故障导致线路时钟失锁;(c) 光纤反接导致两网元时钟互跟;(d) 线路板故障;(e)交叉板故障. 2.4光传输设备的常见业务故障 (1) 某2 Mbit/s输入中断告警时,原因可能有:(a) 外部设备输入中断;(b) 2 Mbit/s同轴电缆故障;(c) 电缆头焊接脱落;(d) DDF架头松动;(e) 支路板故障. (2) 某一个VC4通道告警,原因可能有:(a) 时隙配置参数改变;(b) XC4交叉板故障. (3) 光路不通有R-LOS、R-LOF告警,原因可能有:(a) 断纤;(b) 光纤性能劣化;(c) 尾纤头太脏,衰耗过大;(d) 光板故障,发射或接收光功率异常;(e) 使用光板型号不对. (4) 误码过量时,设备外部原因可能有:(a) 光纤性能劣化,损耗大;(b) 光纤接头太脏,或连接不正确;(c) 设备接地不良;(d) 设备附近有强烈干扰源;(e) 设备散热不良,工作温度高;(f) 传输距离过短或

电源连接线接触不良故障

INFI-90控制系统控制柜电源连接线接触不良引起保护误动 1.事件描述 2007年11月06日,某电厂10号机组CRT上所有模拟量控制的阀门突然显示坏质量,运行人员无法在CRT上进行操作。5秒钟后,机组MFT动作。 检查为DCS的MCS21控制柜系统电源故障,“5V电源母排”至“系统电源总线条”的连接线存在接触不良,5V电源降至低于 4.75V后,引起电源监视卡IPMON01的PFI保护动作,造成MCS系统所有控制器复位,送到FSSS的“汽包水位HH”、“汽包水位LL”和“总风量<25%”三个信号的DO输出由原来的“1”变为“0”状态,DO输出继电器的常闭点接通,3个条件同时引发MFT。 2.管理性建议 (1)我省所有DCS控制系统,对机柜内部电源连接线的压线头进行了灌锡处理(原来采用单纯压线,由于铜的易氧化特性,易引起接触电阻增大)。上述电厂对“5V电源母排”至“系统电源总线条”连接线的压线头进行此处理后,“系统电源总线条”的5V电源电压为5.186V,比原来的5.083V增大了0.103V。 (2)建议取消PFI的保护,保留电压低于4.75V时的报警功能。因为“系统电源总线条”的5V电源电压降到低于3V左右时系统才不能正常工作,但PFI 的保护为低于4.75V就开始动作。 (3)巡检检查增加DCS系统电源电压内容。 (4)此次DCS控制器故障时,AO卡的输出均变为4mA,DO卡的输出均变为“0”。建议对系统进行一次检查、整理,明确在控制器故障时输出信号是保留当前值,还是强制为0或100%。如果所有输出保持当前状态(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在控制器恢复后,由逻辑跟踪此输出状态,这样在DCS控制器故障时,就不会引起机组跳闸停机的事故。

接触网常见故障应急处理程序卡

接触网常见故障应急处理程序卡 一、抢修基本要求 1.抢修原则 接触网抢修时,要遵循“先通后复”和“先通一线”的原则确定具体的抢修方案,以最快的速度设法先行供电、疏通线路并及早恢复设备的正常技术状态。 2.方案制订 ⑴抢修方案制订要遵循“先通后复”原则,体现以最快速度设法先行供电,疏通线路的目的,必要时可采取迂回供电、越区供电、降弓通过或限制列车速度措施,缩短停电、中断行车时间,并及时安排时间处理遗留工作,使接触网及早恢复正常技术状态。 ⑵双线电化区段抢修方案制订,还应遵循“先通一线”原则,集中力量以最快速度设法先通一线,以尽快疏通列车。 ⑶有重点列车运行时,抢修方案制订还应遵循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首先使接触网脱离接地,尽快恢复送电,待重点列车离开故障供电区段后,再要点对故障点进行恢复。 ⑷接触网抢修恢复,允许以最低技术状态开通运行。在开通线路、疏通列车后再申请天窗停电,尽快处理使设备达到运行技术标准。 3.开通线路

⑴接触网修复过程中,对接触网主导电回路及受电弓动态包络线等关键部位严格把关,确认符合供电行车条件后方准申请送电。送电后以观察1~2趟车,确认运行正常后抢修组方准撤离故障现场。 ⑵需封锁线路、降弓通过或限速运行时,抢修人员应向供电调度报告起止位置(或范围)和列车运行注意事项,并按规定在相邻车站登记。接触网限速值应由现场指挥人员根据抢修后接触网技术状态确定。 二、常见接触网故障判断查找方法 1.永久接地:变电所断路器跳闸,重合闸和强送均不成功,可能是由于接触网或供电线断线接地、绝缘子击穿、隔离开关处于接地状态下的分段绝缘器击穿、隔离开关引线脱落或断线、较严重的弓网故障、机车故障等。 2.断续接地:变电所断路器跳闸重合成功,过一段时间又跳闸,可能是接触网或电力机车绝缘部件闪络,货车绑扎绳等松脱,列车超限,树木与接触网放电、接触网与接地部分距离不够,接触网断线但未落地,弓网故障等。 3.短时接地:变电所跳闸后重合成功,一般是绝缘部件瞬时闪络、电击人或动物等。 4.查找故障应根据季节、天气、设备所处的环境有针对性的进行。例如,当大雾、阴雨及雨雪交加时易发生绝缘闪络故障,应重点查找隧道及污秽严重处所;当发现火花间隙击穿时对该支柱或与该支柱接地母线连接的相关绝缘部件要仔细检查;当变电所馈线开关跳闸时,可根据故障测量装置指示从那公里数,缩小查找的范围。 三、常见接触网故障抢修方案 1.接触线断线 当发生导线断线时,首先应查明断线发生的确切位置,断口两侧的损坏情况,断线波及的范围等情况。

接触网常见故障研究分析

接触网常见故障分析 摘要 电气化铁道有着运营成本低,能合理、综合利用能源等优点。由于动车组结构、速度、动力特性需要,全部为电力驱动。在铁路电气化区段牵引供电系统已和信号系统、工务系统一同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动车组自身不带发电设备,车各种工作和生活用电均直接从接触网上取电.一旦发生断电将会直接影响列车和旅客的工作生活。因此如何确保牵引供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已成为牵引供电专业急需解决的问题。接触网是牵引供电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设置的特殊性(机、电合一,露天设置,动态工作,没有备用),所以一旦发生故障将会直接影响牵引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严重时还会中断电气化铁路的行车功能。因此分析和研究其常见故障,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措施尤显重要。通过对电气化铁路及新增二线电气化铁路改造中出现的接触网弓网故障进行分析,从弓网关系入手,分析造成接触网事故产生的各种因素,并提出预防和减少接触网事故的措施。 关键词:接触网,接触悬挂,补偿装置,弓网故障

一、接触网线索断线接续 (4) ㈠准备工作: (4) ㈡人员分工: (4) ㈢作业: (4) ⒈接触线断线后,断头处损伤长度短,仅需做一个接头情况的操作过程。 (4) ⒉接触线断线后,断头处损伤较长,需做两个接线头情况的操作程序。 (5) ㈣注意事项: (7) 二、间结构尺寸方面故障 (8) ㈠故障现象 (8) ㈡原因分析 (8) ㈢采取措施 (9) 三、电气联结方面故障 (11) ㈠电气烧伤故障原因分析: (11) 四、绝缘方面故障 (14) ㈠故障现象 (14) ㈡原因分析 (14) ㈢采取措施 (15) 五、中心锚结故障分析及检调 (16) ㈠中心锚结的作用和安设 (16) 1.中心锚结的作用 (16) 2.中心锚结的安设 (16) ㈡中心锚结的结构和要求 (17) 1.半补偿中心锚结 (17) 2.区间全补偿中心锚结 (18) 3.站场全补偿中心锚结 (19) 4.简单悬挂中心锚结 (20)

怎样判断电路及电路故障.

电路故障 电路中故障的判断是物理知识和生活实践联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中考中是一个考察的一个热点内容。电路故障一般分为短路和断路两大类。分析识别电器故障时,一定要根据电路中出现的各种反常现象,如灯泡不亮,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反常等,分析其发生的各种可能原因,再根据题中给的其他条件和现象、测试结果等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故障。综观近年全国各地的中考物理试卷,我们不难发现,判断电路故障题出现的频率还是很高的。许多同学平时这种题型没少做,但测验时正确率仍较低,有的反映不知从何处下手。 一、开路的判断 1、如果电路中用电器不工作(常是灯不亮),且电路中无电流,则电路开路。 2、具体到那一部分开路,有两种判断方式: ①把电压表分别和各处并联,则有示数且比较大(常表述为等于电源电压)处开路(电源除外); ②把电流表分别与各部分并联,如其他部分能正常工作,则当时与电流表并联的部分断开了。 二、短路的判断 1、串联电路或者串联部分中一部分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其他部分用电器能正常工作,则不能正常工作的部分短路。 2、把电压表分别和各部分并联,导线部分的电压为零表示导线正常,如某一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为零,则此用电器短路。 根据近几年中考物理中出现的电路故障,总结几条解决这类问题的常用的主要判断方法: “症状”1:用电器不工作。 诊断:(1)若题中电路是串联电路,看其它用电器能否工作,如果所有用电器均不能工作,说明可能某处发生了断路;如果其它用电器仍在工作,说明该用电器被短路了。 (2)若题中电路是并联电路,如果所有用电器均不工作,说明干路发生了断路;如果其它用电器仍在工作,说明该用电器所在的支路断路。 “症状”2:电压表示数为零。 诊断:(1)电压表的两接线柱到电源两极之间的电路断路; (2)电压表的两接线柱间被短路。 “症状”3:电流表示数为零。 诊断:(1)电流表所在的电路与电源两极构成的回路上有断路。 (2)电流表所在电路电阻非常大,导致电流过小,电流表的指针几乎不动(如有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 (3)电流表被短路。 “症状”4:电流表被烧坏。 诊断:(1)电流表所在的电路与电源两极间直接构成了回路,即发生了短路。 (2)电流表选用的量程不当。 练习: 1.如图,当开关S闭合时,灯L1、L2均不亮。 某同学用一根导线去检查故障。他将导线先并接在 灯L1两端时,发现灯L2亮,灯L1两端时,,然后并 接在灯L2两端时,发现两灯均不亮。由此判断 () A.灯L1开路 B.灯L1短路C.灯L2开路D.灯L2短路 2 1 L2 是() A.灯L1短路 B.灯L2短路 C.灯L1开路 D.灯L2开路 3.如图,电源电压不变。闭合电建S ,电流表、电压表均有示数。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 一会儿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小,则下

制冷系统十大常见故障原因

制冷系统十大常见故障原因 回液 1、对于使用膨胀阀的制冷系统,回液与膨胀阀选型和使用不当密切相关。 膨胀阀选型过大、过热度设定太小、感温包安装方法不正确或绝热包扎破损、膨胀阀失灵都可能造成回液。 2、对于使用毛细管的小制冷系统而言,加液量过大会引起回液。蒸发器结 霜严重或风扇故障时传热变差,未蒸发的液体会引起回液。温度频繁波动也会引起膨胀阀反应失灵而引起回液。 对于回液较难避免的制冷系统,安装气液分离器控制可以有效阻止或降低回液的危害。 带液启动 1、压缩机内的润滑油剧烈起泡的现象叫带液启动。带液启动时的起泡现象 可以在油视镜上清楚地观察到。根本原因是润滑油中溶解的以及沉在润滑油下面了大量的制冷剂,在压力突然降低时突然沸腾,并引起润滑油的起泡现象,很容易引起液击。 2、压缩机安装曲轴箱加热器(电热器)可以有效防止制冷剂迁移。短时间 停机,维持曲轴箱加热器通电。长时间停机不用后,开机前先加热润滑油几个或十几个小时。回气管路上安装气液分离器,可以增加制冷剂迁移的阻力,降低迁移量。 回油 1、当压缩机比蒸发器的位置高时,垂直回气管上的回油弯是必需的。回油 弯要尽可能紧凑,以减小存油。回油弯之间的间距要合适,回油弯的数量比较多时,应该补充一些润滑油。 2压缩机频繁启动不利于回油。由于连续运转时间很短压缩机就停了,回气 管内来不及形成稳定的高速气流,润滑油就只能留在管路内。回油少于奔油,压缩机就会缺油。运转时间越短,管线越长,系统越复杂,回油问题就越突出。 3缺油会引起严重的润滑不足,缺油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压缩机奔油多少和快 慢,而是系统回油不好。安装油分离器可以快速回油,延长压缩机无回油运转时间。

汽车电器接触不良造成的故障维修..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汽车电器接触不良造成的故障维修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2013年 04 月 07日完成

目录 摘要 (01) 第一章、汽车电路的组成 (02) 1.1电源电路 (02) 1.2起动电路 (02) 1.3点火电路 (02) 1.4照明与灯光信号装置电路 (02) 1.5仪表信息系统电路 (02) 1.6辅助装置电路 (02) 1.7电子控制系统电路 (03) 第二章、汽车电路的特性 (04) 2.1低压 (04) 2.2直流 (04) 第三章、一般汽车电路的接线规律 (05) 3.1蓄电池火线(B线或30号线) (05) 3.2点火仪表指示灯线(IG线或15号线) (05) 3.3专用线(A cc线或15A线) (05) 3.4起动控制线(S T线或50号线) (05) 3.5搭铁线(接地线或31号线) (06) 第四章、汽车搭铁的形式及作用 (07) 4.1主搭铁线 (07)

4.2备用搭铁线 (07) 4.3防静电搭铁线 (08) 4.4完全断路 (08) 4.5导通不良 (09) 第五章诊断搭接导线故障 (10) 5.1断路故障 (10) 5.1.1完全断路 (10) 5.1.2导通不良 (10) 5.2短路(搭铁) (10) 5.2.1线路馈电端短路 (10) 5.2.2.线路搭铁端短路 (11) 第六章、电路接触不良故障的主要特征 (13) 6.1启动困难 (13) 6.2仪表指示反常 (13) 6.3产生异常火花 (14) 6.4加速时车辆前后窜动 (15) 6.5故障出现在剧烈碰撞之后 (15) 第七章、寻找线路搭铁故障和电路接触不良 (16) 7.1用试灯检查导线短路 (16) 7.2寻找搭铁处 (16) 7.3确定搭铁(短路)线路 (16) 7.4电路接触不良 (16) 结论 (17)

浅谈汽车常见电路故障的诊断技术

浅谈汽车常见电路故障的诊断技术 科学技术成果渗入到汽车生产中,随着科学技术的升级,汽车的各种电器配件使用量加大,使得电路故障越来越多,而且维修难度也较大。本论文针对汽车常见的电路故障进行分析,并具有针对性地提出诊断技术。 标签:汽车;维修技术;电路故障;诊断技术 0 引言 汽车所安装的电器配件越来越多,相应的电路故障发生率也会越来越高。目前汽车电路的常见故障中,以主要线路的故障为主,主要表现为线路短路、线路出现漏电、线路出现断路现象,或者接线松动而脱落。由于环境因素而导致的电路故障包括线路受潮以及因此而产生腐蚀,就会造成线路的绝缘被破坏,或者线路接触不良。下面主要针对汽车电路的短路故障、断路故障以及线路的漏电现象进行介绍,并提出诊断方案。 1 汽车常见电路故障 1.1 汽车电路的短路故障 当汽车电路出现短路故障,是由于电源的正极导线和电源的负级导线连接在一起,使得导线电流过高而发热。此时,连接线路的保险丝就会因电路短路而熔断,线路上所连接的电气设备因停电而停止运转。当电路出现短路而熔断的短暂时间内,电路会瞬间处于高压状态,很容易导致电气设备损坏。线路的短路多是由于绝缘层的破损而导致的正极导线与负级导线接触[1]。如果正极导线与负级导线经常相互摩擦,就会造成导线的磨损,当正极导线与负级导线触碰后,就会出现线路短路的现象。此外,在对汽车电路接线的时候,如果不经意间使得正级线头与负级线头之间接触,或者在正极线头处接触到了可以导电的金属,就会导致汽车电路的短路故障。图1为汽车电路原理图。 1.2 汽车电路的断路故障 汽车电路产生断路故障,主要体现为汽车的照明设备无法使用,汽车的电动机不能够正常运转,或者在接触点处由于线路过热而产生烧蚀现象而使得线路无法导电。当汽车电路断路后,汽车电路就无法传输电流,使得电气设备无法工作。导致汽车电路的断路故障的主要因素为三个方面,即导线连接不够紧密、导线接触不良或者发生了折断,都会导致汽车电路的断路故障。 1.3 汽车电路的线路漏电现象 当汽车电路出现漏电现象,就会增加电量的消耗量而导致导线传输的电流量增大,使得导线过热而产生漏电。汽车电路的线路漏电现象产生的原因在于,汽

热控常见故障现象及原因分析

生产培训教案 生产培训教案 培训题目:热控常见故障现象及原因分析 培训目的:交流热工软硬件常见故障及判断故障的简单方法。 内容摘要:热控故障 培训内容: 热控每个信号回路基本上可由四部分组成:传感器、信号传输、信号采集及控制设备。因此,每个热控故障现象及原因分析都可以从以上四部分进行排除判断。以下从传感器、信号采集卡件、传输介质、执行机构等四个部分分别分析热控故障现象及原因。

1、传感器 1.1、温度信号故障判断和分析 目前现场温度检测设备主要包括热电阻、热电偶、就地温度表。热电阻元件一般运用于低于200摄氏度以下的介质检测;热电偶一般运用于高于200度以上的介质测量。一般情况下,监视电机、泵轴承,油介质,闭冷水等温度采用热电阻,监视蒸汽温度、高温烟气、高温给水温度等采用热电偶元件。 1.1.1 、DCS操作员站画面上温度测点显示“U”并闪烁,表示DCS采集卡件采集到超出正常范围的信号。故障原因:(1)就地温度传感器接线松动或元件回路接地。(2)温度信号传输电缆断路。(3)DCS卡件通道故障。(4)温度元件已损坏。目前,DCS系统对于温度信号出现该类型故障都自动采用屏蔽剔除方法,将故障温度直接从逻辑运算中剔除或保持温度值不变。 温度坏点图 1.1.2、DCS操作员站画面上温度测点快速上下波动,一般情况下热电阻传感器1秒钟变化5度以上可认为该温度显示值不可信。故障原因:传感器接线

不良。目前,温度单点保护一般设置温度飞升逻辑,当出现该类型故障时,逻辑保护自动屏蔽。 1.1.3、操作员站画面上室外的高温管道温度测点突然下降。如果发生在雨天,则很大原因是温度传感器的护套内进雨水,造成温度降低。 1.1.4、操作员站画面上高温高压管道同一组相邻温度测点偏差大,主要原因可能为同一组温度元件在管道的插入深度不同,造成各支温度元件反应速度不同。电机、轴承的同一组温度测点偏差大,主要原因温度元件回路绝缘差或接触不良。 6号机组高旁阀后温度偏差大 1.2、压力(差压)信号故障判断和分析 目前现场压力信号一般采用压力变送器作为传感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