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届一模课外文言文

届一模课外文言文

届一模课外文言文
届一模课外文言文

届一模课外文言文精选

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2017年一模课外文言文

普陀卷(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

仕数不遇

昔周人有仕数不遇①,年老白首,泣涕于途者。人或问之:“何为泣乎”

对曰:“吾仕数不遇,自伤年老失时,是以泣也。”人曰:“仕奈何不一遇也”

对曰:“吾年少之时,学为文,文德成就,始欲仕宦,人君好用老。用老主亡,后主又用武。吾更.为武,武节②始就,武主又亡.。少主始立,好用少年,吾年又老。是以未尝一遇。”

【注】①遇:获得机会。②武节:指武艺、兵法。

1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

(1)吾更.为武()(2)武主又亡.()

12.翻译画线句:自伤年老失时,是以泣也。(2分)

13.几位君主分别喜欢任用的是、、

(用自己的话按序回答)。(3分)

14.周人仕数不遇表面看上去是生不逢时,但其根本原因是

。(3分)

奉贤卷(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1分) 艾子有孙,年十许,慵劣不学,每加榎楚①而不悛②。其子仅有是儿,恒恐儿之

不胜杖而死也,责必涕泣以请。艾子怒曰:"吾为若教子不善邪"杖之愈峻。其子无如

之何。

一旦,雪作,孙抟③雪而嬉,艾子见之,褫④其衣,使跪雪中,寒战之色可掬。

其子不复敢言,亦脱其衣跪其旁。艾子惊问曰:"汝儿有罪,应受此罚,汝何与焉"

其子泣曰:"汝冻吾儿,吾亦冻汝儿。"艾子笑而释之。

【注释】○1榎(jiǎ)楚:灌木的名字,古代常用来做为刑具,这里指用木条或棍

棒抽打。②悛,quān,悔改。

③抟:同“团”,把散碎的东西捏聚成团。 ④褫:chǐ :剥夺。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恒恐儿之不胜.杖而死也( ) (2)使.

跪雪中

( )

11、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我替你教训儿子不好吗?

B 、我因为你而教训儿子不好吗?

C 、我替你教训儿子的不好! C 、我因为你而教训儿子的不好!

12、在教育孙子一事中,面对儿子的言行,艾子的神情经历了如下变化过程:(4分)

“________”——“________”——笑

宝山卷(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

李合观变

窦宪1纳妻,天下郡国2皆有礼庆。汉中郡亦当遣吏,户曹3李合谏曰:“窦将军椒房之亲,不修德礼而专权骄恣,危亡之祸,可翘足而待;愿明府一心王室,勿与交通。”太守固遣之,合不能止,请求自行,许之。合遂所在迟留以观其变,行至扶风4而宪就国。凡交通者皆坐免官,汉中太守独不与焉。

【注释】1窦宪:东汉人贵族,窦皇后的哥哥。倚仗权势,横行不法。下文“宪就国”指他被罢免后回到自己的封国。2郡国:行政区域名称。下文“明府”是对郡守的尊称。3户曹:古官职名称。4扶风:古地名。

11.对文中加点字“当”、“坐”两字,依次解释完全正确的是。(3分)

A.将要? 坐下

B.将要获罪?

C.面对? 获罪?

D. 面对? 坐下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注意加点词语的含义。(3分)

请求自行,许之。

13.选文中的“交通者”,指的是那些人。(用自己的语句概括回答)(2分)

14.(1)李合阻止太守送礼的主要原因有两点:其一是窦宪不修德礼而专权骄恣;其二是是。(用自己的语句概括回答)(2分)

(2)“李合观变”的目的是(用自己的语句概括回答)(2分)

虹口卷(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

人有片善,金忠①必称之,虽有素与公异者,有他善,未尝不称也。里人②张氏尝数辱公。公为尚书时,其人以吏来京师,惧不为容,然公荐用之。或曰:“彼不于公有感③乎”曰:“顾其才可用,奈何以私故掩人之长”

【注释】①金忠:明代人②里人:同乡人,邻居。③感:通“憾”,怨恨。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 虽有素与公异者()(2)奈何以私故掩人之长()

12、文中张氏“惧不为容”的原因是(4分)

13、从文中看,金忠是一个的人(4分)金山卷(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12分)

范宣①年八岁,后园挑菜,误伤指,大啼。人问:“痛邪”答曰:“非为痛,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是以啼耳。”宣洁行廉约,韩豫章②遗绢百匹,不受;减五

十匹,复不受;如是减半,遂至一匹,既终不受。韩后与范同载,就车中裂二丈与范,云:“人宁可使妇无裈○3邪”

范笑而受之。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①范宣:晋朝人。②韩豫章:指豫章太守韩伯。③裈(kūn):裤子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1)宣洁行廉约()(2)遗绢百匹()

11、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韩伯后来和范宣同时乘车,靠近车中和范宣扯了二丈绢。

B.韩伯后来和范宣同时乘车,靠近车中扯了二丈绢给范宣。

C.后来韩伯和范宣同乘一辆车,就和范宣在车中扯了二丈绢。

D.后来韩伯和范宣同乘一辆车,就在车中扯了二丈绢给范宣。

12、范宣“误伤指,大啼”的原因是。(用文中语句回答)(2分)

13、从上文看,范宣这个人物的主要特点

是。(3分)

闵行卷(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

邓羌义勇

王猛①督诸军十六万骑伐燕,遣将军徐成觇②燕军形要,期日中,及昏而反,猛怒,将斩之。邓羌请之曰:“成,大将也,宜宥③之。“猛曰:”若不杀成,军法不立。“羌固请曰:“羌之部将也,虽违期应斩,羌愿与成效战④以赎之。”猛弗许。

羌怒,还营,严鼓勒兵,将攻猛。猛问其故,羌曰:“受召讨远贼;今有近贼,自相杀,欲先除之!”猛谓羌义而有勇,使语之曰:“将军止,吾今赦之。”成既免,羌诣猛谢。猛执其手曰:“吾试将军耳。将军于部将尚尔,况国家乎!吾不复忧贼矣”

注释:①王猛(325年--375年),十六国时期前秦着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率军统一北方,被称作“功盖诸葛亮第一人”。②觇:看,偷偷地察看。③宥:饶恕,原谅。④效战:尽力作战。

11、解释文中加点词(4分)

(1)将军止()(2)羌诣猛谢()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期日中,及昏而反

13、邓羌“于部将尚尔”在文中具体表现在:(3分)

(1)“”

(2)“”

(3)“成既免,羌诣猛谢”。

14、请概括王猛的性格特点。、(2分)徐汇卷(四)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11—14题(12分)

王荆公介甫,退居金陵。一日,幅巾杖履,独游山寺。遇数客盛谈文史,词辩纷然。公坐其下,人莫之顾。有一客□问公曰:“亦知书否”

公唯唯而已,复问公何姓,公拱手答曰:“安石姓王。”众人惶恐,惭俯而去。

11.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1)退居.金陵()(2)惭俯而去.()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3分)

公坐其下,人莫之顾。

13.联系上下文,选择恰当的一个词填入文中方框内。(2分)

有一客(徐怒)问公曰:“亦知书否”

14.这篇文章讽刺了这一类人。(3分)

松江卷(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

贞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咒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将吞之。左右遽谏曰:“恐成疾,不可。”太宗曰:“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

遂吞之。

【注释】①掇:抓取。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百姓有过.() (2)左右遽.谏曰()

12、文中与“蝗虫大起”相照应的是

“”,

而太宗吞食蝗虫的行为反映了他“”的内心愿望。(4分)

13、文中的唐太宗是一位、明君。(4分)

黄浦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

初,晖①同县张堪素有名称②,尝于太学③见晖,甚重之,接以友道,乃把晖臂曰:“欲以妻子托朱生。”晖以堪先达④,举手未敢对,自后不复相见。堪卒,晖闻其妻子贫困,乃自往候视,厚赈赡⑤之。晖少子怪而问曰:“大人不与堪为友,平生未曾相闻,子孙窃怪之。”晖曰:“堪尝有知己之言,吾以信于心也。”

(节选自《后汉书》)【注释】①晖:朱晖,与张堪同为东汉人。②名称:名声,名望。③太学:汉朝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

④先达:指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⑤赈赡:救济,周济。

1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4分)

(1)晖同县张堪素.有名称()(2)子孙窃.怪之()

12、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张堪常对我说知己的话,我因为相信而记在心里。

B.张堪常对我说知己的话,我把这份信任记在心里。

C.张堪曾对我说过知己的话,我把这份信任记在心里。

D.张堪曾对我说过知己的话,我因为相信而记在心里。

张堪提出“欲以妻子托朱生”的请求,朱晖的态度是:___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在“堪卒”后,朱晖“闻其妻子贫困”后的举动是:_______________(用

自己的话概括)。从中可以看出朱晖是一个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 _。(5分)

嘉定卷(四)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2分)

石季服药

会稽之东,有石氏者,其季女①病痞②。迎良医治之,久而不除,谢医使.去。其

父思之,以为:“是,良医也。奈何疗之而不病除?”他日,窃.窥之,见其药不饮而

覆于床下也。乃复迎医,进而前药,三饮之而疾已。

【注释】①季女:小女儿②痞:腹中的肿块

10.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

(1)谢医使.去()(2)窃.窥之()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什么治疗她的病不是彻底根除呢?

B.为什么好医生治常见病也不见效果呢?

C.怎么会看病好久了病症还不消除呢?

D.什么治疗方法能让女儿的病快好呢?

12.石家小女的病“久而不除”的原因是(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13.石家小女的病从“久而不除”到“三饮之而疾已”的变化,给人的启示是(3分)

静安卷(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

南丰过荆襄,后山携所作以谒之①。南丰一见爱之,因留款语②。适欲作一文字,事多,因托后山为之,且授以意。后山文思亦涩,穷日之力方成,仅数百言,明日以呈南丰。南丰云:“大略也好,只是冗字多,不知可分略删动否?”后山因请改窜③。但见南丰就坐,取笔抹数处,每抹处连一两行,便以授后山,凡④削去一二百字。后山读之,则其意尤完,因叹服,遂以为法,所以后山文字简洁如此。

【注】①曾巩,南丰人,此处以南丰指代曾巩。后山,指北宋诗人陈师道。谒,拜见。②款语,亲切交谈。③改窜,修改涂抹文字。④凡,总共。

1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

(1)因托后山为之()(2)穷日之力方成()

12、以下对画线句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后山读后,便(感到)南丰的意思格外完备

B.后山读了改文,便(感到)它的意思格外完备

C.后山读后,便(感到)南丰的意思好像很完备

D.后山读了改文,便(感到)它的意思好像很完备

13、选文中,南丰对后山的态度是,后山对南丰的态度则是? 4分,均用原文回答)

14、如果要引用这个故事作为论据,它最适合论证的观点是(2分)

A.我们写文章要力求简洁 B. 我们做学问要不耻下问

C.我们要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

D. 我们要善于展现自己的才能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 一 13题(12分)

蔡邕字伯喈,陈留圉人也。少博学,唯辞章、数术、天文是好,妙操音律。桓帝时,

中常侍徐璜等五侯擅恣④,闻邕善鼓琴,遂白天子,敕陈留太守督促发遣。邕不得

已,行到偃师⑤,称疾而归。吴人有烧桐以爨⑥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

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

(选自《后汉书》,有删改)

【注】①蔡邕,东汉着名文学家、书法家。②陈留:古地名。③圉(yǔ):县名。④擅

恣:放纵,不受约束。⑤偃师:县名。⑥爨(cuàn):烧火做饭。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1)唯辞章、数术、天文是好()(2)闻邕善鼓琴

()

12.与“果有美音”相照应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用文中原句回

答)(4分)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_____(4分)

A、蔡邕从小涉猎广泛,博学多艺。

B、蔡邕因琴艺高超而被徐璜等五侯举荐。

C、蔡邕因病在发遣途中被迫折返。

D、蔡邕火中救木成就了“焦尾琴”佳话。

崇明卷(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

秦桧

秦桧为相日,都堂左揆前有石榴一株①,每着实,桧默数焉。忽亡.其二,桧佯不问。一日将排马②,忽顾谓左右取斧伐树,有亲吏在旁,仓卒③对曰:“实.佳甚,去之可惜。”桧反顾曰:“汝盗食吾榴。”吏叩头服。

【注释】①都堂左揆前,指都府的②排马,检阅马匹③仓卒,同“仓促”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1)忽亡.其二()(2)实.佳甚()

12、秦桧认定“汝盗食吾榴”的理由是(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13、秦桧察盗之事揭示的道理是(4分)

浦东新区卷(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

甲文

鉴得归乡里。于时所在饥荒,州中之士素有感其恩义者,相与资赡。鉴复分所得,以恤宗族及乡曲孤老,赖而全济者甚多,咸相谓曰:“今天子播越④,中原无伯⑤,当归依仁德,可以后亡。”遂共推鉴为主,举千余家俱避难于鲁之峄山。

乙文

峄山……石间多孔穴,洞达相通,往往如数间居处,其俗谓之峄孔。……永嘉中,太尉郗鉴将乡曲逃此山,胡贼攻守不能得。

【注】①鉴:郗鉴,人名。②资赡:资助,供给。③曲:偏僻的地方。④播越:流亡不定。⑤伯: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三等。

11.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4分)

(1)鉴得归乡里(2)可以后亡__________

12.甲文中画线句“鉴复分所得”,“所得”具体指的是。后来,他被众人推举为首领,是因为他具有“”的美德。(4分)

13.乙文解释了郗鉴选择峄山为避难所的理由:(1);(2)。(4分)

人教版七年级下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用心整理版)

初一课外文言文阅读 一、《请君入瓮》① 周兴与丘神勣通谋,太后命来俊臣鞫②之。俊臣与兴方推事③对食,谓兴曰:“囚多不承,当为何法?”兴曰:“此甚易耳!取大瓮,以炭四周炙④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俊臣乃索大瓮,火围如兴法,因起谓兴曰:“有内状推⑤兄,请兄入此瓮!”兴惶恐,叩头伏罪。〔导读〕:本文写的是来俊臣“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及周兴作法自毙的故事。 〔注释〕:①瓮(wèng):大坛子。②鞫(jū):审讯犯人。③推事:研究事情。④炙(zhì):烧烤。⑤内状:宫内递出的状辞。推:追究,检举。 一、解释加点的词。 1、俊臣与兴方推事对食 2、囚多不承 3、当为何法 4、因起谓兴曰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之”。 1、太后命来俊臣鞫之 2、以炭四周炙之 三、翻译下列句子。 1、兴曰:“此甚易耳!取大瓮,以炭四周炙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 2、因起谓兴曰:“有内状推兄,请兄入此瓮!” 四、来俊臣请周兴入瓮,是采用了的方法。 二、《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孔融被收①,中外惶怖②。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 戏③,了无遽容。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④,二儿可得全不⑤?”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⑥。 〔导读〕:八九岁的孩子能在家庭遭难时毫不惊恐,很是了不起。说明孩儿的明理聪明,也反映了封建社会中株连迫害的罪恶。 〔注释〕:①孔融被收:建安十三年,融因触怒曹操,坐弃市(被判死刑)。②中外惶怖:朝廷内外非常惊恐。中外,指朝廷内外。③二儿故琢钉戏:两个儿子仍然在玩琢钉游戏。琢钉,古时一种儿童游戏。④罪止于身:罪责仅限于自己一身。意思是不涉及家属。⑤二儿可得全不:这两个孩子可不可以保全他们生命?⑥亦收至:捕他们的人也到来了。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孔融被收 2、冀罪止于身 3、二儿可得全不 4、寻亦收至 二、翻译下列句子。 1、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 2、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 三、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并说明它的比喻义 三、《鲁人曹沫》① 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②。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③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④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桓公怒,欲倍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⑤,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 ①这里所选的是《史记》中《刺客列传》的第一部分。②好力:喜欢勇士。力,有力之士。③遂邑:今山东宁阳县。④柯:齐邑,今山东阳谷县阿城镇。⑤快:快意。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1)乃献遂邑之地以和(2)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 (3)曹沫三战所亡地(4)欲倍其约 (5)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 2、翻译句子。 (1)子将何欲?

2018年课外简短文言文阅读训练35例(有答案)

2018年课外简短文言文阅读训练35例 1、傅马栈最难 桓公观于厩①,问厩吏曰:"厩何事最难?"厩吏未对,管仲对曰:"夷吾②尝为圉人③矣,傅马栈最难:先傅曲木,曲木又求曲木;曲木已傅,直木无所施矣。先傅直木,直木又求直木;直木已傅,曲木亦无所施矣。" (《管子·小问篇》) 注释: ①厩:马房。②夷吾:管仲的表字。③圉人:养马的人。 (1)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桓公观于厩() ②傅马栈最难() ③曲木又求曲木() (2)翻译下面句子。 直木已傅,曲木亦无所施矣。 (3)从某一角度,概括这一篇寓言的寓意。 2、烛邹亡鸟 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召吏欲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王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晏子春秋》) (1)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使烛邹主鸟而亡之() ②召吏欲杀之() ③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 (2)翻译下面句子。 ①使烛邹主鸟而亡之 ②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 (3)从某一角度,概括这一篇寓言的寓意。 3、东野稷败马 东野稷以御见庄公,进退中绳,左右旋中规。庄公以为文弗过也,使之钩百而反。颜阖遇之,入见曰:"稷之马将败。"公密而不应。少焉,果败而反。公曰:"子何以知之?"曰:"其马力竭矣,而犹求焉,故曰败。" (《庄子·外篇·达生》)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①使之钩百而反( ) ②稷之马将败( ) ③公密而不应() (2)翻译下面句子。 ①东野稷以御见庄公。 ②其马力竭矣,而犹求焉,故曰败。 (3)从某一角度,概括这一篇寓言的寓意。 4、济阴贾人 济阴之贾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焉。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我济阴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能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人曰:"盍救诸?"渔者曰:"是许金不酬也。"立而观之,遂没。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 B、犹为不足乎?(表示疑问的语气助词) C、渔者黯然而退。(形容词词尾,表示"……的样子") D、舟薄于石又覆。(介词,在) (2)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济阴之贾人() ②向许百金() ③舟薄于石又覆() ④盍救诸?()() (3)对下列各句的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A、有渔者以舟往救之。 有个打鱼人划着船前去救他。 B、我济阴之巨室也。 我是济阴的富豪。 C、渔者载而升诸陆。 打鱼人托着他并把他送到岸上。 D、立而观之,遂没。 打鱼人站在岸上看着商人,商人就淹死了。 (4)根据这则小故事,以其中某一人物为对象,写一句评论的话。 富人: 渔者: 旁人:

文言文阅读20篇-答案

第一篇: 翠鸟移巢 1.解释加点字 翠鸟先高作巢以避患:(灾难)爱之,恐坠,稍下作巢:(掉落) 2.翻译句子: 及生子,爱之,恐坠,稍下作巢。 等到生了孩子,翠鸟十分疼爱它们,怕小鸟掉下去,便在低些的地方筑巢。 3.从文章看,翠鸟爱孩子的结果是:被人偷走了小鸟,由此可知,本文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应太过宠爱孩子,会适得其反;考虑事情要全面,不应只想着一个方面。 第二篇:徐孺子 1.解释加点字 尝月下戏:(玩耍)人语之曰:(谈论) 2.翻译句子: 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就如人的眼晴中有眼珠,没有它就一定不能看见东西。 3.这则故事中的徐孺子是个聪明的孩子。 第三篇守株待兔 1.解释加点字 宋人有耕者:(农民)兔走触株:(跑,逃跑) 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兔子再也得不到了,他自己却被宋国人耻笑。 3.请写出“守株待兔”这一成语的意思。 比喻不主动努力而存着“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第四篇:王戎早慧① 1.解释加点字 王戎早慧:(聪明,有才能)七岁尝与诸儿游:(游玩) 2.翻译句子: 见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 看见路边的李子树有好多果实,压弯了枝条,许多小孩争着跑去摘那些果实 3.王戎是通过什么推理出李子是苦的? 树在道旁而多子

第五篇:文徵明习字 1.解释加点字 日以十本为率:(每天)书遂大进:(书法) 2.翻译句子: 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稍微有一点不符合心意,一定要三番五次地改写它,从来不怕麻烦。因此,他越老,他的书法也更加精妙。 3.根据短文可知,文徵明每天要写多少字? 有同学根据文徵明每天写十本《千字文》而判断每天写一万字,不过我还不能确定“本”字何解。《文言文常用字辞典》上对“本”字是如此解释的: ①草木的根或茎干。引申为“根源”“来源” ②根本、基础的东西。 ③本来的,原来的。 ④根据,掌握。 ⑤自己一边的,如本国;现今的,如本月。 ⑥底本,版本。 ⑦本钱。 ⑧封建社会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 ⑨量词。株,棵,丛,撮。贾思勰《齐明要术·种薤》:“率七八枝为一本” 根据上下文可知,此“本”作量词,但辞典中的量词条竟没有合适的解释。 第六篇:车胤囊萤夜读① 1.解释加点字: 家贫:(贫穷)夏日捕几十只萤火虫:(捕捉) 2.翻译句子: 年长,博学多通,时人誉之。 (车胤)长大后,广博地学习,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当时的人们都赞美他。 3.“车胤囊萤”的故事已被人们用作成语,你知道它的意思吗? 形容在艰苦的环境中勤奋学习 第七篇:自相矛盾 1.解释加点字: 誉之日:(赞美,夸赞)吾盾之坚:(坚固) 2.翻译句子: 吾矛之利,物无不陷也。 我的矛的锐利,没有东西可以不被刺破。 3.这个故事可概括为一个成语:自相矛盾

2017届一模课外文言文

2017年一模课外文言文 普陀卷(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 仕数不遇 昔周人有仕数不遇①,年老白首,泣涕于途者。人或问之:“何为泣乎?”对曰:“吾仕数不遇,自伤年老失时,是以泣也。”人曰:“仕奈何不一遇也?”对曰:“吾年少之时,学为文,文德成就,始欲仕宦,人君好用老。用老主亡,后主又用武。吾更.为武,武节②始就,武主又亡.。少主始立,好用少年,吾年又老。是以未尝一遇。” 【注】①遇:获得机会。②武节:指武艺、兵法。 1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 (1)吾更.为武()(2)武主又亡.() 12.翻译画线句:自伤年老失时,是以泣也。(2分) 13.几位君主分别喜欢任用的是、、(用自己的话按序回答)。(3分) 14.周人仕数不遇表面看上去是生不逢时,但其根本原因是 。(3分) 奉贤卷(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1分) 艾子有孙,年十许,慵劣不学,每加榎楚①而不悛②。其子仅有是儿,恒恐儿之不胜杖而死也,责必涕泣以请。艾子怒曰:"吾为若教子不善邪?"杖之愈峻。其子无如之何。 一旦,雪作,孙抟③雪而嬉,艾子见之,褫④其衣,使跪雪中,寒战之色可掬。其子不复敢言,亦脱其衣跪其旁。艾子惊问曰:"汝儿有罪,应受此罚,汝何与焉?"其子泣曰:"汝冻吾儿,吾亦冻汝儿。"艾子笑而释之。 【注释】○1榎(jiǎ)楚:灌木的名字,古代常用来做为刑具,这里指用木条或棍棒抽打。②悛,quān,悔改。 ③抟:同“团”,把散碎的东西捏聚成团。④褫:chǐ :剥夺。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恒恐儿之不胜.杖而死也()(2)使.跪雪中() 11、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替你教训儿子不好吗? B、我因为你而教训儿子不好吗? C、我替你教训儿子的不好! C、我因为你而教训儿子的不好! 12、在教育孙子一事中,面对儿子的言行,艾子的神情经历了如下变化过程:(4分) “________”——“________”——笑 宝山卷(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 李郃观变 窦宪1纳妻,天下郡国2皆有礼庆。汉中郡亦当遣吏,户曹3李郃谏曰:“窦将军椒房之亲,不修德礼而专权骄恣,危亡之祸,可翘足而待;愿明府一心王室,勿与交通。”太守固遣之,郃不能止,请求自行,许之。郃遂所在迟留以观其变,行至扶风4而宪就国。凡交通者皆坐免官,汉中太守独不与焉。 【注释】1窦宪:东汉人贵族,窦皇后的哥哥。倚仗权势,横行不法。下文“宪就国”指他被罢免后回到自己的封国。2郡国:行政区域名称。下文“明府”是对郡守的尊称。3户曹:古官职名称。 4扶风:古地名。 11.对文中加点字“当”、“坐”两字,依次解释完全正确的是。(3分) A.将要坐下 B.将要获罪 C.面对获罪 D. 面对坐下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注意加点词语的含义。(3分) 请求自行,许之。 13.选文中的“交通者”,指的是那些人。(用自己的语句概括回答)(2分) 14.(1)李郃阻止太守送礼的主要原因有两点:其一是窦宪不修德礼而专权骄恣;其二是是。(用自己的语句概括回答)(2分) (2)“李郃观变”的目的是(用自己的语句概括回答)(2分) 虹口卷(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至3题(12分) 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与芦苇相似的草本植物)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街坊)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1、选出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3分 A、以荻画地以:用 B、教以书字用书:写 C、使学为诗为:作为 D、及其稍长把及:等到 2、欧阳公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最根本原因是:()3分 A、欧阳修聪明过人 B、太夫人教子有方

C、闾里士人家慷慨借书 D、欧阳修刻苦攻读 3、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多诵古人篇章。 (2)唯读书是务。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至7题(14分) 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行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世说新语?容止》 4、简要分析魏王是个怎样的人。(3分) 5、捉刀流传下来已成为一个固定词语。不查词典,模仿推敲的写法,对捉刀进行解释。()(4分) [推敲]传说唐代诗人贾岛骑着驴做诗,得到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两句。第二句的敲字又想改用推字,犹豫不决,就用手作

推、敲的样子,无意中碰上了韩愈,向韩愈说明原委。韩愈想了一会儿说,用敲字好(见于《苕溪渔引丛话》卷十九引《刘公嘉话》)。后人就用推敲来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例:反复推敲/推敲词句。 [捉刀] 6、用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一成语形容文中的魏王是否恰当?为什么?(3分) 7、用匈奴使的眼光,对魏王作一个肖像描写。(4分) 只见那床头捉刀人, 三.阅读文言短文《郑人买履》,完成8-11题(22分)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8、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6分) (1)先自度其足()()

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题20篇含解析

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题20篇含解析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下列句子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至若春和景明/四时之景不同 B. 而或长烟一空/湖心亭一点 C. 则有去国怀乡/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D. 后天下之乐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2)下列句子划线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增其旧制/其西南诸峰 B. 不以物喜/策之不以其道 C. 感极而悲者矣/人不知而不愠 D.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山水之乐 (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作者借写楼记之机,规劝老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并以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与之共勉。 B. 文章第1段叙述事情的本末缘起。第2段情辞转为激昂。第3,4段写洞庭湖的阴晴景象及其在游人心中的不同反响。第5段是全篇的重心。 C. 作者详写楼,略写湖,概括写景,重在言志抒情。作者既然圆满完成了楼记之作,也收到了规劝友人之效,可谓文章妙手。 D. 本文的语言充分体现了汉语的音乐美。记叙多用散句,写景多用偶句。散句长短错落,质朴平实;偶句两两相对,珠联璧合。 (4)把文言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越明年,政通人和。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 【答案】(1)C (2)A

25.螳螂捕蛇(古文课外阅读训练)

【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二十五】 螳螂捕蛇 张姓者,偶行溪谷,闻崖上有声甚厉。寻途登觇①,见巨蛇围②如碗,摆扑③丛树中,以尾击柳,柳枝崩折。反侧倾跌之状,似有物捉制之。然审④视殊⑤无所见,大疑。渐近临之,则一螳螂据⑥顶上,以刺刀攫(音:jué)⑦其首,颠⑧不可去。久之,蛇竟死。视额上革肉⑨,已破裂云。 ——选自《聊斋志异》【注释】: ①觇:察看,窥视。②围:此处指蛇的身围。③摆扑:扭动摔打。④审:仔细。⑤殊:极、很,完全,非常。⑥据:站立。⑦攫(jué):钳制,用爪抓取,这里是刺入的意思。⑧攧(diān):同“颠”,跌,甩脱。⑨革肉:皮肉。 【练习题】: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反侧倾跌之状.(样子)(2)大.疑(很、非常)(3)渐近临.之(接近)(4)蛇竟.死(终于)2、用自己的话翻译“一螳螂据顶上,以刺刀攫其首,颠不可去。”这句话。 答:一只螳螂在那条蛇的头顶上,正用刺刀一样的前足割蛇的头,无论大蛇如何翻滚,那螳螂就是跌不下来。 3、巨蛇被小小的螳螂杀死,给你怎样的启示? 答:(1)只要摸清了敌人的短处,找到它的弱点,抓住要害,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就能够战胜强者,取得最后的胜利。 (2)只要敢于斗争并善于斗争,就会取得胜利。 (3)等候时机是很重要的,在没把握的时候不应该过度消耗能力,而后抓到合适的机会就要一举拿下。 (4)弱者如果能抓住机会,那么弱小者也可以战胜强大者 【译文】: 有个姓张的人偶然在溪谷边行走,忽然听到山崖之上有很大的声音。他在找寻登上山崖的路径探看,看见一条身围如碗的大蛇。大蛇在树丛灌木中摇摆扑打,用它的尾巴击打着柳树,柳枝都被它弄折了。蛇不停地辗转反侧,好像有什么东西捉住并制服了它,然而姓张的仔细观察,并没有发现什么不同的东西,于是他非常诧异。慢慢地走近,从上向下看那条蛇,才发现原来有一只螳螂在那条蛇的头顶上,正用刺刀一样的前足割蛇的头,无论大蛇如何翻滚,那螳

(完整word版)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一)文征明习字 【原文】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译文】 文征明监贴写《文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全意,一定三番五次改写过它,不怕麻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 【阅读训练】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书遂大进②平生于书③文征明临写《千字文》 ④或答人简札 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 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答: (二)薛谭学讴 【原文】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射求反,终身不敢言归。【译文】 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就告辞回家。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秦青打着拍节,高唱悲歌。歌声振动了林木,那音响止住了行云。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从此以后,他一辈子也不敢再说要回家。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秦青弗止。②响遏行云。 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用法、意义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3.翻译:谭乃高压求反。 译文:4.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 答: 5.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 答: (三)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原文】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译文】 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失去父亲,家中贫困无依。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用冷水冲头洗脸。经常连饭也吃不上,就吃粥坚持读书。做官以后,常常谈论天下大事,奋不顾身。以至于有人说坏话被贬官,由参知政事降职作邓州太守。范仲淹刻苦磨炼自己,吃东西不多吃肉,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自保养罢了。他经常朗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阅读训练】 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并释义。 ①啖粥而读音:义: ②辄以水沃面音:义: ③食不给音:义: ④乃至被谗受贬音:义: 2.“每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译句是() A.每天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 B.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C.常常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任务。 D.每天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3.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②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4.这段文字的层次已在文中划出,请简要归纳层意。 ①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5篇含答案及翻译.doc

……○…………○…………内…………○…………装…………○…………订…………○…………线…………○…… 鹏展学校九年级中考语文辅导资料 课外文言文练习(15篇) 1、引婴投江 【原文】 有过①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②,婴儿啼③。人问其故④。曰:“此其父善⑤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⑥? 以此任物,亦必悖矣⑦。 《吕氏春秋·察今》 【注 释】 ①过:经过。②见:看见。方:正在;正要。 欲:想要。之:代词,代“婴儿”。 ③婴儿:这里指小孩。 ④故:原因;缘故。⑤善:擅长、善于。⑥虽:即使。岂:难道。遽:就,遂。⑦以,用。任:处理。亦:加强语气。悖:荒谬。 【知识链接】 《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是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门客编辑的一部古代类百科全书似的传世巨著,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多万言。吕不韦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号称《吕氏春秋》。 【阅读练习】: 1、根据《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提供的部分义项,为下列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⑴ 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 ) A .拉开弓 B .牵;拉 C .引用;征引 D .导引;诱导 ⑵ 此其父善游 ( ) A .交际;交往 B .旅行;游历 C .游水;游泳 D .河流中的一段,如上游、下游等 2、请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以此任物,亦必悖矣 3、读了这则故事,你有什么启示? 2、凿壁借光 【原文】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①书映光而读之。邑人②大姓③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④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⑤问衡,衡曰:“愿⑥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⑦给以书,遂成大学⑧。 (选自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二》) 【注 释】 ①发:启;打开。 ②邑人:同乡人;古代“县”通称为“邑”。 ③大姓:富户;大户人家。 ④与:给。 ⑤怪:对(这件事)感到奇怪。 ⑥愿:希望。 ⑦资:资助,借给。 ⑧大学:大学问家。 【知识链接】 刘歆(约公元前46年至公元后23年)字子骏,汉哀帝时为应诚纬而改名秀,字颖叔。少子,西汉皇族,沛(今江苏沛县)人。西汉著名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西汉古文经学的真正开创者。是中国儒学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也是颇有争议的人物 之一。 【阅读练习】 1、根据句子在原文中的语言环境,给加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⑴ 邻居有烛而不逮( ) A .捉;捕 B .趁;趁着 C .逮捕 D .及;达到 ⑵ 衡乃穿壁引其光( ) A .穿过 B .凿通 C .穿透,穿破 D .洞,孔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3、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 ,现在用这个成语来形容 。 3、草书大王 【原文】 张丞相好书而不工。当时流辈①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也②。一日得句③,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④,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诟其侄曰⑤:“汝胡不早问⑥,致余忘之。” 【注 释】 ①流辈:人们。②自若: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③得句,得到佳句。④波险处: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⑤诟(g òu ):责骂。⑥胡:为什么。 【知识链接】 张旭(675-750?),字伯高,一字季明,汉族,唐朝吴(今江苏苏州)人。曾官常熟县尉,金吾长史。善草书,性好酒,世称张颠,也是“饮中八仙”之一。其草书当时与李白诗歌、裴文剑舞并称“三绝”,诗亦别具一格,以七绝见长。与李白、贺知章等人共列饮中八仙之一。唐文宗曾下诏,以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又工诗,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号称“吴中四士”。传世书迹有《肚痛帖》、《古诗四帖》等。 【阅读练习】 1、请你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1)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 ) (2)使侄录之( ) (3)侄罔然而止( ) (4)执所书问曰(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 3、这则故事中,应该责怪的人是谁?为什么?七年级文言文第二周练习答案 4、滥竽充数① 【原文】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②。南郭处士③请为王吹竽。宣王说④之,廪食以数百人⑤。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选自《韩非子》) 【注 释】 ①滥:失实的。竽:一种古代乐器,很象现在的笙。 “滥竽”即不会吹竽。充数:

2020上海各区初三中考一模课外文言文精编word版

上海市 2 2 0 各区 初 三 一模课外文编 宝山区 若石遇害 ① 。若石帅其人昼夜警,日出而殷钲,日 若石隐于冥山之阴,有虎恒蹲以窥其藩 ② 入 而 ③ ,坎山谷以守,卒岁,一日而虎死, 若石大喜, 自以为虎死无毒己者矣。 于是驰其机, 撤其备, 垣坏而不修, 藩决而不理。无何,有貙 ④ 逐麋来止其室之隈 ⑤ ,闻其牛、羊、豕之声而入食焉。若石 不知其为貙也,叱之不走,投之以块,貙人立而爪之毙。君子谓若石知一而不知二, 宜其及也。 【注释】 ①藩:篱 笆。②殷 钲:震动金属器;燎辉:点燃火把。墙。 ④貙( ch ū ):一种凶猛的野兽,形似狸。⑤隈( w ē i ):墙角。 9.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2 分) (1)有貙逐麋来 止 其室之隈 ( ) ( 2)闻其牛、 羊、豕之声而入 食 焉( )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注意加点义。( 3 分) 若石 隐 于冥山之 阴 11.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若石帅其人昼夜警”的原因是“有虎恒蹲以窥其藩”。 B. “若石帅其人昼夜警”的目的是“虎不能有获”。 C. 若石“驰其机? ? 而不理”的直接原因是“虎死无毒己者矣”。 D . 若石 “驰其机? ? 而不理” 导致的最是 “闻其牛、 羊、 豕之声而入食焉” 。 12. 结合故事内容,文末“其一”、“其二”分别指什么?这个故事告(用自己语言概括回答)( 4 分) 闵行区 鲁王好猎,相①常 从入苑②中,王辄休相就 馆舍 ,相休,终不休,曰 : “我王暴露苑中,我独何为就舍 ! ”鲁王以故不大出游。 数年,叔以官卒。鲁以百金祠③,少子田仁不受也,曰: “不以百金伤先人名。 ” 【注释】①相: 即田叔,时任鲁恭王的宰10、解释文中加点词。 (4 分) (1)相常 从 入苑中 (2) 数 年,叔以官卒 11、用现代汉语线句。 (4 分) 我独何为就舍! 12、“鲁王不大出游” 的原因是“相常从入苑中” “、 ”、“ ”。 (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4 分) 1

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题附答案

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题附答案

原文1.赵襄主学御 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①,俄而与子期逐②,三易马而三后③。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④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⑤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⑥后也。” 导读: 王子期教赵襄主学御,特别指出:“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其实我们做任何事情皆如此,要全神贯注,目标明确。 注释: ①赵襄主:赵襄子。御:驾车。王子期:古时善于驾车的人。②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③易:更换。后:方位名词做动词,落后。④调:谐调。⑤诱:引导。⑥此……所以:这就是……的原因。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 2.术未尽也() 3.先则恐逮于臣() 4.夫诱道争远

() 二.翻译 1.术已尽,用之则过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你认为赵襄王落后的原因是什么?你赞成王子期的看法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2.老马识途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①,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②。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③地,遂得水。 导读:自然万物都有其独特的个性,人能善于向大自然学

课外文言文高效训练一

.. 课外文言文高效训练 1、郭纯哭母 东海孝子郭纯丧母,每哭则群乌大集。使①检有实,旌表③门闾。 后讯,乃是孝子每哭,即撒饼于地,群乌争来食之。其后数如此,乌闻哭声以为度,莫不竞湊,非有灵也。 [注释]①使:刺史。②度:制度,准则。③旌表:表彰,封建社会对所谓忠孝节义的人用牌坊、赠匾额灯予以表扬。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群乌争来食.之 (2)其后数.如此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 莫不竞湊,非有灵也。 3、概括文章的內容和主旨。 内容: 主旨: 2、势利鬼吴生 有吴生者,老而趋势。偶赴盛宴,见一布衣者后至,略酬其揖①,意色殊傲。已而见主人待之甚恭,私询之,乃张伯起②也。吴生更欲殷勤致礼,张笑曰:“适已领过半揖,但乞补还即可,勿复为劳。”时人嗤之。 [注释]①酬其揖:鞠躬还礼。②张伯起:张风翼,明朝著名戏曲家,字伯起。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见.主人待之甚恭: (2)更.欲殷勤致礼: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 时人嗤之。 3.吴生“略酬其揖”的原因是(用自自己的话回答),“更欲殷勤致礼”的原因是。 4.用哪个成语概括吴生对张伯起的不同态度最为准确?() A.趋炎附势B.前倨后恭C.刮目相看D.见风使舵 3、吉人辞寡 王家兄弟三人①俱诣谢公,子猷、子重多论俗事,子敬寒温而已。既出,坐客问谢公:向三贤孰愈?”谢公曰:“小者最胜。”客曰:“何以知之?”谢公曰:“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推此知之。” [注释]①王家兄弟:指王徽之(字子猷),王操之(字子重),王献之(字子敬),三人都是王羲之的儿子。②谢公:即谢安。东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③寒温:说问候起居的客套话。 [链接]王子猷、子敬曾俱坐一室,上(屋顶)忽发火。子猷遽走避,不惶取屐(鞋);子敬神色恬然,徐唤左右,扶凭(互相依靠着)而出,不异平常。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王家兄弟三人俱诣.谢公: (2)多论.俗事: 2.下列选项中,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 A.贤良的人话少,急躁的人话多。B.吉祥的人话少,急躁的人话多。C.贤良的人话少,轻浮的人话多。D.吉祥的人话少,轻浮的人话多。3.子敬“吉人之辞寡”的具体表现是: 4.结合相关链接,说说王子敬是一个怎样的人?

2020-2021中考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15篇精选

中考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15篇精选 原文 1.赵襄主学御 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①,俄而与子期逐②,三易马而三后③.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④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⑤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⑥后也." 导读: 王子期教赵襄主学御,特别指出:"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其实我们做任何事情皆如此,要全神贯注,目标明确. 注释: ①赵襄主:赵襄子.御:驾车.王子期:古时善于驾车的人.②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③易:更换.后:方位名词做动词,落后.④调:谐调.⑤诱:引导.⑥此……所以:这就是……的原因.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 ) 2.术未尽也( ) 3.先则恐逮于臣( ) 4.夫诱道争远( ) 二.翻译 1.术已尽,用之则过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你认为赵襄王落后的原因是什么你赞成王子期的看法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2.穿井得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①.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②,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③,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导读:传言不可轻信,要实事求是.尤其"以讹传讹"更要不得. 注释:①常一人居外:经常派一个人在外面.②国人道之:全国人都在说这件事.③得一人之使:意思是说,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节约一个劳动力,等于多得到一个人使用.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及其家穿井( ) 2.国人道之( ) 3.不若无闻也( ) 二,辨析下列"得"字的用法 1.吾穿井得一人 ( ) 2.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 ) 3.今日有,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 )

2017年初三一模语文汇编(课外文言文)

2017年初三一模汇编—课外文言文 2017年普陀区初三一模: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3分) 仕数不遇 昔周人有仕数不遇①,年老白首,泣涕于途者。人或问之:“何为泣乎?”对曰:“吾仕数不遇,自伤年老失时,是以泣也。”人曰:“仕奈何不一遇也?”对曰:“吾年少之时,学为文,文德成就,始欲仕宦,人君好用老。用老主亡,后主又用武。吾更.为武,武节②始就,武主又亡.。少主始立,好用少年,吾年又老, 是以未尝一遇。” 【注】①遇:获得机会。②武力:指武艺、兵法。 1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 (1)吾更.为武()(2)武主又亡.() 12、翻译画线句。 自伤年老失时,是以泣也。(2分) 13、几位君主分别喜欢任用的是、、(用自己的话按序回答)(3分) 14、周人仕数不遇表面看上去是生不逢时,但其根本原因是。(3分)(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 11.(1)更改(2)去世(各2分如有错别字扣分) 12. 我为自己年老了失去机会而伤心,所以哭了啊。(2分) 13. 老年人、学武之人、年轻人(3分) 14. 随时逢迎,丢失自我(3分) 2017年奉贤区初三一模: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1分) 艾子有,年十许,慵劣不学,每加榎楚①而不悛②。其子仅有是儿,恒恐儿之不胜杖而死也,责必涕泣以请。艾子怒曰:“吾为若教子不善邪?”杖之愈峻。其子无如之何。 一旦,雪作,抟③雪而嬉,艾子见之,褫④其衣,使跪雪中,寒战之色可掬。其子不复敢言,亦脱其衣跪其旁。艾子惊问曰:“汝儿有罪,应受此罚,汝何与焉?”其子泣曰:“汝冻吾儿,吾亦冻汝儿。”艾子笑而释之。 【注释】○1榎(jiǎ)楚:灌木的名字,古代常用来做为刑具,这里指用木条或棍棒抽打。②悛,quān,悔改。③抟:同“团”,把散碎的东西捏聚成团。④褫:chǐ :剥夺。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恒恐儿之不胜.杖而死也()(2)使.跪雪中() 11、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 吾为若教子不善邪 A.我替你教训儿子不好吗? B.我因为你而教训儿子不好吗? C.我替你教训儿子的不好! C.我因为你而教训儿子的不好! 12、在教育子一事中,面对儿子的言行,艾子的神情经历了如下变化过程:(4分) “________”——“________”——笑 (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 11、(1)经得住(能承担)(2)让(2+2分) 12、A(3分)

初中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149篇

. 初中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149篇(八) 武行德辨盐 正文:武行德之守洛京也,国家方设盐法,有能捉获一斤以上者,必加厚赏。时不逞之徒,往往以私盐中人者。尝有村童,负菜入城。途中,值一尼自河阳来,与之偕行。去城近,尼辄先入。既而,门司搜阅,于菜篮中获盐数斤,遂系之以诣府。行德取其盐视之,裹以白绡帕子,而龙麝之气袭人,惊曰:“吾视村童,弊衣百结,蓝缕之甚者也。岂有薰香帕子?必是奸人为之耳。”因问曰:“汝离家以来,与何人同途?”村童以实对。行德闻之,喜曰:“吾知之矣。此必天女寺尼与门司冀幸以求赏也,”遂问其状,命亲信捕之,即日而获。其事果连门司,而村童获免。自是官吏畏服而不敢欺,京师肃然。 问题1 :守门的士兵抓住了什么人?为什么要抓这个人? 问题2 :行德为什么认为私带禁盐者不是村童? 问题 3 :行德为什么断定尼与门司有勾结? 词句:解释划线的字 1 、国家方设盐法 2 、往往以私盐中人 3 、途中,值一尼自河阳来 4 、去城近,尼辄先入 5 、此必天女寺尼与门司冀幸以求赏也 答案: 问题 1 :村童,私带禁盐。 问题 2 :盐是用香帕包裹的,村童不可能有香帕。 问题 3 :行德问明与村童同行的是女尼,香帕必是女尼的;女尼若要贩盐,不可能自销,必有人接应,最有可能的是门吏。 1、正在 2、陷害 3、遇到 4 、距离;就 5 、企图;侥幸 译文:武行德任洛京留守时,国家正在实施盐法,规定凡能捉获贩盐一斤以上者,心加重赏。当时一些为非作歹的人,常常用私盐来陷害人。曾有一个村童,背菜进城,路上遇到13 / 1 . 一个尼姑,从河阳来,与他同行。快到城时,尼姑却先走了进去,一会儿,守门的吏卒前来搜查,在村童的菜篮中查获了私盐数斤,便把村童捉了起来,送到府中。武行德取过盐查看,见外面裹着白纱手帕,而且有一股袭人的龙麝香气,惊异地说:“我看村童破衣烂衫,甚为穷困,怎么会有薰香手帕呢?一定是坏人干的勾当。”于是问村童说:“你离家以后,曾与什么人同路而行?”村童如实作了回答。武行德听了,高兴地说:“我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这一定是天女寺的尼姑与守门吏卒企图侥幸谋求赏金啊。”便问明尼姑的形貌,命令亲信去逮捕,即日捕获。经过审问,此事果然牵涉到守门的吏卒,村童获得了释放。从此官吏们对武行德又惧又怕,又佩服,不敢再有所欺蒙,整个洛京为之肃然。 (一Ο七)李惠拷皮 正文:后魏李惠,为雍州刺史。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于树阴。二人将行,争一羊皮,各言藉背之物。惠遣争者出,顾州纲纪曰:“以此羊皮拷知主

初中课外文言文练习(附答案)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不死之药 【原文】 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谒(yè)者操之以入。中射之士(警卫官)问曰:“可食乎?”曰:“可。”因夺而食之。大王怒,使人杀中射之士。中射之士使人说王曰:“臣问谒者,曰‘可食。’臣故食之。是臣无罪,而罪在谒者也。且客献不死之药,臣食之,而王杀臣,是死药也,是客欺王也。夫杀无罪之臣,而明人之欺王也,不如释臣。”王乃不杀。 【练习】 1、解释加点字。 谒者操之以入()谒者操之以入() 中射之士使人说王曰()不如释臣() 2、下列句子中的“而”表转折的是() A.因夺而食之 B.是臣无罪,而罪在谒者也 C.臣食之,而王杀臣 D.面山而居 3、“楚王不杀中射之士”的原因是什么? 4、中射之士“使人说王”的主要理由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1)。 (2)。 蔡勉旃坚还亡友财 徐珂 【原文】 蔡璘,字勉旃,吾县人。重诺责,敦风义。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劵。亡何,其友亡。蔡召其子至,归之,愕然不受,曰:“嘻!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劵者?且父未尝语我也。” 蔡笑曰:“劵在心,不在纸。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卒辇而至之。 【练习】 1、对加点的词注音、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1)亡何,其友亡。(2)且父未尝语我也。 A.(1)wáng 逃亡(2)yì 语言 B.(1)wú 不(2)yù 告诉

C.(1)wú 不(2)yù 词语 D.(1)wáng 死亡(2)yù 语句 2、下面加点的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劵。(他)B.安有寄千金而无劵者?(却) C.且父未尝语我也。(将) D.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所以)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重诺责,敦风义。 (2)卒辇而至之。 4、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你认为是否还需要“重诺责,敦风义”?请谈谈你的看法。 【原文】 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遇宦者(太监)称“宫市”取之;才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指“门户”税),仍邀(强要)以驴送至内。农夫涕泣,以所得绢付之;不肯受,曰:“须汝驴送柴至内。”农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今以柴与汝,不取直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殴宦者。 【练习】 1、解释文中加点词: (1)才与绢数尺()(2)农夫涕泣() (3)不取直而归()(4)遂殴宦官() 2、下列句中的“以”与“仍邀以驴送至内”中的“以”用法相同的是() A.以刀劈狼首 B.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3、把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 4、文中卖柴农夫的遭遇,揭露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陈万年教子 【原文】 万年尝病,召其子咸①教戒②于床下。语至夜半,咸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chǎn)也。” 【注释】 ①咸:陈咸,陈成年之子。②戒:同“诫”,教训。

初中课外文言文并带译文20篇

初中课外文言文并带译文20篇 (一)文征明习字《书林纪事》 【原文】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译文】文征明监贴写《文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全意,一定三番五次改写过它,不怕麻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二)薛谭学讴 【原文】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射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译文】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就告辞回家。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秦青打着拍节,高唱悲歌。歌声振动了林木,那音响止住了行云。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从此以后,他一辈子也不敢再说要回家。(三)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原文】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

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译文】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失去父亲,家中贫困无依。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用冷水冲头洗脸。经常连饭也吃不上,就吃粥坚持读书。做官以后,常常谈论天下大事,奋不顾身。以至于有人说坏话被贬官,由参知政事降职作邓州太守。范仲淹刻苦磨炼自己,吃东西不多吃肉,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自保养罢了。他经常朗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四)司马光好学《三朝名臣言行录》 【原文】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译文】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别的兄弟已经会背诵了,去玩耍休息了;(司马光却)独自苦读,像董仲舒和孔子读书时那样专心和刻苦,一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为止,(由于)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司马光曾经说:“读书不能不背诵,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