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端大气年会优秀员工颁奖典礼表彰大会PPT模板(完整版)

高端大气年会优秀员工颁奖典礼表彰大会PPT模板(完整版)

图书馆设计调研分析报告

图书馆设计调研报告

————————————————————————————————作者:————————————————————————————————日期: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指导老师:

一、图书馆概述 图书馆作为一种建筑类型,其实已经存在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图书馆建筑也是人类文明的见证者和记录者。自从有了文字以来,人类便孕育了保存文字记录的必要,远古的人类将历史刻在石头上和甲骨上,随着时间的推进和历史的进步,慢慢出现了收藏和利用这些载休的特殊建筑物,后人称之为图书馆。 图书馆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两千多年。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技术的发展,新载体、新印刷技术的不断涌现,造成管理、功能上的变化。使图书馆不断变化和发展。 二.图书馆的历史 最初的单一形态:古埃及、希腊罗马帝王、皇室出资修建的皇家、贵族图书馆,空间单一,馆藏有限、规模不大,以藏书为主,藏阅一体,功能简单,空间却极度高大豪华。 宗教影响下的发展:12世纪欧洲出现了中世纪的大学。随着大学规模的扩大.大学图书馆逐步建立并发展起来。大学图书馆都以教堂或修谴院的图书馆为蓝本。典型实例为英国三一学院图书馆。 15世纪后,欧洲进入文艺复兴时期,继而西方掀起产业革命;当时活字印刷书籍的大量普及、图书馆藏书倍增、促使图书馆正式向公众开放。于是便

出现了一种圆形屋顶下设中央大厅的屋筑构造形式。在空间形式上依然比较单一。这在设计、建筑技术上都是很大的迸步。在精神上也给人以宁静肃穆、博大崇高,置身其中。如入知识宝殿的感觉。 19世纪以后,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特别是滚筒印制术的广泛应用;使出版物迅速增加。空间趋于序列化,丰富化,从原始的单一空间的以藏为主,藏阅合一,向复合空间的藏阅并重、藏阅分离转变,也就从原来简单的藏书楼逐步发展形成阅览与藏书分别占用建筑空间,并与借书出纳空间截然分隔的近代图书馆布局形式、藏书形式开始使用铸铁或型钢书架重叠向上发展,形成高密度、大容量的闭架书库即基本书库。 三.总体规划及功能空间组织——总体规划 1.图书馆总体规划要因地制宜,结合现状,集中紧凑,功能分区明确,简化交通流线,同时使各种功能的用房彼此联系方便,又不相互干扰。2.合理、高效地组织交通,使读者人流、书流和服务人流分开,互不干扰而又便捷。道路布置应便于图书运送、装卸以及消防和疏散。并根据图书馆平均每日读者流量设置足够的自行车和机动车停放场地。 3.馆区总平面宜结合建筑的形体,利用地形及自然景观条件布置绿地、庭院、广场等,创造优美的室外阅览环境, 4.规模较大的公共图书馆,少年阅览区应有单独的出入口和室外活动场地。 5.为了使读者、工作人员以及藏书均有一个舒适、满足要求的环境,在总体规划时,主体建筑应争取良好的朝向和自然通风。

图书馆设计说明

大理大学综合型图书馆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二、场地现状分析 三、设计构思 四、建筑技术说明 五、技术经济指标 一、工程概况 项目建设用地位于图书馆旧址上,总建筑面积约2平方米,可用地东西长51米,南北长54米。拟建的建筑是一座综合的现代图书馆。 二、场地现状分析 图书馆位于校园的东南部,西北方向面临学生生活区,坐落着学生公寓和食堂。东边面正对着行政楼和广场,是学校建筑群的主要轴线。轴线上的建筑都是学校里的重要建筑物,布局沿中轴线对称布置,建筑之间围绕形成了一个喷泉广场。 三、设计构思 拟建的图书馆作为一幢校园建筑,需要具备简洁,理性,稳重的性格。同时,主要使用者为当代大学生群体,还应具备年轻,向

上,与时俱进的特点。这也正是我们在设计这座建筑物时所秉承的 基础理念。在设计中,我们尽量减小占地面积,优化布局,以此来 获得更加丰富,活泼的造型。 建筑由三部分体块构成,一高一低逐层递减,形成高低错落的 感觉,避免了整体造型的单调。 首层空间主要由休闲区、行政区、借阅区三部分组成,门厅中 间设置了供借阅查询的服务台,还附有简单的目录厅,在门厅后方,是基本书库,并在书库内设了楼梯。在东南方向,设置了供人们休 闲交流的咖啡厅,在南向设计了大的落地窗,使得室内有着充足的 采光。东北方向安置了行政区,分别是办公室、小型会议室、馆长室,另外,在馆长室内设计了独立的卫生间。西北角放置了公共卫 生间,供来往人群使用,并在隔壁放置了开水间,为大家提供饮用水。二层空间,主要是书库跟阅览区,还单独设置了一个电子阅览室。东北角方向,安置了公共卫生间。在东边,是一个大的室外阅 览场地,并可以通过外挂楼梯直接到达。三层则是一个相对私密的 空间,主要是珍贵文献的收藏区,和一个小的阅览室。由涂料、石材、金属、玻璃等不同材料组合而成建筑立面,每种材料并不在一 个平面上,他们之间互相错开,造成一定的前后关系,创造出立体 有层次的造型,虚实结合,给视觉充分的丰富感。

图书馆建筑设计思考

图书馆建筑设计思考 目前圖书馆作为城市和各高校的重要场所,也是市民和学生经常出入的公共场所,由此产生的问题是如何很好规划图书馆的地理位置方便市民和学生,在图书馆内部如何使平面布局合理化,细节处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节能方面采取什么样的举措能够避免运行中消耗资源过大。 标签:图书馆建筑选址;综合功能;人性化建设;建筑节能 1 图书馆选址及总平面图布置 目前,越来越多的市民更加愿意利用业余时间去图书馆阅读,而对于高校学生而言,大学的大部分时间更是在图书馆度过。因此,图书馆地理位置的选定对于人们而言十分重要,在城市选址应更多考虑附近交通便利性以及靠近居住区。对于高校的图书馆选址应更多地考虑其到教室、食堂、宿舍的距离。 图书馆周围的配套设施及环境也相当重要,应考虑远离主干道、体育场馆以及生产车间,周围绿化及人工湖的建设可以帮助读者放松身心,有良好的阅读环境。 此外,对于图书馆的规划由于文献及书籍逐年增加,发展和扩建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对于因资金原因,无法一步建设到位的图书馆,应本着“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理念,在图书馆选址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场地的预留。 对于图书馆地坪的标高在场地初平过程中应考虑适当放高,能有效防止雨水倒灌,排水措施应按照百年一遇甚至是两百年一遇的规格来设计,这对图书馆一楼的防潮十分重要。 2 图书馆综合功能的集成 2.1 建筑布局合理明确 图书馆是一个多功能集成的一个场所,因此每层布局十分重要。在设计时,要注重书籍以及文献的采购、编目、典藏、借阅等工作流程对于建筑布局的要求。从而能够最大程度地方便图书馆工作人员对于日常工作的开展,同时又方便工作的管理以及读者的借阅流程,提高建筑面积的使用率。 2.2 设置学术交流场所 图书馆不仅是保存以及借阅文献的场地,更是兼有学术交流的功能。因此,在建筑设计中需要考虑集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报告厅、交流厅等,并配以先进的设备,以促进学术交流研讨。

北京科技大学1斋宿舍楼及图书馆建筑设计分析

房屋建筑学作业 北京科技大学1斋宿舍楼及图书馆 建筑设计分析 专业:[xxxxxxxxx] 班级:[xxxxxxxxx] 学号:[xxxxxxxxx] 2014年10月27日

北京科技大学1斋宿舍楼及图书馆建筑设计分析 [摘要] 本文以1斋学生宿舍楼以及图书馆为例,分析建筑的单个房间、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和剖面设计是如何满足功能需求的,它们又如何有机地组合成一个整体;体会建筑构图基本法则中所包含的统一、均衡、稳定、对比、韵律、比例、尺度、虚实等法则;体会建筑物与环境的关系。 [关键词] 北京科技大学1斋学生宿舍;图书馆;建筑设计;分析 一、北京科技大学1斋学生宿舍 民用建筑类型繁多,各类建筑房间的使用性质和组成类型也不相同。但总结归纳而言,可将其分为两个部分,即使用部分和交通联系部分。使用部分是指各类建筑物中的主要使用房间和辅助使用房间;交通联系部分是建筑物中各个房间之间、楼层之间和室内与室外之间联系的空间。以上几个部分由于使用功能不同,在房屋设计及平面布置上均有不同,文中将它们细分开来,逐一进行分析。 (一)单个房间的平面及剖面设计 1.平面设计 单个房间平面设 计是在整体建筑合理 使用的平面基础上,确 定房间内的面积、形 状、尺寸以及门窗的大 小和位置。本文从单个 房间平面设计的各个 基本要点出发,对1斋 学生宿舍进行分析,并根据使用部分的分类,对主要使用房间和辅助使用房间分别进行论述。 1)主要使用房间设计 主要使用房间是建筑物的核心,由于它们的使用要求不同,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建筑物。 ①分类 1斋作为学生宿舍从使用功能上来说属于生活用房间。 ②房间面积

(整理)图书馆设计要求及实例分析

高校图书馆调研 一,图书馆的选址 (1)图书馆的选址首先要符合当地的总体规划和文化建筑的总体布局。其次还要遵循以下一些原则;一般图书馆应布置在读者的中心区域。高校图书馆为了方便师生的使用,一般布置在教学区与宿舍区之间的位置。(位置适中,交通方便) (2)无论是公共图书馆还是学校图书馆,都应该尽量有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但是不得一味追求环境的安静而选址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这样就很难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由于现,代图书馆想信息化发展,过去要选一个优美环境地区建馆的思想已有所突破,今天普遍强调的是希望建在人口密集,接近服务对象,交通方便,没有各种污染的中心地带。成为读者的信息网络中心,在这里开展各种文化教育活动,所以要综合考录环境问题。 对于高校图书馆,一般设在校园内,相对比较安静,但也要避开噪声较大的城市主要干道及其噪声源。(环境安静) (3)a场地的选择要有良好的日照和自然通风条件,建设地段应尽可能使建筑物有良好的朝向。 B要避免低洼潮湿的地方,排水要顺畅。 C场地要偏离易燃易爆易发生火灾的部门。 D场地要远离有害气体的污染源。 二,图书馆的总体规划; 1,基本要求; (1)图书馆的总体规划要因地制宜,结合具体的现状,使功能分区明确,布局合理,各分区联系要方便,并且互不干扰,对于大中兴图书馆说,一般可分为灌区和生活区两部分。在灌区中,又分为对外工作区(包括一般读者阅览区),对外开放的公共区,(如陈列室报告厅等)和内部工作区(行政办公和业务办公及技术设备用房)。 (2)交通组织要合理,尤其注意读者人流,主流和服务人流要分开,卡互不干扰;应分别设置读者出入口与书籍出入口。道路不知应便于图书运输,装卸和消防疏散。读者出入口应满足无障碍设计的要求。对于高校的图书馆的总体规划要注意各种人流的方向。高校图书馆一般布置在教学区域宿舍区之间位置。如果学生宿舍区与教工宿舍区不在同一方向时,要以学生人流为主,适当考虑教职工的人流方向。图书馆是大学中的重要建筑,有的学校把图书馆放在教学区中轴的位置上,必须强调的是建筑物的主入口要符合人流的主要方向。不能片面强调对称等原因而使入口与主要人流方向向背,引起建筑布局上的不合理。更不能过分强调校园轴线的对称,导致大部分人流从侧门进出,主要门厅形同虚设。 (3)合理的布置室外场地,创造优美的室外环境。馆区总平面宜布置广场、绿地、庭院。 (4)总平面图要设置足够的自行车和机动车停放场地。 (5)图书馆建筑布局要紧凑,节约用地并留有发展用地,为以后扩建提供方便条件 (6)当建筑与其他建筑合建时,应以不影响图书馆使用,不妨碍读者学习为原则。避免有污染、有火源,人流过于集中及噪声大的房屋与图书馆建在一起。 (7)将各种不同功能的公共建筑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文化中心,以形成整体区域文化优势,增强整体文化优势。 三,图书馆建筑的功能分区; 传统的图书馆功能单一而固定,藏书空间,借书空间,阅览空间彼此分开,各成一体。现代图书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功能朝着多层次,灵活性,综合性,高效性发展。 1,入口部分 包括入口,存物,出入口的控制台,门卫管理等,入口要求与其他部分联系方便,并且便于管理。 2,信息服务区 包括目录厅,出纳台,计算机检索区域等,读者可以由入口直接到达这个区域,并且能方便的到达各种阅览室。

图书馆建筑设计调研报告

图书馆建筑实力调研报告与基地分析 实例调研 调研时间:11月13日------11月16日 调研地点:南京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 调研内容: 1、图书馆建筑选址及场地设计 2、图书馆建筑功能与流线布置 3、图书馆建筑室内外空间设计 4、图书馆建筑的尺度 5、图书馆建筑造型 一.南京图书馆 基本概况: 南京图书馆是江苏省 省级公共图书馆,国家一级图 书馆,前身可追溯至1907年 创办的江南图书馆和1933年 国民政府时期筹建的中央图 书馆,1954年正式定名为南 京图书馆,馆史悠久,文化底 蕴深厚。 作为江苏省的文献资源 保障中心,南京图书馆总体馆 藏已形成涵盖社会科学和自 然科学各个领域的资源体系, 现有馆藏867万册,藏书总量 仅次于国家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位居全国第三,亚洲第四,在业内享有极高的声誉[1]。历史文献是馆藏一大特色,包含有古籍160万册,民国文献70万册。 古籍中善本又达14万册, 其中不乏唐代写本、辽代写 经、宋、元、明、清历代写 印珍本,已有282种入选国 家珍贵古籍名录。 馆舍面积2.37万平 方米,藏书643.6万册 (1990)。其中图书500多 万册(中文占84%,外文占 16%),报刊3万多种,还藏 有地图、图片、金石拓片、缩微胶卷、幻灯、录像片、唱片等。该馆藏有古籍善本1万部10万册,有唐代人写本、辽代写经、宋本方志、元刻散曲总集等稀见古籍和大量明刻资料及明清抄本。南图还相当完整地保存了清末四大藏书家之一丁丙的八千卷楼旧藏。 平面布置:

首层平面:主要是多功能厅,餐厅,展览厅,培训教室,学术报告厅,物业管理部,贵宾休息室,后勤保障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江苏省分中心,参考咨询部,六朝遗迹展示区,南图亚信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采编部。 一层平面:该层设有导读台、存包处、综合服务区、中文报纸阅览室、少儿书刊借阅室、视障人书刊借阅室。导读台解答读者疑问并帮助协调解决问题,引导读者有效利用图书馆。存包处设有44 组自助存包柜,为读者免费提供1056 个存包位。中文报纸阅览室面积750平 方米,提供馆藏近500种中文现报纸阅 览、以及中外文过期报纸、网络版报纸 的查阅服务。读者免证入室阅览。少儿 书刊借阅室面积360平方米,提供馆藏 2万余册各类少儿图书、期刊、报纸的 借阅和网上冲浪、多媒体欣赏等服务, 并举办各类型少儿活动。视障人书刊借 阅室提供馆藏2.6万余册(盘)盲文书 刊、有声读物的借阅、复制以及视障人 专用电脑上网、盲文打字、助视仪和馆 藏资料影片放映等服务,不定期开展各 类残障读者活动。综合服务区位于一楼 大厅南侧,分为总服务台、电脑目录检索两个区域,总面积400平方米。总服务台提供办证、咨询、还书等服务,并配备了最新的叫号设备,方便读者办证。电脑目录检索区配有计算机24台供读者检索南图馆藏书目。 二层平面:该层为书刊借阅服务区,设有中文图书借阅、外文图书借阅区域。提供馆藏近5年近40万册中文图书(包括附书光盘)、以及约3万余册原版外文书的借阅服务。 三层平面:该层以书刊阅览服务为主,设有中文图书阅览、中外文期刊阅览、中文过刊借阅、中外文工具书查阅和文献检索区域。提供馆藏近3年18万余册中文图书、近6000余种中文现刊阅览服务;1.6万余册中文工具书、5000余册外文工具书、50余种检索工具书、近60余个数据库、近3年1300余种外文期刊和5种外文现报纸的查阅服务;近6年4万余册中文合订本期刊阅览外借服务。同时提供文献检索、参考咨询等专题服务。 四层平面:该层为专题文献服务区,设有港澳台文献、艺术图像资料、民国文献、地方文献等十多个专题阅览区。提供馆藏10万余册专题类书刊,4万余册港澳台书刊报、德语和国际交换资料,6万册民国文献与地方文献新印本,部分民国文献原本,以及4万余册艺术图像书刊资料的在馆阅览服务。同时提供各类课题咨询以及跟踪服务。 五层平面:该层设有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欣赏室、古籍阅览室。电子阅览室配有电脑225台,可提供Internet访问以及60个中外文数据库、电子书刊、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资源的查阅服务。多媒体欣赏室配备先进的多媒体欣赏设备,可提供资料片播放、音乐欣赏服务,并可适用于小型会议的召开(暂未开放)。古籍阅览室:提供5万册新印本、1万盒缩微胶卷与部分电子版、原本古籍阅览服务。古籍新印本可提供复印服务。同时提供各类课题咨询以及跟踪服务。 六七层平面:六七层为典藏文献服务区,为读者提供典藏中外文过刊及典藏

图书馆建筑设计说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西院图书馆改扩建 建筑设计说明 第一章设计总说明 1.1 设计依据 1.1.1. 业主提供的工程基地的地形图和规划设计条件 1.1.2. 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与规定: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之——房屋建筑部分》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 1.2工程概况 ◆1.2.1. 本方案位于位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校园之内(长沙校区西园),北侧 与玉兰路相望,东侧为教学楼,南侧规划中的综合实验楼,西侧为办公楼。西园图书馆改扩建建设项目,是在旧址上将原有建筑进行改造,并拆除毗邻的办公楼建筑用以扩建部分场馆,新老建筑需有机结合,拟新建图书馆为一座9层的高层建筑,总建筑面积为17492.8㎡,其中新建面积11120㎡,保留面积6372.8㎡。 ◆ 1.2.2. 设计宗旨: ◆通过对工程自身因素和周边环境的分析,我们确定了以下的设计目标: ◆通过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创造出合理方便的功能流线,形成丰富而有序的 空间感和良好的形体视觉效果,使本工程成为校园内具有鲜明特色的智能化学习阅览大楼。 ◆我们希望通过本次设计,使图书馆成为校园内一个具有良好景观视野且宜人 的学习、阅览场所。摆脱图书馆惯有的单调沉闷的氛围。另外新老建筑的有效结合也是本次设计要主要思考的问题之一。 ◆我们希望能通过本次设计,对校园和城市空间形态的构成作出应有的贡献。

同时使图书馆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超前性,其造型新颖别致,个性开朗而温馨,大气却又不失雅致。 ◆在满足国家及当地有关规范和法规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考虑到社会效益和 经济适用双收益。 第二章总平面及建筑设计 一、概述 本项目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建设项目,其鲜明的地域环境在城市规划、校园规划中具有的重要位置,决定了本项目将成为校区乃至周边地区的又一标志性建筑。 二、区位分析 ●位置重要 随着高校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图书馆将成为具有多功能空间、优良景观空间和交往空间的校园建筑新名片,将进一步推动校园建设和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 ●交通便利 本项目建设用地位于校园内主干道的一侧。北面玉兰路为城市支路,西侧为城市的交通大动脉芙蓉南路。 ●功能完善 本项目位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校园内,东侧为教学楼,南侧规划中的综合实验楼,西侧为办公楼。 三、设计概念 ◆创造一个沉稳却又不失活力的建筑形象,诠释校园文化底蕴深厚的同时,也表达出新时代下高校文化的激情与活力。 ◆尊重校园与城市的发展历史,寻求与周边建筑的共生与对话。 ◆与现有的校园、城市空间融为一体,建立一种新的场所精神。 ◆创造多元化空间,提供高质量的学习、阅览空间。 ◆充分利用自然和城市景观,创造高层建筑多角度的观景效果。

图书馆建筑设计的分析

图书馆建筑设计的分析 摘要:图书馆是人类文明的宝库,也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和文化水平的标志。无论是古代,还是在现代,人们总是把书看做是神圣的东西,而把存放书的建筑看作是神圣的殿堂加以点缀美化.因此必须十分重视图书馆建筑的规划与设计。 关键词:图书馆建筑设计 Abstract: the library is the treasure house of human civilization, is also reflect a country or region comprehensive strength and cultural level of the sign. In ancient times, or in modern times, people always put the book as the holy things, and for the building as the book is hallowed halls to try to adorn beautification. Therefore must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library construction planning and design. Keywords: library building design 1图书馆建筑设计需注意的一些问题 1 .1图书馆建筑设计应该把适用放在首位 图书馆建筑设计, 应全面贯彻“ 适用、经济, 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 的建筑方针, 这个方针的核心是适用。[所谓适用, 就是使建成的图书馆要有最大的使用面积, 要能充分满足图书馆的各种功能要求, 还要具有对未来图书馆发展的适应性。应该坚持在任何时候都要把满足适用要求放在首位, 平面布局、空间结构、外观造型, 都应服从于适用性的要求。切忌脱离适用要求而片面追求“ 雄伟壮观”“ 造型别致”“ 新颖独特” 的外观。在充分满足适用要求的前提下, 学习国内外图书馆建筑设计的成功经验, 综合多种设计技巧, 运用各种创作手法, 尽量使建筑物有特色。一座外形好的图书馆建筑物, 如果不能有最大的使用面积, 或者不能满足各种功能要求, 不能适应未来图书馆发展的要求, 就不是一座好的图书馆建筑。 1.2 图书馆建筑平面应以矩形为宜 现在有许多图书馆建筑采用了多变的建筑平面设计,如六角形、八角形、扇形等。实践证明, 这些馆舍的平面及内部空间被划分成不规则形状, 产生很多的死角而无法利用, 使图书馆的适用面积和使用功能大打折扣; 又由于这些不规则平面的设计, 使得书架、阅览桌椅及其它家具设备都无法整齐排放, 使人感到非常凌乱、非常别扭。笔者认为, 图书馆建筑平面宜采取简单的矩形, 矩形是适应图书馆使用的最佳平面, 正如美国印地安那大学图书馆学及情报学院有丰富的

现代图书馆的建筑设计理念

现代图书馆的建筑设计理念 图书馆建筑作为一座城市或一所学校的文化景观,不仅承载着愉悦身心、满足审美需求的重任,还是传承历史文化与人文精神的载体,其设计理念体现了时代对文化建筑的客观要求。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理念逐渐渗透到建筑领域,图书馆建筑越来越关注人、自然环境、科学管理及未来发展等因素,在设计时充分体现了人性化、生态化、开放化、智能化、标志化等理念。 一.人性化 人性化是指在图书馆建筑设计中充分考虑人的需要,遵循方便、舒适、实用的设计原则,从选址、功能划分、文献布局、家具摆放到局部设计等各方面给予高度重视,力图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精髓,为使用者营造自由舒适的文化环境。 ①方便原则 从选址设计来看,以节约读者时间,便于读者通达为目的,公共图书馆通常设在交通便利、居民集中、环境相对安静的地段,高校图书馆则选择校园整体规划的中心地带。如正在建设的广州市新图书馆设在该市未来的文化和商务中心珠江新城,获得国家建设部鲁班奖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新图书馆建在学校教学区和生活区之间,是师生来往的中心地带,学生三点一线必经之地,而山西太原市新图书馆因公共交通不方便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读者较少;从进出口设计来看,以易于进出、安全高效为目的,高台基多台阶的入口设计正在被摒弃,代之以平易近人、省时省力的低入口设计,如欧美国家和我国台湾省的图书馆建筑大多符合这一原则;从门厅设计来看,以空间开阔、便于人员分流为目的,设计中不仅考虑门厅的多功能特性,还考虑水平方向的人流畅通,以及从水平到垂直交通转换的方便快捷程度,如北京首都图书馆、浙江万里学院钱湖校区新馆门厅宽敞明亮,转换楼梯醒目可见;从功能区域设置来看,体现在卫生、复印、咨询等非弹性空间的处理恰到好方便查找,方便利用,如深圳大学图书馆将这些功能区域设在每层平面空间的4个角上。 ②舒适原则 作为学习、研究、娱乐、休闲、交流的场所,图书馆内部空间和环境的舒适度直接影响读者的工作效率和心理状态。因此,强调舒适是现代图书馆建筑设计中人性化理念的充分体现。首先从休息场所的设计来看,现代图书馆建筑更加注重休闲空间的设计与利用,从封闭的咖啡厅、茶室到开放的小憩区,无不体现出人本特征。如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图书馆在每层阅览区的最里面设置了小憩区,读者可以在长时间阅读后放松自己,如同在家中一样舒适。其次,从家具的设计来看,引入了人体工程学原理,从书架和阅览桌椅的高度、结构到色彩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不仅有利于读者的身体健康,还能有效减轻读者的心理压力,延缓疲劳的出现。 ③实用原则 现代图书馆建筑设计通常吸收图书馆工作人员参加,由于他们掌握图书馆学专业知识,了解图书馆的使用状况与发展方向,能够保障建筑设计的实用性。首先从空间设计来看,现代图书馆建筑不再一味追求高大与堂皇,而是更加关注使用效果,整体设计一般不超过6层,内部净层高不超过3.5~3.8米,既可节约建造与运作成本,又能满足读者视觉需要,方便读者利用。其次,内部区域分隔合理,工作区与阅览区闹静分离,设备、多功能厅、卫生间等非弹性空间相对集中,通道设置科学实用,书刊流、读者流与工作人员流互不交叉,有效提高了内部空间的抗干扰能力。 二.生态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