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范

江苏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范

江苏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范
江苏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范

江苏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范

---------------------------------------

江苏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范

1、总则

1.1、制定本管理规范的目的

为进一步规范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行为,制定本管理规范。

1.2、制定本管理规范的依据

制定木管理规范的主要依据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1998]第253号)。

1.3、本管理规范适用范围

本管理规范适用于本省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境内所有按固定资产投资方式进行的对环境有影响的开发建设项目(包括国有、集体、联营、股份制、外资、港澳台投资、私营、个体和其他各种不同类型经济实体的开发建设活动)的管理。

1.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内容

建设项目立项前的预审;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审批,

建设项目施工期和试运行期的监督管理;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1.5、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的分级管理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实行分级管理的原则。

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摒《江苏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权限规定》所规定的权限负责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对建设项目施工期和试运行期的监督管理,负责审批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委托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实施。

1.6、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分类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分《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和《环境影响登记表》三种形式。必要时《环境影响报告表》应附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措施或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的专题分析或专题评价。

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预审

2.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预审程序

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必须在上报《项目建议书》前先到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领取、填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申报(登记)表》;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及时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申报(登记)表》作出初步审查意见;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须现场勘察的在10个工作日内)签署预审意见。该签署意见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申报(登记)表》纳入《项目建议书》上报文件。

2.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申报(登记)表》的填报说明

2.2.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申报(登记)表》的作用

2.2.l.1、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删去封面“申报”两字、编登记号后作《环境影响登记表》用,建设单位可以此表作为批准建设和办理《营业执照》的依据。

2.2.1.2、建设项目对环境有轻度影响或重大影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删去封面“登记”两字、编申报号后作《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申报表》用,此表仅作为是否批准同意立项的依据,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签署意见时必须专门写明“此表不作为批准建设或办理《营业执照》的依据”以告知有关部门。

2.2.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申报(登记)表》的分类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申报(登记)表》分为工业类、饮食娱乐服务类、区域开发及其他类三种类型。建设单位应根据建设项目类别领取相应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申报(登记)表》。

2.2.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申报(登记)表》的附件

《项目建议书》报批件(已进行初步可行性研究的应一并附报《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

建设项目所在的区域位置图,包括水系图,标明河水流向、周围环境敏感目标和居住人群;

具有一定环境风险或污染较重、难以治理的建设项目,提交初步的环境影响分析或治理方案。

2.2.4、《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申报(登记)表》的填报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申报(登记)表》由建设单位自行填报,也可委托具有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单位填报。

2.2.5、《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申报(登记)表》的分执

负责审批的和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保护行政.芒管部门各执1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申报(登记)表》负责审批《建设项目建议书》或办理《营业执照》的行政主管部门执1份,承担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单位执1份,建设单位保留1份。

2.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预审原则

2.3.1、对国家和省明令禁止的落后产品、落后生产工艺或设备及浪费资源、严重污染环境、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建设项目(包括淮河流域、太湖流域和饮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对环境有特殊要求的地区禁止建设的项目),对不符合国家、省产业政策和不符合城乡建设总体规划的建设项目,签署不同意建设的意见。

2.3.2、对环境可能产生重大影响并有较大环境风险的建设项目,要求该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委托具有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单位,结合选址、工艺技术、污染防治措施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等要求,针对可能导致的重大环境影响和环境风险,编制《环境影响初步分析报告》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作为是否同意立项的依据。

2.3.3、对同意立项的建设项目,严格按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名录(第一批)》(环发(2001)17号)管理,明确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或《环境影响报告表》。《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第一批)》中未明确规定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或《环境影响报告表》或《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应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第一批)》中“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轻度影响、影响很小的建设项目界定原则”确定。

2.3.4、环境影响评价可降低一个等级的情况

2.3.4.1、老污染源达标的单位采用清洁生产工艺、淘汰落后生产设备、项目实施后污染物排放量全面减少的技术改造项目。

2.3.4.2、在已进行过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且已建设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和集中供热的热电厂的区域内建设的建设项目。

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化为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时,可视具体情况增加专题环境影响评价。

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审批

3.1、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编制

3.1.1、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申报(登记)表》上的审批意见,督促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单位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3.l.2、须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或《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委托只有相应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单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其中须报国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必须由持《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甲级)》的单位承担。持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的单位只能在证书规定的业务范围内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3.l.3、污染相对较重、涉及生态问题较多、投资规模较大或处于环境敏感地区的大中型新建项目或限额以上技术改造、扩建项目,建设单位应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单位。公开招标由

建设单位自行组织或委托环境保护咨询机构组织,任何行政机关不得为建设单位指定承担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单位。

3.1.4、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应遵循《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规定,评价结论应对建设项目是否符合本管理规范中“3.3.4”所列原则作出明确回答。

3.1.5、须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应根据有关规范要求编制《环境影响评价大纲》。

3.1.6、《环境影响报告书》和《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必须经过专家技术审查,必要时附有环境影响专题分析或专题评价的《环境影响报告表》也须经专家技术审查。专家技术审查由环境保护咨询中介机构负责组织,特殊情况下可由负责审批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直接组织。环境保护咨询中介机构根据专家技术审查结论出具技术评估报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以此作为审批依据。

《环境影响报告书》和《环境影响评价大纲》至少应在专家技术审查的3天前送达有关专家。

3.2、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报批

3.2.1、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报批时间

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但铁路、交通等建设项目经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可在初步设计完成前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

国家规定不需要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开工前报批环境影响报告,需要办理《营业执照》的应在办理之前报批环境影响报告。

3.2.2、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报送对象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由建设单位报送有权审批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并抄送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有行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还应抄送行业行政主管部门,有水土保持方案的建设项目或海洋工程、海岸工程的应分别报送有审批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必要时含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及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接到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后应及时提出预审(或审核)意见。

3.2.3、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须提交的材料

建设单位请求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审批的报告。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份及其软盘。

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及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必要时含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的预审(或审核)意见。

《建设项目排放污染物指标申请表》。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及其软盘。

环境保护咨询中介机构的技术评估意见。

3.2.4、报批《环境影响报告表》须提交的材料

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行业行政主管部门签署预审意见的《环境影响报告表》5份及其软盘。

《建设项目排放污染物指标申请表》。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及其软盘。

附有环境影响专项分析或专项评价的应附环境保护咨询中介机构的技术评估意见。

3.2.5、应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情况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经批准后,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或采用的生产工艺发生重大变化的,建设单位应当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

3.2.6、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应重新审核的情况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自批准之日起满5年方开工建设的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应报原审批机关重新审核。原审批机关应自收到重新审核材料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将审核意见书面通知建设单位,逾期未通知的视为审核同意。

3.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的审批

3.3.1、报批材料的检查

负责审批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接受建设项目报批材料时,应检查材料是否齐全、是否符合要求。报批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要求的应说明原因并退回建设单位改正后重新申报。同意受理的报批材料应予编号并签发《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收文回执》。

3.3.2、作出审批决定的时限

负责审批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自受理建设单位齐全、符合要求的报批材料之日起,对《环境影响报告书》应于30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批决定、对《环境影响报告表》于15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批决定、对《环境影响登记表》应于7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批决定,情况特殊的必须在《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十条规定的期间内作出审批决定。

3.3.3、审批前须经公示程序的情况

环境问题较复杂、所处位置较敏感或可能引起环境纠纷的建设项目,在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之前,应先将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环境保护咨询中介机构的技术评估意见、行业行政主管部门预审意见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拟批复的意见在新闻媒体或其他媒体上公示,发放《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公众意见征询表》,征求公众和有关单位的意见,1周后正式作出审批决定。

3.3.4、批准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原则

3.3.

4.l、建设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规、政策,包括不使用国家限制或禁止使用的物质(如受控的消耗臭氧层物质、石棉等),不属于工艺设备落后、浪费资源及无有效污染防治措施的生产经营项目(如“十五小”、“新五小”等)。

3.3.

4.2、建设项目的选址、布局符合城乡建设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或有关功能区划的要求。

3.3.

4.3、建设项目建成投入运行后,排放的污染物或能量(废水、废气、固体废物、放射性废物、电磁波、噪声等)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标准,且不造成建设项目所在地及其影响所及地区环境功能类别下降或不可接受的生态环境破坏。

3.3.

4.4、建设项目建成投入运行后,排放的污染物不超过建设项目所在地人民政府或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核定的总量控制指标;总量控制指标需在区域内平衡的,其平衡方案应切实可行,且得到项目所在地方人民政府或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

3.3.

4.5、建设项目采用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先进,能耗、物耗、水耗符合国家有关要求,并尽可能实行清洁生产。

3.3.

4.6、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问题较复杂、所处位置较敏感或可能引起环境纠纷,必须获得建设项日所在地大多数居民或有关单位的同意。

3.3.5、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批复要点

3.3.5.1、明确是否同意建设项目建设,是否有同意建设的特别前提条件,是否同意该建设项目的选址及建设规模。

3.3.5.2、明确建设项目执行的标准、排放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控制污染物排放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以及针对项目特点提出的特别注意事项。

3.2.5.3、对某一问题须进—步论证或说明的建设项目应规定完成时间;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建设项目应要求初步设计环境保护篇(章)单独组织审查。

3.3.5.4、明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批复后至试运行阶段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要求、程序和施工期的监督管理责任部门。

3.3.5.5、明确建设项目是否在竣工后实施试生产(运行)申请。

3.3.5.6、明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期限及要求。

3.3.5.7、必要时对项目所在地政府提出管理要求,并单独行文告之。

3.3.6、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审批的内部程序

3.3.6.l、负责审批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内设建设项目审批职能机构,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时应

征求其他相关内设职能机构的意见。

3.3.6.2、对于下列情况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须集体讨论后作出审批决定

污染因素复杂,产生的污染物毒性大或难以降解的:

可能增加污染物排放总量且于所在区域内无法平衡解决的;

污染影响有可能跨行政区域或可能对环境敏感区造成影响的;

可能造成生态系统结构重大变化或生态功能重大损失的。

3.3.7、批复的送交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批复后,负责审批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将批复主送建设单位,应同时抄送建设项目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并将批复件和《建设项目“三同时”要求一览表》移交同级环境监理机构。

3.4、环境影响报告备案

3.4.1、要求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负责审批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于批复后1个月内将审批文件原件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备案表》报上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3.4.2、要求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建设项目,负责审批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填写《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备案登记表》,每半年(分别于6月底、12月底)报上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3.4.3、上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备廉的建设项目登记、监督、稽查,对违反国家政策法规审批的建设项目予以制止、或责令纠正,对违法审批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监督管理

对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并审批同意建设的建设项目,实行全过程跟踪监督管理;对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建设项目,根据具体情况参照本管理规范从简监督管理。

4.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的监督管理

4.l.l、环境保护设计的编制及备案要求

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必须具有环境保护篇(章)。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必须严格按国家有关规范的要求编制,报送负责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并抄送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由国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报送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负责审批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对初步设计中的问题,要求建设单位予以书面答复。

4.1.2、环境保护设计的专题审查

对环境有重大影响或具有一定环境风险的建设项目,其初步设计的环境保护篇(章)由建设单位或受建设单位委托的环境保护咨询中介机构组织专家进行专题审查。一般项目,环境保护设计与主体工程初步设计一并审查。

4.1.3、环境保护设计应包括的主要内容

环境影响报告及其批复中规定的防治环境污染和保护生态的措施;

环境保护设计的设计依据和环境保护标准;

排污口位置、排污方式;

环境保护投资概算:

环境影响报告及其批复中要求在初步设计阶段落实的其他有关事项。

4.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工程)招投标的的监督管理

4.2.1、承担环境保护设施(工程)设计或施工的单位应具有相应的资质和能力。

4.2.2、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三条所列项目且环境保护设施(工程)投资额在50万元以上的,建设单位应通过招标确定环境保护设施(工程)的设计方案、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

4.2.3、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会同有关部门监督招标活动。

4.3、建设项目施工期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

4.3.1、制订现场监督检查制度

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制订施工期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现场监督检查制度。

4.3.2、现场监督检查基本要求

建设项目开工建设后,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每季度对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监督检查不少于1次,每次检查均须现场记录。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或违法行为应制作笔录,及时向建设单位发出整改通知书或处罚通知书。

4.3.3、现场监督检查主要内容

建设地址、建设内容与经审批的环境影响报告内容是否一致;

建设项目主体工程进度和环境保护设施(工程)、环境保护措施完成情况是否符合环境影响报告及其批复的要求;

施工期间防治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措施是否落实,是否存在污染或扰民问题;

对基本竣工准备试生产(运行)的建设项目,检查环境保护设施(工程)是否全部建成,督促建设单位及时向负责审批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交试生产(运行)申清。

4.4、建设项目试生产(运行)期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

4.4.l试生产(运行)前的监督检查

负责审批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接到建设单位试生产(运行)申请后应及时自行或委托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赴现场检查,于10个工作日内根据报送的材料和现场检查的情况审批是否同意建设项目试生产(运行)。

4.4.2、现场检查的主要内容

环境保护设施(工程)是否全部建成并具备试运行的条件;

排污口设置是否规范,排污口是否按规定安装废水(气)自动测流仪和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仪:

环境保护管理规章制度是否全面,环境保护设施(工程)的调试和检测方案是否可行,试运行有关准备工作是否到位。

4.4.3、试生产(运行)申请的批复

4.4.3.l、同意试生产(运行)的,发给《试生产(运行)环境保护批准通知单》;根据排污申请发给《临时排放污染物许可证》,对试生产(运行)期限和试生产(运行)期间需要特别注意的环境保护问题提出具体要求。建设单位在接到同意试生产(运行)的《试生产(运行)环境保护批准通知单》后方可实施试生产(运行)并确保污染防治设施同时投入试运行,做到污染物达标排放。

4.4.3.2、不同意试生产(运行)的,应根据报送的材料和现场核查的情况提出具体整改要求。建设单位在接到不同意试生产(运行)的《试生产(运行)环境保护批准通知单》后必须立即整改且完成整改后重新申请试生产(运行)。

4.4.4、试生产(运行)期监督管理基本要求

4.4.4.1、建设单位从试生产(运行)之日起必须按规定监测污染物排放情况,必要时应监测环境影响,必须每天纪录环境保护设施(工程)试运行情况。

4.4.4.2、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每月至少现场检查1次环境保护设施(工程)的运行情况和污染物排放情况,发现问题应及时提出整改要求。

5、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5.1、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分类

5.1.1、按环境影响性质分类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按环境影响性质分为污染影响类、生态影响类两类。

污染影响类的验收着重于污染防治设施(工程)的运行效果或有关措施的有效性,以对污染物排放情况和周围环境质量的监测为主。生态影响类的验收着重于生态保护措施的有效性,以现场调查为主。

5.1.2、按环境影响程度分类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按环境影响程度分为重大影响类、轻度影响类、影响很小类,分别与环境影响评价阶段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或《环境影响报告表》或《环境影响登记表》相对应。

5.2、建设项目竣工申请环境保护验收须提交的基础资料

建设项目试生产(运行)期满(一般不超过3个月),建设单位环境保护自检达到验收条件后必须向负责审批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环境保护验收。申请时建设单位对照《提交验收基础资料对照表》提交相应的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基础资料,并提交自行填报或验收监测单位填报的《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登记表》。

提交验收基础资料对照表

污染影响类生态影响类

重大影响类《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报告》《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报告》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工作总结》《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工作总结》

轻度影响类《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表》《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表》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表》《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表》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工作总结》《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工作总结》

影响很小类《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卡》《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卡》

视情况确定要否《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表》视情况确定要否《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表》

注:l、《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表》由建设单位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环境监测机构或辐射环境监测机构按照技术规范编制。

2、《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表》由建设单位委托具有相应资质且不承担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单位按照有关技术规范编制。

5.3、验收申请的受理

负责审批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确认建设单位提交的资料符合要求后应受理验收申请并及时组织验收。

5.3.1、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主要内容

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设施(包括排污口规范化设置等)是否按规定要求建成,经负荷试运行检验是否合格,防治(处理)能力是否适应主体工程的需要;

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设施的建筑安装质量是否符合国家或有关部门颁布的专业工程验收规范、规程和评定标准;

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设施的防治(处理)效果是否达到规定要求,污染物排放是否达到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及其批复中确认的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限额要求;

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各类措施(包括污染事故防范应急措施、生态保护与恢复措施、“以新带老”治理措施、区域内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相应措施等)是否按要求全面得到落实;

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受到破坏应恢复和可恢复的环境是否得到修复:

建设单位是否按要求建立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和环境监测机构,环境保护管理人员、操作人员是否经过培训和具备相应的管理能力、上岗资格,是否制订技术操作规程和相应的规章制度,是否具备保障污染防治设施(工程)正常运行的其他物质条件;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批复中提出需要对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进行验证、对清洁生产进行考核、对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进行工程环境监理的,是否按要求完成;

日常环境监测项目、点位、频次等,是否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和有关规定的要求;

建设项目建设前期环境保护审查审批手续是否完备,施工期、试生产(运行)期有关记录、监测报告、技术资料、管理台帐等文件档案是否齐全。

5.3.2、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组织

负责审批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建设项目所属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成立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小组(审批《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卡》的建设项目的验收小组可适当精简),建设单位、有关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环境影响评价单位、监测(调查)单位等参加建设

项目竣工环境保护现场验收检查活动。验收小组负责审核验收资料,对照本管理规范中“5.3.1”所列内容、提出现场验收意见。

5.3.3、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现场验收意见要点

现场验收组的组成及验收时间、内容、方式;

对照验收内容逐项表述现场验收的情况,评价是否达到规定的要求;

提出同意或不同意通过验收的建议;

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

5.3.4、须分期验收的情况

建设项目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运行)的,按本管理规范规定的程序分期进行环境保护验收。建设项目全面建成竣工后进行总体环境保护验收。

5.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验收意见的审批

5.4.1、负责审批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现场验收意见、环境保护验收审核报告,在《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报告》或《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表》或《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卡》上签署审批意见。

审批意见应明确:

(1)是否同意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小组的验收意见。

(2)对存在的问题提出限期整改要求。

(3)作出同意或不同意建设项目通过环境保护验收的决定。

5.4.2、对环境保护验收不合格的建设项目,负责审批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责令建设单位停止试生产(运行)、限期整改。建设单位完成整改任务后须重新提出环境保护验收申请。

5.4.3、审批意见主送建设单位,抄送参加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有关单位。

5.4.4、审批时限要求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自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受理之日至,审批《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报告》不超过30个工作日,审批《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表》不超过15个工作日,审批《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卡》的不超过7个工作日。

5.4.5、审批结果的公告

负责审批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定期通过新闻媒介或其他形式公告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结果。

5.4.6、审批结果的上报备案

负责审批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须将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结果每半年(分别于6月底、12月底)报上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登记,备案登记应填写《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备案登记表》。编制《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或《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的建设项目,应附有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批意见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三同时”验收登记表》。

5.5、验收合格的建设项目正式投入生产(运行)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批准后,建设项目即正式投入生产(运行),建设单位应及时向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注册证》和《排放污染物许可证》。

6、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后的管理工作

6.1、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资料归档

建设项目竣工通过环境保护验收后,负责审批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内设建设项目审批职能机构应将该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有关资料及时整理存档。

6.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纳入日常管理

建设项目竣工通过环境保护验收后,负责审批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内设建设项目审批职能机构应将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审批意见分送承担污染管理和环境监理责任的内设职能机构纳入正常监督管理工作范畴。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对建设单位实施监督管理。对通过验收但提出限期

整改要求的建设项目,届期由内设建设项目审批职能机构会同内设污染管理职能机构和环境监理(必要时会同环境监测)职能机构予以检查验收。

7、附则

本管理规范自2002年6月1日起执行。

江苏省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_全文

江苏省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_全文网站首页新法规速递论文资料库司法考试律师黄页法治动态法律图书网上书店新书架法律人才 法律书摘裁判文书法律文书合同范本法律网导航电子杂志法律学人法律书友会热点专题WAP版 新法规速递新法规速递软件 | 最新国家法律法规 | 最新地方法规 | 中央颁布单位 | 地方法规颁布单位 | 法规释义 | 立法草案 | VIP在线数据库 法律图书馆>>新法规速递>> 江苏省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 《法律图书馆》在线数据库VIP开放申请试用 【法规标题】江苏省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 【颁布单位】江苏省人大常委会 【发文字号】 【颁布时间】2005-12-1 【失效时间】 【法规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3d11370664.html,/jsrdportal/html/1/2267/17210.shtml 【全文】 江苏省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 江苏省人大常委会 江苏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公告 第108号 《江苏省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已由江苏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于2005年12月1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 2005年12月1日

江苏省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 (2005年12月1日江苏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防治环境噪声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和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环境噪声污染的防治及其监督管理。 本条例所称环境噪声,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本条例所称环境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 第三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纳入环境保护规划,并采取有利于声环境保护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根据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划定本行政区域内各类声环境质量标准的适用区域,建设环境噪声达标区。 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组织编制交通、城乡建设等专项规划时,应当充分考虑声环境质量的要求,合理规划各类功能区域和交通干线走向,并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向审批该专项规划的机关提交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内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督促、指导、协调其他依法行使环境噪声监督管理权的部门、机构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工作,具体负责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以及餐饮、娱乐等服务行业噪声的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

会计基础工作标准化管理办法

财务管理及会计基础工作标准化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建立规范的会计工作秩序,提高会计工作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财政部印发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办法》,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财务部应当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规定,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严格执行会计法规制度,保证会计工作依法有序进行。 第三条公司负责人对本公司的会计基础工作负有领导责任。 第二章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 第四条公司要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机构,并配备会计机构负责人;不具备单独设置会计机构条件的,应当在有关机构中配备专职会计人员,并在专职会计人员中指定会计主管人员。 第五条公司应根据会计业务需要配备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会计人员。未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不得从事会计工作。 第六条会计人员应当实行回避制度。 第七条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应当遵守职业道德,树立良好的职业品质、严谨的工作作风,严守工作纪律,努力提高工作

效率和工作质量。 第八条会计人员应当保守本公司的商业秘密。除法律规定和公司领导人同意外,不能私自向外界提供或者泄露本公司的会计信息。 第三章会计核算的一般规定 第九条财务部应当根据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建立会计账册,进行会计核算,及时提供合法、真实、准确、完整的会计信息。 第十条财务部发生的下列事项,应当及时办理会计手续,并进行会计核算: 一、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二、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三、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四、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和经费的收支。 五、收入、支出、成本、费用的计算。 六、财务成果的核算和处理。 七、其它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事项。 第十一条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按照规定进行会计处理,保证会计指标的口径一致、相互可比和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致。 第十二条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第十三条会计科目的设置和使用应当符合《企业会计准则》

江苏省安全和环保相关标准及技术规范

江苏省安全和环保相关标准及规范 污染物排放标准: 汽车维修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2/T3814-2020) 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2/3728-2019) 铅蓄电池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32/ 3559-2019) 表面涂装(汽车制造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DB32/2862-2016) 表面涂装(家具制造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DB32/3152-2016) 化学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DB32/3151-2016) 半导体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DB32/ 3747-2020) 生物制药行业水和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标准(DB32/3560-2019) 化学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2/939-2020) 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321072-2018)太湖流域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DB32/T1705-2016)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2/T3462-2020) 钢铁工业废水中铊污染物排放标准(DB32/3431-2018) 纺织染整工业废水中锑污染物排放标准(DB32/3432-2018) 安全和环保相关技术规范: 畜禽养殖粪便集中收集处理技术规程(DB32/T 2600-2013) 养殖场污水生物净化处理技术规程(DB32/T 2603-201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评价技术指南(DB32/T1934-2011) 石油化工码头及库区安全设施配备目录和技术要求(DB32/2547-2013) 化工园区(集中区)安全风险评估导则(DB32/T2916-2016) 化工园区(集中区)应急救援物资配备要求(DB32/T2915-2016) 化工园区周边产地重金属含量评价技术规程(DB32/T 1754-2011)(南农) 沿江化工企业基本安全技术规范(DB32/T3379-2018) 危险化学品单位安全现状评价导则(DB32/T 3252-2017) 工业园区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DB32/T3794-2020) 企事业单位和工业园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DB32/T3795-2020) 污染影响类建设项目环境监理规范(DB63/T 1778-2020)

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切实做好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的通知

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切实做好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的通 知 【法规类别】环境监测 【发文字号】苏环管[2006]98号 【发布部门】江苏省环境保护厅 【发布日期】2006.07.03 【实施日期】2006.07.03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切实做好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的通知 (苏环管〔2006〕98号) 各省辖市环保局: 自去年以来,国家环保总局进一步强化了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的力度,相继出台了《关于防范环境风险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05〕152号,以下简称《通知》)、《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以下简称《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在今年5月召开的全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会议上,总局对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提出了更新、更严格的要求。为认真贯彻落实总局的指示,结合江苏实际,切实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特作如下通知。 一、切实履行七项承诺。各级环保部门要深入学习、严格遵守总局代表全国环保系统

作出的庄严承诺(附件1)。要充分认识建设项目管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努力实现由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的转变;要依据《环评法》大力推进规划环评,使环境影响评价成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不欠污染新帐的重要关口、落实环境保护统一监督管理职能的重要载体。 二、严格环保准入标准。严格执行项目审批的“四不准”和“十不批”原则(附件2),对违反上述规定的环评文件一律不得批准;严格执行我厅和省发改委、省经贸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太湖流域地区化工行业污染整治工作的通知》(苏环控〔2005〕50号)和《关于明确苏北地区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条件的通知》(苏环管〔2005〕262号),不得审批太湖流域和苏北地区禁止审批的项目。为防止隐患,各级环保部门在审批化工、电镀、印染、酿造等项目以及涉及到居民拆迁、饮用水源保护等敏感问题项目时,一定要十分慎重。对于审批前提条件多且实施难度大的项目,不予审批。 三、严格按总局《通知》和《环境风险评价导则》要求,新建、改建或扩建化工石化类建设项目及其他存在有毒有害物质的建设项目,必须进行环境风险评价,并加强对环境风险评价专章的审查;新布设的化工石化集中工业园区、基地以及其他存在有毒有害物质的建设项目的园区、基地,必须进行开发建设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增设环境风险评价专章,加强环境可行性与风险性论证,凡未完成区域环评报批的,各级环保部门原则上不得受理上述区域范围内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江苏省环境保护条例(修正)

江苏省环境保护条例(修正) (1993年12月29日江苏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 过根据1997年7月31日江苏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关于修改〈江苏省环境保护条例〉的决定》修正)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本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 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在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环境保护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控制源头、综合治理和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 第四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坚持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方针,强化环境监督管理,对当地环境质量负责。 第五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必须把环境保护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参与综合平衡,将有关的污染防治费用纳入政府预算,并制定有利于环 境保护的经济、技术政策。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其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实施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并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二)拟定本地区环境保护规划和计划,参与经济发展中长期规划、国土规划、区域开发规划以及城市总体规划的制定或者审核; (三)统一监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环境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四)负责管理环境监测和环境监理工作,定期公布环境质量状况; (五)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环境科学研究和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推广国内外环境保护的先进经验和先进技术,开展国际间环境保护的合作和交流; (六)调查处理环境污染、破坏事故以及纠纷,并按照规定权限审理环境行政复议案件; (七)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各级计划、经济、城建、规划、公安、工商行政、卫生、土地、矿产、滩涂、农业、林业、渔业、水利、交通、铁道、民航及海洋、港务监督、渔政渔港监督等管理部门 和军队环境保护部门,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涉及本部门的环境污染防治和 资源保护实施监督管理。

工厂基础管理规范

精益求精抓好产品质量、扎扎实实做好基础数据管理 ****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分厂 基 础 数 据 管 理 规 范 (****年**月**日)

基础数据管理规范目录 一、基础数据管理人员职责--------------------------------------------------------------(1) 二、报表记录填写管理-------------------------------------------------------------------(12) 三、基础数据采集规范--------------------------------------------------------------------(1) 1、原料基础数据采集规范----------------------------------------------------------------(1) 2、辅料基础数据采集规范----------------------------------------------------------------(1) 3、成品基础数据采集规范----------------------------------------------------------------(1) 4、三率基础数据采集规范----------------------------------------------------------------(1) A:原料、辅料、包装物利用率数据采集规范-------------------------------------------(1) B:出品率数据采集规范------------------------------------------------------------------(1) C:再制品率数据采集规范---------------------------------------------------------------(1) 5、车间内部各工序基础数据采集规范-------------------------------------------------(1) A:原料工序---------------------------------------------------------------------------------(1) B:腌制、滚揉工序--------------------------------------------------------------------------(1) C:灌肠、结扎工序--------------------------------------------------------------------------(1) D:烟熏、杀菌工序、土炉工序------------------------------------------------------------(1) E:无菌工序----------------------------------------------------------------------------------(1) F:台烤工序----------------------------------------------------------------------------------(1) G:贴标、包装工序--------------------------------------------------------------------------(1) 四、相关基础数据的钩稽关系-----------------------------------------------------------(1) 1、原料方面----------------------------------------------------------------------------------(1) 2、辅料方面----------------------------------------------------------------------------------(1) 3、成品方面---------------------------------------------------------------------------------(1) 五、基础数据内部核查制度--------------------------------------------------------------(1)

江苏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范

江苏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范 --------------------------------------- 江苏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范 1、总则 1.1、制定本管理规范的目的 为进一步规范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行为,制定本管理规范。 1.2、制定本管理规范的依据 制定木管理规范的主要依据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1998]第253号)。 1.3、本管理规范适用范围 本管理规范适用于本省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境内所有按固定资产投资方式进行的对环境有影响的开发建设项目(包括国有、集体、联营、股份制、外资、港澳台投资、私营、个体和其他各种不同类型经济实体的开发建设活动)的管理。 1.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内容 建设项目立项前的预审;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审批, 建设项目施工期和试运行期的监督管理;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1.5、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的分级管理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实行分级管理的原则。 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摒《江苏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权限规定》所规定的权限负责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对建设项目施工期和试运行期的监督管理,负责审批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委托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实施。 1.6、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分类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分《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和《环境影响登记表》三种形式。必要时《环境影响报告表》应附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措施或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的专题分析或专题评价。 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预审 2.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预审程序 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必须在上报《项目建议书》前先到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领取、填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申报(登记)表》;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及时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申报(登记)表》作出初步审查意见;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须现场勘察的在10个工作日内)签署预审意见。该签署意见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申报(登记)表》纳入《项目建议书》上报文件。 2.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申报(登记)表》的填报说明 2.2.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申报(登记)表》的作用 2.2.l.1、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删去封面“申报”两字、编登记号后作《环境影响登记表》用,建设单位可以此表作为批准建设和办理《营业执照》的依据。

环保管理制度(标准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环保管理制度(标准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环保管理制度(标准版) 第一章总则 一、环境保护,人人有责。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努力提高全体员工的环保意识,利国、利民、利已。环保管理制度依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公司的实际而制订。 二、建立健全环保管理制度,是保护和改善工作环境,保障员工身体健康,实现公司、厂区居园绿化,维护周边群众利益,提高公司经济效益,保持公司年产值每年增值。 三、本制度适用于在生产过程中废水、尾气、粉尘、废渣的排放管理和化学危险品的贮存、运输、使用的管理。 四、环保管理制度是在总经理的统一领导下,实现预防和治理环境污染的一项重要措施。公司环保主管代总经理行使环保职权,有权决定停车,以防止可能出现的环保问题,公司任何人必须无条件服从。

第二章环保规章制度 一、总经理职责 1,负责环保管理制度的批准; 2,负责建立环保管理相应的组织机构,并明确其职责; 3,提供充分的资源,包括人力配备; 4,负责重大环保事故的处理。 二、公司环保主管职责 1,对为保证环保工程的工艺手段和技术资料的质量负责; 2,定期听取汇报,及时指导工作; 3,组织审核环保制度和环保措施计划,并安排实施; 4,负责重大环保事故的调查、分析、报告和处理; 5,定期组织环保及安全文明大检查工作。 三、制造部部长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及上级有关环保的法规、法令、指示和决定,负责实施公司的环保规章制度,保证实现“三废”达标排放; 2,组织对员工的环保知识及操作技能教育,对违反操作规程所

网络安全管理规范

目录 目录 (1) 第一章总则 (3) 1.1 范畴 (3) 1.2 目标 (3) 1.3 原则 (3) 1.4 制定与实施 (4) 第二章安全组织结构 (5) 2.1安全组织结构建立原则 (5) 2.2 安全组织设置 (5) 2.3 安全组织职责 (5) 2.4 人员安全管理 (8) 第三章基本安全管理制度 (9) 3.1 入网安全管理制度 (9) 3.2 操作安全管理制度 (9) 3.3 机房与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9) 3.4 设备安全使用管理制度 (10) 3.5 应用系统安全管理 (10) 3.6 媒体/技术文档安全管理制度 (10) 第四章用户权限管理 (12) 4.1 用户权限 (12) 4.2 用户登录管理 (12) 4.3 用户口令管理 (13) 第五章运行安全 (14) 5.1 网络攻击防范 (14) 5.2 病毒防范 (15) 5.3 访问控制 (15) 5.4 行为审计 (16)

5.5异常流量监控 (16) 5.6 操作安全 (17) 5.7 IP地址管理制度 (17) 5.8 防火墙管理制度 (18) 第六章安全事件的处理 (19) 6.1 安全事件的定义 (19) 6.2 安全事件的分类 (19) 6.3 安全事件的处理和流程 (20) 6.4 安全事件通报制度 (22)

第一章总则 1.1 范畴 安全管理办法的范畴是运行维护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种安全管理问题,主要包括人员、组织、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安全管理要求和规定。 本文所指的管理范围包括国药集团总公司和各分支机构的承载网络,同时包括其上承载的BI系统、BOA办公系统、编码系统、Email以及后续还要开发的HR 系统和门户网站等各应用系统。 1.2 目标 安全管理的目标是在合理的安全成本基础上,实现网络运行安全(网络自身安全)和业务安全(为网上承载的业务提供安全保证),确保各类网元设备的正常运行,确保信息在网络上的安全存储传输以及信息内容的合法性。全网安全管理办法的目标主要就是为网络安全运行和业务安全提供管理上的保障,用科学规范的管理来配合先进的技术,以确保各项安全工作落到实处,真正保证网络安全。 安全管理办法将用于指导中国医药集团网络安全建设和管理,加强人员的安全管理,防止数据丢失、损坏、篡改、泄漏,提高网络及相关业务系统的安全性。 1.3 原则 安全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 1.网络安全管理应以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和条例为依据。 2.网络安全管理遵循统一规划、集中监控的原则。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负责对网络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统一规划,负责安全策略的制定和监督实施。 3.网络安全管理采用三级集中管理的方式。 由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负责对全网的网络安全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协调处理重大事件,由中国医药集团信息中心对骨干承载网的安全运营进行集中管理,由各分支机构负责对各分公司的安全运营进行集中管理。

江苏省环境保护条例_百度文库(精)

江苏省环境保护条例 (1993年12月29日江苏省八届人大常委会五次会议通过1997年7月31日省人届人大常委会二十九次会议修订1997年8月16日公布施行江苏省人大常委会 第一章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本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在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环境保护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控制源头,综合治理和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 第四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坚持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方针,强化环境监督管理,对当地环境质量负责。 第五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必须把环境保护规划纳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参与综合平衡,将有关的污染防治费用纳入政府预算,并制定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技术政策。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其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实施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并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二拟定本地区环境保护规划和计划,参与经济发展中长期规划、国土规划、区域开发规划以及城市总体规划的制定或者审核; (三统一监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环境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四负责管理环境监测和环境监理工作,定期公布环境质量状况;

(五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环境科学研究和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推广国内外环境保护的先进经验和先进技术,开展国际间环境保护的合作和交流; (六调查处理环境污染、破坏事故以及纠纷,并按照规定权限审理环境行政复议案件; (七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各级计划、经济、城建、规划、公安、工商行政、卫生、土地、矿产、滩涂、农业、林业、渔业、水利、交通、铁道、民航及海洋、港务监督、渔政渔港监督等管理部门和军队环境保护部门,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涉及本部门的环境污染防治和资源保护实施监督管理。 第七条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不得向社会转嫁污染,谋取自身的经济利益。对于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有权进行检举和控告。对在保护和改善环境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或有关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环境监督管理 第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综合经济部门,应当根据国家和本省的环境保护规划和计划,调整影响环境质量的不合理的布局、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拟定本系统的环境保护规划和计划,管理本系统的环境保护工作,对所属单位的环境保护进行检查考核,重视和加强环境保护科学的研究,开发推广环境保护实用技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把环境保护教育列入规划和计划。文化、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部门应当重视和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和舆论监督。 第九条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环境监测机构应当推行标准化建设,按照国家 和本省有关规定开展环境监测工作,其监测数据应当作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管理环境的依据。环境污染和破坏事故监测数据以及环境纠纷监测数据的争议,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环境监测机构负责技术仲裁。

江苏省环境保护条例(修订版)

江苏省环境保护条例(修订版)下面是给大家分享的关于江苏省环境保护条例(修订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江苏省环境保护条例(修订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本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在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环境保护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控制源头、综合治理和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 第四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坚持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方针,强化环境监督管理,对当地环境质量负责。 第五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必须把环境保护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参与综合平衡,将有关的污染防治费用纳入政府预算,并制定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技术政策。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其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实施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并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二)拟定本地区环境保护规划和计划,参与经济发展中长期规划、

国土规划、区域开发规划以及城市总体规划的制定或者审核; (三)统一监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环境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四)负责管理环境监测和环境监理工作,定期公布环境质量状况; (五)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环境科学研究和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推广国内外环境保护的先进经验和先进技术,开展国际间环境保护的合作和交流; (六)调查处理环境污染、破坏事故以及纠纷,并按照规定权限审理环境行政复议案件; (七)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各级计划、经济、城建、规划、公安、工商行政、卫生、土地、矿产、滩涂、农业、林业、渔业、水利、交通、铁道、民航及海洋、港务监督、渔政渔港监督等管理部门和军队环境保护部门,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涉及本部门的环境污染防治和资源保护实施监督管理。 第七条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不得向社会转嫁污染,谋取自身的经济利益。对于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有权进行检举和控告。 对在保护和改善环境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环境监督管理 第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综合经济部门,应当根据国家和本

公司数据安全管理规范

******有限公司数据安全管理规范 为了确保ERP系统的安全和保密管理,保障公司各项数据的安全准确,特制定本制度。 1、信息部是公司信息系统的管理部门,负责全公司信息化设备的管理、ERP系统的正常运行,基本参数的设置,系统用户权限的划分管理,系统数据的提取变更。信息部门负责人为公司信息安全第一责任人,负责信息安全和保密管理。 2、信息部指派专人负责按照本规范所制定的相关流程执行操作,用户授权和权限管理采取保守原则,选择最小的权限满足使用者需求。 3、公司ERP系统权限管理遵循以下原则: (1)为各部门各门店管理人员统一发放系统登陆账号,账号专人专用,账号下发后需立即更改初始密码,严禁使用他人工号或泄露密码。一经发现处以500元每次罚款,并永久性取消登录权限,由此造成的后果个人承担责任;情节严重的予以辞退。 (2)公司非一线销售部门如人事、企划、行政等只开通OA系统权限。各门店楼层主管和经理只有本楼层销售查询权限。各门店店长和招商经理有各自门店销售查询权限。运营中心总监有百货、时代、车南外租区和自营品牌的权限。(3)如需信息部配合提取系统销售数据或者需变更工号操作权限,需填写业务联系函写明原因并由部门负责人和执行副总签字,否则信息部不予配合。(4)人事部每月应将主管级以上人员离职名单传递信息中心,信息部接到通知后立即给予权限终止,防止数据外泄。 (5)公司员工计算机内涉及公司机密数据的,应给计算机设定开机密码并把文件进行加密处理,非工作需要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转移,不得随便拷贝到移动存储设备。 (6)离开原工作岗位的员工,各部门负责人需把其工作资料进行回收保存,并通知信息部对其电脑进行相关处理。公司人员岗位内部调拨的,电脑保留原岗位不变。 (7)公司内部经信息部确认需要送外维修的电脑,送修前需联系信息部拆除电脑的存储设备并由信息部保管,维修好后再联系信息部进行安装。 (8)对于公司连接外网的电脑,不得浏览来历不明的网站或下载不明网站的程

江苏省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实施细则

江苏省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实施细则

附件1: 江苏省环保厅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 验收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条为使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以下简称“环保验收”)管理适应建设项目生产实际,进一步提高建设项目环保验收效率,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3号令),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省环保厅负责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包括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和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建设项目环保验收管理,放射和电磁辐射类项目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省环保厅对建设项目实施跟踪管理,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后至完成环保验收前,建设单位须每半年向省环保厅上报一次项目进展情况;市、县(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该项目的现场环境监督,每季度向省环保厅上报一次督查结果,省环保厅不定期进行抽查。 第四条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对分期建设或未能达到验收监测规定生产负荷的建设项目实行分期环保验收,分期考核该建设项目是否达到环境保护要求。 (一)建设项目已按环评及批复要求全部建成,各项配套环保设施运行正常,但实际生产负荷未能达到验收监测规定要求的,按

实际生产负荷实行分期环保验收。 (二)建设项目部分生产线按环评及批复要求建成,建成部分生产负荷已达到规定要求,各项配套环保设施运行正常,对实际建成的生产线实行分期环保验收。 (三)建设项目部分生产线按环评及批复要求建成,各项配套环保设施运行正常,建成部分生产负荷未达到规定要求的,按实际生产负荷实行分期环保验收。 实行分期环保验收的建设项目全部建成达到报批的生产规模后须进行建设项目的最终环保验收。建设单位应在第一期验收后至最终验收前,每2 个月向省环保厅上报一次项目运行和建设情况。 第五条省环保厅负责环保验收的项目,须由建设单位委托省级有资质的环境监测机构负责验收监测,提交验收监测报告(表)。 在资料齐全(资料清单见附件2)且具备验收监测条件的情况下,受委托的环境监测机构应在接受监测委托后35个工作日内完成验收监测报告(表)(工作流程见附件3)。受委托的验收调查机构应在接受委托后30个工作日内完成调查报告(表)。 第六条省环保厅自受理建设项目环保验收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组织环保验收;或在3个工作日内委托市、县(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建设项目环保验收,受委托的市、县(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在接受委托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组织建设项目环保验收,有关材料报省环保厅备案。 第七条验收公示按《关于实施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公示制度

IT基础设施运维管理规范

IT基础设施运维管理规范 文件编号:版本号: 一、总则 为了规范本部门的运维管理工作,使得相关工作具有持续改善性及相互协作性,能够支撑公司系统的健康可靠的运行,由此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信息管理中心技术保障部所有岗位人员。 二、部门职能 (1)负责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技术保障,包括网络、电话、机房、服务器系统、数据安全等技术支持; (2)负责所有服务器系统的技术运维工作 (3)负责核心数据库的性能调优及技术运维工作 (4)负责各种网络设施、线路的技术运维保障工作 (5)负责其他设施的运维保障工作,如机房设施、一卡通、考勤机等智能化设施。 (6)负责信息化安全的建设与执行; 三、岗位职责 (1)经理: 负责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技术保障,包括,电脑终端、网络、电话、机房、服务器系 统、数据安全等技术支持; 负责信息化安全的建设与执行; 负责本部门的组织管理,包括,修订组织职责、架构编制、岗位职级、分工授权等; 负责本部业务制度流程规范的制定和监督执行;

负责本部团队建设,包括,新员工入职、员工培训、绩效考核、员工心政、团队活 动等; 负责本部门工作管理,包括,预算编制与管控、计划管理、汇报管理、会议管理等; (2)系统工程师: 负责所有服务器系统的技术运维工作 负责核心数据库的性能调优及技术运维工作 (3)网络工程师: 负责各种网络设施、线路的技术运维保障工作 负责其他设施的运维保障工作,如机房设施、一卡通、考勤机等智能化设施(4)安全工程师: 负责信息化安全的建设与执行; (5)其他说明事项: 系统工程师、DBA、网络工程师、安全工程师,以下统称运维工程师; 权限控制:除负责基础设施的网络工程师,其余工程师不得拥有进入数据中心机房 的权限。网络工程师不得拥有系统工程师的管理权限。 各岗位周期性工作清单见附一。 四、管理对象 IT基础设施管理对象包括网络、电话、机房、服务器、系统、信息安全等,具体内容如下: (1)网络:XXXX运营中心、JJJJ工业园、WWWW工业园、数据中心、北京办事处的网络建设与维护。 (2)电话:XXXX运营中心、JJJJ工业园、WWWW工业园的电话网络建设与维护。 (3)机房:数据中心机房的建设与日常维护。 (4)服务器:服务器软硬件的采购、建设与日常维护。 (5)系统: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虚拟化的日常维护。 (6)信息安全:信息安全建设与维护。

供应商环保管理规范

工作指示(WI) (PUR )部门 工作指示编号:PUR-WI-001 版本:A2 标题:供应商环保管理规范 总页数:共6页(包括封面) 目的:规范供应商的环境有害物质管理 生效日期:2011-9-13 编制人:唐龙合日期:2011-8-30 审核/批准人:何定日期:2011-8-30 发放部门:米购部、质管部、

文件履历

供应商环保管理规范 1目的 对供应商提供的物料环保符合性进行评定和管理,以确保供应商能长期、稳定地提供符合环保要求的产品,从而降低波达ODU产品的环保风险。 2范围 适用于所有生产物料供应商的认证及采购风险控制。 生产物料包括以下: 直接原材料:凡是直接构成我司产品的物料,如:盒体、盒盖、双工器、波导块、N头、 BNC头、高频电缆、主板和微波板及DDC等原材料。 辅助物料:指辅助直接原材料用于产品焊接、吸波、清洁及标识和包装的物料且最终会以一定形式留在成品上或同成品一同出货,如导电胶、润滑油、纸箱、减震块、防静电袋等。 工具:直接作用于产品且对产品上会残留其物质的工具,如电烙铁。 3职责 3.1采购部 3.1.1负责要求供应商提供相关符合性证明资料并传达公司环境有害物质控制要求,并对 供应商进行管理; 3.1.2参与供应商环保符合性综合风险评估及控制; 3.1.3负责及对供应商环保管理牵引辅导; 3.1.4负责供应商商务谈判、采购合同签订及货款结算管理; 3.1.5负责供应商物料来料不良品退、换货处理; 3.1.6负责《合格供应商及RoHS等级清单》的更新和输出。 3.1.7负责更新供应商过期的第三方测试报告并输出。 3.2质量管理部 3.2.1负责样品及供应商来料环保符合性检验及根据需要参与物料供应商环保质量辅导和现场审核; 3.2.2负责提交供应商《供应商环保风险等级调整评估表》。 3.3开发部 3.3.1在样品评估时负责对样品的环保符合性进行确认。 3.3.2根据需要参加环保评审。 3.4工艺工程部 3.4.1及时更新《辅助物料和关键工具环保风险清单》并提供给采购部。 4. 参考文件 《环境危害物质检测指导书》、《辅助物料和关键工具环保风险清单》

信息服务安全管理规范(标准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信息服务安全管理规范(标准版)

信息服务安全管理规范(标准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1目的 保护组织的信息系统被外部方访问时的安全,保证公司信息系统安全水平不会因为外部方访问、提供产品和服务而降低;及时、有效、可控的管理外部方所提供的服务质量、服务交付和安全状况,规范公司外部方服务管理相关的流程及安全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所有访问公司信息系统外部方的安全管理,以及对外部方服务的管理。 3术语和定义 第三方服务:因业务或其它原因,对组织信息系统进行访问、操作、服务的外部组织。 4职责和权限 4.1信息安全领导办公室 负责对组织所有外部方进行统一管理;

识别外部方访问或服务时的风险; 负责对第三方访问机密信息访问的审批和管理。 4.2各部门 协助信息安全领导办公室做好对外部方服务的管理和监督。 5相关活动 5.1第三方服务需求确定 根据业务工作需要,由各部门提出第三方服务需求,并由XXX部汇总后报信息安全领导办公室审批。 服务需求内容除服务内容、水平和要求外,还应明确是否涉及访问公司的机密级信息。 5.2第三方服务安全管理 5.3.1公司与第三方服务方应签订相关服务协议,在协议中明确服务内容、服务水平、信息安全要求等内容。 5.3.2对组织的秘密信息一般不允许外部方进行访问。特殊情况下,必须经信息安全领导办公室审核后,经副总经理批准后方可访问。 在新建、改建、扩建信息系统时,如确需对公司的信息系统进行访问,应由接待部门提出申请,经信息安全领导办公室批准后,仅限访问公司的内部(含)以下内部的信息。

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规程

江苏省环境保护厅 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规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强化省环境保护厅(以下简称“省厅”)审批的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明确省厅各相关处室(单位)、地方环保部门的工作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和信息交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条例》、《环境保护部建设项目“三同时”监督检查和竣工环保验收管理规程(试行)》、《江苏省环境保护厅机关“三定”实施方案》等有关规定,并结合工作实际,制订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除涉核与辐射以外省厅负责审批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 第二章环评咨询与环评文件编制 第三条省环境工程咨询中心(以下简称“咨询中心”)负责环评咨询工作。 第四条根据项目情况,建设单位或环评单位认为需要时,可向咨询中心进行环评咨询,提供以下材料,并对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一)属备案制的项目,应提供备案通知书,必要时提供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属核准制的项目,应提供项目概况、生产工艺等材料,必要时提供经济部门的前期工作意见; (三)属审批制的项目,应提供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和项目概况、生产工艺等材料。 第五条咨询中心会同省厅环境影响评价处(以下简称“环评处”)开展环评咨询工作。咨询中心应当自接受建设单位或者环评单位提供的咨询材料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出具咨询意见,并对其出具的咨询意见负责。 第六条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应

当编制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可由建设单位直接填报;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或报告表的,建设单位应委托有相应资质的环评单位编制。 第七条环评单位应按照“效率与质量并重”的原则,依法合规地承接环评业务,并对其出具的环评文件的真实性、合理性 第三章环评评估与审批 第八条省厅负责审批的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实行先评估后审批制度,以提高环评文件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有效性。环保部负责审批的建设项目环评文件,由环评处、咨询中心负责参与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组织的技术审查。 第九条咨询中心负责省厅审批的建设项目环评文件的评估工作,并应当自受理环评文件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出具环评技术评估意见。咨询中心对其出具的环评技术评估意见负责。 第十条依法应由省厅负责审批的环评文件,建设单位应提出书面报批申请,提供以下材料,并对材料的真实性负责:(一)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包括有关《环境影响专题报告》); (二)建设项目环评文件的技术评估意见; (三)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省辖市或县)及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必要时含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的预审或审核意见; (四)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省辖市或县)核批的建设项目排放污染物指标申请表; (五)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 (六)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审批备案表。 第十一条环评处负责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审批工作,结合省厅相关部门(单位)的会核意见,作出环评文件审批决定。环评处对其作出的批准文件负责。 第十二条省厅规划财务处(以下简称“规财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处(以下简称“总量处”)、污染防治处(以下简称“污防处”)、流域水环境管理处(以下简称“流域处”)、自然生态保护处(以下简称“生态处”)、省环境监察局(以下简称“省环监局”)及省固体有害废物登记和管理中心(以下简称“省固废中心”)根据项目审批需要,配合环评处开展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审批工作,并对规划、总量等相应工作负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