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化学期末复习资料

大学化学期末复习资料

大学化学期末复习资料
大学化学期末复习资料

大学化学期末复习资料

————————————————————————————————作者: ————————————————————————————————日期:

1.什么是化学?(化学是在原子和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能及其变化规律和变化过程中能量关系的学科。)

2.相、状态函数、过程与途径、功和热、反应进度的概念,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相关计算。(相:系统中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均匀部分。状态函数:用来表征系统状态的物理量称为状态函数。过程:系统的状态发生变化,从始态到终态,我们称系统经历了一个热力学过程,简称为过程。途径:实现这个过程可以采取许多种不同的具体步奏,我们就把每一种具体步奏称为途径。

在热力学中,系统发生变化时,设与环境之间交换的热为Q,与环境交换的功为W,可得热力学能(亦称内能)的变化为ΔU = Q+ W 或ΔU=Q-W(目前通用这两种说法,以前一种用的多),为了避免混淆,物理中普遍使用第一种,而化学中通常是说系统对外做功,故会用后一种。)

例如,在一定条件下,由水、冰、水蒸气、氮气和氧气组成的体系中含有:(A)A、三个相B、四个相C、五个相D、六个相

3.焓的概念,化学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物质标准摩尔生成焓的定义,化学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的计算。(焓是一个热力学系统中的能量参数。所谓标准状态,是在指定温度T和标准压力p下该物质的状态,简称标准态。标准摩尔生成焓记为ΔfHm(B,相态, T),在温度T(若为298.15K时则可不标出)下,由标准状态的单质生成物质B(νB=+1)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即在标准状态下(反应物和产物都是处于100KPa,通常温度选定298.15K),由指定单质生成单位物质的量(1mol)的化合物的化学反应热(即恒压反应热),称为该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或标准生成热。标准摩尔生成焓的单位:kJ/mol。)

4.熵的概念,物质标准摩尔熵的定义及大小比较。(熵-定义:描述物质混乱度大小的物理量。物质(或体系)混乱度越大,对应的熵值越大。符号:S 。单位: J?K-1在0K时,一个纯物质的完美晶体,其组分粒子(原子、分子或离子)都处于完全有序的排列状态, 混乱度最小, 熵值最小。任何纯物质的完美晶体在0K时的熵值规定为零(S0=0)。熵是状态函数。温度升高,体系或物质的熵值增大。标准摩尔熵-定义:某单位物质的量的纯物质在标准态下的熵值称为标准摩尔熵。符号:Sm单位:J·mol-1·K-1。影响熵值的因素:温度升高,物质的熵值增大。同一物质在气态的熵值总是大于液态的熵值,而后者又大于固态的熵值。气态多原子分子的熵值比单原子分子大。因为熵是一种状态函数,所以化学反应的标准摩尔反应熵变 (?rSm )只取决于反应的始态和终态,而与变化的途径无关。标准摩尔反应熵变?rSm =ΣνiSm(生成物)+Σνi Sm(反应物) )

例:(简要回答)将下列各物质按标准熵值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并简述原因。

A . Cl2(g) B . Br2(l) C . KCl(s) D . K(s) E . Na(s)

解:A>B>C>D>E;A为气态,混乱度最大,其熵值亦最大;B为液态, 其熵值较亦A小;C、D、E均为固态,依其复杂混乱程度依次减小。

5.吉布斯函数变的概念,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函数变以及反应的标准摩

尔吉布斯函数变的定义及相关计算。(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变量(简称自由能变),以?rGm 表示,单位:kJ ·mo l-1。吉布斯公式-在等温、等压下, 化学反应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变(?rGm)与摩尔反应焓变(?rH m)、摩尔反应熵变(?rSm)、温

度(T )之间有如下关系: ?rGm = ?rHm – T ?rSm )

6.反应自发性的判断。转向温度的计算。 例如:工业上合成氨的反应

为:N2(g) +3H2(g ) == 2NH3(g ) ,试利用下表有关热力学数据通过计算说

明:(1) 298K 时反应的r m G ?(298K ),说明常温常压条件下合成氨反应的可行性;(2) 估算在标准条件下自发进行的最低温度; (3) 400K时合

成氨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

K

(1)r m G ?(298K) =∑vB f m G ? (298K)= -32.86 k

J·mol-1< 0

所以常温常压条件下合成氨反应可能自发进行。

(2)

m r H ?(298K ) = ∑vB m f H ?(298K )= -92.86 k J·mol-1 m r S ?(298K) = ∑vB m S (298K)= (2×192.3-191.5-3× 130.6 ) J·mol-1·K-1

=-198.7 J·mol-1·K-1

所以标准条件下自发进行的最低温度:

Tc ≤r m H ?r (298K)m S ?3-1

-1-192.8610J mol 467.3K (298K)198.7J mol K

-??==-?? (3)r m G ?(400K ) ≈m r H ?(298K ) – T m r S ?(298K)

= [-92.86-400×(-0.1987)] kJ·mo l-1=-13.38 kJ·mol-1 m m 热力学数据 m 2N ()m g

m 2H ()m g m 3NH ()m g m f G ? (298.15K ) / kJ·mol -1 m 0m m 0m m 16.43m - m f H ?(298.15K) / k J·m ol-1 m 0m m 0m m 46.43m - m S 1(298.15K)J mol K -?? m 191.5m m 130.6m m 192.3m

ln K r m (400)G K =?-31

11(400K)

13.3810J mol =4.023RT 8.314J mol K 400K ?????---(--)=所以K (400K )=55.

88 7.化学反应平衡的的定义及判断,标准平衡常数的表达及相关计算,化学平衡

的移动。(对于任一可逆的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体系

中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不再发生变化,其活度熵为一定值。 化学反应

平衡的标志是化学反应体系内的各物质的浓度不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化

学平衡常数,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无论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

始,也不管反应物起始浓度大小,最后都达到平衡,这时各生成物浓度的化学计

量数次幂的乘积除以各反应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所得的比值是个常

数,用K 表示,这个常数叫化学平衡常数。平衡常数一般有浓度平衡常数和压强

平衡常数。 对于可逆化学反应 mA+nB ?pC+qD 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化学平衡时,

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c(C)^p*c(D)^q]/[c(A)^m*c(B)^n]

已达到平衡的反应,外界反应条件改变时,平衡混合物里各组成物质的百分含量

也就会改变而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叫化学平衡移动。 放热熵增大反应,温度升

高,-△GΘ变大,KΘ变小 。放热熵减小反应,温度升高,-△G Θ变小,K Θ变

小 。吸热熵增大反应,温度升高,-△G Θ变大,KΘ变大 。吸热熵减小反应,

温度升高,-△G Θ变小,K Θ变大)

例如:含有0.100 mol /L AgN O3、0.100 mol/L Fe(N O3)2和0.0100 m

ol/L Fe(NO3)3的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Fe 2+ (aq ) + Ag+(a q) = Fe3

+(a q) + A g(s),25℃时的平衡常数K= 2.98。 (l )反应向哪一

方向进行?

(Q =(0.0100/1.0)/[(0.100/1.0)*(0.100/1.0)]=1.0<K=2.98 正

向)

(2)平衡时,Ag+、Fe2+、Fe 3+的浓度各为多少?

Fe2+ (a q) + A g+(aq) = Fe3+(aq) + Ag(s),?解 设 fe

3+的生成量为 x

Fe2+ (aq ) + Ag+(a q) = Fe 3+(aq) + Ag(s )

(初始量)0.100 0.100 0.0100

(变化量)x x x

(剩余量) 0.100-x 0.100-x 0.0100+x

[(0.0100+x)/1.0]/[ (0.100-x)/1.0* (0.100-x)/1.0]=2.98

X=0.013

C’(Fe 3+)=0.023mol/L C’(Fe 2+)=C’(Ag +)=0.087mol/L

例如:水煤气反应C (s) + H2O(g)→C O(g) + H 2(g),问:①此反应在29

8K 、标准状况下能否正向进行?②若升高温度,反应能否正向进行?③100kPa 压

力下,在什么温度时此体系为平衡体系?

ΔfH mθ(H2O)= –241.81kJ /mol, ΔfH mθ(CO)= -

110.52kJ/mo l,

S mθ(C , s)= 5.74 J /(K ·m ol), S m θ(H2O, g)= 1

18.83 J /(K·mol),

S m θ(CO, g)=197.67 J /(K ·mol ) , S m θ( H2, g)= 130.68

J /(K ·mol)

解:? C (s) ﹢H2O(g)= C O(g )﹢H2(g)

m G Δf ?kJ ·mol-1 0 -228.6 -137.2 0

m

H f ? kJ ·mo l-1 0? -241.8 -110.52 0

m S J ·mol -1·K-1 5.74? 188.83 197.67? 130.68 △G (298K)= ( -137.2) -( -228.6)= 91.4(kJ/mo l)>0

①此反应在298K、标准状况下不能正向进行。

②△H (298K)=( -110.52)- ( -241.8) = 131.3(kJ/m ol)

△S (2984K ) =(130.68)+( 197.68)-(5.74)-(188.83)= 133.9

(J ·mol -1·K -1)

此为吸热熵增的反应,由△G ≈△H (298K)-T ·△S (298K)可以判断:若升高

温度,反应能正向进行。

③△G ≈△H (298K)-T ·△S (298K) =0为平衡体系

则: T=△H (298K)/ △S

(298K )=(131.3)/(133.9)×10-3=980.6K

时为平衡体系。(或980.58K)

8.多重平衡规则。(当几个反应式相加得到另一反应式时,其平衡常数等于几个反

应平衡常数之积, 此规则称为多重平衡规则。)

例如:单选,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1)A=B;K 1θ (2)B+C=D ;K2θ 则反应:A+C=D 的平衡常数是:(B) A. (K1θK2θ)2 B. K1θ K2θ C. K2θ/ K1θ D. K1θ/ K2θ

9.质量作用定律,速率方程的书写,反应级数的确定,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温

度,催化剂)(温度:只要升高温度,反应物分子获得能量,使一部分原来能量较

低分子变成活化分子,增加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使得有效碰撞次数增多,故反

应速率加大(主要原因)。当然,由于温度升高,使分子运动速率加快,单位时间内反应物分子碰撞次数增多反应也会相应加快(次要原因) 催化剂:使用正

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所需的能量,使更多的反应物分子成为活化分子,大大提高

了单位体积内反应物分子的百分数,从而成千上万倍地增大了反应物速率.负催

化剂则反之。)

10.溶液的通性。 例如,单选:将非挥发性溶质溶于溶剂中形成稀溶液时,将引起:(C)A 沸点升高 B 熔点升高 C 蒸气压升高 D 都不对

11.酸碱质子理论。(凡是可以释放质子(氢离子,H+)的分子或离子为酸(布朗斯特酸),凡是能接受氢离子的分子或离子则为碱(布朗斯特碱)。酸 + 碱≒共轭碱 + 共轭酸)例如,24H PO -的共轭酸是H3PO4,共轭碱H PO4- 。

12.解离常数的定义和表达,一元弱电解质解离平衡的相关计算。(解离常数是水溶液中具有一定离解度的溶质的的极性参数。离解常数给予分子的酸性或碱性以定量的量度,pKa 解离常数增大,对于质子给予体来说,其酸性增加;对于质子接受体来说,其碱性增加。 设一元酸的浓度为c,解离度为a ,则有

)()()()(HKaHAc c Ac c H c Ac eq eq eq -+?= 代入后得

a ca a c ca ca -=-?=1)1(K 2a 当a很小时1-a 近似等于1,则2a K ca ≈ c K a a /≈所以c K ca H c a eq ?≈=+)()

13.同离子效应。(两种含有相同离子的盐(或酸、碱)溶于水时,它们的溶解度(或酸度系数)都会降低,这种现象叫做同离子效应。在弱电解质的溶液中,如果加入含有该弱电解质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就会使该弱电解质的电离度降低的效应。同理,在电解质饱和溶液中,加入含有与该电解质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也会降低该电解质的溶解度。) 例如:

单选,在稀醋酸溶液中加入等物质量的固态NaAc,在混合溶液中不变的量是:

(B)A. Ph B. 电离度 C.电离常数 D. OH-离子的浓度

单选,往1L , 0.10m ol/L Hac 溶液中加入一些Na Ac晶体,并使之溶解,会发生是:(C) A 、Hac 的Ka值增大 B 、Ha c的Ka 值减小C 、溶液的Ph

值增大 D 、溶液的Ph 值减小

14.缓冲溶液的组成及pH计算。(缓冲溶液的计算公式为:

?) 例如:将0.20 mol·dm-3 HAc和0.20 mol·dm-3 NaAc溶液等体积混合,试计算:(1) 缓冲溶液的pH值;(2) 往50cm3上述溶液中加入0.50cm3,1.0mol·dm-3的HCl溶液后,混合溶液的pH值。解:(1)已知HAc的pKaθ=4.75,HAc和NaAc混合溶液构成缓冲体系,所以

pH=pKaθ﹣lg C(HAc)/C(Ac-)=4.75﹣lg 0.2/0.2=4.75﹣lg1=4.75

(2)因为HCl在溶液中完全解离,加入盐酸后,相当于加入

C(H﹢)=0.50×10-3×1.0/(50+0.5)×10-3≈0.009mol.dm -3

假设加入的H﹢与缓冲溶液中的Ac?全部结合成HAc。则起始HAc和Ac-浓度分别为

C(HAc)≈0.20mol.dm-3+0.009 mol.dm-3=0.209 mol.dm-3 C(Ac-)≈0.20 mol.dm-3﹣0.009 mol.dm-3=0.191 mol.dm-3

pH=pKaθ﹣lg C(HAc)/C(Ac-)=4.75-lg0.209 mol.dm-3/0.191 mol.dm-3

=4.75﹣lg1.15=4.75-0.20=4.55

15.化学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例如:配平方程式

MnO2+ 4HCl→MnCl2+ Cl2 +2H2O

16.根据反应设计原电池,原电池的符号表示,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会写电极反应及电池反应。(正极发生氧化反应,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例如:、将下列反应设计成原电池,以电池符号表示,并写出正、负极反应(设各物质均处于标准态)。2I-+2Fe3+=I2+2Fe2+ Zn+Cd2+ = Zn2++Cd

17.原电池电动势及电极电势的相关计算,利用能斯特方程的应用:判断强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

例如,已知在298.15K和标准压力下,?(Cu2+/Cu)=0.3419V、?(Fe2+/ Fe)=-0.4470V。若把Cu2+/Cu电极和Fe2+/ Fe电极组成原电池,则:

(1)写出电极反应,电池反应和电池图式; Fe + Cu2+= Cu

+ Fe2+

(2)计算原电池标准电动势E;

E =?(Cu2+/Cu) —?(

F e2+/ Fe) =0.7889v

(3)计算反应的标准摩尔吉布斯函数变

r m G ?; r m G ?=-nFE =-2×96485C ·mol -1×0.7889 V =-152.23 kJ · m

ol-1

(4)计算298.15K 时电池反应的平衡常数K 。

ln K =-r m G ?(298.15K) / R T=-152.231000

8.314298.15-?? =61.41 K =4.6×

1026

18.电解池的组成、电极反应和应用(电镀、阳极氧化)。(阳极:活泼金属—电

极失电子(A u,Pt 除外);惰性电极—溶液中阴离子失电子 –失电子能力:活

泼金属(除Pt Au )>S2->I->Br->Cl->OH ->含氧酸根(NO 3 ->SO 4 2-)>F- 阴极:溶液中阳离子得电子 得电子能力:Ag+>Hg 2+>Fe3+>Cu 2+>H+(酸)>

Pb2+>Sn 2+>Fe2+>Zn 2+>H 2O(水)>A l3+>M g2+>Na+>Ca2+>K+(即金

属活泼性顺序表的逆向))

19.电子核外运动规律(量子化、波粒二象性、统计性),单电子运动规律的描

述(四个量子数)

20.波函数(原子轨道)与电子云的概念。例:1、n=3,l =1的原子轨道称为

3p 轨道,计有3条,3 种空间趋取向,该类轨道最多可容纳6电子。2、原子

核外电子排布要遵从核外电子排布三原则,具体包括 (泡利不相容) 原理 、(能

量最低) 原理以及( 宏特) 规则。

21.核外电子分布规律,元素周期表。例如:现代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横行称为一个 周期,周期表中共有18个族。例:已知某元素+2价离子电子分布式为

1s22s22p 63s23p6,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区为……答 ( A )A. s 区 B. p 区 C. d 区 D. f 区

22.化学键。例如:化学键可分为 离子键.共价键 和金属键三种基本类型。 23.离子键、共价键(方向性、饱和性的理解)、金属键的特点。

例如,单选: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A .化学键主要有金属键、离子键、共价

键和氢键 B.化学键是一种强作用力 C.极性分子间同时存在色散力、取向力和

诱导力 D.含氢键的物质一般熔点较高

24.共价键极性与分子极性的关系。(分子的极性是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使分子现极性;如果重合就非极性。共价键极性是因为原子的电负性不同,使的电子云偏向一方,使一原子现+,另一现-)

25.共价键理论(价键理论、杂化轨道理论)(轨道杂化理论·中心原子能量相近的不同轨道在外界的影响下会发生杂化,形成新的轨道,称杂化原子轨道,简称杂化轨道; ·杂化轨道在角度分布上,比单纯的原子轨道更为集中,因而重叠程度也更大,更加利于成键; ·参加杂化的原子轨道数目与形成的杂化轨道数目相等,不同类型的杂化轨道,其空间取向不同。共价键是化学键的一种,两个或多个原子共同使用它们的外层电子,在理想情况下达到电子饱和的状态,由此组成比较稳定和坚固的化学结构叫做共价键。与离子键不同的是进入共价键的原子向外不显示电荷,因为它们并没有获得或损失电子。共价键的强度比氢键要强,与离子键差不太多或有些时候甚至比离子键强。)

26.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氢键

27.配合物的组成和命名。(①命名配离子时,配位体的名称放在前,中心原子名称放在后。②配位体和中心原子的名称之间用“合”字相连。③中心原子为离子者,在金属离子的名称之后附加带圆括号的罗马数字,以表示离子的价态。④配位数用中文数字在配位体名称之前。⑤如果配合物中有多种配位体,则它们的排列次序为:阴离子配位体在前,中性分子配位体在后;无机配位体在前,有机配位体在后。不同配位体的名称之间还要用中圆点分开。)例如:配合物K4[Fe (CN)6]的名称是氰化铁酸钾盐,其中心离子是Fe ,配位体是CN- ,配位数是6。

28.配合物的价键理论。

(1/配合物的中心例子与配位体之间以配位键结合。要形成配位键,配体中配位原子必须含孤对电子,中心例子必须具空的价电子轨道。2/中心例子的空轨道必须杂化,以杂化轨道成健。在形成配合物时,中心离子的杂化轨道与配体的孤对电子所在轨道发生重叠,从而形成配位键。3/中心离子的不同轨道参与杂化可分别形成内轨型和外轨型配合物。)

基本常识。例如:单选,化学危险药品对人身会有刺激眼睛、灼伤皮肤、损伤呼吸道、麻痹神经、燃烧爆炸等危险,一定要注意化学药品的使用安全,以下不正确的做法是:(C)

A. 了解所使用的危险化学药品的特性,不盲目操作,不违章使用

B.妥善保管身边的危险化学药品,做到:标签完整,密封保存;避热、避光、远离火种。C.室内可存放大量危险化学药品 D.严防室内积聚高浓度易燃易爆气体

例如:若不慎将水银温度计打碎,可用下列( C )进行处理。A. 漂白粉B. 碘化钾溶液C.硫磺粉 D. 氯化铁溶液

基本操作(洗涤、干燥)。例如: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准是内壁附着均匀的水膜,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大学无机化学第十七章试题及答案教学资料

大学无机化学第十七章试题及答案

第十八章 氢 稀有气体 总体目标: 1.掌握氢及氢化物的性质和化学性质 2.了解稀有气体单质的性质及用途 3.了解稀有气体化合物的性质和结构特点 各节目标: 第一节 氢 1.掌握氢的三种成键方式 2.掌握氢的性质、实验室和工业制法及用途 3.了解离子型氢化物、分子型氢化物和金属性氢化物的主要性质 第二节 稀有气体 1.了解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 2.了解稀有气体化合物的空间构型 习题 一 选择题 1.稀有气体不易液化是因为( ) A.它们的原子半径大 B.它们不是偶极分子 C.它们仅仅存在较小的色散力而使之凝聚 D.它们价电子层已充满 2.用VSEPR 理论判断,中心原子价电子层中的电子对数为3的是( ) A .PF 3 B.NH 3 C.-34PO D.-3NO 3.用价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中心原子周围的电子对数为3的是( )(吴成鉴《无机化学学习指导》) A.SCl 2 B.SO 3 C .XeF 4 D. PF 5 4.用价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中心原子价电子层中的电子对数为6的是( )

A.SO2 B. SF6 C. 3 AsO D. BF3 4 5. XeF2的空间构型是() A.三角双锥 B.角形 C. T形 D.直线型 6.下列稀有气体的沸点最高的是() (吴成鉴《无机化学学习指导》) A.氪 B.氡 C.氦 D.氙 7.能与氢形成离子型氢化物的是() (吴成鉴《无机化学学习指导》) A.活泼的非金属 B.大多数元素 C.不活泼金属 D.碱金属与碱土金属 8.稀有气体原名惰性气体,这是因为() A.它们完全不与其它单质或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 B.它们的原子结构很稳定,电离势很大,电子亲合势很小,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C.它们的价电子已全部成对 D.它们的原子半径大 9.下列各对元素中,化学性质最相似的是() (吉林大学《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 A.Be 与Mg B.Mg与Al C Li与Be D.Be与Al 10.下列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 (吉林大学《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 A.Li B.Be C. Na D.Mg 11.下列化合物中,在水中的溶解度最小的是()(吉林大学《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 A.NaF B.KF C.CaF2 D.BaF2 12.下列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 (吉林大学《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 A.LiH B.NaH C.KH D.RbH

化学平衡计算

考点过关(上)考点5 化学平衡计算 化学平衡是中学化学重要基础之一,是中学化学所涉及的溶解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等知识的核心,对很多知识的学习起着指导作用。而化学平衡计算是高考中的热点之一,此类试题常把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融汇在一起,具有知识联系广、灵活度大、隐含条件多、概念性强、思维层次高的特点。化学平衡的计算一般涉及到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转化率、百分含量、气体混合物的密度、平均摩尔质量、压强等,通常的思路是写出平衡式,列出相关量(起始量、变化量、平衡量),确定各量之间的关系,列出比例式或等式或依据平衡常数求解。 1.计算模式:化学平衡计算的最基本的方法模式是“平衡三段式法”。具体步骤是在化学方程式下写出有关物质起始时的物质的量、发生转化的物质的量、平衡时的物质的量(也可以是物质的量浓度或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再根据题意列式求解,起始、转化、平衡是化学平衡计算的“三步曲”,三步是化学平衡计算的一般格式,根据题意和恰当的假设列出起始量、转化量、平衡量。但要注意计算的单位必须保持统一,可用mol、mol/L,也可用L。 m A(g)+n B(g)p C(g)+q D(g) n(起始)/mol ab00 n(转化)/mol mxnxpxqx n(平衡)/mol a-mxb-nxpxqx 反应可从左向右开始,也可以从右向左开始,也可以多种物质同时充入。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物质浓度间的关系。反应物:平衡浓度=起始浓度-转化浓度;生成物:平衡浓度=起始浓度+转化浓度,其中各物质的转化浓度之比等于它们在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2.解题思路:具体题目要具体分析,灵活设立,一般设某物质的转化量为x;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及变化量的三者关系代入未知数确定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起始量、变化量、平衡量并按“模式”列表;明确了“始”、“变”、“平”三个量的具体数值,再根据相应关系求平衡时某成分的浓度、反应物转化率等,得出题目答案。 3.计算公式: (1)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v(A)∶v(B)∶v(C)∶v(D)=m∶n∶p∶q(未达到平衡时,用于确定化学方程式中未知的化学计量数)。

大学无机化学第七章试题及答案解析

第七章 酸碱解离平衡 本章总目标: 1:了解酸碱理论发展的概况 2:了解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对解离平衡的影响。 3:掌握酸、碱、盐以及缓冲溶液的pH 值的相关计算。 4:了解离子活度、活度因子、离子强度等概念。 5:了解缓冲溶液的组成;缓冲作用原理;缓冲溶液的性质。 各小节的目标: 第一节:弱酸和弱碱的解离平衡 1:掌握一元弱酸的解离平衡常数的意义、用途和计算。2 a H K c θ +????= 2;掌握一元弱碱的解离平衡常数的意义、用途和计算。2 0b OH K c OH θ - - ????=??-?? 当 0400b c K θ>时,OH -??=?? 3:解离度概念——平衡时已经解离的浓度与起始浓度之比。 4:同离子效应——在弱电解质的溶液中国,加入与其具有相同离子的强 电解质,使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左移,从而降低弱电解质的解离度。 5:掌握多元弱酸的解离平衡的计算。 6:了解水的离子积常数、溶液的pH 等基本概念。 7:熟练掌握缓冲溶液pH 值的计算: lg a pH pK θ=-(c 酸/c 盐);lg b pOH pK θ =-(C 碱/C 盐) 8:可以解释缓冲溶液可以达到缓冲目的的原因。 第二节:盐的水解

1:掌握水解平衡常数的计算:1.弱酸强碱盐:W h a K K K θθ θ=;2.强酸弱碱盐: W h b K K K θθ θ=;3.弱酸弱碱盐:W h a b K K K K θθ θθ= 2:可以运用公式——2112 11 ln ()K H K R T T θ θ?=-来解释升温促进水解的原因。 3:掌握单水解过程的计算— —OH - ??== ?? ,H +??== ?? 4;掌握双水解pH 值的计算:H + ??= ??第三节:电解质溶液理论和酸碱理论的发展 1:掌握离子强度、活度的概念和离子强度的计算21 2 i i I b z =∑。 2:理解盐效应对弱电解质解离度的影响。 3:了解酸碱质子理论、酸碱溶剂体系理论和酸碱电子理论。 Ⅱ习题 一 选择题 1.某弱酸HA 的Ka= 2.0×10-5,若需配制pH=5.00的缓冲溶液,与100ml ,1.0mol/L 的NaAc 相混合的1.0mol/LHA 体积应为( ) A. 200ml B.50ml C.100ml D.150ml 2.已知相同浓度的盐NaA ,NaB,,NaC ,NaD 的水溶液的pH 依次增大,则

化学平衡计算(带答案)

化学平衡计算 一、有关概念 1、物质浓度的变化关系 反应物:平衡浓度=起始浓度-转化浓度 生成物:平衡浓度=起始浓度+转化浓度 其中,各物质的转化浓度之比等于它们在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计量数之比。 2、反应的转化率(α):α=()() 反应物转化的物质的量或质量反应物起始的物质的量或质量、浓度、浓度×100% 3、在密闭容器中有气体参加的可逆反应,在计算时经常用到阿伏加德罗定律的两个推论: — 恒温、恒容时:12n n =12P P ;恒温、恒压时:12n n =1 2V V 4、混合气体平均分子量的数学表达式 =M1×V1%+M2×V2%+M3×V3%+…式中表示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 M1,M2,M3分别表示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V1%,V2%,V3%分别表示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 在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分数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分数(组分气体的物质的量与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之比) 5、标三量法化学平衡计算的一般格式,根据题意和恰当的假设列出初始量、变化量、平衡量。这里的量可以是物质的量、物质的量的浓度、体积等。 计算模板: 浓度(或物质的量) a A(g)+b B(g)c C(g) +d D(g) 初始 m n 0 0 变化 ax bx cx dx ~ 平衡 m-ax n-bx cx dx A 的转化率:α(A)=(ax /m )×100% C 的物质的量(或体积)分数:ω(C)= cx m ax n bx cx dx -+-++×100% 二、强化练习 1.在一密闭容器中,用等物质的量的A 和B 发生如下反应:A(g)+2B(g)2C(g),反应达到平衡时,若混合气体中A 和B 的物质的量之和与C 的物质的量相等,则这时A 的转化率为( ) A .40% B .50% C .60% D .70% 【答案】A 【解析】设A 、B 起始物质的量都为1mol ,A 的转化率为x ~ A(g)+2B(g)2C(g) 起始(mol):1 1 0 转化(mol):1×x 2(1×x) 2(1×x) 平衡(mol):1-x 1-2x 2x 平衡时A 和B 的物质的量之和与C 的物质的量相等:(1-x)+(1-2x)=2x ,解得x=。

化学平衡常数和化学平衡计算练习题

化学平衡常数和化学平衡计算 1.在密闭容器中将CO和水蒸气的混合物加热到800℃时,有下列平衡:CO+H22+H2,且K=1。若用2molCO和10mol H2O相互混合并加热到800℃,则CO的转化率为 ( ) A.16.7% B.50% C.66.7% D.83.3% 2.在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里,装有4molNO2,在一定温度时进行下面的反应: 2NO22O4(g),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0.25,则平衡时该容器中NO2的物质的量为A.0mol B.1mol C.2mol D.3mol 3.某温度下H2(g)+I2的平衡常数为50。开始时,c(H2)=1mol·L-1,达平衡时,c(HI)=1mol·L-1,则开始时I2(g)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A.0.04mol·L-1 B.0.5mol·L-1 C.0.54mol·L-1D.1mol·L-1 4.在一个容积为 6 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 3 L X(g)和2 L Y(g),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4X(g)+n+6R(g)反应达到平衡后,容器内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比原来增 加了5%,X的浓度减小1/3,则该反应中的n值为( ) A.3 B.4 C.5 D.6 5.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X(g)十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与Y的转化率之比为1∶2,则起始充入容器中的X与Y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1 B.1∶3 C.2∶3 D.3∶2 6.将等物质的量的CO和H2O(g)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g)+H22(g)+H2(g),反应至4min时,得知CO的转化率为31.23%,则这时混合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A.11.5 B.23 C.25 D.28 7.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 4 L X(g)和6 L Y(g),发生如下反应:X(g)+n +W(g),反应达到平衡时,测知X和Y的转化率分别为25%和50%,则化学方程式中的n值为A.4 B.3 C.2 D.1 8.将固体NH4I置于密闭容器中,在某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NH43(g)+HI(g), 2(g)+I2(g)。当反应达到平衡时,c(H2)=0.5mol·L-1,c(HI)=4mol·L-1,则 NH3的浓度为( ) A.3.5mol·L-1 B.4mol·L-1 C.4.5mol·L-1D.5mol·L-1 9.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盛有适量的A和B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A(g)+。若维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当达到平衡时,容器的体积为V L,其中C气体的体积占10%。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 1.2V L B.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 1.1V L C.反应达到平衡时气体A消耗掉0.05V L D.反应达到平衡时气体B消耗掉0.05V L 10.在n L密闭容器中,使1molX和2molY在一定条件下反应:a X(g)+b c Z(g)。达到平衡时,Y的转化率为20%,混合气体压强比原来下降20%,Z的浓度为Y的浓度的0.25倍,则a,c的值依次为( ) A.1,2 B.3,2 C.2,1 D.2,3 11.在一定条件下,1mol N2和3mol H2混合后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混合气体的密度是 同温同压下氢气的5倍,则氮气的转化率为( ) A.20% B.30% C.40% D.50% 12.已知CO(g)+H22(g)+H2(g)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850℃时K=1。 (1)若温度升高到900°C,达平衡时K________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850℃时,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放入混合物,起始浓度为c(CO)=0.01mol·L-1,c(H2O)=0.03mol·L-1,c(CO2)=0.01mol·L-1,c(H2)=0.05mol·L-1。则反应开始时,H2O消耗速率比生成速率________(填“大”、“小”或“不能确定”)。

化学平衡计算(带答案)

化学平衡计算 一、有关概念 1、物质浓度的变化关系 反应物:平衡浓度=起始浓度-转化浓度 生成物:平衡浓度=起始浓度+转化浓度 其中,各物质的转化浓度之比等于它们在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计量数之比。 2、反应的转化率(α):α=()() 反应物转化的物质的量或质量反应物起始的物质的量或质量、浓度、浓度×100% 3、在密闭容器中有气体参加的可逆反应,在计算时经常用到阿伏加德罗定律的两个推论: 恒温、恒容时:12n n =12P P ;恒温、恒压时:12n n =12 V V 4、混合气体平均分子量的数学表达式 =M1×V1%+M2×V2%+M3×V3%+…式中表示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 M1,M2,M3分别表示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V1%,V2%,V3%分别表示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 在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分数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分数(组分气体的物质的量与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之比) 5、标三量法化学平衡计算的一般格式,根据题意和恰当的假设列出初始量、变化量、平衡量。这里的量可以是物质的量、物质的量的浓度、体积等。 计算模板: 浓度(或物质的量) a A(g)+b B(g)c C(g) +d D(g) 初始 m n 0 0 变化 ax bx cx dx 平衡 m-ax n-bx cx dx A 的转化率:α(A)=(ax /m )×100% C 的物质的量(或体积)分数:ω(C)= cx m ax n bx cx dx -+-++×100% 二、强化练习 1.在一密闭容器中,用等物质的量的A 和B 发生如下反应:A(g)+2B(g)2C(g),反应达到平衡时,若混合气体中A 和B 的物质的量之和与C 的物质的量相等,则这时A 的转化率为( ) A .40% B .50% C .60% D .70% 【答案】A 【解析】设A 、B 起始物质的量都为1mol ,A 的转化率为x A(g)+2B(g)2C(g) 起始(mol):1 1 0 转化(mol):1×x 2(1×x) 2(1×x) 平衡(mol):1-x 1-2x 2x 平衡时A 和B 的物质的量之和与C 的物质的量相等:(1-x)+(1-2x)=2x ,解得x=0.4。 2.X 、Y 、Z 为三种气体,把a molX 和b molY 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X +2Y 2Z ,达到平衡时,若它们的物质的量满足:n (X)+n (Y)=n (Z),则Y 的转化率为( )

化学平衡的相关计算(三段式法)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级理科化学导学案 第1周编号:3 总编号:3 使用日期:主备人:周军锋 审核人:班级:姓名:包组领导:

3A(g)+ B(g)=== 2C(g)+ 2D(g)开始物质的量3mol 0 0 转化的物质的量mol 1mol 平衡时物质的量 2 mol 1mol 1 mol 由D的生成量,根据方程式可计算出A、B的转化量分别为、。 所以,B的转化率为=20%。 根据平衡时A的物质的量,A的平衡浓度为2L=L。 探究案合作探究一 在一个容积为3L的密闭容器里进行如下反应: 反应开始时,,2min末。(1)试用、和的浓度分别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2)并求出2min末的浓度 合作探究二 某温度下,在一个体积为2L的固定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SO2和 O2,发 生2SO2+O2 2SO3反应.5分钟后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测得容器中气体压强变为原来的90%.求 (1)以SO3的浓度变化表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 (2)该反应中SO2的平衡转化率.

合作探究三 27.将6 mol H2和3 molCO充入容积为0.5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 2H2(g)+CO(g) CH3OH(g),6秒末时容器内压强为开始时的倍。 试计算:(1)H2的反应速率是多少(2)CO的转化率为多少 检测案1、在一定条件下,将 2 2 B A和两种气体通入密闭容器中,反应按 2 2 yB xA+ C 2进行,2秒钟后反应速率如下:) /( 5.0 ) (2 s L mol v A ? =, ) /( 5.1 ) (2 s L mol v B ? =,) /( 1 ) ( s L mol v C ? =,则x、y的值分别为()A.3和2 B.1和3 C.3和1 D.4和5 2、对于某反应X+3Y=2E+2F,在甲、乙、丙、丁四种不同条件下,分别测得反应速率为甲:m in) /( 3.0? =L mol v X ,乙:m in) /( 2.1? =L mol v Y ,丙:m in) /( 8.0? =L mol v E ,丁:m in) /( 9.0? =L mol v F 。则反应最快的是() A.甲B.乙C.丙D.丁 3、在一定条件下,向1L密闭容器中加入 2 2N mol和 2 10H mol,发生反应2 2 3H N+ 3 2NH,2分钟末时,测得剩余氮气为mol 1,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反应速率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min) /( 5.0 ) (2 ? =L mol v N B.min) /( 5.1 ) (2 ? =L mol v H C.min) /( 2 ) (2 ? =L mol v NH D.min) /( 1 ) (2 ? =L mol v N 4、把3molP和置于2L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P(g)+Q(g) xM(g)+2N(g),5min后达到平衡,生成N 1mol,经测定M的平均速率是(L·min),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的平均反应速率是(L·min) 的转化率是25% 的平衡浓度是1mol/L 的值为2 5、在一只密闭容器中,把气体X和气体Y相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了下列可逆反应:3X(g)+Y(g) xQ(g)+2R(g)

有关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

(a)已知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求平衡常数和平衡转化率 例1:对于反应2SO 2(g)+ O2(g) 2SO3(g) ,若在一定温度下,将0.1mol的SO2(g)和0.06mol O2(g)注入一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当达到平衡状态时,测得容器中有0.088mol的SO3(g)试求在该温度下(1)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2)求SO2(g)和O2(g)的平衡转化率。 (b)已知平衡转化率和初始浓度求平衡常数 例2:反应SO 2(g)+ NO2(g) SO3(g)+NO(g) ,若在一定温度下,将物质的量浓度均为2mol/L的SO2(g)和NO2(g)注入一密闭容器中,当达到平衡状态时,测得容器中SO2(g)的转化率为60%,试求:在该温度下。 (1)此反应的浓度平衡常数。 (2)若SO2(g) 的初始浓度均增大到3mol/L,则SO2转化率变为多少? (c)知平衡常数和初始浓度求平衡浓度及转化率 练习1、在密闭容器中,将NO2加热到某温度时,可进行如下反应:2NO 2 2NO+O2,在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分别是:

[NO2]=0.06mol/L,[NO]=0.24mol/L, [O2]=0.12mol/L.试求: (1)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 (2)开始时NO2的浓度。 (3)NO2的转化率。 练习2:在2L的容器中充入1mol CO和1mol H2O(g),发生反应:CO(g)+H 2O(g) CO2(g)+H2(g) 800℃时反应达平衡,若k=1.求:(1)CO的平衡浓度和转化率。 (2)若温度不变,上容器中充入的是1mol CO和2mol H2O(g),CO 和H2O(g),的平衡浓度和转化率是多少。 (3)若温度不变,上容器中充入的是1mol CO和4mol H2O(g),CO 和H2O(g),的平衡浓度和转化率是多少。 (4)若温度不变,要使CO的转化率达到90%,在题干的条件下还要充入H2O(g) 物质的量为多少。 练习1、 已知一氧化碳与水蒸气的反应为 CO + H 2O(g) CO2 + H2 在427℃时的平衡常数是9.4。如果反应开始时,一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浓度都是0.01mol/L,计算一氧化碳在此反应条件下的转化率。 练习2、 合成氨反应N 2+3H22NH3在某温度下达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是:[N2]=3mol·L-1,[H2]=9 mol·L-1,[NH3]=4 mol·L-1。求该温度时的平衡常

南昌大学大学化学第七章习题答案

第七章配位化合物及配位平衡 习题答案 1. 配合物的化学式 命名 中心离子 配离子电荷 配体 配位数 [Ag(NH 3)2]NO 3 硝酸二氨合银(I ) Ag + +1 NH 3 2 K 4[Fe(CN)6] 六氰合铁(II)酸钾 Fe 2+ -4 CN - 6 K 3[Fe(CN)6] 六氰合铁(III)酸钾 Fe 3+ -3 CN - 6 H 2[PtCl 6] 六氯合铂(IV )酸氢 Pt 2+ -2 Cl - 6 [Zn(NH 3)4](OH)2 氢氧化四氨合锌(II ) Zn 2+ +2 NH 3 4 [Co(NH 3)6]Cl 3 氯化六氨合钴(III ) Co 3+ +3 NH 3 6 2.写出下列配合物的化学式,并指出中心离子的配体、配位原子和配位数。 答:(1)[CrCl 2 (NH 3)3 (H 2O)]Cl ,配位体为Cl -、NH 3、H 2O 。配位原子为 Cl 、N 、O 。配位数为6。 (2)[ Ni(NH 3)4]SO 4,配位体为NH 3。配位原子为N 。配位数为4。 (3)NH 4[Cr(SCN)4(NH 3)2],配位体为SCN -、NH 3。配位原子为S 、 N 。配位数为6。 (4)K 4[Fe(CN)6] ,配位体为CN -。配位原子为C 。配位数为6。 3.答:[PtCl 2(NH 3)4]Cl 2 4. 解:(1) 223344[()]Cu NH Cu NH +++ c 平 x 1 1×10-3 2312.59 34244 3{[()]}11010[][]1 Cu NH K Cu NH x +-Θ +?=== 稳 x =2.57×10-16 Q=[Cu 2+][OH -]2=2.57×10-16×0.001×0.001=2.57×10-22<202.210sp K Θ -=?

大学物理化学3-化学平衡课后习题及答案

化学平衡课后习题 一、是非题 下列各题中的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画“√”,错误的画“?”。 1. 某一反应在定温、定压且无非体积功的条件下,当该反应的?r G m <0时,则该反应能 正向进行。 ( ) 2. 如果某一化学反应的?r H < 0,该反应的K 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 ) 3. 对理想气体反应:0 = ∑B νB B ,在定温定压下当∑B νB >0时,随着惰性气体的加入而平 衡向左移动。( ) 4. 对理想气体反应:0 = ∑B νB B ,在定温定压下当∑B νB >0时,随着惰性气体的加入而平 衡向左移动。(9. 如果某一化学反应的?r H 不随温度变化,那么其?r S 也不随温度变化, 但是其?r G 却与温度有关。( ) 5. 对于真实气体混合物的反应,该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K 仅仅是温度的函数。( ) 二、选择题 选择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各题后的括号内: 1. PCl 5的分解反应PCl 5(g) == PCl 3(g) + Cl 2(g) 在473 K 达到平衡时PCl 5(g) 有48.5%分 解,在573 K 达到平衡时,有97 %分解,则此反应是( ) (1)吸热反应; (2)放热反应; (3)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为零的反应; (4)在这两个温度下标准平衡常数相等的反应。 2. 设反应 a A(g ) == y Y(g) + z Z(g),在101.325 kPa 、300 K 下,A 的转化率是600 K 的2 倍,而且在300 K 下系统压力为101 325 Pa 的转化率是2×101 325 Pa 的2 倍,故可推断该 反应 ( ) (1)标准平衡常数与温度,压力成反比; (2)是一个体积增加的吸热反应 ; (3)是一个体积增加的放热反应; (4)标准平衡常数与温度成正比,与压力成反比。 3.理想气体反应N 2O 5(g )== N 2O 4(g )+1/2O 2(g )的?r H 为41.84kJ ?mol -1, ∑=0)(,B C m p B ν。要增加N 2O 4(g )的产率可以( ) (1)降低温度; (2)提高温度; (3)提高压力; (4)定温定容加入惰性气体。 4. 影响任意一个化学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值的因素为:( )。 (1) 催化剂 ; (2) 温度 ; (3) 压力 。 5. 温度升高时,固体氧化物的分解压力(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 ) (1)降低; (2)增大;

大学有机化学练习题第七章 醇 酚 醚

第七章醇酚醚 学习指导: 1.醇的构造,异构和命名; 2. 饱和一元醇的制法:烯烃水合,卤烷水解,醛、酮、羧酸酯还原和从 Grignard试剂制备; 3.饱和一元醇的物理性质:氢键对沸点的影响; 4. 饱和一元醇的化学性质:与金属的反应;卤烃的生成,酸的催化醚作用; 与无机酸的反应;脱水反应;氧化与脱氢; 5. 二元醇的性质(高碘酸的氧化,频哪醇重排); 6. 酚结构和命名;制法(从异丙苯,芳卤衍生物,芳磺酸制备); 7.化学性质:酚羟基的反应(酸性,成酯,成醚);芳环上的反应(卤化,硝化,磺化); 与三氯化铁的显色反应; 8. 取代基对酚的酸性的影响。 9、醚(简单醚)的命名、结构; 10、醚的制法:醇脱水,Williaman合成法; 11、环氧乙烷的性质:与水、醇、氨、Grignard试剂的作用; 12、环醚的开环反应规律;醇、酚与醚等其他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规律。 习题 一、命名下列各物种或写出结构式。 1、写出4-甲基-2-戊醇的构造式。 2、写出的系统名称并写成Fischer投影式。 3、写出的系统名称。 4、写出的系统名称。 5、写出乙基新戊基醚的构造式。 6、写出3-乙氧基-1-丙醇的构造式。 7、写出的名称。8、写出的系统名称 二、完成下列各反应式(把正确答案填在题中括号内)。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三、理化性质比较题(根据题目要求解答下列各题)。 1、将下列化合物按与金属钠反应的活性大小排序: (A) CHOH (B) (CH)CHOH (C) (CH)COH333322、下列醇与Lucas试剂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 CHCHCHCHOH (B) (CH)COH 333222OH )CHCH(C) (CH2323、将下列化合物按沸点高低排列成序:(A) CHCHCH (B) CHCl (C) CHCHOH2323334、比较下列醇与HCl反应的活性大小: 5、将苯酚(A)、间硝基苯酚(B)、间氯苯酚(C)和间甲苯酚(D)按酸性大小排列成序。 6、将下列化合物按酸性大小排列: 7、比较下列酚的酸性大小: ?反应生成相应的卤代烃HX、下列化合物中,哪个易与8. 2.(CHCH)COH332 9、将下列化合物按稳定性最大的是: (A) (B) (C) (D) 10、将2-戊醇(A)、1-戊醇(B)、2-甲基-2-丁醇(C)、正己醇(D)按沸点高低排列成序。 11、比较下列化合物的酸性大小: 12、将下列试剂按亲核性强弱排列成序: 13、下列化合物进行脱水反应时按活性大小排列成序: 四、用简便的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1、用简便的化学方法鉴别以下化合物: (A)1-己烯 (B) 1-己炔 (C) 1-己醇 (D) 2-己醇 2、用简便的化学方法鉴别以下化合物: (A)苯酚 (B) 甲苯 (C) 环己烷 3、用简便的化学方法鉴别以下化合物: (A)己烷 (B) 1-己醇 (C) 对甲苯酚 五、有机合成题(完成题意要求)。 1、用苯和C以下的烯烃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合成:3 2、以甲苯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合成对甲苯酚。 3、以环己醇为原料(其它试剂任选)合成: 六、用化学方法分离或提纯下列各组化合物

湖南大学有机化学-课后例题习题-第七章

7 章 思考题 7.1 试说明取代苯甲酸的酸性 ,应遵循哪些规律 ? 7.2 简要说明影响碳氧双键化合物亲核加成反应的因素。 7.3 指出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分类方式及其结构特征。 7.4 为什么醛、 酮和氨的衍生物的反应要在微酸性 (pH~3.5)条件下才有最大的速率? pH 值 太 大或太小有什么不好? 7.5 2,2-二甲基丙酸乙酯与 OH -的反应和丙酸乙酯与 OH - 的反应相比,反应进行得非常慢, 为什么? 7.6 醛容易氧化成酸,在用重铬酸氧化伯醇以制备醛时需要采取什么措施? 7.7 制备缩醛,反应后要加碱使反应混合物呈碱性,然后蒸馏,为什么? 7.8 乙酸中也含有乙酰基,但不发生碘仿反应,为什么? 7.9 为什么 CH 3COOH 的沸点比相对分子量相近的有机物沸点一般要高,但却低于醇? 7.10 为什么旋光性的 2-甲基丁醛在碱性条件下的 α-溴代反应产物为外消旋体? 解答 7.1 答( 1)邻位取代苯甲酸的酸性,均大于间位和对位异构体。 (2)间、对位上的吸电子基使苯甲酸酸性增加、供电子基使苯甲酸酸性降低。 7.2 答( 1)立体因素的影响:当羰基上的两个取代基和亲核试剂体积越小,反应速度越快。 (2)电子因素的影响:反应物羰基碳原子的正电性越强,羰基进行亲核加成反应活性 越大。 (3)亲核试剂的影响:亲核试剂的亲核性越强,对反应越有利。 ( 4)酸碱的影响:适当控制羰基化合物与亲核试剂反应的酸碱性,有利于提高反应速 率。 7.3 答( 1)不饱和羰基化合物,根据种类考虑可分为不饱和醛酮、不饱和羧酸、不饱和羧 酸衍生物及醌。 根据双键和羟基的相对位置,可分为烯酮(如 RCH=C=O ),弧立不饱和羰基化合物 OO (如 RCH=CH (CH 2)nC —OC 2H 5),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 RCH=CHC — CH 3 (醌是 一类特殊的 α, 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如苯醌 ) 7.4 答 醛酮和氨的衍生物的反应一般为加成、消去两步反应O 。 O pH 太大,消除脱水步较慢, pH 太小,加成步骤慢。 7.5 答 叔丁基的空间位阻效应大于乙基, 再者供电子效应比乙基大使羰基碳的亲电性降低, 故反应慢。 7.6 答 利用醛的沸点比醇低这一特点,使反应生成的醛不断蒸发出来以免被进一步氧化。 7.7 答 缩醛在碱性条件下稳定。 7.8 答 乙酸在 NaOH 条件下,形成 CH 3COO -,氧负离子与羰基共轭,电子离域化的结果, 降低了羰基碳的正电性,因此 α-氢活泼性降低,不能发生碘仿反应。 7.9 答 乙酸存在分子间氢键,故沸点比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有机物要高。 7.10 答 2-甲基丁醛在碱性条件存在下列平衡 CH 3CH 2CHCHO CH 3CH 2C=CH CH 3 而烯醇酸中对 C=C 加溴可从平面上或下两个方向,故为外消旋体。

化学平衡计算专题

化学平衡计算专题突破 可逆反应进行程度的描述方法:转化率、产率 (1)反应物的转化率=反应物的转化量/该反应物起始量×100% (2)产物的产率=产物的实际量/该产物的理论量×100% 一、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 1.化学平衡计算的基本模式—平衡“三步曲”(三段式) 三步是化学平衡计算的一般格式,根据题意和恰当的假设列出起始量、转化量、平衡量。但要注意计算的单位必须保持统一,可用mol 、mol/L ,也可用L 。 例1:反应CO+H 2O 2+CO 2在773K 时平衡常数K =9,如反应开始时C(H 2O)=C(CO)=0.020mol ·L-1求CO 的转化率。 2、X 、Y 、Z 为三种气体,把a mol X 和b mol Y 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 + 2Y 2Z ,达到平衡时,若它们的物质的量满足:n (X )+ n (Y )= n (Z ), 则Y 的转化率为( ) A 、 %1005?+b a B 、%1005)(2?+b b a C 、%1005 ) (2?+b a D 、%1005) (?+a b a 计算技巧 [差量法] 差量法用于化学平衡计算时,可以是体积差量、压强差量、物质的量差量等等。 3、某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盛有适量的A 和B 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A + 3B 2C ,若维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当达到平衡时,容器的体积为 V L ,其中C 气体的体积占10%,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①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2VL ②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1VL ③反应达平衡时,气体A 消耗掉0.05VL ④反应达平衡时,气体B 消耗掉0.05V L A 、②③ B 、②④ C 、①③ D 、①④ 4.在一个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放入2molX 和3molY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

化学平衡计算题

化学平衡计算题求解技巧 知识体系和复习重点 一、化学平衡常数(浓度平衡常数)及转化率的应用 1、化学平衡常数 (1)化学平衡常数的数学表达式 (2)化学平衡常数表示的意义 平衡常数数值的大小可以反映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大小,K 值越大,反应进行越完全,反应物转化率越高,反之则越低。 2、有关化学平衡的基本计算 (1)物质浓度的变化关系 反应物:平衡浓度=起始浓度-转化浓度 生成物:平衡浓度=起始浓度+转化浓度 其中,各物质的转化浓度之比等于它们在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计量数之比。 (2)反应的转化率(α):α=(或质量、浓度) 反应物起始的物质的量(或质量、浓度)反应物转化的物质的量×100% (3)在密闭容器中有气体参加的可逆反应,在计算时经常用到阿伏加德罗定律的两个推论: 恒温、恒容时: ;恒温、恒压时:n 1/n 2=V 1/V 2 (4)计算模式(“三段式”) 浓度(或物质的量) aA(g)+bB(g) cC(g)+dD(g)

起始 m n O O 转化 ax bx cx dx 平衡 m-ax n-bx cx dx A 的转化率:α(A)=(ax/m )×100% C 的物质的量分数:ω(C)= ×100% 技巧一:三步法 三步是化学平衡计算的一般格式,根据题意和恰当的假设列出起始量、转化量、平衡量。但要注意计算的单位必须保持统一,可用mol 、mol/L ,也可用L 。 例1、X 、Y 、Z 为三种气体,把a mol X 和b mol Y 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 + 2Y 2Z ,达到平衡时,若它们的物质的量满足:n (X )+ n (Y )= n (Z ),则Y 的转化率为( ) A 、%1005?+b a B 、%1005)(2?+b b a C 、%1005)(2?+b a D 、%1005)(?+a b a 解析:设Y 的转化率为α X + 2Y 2Z 起始(mol ) a b 0 转化(mol ) αb 2 1 αb αb 平衡(mol )- a α b 2 1 -b αb αb 依题意有:-a αb 21+ -b αb = αb ,解得:α= %1005)(2?+b b a 。故应选B 。 技巧二:差量法 差量法用于化学平衡计算时,可以是体积差量、压强差量、物质的量差量等等。

化学反应进行方向及化学平衡计算

常考点高考题——化学平衡计算 1.一般化学平衡问题的计算 1.某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盛有适量的A和B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A+3B 2C 若维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当达到平衡时,容器的体积为V L,其中C 气体的体积占有10%,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 1 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2V L ②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1V L ③反应达平衡时气体A消耗掉0.05V L ④反应达平衡时气体B消耗 掉0.05V L A. ②③ B. ②④ C. ①③ D. ①④ 2.在5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A气体和1 mol B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g+Bg 2Cg,达平衡时,在相同温度下测得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反应前 的,则A的转化率为 A 67% B 50% C 25% D 5%99广东 3.在一密闭溶器中,用等物质的量的A和B发生如下反应:A(g)+2B(g) 2C(g)反应达到平衡时,若混合气体中A和B的物质的量之和与C的物 质的量相等,则这时A的转化率为 ( ) A. 40% B. 50% C. 60% D. 70% 4.在373K时,把05 mol N2O4气通入体积为5 L的真空密闭容器中,立即出现棕色。反应进行至2 s时,NO2的浓度为002 mol / L。在60 s时,体系已达平衡,此时容器内压强为开始时的16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前2 s,以N2O4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 mol / L·s B 在2 s时体系内的压强为开始时的11倍 C 在平衡时体系内含N2O4025 mol D 平衡时,如果压缩容器体积,则可提高N2O4的转化率90MCE 5.m mol C2H2跟n mol H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当其达到平衡时,生成p mol C2H4,将平衡混和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所需氧气的物质的量是 A. 3m+n mol B. m+n-3p mol C. 3m+n+2p mol D. m+n mol 6.X、Y、Z为三种气体,把a mol X与b mol Y充入一密闭容器中,

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专题练习

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专题练习 1、在一定温度下,反应:2A(s)+2B(g) C(g)+D(g)在恒容容器中进行,不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的是 A.单位时间内生成2a mol B,同时生成a molD B.C的质量不再改变 C.容器内的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 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随时间而变化 答案 C 试题分析:对于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说明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且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A选项如果从速率来判断一个反应是否达到平衡,需要有正的反应方向和逆的反应方向,且生产和消耗的反应速率要等于化学计量数。单位时间内生成2a mol B,反应方向为逆反应方向,,生成a molD,反应方向为正反应方向,且比例关系是按化学计量数进行的,因此A选项是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B选项C的质量不再改变,说明其他物质的质量也是不变的,因此B选项也是正确的。C选项。左边反应物的气体量为2,右边生成物的气体量也为2.说明在任何的情况下,容器内的压强都是不会发生变化的,所以C选项是错误的。D选项,密度等于质量处于体积,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而反应物中,有固体物质,因为如果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的时候,气体的质量增大,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时候,气体的质量减小,而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气体质量的改变必定会造成气体密度的改变,因为如果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随时间而变化说明个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2、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气)+3B(气) 2C(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A、B、C的分子数比为132 B.A、B、C的浓度相等 C.C生成的速率与C分解的速率相等 D.单位时间生成n mol A,同时生成3n mol B 答案 C 试题分析:对于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的特征为 1.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2.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A选项,各物质在达到化学平衡时不一定是按化学计量数的比例存在。所以A选项是错误的。B选项是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不是相等,所以B 选项是错误的。D应该为单位时间生成n mol A,同时消耗3n mol B 3、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 N B.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 C.t3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D.t1时,N的浓度是M浓度的2倍 答案 D

大学化学平衡的计算

第4 章化学平衡常数' 4.1 写出下列各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表达式和实验平衡常数表达式: ( 1 ) 2SO 2(g) + O 2(g) = 2SO 3 (g) ( 2 ) NH 4HCO(s)= NH 3(g)+CO 2(g)+H 2O(g) ( 3 ) CaCO 3(s) = CO 2(g)+CaO(S) ( 4 ) AgO=2Ag(s)+ l/2O 2(g) ( 5 ) CO 2(g)= CO 2(aq) ( 6 ) Cl 2(g) + H 2O(l)=H + (aq) + Cl - (aq) + HClO(aq) ( 7 ) HCN(aq)= H + (aq) + CN - (aq) ( 8 ) Ag 2CrO 4(s) = 2Ag + (aq) + CrO 42 -(aq) ( 9 ) BaSO 4(s) + CO 32 -- (aq)= CaCO 3(s) + SO 42 -(aq) ( 10 ) Fe 2+ (aq) + 1/4O 2(g) + 2 H + (aq)= Fe 3+ (aq)+ H 2O(l) 解:(1) K ()()()222 3/SO SO O p p p p p p θθθ?????? =??????????????????? 排版注意:请将符号Θ改为θ下同。 (2) K 322()()()NH CO H O p p p p p p θθθ= ?? (3) K 2()CO p p θ = 2()p CO K p = (4) K 21/2 ()O p p θ?? =?? ?? 2()p O K p = (5) K 22()()/ CO CO c p c p θ θ = 22()()/CO CO K c p = (6) K 2()()()/Cl H Cl HClO c c p c c c c p θθθ θ+-=?? (7) K ()()() /CN H HCN c c c c c c θθθ -+??=??????? (8) K 24 2 ()()CrO Ag c c c c θθ-+??=?????? ? 24 2()()c Ag CrO K c c +-=? (9) K 2234 () ()/CO SO c c c c θθ--= 2243()()/c SO CO K c c --= (10) K 3222 1/2()()()()/O Fe Fe H c c c p c c p c θ θθθ+++?? ??=???????????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