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幸福教育的理论内涵

论幸福教育的理论内涵

论幸福教育的理论内涵
论幸福教育的理论内涵

论幸福教育的理论内涵、发展向度与现实价值

【摘要】学校作为教育的实践领域、育人的具体场所,只有将幸福的感受从理念到实践的各个环节予以渗透,才有助于学生的精神品质在愉悦、积极向上的教化体验中获得发展,学生在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和对生活的热爱中追求精神的卓越和发展。

【关键词】幸福教育;理论内涵;发展向度;现实价值

教育的目的在于塑造人,引导人追寻幸福的生活。幸福的获得需要教育,在走向幸福的过程中学生必须经历幸福的体验。对“幸福教育”这个概念可能产生两种理解,一是把幸福作为一种有待于教给学生的情感内容,这样“幸福教育”就是“教幸福”;二是把幸福当作教育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把教育当作一件幸福的事情来做,这样“幸福教育”就是“幸福地教”。这两种理解都是可以成立的,但只有把这两个方向结合起来理解,“幸福教育”才能取得完整的意义。幸福教育是为“人”的幸福的,教育不是主要与教师或学生某一方有关,它是师生双方的实践,所以没有教师方面“幸福地教”,也就无法真正给学生“教幸福”;反之,不能教学生幸福,教师实际上也不存在幸福地教。因而,教育者必须充分领会幸福教育的理论内涵,探索幸福教育的发展向度,以实现教育幸福的现实价值。

一、幸福教育的理论内涵

“幸福”,是一个人言人殊的老话题,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从学术研究到世俗生活,都有十分丰富而又不同的看法。幸福情感作为人所独有的积极情感,不仅是心里感受的,也是具有伦理意义的;不仅是感性的,也是深蕴理性内涵的。

(一)幸福

关于幸福的内涵至少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幸福具有终极性。亚里士多德就曾经指出:“既然目的是多样的,而其中有一些是我们为了其他目的而选择的,例如钱财、长笛,总而言之是工

具,那么显然,并非所有目的都是最后的目的。只有最高的善才是某种最后的东西……总而言之,只有那种永远因自身而被选择,而绝不为他物的目的,才是绝对最后的。看起来,只有幸福才有资格做绝对最后的,我们永远只是为了它本身而选取它,而绝不是因为其他别的什么。”幸福是最后的目的,这只是终极性的表现之一,实际上幸福之所以能够成为最终极的目的,乃在于其是“最高的善”。而最高的善即人性的完成或实现。人做了自己认为人应该为之的合目的性的事才会有幸福感,即一个人得到了幸福与其实现了人之为人的本质实质上是一回事。所以终极性是价值性或价值的终极性。

其二,幸福具有动机性。人之所以能在生活中克服千难万险,最根本的在于人有其精神动力或精神支柱。幸福与快乐相比,都具有动机色彩,但前者对人的推动更恒久,力度更强。原因在于快乐与生物性需要的满足相联系,而幸福与对真、善、美、圣等价值追求的超越性需要的满足相联系。幸福即人之为人的本质的实现。追求幸福是信徒对神性的追求,是政治信仰者为社会理想的献身行为,也是日常生活中免于计较或为超越物质牺牲的痛苦而付出的种种饱含自由意志的努力。

其三,幸福具有意义性。快乐稍纵即逝,且具有“消费性”,即满足过程与快乐过程同始终;而幸福则不然,幸福感即意识到个体践行了为人的使命。所以行动之前有憧憬的幸福,行动之中有崇高的感觉,行动之后有永远的欣慰。幸福感的获得即是意义感的获得,所以一个人拥有幸福即拥有了生命的意义;又由于幸福与世界的终极相融通,个体会有拥有一切的充实。由此观之,所谓意义性乃是幸福具有动机性的原因,而所谓意义性又是指人生的终极意义。所以,意义性、动机性、终极性都证明幸福问题与对于幸福的追求是人生的意义所在。

(二)幸福教育

校园生活是学生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生命质量,同时也造就了个体的生命质量。因为,人怎样度过生命的日常方式,便决定人成为怎样的人。学习是学生的核心生活,教育能否给他

们幸福就成了他们整个生活是否幸福的主要标准,教育能否培养学生的幸福能力,也是关系到他们以后能否幸福地生活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教育之于幸福不是外在的,而是教育本身的应有之义。教育作为学生生活的主要部分,是学生成长的必需,从根本上说,教育就是培养学生感受生活、追寻幸福、创造幸福的能力。教育的目标之一是个体的幸福,而幸福(由于其精神含量)又是一种必须通过教育去培养的能力。幸福的获得靠教育,那么,获取幸福的教育也必须是幸福教育。教育过程中有无数的经历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作准备,每一段经历与体验都丰富着人生的下一步。学生在学习中与往事遭遇,与未来重逢,有时喜有时悲,有时陷入深深的思索。当思考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时,教育的真义便受到质问,不要在对未来幸福的憧憬中错失了今天的幸福。幸福的教育教学生摆脱物质或现实的束缚,使自己从物欲的诱惑和名利的“召唤”中解脱出来,把生活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教学生去除精神观念的束缚,使自己从偏执与盲从中解脱出来,把人生提升到一个更美的境界;教学生如何在今天的幸福中继续明天的幸福追寻。以一种高尚、文明、合理、幸福的方式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思想得到深刻的转变,从而造就出快乐、健全、理智、幸福的人。幸福既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就要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而仅仅通过合目的性来理解幸福的条件是有限的,不仅要关注幸福的获得,还必须关注追求幸福的方式,这就是幸福的“双重关注”,即不仅意识到结果的价值而且尤其意识到通向结果的行动的价值,不仅把结果看作幸福的生活而且尤其把行动看作幸福的生活。只有使这一行动本身成为幸福的,才会有真正值得追求的幸福。否则,极有可能的是,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丧失了幸福,用不幸的经历换取幸福的结果,或由不幸的体验得来不幸的苦果。教育的世界是人的世界,教育的活动是生命个体的活动,充分展示生命潜能的活动才是幸福的活动。具有幸福意义的教育过程应从学生本身出发,在尊重基本人性的前提下,使每个学生尽可能拥有最广阔的精神自由、最充分的个性张扬、最丰富的语言表达、最完整的幸福体验。帮助每个学生最切实、最完整地实现这样的权利,才是幸福人生的根本所在。在教育过程中,不仅强调学生知识的掌握和文化修养的培

养,尤其注重人性的塑造、理性的养成,强调理解与平等,个体的尊严、自由、责任和幸福权利等价值的体现。为此,要求把学生的幸福体验、价值实现置于教育的首要地位,使幸福的感受贯穿于教育的全部过程和每个环节之中,使整个教育环境幸福化。在教育中,如果我们用心去营造一个充满真情与关爱的氛围,学生的幸福就有了切实的保障。没有任何真正的教育是可以建立在轻蔑与敌视之上的,也没有任何一种教育可以依靠惩罚与制裁来实现。当寄希望于一切教育活动以每一个学生的心理、问题、困难、愿望、个性、创造力等为参照时,学生是幸福的;教育者以最纯朴、最敏锐、最强烈、最温柔、最真诚的情怀去对待每一位学生时,学生是幸福的;学生能够敞开封闭的心扉,以美的语言诗意地言说表达自己的疑问、好奇、不解、焦虑,表现自己的欢喜、快乐、兴奋、欣慰时,他们是幸福的;学生在成长中可能出现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被给予极大的宽容和最大的信赖时,他们是幸福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学会合作,感受和谐的快愉、发现的惊奇、成长的快乐时,他们是幸福的;当学生体会高贵的眼泪中所蕴涵的同情与善良,当学生感悟雾霭虹霓下所隐藏的丑恶与阴暗,当学生了解世态风雷霹雳的挑战与考验,当学生认识人生的风风雨雨、生命之悲欢离合,从而增加必要的防御与抵抗的能力时,他们将会是幸福的。觉察学生细微的进步与变化,给予学生不同的关注和期待,师生双方融合在同悲共欢的精神境界时,学生是幸福的,教师是幸福的,教育是幸福的。培养幸福人的教育只能建立在尊重与信任的基础上,建立在宽容与乐观的期待中,存在于人与人心灵距离最短的时刻,存在于无言的感动之中。让年轻一代在人性的光辉里,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

二、幸福教育的发展向度

教育即解放,体现了幸福教育的理想的价值追求。教育不是驯化,教育也并非限制和压抑,追求幸福的教育在于解放:解放人的思维,解放人的灵魂,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成为一个幸福的人。因此,学科教师在教育活动中通过构建“弹性化教学方案”,搭建抽象的书本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世界,与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独特认识过程交流的桥梁,建立学科知识领

域与外部丰富多彩世界连接的通道,开启通向幸福之门。

(一)在学科教学设计方面

将每节课具体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的事先策划结合起来,构成“弹性化教学方案”,并在方案设计中为学生的自由参与留出时间和空间,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在方案中,也设定教学目标,目标的设定建立在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状态的分析、对可能的期望发展分析的基础上,而不仅仅局限于认知,还涉及学生在本节课中可能达到的其他目标,可能获得的意外收获;给予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时,学生收获自由的含义;给予学生自由地言说与争论的空间时,学生收获独立的意义;给予学生不同的关注与期望时,学生收获人性的魅力;给予学生尊重与信任时,学生收获关爱的力量;给予学生宽容与乐观的期待时,学生收获尊重的价值;给予学生成长中所需的一切经历和体验时,学生收获幸福的人生。“弹性区间”的教育目标,既顾及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也考虑到期望与实际结果之间可能出现的差异。教学过程的设计重在如何开始、如何推进、如何转折等的全程关联式策划。至于终点,何时戛然而止,并不是绝对的,重要的是水到渠成,关注的是不同的个体有不同层次的收益,注重的是每个学生的自身发展,而不硬性规定其步子大小与全班齐步行进。通过难易程度、发展维度不同的作业、练习、活动体现过程的。同时,过程设计还要策划教学行进中的教师活动、相应的学生活动以及师生间的互动方式,组织活动的形式与方法,并预测活动的效果和期望效果的假设,最终形成综合的、富有弹性的教学方案。这种教学方案较以往的方案来说,似乎线条要粗得多,留下了太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可变换的弹性目标,展示不同个体生命丰富性的空间和时间。正是这些不确定性和可变因素的引入,使学科教学更贴近每个学生的实际状态,才有可能让学生思绪飞扬、兴趣盎然,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涌动与成长,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并获得多方面的满足与发展。

(二)在学科教学内容方面

在学科教学内容方面,还需对现有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和加工。以结构为大单元进行教学内容的重新组织,使学科的书本知识按其内在的逻辑组成由简单

到复杂的结构链,使贯穿教学的认知主线逐步条理化、系统化。对同一知识结构进行教学时,可将其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知识为载体的教学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教师必须注重分析、解剖定理、公式、语法、时态、化学方程式等的形成过程,探究其根源,使学生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推导过程,增加理解的深刻程度,从而能够在纵向上清清楚楚,横向上明明白白,整体上层次分明,做到运用自如,举一反三;克服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结论性学习弊端和死记硬背的不良学习习惯,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牢固的学科根基。第二阶段是学生运用这一知识解决具体问题,并通过运用使知识结构得以拓展的过程。学科知识在具体运用中得以拓展,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开启了学生封闭的心扉,使他们感受到知识的魅力、学习的乐趣,从而能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形成主动学习的心态与能力,这种能力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最切实的保障。我们认为,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最有效的是掌握和运用知识结构。结构具有较知识点要强得多的组织和迁移能力,我们所期望达到的目的不仅是学生对与结构相关的知识的牢固掌握和熟练运用直到内化,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掌握发现、形成结构的方法和培养灵活使用结构的能力。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结构群,对不同学科结构群的学习、内化,有助于学生头脑中形成诸多有差异又能相通的结构链和立体化思维方法,这对于学生在陌生复杂的环境中运用综合的眼光、变化的角度去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基础性作用,是身处复杂多变时代的人生存、发展所必需的一种基础性的能力,是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基础。

(三)在学科教学育人方面

从研究教学内容转向研究学生的现实状态、潜在状态、生活经验和成长需要,这是实现由“教书”转到通过教书来“育人”的十分关键的阶段。必须将结构化的以符号为主要载体的书本知识重新“激活”,实现与三方面的沟通:书本知识与人类生活世界沟通,与学生经验世界、成长需要沟通,与发现、发展知识的人和遥远的历史沟通。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使知识恢复到鲜活的状

态,与人的生命、生活息息相关,使它呈现出生命态。充满着生命活动的人的教育,是生命与生命的交往与沟通的过程,只有有了这种生命的沟通才能深刻地实现对生命成长的关注。具有内在生命态的知识,最能唤起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兴趣、信心并提升他们主动探求的欲望和能力,激活他们的主体精神。当今之世,发展加速、竞争激烈,人类的生存环境呈现多变、多元、多彩、多险的飘忽迷离状态,平衡而单一的局面已经打破,不确定性和可选择性同时增强,因而每个人在求生存的同时,必定要学会作选择。当成功与失败并存、机遇与陷阱同在时,正确的选择就成为度过困境、走向成功的十分重要的一步,也意味着个体将通过选择来寻求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和舞台。然而,无论是适应环境变化的加速,还是作出正确的选择,都是要有富有主体精神的人才能使其成为可能,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在多样、变幻的社会风浪中把握自己的命运、保持自己的追求、实现自己的幸福。

三、幸福教育的现实价值

(一)展现学科的独特魅力

学科教学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教育过程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塑造良好的品质、高尚的情操,进而成为幸福的生命个体的主渠道。幸福的教育具体体现在学科教学的幸福体验,唯有使学科教学过程本身成为幸福的、关注生命的,才会有幸福的教育;唯有使幸福弥漫在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中,深深根植于学校教育的土壤里,才能造就幸福的人。那么,首先要认真地分析各学科对学生而言独特的生命价值、生活意义,而不是仅仅把握各科教学的知识重点和难点。这并不是说学科知识对学生的发展没有价值、可以无视,相反,它是教学中必须让学生掌握的基础性的内容。但学科教学对学生的价值、意义不应停留在此,否则,一方面表现为大多数学习科目的内容与学生现今的成长缺乏内在联系,学科教学内容成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隔绝的一个专门的领域,它似乎属于另一个世界;另一方面,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困惑、好奇、问题、期望、兴趣以及许多潜在的能力等在学科设置上得不到体现,这样,学科只成为学生进入高一级学校的学习设置。学生

在学习中的发展,学生在学习期间的成长,只是被当作学习的一个必然、间接的结果来预设,从而导致对不同年龄中小学生生命需要的关注的缺乏,割断了抽象的书本知识与人的生活世界的丰富、复杂联系,割断了抽象的书本知识与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知识过程的丰富、复杂联系。学生在学科教学中遭遇的是固化的真理,缺乏人气的知识,一堆“死”的符号型的结论。它们作为组成学科教学基本内容的原始资料,造成了幸福教育的资源的原始贫乏。由此,学科教学为学生的生命需要,为学生多方面的主动发展,为学生的幸福感受服务是最基本的立足点。因此,学科的独特价值要以学生的生命需要出发,来分析不同学科所起的独特作用。具体地讲,每个学科对学生的生命价值都有体现,除了一个领域的知识以外,从更深的层次看,至少还可以为学生认识、阐述、感受、体悟、改变这个自己生活在其中并与其不断互动着的、丰富多彩的世界(包括自然、社会、人),并为形成、实现自己的意愿提供不同的路径和独特的视角,发现的方法和思维的策略,以及特有的运算符号和逻辑推理;提供一种唯有在这个学科的学习中才可能获得的经历和体验;提升独特的对学科美的欣赏和表达能力。通过科学学科严密、理性的推理,培养学生缜密、有条理的思维习惯,使他们养成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通过科学学科美妙定理、多维结论,多变、奇妙的解题过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通过人文学科内涵的丰富性、情感性、审美性,使学生获得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对生活的领略与感悟,对美的欣赏,对弱者的同情与怜悯,从而引导学生去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使学生在审美的、感悟的体验中,超越物化世界与狭隘自我的制约,实现精神的自由、素养的提升,找到幸福的安依之所。唯有如此,学生的精神世界才能从不同的学科教学中获得多方面的滋养,在发展对外部世界的感受、体验、认识、欣赏、改变、创造能力的同时,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生命世界,体验丰富的学习人生,满足生命的成长需要。

(二)体现问题教学的现实意义

一个人是在学习游泳的尝试中学会游泳的,幼鸟是在不断努力的试飞中学

会飞行的。同样,要想让学生体验学科的独特魅力,认识生活的真实面目,感受外部世界的绚丽多彩,体会幸福的真正含义,则需要营造真实的教育情境,实现学科教育的生活回归。学生真正的生命是他的思想、精神觉醒。如果成长中的青少年没有对某一项活动较为持久的投入和倾注,没有对某一问题不倦的探究,对一切都只是浅表性的接触,那么,心灵的疆域就不能得以拓展,也无法生发出良好的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因为他没有经历个体成长所必经的心路历程。中国古训中有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纸上行来终觉浅,心中悟出始知深”。前者强调的是活动、实践对于知识的领会与掌握的意义;后者强调的是“悟”,即个体经验的激活在理解、吸收、掌握知识过程中的意义。没有比较丰富、深刻的体验积淀形成一定的经验背景,悟就不易甚至不能产生。因为理解活动并非某种纯粹的智力活动,而是学生的思想萌发、精神觉醒必不可缺的一部分。由此,倡导学科教育的生活化,使学科知识以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以提出问题的方式展现学科的生活性,以解决问题的方式为学生的成长与体验提供机会,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习与提高,为学生具有深度的参与,为学生展示自我、发现自我、发展自我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这就要求创设的问题必须是真实的,既能够与学生的现实背景相一致,又具有理智的挑战性并通过努力有可能作出尝试性解答。以英语教学为例:在教授“Atthedoctor’s”(Book3,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时,先请学生把书合上,教室模拟医院门诊室摆放桌椅,教师拿出准备好的白大褂、听诊器、体温计、药品等,以4人为一组(包括教师),一位演doctor(医生)、一位演patient(病人)、一位演father(父亲)、一位演mother(母亲),表演父母带儿女看病这一情景(因并未学过这一内容,对学生构成问题)。所有演员表演结束后,请学生把自己表演的剧本写成短文,待教师授完新课,再用所学的知识修改短文,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由于对父母带孩子看病这一生活情景学生十分熟悉,容易身临其境进入角色,尝试用学过的知识进行表述,挑战自己运用语言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问题设施,在目标方面适应真实的生活需求,在选材方面具有真实的生活内容,在练习方面提供真实的教学环境和

真实的教学任务,把学生和教师作为真实的教学对象,体现以学生的生活为背景,以任务(做事)为途径,以学生自身的人生体验为目的的学科教学发展趋势。从教育的角度看,这是一个把学科知识与人生感受结合起来的过程,是学生的全面素养的形成过程。学生是在做事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掌握、技能的训练;体会合作的愉悦、团队的力量;欣赏他人的精彩,辨别自己的错误;观看他人的尴尬,体味自我的挫折;理解他人的失败,认识自身的成长。决定教育成功的因素,不仅仅在于语言的天赋、数学的头脑或者实用的本领,而更在于具备精神受震撼的内在条件。幸福的教育就是个人的自我教育,就是在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通过教育所作的自我选择与淘汰,所体验到的自尊和自豪,所经历的耐人寻味的精神觉醒,所产生的精神上的内在变化。这无疑意味着,人最终只能靠自己解救自己,靠自己赢得幸福,不论它是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上的幸福。幸福固然是重要的,但从来不存在抽象的幸福,幸福总是渗透在过程之中、融合于实践之中。也就是说,不存在抽象的幸福的教育,幸福的教育是寓于具体的教育活动之中,成功的学科教育使幸福的教育具体化了。此外,教育者不仅应向学生展示生活世界,而且应确认每个学生都是周围世界一个具有独特价值的积极的创造者和幸福生活的享受者。教育活动是在集体中进行的,但学生是独立地在认识的道路上迈出自己的每一步的,认知活动是一个极为个性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取决于学生自身的能力,而且取决于他们的性格和其他很多经常不被觉察的条件。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他们的身体、情感以及智力上的发展和成熟都有其自己的速度和方式,也就是说,不同的个体在相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认知能力,因而犯错误在所难免,经历挫折与失败也为意料之中。人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在生活的许多方面、许多时候,无数的口训抵不上从自身的失误中所受到的教育。只有亲自参与实践,亲自体验的第一手经验才是学生成长最有效的资源。由此,应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去感悟,这样得来的学识、意志、品格、幸福感受才能真正植根于心。具体教育教学中给予学生犯错误和改正错误的机会,也就给予学生成长的机会、精神觉醒的契机、感受幸福的机遇。我们承认,将学生有意地推向充满诱惑、风

浪的现实生活,必然有某种风险或危险,然而,人的一生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种冒险,为了更好地前行,我们必须具备必要的经验,我们也不得不付出必要的代价。杜威曾说:“对坏事从外部漫然加以压制的同时,也妨碍了好事的发挥,可见多大的损失。”这说明,一味地防范学生犯错误的教育很可能得不偿失。为了让学生幸福地成长,我们应有勇气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哪怕自由的后果是遭遇挫折与失败,只要这种失败控制在我们可以预见的范围内,只要这种挫折控制在学生可以承受的范围内,我们应在所不惜。其实,人凡是能战胜挫折,走出失败,而且依靠的是自己的精神力量与智慧,那么,生命必会升华,人生必将辉煌。

心得体会: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思考(最新)

心得体会: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思考(最新)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成为了我国高等教育的主题词,我们不仅需要思考“实现什么样的内涵式发展”这一问题,更要探索“怎样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办法。 满足高校实践之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和高校在选择高等教育发展方式上进行了艰难的探路摸索,呈现出移植借鉴、数量增长、重点提升、质量发展等四大阶段性特征,可称之为以学习借鉴欧美高等教育经验为主要特征的“模仿式发展”、以数量增长为主要特征的“外延式发展”、以“211”“985”工程为主要特征的“非均衡”发展、以“双一流”建设为主要特征的高质量内涵发展。 从历史溯源上来看,“内涵式发展”是一个具有浓郁中国意境的“本土”政策语汇,是基于我国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双重发展历程而出现的一个概念。25年来,尽管“内涵式发展”的议程时有时无、目标时重时轻、含义时大时小,但政府和高校对内涵式发展的追求“一直在路上”,对高等教育根本属性及功能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既是高校实践之需要,也是教育规律之诉求。 适应高校需求之变 服从和服务于政治、经济与社会的需要,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逻辑起点,高校要走出“象牙塔”,主动步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 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是迎接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必然要求。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发展方式转变、发展重心转移、发展动能转换形成历史性交汇,必将引发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深度调整,重塑民族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领导力,颠覆传统产业的形态、分工和组织方式,也将重构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模式。回应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是我国高等教育确定发展方向、制定教育政策、深化综合改革的根本依据。 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是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必然要求。高等教育是一个开放、复杂、非线性的社会子系统,与区域经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美国的“硅谷”,法国的索非亚科技园,日本的“筑波”和我国北京的“中关村”、武汉的“光谷”、台湾的“新竹”等,都是高等教育为全球产

怎样使赏识教育成为先进的素质教育理念

怎样使赏识教育成为先进的素质教育理念 发表时间:2012-07-06T11:01:54.25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2年8月总第62期供稿作者:◆綦芳[导读] 四是赏识使学生感受到沟通与和谐的快乐教育的探索是没有止境的 ◆綦芳新疆自治区阿勒泰地区卫生学校836500 摘要:针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在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中遇到的困难和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在工作中不断的探索,提出赏识教育可以作为一种先进的素质教育理念,使学生克服自卑心理,挖掘自身潜力,学好专业基础知识,保证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关键词:赏识教育素质教育理念 新疆阿勒泰地区卫生学校地处祖国西北边陲,成立于1973年,是一所新疆自治区重点中等职业卫生学校,少数民族学生占85%,包括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回族、蒙古族、锡伯族、塔塔尔族等9个少数民族,大多数学生来自牧区,汉语水平与文化基础知识较薄弱,学生入学后感觉很自卑,没有学习专业知识的热情,针对这一普遍现状,我校进行了教育教学改革,尝试赏识教育作为一种先进的素质教育理念。 一是赏识使学生充满自信。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一种自卑心理,认为自己进入了中专就意味着被大学淘汰,被同龄人淘汰,也即将被社会淘汰了。因而对前途感到希望渺茫,缺乏学习的信心和热情,没有了前进的动力。面对这种状态,作为教者的我们该怎么办?应该赏识你的学生,使他们对自己、对未来充满自信。赏识是一种心态,一种教育者的精神状态。赏识教育是源于对学生的爱,发现并遵循生命成长的规律,造就教师自身的赏识心态,落实到学生与教师健康互助、幸福成长的教育中。每当笔者用真诚的话语激励学生的时候,就发现学生们黯淡的希望之火点燃了,他们会重新认真地审视自己,找到支撑自己信心的支撑点。他们的自信心加强了,学习的动力也更鲜明了。 二是赏识使学生能充分发掘自己的潜力。日本心理学家多湖辉说过 “在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潜力,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宇宙的潜能隐藏在每个孩子的心中”。应试教育衡量学生的标准只有一个:分数。因此,很多学生陷入了片面的应考中而忽略了对自己潜能的发掘,于是出现了许多高分低能儿。但对于中等卫生学校的学生而言,技能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在教学中,笔者注意赏识学生,认为他们有能力超越自我,引导他们向更深层次进取。很多学生在赏识下充满着自信,在自信的前提下发掘着自己的潜能。在进行实验教学中,笔者鼓励学生打破书上的条条框框,思索出更好更创新的实验方法,提出更有创意的问题。然后笔者再与他们共同探讨。每次上课都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时学生的创意甚至超出了一个中专生的思维范畴。在赏识和鼓励下,学生的潜能得到了发掘,也为培养实用型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赏识使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之一就是渴望得到赏识,渴望被关注、被重视。人的生理生命需要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而最不可缺少的营养却是常常被人们忽视的阳光、空气和水。赏识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正如我们不可缺少的阳光、空气和水一样重要。它击中了现行教育的根本弊端——抱怨。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中专生的思想单纯,世界观、价值观不成熟、不完善,心理承受力较弱。鄙视、抱怨令他们的心灵难以承受,易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而赏识会重新激发起他们的热情,引导他们渐渐走向成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更大的前进动力。记得有一个纪律和成绩都较差的班,很多老师都不愿上他们的课。笔者教了他们《病理学》这门课后,对他们进行了一次基础知识测验,结果,全班60多名学生只有两名及格。笔者在进行考评的时候没有讽刺、挖苦他们,而是鼓励他们,帮他们分析问题所在。对他们答得好的地方加以肯定,并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告诉他们考试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和赏识后,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提问的学生也多了。到了期末考试时,全班消灭了不及格,90分以上的超过了三分之一。当同学们得知这一消息时,都欢呼雀跃,成功的喜悦溢于言表。 四是赏识使学生感受到沟通与和谐的快乐教育的探索是没有止境的。赏识不是简单等同于表扬。赏识教育所追求的成功,应该是全面的成功,是人生的和谐与沟通。中专生有思想、有追求,但思维不够成熟,追求的方向难免会有偏差,他们需要交流与沟通。赏识学生,使学生体验到沟通的快乐、被关注的幸福,进而实现目标与实际能力的和谐和社会的和谐,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感受到人生的快乐。 赏识能使学生充满自信,在自信的前提下,学生的潜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掘,在这样的努力下,学生能逐步走向成功,品尝成功的快乐,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以健康的心态走向社会,与社会的节拍和谐一致。如将赏识教育引入了我们的教学中,作用无疑是巨大的,效果也是显著的。当然,赏识是赏识学生的优点、长处和进步,而不是忽略学生的缺点和弱点,该指出的问题应当及时指出,该批评的应该及时批评。在肯定学生的每一个进步的同时,让他们看到新的目标,产生征服的愿望,让他们来不及骄傲,这样的教育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一定是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他们中每个人都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一份作用,在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把才能和力量充分发挥出来,融入到社会中,这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对于教者来说,这一课题需要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完善。参考文献 [1]梅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 [2]白洪海《心理学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内涵建设的建议

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内涵建设的建议 江苏科技大学王彬 非常感谢省教育厅给予我们广大师生这个机会,让我们能为《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建言献策,畅所欲言。我的建议就是希望《规划纲要》能够更加注重我省高等学校的内涵建设与发展。高等学校的内涵建设与发展,是相对于其外延建设而言的。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其内涵和外延,都有其质和量的规定性。所谓内涵,就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总和,是事物本身包含的主要内容,是决定事物品质的规定性。所谓外延,就是事物所属的范围、规模、类别等数量方面的规定性。就高等学校而言,其外延建设就是指教育的各种硬件设施的改善以及招生规模的扩大等等,而其内涵建设则是指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的提高以及科研成果数量的增加等等。 之所以建议要加强省内高等学校的内涵建设与发展,主要是基于以下三个理由: 第一,内涵建设能够推进高等学校的科学定位,帮助高校发展出自己的特色。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升格”就一直是许多高校为之努力的目标和相当一段时期工作的中心任务,学校之间不分类型、不分层次,互相攀比,都向综合型大学发展,千篇一律。加强学校的内涵建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醒各高校减少盲目的扩张行为,转而

注重发展自己原有的基础与特色; 第二,内涵建设有利于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满足社会对高等优质教育的需求。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的经济发展速度就一直居于全国前列,省内居民的生活日益改善,人们对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凸显,择校的社会心态剧增。面对这种情况,我省高校应作出内涵发展的应对,追求有品质的教育,发挥出我省先进的高校文化与特色; 第三,内涵建设有助于建设和谐校园,培养出各高等院校自己的校园文化和主体精神。大学作为教育领域中层次最高的教育机构,不仅要使学生在知识层次、智慧层次上有一个质的飞跃,还要使学生的道德思想、社会责任等方面达到一个较高的标准。而内涵发展主要依靠的是高校教育思想新、道德面貌好、主体精神强等校园文化内功的积淀,这就意味着高校内涵建设的过程,也是一个培养各高校主体精神的过程。 对于如何加强省内高等学校的内涵建设,我觉得可以采取以下几个办法和措施: 首先,就是在《纲要》中引导各高校在现有基础上,制定出学校自己的发展规划,努力发展自己的专业特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校发展的方向、目标、项目、策略、措施等都是各高校首先要明确的,绝不能不从实际出发,而要根据自己的特点,运用科学方法,制定出科学性、实践性、先进性都比较强的学校发展规划,并与全校的师生员工进行论证,形成上下一致的共同愿望,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发展力。同时《纲要》还要从省内全局的角度出发,结合各高

高等教育新论复习提纲

高等教育新论复习提纲 第一章高等教育历史与理论 (一)高等教育的概念演变 了解高深学问教育、中世纪大学、第三级教育的概念内涵,掌握不同时期高等教育的基本特点。 高深学问教育:在古代埃及、印度、中国和希腊等国家,很早出现并逐渐形成各自的文化经典,即当时的高深学问,如印度《吠陀经》、中国《四书》《五经》,希腊的“七艺”等,并纷纷建立了各式学校,作为传播和探究这些高深学问的专门机构。这些专门机构建成后逐渐成为高深学问的学术中心,促进高深学问的传播和研究,因此,古代高等教育表现为一种高深学问的教育。 特点: 1、形式上,古代高等教育机构是各国的高等学术中心,或设于宫廷,或附在神庙,或存在私学,主要表现为个别大师的聚徒讲学,进行高深学问的学习; 2、从目的或内容上看,古代高等教育主要培养官吏和神学人士。东方古代高等教育以人文教育和伦理教育为主,辅以少量的自然科学教育;西方的古代高等教育则以人文、自然和雄辩教育为主,辅以伦理教育; 3、从对象上说,高等教育是极少数特权阶层的教育,接收教育是一种特权和身份的象征; 4、管理上,东方的高等教育为政府和寺庙控制,只有在社会混乱时期,私学才兴盛,在西方,高等教育表现为私学为主。 中世纪大学:12-13世纪,中世纪大学产生。其主要课程内容是七艺(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文艺复兴后增加了人文主义课程。 特点: 1、形式上,只有大学才是名副其实的高等教育,大学具备传统的欧洲中世纪大学形态的某种特征,高等教育便是大学教育,大学独占高等教育的领域; 2、从目的与内容看,高等教育是人类文明精华得以保存、绵延和发扬的场地,致力于高深学术之研究,创造新知识,培养新经济人才,高等教育的学术性

《教育内涵式发展新模式讲话》

《教育内涵式发展新模式讲话》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校长、老师,亲爱的 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探索新时代的临川中小学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模式,让每一位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我们临川教育人的责任和理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致力推动学校特色发展,打造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是打造优质特色校的发展之路。 十二小开放日五所北师大项目基地校。一小、二小、七小、十一小、十二小。在北师大项目组北京专家的指导与帮助下,通过三年教育实践,已探索出各自特色化的办学新路,文化兴校办学理念对五个基地校的校长来说可以说已入脑入心田。 今天我想谈三层意思: 一是感谢。(1)感谢北师大教育专家组。您们为五所基地学校量身打造了一条学校科学发展的特色之路,一小的幸福教育、二小的生命教育、七小的责任教育、十一小的扬长教育、十二小的和美教育各有千秋,独具风采。(2)感谢基地校与非基地校各位校长、各位老师在三年教育实践活动中付出的辛劳与汗水。(3)感谢亲爱的同学们在参加项目中的热情与配合。 二是祝贺。(1)祝贺北师大-临川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区域基础教育内涵式均衡发展”高峰论坛临川十二小分论坛开放日活动圆满成功。(2)祝贺各位校长、老师收获成长与提升,管理水平与专业

发展更上一层楼。(3)祝贺亲爱的同学们成长与进步。 三是希望。(1)办特色学校,走文化兴校之路,永远在路上。北师大项目虽然结束了,但各校走特色办学文化兴校之路不能停,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2)要充分发挥五所基地校的引领、示范作用,带动更多的学校更新教育理念,助力发展优质特色学校。(3)继续与北师大项目专家保持联系,增进情谊,加强交流与合作,相互成为教育教学中的良师益友。 内容仅供参考

(2020年整理)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关心的热点问题.doc

→→ 背景: 阅读内容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关心的热点问题 [日期:06-05] 来源:作者:[字体:] 1.当前为什么要强调高等职业教育的中心工作是强化特色,提高质量?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数以百万计的技术应用性人才,对我国的教育、经济建设、社会和谐作出了巨大贡献。随着我国走社会主义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建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对技术应用性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肩负这一重要使命。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起步很晚,还没把主要精力放在抓好人才培养质量和特色上来,强化办学特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2.高等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什么? 高等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形成核心竞争力,主要内涵为:实行开放办学,建立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稳步发展的体制和机制;以市场为导向,努力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明确培养目标;加强实践教学,坚持、完善“双证书”制度;加强干部、教师、职工队伍建设,尤其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院校长的领导能力和领导艺术;加强校企合作,坚持走产学研结合道路,不断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加强制度建设,不断规范、完善质量监控体系,不断提升办学效益和水平。 3.高等职业院校加强内涵建设的主要内容有些? (1)学校领导能力的建设。主要包括办学理念、战略思想、创新能力、管理执行力、决策能力、人格魅力等。(2)以市场为导向,加强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建设,并不断改革创新,探索、总结适合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4)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改革教学内容,建立质量评价体系和标准。(5)加强校企合作,坚持走产学研结合道路,提高科研水平。(6)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把专业教育和技能鉴定最大限度地结合好,完善和全面推行毕业生的“双证制”。

赏识教育的作用及其实施方法

赏识教育的作用及其实施方法 赏识教育是通过欣赏和赞扬受教育者的优点来进行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赏识受教育者的优点,能使受教育者自尊、自爱、自强,从而主动地学习、奋斗并取得成功。 赏识教育以尊重、信任、宽容、激励为原则,顺应时代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为出发点,按照学生成长的规律,顺应学生心理的成熟过程,以尊重个性,鼓励学生在宽松的教育环境中成长,是一种最具有活力的教育方法。 在学校教育中,赏识教育就是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把“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以育人为本”作为指导思想,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使其体会到自己的人生价值与力量,帮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得到成功和最佳发展的一种教育过程。赏识教育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就赏识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来实施赏识教育加以论述。 一、赏识教育的作用 赏识教育具备精投人、低消耗、高效益、优产出的功能,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教育方式。 1、赏识教育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实现着教育的目的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其本质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服务的人的活动。 从教育的本质可见,要实现教育的目的,受两方面因素的制约:一是社会发展规律;二是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赏识教育正是遵循和体现了上述两种规律,它在教育过程中,按照社会发展规律的要求,为社会培养各方面的具有创造性的有用人才。它遵循教育规律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着重体现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在教学中引人激励机制;创造宽松的育人环境,使教师接近学生,走近学生心灵;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优点,培养其自信,激发其活力,让学生找到好感觉,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自觉性、求知欲、上进心、创造性;激发学生最大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依靠自身努力,愉快地接受教育;提高思想觉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获得知识技能,锻炼辩证思维。由于它能够把教育的思路、方法、手段紧密地与学生实际联系起来,不断体现按社会发展规律办事的原则,而且顺应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因而能真正体现教育的本质,有效实现教育的目的,成为一种善待生命、热爱生命的教育。 2、赏识教育更符合当代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 当代学生,生活在国泰民安改革开放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背景下,他们的思想意识和思维方法显露出明显的二重性。一方面,他们有理想,有抱负,积极进取,乐于创新,精力充沛,思维敏捷,感情丰富,求知欲强,渴望独立,有一定主见;另一方面,他们也富于幻想,对事物的期望值太高,因而面对来自家庭、社会和学校等各方面的冲击,特别是面对来自学习、考试、分数、名次、升学、就业等等的压力,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性格缺陷,诸如固执、任性、依赖性强、思想波动大、感情用事、自控力差、做事缺乏信心和责任感,看问题片面等等。

赏识教育名言

1)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幸的孩子。他们受到了不幸的教育。 2)孩子都是为希望而活着的,一个让孩子看不到希望的家庭,是没有希望的家庭;一个让孩子看不到希望的学校,是没有希望的学校;一个让孩子看不到希望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3)每个孩子都想成为好孩子,就像每棵庄稼都渴望成长一样。 4)与幸福有约的人,往往与成功有缘。 5)人的命运无法改变,唯一可以改变的是对命运的态度;一旦对命运的态度彻底改变,命运必将产生巨变。 6)心态改变一切,性格决定命运。凡事发生往好处想的人,才会有好心态、好性格。 7)家长只问分数好不好,不管孩子心情糟不糟;恰似农民种庄稼,只问庄稼高不高,不管叶子黄不黄。 8)一句话,一盏灯,也许改变人一生。 9)了解一滴海水,就是了解大海的前奏;了解一个孩子,就是了解生命的前奏。 10)好思维,好人生,凡事发生好处想,换种目光看世界。 11)潜力巨大——自豪 生命脆弱——平淡 人生短暂——快乐 12)我们坚信,一个手势,(翘起大姆指)在倡导以人为本的今天,也许能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 我们坚信,一个手势,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也许能改变一个民族的心态。 13)挑毛病的教育是:优点不说少不了,缺点不说不得了; 找光明的教育是:优点不说不得了,缺点少说慢慢少。 14)一个人随时都可能跌跤,但仍然可以站起来! 人跌倒后要再站起来,是一件最困难但也是紧简单的事。 15)生命如此脆弱,多么渴望得到欣赏,从中获得安全感,生命的潜能才会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 16)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就无形生命而言,每个幼小的生命仿佛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的。 17)吃得饱,穿得暖,凡事发生往好处想,这才是人生快乐的奥秘啊! 18)独生子女的教育悲剧在于:金色童年却没有伴,满腹心里话又没人讲。 一个“独”字使他们在物质上是最富有的一代,而精神上却是最贫乏的一代。 19)当今中国,在各行各业都需要上岗证、合格证的今天,唯有在教育孩子——这个关系到一个家庭乃致整个民族生死存亡的问题上,家长却从来不需要合格证,也永远不会下岗。这也许正是中国家庭教育的悲剧所在吧! 20)哪怕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做父母的都应饱含热泪地—— 欣赏你的孩子, 拥抱你的孩子, 亲吻你的孩子, 赞美你的孩子, 为你创造的生命——这个万物之灵,而永远骄傲! 21)富——富不过三代, 穷——不能穷了孩子。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将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富人的孩子为穷人的孩子打工。原因就在于孩子的家庭教育。

什么是高校内涵

什么是高校内涵? 高校怎样做才是内涵发展?对这些问题感到困惑并不奇怪,因为相关的政策文件大多只是提出了内涵发展的要求,但没有阐明什么是内涵,也没有指出内涵发展应当做什么。在相关的理论研究中,研究者大多只是总结了自“扩招”以来,我国高校在规模扩张、学科专业数量增长、校园扩大、基本建设扩建、师资队伍数量增加等方面所取得的进步及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高校应转变发展方式,走内涵发展之路,但如何才能实现内涵发展却语焉不详。内涵发展不是一个不言自明的问题,需要理论研究做出明确的回答,更需要改革实践进行积极的探索。 一、高校发展内涵与内涵发展 内涵是逻辑学的一个概念,主要用于解释概念。概念可以从内涵和外延两个维度进行理解和阐释,内涵是内在的,外延是外在的,它们共同构成事物的性征和形态。就内涵而言,主要包括两层含意:第一,指事物的本质;第二,指事物的内容。就事物的概念而言,内涵既涉及事物的本质,又包含事物的内容。人们在概念解释的时候,有时分别从两方面去解释内涵,有时又将两方面结合起来解释事物内涵。具体选取什么方式,可根据要解释的概念及相关条件进行取舍。 高校发展有外延和内涵之别。实际上,在讨论高校发展时,除了外延发展、内涵发展两个概念外,经常使用的还有特色发展、高水平发展、转型发展等。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纵横交织,弄清楚这些关系,有助于准确把握高校发展内涵与内涵发展的含义。 (一)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 高校内涵发展在我国的提出有一定的背景。它是从高校办学实践提出来的,从与内涵相关的外延发展的角度提出来的,是一种新的发展要求,主要针对高校发展的数量与质量要求的差异而言。简单地讲,外延发展主要指高校在数量上的增长,表现在招生规模、学科专业数量、校园面积、教学行政用房建筑面积、教职工人数等的增长上。数量的增长会不会带来内涵发展呢?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应该说,在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数量的增长并没有带来内涵发展,因为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非常短缺,规模越扩大,不管是学校数量增加还是办学规模扩大,都会稀释高等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在资源不增加的情况下,办学规模扩大将稀释高校的办学资源。由于学科专业的容量是有限的,扩大规模必须相应地增加学科专业数量。而学科专业水平的提高是需要积累的,新开办学科专业水平的提高往往不是短期内能够实现的,因此,新的学科专业数量越多,高校的办学资源,尤其是优质办学资源就越稀薄。所以,数量增长与质量提高不一定成正比,从这个角度讲,外延发展与内涵发展具有一定的矛盾性。1999年“大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主要采取了外延发展的方式,增加高校数量,扩大办学规模,新建学科专业,扩大校园面积,扩建基础设施,引进新的教职员工,带来了高等教育井喷式的快速扩张,满足了数以千万计的民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在规模扩张达到一定程度之后,高校发展必须发生转变。所以,从外延发展转向内涵发展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高等教育学相关知识点汇总

高等教育学(浙大版顾建民) 高等教育内涵: 1.高等教育是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之上的教育。 (从高等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所处的位置来看,它的基础应确定为中等教育)2.高等教育是由大学和其他各类高等院校提供的教育。 (从高等教育的组织方式来看,它应涵盖各种院校类型、授学形式和教育类型)3.高等教育史以培养各种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的教育。 (高等教育的培养布标应确定为培养各种高级专门人才) 现代大学的许多特征主要来自中世纪的大学,当时大学的三个重要特征: 1.大学拥有自治权和学术自由。 2.大学具有宗教性和国际性。 3.大学兼具专业性和学术性。 柏林大学:第一所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高等教育发生了变化,其特点主要为: 1.高等教育的战略地位开始受到政府重视。 2.由精英高等教育过度到大众高等教育阶段。 3.高等教育体系的多样化特征更加显著。 4.高等教育从注重数量增长转向强调质量提升。 高等教育是一门以高等教育的现象、问题和矛盾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高等教育规律的科学。高等教育根据目的的不同可以区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前者旨在扩展理论知识,后者着力解决实践问题。 当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法治化、终身化、民主化、国际化。 1901年,书院被统一改为学堂,延续千年左右的古代书院制度自此终结。 官办的京师同文馆是我国近现代第一所高等学堂,标志着近代高等教育的产生。 近几年,浙江高等教育变化显著,成就明显: 1.顺利实现了由精英高等教育向大众高等教育阶段的跨越式发展。 2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3.高等教育体制创新成果较为显著。 4.高等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高等教育的学科性质:高等教育是基础理论和教育原理在高等教育领域的特殊运用,具有应用性。区分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具有实际意义,因为它隐含着高等教育研究的方法论和学术价值取向。定位在“基础学科”,要关注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追求理论化和学术性;定位在“应用学科”,则要关注现实问题,追求研究的应用价值。从学科发展上讲,基础与应用是可以转化的,理论与实践需要相互结合。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是任何社会科学研究都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高等研究的真谛在于解决高等教育实践中提出的需要解决的各种理论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内涵式发展的关键阶段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内涵式发展的关键阶段,长期困扰高校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特别是用人机制的瓶颈性因素进一步凸显。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迫切要求进一步加快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步伐。深入推进新一轮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也不可避免地被提上教育综合改革的日程。 从今日起,我们将陆续转发教育部人事司司长管培俊发表在《中国高等教育》2014年第10期的署名文章《新一轮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走向与推进策略》,让我们共同学习、把握大势,为学校改革发展建言献策、贡献力量。 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进程,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渐进式的高校人事制度改革走过了20多年风雨历程。梳理改革的脉络和进程,大体可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前期。这一阶段改革的重点是政府简政放权,高校自主管理,健全学校内部管理制度,打破铁交椅、铁饭碗、铁工资,体现按劳分配原则。改革的策略和路径是自下而上,发展到政府部门与高校共同推进;由点到面,从少数学校、个别领域的探索发展到全方位改革,形成了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第一次高潮。这一阶段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是,国家相继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和推进高校内部管理改革的指导性文件;教育部陆续向学校下放多项人事管理权限,从具体事务的过程管理转向目标管理;直属高校内部积极探索校院系权责清晰、运转有效的管理模式,实行灵活多样的用人方式,扩大校内薪酬分配自主权;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等部属高校和北京市所属高校率先推进以人事分配改革为重点的高校内部管理改革。这一阶段改革的主要成效是开始落

实高校人事分配自主权,推动从政府直接管理、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向政府间接管理、学校自主管理的转变。 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的10年左右时间。这一阶段改革重点是高校用人机制改革,全面推进人力资源配置方式改革,逐步实现从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深刻转变。这个阶段国家层面具有标志意义的举措:一是1998年实施“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这一革命性的改革举措,不仅在高校人才引进领域具有开创性,而且在“象牙塔”内再次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带动了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方面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二是教育部及时召开全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座谈会,并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发布两个关于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指导性文件,有力地促进改革在更大的广度深度上展开。之后,随着“985”工程、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实施,高校大力推进编制管理、岗位管理、人员聘用、薪酬分配改革,教育部在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等五所高校部署职员改革试点。高校改革以其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引起社会强烈关注。 第三阶段:自2006年开始至今。这一阶段改革强调完善机制制度,强调高校岗位管理与聘用制改革结合,与转换用人机制结合,与高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结合。高校进一步实行岗位分类管理,全面推行公开招聘和聘用制,加强合同管理,探索多种分配激励方式,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改革校内管理体制,推进教学科研基层组织建设。这个阶段的标志性事件:一是浙江大学等高校率先探索教师分类管理,根据不同岗位特点采取相应的管理办法;二是高层次人才计划进一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面向全球延揽人才,带动了高校创新团队建设、年薪制探索、协议用工和合同管理等一系列用人机制改革举措。高校普遍根据自身发展状况和办学特色,构建定位明确、层次清晰、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支持与培养体系。

高等教育学:高校教师的内涵建设——兼论高校教师素养及其建设

高校教师的内涵建设 ——兼论高校教师素养及其建设 (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卢磊) 现代社会是一个日趋专业化和职业化的社会,教育也应顺潮流实现教师人才队伍的专业化,这是高等教育持续发展根本。教师发展的方向性体现在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上。教师不仅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学科知识、教育教学能力,还要成为研究者,对自己的工作具有反思态度和积极探索的能力。当代主流教师观是复合性的,这对高等教育教师也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教师专业化发展,既可以说是社会对教师的重新发现,也可以成为教师成长阶段的一种自醒和自我发现。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取向,而高校教师内涵建设尤其是素养建设是核心中的核心,其中有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就高等教师的素养建设进行简要论述。 一、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决定着素质教育的成功。 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模范的遵守教师职业道德标准,热爱学生,为人师表,高校教师更应如此。教师应自觉加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民族团结、奋发图强、振兴中华的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道德情操的教育;进行社会发展规律和观点的教育;进行科学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 二、良好的知识与文化素质 1、高校教师应精通自己的学科,具有扎实而渊博的知识。对老师来说,不仅要熟悉所教教材的基本内容,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还要加强业务进修和广泛的学习,跟踪学科学术动态,了解新观点,掌握新信息,不断更新知识,站在学科的前沿,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有机结合在一起。 2、高校教师应具有教育科学理论修养。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不懂心理学,这就如同一个心脏专业医生不了解心脏的构造。”教师不仅知道教什么,还要知道怎样教和为什么选择这样教,用科学的理论去指导自己的教学。 3、高校教师既要有广博的知识,又要通晓基本的社会学科、自然学科等方面的知识,做到博学多才。教师的博学多才是至关重要的。随着教材的改革,相邻学科的联系日益加强,文理相互渗透,因此,教师应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沟通,形成“大教学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教师的知识越渊博,越能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较强的教学研究能力 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还需要具备适应学科特点的教研能力。 1、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频率。”语言表达是一切教育工作者必备的主要能力。由于条件的限制,很多实事不能再现,需要教师依靠语言表达,把丰富的知识通过口头传授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准确清晰,具有学科性;简明练达具有逻辑性;抑扬顿挫,具有和谐性。 2、较高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具有较高的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是知识时代对人才的基本要求。要培养创新人才,就必须要创新型的教师。创新型的教师就是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广博的视野以及善于综合、开拓新领域的能力,掌

赏识教育核心理念

赏识教育核心理念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5.允许失败 在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时,父母都能允许失败。孩子说话不清、走路不稳,绝不会遭到父母的斥责,反而赢得父母的鼓励与喝彩。 除了以上几点,从“学说话、学走路”还衍生出赏识教育六大原则、赏识教育三字经等科学的、符合规律的理念和方法。所以说,“学说话、学走路”是赏识教育的灵魂,是赏识教育的根。赏识教育就要让父母回归到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时的花苞心态,永远相信孩子行,为孩子骄傲,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 赏识教育操作六大原则 赏识教育归纳出“尊重、信任、理解、包容、激励、提醒”操作六大原则。 尊重、信任、理解三大原则关系到教育的态度,集中体现出一个“爱”字,

对人不对事。不管是怎样的孩子,尊重、信任、理解,都是他们与生俱来不可剥夺的权利,这三个原则好比是每个孩子精神生命所必需的阳光、空气和水,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备条件,家长没有任何理由剥夺孩子应有的权利。我们父母都要求孩子端正对学习的态度,我们不能不知道父母更要学会端正对孩子的态度,这是关系到一个家庭乃至一个民族兴衰成败的大问题。 包容、激励、提醒三大原则关系到教育的方法,集中体现出一个“导”字,对事不对人。这三个原则告诉家长怎样去做,指明孩子的发展方向,怎样对孩子扬长避短,利于生命的成长。 赏识教育三字经 赏识教育归纳出简单易学的“赏识三字经”操作方法。赏识三字经采用老百姓的教育语言,富有智慧,通俗易懂,便于使用。所有的方法都可以用三字经的方式来表达,人人可以创编三字经。这里摘录其中一部分:

玩是学,学是玩;倒过来,就明白;跳出去,真有趣;说你行,你就行;心口疼,伤害人;心情好,都是宝;黑见白,找光明;大孩子,小大人;小孩子,大智慧;融进去,诱出来;够朋友,孩子王;豆腐嘴,刀子心;全接纳,后升华;说不通,写得通;山不动。我来动;高目标,低要求;小目标,步步高;跳一跳,够得着;平常心,伟人志;善待人,不亏己;先知长,后知短;放大长,缩小短;现在短,未来长;长比长,短比短;把挫折,当存折;把苦难,当宝藏;没委屈,长不大;无烦恼,无人生;我错了,花开了;再不幸,找万幸;人比人,乐死人;不着急,不放弃;撑不住,差一度;人放开,花开放;常感恩,幸福生;总抱怨,癌病变;黑胡同,走迷宫;平常心,最开心;好思维,好人生……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学内涵建设的核心(一)

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学内涵建设的核心(一) 摘要:深刻认识专业建设的重要性,明确专业内涵建设的内容,优化专业建设的外部环境。推动学校教学内涵建设是当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和建设的核心任务。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内涵建设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是教学内涵建设的核心,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对专业建设的重要性提高认识,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专业教学团队、实践教学条件等方面切实加强建设,是当前高职院校教学建设和改革的首要任务。 一、深刻认识专业建设在学校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1、专业建设是教学改革的切入点。专业是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具体实施的载体,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构建是通过专业的学习来完成的,因此,涉及专业建设的课程标准、师资队伍、教学模式等主要内容的质量,势必会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虽起步较晚,但其发展速度很快,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建设也迅速提升,特别是教育部启动的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工作,有利地推动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建设和教学内涵建设,使高等职业教育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从2006年起,教育部、财政部又启动了全国百所示范院校建设项目,这一项目的开展,旨在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这一工程的启动,将进一步推动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也必将引领高职教育向纵深发展,其发展的主线就是内涵建设。目前,就总体而言,各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基本能体现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但深入地研

究,就会发现在培养和教育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如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否符合专业实际的要求;在教学模式上如何更符合职业人才培养的规律;在能力培养方面,专业技能培养和创新能力培养如何相结合。这些问题都是教学改革深层方面的,也只有通过专业内涵建设才能解决。 2、专业建设是学院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众所周知,一所学校有名气,是与它具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相关,这些特色和优势的形成是与学校的办学历史、文化积淀、科研成果和能为社会输送优秀的人才密不可分。我们提到一所大学,常会讲她的哪个专业强,哪个专业的教师有名气,这说明专业办得如何,对学校特色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专业建设的成就不仅关系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且对学校的办学特色产生重大影响。目前,高职院校大多都有自己的主要服务方面,与行业企业或区域经济有着较多的联系,办学特色正在逐渐形成,因此,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巩固现有成果,深化专业改革,既可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增强专业特色,也会为学院的特色增添新的亮点。 3、专业建设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专业建设涉及专业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教师队伍、实验实训条件等内容,这些因素都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培养质量。目前,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体系还需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规律,进一步改革和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要按照工学结合的要求不断创新,教师队伍要按照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来构建,实验实训条件要突出生产性建设。只有把专业做强、做精,只有把专

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复习资料

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高等教育民主化:高等教育民主化始于20世纪60年代,包括两方面内涵:高等教育机会均等和师生员工参与教育管理过程。前者是指大学生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应因种族、民族、肤色、性别、阶层、家庭或地域等差异而丧失或减少,后者是指高校教师、行政管理人员、大学生在高校管理活动中为维护自身权益争取民主参与机会。 2.高等教育终身化:在高等教育体系的制度安排和组织过程中贯彻终身教育原则,促进学习者开展终身学习的过程。 3. 高等教育类型结构:类型结构是一种横向结构,指高等教育系统内不同类别的高等院校的构成状态。 4.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的需要,采用案例,组织学生研究、探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使学生掌握有关的专业知识、理论和技能,提高独立工作能力的教学方法。 5. 教师专业化:指的是教师群体不断提高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的专业性,使教师职业逐渐符合专业标准,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专业地位的过程。 6. 教师专业发展:指的是教师在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通过终身学习,获得专业资格,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提高专业素质,成为一名合格教师专业人员的专业成长过程。 7. 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8.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批判地审察自身的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借以提高教学效能,促进自我发展的过程。 9. 学习:个体在生活过程中,由经验而获取知识、改变行为以完善人格的过程。 10. 结构主义课程论: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有布鲁纳、施瓦布。该理论认为课程的目的是通过传授最基本和普遍的观念,帮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获得训练迁移,学会如何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因而,提倡螺旋式课程组织及发现法教学,强调课程内容应着重反映诸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语言、历史等学科所特有的基本概念和过程。 11. 学分制:学分制是用学分来反映课程的地位、要求和计算学习量的一种教学制度,它规定了学生达到毕业、取得学位应修满的学分总数。 12.教育研究:教育研究是用教育理论去研究教育现象,探索新的未知的规律,以解决新问题的活动。在进行教育研究的过程中,研究者将系统地采用科学的态度与方法研究教育现象,提炼教育经验、发现教育规律性知识。 13.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是在教育情境中,研究人员和实际工作者结合起来解决某一实际问题以提高教师素质的一种方法。 14. 高校办学特色:高校办学特色是指一所高校在发展历程中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发展方式和被社会公认的、独特的、优良的办学特征。 15. 教师绩效考评:教师绩效考评主要是指对照工作目标或绩效标准、应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教师在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工作情况、职责履行程度、对学校的贡献或价值等方面进行考核和评价。 二、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每小题6分,共24分) 1.高等教育即大学教育。 错误。高等教育是在中等教育基础上,由大学和其他各类高等院校提供,以培养各种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的教育。 2.北京大学是我国第一所现代高等学府。 错误。京师同文馆是我国第一所现代高等学府。 3.“大学”作为一种学术组织发源于中国古代。 错误。“大学”作为一种学术组织发源于12世纪的西欧。 4.高等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体现在高等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

论高等教育内涵发展(一)

论高等教育内涵发展(一) 一、“内涵发展”原义:通过学校内部挖潜的扩张模式 “内涵”与“外延”是逻辑学的一对范畴,原义指概念的两种基本属性。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概念的内涵是指事物本质属性的总和,而概念的外延则是所指对象的范围。,’,我们所使用的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包括“内涵性发展”、“内涵型发展”和“内涵式发展”等各种用法)和“外延发展”(包括“外延性发展”、“外延型发展”和“外延式发展”等各种用法)都是从这里借用来的。在很大程度上,人们所说的高等教育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都是一种比喻性的说法,而没有给以精确的规定。 最初人们使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概念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当时人们普遍认为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偏小,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办学效益太低,不具有规模效益。当时衡量办学效益的主要指标是学校校均规模和生师比以及生均成本,研究表明这三者都很低。在此基础上一种发展思路产生了:高等教育应该扩大其内涵方式来获得发展,具体而言就是提高生师比,提高单位规模效益,从而降低生均成本。这在当时被普遍认为是一种比较有效的高等教育发展方式,即不增加多大的投入,即可使在校生规模获得很大提升。显然这种发展思路是与主张新建高校来增加招生规模的思路相对的,后者主张通过增加高校数量的方法被认为是扩大高等教育外延的方法,而前者在不增加高等学校数量情况下增加招生规模的方法则是增加高等教育内涵的方法。于是高等教育的内涵型与外延型发展概念就此提出。 当时,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直接任务就是扩大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但在高等教育投入不能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如何来扩大招生规模呢?人们自然会想到能否通过学校挖潜来扩大招生。如果可行的话就会节省了大量的因新办学校而必须的巨额投资。研究结果也确实证明了我国高等学校提高办学规模还有很大的空间。于是高等教育的内涵型发展思路就此确定下来。.“内涵型发展”就是指在不增加高校数的情况下通过学校内部挖潜来扩大招生规模的发展形式,而“外延型发展”则指通过增加高校数来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发展形式。可以说,“内涵型发展”一直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直到90年代结束的发展主调,它与高等教育“稳步发展”的方针是一致的。 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高等学校开始了大扩招,短短的几年时间使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起来,高等学校开始人满为患。面对高校的巨型化趋势,许多高校在管理上都出现了严重不适应的状况。许多学校为了接纳新生,缓解校园紧张局面,不得不新辟校园,而多校区管理则成了很大的麻烦。面对这种状况,一些教育专家提出高等教育要改变发展思路,应该从“内涵型”转向“外延型”,以适应高等教育规模继续扩大的要求。2]与此同时,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政策也得到了进一步明确,即今后高等教育重点发展高职层次,培养社会需要的大批应用技术人才。为了激活高职教育发展潜力,国家将高职学院的审批权下放到地方。大批民办高职院校也在这个时期诞生了。种种政策措施表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思路出现了重大调整,即从高等学校内部扩充挖潜的发展方式转向新建高等学校的方式,也即开始采纳外延式发展思路了。 与此之后,大批新建高校特别是为数众多的高职院校、应用性本科院校和独立学院以及民办高等学校开始陆续出现。从这个现象可以看出,高等教育的内涵也发展了,即不再是过去单纯的国家办学了,而是增加许多新的办学成分,特别是民间力量办学的成分。高等学校的类型也增加了,出现了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独立民间办学和公办与民办合作的二级学院以及与境外合作办学等形式,此外还有网络学院等。这确实使高等教育内涵丰富了许多,但这些都不属于“内涵型发展”范畴,而是“外延型发展”的表现。 二、新时期内涵发展:以质量提高为核心的增长模型 在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人们对高等教育质量的担心与日俱增。人们在怀疑以牺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