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少数民族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有效教学研究开题报告

少数民族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有效教学研究开题报告

少数民族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有效

教学研究开题报告

课题单位:湘西自治州民族中学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老师:

我校申报的“少数民族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有效教学研究”课题,经省教育学会领导小组批准,列为湖南省教育学会“十一五”立项课题。现根据省教育学会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要求,特提出本课题的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准备正式开展研究工作,请各位领导和专家评议指导。

一、课题概念的界定:

本课题中的“少数民族中学生”,是指湖南湘西苗族、土家族自治州七县一市的中学生。这里是少数民族聚居地,中学生接受着少数民族的语言、习俗等地域文化,在性格、心理等方面有特性;同时这里地理位置偏僻,经济落后,是一片贫瘠的土地,中学生在接受教育、信息交流、开拓视野等方面较城市学生存在较大差异。这是本课题研究对象的两个最大特点。

“语文阅读能力”是指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要求,培养学生自主性阅读、个性阅读、探究性阅读的能力,使学生的阅读潜力得以开发,为学生一生的阅读活动打下充满活力的基础。

“有效教学”是针对现状提出的概念。当前本地区的阅读教学往往忽略了阅读的本质,分析教学,肢解教学,表演教学,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体验与感受。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其阅读情况又是令人吃惊的,绝大多数学生除了课堂上跟着老师分析课文的思路进行简单的阅读之外,课后的阅读很少,就是阅读了,也是随意性较大,或者因为任务,或者用来消遣,或者凭兴趣翻翻,达不到既定的阅读目标,在这一现状下提出“有效教学”,是对教师的目标要求。

本课题的提出,希望本课题所有成员以州民族中学为实验点,进行有效教学研究,努力开发本地区学生阅读兴趣与潜能,提升其阅读能力,使之在阅读能力方面与城市学生差距缩小甚至没有差距。

二、问题的提出

随着人类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新的世纪里,教育面临着严峻挑战。作为基础教育中极为重要的语文学科,该如何承担自身的责任,寻找并实现自身的价值,走出一条更为理想的语文之路,是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求索的重大课题。

为了让语文教育更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教育改革者们在努力寻找着突破口。“以阅读教学为龙头带动整个语文教育是一个标本兼治的通途” (曾祥芹:《新概念阅读教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1年1-2期),因为“阅读是未来教育的一块基石。阅读是语文之根,阅读是学习之母,阅读是教育之本,阅读能力是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学会阅读,才能生存,才能发展”。(甘其勋:《为“阅读”正名》《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1年1-2期)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在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我们积极探索少数民族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有效教学,寻求一条由应试向素质转变的可操作性强的语文施教之路。

1、目前少数民族中学生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就中学语文阅读教育而言,语文学科多年来教改的艰辛与成就是无可抹杀的,但用发展的眼光看,本地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都存在较大的问题:

一、教师的教学中,以讲读代替学生自主阅读,阅读主体归位的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同时,对不同类型的文章,却用统一的教学模式,没有分门别类的教学策略。本民族地区语文阅读教学仍沿用“以讲代读”的传统模式,即以教师讲析文本替代学生阅读文本,使文本阅读主体归位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语文课堂的肢解性讲析使文章丧失整体美感,使语文丧失活力与魅力。课堂教学不能调动学生对语文的热情和积极性,课外教学没有对学生进行必要的阅读指导,使语文学科在各科评价中地位普遍偏低,人气不足。

二、学生的学习中,以听讲代替自己阅读,各种文体的阅读方法不够科学,不够细化,没有针对性的阅读策略,因此阅读效率不高。从学习结果看,学生经十几年的语文学习,花费了相当多的学时,但语文阅读能力的低下仍甚为明显,从对2006届、2007届学生调查研究显示看,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如阅读量少、阅读所占时间的比重少、阅读兴趣品位不高、阅读兴趣感性化、书刊消费偏低,阅读能力低下,不会读书,不爱读书,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没有终身与书为伴的意识,远远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阅读引发思考和拓展视野,缺乏阅读则必然影响视野的广度和思维的深度,并具体表现为狭窄的知识面,低能的文字理解力,浅薄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2、国内外研究现状:

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理论的变革,必将带动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我们课题组的全体成员在学习新课程理念的同时,还注意学习、借鉴国内兄弟学校课堂改革的成功经验,借他山之石,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攻阅读教学改革之玉。

在国外,许多国家非常重视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重视阅读与个人及社会生活的关系,广泛地提出多种阅读目的。这是一个总的改变。提倡学生“在阅读中发现乐趣”,要求学生“认识到阅读是个人生活的必需”,训练学生把握“获取信息的阅读、理解性阅读、欣赏和娱乐性阅读”等多种阅读目的和阅读类型。还特别重视学生个人在阅读中的反应和评价;提倡为适应多种阅读目的而学会多种阅读方法;注重阅读智力的培养和训练;养成学生独立阅读、终生阅读的习惯。这些国家近二十年主要的成果是图式理论和相互模式,最近又提出“出声思考法”,在阅读教学与理论研究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国内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思想得到普遍认可,当前,加强阅读教学课堂结构的研究,构建科学高效的阅读教学模式,已成为阅读教学领域内的热点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我们先后学习研究了江苏洋思中学“先放后辅,先学后导”的教学模式、南京溧水县东庐中学“教学合一”的创新之路,以及上海建平中学张广录老师数字化语文学习方式等一系列先进的教学经验。

尽管一批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有志于改革的教师从不同的角度对“阅读教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也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具体到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语文阅读教学,受现实经济等条件的限制,这些研究和探讨并不能很好地有效地实施,我们急需找到适合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语文阅读有效教学的原则、操作策略及方式方法等。

3、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低下的具体原因:

(一)学校的因素:

1、教师因素:

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真正花功夫分析新课标、新教材,从而理解、吃透新课标新教材的教师少,新大纲和教材对教师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但很多教师仍用老教法教新教材。“一块黑板、一支粉笔打天下”,十分重视知识的传授,每篇课文每个知识点都面面俱到,采用的是“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把文本“嚼碎”了给学生“喂养”,对每篇课文的教学基本按一个模式演绎,预习——作者介绍——时代背景——生字生词——段落分析——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作业,教学模式教条僵化,烦琐无味,课堂以教师为中心,缺乏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探究,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最终导致学生成为机械记忆知识的工具,在面对新的文本时,学生缺乏自己独立分析、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2、学生本身的因素:

这里所说的影响阅读能力的因素中学生本身的因素,主要是指少数民族地区学生与经济发达城市学生阅读能力有高低不同,存在在学前教育和性格、心理特征等方面的学生自身的差异。科学的学前教育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在入学前大多没有进过幼儿园或学前班,没有接受过全面科学的学前教育,入学时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与城市学生相比差距较大。入学后,部分学生受家庭贫困等原因影响,心理更容易偏激,对学习成功明显缺乏信心,受挫心理承受能力差。受民族文化背景、教育干涉、自然生态环境差别,还有城乡差别、社会氛围的差异、民族地区相对落后的经济水平、现代化进程等的影响,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在聪慧性、恃强性、怀疑性、幻想性、独立性、怯懦与果断性、创造力因素和在新环境中的成长能力因素等方面均与经济发达地区学生存在差异,这些因素导致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与经济发达地区中学生相比较阅读能力偏低。

3、硬件设备:

学校的硬件设备和学生的运用情况影响阅读。学校的硬件设施如图书馆、电脑、网络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条件。但学生是否经常运用学校的这些硬件,远比硬件设备更为重要。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学校,在这些方面存在严重不足。

(二)校外的因素:

1、家庭环境影响阅读。一般而言,家长的社会地位和教育程度确实会影响孩子的阅读能力。而文化资产的影响力更胜于实质财富。换句话说,家里的文学作品、诗集、艺术品越多,父母越经常和孩子谈论书籍、电影、电视节目的内容,通常孩子的阅读能力就越强。

就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学生家长而言,多数家长渴望孩子通过读书跳出农门,摆脱贫困,但无法对孩子进行必要的阅读指导。家长在家中使用方言或民族语言而不用普通话,家长受教育水平低而没有能力辅导孩子的学习(只有不到10%的家长给学生提供了家庭指导),家长没有给孩子购买课外读物,等等。家庭中文学作品匮乏,很多甚至根本没有,家长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趣与孩子进行书籍、电视节目内容、时事大事等的探讨、交流与沟通。有些学生甚至连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这样的文学作品都没有接触,更别说国外名著,这与城市学生形成了鲜明对比,阅读材料匮乏,品位不高,孩子们放学后家务缠身,阅读时间明显不足。这一切,都构成了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阻碍因素:语言环境、文化环境贫乏,学习环境差。

2、社区的因素

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社区因素主要有:①学校地理位置和上学的交通工具;②社区的经济发展水平;③社区文化生活的数量和种类(丰富程度)以及质量;④社区的人文环境。

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状况较差,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文化活动少之又少,学生无法通过现实社会,清晰地感受现代科技文明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无法从环境中受到现代文明的熏陶,造成贫困地区的孩子比城市的孩子见识少,对许多现代知识理解起来有困难,也没有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强烈动机。另外,书店、图书馆少,学生的阅读量极为有限,高质量、高品位的阅读材料少。在这样一些因素的作用下,民族贫困地区的学生在阅读能力、阅读速度、阅读学习效率和阅读质量等方面与城市学生表现出明显的差距。结果,对于城市学生来说,3个课时可以掌握的学习内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学生可能就需要4课时甚至5课时。这样,城市学生三年级可以达到的学习目标,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学生可能要推迟到四年级才能掌握。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知道,少数民族地区受种种条件的制约,语文阅读教育并没有适应时代的要求,教学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要真正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语文阅读教育质量,培养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就必须实事求是,根据实际情况,利用有限的教学条件,在实践中努力探索实用、合理、可操作、能普遍推广、有效、有特色的阅读教学模式,既可以切实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革新,为广大语文教师提供可以借鉴的实用经验;又可以大幅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扩大阅读量,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切实有效地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三、理论假设:

民族贫困地区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低下,面对这种状况,我们设想,以州民族中学为实验点,通过对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语文阅读教学进行多种探索,比较、分析、筛选、整合,总结出最适合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学生的最有效的阅读教学策略,多层次、全方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条件下,培养并提高在阅读方面的探究、实践、综合等方面的能力,实验成功则向整个少数民族地区推广。

四、理论依据

1、心理学理论。心理学指出个性是一个人的生活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是由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学习因素作用的结果。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这种差异是造成社会人生丰富多彩的根源,因此在教学中必须适应个别差异进行教学,合乎个性发展的规律。

2、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的是“学”;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的是“教”。这正是两种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最根本的分歧点,由此而发展出两种对立的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针对现今仍存在的“传统阅读教学模式”的弊端,本课题将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开展研究,找到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有效教学方式。

3、现代课程改革理论。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新世纪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以课程改革为关键环节。《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到:“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是对话的中心。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建构起来的,因为多方面的差异,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鼓励他们运用自己的想象对作品的情节、人物、词汇等作出不同的反应。

五、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本课题遵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通过学习国内外中学阅读教学经验,力图改善本校及本地区现存的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低下、教师阅读教学模式陈旧、呆板、单一等不良局面。

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进行科学的调查,明确少数民族中学生语文阅读现状,找到少数民族中学语文教师阅读教学现状,制定分类别的教学策略。

2、通过研究,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精神与阅读能力,从而使少数民族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从“教”走向“不教”。

3、通过探索和实践,力图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达到有效、高效、实用,找到适合本地区的教学策略进行有效教学,真正实现少数民族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大幅度提高,使之和发达地区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差距缩小甚至达到没有差距。

课题研究的内容:

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与学生对文本的自主阅读活动相伴相随的,是阅读主体(学生)在与阅读客体(文本、教师、环境等因素)的相互作用、互动对话中,不断获得阅读体验,调整阅读策略与行为,逐步将外在的阅读方法、阅读态度、阅读情感内化为自己特有的个性心理倾向和行为定势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①本地区阅读教学的现状研究:弄清楚本校及本地区语文教师阅读教学的基本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②学生阅读能力研究:

A 研究年龄差异、个性差异、心理特征差异、性别差异等对中学生阅读能力影响的规律,制定相关的研究措施,及时处理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B 为解决因环境约束造成的阅读材料极其匮乏、学生阅读能力低下的问题,根据不同年级分别确定相关阅读书目,以增大学生阅读量,提高阅读能力。

③有效阅读教学研究:一、通过行动实践法、调查法,通过课内与课外结合的方式,充分了解本地区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找出存在的问题,使学生明确什么是阅读?阅读有哪些规律?二、注意了解现代新的研究动态,及时引进,用于指导,使有关语文阅读的理论专业性更强,研究成果既有现实的基础,也有研究的理论意义。三、充分运用各种精读、泛读的阅读方式,同步注意阅读的速度,针对不同文章,不同作品分类(如散文、小说等现代文学作品,科技说明文,文言文等)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使学生掌握对应的阅读方式。

六、研究方法及研究对象

培养少数民族中学生阅读能力方法的研究主要框架如下: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自我体验

3、挖掘学生自我品读的能力

4、加强学生诵读和阅读体验

5、强调学生自我阅读感受的正确表达

6、开发语文学习资源,拓宽语文学习渠道

研究对象:

本课题研究范围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包括课堂阅读教学和课外阅读教学。本课题组将在本校2007届的高中三个年级中进行实验班级和对比班级的选择,集中相关班级的语文教师和有教研积极性的高中语文教师进行课题研究。

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自然实验法和教育经验总结法进行实验研究。在本校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实验基础上,验证设想,总结归纳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形成和培养中学生阅读能力的一般规律,构建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少数民族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有效教学。

七、实施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周期为三年。自2006年5月起,至2009年6月止。大致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200605---200609):

主要工作:1、选题;

2、成立课题组、撰写课题研究方案

3、课题申报

第二阶段:课题启动阶段(200609—200705)

主要工作:1、开题论证;

2、理论学习、课题分工

第三阶段:课题实施阶段(200705---200809)

主要工作:

1、前测工作:阅读能力考查和问卷调查(各类调查问卷:如阅读兴趣、阅读习惯、课外阅

读作品种类及范围等);

2、数据分析;

3、“少数民族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概念界定及其内容”研究。

4、阅读能力提高的形成机制的研究。

5、培养和提高阅读能力的教学策略的研究。

6、中期报告阶段小结

7、研究方案调整

8、后测工作:阅读能力考查和问卷调查(各类调查问卷:如阅读兴趣、阅读习惯、课外阅读作品种类及范围等)

9、数据分析比较、研究

第四阶段:课题总结阶段(200809---200810)

主要工作:

1、总结形成论文;

2、撰写结题报告;

3、申请结题;

第五阶段:课题推广阶段(200810------200906)

主要工作: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学习研究结果并在全校语文阅读教学中推广,并努力向本地区兄弟学校辐射。

八、研究组成员及分工

聘请为顾问的领导及专家:

张大庆:州教科院院长

王琳:州教科院语文教研员

张宗富:湘西州民族中学校长

王斌:湘西州民族中学副校长

九、预期成果形式

①《构建地方文化与阅读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课题研究总报告)

②《民族地区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现状》《阅读教学模式》(调查报告)

③各阶段研究报告、阶段论证总结

④系列论文:形成研究论文,区域推广

十、课题经费的管理

本课题总计需研究经费6千元,其中争取省教育学会资助资金4千元,学校自筹资金2

千元。省拨经费由校教研室专项管理。主要用于调研、差旅、资料、文印、会议、专家论证指导、成果鉴定等。学校资金由本课题组掌握,主要用于课题组探讨活动、资料等。

湘西州民族中学

《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有效教学研究》课题组

二OO六年五月二十日

---------------------------------------------------------------------------------------------------------------------- 附:主要参考文献

①《国际教育新理念》(作者:顾明远、孟繁华海南出版社2003年版)

②《教学模式》(美Bruce Joyce 、Marsha Weil、Emily Calhoun 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③《最新国外基础教育先进理念与教学模式方法通览》(作者:郭涛中国教育出版社2005年9月)

④《教育研究·试论新型教学关系的建构》(作者:张天宝、王攀峰2001年第10期)

⑤《新课程教学模式优化手册》(金版电子出版社2005年)

⑥《远程开放教育环境下开展探究式教学的探索》[J]逯文超,马培衢.中国远程教育,2002,(9)

⑦.《现代语文教育论》[M] 魏国良.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4.

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 曹宗祺, 雷实, 陆志平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⑨.《浅谈中学生课外阅读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性》[J]. 杨胜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1997,(1).

建构理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拟从新课标要求下的语文教学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的差距入手,首先分析这种差距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拉近这种差距的途径——加强阅读的指导,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针对这个似乎已经没有文章可作的话题,笔者对照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结合对新课标的解读,进一步明确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进而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提高语文素养的具体做法和要求,或许还有点旧瓶装新酒的味道。

关键词:帮助建构阅读语文素养

在新教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按照新课标施教,语文教学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毋庸讳言,我们也会发现学生念错字用别字和写病句的现象比过去多了;学生在公众场合的口语表达失了在课堂上的精彩;对作品或现实中美的赏析能力,也并未有明显的提高;甚至于有些学生对待自然和社会的日益冷漠,更让我们深感忧虑。诸如此类,都是学生语文素养不高的具体表现。所谓“语文素养”,指学生平时在语文方面的修养,包括对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语言的积累、语感、思维,及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等。

而新课标最注重的就是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最讲求的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基础。期望通过丰富的教材蕴含的人文内涵,熏陶感染学生,使他们产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在精神、道德、

社会和文化方面都得到相应的发展。由此可见,语文教学的理想与现实之间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的。

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才能拉近这种差距,切实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呢?

一方面,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如此看来,如果在建构主义思想指导下,就能形成一套新的比较有效的认知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较理想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得以拉近这种差距。

另一方面,吕叔湘先生曾将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总结为“少、慢、差、费”。具体表现为学生不能自主选择阅读,没有一定的阅读速度,达不到一定的阅读数目和积累。这就表明,语文素养不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阅读太少。想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必须加强对阅读的指导。

那么,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的地位和作用又该是怎样的呢?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认为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据此,可以设定教师的地位应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所起的主要作用应是帮助学生通过阅读建构意义,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在我看来,教师要成为意义建构的

帮助者,在帮助学生通过阅读提高语文素养过程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帮助学生形成阅读动机

苏霍姆林斯基就曾指出:“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的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给教师的建议》)。新课程标准也指出,教师的教学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由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可见,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而“情境”的创设,则是激发兴趣的最好途径。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说,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教学情境的设置,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进行。一般有运用实物演示情境,借助图画再现情境,借助蒙太奇联想情境,播放音乐渲染情境,巧用电教媒体表现情境,运用语言美美化情境。教学中可以运用教学情境,依据“文章情境”创设教学情境,展现多层次、多形态的情感场。以“文章情”为基调,以“教师情”进行引发“学生情”,进而产生和谐的教学共鸣。文章情,教师情,学生情的“三情”合一,在教学情感“黄金三角洲”内,传授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弹奏出优美的教学乐章。

如在上《童趣》时,先让学生解决一个类似“脑筋急转弯”的“难题”——香港是弹丸之地,高楼林立,将道路挤得没有了,楼与楼之间没有空间建路、相通,怎么办?建筑师们该找谁来帮助他们呢?当有学生回答出类似于“来到学校里,让同学们在楼与楼之间划上路,孩子们拿起笔,不假思索地就在楼与楼的空隙间画上楼梯,楼梯间搭上天桥,几分钟内就把成人们苦苦思索而不得其解的问题解决了。”之类的答案时,所有听课学生的心灵窗户就会因此而敞开的。加上文中所展示的质朴纯真儿童世界,怎能不让他们兴趣盎然,乐此不疲地读着、揣摩着、想象着呢?

再如,在上《化石吟》一文时,先在多媒体上播放一段系列片“探索和发现”里有关地质探究的节目,学生看着,已经被大自然奇幻所打动,继而对沧海桑田的自然环境的变迁充满了好奇。由于七年级的学生,对古化石的知识,比较生疏。也正因如此,一首《化石吟》激起了他们极大的兴趣。有了兴趣,再让他们去查资料、看录像、写调查报告,忙得不亦乐乎也就不足为奇了。因为这种学习求知的动机是发自他们内心,而不是像过去是老师强加的。

当然,除了有意地创设情境之外,还可以利用文章本身所表现的情境,因势利导,也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山的那一边》《走一步,再走一步》等富有亲和力的文章,驱使学生主动介入,唤醒他们的参与意识。于是课堂上就有了“质疑问难”、

就有了“热烈讨论”、就有了“想象和幻想”等开放而活跃的场面。

这样,我们语文老师就可以用自己的少讲,换来学生的多读多说。班上同学“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小组学习场面;图书馆,阅览室,书店里,田间地头,阡陌小巷,不时闪动着同学的身影……这种场面将不再是一种装饰。长此以往,势必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出语文研究学习的热烈氛围,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积极主动的探索过程,培养出各自的创新精神。

二、鼓励协作,倡导探究,帮助学生建构阅读意义

新的课程标准中明确的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这就告诉我们,“阅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不学会阅读,我们如何在信息量急剧膨胀的信息时代去获取有价值的内容?没有阅读,从古至今一个个科学的论断、一篇篇经典的美文如何被我们吸收并发扬光大?不重视阅读的教学,一切该具备的阅读能力又如何被学生掌握?这些都是涉及到建构理论的“意义建构”的问题。

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语文课程的四大基本理念,其中之一即“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又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不谋而合。建构主义鼓励“协作”,认为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在此过程中,每个学

习者的思维成果(智慧)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因此协作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

当然,阅读后的意义建构,才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开展讨论与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引导的方法包括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逐步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要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去纠正和补充错误的或片面的认识。具体来讲就是,帮助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时,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学会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比如在讲到《信客》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老王去世前一天到“我”家来送鸡蛋和香油这一情节所体现的意蕴,我设计了“你是否可以想象一下当时两个各自的想法?”这个小问题。在接下来学生讨论回答的过程中,有人提到了老王的善良,也有人说“我”的关心他人,似乎也没什么波澜。可突然下面冷不丁地冒出一句:“哪里啊,这里的老王也太虚伪了吧?”也许

是我平时“惯”着他们的缘故,有几个胆大些的同学总会提些“歪理”。我马上让这位同学说说理由,他说老王明明是缺钱花,一开始却假装不肯收。听到这么一说,我作思索状,若有所悟地问:“对啊,老师也有类似的疑问,不知还有哪几位同学支持我俩?”不用说,早就有人迫不及待地想起来反驳“我们”了!同学们经过一番争论,意见也就统一了下来,我也只需和刚才“发难”的同学一起“认个输”就行了。这样一来,学生因为有了这样协作和探究,对文本的把握理解又会深入许多。

这种阅读要求事实上已经是对学生进行综合文学素养的培养,绝不是简单的只要读懂就行了。也让我们的语文阅读,在掌握了知识,锻炼了能力的同时,在态度、情感和价值观上得到有效地培养,也就完成了建构理论所称的“意义建构”。

三、提供机会,多方会话,帮助学生获得阅读体验

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思想发展过程的每个早期阶段仍同由它发展而来的后期阶段并驾齐驱,同时存在。早期的精神状态……随时都可能成为头脑中各种势力的表现形式。”心理学研究表明,从童年到少年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所获得的经验,对一生的个性、气质、情感、态度、价值观、思维方式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而这种经验的获得,除了来自生活的体验外,对于在校学生特别是长期住校的学生来说,主要来自课内外的阅读。新课程标

准也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建构主义所提倡的“会话”,就成为通过阅读获得体验的最佳途径。而且这种会话,应该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的多方会话。这也就要求:

一方面,文本的阅读与体验,不可脱离文本的阅读来分析、感悟,不能架空了阅读材料。正如新课标中所说:“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能以自己的讲代替学生的阅读和体验,不应以“专家”、“权威”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而应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

另一方面,由于阅读是一种心智过程,这种过程是一种智力技能的体现,所以还要求能准确而迅速地从书面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也就是我们常讲的阅读技巧的掌握。因此,要有效的阅读,就必须对阅读者阅读的速度、方法,选择、筛选阅读材料的能力以及在阅读中需要的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等综合能力都提出相当高的要求。这些训练势必要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之下,才能逐步完成和提高阅读能力。

如学习《陈太丘与友期》一文时,就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挖掘出:“期日中”是否科学,“元方人门不顾”是否无理,“客人”究竟是什么人,文章想告诉我们什么等问题。一番热烈的讨论后,

可以趁势点拨,引出“诚信”二字,送给他们,作为他们人生的座右铭。

教学《风筝》,可以先引导学生认识鲁迅,了解鲁迅,阅读鲁迅作品。在搜集、整理材料的基础上,召开以“走近鲁迅”为话题的座谈会,然后再阅读《风筝》,读出自己的感受,允许并鼓励学生有独特的阅读体验;学习《论语》,可以让学生谈谈“我所知道的孔子”;学习《陈太丘与友期》,可以让学生讲讲《世说新语》故事;学习《山市》,可以让学生了解蒲松龄和《聊斋志异》。这些课文因为内容贴近学生,如果适当向课外延伸,既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又拓宽了语文课堂的面,还深化了对教材的理解,一举多得,这也正是自主、探究性学习追求的目标。

四、更新理念,注重落实,帮助学生巩固阅读成果

新课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要让语文课程标准的阅读要求与阅读量真正落到实处,也是对我们语文的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课题,不仅是阅读教学上的理念要更新,评价的方法与指导手段也要相应的调整。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

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课,要用更多的时间用于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每周我们可以抽出一、两节课,把学生带入阅览室上阅读课,指导学生自由选择阅读,学会为自己选择的研究课题查找相应的资料、积累资料,学习写摘记、做卡片,学习筛选信息等。在寒暑假,推荐阅读名著名篇,如《西游记》、《水浒》、《骆驼祥子》、《繁星春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除了要求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品味、揣摩、感悟、积累,逐步学会欣赏外,提倡学生在读书思考的基础上,发表独立见解,或是在活动课进行交流,或是写成读后感和同学、老师交流看法。

同时,我们还可以充分运用课文相关的材料,如每个单元后面的活动内容,课本所附的“古诗词背诵”及“名著导读”等。也要利用好大部分学生都订阅的《语文报》、《中学生天地》及《语文阅读新视野》等。真正体现每天都有阅读,每天都有积累,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这样的阅读,既不增加学生的负担,又不造成对老师的依赖。大量的有指导的阅读,并且是精品的阅读,必能提高学生综合的文学素养。所以阅读教学能否落到实处,决定了一个学生基本语文水平的高低。只有巩固了阅读的成果,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真实的体现出来。

总之,面对新的课程改革实验,我们深感自身责任重大。要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以满腔热情全身心投入到课程改革的研究中。既要有选择地进行理论的学习,又要对新课标进行深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