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知觉及其相关内容与管理

社会知觉及其相关内容与管理

第四章社会知觉及其相关内容与管理

[内容概要]本章主要包括社会知觉的概念、种类、形成过程、影响因素及偏差;组织印象的形成法则、印象管理及策略;决策行为的过程、类型、影响因素;归因偏差的概念、种类、形成因素、归因训练等。并依据社会知觉、印象管理、决策行为、归因偏差的理论对管理中的现象进行针对性管理。[学习目标]把握社会知觉、印象管理、决策行为、归因偏差的基本原理,掌握基本的操作方法,设计对应的管理方略。

第一节社会知觉的概述

个体在与其他人交往时,首先要认识、把握对方的心理状态及特征,以便对其做出比较准确的判断。而且,个体还要考察自己的心理特质、动机、态度和情感等,驾驭自己给人的印象,以便较好的与人交往。为此,个体必须广泛地收集关于他人以及自己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整理、判断和解释。这就涉及到社会知觉的问题。社会知觉是外部世界与个人心理世界建立联系的桥梁和开端。人怎样知觉别人和周围世界?为什么人们许多时候不能形成对世界客观的了解?哪些因素影响人们社会知觉的准确性?。。。。。。通过了解社会知觉的过程和知觉偏差,可以使管理者更准确地了解他人,更有效地表达自己,提高管理的有效性。

一、社会知觉的概念

知觉是指人对外界事物的整体反映,是人将感觉获得的信息进行选择、组合,从而形成完整映象的过程。普通心理学研究的知觉大多是物知觉或一般知觉,而社会心理学所研究的社会知觉,是指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自己的知觉。它包括感知、判断、推测和评价在内的社会心理活动。

社会知觉的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此前,心理学家大多局限于对物体知觉的研究过程,忽视了知觉主体本身的欲望、价值、情感等因素对知觉的影响。1947年,心理

学家布鲁纳最先提出“社会知觉”的概念,指出知觉不仅决定于客体本身,也决定于知觉者的目的、需要、态度与价值观,即指明知觉者的社会决定性。50年代之后,社会知觉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和发展,80年代之后,社会认知已经成为社会心理学的一个主要研究领域。社会认知更侧重于认知结构或图式的概念来探讨社会知觉的过程。社会认知的研究给传统的社会知觉研究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使我们更能了解社会知觉背后的认知过程。

二、社会知觉的种类与过程

(一)社会知觉的种类

1.对他人的知觉

对他人的知觉是指与他人交往时通过对他人的外部特征的观察,来判断他人的需要、动机、兴趣、情感和个性等心理活动的过程

2.人际知觉

人际知觉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知觉。是知觉者和被知觉者情感交流的过程。它是社会知觉最核心的部分。

3.角色知觉

角色知觉是指个体对于自己所处的特定的社会与组织中的地位的知觉。角色是在涉及到他人的社会活动中社会对某一特定对象所期望的一种行为模式。它反映一个人在社会系统中的地位以及相应的权利、义务、权力和职责。

4.自我知觉

自我知觉是指对自己的心理和行为状态的知觉。就是自己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是个体的自我观念。主要包括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精神自我

(二)社会知觉的过程

1.寻找意义

面对信息时,知觉者总是尽力获得一个关于刺激物的有意义的印象。人对每一则信息的理解都要依赖于信息所处的背景。

2.注重显著性信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