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1 协议栈工作原理

实验1 协议栈工作原理

1.2.1通过本实验了解协议栈的组织架构和常用API函数的使用方法。

1.3.1 硬件:

(1) ZIGBEE 调试底板一个:

图1-1 ZIGBEE 调试底板

(2) ZIGBEE 仿真器一个:

图1-2 ZIGBEE 仿真器

电源开关 电源 传感器接口

传感器接口2

传感器接口3

J-LINK 接口

ZigBee_DEBUG

复位

节点按键

拨码开关

ZigBee 按键

红外发射

指示灯 ZigBee 复位

可调电阻 USB 接口 电源(上)和状态指示灯

10PIN 下载接口

(3)ZIGBEE模块一个:

图1-3 ZIGBEE模块(4)电源一个:

图1-4 电源

(5)硬件连接图:

电源连接电脑USB

图1-5 硬件连接图

1.3.2软件

(1)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MCS-51 7.51A集成开发环境;

(2)TI Z-STACK;

(3)仿真器驱动;

ZigBee协议栈已经实现了ZigBee协议,用户可以使用协议栈提供的API进行应用程序的开发,在开发过程中完全不必关心ZigBee协议的具体实现细节,要关心的问题是:应用层的数据是使用哪些函数通过什么方式把数据发送出去或者把数据接收过来的。所以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使用ZigBee协议栈。

1.5.1认识协议栈

相信大家已经知道CC2530集成了增强型的8051内核,在这个内核中进行组网通讯时候,如果再像以前基础实验的方法来写程序,相信大家都会望而止步,ZigBee也不会在今天火起来了。所以ZigBee的生产商很聪明,比如TI 公司,他们为你搭建一个小型的操作系统(本质也是大型的程序),名叫Z-stack。他们帮你考虑底层和网络层的内容,将复杂部分屏蔽掉。让用户通过API函数就可以轻易用ZigBee。这样大家使用他们的产品也理所当然了。也就是说,协议栈是一个小操作系统。大家不要听到是操作系统就感觉到很复杂。回想我们当初学习51单片机时候是不是会用到定时器的功能?嗯,我们会利用定时器计时,令LED —秒改变一次状态。好,现在进一步,我们利用同一个定时器计时,令LED1 —秒闪烁一次,LED2 二秒闪烁一次。这样就有2个任务了。再进一步...有n个LED,就有n个任务执行了。协议栈的最终工作原理也一样。

从它工作开始,定时器不停的计时,以一定的频率计时然后给系统参考,这称为“系统时钟节拍”,像人的心脏一样不停的跳动。整个系统是依赖着这个时钟节拍去有一定节奏的循环地执行每一个任务。有发送、接收...等任务要执行时就执行。周而复始地循环查询是否有要执行的任务,这个方式称为任务轮询。

图1-6 任务轮询

1.5.2我们打开协议栈文件夹(基础实验中最后一次课搭建的环境中,安装的

ZStack-CC2530-2.2.2-1.3.0.exe,在安装路径下)Texas Instruments

\Projects\zstack。里面包含了 TI公司的例程和工具(或者在配套资料中的“实验源码”对应的例子下找到)。其中的功能我们会在用的实验里讲解。再打开Samples 文件夹:

图1-7 工程路径

Samples 文件夹里面有三个例子:GenericApp、 SampleApp、 SimpleApp,在这里们选择SampleApp对协议栈的工作流程进行讲解。

打开 \SampleApp\CC2530DB下工程文件SampleApp.eww。留意左边的工程目录,我们暂时只需要关注Zmain文件夹和App文件。

图1-8 工程文件

1.5.3任何程序都在main函数开始运行,Z-STACK也不例外。打开Zmain.C, 找到int

main( void )函数。我们大概浏览一下main函数代码:

图1-9 函数开始

/*********************************************************************

* @fn main

* @brief First function called after startup.

* @return don't care

*/

int main( void )

{

// Turn off interrupts

// 关闭总中断

osal_int_disable( INTS_ALL );

// Initialization for board related stuff such as LEDs

// 时钟,LED1-3口(P10-P11-P14)初始化配置

HAL_BOARD_INIT();

// Make sure supply voltage is high enough to run

// 检查电压

zmain_vdd_check();

// Initialize board I/O

// 关闭所有中断、关闭所有LED(4~1)、检查上次复位原因

InitBoard( OB_COLD );

// Initialze HAL drivers

// 各种功能初始化定时器、DMA、FLASH、LED、KEY、串口、SPI、AES HalDriverInit();

// Initialize NV System

// 初始化NV系统

osal_nv_init( NULL );

// Initialize the MAC

// 初始化MAC-内容在库函数里面,无法查看源码

ZMacInit();

// Determine the extended address

// 确定扩展地址(64位IEEE/物理地址)

zmain_ext_addr();

// Initialize basic NV items

// 初始化基本的NV条目

zgInit();

#ifndef NONWK

// Since the AF isn't a task, call it's initialization routine // AF初始化函数

afInit();

#endif

// Initialize the operating system

// 初始化操作系统

osal_init_system();

// Allow interrupts

// 允许中断

osal_int_enable( INTS_ALL );

// Final board initialization

// 主板最终初始化

InitBoard( OB_READY );

// Display information about this device

// 显示关于这个设备信息(IEEE)

zmain_dev_info();

/* Display the device info on the LCD */

#ifdef LCD_SUPPORTED //LCD支持

zmain_lcd_init();

#endif

#ifdef WDT_IN_PM1

/* If WDT is used, this is a good place to enable it. */

/* 如果WDT使用,这是一个好地方来启用它。 */

WatchDogEnable( WDTIMX );

#endif

osal_start_system(); // No Return from here 进入OS系统

return 0; // Shouldn't get here.

}

我们大概看了上面的代码后,可能感觉很多函数不认识。没关系,代码很有条理性,开始先执行初始化工作。包括硬件、网络层、任务等的初始化。然后执行osal_start_system();操作系统。进去后可不会回来了。在这里,我们重点了解 2个函数:

①初始化操作系统

osal_init_system();

②运行操作系统

osal_start_system()

*怎样查看函数原型?在函数名上单击右键——go to definition of…,便可以进入函数。

图1-10 查看函数原型

1.5.4我们先来看osal_init_system();系统初始化函数,进入函数。发现里面有6个初始

化函数,没事,我们需要做的是掐住咽喉。这里我们只关心 osalInitTasks();任务初始化函数。继续由该函数进入。

图1-11 任务初始化

这一下子代码更不熟悉了。不过我们可以发现,函数好像能在taskID这个变量上找到一定的规律。请看下面程序注释。

图1-12 任务初始化

void osalInitTasks( void )

{

uint8 taskID = 0;

// 分配内存,返回指向缓冲区的指针

tasksEvents = (uint16 *)osal_mem_alloc( sizeof( uint16 ) * tasksCnt);

// 设置所分配的内存空间单元值为0

osal_memset( tasksEvents, 0, (sizeof( uint16 ) * tasksCnt));

// 任务优先级由高向低依次排列,高优先级对应taskID 的值反而小

macTaskInit( taskID++ ); //macTaskInit(0) ,用户不需考虑

nwk_init( taskID++ ); //nwk_init(1),用户不需考虑

Hal_Init( taskID++ ); //Hal_Init(2) ,用户需考虑

#if defined( MT_TASK )

MT_TaskInit( taskID++ );

#endif

APS_Init( taskID++ ); //APS_Init(3) ,用户不需考虑

#if defined ( ZIGBEE_FRAGMENTATION )

APSF_Init( taskID++ );

#endif

ZDApp_Init( taskID++ ); //用户需考虑

#if defined ( ZIGBEE_FREQ_AGILITY ) || defined ( ZIGBEE_PANID_CONFLICT ) ZDNwkMgr_Init( taskID++ );

#endif

SampleApp_Init( taskID ); // 用户需考虑

}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函数对taskID个东西进行初始化,每初始化一个,taskID++。大家看到了注释后面有些写着用户需要考虑,有些则写着用户不需考虑。没错,需要考虑的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硬件平台或者其他设置,而写着不需考虑的也是不能修改的。TI公司出品协议栈已完成的东西。这里先提前卖个关子SampleApp_Init( taskID );很重要,也是我们应用协议栈例程的必需要函数,用户通常在这里初始化自己的东西。至此,osal_init_system();大概了解完毕。

1.5.5我们再来看第二个函数 osal_start_system();运行操作系统。同样用右键go to

definition 的方法进入该函数。呵呵,结果发现很不理想。甚至很多函数形式没见过。看代码:

图1-13 任务起始处

/*********************************************************************

* @fn osal_start_system

*

* @brief

*

* This function is the main loop function of the task system. It

* will look through all task events and call the task_event_processor()

* function for the task with the event. If there are no events (for

* all tasks), this function puts the processor into Sleep.

* This Function doesn't return.

*

* @param void

*

* @return none

*/

void osal_start_system( void )

{

#if !defined ( ZBIT ) && !defined ( UBIT )

for(;;) // Forever Loop

#endif

{

uint8 idx = 0;

//在osal_timer_activate()函数中开启了系统节拍

osalTimeUpdate(); // MAC计时

Hal_ProcessPoll(); // This replaces MT_SerialPoll() and osal_check_timer(). //更新系统时钟,同时查看硬件方面是否有时间发生,如串口是否收到数据,是否有按键按下等信息。

do {

if (tasksEvents[idx]) // Task is highest priority that is ready.任务是最高优先级,已经准备好 {

break; // 一旦有高优先级任务准备好,就用break跳出,去执行准备好的任务

}

} while (++idx < tasksCnt);//循环查看是否有事件发生

if (idx < tasksCnt)

{

uint16 events;

halIntState_t intState;

HAL_ENTER_CRITICAL_SECTION(intState); //关中断

events = tasksEvents[idx];//读取准备好的任务中的待执行的事件

tasksEvents[idx] = 0; // Clear the Events for this task.

//本任务运行完了,要对其清空,为后面要运行的任务让路 HAL_EXIT_CRITICAL_SECTION(intState);// 开中断

events = (tasksArr[idx])( idx, events );// 执行准备好的任务事件,此处返回

的events为还没被执行的事件

HAL_ENTER_CRITICAL_SECTION(intState); //关中断

// Add back unprocessed events to the current task.

// 重新将未处理的事件添加到当前任务

tasksEvents[idx] |= events;

HAL_EXIT_CRITICAL_SECTION(intState); //开中断

}

#if defined( POWER_SAVING )

else // Complete pass through all task events with no activity?

// 完整的通过所有任务事件没有活动吗?

{

osal_pwrmgr_powerconserve(); // Put the processor/system into sleep

// 把处理器/系统进入睡眠

}

#endif

}

}

我们来关注一下events = tasksEvents[idx]; 进入tasksEvents[idx]数组定义,发现恰好在刚刚osalInitTasks( void )函数上面。而且taskID一一对应。这就是初始化与调用的关系。taskID把任务联系起来了。

图1-14 初始化任务要与执行任务数组顺序一一对应

1.5.6关于协议栈的介绍先到这里,其他会在以后的实例中结合程序来介绍,这样会更直

图1-15 协议栈系统初始化流程图

图1-16 Z-STACK协议栈架构和操作系统实体

对于用户来说,一般情况下只需要新增加三个编写文件即可开发:SampleApp.c,SampleApp.h,Osal_SampleApp.c。这三个文件是和用户密切相关的。

思考题

1、了解与熟悉协议栈的主要工作流程。

DCDC直流斩波电路地仿真

电力电子电路建模与仿真实验实验二 DC/DC直流斩波电路的仿真 姓名: 所在院系: 班级: 学号:

一、实验目的 1 进一步掌握PSIM软件的使用方法。 2 学习常用直流斩波电路的建模与仿真方法。 3 加深理解各斩波电路的工作原理和不同变换特性。 二、实验内容、步骤与结果 1 降压斩波电路 (1)、按图2-1设计仿真电路,设置电路参数,使其工作在连续模式,记录开关电压,输出电压与电流的波形及相应的仿真参数。 图2-1(电路原理图)

连续电路参数:L =1H ;R =100欧;F=50HZ;E=100V;占空比:0.8; 仿真时间t=0.1s。 仿真波形: 图2-1-1(连续模式) (2)、改变电路参数,使其工作在非连续模式,在记录开关电压、输出电压与电流的波形及相应得的真参数。 非连续电路参数:L =0.1H ;R =100欧;F=50HZ;E=200V;占空比:0.6;仿真时间t=1s。 仿真波形:

图2-1-2(非连续电路续模式) (3)、测量输出电压的直流分量,分析它与占控比的关系,并与理论值进行对比。电压的直流分量与波形:80V 实验结果分析: (1)电压的直流分量计算公式:α 其中a=0.8,且E=100 故理论计算值U0=80 实际测量值U0=80 可见直流电压分量与占空比成正比。实际测量值与理论计算值相差无几, 极为接近。说明仿真是很准确的,结果真实可信。 2 升压斩波电路 (1)、按图2-2设计仿真电路,设置电路参数,使其工作在连续模式,记录开关电压,输出电压与电流的波形及相应的仿真参数。

图2-2(电路原理图及改进电路) 连续电路参数L =20mH ;R =20欧姆;C=220uF;F=1000HZ;E=100V;占空比:0.5 ;仿真时间t=50ms。

实验四 直流斩波电路的性能研究

实验四直流斩波电路的性能研究 一.实验目的 熟悉降压斩波电路(Buck Chopper)、升压斩波电路(Boost Chopper)和升降压斩波电路(Boost-Buck Chopper)的工作原理,掌握这三种基本斩波电路的工作状态及波形情况。 二.实验内容 1.熟悉SG3525芯片。 2.降压斩波电路的波形观察及电压测试。 3.升压斩波电路的波形观察及电压测试。 4.升降压斩波电路的波形观察及电压测试。 三.实验设备及仪器 1.NMCL-22现代电力电子电路和直流脉宽调速实验箱。 2.双踪示波器。 四.实验方法 1.熟悉SG3525。 闭合开关S1,观察SG3525的13端子,将有方波输出。调节“脉冲宽度调节”电位器RP,可调节占空比。 2.按照实验箱上所示电路 (1)任意选择电阻、电感和电容,分别组成降压斩波电路(Buck Chopper)、升压斩波电路(Boost Chopper)和升降压斩波电路(Boost-Buck Chopper)。 (2)闭合开关S8,接通主电路。观察UPW输出的方波信号,记录占空比α。观察输入电压u i、输出电压u0的波形。 (3)改变负载R、电感L、电容C的值,观察电压u i和u0的波形有何变化。并据此判断各个器件值的大小。 (4)实验完成后,断开主电路电源,拆除所有导线。 五.注意事项: 实验过程当中先加控制信号,后加“主电路电源2”。(即,先合S1,后合S8。)六.实验报告 记录在某一占空比D下,降压斩波电路中,输入电压u i波形,输出电压u0波形,计算Ui、Uo,并绘制降压斩波电路的Uo/Ui-α曲线,与理论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并讨论产生差异的原因。

直流斩波器工作原理

直流斩波器工作原理 直流斩波器(D.C. Chopper)又称为截波器,它是将电压值固定的直流电,转换为电压值可变的直流电源装置,是一种直流对直流的转换器(DC to DC Converter)已被被广泛使用,如直流电机之速度控制、交换式电源供应器(Switching-Power-Supply)等。 二.基本原理 直流斩波器乃利用功率组件对固定电压之电源做适当之切割以达成负载端电压改变之目的。若其输出电压较输入之电源电压低,则称为降压式(Buck )直流斩波器,若其输出电压较输入之电源电压高,则称为升压式(Boost)直流斩波器;如图1(a)所示为直流斩波器基本电路图,图1(b)所示为负载电压波形,可看出当直流斩波器导通(Ton)时,负载端之电压Vo等于电源电压Vs,当直流斩波器截止(Toff)时,负载端之电压Vo为0,如此适当的控制直流斩波器可使直流电源断续的出现在负载测,只要控制直流斩波器的导通时间,即 图1.1直流斩波器基本原理 可改变负载的平均电压。 由图1.1(b)可看出输出电压之峰值等于电源电压Vs,而输出电压之平均值Vo 随Ton之时间而变。而最常见之改变方式为 1.周期T固定,导通时间Ton改变,称脉波宽度调变(Pulse-width Modulation PWM)。 2.导通时间Ton固定,周期T改变,称频率调变(Frequency Modulation FM)。

3.周期T及导通时间Ton 同时改变,即波宽调变及频率调变混合使用。 在实际应用中,因直流斩波器常需在负载端接上滤波电感及滤波电容,若频率改变过大对电感及电容影响大,因此 多数采用脉波宽度调变。 直流斩波器依负载电压及负载电流极性来区分可分为下列三种︰ 1. 单象限直流斩波器。 2. 两象限直流斩波器。 3. 四象限直流斩波器。 如图1.2(a)所示为单象限直流斩波器示意图,其负载电压及负载电流皆为正;如图1.2(b)所示负载电压为正,负载电流有正有负称两象限直流斩波器;若负载电压有正有负,负载电流亦有正有负,称四象限直流斩波器如图1.2(c)所示。本系统可依接线方式改变,达成上述三种直流斩波器。

实验四·直流斩波电路BUCK电路

实验四 直流降压斩波电路 一实验目的 1.理解降压斩波电路的工作原理及波形情况,掌握该电路的工作状态及结果。 2.研究直流降压斩波电路的全过程 3.掌握降压斩波电路MATLAB 的仿真方法,会设置各模块的参数。 二预习内容要点 1. 降压斩波电路工作的原理及波形 2. 输入值输出值之间的关系 三 实验内容及步骤 1.降压斩波电路(Buck Chopper)的原理图如图 2.1所示。 图中V 为全控型器件,选用IGBT 。D 为续流二极管。由图4-12b 中V 的栅极电压波形UGE 可知,当V 处于通态时,电源Ui 向负载供电,UD=Ui 。当V 处于断态时,负载电流经二极管D 续流,电压UD 近似为零,至一个周期T 结束,再驱动V 导通,重复上一周期的过程。负载电压的平均值为: 式中ton 为V 处于通态的时间,toff 为V 处于断态的时间,T 为开关周期,α为导通占空比,简称占空比或导通比(α=ton/T)。由此可知,输出到负载的电压平均值UO 最大为Ui ,若减小占空比α,则UO 随之减小,由于输出电压低于输入电压,故称该电路为降压斩波电路。 2.(1)器件的查找 以下器件均是在MATLAB R2017b 环境下查找的,其他版本类似。有些常用的器件比如示波器、脉冲信号等可以在库下的Sinks 、Sources 中查找;其他一些器件可以搜索查找 (2)连接说明 有时查找出来的器件属性并不是我们想要的例如:示波器可以双击示波器进入属性后进行设置。 图2.1

(3)参数设置 1.双击直流电源把电压设置为200V。负载电动势20V。’ 2.双击脉冲把周期设为0.001s,占空比设为30%,40%,80%,(可多设几组)延迟角设为30度,由于属性里的单位为秒,故把其转换为秒即,30×0.02/360; 3.双击负载把电阻设为10Ω,电感设为0.1H; 4.双击示波器把Number of axes设为3,同时把History选项卡下的Limit data points to last前面的对勾去掉; 5.晶闸管和二极管参数保持默认即可 四仿真及其结果 降压斩波仿真电路图 仿真波形及分析 占空比为40%

电力电子技术I-实验1-直流斩波电路

课程名称:电力电子技术指导老师:马皓成绩: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名称:直流斩波电路的研究实验类型:_________________同组学生姓名:___________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七、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六种直流斩波电路(Buck、Boost、Buck-Boost、Cuk、Sepic、Zeta)的工作原理与 特点; 2、掌握六种直流斩波电路在负载电流连续工作时的工作状态以及负载波形。 二、实验内容 1、分别按照六种直流斩波电路的结构分别连接对应的试验电路; 2、分别观察六种不同直流斩波电路在电路不同占空比的PWN波时的工作情况,并记录负载 电压,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分析实验结果。 、 三、主要实验设备与仪器 1、MPE-I电力电子探究性实验平台 2、NMCL-22H直流斩波电路 3、NMCL-22H-CK直流斩波电路插卡

4、NMCL-50数字直流表 5、示波器 四、实验线路 1、Buck chopper降压斩波电路 (1)将PWN波形发生器的占空比调节电位器左旋到底(使占空比最小),输出端“VG-T”端接到斩波电路中IGBT管VT的”G“端,将PWN的”地“接到斩波电路中IGBT的”E“端,按照下图接成Buck chopper斩波器; (2)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电源开关,用示波器观察PWN输出波形,调节PWN触发器的电位器RP1,即改变触发脉冲的占空比记录占空比10%~80%实际负载电压,观察PWN占空比分别为10%、50%、80%下的负载电压波形。 ` 2、Boost chopper升压斩波电路 (1)按照下图接成Boost chopper电路,电感电容任选,负载电阻为R; (2)参照Buck chopper斩波电路,改变触发脉冲的占空比记录占空比10%~80%实际负载电压; (3)观察PWN占空比分别为10%、50%、80%下的负载电压波形。 3、Buck-Boost chopper升压斩波电路

直流斩波电路设计与仿真.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导老师: 专业: 设计时间:

目录 1.降压斩波电路 (6) 一.直流斩波电路工作原理及输出输入关系 (12) 二.D c/D C变换器的设计 (18) 三.测试结果 (19) 四.直流斩波电路的建模与仿真 (29) 五.课设体会与总结 (30) 六.参考文献 (31)

摘要 介绍了一种新颖的具有升降压功能的DC /DC 变换器的设计与实现,具体地分析了该DC /DC 变换器的设计(拓扑结构、工作模式和储能电感参数设计),详细地阐述了该DC /DC 变换器控制系统的原理和实现,最后给出了测试结果 关键词:DC /DC 变换器,降压斩波,升压斩波,储能电感,直流开关电源,PWM ;直流脉宽调速 一.降压斩波电路 1.1 降压斩波原理: R E U I E E T t t t E t U M on off on on -= ==+=000α 式中on t 为V 处于通态的时间;off t 为V 处于断态的时间;T 为开关周期;α为导通占空比,简称占空比火导通比。 根据对输出电压平均值进行调制的方式不同,斩波电路有三种控制方式: 1) 保持开关周期T 不变,调节开关导通时间on t 不变,称为PWM 。 2) 3) on t i E M

1.2 工作原理 1)t=0时刻驱动V导通,电源E向负载供电,负载电压u o=E,负载电流i o 按指数曲线上升 2)t=t1时刻控制V关断,负载电流经二极管VD续流,负载电压u o近似为零,负载电流呈指数曲线下降。为了使负载电流连续且脉动小通常使串接的电感L值较大 ●基于“分段线性”的思想,对降压斩波电路进行解析 ●从能量传递关系出发进行的推导 ●由于L为无穷大,故负载电流维持为I o不变

存储器的工作原理

存储器的工作原理 1、存储器构造 存储器就是用来存放数据的地方。它是利用电平的高低来存放数据的,也就是说,它存放的实际上是电平的高、低,而不是我们所习惯认为的1234这样的数字,这样,我们的一个谜团就解开了,计算机也没什么神秘的吗。 图2

图3 让我们看图2。这是一个存储器的示意图:一个存储器就像一个个的小抽屉,一个小抽屉里有八个小格子,每个小格子就是用来存放“电荷”的,电荷通过与它相连的电线传进来或释放掉,至于电荷在小格子里是怎样存的,就不用我们操心了,你可以把电线想象成水管,小格子里的电荷就像是水,那就好理解了。存储器中的每个小抽屉就是一个放数据的地方,我们称之为一个“单元”。 有了这么一个构造,我们就可以开始存放数据了,想要放进一个数据12,也就是00001100,我们只要把第二号和第三号小格子里存满电荷,而其它小格子里的电荷给放掉就行了(看图3)。可是问题出来了,看图2,一个存储器有好多单元,线是并联的,在放入电荷的时候,会将电荷放入所有的单元中,而释放电荷的时候,会把每个单元中的电荷都放掉,这样的话,不管存储器有多少个单元,都只能放同一个数,这当然不是我们所希望的,因此,要在结构上稍作变化,看图2,在每个单元上有个控制线,我想要把数据放进哪个单元,就

给一个信号这个单元的控制线,这个控制线就把开关打开,这样电荷就可以自由流动了,而其它单元控制线上没有信号,所以开关不打开,不会受到影响,这样,只要控制不同单元的控制线,就可以向各单元写入不同的数据了,同样,如果要某个单元中取数据,也只要打开相应的控制开关就行了。 2、存储器译码 那么,我们怎样来控制各个单元的控制线呢?这个还不简单,把每个单元的控制线都引到集成电路的外面不就行了吗?事情可没那么简单,一片27512存储器中有65536个单元,把每根线都引出来,这个集成电路就得有6万多个脚?不行,怎么办?要想法减少线的数量。我们有一种方法称这为译码,简单介绍一下:一根线可以代表2种状态,2根线可以代表4种状态,3根线可以代表几种,256种状态又需要几根线代表?8种,8根线,所以65536种状态我们只需要16根线就可以代表了。 3、存储器的选片及总线的概念 至此,译码的问题解决了,让我们再来关注另外一个问题。送入每个单元的八根线是用从什么地方来的呢?它就是从计算机上接过来的,一般地,这八根线除了接一个存储器之外,还要接其它的器件,如图4所示。这样问题就出来了,这八根线既然不是存储器和计算机之间专用的,如果总是将某个单元接在这八根线上,就不好了,比如这个存储器单元中的数值是0FFH另一个存储器的单元是00H,那么

第3章直流斩波电路答案

第3章直流斩波电路 填空题: 1.直流斩波电路完成得是直流到________的变换。 2.直流斩波电路中最基本的两种电路是________和________。 3.斩波电路有三种控制方式: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4.升压斩波电路的典型应用有________和________等。 5.升降压斩波电路呈现升压状态的条件为________。 斩波电路电压的输入输出关系相同的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斩波电路和Zeta斩波电路具有相同的输入输出关系,所不同的是:________的电源电流和负载电流均连续, ________的输入、输出电流均是断续的,但两种电路输出的电压都为________极性的。 8.斩波电路用于拖动直流电动机时,降压斩波电路能使电动机工作于第________象限,升压斩波电路能使电动机工作于第________象限,________电路能使电动机工作于第1和第2象限。 9.桥式可逆斩波电路用于拖动直流电动机时,可使电动机工作于第________象限。 10.复合斩波电路中,电流可逆斩波电路可看作一个________斩波电路和一个________斩波电路的组合;多相多重斩波电路中,3相3重斩波电路相当于3个________斩波电路并联。

简答题: 11.画出降压斩波电路原理图并简述其工作原理。 12.画出升压斩波电路原理图并简述其基本工作原理。 13.试分别简述升降压斩波电路和Cuk斩波电路的基本原理,并比较其异同点。 14.试绘制Speic斩波电路和Zeta斩波电路的原理图,并推导其输入输出关系。 15.分析题图3-15a所示的电流可逆斩波电路,并结合题图3-15b的波形,绘制出各个阶段电流流通的路径并标 明 电 流 方 向。 16.对于题图3-16所示的桥式可逆斩波电路,若需使电动机工作于反转电动状态,试分析此时电路的工作情况,

有机浮栅存储器的工作原理

有机浮栅存储器的工作原理 1.1 有机场效应晶体管(OFET)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1.1.1 有机场效应晶体管的基本结构 有机场效应晶体管的具有很多的优点:材料来源广、可以大量生产和能够实现低成本、可与柔性衬底兼容。应用前景十分广泛,如有机集成电路、存储器件、柔性显示屏等。自20世纪80年代有机场效应晶体管诞生,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得到迅速发展,到目前为止,一些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已经得到实用化的程度,在载流子迁移率、开关电流比方面已经可与非晶硅相媲美。 有机场效应晶体管按照源漏极和有机半导体的相对位置有两种结构(图2-1)底接触和顶接触,按照沟道中起传输作用的载流子的种类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种:n沟道场效应晶体管和p沟道场效应晶体管[8,9]。 图2-1 两种OFET结构:顶接触(左) 底接触(右) 1.1.2 有机场效应晶体管的工作原理 有机场效应晶体管的工作原理与无机场效应晶体管的工作原理类似。下面通过对一个顶接触的p-沟的OFET进行分析,如图2-2所示:

图2-2 有机场效应管的原理示意图 我们在栅极上施加一个相对于源极的负偏压时(源极是接地的),栅极表面出现负电荷,相应的在沟道表面感应出正电荷。当增大栅极电压时,在沟道表面形成积累层并进而形成含有可动载流子-空穴-的薄层,源漏之间的电流主要是由空穴贡献,这是与无机场效应晶体管最大的不同,通过控制栅极电压来改变沟道中空穴的数量,进而控制漏极电流[10]。 由于我们使用的是有机材料作为有源区,我们在引用传统的EEPROM的模型时必须要进行修改。在本文中,我们考虑了Pool-Frenkel效应[11],在半导体和绝缘层接触面的电荷,接触势垒,陷阱效应,采用修正以后的漂移-扩散模型(DDM)[12],借助TCAD求解泊松方程和连续性方程(2-1),(2-2),(2-3)[13],来模拟有机场效应晶体管的电学特性。 其中为静电势,为有机材料的介电常数,G为产生率, 和分别为捕获的电子和空穴的密度,和分别为电子和空穴的 电流密度。R是电子和空穴的复合率。[14,15],

PWM直流斩波电路分析及测试

实验四 PWM直流斩波电路分析及测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Buck—Boost变换器的工作原理、特点与电路组成。 2.熟悉Buck—Boost变换器连续与不连续工作模式的工作波形图。 3.掌握Buck—Boost变换器的调试方法。 二.实验内容 1.连接实验线路,构成一个实用的Buck—Boost变换器。 2.调节占空比,测出电感电流i L处于连续与不连续临界状态时的占空比D,并与理论值相比较。3.将电感L增大一倍,测出i L处于连续与不连续临界状态时的占空比D,并与理论值相比较。4.测出连续与不连续工作状态时的V be、V ce、V D、V L、i L、i C、i D等波形。 5.测出直流电压增益M=V O/V S与占空比D的函数关系。 6.测试输入、输出滤波环节分别对输入电流i S与输出电流i O影响。 三.实验线路 四.实验设备和仪器 1.MCL-08直流斩波及开关电源实验挂箱 2.万用表

3. 双踪示波器 五.实验方法 1.检查PWM 信号发生器与驱动电路工作是否正常 连接有关线路,观察信号发生器输出与驱动电路的输出波形是否正常,如有异常现象,则先设法排除故障。 2.电感L=1.48mH ,电感电流i L 处于连续与不连续临界状态时的占空比D 测试 将“16”与“18”、“21”与“4”、“22”与“5”、“19”与“6”、“1”与“4”、“9”与“12”相连,即按照以下表格连线。 16 18 21 4 22 5 19 6 1 4 9 12 合上开关S1与S2、S3、S4,用示波器观察“7”与“13”(即i L )之间波形,然后调节RP1使i L 处于连续与 不连续的临界状态,记录这时候的占空比D 与工作周期T 。 3.L=1.48mH ,测出处于连续与不连续临界工作状态时的V be (“5”~“6”)、V ce (“4”~“6”)、V D (“9”~“8”)、i L (“7”~“13”)、i C (“6”~“7”)、i D (“8”~“7”)等波形 调节RP1,使i L 处于连续与不连续临界工作状态,用示波器测出GTR 基-射极电压V be 与集-射极电压V ce ;二极管VD 阴极与阳极之间电压V D ;电感L 3两端电压V L ;电感电流i L ;三极管集电极电流i C 以及二极管电流i D 等波形。 4.L=1.48mH,测出连续工作状态时的V be 、V ce 、V D 、i L 、i C 、i D 等波形 调节RP1左旋到底,使i L 处于连续工作状态,用双踪示波器观察上述波形。 5.L=1.48mH,测出不连续工作状态时的V be 、V ce 、V D 、i L 、i C 、i D 等波形 调节RP1右旋到底,使i L 处于不连续工作状态,用双踪示波器观察上述波形。 6.L=3.07mH ,i L 处于连续与不连续临界状态时的占空比D 测试 将开关S2断开,观察i L 波形,调节RP1,使i L 处于连续与不连续的临界状态,记录这时候的占空比D 与工作周期T 。 7.L=3.07mH ,测出连续工作状态时的V be 、V ce 、V D 、i L 、i C 、i D 等波形 调节RP1,使i L 处于连续工作状态,测试方法同前。 8.L=3.07mH ,测出不连续工作状态时的V be 、V ce 、V D 、i L 、i C 、i D 等波形 9.测出M=V O /V S 与占空比D 的函数关系 (1)L=1.48mH ,占空比D 从最小到最大范围内,测试5~6个D 数据,以及与此对应的输出电压V O 。(占空比D 用示波器观察, V O 、V S 用万用表测量,V s (V cc ~“14”)、V o (“12”~“15”)【红色为临界时的数值】 (2)L=3.07mH ,测试方法同上。 10.输入滤波器功能测试(断开电源S 1 开关再接线) 有与没有输入滤波器时,电源电流(即15~14两端)波形测试(用示波器AC 档观察)。 D 0.18 0.34 0.41 0.53 0.60 0.68 0.71 0.75 0.83 Vo (V ) -8.32 -15.43 -18.82 -22.26 -25.24 -29.06 -29.91 -33.45 -33.50 M=Vo/Vs -0.555 -1.029 -1.255 -1.484 -1.683 -1.937 -1.994 -2.230 -2.300 D 0.16 0.23 0.37 0.45 0.50 0.60 0.68 0.75 0.83 Vo (V ) -6.15 -9.18 -12.58 -14.83 -16.84 -19.19 -26.96 -31.16 -33.84 M=Vo/Vs -0.410 -0.612 -0.839 -0.989 -1.123 -1.279 -1.797 -2.077 -2.256

实验四 直流斩波电路实验

实验四直流斩波电路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加深理解斩波器电路的工作原理 2.掌握斩波器的主电路,触发电路的调试步骤和方法。 3.熟悉斩波器各点的波形。 二.实验内容 1.触发电路调试 2.斩波器接电阻性负载。 3.斩波器接电阻—电感性负载。 三.实验线路与原理 本实验采用脉宽可调逆阻型斩波器。其中VT1为主晶闸管,当它导通后,电源电压就加在负载上。VT2为辅助晶闸管,由它控制输出电压的脉宽。C和L1为振荡电路,它们与VT2、VD1、L2组成VT1的换流关断电路。斩波器主电路如图4-14所示。接通电源时,C经VD1,负载充电至+Udo,VT1导通,电源加到负载上,过一段时间后VT2导通,C和L1产生振荡,C上电压由+Vdo变为-Vdo,C经VD1和VT1反向放电,使VT1、VT2关断。 从以上斩波器工作过程可知,控制VT2脉冲出现的时刻即可调节输出电压的脉宽,从而达到调压的目的,VT1、VT2的脉冲间隔由触发电路决定。 四.实验设备及仪器 1.MCL系列教学实验台主控制屏。 2.MCL—18组件(适合MCL—Ⅱ)或MCL—31组件(适合MCL—Ⅲ)。 3.MCL—33组件或MCL—53组件(适合MCL—Ⅱ、Ⅲ、Ⅴ)。 4.MCL—06组件或MCL—37 5.MEL—03三相可调电阻器(或自配滑线变阻器450 ,1A) 6.双踪示波器 7.万用表

五.注意事项 1.斩波电路的直流电源由三相不控整流桥提供,整流桥的极性为下正上负,接至斩波电路时,极性不可接错。 2.实验时,每次合上主电源前,须把调压器退至零位,再缓慢提高电压。 3.实验时,若负载电流过大,容易造成逆变失败,所以调节负载电阻,电感时,需注意电流不可超过0.5A。 4.若逆变失败,需关断主电源,把调压器退至零位,再合上主电源。 5.实验时,先把MCL-18的给定调到0V,再根据需要调节。 六.实验方法 1.触发电路调试 打开MCL—06面板右下角的电源开关(或接人MCL—37低压电源)。 调节电位器RP,观察“2”端的锯齿波波形,锯齿波频率为100Hz左右。 调节“3”端比较电压(由MCL-18给定提供),观察“4”端方波能否由0.1T连续调至0.9T(T为斩波器触发电路的周期)。 用示波器观察“5”、“6”端脉冲波形,是否符合相位关系。 用示波器观察输出脉冲波形,测量触发电路输出脉冲的幅度和宽度。 2.斩波器带电阻性负载 按图2-14实验线路连好斩波器主电路,接上电阻负载(可采用两只900Ω电阻并联),并调节电阻负载至最大,并将触发电路的输出G1、K1、G2、K2分别接至VT1、VT2的门极和阴极。 三相调压器逆时针调到底,合上主电源,调节主控制屏U、V、W输出电压至线电压为110V。用示波器观察并记录触发电路“1”、“2”、“4”、“5”、“6”端及U G1K1、U G2K2的波形,同时观察并记录输出电压u d=f(t),输出电流id=f(t),电容电压u c=f (t)及晶闸管两端电压u VT1=f(t)的波形,并注意各波形间的相位关系。 调节“3”端电压,观察在不同τ(即U G1K1和U G2K2脉冲的间隔时间)时u d的波形,并记录U d和τ数值,从而画出U d=f(τ/T)的关系曲线。其中τ/T为占空比。 注意负载电阻不可以太小,否则电流太大容易造成斩波失败。 3.斩波器带电阻,电感性负载 断开电源,将负载改接成电阻电感。然后重复电阻性负载时同样的实验步骤。 六.实验报告 1.整理记录下的各波形,画出各种负载下U=f(τ/T)的关系曲线。 2.讨论分析实验中再现的各种现象。

直流斩波电路工作原理

直流斩波电路工作原理-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直流斩波电路工作原理及输出输入关系 升压斩波电路(Boost Chopper ) 升压斩波电路 假设L 和C 值很大。 处于通态时,电源E 向电感L 充电,电流恒定1i ,电容C 向负载R 供电,输出电压0u 恒定。 断态时,电源E 和电感L 同时向电容C 充电,并向负载提供能量。 设V 通态的时间为on t ,此阶段L 上积蓄的能量为on t Ei 1 设V 断态的时间为off t ,则此期间电感L 释放能量为off t i E u 10)(- 稳态时,一个周期T 中L 积蓄能量与释放能量相等: on t Ei 1=off t i E u 10)(- 化简得 E t T E t t t u off off off on =+=0 off t T ——升压比;升压比的倒数记作β ,即off t T =β β和α的关系:a +β=1 所以输出电压为 E E u αβ -==1110

升降压斩波电路 (buck -boost Chopper) 降压斩波电路 V 通时,电源E 经V 向L 供电使其贮能,此时电流为1i ,同时,C 维持输出电压恒定并向负载R 供电,这时E u L =。 V 断时,L 的能量向负载释放,电流为2i 。负载电压极性为上负下正,与电源电压极性相反,这时0u u L -=。 稳态时,一个周期T 内电感L 两端电压L u 对时间的积分为零,即 ???=-=+=T off on T t off L t on L L t u Et dt u dt u dt u on on 00)(0)(0 所以输出电压为: E E t T t E t t u oN on off on αα-=-== 10 (on t 为 V 处于通态的时间,off t 为V 处于断态的时间)

直流斩波电路工作原理

直流斩波电路工作原理及输出输入关系 升压斩波电路(Boost Chopper ) 升压斩波电路 假设L 和C 值很大。 处于通态时,电源E 向电感L 充电,电流恒定1i ,电容C 向负载R 供电,输出电压0u 恒定。 断态时,电源E 和电感L 同时向电容C 充电,并向负载提供能量。 设V 通态的时间为on t ,此阶段L 上积蓄的能量为on t Ei 1 设V 断态的时间为off t ,则此期间电感L 释放能量为off t i E u 10)(- 稳态时,一个周期T 中L 积蓄能量与释放能量相等: on t Ei 1=off t i E u 10)(- 化简得 E t T E t t t u o f f o f f o f f on =+=0 off t T ——升压比;升压比的倒数记作β ,即off t T =β β和α的关系:a +β=1 所以输出电压为 E E u αβ -==1110

升降压斩波电路 (buck -boost Chopper) 降压斩波电路 V 通时,电源E 经V 向L 供电使其贮能,此时电流为1i ,同时,C 维持输出电压恒定并向负载R 供电,这时E u L =。 V 断时,L 的能量向负载释放,电流为2i 。负载电压极性为上负下正,与电源电压极性相反,这时0u u L -=。 稳态时,一个周期T 内电感L 两端电压L u 对时间的积分为零,即 ???=-=+=T off on T t off L t on L L t u Et dt u dt u dt u on on 00)(0)(0 所以输出电压为: E E t T t E t t u oN on off on α α-=-==10 (on t 为 V 处于通态的时间,off t 为V 处于断态的时间)

直流斩波电路

第3章直流斩波电路 主要内容:降压斩波电路、升压斩波电路、升降压斩波电路、复合斩波电路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重点:降压斩波电路、升压斩波电路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难点:升压斩波电路的工作原理 基本要求:掌握降压斩波电路、升压斩波电路、升降压斩波电路的结构与工作原理,了解复合斩波电路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直流斩波电路(DC Chopper)将直流电变为另一固定电压或可调电压的直流电,也称为直接直流直流变换器(DC/DC Converter)。 直流斩波电路的种类 6种基本斩波电路:降压斩波电路、升压斩波电路、升降压斩波电路、Cuk斩波电路、Sepic斩波电路和Zeta斩波电路,其中前两种是最基本的电路。 复合斩波电路——不同基本斩波电路组合 多相多重斩波电路——相同结构基本斩波电路组合 1 基本斩波电路 重点:最基本的2种——降压斩波电路和升压斩波电路。 (1) 降压斩波电路 斩波电路的典型用途之一是拖动直流电动机,也可带蓄电池负载,两种情况下负载中均会出现反电动势,如图3-1中E m所示。为使i o连续且脉动小,通常使L值较大。 数量关系 电流连续时,负载电压平均值 (3-1) a——导通占空比,简称占空比或导通比 U o最大为E,减小a,U o随之减小——降压斩波电路。也称为Buck变换器。 负载电流平均值I=U d/R (3-2) 电流断续时,U o平均值会被抬高,一般不希望出现 斩波电路三种控制方式 a 脉冲宽度调制(PWM)或脉冲调宽型——T不变,调节t on,应用最多 b 频率调制或调频型——t on不变,改变T c 混合型——t on和T都可调,使占空比改变

图3-1降压斩波电路的原理图及波形 a)电路图b)电流连续时的波形c)电流断续时的波形 2 升压斩波电路 (1) 升压斩波电路的基本原理 工作原理:

实验四·直流斩波电路BUCK电路

实验四直流降压斩波电路 一实验目的 1.理解降压斩波电路的工作原理及波形情况,掌握该电路的工作状态及结果。 2.研究直流降压斩波电路的全过程 3.掌握降压斩波电路MATLAB的仿真方法,会设置各模块的参数。 二预习内容要点 1. 降压斩波电路工作的原理及波形 2. 输入值输出值之间的关系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降压斩波电路(Buck Chopper)的原理图如图 2.1所示。 图中V为全控型器件,选用IGBT。D为续流二极管。由图4-12b中V的栅极电压波形UGE可知,当V处于通态时,电源Ui向负载供电,UD=Ui。当V处于断态时,负载电流经二极管D续流,电压UD近似为零,至一个周期T结束,再驱动V导通,重复上一周期的过程。负载电压的平均值为: 式中ton为V处于通态的时间,toff为V处于断态的时间,T为开关周期,α为导通占空比,简称占空比或导通比(α=ton/T)。由此可知,输出到负载的电压平均值UO最大为Ui,若减小占空比α,则UO随之减小,由于输出电压低于输入电压,故称该电路为降压斩波电路。 图2.1

2.(1)器件的查找 以下器件均是在MATLAB R2017b环境下查找的,其他版本类似。有些常用的器件比如示波器、脉冲信号等可以在库下的Sinks、Sources中查找;其他一些器件可以搜索查找 (2)连接说明 有时查找出来的器件属性并不是我们想要的例如:示波器可以双击示波器进入属性后进行设置。 (3)参数设置 1.双击直流电源把电压设置为200V。负载电动势20V。’ 2.双击脉冲把周期设为0.001s,占空比设为30%,40%,80%,(可多设几组)延迟角设为30度,由于属性里的单位为秒,故把其转换为秒即,30×0.02/360; 3.双击负载把电阻设为10Ω,电感设为0.1H; 4.双击示波器把Number of axes设为3,同时把History选项卡下的Limit data points to last前面的对勾去掉; 5.晶闸管和二极管参数保持默认即可 四仿真及其结果

存储程序工作原理

一、存储程序工作原理 二、计算机的三个基本能力:一是采用二进制,二是能够存储程序,三是能够自动地执行程序。 三、计算机是利用“存储器”(内存)来存放所要执行的程序的,而称之为CPU的部件可以依次从存储器中取出程序中的每一条指令,并加以分析和执行,直至完成全部指令任务为止。 四、总线(Bus):是微型计算机中用于连接CPU、存储、输入/输出接口等部件的一组信号线和控制电路,是系统内各种部件之间共享的一组公共数据传输线路。 五、回收站:硬盘的部分存储区域 六、文件:新建打开保存另存为页面设置打印 七、编辑:撤消重复复制粘贴查找替换 八、格式:字体段落分栏文字方向背景 九、表格:绘制表格插入表格合并单元格绘制斜线表头表格属性 十、计算机网络是指通过通信设备将地理位置分散、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连接起来,按照协议进行数据通信,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十一、计算机网络的物理组成:计算机传输介质连接设备 十二、网络连接设备:网络适配器集线器交换机中继器网桥路由器网关调制解调器 十三、国标字符集有6763个常用汉字 十四、由三部分组成: 十五、字母、数字和各种符号,共687个 十六、一级常用汉字,共3755个,按汉语拼音排列 十七、二级常用汉字,共3008个,按偏旁部首排列 十八、基本思想:先把编制的程序存储起来,再用程序来控制计算机的运行. 十九、“存储程序”工作原理:在计算机中设置存储器,将二进制编码表示的计算步骤与数据一起存放在存储器中,机器一经启动,就能按照程序指定的逻辑顺序依次取出存储内容进行译码和处理,自动完成由程序所描述的处理工作 二十、计算机网络的概念:概念:计算机网络是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以资源共享为主要目的、以通信媒体互连起来的计算机的集合二十一、计算机:服务器、客户机和同位体。 二十二、传输介质:计算机与通信设备之间、以及通信设备之间都通过传输介质互连,具体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电话线、微波信道、卫星信道等。 二十三、通信设备:其作用是为计算机转发数据,具体有交换机、集线器、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 二十四、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 )中国公用信息网(ChinaNET )中国科学技术网(CSTNET )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 1.阐述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分类和作用。 系统软件:操作系统、程序设计语言、语言处理程序、诊断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 应用软件:用于科学计算方面的数学计算软件包、统计软件包;文字处理软件包;图像处理软件包;各种财务管理、税务管理、工业控制等行业软件。

升、降压直流斩波电路及matlab仿真

目录 绪论 (3) 一.降压斩波电路 (6) 二.直流斩波电路工作原理及输出输入关系 (12) 三.D c/D C变换器的设计 (18) 四.测试结果 (19) 五.直流斩波电路的建模与仿真 (29) 六.课设体会与总结 (30) 七.参考文献 (31)

绪论 1. 电力电子技术的内容 电力电子学,又称功率电子学(Power Electronics)。它主要研究各种电力电子器件,以及由这些电力电子器件所构成的各式各样的电路或装置,以完成对电能的变换和控制。 它既是电子学在强电(高电压、大电流)或电工领域的一个分支,又是电工学在弱电(低电压、小电流)或电子领域的一个分支,或者说是强弱电相结合的新科学。电力电子学是横跨“电子”、“电力”和“控制”三个领域的一个新兴工程技术学科。 电有直流(DC)和交流(AC)两大类。前者有电压幅值和极性的不同,后者除电压幅值和极性外,还有频率和相位的差别。 实际应用中,常常需要在两种电能之间,或对同种电能的一个或多个参数(如电压,电流,频率和功率因数等)进行变换。 变换器共有四种类型: 交流-直流(AC-DC)变换: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直流-交流(DC-AC)变换: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这是与整流相反的变换,也称为逆变。当输出接电网时,称之为有源逆变;当输出接负载时,称之为无源逆变。 交-交(AC-AC)变换,将交流电能的参数(幅值或频率)加以变换。其中:改变交流电压

有效值称为交流调压;将工频交流电直接转换成其他频率的交流电,称为交-交变频。直流-直流(DC-DC)变换,将恒定直流变成断续脉冲输出,以改变其平均值。 2. 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 在有电力电子器件以前,电能转换是依靠旋转机组来实现的。与这些旋转式的交流机组比较,利用电力电子器件组成的静止的电能变换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无机械噪声和磨损、效率高、易于控制、响应快及使用方便等优点。 1957年第一只晶闸管—也称可控硅(SCR)问世后,因此,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进入了晶闸管时代。 70年代以后,出现了通和断或开和关都能控制的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亦称自关断型器件),如:门极可关断晶闸管(GTO)、双极型功率晶体管(BJT/ GTR)、功率场效应晶体管(P-MOSFE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等。 控制电路经历了由分立元件到集成电路的发展阶段。现在已有专为各种控制功能设计的专用集成电路,使变换器的控制电路大为简化。 微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的引入,特别是它们的位数成倍增加,运算速度不断提高,功能不断完善,使控制技术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使控制不仅依赖硬件电路,而且可利用软件编程,既方便又灵活。 各种新颖、复杂的控制策略和方案得到实现,并具有自诊断功能,并具有智能化的功能。将新的控制理论和方法应用在变换器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微电子技术、电力电子器件和控制理论则是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动力。 3.电力电子技术的重要作用 (1) 优化电能使用。通过电力电子技术对电能的处理,使电能的使用达到合理、高效

直流斩波电路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控制系统数字仿真与CAD 实验名称:直流斩波电路原理实验专业:电力牵引与拖动 班级:电牵一班 时间: 2017.5.09 指导教师:叶满园

直流斩波电路性能研究 1.实验目的和要求 (1)加深理解斩波器电路的工作原理。 (2)掌握斩波器主电路、触发电路的调试步骤和方法。 (3)熟悉斩波器电路各点的电压波形。 2.实验原理 本实验采用脉宽可调的晶闸管斩波器,主电路见下页。其中VT1为主晶闸管,VT2为辅助晶闸管,C和L1构成振荡电路,它们与VD2、VD1、L2组成VT1的换流关断电路。当接通电源时,C经L1、VD1、L2及负载充电至+Ud0,此时VT1、VT2均不导通,当主脉冲到来时,VT1导通,电源电压将通过该晶闸管加到负载上。当辅助脉冲到来时,VT2导通,C通过VT2、L1放电,然后反向充电,其电容的极性从+Ud0变为-Ud0,当充电电流下降到零时,VT2自行关断,此时VT1继续导通。VT2关断后,电容C通过VD1及VT1反向放电,流过VT1的电流开始减小,当流过VT1的反向放电电流与负载电流相同的时候,VT1关断;此时,电容C继续通过VD1、L2、VD2放电,然后经L1、VD1、L2及负载充电至+Ud0,电源停止输出电流,等待下一个周期的触发脉冲到来。VD3为续流二极管,为反电势负载提供放电回路。 斩波主电路原理图 从以上斩波器工作过程可知,控制VT2脉冲出现的时刻即可调节输出电压的脉宽,从而可达到调节输出直流电压的目的。VT1、VT2的触发脉冲间隔由触发电路确定。

实验接线如下图所示,电阻R用D42三相可调电阻,用其中一个900Ω的电阻;励磁电源和直流电压、电流表均在控制屏上。 直流斩波器实验线路图 3.主要仪器设备 4.实验内容及步骤 实验内容: (1)直流斩波器触发电路调试。 (2)直流斩波器接电阻性负载。 实验步骤: (1)斩波器触发电路调试 调节DJK05面板上的电位器RP1、RP2,RP1调节锯齿波的上下电平位置,而RP2为调节锯齿波的频率。先调节RP2,将频率调节到200Hz~300Hz之间,然后在保证三角波不失真的情况下,调节RP1为三角波提供一个偏置电压(接近电源电压),使斩波主电路工作的时候有一定的起始直流电压,供晶闸管一定的维持电流,保证系统能可靠工作,将DJK06上的给定接入,观察触发电路的第二点波形,增加给定,使占空比从0.3调到0.9。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