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简答题

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简答题

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简答题
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简答题

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简答题)

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

第1课:使用工具

1.比一比,试一试,粗柄的螺丝刀和细柄的螺丝刀起螺丝钉,哪个要容易?

答:粗柄的螺丝刀能更容易地起出螺丝钉。

2.人们为什么要使用工具?

答:有一些很费力、很难做的事情,如果我们使用了工具就可以省力、方便地完成了。

第2课:杠杆的科学

3.一个大人与一个小孩玩压跷跷板游戏,怎样玩小孩才能把大人压起来?

答:大人离跷跷板的支点距离小一些,小孩离跷跷板的支点远一些,小孩就能把大人压起来。

4.怎样用杠杆尺来研究杠杆是否省力?应该收集什么数据?怎样收集数据?

答:应自主决定两端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要求只在左右各选一个位置挂钩码),当杠杆尺静止不动时,把杠杆尺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记录在书或活动手册上(可用斜线或横线记录杠杆尺的状态)。第3课: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5.当杠杆的力点距支点与重点距支点的距离相等时,用的力量与物体重量有什么关系?

答:当力点距支点与重点距支点的距离相等时,用的力量与物体的重量相等。

6.讨论拧螺丝时为什么用螺丝刀比较省力?

答:因为这是杠杆原理,力点离支点愈远则愈省力,愈近就愈费力;如果重点、力点距离支点一样远,就不省力也不费力,螺丝刀力点离支点远,所以省力。

7.剪刀是利用杠杆原理制成的,你能找出它的三个点吗?

答:支点在交叉处,重点在剪刀的刀刃口,力点在手柄部。

8.你能解释“秤砣虽小,能压千斤”的道理吗?提绳的位置对秤的使用有什么影响?

答:“秤砣虽小,能压千斤”,这是杠杆类工具运用的一个典型现象。提绳的位置可以影响秤的最小秤量和最大称量值。

第4课:轮轴的秘密

9.你能解答轮轴有什么作用?

答:轮轴可以传递力,可以改变用力方向,并能改变力的大小。在轮上用力带动轮轴转动,省力;在轴上用力带动轮转动,费力。

10.我们周围哪些东西运用了轮轴原理制成的?

答:方向盘、门把手、水龙头、自行车车把等是运用轮轴原理制成的。

第5课:定滑轮和动滑轮

11.拉窗帘使用的是什么滑轮,为什么?

答:拉窗帘用的是定滑轮。为了改变方向。

12.举例说明定滑轮作用?

答:如旗杆顶上的轮子就是定滑轮。当我们向下拉绳子时,旗帜就往上升,所以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

13.比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有什么不同?

答: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但是并不省力,动滑轮可以省力,但是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第6课:滑轮组

14.在利用滑轮提起重物时,怎样才能既省力又方便?

答:使用滑轮组(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提起重物时,既省力又方便。

15.滑轮组中的滑轮数量越多越好吗?用我们的研究结果解释,为什么塔式起重机能够吊起那么重的物体?

答:滑轮组的组数(1个定滑轮和1个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为一组)越多,就越省力。这也是起重机能够吊起很重的物体的原因。

第7课:斜面的作用

16.你能解释为什么盘山公路修成“S”形吗?

答:汽车沿盘山公路开上山顶。根据斜面的原理,高度一样,斜面越长,坡度越平缓,越省力。所以为了汽车容易上山,把盘山公路修成斜面,成“S”形在山腰绕来绕去。

17.找一找,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地方应用了斜面?

答:螺丝刀、剪刀、斧头、盘山公路、凿子等应用了斜面。

18.斜面省力多少与什么有关系?

答:与斜面的坡度有关,当高度相同时,斜面越长越度越平缓,越省力。

第8课: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19.你知道变速自行车是怎样实现变速的吗?

答:通过几组大小不同的齿轮,根据个人及路面的需要进行调档,若要省力,将大齿轮上的链条调到最小的齿轮上;若要加速,则将小齿轮上的链条调到大齿轮上即可。

20.自行车上都应用了哪些简单机械?

答:如车把是轮轴、刹车是杠杆、脚蹬子是轮轴、大齿轮与小齿轮是轮轴、螺丝与螺帽是斜面等。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

第1课:抵抗弯曲

21.观察梁的横截面一般是什么形状的?说说这样安放的理由。

答:梁的横截面一般是四边形,可以增加梁的厚度,增强抗弯曲能力。

22.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与大小有什么关系?

答:纸越薄,抗弯曲能力越差。增加厚度能提高纸的抗弯曲能力。

23.推测横梁抗弯曲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我们为什么这么推测?

答:几乎所有的横梁截面都是长方形的,而且都是立着安放的,也就是梁的厚度比宽度小。用手弯折尺子(或冰糕棍子),平着很容易折弯,立着折不弯,说明厚度比宽度更能提高梁的抗弯曲能力。第2课: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24.铁道为什么设计成“I”字形?

答:设计成“I”字形是为了增强铁道的抗弯曲能力,使它承受火车的巨大压力。

25.一张没有折的铁片和拆成“△”形的铁片相比,哪个易弯曲?

没有折的铁片易弯曲。

26.观察周围哪些材料是改变了形状从而增强了它的抗弯曲能力。

答:铁轨、建房的瓦片做成波浪形,天棚顶的铝片做成弯弯曲曲的形状;我们学校的围墙建成“V”字形。

27.瓦楞纸板的结构为什么能使柔软的纸变硬了?试着作出自己的解释。

答:瓦楞纸板的强度在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上是不一样的。在横向上的强度更大些。瓦楞纸板有三层或五层,中间一层或两层是波浪形的,这几张薄纸板粘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正是这种构造使其抗弯曲能力变得很大。

第3课:拱形的力量

28.赵州桥为什么会至今结实完好?

答:因为当时赵州桥面受压时,拱石互相挤压、互相支撑,桥的拱足又有巨大坚实的基础,能很好地抵抗桥拱向外的推力,所以赵州桥至今结实完好。

29.同样柔软的纸,为什么做成拱的形状就变“坚硬”了?

答;因为做成拱形,纸能承受的压力就更大了,所以就变“坚硬”了。

30.说说拱形承重的秘密。

答:拱形承载重量时,能把压力向下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各部分相互挤压,结合得更加紧密。拱形受压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第4课:找拱形

31.一个完好的鸡蛋用手掌挤压能压碎吗?这说明什么?

答:不能,说明鸡蛋承受的压力大。

32.你能举例说说我们人体自然形成的“拱形”及作用吗?

答:人的头骨近似于球形,可以很好地保护人脑;拱形的肋骨护卫着胸腔中的内脏;足拱可以更好地承载人体的重量,管状的手臂骨,腿骨又结实又轻巧......

33.塑料饲料瓶的形状设计包含了哪些科学道理?

答:饮料塑料瓶的形状的设计科学理念是利用拱形来增强瓶子的抗压性。

34.为什么巨大的贮油罐要做成球形?

答:因为球形的任何一个地方都受力,力可以向四周均匀地分散开来,所以球形贮油罐比任何形状都更坚固。

第5课:做框架

35.什么叫框架结构?建筑中的框架结构的“小格子”是什么形状的?

答:骨架式的构造常被叫做框架结构。建筑中的框架结构的“小格子”一般都成三角形。

36.怎样加固一个正方体框架?

答:加固一个正方体框架,只要在正方体的三个对面各加一根斜杆就可以了。

37.你周围的什么物体是框架结构的?使用这些框架结构有什么好处?

答:如铁塔、屋顶、电信塔、塔式起重机、输电线铁塔、空调机室外机架、房架、游乐场翻滚列车支架等都是框架式结构。框架结构的优点是能用较少的材料建构巨大的物体,支撑出很大的空间。用木材、钢铁建造的物体几乎都是框架结构。

38.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至少要用多少根横杆?多少根竖杆?多少根斜杆?它们的长短一样吗?每一根斜杆起什么作用?框架中有多少个三角形?

答:要用8根枘杆,4根竖杆,4根斜杆。横杆和竖杆长短一样,和斜杆不一样长,斜杆长。斜杆起推力和拉力作用。框架中有8个三解形。

第6课:建高塔

39.高塔为什么不容易倒?

答:因为高塔由三角形框架建造而成的,底大顶小,三角形具有受压不变形特点,所以高塔不容易倒。

40.高塔不容易倒,这与塔架结构有很大的关系。框架铁塔在结构上有哪些特点?

答:底面大、下面重、风阻小。

41.你知道江阴大桥为什么要建成拉索桥吗?

答;在横跨一千多米的长江上建桥,要想一跨过江,就要建成拉索桥,因为拉索桥会在大增加桥的跨度。

42.运用你所学的知识分析:高耸入云的铁塔牢固的原因是什么?

答:塔的整体结构上小下大;框架结构,三角形增加了稳定性;塔的材料是钢铁;塔为中空设计;抗风能力强......

第7课:桥的形状和结构

43.桥面在拱下方的拱桥有什么特点?

答:桥面在拱下方的拱桥,桥面可以拉住拱足,抵消拱产生的向外的推力。桥面被水平方向的力拉紧,还增加了桥面的抗弯曲能力。

44.钢索桥有什么特点?

答:钢缆能承受巨大的拉力,拉紧的钢缆像梁一样结实,人们用家建造的拉索桥,大大增加最桥的跨度。

第8课:用纸造一座“桥”

45.用纸造“桥”要考虑哪些问题?

答:第一,要考虑纸的特性。纸承受力的特点是抗拉而不抗压,即抗弯曲能力很差。纸是“薄板型”材料,要考虑怎样增强它的抗弯曲能力。第二,我们的桥选择什么样的形状和结构。这两方面是相互联系和影响的,要结合在一起进行思考、选择。另外,纸是限量的,我们的桥由哪几部分组成,各用什么材料,怎么牢固地连接在一起等。

46.怎样评价我们的桥,并说说它们的优点与不足。

答:如这座“桥”结构简单所用材料最少,承重也不小。这座“桥”不但符合承重要求,而且做得美观大方,我觉得是最美的一座“桥”等。

第三单元:能量

第1课:电和磁

47.你知道电铃的原理吗?

答:铃是根据电磁铁通电有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特性制成的。在电铃中,有一个弹簧片,能使导线中的电流时通时断,这样,电磁铁就时而有磁性时而没磁性,于是就一下一下地吸附连接铁槌的铁片,使它带动铁槌不断敲打铃。由于敲打时速度很快,就发出连续的铃声。

48.电磁铁磁力能不能改变?

答:能。

第2课:电磁铁

49.你是怎样制作电磁铁的?

答:把大约1米长,有绝缘层的导线沿着一个方向缠绕在大铁钉上,导线两端要留出约10厘米长,用砂纸把导线头擦亮,把缠绕了导线的大铁钉连接到电路中,就制作好了电磁铁。

第3课:电磁铁的磁力(一)

50.在电磁起重机中,电磁铁有什么作用?

答:在电磁起重机中,有一大块铁心,还在铁心周围缠绕了大量的线圈,这就组成了一个强力电磁铁,通电时有了磁性吸起钢铁,断电后没有了磁力,钢铁就会自动落下。

51.找找周围用电磁铁特性制作的物体。

答:如电话、电铃、电磁起重机等。

第4课:电磁铁的磁力(二)

52.电磁铁的磁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有怎样的关系?

答:电磁铁的磁力与线圈圈数、铁钉粗细有关。电流越强,线圈圈数越多,铁钉越粗,电磁铁的磁力越大。

53.增强电磁铁磁力的方法有哪些?

答:加强电流(或增强电压、增加电池节数);增加线圈的圈数等。

第5课:神奇的小电动机

54.说说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答:电动机是用电产生动力的机器,虽然大小悬殊、用途各异,但电动机工作的基本原理相同: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

第6课:电能和能量

55.声能、水能、电能、风能、化学能、光能、热能、太阳能

以性质命名的是:声能、化学能、光能、热能、电能

以具有能量的物体命名的是:风能、水能、太阳能

第7课:电能从哪里来

56.通过学习你能知道怎样得到电吗?

答:我们可以从干电池和发电机得到电。干电池中装有化学药品和作为电极的金属棒、碳棒等,通过化学变化产生电。发电站利用蒸汽、流水、风、原子能的力量推动发电机转动,产生电流,再通过电线送到工厂、农村和家庭。

57.如果有台很大的发电机,可以有哪些方法使发电机转动呢?

答:可以将风能、太阳能、水能、地热能等转化为机械能,从而使电机转动。

第8课:能量与太阳

58.推想煤是怎样形成的。

答:亿万年前,地球上生长着大片茂密的森林。在湖泊、沼泽等低洼地区,植物生生死死,大量堆积,渐渐被泥沙覆盖掩埋。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的泥土、沙石堆积,植物被埋得越来越深,与空气隔绝。在长时期的压力、高温的共同作用下,植物慢慢变成了煤。

59.你知道哪些新能源信息?

答:用温泉发电,海水的涨落蕴藏着丰富的潮汐能,用玉米制造燃料,用水和太阳能发电、沼气能、核能等。

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

第1课:校园生物大搜索

60.调查校园中的动植物要注意些什么?

答:找生活在地下的小动物要带上小铲和放大镜;不要采摘植物和伤害动物;还可以从脚印、粪便、毛等踪迹推知躲藏起来的动物,经常飞来的鸟也应做记录。

第2课:校园生物分布图

第3课:多种多样的植物

61.举出一些自己认识的开花植物,并说说它们的身体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组成。

62.说一说为什么野草秋天会枯萎,第二年的春天又会发芽。

答:野草秋天会枯萎是因为气温降低,气候干燥等,即秋天的环境不再适合野草生长。春天天气转暖,雨水增多,野草遇到适宜的环境就会发芽。

63.列举你知道的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我知道的陆生植物有:小麦玉米松树等

我知道的水生植物有:水葫芦荷花芦苇等

64.下列植物中哪些是珍稀植物,哪些是常见植物。

银杉松树水杉柳树银杏珙桐槐树人参

珍稀植物:银杉水杉银杏珙桐人参

常见植物:松树柳树槐树

第4课:种类繁多的动物

65.地球上住满了动物,有的是天上飞的、有些是地上爬的、有些是在陆地上跑的,有些是在水里游的。请分别写出五种动物的名称。

天上飞:大雁、老鹰、海鸥、鸽子、乌鸦

陆上跑:老虎、狮子、狗、猪、牛

水中游:鱼、海星、海豚、水蛇、鲸

66.给下列各类动物写出成员。

哺乳动物:蝙蝠、羊、兔、猪、鲸、海豹、牛、马、狗、猫

鸟类:鸡、鸭、鹅、老鹰、大雁、猫头鹰、鸽子、海鸥、燕子、麻雀、杜鹃。

爬行动物:壁虎、蛇、鳄鱼、龟、蜥蜴、甲鱼

两栖动物:蟾蜍、蝾螈、娃娃鱼

鱼类:海马、鲫鱼、鳗、泥鳅、黄鳝、鲤鱼、草鱼、武昌鱼、桂鱼

昆虫:蚂蚁、天牛、蝗虫、苍蝇、蚊子

67.按照动物的食性,给下面的动物分类

人老虎羊牛狮子猫鳄鱼马鲨鱼狗兔子老鼠

草食性:羊牛马兔子

肉食性:老虎狮子鳄鱼鲨鱼

杂食性:人猫狗老鼠

第6课:原来是相互关联的

68.有些植物能够适应潮湿的环境,另一些植物则适应干燥的环境。图中各植物可适应哪种环境?请同学们查找资料,将答案用英文序号填入适当的空格中。

A.松树

B.芭蕉

C.仙人掌

D.睡莲

E.木瓜

F.木麻黄

G.扁柏

H.海芋

适应潮湿环境的植物:芭蕉、睡莲、海芋

适应干燥环境的植物:松树、仙人掌、木瓜、木麻黄、扁柏

69.观察比较鸽子、牛、鲫鱼的骨骼有什么共同特征?摸一摸人的骨骼有这样的特征吗?

答:鸽子、牛、鲫鱼有脊椎骨作为支柱,人的身体里面也有脊椎骨。

第7课:谁选择了它们

70.为什么不同的地方青蛙的颜色会有所不同?

答:因为青蛙的适应性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71.区分家猪和野猪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答:家猪白天活动,夜间休息性情温顺,野猪昼伏夜出,性情凶猛,这些是环境造成的。

72.举出植物行为随环境的周期性变化而变化的实例。

向日葵对着太阳生长。

73.随着深秋的来临,你周围的草木有什么变化?

树木枯萎,叶子变黄。

74.青蛙、蛇到冬季要冬眠,你能说出原因吗?

答:是为储存能量,地下、地表更具有保温性。

75.影响小白兔换毛的环境因素是什么?

答:温度。

76.环境因素能够影响动物的行为(请举两例说明)。

(1)燕子低飞要下雨。(2)蚂蚁堵洞要下雨。

第8课: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77.说说人类生活与植物存在怎样的关系?

答:植物提供给人类做食物;供人类欣赏;提供给人类药材;可以用植物做成生活及学习用品;可以净化空气;提供给动物做食物。

78.人类生活离不开生物的多样性,每一种生物也需要生活在生物多样性的环境之中,请你列举这样的例子。

答:例如:荷花必须生长在水中,小麦必须生长在土里,苹果更适合在北方生长,月季喜欢向阳的地方,仙人掌可以在沙漠里生存等。

79.根据家乡实际,写一篇保护家乡生物多样性的倡议书。

答:地球上的生物具有多样性,各种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我们每天的活动都与生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所以,我们应该尽力保护生物多样性,这其实是在保护我们自己。

80.如果缺少了生物的多样性,人类的生活将会怎样?

答: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们的衣、食、住、行及物质文化生活的许多方面都与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密切相关。生物多样性为我们提供了食物、纤维、木材、药材和多种工业原料;生物多样性还在保持土壤肥力、保证水质以及调节气候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生物多样性在大气层成分、地球表面温度、地表沉积层氧化还原电位以及PH值等方面的调控发挥着重要作用;生物多校性的维持,将有益于一些珍稀濒危物种的保存。如果缺少了生物的多样性,人类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础。

最新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 全册

新版教科版六年级下册 科 学 教 案

教科版修订版六年级下册教材目录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 放大镜 2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3 放大镜下的晶体 4 怎样放得更大 5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6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 7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8 微小世界和我们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1 我们身边的物质 2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3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4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5 铁生锈了 6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7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8 物质变化与我们 第三单元宇宙

1 地球的卫星——月球 2 月相变化 3 我们来造“环形山” 4 日食和月食 5 太阳系 6 在星空中(一) 7 在星空中(二) 8 探索宇宙 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 1 一天的垃圾 2 垃圾的处理 3 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 4 分类和回收利用 5 一天的生活用水 6 污水和污水处理 7 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 8 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教学过程】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六年级下册科学测试题及答案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形成性测试题 一.我会填: 1.子女和父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动物、植物的子代和亲代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特征,叫做()。 2.人类有遗传不仅遗传现象,()和()也有遗传现象。 3.变异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指()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变异,称为()的变异;另一种是指在()下产生的变异,其()没有发生变化,称为()的变异。 4.金鱼品种繁多,这些品种的培育就是利用了金鱼繁殖时的()现象。 5.()和()是生命最基本的两种特征。 6.()被人们成为现代遗传学之父,我国的()被国际上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7.除了生物自身产生的变异,用()也可以使遗传物质发生变异。 8.有些变异对生物是()的,有些变异对生物是()的,还有一些变异()。 9.()使物种延续,()使物种后代出现差别。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父母双方都是高个的,因为遗传的缘故,所生子女一定是高个的。() 2、太空椒是因为它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异,所以才长得果大色艳,籽少肉厚的。() 3、生物的每一个特征都是能遗传的。() 4、遗传和变异是生命最基本的两种特征。() 5、变异都是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 6、同遗传一样,变异现象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 7、形态各异的金鱼是人们有意识地利用野生鲫鱼的后代与亲代存在的遗传培育而成的。() 8、孟德尔被人们称为遗传学之父。() 9、变异对生物体都是有益的。() 10、袁隆平是中国研究杂交水稻的创始人,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用人工的方法也可以使遗传物质发生变异。科研人员利用人工()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 ①遗传; ②变异; ③繁殖。 2、俗话说:“一猪生九崽,连母个个样”就是对()现象的生动描述。 ①遗传; ②变异; ③繁殖。 3、子女和父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 ①繁殖; ②变异; ③遗传。 4、“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句话说的是()现象。 ①遗传; ②变异; ③遗传和变异。 5、10万株的三叶草中,才有一株会长出四片叶子,这是生物的()现象。 ①遗传; ②变异; ③自然选择。 6、人的智力与遗传的关系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智力是先天遗传的; ②人的智力与遗传无关; ③后代的智力与遗传有关,但不是完全靠遗传决定的。 7、大自然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这是因为生物()的缘故。 ①变异; ②遗传; ③自然选择。 8、科学家对生物的变异现象做了一些有趣的利用。如无籽西瓜、新型草莓、太空椒、瘦肉型猪等都是利用了()现象。 ①遗传; ②变异; ③自然选择。 9、物质在不同条件下产生的变异,其遗传没有发生变化,称为()。 ①变异; ②可遗传的变异; ③不可遗传的变异. 10、下列项目中,()不能被遗传。 ①相貌;②身高;③知识。 四、智慧问答: 1、写出关于遗传与变异的谚语。(各写三个) 2、什么叫可遗传变异?什么叫不可遗传变异? 五、分析与讨论: 生物变异现象有哪些利弊?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一、填空: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记忆) 2、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并被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在我们的感觉器官(眼、耳、鼻、舌、手)中,(眼睛)能收集到比其他感官更丰富的信息,但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1/5)毫米的微小物体。(了解)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边缘薄)。自制放大镜的方法有:广口瓶、玻璃杯、烧瓶、烧杯、塑料袋(盒)装水,冰块、水滴、透明玻璃球都有放大功能。(注:横向放大,纵向不放大)。(记忆) 4、放大镜正确使用方法有(移动放大镜)和(移动被观察的物体)。通过透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视野)。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少;反之,凸度越小,放大倍数越少,视野越大。 5、人类最早使用的凸透镜就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凹透镜)。(了解) 6、苍蝇落在坚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而且还能在上面爬行,这和它(脚的构造)有关。(了解) 7、昆虫的“嗅觉”很灵敏,据说是因为它们的(触角)。昆虫是自然界中人类肉眼看得见的最小的动物之一,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昆虫的(口器)、(触角)、(翅膀)等特殊的构造。会画昆虫的各种触角。(了解)

8、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这些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了解) 9、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记忆) 10、许多岩石是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如花岗岩由(长石)(云母)(石英)等矿物的晶体组成。(记忆) 11、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玻璃、松香、琥珀、珍珠等不是晶体)。晶体形状(多种多样)有的是(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像(一簇簇的针)等,但都很有规则。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小,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记忆) 12、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出(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记忆) 13、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在世界上第一个看了(细胞) 14、显微镜主要由(目镜)(调节旋钮)(物镜)(载物台)(反光镜)等组成。(记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会用) 15、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记忆) 16、(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鱼缸里的水发绿,原来是(绿藻)的作用。 17、生命体细胞具有(消化)(呼吸)(排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功能。(了解) 18、我们还可以利用(干草)培养微小生物。(记忆)

六年级科学下册简答题

六年级科学下册简答复习题 班级姓名 第一单元:人类祖先的足迹 1、人类的祖先是怎样演变成人的? 答:人类的祖先是由古猿经过用手长期劳动,下肢能直立行走后进化成人的。 2、关于人类的祖先,你还有哪些要提问的问题? 答:如:人类的祖先吃什么?人类的祖先是怎样生活,人类的祖先住在什么地方等问题。 3、面对运用各种方法所搜集到的资料,我们该怎样做?答:运用各种方法所搜集到得资料,往往是杂乱无章的,有的可以作为证据验证我们的猜想,有可能不符合我们的猜想。因此,需要把搜集到得各种资料和数据进行分类与整理。这也是获得事实与证据的重要步骤。 4、你知道女娲造人的传说吗?请你讲讲吧? 答:古时候,有一位神仙名叫女娲。她一个人活在世界上感到很孤独,于是就按照自己的模样,用泥土捏成一个个小人,吹口仙气,小人就活了,都叫做女娲妈妈。女娲为了人类不会绝种,边让男人和女人结为夫妻,繁衍后代 5、科学家是怎样推测出猿人的生活方式的呢? 答:科学家主要是通过观察分析人类祖先的骨骼化石及遗留痕迹来推测猿人类的生活方式。 6、很久以前,非洲原始森林里的古猿是怎样生活的?答:距今大约1500万年前,非洲的原始森林里,生活着很多古猿。后来,气候发生了巨大变化,森林随之减少,其中一些古猿被迫从树上下来,开始直立行走,并用石块、树枝等天然工具获取食物和防御敌人。 7、科学探究是怎样的过程? 答:科学探究过程,就是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8、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答:一切生物,包括人类在内,都是从单细胞生物长期发展来的。 9、请你对不同肤色人种在世界的分布给出一种解释。答:人类皮肤颜色的多样性是由于环境变化时自然选择所造成的。例如,非洲光照强烈,主要生活着黑种人,欧洲人光照较弱,主要生活着白种人,这就是各种不同肤色的种族在世界各地分布状况的一种可能解释。 第二单元:绿色社区调查 1、什么是绿色社区? 答:绿色社区是指具备了符合环保要求的设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和公共参与机制的文明社区。2、绿色社区包括哪些因素? 答:绿色社区建设,除了包括绿色建筑、社区绿化、垃圾处理、污水处理、节水、节能和新能源设施以外,还包括完善的管理体制和居民良好生活习惯等因素。 3、我们心目中的绿色社区应该是什么样的? 答:我们认为,绿色社区应该是这样的: 绿化:各种花草树木,绿地面积要达到20%。 节能:普遍使用节能灯,少开空调。 节水:每家都能做到节约用水。 行为:有良好的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不乱扔垃圾。 4、我们做调查研究时所采取的步骤有哪些? 答:做调查研究时所采取的步骤有: ①选择调查内容。 ②明确调查目的、方法。 ③制定调查计划。 ④展开调查,搜集数据。 ⑤分析和整理数据。 ⑥得出结论,写出调查研究报告。 ⑦展示调查研究的成果。 5、调查研究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答:调查研究的方法主要有访谈、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 6、筛选获得的资料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筛选资料时要思考: ①这些是我们所需要的资料吗? ②资料是否真实可靠。 ③它们是最新的吗? ④记下获取资料的时间了吗? 7、针对小区居民浪费水的现象,我们可以提出哪些建议? 答:①平时注意节水,尽可能安装和使用节水器具。 ②继续推进中水利用技术,使用中水浇灌绿地,并采用喷灌等节水技术。 8、请你列举《绿色社区居民环保公约》的几条内容。答①节约用水,一水多用,随手关紧水龙头。 ②选用无磷洗涤用品,减少水污染。 ③节约用电,少开空调,尽量使用节能灯和无氟电器。 ④以自行车、公交车为代步工具。 ⑤珍惜纸张,少用贺卡;使用再生纸,保护树木。 9、调查研究过程中要做到哪几点? 答:调查研究要做到:①团队合作。②准备充分。③文明礼貌。④注意安全。

最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材目录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 放大镜 2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3 放大镜下的晶体 4 怎样放得更大 5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6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 7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8 微小世界和我们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1 我们身边的物质 2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3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4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5 铁生锈了 6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7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8 物质变化与我们 第三单元宇宙 1 地球的卫星——月球 2 月相变化 3 我们来造“环形山” 4 日食和月食 5 太阳系 6 在星空中(一) 7 在星空中(二) 8 探索宇宙 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 1 一天的垃圾 2 垃圾的处理 3 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 4 分类和回收利用 5 一天的生活用水 6 污水和污水处理 7 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 8 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教学过程】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开。 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 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 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 4、让学生尽量充分地例举使用领域,交流后填写第2页的网状图。 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1、师: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根据学生的演示师讲解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 2、师:选择一小块面积,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图片、屏幕、织物等看谁会有新的发现!将新发现用文字或图片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3、交流新发现后,师归纳:放大镜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三、放大镜的特点 1、师:放大镜顾名思义是能“放大”,那么它能放大的秘密在哪里呢?(镜片具有“凸”、“透”的特点)老师给大家准备的物品中有没有像放大镜那样能放大物体呢?请同学们找一找。 2、学生尝试利用平面镜、玻璃、水、水槽、集气瓶、烧瓶等物体来放大物体的像。(发现圆柱形及球形的装满水的容器及水滴都具有放大的作用) 3、师:放大镜的镜片和能起放大作用的器具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中间凸起,透明的)所以放大镜也叫“凸透”镜。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由此推断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数最大。 四、小结 1、师:对于熟悉的放大镜,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或收获吗?(放大镜也叫凸透镜,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运用放大镜细心地观察物体,还能看到很多有意思的细节) 2、课外你可以尝试着用一些简易的材料自己制作一面放大镜,或者用你的放大镜去仔细观察身边的物品,看看还会有什么新的发现。 过程与方法:使用放大镜观察身体结构的细部和活动

五年级科学上册试题

五年级科学上册试题 一、填空:(每小题3分,共30分) 1、人们身体在持续生长变化,男生从岁开始,生长速度加快,女生从岁开始,生长速度加快。 2、蘑菇由、、三部分组成,菌盖下有。 3、两栖动物是指小时候生活在水里,用呼吸,长大后生活在上,也生活在里,用呼吸。 4、池塘里的各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它们相互依存,。生活在池塘里的所有生物,组成了“”。 5、山区公路修得盘旋曲折,就是为了汽车爬坡时。 6、小船在河里顺流而下,船上坐着一个有,河岸上有树,相对树来说,人是的,小船是的,相对船来说,人是的。 7、人们根据化肥的不同作用,一般把常见的化肥分成、、三大类。 8、为了减少对人类健康的,在现代中,人们大力提倡。 9、人们采用、、以及、、、等方法防治病虫害。 10、土壤是由、、、以及等成份构成的。

二、判断:(每小题2分,共10分) 1、男、女同学在相同的年龄里,生长、发育情况是完成一样的。() 2、日常生产生活中,很多物品是生物的启示下发明的。() 3、不同形状的桥,承受力的大小是相同的。() 4、对农作物施用的化肥越多,农作物的长势越好,有利于提升产量。() 5、动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食物链。()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细菌属于()。 ①动物②植物③微生物 2、鱼在水中嘴巴和鳃盖总是在不停地张合,这是它在() ①吃东西②喝水③用鳃呼吸 3、蚯蚓()爬行动物。 ①是②不是③可能是 4、下列池塘水生植物中,()的叶是长在水面上方有一定的高度。 ①睡莲②芦苇③菹草 5、鱼靠()呼吸,靠()运动。 ①鱼尾②鳍③鳃④鳞 四、连线 下列物品是在上列生物的启示下发明的,请将它们之间有联系的

六年级下册科学试卷【参考答案】

六年级下册科学试卷【参考答案】

上城区2009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质量监测 六年级科学试卷 班级 姓名 一、判断(对的打“√”,错的打“×”)(33%) 1.月球引力大约为地球的六分之一。………………………………………………() 2.电能可以转换成热能,但热能无法转换成电能。………………………………()3.月食一般发生在农历十五。………………………………………………………() 4.人们把看起来不动的星星分成群,划分不同区域,并以人、动物或其它物体命名,人们把这些区域称为星座。…………………………………………………………………() 5.宇宙中每时每刻都有许多的恒星诞生,同时也有许多的恒星消亡。…………()6.不锈钢材料制成的物品是永远不会生锈的。……………………………………()

7.小河里的水干了,这意味着小河里的水已从地球上消失、不复存在了。……() 8.空气污染、气候变暖、水资源缺乏、全球土地荒漠化,这些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各不相同的,但它们之间又是相互关联的。…………………………………………………() 9.把刚烧开的热水倒入玻璃杯中,玻璃杯很快也会热起来,但玻璃杯的大小、形状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 10.同一棵树上的树叶的大小不一样,但形状是完全一样的。………………………()11.相同大小的物体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是一样的。…………………………() 在不同液体中,由于液体的比重不同,浮力也会不一样。 12.自然界中生物与生物之间有多种联系,比如食物联系、互生关系等,非生物和生物之间就没有太大联系了,比如土壤和小鹿。…………………………………………… ()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集

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集 1、放大镜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教学过程】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开。 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 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 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 4、让学生尽量充分地例举使用领域,交流后填写第2页的网状图。 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1、师: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根据学生的演示师讲解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 2、师:选择一小块面积,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图片、屏幕、织物等看谁会有新的发现!将新发现用文字或图片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3、交流新发现后,师归纳:放大镜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五年级上册科学简答题复习课程

五年级上册科学简答 题

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名词解释: 1、反冲力: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做反冲力。 2、弹力:像皮筋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态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做弹力。 3、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4、风化: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5、腐殖质:土壤里含有一些可以燃烧的东西,主要是土壤里动植物肢体腐烂以后变成的,叫做腐殖质。 6、侵蚀: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带走了,这就是侵蚀。 7、冰川:地质学家把在地表缓慢移动的大冰体称为冰川。 8、光源:像电灯这样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9、投影: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 10、光的反射: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也叫发光。 11、食物链: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12、生产者:食物链中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 13、消费者:食物链中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费者。 14、食物网: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事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15、生态系统: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16、生物群落: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简答题 1、影子有什么特点? 答:①影子会随着光源的位置、方向的改变而改变。 ②影子的大小与挡光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即距离大影子小,距离小影子大。 ③影子的形状与光源照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2、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 答:影子的方向和长短随着太阳的方向和位置的高低来变化。清晨和傍晚太阳位置最低,影子最长;正午太阳位置最高,影子最短。 3、影子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 答: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了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光照不到的地方就会留下一个暗区,这个暗区形成了影子。 4、光有哪些特性? 答:①光是沿直线传播的。②光能反射。 5、照明灯上为什么要装灯罩? 答:这是因为需要增强反光的原因。因为灯罩可以把灯泡向上的光反射到下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简答题总复习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简答题总复习 简答题: 1.请您写一写放大镜下的昆虫有哪些秘密?(5年1考) 答:(1)昆虫的翅膀上布满小鳞片;(2)昆虫的眼睛分单眼与复眼,复眼由许多小眼组成;(3)昆虫的耳有各种各样的外形,在身体上的位置也不固定;(4)昆虫的头部有一对触角,不同种类的昆虫,触角的形状与生的位置也各不相同。 2.细胞对于生命体有什么意义?(5年1考) 答:①除病毒外的所有生物,都由细胞构成。②细胞就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与功能单位、③细胞就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④细胞就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⑤细胞就是有机体生长与发育的基础。⑥细胞就是遗传的基本结构单位。 微生物对人类有利不?举三个例子说明。 答:微生物对人类有利。例如:(1)微生物为人类提供食用菌等食品,(2)人类利用微生物蒸馒头、酿酒,(3)人类利用微生物提取出各种抗生素与药品,保护人类健康。 3.写一写如何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与步骤? 答:一、取镜与安放 : 1.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显微镜放在距实验台边缘7厘米左右处)。安装好目镜与物镜。二、对光 : 3.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 4.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同时画图)。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瞧到白亮的视野。 4.如何正确的使用放大镜? 答:方法一:观察对象不动,人眼与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与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到图像大而清楚。方法二:把放大镜防止眼睛前,移动物体,直到图像大而清楚。 5.怎样制作一个简易显微镜? 答:找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凸透镜,上下移动调整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直到找到物体最清楚的图像,用纸筒与胶带把两个透镜固定下来,一个简易的显微镜就做好了。 6.制作供显微镜观察用的生物标本的步骤? 答:制作生物标本的步骤:①采集标本②培养③制片。 说一说细胞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答:细胞就是有生命的,它会生长、繁殖、变化、衰老与死亡。生物体的发育过程就就是细胞不断生长、繁殖、变化的过程,生物的衰老、死亡也就是细胞的衰老与死亡引起的。 7.您知道哪些微生物,把它们的名字写出来? 答:我知道的微生物有:变形虫、鼓藻、草履虫、船形硅藻等。 35、说出几种我们周围物质发生的变化?(至少写出4种) 答:我们周围的物质都会发生变化如: ①煮饭的时候,米变成了米饭;②写字时纸上留下了字迹;③自然界中的岩石风化变成了沙子;④雨后路上的水慢慢地变成了水蒸汽消失在空气中。 8、传染病的流行与微生物有关,请问微生物都就是有害的不?请简单说出人类利用微生物服务生活的例子。

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集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教学过程】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开。 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 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 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 4、让学生尽量充分地例举使用领域,交流后填写第2页的网状图。 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1、师: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根据学生的演示师讲解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 2、师:选择一小块面积,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图片、屏幕、织物等看谁会有新的发现!将新发现用文字或图片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3、交流新发现后,师归纳:放大镜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五年级科学上册单元测试题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姓名等级 一、填空题 1、病毒是一类没有结构的特殊生物,它们的结构简单,由 外壳和内部的组成。 2、病毒可以分为三类病毒、病毒、病毒。 3、病毒的形态有三种,,。 4、细菌是一类的生物,个体微小,必须借助才能观察到。 5、腐生细菌在生命活动中,能将动植物遗体分解,生成、 和。 6、真菌是既不属于又不属于的一类生物,目前发现的约 有种,它主要包括、 和。 7、真菌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例如家庭制作的甜酒时要用到 制作酱油时要用到而制作馒头时则离不开。 8、蘑菇是依靠地下部分的菌丝从土壤中吸收和进行 生活的。 二、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不是细菌的基本形态() A.球形 B、杆形 C、蝌蚪形 2、下列不是单细胞生物个体的是() A草履虫 B病毒 C、细菌 3、下列菌种中可以用来发酵造酒的是() A、酵母菌 B、青霉菌 C、根霉菌 4、蘑菇是一类个体比较大的() A、细菌 B、霉菌 C、真菌 5、蘑菇的生活方式是() A、寄生 B、腐生 C、寄生核或腐生 6、在蘑菇组成结构中,生有孢子的结构是() A、菌伞 B、菌盖 C.菌褶 三、判断题 1、预防脊髓灰质炎的主要措施是注射疫苗。() 2、病毒必须生活在其他生物的细胞中,并对这些生物造成危害。() 3、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是:他对人类既有有利的一面,也育有害的一面。() 4、细菌和病毒一样,形体十分微小,要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它。() 5、夏天,鲜肉容易腐败变质,这是由腐生细菌引起的。() 6、细菌能使人致病,因此,细菌对人类有百害而无一利。() 7、味道鲜美的蘑菇是从湿润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一种植物。() 8.酱油、酸醋、豆腐乳的制作中都是要用到多种霉菌。() 四、简答题 1、在什么条件下容易采到蘑菇,说说怎样识别有毒的蘑菇。 2、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命的活动特点是什么? 3、举例说明细菌与人类的关系是怎样的。

六年级下册科学简答题

简答题: 1、日食是怎样形成的?(5年4考) 答: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处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日食。 2、当前全球突出的环境问题有哪些?你应该怎么做?(5年2考) 答:我们现在面临着哪些环境问题有:①垃圾和水污染、②大气污染、③白色污染、④物种灭绝速度加快、⑤全球气候变暖等。 我们应该这样做:①不乱扔垃圾,对垃圾进行分类和回收。②节约用水。③不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袋。④保护野生动物。⑤少开车,多乘坐公交车。 3、你知道的化学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有哪些?怎样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5年2考) 答:①发光、发热②改变颜色③产生气体④生成沉淀物。 看是否产生新物质是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 4、请你写一写放大镜下的昆虫有哪些秘密?(5年1考) 答:(1)昆虫的翅膀上布满小鳞片;(2)昆虫的眼睛分单眼和复眼,复眼由许多小眼组成;(3)昆虫的耳有各种各样的外形,在身体上的位置也不固定;(4)昆虫的头部有一对触角,不同种类的昆虫,触角的形状和生的位置也各不相同。 5、怎样防止铁生锈?说说其中的道理?(5年1考) 答:(1)制成合金;(2)铁制品表面涂防护层;(3)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把铁与水、空气隔绝开。 6、科学课文中我们做了很多实验,请你在本学期所做的实验中选择一个实验作出计划。(5年1考) 我的问题:铁生锈与空气有关吗? 实验问题:铁生锈与空气有关吗? 实验假设:铁生锈与空气有关。 实验材料:两个盘子、两枚铁钉、菜油 实验方法:①、用同样大小的盘子,一个空着,另一个装上菜油。 ②、把一枚铁钉放在空盘子中,另一枚完全浸没在菜油中。 ③、每天观察、记录一次。 实验现象:空盘子中的铁钉生锈了。 实验结果:铁生锈与空气有关。 7、细胞对于生命体有什么意义?(5年1考) 答:①除病毒外的所有生物,都由细胞构成。②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③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④细胞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⑤细胞是有机体生长与发育的基础。⑥细胞是遗传的基本结构单位。 8、回收垃圾的好处有哪些?(5年1考) 答:(1)回收可再生资源。(纸张、废金属、等资源可回收利用) (2)有利于处置有毒有害物。(如废电池等) (3)有利于利用资源。(如有机垃圾可制成肥料) (4)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9、全球气候变暖是什么原因引起的?(5年1考) 答:①大量燃烧煤炭、天然气等产生大量温室气体; ②森林破坏严重,使得吸收二氧化碳气体的能力下降。 10、微生物对人类有利吗?举三个例子说明。 答:微生物对人类有利。例如:(1)微生物为人类提供食用菌等食品,(2)人类利用微生物蒸馒头、酿酒,(3)人类利用微生物提取出各种抗生素和药品,保护人类健康。 11、家乡的环境对于我们的生存非常重要,你有没有看到家乡的环境受到污染了?哪些方面受到污染了(至少3方面)?你认为家乡的人们怎样自觉来保护环境?(至少写3条) 答:有受到污染了,如①垃圾②水污染③白色污染。告诉人们保护环境从自己做起(1)不乱扔垃圾,对垃圾进行分类和回收。(2)节约用水。(3)不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袋。 12、什么是太阳系? 答: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由八大行星、小行星、卫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一个天体系统。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答案

小学六下册科学各单元知识点(资料五)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一放大镜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 节)。 2、(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 息)。(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的构造:镜片、镜架(包括镜框和镜柄)。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边 缘薄)。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 的(放大)功能。 4、透过放大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视野)。 5、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 放大的倍数也越大,视野越少)。(球形透明体)放大倍数是最大的。 6、放大镜正确使用方法有(移动放大镜)和(移动被观察的物体)。 7、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发明了放大镜。人类最早使用的凸透镜就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 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 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8、人的视力最高可以看清楚1/5毫米大小的微小物体。 9、放大镜的镜片和能起放大作用的器具有的共同特点是中间凸起,透明的,所以放大镜也叫凸透镜。 10、举例说明哪些工作需要经常用到放大镜? 答:(1)公安人员观察现场找到的纤维和指纹等;(2)农业科技人员用来观察植物的花或种子,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3)珠宝商鉴定珠宝;(4)精密仪器修理工;(5)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查用到放大镜。 二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1、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 虫的细节: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2、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 多。触角具有嗅觉、听觉和触觉的功能。在放大镜下观察可以发现不同昆虫的触角的形状(不同)。 3、苍蝇落在坚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而且还能在上面爬行,这和它(脚的构造)有关。 4、蚜虫喜欢吸食嫩枝上的(汁液),蚜虫的大小如(针眼),蚜虫的天敌是(草蛉),草蛉吸食蚜虫 的体液。 三放大镜下的晶体 1、(一些固体物质)的内部有一定的结构,如果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按一定的空间次序排列,形成了 (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这就是(晶体),如食盐、白糖等。 2、许多岩石是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如花岗岩由(长石)(云母)(石英)等矿物的晶体组成。 3、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玻璃、松香、琥珀、珍珠等不是晶 体)。晶体形状(多种多样)有的是(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像(一簇簇的针)等,但都很有规则。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小,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4、制造晶体的方法有(减少水分)和(降低温度)两种。 5、雪花晶体的形状是(六边形)。 6、你能举出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晶体吗? 答:食盐、白糖、碱面、味精,花岗岩中的长石、云母、石英等。 四怎样放得更大 1、在17世纪,人们发现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明显提高了放大能力。这是因为一个凸透镜把另一

五年级上册科学简答题

名词解释: 1、反冲力: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做反冲力。 2、弹力:像皮筋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态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做弹力。 3、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4、风化: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5、腐殖质:土壤里含有一些可以燃烧的东西,主要是土壤里动植物肢体腐烂以后变成的,叫做腐殖质。 6、侵蚀: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带走了,这就是侵蚀。 7、冰川:地质学家把在地表缓慢移动的大冰体称为冰川。 8、光源:像电灯这样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9、投影: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 10、光的反射: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也叫发光。 11、食物链: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12、生产者:食物链中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 13、消费者:食物链中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费者。 14、食物网: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事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15、生态系统: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16、生物群落: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简答题 1、影子有什么特点? 答:①影子会随着光源的位置、方向的改变而改变。 ②影子的大小与挡光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即距离大影子小,距离小影子大。 ③影子的形状与光源照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2、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 答:影子的方向和长短随着太阳的方向和位置的高低来变化。清晨和傍晚太阳位置最低,影子最长;正午太阳位置最高,影子最短。 3、影子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 答: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了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光照不到的地方就会留下一个暗区,这个暗区形成了影子。 4、光有哪些特性? 答:①光是沿直线传播的。②光能反射。 5、照明灯上为什么要装灯罩? 答:这是因为需要增强反光的原因。因为灯罩可以把灯泡向上的光反射到下方,和本来向下的光线合在一起,增加亮度。 6、教师的墙壁为什么要涂成白色? 答:墙壁涂成白色是因为白色物体反光较强,可以增强教室内的反光,使教室更加明亮。

六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练习题答案

六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练习题答案 单元概述:本单元学生将经历用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对昆虫.晶体.细胞和微生物进行进一步的观察.激发他们深入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一.单项选择题。 1.(D )是人们常用的观察工具之一。 A.近视镜 B.显微镜 C.远视镜 D.放大镜 2.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 制造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C ) A.伽利略 B.布鲁诺 C.培根 D.傅科 二.多项选择题。 1.为了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透镜应是(B ).放大倍数与(C )直接有关。 A.不透明的 B.透明的 C.中间较厚 D.中间较薄 2.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广泛存在着.它和我们的(ACD)有着密切的关系。 A.生活 B.生命 C.生产 D.环境 3.在水中生活着许许多多的微生物.常见的有(ABCDE )。 A.草履虫 B.变形虫 C.喇叭虫 D.眼虫 E. 团藻 三.填空题。 1.(放大镜)和(显微镜)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使我们能看到物体的更多细节。 2.(细胞)是生物生命活动的最基本单位.生物都由(细胞)组成。 3.微生物是生物.具有生物的共同特点.也由(细胞 )组成。 4.使用放大镜的观察方法一: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 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5.使用放大镜的观察方法二: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6.人类很早就发现某些透明的宝石可放大物体的影像.最早使用的透镜就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 7.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这个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8.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9.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 10.在17世纪.人们发现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明显提高了放大能力。这是因为一个凸透镜把另一个凸透 镜成的像进一步放大了。这就是早期的(显微镜)。(显微镜)是个了不起的发明.它使人类的视野一下子拓宽了许多。 11.生物学家(列文虎克)把两个镜片嵌在圆形金属管子的两头.中间还安上了可以调节两个镜片距离的螺旋杆.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 12.1663年.美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有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发现.他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观察一块软木薄片 的结构.发现它们看上去像一间间长方形的小房间.就把它命名为(细胞 ) 四.判断题。 1.一些微生物太小.没有放大镜或显微镜便不能被看到。(√) 2.微生物没有在特殊环境下生存的结构。(×) 3.物质世界和生命世界是多种多样的。(√) 6.早在两千多年前.人们就发明了放大镜。(×) 4.在我们的感觉器官中.眼睛能获得比其他器官更丰富的信息.但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1/15毫米大 小的微生物体。(×) 5.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 更多的信息。(√) 7.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有规则.有的是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有的象一簇簇的针……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小.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8.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 人们又研制了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100万倍。(×) 9.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0.生物是由细胞组成的.我们的皮肤表面.每平方厘米含有的细胞数量超过20万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