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北京林业大学法学综合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民法法条评析精编

2020年北京林业大学法学综合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民法法条评析精编

特别说明

本书根据最新复试要求并结合历年复试经验对该题型进行了整理编写,涵盖了这一复试科目该题型常考及重点复试试题并给出了参考答案,针对性强,由于复试复习时间短,时间紧张建议直接背诵记忆,考研复试首选资料。

版权声明

青岛掌心博阅电子书依法对本书享有专有著作权,同时我们尊重知识产权,对本电子书部分内容参考和引用的市面上已出版或发行图书及来自互联网等资料的文字、图片、表格数据等资料,均要求注明作者和来源。但由于各种原因,如资料引用时未能联系上作者或者无法确认内容来源等,因而有部分未注明作者或来源,在此对原作者或权利人表示感谢。若使用过程中对本书有任何异议请直接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处理。

因编撰此电子书属于首次,加之作者水平和时间所限,书中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切希望广大考生读者批评指正。

重要提示

本书由本机构编写组多位高分在读研究生按照考试大纲、真题、指定参考书等公开信息潜心整理编写,仅供考研复试复习参考,与目标学校及研究生院官方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一、2020年北京林业大学法学综合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民法法条评析精编

1.《民法总则》第158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但是按照其性质不得附条件的除外。附生效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失效。”

请分析:

(1)本条规定的制度及含义。

(2)本条规定的“条件”的特点。

(3)本条规定中“生效条件”“解除条件”的含义及效力。

【答案】(1)本条规定的是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双方当事人在民事法律行为中设立了一定的事由作为条件,以该条件的成就与否(是否发生)作为决定该民事法律行为产生或解除根据的民事法律行为。

(2)条件具有如下特点:①未来性:条件应当是将来发生的事实。②或然性:条件应当是将来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实。③非法定性:条件应当是当事人选定(商定)的事实。④合法性:条件应当是合法的事实。

(3)生效条件是指民事法律行为中所确定的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要在所附条件成就时发生法律效力的条件。生效条件的效力表现在,该民事法律行为已经成立,但未生效,条件成就,该民事法律行为生效;条件不成就,则一直不生效。解除条件是指民事法律行为中所确定的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在所附条件成就时,就失去法律效力的条件。解除条件的效力表现在,在所附条件成就以前,民事法律行为已经发生法律效力,行为人已经开始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当条件成就时,权利和义务则失去法律效力。当条件不成就时,民事法律行为则仍然有效。

2.《婚姻法》第42条规定:“离婚时,如一方生活困难,另一方应从其住房等个人财产中给予适当帮助。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请根据本条规定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理解“一方生活困难”?

(2)离婚时适用经济帮助请求权的条件。

(3)一方以个人财产中的住房对生活困难者进行帮助的形式是什么?

【答案】(1)一方生活困难是指依靠个人财产和离婚时分得的财产无法维持当地基本生活水平。一方离婚后没有住处的,属于生活困难。

(2)适用条件有:①要求帮助的一方确实生活困难。一方生活困难,是指依靠个人财产和离婚时分得的财产无法维持当地基本生活水平。一方离婚后没有住处的,属于生活困难。②要求帮

助一方的生活困难存在于离婚时。③另一方有经济负担能力。

(3)离婚时,一方以个人财产中的住房对生活困难者进行帮助的形式,可以是房屋的居住权或者房屋的所有权。

3.《民法总则》第122条规定:“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

请根据本条规定回答下列问题:

(1)“没有法律根据”的含义。

(2)“不当利益”的含义。

(3)如何确定返还利益的具体范围?

【答案】(1)没有法律根据是指一方获益既无法律上的原因(根据),亦无合同上的根据。

(2)不当利益是指一方获得的利益即财产的增加是不正当的,没有合法根据。

(3)返还利益的具体范围依获益方的主观心态而定:①受益方为善意时,若损失大于利益,只返还现存利益;若损失小于利益,返还利益的范围以损失为准。②受益方为恶意时,应返还其取得的全部利益;若利益少于损失,还须就损失与利益之间的差额进行赔偿。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92条规定:“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试运用民法原理分析该条法律规定。

【答案】(1)该条文规定的是不当得利制度。不当得利是指没有法律上或者合同上的根据,使他人财产受到损失而自己获得利益的事实。

(2)不当得利只有具备了下面几个条件才能够成立:一方获得利益,即指财产的增加;他方受损失,既包括现有财产利益的减少,也包括应得利益的损失;一方获益和他方受损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没有合法根据,既没有法律上的根据,也没有合同上的根据。

(3)由于不当得利侵犯了他人的利益,所以不当得利一经成立,就在当事人之间产生了债的关系,受损失的一方享有请求返还其利益的权利,获得利益的一方负有返还利益的义务。应予返还的利益,包括原物、原物所生的孳息以及利用原物所得的其他利益。根据情况的不同,不当得利返还利益的具体范围也有所不同,范围要依获益方的主观心态而定:当受益方为善意时,若损失大于利益,只返还现存利益,若损失小于利益,返还利益的范围以损失为准;受益方为恶意时,应返还其取得的全部利益,若利益少于损失,还须就损失与利益之间的差额进行赔偿。

5.《物权法》第179条规定:“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抵押给债权人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债权人有权就该财产优先受偿。

前款规定的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为抵押人,债权人为抵押权人,提供担保的财产为抵押财产。”

请根据民法原理分析:

(1)抵押权的特征。

(2)如何理解本条第1款规定中“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和“优先受偿”?

(3)在未经登记的情况下如何认定抵押权合同的效力?如何认定抵押权的公示方式?

【答案】(1)抵押权具有如下特征:①抵押权是一种约定担保物权,其内容为就抵押物的价值优先受偿。②抵押权的标的物是债务人或第三人提供为担保的特定财产,该财产包括动产、不动产和权利。③抵押权是不移转占有的担保物权,在抵押期间,抵押物仍由抵押人占有。④抵押权具有追及性。

(2)“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是指在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当事人之间约定抵押权的实现方式,包括协议以抵押物折价、抵押权实现条件的成就情形等。“优先受偿”是指基于物权的优先效力,当债务人有多个债权人,其财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权时,有抵押权的债权人可以优先于其他债权人受到清偿。

(3)抵押合同在未经登记时的效力应作如下认定:①不论是动产抵押合同还是不动产抵押合同,应自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书上签字或盖章时成立并生效。抵押合同本身并不需要登记,是否办理登记不影响抵押合同的效力。②对于以不动产或不动产用益物权设定抵押权的,抵押权自登记时设立;对于以动产设定抵押权的,抵押权自合同成立时设立,但该动产抵押权未登记的,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

6.《合同法》第79条:“债权人可以将合同的权利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根据合同的性质不得转让;(二)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三)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

《合同法》第80条:“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

请综合《合同法》的上列规定回答下列问题:

(1)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该句中谁有义务通知债务人?为什么?

(2)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句中,如何解释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

(3)如果债权人转让了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的债权,其转让的效力如何?为什么?

【答案】(1)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该句中承担通知义务者为债权人。这样规定一方面尊重了债权人对其权利的行使,另一方面也防止债权人滥用权利损害债务人的利益。同时将权利转让生效的决定权交给债权人行使,也符合其权利本身的属性,有利于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2)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即债务人仍可向原债权人清偿以消灭债务。

(3)如债权人转让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的债权,则债权不转移,债务人仍得向债权人清偿,债权人对受让人构成违约。因为,一方面,债权人与受让人之间关于债权转让的合同有效;另一方面,债权由于法律规定而不发生变更,受让人不能实际取得债权。

7.《合同法》第107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请根据民法原理分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