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讲亚里士多德的《诗学》

第十讲亚里士多德的《诗学》

第十讲亚里士多德的《诗学》
第十讲亚里士多德的《诗学》

第十讲亚里士多德的《诗学》

免费免费免费免费

第十讲亚里士多德的《诗学》

一、《诗学》的地位与影响

《诗学》是西方历史上第一部较为系统而全面地探讨美学和文艺理论问题的专著。在欧洲文艺理论和美学发展史上,《诗学》是巍峨高耸的具有开创先河、法典权威性和重大范式意义的一座里程碑,它提出的定义、原则、方法、范畴等等对后世都产生了深远而深刻的影响,乃至跨跃了国界和民族区域在世界范围内彰显风采,即使在今天看来其亦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资鉴、启示意义。俄国民主主义文学批评家、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过:“《诗学》是第一部最重要的美学论文,也是迄之至前世纪末叶一切美学概念的根据。”鲁迅先生则曾将《诗学》与刘勰的《文心雕龙》相提并论。

二、亚里士多德的文艺价值观

首先,文艺可以给人以知识。

其次,文艺可以给人以快感。

第三,文艺可以陶冶人的心灵。

三、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

《诗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古希腊已获得繁荣发展并达到了辉煌的、不可企及的艺术高峰的史诗和悲剧的探讨,其中关于悲剧的研究又占有更大的比重。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说,《诗学》是西方戏剧理论的濫觞。其对悲剧的性质、来源、演变、创作特点、欣赏效果等等都提出了相当具体细致的认识,给与后世的戏剧发展和戏剧理论建设以强大的范导和推动作用。

(一)悲剧的性质

在《诗学》第六章,亚里斯多德提出了西方戏剧理论史上第一个完备的悲剧定义:

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他的媒介是经过“装饰”的语言,以不同的形式分别被用于剧的不同部分,它的摹仿方式是借助人物的行动,而不是叙述,通过引发怜悯和恐惧使这些情感得到疏泄。

要准确理解亚里斯多德关于悲剧的定义,即应从这“三点差别”入手。

第一,媒介上的差别。第二,对象上的差别。第三,方式上的差别。

上述悲剧定义中所说的“长度”、“完整”,亚里斯多德比较于史诗及根据当时的悲剧创作实际,亦有特殊的认识和具体说明。

关于“长度”,亚里斯多德认为,“在长度方面,悲剧尽量把它的跨度限制在…太阳的一周?或稍长于此的时间内。

免费免费免费免费

免费免费免费免费

关于“完整”,亚里斯多德有着三重所指,一是情节的完备。二是情节的整一。这是强调一部悲剧只写一个事物或事件、行动。三是情节的严密。

(二)对悲剧构成因素的抽象概括

包括如下六个决定其性质的成分,情节、性格、言语、思想、戏景和唱段。

(三)亚里士多德说明“情节”在悲剧中的地位和作用

(P158)因为悲剧摹仿的不是人,而是行动和生活,人的幸福与不幸均体现在行动之中;生活的目的是某种行动,而不是品质;人的性格决定他们的品质,但他们的幸福与否却取决于自己的行动。,所以,人物不是为了表现性格才行动,而是为了行动才需要性格的配合。由此可见,事件,即情节是悲剧的目的,而目的是一切事物中最重要的。此外,没有行动即没有悲剧,但没有性格,悲剧却可能依然成立。……因此,情节是悲剧的根本,用形象的话来说,是悲剧的灵魂。

第十一讲布瓦洛的诗学原则

一、布瓦洛的《诗的艺术》的影响

《诗的艺术》这部诗体文艺理论著述共一千一百行,分为四章,第一章是总论,阐释“理性”是文艺创作以及文艺批评必须遵守而不可逾越的基本原则;第二章论牧歌、挽歌、颂歌等次要的诗类,以及各种诗体的特点;第三章论悲剧、喜剧和长篇叙事诗等主要诗体,在此提出了著名的“三一律”戏剧创作法则。第四章论作家的道德修养,表达了其对作家创作追求的具体看法。总体而论,《诗的艺术》相当完备地论述了古典主义文艺创作和批评的理论基础和原则,并对文艺与现实、文艺创新与继承的关系等理论和实践问题,做出了它的解答。二、布瓦洛所说的“自然”是指什么,(165--167)

在布瓦洛看来,文艺创作除了要接受理性的控制外,还必须遵守的另一诗学原则就是摹仿自然。布瓦洛所说的“自然”,在理论上源于亚里斯多德和贺拉斯,也继承了文艺复兴以来普遍崇尚自然的追求,不过布瓦洛赋予了这一崇高字眼以特殊的含义。

首先,“自然”在布瓦洛那里,不是谓客观现实或自然事物,而是指“常情常理”,也就是现实生活中带有普遍性、规律性、习惯性的东西,亦可称作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理性。布瓦洛认为,文艺创作只有恪守和表现了这种“常情常理”,才可能打动人心,为人们喜爱。

其次,“自然”对于布瓦洛有着“自然人性”的含义。这又分有两个方面,一是指由年龄不同造成或决定的性格、性情取向。另一方面是由出身所决定的性格特点。

布瓦洛认为,任何人都会随年龄的改变而改变性格或性情,文艺创作要做到符合“常情常理”、“逼真”、贴近“自然”,就应当抓住年龄这个关键因素。

对于文艺创作的这一“自然”要求,显然是人物“类型化”、“共性化”的主张。毫无疑问,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性格或性情一般会随着年龄的改变而发生一定的变化,从而文艺创作要塑造出真实生动的人物形象,不能不注意人物的年龄因素。据此来说,布瓦洛的看法不无道免费免费免费免费

免费免费免费免费

理。但是,经验同时能够有力地说明,社会的人的性格或性情的变化,起主要作用的,总是社会的和心理的因素,而决不是生理的自然的年龄。以年龄作为人物性格塑造的根本依据,只能造出没有鲜活个性的类型化形象。在布瓦洛,“自然”或“自然人性”的另一方面含义,是由出身所决定的性格特点。如他说,写英雄就应该写出他们“论勇武天下无敌,论道德众美兼赅”,而若是写平民,则只能有“扭捏难堪的嘴脸”。这是一种血统论在理论上的运用,也是其强调理性统一性的一个体现。当然,布瓦洛是明确反对文艺创作以市井、村夫为描写对象的。由此出发,布瓦洛提出了人物塑造的“定型化”要求。如他说道,“写阿迦门农应把他写成骄傲自私;写伊尼阿斯要显出他敬畏神祗;写每个人都要抱着他的本性不离。”即使是描写“新人物形象”,“你那人物要处处符合他自己,从开始直到终场表现得始终如一。” 第十二讲康德的审美艺术理论

一、《判断力批判》的影响与作用

大约从,,,,年代起,康德转入研究哲学,先后发表了《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在这三部著作中,康德分别阐述了他的认识论思想、伦理学思想和美学观念,构成了所谓真善美的批判哲学体系。《判断力批判》分为上下两卷,上卷论述美与艺术问题,下卷阐发目的论问题,正是这一部分,对后来西方美学和艺术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二、康德的审美鉴赏论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的“导论”中首先对与艺术直接相关的审美鉴赏和美的性质做出了一般界定,他指出:“通过……一个愉快来进行判断的机能(从而也是普遍有效的)唤做鉴赏。”而被鉴赏的“这对象因而唤做美”。康德从形式逻辑判断的质、量、关系、情状四个方面对此做出了说明阐述。

首先,从质的方面来看,康德将人能够产生的快感或愉快,概括地分为三种,并分别说明了它们各自的“不同特性”。第三种,是“静观”的愉快。这也就是审美的愉快。

其次,从量的方面来看,康德肯定:这里的关键词是“普遍”,即所谓的“量”。康德认为,一个人对美的事物做出的判断,必须具有“普遍有效性”,也就是人人都会赞同他。

再次,从关系方面来看,康德要解决的是鉴赏判断与目的的关系问题。他说明,鉴赏判断所确定的美具有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最后,从情状方面来看,康德要辨析阐明的是,一个人的鉴赏判断如何必然地会得到他人的普遍赞同。

第十三讲黑格尔的艺术哲学

一、黑格尔的《美学》

黑格尔的《美学》是对其“绝对理念”运动到“精神阶段”早期之表现形态的论述。在他看来,“美”(艺术)是“绝对理念”自我认识的初级形式,“善”(宗教)是“绝对理念”自我认识的中期情状,而“真”(哲学)则是“绝对理念”自我认识的最后完成。美、善、真三者历时生免费免费免费免费

免费免费免费免费

成,由低到高上升运动,如同一个人从儿童到壮年再到老年。因此对于黑格尔,研究美就是研究人类早期或童年时代的人类之创造活动,并且就是创造艺术的活动。美即艺术,这是黑格尔前无古人亦后无来者的独特看法。在其《美学》的

“序论”开篇,他即明确说道:美学的对象“就是广大的美的领域,说得更精确一点,它的范围就是艺术,或则毋宁说,就是美的艺术。”从而“我们的这门科学的正当名称却是…艺术哲学?,或者更确切一点,…美的艺术的哲学?。”

二、艺术本质论。

黑格尔在论证美学或艺术哲学可以成立的同时,亦对艺术下出了定义。其确切的表述就是:“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对这一艺术定义,黑格尔还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给予了具体的阐释说明。

第一,艺术中的感性因素(形式)是为人类心灵而存在的。

第二,艺术中的“心灵的东西”(内容)是“自在自为”的,具有自身的“目的性”。三、悲剧理论

黑格尔关于悲剧的研究所形成的篇幅不大,但其看法却十分独特而异于既往,并在其《美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独特之处主要体现在对悲剧冲突和悲剧性质的认识上。

关于悲剧冲突,黑格尔以古往今来的悲剧创作为依据,首先对其发生原因做出了归类总结,指出它有以下三种情况:第一是“物理的或自然的情况所产生的冲突”。他认为,这种冲突由于“所涉及的只是外在的自然,以及自然所带来的疾病、罪孽和灾害,这些东西破坏了原来的生活的和谐,结果造成差异和对立”,所以单就它们本身来看,是消极的,“没有什么意义的”。不过艺术创作以之为题材,“只是因为自然灾害可以发展出心灵性的分裂,作为它的结果。”这是说,真正的悲剧不是将自然原因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对立斗争,作为悲剧冲突的根本原因来描写。第二是“由自然条件产生的心灵冲突”。提出这一冲突显然是续上而论的,即在悲剧中直接表现或说明了,悲剧冲突的发生是以自然原因为条件或基础的。因而黑格尔认为,这种冲突是“积极的”,有一定意义的。第三是“由心灵性的差异而产生的分裂”。对于这种分裂导致的悲剧冲突,在他看来“才是真正重要

的矛盾”。其重要是在于,“它起于人所特有的行动”。这就是说,真正的悲剧冲突,应是由“心灵性的差异而产生的分裂”之付诸“行动”引起的,而不是什么外在自然的因素或力量。再简言之,导致悲剧冲突发生的原因应当在于人而不在于自然。对此黑格尔亦做出一个总结:“总之,一方面须有一种由人的某种现实行动所引起的困难、障碍和破坏;另一方面须有本身旨趣和力量所受到的伤害。只有把这两方面定性结合在一起,才是这最后一种冲突的深刻的根源。”这其实就是对真正的、符合悲剧艺术理想的冲突的认识和界定。

第十四讲泰纳的实证主义艺术观

泰纳(,,,,,,,,,)是法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文艺理论家。他出身于律师家庭,自幼表现出长于理性思维的禀赋,老师曾预言他是“为思想而生活”的人。免费免费免费免费

免费免费免费免费

西方十九世纪是达尔文的进化沦和以孔德为代表的实证主义十分流行和活跃的时期,泰纳深受其影响。他相信,社会事物同自然事物一样,有着它发生、发展、演变、衰落、消亡的客观规律,因而人们只要运用科学方法,从事实出发,就可以获得对它的正确认识。他对于艺术的研究,正是本着这样的信念,借助于自然科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发掘和梳理艺术史料,力图揭示那决定和支配着艺术创造及艺术运动的终极根源、必然动因。他的《艺术哲学》可谓是按照他找到的规律而描绘出的一幅关于艺术真相、艺术史变迁的图画。其关于艺术的基本看法,亦主要体现在这部宏著中。

一、艺术本质论

泰纳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的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他认为,“这是艺术品的最后解释,也是决定一切的基本原因。”而艺术品与其产生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的关系,在他看来完全

同于自然界植物的生长与地域和气候之间的关系:“地域的存在与否,决定某些植物的出现与否。而所谓地域不过是某种温度,湿度,某些主要形势,相当于我们在另一方面所说的时代精神与风俗概况。自然界有它的气候,它的变化决定这种那种植物的出现;精神方面也有它的气候,它的变化决定这种那种艺术的出现。”据此他甚至提出:“美学本身便是一种实用植物学,不过对象不是植物,而是人的作品。”

从实用植物学??美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原则出发,泰纳对艺术下出了他的定义:“艺术的目的是表现事物的主要特征,表现事物的某个凸出而显著的属性,某个重要观点,某种主要状态。”

二、科学与艺术对真理的不同认识

泰纳明确谈道:人们为了达到认识真理的目的,“一共有两条路:第一条路是科学,靠着科学找出基本原因和基本规律,用正确的公式和抽象的字句表达出来;第二条路是艺术,人在艺术上表现基本原因与基本规律的时候,不用大众无法了解而只有专家懂得的枯燥的定义,而是用易于感受的方式,不但诉之于理智,而且诉之于最普通的人的感官与感情。艺术就有这一特点,艺术是…又高级又通俗?的东西,把最高级的内容传达给大众。”(第,,页)将这段话换一种简单的表述就是,艺术是通俗的科学,或科学是专家才能理解的艺术。三、艺术构成论

构成艺术品“原素”的或对突出事物主要特征起着作用的有哪些东西,泰纳认为在“表现人的精神生活的艺术”中,尤其是文学中有三组原素,它们是人物性格、遭遇与事故、风格。四、艺术发生论

泰纳谈道:“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第,,页)。在《英国文学史》“序言”中,他又将之细分为三种因素或“三个原始力量”:种族、时代、环境。第十五讲克罗齐的直觉主义艺术论

艺术即直觉论。

免费免费免费免费

免费免费免费免费

如果我们将克罗齐的美学理论看作一个逻辑体系,那么作为其出发点、本体或内核的东西,就是一个简单的定义:“直觉即表现即艺术”。

第十六讲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文艺观

文学创作论。

一、艺术家的创作意图

运用心理分析的批评方法,就是通过“解释作品”来揭示艺术家的意图。

艺术批评运用心理分析法来解释作品、揭示艺术家的意图的根据是什么,弗洛伊德提出了两点:一是“最近的诱发场合”。也即激发艺术家创作灵感、引起艺术家创作冲动的当下事件、人物、场景。二是“旧时的记忆”。这主要是指艺术家对发生在他童年时期的事情的深刻印象。

有一个基本前提,那就是将艺术作品看作是艺术家的白日梦,从而艺术批评的一切解释最终是“释梦”,即把作品中的一切成分不是看作艺术家意识到的心理活动的“表现”,而是视为压抑在无意识中的本能欲望的“症候”显示,对之作揭去“化装”的还原性解读。

弗洛伊德的艺术批评方法,就是以作品为艺术家的“症候性动作”,以“最近的诱发场合”和“旧时的记忆”为根据,对之做出心理分析解释。

二、精神分析说对文艺研究的意义

弗洛伊德建立在他所创建的精神分析学说之上的艺术理论,对于文艺学的发展是有着不可否认的积极贡献的,它也实际上产生了具有积极意义的影响。其对于艺术家创作动机的研究,潜意识的探讨,对于艺术作品的心理分析,拓宽和丰富了人们对艺术的发生、艺术创作中的“受动”作用和艺术的意义的理解认识,并且有力地推动了浪漫主义批评或传记批评的发展。后来在西方出现的“原型批评”、“神

话批评”亦与之有着直接而密切的关系。其提出的“症候”论,可谓是在“反映”论和“表现”论之外的一种新见,开启了人们分析艺术作品、艺术形象的新思路。最近二十年兴起于西方的“新历史主义批评”,无不能说是将其推广和运用于对社会生活、历史运动的观照认识而发展起来的。

但是,这一理论的偏颇、荒诞和乖谬之处也是明显可见的。其将艺术创造一律看作是艺术家的白日梦,将一切艺术家统统视为受原始本能尤其是性本能支配和控制的人,这不仅是无视艺术家具有在后天环境中生成的互不相同的个性存在,把他们从心理上抽象化了,而且更是否定了艺术家(以及一切社会的人)具有相对独立于其肉体欲望的精神追求,将他们还原为了森林动物,或在本质上是极端自私、仇视社会伦理道德的心理罪犯(如果不是神经病人的话)。

第十七讲韦勒克、沃伦的新批评派文学理论

一、韦勒克、沃伦关于科学语言、日常语言与文学语言的区别

1(科学语言与文学语言

免费免费免费免费

免费免费免费免费

韦勒克、沃伦认为科学语言是“直指式的”:“它要求语言符号与指称对象一一吻合”,同时这种语言符号“完全是人为的”,它可以被相当的另一种符号所代替;以及它是“简捷明了的,即不假思索就可以告诉我们它所指称的对象”。此外,“科学语言趋向于使用类似数学或符号逻辑学那种标志系统”,即它追求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文字”。与科学语言比较起来,文学语言则显现出如下特点: 多歧义性。

表情意性。

符号自具意义。

2(日常语言相对于文学语言

日常语言相对于文学语言来说没有质的差异,但是在量的方面却显现出区别。这个区别、主要有三点:

文学语言对于语源的发掘更加用心而有系统性。

文学语言的实用意义较为淡薄。

第三,文学语言呈现的是虚构的、想象的世界。

二、文学构成论

韦勒克、沃伦其实是认为,文学作品中有一种本质上不变的东西??“由几个层面构成的体系”,这使它既独立于外部现实,又独立于它的创作者,同时还独立于欣赏者。文学作品这个“由几个层面构成的体系”,究竟有哪些“层面”,韦勒克、沃伦说明,它有四个层面:一、声音层面。二、意义层面。三、意象和隐喻层面。四、由象征和象征系统构成的“世界”或“神话”层面。

三、韦勒克、沃伦关于评价文学的具体标准

第一,包容性或多样性。

第二,连惯性。

第三,建立在经验事实上的世界观。

第十八讲伊瑟尔的审美反应立论

伊瑟尔关于阅读过程的描述

伊瑟尔关于阅读过程的描述和阐释,我们可以做一大体的概述认识:“游移视点”是将本文分解成相互作用的结构,也就是发现本文中各种不同的意义成

分;“建立连惯性”是对各种意义成分作出一致性的整理集合,形成关于意义的完形认识;“卷入事件”是因为本文意义的免费免费免费免费

免费免费免费免费

多种可能性存在而要求读者进入本文之中依据自身的知识进行一种选择,从而将本文不是作为一个认识的对象而是作为自己参与其中的事件来体验和领会;“建

构意象”则是将本文由语言符号构成的含有意义的图式形成感性具体而又具有理性意味的“想象性客体”。

2(本文和读者进行交流活动之基本结构的“空白”

伊瑟尔谈道:空白是用来标示“存在于本文自始至终的系统之中的一种空位,读者填补这种空位就可以引起本文模式的相互作用。换句话说,在这里,完成作品的需要被联合本文模式的需要代替了。只有当本文的图式被读者联系起来时,读者才开始构造想象性客体,正是空白使这种联结性运作得以进行。这些空白表明,本文各不相同的部分应当被读者联结起来,尽管本文并没有这样说明。空白是本文看不见的结合点,因为它们把本文的图式和本文的视野互相区分开来,同时在读者方面引起观念化的活动。理所当然,当读者把本文图式和本文视野联结起来时,空白就…消失?了”。

所以,“空白”在文学本文中不是一种消极的因素,它调动和激发了读者的想象。空白阻碍“良好的绵延”,调动和激发了读者的想象。

这里,伊瑟尔还对“空白”在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中的运用作出了考察。他列出了“主题小说”、“系列故事”、以及“对话体小说”。

通过上述考察,伊瑟尔说明,从认识文学中的交流活动来说,至关重要的因素,不是看到在不同本文中对于“空白”有着如何不同的运用,而是去理解潜在于这些空白的不同运用之中的结构。“空白”是文学交流中的本体性因素,没有它就不可能有文学的交流活动。

3(与以往的文学理论相比,伊瑟尔的审美反应理论,其创见性和启示意义表现在哪里,

综观伊瑟尔的审美反应理论,其从“语用学”和“功能主义”的立场出发研究文学的性质,将文学作品看作是“艺术极”的本文与“审美极”的读者体验之相互作用的产物,是富有创见性和启示意义的。既往的文学理论,从古希腊的摹仿说到

现代的形式主义,普遍地是着眼于客观现实与文学的关系、或作家与文学的关系、文学本文与语言的关系,来认识文学的本质、成因和构成的,并且在宇宙“一元论”观念的支配下,它们大多将对立双方之间的关系看作是单向的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将文学视为或是某种实体事物的虚幻影像、感性显现,或是目的在自身的唯美存在、绝对自足的封闭体。这其中虽不乏“片面的真理性”,但偏颇是严重深刻的。伊瑟尔的理论立足于读者与文学的关系,同时以“互动论”取代了“一元论”,无疑开辟了文学研究的新天地,是领悟和掌握了辩证法的真谛,让人看到了曾被忽略、遮蔽、否定然而真实存在且起着重大作用的东西。我们当然可以说也应当实事求是地说,这是文学研究历时演进的客观必然,也是文学从“独语”式走向“对话”式创作向理论研究发出的诉求的必定回应,但对伊瑟尔的个人作用我们仍应给予高度的和充分的肯定。他对现象学美学(以茵加登为主)理论的批判性接受,对阐释学理论的积极借鉴和吸取,还有对完形心理学以及精神分析学的合理引进和发挥,对这些理论学说的融会贯通的运用,可以说都显示了他是那“历史必然性的要求”的积极承担者,对文学理论研究做出了继往开来的重要贡献。不仅如此,从批评实践来说,他提出的语用学方法,独创的“隐含的读者”、“召唤结构”、“游移视点”、“空白”等概念,具有分析和解读作品的积极指导意义,人们据此可以从文学的世界中看到或发掘出更为丰富的东西。其对于创作来说,亦不无具有启示和裨益。当作家在创作中能够“胸免费免费免费免费

免费免费免费免费

怀读者”,并能以与读者“平等对话”的理念指导创作,而不是以“导师”、“工程师”、“牧师”、“说教者”自居,其创作必然比运用其它任何方式都更能打动读者,为读者所喜爱。

当然,伊瑟尔的读者反应理论只能看作是对“作品,读者”关系的发现认识,它并不能取代过去在其它关系中建立起来的各种理论。文学是一个复杂的人类精神

产品,本然存在于由历史和现实之各种关系构成的网络之中,因而它允许或诉求对之的各种角度、方位、层面、关系的观照研究,只要某一认识不宣称是对它的“唯一”真理性的认识就行。伊瑟尔并无这种以“真理终结者”自居的自以为是。不过,他仅以西方,,世纪以来的小说、特别是批判现实的那一类小说作为其理论研究的对象,显示出其视野的偏狭和思考问题的局限性,这减弱了他的理论的说服力。同时,他只是以其个人的阅读体验之反思认识来“推论”一般读者的阅读反应活动,而未作必要的、广泛的社会阅读心理之“田野调查”,或者说未吸收这方面的实验调查成果,使其理论不仅充满形而上的抽象和晦涩味道,难以让人读懂,而且其发现亦显得可疑,虽然其研究方法和一般结论性认识值得称道和应予肯定。

调动和激发读者的想象;

2(空白是潜在于本文中的结构模式;

3(空白在文学交流活动中发挥着自我调节的结构作用;

4(空白是存在于本文和读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的一种基本成分

袁三英:同学反映西方文论部分比较难

徐长威:按照今天梳理内容把握好要点即可。

吴裕贤:徐老师好: 明天我去中央电大与你研讨可以吗?

徐长威:可以~

古今华:徐老师好,关于悲剧的概念,亚里士多德的太长了,有没有简短些的, 徐长威:我们不会要求死记硬背,主要是理解。

徐长威:今天的教学活动就到这,再见~

免费免费免费免费

亚里士多德《诗学》读后感

美学史上的启明星 ——读亚里士多德《诗学》有感 沈星辰5091309005 在高中的时候我对朱光潜老先生非常崇拜,那种“出世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而对于他致力一生的那个神秘的美学事业也让我十分的好奇。因此在这个学期我选读了美学这门课程,也开始读一些美学的著作。这次我选择了西方美学的奠基之作——《诗学》。 《诗学》是亚里士多德的美学著作,是欧洲美学史上第一篇最重要的文献,并且是马克思主义美学产生以前主要美学概念的根据。阿里斯托芬和柏拉图的文艺理论不成系统;亚里士多德才是第一个用科学的观点、方法来阐明美学概念,研究文艺问题的人。在《诗学》中,他先确定研究的对象是诗,指出诗和其他艺术的异同,然后把诗分类,分析各种诗的成分和各成分的性质,逐步找规律,搜索各种诗的创作原则。当时古希腊文艺已经过一段黄金时期,成就已很可观,因此他有可能根据已发展的科学和哲学理论,对古希腊的文学实践和成就作出精细的分析和扼要的总结,提出一套有系统的美学理论。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第一章就开宗明义:“史诗的编制,悲剧、喜剧、狄苏朗勃斯的编写以及绝大部分供阿洛斯和竖琴表演的音乐,这一切总的说来都是摹仿。”“摹仿”是《诗学》的中心概念和出发点,是亚氏文艺理论的基础与核心。他认为诗之为诗,不在于它压韵、分行与文采,而是因为它是摹仿的产物。但是,“摹仿”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对描写对象简单的描摹和照抄,其实质在于按照创作者对于世界的理解去摹仿。亚里士多德根本否认了柏拉图的“理念论”,而认为只有具体存在的事物才是“第一实体”,肯定了艺术摹仿的对象本身是真实的存在。“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经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根据可然或必然的原则可能发生的事。”(第9章)这样,艺术描写的对象本身就带有了普遍性,就富于了哲学意味。亚里士多德指出艺术家必须从“(一)过去的或当今的事,(二)传说或设想中的事,(三)应该是这

亚里士多德诗学分析

论亚里士多德的《诗学》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83-322年)在西方文化史上首次构建了系统的美学理论,即他的诗学。他从哲学高度提炼魅力永恒的希腊艺术精神,铸成了西方美学的开山杰作. ?早期希腊以来,毕泰戈拉、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等哲人,都只从自己的自然哲学或道德原则出发,零散地论断美学思想。柏拉图的对话篇中较多地讨论了美的本质、诗人的灵感、审美主体“厄罗斯”以及文艺的社会功用问题,但它们是“理念”论原则的推演,附属他的政治哲学,并且表现了他对荷马以来众多诗人及其优秀作品的敌视、排斥态度。他的对话篇才华横溢、别具艺术风格,在西方文学史上颇有地位与影响,但是并未构成一种总结艺术创作经验、自成严谨体系的美学理论。亚里士多德的哲学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艺术作为创制知识表现现实的存在,美学是他的博大精深的哲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他和先哲们迥然不同,采取现实主义观点,探索希腊艺术的历史演变,剖析宏美的希腊艺术杰作,从中提炼美学范畴,总结艺术发展规律和创作原则,高度肯定艺术的社会功用,焕发出深刻的艺术哲学思想。他的诗学,堪称为希腊古典文明中辉煌艺术成就的哲学概括。结合他的知识论和伦理思想来探讨他的诗学,可以深化对他的美学理论包括一些有争论的问题的理解。?一、诗学的涵义 亚里士多德并不热衷于只是对美作抽象思辩,像柏拉图在《大希庇阿斯篇》中对美是什么所作的玄理论辩.希腊爱琴文明和古典文明中绚丽多彩的艺术作品耀射着迷人光彩,特别是荷马史诗之后,希腊古典艺术绽开多样奇葩,希腊悲剧作为古典文明中的最高艺术形式,更以震慑人心的感染力,表现希腊人追求真、善、美的艺术精神。希腊古典文明中丰盈壮美的艺术成果,吸引亚里士多德去总结希腊艺术的历史与现实,思索艺术的本性,探究艺术美的意义与价值,创建系统的美学理论即诗学。?《诗学》此书原名的意思是“论诗的技艺”(Poietike Techne)。从希腊文的词源意义来说,“诗"有“创制”的含义。创制的技艺本来也包括制作实用物品。而“诗”的创制,则指一切艺术创作.诗人创造艺术形象,不同于实用事物,只存在于作品之中。诗即艺术创造。艺术属于创制知识,它不同于理论知识、实践知识,是以塑造形象方式,再现特殊事物,从中显示普遍的活动、情感和意义。而诗学就是研究艺术即创制知识的学问。对“诗”也可狭义地理解:从荷马时代至希腊古典文明时期,文学作品包括颂诗、讽刺诗、史诗、悲剧、喜剧等,都以韵文形式创作。《诗学》着重研究文学创作,特别是处于希腊古典文学峰巅的悲剧.简言之,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研究艺术的美学,和他的第一哲学、知识论及伦理思想有内在联系,是他的哲学体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诗学》成书在亚里士多德游历外邦归来雅典之后,是他成熟时期的美学思想结晶。现存的文本是他在吕克昂学园的讲义或其门生的笔记,论证严密、风格简洁,但可能未经整理加工,有的论述较晦涩,引起不同的解释。据第欧根尼·拉尔修(Diogenes Laertius)记载,《诗学》共有两卷.可惜第二卷已失传,第一卷中说到后面还要展开讨论喜剧,可能就在第二卷。《诗学》和亚里士多德的其它著作遭到同样的命运,曾在地窖沉埋百余年,后经安德罗尼珂(Andronicus)整理、校订后,得以流传。公元6世纪译成叙利亚文,10世纪译成阿拉伯文,现存最早的抄本是拜占庭人在11世纪所抄的.至文艺复兴时期,从15世纪末叶起,《诗学》对西欧文学与美学思想的影响愈益强烈,西欧古典主义美学与文学尤其将它奉为圭臬。西方近代与现代的多种美学理论建构,也往往不能越过对它的研究,以不同态度与方式从中汲取思想养料。现代西方研究《诗学》的著作不少,较有影响的是:布乞儿(S.H.Butcher)的《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与艺术的理论》,毫斯(E。House)的《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厄尔斯(G。F。Else)的《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论证》等.《诗学》有数种中文译本:傅东华先生译本(商务印书馆,1936年);天蓝先生译本(东北牡丹江书店,1948年);罗念生译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本及1980年修订本);苗力田先生主持翻译《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九卷中书名为《论诗》的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最新的陈中梅先生的译注本(商务印书馆,1996年),有较详细的注释和解释有关术语及古希腊美学思想问题等的附录。?现存《诗学》共二十六章,内容大体分三部分:(1)第一至五章,论述艺术的本性是摹仿,据以区别各种艺术形式,追溯艺术的起源和历史发展。(2)第六至二十四章及第二十六章,论述悲剧的特征及构成要素,比较史诗和悲剧。(3)第二十五章,分析批评者对待人的一些指斥,提出反驳的原则与方法.《诗学》主要论述了三个艺术哲学问题:艺术的本性,悲剧的意义,艺术的功用。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 一、题解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古希腊大哲学家、逻辑学家、科学家。他生于斯塔吉拉,父亲是马其顿王国的宫廷御医。亚里士多德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十八岁至三十八岁在雅典的柏拉图学园跟老师柏拉图学习哲学。二十年里,亚里士多德勤奋钻研,并努力收集各种图书资料,甚至为自己建立了一个图书室,被柏拉图称为“学园之灵”。 公元前345年,亚里士多德在柏拉图逝世后离开学园,游历各地。前343年,他受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的聘请,担任13岁的太子亚历山大的老师。前335年起,他在雅典郊区建立了自己的吕克昂学园并开始执教。因为习惯于和学生在走廊或者花园中边散步边讨论问题,亚里士多德学派被后人称为“逍遥学派”。亚里士多德把他当时认识到的科学分为三类:一是理论性科学,包括数学、物理学和形而上学;二是实践性科学,包括政治学和伦理学;三是制作或制造性科学,包括诗学和修辞学。 公元前323年雅典发生了反马其顿的运动,亚里士多德和苏格拉底一样,被控以“亵渎神灵”的罪名。“为了不让雅典人对哲学第二次犯罪”,亚里士多德离开雅典,前往母亲的出生地,欧波亚岛的卡尔基斯,次年因病逝世。 亚里士多德一生的著作数量很大,内容几乎涉及科学的各个领域,一类是他生前公开发表供一般人阅读的,深受柏拉图影响,多为对话体,如《智者篇》、《米纳仁纳篇》、《会饮篇》等。但亚里士多德并没有把这类文体贯彻到底,因为他心中不具备老师柏拉图对先师苏格拉底的那种深切感受,因此他更多的作品是以论文体体的形式存在的。 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尽管都生活在神学氛围中,可是两人的思想有明显差异。亚里士多德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柏拉图认为理式是实物的原型,它不依赖于实物而独立存在。亚里士多德则认为实物本身包含着本质;柏拉图断言感觉不可能是真实知识的源泉,亚里士多德却认为知识起源于感觉;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一样,认为理性方案和目的是一切自然过程的指导原理,可是亚里士多德对因果性的看法比柏拉图的更为丰富,他提出了事物的“四因说”:第一种是质料因,即形成物体的主要物质。第二种是形式因,即主要物质被赋予的设计图案和形状。第三种是动力因,即为实现这类设计而提供的机构和作用。第四种是目的因,即设计物体所要达到的目的。其中形式因高于质料因,同时兼有动力

浅谈亚里士多德《诗学》

亚里士多德《诗学》读后感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在西方文化史上首次构建了系统的美学理论,第一次界定了古希腊悲剧,为悲剧从理论上下了第一个定义,也成为了西方悲剧美学理论的源头。《诗学》此书原名的意思是“论诗的技艺”。从希腊文的词源意义来说,“诗”有“创制”的含义。创制的技艺本来也包括制作实用物品。而“诗”的创制,则指一切艺术创作。对“诗”也可狭义地理解:从荷马时代至希腊古典文明时期,文学作品包括颂诗、讽刺诗、史诗、悲剧、喜剧等,都以韵文形式创作。《诗学》着重研究文学创作,特别是处于希腊古典文学峰巅的悲剧。简言之,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研究艺术的美学,和他的第一哲学、知识论及伦理思想有内在联系,是他的哲学体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诗学》的译者这样说到“《诗学》理论精辟,内容深刻,虽然篇幅不长,但气度不小,无疑是一篇有分量、有深度的大家之作。” 在这里我想首先谈谈对《诗学》中关于摹仿学的理论的理解。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所谓艺术之“属”,就是摹仿。而这里所说的“属”来自于亚里士多德的定义理论,他的定义理论是在他批判了他的导师柏拉图经验定义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由此发展起的逻辑学说开创了西方二千多年的科学理论精神。“史诗和悲剧、喜剧和酒神颂以及大部分双管乐和竖琴——这一切实际上都是摹仿。”(第一章),这里不限于悲剧,而是指所有的艺术种类。摹仿是专门相对于艺术而言的,我们知道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家的著作也是用韵文写的,习惯上也称为“诗人”但实际上并不合适,荷马与哲学家恩培多克勒除了所用的都是格律之外,并没有什么共同之处,所以我们称荷马是诗人并不为过,但后者,“与其称为诗人,毋宁称为自然哲学家”。我们知道任何一种学说的起源均来自于对前人的成果的总结并发展,谁都没有能凭空创造了一门学问。那么这样说来,亚里士多德的艺术摹仿学说是怎样依附于前人的呢? 艺术范畴的本质是摹仿,那么划分艺术门类之“种”的则是“种差”。“种差”有三:摹仿所用媒介不同,所取的对象不同,所采的方式不同。而这三者的不同可以决定艺术的种类。如悲、喜的划分是:“喜剧总是摹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坏的人,悲剧总是摹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好的人”(第二章),这是根据不同的对象进行划分的。这种好坏人的划分,我们可以嗅到柏拉图的气味,这就是道德主义的气味。在这一点上,柏拉图的目的论与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是相同的。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现实的事物包括人的活动,就是真实的存在,具有多样的意义;诗摹仿人的活动,在作品中创制出艺术真实的存在;“摹仿”不只是映象外在的形象,更指表现人的本性与活动,显示人的这种存在的意义。 通过对《诗学》的仔细研读,我总结出了关于摹仿学理论的几个个重要观点,可以概括为三个点。首先,一切艺术产生于摹仿;其次,摹仿是人的本性,艺术在实现人的本性中进化和完善;最后,摹仿应表现为必然性、或然性和类型。 我认为《诗学》中最重要的内容当属是亚里士多德对悲剧理论详尽、深入而系统的阐述。他提出了悲剧史上第一个悲剧概念,他在《诗学》第六章里说到: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他的媒介是言词,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亚里士多德还给悲剧制

亚里士多德诗学分析 2

论亚里士多德的《诗学》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83—322年)在西方文化史上首次构建了系统的美学理论,即他的诗学。他从哲学高度提炼魅力永恒的希腊艺术精神,铸成了西方美学的开山杰作. ?早期希腊以来,毕泰戈拉、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等哲人,都只从自己的自然哲学或道德原则出发,零散地论断美学思想。柏拉图的对话篇中较多地讨论了美的本质、诗人的灵感、审美主体“厄罗斯"以及文艺的社会功用问题,但它们是“理念"论原则的推演,附属他的政治哲学,并且表现了他对荷马以来众多诗人及其优秀作品的敌视、排斥态度.他的对话篇才华横溢、别具艺术风格,在西方文学史上颇有地位与影响,但是并未构成一种总结艺术创作经验、自成严谨体系的美学理论.亚里士多德的哲学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艺术作为创制知识表现现实的存在,美学是他的博大精深的哲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他和先哲们迥然不同,采取现实主义观点,探索希腊艺术的历史演变,剖析宏美的希腊艺术杰作,从中提炼美学范畴,总结艺术发展规律和创作原则,高度肯定艺术的社会功用,焕发出深刻的艺术哲学思想。他的诗学,堪称为希腊古典文明中辉煌艺术成就的哲学概括.结合他的知识论和伦理思想来探讨他的诗学,可以深化对他的美学理论包括一些有争论的问题的理解. ?一、诗学的涵义 亚里士多德并不热衷于只是对美作抽象思辩,像柏拉图在《大希庇阿斯篇》中对美是什么所作的玄理论辩。希腊爱琴文明和古典文明中绚丽多彩的艺术作品耀射着迷人光彩,特别是荷马史诗之后,希腊古典艺术绽开多样奇葩,希腊悲剧作为古典文明中的最高艺术形式,更以震慑人心的感染力,表现希腊人追求真、善、美的艺术精神.希腊古典文明中丰盈壮美的艺术成果,吸引亚里士多德去总结希腊艺术的历史与现实,思索艺术的本性,探究艺术美的意义与价值,创建系统的美学理论即诗学。?《诗学》此书原名的意思是“论诗的技艺"(Poietike Techne)。从希腊文的词源意义来说,“诗”有“创制”的含义。创制的技艺本来也包括制作实用物品。而“诗"的创制,则指一切艺术创作。诗人创造艺术形象,不同于实用事物,只存在于作品之中。诗即艺术创造。艺术属于创制知识,它不同于理论知识、实践知识,是以塑造形象方式,再现特殊事物,从中显示普遍的活动、情感和意义。而诗学就是研究艺术即创制知识的学问.对“诗”也可狭义地理解:从荷马时代至希腊古典文明时期,文学作品包括颂诗、讽刺诗、史诗、悲剧、喜剧等,都以韵文形式创作。《诗学》着重研究文学创作,特别是处于希腊古典文学峰巅的悲剧。简言之,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研究艺术的美学,和他的第一哲学、知识论及伦理思想有内在联系,是他的哲学体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诗学》成书在亚里士多德游历外邦归来雅典之后,是他成熟时期的美学思想结晶。现存的文本是他在吕克昂学园的讲义或其门生的笔记,论证严密、风格简洁,但可能未经整理加工,有的论述较晦涩,引起不同的解释.据第欧根尼·拉尔修(D iogenes Laertius)记载,《诗学》共有两卷。可惜第二卷已失传,第一卷中说到后面还要展开讨论喜剧,可能就在第二卷。《诗学》和亚里士多德的其它著作遭到同样的命运,曾在地窖沉埋百余年,后经安德罗尼珂(Andronicus)整理、校订后,得以流传.公元6世纪译成叙利亚文,10世纪译成阿拉伯文,现存最早的抄本是拜占庭人在11世纪所抄的。至文艺复兴时期,从15世纪末叶起,《诗学》对西欧文学与美学思想的影响愈益强烈,西欧古典主义美学与文学尤其将它奉为圭臬。西方近代与现代的多种美学理论建构,也往往不能越过对它的研究,以不同态度与方式从中汲取思想养料。现代西方研究《诗学》的著作不少,较有影响的是:布乞儿(S。H。Butcher)的《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与艺术的理论》,毫斯(E。House)的《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厄尔斯(G.F.Else)的《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论证》等。《诗学》有数种中文译本:傅东华先生译本(商务印书馆,1936年);天蓝先生译本(东北牡丹江书店,1948年);罗念生译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本及1980年修订本);苗力田先生主持翻译《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九卷中书名为《论诗》的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最新的陈中梅先生的译注本(商务印书馆,1996年),有较详细的注释和解释有关术语及古希腊美学思想问题等的附录。 现存《诗学》共二十六章,内容大体分三部分:(1)第一至五章,论述艺术的本性是摹仿,据以区别各种艺术形式,追溯艺术的起源和历史发展。(2)第六至二十四章及第二十六章,论述悲剧的特征及构成要素,比较史诗和悲剧。(3)第二十五章,分析批评者对待人的一些指斥,提出反驳的原则与方法。《诗学》主要

亚里士多德《诗学》读后感

亚里士多德《诗学》读后感 《诗学》是亚里士多德做诗论诗的学问、研究诗歌创作规律的著作。主要探讨了史诗和悲剧两大主题。身为古希腊哲学家,他似乎比任何一位哲学家都更加地敏感多才,更为亲切地感受到悲剧的存在。他在创作的成就上似乎远远超过了他的老师——那位试图创造理想国的伟大哲学家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他阐释美学的开始,也是阐述诗与悲剧关系的开始。他用这本书为我们打开了美学世界和诗意的悲剧世界的大门。身为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他似乎有足够能力做到这一点。 浏览一遍他的著作,会发现他的写作涉及伦理学、形而上学、心理学、经济学、神学、政治学、修辞学、自然科学、教育学、诗歌、风俗,以及雅典宪法等等众多种形式。我想,在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中,能够够同时涉及这些科目的怕也是没有几人了吧。亚里士多德著名的一句名言:求知是人的本能,甚至被学者吉剑当做网站“心海时空”的灵魂语句,由此可知他的求知欲是多么强烈。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主要探讨了悲剧与史诗的关系,如果他的后半部分没有遗失的话,想必就是喜剧与史诗的优劣了吧。这倒是纯属臆测了。《诗学》代表了亚里士多德的个人浪漫主义悲剧情怀,它像自由女神高举的宝剑,呼唤着更多的人进入诗的世界。古往今来,我们对美女的标准可能有所改变,但是我们对于艺术之美的态度却是永远不会改观。因为美女会老,会死,而艺术,却是永恒。 亚里士多德是个诗人,所以他对于悲剧有着属于诗人的浪漫情怀。这成就了他的艺术之梦,美之梦。也许当初他在诗的世界里探寻摸索悲剧时,就已经隐隐约约感受到了艺术的存在,只是他还来不及抓住,这些东西便消失地无影无踪。他这时候才意识到,诗学跟悲剧是相通的,彼此都蒙着一层如同蒙娜丽莎般的微笑。 我国著名文学家鲁迅先生说过,“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不知道鲁迅先生是否看过亚里士多德《诗学》中关于悲剧的论点。或者,我们能否这样换个概念:悲剧是诗,诗是在悲剧的气氛中形成的。那么,鲁迅先生谈悲剧的本意是不是其实是想谈诗呢?当然,关于这一点,相比我们是永远不能得知了。 《诗学》立论精辟,内容深刻,虽然篇幅不长,但气度不小,无疑是一篇有分量、有深度的大家之作。《诗学》探讨了一系列值得重视的理论问题,如人的天性与艺术摹仿的关系,构成悲剧艺术的成分,悲剧的功用,情节的组合,悲剧和史诗的异同,等等。似乎很多时候一直在和悲剧纠缠不清。 从希腊文的词源意义来说,“诗”有“创制”的含义。创制的技艺本来也包括制作实用物品。而“诗”的创制,则指一切艺术创作。诗人创造艺术形象,不同于实用事物,只存在于作品之中。诗即艺术创造。艺术属于创制知识,它不同于理论知识、实践知识,是以塑造形象方式,再现特殊事物,从中显示普遍的活动、情感和意义。而诗学就是研究艺术即创制知识的学问。对“诗”也可狭义地理解:从荷马时代至希腊古典文明时期,文学作品包括颂诗、讽刺诗、史诗、悲剧、喜剧等,都以韵文形式创作。《诗学》着重研究文学创作,特别是处于希腊古典文学峰巅的悲剧。简言之,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研究艺术的美学,是研究悲剧的美学,和他的第一哲学、知识论及伦理思想有内在联系,是他的哲学体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诗和悲剧难舍难分。诗所营造的悲剧气氛和诗人本身的悲剧。是不是从一写诗开始,就注定了这一生与悲剧如影相随?当然不是。诗首先是美的成分居多,其次才是悲剧成分。换句话说,就是我们要享受美,就要不怕悲剧的后果。在诗的世界,有舍有得,似乎这才是亚

论亚里士多德《诗学》的美学思想

皖西学院 课题论文 论亚里士多德《诗学》的美学思想——悲剧的“灵魂”,情节的净化 姓名: 学号: 系别: 专业: 年级: 指导教师:

摘要: 《诗学》是古希腊著名美学家亚里士多德所著,原名为《论诗》,据说是亚里士多德的讲义。有佚失,现存二十六章,主要讨论悲剧和史诗。《诗学》里亚里士多德表达了对艺术及悲剧的观点,认为艺术的本质是摹仿;而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认为悲剧由于史诗,因为——除了别的原因外——它能比史诗更好地实现严肃诗歌的功效和目的①。同时,亚里士多德也说明了决定悲剧性质的六个成分:情节、性格、思想、言语、唱段和戏景。并指出,情节是悲剧的根本和“灵魂”②。在《诗学》中,亚里士多德多次提出情节的重要性,并多次提到一个词“卡塔西斯”。对于这个词的解释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主张净化说,第二类主张宣泄说。我国学者朱光潜先生,也是主张净化说的,他也将“卡塔西斯”译为净化。但朱光潜先生的净化说,也包含有宣泄的意思。本文在净化说方面,以朱光潜先生的净化说为据。作为悲剧的“灵魂”——情节,从它的编制、设计,引发读者的怜悯和恐惧。使读者得到净化和宣泄,感受到悲剧美。车尔尼雪夫斯基也曾说过“《诗学》是第一篇最重要的美学论文,也是迄至前世纪末叶一切美学概念的根据”③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诗学悲剧情节净化

一、悲剧的定义 要了解悲剧,首先就要明确悲剧的起源。西方的悲剧艺术最早诞生于古希腊,它起源于古希腊人每年秋季举行的祭祀酒神的歌舞表演,及“酒神送”。在悲剧中,主人公不可避免地遭受挫折,受尽磨难,甚至失败丧命,但他们合理的意愿、动机、理想、激情预示着胜利、成功的到来。悲剧“是从即兴表演发展而来的,悲剧起源于狄苏朗伯斯歌队领队的即兴口诵。”④ 看到悲剧二字,第一反应就是悲惨的剧目。而事实却并非如此,悲剧并非指结局的悲惨,而是指严肃剧。亚里士多德最早对悲剧下了定义:“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他的媒介是经过‘装饰’的语言,以不同的形式分别被用于剧的不同部分,它的模仿方式是借助人物行动,而不是叙述,通过引发怜悯和恐惧使这些情感得到疏泄”⑤。而后人也大都认同这个定义,并延续至今。 鲁迅先生曾说过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写到“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⑥。那么首先,悲剧要表现出“价值”让人感受到美好,而后再进行毁灭,令这种美好破灭。让人产生怜悯,让情感得以宣泄,心灵得到净化,从而体会到悲剧所带给人的独特美感。古往今来,无数学者都在研究悲剧美学,探索悲剧所能给人带来的美学感受。悲剧究竟如何归类,有何作用,能给人带来怎样的情感寄托、宣泄以及净化,都是众多学者一直在探讨研究的话题。作为美学范畴或妹的特殊表现形态的悲剧,一颗称为悲、悲剧性或悲剧美。它是指现实生活或艺术中那些肯定性的社会力量在矛盾斗争中

亚里士多德诗学思考

阅读亚里士多德《诗学》的思考 前几天,有幸拜读了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诗学》一书,书中亚里士多德对悲剧的论述,给我以极大的启示。本文试从此角度谈谈自己的感想。 作为古希腊著名哲学家和文学家的亚里士多德,他以渊博的学识和深刻的理论对后世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恩格斯称他是古代“最博学的人”。他的《诗学》是西方第一部较为全面的文艺理论著作,影响极为深远。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论述悲剧时。提出了悲剧具有卡塔西斯的作用。他在该书第六章给悲剧下定义时写道:“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戏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不是借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起卡塔西斯作用。”定义中最后一句的“卡塔西斯”一词即涉及到悲剧的作用。但现存《诗学》已为残篇,书中不能找到对这一词的详细论述。这使后来的西方学者对这一概念的解释众说纷纭、争执不休。我国学者罗念生把这些观点概括为两类七派,并对其一一进行了驳斥。在此,本文不再详述西方各派学者的观点及解释。而是在对我国学术界的观点进行梳理、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亚里士多德的“卡塔西斯”说的含义。 我国学术界对“卡塔西斯”的解释主要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一是以罗念生先生为代表的“陶冶”说。罗先生在1961年撰写了一篇《卡塔西斯笺释》,来论述自己的“陶冶”说。后来。他又在自己翻译的亚里士多德《诗学》的译后记中概述了自己的观点。罗先生认为“卡塔西斯”是“医疗”的同义语,悲剧的医疗作用可以从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思想中得到解释。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中心思想是“中庸之道”,美德须求适中,情感需求适度。悲剧的卡塔西斯作用就是使我们的情感达到适度。该过程是:悲剧引起的怜悯与恐惧之情是受理性指导的、是适度的。观众每看一次悲剧。他们的情感都受一次锻炼;经过多次锻炼,即能养成一种新的好习惯,能在实际生活中控制自己的感情,使它们发生得恰如其分。这样,悲剧就对社会道德有良好影响。因此。罗先生认为卡塔西斯可以解释为“陶冶”。可见罗先生主要是从亚里士多德的伦理观来考察“卡塔西斯”的含义,把“卡塔西斯”说成是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思想在文学艺术观上的曲折反映。强调“卡塔西斯”这个文艺观点的道德培养功能和社会意义。 第二种观点是以朱光潜为代表的“净化”说。他认为:“净化”的要义在于通过音乐或其他艺术,使某种过分强烈的情绪因渲泄而达到平静。因此恢复和保持住心理的健康”Ⅲ。朱光潜主要是从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卷八关于音乐的论述中寻得“卡塔西斯”的解释。他认为《政治学》中所说的“净化”和《诗学》中的“净化”是一回事。与罗念生先生相同的是,朱光潜先生也认为“卡塔西斯”说“带有社会的、道德的考虑”。悲剧和诗净化情绪,使观众的心理保持健康,进而有益于整个社会。二者的不同在于,罗先生强调“卡塔西斯”是使怜悯与恐惧经过一次次的激起而得到锻炼,日久就会达到适度。朱先生强调使怜悯与恐惧得到渲泄而达到平静。 我们认为,亚里士多德的“卡塔西斯”说并不含有道德教化之意。这可以从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的论述里找到证据。现引原文如下:“音乐应该学习,并不是为着某一个目的,而是同对为着几个目的,那就是(1)教育,(2)净化(关于‘净化’一词的意义,我们在这里只约略提及,将来在《诗学》里还要详细说明),(3)精神享受,也就是紧张劳动后的安静和休息”。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净化”和“教育”是并列的、不同的两项。亚里士多德把艺术的道德教化功能归在了艺术的“教育”目的一项里。也就是说,“净化”一项的目的就不能再包括道德教化功能了。因此,我们就可以不从道德、社会的角度来理解“卡塔西斯”,而应从文艺的审美角度来理解。下面就是对这一问题的论述。 我们从文学艺术的审美角度来考察“卡塔西斯”,就会发现它是指悲剧所特有的艺术魅力——悲剧快感的获得。悲剧激起观众的怜悯与恐惧,使这种情感得到表现、释放。并在这种情感的释放中感受到悲剧艺术的审美效果,体味到悲剧快感,这就是悲剧的“卡塔西斯”作用。这种观点也可以从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中找到证据:“某些人特别容易受到某种情绪的影响,他们也可以在不同的程度上受到音乐的激动,

读亚里士多德《诗学》有感

亚里士多德《诗学》莫晓茵20140901025 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哲学是从批判柏拉图的"理念论"开始的,而他对于文艺的观点同样也与柏拉图的文艺理论观有很大的出入。 亚里斯多德所用的“摹仿的艺术”一词与柏拉图的不同。他把职业性的技艺与今日称之为美的艺术加以区别,称史诗、戏剧、音乐、绘画、雕刻等美的艺术是“摹仿”或“摹仿的艺术”。柏拉图则将两者都看成技术制作,认为只有来自神的灵感的艺术才与技术有区别。 他认为.诗比历史更富有哲学意味,历史所写的是个别的业已发生的事,而诗所写的事可能发生的事,即合乎可然律或必然律带有普遍性的事。认为诗比历史更有必然性或普遍性,更能显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因此有更高的真实性。 “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的、完整的、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中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诗学》第六章)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与其它种类艺术相比有以下差别:“摹仿所用的媒介不同,所取的对象不同,所采用的方式不同。”即第一,悲剧和其他艺术模仿对象所使用的媒介不同。和喜剧一样用演员、歌曲和韵文交替使用来摹仿。第二,悲剧和其他艺术摹仿的对象不同,它摹仿的是好人的严肃行动。第三,悲剧和其他艺术摹仿的方式不同。用“动作摹仿”的方式。第四,悲剧“借以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感情得到陶冶”。 他提出悲剧有六个成分:情节、性格、思想、言词、形象和歌曲。认为最重要的是情节,因为他认为,第一,情节重于性格,是由悲剧模仿的对象决定的,在他看来,悲剧摹仿的不是人,而是人的行动。“悲剧中没有行动,则不成为悲剧。但没有‘性格’,仍然不失为悲剧。”第二,情节重于性格是由悲剧的目的决定的。他认为悲剧艺术的目的在于使人引起怜悯与恐惧之情,达到“惊心动魄”的效果。要达到这种效果,关键是组织情节,主要靠“突转”与“发现”来实现。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人物的性格特点是:1.性格必须善良;2.性格必须合适;3.性格必须与一般人相似;4.性格必须一致。 他认为情节安排是“悲剧艺术的第一事,而且是最重要的事。” “悲剧力图以太阳的一周为限。” 所谓突转是指要安排一些行动,是主人公突然由顺境急转为逆境;所谓“发现”是指让行动揭示主人公由顺境转为逆境的潜在的秘密的原因,这样才能使观众惊奇,形成怜悯与恐惧的心理,达到悲剧的效果。 悲剧冲突的本质——“过失说”。在他看来,悲剧人物必须善良,不善良不能引起观众的怜悯和恐惧之情。悲剧冲突的本质是好人犯了错误,这就是“过失说”希腊悲剧人物的错误有两种,一种是明知故犯,如《美狄亚》中的美狄亚,一种是不知误犯,如俄狄浦斯。他推崇后者的写法。 在他看来,人性中总有理性与情欲两个部分,放纵情欲会犯错误。同时,认为人的认识和实践有时会发生矛盾,以普遍性的知识处理特殊性的事物就可能犯错误。悲剧人物的错误,或者是因为缺乏“贤明的判断和敏锐的智慧”,情欲失去了理性的控制,或是以常识处理特殊事物,结果自觉不自觉地违反了道德准则。 悲剧通过人物动作“借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 “怜悯界定为一种痛苦的感觉,其原因是由于人看见一种足以引起破坏或痛苦的灾祸落到不应受难的人的头上,并且认为这种灾祸也会在最近期间落到自己或亲友头上。” “恐惧可以界定为一种痛苦或恐慌的感觉,其原因是由于想象有某种足以引起破坏或痛苦的灾祸即将发生。”这种特殊的感情,被他称为悲剧快感或悲剧效果。

亚里士多德《诗学》读后感

诗的艺术与其说是疯狂的人的事业,毋宁说是有天才的人的事业;因为前者不正常,后者很灵敏。 ——亚里士多德《诗学》 一 阅读西方经典,自然逃不开译本问题。罗念生先生译本中亚氏此语,初看时感触良多。只是参照了商务译本,才发现把事情想得太过简单。 “诗是天资聪颖者或疯迷者的艺术,因为前者适应性强,后者能忘却自我”——陈中梅译本显然同罗念生译本迥异。一方认为艺术中“天才”与“迷狂”两个因素不分优劣,亦无矛盾;另一方则表达“天才”高于“迷狂”,正好与柏拉图“神智清醒的诗遇到迷狂的诗就黯然无光”(《会饮篇》)的观点相峙。 译本之争其实是西方的版本之争。根据陈中梅的注解,意大利学者卡斯泰尔维特罗当年把抄本中的字母稍一改动,便将“陈本”之意转作了“罗本”之意。这种改动其实也表达了西方不少学者共同的理解:“亚里斯多德不是灵感至上论者,他崇尚理性,尊重科学,在论及文学和艺术时一般不多谈灵感的作用。” 至于我的理解,凭着阅读感受,仍旧倾向于“罗本”之意。原因还是用老一套办法:从亚氏的哲学核心推导而来。亚氏多言“中庸”、“适度”,至于失去常态的“迷狂”,显然与此相悖。《诗学》中强调“适当”的篇幅长度、“适宜”的人物性格,也是佐证。 没有阅读阿拉伯原本的能力,以上只是姑妄之言,等待方家考证才是。在此苟且以“罗本”为依托,想开谈开。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很短的,并且不难。可这本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诗学》中,亚氏文本不过是冰山一角,真正的重头在都是功夫在《诗》外的,可我依旧选择细读亚氏原文,匆匆地有选择性地看注释、引言和附录(反正我又不是学文艺学的,就算我是,我也不是博士生嘛)。 虽然我觉得我这种阅读方法相当不错,但依然要注意的是,若脱离了亚氏的时代背景,《诗学》是无法被正确理解的。比如,若我们不知道,文本中的“悲剧”其实不是现在的“sad end”剧,而更相当于如今的“正剧”范剧,我们是会轻而易举地对文中“悲剧摩仿比我们好的人,而喜剧摩仿比我们坏的人”产生疑惑。我们会瞬间联想到《生活大爆炸》,然后觉得喜剧不是摩仿坏人。但当我们弄清楚了文中的悲剧喜剧究竟是什么后,我们便能火速联系《武林外传》、《生活大爆炸》和《小不列颠》等当代喜剧并认同亚氏的理论了。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可以说是一扫文艺理论给大众的云山雾罩、虚无缥缈的负面形象,言之有物到几乎不能更言之有物地,明确清晰、直截了当地呈现出了一本诗剧及评论学经典。读它的时候,往往会惊诧(也许是惊喜)于亚里士多德居然精确和干脆至此!学术之美在于简洁,理科类的公式论证当如是,文艺类的理论其实也不应该忘记这点。当然,若我们要去追问亚里士多德的这些结论何以得来——尤其是当我们胡搅蛮缠地叩问之时——恐怕结局就像去追问柏拉图和他的“理式”一样,只能得出无法辩驳的主观唯心主义云云。 至于《诗学》就其理论系统的种种令人欣喜之处——譬如,若我是个出身名门的著名人物,我若想名扬戏剧舞台,我便应该找我的至亲痛下杀手,并且要在得知对方身份之后及时住手。若我不幸在此过程中昏迷不醒,我万万不可把祖传宝剑横挂腰间好让我的救命恩人认出我高贵的身份,但我可以在听诗人吟唱我家族悲剧故事之时哭哭啼啼起来好证明真身。

诗学读书笔记亚里士多德

诗学读书笔记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诗学》句子摘录 1,言语的美在于明晰而不至流于平庸。 2,诗人应尽可能地把要描写的情景想像成就在眼前,犹如身临其境,极清晰地看到要描绘的现象。 3,关于性格的刻画,诗人应做到:一,性格应该好。二,性格应该适宜。三,性格应该相似。四,性格应该一致。 4,刻画性格,就像组合事件一样,必须始终求其符合必然或可然的原则。情节中不应该有不合理的内容,有也应该放在剧外。 5,悲剧模仿比我们好的人,诗人应该向优秀的肖像画家学习,他们画出了原型特有的形貌,在秋得相似的同时,把肖像画得比人更美。 6,恐惧和悲悯可以出自戏景,也可以出自情节本身。使人从这些恐惧和悲悯体验情感的快感。 7,悲剧不应表现好人由顺境转入败逆之境。因为遭受不幸的是和我们一样的人。悲剧应表现好人由败逆之境转入顺境。 8,突转和发现是情节的两个成分,第三个成分是苦难。 9,诗倾向于表现带普遍性的事,而历史却倾向于记载具体事件。 10,情节既然是对行动的摹仿,就必须摹仿一个单一而完整的行动。事件的结合要严密到这样一种程度,以至若是挪动或删减其中的任何一部分就会使整体松裂和脱节。 11,若要显得美,就必须符合以下两个条件:各部分排列要适当,而且要有一定的,比是得之偶然的体积。因为美取决于顺序和体积。 12,只要剧情清晰明朗,作品的篇幅要以容纳可表现人物从败逆之境转入顺达之境一系列可然或必然的原则依次组织起来的事件为

13,所谓性格,就是通过它,我们判断行动者的属类。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必然表现他们的属类。因为人的成功和失败取决于自己的行动。 14,每个人都能从摹仿的成果中得到快感。所有的句子长短、语调最适合讲话,符合责任属性的格律。 《诗学》一书,主要讨论“悲剧”和“史诗”。一般认为成书于公元前335年。 书中的“诗人”,指悲剧作者和史诗作者。 世所公认,《诗学》是研究故事的开山之作。 p63 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经过“装饰”的语言,以不同的形式分别被用于剧的不同部分,它的摹仿方式是借助人物的行动,而不是叙述,通过引发怜悯和恐惧使这些情感得到疏泄。 李按:艺术摹仿生活。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老师提出的“摹仿”学说,得到一个很好的运用。这句话中有两点值得我们研究通俗小说的人重视:要写行动而不是叙述;行动要引发读者的感情。 这一段文字的另外一种译法,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悲剧是对某种严肃、完美和宏大行为的摹仿,它借助于富有增华功能的各种语言形式,并把这种语言形式分别用于剧中的某个部分,它是以行动而不是以叙述的方式摹仿对象,通过引发痛苦和恐惧,以达到让这类感情得以净化的目的。 ——《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九卷?论诗》,崔延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p649. P64 没有行动就没有悲剧。 李按:我们同样可以说:没有行动就没有小说。

诗学读书笔记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诗学》句子摘录 1,言语的美在于明晰而不至流于平庸。 2,诗人应尽可能地把要描写的情景想像成就在眼前,犹如身临其境,极清晰地看到要描绘的现象。 3,关于性格的刻画,诗人应做到:一,性格应该好。二,性格应该适宜。三,性格应该相似。四,性格应该一致。 4,刻画性格,就像组合事件一样,必须始终求其符合必然或可然的原则。情节中不应该有不合理的内容,有也应该放在剧外。 5,悲剧模仿比我们好的人,诗人应该向优秀的肖像画家学习,他们画出了原型特有的形貌,在秋得相似的同时,把肖像画得比人更美。 6,恐惧和悲悯可以出自戏景,也可以出自情节本身。使人从这些恐惧和悲悯体验情感的快感。 7,悲剧不应表现好人由顺境转入败逆之境。因为遭受不幸的是和我们一样的人。悲剧应表现好人由败逆之境转入顺境。 8,突转和发现是情节的两个成分,第三个成分是苦难。 9,诗倾向于表现带普遍性的事,而历史却倾向于记载具体事件。 10,情节既然是对行动的摹仿,就必须摹仿一个单一而完整的行动。事件的结合要严密到这样一种程度,以至若是挪动或删减其中的任何一部分就会使整体松裂和脱节。 11,若要显得美,就必须符合以下两个条件:各部分排列要适当,而且要有一定的,比是得之偶然的体积。因为美取决于顺序和体积。 12,只要剧情清晰明朗,作品的篇幅要以容纳可表现人物从败逆之境转入顺达之境一系列可然或必然的原则依次组织起来的事件为 13,所谓性格,就是通过它,我们判断行动者的属类。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必然表现他们的属类。因为人的成功和失败取决于自己的行动。 14,每个人都能从摹仿的成果中得到快感。所有的句子长短、语调最适合讲话,符合责任属性的格律。 《诗学》一书,主要讨论“悲剧”和“史诗”。一般认为成书于公元前335年。 书中的“诗人”,指悲剧作者和史诗作者。 世所公认,《诗学》是研究故事的开山之作。 p63 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经过“装饰”的语言,以不同的形式分别被用于剧的不同部分,它的摹仿方式是借助人物的行动,而不是叙述,通过引发怜悯和恐惧使这些情感得到疏泄。 李按:艺术摹仿生活。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老师提出的“摹仿”学说,得到一个很好的运用。 这句话中有两点值得我们研究通俗小说的人重视:要写行动而不是叙述;行动要引发读者的感情。 这一段文字的另外一种译法,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悲剧是对某种严肃、完美和宏大行为的摹仿,它借助于富有增华功能的各种语言形式,并把这种语言形式分别用于剧中的某个部分,它是以行动而不是以叙述的方式摹仿对象,通过引发痛苦和恐惧,以达到让这类感情得以净化的目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