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必修一基础知识定稿版

化学必修一基础知识定稿版

化学必修一基础知识定稿版
化学必修一基础知识定稿版

化学必修一基础知识精

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考点2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考点定位】本考点考查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能准确应用常见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公式,明确各公式应用的条件,特别是明确微粒之间的关系及气体摩尔体积的适应条件、阿伏加德罗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精确解读】

一、概念归纳

1.物质的量:表示物质所含微观粒子数目多少的物理量.符号:n;单位:mol.2.摩尔:物质的量的单位.每1mol物质含有阿伏伽德罗常数个微观粒子.符号:mol.

3.阿伏伽德罗常数:实验测定12g12C中所含C原子的个数.符号:N A;单位:mol-1.

4.摩尔质量:1mol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符号:M;单位:g/mol.

5.气体摩尔体积:1mol气体所占有的体积.符号:V m;单位:L/mol.

6.物质的量浓度: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符号:c;单位:mol/L.

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精细剖析】

1.具体对“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约是22.4L”的理解:

①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比分子的直径大得多,因而气体体积主要决定于分子间的平

均距离.在标准状况下,不同气体的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几乎是相等的,所以任何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都约是22.4L/mol.

②标准状况:指0℃、1.01×105Pa的状态.温度越高,体积越大;压强越大,体积越

小.故在非标准状况下,其值不一定就是“22.4L”.但若同时增大压强,升高温度,或是降低压强和温度,1摩尔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有可能为22.4升.

③1mol气体在非标准状况下,其体积可能为22.4L,也可能不为22.4L.如在室温

(20℃,一个大气压)的情况下气体的体积是24L.

④此概念应注意:①气态物质;②物质的量为1mol;③气体状态为0℃和

1.01×105Pa(标准状况);④2

2.4L体积是近似值;⑤V m的单位为L/mol和m3/mol.

⑤适用对象:纯净气体与混合气体均可;

2.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容器的体积固定,相同温度下测得容器内压强不变,则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若产物气体C的密度是原气体密度的4倍,则气体的质量是反应前气体质量的4倍,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则A的质量为B的质量的3倍,在生成物中A的质量分数为75%,由于不能确定A和B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则

不能确定A、B的摩尔质量和原子个数之间的关系;常见阿伏加德罗定律以及物质的量与分子数目、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得到以下有用的推论:

(1)同温同压时:①V1:V2=n1:n2=N1:N2②ρ1:ρ2=M1:M2③同质量时:V1:

V2=M2:M1

(2)同温同体积时:④P1:P2=n1:n2=N1:N2⑤同质量时:P1:P2=M2:M1

(3)同温同压同体积时:⑥ρ1:ρ2=M1:M2=m1:m2。

【典例剖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1mol某气体的体积为22.4L,该气体所处的状态不一定是标准状况

B.非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必定不是22.4L

C.氦气含有N A个原子,该物质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L

D.任何状况下,1molCO2和18gH2O所含的分子数和原子数都相等

22.4L/mol,故B错误;C.氦气为单原子分子,故含N A个氦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

=1mol,二氧化碳和在标况下的体积为22.4L,故C正确;D.18g水物质的量=18g

18g/mol

水物质的量相同,所含分子数相同,都是三原子分子,所含原子数相同,故D正确;故答案为B。

【答案】B

【变式训练】下列各组中两种气体所含的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

A.温度相同,体积相同的O2和N2

B.质量相等,密度不等的N2和CO

C.体积相等,密度相等的CO和C2H4

D.压强相同、体积相同的N2和O2

【解析】B

【实战演练】

1.同温同压下两个容积相等的贮气瓶,一个装有C2H4,另一个装有C2H2和C2H6的混合气体,两瓶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

A.质量 B.密度 C.碳原子数 D.原子总数

【答案】C

【解析】同温同压下,两个储气瓶的容积又相等,所以两瓶中气体的物质的量就相等,即两瓶内气体的分子数相同,C2H4、C2H2、C2H6每个分子中的C原子数都是2,所以碳原子数相同,根据m=nM,两瓶中装有C2H2和C2H6的混合气体的瓶子M无法确定,所以m无法判断,据ρ=g

,V一定,m无法判断,所以ρ无法判断,C2H2和C2H6的

g

量不确定,所以原子数也无法确定,故答案为C。

2.偏二甲肼(C2H8N2)是一种高能燃料,燃烧产生的巨大能量可作为航天运载火箭的推动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偏二甲肼的摩尔质量为60g

B.6.02×1023个偏二甲肼分子的质量约为60g

C.1mol偏二甲肼的质量为60g/mol

D.6g偏二甲肼含有1.2N A个偏二甲肼分子

【答案】B

3.含有MgCl2、NaCl、Na2SO4三种物质的混合溶液,已知其中含有Cl-为1.8mol,Na+为2mol,Mg2+为0.5mol,则SO42-的物质的量为( )

A.0.6mol B.0.7mol C.1.2mol D.1.0mol

【答案】A

【解析】含有Cl-为1.8mol,Na+为2mol,Mg2+为0.5mol,设硫酸根离子为xmol,由电荷守恒可知,2mol×1+0.5mol×2=1.8mol×1+x×2,解得x=0.6mol,故答案为A。

【自我反思】

考点3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

【考点定位】本考点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能准确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概念,明确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计算与判断,其常见问题和注意事项,及解阿伏加德罗常数判断题的一般注意点。

【精确解读】

1.阿伏伽德罗常数:

(1)概念: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定义值是指0.012kg 12C所含的原子数,约为

6.02×1023,符号为N A.表示1mol任何粒子的数目;

(2)单位:mol-1;

2.阿伏加德罗常数可用多种实验方法测得,到目前为止测得比较精确的数据是

6.0221367×1023 mol-1。

【精细剖析】

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计算与判断,其常见问题和注意事项:

①物质的状态是否为气体;

②对于气体注意条件是否为标况;

③注意同位素原子的差异;

④注意可逆反应或易水解盐中离子数目的判断;

⑤注意物质的结构:如Na2O2是由Na+和O22-构成,而不是有Na+和O2-构成;SiO2、

SiC都是原子晶体,其结构中只有原子没有分子,SiO2是正四面体结构,1molSiO2中含有的共价键为4N A,1molP4含有的共价键为6N A等。

【典例剖析】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64gSO2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 A

B.常温常压下,22.4LO2含有的分子数目为N A

C.1mol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2N A

D.1mol?L-1K2SO4溶液中含有的钾离子数目为2N A

学反应中失去2个电子生成Mg2+,则1?mol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2N A,故C正确;D.没有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溶液中的离子数目,故D错误;故选C。

【答案】C

【变式训练】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14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2N A

B.1molN2与4?mol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为2N A

C.1molFe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2N A

D.标准状况下,2.24LCCl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N A

【答案】A

【实战演练】

1.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23gNO2含有N A个氧原子

B.1L0.1mol?L-1氨水含有0.1N A个OH-

C.常温常压下,22.4LCCl4含有N A个CCl4分子

D.1molFe2+与足量的H2O2溶液反应,转移2N A个电子

【答案】A

【解析】A.常温下,23gNO2含物质的量为23g

=0.5mol,含有N A个氧原子,故A正

/

确;B.1L0.1molL-1氨水,含有一水合氨的物质的量为0.1?mol,氨水是弱碱,不能完全电离,所以含有小于0.1N A个OH-,故B错误;C.常温下,四氯化碳为液态,

22.4LCCl4的物质的量不为1?mol,故C错误;D.Fe2+与足量的H2O2溶液反应:

2Fe2++H2O2+2H+=2Fe3++2H2O,1?molFe2+转移N A个电子,故D错误;故答案为A。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设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为6.02×1023)( )

A.在标准状况下,22.4L苯所含分子数目为6.02×1023

B.2.4gMg与足量盐酸完全反应时,失去电子数目为0.2×6.02×1023

C.在常温常压下,32gO2和O3的混合气体所含原子数目为6.02×1023

D.1mol/LK2SO4溶液所含K+数目为2×6.02×1023

【解析】A.标况下苯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故A错误;

B.2.4gMg的物质的量为:2.4g

=0.1mol,0.1molMg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0.2mol电

24g/mol

子,失去电子数目为0.2×6.02×1023,故B正确;C. 32gO2和O3的混合气体中含有

=2mol,所含原子数目为2×6.02×1023,故C错32gO,含有O的物质的量为:32g

16g/mol

误;D.没有告诉1mol/LK2SO4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溶液中含有钾离子的数目,故D错误;故答案为B。

【答案】B

3.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某密闭容器中盛有0.2molSO2和0.1molO2,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SO3分子数为0.2N A

B.一定条件下,2.3gNa与O2完全反应生成3.6g产物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 A

C.25℃时,0.1mol?L-1Na2S溶液中含有Na+的数目为0.2N A

D.将1mL5.68mol?L-1的FeCl3饱和溶液制成胶体,可得到0.00568N A个Fe(OH)3胶体【答案】B

【自我反思】

考点4 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

【考点定位】本考点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方法,特别注意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的易错点。

【精确解读】

1.物质的量浓度:

(1)概念:溶质(用字母B表示)的物质的量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用符号c B表示;

(2)单位:常用单位为mol/L;

(3)计算公式:c B=n B/V。

注意:其中V指的是溶液的体积,而不是溶剂的体积。

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

(1)将溶质的质量分数换算成物质的量浓度时,首先要计算1L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换算成相应物质的量,有时还需将溶液的质量换算成溶液的体积,最后才换算成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2)将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换算成溶质的质量分数时,首先要将溶质的物质的量换算成溶质的质量,有时还将溶液的体积换算成质量,然后换算成溶质的质量分数;

n=m/M=Vρw1000/M

c=n/V

c=(Vρw/M)/V=Vρw/MV

【式中:ρ-溶液的密度,单位为g/mL或g/cm3,w-溶质的质量分数,M-溶质的摩尔质量,数值等于物质的式量】。

【精细剖析】

1.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易错点:(1)准确理解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之间的关系,运用公式转换时一定要注意单位的换算;(2)溶液的浓度与密度之间的变化关系,多数溶液浓度越大,密度越大,但氨水、酒精的浓度越大、密度越小;2.物质的量溶液计算解题关键时灵活运用分式,并紧扣物质的量浓度概念,始终注意溶液的体积单位为L,如根据溶液的质量和密度计算体积时一定要将mL转换为L,另外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转换时可设定一个具体的的溶液体积或一定质量的溶液,这样可使计算数据化,避免字母化,可降低计算难度。

【典例剖析】下列溶液中的氯离子浓度与50mL1molL-1的AlCl3溶液中氯离子浓度相等的是( )

A.50mL1molL-1的NaCl

B.75mL2molL-1的NH4Cl

C.100mL3molL-1的KCl

D.150mL2molL-1的CaCl2

【答案】C

【变式训练】下列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肯定为1mol/L的是( )

A.将40g?NaOH固体溶解于1L水中

B.将22.4L氯化氢气体溶于水配成1L溶液

C.将1L10mol/L浓盐酸与10L水混合

D.10gNaOH固体溶解在水中配成250mL溶液

【解析】D

【答案】A.40gNaOH的物质的量为1mol,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溶剂的体积,溶液的体积不是1L,因此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不是1mol/L,故A错误;B.22.4L氯化氢气体的物质的量不一定等于1mol,因此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不是1mol/L,故B错误;

C.混合溶液的体积不等于10L,根据稀释定律可知混合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不是

1mol/L,故C错误;D.10gNaOH的物质的量为0.25mol,溶液的体积为0.25L,因此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是1mol/L,故D正确;故答案为D。

【实战演练】

1.若以w1和w2分别表示浓度为amol/L和bmol/L氨水的质量分数,且知2a=b,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氨水的密度比纯水的小)( )

A.2w1=w2 B.2w2=w1 C.w2>2w1 D.w1<w2<2w1

【答案】C

【解析】设质量分数w1的氨水密度为ρ1g/mL,质量分数w2的氨水的为ρ2g/mL,质量分数w1的氨水的物质量浓度为a=1000ρ1g1mol/L,质量分数w2的氨水的物质量浓度为

b=1000ρ2g2

17mol/L,由于2a=b,所以2×1000ρ1g1

17

mol/L=1000ρ2g2

17

mol/L,故2ρ1w1=ρ2w2,

氨水的浓度越大密度越小,所以ρ1>ρ2,故w2>2w1,故选C。2.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是1mol/L的是( ) A.10g NaOH固体溶解在水中配成250mL溶液

B.将80g SO3溶于水并配成1L的溶液

C.将0.5mol/L的NaNO3溶液100mL加热蒸发掉50g水的溶液D.标况下,将22.4L氯化氢气体溶于水配成1L溶液

【答案】C

3.已知单位体积的稀溶液中,溶质的分子或离子数越多,该溶液的沸点就越高.则下列溶液中沸点最高的是( )

A.0.01 mol/L的酒精溶液

B.0.02 mol/L的Na2SO4溶液

C.0.02 mol/L的KNO3溶液

D.0.03 mol/L的氨水

【答案】B

【自我反思】

考点5 胶体的性质与应用

【考点定位】本考点考查胶体的性质与应用,准确理解胶体的制备与性质,明确胶体与溶液的鉴别方法,掌握胶体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区别,胶体的聚沉与蛋白质的盐析比较等。

【精确解读】

一、胶体的性质与作用

1.丁达尔效应:由于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会使光发生散射,可以使一束直射的光在胶体中显示出光路;

2.布朗运动:

①定义:胶体粒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

②水分子从个方向撞击胶体粒子,而每一瞬间胶体粒子在不同方向受的力是不同的。3.电泳现象:

①定义: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向电极作定向移动的现象.

②解释:胶体粒子具有相对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离子而带电荷.扬斯规则表明:与

胶体粒子有相同化学元素的离子优先被吸附.以AgI胶体为例,AgNO3与KI反应,生成AgI溶胶,若KI过量,则胶核AgI吸附过量的I-而带负电,若AgNO3过量,则AgI吸附过量的Ag+而带正电.而蛋白质胶体吸附水而不带电.

③带电规律:

I.一般来说,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等胶体微粒吸附阳离子而带正电;

Ⅱ.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硅酸、土壤等胶体带负电;

Ⅲ.蛋白质分子一端有-COOH,一端有-NH2,因电离常数不同而带电;

Ⅳ.淀粉胶体不吸附阴阳离子不带电,无电泳现象,加少量电解质难凝聚.

④应用:

I.生物化学中常利用来分离各种氨基酸和蛋白质.

Ⅱ.医学上利用血清的纸上电泳来诊断某些疾病.

Ⅲ.电镀业采用电泳将油漆、乳胶、橡胶等均匀的沉积在金属、布匹和木材上.Ⅳ.陶瓷工业精练高岭土.除去杂质氧化铁.

Ⅴ.石油工业中,将天然石油乳状液中油水分离.

Ⅵ.工业和工程中泥土和泥炭的脱水,水泥和冶金工业中的除尘等.

4.胶体的聚沉:

①定义:胶体粒子在一定条件下聚集起来的现象.在此过程中分散质改变成凝胶状物

质或颗粒较大的沉淀从分散剂中分离出来.

②胶粒凝聚的原因:外界条件的改变

I.加热:加速胶粒运动,减弱胶粒对离子的吸附作用.

Ⅱ.加强电解质:中和胶粒所带电荷,减弱电性斥力.

Ⅲ.加带相反电荷胶粒的胶体:相互中和,减小同种电性的排斥作用.通常离子所带电荷越高,聚沉能力越大.

③应用:制作豆腐;不同型号的墨水不能混用;三角洲的形成;

二、胶体的制备:

1.物理法:如研磨(制豆浆、研墨),直接分散(制蛋白胶体)

2.水解法:

Fe(OH)3胶体:向20mL沸蒸馏水中滴加1mL~2mL 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一会儿,得红褐色的Fe(OH)3胶体.离子方程式为:Fe3++3H2O=Fe(OH)3(胶体)+3H+;3.复分解法:

AgI胶体:向盛10mL 0.01mol?L-1 KI的试管中,滴加8~10滴0.01mol?L-1 AgNO3,边滴边振荡,得浅黄色AgI胶体;离子反应方程式为Ag++I-=AgI(胶体)↓;

硅酸胶体:在一大试管里装入5mL~10mL 1mol?L-1HCl,加入1mL水玻璃,然后用力振荡即得,离子方程式分别为:

SiO32-+2H++2H2O=H4SiO4(胶体)↓;

注意:复分解法配制胶体时溶液的浓度不宜过大,以免生成沉淀;

三、常见胶体的带电情况:

1.胶粒带正电荷的胶体有: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例如Fe(OH)3、Al(OH)3等.2.胶粒带负电荷的胶体有: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硅酸胶体、土壤胶体;

3.胶粒不带电的胶体有:淀粉胶体.特殊的,AgI胶粒随着AgNO3和KI相对量不同,而带正电或负电,若KI过量,则AgI胶粒吸附较多I-而带负电;若AgNO3过量,则因吸附较多Ag+而带正电。

【精细剖析】

1.胶体中的胶粒可能带电,但胶体是电中性的;

2.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的颗粒大小不等;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能透过滤纸,可利用渗析方法提纯胶体,不能用过滤操作提纯胶体;

3.丁达尔现象只能区分胶体和溶液,不能区分胶体与浊液;

4.胶体的聚沉与蛋白质的盐析比较:

胶体的聚沉是指胶体在适当的条件下,(破坏胶体稳定的因素)聚集成较大颗粒而沉降下来,它是不可逆的.盐析是指高分子溶液中加入浓的无机轻金属盐使高分子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它是高分子溶液或普通溶液的性质,盐析是因为加入较多量的盐会破坏溶解在水里的高分子周围的水膜,减弱高分子与分散剂间的相互作用,使高分子溶解度减小而析出.发生盐析的分散质都是易容的,所以盐析是可逆的,由此可见胶体的聚沉与蛋白质的盐析有着本质的区别;

【典例剖析】下列有关Fe(OH)3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Fe(OH)3胶体带电可以导电

B.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0.01-1nm之间

D.制备方法是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煮沸的NaOH溶液中

【剖析】A.胶体不带电,是呈电中性的分散系,氢氧化铁胶体分散质微粒吸附带电离子,故A错误;B.Fe(OH)3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B正确;C.胶体粒子的大小通常在1~100nm之间,故C错误;D.制备方法是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煮沸沸水中加热到红褐色得到胶体,故D错误;故答案为B。

【答案】B

【变式训练】下列事实或性质与胶体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A.在河流入海处易形成三角洲

B.用微波手术刀进行外科手术,可使开到处的血液迅速凝固,减少失血

C.同一钢笔使用不同牌号的墨水容易堵塞

D.氢氧化铁固体溶于盐酸得澄清溶液

【解析】D

聚沉的原理,故B错误;C.不同牌号的墨水属于不同胶体,混合使用会发生聚沉,故C 错误;D.氢氧化铁可与盐酸反应,与胶体性质无关,故D正确;故答案为D。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学点归纳 一、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 1、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2、能量是守恒的; 3、E(反应物的总能量)>E(生成物的总能量)化学反应放出热量 E(反应物的总能量)<E(生成物的总能量)化学反应吸收热量 二、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放热反应: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 吸热反应: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三、中和热的测定 四、能量的分类 典例剖析 【例1】下列有关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凡是伴有能量的变化都是化学反应 B.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总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C.在确定的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一定不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在确定的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解析:在化学变化中,既有物质的变化,又有能量的变化;但有能量的变化不一定有化学变化,如NaOH固体溶于水中放出热量,NH4NO3晶体溶于水吸收热量,核反应的能量变化等。在确定的化学反应中,E (反应物总) ≠E (生成物总),当E (反应物总) >E (生成物总)时,反应放出热量;当E (反应物总) <E (生成物总)时,反应吸收热量。B、C正确,A、D错误。 【例2】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与反应后相比较,肯定不变的是( ) ①元素的种类②原子的种类③分子数目④原子数目 ⑤反应前物质的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物质的质量总和⑥如果在水溶液中反应,则反应前与反应后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⑦反应前反应物的总能量与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能量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⑤⑥ C. ①②④⑤ D. ②③⑤⑥

答案: C 解析:依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①②④⑤正确,但化学变化中物质的分子数会变化,且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例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有能量变化 B.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都变现为热量的变化 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放热反应 D.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吸热反应 解析: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通常变现为热量的变化,也可变现为光能、动能等能量形成,B是错误的;A从能量变化角度去认识化学反应,正确;C、D都是关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正确描述,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多余的能量以热能释放出来就是放热反应,当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所差能量通过吸收热量来完成,表现为吸热反应。 答案: B 【例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中,随着物质的变化,既有化学键的断裂,又有化学键的形成,还有化学能的变化 B.化学反应过程中是放出热量还有吸收热量,取决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则该反应进行后一定是吸收热量的 D.物质具有的能量越低,其稳定性越大,反应越难以发生;物质具有的能量越高,其稳定性越小,反应越容易发生 答案: C 解析: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反应后不一定是吸收能量的,如碳在空气中燃烧时需要加热才能进行,但反应后放出大量的热量。ABD都是正确的。 【例5】已知反应X+Y=M+N为吸热反应,关于这个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的能量一定低于M的,Y的能量一定低于N的 B.因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一定要加热反应才能进行 C.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 D.X、Y的总能量一定低于M、N的总能量 解析: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则X、Y总能量一定小于M、N的总

(完整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键练习题(附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键练习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本小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各组原子序数所表示的两种元素,能形成AB2型离子化合物的是()A.6和8 B.11和13 C.11和16 D.12和17 2.下列微粒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A.Ca(OH)2B.H2O2C.Na2O D.MgCl2 3.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A.可溶于水B.有较高的熔点C.水溶液能导电D.熔融状态能导电4.下列表示电子式的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5.NaF、NaI、MgO均为离子化合物,现有下列数据,试判断这三种化合物的熔点高低顺序()物质①②③ 离子电荷数 1 1 2 键长(10-10m) 2.31 3.18 2.10 A.①>②>③B.③>①>②C.③>②>①D.②>①>③ 6.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A.碘晶体升华B.溴蒸气被木炭吸附C.酒精溶于水D.HCl气体溶于水 二、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有1—2个正确答案) 7.M元素的一个原子失去2个电子,该2个电子转移到Y元素的2个原子中去,形成离子化合物Z,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Z的熔点较低B.Z可表示为M2Y C.Z一定溶于水中D.M形成+2价阳离子 8.80年代,科学研制得一种新分子,它具有空心的类似足球状的结构,分子式为C6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B.C60含有离子键 C.C60和金刚石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D.C60中的化学键只有共价键 9.膦(PH3)又称为磷化氢,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有大蒜臭味的有毒气体,它的分子呈三角锥形。以下有关PH3的叙述正确的是()A.PH3是非极性分子 B.PH3分子中有未成键的电子对(或称孤对电子) C.PH3是一种强氧化剂 D.PH3分子中P—H键是非极性键 10.1999年曾报道合成和分离了含高能量正离子N的化合物 N5AsF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N正离子共有34个核外电子B.N中氮—氮原子间以共用电子对结合 C.化合物N5AsF6中As化合价为+1 D.化合物N5AsF6中F化合价为-1 11.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共价化合物的是()A.H2S和Na2O2B.H2O2和CaF2 C.NH3和N2D.HNO3和HClO3 12.A+、B2+、C-、D2-四种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现有以下排列顺序:①B2+>A+>C ->D2-; ②C->D2->A+>B2+; ③B2+>A+>D2->C-; ④D2->C->A+>B2+。四种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以及四种元素原子序数由大到小的顺序分别是()A.①④B.④①C.②③D.③② 13.下列事实中,能够证明HCl是共价化合物的是()A.HCl易溶于水B.液态的HCl不导电 C.HCl不易分解D.HCl溶于水能电离,呈酸性 14.下面几种离子化合物中,离子键极性最强的是()A.KCl B.NaCl C.AlCl3 D.Na2S E.MgS 15.已知:A、B两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元素的阴离子半径大于B元素的阴离子半径;C和B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C元素的原子半径大于A元素的原子半径。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的关系是()A.A>B>C B.B>A>C C.C>A>B D.A>C>B 16.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的是()

化学必修一练习题

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练习题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N—14 Na—23 Cl—35.5 He—4 P—31 第Ⅰ卷(共45分) 一、选择题(每题有只有1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45分) 1、在实验室进行分液操作,下列实验仪器一定用不着的是() A、烧杯 B、分液漏斗 C、温度计 D、铁架台 2、在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的标签上应印有下列警示标记中的是() 3、下列实验操作或作法正确的是() A.用100ml量筒量取8.5ml的水 B.为了不造成浪费,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 C.把烧杯放在垫有石棉网的铁圈上加热 D.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酒精灯 4、除去铜粉中混有少量的氧化铜,其主要操作过程是( ) A.在空气中燃烧 B.加适量稀硫酸、微热、过滤 C.加适量水、微热、过滤 D.加适量稀硫酸、微热、蒸发 5、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下列哪个原因会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A.所用NaOH已经潮解B.向容量瓶中加水未到刻度线C.有少量NaOH溶液残留在烧杯里D.定容时观察液面仰视 6、在试管的内壁附着下列物质,用稀盐酸浸泡而不能除去的是( ) A.用足量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后留下的物质 B.用足量氢气还原氧化铜后留下的红色物质 C.盛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色固体 D.硫酸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留下的红褐色固体 7、相同状况下,下列气体所占体积最大的是() A.80g SO 3 B.16g O 2 C.32g H 2 S D.3g H 2 8、下列溶液中,跟100mL 0.5mol/L NaCl溶液所含的Cl-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是()A.100mL 0.5mol/L MgCl 2 溶液 B.200mL 0.25mol/L NaCl溶液

高一化学必修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高一化学必修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自主学习】 一、化学实验安全 1、常见危险化学药品的标志 2、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应先检验气体的纯度,防止爆炸;H 2还原CuO或者CO还原Fe 2 O 3 等 实验,在加热之前应先排空气;制备有毒气体应在通风橱中,尾气应吸收;用加热法制取气体且用到排水法时,反应完毕后,应该先移导管再停止加热。 3、意外事故的处理

二、常见的基本操作 1、试纸的使用: ⑴检验溶液:取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玻棒蘸取液体,沾在试纸中心 ⑵检验气体:用镊子夹取或粘在玻璃棒的一端,先用水湿润,再放在集气瓶口或导管口处 2、仪器的洗涤: ⑴洗净的标准: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⑵常见残留物的洗涤

3、药品的取用: ⑴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固体用药匙,若药匙不能伸入试管,可用小纸槽,要把药品送入试管底部,而不能沾在管口和管壁。块状和大颗粒固体用镊子夹取。 ⑵取少量液体可用胶头滴管。取用较多的液体用倾注法,注意试剂瓶上的标签向手心。向容量瓶、漏斗中倾注液体时,要用玻璃棒引流。 4、浓硫酸的稀释: 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的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使产生的热量迅速的扩散,切不可把水注入浓硫酸中。 5、沉淀的洗涤及检验 ⑴是否沉淀完全的判断: (如检验溶液中的SO 42-是否沉淀完全)取少量静置后的上层清液,滴加BaCl 2 ,若有白色沉 淀生成,则说明SO 4 2-沉淀不完全。 ⑵沉淀的洗涤: 沿玻璃棒向漏斗中加蒸馏水至水面没过沉淀,等水滤出后,再次加水洗涤,连续几次,即

可把固体洗涤干净。 ⑶判断沉淀是否洗净: (如沉淀中沾附有Cl-)取少量洗涤液,向其中加入HNO 3酸化的AgNO 3 溶液,若有白色沉淀, 则说明沉淀未洗净。反之,已洗净。 6、结晶: 常用的结晶方法有冷却结晶(适合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溶质)和蒸发结晶(适合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溶质);将析出的晶体再进一步提纯的方法是重结晶。 【合作探究】 一、实验安全常识 1、防倒吸: 用试管加热固体时,试管底部要略高于管口,如实验室制O 2、NH 3 等,加热液体时试管要向 上倾斜,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或吸收溶解度较大气体时,要注意熄灯顺序或加装安全瓶。 2、防爆炸: 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 2、CO、CH 4 、C 2 H 4 )或用H 2 还原CuO或者CO还原Fe 2 O 3 之前,要检验 气体纯度,普通玻璃制品都有受热不均匀易炸裂的特性,因此①试管加热时先要预热,②做固体在气体中燃烧实验时要在集气瓶底加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 3、防爆沸:

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一、化学计量 ①物质的量 定义: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符号n 单位摩尔符号 mol 阿伏加德罗常数: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用NA表示。约为 微粒与物质的量 N 公式:n= NA ②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用M表示单位:g/mol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分子量 质量与物质的量 m 公式:n= M ③物质的体积决定:①微粒的数目②微粒的大小③微粒间的距离 微粒的数目一定固体液体主要决定②微粒的大小 气体主要决定③微粒间的距离 体积与物质的量 V 公式:n= Vm 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 ④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⑤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符号CB 单位:mol/l 公式:C B=n B/V n B=C B×V V=n B/C B 溶液稀释规律 C(浓)×V(浓)=C(稀)×V(稀) ⑥溶液的配置 (l)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计算:算出所需溶质和水的质量。把水的质量换算成体积。如溶质是液体时,要算出液体的体积。 称量:用天平称取固体溶质的质量;用量简量取所需液体、水的体积。 溶解:将固体或液体溶质倒入烧杯里,加入所需的水,用玻璃棒搅拌使溶质完全溶解. (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配制前要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5.定容 6。摇匀7 装瓶贴签 计算:算出固体溶质的质量或液体溶质的体积。 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固体溶质质量,用量简量取所需液体溶质的体积。 溶解:将固体或液体溶质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约为所配溶液体积的1/6),用玻璃棒搅拌使之溶解,冷却到室温后,将溶液引流注入容量瓶里。 洗涤(转移):用适量蒸馏水将烧杯及玻璃棒洗涤2-3次,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振荡,使溶液混合均匀。定容:继续往容量瓶中小心地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2-3m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把容量瓶盖紧,再振荡摇匀。 5、过滤过滤是除去溶液里混有不溶于溶剂的杂质的方法。 过滤时应注意:①一贴:将滤纸折叠好放入漏斗,加少量蒸馏水润湿,使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②二低:滤纸边缘应略低于漏斗边缘,加入漏斗中液体的液面应略低于滤纸的边缘。 ③三靠:向漏斗中倾倒液体时,烧杯的夹嘴应与玻璃棒接触;玻璃棒的底端应和过滤器有三层滤纸处轻轻接触;漏斗颈的末端应与接受器的内壁相接触,例如用过滤法除去粗食盐中少量的泥沙。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化学必修二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讲课稿

第 1 页 共 1 页 常见的各类有机物的官能团,结构特点及主要化学性质 (1)烷烃 A) 通式:C n H 2n +2;代表物:CH 4 B) 结构特点:键角为109°28′,空间正四面体分子。烷烃分子中的每个C 原子的四个价键也都如此。 C) 化学性质: ①取代反应(与卤素单质、在光照条件下) , ,……。 ②燃烧 (2)烯烃: A) 官能团: ;通式:C n H 2n (n ≥2);代表物:H 2C=CH 2 B) 结构特点:键角为120°。双键碳原子与其所连接的四个原子共平面。 C) 化学性质: ①加成反应(与X 2、H 2、HX 、H 2O 等) ②加聚反应(与自身、其他烯烃) ③燃烧 (3)炔烃: A) 官能团:—C≡C— ;通式:C n H 2n —2(n ≥2);代表物:HC≡CH B) 结构特点:碳碳叁键与单键间的键角为180°。两个叁键碳原子与其所连接的两个原子在同一条直线上。 C) 化学性质:(略) (4)苯及苯的同系物: A) 通式:C n H 2n —6(n ≥6);代表物: B)结构特点:苯分子中键角为120°,平面正六边形结构,6个C 原子和6个H 原子共平面。 C)化学性质: ①取代反应(与液溴、HNO 3、H 2SO 4等) ②加成反应(与H 2、Cl 2等) CH 4 + Cl 2 CH 3Cl + HCl 光 CH 3Cl + Cl 2CH 2Cl 2 + HCl 光 CH 4 + 2O 2CO 2 + 2H 2O 点燃 C=C CH 2=CH 2 + HX CH 3CH 2X 催化剂 CH 2=CH 2 + 3O 2 2CO 2 + 2H 2O 点燃 n CH 2=CH 2 CH 2—CH 2 n 催化剂 CH 2=CH 2 + H 2O CH 3CH 2OH 催化剂 加热、加压 CH 2=CH 2 + Br 2BrCH 2CH 2Br CCl 4 + Br 2 + HBr ↑ —Br Fe 或FeBr 3 + HNO 3 + H 2O —NO 2 浓H 2SO 4 60℃ + 3H 2 Ni △ + 3Cl 2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键

化学键 A组基础达标 1.短周期元素X、Y可以形成化合物XY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XY2是共价化合物,则X与Y的原子序数不可能相差1 B.若XY2是离子化合物,则X与Y的原子序数不可能相差8 C.若X与Y的原子序数相差5,则离子化合物XY2不溶于水 D.若X与Y的原子序数相差6,则共价化合物XY2不可溶于强碱溶液 2.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化学键是相邻分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B.共价化合物中各原子都一定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 C.某化合物熔融态能导电,该化合物中一定有离子键 D.某纯净物在常温常压下为气体,则组成该物质的微粒一定含共价键 3.由短周期元素形成的某离子化合物X中,一个阳离子和一个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为20。则有关X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中阳离子和阴离子个数一定相等 B.X中可能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 C.若X只含两种元素,则两种元素可在同一周期也可在同一主族 D.X中阳离子半径一定大于阴离子半径 4.下列各组物质中,所含化学键类型相同的离子化合物是( ) A.NaF、HNO3B.NaOH、KHS C.HCl、MgF2D.Na2O、Na2O2 5.下列物质的变化过程中,有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 A.I2升华 B.NaCl颗粒被粉碎 C.乙醇溶于水 D.NH4HCO3加热分解时可以闻到刺激性气味 6.有X、Y、Z、W、M五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Y、Z、W同周期,Z、M同主族;X+与M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离子半径:Z2->W-;Y的单质晶体熔点高、硬度大,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M两种元素只能形成X2M型化合物 B.M与X、Y形成的化合物均为离子化合物 C.X2M、YM2中含有相同类型的化学键 D.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熔点比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熔点高 7.下列关于化学用语的表示中,正确的是( )

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经典练习题

《物质的分类》 每个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 1、国际互联网上报道:"目前世界上有近20亿人患有缺铁性贫血"这里的铁指( ) A. 铁单质 B. 铁元素 C. 氧化铁 D. 四氧化铁 2、根据某种共性,可将CO2、P2O5、SO2归为一类,下列物质中,完全符合此共性而能归为此类物质的是() A.CaO B. CO C.SiO2 D. H2O 3、下列各组物质中,按酸、碱、盐、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盐酸、纯碱、氯酸钾、氧化镁、二氧化硅 B、硝酸、烧碱、次氯酸钠、氧化钙、二氧化硫 C、次氯酸、消石灰、硫酸铵、过氧化钠、二氧化碳 D、醋酸、过氧化钠、碱式碳酸铜、氧化铁、一氧化碳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B、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C、能导电的物质都是电解质 D、漂白粉属于纯净物 5、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①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④根据反应中的热效应将化学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6、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最本质的特征是( ) A、外观澄清、透明 B、胶体微粒粒度在1~100nm之间 C、丁达尔现象 D、分散质粒子能透过半透膜 7.在水泥、冶金工厂用高压电对气溶胶作用以除去大量烟尘,其原理是() A.丁达尔现象B.电泳 C.聚沉D.电离 8.不能用胶体有关知识解释的现象是() A.将盐卤或石膏加入豆浆中制豆腐 B.钢笔同时使用两种不同牌号的蓝黑墨水,易出现堵塞

高中化学必修一基础知识填空

基础知识填空(简单) 一、钠的性质及应用 1.化学性质 (1)与非金属单质 ①O 2:常温 ;点燃 ②Cl 2: (2)与水反应: 现象: (3)与酸反应(如硫酸): (4)与盐反应 ①硫酸铜溶液: ②氯化铁溶液: ③熔融的四氯化钛: 2.金属钠露置于空气中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最终生成的物质是什么? 二、过氧化钠 1.化学性质 Na 2O 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Na 2O 2与CO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比较 3 钠元素: 色;钾元素: 色(透过蓝色钴玻璃)。 三、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1.氯气的物理性质 2(1)与金属反应

①Fe:②Cu: (2)与H2反应:现象: (3)与水反应: (4)与碱反应 ①84消毒液的制备:NaOH: ②漂白粉的制备:Ca(OH)2: 四、物质的量相关的四个表达式 (1)N A为,通常N A= ; (2)M为,其单位为,在数值上等于某物质的; (3)Vm为,其单位为,Vm只与有关,STP下,Vm= ;(4)c为,其单位为。 五、酸、碱、盐、氧化物(写方程式) 1.氧化物 (1)酸性氧化物;(2)碱性氧化物。2.酸的通性 (1)与指示剂反应;(2)与碱反应。(3)与碱性氧化物反应;(4)与活泼金属反应。 ) (5)与盐反应(需满足什么条件? ........ 3.碱的通性 (1)与指示剂反应;(2)与酸反应;(3)与酸性氧化物反应;(4)与盐反应。4.盐的通性 (1)与酸反应;(2)与碱反应;(3)与盐反应;(4)与金属反应。六、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定义: 。 电解质:;非电解质:。2.电解质分类: 强电解质:,弱电解质:。 3.电解质的电离 水溶液中:NaHSO4 ;NaHCO3。 CH3COOH 。 3.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实验室制氯气;(2)氯气与水反应; (3)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4)漂白粉溶液中滴加盐酸; (5)铁与稀硫酸反应;(6)氧化铜与盐酸反应;

化学必修二化学键练习题(附答案)

2020年03月06日化学必修二化学键练习题 学校: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1卷 一、单选题 ) A.氢氧化钠晶体熔化时只破坏了离子键 B.HCl 、HBr 、HI 均是强酸 C.BF 3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D.碘升华只克服了分子间作用力 2.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离子化合物中只存在离子键 B.共价化合物中只存在共价键 C.物质中都含化学键 D.只含非金属元素的物质一定不含离子键 3.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a 、b 、c 、d,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6、7、1。a -的电子层结构与氦相同,b 和c 的次外层有8个电子,c -和d +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元素的非金属性次序为c>b>a B.a 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C.d 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D.元素a 、b 、c 各自最高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分别为0、4、6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干冰和石英晶体中的化学键类型相同,熔化时需克服微粒间的作用力类型也相同 B.化学变化发生时,需要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并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 C. 4CH 和4CCl 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具有8电子稳定结构 D. 4NaHSO 晶体溶于水时,离子键被破坏,共价键不受影响 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吸引称为离子键 B.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化合时,不一定形成离子键

C.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它跟卤素结合时所形成的化学键不一定是离子键 D.非金属元素原子间也可能形成离子键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碘单质升华过程中,只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 B.BaCl2属于离子化合物,该晶体中只存在离子键 C.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一定伴随着电子的转移和能量变化 D.NaHSO4和NaHCO3两种晶体溶于水时,被破坏的作用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 7.物质的下列性质能肯定该物质为离子化合物的是( ) A.水溶液能导电的化合物 B.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C.在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D.熔点高的物质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融化时,分子中H﹣O键发生断裂 B.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卤化物CX4分子间作用力逐渐增大,所以它们相应的熔沸点也逐渐升高 C.由于H-O键比H-S键牢固,所以水的熔沸点比H2S高 D.在由分子所构成的物质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该物质越稳定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OH溶于水共价键被破坏 B.稀有气体的原子间存在共价键 C.二氧化碳分子的结构式:O═C═O D.MgF2、H2O2含有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10.下表物质与其所含化学键类型、所属化合物类型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二、填空题 :①碘的升华②氧气溶于水③氯化钠溶于水④烧碱熔化⑤氯化氢溶于水⑥氯化铵受热分解 (1)化学键没有被破坏的是;仅发生离子键破坏的是。 (2)既发生离子键破坏,又发生共价键破坏的是。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练习题

必修1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或实验注意事项)中,主要是出于实验安全考虑的是 A.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B.可燃性气体的验纯 C.气体实验装置在实验前进行气密性检查D.滴管不能交叉使用 2.实验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操作中用玻璃棒,其用玻璃棒的作用是 A.搅拌B.引流C.加速反应D.加快热量散失 3.标准状况下的1mol H e的体积为 A.11.2L B.22.4L C.33.6L D.44.8L 4.下列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一个纯数,没有单位 B. 阿伏加德罗常数就是6.02×1023 C.阿伏加德罗常数是指1mol的任何粒子的粒子数D.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为:6.02×1023mol-1 5. 16g某元素含有6.02×1023个原子,则该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1 B. 12 C.16 D.23 6.关于2molO2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体积为44.8L B.质量为32g C.分子数为6.02×1023D.含有4mol原子 7.在1mol H2SO4中,正确的是 A.含有1mol H B.含有6.02×1023个氢原子 C.含有6.02×1023个分子D.含有3.01×1023个氧原子 8.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的是 A.1L溶液中含有4g NaOH B.1L水中溶解4gNaOH C.0.5L溶液中含有0.2mol H2SO4D.9.8g H2SO4溶于1L水配成溶液 9.1mol/L H2SO4的含义是() A、1L水中含有1mol H2SO4 B、1L溶液中含有1mol H+ C、将98gH2SO4溶于1L水中配成的溶液 D、该溶液c(H+)=2mol/L 10. 下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与50mL 3mol/LNaCl溶液中Cl-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是 A.150mL 3mol/LKCl溶液B.150m L 1mol/LAlCl3溶液 C.50mL3mol/LMgCl2溶液D.75mL 1.5mol/LMgCl2溶液 11.下列溶液中,跟100mL0.5mol/L NaCl溶液所含的Cl-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是()A.100mL0.5mol/L MgCl2溶液B.200mL0.25mol/L CaCl2溶液 C.50ml1mol/L NaCl溶液D.25ml0.5mol/L HCl溶液 1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造成实验结果偏低的是() A.定容时观察液面仰视B.定容时观察液面俯视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汇总

必修1全册基本容梳理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一、化学实验安全 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 (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NaHCO3溶液。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或硼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7)若水银温度计破裂,应在汞珠上撒上硫粉。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 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 防止液体暴沸,应在底部加一些沸石或碎瓷 片。水冷凝管中进水应下进上出。 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 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 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如用四氯化碳或萃取碘水里的碘。 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外空气相通。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里的碘后再分液 三、离子检验 (1)Cl-离子的检验: 待测溶液+AgNO3生成白色沉淀+少量稀HNO3沉淀不溶解:则证明有Cl-(2)SO42-的检验: 待测溶液+稀HCl无明显现象+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则证明含有SO42-四.除杂 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例:粗盐提纯加入试剂顺序氯化钡(除去硫酸盐)→氢氧化钠(除去氯化镁)→碳酸钠(除去氯化钙、氯化钡)→过滤→盐酸(中和氢氧化钠、碳酸钠)五、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知识点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质子( Z 个) 核外电子( Z 个) ★熟背前 20 号元素, 熟悉 1~20 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 2.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 外层电子数不超过 8 个( K 层为最外层不超过 2 个),次外层不超过 电子层: 一(能量最低) 二 三 四 五 对应表示符号: K L M N O P Q 3. 元素、核素、同位素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 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二、元素周期表 1. 编排原则: 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 电.子.层.数.相.同. 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 ③ 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2. 结构特点: 人教版化学必修 知识 点 、原子结 构 元 素 周 期 表 周期 7 个横行) 7 个周期) 第一周期 短周期 第二周期 第三周期 第四周期 第五周期 第六周期 第七周期 长周期 核外电子层数 1 2 3 主族:Ⅰ A ~ⅦA 共 7 个主族 副族:Ⅲ B ~Ⅶ B 、Ⅰ B ~Ⅱ B , 第Ⅷ族:三个纵行,位于Ⅶ 零族:稀有气体 18 18 32 共 7 个副族 B 和Ⅰ B 之间 元素种类 种元素 种元素 种元素 种元素 种元素 种元素 未填满(已有 26 种元素) 族 (18 个纵行) (16 个族) 三、元素周期律 1. 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 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实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金属性、非金属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 的必然结果。 原子核 中子( N 个) 1. 原子( Z X ) 注意: 质量数 (A ) =质子数 (Z ) +中子数 (N ) 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 =质子数 =原子的核外电子 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 18 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2n 2; 32 个。 ③最 ( 对于原子来说 )

高一必修一化学实验题

1、下列仪器不能用于加热的是() (A)容量瓶(B)圆底烧瓶(C)试管(D)烧杯 2、下列气体不能用浓H 2SO 4 干燥的是() (A)CO 2(B)CO (C)NH 3 (D)SO 2 3、要除去混在CO 2气体中少量SO 2 ,最好让气体通过() (A)Na 2CO 3 溶液(B)溴水(C)NaOH溶液(D)饱和 NaHCO 3 溶液 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水,再在不断搅拌下沿量筒壁慢慢加入浓硫酸 (B)过滤时,漏斗里的滤液应低于滤纸的边缘 (C)燃着的酒精灯不慎打翻,应立即用水灭火 (D)测定溶液的pH值时,应用玻棒蘸取待测液,直接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

5、某学生要提纯混有泥沙的食盐,他设计的主要操作有:溶解、过滤、蒸发。在这些操作中都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A)烧杯(B)漏斗(C)玻璃棒(D)酒精灯 6、下列试纸在使用时不宜用水湿润的是( ) (A)蓝色石蕊试纸(B)淀粉碘化钾试纸(C)pH试 纸(D)红色石蕊试纸 7、不能用浓硫酸而只用碱石灰干燥的气体是( ) (A)H 2(B)H 2 S (C)Cl 2 (D)NH 3 8、下列物质在空气中久置,不会变质的是 ( ) (A)Ca(OH) 2(B)漂白粉(C)氯化钾(D)氢SO 4 2- 9、下列仪器中,“0”刻度在上端的是( ) (A)量筒(B)滴定管(C)温度计(D)容量瓶

10、在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250ml 0.1mol/L NaOH溶液的过程中不需要的仪器是 (A)250ml容量瓶(B)托盘天平(C)胶头滴 管(D)烧瓶 11、右图是化学实验常用装置之一,若气体从右管进入,可用来收集的气体是() (C) (A)NO (B) NO 2 CO (D)SO 2 12、实验室进行NaCl液蒸发时,一般有以下操作过程 ①固定铁圈位置②放置酒精灯③放上石棉网④放上蒸发皿 ⑤加热搅拌⑥停止加热、余热蒸干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①③④⑤⑥ (C)②①④⑤⑥(D)②①③④⑤ 13、对下列仪器回答问题: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与习题 必修1全册基本内容梳理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一、化学实验安全 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三、离子检验?离子所加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Cl-AgNO3、稀HNO3产生白色沉淀Cl-+Ag+=AgCl↓ SO42-稀HCl、BaCl2白色沉淀SO42-+ Ba2+= BaSO4↓?四.除杂 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五、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2.摩尔(mol): 把含有6.02×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6.02×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n =N/NA5?.摩尔质量(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2)单位:g/mol或g.mol-1(3)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6.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n = m/M)?六、气体摩尔体积?1.气体摩尔体积(V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2)单位:L/mol?2.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n=V/Vm 3.标准状况下,Vm =22.4 L/mol?七、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1.物质的量浓度. (1)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 的物质的浓度。(2)单位:mol/L(3)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CB= n B/V 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1)基本原理:根据欲配制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用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方法,求出所需溶质的质量或体积,在容器内将溶质用溶剂稀释为规定的体积,就得欲配制得溶液.?(2)主要操作 a.检验是否漏水.b.配制溶液1计算.2称量.3溶解.4转移.5洗涤.6定容.7摇匀8贮存溶液.注意事项:A 选用与欲配制溶液体积相同的容量瓶. B 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 C 不能在容量瓶内直接溶解. D 溶解完的溶液等冷却至室温时再转移. E定容时,当液面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滴管,以平视法观察加水至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相切为止. 3.溶液稀释:C(浓溶液)?V(浓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一、物质的分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分散系。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 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质粒子大小/nm外观特征能否通过滤纸有否丁达尔效应实例?溶液小于 1 均匀、透明、稳定能没有NaCl、蔗糖溶液?胶体在1—100之间均匀、有的透明、较稳定能有Fe(OH)3胶体?浊液大于100不均匀、不透明、不稳定不能没有泥水 二、物质的化学变化 1、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化学变化,依据一定的标准可以对化学变化进行分类。?(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可以分为:?A、化合反应(A+B=AB)B、分解反应(AB=A+B)?C、置换反应(A+BC=AC+B)?D、复分解反应(AB+C D=AD+CB)?(2)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可将反应分为:?A、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主要包括复分解反应和有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 B、分子反应(非离子反应)?(3)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可将反应分为:?A、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 实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 B、非氧化还原反应?2、离子反应?(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化学必修二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

第 1 页 共 1 页 常见的各类有机物的官能团,结构特点及主要化学性质 (1)烷烃 A) 通式:C n H 2n +2;代表物:CH 4 B) 结构特点:键角为109°28′,空间正四面体分子。烷烃分子中的每个C 原子的四个价键也都如此。 C) 化学性质: ①取代反应(与卤素单质、在光照条件下) , ,……。 ②燃烧 (2)烯烃: A) 官能团: ;通式:C n H 2n (n ≥2);代表物:H 2C=CH 2 B) 结构特点:键角为120°。双键碳原子与其所连接的四个原子共平面。 C) 化学性质: ①加成反应(与X 2、H 2、HX 、H 2O 等) ②加聚反应(与自身、其他烯烃) ③燃烧 (3)炔烃: A) 官能团:—C≡C— ;通式:C n H 2n —2(n ≥2);代表物:HC≡CH B) 结构特点:碳碳叁键与单键间的键角为180°。两个叁键碳原子与其所连接的两个原子在同一条直线上。 C) 化学性质:(略) (4)苯及苯的同系物: A) 通式:C n H 2n —6(n ≥6)B)结构特点:苯分子中键角为120°,平面正六边形结构,6个C 原子和6个H 原子共平面。 C)化学性质: ①取代反应(与液溴、HNO 3、H 2SO 4等) ②加成反应(与H 2、Cl 2等) CH 4 + Cl 2 CH 3Cl + HCl 光 CH 3Cl + Cl 2CH 2Cl 2 + HCl 光 CH 4 + 2O 2CO 2 + 2H 2O 点燃 C=C CH 2=CH 2 + HX CH 3CH 2X 催化剂 CH 2=CH 2 + 3O 2 2CO 2 + 2H 2O 点燃 n CH 2=CH 2 CH 2—CH 2 n 催化剂 CH 2=CH 2 + H 2O CH 3CH 2OH 催化剂 加热、加压 CH 2=CH 2 + Br 2BrCH 2CH 2Br CCl 4 + Br 2+ HBr ↑ Br Fe 或FeBr 3+ HNO 3+ H 2O NO 2 浓H 2SO 4 60℃ + 3H 2Ni △ 3Cl 2

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基础训练及单元测试试卷合集含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基础训练 单元测试试卷 目录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3)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3)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6) 第一章检测题 (11) 第二章 (17)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17) 第二节离子反应 (21)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25) 第二章检测题 (28) 第三章 (34)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34)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38) 第三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44)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测试题 (46) 第四章 (51) 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51) 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56) 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 (60)

第四节硫酸、硝酸和氨 (65)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检测题 (70)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基础过关】 1、在盛浓硫酸的试剂瓶的标签上应印有下列警示标记中的() 2、下列各组固体物质能按“溶解-过滤-蒸发”的实验操作顺序,将它们相互分离的是() A.KNO3和NaCl B.MnO2和KCl C.CaO和CaCO3 D.BaSO4和AgCl 3、萃取在生产、生活和科学实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做法中应用萃取这种分离方法的是() A.海水淡化B.分离豆浆和豆渣 C.从碘水中提取碘D.用海水晒盐 4、关于下列实验的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把氢氧化钠固体放在托盘天平左盘的滤纸上称量 B.将pH试纸先用蒸馏水湿润,然后滴加被测液,测其溶液的pH C.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口刚出现气泡,便立即收集 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不可将试管口对着自己或旁人 5、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①过滤, ②加适量的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等五项操作。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①④②⑤③B.④①②⑤③ C.②⑤④①③D.③⑤②④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