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划行为理论的发展和应用(健康行为)

计划行为理论的发展和应用(健康行为)

计划行为理论的发展和应用(健康行为)
计划行为理论的发展和应用(健康行为)

计划行为理论的发展及应用

1计划行为理论的来源与发展

理性行动理论(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TRA)是计划行为理论(The Theory of Planed Behavior,TPB)的前身[1-3]。理性行动理论可追溯到多属性态度理论(Theory of Multi attribute Attitude)[4]。该理论认为行为态度决定行为意向,预期的行为结果及结果评估又决定行为态度。后来,Fishbein和Ajzen发展了多属性态度理论,提出理性行为理论(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1, 5, 6]。理性行为理论认为行为意向是决定行为的直接因素,它受行为态度和主观规范的影响。由于理性行为理论假定个体行为受意志控制,严重制约了理论的广泛应用,因此为扩大理论的适用范围,Ajzen1985年在理性行为理论的基础上,增加了知觉行为控制变量,初步提出计划行为理论。1991年Ajzen发表的《计划行为理论》,标志着计划行为理论的成熟。自理性行动理论提出后,计划行为理论到今天差不多已经走过了近30年的发展历程。在这30年间,历经不断的修正、丰富、质疑和完善,计划行为理论逐步坚实地成长壮大起来,不仅为国际社会心理学界,也为整个心理学界的众多研究者所验证和接受。作为一种成功地预测和解释态度与行为之间关系的社会心理学理论模型,今天,计划行为理论已被广泛地应用到人类生活的众多领域。绝大多数研究证明,该理论能更好地了解和预测个体的行为意图及

自我效能和控制感,并显著地提高人们的具体态度对行为的解释力[7]。

2 计划行为理论的要素

2.1、态度(Attitude)是指个人对该项行为所抱持的正面或负面的感觉,亦即指由个人对此特定行为的评价经过概念化之后所形成的态度,所以态度的组成成份经常被视为个人对此行为结果的显著信念的函数[8]。

2.2、主观规范(Subjective Norm)是指个人对于是否采取某项特定行为所感受到的社会压力,亦即在预测他人的行为时,那些对个人的行为决策具有影响力的个人或团体(salient individuals or groups)对于个人是否采取某项特定行为所发挥的影响作用大小。

2.3、知觉行为控制(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是指反映个人过去的经验和预期的阻碍,当个人认为自己所掌握的资源与机会愈多、所预期的阻碍愈少,则对行为的知觉行为控制就愈强。而其影响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对行为意向具有动机上的含意;二是其亦能直接预测行为。

2.4、行为意向(Behavior Intention)是指个人对于采取某项特定行为的主观机率的判定,它反映了个人对于某一项特定行为的采行意愿。

2.5、行为(Behavior)是指个人实际采取行动的行为。

Ajzen认为所有可能影响行为的因素都是经由行为意向来间接影响行为的表现[9]。而行为意向受到三项相关因素的影响,其一是源

自于个人本身的“态度”,即对于采行某项特定行为所抱持的“态

度”(Attitude);其二是源自于外在的“主观规范”,即会影响个人采取

某项特定行为的“主观规范”(Subjective Norm);最后是源自于“知觉

行为控制”(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一般而言,个人对于某项行为的态度愈正向时,则个人的行为

意向愈强;对于某项行为的主观规范愈正向时,同样个人的行为意

向也会愈强;而当态度与主观规范愈正向且知觉行为控制愈强的话,则个人的行为意向也会愈强[10]。反观理性行动理论的基本假设,Ajzen主张将个人对行为的意志控制力视为一个连续体,一端是完全在意志控制之下的行为,另一端则是完全不在意志控制之下的行为。而人类大部分的行为落于此两个极端之间的某一点。因此,要预测

不完全在意志控制之下的行为,有必要增加行为知觉控制这个变项。不过当个人对行为的控制愈接近最强的程度,或是控制问题并非个

人所考量的因素时,则计划行为理论的预测效果是与理性行为理论

是相近的。

3 计划行为理论的内涵

计划行为理论的内涵计划行为理论有以下几个主要观点[2, 5, 6, 11, 12]:(1)非个人意志完全控制的行为不仅受行为意向的影响,还受执行行为的个人能力、机会以及资源等实际控制条件的制约,在实际

控制条件充分的情况下,行为意向直接决定行为;(2)准确的知觉行为控制反映了实际控制条件的状况,因此它可作为实际控制条件的替代测量指标,直接预测行为发生的可能性,预测的准确性依赖于知觉行为控制的真实程度;(3)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是决定行为意向的3个主要变量,态度越积极、重要他人支持越大、知觉行为控制越强,行为意向就越大,反之就越小[2];(4)个体拥有大量有关行为的信念,但在特定的时间和环境下只有相当少量的行为信念能被获取,这些可获取的信念也叫突显信念,它们是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的认知与情绪基础;( 5) 个人以及社会文化等因素(如人格、智力、经验、年龄、性别、文化背景等)通过影响行为信念间接影响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并最终影响行为意向和行为;(6)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从概念上可完全区分开来,但有时它们可能拥有共同的信念基础,因此它们既彼此独立,又两两相关[13]。

4 计划行为理论的测量方法

将计划行为理论应用于研究时,研究者多采用Ajzen 建议的测量方法[14]:测量时必须遵守一致性原则;研究的准备工作分两步走,

第一步引出突显信念,第二步编制正式测量问卷。

4.1一致性原则( The Principle of Compatibility)

一致性原则指所有研究变量的测量必须包含相同的行为元素,即

所测量的意向、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应是对特定行为的

意向、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控制,并且所测量的行为应与其真实条件下发生的行为一致。Ajzen 认为不遵守一致性原则会犯评估不一致的错误,容易混淆或低估变量之间的关系。

4.2引出突显信念( Eliciting Salient Bliefs)

引出突显信念是整个研究最重要的一环,这与突显信念在计划行为理论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密切相关。计划行为理论认为突显信念是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的认知与情感基础。突显信念不仅可以解释个体为何拥有不同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而且还可以为制定行为干预措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4.3 编制正式测量问卷

为帮助研究者更好地应用计划行为理论,Ajzen设计出了一套计划行为理论研究的一般问卷模式供研究者们参考。一般问卷包含整体的直接测量和基于信念的测量,所有测量项目均采用利克特等级评分法,其中态度的直接测量使用语义区分法。在编制直接测量项目时要注意吸纳近些年的研究经验,态度的项目内容应包含工具性态度和情感性态度;主观规范的项目内容包括指令性规范和描述性规范;知觉行为控制的项目内容包括自我效能感和控制力。

5 计划行为理论的应用

5.1计划行为理论在健康行为领域的应用[15]

计划行为理论具有很好的解释行为的能力,同时也具有较好的预测行为的能力,可作为很多健康行为研究的良好的理论基础。其常

用的行为领域包括:饮食行为[16, 17]、运动行为[18-20]、药物成瘾行为[21]、临床医疗与筛查行为[22-25]、社会与学习行为[26-28]等等。

5.1.1 TPB在运动行为方面的应用

以TPB为理论基础的大量方法和模型被应用于人们体力活动的研究中,可以促进对人群体力活动意图和行为的理解,从而采取措施促进人们进行体力活动。Boudreau对2型糖尿病患者身体活动的意图和行为的决定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设计适当的咨询信息可以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力活动。Trinh在针对肾癌幸存者有监督的体力活动研究中发现基于TPB的行为咨询在促进短期体力活动有十分明显的作用。此外,以TPB为基础的模型在孕妇、儿童、MS患者的体力活动研究中都发挥了的很大作用。

5.1.2 TPB在临床医疗方面的应用

TPB是预测药剂师使用处方药监控系统(prescription drug monitoring programs)意图的有效理论框架。Fleming等研究表明药剂的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和感知的道德义务都是很重要的影响意图的相关因素,了解该因素可以促进PDMPs的应用从而降低患病率和死亡率。社区药剂师是努力预防和减轻处方药物滥用和误用(prescription drug abuse and misuse)影响的关键干预点,Hagemeier等应用TPB为理论框架进行研究,发现药剂师由于缺乏自信、训练及时间而阻碍了他们有效的发挥作用。此外,使用TPB 去探究医药信仰和个人疼痛经历作为一个意图自我治疗的相关因素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疼痛缓解的价值高于对伤害的担忧时,人

们更有可能使用非处方止痛药。因此,TPB在监控药物使用和促进

合理用药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5.1.3 TPB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

TPB模型可以帮助探究疫苗接种意图及影响意图的因素。Juraskova等通过研究表明TPB十分适合于探究HPV疫苗接种,并

且阐明了道德规范在TPB中的作用。然而Fisher等儿州应用TRA和TPB探究适龄男女接种HPV疫苗的意向,结果证实了TRA的命题,即表明态度和社会支持的感知在预测新一轮疫苗接种意图中发挥很

大作用。但是Hertweck等应用TPB模型证实态度、主观规范及知觉控制的影响是调整和干预社会市场去促进HPV疫苗接种的主要目标。Askelson等使用TPB评估母亲让女儿接种HPV疫苗的意图,结果表明态度是影响疫苗接种意图的最重要因素,主观规范也一定程度上

影响接种意图。因而TPB模型在探究疫苗接种意图中仍具有一定作用。

5.2计划行为理论在健康外行为领域的应用

国内研究中,计划行为理论在健康行为外常用的行为领域包括:消费行为[29, 30]、娱乐行为[31]、上网行为[22]、学生舞弊、交通违规行[32]为等等。

6计划行为理论展望

经过近30多年的发展,TPB已经日趋成熟和完善。绝大多数研究表明,该理论能够更好的了解并预测个体的行为意图及其控制感和

自我效能,并且显著提高人们的具体态度对行为的解释力。但是TPB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TPB虽能较好的解释行为意向的变异,但部分行为变异仍不能被解释,以及行为咨询对身体活动的促

进作用仍需进行扩大和长期实验等。这就需要学者们的进一步研究,更加深入的探索TPB在健康行为领域的应用,从而促进学科的进步

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Fishbein M.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eliefs about an object and the attitude toward that object[J]. Human relations. 1963.

[2] Conner M, Sparks P.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ur and health behaviours: Open University Press; 1996.

[3] Montano DE, Kasprzyk D, Glanz K, Rimer BK, Viswanath K.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nd the integrated behavioral model[J]. 2008.

[4] Fishbein M, Ajzen I. Belief, attitude, intention and behavior: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1975.

[5] Ajzen I.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J].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1991,50(2):179-211. [6] Beck L, Ajzen I. Predicting dishonest actions using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J].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1991,25(3):285-301.

[7] 张锦, 郑全全. 计划行为理论的发展、完善与应用[J]. 人类工效学. 2012(01):77-81.

[8] 余莉. 计划行为理论的发展综述[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08(02):170.

[9] 闫岩. 计划行为理论的产生、发展和评述[J]. 国际新闻界.

2014(07):113-29.

[10] 王静, 杨屹, 傅灵菲, 顾沈兵. 计划行为理论概述[J].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11(04):290-1+301.

[11] Ajzen I.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J]. Handb Theor Soc Psychol Vol One. 2011,1:438.

[12] Ajzen I. From intentions to actions: A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Springer; 1985.

[13] 段文婷, 江光荣. 计划行为理论述评[J]. 心理科学进展. 2008(02):315-20.

[14] Ajzen I. TPB measurement: Conceptual and methodological considerations. 2006.

[15] 韩玉, 彭杨灵, 曲波, 刘洁, 张阳. 计划行为理论及其在医学中的研究应用[J]. 实用预防医学. 2015(06):763-5.

[16] 景建玲, 夏海鸥, 樊雅静, 周娟, 张娟. 计划行为理论在孕妇科学补钙行为干预中的应用[J]. 护理学杂志. 2010(14):54-7.

[17] 朱毓, 万宏伟, 侯燕文, 沈莹, 黄蓉, 孙思, et al. 计划行为理

论在初产妇早期母乳喂养干预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

2015(20):2478-80.

[18] 单益娟.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高校女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分析[J]. 运动. 2012(02):52-3+91.

[19] 李京诚. 合理行为、计划行为与社会认知理论预测身体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1999(02):35-7.

[20] 李娜娜. 计划行为理论和跨理论模型预测锻炼行为的差异研究[硕士]: 武汉体育学院; 2014.

[21] 周玉珍, 苏西越.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城市中学生戒烟意向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 2014(03):354-5+9.

[22] 程坤.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糖尿病健康传播网站的设计与实现[硕士]: 中南大学; 2009.

[23] 亢克.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对医学生医患沟通技能影响因素的研究[硕士]: 泰山医学院; 2013.

[24] 孙涛.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社区女性尿失禁患者求医意向模型的构建[硕士]: 山东大学; 2012.

[25] 万莹, 徐红, 赵瑾珠, 任书华, 周涛, 孙奕. 运用计划行为理论探讨高血压患者遵医服药行为的影响因素[J].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2(04):253-5.

[26] 林琳, 白新文.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大学生学业拖延行为研究[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4(05):855-9+63.

[27] 茅倬彦, 罗昊. 符合二胎政策妇女的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差异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实证研究[J]. 人口研究. 2013(01):84-93.

[28] 张海微.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对大学生性行为意向的研究[硕士]: 西南大学; 2008.

[29] 劳可夫, 吴佳. 基于Ajzen计划行为理论的绿色消费行为的影响机制[J]. 财经科学. 2013(02):91-100.

[30] 朱园飞.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对网上购物消费者持续购买意向的研究[硕士]: 上海师范大学; 2010.

[31] 金丹.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微信用户知识共享意愿影响因素研究[硕士]: 北京邮电大学; 2015.

[32] 张磊, 任刚, 王卫杰.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自行车不安全行为模型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0(07):43-8.

计划行为理论的发展及应用(健康行为)

计划行为理论的发展及应用 1计划行为理论的来源与发展 理性行动理论(TheoryofReasonedAction,TRA)是计划行为理论(TheTheoryofPlanedBehavior,TPB)的前身[1-3]。理性行动理论可追溯到多属性态度理论(TheoryofMultiattributeAttitude)[4]。该理论认为行为态度决定行为意向,预期的行为结果及结果评估又决定行为态度。后来,Fishbein和Ajzen发展了多属性态度理论,提出理性行为理论(TheoryofReasonedAction)[1, 5, 6]。理性行为理论认为行为意向是决定行为的直接因素,它受行为态度和主观规范的影响。由于理性行为理论假定个体行为受意志控制,严重制约了理论的广泛应用,因此为扩大理论的适用范围,Ajzen1985年在理性行为理论的基础上,增加了知觉行为控制变量,初步提出计划行为理论。1991年Ajzen发表的《计划行为理论》,标志着计划行为理论的成熟。自理性行动理论提出后,计划行为理论到今天差不多已经走过了近30年的发展历程。在这30年间,历经不断的修正、丰富、质疑和完善,计划行为理论逐步坚实地成长壮大起来,不仅为国际社会心理学界,也为整个心理学界的众多研究者所验证和接受。作为一种成功地预测和解释态度与行为之间关系的社会心理学理论模型,今天,计划行为理论已被广泛地应用到人类生活的众多领域。绝大多数研究证明,该理论能更好地了解和预测个体的行为意图及自我效能和控制感,并显著地提高人们的具体态

度对行为的解释力[7]。 2 计划行为理论的要素 2.1、态度(Attitude)是指个人对该项行为所抱持的正面或负面的感觉,亦即指由个人对此特定行为的评价经过概念化之后所形成的态度,所以态度的组成成份经常被视为个人对此行为结果的显著信念的函 数[8]。 2.2、主观规范(Subjective Norm)是指个人对于是否采取某项特定 行为所感受到的社会压力,亦即在预测他人的行为时,那些对个人的行为决策具有影响力的个人或团体(salient individuals or groups)对于 个人是否采取某项特定行为所发挥的影响作用大小。 2.3、知觉行为控制(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是指反映个人过 去的经验和预期的阻碍,当个人认为自己所掌握的资源与机会愈多、所预期的阻碍愈少,则对行为的知觉行为控制就愈强。而其影响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对行为意向具有动机上的含意;二是其亦能直接预测行为。 2.4、行为意向(Behavior Intention)是指个人对于采取某项特定行为的主观机率的判定,它反映了个人对于某一项特定行为的采行意愿。 2.5、行为(Behavior)是指个人实际采取行动的行为。 Ajzen认为所有可能影响行为的因素都是经由行为意向来间接影 响行为的表现[9]。而行为意向受到三项相关因素的影响,其一是源自于个人本身的“态度”,即对于采行某项特定行为所抱持的“态

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的理论模式——知信行模式

行为学的研究表明,知识与行为之间有着重要的联系,但不完全是因果关系。一个人的行为与知识有关,也与其价值观和信念有关,更与长期的生活环境有关。故:知信行理论认为:信息→知→信→行→增进健康知:知识和学习,是基础;信:信念和态度,是动力;行:产生促进健康行为、消除危害健康行为等行为改变的过程,是目标。知识是基础,但知识转变成行为尚需要外界条件,而健康教育就是这种促进把知识转变成行为的重要外界条件。举例:健康方面的信念如“我确信吸烟是有害的”、“只要下决心戒烟肯定是可以实现的”,这种信念会影响他们采纳戒烟的行为。如坚持错误的信念就不会改变其错误的行为。态度通常以好与坏、积极与消极加以评价。如关于戒烟,为了达到戒烟的目标,对吸烟者而言,吸烟行为是社会行为,是通过学习得来的,要改变它、否定它,也得学习教育者或社会给予的知识。健康教育者必须通过多种方法将有关烟草的有害性、有害成分、戒烟的益处以及如何戒烟的知识传授给吸烟者。具备了知识,只有采取积极的态度,对知识进行有根据的独立思考,对自己的职责有强烈的责任感,就可以逐步形成信念,知识上升为信念,就可以支配人的行动。当吸烟者采取积极的戒烟态度,相信吸烟有害健康,并相信自己有能力戒烟时,戒烟就可成功。但是,要使人们从接受转化到改变行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信息传播→觉察信息→引起兴趣→感到需要→认真思考→相信信息→产生动机→尝试行为态度坚决→动力定型→行为确立。其中关键的主要有两个步骤:信念的确立和态度的改变。知、信、行三者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但必须有必然性。在信念确立以后,如果没有坚决转变态度的前提,实现行为转变的目标照样会招致失败。所以,在实践中要使40%的人发生行为转变,就要有60%的人持积极的态度参与改变行为实践,这样就要有80%的人相信这种实践对其健康是有益的,要到达这个目标就要使90%以上的人具有改变这种行为所必须具备的知识。

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的理论模式——知信行模式

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行为学的研究表明,知识与行为之间有着重要的联系,但不完全是因果关系。一个人的行为与知识有关,也与其价值观和信念有关,更与长期的生活环境有关。故:知信行理论认为:信息→知→信→行→增进健康知:知识和学习,是基础;信:信念和态度,是动力;行:产生促进健康行为、消除危害健康行为等行为改变的过程,是目标。知识是基础,但知识转变成行为尚需要外界条件,而健康教育就是这种促进把知识转变成行为的重要外界条件。举例:健康方面的信念如“我确信吸烟是有害的”、“只要下决心戒烟肯定是可以实现的”,这种信念会影响他们采纳戒烟的行为。如坚持错误的信念就不会改变其错误的行为。态度通常以好与坏、积极与消极加以评价。如关于戒烟,为了达到戒烟的目标,对吸烟者而言,吸烟行为是社会行为,是通过学习得来的,要改变它、否定它,也得学习教育者或社会给予的知识。健康教育者必须通过多种方法将有关烟草的有害性、有害成分、戒烟的益处以及如何戒烟的知识传授给吸烟者。具备了知识,只有采取积极的态度,对知识进行有根据的独立思考,对自己的职责有强烈的责任感,就可以逐步形成信念,知识上升为信念,就可以支配人的行动。当吸烟者采取积极的戒烟态度,相信吸烟有害健康,并相信自己有能力戒烟时,戒烟就可成功。但是,要使人们从接受转化到改变行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信息传播→觉察信息→引起兴趣→感到需要→认真思考→相信信息→产生动机→尝试行为态度坚决→动力定型→行为确立。其中关键的主要有两个步骤:信念的确立和态度的改变。知、信、行三者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但必须有必然性。在信念确立以后,如果没有坚决转变态度的前提,实现行为转变的目标照样会招致失败。所以,在实践中要使40%的人发生行为转变,就要有60%的人持积极的态度参与改变行为实践,这样就要有80%的人相信这种实践对其健康是有益的,要到达这个目标就要使90%以上的人具有改变这种行为所必须具备的知识。 页脚内容

健康行为与相关理论辅导

许多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中岛宏 第三章健康行为与相关理论辅导 同学们: 在第一章里我们了解到,健康心理学是以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它强调除生物因素外,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也是健康与疾病的重要影响因素。个人的生活型态、生活方式和性格、情绪等心理因素会对自身的健康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疾病并非完全是人不可控制的外在因素造成的,自身的行为和心理也是健康和疾病的原因,这样人就要对自己的健康负责,个人有责任和义务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和生活型态来促进自身的健康。 那么什么是健康行为?人为什么不能实行健康的行为?如何让大众建立起健康的生活方式,做促进健康的健康行为,而不做有害健康的行为?这就是本章要解决的问题。 本章旨在介绍什么是健康行为及其的重要性;分析影响人们实行健康行为的因素有哪些;介绍态度改变和行为改变的策略和相关理论。 一、重点、难点问题 1.掌握健康行为的重要性。 2.一般掌握重要死因的危险行为因子。 3.一般掌握教育诉求、恐惧诉求与行为改变的关系。 4.重点掌握健康信念模式的内容及应用。 5.重点掌握理性行动理论的内容及应用。 6.一般掌握古典制约与操作制约的差别。 7.重点掌握行为改变的策略。 8.一般掌握行为改变的跨理论模式之内容。 9.一般掌握复发过程的认知行为模式之内容。 二、重点、难点问题辅导 ㈠健康促进与健康行为简介p61 ⒈健康促进与健康行为 世界卫生组织在1984年的《渥太华宪章》中,广义的将“健康促进”定义为:让人们能够强化其掌控并增进自身健康的过程。 所谓健康行为(health behavior),是指人们为增进或维持个人健康所采取的行为,可以分为健康促进行为以及健康危害行为,健康促进行为包括规律运动、预防注射、良好饮食与睡眠习惯等,而健康危

第二章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基本理论 复习题

第二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基本理论考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1分) 1.健康教育的对象是(E ) A.健康人群B.亚健康人群C.病人D.病人家属E.全体人群2.健康教育的特定目标是帮助教育对象(D ) A.掌握健康知识B.树立健康观念C.改变健康态度D.改变行为E.获得物质环境支持 3.动员社区、家庭与个人参与的最佳途径是(A ) A.健康教育B.健康促进C.卫生宣传D.政策倡导E.行政干预4.1978年以来健康教育模式已由过去单一的大众宣传逐步转变为(C ) A.开展保健活动B.社区有偿服务C.行为危险因素干预D.协助推行合作医疗E.卫生宣传 5. 1986年首届国际健康促进大会通过了(C ) A.《雅加达宣言》 B.《曼谷宣言》 C. 《渥太华宪章》 D. 《松兹瓦尔宣言》 E. 《阿拉木图宣言》 6. 在艾滋病的健康促进活动中,调查艾滋病病人对艾滋病的认知属于(A ) A. 实态性调查 B. 回顾性调查 C. 社会调查 D. 前瞻性调查 E. 案例调查法 7.从结果到原因的调查属于(B )

A. 实态性调查 B. 回顾性调查 C. 社会调查 D. 前瞻性调查 E. 案例 调查法 8. 某健康教育研究将某社区作为健康教育干预组,另一条件相似的社区作为对照组,观察干预前后两组在知识等方面的改变。该研究属于( B )A. 实验研究B.准实验研究C.非实验研究D. 实态性调查E. 回顾性调查 9.选择8-12名由相同的社会背景成员对某社会区的健康问题进行讨论,这是(C ) A. 特尔菲法 B. 回顾性调查 C. 专题小组讨论法 D. 前瞻性调查 E. 案例调查法 10. 导致许多国家医疗费用成倍增长却无法抑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上升的主要原因是(D ) A. 医疗水平跟不上 B. 出现新的病种 C. 医务人员素质差 D. 忽视公共卫生 E. 慢性病的种类繁多 11. 卫生宣传通常指的是卫生知识的(A ) A.单向传播 B.双向传播 C.人际传播 D.组织传播 E.自我传播 12. 健康促进的工作主体是(A ) A. 政府或政策制定者 B. 社会各个领域和部门 C. 各种规模的医疗机构 D.社区 E.各级健康教育中心 13. 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的关系是(C ) A.等同关系 B.并行关系 C.包容与被包容关系 D.先后关系 E.互补关系 14. 新的公共卫生方法的精髓是(B )

行为与健康习题(含答案)

第三章行为与健康复习题 一、单选题(每题1分) 1.“有人爱吸烟,又害怕得肺癌”属于的动机冲突是( D ) A.双趋式冲突 B.双避式冲突 C.双重趋避式冲突 D.趋避式冲突 2.健康相关行为是( B ) A.与疾病有关的行为B.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C.促进健康的行为D.危害健康的行为3.人觉察到自己患有某种疾病去医院看病( D ) A.日常健康行为 B.保健行为 C.预警行为 D.求医行为 E.遵医行为 4.身残志坚,积极康复属于 ( A ) A.病人角色行为 B.保健行为 C.预警行为 D.求医行为 E.遵医行为 5. 情绪过分压抑和自我克制,爱生闷气的行为表现是(C) A.A型行为模式B.B型行为模式C.C型行为模式D.D型行为模式 6.发生地震后的自救互救行为带属于( A ) A.预警行为B.日常健康行为C.避开环境危害D.保健行为 7.与心血管疾病发生密切相关的行为模式是(A) A.A型行为模式B.B型行为模式C.C型行为模式D.D型行为模式 8. 儿童定期进行预防接种属于促进健康行为中的( B ) A.预警行为B.保健行为C.避开环境危害D.遵医行为E.求医行为 9. 乘车系安全带属于促进健康行为中的( A ) A.预警行为B.保健行为C.避开环境危害D.遵医行为E.求医行为 10.小学生每年体检属于( B ) A.日常健康行为 B.保健行为 C.预警行为 D.求医行为 E.遵医行为 11. 某人多次体检血压正常,却总是怀疑自己有高血压,这是一种(B) A.致病行为模式B.不良疾病行为C.不良生活方式与习惯D.预警行为 12.合理营养、平衡膳食等属于健康行为中的( C ) A.保健行为 B.预警行为 C.日常健康行为 D.避开环境危害 E.遵医行为 13. 人类行为构成的五个要素中,人的行为的指向目标是(B) A.行为主体 B.行为客体 C.行为手段 D.行为结果 E.行为环境 14. 美国心理学家Woodworth提出的体现行为基本含义的S模式是(B) A.R—S—O B.S—O—R C.O—S—R D.R—O—S E. S-R-O 15.讳疾忌医属于( D ) A.不良生活方式 B.A型行为模式 C.致病行为模式 D.不良疾病行为 16. 知信行模式中强调的关键步骤是( C ) A.知识的传播B.知识的吸收C.信念的形成D.行为的养成E.技能的掌握17. 有关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 C ) A.拥有良好的健康相关行为的知识就会有相应的良好的健康相关行为 B.知识和行为没有关系,如医生有吸烟危害健康的知识,医生吸烟率并不低 C.知识是行为产生的基础,是行为产生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D.知识是行为产生的后果

2016年疾病控制(中级)相关专业知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重点

健康教育基本理论 1、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和虚弱,也包括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适应能力的完好状态。 2、健康是人类生物因素、心理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环境因素和卫生服务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3、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 4、健康教育常用方法:传播、干预、培训和专题讲座。 5、健康教育分类: 按目标人群或场所分类:①学校健康教育②职业人群健康教育③医院健康教育④社区健康教育 按教育目的或内容分类:①防治疾病的健康教育②营养健康教育③环境保护健康教育④生殖健康教育等 6、卫生宣传的特点是单身、面广和廉价。 7、健康素养是指个体具有获取、理解和实践基本的健康信息和服务。 8、影响健康素养的因素:①受教育水平②卫生服务③社会文化背景。 9、《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卫生部20020104。 10、人的行为5要素: ①行为主体----人 ②行为客体----行为的指向目标 ③行为环境----主体与客体发生联系的客观环境 ④行为手段----主体作用于客体所应用的工具或使用的方法 ⑤行为结果----主体预期的行为与实际完成行为之间的符合程度。 11、行为形成4阶段:①被动发展阶段(0-2岁)②主动发展阶段(3-11岁) ③自主发展阶段(12岁-成年)④巩固发展阶段(成年以后)。 12、个体行为发生的心理机制:条件反射与学习理论。 13、PRECEDE-PROCEED模式把影响行为的因素归纳为三大类: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强化因素。 14、从行为的产生来看,行为分为:本能行为和习得(社会)行为。 15、健康相关行为:①健康促进行为②健康危害行为③致病性行为模式。 16 17 ①应用于个体水平的理论或模式:知信行模式KAP、健康信念模式HBM、阶段变化模式、合理行为理论和郭雪芙行为理论。 ②应用于人际水平的理论:社会认识理论SCT。 ③应用于社区和群体水平的理论:社区组织、创新扩散理论。 18、知信行模式将人们行为的改变分为获取知识、产生信念及造成行为三个连续的过程。 19、健康行为模式需要以下几方面的认识: ①知觉到某种疾病或危险因素的威胁,并进一步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②对采取某种行为或放弃某种行为的结果的估计(对行为益处的认识和对实施或放弃行为的障碍的认识) ③效能期待。 20、行为变化5阶段:①无转变打算阶段②打算转变阶段③转变准备阶段④行动阶段⑤行为维持阶段 21、行为变化过程10步骤:认识层面①提高认识②情感唤起③自我再评价④环境再评价⑤自我解放⑥社会解放;行为层面⑦反思习惯⑧强化管理⑨控制刺激⑩求助关系 22、合理行动和计划行为理论由“对行为的态度”“主观行为规范”“自觉行为控制”三部分组成。这三者又决定了“行为的意向”和随后的行为改变。 23、社会认识理论:产生维持某种行为影响因素:环境、情境、行为能力、效能预期、自我控制、观察学习、强化、自我效能、情感应对反应、交互决定机制。

第六章-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的理论

第六章-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的理论 第二节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的理论 一、“知信行”模式 “知信行”是知识、信念和行为的简称。 健康教育的知—信——行(KAP)模式实质上是认知理论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知信行模式认为: 卫生保健知识和信息是建立积极、正确的信念与态度,进而改变健康相关行为的基础,而信念和态度则是行为改变的动力。 例如,吸烟——危害健康的行为定式。 戒烟——了解吸烟的危害+戒烟的益处+戒烟的知识 但,知识转化为行为改变,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很多因素影响其顺利转化,任何一个因素都有可能导致行为形成/改变的失败。 “知而不信”:所传播信息的可信性、权威性受到质疑、感染力不强,不足以激发人们的信念; “信而不行”:建立行为或改变行为中存在一些不易克服的障碍,或者需要付出较大的代价,障碍和代价抵消了行为的益处,故不产生行动。 二、健康信念模式 健康信念模式(HBM)理论强调感知在决策中的重要性。 影响感知的因素很多,是运用社会心理学方法解释健康相关行为的理论模式。 该理论认为信念是人们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的基础,人们如果具有与疾病、健康相关的信

念,他们就会采纳健康行为,改变危险行为。 图6-2 健康信念模式 影响因素: 1.感知疾病的威胁(疾病易感性、疾病严重性) 对疾病威胁的感知程度高,是促使人们产生行为动机的直接原因,更有可能采纳健康行为,防止严重健康问题的发生。 (1)感知疾病的易感性: 指个体对自身患某种疾病或出现某种健康问题的可能性的判断。人们越是感到自己患某疾病的可能性大,越有可能采取行动避免疾病的发生。 (2)感知疾病的严重性 疾病对躯体健康的不良影响:如造成疼痛、伤残和死亡等。 疾病引起的心理、社会后果:如影响工作、家庭生活、人际关系等。 2.感知健康行为的益处和障碍 (1)感知健康行为的益处: 指人体对采纳行为后能带来的益处的主观判断,包括对保护和改善健康状况的益处和其他边际收益。一般而言,人们认识到采纳健康行为的益处,或认为益处很多,则更有可能采纳该行为。 (2)感知健康行为的障碍: 指个体对采纳健康行为会面临的障碍的主观判断,包括行为复杂、时间花费、经济负担等。感觉到障碍多,会阻碍个体对健康行为的采纳。 感知越强,障碍越小,个体采纳健康行为的可能性越大。 3.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是后被补充到健康信念模式中的一个因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