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流化床单元操作手册

流化床单元操作手册

流化床单元操作手册
流化床单元操作手册

文档编号:TSS_FLUID.DOC

流化床反应器单元仿真培训系统

操作说明书

北京东方仿真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二〇〇六年十月

目录

一、工艺流程说明 (3)

1、工艺说明 (3)

2、反应机理 (3)

3、设备一览 (4)

4、参数说明 (4)

二、装置的操作规程 (4)

1、冷态开车规程 (4)

2、正常操作规程 (6)

3、停车操作规程 (6)

4、仪表一览表 (8)

三、事故设置一览表 (9)

四、仿真界面 (10)

附:思考题 (12)

一、工艺流程说明

1、工艺说明

该流化床反应器取材于HIMONT工艺本体聚合装置,用于生产高抗冲击共聚物。具有剩余活性的干均聚物(聚丙烯),在压差作用下自闪蒸罐D-301流到该气相共聚反应器R-401。

在气体分析仪的控制下,氢气被加到乙烯进料管道中,以改进聚合物的本征粘度,满足加工需要。

聚合物从顶部进入流化床反应器,落在流化床的床层上。流化气体(反应单体)通过一个特殊设计的栅板进入反应器。由反应器底部出口管路上的控制阀来维持聚合物的料位。聚合物料位决定了停留时间,从而决定了聚合反应的程度,为了避免过度聚合的鳞片状产物堆积在反应器壁上,反应器内配置一转速较慢的刮刀,以使反应器壁保持干净。

栅板下部夹带的聚合物细末,用一台小型旋风分离器S401除去,并送到下游的袋式过滤器中。

所有末反应的单体循环返回到流化压缩机的吸入口。

来自乙烯汽提塔顶部的回收气相与气相反应器出口的循环单体汇合,而补充的氢气,乙烯和丙烯加入到压缩机排出口。

循环气体用工业色谱仪进行分析,调节氢气和丙烯的补充量。

然后调节补充的丙烯进料量以保证反应器的进料气体满足工艺要求的组成。

用脱盐水作为冷却介质,用一台立式列管式换热器将聚合反应热撤出。该热交换器位于循环气体压缩机之前。

共聚物的反应压力约为1.4Mpa(表),70℃,注意,该系统压力位于闪蒸罐压力和袋式过滤器压力之间,从而在整个聚合物管路中形成一定压力梯度,以避免容器间物料的返混并使聚合物向前流动。

2、反应机理

乙烯,丙烯以及反应混合气在一定的温度70度,一定的压力1.35Mpa下,通过具有剩余活性的干均聚物(聚丙烯)的引发,在流化床反应器里进行反应,同时加入氢气以改善共聚物的本征粘度,生成高抗冲击共聚物。

主要原料:乙烯,丙烯,具有剩余活性的干均聚物(聚丙烯),氢气。

主产物:高抗冲击共聚物(具有乙烯和丙烯单体的共聚物)。

副产物:无。

反应方程式:

n C2H4 + n C3H6———→[C2H4—C3H6]n。

3、设备一览

A401:R401的刮刀

C401:R401循环压缩机

E401:R401气体冷却器

E409:夹套水加热器

P401:开车加热泵

R401:共聚反应器

S401:R401旋风分离器

4、参数说明

AI40111:反应产物中H2的含量

AI40121:反应产物中C2H4的含量

AI40131:反应产物中C2H6的含量

AI40141:反应产物中C3H6的含量

AI40151:反应产物中C3H8的含量

二、装置的操作规程

1、冷态开车规程

本操作规程仅供参考,详细操作以评分系统为准。

1.1、开车准备

准备工作包括:系统中用氮气充压,循环加热氮气,随后用乙烯对系统进行置换(按照实际正常的操作,用乙烯置换系统要进行两次,考虑到时间关系,只进行一次)。这一过程完成之后,系统将准备开始单体开车。

1.1.1、系统氮气充压加热

(1)充氮:打开充氮阀,用氮气给反应器系统充压,当系统压力达0.7Mpa(表)时,关闭充氮阀。

(2)当氮充压至0.1Mpa(表)时,按照正确的操作规程,启动C401共聚循环气体压缩机,将导流叶片(HIC402)定在40%

(3)环管充液:启动压缩机后,开进水阀V4030,给水罐充液,开氮封阀V4031。

(4)当水罐液位大于10%时,开泵P401入口阀V4032,启动泵P401,调节泵出口阀V4034至60%开度。

(5)手动开低压蒸汽阀HC451,启动换热器E-409,加热循环氮气。

(6)打开循环水阀V4035。

(7)当循环氮气温度达到70℃时,TC451投自动,调节其设定值,维持氮气温度TC401在70℃左右。

1.1.2、氮气循环

(1)当反应系统压力达0.7Mpa时,关充氮阀。

(2)在不停压缩机的情况下,用PIC402和排放阀给反应系统泄压至0.0Mpa(表)。

(3)在充氮泄压操作中,不断调节TC451设定值,维持TC401温度在70℃左右。

1.1.3、乙烯充压

(1)当系统压力降至0.0Mpa(表)时,关闭排放阀。

(2)由FC403开始乙烯进料,乙烯进料量设定在567.0kg/hr时投自动调节,乙烯使系统压力充至0.25Mpa(表)。

1.2、干态运行开车

本规程旨在聚合物进入之前,共聚集反应系统具备合适的单体浓度,另外通过该步骤也可以在实际工艺条件下,预先对仪表进行操作和调节。

1.2.1、反应进料

(1)当乙烯充压至0.25Mpa(表)时,启动氢气的进料阀FC402,氢气进料设定在0.102kg/hr,FC402投自动控制。

(2)当系统压力升至0.5Mpa(表)时,启动丙烯进料阀FC404,丙烯进料设定在400kg/hr,FC404投自动控制。

(3)打开自乙烯汽提塔来的进料阀V4010。

(4)当系统压力升至0.8Mpa(表)时,打开旋风分离器S-401底部阀HC403至20%开度,维持系统压力缓慢上升。

1.2.2、准备接收D301来的均聚物

(1)再次加入丙烯,将FIC404改为手动,调节FV404为85%。

(2)当AC402和AC403平稳后,调节HC403开度至25%。

(3)启动共聚反应器的刮刀,准备接收从闪蒸罐(D-301)来的均聚物。

1.3、共聚反应物的开车

(1)确认系统温度TC451维持在70度左右。

(2)当系统压力升至1.2Mpa(表)时,开大HC403开度在40%和LV401在20-25%,以维持流态化。

(3)打开来自D-301的聚合物进料阀。

(4)停低压加热蒸汽,关闭HV451。

1.4、稳定状态的过渡

1.4.1、反应器的液位

(1)随着R401料位的增加,系统温度将升高,及时降低TC451的设定值,不断取走反应热,维持TC401温度在70℃左右。

(2)调节反应系统压力在1.35Mpa(表)时,PC402自动控制。

(3)手动开启LV401至30%,让共聚物稳定地流过此阀。

(4)当液位达到60%时,将LC401设置投自动。

(5)随系统压力的增加,料位将缓慢下降,PC402调节阀自动开大,为了维持系统压力在1.35Mpa,缓慢提高PC402的设定值至1.40Mpa(表)。

(6)当LC401在60%投自动控制后,调节TC451的设定值,待TC401稳定在70℃左右时,TC401与TC451串级控制。

1.4.2、反应器压力和气相组成控制

(1)压力和组成趋于稳定时,将LC401和PC403投串级。

(2)FC404和AC403串级联结。

(3)FC402和AC402串级联结。

2、正常操作规程

正常工况下的工艺参数:

(1)FC402:调节氢气进料量(与AC402串级)正常值:0.35kg/hr。

(2)FC403:单回路调节乙烯进料量正常值:567.0kg/hr。

(3)FC404:调节丙烯进料量(与AC403串级)正常值:400.0kg/hr。

(4)PC402:单回路调节系统压力正常值:1.4Mpa。

(5)PC403:主回路调节系统压力正常值:1.35Mpa。

(6)LC401:反应器料位(与PC403串级)正常值:60%。

(7)TC401:主回路调节循环气体温度正常值:70℃。

(8)TC451:分程调节取走反应热量(与TC401串级)正常值:50℃。

(9)AC402:主回路调节反应产物中H2/C2之比正常值:0.18。

(10)AC403:主回路调节反应产物中C2/C3&C2之比正常值:0.38。

3、停车操作规程

本操作规程仅供参考,详细操作以评分系统为准。

正常停车:

3.1、降反应器料位

(1)关闭催化剂来料阀TMP20。

(2)手动缓慢调节反应器料位。

3.2、关闭乙烯进料,保压

(1)当反应器料位降至10%,关乙烯进料。

(2)当反应器料位降至0%,关反应器出口阀。

(3)关旋风分离器S-401上的出口阀。

3.3、关丙烯及氢气进料

(1)手动切断丙烯进料阀。

(2)手动切断氢气进料阀。

(3)排放导压至火炬。

(4)停反应器刮刀A401。

3.4、氮气吹扫

(1)将氮气加入该系统。

(2)当压力达0.35Mpa时放火炬。

(3)停压缩机C-401。

流化床单元操作手册4、仪表一览表

8 / 12

流化床单元操作手册

三、事故设置一览

下列事故处理操作仅供参考,详细操作以评分系统为准。

1、泵P401停

原因:运行泵P401停。

现象:温度调节器TC451急剧上升,然后TC401随之升高。

处理:(1)调节丙烯进料阀FV404,增加丙烯进料量。

(2)调节压力调节器PC402,维持系统压力。

(3)调节乙烯进料阀FV403,维持C2/C3比。

2、压缩机C-401停

原因:压缩机C-401停。

现象:系统压力急剧上升。

处理:(1)关闭催化剂来料阀TMP20。

(2)手动调节PC402,维持系统压力。

(3)手动调节LC401,维持反应器料位。

3、丙烯进料停

原因:丙烯进料阀卡。

现象:丙烯进料量为0.0。

处理:(1)手动关小乙烯进料量,维持C2/C3比。

(2)关催化剂来料阀TMP20。

(3)手动关小PV402,维持压力。

(4)手动关小LC401,维持料位。

4、乙烯进料停

原因:乙烯进料阀卡。

现象:乙烯进料量为0.0。

处理:(1)手动关丙烯进料,维持C2/C3比。

(2)手动关小氢气进料,维持H2/C2比。

5、D301供料停

原因:D301供料阀TMP20关。

现象:D301供料停止。

处理:(1)手动关闭LV401。

(2)手动关小丙烯和乙烯进料。

(3)手动调节压力。

10 / 12

四、仿真界面

流化床反应器DCS 界面

11 / 12

流化床反应器现场界面

流化床单元操作手册

附:思考题

标准答案请自行查阅相关资料,本公司不予提供。

1、在开车及运行过程中,为什么一直要保持氮封?

2、熔融指数(MFR)表示什么?氢气在共聚过程中起什么作用?试描述AC402 指示值与MFR的关系?

3、气相共聚反应的温度为什么绝对不能偏差所规定的温度?

4、气相共聚反应的停留时间是如何控制的?

5、气相共聚反应器的流态化是如何形成的?

6、冷态开车时,为什么要首先进行系统氮气充压加热?

7、什么叫流化床?与固定床比有什么特点?

8、请解释以下概念:共聚、均聚、气相聚合、本体聚合。

9、请简述本培训单元所选流程的反应机理

离心泵操作规程

离心泵操作规程 ?一、启动前的准备工作: 1·开车前检查泵的出入口管线阀门,压力表接头,有无泄漏,冷却水是否畅通,地脚螺丝及其它连接处有无松动。(高温油泵一定要先检查冷却水阀是否打开投用,否则机封会因温度过高而损坏,泵体也可能会受损) 2·按规定向轴承箱加入润滑油,油面在油标1/2~2/3处。清理泵体机座地面环境卫生。(无润滑油开车后果可想而知,轴承将烧损) 3·盘车检查转子是否轻松灵活,泵体内是否有金属碰撞的声音。(启泵前一定要盘车灵活,否则强制启动会引起机泵损坏、电机跳闸甚至烧损) 4·全开冷却水出入口阀门。(这一条多余,因为1.已说明了) 5·检查排水地漏使其畅通无阻。。(这一条是锦上添花的事,不是必要条件)6·开泵入口阀使液体充满泵体,适当地打开出口放空阀,排出泵内空气后,关闭放空阀。(这一条有点牵强,因为一般的出口没有放空阀,只有压力表接口处排气,但也危险)通常的做法是先开入口阀,再开暖泵阀升温,最后开一下出口阀后再关闭,这样即使泵内还有一部分气,但已不会影响泵的正常启动了) ?二、离心泵的启动 1·泵入口阀全开,启动电机,全面检查泵的运转情况。 2·检查电机和泵的旋转方向是否一致。(电机检修后的泵一定要检修此项,也很容易忽略而闹出笑话来) 3·当泵出口压力高于操作压力时,逐渐开大出口阀,控制好泵的流量压力。(出口全关启动泵是离心泵最标准的做法,主要目的是流量为0时轴功率最低,从而降低了泵的启动电流) 4·检查电机电流是否在额定值,超负荷时,应停车检查。(这是检查泵运行是否正常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启动完后其实还需要检查电机、泵是否有杂音、是否异常振动,是否有泄漏等后才能离开, ?三、离心泵的维护: 1、离心泵在开泵前必须先盘车,检查盘根或机械密封处,是否填压过紧或有其他异 常现象。检查润滑油系统油路是否畅通,轴承箱油面不得低于油箱液面高度的2/3。 打开冷却水保持畅通无限,打开入口阀检查个密封点泄漏情况,检查对轮螺丝是否紧固,对轮罩是否完好。 2、正常运转时,应随时检查轴承温度。滑动轴承正常温度一般在65度以下。严密 注意盘根及机械密封情况,应经常检查震动情况及转子部分响声,听听是否有杂音。 3、热油泵启动前一定要利用热油通过泵体进行预热暖和。预热标准是:泵壳温度不 得低于入口温度60——80摄氏度,预热升温速度每小时不大于50度,以免温差过大损坏设备。 4、不得采取关入口阀的办法来控制流量,避免造成叶轮和其他机件损坏。 5、停用泵的检修必须按规定办理工作标票,并将出入口阀门关闭,放净泵体内的存 油,方准拆卸。 6、重油泵严禁电盘车,因泵体内存油粘稠,凝固而盘不动车时,应先用蒸汽将存油 暖化后再盘车,启动。 7、离心泵严禁带负荷启动,以免电机超电流烧坏。

35吨循环流化床锅炉安全操作规程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4811 (操作规程范本系列) 35吨循环流化床锅炉安 全操作规程详细版 The Daily Operation Mode, It Includes All The Implementation Items, And Acts To Regulate Individual Actions, Regulate Or Limit All Their Behaviors, And Finally Simplify Management Proces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35吨循环流化床锅炉安全操作规程 详细版 提示语:本操作规程文件适合使用于日常的规则或运作模式中,包含所有的执行事项,并作用于规范个体行动,规范或限制其所有行为,最终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一、司炉工必须经过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方能独立操作,无证严禁操作 二、司炉工必须配备安全防护用品。现场安全消防设施齐全,照明充足。 三、锅炉在运行中,司炉工必须遵守劳动纪律,不准擅自离开岗位、睡觉、打闹和干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四、启动前的检查 1、锅炉点火前必须检查压力表、安全伐,水位计等安全附件是否完好,安全附件应经过校验,不合

格严禁投入运行。 2、确认炉内无人工作。 3、汽包、联箱,汽水管道的保温材料应完好,防止烫伤事故的发生。 4、防爆门完整严密,周围无杂物,动作灵活可靠。 5、除尘器进、出口主烟道关闭,旁路在开启位置。 6、油系统各阀门、管道、法兰、接头无漏油现象。 7、锅炉各运行设施完好。各人孔、检查孔应关闭严密;风门、阀门开关位置正确。 五、上水 1、锅炉启动前要严格做好水压实验。 2、锅炉进水时应经过省煤器缓慢上水,进水到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流化床干燥器汇总

目录 设计任务书.................................................................................................................. II 第一章概述 (2) 1.1流化床干燥器简介 (2) 1.2设计方案简介 (6) 第二章设计计算 (8) 2.1 物料衡算 (8) 2.2空气和物料出口温度的确定 (9) 2.3干燥器的热量衡算 (11) 2.4干燥器的热效率 (12) 第三章干燥器工艺尺寸设计 (13) 3.1流化速度的确定 (13) 3.2流化床层底面积的计算 (13) 3.3干燥器长度和宽度 (15) 3.4停留时间 (15) 3.5干燥器高度 (15) 3.6干燥器结构设计 (16) 第四章附属设备的设计与选型 (19) 4.1风机的选择 (19) 4.2气固分离器 (19) 4.3加料器 (21) 第五章设计结果列表 (22) 附录 (24) 主要参数说明 (24) I

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2.2万吨/年流化床干燥器设计 二、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 1.设计任务 生产能力(进料量) 2.2万吨/年(以干燥产品计) 操作周期260 天/年 进料湿含量13%(湿基) 出口湿含量1%(湿基) 2.操作条件 干燥介质湿空气(110℃含湿量取0.01kg/kg干空气) 湿空气离开预热器温度(即干燥器进口温度)110℃ 气体出口温度自选 热源饱和蒸汽,压力自选 物料进口温度15 ℃ 物料出口温度自选 操作压力常压 颗粒平均粒径0.4 mm 3.设备型式流化床干燥器 4.厂址合肥 三、设计内容: 1、设计方案的选择及流程说明 2、工艺计算 3、主要设备工艺尺寸设计 (1)硫化床层底面积的确定; (2)干燥器的宽度、长度和高度的确定及结构设计 4、辅助设备选型与计算 5、设计结果汇总 6、工艺流程图、干燥器设备图、平面布置图 7、设计评述 II

离心泵安装手册

离-心-泵-安-装-手-册-

————————————————————————————————作者:————————————————————————————————日期:

离 心 泵 安 装 手 册 荏原UCW 型号泵 1. 拆箱与储存程序 本安装手册是关于离心泵长期储存程序的描述。当泵需要长期储存时要求购货商小心、仔细 采取保护措施。 由于不正确或不适当储存或不遵照此手册引起的装置故障或损毁,制造商将不承担责任。 2. 装箱状态下的长期储存 2-1. 储存地点的选择 (1)装箱的泵必须储存在户内。 集装箱上特别注意要有防湿标志的标记。 (2)选择通风、干燥、温差不大的场所。 (3)为确保良好的通风,不要直接将箱子置于地上。如图2.1所示,在箱子下面垫上枕木,并 且箱子离窗户或其它通风口最少30cm 。 特别注意防水。 (4)为确保良好的通风,存储时设备周围需留出最少为30cm 的空间。 (5)多种设备叠放时,将轻的箱子放在重的上面。如图2.2所示。 在箱子之间放置枕木或板条。 叠放储藏时,上面的箱子重心应与下面被压箱子的支柱竖直。 超过3吨重的箱子禁止叠放在其它箱子上。 枕木 地面 图2.1 图 2.2 板条 枕木

(6)如果泵置于无墙的建筑物内,应使木箱到屋顶的距离至少为2m,并且在木箱外面包裹油毡用以防水防尘。 图 2.3 最少 2 油毡 2-2.储存检查 当箱子抵达储存场所时,须按以下几点检查其是否异常: (1)储存之前 核对箱内货物是否与装箱单所示一致。 (a)检查货物是否受潮。 (b)检查货物的损伤,核对聚乙烯膜是否放入箱中。 (c)仔细检查“防湿蓬”。 (2)储存期间 (a)每个月检查一次,检查箱内的货物和保护用聚乙烯膜是否已经物理损坏或受潮,在每次大雨后都需进行检查。 (b)储存室每月至少两次在晴天的时候通风,如果有防湿蓬,须将其移走。 2-3.长期储存期间的检测与防锈措施 如果储存时间(包括运输时间)长达6个月,必须进行以下检查,并且还包括前述的检查。 在储存前重新装箱,只有在安装前才能拆箱,如果安装后不准备让泵运行要求读者参考第3段。 (1)每六个月拆箱并实施以下措施: 在彻底处理后转动转子,通过吸入管和吐出管将防锈油喷洒在泵体上重新装箱并盖上聚乙烯膜,不适当的处理方法可能会导致湿气或粉尘的侵蚀。因此,正确操作非常重要。 (2)在机组上包上一层薄膜以防粉尘,有一点须特别注意,联轴器、地脚螺栓、法兰等须涂上一层防锈 油MIL-P-19(NOX-RUST.366) 或其它同类产品。 2-4.储存末期检查 在储存末期检查以下几点: (1)表面(粉尘、凹陷或其它损伤) (2)移走机组外面的保护薄膜,用清洗剂将暴露于空气中的轴和联轴器的粉尘清洗掉,检查其是否已被腐蚀。这项检查之后,在损伤的地方涂上一层防锈油MIL-P-19(NOX-RUST.3 66) 或其它同类产品。 (3)如果在泵内发现粉尘或尘土,用真空吸尘器将其彻底清除,使用压缩空气时,确保空气

循环流化床锅炉操作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标准版)

( 操作规程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循环流化床锅炉操作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标准版) Safety operating procedures refer to documents describing all aspects of work steps and operating procedures that comply with production safety laws and regulations.

循环流化床锅炉操作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标准版) 一、锅炉点火启动 第1条打开风室人孔门,检查内部无杂物积灰,无堵塞、无破缝、无变形。 第2条检查布风板上所有风帽有无损坏现象,风孔无堵塞,放渣管无变形、开裂现象。 第3条燃烧室喷嘴无堵塞现象。 第4条所有炉墙的膨胀缝用酸铝耐火纤维充填严密。 第5条旋风分离、转变烟道及返料器中无杂物、积灰,返料器布风板上的风帽小孔无堵塞现象。 第6条所有的测点无堵塞、损坏现象。热电偶一般插入炉膛10~15mm。

二、漏风试验和烘炉 第7条漏风试验: 1、将所有的人孔门、看火门、检查门关闭。 2、启动引风机,保持炉膛负压为8-10㎜H2O。 3、用点燃的火把靠近炉墙、烟道、炉顶等处逐一检查,如火舌被吸,则表明漏风,漏风部位经试验确定无误后作标记,试验结束后予以检修消除。 第8条烘炉 1、在流化室烘炉 (1)待炉墙炉顶施工完毕自然养护三天后,方可进行烘炉。 (2)在布风板上装入0-8㎜底料(以沸腾炉渣最宜),厚度为300㎜。 (3)打开引风调节门。 (4)放入木柴,点火烘炉。烘炉时控制预热器的温度。 (5)在烘炉初期24小时内,排烟温度应<50℃ (6)24小时后,逐步增大火势,将排烟温度提高至60-80℃,稳

流化床反应仿真操作单元指导书

流化床反应仿真操作单元指 导书(总8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反应过程与技术》仿真操作指导书 周波 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石油化工系

流化床反应仿真操作单元 一.工艺流程说明: 该流化床反应器取材于HIMONT工艺本体聚合装置,用于生产高抗冲击共聚物。具有剩余活性的干均聚物(聚丙烯),在压差作用下自闪蒸罐D-301流到该气相共聚反应器R-401。 在气体分析仪的控制下,氢气被加到乙烯进料管道中,以改进聚合物的本征粘度,满足加工需要。 聚合物从顶部进入流化床反应器,落在流化床的床层上。流化气体(反应单体)通过一个特殊设计的栅板进入反应器。由反应器底部出口管路上的控制阀来维持聚合物的料位。聚合物料位决定了停留时间,从而决定了聚合反应的程度,为了避免过度聚合的鳞片状产物堆积在反应器壁上,反应器内配置一转速较慢的刮刀,以使反应器壁保持干净。 栅板下部夹带的聚合物细末,用一台小型旋风分离器S401除去,并送到下游的袋式过滤器中。 所有末反应的单体循环返回到流化压缩机的吸入口。 来自乙烯汽提塔顶部的回收气相与气相反应器出口的循环单体汇合,而补充的氢气,乙烯和丙烯加入到压缩机排出口。 循环气体用工业色谱仪进行分析,调节氢气和丙烯的补充量。 然后调节补充的丙烯进料量以保证反应器的进料气体满足工艺要求的组成。 用脱盐水作为冷却介质,用一台立式列管式换热器将聚合反应热撤出。该热交换器位于循环气体压缩机之前。 共聚物的反应压力约为(表),70℃,注意,该系统压力位于闪蒸罐压力和袋式过滤器压力之间,从而在整个聚合物管路中形成一定压力梯度,以避免容器间物料的返混并使聚合物向前流动。 反应机理:

精馏塔单元操作手册

文档编号:TSS_C4.DOC 精馏塔单元仿真培训系统 操作说明书 北京东方仿真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二〇〇六年十月

目录 一、工艺流程说明 (2) 1、工艺说明 (2) 2、本单元复杂控制方案说明 (2) 3、设备一览 (3) 二、精馏单元操作规程 (3) 1、冷态开车操作规程 (3) 2、正常操作规程 (4) 3、停车操作规程 (5) 4、仪表一览表 (6) 三、事故设置一览 (7) 四、仿真界面 (9) 附:思考题 (11)

一、工艺流程说明 1、工艺说明 本流程是利用精馏方法,在脱丁烷塔中将丁烷从脱丙烷塔釜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精馏是将液体混合物部分气化,利用其中各组分相对挥发度的不同,通过液相和气相间的质量传递来实现对混合物分离。本装置中将脱丙烷塔釜混合物部分气化,由于丁烷的沸点较低,即其挥发度较高,故丁烷易于从液相中气化出来,再将气化的蒸汽冷凝,可得到丁烷组成高于原料的混合物,经过多次气化冷凝,即可达到分离混合物中丁烷的目的。 原料为67.8℃脱丙烷塔的釜液(主要有C4、C5、C6、C7等),由脱丁烷塔(DA-405)的第16块板进料(全塔共32块板),进料量由流量控制器FIC101控制。灵敏板温度由调节器TC101通过调节再沸器加热蒸汽的流量,来控制提馏段灵敏板温度,从而控制丁烷的分离质量。 脱丁烷塔塔釜液(主要为C5以上馏分)一部分作为产品采出,一部分经再沸器(EA-418A、B)部分汽化为蒸汽从塔底上升。塔釜的液位和塔釜产品采出量由LC101和FC102组成的串级控制器控制。再沸器采用低压蒸汽加热。塔釜蒸汽缓冲罐(FA-414)液位由液位控制器LC102调节底部采出量控制。 塔顶的上升蒸汽(C4馏分和少量C5馏分)经塔顶冷凝器(EA-419)全部冷凝成液体,该冷凝液靠位差流入回流罐(FA-408)。塔顶压力PC102采用分程控制:在正常的压力波动下,通过调节塔顶冷凝器的冷却水量来调节压力,当压力超高时,压力报警系统发出报警信号,PC102调节塔顶至回流罐的排气量来控制塔顶压力调节气相出料。操作压力 4.25atm (表压),高压控制器PC101将调节回流罐的气相排放量,来控制塔内压力稳定。冷凝器以冷却水为载热体。回流罐液位由液位控制器LC103调节塔顶产品采出量来维持恒定。回流罐中的液体一部分作为塔顶产品送下一工序,另一部分液体由回流泵(GA-412A、B)送回塔顶做为回流,回流量由流量控制器FC104控制。 2、本单元复杂控制方案说明 吸收解吸单元复杂控制回路主要是串级回路的使用,在吸收塔、解吸塔和产品罐中都使用了液位与流量串级回路。 串级回路:是在简单调节系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结构上,串级回路调节系统有两个闭合回路。主、副调节器串联,主调节器的输出为副调节器的给定值,系统通过副调节器的输出操纵调节阀动作,实现对主参数的定值调节。所以在串级回路调节系统中,主回路是定值调节系统,副回路是随动系统。 分程控制:就是由一只调节器的输出信号控制两只或更多的调节阀,每只调节阀在调节器的输出信号的某段范围中工作。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流化床干燥器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流 化床干燥器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目录 I 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万吨/年流化床干燥器设计 二、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 1.设计任务 生产能力(进料量)万吨/年(以干燥产品计) 操作周期260天/年 进料湿含量13%(湿基) 出口湿含量1%(湿基) 2.操作条件 干燥介质湿空气(110℃含湿量取kg干空气) 湿空气离开预热器温度(即干燥器进口温度)110℃

气体出口温度自选 热源饱和蒸汽,压力自选 物料进口温度15℃ 物料出口温度自选 操作压力常压 颗粒平均粒径 3.设备型式流化床干燥器 4.厂址合肥 三、设计内容: 1、设计方案的选择及流程说明 2、工艺计算 3、主要设备工艺尺寸设计 (1)硫化床层底面积的确定; (2)干燥器的宽度、长度和高度的确定及结构设计 4、辅助设备选型与计算 5、设计结果汇总 6、工艺流程图、干燥器设备图、平面布置图 7、设计评述 II 第一章概述 流化床干燥器简介 将大量固体颗粒悬浮于运动着的流体之中,从而使颗粒具有类似于流体的某些表观特性,这种流固接触状态称为固体流态化。 流化床干燥器就是将流态化技术应用于固体颗粒干燥的一种工业设备,目前在化工、轻工、医学、食品以及建材工业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1)流态化现象 图1流态化现象图 空气流速和床内压降的关系为:

图2空气流速和床内压降关系图 空气流速和床层高度的关系为: 流化床的操作范围:u mf ~u t 图3空气流速和床层高度关系图 2)流化床干燥器的特征 优点: (1)床层温度均匀,体积传热系数大(2300~7000W/m3·℃)。生产能力大,可在小装置中处理大量的物料。 (2)由于气固相间激烈的混合和分散以及两者间快速的给热,使物料床层温度均一且易于调节,为得到干燥均一的产品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Velocity Heig ht0fb ed Fixed Fluidized A D B C E U mf Velocity ured rop U mf

35吨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操作规程完整

35T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规程 第一章概况 锅炉型号:KG—35/3.82—M 锅炉采用单锅筒横置式自然循环,外置两个高温旋风分离器和反料装置。锅炉采用前吊后支,全钢架结构。炉膛采用膜式水冷壁结构,水冷风室。尾部竖井烟道布置有高温过热器低温过热器,三级省煤器,空气预热器。床下轻油点火,点火燃油系统由油罐、油泵、输油管、调压阀、点火装置组成。采用布袋式除尘器。配套有引风机一台,一次风机一台,二次风机一台,螺旋给煤机两台,滚筒式冷渣器一台,给水泵三台。 锅炉主要参数: 主要设备规

第二章锅炉启动前的检查与试验 第一节启动前的检查 一、燃烧系统的检查 1、煤仓应有足够合格的存煤。给煤机正常。 2、布风板上的混凝土无损坏,风帽无松动、损坏及缺少现象,小孔无堵塞。排渣口、放渣管及放渣挡板完好。 3、燃烧室、旋风分离器和返料器的部清洁无杂物,耐火砖和混凝土完好。水冷风室无积渣。 4、二次风喷口及观察孔无炉渣及其它杂物,各观察孔的玻璃完整。 5、返料器小风帽完好,小孔无堵塞。放灰管畅通且放灰阀开关灵活。返料风门在关闭位置。 6、各检查孔和人孔完好并能严密关闭。 7、防爆门完整严密,防爆门上及其周围无杂物,动作灵活可靠。平台、楼梯、设备及管道上无有杂物堆积。 二、风烟系统的检查 1、除尘器进口烟道部无积灰。除尘器进、出口主烟道关闭,旁路在开启位置。 2、风机管道和热风管道的保温材料应完好,并无漏风现象。各膨胀节、结合面应完整。 3、引风机和一、二次风机调节器正常,风门开关灵活。返料风阀门开关自如。 4、各风机地脚螺丝,防护罩应牢固完整。油位计的玻璃清洁,轴承箱油位在1/2处。油封、放油孔严密无漏油现象。 5、电动机的地脚螺丝应牢固,靠背轮连接可靠,电动机应有良好的接地线。 6、转动时不应有摩擦,撞击现象。 7、各冷却水畅通无堵塞。 上述各项检查合格后,可联系电气进行送电,进行试运行。电机在启动后,电流应在规定的时间恢复到空负荷位置,在调整负荷时电流应不超过额定电流。试运行中转动方向应正确,无摩擦、振动和过热现象。转动机械经过检修后,需进行不少于40分钟的试运转。新安装的转动机械应不少于2小时的试运,转轴承温度不高于70℃。 三、汽水系统的检查: 1、各阀门开关位置正确。 2、水位计处于工作位置,汽、水总阀和汽水阀门开,放水阀门关。汽水连管无堵塞,水位计上应有正确的高低水位线标志。就地水位计处应有良好的照明。 3、水冷壁及外管道的吊架、支架应牢固,完整。汽包、联箱,汽水管道的保温材料应完好。 4、各汽水阀门、阀杆应完好,开关位置与实际一致。各电动阀电、手动位置均应开关灵活。 5、汽包安全阀和高过出口集箱安全阀完整。 6、各种膨胀指示器刻度应清晰,指示应正确。 四、仪表、电气检查 1、测温热电偶完好,测压孔、管无堵塞,风压表的指示均应在零位。 2、汽水系统各就地压力表的一、二道阀应开启。给水流量表、压力表指针应在零位。汽包和过热蒸汽压力表最高允许压力指示处应画有红线。 2、给水自动调整及减温水的调整应灵敏可靠,实际开度与指示应一致。

甲醇精馏操作手册

甲醇精制工段仿真软件简介
北京东方仿真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Beijing east simulation software & technology co.,ltd

煤化工仿真软件系统 煤化工是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反应,生成各种化学品和油品的 产业。煤通过高温干馏生产焦炭;通过气化生产合成气,进而生产合 成氨和甲醇甲醚,煤烯烃和油等无机有机化工产品。其中甲醇是重要 的化工原料;甲醚则是可以作为汽车燃料的环保产品。 当前,我国的煤化工正逐渐步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产业化 呼声空前高涨,并成为当今能源化工发展的热点。同时再加上我国众 多的中小型氮肥厂,其生产的原料就是煤,以及从中央到地方都在研 究和部署,煤化工工业是今后 20 年的重要发展方向,我国将成为世界 最大的煤化工业国家。 针对煤化工业的大力发展,煤化企业必定对熟悉煤化工艺和操作 流程的技术人员有大量的需求,东方仿真适时推出一系列煤化工仿真 教学培训软件――合成氨、甲醇、甲醚等仿真实习软件。该仿真系统 是以现有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为基础,在深入了解化工生产各种过程、 设备、控制系统及其正常操作的条件下,开发出各种工段生产操作过 程动态模型,并设计出计算机易于实现而在传统教学与实践中无法实 现的各种培训功能,整合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模拟出与真实工 艺操作相近的全流程,从而为从事化工操作的各类人员提供一个操作 与试验的仿真培训系统,因此,该仿真系统也是针对化工专业学生进 行实习、实训时现场学习环境相对困难、无法动手操作,从而造成学 生对具体工艺流程及生产原理细节理解不深的一个解决办法。 通过建立动态数学模型实时模拟一些煤化装置的真实生产过程的 冷态开车、正常操作和正常停车、常见事故处理的现象和过程,再现 了一个离线的、能够亲自动手操作的仿真 Honeywell 公司 TDC3000 或

循环流化床锅炉安全操作规程

编号:SM-ZD-34427 循环流化床锅炉安全操作 规程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循环流化床锅炉安全操作规程 简介:该规程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一、启动前的检查 1、锅炉点火前必须检查压力表、安全阀、水位计等安全附件是否完好,安全附件应经过校验,不合格严禁投入运行。 2、确认炉内无人工作。 3、汽包、联箱、汽水管道的保温材料应完好,防止烫伤事故的发生。 4、防爆门完整严密,周围无杂物,动作灵活、可靠。 5、水膜除尘进、出口主烟道在开启位置。 6、水系统各阀门、管道、法兰、接头无漏水现象。 7、锅炉各运行设施完好,人孔、检查孔应关闭严闭、风门、阀门开关位置正确。 8、锅炉启动前要严格做好给水水压试验。 9、进水结束后,将锅筒与省煤器集箱间在循环阀门开

启。以便通过省煤器形成水循环,以保护省煤器。 二、锅炉的点火 1、点火前要首先启动引风机通风5-10分钟。 2、锅炉点火速度应缓慢,从冷炉生火至运行状态,不得少于1小时,从热炉压火至运行状态,不得少于半小时。 3、点火时操作人员不要正对炉门,应侧生进行操作。防止烫伤。 4、点火期间,要保证点火区畅通,方便操作时躲避炉火喷出伤人。 三、紧急停炉 遇到下列情况之一应立即停止锅炉运行,停止进煤,和关闭鼓、引风机。 1?? 锅炉缺水:水位在汽包水位表中消失时。 2?? 锅炉满水:超过汽包水位表上部可见水位时。 3?? 炉管爆裂不能保护锅炉正常水位时。 4?? 流化床严重结焦时。 5?? 所有水位表损坏时。 6?? 所有压力表无法显示时。

流化床干燥综合3D虚拟仿真试验项目操作说明

流化床干燥综合3D 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操作说明

流化床干燥综合3D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是利用动态数学模型实时模拟真实实验流化床干燥的现象和过程,通过3D 仿真实验装置交互式操作,产生和真实实验相一致的实验现象和结果。根据学生的需求与知识结构,构建了两个层次(基础理论型、仿真操作型)四个教学单元的实验内容,使实践教学内容由验证理论向综合应用、研究设计延伸,使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在本仿真项目中,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进行自主学习。能够体现化工实验步骤和数据梳理等基本实验过程,满足工艺操作要求,满足流程操作训练要求,能够安全、长周期运行。既能让每位学生都能亲自动手做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达到验证公式和原理的目的,且能够进一步通过对设备参数的改变,来加深对知识点和原理的理解。 一、干燥工艺及相关设备的认识 本单元主要包括干燥工艺的主要原理、流程、设备及过程特点等,并拓展介绍相关的流体输送设备、传热流程及设备。通过手动设备拆装,观察流化床干燥器内部构件,达到了解其整体结构的目的。 二、流化床干燥单元操作的开车、停车 本单元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流化床干燥单元的开、停车方法过程中所需要控制的相

关参数等。在这一单元,采用指导模式和自主操作两种学习方式。指导模式的学习,是学生在软件提示下,进行设备的开停车步骤操作。学生也可以选择自主操作模式,自主操作设备的开车、正常运行和停车步骤。 基本操作 1、快捷键操作:W(前)S(后)A(左)D(右)、鼠标右键(视角旋转)。 图 1-1 注:在非中文输入状态下,点击 W 可逐步放大页面,点击 A 界面右移,可使左边装置进入视角,点击 D 界面左移,可使右边装置进入视角,点击 S,退出拉近,界面恢复。 2、进入主场景后,可进入相应实验室,如流体力学实验室,完成实验的全部操作,进入实验室后可回到主场景中。按住鼠标滚轮上下移动鼠标可进行视角的调整。 3、拉近镜头:鼠标左键双击设备进行操作,还可使用快捷键 W。 4、开关阀门或者其他电源键或者泵开启键为鼠标左键单击操作。 (二)、仿真操作 启动软件后,首先进入如下界面: 实验介绍:介绍实验的基本情况,如实验目的及内容、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基本情况,实验方法及步骤和实验注意事项等。 设置:可设置全局标签和环境音效。 退出:点击退出出现如下界面,继续点击确定,则退出软件。

单塔精馏系统技术资料

单塔精馏

目录 一.工艺原理简述 (3) 二.工艺流程简介 (3) 三.设备列表 (3) 四.仪表列表 (4) 五.现场阀列表 (4) 六.物料平衡和工艺卡片 (6) 七.复杂控制说明 (7) 八.操作规程 (7) 九.单塔精馏PI&D图 (11) 十.单塔精馏DCS图 (12)

一.工艺原理简述 精馏是化工生产中分离互溶液体混合物的典型单元操作,其实质是多级蒸馏,即在一定压力下,利用互溶液体混合物各组分的沸点或者饱和蒸汽压不同,使轻组分(沸点较低或饱和蒸汽压较高的组分)汽化,经多次部分液相汽化和部分气相冷凝,使气相中的轻组分和液相中的重组分浓度逐渐升高,从而实现分离。 进料板为界,上部为精馏段,下部为提馏段。一定温度和压力的料液进入精馏塔后,轻组分在精馏段逐渐浓缩,离开塔顶后全部冷凝进入回流罐,一部分作为塔顶产品(也叫馏出液),另一部分被送入塔内作为回流液。回流液的目的是提供与气相轻组分传质、传热的组成,使塔板上的液体组成保持稳定,保证精馏操作连续稳定的进行。而重组分在提馏段浓缩后,一部分作为塔釜产品(也叫残液),一部分则经再沸器加热后送回塔中,为精馏操作提供一定量连续上升的蒸气气流。二.工艺流程简介 本单元是一种加压精馏操作。 73℃的原料液经流量FIC1001控制流量后,从精馏塔DA405的第16块塔板进料。塔顶蒸气经塔顶全凝器冷凝为液体以后进入回流罐FA408;回流罐FA408的液体由泵GA412A/B抽出,一部分作为回流液由调节器FIC1004控流量控制送回DA405塔顶;另一部分则作为产品,其流量由调节器FIC1003控制。回流罐的液位由调节器LIC1003和FIC1003构成的串级控制回路控制。DA405操作压力由调节器PIC1002分程控制为0.41MpaG,同时调节器PIC1001将调节回流罐的气相出料,保证系统的安全和稳定。 塔釜液体的一部分经再沸器EA408A/B回精馏塔,另一部分由调节器FIC1002控制流量,作为塔低采出产品。调节器LIC1001和FIC1002构成串级控制回路,调节精馏塔的液位。再沸器用低压蒸汽加热,加热蒸汽流量由调节器TIC1001控制,其冷凝液送FA414。FA414的液位由调节器LIC1002调节。 三.设备列表

离心泵操作规程(总)

离心泵 第一部分 开 泵 A 级 操作框架图 1.离心泵 开泵准备 1.1投用辅助系统 1.1. 1 投用冷却水系统离心泵 1.1. 2投用润滑油系统 1.1.3投用填料冷却蒸汽 2.离心泵灌泵 2.1常温泵灌泵 2.2高温泵灌泵 2.3液化气泵灌泵 2.4减底泵灌泵暖泵 3.离心泵开泵

3.1启动电动泵 3.2启动透平泵 4.启动后的调整和确认4.1泵 4.2动力设备 4.3工艺系统 4.4补充操作

B级开泵操作 适用范围: 用电机或透平驱动的泵:常温泵、高温泵、液化气泵、减底泵初始状态: 说明 (P)一泵单机试运完毕 (P)一泵处于无工艺介质状态 (P)一确认联轴器安装完毕 (P)一确认防护罩安装好 (P)一泵的机械、仪表、电气确认完毕 (P)一泵盘车均匀灵活 (P)一泵的入口过滤器干净并安装好 (P)一确认冷却水引至泵前 (P)一确认润滑油系统符合要求 (P)一确认油箱液位正常 (P)一确认轴承箱油位正常 (P)一确认润滑油化验分析合格 (P)一确认润滑油泵完好备用 (P)一确认密封液系统符合要求 (P)一确认泵的出口和入口阀关闭 (P)一确认预热线上的阀关闭

(P)一确认密封油线的阀关闭 (P)一确认泵的密闭排凝阀关闭 (P)一泵的排凝和放空阀打开 (P)一确认泵的电动机开关处于关或停止状态,联锁解除 (P)一确认电动机断电 (P)一确认透平处于热备用状态(见透平操作规程) 1.离心泵开泵准备 [P]一关闭泵的排凝阀 [P]一关闭泵的放空阀 (P)一确认压力表安装好 [P]一投用压力表 l.1投用辅助系统 l.l.l 投用冷却水 [P]一打开冷却水给水阀和排水阀(轴承箱、填料箱、泵体、油冷却器)(P)一确认回水畅通 1.1.2 投用润滑油系统 (I)一确认压力低报警(PSL)指示灯亮 (I)一确认压力低低报警(PSLL)指示灯亮 [P]一投用油箱预热系统 [P]一准备好润滑油系统流程 [P]一启动润滑油泵 [P]一过滤器,油冷器充油排气 (P)一确认油路畅通,无泄漏 (I)一确认压力低低报警(PSLL)灯熄灭 (I)一确认压力低报警(PSL)灯熄灭 (I)一确认润滑油压力正常 [I/P]一做备用泵自启动试验 [I/P]一做低油压联锁停泵试验 (P)一确认油过滤器差压在正常范围内

循环流化床锅炉安全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循环流化床锅炉安全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循环流化床锅炉安全操作规程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启动前的检查 1、锅炉点火前必须检查压力表、安全阀、水位计等 安全附件是否完好,安全附件应经过校验,不合格严禁投 入运行。 2、确认炉内无人工作。 3、汽包、联箱、汽水管道的保温材料应完好,防止 烫伤事故的发生。 4、防爆门完整严密,周围无杂物,动作灵活、可 靠。 5、水膜除尘进、出口主烟道在开启位置。 6、水系统各阀门、管道、法兰、接头无漏水现象。 7、锅炉各运行设施完好,人孔、检查孔应关闭严

闭、风门、阀门开关位置正确。 8、锅炉启动前要严格做好给水水压试验。 9、进水结束后,将锅筒与省煤器集箱间在循环阀门开启。以便通过省煤器形成水循环,以保护省煤器。 二、锅炉的点火 1、点火前要首先启动引风机通风5-10分钟。 2、锅炉点火速度应缓慢,从冷炉生火至运行状态,不得少于1小时,从热炉压火至运行状态,不得少于半小时。 3、点火时操作人员不要正对炉门,应侧生进行操作。防止烫伤。 4、点火期间,要保证点火区畅通,方便操作时躲避炉火喷出伤人。 三、紧急停炉 遇到下列情况之一应立即停止锅炉运行,停止进煤,

离心泵及传热仿真

化工单元仿真实训 实训一离心泵单元 一. 工作原理简述 在工业生产和国民经济的许多领域,常需对液体进行输送或加压,能完成此类任务的机械设备称为泵,而其中靠离心作用工作的叫离心泵。由于离心泵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检修方便、操作容易和适应性强等特点,在化工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据统计超过液体输送设备的80%。所以,离心泵的操作是化工生产中最基本的操作。 离心泵由吸入管、排出管和离心泵主体组成。离心泵主体分为转动部分和固定部分。转动部分由电机带动旋转,将能量传递给被输送的部分,主要包括叶轮和泵轴。固定部分包括泵壳、导轮、密封装置等部分,叶轮是离心泵中使液体接受外加能量的部件。泵轴的作用是把电动机的能量传递给叶轮。泵壳是通道截面逐渐扩大的蜗壳形体,它将液体限定在一定的空间里,并能将液体大部分动能转化为静压能。导轮是一组与叶轮旋转方向相适应,且固定在泵壳上的叶片。密封装置的作用是防止液体的泄漏或空气体倒吸入泵内。 启动灌满了被输送液体的离心泵后,在电机的作用下,泵轴带动叶轮一起旋转,叶轮的叶片推动期间的液体转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液体被甩向叶轮边缘并获得动能;在导轮的引导下沿流通截面积逐渐扩大的泵壳流向排出管,液体流速逐渐降抵,而静压能增大。排出管的增压液体经管路即可往各目的地。与此同时,叶轮中心处因液体被甩出而形成一定的真空,因贮槽液面上方压强大于叶轮中心处,在压力差的作用下,液体不断地从吸入管进入泵内,以填补被排出液体的位置。因此,只要叶轮不断旋转,液体便不断地被吸入和排出。由此可见,离心泵之所以能输送液体,主要是依靠高速旋转的叶轮。 离心泵的操作中有两种现象是应该避免的:气缚和气蚀。“气缚”是指在启动泵前没有灌满被输送液体或在运转过程中渗入了空气,因气体的密度远小于液体,产生的离心力小,无法把空气甩出去,导致叶轮中心所形成的真空度不足以将液体吸入泵内,尽管此时叶轮在不停地旋转,却由于离心泵失去了自吸能力而无法输送液体,这种现象就称为“气缚”。“气蚀”指的是当贮槽液面上的压力一定时,如叶轮中心的压力降低到等于被输送液体当前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时,叶轮进口处的液体会出现大量气泡,这些气泡随液体进入高压区后又迅速被压碎而凝结,致使气泡所在空间形成真空,周围液体质点以极大速度冲向气泡中心,造成冲击点上有瞬间局部冲击压力,从而使叶轮等部分很快损坏,同时伴有泵体震动,并发出噪音,泵的流量、扬程和效率明显下降。这种现象就叫“气蚀”。

循环流化床锅炉操作规程

循环流化床锅炉操作规程 循环流化床锅炉是充分吸收原鼓泡床沸腾锅炉优点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燃烧方式,煤的燃烧是流化床内进行的,根据这一特点,决定了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启动运行与其他锅炉有很大的区别。我公司选用的是武汉天元锅炉有限责任公司制造的。QXX46—1.6—130/80—M循环流化床锅炉其操作规程如下: 一、锅炉启动前的检查工作 1、检查锅筒、集箱外部密封是否严密,杂物是否清理干净完毕。 2、检查炉膛和返料器内的风帽,是否有堵塞,安装是否牢固。以及旋风分 离器下灰管及返料器是否堵塞。 3、检查所有人孔门、炉门、看火孔、排渣管、防灰门等是否开启灵活,关 闭严密。 4、检查所有进水阀,出水阀,自动排气阀,排空阀,排污阀是否开启灵活, 关闭严密。安全阀是否校验,安装是否正确。 5、检查所有压力表,温度计,压力变送器,热电偶等仪表元件是否准确可 靠。 6、检查鼓风机,一次风机,二次风机,给煤机,破碎机,循环泵,补水泵, 冷渣机,除渣机,润滑是否充分,冷却水是否通畅,地脚螺丝及安全装置是否牢固,并进行试运转,电流,震动在额定范围值内。 7、检查清理烟风道内杂物,检查所有烟风道挡板是否有卡死现象,开关是 否到位,调节是否灵敏,就地挡板开度与控制盘上的指示是否一致。8、检查所有电气系统及机械运转的电气设备是否绝缘良好,安装是否正确。

9、检查布袋除尘器,脱硫设备,并进行试运转正常。 10、检查水处理装置是否正常,水箱水质是否合格。 二、锅炉点火前的准备工作 1、各岗位人员经三级安全培训后到位,安全防护用品,劳保用品齐备。 2、开启锅炉排气阀,再循环管阀门。 3、开启补水泵向锅炉和系统内注水,注水速度不宜过快,并检查锅筒人孔, 集箱手孔,各阀门法兰结合面是否漏水,如有必须及时消除,锅炉和系统水注满后关闭排气阀。 5、对锅炉进行水压试验,试验时,升压应缓慢进行,一般不超过每分钟 0.3Mpa,升压到试验压力后保持5分钟不掉压,无渗漏。 6、水压试验合格后,排污泄压,开启排气阀。(水压试验合格后,可以先 不泄压,对系统进行清洗,清洗完成后,泄压及清理除污器)。 7、准备颗粒度不超过0—10mm,含碳量不>5%的底料。 三、锅炉冷态试验 循环流化床锅炉在启动前必须做一次冷态试验,其目的是通过试验来了解和掌握锅炉的特性,也是为今后运行提供必要的参考数据。试验的内容有: 1、测定流化床布风板的空板阻力和料层阻力值。 2、检查布风板的布风均匀性。 3、确定不同料层厚度在冷态时的临界流化风量以及正常运行时的风量。 4、检查引、送风机参数是否铭牌达到标定的数值。 5.对返料器的返料性能也要做冷态试验。 6、如有条件最好做次给煤机煤量的标定。

流化床单元操作手册

文档编号:TSS_FLUID.DOC 流化床反应器单元仿真培训系统 操作说明书 北京东方仿真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二〇〇六年十月

目录 一、工艺流程说明 (3) 1、工艺说明 (3) 2、反应机理 (3) 3、设备一览 (4) 4、参数说明 (4) 二、装置的操作规程 (4) 1、冷态开车规程 (4) 2、正常操作规程 (6) 3、停车操作规程 (6) 4、仪表一览表 (8) 三、事故设置一览表 (9) 四、仿真界面 (10) 附:思考题 (12)

一、工艺流程说明 1、工艺说明 该流化床反应器取材于HIMONT工艺本体聚合装置,用于生产高抗冲击共聚物。具有剩余活性的干均聚物(聚丙烯),在压差作用下自闪蒸罐D-301流到该气相共聚反应器R-401。 在气体分析仪的控制下,氢气被加到乙烯进料管道中,以改进聚合物的本征粘度,满足加工需要。 聚合物从顶部进入流化床反应器,落在流化床的床层上。流化气体(反应单体)通过一个特殊设计的栅板进入反应器。由反应器底部出口管路上的控制阀来维持聚合物的料位。聚合物料位决定了停留时间,从而决定了聚合反应的程度,为了避免过度聚合的鳞片状产物堆积在反应器壁上,反应器内配置一转速较慢的刮刀,以使反应器壁保持干净。 栅板下部夹带的聚合物细末,用一台小型旋风分离器S401除去,并送到下游的袋式过滤器中。 所有末反应的单体循环返回到流化压缩机的吸入口。 来自乙烯汽提塔顶部的回收气相与气相反应器出口的循环单体汇合,而补充的氢气,乙烯和丙烯加入到压缩机排出口。 循环气体用工业色谱仪进行分析,调节氢气和丙烯的补充量。 然后调节补充的丙烯进料量以保证反应器的进料气体满足工艺要求的组成。 用脱盐水作为冷却介质,用一台立式列管式换热器将聚合反应热撤出。该热交换器位于循环气体压缩机之前。 共聚物的反应压力约为1.4Mpa(表),70℃,注意,该系统压力位于闪蒸罐压力和袋式过滤器压力之间,从而在整个聚合物管路中形成一定压力梯度,以避免容器间物料的返混并使聚合物向前流动。 2、反应机理 乙烯,丙烯以及反应混合气在一定的温度70度,一定的压力1.35Mpa下,通过具有剩余活性的干均聚物(聚丙烯)的引发,在流化床反应器里进行反应,同时加入氢气以改善共聚物的本征粘度,生成高抗冲击共聚物。 主要原料:乙烯,丙烯,具有剩余活性的干均聚物(聚丙烯),氢气。 主产物:高抗冲击共聚物(具有乙烯和丙烯单体的共聚物)。 副产物:无。 反应方程式: n C2H4 + n C3H6———→[C2H4—C3H6]n。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