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防疫防控中学通风消毒制度

防疫防控中学通风消毒制度

防疫防控中学通风消毒制度
防疫防控中学通风消毒制度

中学通风消毒制度

为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引导师生自觉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提高师生防病防疫意识,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平稳有序,特制定学校通风消毒制度。

一、学校环境通风消毒要求

1.加强教室、寝室、办公室、公共教学场地、食堂环境卫生的打扫和保洁,尤其是卫生死角的清理,消除病原的滋生地。

2.各年级各班要安排专人,做好教室、寝室、办公室的通风工作和消毒工作,杀灭病原菌,从根本上杜绝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3.教室应在每节课后开窗通风,每天保持通风2小时以上,其他教学用房每天开窗通风两至三次。

4.各班每天早中晚各一次用喷雾消毒剂,喷洒教室,进行对教室消毒,并做好消毒记录。

5.公共教学场地、楼道、厕所等场所的消毒工作由后勤与保卫处安排专人每天早中晚各一次进行。

6.寝室的消毒工作依照《2020年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春季开学学生公寓管理与疫情防控实施细则》实施。

7.食堂的消毒依照《2020年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春季开学学校食堂管理与疫情防控实施细则》实施。

二、个人卫生要求

1.全体师生应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服,注意个人卫生。

2.全体师生饮水必须自带有盖的水杯。

3.保持寝室房间的通风换气。

4.咳嗽和打喷嚏时不要正对别人。应使用纸巾保护遮掩口鼻,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

防疫、消毒管理制度.doc

防疫制度 1、卫生制度; 卫生制度是环境卫生控制的理论指导和行为规范,通过良好的制度约束和卫生控制能解决环境污染的根本问题,并能从防疫的意义上解决环境的净化问题(能有效地减少和消灭病源微生物)。 (1)、保持生活区、生产区的环境卫生,清楚一切杂草、树叶、羽毛、粪便、污染的垫料、包装物、生活垃圾等,定点设立垃圾桶并及时清理。生活区和生产区彻底分开,达到现代养殖的相关卫生标准和商检局相关的出口备案要求。 (2)、保持饲养人员个人卫生,每个饲养员至少有三套可供换洗的工作服,坚持每1-2天洗一次澡,保持工作服整洁。 (3)、保持餐厅、厕所卫生,定期冲刷、擦洗,做好无油污、无烟渍、无异味。养殖期间杜绝食用外来禽类产品(禽肉、禽蛋),养殖过程中禁止食用本场的病死家禽。 (4)、保持道路卫生,不定期清扫,定期消毒。便于交通运输、便于内部人员日常操作、便于冲刷消毒。 (5)、保持宿舍,被褥的整洁卫生,每个人至少有两套床上用品(床单、被套、枕巾),做到每批鸡出栏以后彻底换洗,必要时熏蒸消毒后在阳光下暴晒。 (6)、消毒池的管理,保持进入生活区、生产区大门的消毒池内干净,池内无漂浮污物、死亡的小动物和生活垃圾,定期(5-7天)更换消毒液一次,特殊情况可以随时更换,用3-5%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俗话说的火碱水)进行消毒。 (7)、要求鸡场配备兽医室、剖检室、焚尸炉,能对病死的家禽剖检、禽病的诊断和病禽、病料的无害化处理提供条件和方便。 (8)、养殖用水最好是自来水或深井水,定期检测饮水的卫生标准,确保卫生无污物,大肠杆菌污染指数符合国家规定的饮用水的卫生指标。 (9)、在场区配备粪便生物发酵处理池,确保鸡场作为肥料的鸡粪和垫料对社会对其他养殖没有危害性。 (10)、养殖所用饲料要保持新鲜和干净,饲料场、散装料罐、养殖场、散装料仓,都要避免人为的接触和污染。在鸡群发病时期特别要注意剩料的处理。 (11)、鸡舍内卫生 ①、空气质量卫生,从育雏到出栏,根据养殖的需要、季节温度的变化、空气质量的变化等,不断调节通风量,确保舍内空气质量新鲜、氧气充足、有害气体不超标。 ②、育雏期间每日都要清理掉水杯中的垫料并擦洗干净。每批鸡出栏以后根据需要用相关的酸(碱)性消毒剂或特殊的除垢剂侵泡或高压冲刷自动饮水线,以便能有效去除水线中的青苔、沉积物和滋长的生物膜等。 ③、顶棚卫生:在饲料中添加灭蝇蛆药物或采取药杀措施,避免苍蝇粪便污染顶棚、灯泡、墙壁设备等,同时也避免了大量的苍蝇滋生而加大禽病传播的风险。顶棚不能有蛛网挂附。

消毒灭菌隔离管理制度

1. 目的:规范消毒灭菌与隔离原则,强调双向防护,减少外源性医院感染,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提升医 院的医疗服务品质。 2. 范围:全院各科室工作人员。 3. 权责: 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制度的修订、完善及督查,医务部、护理部、后勤中心等部门参与协作管理。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监督制度落实。 工作人员必须认真阅读,全面掌握相关文件及规程。 4. 定义:无。 5. 作业内容: 消毒与灭菌方法 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组织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灭菌;接触完整皮肤、完整黏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 物品应进行消毒。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行清洁,再消毒或灭菌,所有 医疗器械在检修前应先消毒或灭菌处理。 根据物品性能选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消毒灭菌。耐热或耐湿物品灭菌首选物理灭菌法:手术器具及物品,各种穿刺针、注射器等首选压力蒸汽灭菌;油、粉、膏等首选干热灭菌。不耐热、不耐湿 的物品如各种导管、精密仪器、人工植入物宜采用低温灭菌方法如环氧乙烷灭菌、过氧化氢低 温等离子体灭菌或低温甲醛蒸汽灭菌等。消毒首选物理方法,不能用物理方法消毒的方选化学 方法。 化学灭菌或消毒可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选择灭菌、高效、中效、低效消毒剂。使用化学消毒剂必须了解消毒剂的性能、作用、使用方法、影响灭菌或消毒效果的因素等,配制时应注意有效浓度, 并定期监测,记录。更换灭菌剂时,必须对用于浸泡灭菌物品的容器进行灭菌处理。 消毒隔离管理细则 医务人员上班时应着装整洁,一律穿工作服,工作场所不得进食和堆放食物。 手卫生执行卫生部2009年下发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 313-2009)。 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情况对感染患者采取相应隔离措施。接触特殊感染和隔离患者前必须戴手套、穿隔离衣并及时更换,严禁将污染手套、隔离衣接触其他物品;离开隔离区 域应使用手消毒剂。 无菌操作前注意周围环境应清洁无尘,洗手、戴口罩帽子、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医院消毒灭菌管理制度

医院消毒灭菌管理制度 一、新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粘膜、组织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 二、接触完整皮肤、粘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 三、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 四、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 五、全院可重复医疗器械实行集中处置制度,一般病人使用后的医疗器械和物品,在无明显污渍后放入器械回收箱,由供应室集中处置:传染病人或特殊感染(朊毒体、气性坏疽、不明原因的发热)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械、器具、用品,直接放入器械回收箱,可按照特殊感染种类浸泡于相应消毒液中,注明感染种类,并及时通知供应室,由供应室集中处置。所有医疗器械在检修前应先经消毒或灭菌处理。 六、消毒、灭菌方法的选择原则: (一)根据物品污染后导致感染的风险高低选择相应的消毒或灭菌方法 1.高度危险性物品,应采用灭菌方法处理; 2.中度危险性物品,应采用达到中水平消毒以上效果的消毒方法:

3.低度危险性物品,宜采用低水平消毒方法,或做清洁处理:遇有病原微生物污染时,针对所污染病原微生物的种类选择有效的消毒方法。 (二)根据物品上污染微生物的种类、数量选择消毒或灭菌方法 1.对受到致病菌芽孢、真菌孢子、分枝杆菌和经血传播病原体(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污染的物品,应采用高水平消毒或灭菌。 2.对受到真菌、亲水病毒、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应采用中水平以上的消毒方法。 3.对受到一般细菌和亲脂病毒等污染的物品,应采用达到中水平或低水平的消毒方法。 4.杀灭被有机物保护的微生物时,应加大消毒药剂的使用剂量和(或)延长消毒时间。 5.消毒物品上微生物污染特别严重时,应加大消毒剂的使用剂量和(或)延长消毒时间。 (三)根据消毒物品的性质选择消毒或灭菌方法: 1.耐高热、耐湿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耐热的油剂类和干粉类等应采用干热灭菌。 2.不耐热,不耐湿的物品,宜采用低温灭菌方法如环氧乙烷灭菌、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或低温甲醛蒸汽灭菌等。 3.物体表面消毒,应考虑表面性质,光滑表面宜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擦拭或紫外线消毒器近距离照射:多孔材料表面宜采用浸泡或喷雾

防疫、消毒管理制度

防疫、消毒管理制度 1、卫生制度; 卫生制度是环境卫生控制的理论指导和行为规范,通过良好的制度约束和卫生控制能解决环境污染的根本问题,并能从防疫的意义上解决环境的净化问题(能有效地减少和消灭病源微生物)。 (1)、保持生活区、生产区的环境卫生,清楚一切杂草、树叶、羽毛、粪便、污染的垫料、包装物、生活垃圾等,定点设立垃圾桶并及时清理。生活区和生产区彻底分开,达到现代养殖的相关卫生标准和商检局相关的出口备案要求。 (2)、保持饲养人员个人卫生,每个饲养员至少有三套可供换洗的工作服,坚持每1-2 天洗一次澡,保持工作服整洁。 (3)、保持餐厅、厕所卫生,定期冲刷、擦洗,做好无油污、无烟渍、无异味。养殖期 间杜绝食用外来禽类产品(禽肉、禽蛋),养殖过程中禁止食用本场的病死家禽。 (4)、保持道路卫生,不定期清扫,定期消毒。便于交通运输、便于内部人员日常操作、便于冲刷消毒。 (5)、保持宿舍,被褥的整洁卫生,每个人至少有两套床上用品(床单、被套、枕巾),做到每批鸡出栏以后彻底换洗,必要时熏蒸消毒后在阳光下暴晒。 (6)、消毒池的管理,保持进入生活区、生产区大门的消毒池内干净,池内无漂浮污物、死亡的小动物和生活垃圾,定期(5-7天)更换消毒液一次,特殊情况可以随时更换,用 3-5%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俗话说的火碱水)进行消毒。 (7)、要求鸡场配备兽医室、剖检室、焚尸炉,能对病死的家禽剖检、禽病的诊断和病禽、病料的无害化处理提供条件和方便。 (8)、养殖用水最好是自来水或深井水,定期检测饮水的卫生标准,确保卫生无污物, 大肠杆菌污染指数符合国家规定的饮用水的卫生指标。 (9)、在场区配备粪便生物发酵处理池,确保鸡场作为肥料的鸡粪和垫料对社会对其他 养殖没有危害性。 (10)、养殖所用饲料要保持新鲜和干净,饲料场、散装料罐、养殖场、散装料仓,都 要避免人为的接触和污染。在鸡群发病时期特别要注意剩料的处理。

学校新XXXXX防控卫生清洁消毒制度

学校新XXXXX防控卫生清洁消毒制度 一、个人卫生 (一)教职员工、学生要做好健康监护。 (二)新XXX流行期间,室内会议室、课室内人员密集空间建议戴一次性医用口罩,若使用复用口罩,应勤洗勤换。有咳嗽症状的人员要佩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 (三)鼓励学生多到室外活动,多晒太阳。 (四)加强手卫生。在咳嗽、打喷嚏后,摸公共物品后,餐前便后,接触宠物后,有分泌物污染手时都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流动水六步洗手法洗手。必要时也可用快速手消毒液搓揉双手。 (五)食堂工作人员工作时应穿工作服,工作服要每日清洗,如被污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清洗,接触食物时应戴口罩和帽子。 二、环境清洁卫生 (一)校区环境应以清洁卫生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 (二)每天应及时清除校园内落叶、积水、污水、污物等,室内地面应每天至少湿式清洁一次;校园公共卫生间、公用垃圾桶应每天清洁和消毒,及时清倒废弃杂物,避免蚊蝇等病媒生物滋生。

(三)室内场所如教室、寝室、实训室、办公室、图书馆、活动室、休息室等每天坚持开窗开门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温暖季节宜实行全日开窗开门;寒冷季节可在课前和课间休息期间开启教室和走廊的门窗换气。 (四)通风条件较差的室内场所,尽量减少人员进出。采用紫外线灯定期照射消毒,具体操作见以下消毒方法。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消毒频次。 (五)疫情期间,加强校园各类场所如教室、寝室、实训室、办公室、图书馆、活动室等的日常预防性消毒。 三、日常预防性消毒 (一)空气消毒 可采用紫外线灯照射或空气消毒机消毒。 1.紫外线灯照射消毒:在无人条件下开启,每次照射不少于1h,每天一次。 2.空气消毒机消毒:可采用紫外线循环风、高压静电循环风等类型的空气消毒机,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操作使用。提倡有人条件下开启使用。 (二)空调滤网 每月清洁消毒一次,过滤网可用有效氯浓度为250 mg/L~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用清水冲净晾干。 (三)地面、物体表面消毒

医院消毒剂管理制度

医院消毒剂管理制度 1. 目的为了加强医院消毒剂管理工作,规范医护人员操作行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消毒管理办法》中有关规定,最大限度消除或降低因消毒剂在使用过程中的质量问题或使用不当而引起的医院感染发生。 2. 适用范围全院各医疗部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部、医务部等。 3、监督管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和感染管理科负责监督、管理等工作;各医疗部门、护理部、医务部、消毒供应中心等部门负责执;各医疗部门所有工作人员认真履行本制度。如有违反者,将视情节严重程度按相关规定给予处罚 4. 内容凡是直接从生产或经营企业采购的消毒剂,应根据卫生部的有关要求,验明“三证”,索取供货厂家生产或经营的必要证件(如:卫生许可证、产品批准文号、营业执照、该批产品的检验报告单、产品合格证等)、销售人员的合法身份。 感染管理科应安排专人负责消毒剂管理,建立消毒剂的索证验收制度,严格执行并做好记录(如:购进产品的企业名称、产品名称、型号规格、产品数量、生产批号、产品有效期等),做好质量验收工作,严把消毒剂购入关。 存放消毒产品的场所应阴凉干燥、通风良好,并保持清洁卫生;定期对库存的消毒液进行检查,发现过期消毒液,应丢弃不用,并做好记录, 临床科室领回消毒剂后应存放于整洁、阴暗避光处,每次打开后应立即密封,避免挥发和污染,影响消毒效果。盛装消毒剂的容器在使用前必须经过灭菌处理。使用消毒剂前必须二人以上查对浓度、有效期、出厂日期及领

回日期,并有签字记录。 临床医务人员应了解各种消毒剂的性能、有效浓度、作用时间、使用方法及影响因素等。如多酶洗液应随时更换,不能反复使用。严格按照对物品消毒与灭菌的要求程度选用合适的消毒剂和消毒方法,不得擅自更改,若遇质量问题,应停止使用并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指导临床正确使用各种消毒剂,应每月或每季监测使用中消毒剂的消毒效果(使用中灭菌用消毒液无菌生长,使用中皮肤粘膜消毒液染菌量< 10cfu/ml,其他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 100cfu/ml)。 临床科室应严格按照国家卫生部门的有关规定正确使用消毒剂,任何科室不得擅自采购消毒剂。 感染管理科根据各科室使用的消毒剂,定期检查请领及库存数量,分析各科室是否能正确使用,能否达到感染控制要求。

GR 医院清洁消毒管理制度

起草人:杨祖群、王荔 发布日期:2015年3月22日 审核人:王荔 生效日期:2015年5月1日 批准人:李秋 页数:共16页 回顾日期:2018年5月 医院清洁消毒管理制度 1.目的: 切断感染链,终止主要传播环节,防止病原微生物在患者与患者之间、医院人员与患者之间和媒介物中传播,保障患者、医务人员、陪护人员、志愿者、学生及外来工作人员安全。 2.适用范围: 全院所有临床、医技、儿研所、分子生物中心、太平间等。 3.定义: 3.1 清洁:去除物体表面有机物、无机物和可见污染物的过程。 3.2 清洗:去除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流程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 3.3 清洁剂:洗涤过程中帮助去除被处理物品上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的制剂。 3.4 消毒: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3.5 消毒剂:能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并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 3.6 灭菌:杀灭或清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 3.7 灭菌剂:能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并达到灭菌要求的制剂。 3.8 清洁单元:以患者病床为中心、邻近患者诊疗区域内的所有环境表面视为一个清洁单元。清洁工具(如抹布)未经有效复用不应用于另一个清洁单元。 3.9 低度环境污染风险区域:这类区域基本没有患者,或患者只作短暂停留。如行政管理部门、图书馆、会议室、病案室、门诊大厅等。 3.10 中度环境污染风险区域:这类区域有普通患者居住;患者体液、血液、排泄物、分泌物对环境表面存在潜在污染的可能性。如普通住院病房、门诊科室、功能检查室等。 3.11 高度环境污染风险区域:这类区域有感染者、高度易感患者居住或长时间停留;患者体液、血液、排泄物、分泌物随时可能对环境表面造成污染。如感染科、手术部(室)、重症监护病区、急诊科、消毒供应中心、医学检验科、烧伤病区、导管室、腔镜室、血液透析中心、新生儿病房、移植病房、隔离病房等。 4.标准: 4.1 清洁与消毒原则

学校消毒管理规定

学校消毒管理规定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学校清洁消毒管理制度 为保证学校师生的身心健康,防止学校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和蔓延,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特制订本清洁消毒制度。 一、负责部门: 校长负总责,学校总务处负责监督、指导、检查,相关人员具体实施。 二、范围: 学校所有教室及功能室(地面、桌椅、门扶手等)、走廊、宿舍、厕所以及手可以触摸的地方。尤其是学生经常接触的物品要进行全面彻底消毒并做好记录。 三、时间: 每周对校园进行卫生大扫除,确保校园整洁干净。每天应有一定时间打开教室门窗、寝室窗户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洁员按时负责进行每天的公共卫生环境打扫工作,定期做好灭"四害"工作。 四、异常情况: 如发现校外、社区有类似“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及其它重点传染病病例”时,按照相关要求进行责任区内的消毒消杀工作。如校内出现类似“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及其它重点传染病病例”时,学校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在卫生部门指导下开展学校教室、宿舍、食堂、厕所等的消毒消杀工作。教室、宿舍消毒结束后进行通风换气。 五、餐饮具: 1、食堂工作人员按食堂卫生管理制度的要求,做好消毒工作。 2、各班、各科室饮水机每天由专人进行保洁工作,由供水部门进行定期消毒工作。 3、学生应做到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服。住宿生应保持寝室整洁干净,经常晾晒被子。

4、学生饮水必须自带清洁的独用杯具。 5、学生就餐必须自带餐具,并保持餐具清洁。 六、清洁消毒记录: 明确专人,如实记录每天清洁消毒情况。

清洁消毒管理制度

食品用具清洗消毒管理制度 第一条:食品用具、容器、包装材料应符合有关卫生标准,无毒无害,便于洗刷、消毒、保洁。 第二条:食品用具每天班前、班后要清洗、消毒一次,运行过程要有序、保持清洁、无污垢、见本色。 第三条:食品用具要有专人保管、不混用不乱用。 第四条:食品冷藏、冷冻工具应每天保洁一次,每周洗刷、消毒一次,专人负责、专人管理。 第五条:食品用具清洗、消毒应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对不符合卫生标准要求的用具及时更换。从业人员卫生管理制度 第一条:工作的人员必须经岗前卫生知识方能上岗,从事直接入口食品工作岗位 的人员必须取得健康证明,且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定期进行食品卫生和有关卫生法律、法规、业务技能的培训。 第二条: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及其他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第三条:注意个人清洁卫生,做到个人仪表整洁。上岗时必须穿戴统一整洁的工作服,并应经常换洗,保持清洁。在工作岗位上不能嚼口香糖、进食、吸烟,私人物品必须存放在指定的区域或更衣室内,不可放置在工作区内。 1、经营场所与有毒、有害场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规定的距离,并设置密闭的垃圾容器,及时清除垃圾,搞好防尘、防蝇、防鼠工作,确保环境整洁

2、《食品流通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应悬挂于经营场所内醒目位置。设有食品卫生管理机构和组织结构,配有经专业培训的食品安全专职管理人员。 3、食品仓库应有良好通风,保持库房内所需温度和湿度,防止食品霉变、生虫。贮存生鲜食品应配置必要的低温贮存设备,包括冷藏库(柜)和冷冻库(柜)搞好防尘、防蝇、防鼠、防潮工作,定期对库房周围进行卫生清扫,消除有毒、有害污染源及蚁蝇孳生场所。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9学校预防性消毒制度

学校预防性消毒制度 为有效预防新型肺炎疫情在学校的流行,依法、科学、规范、有序地进行疫情防控,最大程度减少新型冠状病毒对师生健康和社会危害,依据《天津市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指南》、《天津市中小学幼儿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蓟州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应急预案》等规定,制定学校消毒制度。 开学前要求: 1.必须对消毒人员进行专门指导和培训。 2.教育学生居家应注意加强预防性消毒:摘除口罩后,应立即在流动水下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时间为15-30秒;也可以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或消毒纸巾擦拭。 3.按照要求,学校于开学前对教室、教师宿舍、警卫室、仓库、图书馆、厨房、餐厅、楼道、厕所等重点场所进行一次彻底清整、消毒作业;做好灭鼠、清除越冬蚊卵的专项行动,彻底清除各类病媒生物孳生环境,清理校园环境死角,保持校园整洁。 开学后要求: 1.安排专门消毒人员完成相应消毒工作,消毒人员必须做到“三戴”:戴口罩、护目镜、防护手套,穿防护服,定时对重点区域进行消毒作业,并做好消毒记录; 2.使用符合规范要求的84消毒液等消毒剂,每天放学以后,先关闭门窗,然后进行500mg/L稀释84消毒液进行消毒作业,第二天早晨学生到校前半小时打开门窗进行通风处理,方可上课。 3.由专门消毒人员每天定时对教室、学生桌椅、地面、讲台、教具、办公桌椅等物体表面,纺织品、卫生洁具、生活垃圾等严格按

照《学校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预防性消毒指南》进行消毒作业;对门把手、水龙头、楼梯扶手、室内健身器材等高频接触表面,可用有效氯250~5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也可采用消毒湿巾进行擦拭;室内厕所还要用洁厕剂或84等消毒液清洗、消毒作业; 4.设立(临时)隔离室,并经常开窗通风,做好消毒工作。 5.保持厨房、餐厅环境卫生,对厨房用品、餐桌椅等进行定时消毒作业,未处理的厨余垃圾也要做好消毒工作。 7.对伙房餐具、用品要按照《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进行高温消毒。热力消毒包括煮沸、蒸汽消毒。煮沸、蒸汽消毒保持100℃作用10分钟。 8.妥善保管消毒剂,标识明确,每天剩余的84消毒液等物品、药剂放在专门房间集中存放,避免师生直接接触。 9.消毒用品必须严格按文件要求和使用说明书执行。 责任人:

医院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医院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一、医务人员工作期间应严格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遵守无菌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及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规范。 二、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脉管系统,或有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人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灭菌。接触完整皮肤、完整粘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消毒。 三、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先清洁,再进行消毒或灭菌。其中被朊病毒、气性坏疽及突发不明原因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先消毒,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与灭菌。所有医疗器械在检修前应先经清洁消毒或灭菌处理。 四、灭菌物品应注明灭菌日期及失效日期,各科室、病区按照日期先后存放,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使用,并做好标识。并按灭菌日期排放,有效期不超过7天,超过7天应重新灭菌方能使用。 五、化学灭菌或消毒,可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选择灭菌、高效、中效、低效消毒剂。使用化学消毒剂必须了解消毒剂的性能、作用、使用方法、影响灭菌或消毒效果的因素等,配制时注意有效浓度,并按要求进行监测。 六、感染性疾病科门诊按照《医院隔离技术规范(2009版)》和《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要求,与普通门诊要做到挂号、候诊、收费、取药、检验、注射、厕所等分开。 七、医院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情况,对感染病人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并有明显的隔离标志。黄色为空气隔离标志,粉色为飞沫传播隔离标志,蓝色为接触隔离标志。

八、病人用的一次性吸氧装置、雾化吸入器、氧气湿化瓶、呼吸机面罩、管路等要严格一次性使用,用后按医疗废物处置,复用的应一人一用,送供应室集中消毒。呼吸机螺旋管、湿化器、接头、活瓣通气阀等可拆除部分应定期更换消毒。湿化液应为无菌水,每日更换。 九、吸痰操作执行一人一次一管,一次性吸痰管使用后放入医垃圾袋;盛放吸痰管的容器每日更换灭菌;吸痰器的吸引瓶使用时,应先放入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液再吸痰,紧急情况可先吸痰再放消毒液;使用中的吸引瓶,应每班倾倒吸引物,使用完成后进行终末消毒,干燥保存。 十、病人使用体温表先清洗再放入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中浸泡30分钟,捞出冲洗擦干备用,盛放体温表的容器每日清洁,每周高压灭菌两次;含氯消毒剂现用现配,用时监测,每日更换。十一、紫外线灯、空气消毒机每日空气消毒2-3次,有记录;紫外线灯管有累计照射时间、更换日期及强度监测记录,使用中紫外线灯管低于70uw / cm2 应更换灯管,灯管每周用70%~80%酒精棉球擦拭一次并记录。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及时擦拭;空气消毒机过滤网每月清洗一次,有记录。 十二、地面与物体表面应湿式清扫,保持清洁;地面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当地面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明显污染时(>10ml),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再清洁和消毒。(用后抹布或拖把需浸泡于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30分钟后,再清洗晾干备用。被肝炎病毒污染时用2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洗。拖把要分室使用,标识明确,使用后清洗、消毒、悬挂晾干备用。)十三、感染高风险的部门地面和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如手术部(室)、产房、导管室、洁净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室、血液透析病房、烧伤病房、感染疾病科、口腔科、检验科、急诊等病房与部门的地面与物体表面,应保持清洁、干燥,每日

学校餐具消毒管理制度范本

学校餐具消毒管理制度范本 一、餐具洗消程序 二、餐具洗涤消毒人员应掌握的常用消毒方法目前国内外餐具消毒方法一般有两类:一类是物理消毒法,即利用热力灭杀原微生物 常用的有煮沸、蒸汽、红外线等;另一类是化学消毒法,就是利用化 学消毒剂灭杀灭病原微生物。但后一类有一定副作用,对人体有不 同程度的危害,所以国家对用于餐具的化学消毒剂实行严格管制, 必须经省以上食品卫生监督机构审查批准方能生产、使用。目前, 经国家批准常用于餐具的消毒毒剂有灭菌片、Te-101片、84肝炎消 毒液等。其中,灭菌片有含氯量高、稳定易保存,入水后易崩解等 优点,成为餐具消毒的首选毒剂。以上两类中,以物理消毒法最理想。几种常用餐具消毒方法的主要卫生要求: (1)煮沸消毒法。消毒锅应呈桶状、锅底稍平,水量适度,以竹 篮盛装餐具,当水沸时,将餐具放入其中,待水再沸时,取出备用,就是沸进沸出。 (2)蒸汽消毒法。这是较常用的方法之一,其法多种多样,有简 易蒸汽消毒法、锅炉蒸汽法、电热蒸汽消毒法等,一般要求消毒温 度在80℃上,保持30分钟即可。 (3)灭菌片或Te-101片消毒法。按每片药物兑自来水0.5公斤的比例配制消毒液,然后将洗净的碗盘等餐具放入消毒液内,浸泡3- 5分钟。 (4)84肝炎消毒剂消毒法。用自来水配制成1%84肝炎消毒液(即 每公斤自来水加入84肝炎消毒剂10毫升),将洗净的餐具放入消毒 液中浸泡3-5分钟,取出备用,配制均用自来水,不得用热水。 三、加强餐具洗涤消毒工作的管理食堂指定人员负责餐具容器、用具洗涤消毒工作的日常管理,做到消毒经常化。并可通过以下检 查方法检查其工作质量:1)感官检查。首先检查洗涤人员是否按洗

医院消毒灭菌管理制度

医院消毒灭菌管理制度 为做好医院消毒灭菌与隔离管理,减少医院感染,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和《医疗机构隔离技术规范》要求,制定本制度。 一、管理要求: 1、各科室根据工作特点制定本科室消毒灭菌与隔离管理制度,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长负责督促本科室人员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对全院消毒灭菌与隔离工作的监督和指导。 2、医院所有消毒器械、消毒剂,均应符合卫生部《消毒管理办法》要求,物资采购部门负责审查相关证件(卫生许可证、卫生安全评价报告等),负责对产品检查验收。 二、基础措施: (一) 布局流程应遵循洁污分开的原则,诊疗区、污物处理区、生活区等区域相对独立,布局合理,标识清楚,通风良好,设有流动水洗手设施或备有手消毒设施。 (二) 医护人员上岗应衣帽整洁,无菌操作应戴帽子、口罩,禁止穿工作服去食堂或医院以外的地方。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及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掌握六步洗手法和手消毒的操作步骤和指征。手消毒剂应注明开启日期,易挥发性的醇类产品开瓶后的使用期不超过30天,不易挥发的产品开瓶后的使用期不超过60天,应在有效期内使用。 (三) 环境清洁消毒要求:

1、空气净化与消毒:医院现采用自然通风、紫外线灯照射空气消毒方法,一般不使用化学法消毒空气。紫外线消毒:一般每天下班后或上班前进行空气消毒30分钟,室内有人时不能使用。每周用75%乙醇棉球擦拭灯管,每半年对灯管进行照射强度监测,辐照强度达不到要求时应及时更换;并有相应的照射、擦拭、监测记录。 2、地面、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 (1) 保持环境清洁干燥。普通科室病房、门诊的地面、物体表面无明显污染时,每日湿式清洁2次。对治疗车、床栏、床头柜、门把手、灯开关、水龙头等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应每天清洁、消毒。人员流动频繁、拥挤的诊疗场所应每天在工作结束后进行清洁、消毒。感染高风险部门(病房手术室、外科门诊手术室、妇科门诊手术室、供应室、检验科、口腔科、急诊室、发热门诊、肠道门诊)等的地面和物体表面在清洁的基础上,每天消毒1次。当受到血液、体液等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再清洁和消毒。消毒方法: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作用30min。 (2) 病床应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巾),床头柜应一桌一抹布;患者的床单、被套、枕套等应一人一更换,住院时间长者,每周更换,遇污染随时更换消毒。禁止在病房、走廊清点更换的衣物。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元必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3) 擦拭布巾、地巾应分区使用,标记明确。使用后先清洗干净,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冲净消毒液,晾干备用。 (四) 医疗器械、物品消毒灭菌要求: 1、凡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或接触破损皮肤、粘膜的高度危险性

小学学校消毒制度

学校清洁消毒制度 为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做好学校传染病发生后的消毒工作,防止学校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和蔓延,特制订消毒制度。 一、消毒时间 每天放晚学后,消毒人员对学校重点部位进行消毒。持续一周。 二、消毒范围 学校所有教室(地面、桌椅、门扶手等)、走廊、宿舍、厕所以及手可以触摸的地方都要进行彻底消毒。 1、各教室,办公室以及楼道等,每天安排卫生值日,每周大扫除。每天按时(或按实际需要)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安排固定的消毒通风人员,按时消毒通风,并做好消毒通风记录。 2、校园公共环境(功能室、垃圾池、厕所等),责任人每周用消毒液消毒一次,防控甲型流感小组进行监督检查。 3、各班要勤打扫卫生,保持室内整洁、清净,不要随地吐痰,以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 4、加强学校饮食安全,防止病从口入,对食堂的餐具、炊具、室内设施作如下规定: (1)、食堂对炊具等,坚持每次用餐后,用消毒水清洗。每天对餐具用开水蒸煮10—20分钟。对消毒后的炊具要有保洁措施。 (2)、每餐后对食堂的地板、水沟用漂白粉消毒。 (3)、每餐前食堂工人用消毒水洗手,再上岗。 (4)、采购灭鼠、灭蚊、灭蝇的药物,加强除“四害”工作,清除有害生物的繁殖的场所。

(5)、饮事员的鞋袜衣帽常用消毒水清洗。 (6)、使用药物消毒时,必须使用经国家批准使用的药物,正确的配制使用,保证消毒有效。 三、消毒药品浓度配置、 使用1:100的84消毒液或用二氯异氰尿酸钠每20克(1小袋)兑8000毫升水(浓度为0.05%)。 四、消毒方式方法 放晚学后消毒员对地面、桌椅、门扶手先用消毒液进行第一遍擦拭,第二天早晨学生到校前再用清水进行第二遍擦拭。 五、消毒员设置 学校指派专人负责每天消毒工作。学校分管领导监督、指导消毒员消毒工作。 六、消毒员要每天将消毒情况填入《学校消毒情况登记表》。

学校开学工作防疫防控期间管理制度(卫生消毒、晨午晚检、复课证明、宿舍、食堂)

学校开学工作防疫防控期间管理制度(卫生消毒、晨午晚检、复课证明、宿舍、食堂) 学校开学工作防疫防控期间管理制度(卫生消毒、晨午晚检、复课证明、宿舍、食堂)学校环境卫生消毒制度为了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加强个人卫生与环境卫生管理,做好消毒工作,防止师生传染病的传播,特制订如下消毒管理制度: 一、消毒负责部门校长负总责,学校教育处卫生室负责监督、指导、检查,相关人员具体实施。 二、消毒的方法及要求 1.化学性消毒: 学校内统一使用含氯消毒液,校内专人负责管理,定期查验有效期限,定时进行发放,教学生使用时要求现配现用。(物品清洁与消毒的方法详见附表) 2.物理性消毒:蒸汽消毒: 温度达到100℃后消毒 15 分钟,蒸汽消毒 10 分钟,远红外热力消毒温度达到120℃后消毒 20 分钟。消毒柜内温度要求进行监测。 3.紫外线消毒 1)紫外线灯专人负责,操作人员会正确使用,在使用时穿好防护服及眼镜,防止对人体造成伤害 2)

每次使用前对紫外线灯管进行擦拭,保证灯管无污渍及尘土,保证紫外线的穿透性。 3)使用移动性紫外线消毒车,对空气消毒时按照每立方米 1. 5瓦计算紫外线灯车的数量;对物体表面(图书等)消毒时,要求灯管与待消毒物体表面的距离少于 1. 5 米,消毒时间每次持续照射不少于 60 分钟。 4)对学校内的每台紫外线灯车按照车及灯管进行编号,每次使用后及时登记,灯管累计达到 1000 小时,及时更换新灯管,如过程中发现损坏要及时更換。 二、环境卫生及消毒制度。 1、各班级教室每日由值日生打扫卫生,办公室每天安排工作人员值日,师生每周进行一次大扫除。办公室和教室每天要有充足时间打开门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各班清洁卫生打扫学生每天负责进行公共环境卫生打扫,师生定期喷洒消毒液或石灰水进行喷雾消毒,防止病菌的滋生和传染。 3、各班清洁用具要做好标记(如笤帚、拖布、抹布等)并要专用,拖布要求活动室与睡眠室、盥洗室、卫生间各一把,根据不同用处做标识,每次用后及时处理干净,干燥存放。

医院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医院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一、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隔离制度,进入人体组织或人的医用品必须高压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其中感染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消毒,彻底清洗干净后,再消毒或灭菌。所有医疗器械在检修前应先经消毒或灭菌处理。 二、根据物品的性能选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消毒灭菌。耐热、耐湿物品灭菌首选物理灭菌法;手术器械及物品、各种穿刺针、注射器等首选压力蒸气灭菌;油、粉、膏等首选干热灭菌。不耐热物品如各种导管、精密仪器、人工移植物等可选用化学灭菌法,如环氧乙烷灭菌等,内窥镜可选用环氧乙烷灭菌或2%戊二醛浸泡灭菌。消毒首选物理方法,不能用物理方法消毒的方可选化学方法。 三、化学灭菌或消毒,可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选择灭菌、高效、中效、低效消毒剂。使用化学消毒剂必须了解消毒剂的性能、作用、使用方法、影响灭菌或消毒效果的因素等,配制时注意有效浓度,并按要求进行监测。更换灭菌剂时,必须对用于浸泡灭菌物品的容器进行灭菌处理。

四、消毒隔离措施 1、医务人员在做无菌操作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洗手,戴好帽子、口罩。治疗车上的无菌器械、敷料罐、缸,使用后应及时盖严,定时更换和灭菌,并注明灭菌日期和开启日期及时间。 2、治疗室每日定时通风换气,用消毒液擦地,每周大扫除1次,治疗室用的擦布及拖布等应有标记且专物专用。 3、病室各房间每日定时通风两次,每日晨间护理时用湿部套扫床,一床一套;每日擦小桌,一桌一布,浸泡消毒后清洗晾干。 4、每周更换被服一次,并根据情况随时更换。 5、注射器使用后放入指定容器内,利器放入利器盒内。 6、治疗室、产房、手术室、换药室定期进行空气消毒,并每月做空气培养。 7、体温表一人一支,每次使用后浸泡于250mg/L含氯消毒液内消毒—冲洗—晾干—备用。 8、门诊采取血标本,实行一人、一针、一巾、一止血带。 9、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情况,对感染病人采取相应隔离措施。 (1)隔离患者有条件时住单间或单隔内,病室内或病室门口要备隔离衣,悬挂方法正确。 (2)患者专用体温表、便器,应用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餐具,使用后回收集中处理。 (3)隔离患者用过的医疗器械应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

公司办公室复工传染病防疫管理预案制度

公司办公室卫生防疫管理制度 第一条目的 为提高XXXXX有限公司应对突发性卫生防疫事故的处理能力,最大限度减少XXXXX有限公司在发生感染时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维护企业的稳定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XX市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公司卫生防疫管理的工作内容和要求,以及检查内容与考核;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人员。 第三条卫生防疫工作小组 公司成立卫生防疫工作小组,组织结构如下: 组长:公司总经理XXX. 副组长:公司副总经理XXX 防护用品专员:XXX 信息摸排专员:XXX 消毒监督专员:XXX 体温监控专员:XXX 卫生监督专员:XXX

第四条防疫要求 1.高危办公场所 XXGZ病毒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进行传播,空气不流通、人员密度较大、人员来往比较频密的地方,都是高危地区。 按照危险程度可排列为:电梯间、饭堂/餐厅、办公室。 1)最高危:电梯间 电梯间空气极其不流通,只有浓度为75%的酒精消毒液可以溶解病毒的外膜,但酒精极易挥发。电梯间的危险是无形的,有人咳嗽或打喷嚏后离开,电梯间内充满飞沫,包括按电梯的手指也沾满飞沫。 电梯间防护措施: ①搭乘电梯时佩戴口罩。 ②保洁人员定期为电梯间消毒,频率为1小时1次。 ③电梯间内放置纸巾,按电梯按钮时用纸巾遮挡,使用后立即丢弃。 2)次高危:饭堂/餐厅 排队打饭和就餐区域会挤满人,人流量大、密度高,空气中飞沫密集。饭堂/餐厅防护措施: ①坐下吃饭的最后一刻摘下口罩。 ②避免面对面就餐,就餐时不要说话,就餐距离间隔1米以上。 3)轻度高危:办公室

医院消毒管理制度

医院消毒管理制度 为加强医院消毒管理,确保医院的消毒灭菌质量,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减少环境污染和对医务人员的危害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管理办法》《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367)《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规定》《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W310.1)《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技术及灭菌操作规范》(WS310.2)《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剂灭菌效果监测标准》(w310.3)等法规,结合医院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1.各部门工作职责 (1)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全院清洁、消毒与灭菌制度,定期进行督导和考核,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与反馈。 (2)医务部门协助协调组织全院医师和医技人员参加有关清洁、消毒与灭菌相关知识的培训,协助监督与指导医师和医技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手卫生、医疗器械的使用等相关制度的落实。 (3)护理部协调组织全院护士、护理员、护工参加有关清洁、消毒与灭菌相关知识的培训,负责监督与指导护士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手卫生、清洁、消毒与灭菌等工作的落实。 (4)总务或医学装备部门负责消毒器械的日常维护保养及应急维修,监管后勤保洁公司和洗衣中心相关制度的制定与落实,定期组织培训、督导和考核,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与反馈。

(5)消毒供应中心(以下简称CSSD)负责全院各科室可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物品的集中管理工作,为科室提供清洗、消毒与灭菌工作的技术指导,每月征求各科室的需求与意见,不断改进工作,有效保证清洗、消毒与灭菌的质量。 (6)临床、医技科室应严格遵守医院的清洗、消毒与灭菌的规章制度。 2.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消毒与灭菌 (1)基本要求 1)医务人员应遵守医院的清洗、消毒与灭菌的规章制度,有效保证患者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使用安全。 2)可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先初步处理、保湿后密闭回收至CSSD进行集中清洗、消毒或灭菌工作。 3)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等在检修前应先经清洗、消毒或灭菌处理。 (2)清洗方法 1)根据器械使用说明要求选择合适的清洗方法,手工清洗适用于精密、复杂器械的清洗和有机物污染较重器械的初步处理,其余大部分常规器械均可选用机械清洗。 2)所有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前,可拆卸部分应最小化、充分打开轴节,以达到彻底清洗目的。 3)手工清洗工具如毛刷等每次使用后,应进行清洁与消毒。 4)内镜、口腔器械的清洗应遵循医院专项管理规定。

宿舍防疫管理制度(详细)

宿舍防疫管理制度(详细) 宿舍防疫管理制度为确保春季开学工作平稳有序,根据上级有关防控的要求,特制定本工作制度。 一、学生管理 (一)学校成立学生体温巡检工作组,学校在学生宿舍出入口处安装红外体温测试仪,坚持晨晚体温检测。 (二)班级加强学生体温巡检工作的教育管理,每班增设一名健康委员,配合巡检工作组的老师作好常规检测,宿管老师必须深入寝室督促学生按时参检,确保不漏检一人。 发现异常人员,巡检老师作好记录,并立即向 ****报告。 (三)毛巾实行一人三巾,被褥一人一套,并定期进行清洗。 (四)使用过的口罩用专门器具收集,统一处理。 (五)进入寝室前先洗手,保持寝室环境清洁、卫生。 (六)不串寝室,不邀请非寄宿学生或其他宿舍同学到本寝室。 (七)禁止到校外就餐、采购食品,严禁叫外卖。 (八)如有不适,第一时间报告宿管员。

二、宿管员管理 (一)综合学校疫情排查情况,进一步核实确认寄宿学生名单,掌握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建立学生健康台账。 (二)在落实晨午检制度、因病追踪制度的基础上,每天对寄宿学生进行回寝晚检,了解学生健康状况。 (三)按规定做好疫情收集,落实“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发现异常情况,第一时间报告。发现发热、咳嗽等可疑症状学生,立即安排隔离,并启动应急预案。 (四)利用广播、宣传栏、电子屏等做好健康教育,安排部署工作,减少不必要的学生会议和集体活动。 (五)按规定做好学生公寓和公共区域清洗、消毒、通风等工作,在学生上课期间,检查所有寝室门窗是否都已打开通风。 (六)保持手的卫生。每次工作完毕,立即用洗手液(或肥皂)在流动的水下洗手或用 75%医用酒精擦拭双手 1-3 分钟。 (七)服从学校安排,自觉做好体温检测和个人防护。 (八)坚守工作岗位,不随意离岗、脱岗。 三、宿舍管理在开学前对学生寝室、公共区域清扫消毒的基础上,以日常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对学生公寓随时进行清洁并定期消毒。

医院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医院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一、人员管理 1、工作人员管理 (1)医院工作人员着装整齐,下班、开会、就餐时应脱去工作服。 (2)医务人员接触患者前后、清洁或无菌操作前、体液风险暴露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摘手套后立即洗手及手卫生消毒。 (3)进入治疗室、换药室等应衣帽整洁、戴口罩,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4)特殊区域的医护人员应相对固定,接触不同传染病患者要根据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2、患者的管理 (1)传染病患者按病种分区隔离,有严重感染及脏器移植的手术病人,应置于单间病房。 (2)儿科、感染科、急诊科应设预检分诊处,疑似传染病应在观察室隔离。 (3)传染病患者及疑似传染病患者的排泄物和用过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未经消毒的物品不得带出病房,也不得给他人使用,病人用过的被服应用双层黄色专用袋包装后再送入洗衣房。 (4)传染病患者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不准互串病房和外出。如需要去其他科室诊疗时,应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出院、转院、转科、死亡后应进行终末消毒。 (5)门诊病人应在指定地点候诊、检查和治疗,不要在门诊各处走动,以防交叉感染。 (6)凡厌氧菌、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菌等特殊感染的病人,应严格隔离。病人用后的器械、被服、房间都要严格消毒,用过的敷料要烧毁。 二、环境管理 1、空气消毒 (1)治疗室、换药室、产房、妇产科检查室、新生儿室及重症监护室等每日紫外线灯空气小2次,普通病房每周消毒1次。特殊情况随时消毒。 (2)病人无法移动(有人)的房间:使用紫外线空气消毒器。 ①预防性消毒:每天定时消毒1---2次,每次2小时。 ②动态消毒:一般在人员流动高峰期间进行开机,持续消毒。关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