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福建省初中化学学业考试大纲

福建省初中化学学业考试大纲

福建省初中化学学业考试大纲
福建省初中化学学业考试大纲

2014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大纲

(化学)

一、考试性质

初中化学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终结性省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是否达到《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规定的学业水平。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

二、命题依据

以《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指导,以《2014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大纲(化学)》为依据,结合初中化学教学实际进行命题。

三、命题原则

贯彻教育部有关中考命题改革的意见,落实省教育厅有关中考命题文件的精神。命题时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导向性:正确发挥考试对教学的导向作用,凸显学科特点、加强实验教学,引导教师改进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提升科学素养。

2.基础性:面向全体学生,加强考查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科思想与方法,考试内容应注意选择学生熟悉的、发生在身边的化学问题和对学生后续学习有用的知识。

3.时代性:关注初中化学与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考查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和化学学习能力。

4.开放性:适当增加开放性试题,做到试题形式、思维过程、答案标准多样化,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5.科学性:严格按照命题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命题,控制主、客观题比例,把握试卷的长度,留给学生充分思维和解答的时间。试题要科学、严谨,避免出现知识性、技术性的错误。

四、内容目标

(一)对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

1.获取信息的能力

能够通过对简单的化学事实(实验现象、模型图表及自然界、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准确提取有效信息,并与已有知识整合的能力。

2.分析和解决(解答)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

(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简单的化学现象进行解释的能力;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简单的化学问题进行推理与判断的能力;

(3)能够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与结果,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的能力。

3.化学实验与探究的初步能力

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与要素,了解观察、实验等基本方法,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具有设计简单化学实验方案,并能完成一些简单化学实验的能力。

(二)对学习目标的要求层次

1.认知性学习目标的水平

A:知道、记住、说出、列举、找到

B:认识、了解、看懂、识别、能表示、懂得

C:理解、解释、说明、区分、判断、简单计算

2.技能性学习目标包含“模仿操作、初步学习”到“独立操作、初步学会” 两个由低到高水平的要求。

3.体验性学习目标可有机结合认知性学习和技能性学习内容进行考查。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科学探究

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校实际,安排和组织学生至少完成下列化学实验:

1.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2.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3.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4.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

5. 燃烧的条件

6.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7. 溶液酸碱性的检验

8. 酸、碱的化学性质

身边的化学物质

五、考试形式、时间

闭卷笔试(卷面分值: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和实验操作考试。

六、试题难度

合理安排试题难度结构,试题易、中、难的比例约为8:1:1。考试合格率达80%。

七、试卷结构

试题题型比例:选择题约30%(30分),非选择题约70%(70分)。

八、试题示例

【例1】食品安全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做法对人体健康无害的是()。

A.做馒头时加入适量的纯碱

B.发霉的大米淘净煮熟后继续食用

C.烹调时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作调味品

D.过量食用蛋白质、糖类、油脂含量很高的洋快餐

[答案] A

[说明]本题以化学物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为背景,认识掌握化学知识能帮助人们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纯碱能与面粉发酵时产生的酸反应产生CO2,使馒头既松软又减少酸度;霉变大米产生的毒素(如黄曲霉素)经淘洗、煮熟仍无法消除;亚硝酸盐对人体有害,不能替代食盐作调味品;过量食用蛋白质、糖类、油脂不利于人体健康。

本题的考点均为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属于容易题。

【例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电解氯化钠的水溶液,不可能得到的生成物是()。

A.KNO3 B.H2 C.Cl2 D.NaOH

[答案] A

[说明]本题以电解氯化钠水溶液为载体,考查学生运用元素观和质量守恒定律对物质的变化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组成物质的元素不会发生变化。电解氯化钠水溶液的生成物中不可能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

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及元素观的理解,解题时需有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例3】下图是化学实验室里的常见装置和仪器,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种方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这种方法的氧气制备装置是 (填序号)。

(2)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所需最合适的导管是(填序号),收集氧气前,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尽的操作是。

[答案](1)2H2O2 2H2 O+ O2↑;B(或其它合理答案)

(2)C;将集气瓶装满水

[说明] 本题较全面的考查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侧重检测学生的化学实验基本技能。

初中化学学习两种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考生可任选一种答题,体现适度的开放性。学生如果亲自动手做过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实验,则对所需最合适的导管和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尽的操作有深刻的印象。

本题考点均是初中化学实验重要内容,属于容易题。

【例4】小政同学在复习Ca(OH)2化学性质时,归纳出了Ca(OH)2

与其它物质间相互反应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图中“——”表示相连

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1)若X与其它三种化合物的物质类别不同,则X可以是

(填物质类别)。

(2)根据右图所示的物质间关系,写出其中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②。

[答案](1)氧化物(2)①Na2CO3 + Ca (OH)2 = CaCO3↓+ 2 Na OH

②Ca (OH)2 + 2HCl = CaCl2 +2 H2O

[说明]本题以Ca(OH)2为核心物质,考查物质的分类观、相关元素化合物知识以及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转化关系,侧重检测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分析、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

X与 Ca(OH)2、Na2CO3、HCl的物质类别不同,且能与Ca(OH)2发生反应,可推断出X可以为CO2等氧化物,根据 Ca(OH)2与CO2、Na2CO3、HCl之间的相互关系,可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本题综合考查了酸、碱、盐、氧化物的性质,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属于中等难度题。

【例5】新闻报道《河北秦皇岛:小雨引“燃”一车电石》很好地说明水可“引火”。该报道称:5月9日傍晚,一辆储运电石的汽车因未做好防水工作,行驶过程中天降小雨,引发车厢着火……已知:电石(CaC2)不可燃,与水接触剧烈反应产生乙炔(C2H2)。

(1)电石与水反应属于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2)电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2+2H2O=X+C2H2↑,其中,X的化学式为。

(3)根据上述信息,请从物质组成和化学性质角度,说说你对乙炔气体的认识(各一条)。

答:组成;性质。

(4)根据上述信息,你认为应该如何保存电石?答:。

[答案] (1)放热(2)Ca(OH)2 (3)乙炔由碳、氢元素组成(或其它合理答案);乙炔具有可燃性(4)密封防水(或其它合理答案)

[说明]本题以新闻报道《河北秦皇岛:小雨引“燃”一车电石》为试题情景,通过对电石性质探究,考查化学反应中物质能量的变化、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组成、物质性质和应用等知识,检测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分析、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断电石与水的反应产物之一X为C a(O H)2。电石不可燃,但是小雨却引发电石着火,因此可推测该反应的另一产物乙炔具有可燃性,且电石与水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使乙炔达到着火点发生燃烧。针对电石的这一性质,保存时应采取“密封防水”等措施。

本题需要学生综合较多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要求具有较高的学习能力,属于稍难题。

【例6】如图是市场充气包装的食品,它使用的是什么气体呢?某兴趣小组对此进行了研究。

(1)经访问有关人员,了解到这样包装的目的是为了防止食品

挤压变形或食品腐败,且从经济性、环保等因素考虑,工厂使用的

包装气体是空气或空气的成分之一。请你以此调查结果为依据,对

包装气体的成分提出三种猜想,并说明你猜想的依据:

..

体是。

(3)空气

[说明]此题取材于学生的身边事物,通过对保存食品所填充气体的探究,将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科学素养的考查置于探究问题的情境之中,体现了化学问题来源于生活的要求。检测学生的分析和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及化学实验探究的初步能力。

该气体可能是空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或稀有气体中的一种,空气或氧气不能防腐,只能防止食品被挤压变形;二氧化碳、氮气或稀有气体不仅防止食品被挤压变形且防腐。根据二氧化碳、氮气等气体的性质可设计出检验该气体的实验方案,填写相应的实验报告。结合题给信息,从获取难易和经济的角度对保存食品所填充气体做出最合理的的选择。

本题综合性强,需要考生具有一定的探究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属于稍难题。

【例7】根据下图所示的信息计算:

(1)加入的稀硫酸质量为 g 。 (2)所用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

(化学方程式:2KOH + H 2SO 4

K 2SO 4 + 2H 2O )

[答案] (1)24.5

(2)解:设所用稀硫酸溶质的质量为x H 2SO 4 +2KOH K 2SO 4 + 2H 2O

98 112 x 56 g ×10%

11298=%

1056 g x x = 4.9 g

所用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 =

g

g

5.249.4 × 100% = 20% 答:所用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说明]本题利用图示的方式设题,考查中和反应、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计算基本技能。同时,检测学生的获取信息能力。

分析图示信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所加稀硫酸的质量为24.5g 。参与反应的氢氧化钾的质量为5.6g ,根据化学方程式可计算得出硫酸的质量分数为20%。

本题综合考查初中化学有关计算,属于中等难度题。

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考试

《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初级中学) 一、试卷分析 教资统考主要考查的是教师对所教授学科的教材的熟悉程度,包括学科知识运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四部分。2016年上半年教资考试与往年所不同的是(1)选择题的编排顺序有所不同(前10道选择题全部是化学专业知识,后10道题目全是教学论题目)。(2)化学专业知识题量增加,难度与往年类似。 以下表格是以2016年上半年初中教资考试的真题与考纲对比统计: 真题与考纲对比统计 考纲 真题模块比例题型分值比例合计学科知识运用 30% 单项选择题3020.00%28.67% 简答题138.67%教学设计 30% 单项选择题 6 4.00%32.00%简答题128.00%教学设计题 3020.00%教学实施 30% 单项选择题2114.00%27.33%案例分析题2013.33%教学评价10% 单项选择题3 2.00%12.00%诊断题1510.00%合计100% 单项选择题40%非选择题60% 150 100% 单项选择题40%非选择题60% (一)题型题量 题型题号题量分值总分 考试时间 单项选择题1~202060150 120 简答题21~22225诊断题23115案例分析题24120教学设计题25 1 30 (二)考点分布 1.化学专业知识考点分布 分析历次真题发现化学专业知识只出现在选择题中,分值在9~21分徘徊,几年占比尤其高,占了30分,以初高中知识为主,大学知识一般只考察1道题;以下是关于化学专业知识的考点分布及对比表,从表中可以充分证明“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可以根据图表对重点考查内容重点复习。

化学校本课程

岞山中心校 化学校本课程教材 趣味化学实验

课程说明 你看见过胶冻能燃烧、无水有冰袋、消字密无痕、水下百花开等现象吗?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你想亲自来动手试一试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请你走进《趣味化学实验》这个小天地吧!在这些富有情趣的化学实验中,你不仅能复习巩固化学知识,而且能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丰富课外生活,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最终增进化学科学素养。 《趣味化学实验》课程安排为十个课时的内容,涵盖了贴近学生生活以及现实所学内容的简单实验,以让学生更多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每个课时内容大致分为:背景知识、实验原理、实验用品、实验步骤、问题思考、相关以及扩展实验几大部分。 目录 趣味化学实验一:制作“叶脉书签” (3) 趣味化学实验二:模拟酸雨腐蚀岩石的过程 (5) 趣味化学实验三:自制酸碱指示剂 (6) 趣味化学实验四:化学“冰箱”与冰袋 (8) 趣味化学实验五:指纹鉴定以及检验加碘食盐中的碘元素 (11) 趣味化学实验六:水下公园 (14) 趣味化学实验七:豆腐中钙质的检验 (16)

趣味化学实验八:食物中常见元素的测定 (20) 趣味化学实验九:铝器表面刻字以及制备可燃的“胶冻” (22) 趣味化学实验十:合成香精 (24) 趣味化学实验十一:消字灵的制作 (29) 趣味化学实验一:制作“叶脉书签” 制作原理: 叶片的叶肉部分容易腐烂降解,而叶脉非常坚韧,能构成各种形状比如网状、扇形、弧形等结构,以支持叶片。选取具网状脉的植物叶片,用氢氧化钠等碱溶液加热煮沸,可以水解掉叶肉等部分,仅剩下网状脉,再利用过氧化氢的强氧化性将叶脉漂白,一件精美的叶脉书签便制作成功了。 工具材料: (1)5-10%的氢氧化钠溶液,5%的过氧化氢溶液; (2)电热套、烧杯(多个)、瓷盘、旧牙刷、镊子、水彩色; (3)采摘新鲜的具网状脉的植物叶子,如白玉兰、杨树、白蜡等。 制作步骤:

(完整word版)上海初中化学考试大纲

上海初中化学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一、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1、知道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及它们的区别和联系,能从原子、分子的角度来认识物质的构成,为进一步从本质上认识物质的变化打下基础。 2、识记元素的概念,分析物质的元素组成,并能判断元素的存在形态。 3、知道地壳中、大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和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4、学会分析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5、知道同素异形体和同素异形现象的概念,识记碳元素的一些常见的同素异形体以及氧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二、化学用语 1、熟练书写常见的21种元素的符号和名称 2、识记常见的原子团的符号和名称:铵根、硝酸根、氢氧根、硫酸根、碳酸根。 3、知道化合价的概念,熟记常见的元素和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只要求掌握碳和铁的可变价)能熟练运用元素的化合价,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能应用元素的化合价判断化学式的正误。 4、能根据物质的化学式求所含元素的化合价, 5、知道化学式方程式的意义和读法;能根据化学反应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并能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 三、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质量守恒定律 1、知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和它们的本质区别,会判断比较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知道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做出判断。 2、学会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各类反应,理解化合、分解、、置换和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并能作出判断。 3、知道中和反应的概念、中和反应放热,理解中和反应过程中常见指示剂颜色的变化。能书写常见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理解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概念和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学会从得氧、失氧角度判断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和氧化剂、还原剂。 5、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意义。 四、溶液 1、认识自然界中的物质常以某种分散系的形态存在。溶液是一种重要的分散系,在生活、生产、和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2、初步理解溶液、溶质和溶剂的概念及它们的相互关系,常识性了解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并知道它们跟溶液的区别。 3、初步体验自然界中充满“物质溶解成溶液,溶液中析出溶质”的现象。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掌握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知道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 4、了解固体溶解度的概念,理解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并能利用溶解度曲线查出不同温度下某种物质的溶解度。 5、知道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 6、知道影响晶体和结晶的概念,并能记住几种典型的结晶水合物(胆矾、碳酸钠晶体)的俗名和化学式。能正确描述加热硫酸铜晶体时的现象,正确写出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7、知道过滤和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范围。 8、理解溶液浓度的概念。

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 究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随着人们对新课程观的理解,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学校和教师应该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教科书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唯一的课程资源了。所谓课程资源是指富有教育价值的、能够转化为学校课程或服务于学校课程的各种条件的总称,它包括教材以及学校、家庭、社会中所有可资利用的、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人力、物力与自然资源。一、努力开发学生中的课程资源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反复强调:学生是教育最重要的力量,如果失去了这个力量,教育也就失去了根本。因此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的重要资源。首先,学生的经验是一种资源。学生的经验实际上就是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认知结构和社会阅历等,这是我们教学的起点,因为新知识的获取必须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其次,学生的兴趣也是一种资源。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把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兴趣结合起来,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次,学生的差异也是一种资源。差异普遍存在于学生中间,它会导致两种不同的情况:冲突和共享。学生之间会因为差异而形成冲突,但是如果引导得好,学生则可以共享差异,在差异中丰富和拓展自己。通过以上对学生资源内涵的分

析,我们在具体开发化学课程资源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实践证明,在化学实验中,学生自己动脑设计的实验、动手制作的仪器,其体验要比教材设计的理想实验、教师提供的成套仪器来得更深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是学生可以亲身体验的探究活动,就不要用教材中的实验或教师的经验来代替。比如一些实验的设计、药品的选择、仪器的安装等,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自制仪器代用品(如用废弃的饮料瓶或小药瓶作为反应容器)、自选低成本药品(如用贝壳或鸡蛋壳代替碳酸钙,用食用碱代替碳酸钠),这样不仅可以消除实验的神秘感,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训练学生的实践技能,还可以降低课程资源成本,培养学生的节约与环保意识。 2. 善于利用学生的社会生活信息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善于把学生已经掌握的和能够发现的信息作为课程资源,以使教学内容更丰富、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如:调查家庭中金属废弃物的种类和数量,分析回收利用金属废弃物的价值和可能性,提出具体的可行性方案等。 3. 善于利用学生个性化的思维方法和多样化的探索成果学生的思维方法可能千差万别,教师应尊重和珍惜每个学生充满个性的思维方法,并善于把这些思维方法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加以利用。比如化学计算、物质鉴别、物质合成等大都存在着一题多解的情况,学生在解决这类问题时,不乏有很多的

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证

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教师资格笔试马上就要来,以下结合《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的大纲要求,梳理如下的重点考查内容,期望对学员的学习有所帮助。 中学化学教师资格证笔试分为初中、高中两个阶段,但都需要考查《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在《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大纲的化学学科知识运用能力考试目标中,做出了如下要求:“准确理解《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初中阶段为《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实施建议,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具有运用化学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分析历年的笔试试卷发现,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的真题,

都非常注重考查考生对于课程准确内容的考查,主要通过选择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等形式进行考查,因此将《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教学建议进行简要分析。 1.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全面发展科学素养。在这一建议中,需要考生明确的是,化学教学的主要宗旨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既要求学生能掌握必要的科学知识,又要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并能在一定程度上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探索、创新,在学习的过程中,认同化学等科学对人类发展的重大意义,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积极学习,发展自己。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学目标的设计对引导学生的重要作用,需要做到: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且三个维度目标之间应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充分体现学生发展是一个持续进步的过程,依据“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针对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不同阶段,设计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目标;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及明调整,使单元或课时教学目标的设计具有更强的指向性。 2.设计科学探究活动,加强实验教学。在这一建议中,需要考生明确的是,科学探究对于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发展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而且在教学中,可采用的探究教学方式也多种多样,比如可以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交流和讨论,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为,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评价能力;实验也是重要的探究活动,既培养了学

江苏省中考化学考纲

中考化学考试大纲 学生比较熟练地应用常见的化学基本用语,学会认识身边重要物质的化学性质,理解一些重要的化学定律和原理,一半过程和方法,体验和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初步学会和练习一些常用的化学实验技能,基本的化学计算技能,以形成积极,勤奋,乐观向上的科学人生观,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打好基础。 考试内容分六大块: 一、熟悉化学基本用语 1规范书写常见元素符号B 2元素符号的意义,钙铁锌等元素与人体健康A 3元素的简单分类,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A 4根据常见化合价正确书写常见物质化学式C 5化学式的意义B 6书写配平常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 7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知道化学计量数的意义)B 8常见离子符号及其意义B 9电离,盐酸,氢氧化钠,氯化钠的电离方程式A 二、认识身边化学物质 1空气的主要成分A 2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A 3氧气主要用途A 4氧气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C 5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C 6纯碱,小苏打等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A 7石灰石的主要成分和性质,生石灰和熟石灰的生成,性质及其用途C 8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A 9水的组成,纯水与矿泉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B 10水是最重要的溶剂,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B 11溶解现象,酒精,汽油等常见的溶剂B 12溶液的主要性质B 13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A 14常见的乳化现象A 15结晶现象A 16常见金属的物理特性及其应用B 17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B 18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A

19常见的金属和氧气的反应C 20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B 21常见金属(铁,铝等)矿物A 22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C 23改良金属性的重要性,生铁和钢等重要的合金A 24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回收金属的重要性A 25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认识酸碱的腐蚀性C 26酸碱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A 27食盐硫酸铜等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A 28常见化肥的名称和作用A 29生活中的有机物:甲烷,乙醇,乙酸,甲醛A 30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A 三、揭示微观粒子奥秘 1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A 2原子时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A 3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A 4同一元素的原子核离子可以相互转化B 5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B 6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A 7钠原子,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A 8钠离子,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A 9物质的多样性A 10简单辨析物质类别:混合物与纯净物,化合物与单质,常见的酸碱盐和氧化物A 11物质的三态及其变化A 1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B 13形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的观点C 14形成物质是变化的观点B 15形成物质是微粒构成及其运动和变化的观点B 16化学变化时伴随着能量变化C 17通过化学反应获得能量的重要性B 18催化剂的作用A 19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C 20用基本反应类型解释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一些现象B 21用金属活动性徐鼠标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判断B 22定性讨论简单过量问题C 23人们如何利用化学反应改善和提高自身生活质量A 四、学会简单计算 1利用相对原子质量进行相对分子质量的简单计算C 2利用相对原子质量进行物质元素组成的简单计算C 3看懂某些商品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A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汇编

学习-----好资料 《化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xx 寒假期间对《化学课程标准》进行了细致阅读,深刻体会到课程标准虽是小身材,却是大容量。我的主要收获有以下四个下方面: 一、提供给学生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基本技能 义务教育阶段的特点决定了化学课程必须的基础性:从身边的常见物质入手,认识物质的微观构成,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认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新课程十分重视学生的可接受性,化学计算更多地要求学生从量的角度去了解化学变化的涵义,避免烦琐的数学运算。 二、突出化学与生活、社会和技术的密切联系 新的化学课程突出关注社会现实,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已有的实际经验提炼学习素材。课程内容涉及空气污染及防治、水资源保护、无土栽培、金属冶炼和利用、废弃金属加收、化肥鉴别、酸雨来源及危害、土壤改良、石油加工、海水淡化、合成材料、微量元素等多方面的化学知识和活动要求,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三、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化学课程力求改革以“教材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倡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学习知识、技能和方法。在内容标准“活动与探究建议”栏目中设置了大量的探究课题,以实现“力求生动、真实、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多样的科学探究和实践活动情境,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四、建立着眼于学生发展的新的评价体系 1/ 2

新的化学课程明确提出“既要评价学生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更应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积极倡导多元化的评价,重视学生自我评价。 我们要搞好自己的课堂教学,必须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的要求,按照要求确定教学目标,不拔高,不降格。组织教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心中有学生,面向全体学生,采取措施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努力实现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 更多精品文档 2/ 2

2016教师资格考试试题:初中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一)

2016教师资格考试试题:初中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Na:23 Ca:40 Ba:137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7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每小题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答案序号填在下表相应题号的空格内。 1.2013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一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二十六届“中国水周”。 联合国确定今年 “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合作”(Water Cooperation)。下列跟水有关 的变化中没有化学变化的是 A .水的净化 B .太阳能分解水制氢气 C .海水晒盐 D .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2. “低碳” 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要求的是 A .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C .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 D .尽量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 3.下列图示的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4.用右图装置可以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下列关于该 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棉花会变蓝 B 粗铜丝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C 产生的二氧化碳可用生石灰干燥 D 能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5.今年4-5月同学们将要参加全市的中考实验技能考查,让同学们切身体会到规范操 作的重要性。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A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中,收集好气体后应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再停止加热 B .“粗盐的提纯”实验中,过滤时将悬浊液直接倒人漏斗里 C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中,多余的药品应放回原瓶 D.“探究碳酸钠的性质”实验中,测定溶液pH 时应先将试纸湿润 6.小玲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生活中的化学校本课程纲要

《生活中的化学》校本课程纲要 宁安市第三中学刘爱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学作为自然科学与生物、材料、能源等从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促使化学研究领域极大地拓展,化学新成就不断涌现,已成为高科技发展的强大支柱,化学作为初中科学教育的重要领域之一,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具有深厚的物质基础,可以扩大学生知识面,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化学素养。 一、课程说明 本课程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本课程为任意选修课,适合九年级学生选修。本课程需用16课时完成教学任务。修满并考核合格获1学分。 二、课程目标 以《课程标准》为指导,结合我校实际,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学会交流,在合作中学习;学会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懂得生活,成为生活的主人。 1、着重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发现、提出问题,研究、解决问题过程,问题的创新意识与学习能力。不从心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主体性地判断和更好地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在查阅资料、实际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研究,不断创新,体味其中的乐趣 3、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 4、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 生活中的化学: 食盐的实用价值日用洗涤剂与人类健康用燃烧法鉴别各种纤维水壶巧除垢服饰除污小窍门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节约用水项目的活动调查我市水资源状况,水污染来源参观自来水净化厂,调查常用水的净化方法水与人体的关系鸡蛋壳上刻字农村使用沼气的探究,及发展前景调查常用化肥对环境的影响利用紫牵牛花、紫苷蓝、花心萝卜等自制酸碱指示剂查阅资料:了解醋的功效;牙膏中的化学;油条中的化学调查塑料造成的污染探究干煤和湿煤,哪个好烧日用洗涤剂与人体健康调查生石灰的的制取 四、教学建议 (1)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教师是课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努力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出发,学生自主选择课题进行研究,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自信心;鼓励学生通过合作、体验、实践、讨论等方式,发展综合能力;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自主解决问题。 (2)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的氛围。

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化学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学科专业基础 一、无机化学 (一)物质结构 1了解原子结构有关术语和概念。2了解四个量子数的意义和相互关系。3了解原子结构和周期系的关系。4了解共价键理论、杂化轨道理论,会用上述理论确定常见共价 小分子的杂化类型、分子构型和基本性质;了解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并 确定常见共价分子的空间结构。 5了解分子间力、氢键的概念和应用。6了解七大晶系和十四种晶格。 (二)热力学和化学平衡 1了解状态函数的概念和特性,了解U、H、S 等的概念和性质。 2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盖斯定律;了解用H、G和S求算标准 状态和非标准状态下体系的H、S 和G的方法。 3了解吉-赫公式的计算和应用,会用其判断反应自发进行的方 向、程度。 4了解化学反应等温式的意义和用途,应用公式rG = -RTlnK进 行有关计算。 5掌握化学平衡的概念,理解平衡常数的意义及多重平衡的规 则。 151 6了解酸碱理论的发展概况,掌握酸碱电离和酸、碱质子理论。 7了解同离子效应、盐效应的概念和应用。 8了解缓冲溶液的组成、原理。 9掌握Ksp的意义及浓度积规则,掌握Ksp与摩尔溶解度(S)的 关系、换算及Ksp 的有关计算。 (三)化学反应速率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表达方法。 2了解反应速率方程、初始速率法、浓度与时间的定量关系。 3了解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Arrhenius 方程式及其应用。 4会用活化分子、活化能(Ea)解释温度、浓度(压力)和催化剂对 反应速率的影响。 (四)氧化还原和电化学 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基本概念和氧化数法、电子法配平氧 化还原反应式。 2理解电极电势(渍)的意义,了解用渍判断氧化剂、还原剂的强 弱,选择适当氧化剂、还原剂的方法。 3能用(渍)计算并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和程度的方法。(用 公式lgK=nE/渍0059)。 4能运用Nernst 方程进行简单的计算。 (五)配位化合物 1了解配合物的基本概念。 2能用杂化轨道理论判断常见配合物的杂化类型、分子构型、稳 定性、磁性等。 3理解配合物稳定常数K稳的意义并进行有关计算。 (六)元素部分 1了解主族元素、副族元素的特性。了解金属的通性。 2掌握常见元素:卤素、氧、硫、氮、磷、碳、硅、硼、铝、铜、银、金、

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人教版)

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侧重于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能的关系,以及物质转化的规律和调控手段。今天,化学已发展成为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和能源科学的重要基础,成为推进现代社会文明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并正在为解决人类面临的一系列危机,如能源危机、环境危机和粮食危机等,做出积极的贡献。 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 一、课程性质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能从化学的视角去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方面的有关问题,了解化学制品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去治理环境污染,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化学资源;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使学生在面临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挑战时,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学的决策。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应该体现启蒙性、基础性。一方面提供给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有关的社会现象。 二、基本理念 1.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 2.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科学素养,同时又注意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 3.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5.使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认识化学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人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相信化学为实现人类更美好的未来将继续发挥它的重大作用。 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既考核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又注重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还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力求使更多的学生学会反思和自我评价。 三、设计思路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四个部分,如下图所示: 1.依据国际科学教育和化学课程改革的趋势,以及国内化学课程的现状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标准》确立了化学课程改革的重点: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强化评价的诊断、激励与发展功能。 2.化学课程通过化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来体现对未来社会公民科学素养的培养,据此制定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具体目标。 3.《标准》一方面强调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在内容标准中对各主题

2017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化学》(初级中学)真题及参考答案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 (初级中学) ◇本卷共分为5大题25小题,作答时间为150分钟,总分150 分,90 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 [单选题] 向某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生成白色沉淀,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使溶液呈碱性).又有白色沉淀生成:再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又生成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含有的离子可能是() 参考答案:B 2 [单选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日常生活中无水乙醇常用于杀菌消毒 B.绿色食品是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食品 C.目前加碘食盐中主要添加的是Kl03 D.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包括N0、S02、C0、C02 参考答案:C 3 [单选题] 下列反应中氯元素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的是( )。

参考答案:A 4 [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参考答案:B 5 [单选题] 下列物质中常用作于电池电极材料的是( )。 A.石墨 B.金刚石 C.铂 D.大理石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解析:干电池的电极材料,一般为碳棒和锌桶,充电式的一般为镍、镉。故本题选A。 6 [单选题] 下列氢氧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 )。 A.KOH B.NaOH C.LiOH D.CsOH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解析: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碱性增强,所以碱性顺序:,故本题选D。 7 [单选题] 欲除去混在苯中的少量苯酚,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A.加入FeCl,溶液后,过滤 B. B.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振荡,静置后分液 C. C.加入过量溴水.过滤 D. D.加入少量水,充分振荡,静置后分液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解析:铁离子与苯酚生成的络合物与苯互溶,不能将二者分离,并引入新的杂质.A项错误:苯中混有苯酚,加入氢氧化钠后生成可溶于水的苯酚钠,但苯不溶于水,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B项正确:加过量溴水,生成三溴苯酚。三溴苯酚和溴都能与苯互溶,不能将二者分离.并引入新的杂质。C项错误:苯和苯酚是混合液,加水不能将二者分离,并引入新的杂质,D项错误。故本题选B。 8 [单选题] 普拉西坦是一种改善记忆、抗健忘的中枢神经兴奋药,其结构简式如图l所示。下列关于普拉西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B.它既有酸性,又有碱性 C.它的二氯取代物有两种 D.分子中C、N、O均处于同一平面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解析:普拉西坦含有肽键,可以水解,A项正确;分子中不含有羧基,不具有酸性,B 项说法错误;被取代的两个氯原子可以在相同的碳原子上,也可以在不同的碳原子上,在相同的碳原子上有两种不同的位置.在不同的碳原子上有六种不同的位置,则二氯取代物有8种,C项错误:分子中含有饱和碳原子,且氨为三角锥形结构,所以分子中C、N、0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D项错误。故本题选A。 9 [单选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铁是具有银白色光泽的金属 B.铁制品在潮湿空气中易生锈 C.铁矿石冶炼生铁、生铁冶炼成钢都是化学变化 D.生铁是纯铁,钢是含碳量在0.03%~2%的铁合金 参考答案:D

生活中的化学校本课程纲要

《生活中的化学》校本课程纲要 化学组永平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学作为自然科学与生物、材料、能源等从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促使化学研究领域极大地拓展,化学新成就不断涌现,已成为高科技发展的强大支柱,化学作为初中科学教育的重要领域之一,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具有深厚的物质基础,可以扩大学生知识面,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化学素养。 一、课程说明 本课程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本课程为任意选修课,适合九年级学生选修。本课程需用16课时完成教学任务。修满并考核合格获1学分。 二、课程目标 以《课程标准》为指导,结合我校实际,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学会交流,在合作中学习;学会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懂得生活,成为生活的主人。 1、着重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发现、提出问题,研究、解决问题过程,问题的创新意识与学习能力。不从心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主体性地判断和更好地解决问题

的素质和能力,在查阅资料、实际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研究,不断创新,体味其中的乐趣 3、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 4、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三、课程的主要容 生活中的化学: 食盐的实用价值日用洗涤剂与人类健康用燃烧法鉴别各种纤维水壶巧除垢服饰除污小窍门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节约用水项目的活动调查我市水资源状况,水污染来源参观自来水净化厂,调查常用水的净化法水与人体的关系鸡蛋壳上刻字农村使用沼气的探究,及发展前景调查常用化肥对环境的影响利用紫牵牛花、紫苷蓝、花心萝卜等自制酸碱指示剂查阅资料:了解醋的功效;牙膏中的化学;油条中的化学调查塑料造成的污染探究干煤和湿煤,哪个好烧日用洗涤剂与人体健康调查生灰的的制取 四、教学建议 (1)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考试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化学是在_原子___、__分子____水平上研究物质的___组成____、结构、_性质____及其____应用___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 2.在化学教学中应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初步认识___化学与环境______、_ __化学与资源_____、化学与人类健康的关系,逐步树立科学发展观。 3.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为每一个学生提供__平等____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___化学基础知识______、___技能_______、__ _方法和态度___,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___科学素养___,同时又注意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4.对课程目标要求的描述所用的词语分别指向__认知性_____学习目标、_技能性____学习目标和__体验性____学习目标。 5.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包括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 实施建议四个部分。 6.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学习,学生要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逐步树立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 7.要依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心理发展水平和全面发展的需求选择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内容,力求反映化学学科的特点,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 8.课程内容是《课程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内容包括 5 个一级主题和19 个二级主题。 9. “物质构成的奥秘”这一主题旨在帮助学生用微粒的观念去学习化学,通过观察、 想象、类比、模型化的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 10.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它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 11.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体现了化学学科发展的趋势。对物质组成的微观研究和定量研究使化学逐步成为在实验和理论两个方面都获得迅速发展的一门自然科学。 12.科学探究既作为学习的方式,又作为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必须落实在其他各主题的学习中,不宜孤立地进行探究方法的训练。对科学探究学习的评价,应侧重考查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实际表现。 13.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 14.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__科学素养_________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___基本过程_____和__方法______,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__基础知识_____和___基本技能______。 15.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指的是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都得到和谐发展。 16.为了使单元或课时教学目标的设计具有更强的指向性,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 动。 17.化学与社会生活实际有着广泛而紧密的联系,教材编写既可以从实际问题中引出化学学习内容,也可以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展开学习,还可以将化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景。 18.教材编写要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初中学生以经验型的逻辑思维为主,理解抽象的概念和结论往往要借助生动直观的形象和已有生活经验的支持。 19.评价目标必须与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相吻合。评价既要考核学生知识与技能 掌握的程度,又要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还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 20.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学业评价,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应严格根据本标准来确定评价的目标、测评的范围和方式,以确保学习目标、教学要求和学业评价之间的一致性。 二、单项选择题 1.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体现(A)性。 A.基础性 B.科学性 C.整体性 D.综合性 2.不属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认识几种化学反应”这个二级主题的标准的是(B) A.初步认识常见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能用于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 B.了解人们如何利用化学反应改善和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 C.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置换反应进行判断,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 D.知道利用化学变化可以获得新物质,以适应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3.在下列对课程目标要求的描述所用的词语中,按水平从低到高排列的是(C) A.说明了解记住 B.体会感受增强

2018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化学面试真题汇总

初中化学面试真题 一、初中化学《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 (一)真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全球平均温度逐年升高……全球变暖与大气中哪种气体浓度的上升有着密切的联系? 【学生回答】二氧化碳。 【教师引导】大气中CO2来源与哪里,为什么会引起全球变暖,这对于我们的生态环境有哪些影响?这节课共同学习《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 环节二:讲授新课 【多媒体展示】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图

【提出问题】自然界中有哪些产生二氧化碳的行为、有哪些消耗二氧化碳的行为。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二氧化碳的生成途径和消耗途径:人和动物的呼吸,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都会产生二氧化碳,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却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因此,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 【多媒体播放】实验:“模拟生物圈的实验”。 【学生回答】地球在吸收太阳辐射的热量的同时也会向外辐射热量,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吸收地球向外辐射的部分热量,也会将部分吸收的热量辐射回地球,这样就不会造成地球表面的温度过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稳定,地球表面的温度恒定或者变化不大。但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之后,这种效应会加强,因此会引起地球表面温度升高。 【提出问题】温室效应加剧,对我们生态环境的有哪些影响?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1.海平面上升,部分岛屿、居住地会被淹没; 2.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 3.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 4.动物们失去栖息地。 【提出问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减小“温室效应”的危害?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1.减少矿物燃料的燃烧; 2.使用清洁能源; 3.植树造林; 环节三:练习巩固 1.导致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是( )。 A.制冷工业 B.森林遭破坏 C.大量使用矿物能源 D.新能源的使用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请学生说一说这节课学到的知识,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的生成途径以及消耗途径;温室效应的危害以及措施。 布置作业: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形成温室效应的气体都有哪些。 【板书设计】 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 一、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1.生成途径

初中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讲课讲稿

初中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

初中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 摘要:校本课程理念的出现弥补了国家课程难以全面适应学生发展的缺点。对于初中化学学科,校本课程已成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化学校本课程建设的重点要放在培养学生化学能力和开拓学生视野上,在内容上要包含化学学科知识和化学学习方法,形式上要贴近生活实际,重点培养学生利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化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和信息时代随之来临。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提出:改革单一的课程管理模式,实施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管理的建议,增设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应用符合新课程标准教学理念的要求,不仅能教会学生相关的文化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个性,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新时代的化学教学开辟了新的方式。校本课程作为教育改革的产物,已逐渐成为很多学者研究的焦点。“什么是校本课程”“为什么要推行校本课程”“如何实施校本课程”都响应了新课改要求,是实施三级课程管理首要解决的问题。 一、化学校本课程概述

校本课程是指教师和学校根据本校的特色,在学校内部开发的一种新的课程板块,化学作为一门科学,是学校科技特色的重要体现。初中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满足了学生的目前发展需求,还对学生的终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化学是目前中考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科目,很多学校都非常重视化学校本课程的建设,但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建设的过程中,因随意性太大、没有明确的目标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更像是一种科普活动。 二、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价值 1.贴近学生实际,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初中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是由学校教师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发的,它不同于国家和地方的课程,它更符合自己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进行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初期,要对学生的化学掌握状况进行充分了解,把握学生的兴趣,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化学校本课程面对的仅仅是本校学生,涉及面小,能够为学生量身定做适合的学习模块,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发展。例如,在学习“化学与生活”的相关内容时,校本课程能让学生亲身体会到所学的各种化学物质,从而提高其对化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2.促进化学教师专业成长

(完整word版)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新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 一、课程性质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体现启蒙性和基础性。 三、设计思路《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四个部分,如图1所示。 1.依据国内化学课程的现状、国际科学教育和化学课程改革的趋势,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提出化学课程改革的重点如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强化评价的诊断、激励与发展功能。 四、关于目标要求的说明 《标准》对目标要求的描述所用的词语分别指向认知性学习目标、技能性学习目标和体验性学习目标。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他们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学习,学生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得到发展。 一、知识与技能二、过程与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包括5个一级主题,每个一级主题由若干个二级主题(单元)构成。 一级主题二级主题 科学探究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 身边的化学物质我们周围的空气、水与常见的溶液、金属与金属矿物、生活中的常见化合物 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物质的多样性、微粒构成物质、认识化学元素、物质组成的表示 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认识几种化学反应、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与能源、资源、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利用化学物质与健康 化学与社会发展 保护好我们的环境 每个二级主题从“标准” “活动与探究建议”两个维度对学习内容加以说明。 “标准”规定了学习本课程所要达到的最基本的学习要求。 “活动与探究建议”中所列举的活动不要求全盘照搬,在教材编写或教学时可依据实际情况选择应用,也可以增补更适当的探究活动。其中的实验探究活动应尽可能鼓励学生主动去完成;综合性较强的探究活动要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协作完成,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同工作能力。 每个二级主题还提供了一些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为教学设计提供一定的线索。教材编写者和教师还可以选用其他的素材,创设更生动的教学情景。一、科学探究 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它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既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目标和重要内容,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标准》对科学探究主题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