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寻访西充八百壮士的唯一辛存者

寻访西充八百壮士的唯一辛存者

寻访西充八百壮士的唯一辛存者
寻访西充八百壮士的唯一辛存者

寻访西充八百壮士的唯一辛存者

《南充地方革命斗争史》记载,1937年10月1日,800余名西充热血男儿背负家乡父老厚望,肩扛“为民先锋”、“抗战到底”两面旗帜,告别亲人,开赴抗日战场第一线。他们冲锋陷阵,英勇杀敌,史称西充八百壮士。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战死沙场,以身殉国。幸存下来并返回西充的,只有一人......

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7月上旬的一天下午,本报记者几经辗转,在西充县城一间普通民房里,拜会了当年八百壮士中唯一的辛存者李宏毅老人。

89岁高龄的李老现住西充县生资公司宿舍。虽然年岁已高,又身患癌症,但他耳聪目明、思维敏捷、步伐矫健。一见面他就说,托共产党的福啊,现在国家每月给1400元生活费,医药费也实报实销;我天天锻炼身体、整理文史资料,真是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啊。

一位老人就是一部历史。随着采访的深入,李宏毅老人带着我们,走进了60多年前那段血与火的历史。

抗日热潮涌动山乡

1937年“七七事变”后,西充县成立了“西充各界人士

抗敌后援会”。

占山场小学教员李献琛、杨益滋,车龙场小学教员王超等人,在场镇乡村昼夜奔波,到处张贴标语。漫画,还用说唱、表演等方式动员抗日。他们当时的主要任务,就是动员西充有志青年,参加义勇壮丁队。

1937年9月23日(农历八月十九日),占山逢场。联保主住办公室门前和戏楼台上,贴有红纸告示:“上峰通知,有志抗日的知识青年,参加义勇壮丁队出川抗日!凡18岁以上的青年,身体健康,有一定文化,愿意参加者,请到联保办公室登记!”

杨益滋在戏楼边搭了个凳子,大声呼唤:“同胞们,青年们,日本鬼子占我东北,杀我父老,奸我秭妹,抢我财物......我们不当亡国奴!参加义勇壮丁队,出川抗日光荣!”人们连买卖也不做了,听演讲的人将戏楼围得水泄不通。

农历八月二十日,是占山古佛庙会。西充龙泉场何老二等率领安乐院学生来街上演文明戏,观众人山人海。当演到日本兵拿着刀向中国妇女劈去时,人属中愤怒地连续高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我们不当亡奴”

“古佛会”成了抗日动员会,当天就有10多名青年报名参加义勇壮丁队。第二天,龙泉场人何注江(中共地下党员)也来赶庙会,动员人们说:“出川抗日,是青年报国立功的好机公。各党派联合抗日,一定能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李宏毅当时20岁出头,刚从西充县立高等小学毕业,但已经是一个一岁女孩的父亲了,妻子又有了身孕。听了抗日宣传动员,他下定决心,义无反顾地告别了父母和妻女,出川抗日。此一去26年,直到1963年才转业回乡。

八百壮士开赴前线

李宏毅老人回忆,当时仅占山场就有18人踊跃出征。9月30日,联保主任李安民、李献琛老师及场上几个士绅,专门办了几桌酒席欢送他们。在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中,18名青年胸戴光荣花进城集中。

10月1日,西充全县集中了义勇壮丁队856人。下午开欢送大会,大会主席台横幅写道:“西充县各界人士抗敌后援会欢送第一批义勇壮丁出川抗日大会”

10月2日,856名西充壮丁分编为8个连队,浩浩荡荡地列队出发。公路上站满了送行的人,有送水果的,有送孰鸡蛋的,还有几个缝纫工人抬了一笼热包子,热情肝向壮丁门分送,说:“你们先走一步,我们随后就来!”

阵阵鞭炮声伴着激荡人心的口号声中,妻送夫,父送子,兄送弟,场面壮观,气氛热烈。李宏毅的妻子也挺着大肚子前来相送,夫妻俩相对无言。看着妻子满脸的泪花,李宏毅扭头就走,夫妻二人从此天各一方。直到1953年,李宏毅

从重庆的第二步兵高级学校调至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时,妻子才带着一双儿女从西充老家来到冰城,一家人在分离17

年后始得团聚。

到了南充,专员公署派人来巡视和检查。李宏毅和几个小个子站在队列后边。检查人员说“你们还小,转去,等两年再来!”

李宏毅着急了,他大声说:“不分男女老幼都要抗日嘛,我们抗日报国决心已定,当不了战斗兵,当勤务兵也要去!”检查人员很感动,连声说:“好,要得!”

最终,856人的西充壮丁,仅一人因查出身体有病被退回,其余855人在南充滞留一天后,步行至合川,再乘船顺江而下到了重庆。李宏毅老人回忆,当时接收他们的,是军政部壮丁第三十三大队,将一行人安置在酱园铺仓库里,不久转入唐家院受训。到了年底,西充义勇壮丁全部被补充到川军四十九军二十六师,编成野战补充营,开赴江西景德镇石门街训练。壮丁们苦练杀敌本领,技术均达到了优秀等级。

西充“锤子”一战成名

李老回忆,初入军营,西充壮丁给人留下的是性情躁与好争斗的印象。他们经常聚在一起,一语不合,开口闭口就是“老子”、“锤子”,让人听了很不是味道。于是,一个带贬

义的外号产生了,队伍里每每看到西充士兵,其他官兵就称他们为“锤子”。

然而这“锤子”后来竟渐渐演化为褒义的称谓和至高的荣誉。在正面接敌后,西充士兵在战场上剽悍与善战,他们敢打硬仗,敢打恶仗,很快赢得了官长的青睐与战友的软佩。尤其是师长王克浚,对被称着“锤子”的西充士兵喜欢得不得了。凡是遇到久攻不下、久战不决的时候,他总是要从师指向各个单位发出指令:“喂你那里还有多少,‘锤子’,赶快放到我这里来,组成敢死队,给老子顶起!”

在第二次南昌战役中,四十九军军长陈安保阵亡。战斗最紧张之时,已任重机枪连排长的李宏毅接到上峰命令,由他这个“锤子”排头,带领重机枪连的士兵全拿起步枪去最前沿。当时有的士兵不干了,说什么我们的职责是坚守重机枪阵地,凭什么这个时候要去冲锋?李宏毅掼下军帽,大呼一声“锤子!”端起机枪就冲进敌阵,战友们一听也来了精神,纷纷跟排同等的杀了进去。就是这个冲锋,李宏毅找回了军长陈安保的尸体。二次南昌战役结束后,全师的表功会上,受到表彰的有22人,其中西充籍官兵就有11人。此役,西充“锤子”名声大震。李宏毅在战场上考入黄埔军校,专攻美军战术。一年后返回部队,不久升任营长。是当年西充八百壮士中提升最快的,因此被人称为“大锤子”。

在八年抗战中,西充义通壮丁没有一个开小差的。到参加

浙江“绍兴战役”、江西“上高战役”及“浙赣战役”时,西充壮丁大都担任了连、排长,在全师第一线起骨干作用。多年的残酷战争,他们伤亡也很大,八百西充壮丁死伤殆尽。1943年,“西充县抗敌救援会”在肃王庙立了一个木质纪仿碑,以示家乡父老对他们的怀念。

“龙衢战役”后,川军二十六师打得只剩几个人,战功赫赫的西充“锤子”,也只有李宏毅一人了。到1945年8月9日进攻浙江分水县城,李宏毅率一个加强营从敌后插入分水县城与敌巷战,身负重伤。在担架上听到老百姓欢呼胜利之声和鞭炮声,才知道这是他的最后一战。而他自己,也是最后离队的一个西充义勇壮丁了!

血泪深仇永世不忘

在采访中,李老概括介绍有关西充壮丁伤亡的情况。

从1938年夏开始,西充壮丁正面接敌。他们在江西湖口阴家山和日本鬼子作战。是役,西充壮丁伤亡10余人。1939年6月攻南昌,西充壮丁伤亡100余人。1940年8

月再攻南昌,战斗异常激烈。四十九军军长陈保安阵亡,二十六师师长刘雨卿负伤。西充壮丁在此役中伤亡300多人。李宏毅老人说,两次攻南昌阵亡的川军官兵尸骨,都埋在异乡的江西进贤县梁家渡二十六师阵亡将士公墓里内。为追

悼同乡战友,幸存的西充壮丁凑钱买了香烛奠品,派他和李利民。何益中等为代表前往公墓祭奠。李宏毅他们焚香化纸,号啕痛哭,他们宣誓:“要为亲人报仇杀敌,绝不辜负西充父老的嘱托!”

时至今日,面对记者采访,言及鬼子的暴行和同胞的惨景,李老仍然是义愤填膺。老泪纵横。他说,当年的小日本地没有四川在,人没得四川多,却胆敢兴风作浪,妄图称霸亚洲。八年抗战把它龟儿子打成了烂摊摊。如今又有人贼心不死,图谋不轨。我马上90岁的人啦,当年在战场上,由我亲手杀死的鬼子,数都数不清。我要用亲身经历告诉每一个人,谁敢来欺负我们中国,是绝对没有好下场的!

李宏毅,西充县占山人,当年西充八百义勇壮丁之一。在国民党军队中历任排、连、营长。解放战争中起义后,先后在第二高级步兵学校及哈尔滨军事工程学校任合作战术教员。1963年转业至西充县生资公司工作,现离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