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肠癌诊疗指南

大肠癌诊疗指南

大肠癌诊疗指南
大肠癌诊疗指南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癌诊疗常规

一、筛查:

结直肠癌发病危险因素评价:

一般人群:年龄≥50岁,没有大肠腺瘤病史,没有炎症性肠病史,没有大肠癌或相关肿瘤的家族史。

筛查方案:

高危人群:

个人史:1.

2. 既往大肠癌病史

筛查方案:按照大肠癌随访指南进行随访。

3. 60岁以前发生的子宫内膜癌或卵巢癌病史

筛查方案:40岁开始行结肠镜检查,以后每3-5年肠镜检查一次。

4. 炎症性肠病

筛查方案:症状首次发生8-10年后每年行结肠镜检查,并于可疑处多取活检,必要时结合钡灌肠检查。

家族史:一个或以上一级亲属患有大肠癌,两个或以上二级亲属患有大肠癌

家族聚集性结直肠癌

筛查方案:首先进行详细的家族史收集,排除家族性大肠癌综合症后,40岁开始或者在最早发生大肠癌的成员年龄的前10年行结肠镜检查,以后每3-5年行肠镜检查一次。

二、术前检查和处理

三、术后病理报告包含的内容:

大肠癌病理报告标本名称:;

肿瘤部位:;

切除标本长度:cm;

肿瘤距上切端距离:cm;肿瘤距距离:cm;

下切端

齿状线

大体类型:;

早期癌:

扁平型

息肉隆起型

扁平隆起型

扁平隆起溃疡型

中晚期癌:

隆起型

溃疡型

浸润型

胶样型

肿瘤大小:× × cm (长径×横径×纵径cm);浆膜侵犯面积:× cm (长径×横径cm);

组织学类型(2000年WHO分类):;

上皮性肿瘤

腺瘤

管状腺瘤(ICD-O编码8211/0)

绒毛状腺瘤(ICD-O编码8261/0)

管状绒毛状腺瘤(ICD-O编码8263/0)

锯齿状腺瘤(ICD-O编码8213/0)

上皮内瘤形成

低级别腺上皮内瘤形成

高级别腺上皮内瘤形成

腺癌(ICD-O编码8140/3)

黏液腺癌(ICD-O编码8480/3)

印戒细胞癌(ICD-O编码8490/3)

鳞状细胞癌(ICD-O编码8070/3)

腺鳞癌(ICD-O编码8560/3)

髓样癌(ICD-O编码8510/3)

未分化癌(ICD-O编码8020/3)

内分泌肿瘤

类癌(分化良好的内分泌肿瘤)(ICD-O编码8040/3)

EC-细胞、产生血清素的肿瘤(ICD-O编码8241/3)

L-细胞、产生高血糖素样多肽和PP/PYY的肿瘤

小细胞癌(ICD-O编码8041/3)

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混合性类癌-腺癌(ICD-O编码8244/3)

间叶性肿瘤

胃肠道间质瘤(ICD-O编码8936/1或3)

神经瘤(ICD-O编码9570/0)

平滑肌瘤(ICD-O编码8890/0)

平滑肌肉瘤(ICD-O编码8890/3)

脂肪瘤(ICD-O编码8850/0)

卡波西肉瘤(ICD-O编码9140/3)

恶性淋巴瘤

结外MALT型(黏膜相关型)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ICD-O编码9699/3)套细胞淋巴瘤(ICD-O编码9673/3)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ICD-O编码9680/3)

Burkitt淋巴瘤(ICD-O编码9687/3)

Burkitt样淋巴瘤/非典型性Burkitt淋巴瘤(ICD-O编码9687/3)

其他肿瘤和继发性肿瘤

恶性黑色素瘤(ICD-O编码8720/3)

息肉

增生性息肉(化生性)

Peutz-Jegers息肉

幼年性息肉

浸润深度:;

限于黏膜内

限于黏膜及黏膜下层

浸润至浅肌层

浸润至深肌层

浸润肠壁全层

浸润至浆膜层

浸润肠壁全层至浆膜外纤维脂肪组织

浸润肠壁全层至肠壁外纤维脂肪组织

分化程度:;

高分化

中分化

低分化

未分化

高-中分化

中-低分化

侵犯邻近器官:;

(-)

血管:;淋巴管:;神经侵犯:;(+)(+)(+)

(-)(-)(-)

标本上切缘:;标本下切缘:;

(+)(+)

(-)(-)

另送上切缘:;另送下切缘:;

(+)(+)

(-)(-)

淋巴结转移情况:

肿瘤近端淋巴结:;肿瘤远端淋巴结:;

肿瘤周围淋巴结:;血管根部淋巴结:;另送淋巴结:;

总数:转移数 /送检数

Dukes 分类:;

A(癌肿限于黏膜或黏膜下)

B1(癌肿浸润至肌层)

B2(癌肿浸润至浆膜或穿透浆膜)

C(转移至区域淋巴结)

D(远处转移)

另送

四、治疗:

(一)、结肠腺瘤的治疗:

(二)、原发性结肠癌的治疗

1.手术治疗:

适应征:

1.右半结肠切除术:

标准右半结肠切除:盲肠癌、升结肠癌

扩大右半结肠切除:肝曲癌、横结肠近肝区癌2.横结肠癌根治术:横结肠癌中分的肿瘤

3.左半结肠切除术:结肠脾区和降结肠癌

4.乙结肠癌根治术:乙结肠癌

手术应该切除的范围

1.右半结肠切除:

标准右半结肠切除:肠管切除至横结肠中份或横结肠偏肝曲1/3处;血管清扫切除至结肠中动脉右支根部;大网膜切除右侧2/3。

扩大右半结肠切除:肠管切除至横结肠左侧1/3处;结肠中动脉行根部结扎清扫;大网膜需全部切除。

另:在结肠肝区肿瘤,如已侵犯浆膜,要切除右肾周脂肪囊前份;如回盲部、升结肠肿瘤,要清扫肿瘤区全部腹膜后脂肪组织;如肿瘤无外侵,则沿Toldt筋膜分离即可。

2.横结肠切除术:肠管切除至横结肠肿瘤两端10cm左右;结肠中动脉行根部结扎清扫;大网膜需全部切除。

3.左半结肠切除术:

结肠脾曲:肠管切断点距肿瘤大于10厘米,肠系膜下血管根部清扫淋巴结,结肠中动脉在根部结扎,左结肠血管根部切断,大网膜切除左侧2/3。

降结肠癌:肠管切断点距肿瘤大于10厘米,肠系膜下血管根部清扫淋巴结,左结肠血管根部清扫结扎,大网膜切除左侧1/3。

脾区癌肿侵犯浆膜时,应切除左肾脂肪囊前份;降结肠肿瘤侵犯浆膜时,应切除该处腹膜后脂肪。

4.乙结肠癌根治术:肠管切断点距肿瘤10厘米,肠系膜下血管根部清扫淋巴结,肠系膜下血管根部或肠系膜下血管分出左结肠动脉后切断血管。

2.化疗:

辅助治疗

Tis;T1-2N0M0 不需辅助治疗

T3N0M0

高危复发:

3-4级、脉管侵润、肠梗阻、穿孔、所取淋巴结数目<10:5-FU/LV、卡培他滨或FOLFOX

或临床试验或观察

T4N0M0;T3局部穿孔、邻近切缘或切缘可疑阳性或阳性5-FU/LV、卡培他滨或FOLFOX

RT或临床试验或观察

T1-4N1-2M0 5-FU/LV、卡培他滨或FOLFOX

Ⅲ期患者用卡培他滨目前认为与静脉推注5-FU/LV相同。

Ⅲ期患者用FOLFOX有益处,但对Ⅱ期患者的益处无统计学上的意义。

辅助治疗时不用IFL,FOLFIRI或联合卡培他滨的方案目前还没有数据。

(三)、原发性直肠癌的治疗:

1.手术治疗:

适应征:

1.直肠前切除:下段乙结肠癌、中上段直肠癌切除术

2.腹会阴联合切除:中下段直肠无法保留肛门者、直肠肛管处癌

3.直肠癌切除经肛吻合术:可以进行经腹切除但经腹吻合困难的直肠癌

4.Hartmann术:可经腹切除的中段直肠癌,但是不能耐受手术或者姑息性切除。

5.经肛局部切除:肛7厘米以下T1期肿瘤,肿瘤的基底直径要求小于3厘米

6.后盆腔联合脏器切除:女性直肠肿瘤侵出前壁外子宫体、子宫颈、阴道后穹窿、阴道后壁上段患者;宫颈癌、阴道癌侵犯直肠前壁者;

直肠癌术后复发侵犯子宫及阴道后壁者。

手术切除范围:

1.直肠前切除:切除系膜至肿瘤下方5厘米以上;上切缘距离肿瘤上方10cm以上,下切缘距离肿瘤2-3cm,高位前切除下切缘距离肿瘤5cm;根据肿瘤情况最大限度切除肿瘤侵犯侧侧韧带,同时用电刀切除避免钳夹结扎侧韧带,女性紧贴阴道后壁切除、男性

在精囊腺后方切除;清扫肠系膜下血管根部淋巴结,并于肠系膜下动脉分出左结肠动脉分支下方结扎切断肠系膜下动静脉。

2.腹会阴联合切除:上切缘距离肿瘤上方10cm以上,会阴部清扫坐骨直肠窝脂肪组织至臀大肌浅面;切除直肠系膜至肛提肌上腔;根据肿瘤情况最大限度切除肿瘤侵犯侧侧韧带,同时用电刀切除避免钳夹结扎侧韧带;清扫肠系膜下血管根部淋巴结,并于肠系

膜下动脉分出左结肠动脉分支下方结扎切断肠系膜下动静脉;造口部位在脐、髂前上棘连线与腹直肌外缘交界处。

3.直肠癌切除经肛吻合术:切除范围同直肠前切除。

4.Hartmann术: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腹部处理范围。

5.局部切除:肿瘤加基底切除,术中送冰冻确定切缘阴性。

6.后盆腔联合脏器切除:切除直肠、双侧卵巢、子宫、阴道后壁,切断子宫动脉;余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

2.化疗:腹膜返折以上的直肠癌化疗方案同结肠癌。

3.放疗或放化疗结合治疗:

I. 直肠癌术后辅助放疗或放化疗:

1)放疗前需了解:

术前病灶位置,包括距肛缘的距离,肿瘤位于哪部分直肠壁

术中肿瘤情况,包括手术情况,术中所见肿瘤的大小,位置,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淋巴结清扫情况

术后病理报告

2)放疗指征:

肿瘤分期按AJCC6th,为术后病理分期。根据NCI在1990年的共识,根治术后放疗的指征为术后病理为T3-4和/或N1-2。

Mayo/NCCTG 79-47-51; 86-47-51, GITSG 7175的随机临床研究显示,术后同期放化疗为标准的治疗模式。

3)放疗技术:

放疗的范围包括原发肿瘤床和淋巴引流区,包括骶前和髂内淋巴引流区。

放疗的体位采用俯卧位,腹部托架以减少小肠受照容积。三野照射(PA野和二侧野)

放射野的设置:

上界:L5/S1交界处

下界:一般在坐骨结节水平,但由于坐骨结节与肛缘并无一一对应的关系,所以设野时需参考术前原发灶离肛缘的距离而有所不同,给予3-5cm的边界。

PA野的两侧界:真骨盆外1.5-2cm

侧野的前后界:

后界:尾骨后0.5-1cm

前界的设置需按原发灶:

T3肿瘤:腰椎前缘2cm

T4肿瘤:需包括髂外淋巴引流区,前界在耻骨联合前0.5-1cm。

4)放疗剂量:

盆腔大野:1.8Gy/次,45Gy/25次;

肿瘤床缩野加量:在小肠不能避开时:总量加至50.4Gy;可避开小肠时,总量可加至55.8Gy。

5)放疗同期的化疗:与放疗同时应用,方案如下:

1.5-Fu 225mg/m2/天,静脉持续滴注,与放疗同时,整个疗程。

2.5-Fu 400mg/m2,四氢醛酸20mg/m2联合共4天,第一周和第五周应用。

3.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的III期临床研究显示,口服5-Fu制剂与Mayo方案的无病生存率无差别,而血液学和胃肠道的反应降低。在有条件的患者中,可考虑应用口服制剂,推荐的剂量为625mg/m2,一天两次,与放疗同时。

6)放疗开始的时间:在应用2个疗程化疗后。

II. 局切术后放疗:

经肛门局部切除术,在术前需行MRI以了解淋巴结转移情况,根据术后切缘的情况

1)淋巴结阴性:

切缘阴性:

a)pT1-2:随访观察

b)pT3:参照根治性术后辅助放化疗

切缘阳性:

c)T1:扩大手术或放疗

d)T2,病理提示分化差,淋巴管侵润等预后差的因素:经腹手术或放化疗

2)淋巴结情况不详:

切缘阴性:

a) T1:观察

b) T2:经腹扩大手术或放化疗

切缘阳性:

a) 建议行根治术,术后淋巴结阳性按前述辅助放化疗,阴性则予以观察

b) 如不能手术,可行放化疗联合治疗

III.直肠癌的新辅助放疗或放化疗

1)治疗前的检查:

病史询问及体检

实验室检查,血生化及CEA, CA199, CA50

胸片及腹部B超检查,以除外远处转移

肠镜及直肠腔内超声,取得病理,了解病灶侵润深度

盆腔MRI检查,了解病灶及周围淋巴结情况

2)治疗流程:

术前临床肿瘤分期为T3-4和/或N1-2,接受新辅助放化疗,休息4-6周后手术,术前需再行腔内超声及盆腔MRI检查,进行新辅

助治疗疗效的评估。术后根据病理决定辅助化疗的应用。

3)放疗方法:

盆腔大野包括原发灶及淋巴引流区,设野同术后放疗,剂量为45Gy, 1.8Gy/次。缩野局部肿瘤加量,范围是原发灶+2-3cm边界,

5.4Gy/3次。总量为50.4Gy。

4)放疗同时的化疗:

应用的方案为

1.5-Fu静脉持续滴注,225mg/m2/天,放疗同期。

2.口服希罗达625-825mg/m2/bid,放疗同期。

(四)、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1.转移性大肠癌

●结肠镜

●血常规

●肝肾功能,

●腹/盆腔CT

●胸片

●CEA

●细针穿刺活检(必要时)

●若仅有肝转移,建议必要时行以

下检查:

脊髓CT

MRI

腹腔镜下探查 血管造影和/

或门脉造影

(考虑HAI时) PET 同时肝

转移

同时肺

转移

腹腔转移

不能切除

能切除

(1-4个病灶)

有梗阻危险者考虑肠段

切除或短路,±射频治疗

化疗

能切除的

单个病灶

多发病灶

考虑结肠切除术+区域

淋巴结整块切除术;分

期行肺转移灶切除+肺

淋巴结清扫

5FU/CF

或FOLFIRI

或FOLFOX

或5FU持续滴注

希罗达

新辅助化疗者可考虑观察无梗阻

化疗(FOLFOX±Bevacizumab,

或FOLFIRI±Bevacizumab)

考虑肠段切除

考虑结肠切除术

肠段切除;

或改道

或短路手术

化疗

化疗

能切除

即将梗阻

不能切除化疗

考虑切除

HAI±5FU/CF或5FU持续IV

或5FU/CF

或FOLFIRI

或FOLFOX

或5FU持续IV

或希罗达

或观察(若新辅助化疗)

每3月查

CEA(术

前CEA升

高者)

每3-6月

查腹部/胸

部/盆腔

CT

2.直肠癌术后复发:

CEA持续升高

被证实有复发者●体检

●结肠镜

●腹/盆腔CT

●胸片/胸CT

局限于盆腔/

吻合口复发

无法切除,

或多处病灶

(-)

(+)

●3个月复

查胸/腹部

/盆腔CT

●考虑PET

临床评估

一般情况

PS 0-2

(-)

(+)

可以切除的转

移灶

不适合手术

PS≧3

见下方“被证实复发者”的治疗

病灶局限于

某器官,并

可切除

5FU/CF,希罗达或

FOLFOX化疗

最佳支持治疗;若PS好

转,给予化疗

手术切除辅助治疗约6月

未接受过化疗者,

术前5FU持续IV+放疗

见下方“被证实复发者”的治疗

手术切除±放疗

五、随访

高危(III期)中危(I-II期)

病史、体检每3个月每3个月每6个月每6-12月CEA、CA19-9等每3个月每3个月每6个月每年

肝功能每3个月每3-4个月每6个月每年

大便隐血每6个月每6个月每6个月每年

B超每3个月每3个月每6个月每年

结肠镜每6个月每12个月每12-18个月每1-2年胸片每6个月每6个月每12个月每年

盆腔CT 每6个月每6个月每12个月每年

2014直肠癌NCCN指南中文版汇编

直肠癌综合治疗NCCN2014 v3

发病率 ?美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占第四位,死亡率 占第二位 ?2013年直肠癌新发病例4万人 Seigel R, et al. CA Cancer J Clin 2013;63:11-30

危险因素 ?20%的结肠癌伴有家族聚集性?HNPCC: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Lynch 综合征 ?FAP:家族性息肉病 1. Cancer Epidemiol Biomarkers Prev 2004;13:1253-1256; 2.J Clin Oncol 2008;26:5783-5788 3. N Engl J Med 2003;348:919-932. 4. Am J Gastroenterol 2006;101:385-398.

Lynch综合征 ?所有结直肠癌的2%-4% ?DNA错配修复基因(MMR)发生胚系突变的结果 ?检测方法: 1、免疫组化检测MMR蛋白表达 ?2、分析微卫星不稳定灶(MSI),MSI是MMR缺失的结果 ?3、基因测序来确定MMR基因发生了胚系突变可以确诊Lynch综合征 1.J Clin Oncol 2008;26:5783-5788 2. N Engl J Med 2003;348:919-932

?所有的大肠癌和子宫内膜癌患者 ?初诊年龄小于70岁及满足贝塞斯达标准的 结直肠癌患者 进行Lynch检测 1. J Clin Oncol 2012;30:1058-1063 2. JAMA 2012;308:1555-1565

?Vitamin D与结直肠癌 ?一项包含515例Ⅳ期结直肠癌的研究表明,82%的患者存在维生素D不足 (<30ng/ml),50%的患者则是维生素D缺乏(<20ng/ml) ?尚未有一项研究证实补充维生素D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J Clin Oncol 2011;29:1599-1606

中医诊疗方案(2014年)

尪痹病诊疗方案 (2014年) 一、病名 中医病名:尪痹 西医病名:类风湿性关节炎 二、定义 尪痹是由风寒湿邪客于关节,气血痹阻,导致以小关节疼痛、肿胀、晨僵为特点的疾病。 三、诊断依据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 尪痹是由风寒湿邪客于关节,气血痹阻,导致以小关节疼痛、肿胀、晨僵为特点的疾病。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和2010 ACR/EULAR 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1)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 ①关节及关节周围的晨僵至少 1 小时(≥ 6 周)。 ②3个或者 3 个以上关节区的关节肿(≥ 6 周)。 ③腕关节、掌指关节或者近端指间关节至少有一个关节区关节肿(≥ 6 周)。 ④对称性关节炎(≥ 6 周)。 ⑤类风湿结节伸肌表面或近关节区域的皮下结节。 ⑥类风湿因子阳性(正常人群中阳性率<5% )。 ⑦手X线改变后前位手、腕关节 X 线显示骨侵袭或明确骨质脱钙的典型的类风湿关节炎改变。 (2)2010 ACR/EULAR 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 A:受累关节 - 1个大关节(0分)- 2-10大关节(1分) - 1-3小关节(有或没有大关节)(2分)

- 4-10小关节(有或没有大关节)(3分) -超过10个小关节(至少一个小关节)(5分) B:血清学(至少需要1项结果) -RF和ACPA阴性(0分) -RF和ACPA,至少有一项是低滴度阳性。(2分) -RF和ACPA,至少有一项高滴度阳性(3分) C:急性期反应物(至少需要1项结果) - CRP和ESR均正常(0分) - CRP或ESR异常(1分) D:症状持续时间 -<6周(0分) - ≥6周(1分) 注:在A-D内,取病人符合条件的最高分。例如,患者有5个小关节和4个大关节受累,评分为3分。 四、辨证要点 根据痹痛的性质、部位,辨病邪之偏胜;以痹痛性质辨:疼痛游走性、放射性、闪电样者多属风邪偏胜;痛有定处,疼痛剧烈,局部欠温,遇暖则舒,多属寒性偏胜;疼痛重着,属湿。以疼痛部位辨:上肢、全身多个部位疼痛多属风邪偏胜;下肢疼痛多属湿邪偏胜;腰部冷痛多属寒邪偏胜;局部疼痛不移多属淤血。但是,临床实践发现,由于痹病的病变部位在肌表、经络、筋骨,未直接涉及脏腑,或病程长久,正邪在体内几经变化,各证多难悉具。因此,临床要谨守病机,把握特征,结合兼证,辩证施治。 五、症候分类 1.风寒痹阻:肢体关节冷痛,游走不定,遇寒则痛剧,得热则痛减,局部皮色不红,触之不热,关节屈伸不利,恶风畏寒,舌质淡红或舌苔薄白,脉弦缓或弦紧,或浮。 2.热毒痹阻:关节红肿疼痛明显,得冷则舒,壮热烦渴,面赤咽红,溲赤便秘,舌红或红绛,苔黄或黄腻,脉滑数或弦数。

陈功教授解读-2017NCCN-指南:左右半结肠癌之争-终入指南

陈功教授解读2017NCCN 指南:左右半结肠癌之争终入指 南 2016 年11 月23 日,NCCN 在线发布了2017 版结肠癌和直肠癌临床实践指南,和2016 年V2 版对比,还是出现了很多能改变临床实践的更新,尤其关于左右半结肠的问题,由于以指南的形式第一次推荐将原发瘤部位纳入mCRC 一线治疗中靶向药物的选择参考依据,这必将是里程碑式的更新,相信也会是引起轩然大波的更新。以下是笔者对2017 版NCCN 结直肠癌指南的可能会改变临床实践的主要更新做一解读。早期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建议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作为「癌症二级预防」措施2017 版NCCN 结直肠癌指南在「结肠癌长期随访保健计划」(PRINCIPLES OF SURVIVORSHIP - Colorectal Long-term Follow-up Care)章节的「生活方式和健康咨询」栏目里更新了推荐,「考虑低剂量阿司匹林」,并在指南最后的「讨论」文字稿部分专门增加了一个章节,「结直肠癌术后生存患者的二级化学预防」,来阐述早期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推荐口服低剂量阿司匹林的相关内容。关于阿司匹林的防癌与抗癌效果,已经关注了很多年,既往主要研究集中在结直肠肿瘤领域,关注阿司匹林在结直肠癌化学预防领域的两大作用:减少健康人群中CRC 的发生率(一级预防);减少罹患CRC 者根治术后的肿瘤复发(二级预防);而阿司匹林在结直肠癌二级预防的

价值,最有名的证据来自哈佛大学麻省总院(MGH)著名学者陈志辉(Andrew CHAN)领导的研究小组的发现,他们在2012 年发现阿司匹林对结肠癌术后复发的预防可能与 PIK3CA 基因突变有关,该研究结果发表在当年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Liao, X 等,NEJM 2012),引发了全球对此的研究热潮。2015 年荷兰莱登大学(Leiden University)医学院在欧洲癌症大会(ECC)上公开报到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M. Frouws, 2015 ECC Ab#2306),癌症确诊后常规服用阿司匹林能显著改善来源于整个消化道癌症,尤其是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情况。这项研究纳入1998~2011 年间在荷兰国家卫生系统注册的消化道癌症患者共13715 例,分析了仅在确诊后才开始服用阿司匹林和从未服用阿司匹林的两个群体共9538 例患者,主要为结直肠癌(占67.7%),还包括胃-食管癌(占10.2%)和肝胆系统癌、胰腺癌等;中位随访时间48.6 月,结果表明,癌症确诊后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对比未服用的患者来说,5 年OS 分别为75% 和42%,生存提高了几乎一倍;在各瘤种分组分析发现,除了胰腺癌外,其他消化道癌瘤患者均从阿司匹林中获益,其中结直肠癌的获益最大。基于这个研究的发现,目前荷兰已经于2015 年 1 月启动了一个随机对照研究,对比阿司匹林在II/III 期结肠癌辅助治疗中的价值。而由新加坡国立癌症中心牵头的ASCOLT 研究(https://www.doczj.com/doc/3c1998577.html,: NCT00565708)是该领域中

中医外科病历范文(肛肠科-直肠癌).

入院记录 姓名 :@@@@ 职业:无 性别:男入院时间:2013 年 7 月 25日 8时 16分 年龄:@@岁记录时间:2013 年 7月 25日 8时 16分 民族:汉族发病节气:大暑 婚姻状况:已婚病史陈述者:患者本人 出生地:@@@ 主诉 :脓血便伴里急后重感半年 现病史:患者半年前因饮食不节出现便脓血,便意频,伴里急后重感,自觉肛门下坠,大便 5— 7次 /日,偶伴腹胀、腹痛,未予正规治疗,今为求较好诊治,故来我院就诊,门诊以“直肠占位(性质待查”收入院。入院症见:患者神志清,精神、食纳差,贫血貌,大便带脓血,伴有里急后重感,便形较细,无明显体重减轻,小便调。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病史,糖尿病史 1年,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1986年行因“十二指肠穿孔”行胃大部切除手术,有输血史(具体不详 ,否认中毒史, 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个人史:生于原籍,久居本地,生活居住环境良好,工作环境良好。否认毒物,传染病接触史。吸烟, 1包 /天,少量饮酒。否认冶游史,无地方性疾病史及职业病史。 婚育史 :28岁结婚,婚后育有 1子,配偶及子女体健。 家族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史及家族中类似病史。 望、闻、切诊:望神:神志清楚,精神良好,表情正常。望色:正常面容,色泽红润。望形:发育正常,营养一般,体型中等。望态:体位正常,姿势自然,步态正常。声音:语言

清晰。语言强弱适中,无咳嗽、呃逆、嗳气、哮鸣、呻吟等异常声音。气味:无特殊气味。舌象:舌红,苔黄腻。脉象:脉弦滑。 体格检查 T :36.4℃ P :76次 /分 R :18次 /分 BP :130/70 mmHg 发育正常,营养欠佳,体型中等,精神差,贫血貌。查体合作,对答切题。全身皮肤粘膜未见黄染及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大小正常。眼睑无浮肿,结膜无充血,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正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耳鼻无异常分泌物。颈部对称,颈软无抵抗,未见颈静脉怒张及颈动脉异常搏动,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口唇无紫绀,咽部不红,无扁桃体肿大。胸廓对称无畸形, 双侧呼吸动度一致, 触觉语颤均等, 叩清音, 肺肝浊音界位于右侧锁骨中线第五肋间, 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率 76次 /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数。 专科检查:腹平坦,上腹部可见一长约 12cm 手术疤痕,未见胃肠型和蠕动波,无腹壁静脉曲张。全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莫菲氏征阴性, 叩鼓音,无移动性浊音, 双肾无叩击痛,肠鸣音活跃。生理反射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直肠指诊:距肛缘 3cm 直肠肿物, 可触及肿物下缘,累及肠腔约 3/4周,质硬,上界未触及,指套染有暗红色血迹。 辅助检查:待回报 初步诊断: 中医诊断:锁肛痔 气血两虚 西医诊断:1、直肠占位 (性质待查 2、糖尿病

结肠癌诊治指南20110311

结直肠癌规范化诊治指南(试行) 一、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结直肠癌的规范化诊治流程、诊断依据、诊断、鉴别诊断、治 疗原则和治疗方案。 本指南适用于具备相应资质的市、县级常见肿瘤规范化诊疗试点医院及其医 务人员对结直肠癌的诊断和治疗。 二、术语和定义 直肠系膜:指的是在中下段直肠的后方和两侧包裹着的直肠的、形成半圆 1.5~ 2.0cm 厚的结缔组织,内含有动脉、静脉、淋巴组织及大量脂肪组织,上 自第3骶椎前方,下达盆膈。 三、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指南 TME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CEA :(cancinoembryonic antigen )癌胚抗原 四、规范化诊断流程 拟诊大肠癌病例 大肠癌门诊 纤维结肠镜检查 组织或病理学检测 气钡双重对比造影 X 线摄片检查 肿瘤标志物检测 确定诊断 排除诊断 继续随访 术前评估 可根治性切除 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不可根治性切除 化、放疗 再次评估可切除 随访

五、结肠癌治疗流程 六、诊断依据 (一)高危人群。 有便血、便频、大便带粘液、腹痛等肠道症状的人群;大肠癌高发区的中老 年人;大肠腺瘤患者;有大肠癌病史者;大肠癌患者的家庭成员;家族性大肠腺 瘤病;溃疡性结肠炎;Crohn 病;有盆腔放射治疗史者。 (二)临床表现及体征。 临床表现出现的频度右侧结肠癌依次以腹部肿块、腹痛及贫血最为多见。左 侧结肠癌依次以便血、腹痛及便频最为多见。直肠癌依次以便血、便频及大便变 形多见。 1.右侧结肠癌 临床上常表现为原因不明的贫血、乏力、消瘦、低热等。早期偶有腹部隐痛 不适,后期在60%~70%病人中右侧腹部可扪及一质硬肿块。 2.左侧结肠癌 早期临床上可表现为排便习惯改变,可出现便频、便秘或便频与便秘交替。 肿瘤生长致管腔狭窄甚至完全阻塞,可引起肠梗阻表现,约10%的患者可表现 为急性肠梗阻或慢性肠梗阻症状。 3.直肠刺激症状 便频、里急后重、肛门下坠、便不尽感,肛门痛等。大便表面带血和/或粘 液,严重时有脓血便。 4.直肠指诊 凡遇到患者有便血、直肠刺激症状、大便变形等症状均应行直肠指诊,检查 pT1-3N0M0 T1-2N0M0 手术切除 高危pT3N0M0或 pT1-3N1-2M0 化疗 随 诊 T3-4N0M0或 任何TN1-2M0 pT1-3N0M0 手术 高危pT3N0M0或 pT1-3N1-2M0 化疗 T4N0-2M0切除困难或不能切除 化疗 如果手术可以切除,则行手术 化疗 可手术切除转移性病变(M1) 手术 化疗 不可手术切除转移性病变 (M1) 化疗 再手术评估 ±手术

结直肠癌中医诊疗方案

结直肠癌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诊断:结直肠癌分期的标准方案,参照2011年NCCN结肠癌、直肠癌TNM 分期。 (二)证候诊断 1.脾肾阳虚证:腹胀隐痛,久泻不止,大便夹血,血色黯淡,或腹部肿块,面色萎黄,四肢不温,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沉细或沉迟。 2.肝肾阴虚证:腹胀痛,大便形状细扁,或带粘液脓血或便干,腰膝酸软,失眠,口干咽燥,烦躁易怒,头昏耳鸣,口苦,肋胁胀痛,五心烦热,脉细数,舌红少苔。 3.气血两亏证:体瘦腹满、面色苍白、肌肤甲错,食少乏力,神疲乏力,头昏心悸,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4.痰湿内停证:里急后重,大便脓血,腹部阵痛、舌质红或紫暗,苔腻,脉滑。 5.瘀毒内结证:面色黯滞,腹痛固定不移,大便脓血,血色紫暗,口唇黯紫,或舌有瘀斑,或脉涩,或固定痛处。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1.脾肾阳虚证 治法:温阳健脾。 推荐方药:四神丸或附子理中汤加减。补骨脂、吴茱萸、肉豆蔻、五味子、人参、白术、干姜、附子、甘草等。 2.肝肾阴虚证 治法:滋阴补肝肾。 推荐方药:知柏地黄汤合清肠饮加减。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丹皮、知母、黄柏、银花、当归、地榆等。 3.气血两亏证 治法:益气养血。 推荐方药:八珍汤或归脾汤加减。当归、川芎、熟地、白芍药、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等。 4.痰湿内停证 治法:化痰利湿。

推荐方药:二陈汤或葛根芩连汤加减。陈皮、半夏、茯苓、葛根、黄芩、黄连等。 5.瘀毒内结证 治法:化瘀软坚。 推荐方药:膈下逐瘀汤加减。当归、川芎、桃仁、丹皮、赤芍、乌药、玄胡索、甘草、香附、红花、枳壳、五灵脂、炮山甲、乳香、没药等。 对症加减: 恶心:加姜半夏、广陈皮、黄连,紫苏等。 乏力:加女贞子、旱莲草、生黄芪、当归、补骨脂、菟丝子、大枣等。 腹泻:党参、干姜、黄芩、黄连、半夏、大枣、甘草等。 便秘:加大黄(后下)、枳实、厚朴、麻子仁、瓜蒌仁、肉苁蓉、莱菔子等。 腹胀:加苡米、陈皮、鸡内金、炒麦芽、神曲、砂仁、扁豆等。 (二)辨病用药 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可以加用具有明确抗癌作用的中草药,如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半边莲、漏芦、藤梨根、红藤、蛇六谷、苦参、红豆杉、马齿苋、败酱草、白英、龙葵、土茯苓等。 (三)辨证选择口服中成药 根据病情选择应用华蟾素片、复方斑蝥胶囊、安替可胶囊、西黄丸、西黄胶囊、平消胶囊、小金胶囊、康力新胶囊、贞芪扶正胶囊、健脾益肾颗粒等。 (四)辨证选择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根据病情选择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榄香烯乳注射液、华蟾素注射液、榄香烯注射液、鸦胆子油乳注射液、参芪扶正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参附注射、艾迪注射液、康艾注射液等。 (五)外治法 根据病情选择中药泡洗、中药灌肠、贴敷疗法、中药熏药治疗等外治法。 1.肛滴法 适应症:消化道完全性或不完全性梗阻;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伴有腹胀症状者;无法耐受口服中药者,增加用药途径。 禁忌症:门静脉癌栓,严重痔疮,痔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等。 推荐用药:生大黄9g、枳实15g、当归9g、天龙3条、柴胡9g、黄芪15g、槟榔9g、黄柏9g。 方法:中药保留灌肠技术标准为取胃、十二指肠引流管1根,经消毒后备用。疗程为一个月。取250m1洁净输液瓶1只,中药浓煎至150m1后至40℃放入输液瓶中备用。取输液皮条将输液瓶与胃、十二指肠引流管连接后,以石蜡油将待

项痹中医诊疗方案

项痹中医诊疗方案 一、定义 项痹是由于风、寒、湿等邪气闭阻项部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导致颈项部强硬疼痛,上肢疼痛、重着、麻木等症状的一种疾病。现代医学称之为颈椎病,是中年人的多发病,以颈肩臂痛、上肢无力、麻木,颈部活动受限,有的尚有头痛、头晕、耳鸣、视物不清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综合症。 二、诊断依据 1.1.中医诊断 (1)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或有颈椎先天性畸形、颈椎退行性病变。 (2)多发于40岁以上中年人,长期低头工作者或习惯于长时间看电视、录相者,往往呈慢性发病。 (3)颈、肩背疼痛,头痛头晕,颈部板硬,上肢麻木。 (4)颈部活动功能受限,病变颈椎棘突,患侧肩胛骨内上角常有压痛,可摸到条索状硬结,可有上肢肌力减弱和肌肉萎缩,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压头试验阳性。 (5)X线正位摄片显示,钩椎关节增生,张口位可有凿状突偏歪,侧位摄片显示颈椎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有骨质增生或韧带钙化,斜位摄片可见椎间孔变小。CT及磁共振检查对定性定位诊断有意义。 2.西医诊断

(1)临床表现:具有典型的根性症状,麻木、疼痛,且范围与脊神经支配的区域相一致影像学所见与临床表现相符合,痛点封闭无显效,除颈椎外病变,胸廓出口综合征,网球肘,腕管综合征 肘管综合征,肩周炎,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外所致的上肢疼痛疾患。 (2)体征:颈部僵直、活动受限。患侧颈部肌肉紧张,棘突、棘突旁、肩胛骨内侧缘以及受累神经根所支配的肌肉有压痛。椎间孔部位出现压痛并伴上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或者使原有症状加重具有定位意义。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仔细、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有助于定位诊断。 (3)实验室及特殊检查X线片显示颈椎变直者向后成角 椎间隙狭窄,骨质增生等。CT可准确判断椎管狭窄程度,MRI对颈椎病特别是对合并颈椎间盘突出的帮助最大。 三、辨证分型 1、风寒湿型:颈、肩、上肢串通麻木,以痛为主,头有沉重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畏风寒。舌淡红,苔淡白,脉弦紧。 2、气滞血瘀型:颈肩部及上肢刺痛,痛处固定,伴有肢体麻木。舌质暗,脉弦。 3、痰湿阻络型:头晕目眩,头痛如裹,四肢麻木不仁,舌暗红,苔厚腻,脉弦滑。 4、肝肾不足型: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多梦,肢体麻木,面红目赤。舌红少津,脉弦。 5、气血亏虚型:头痛目眩,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四肢麻木

结肠癌中医治疗

大肠癌的中医治疗 大肠癌是由于正虚感邪、内伤饮食及情志失调引起的,以湿热、瘀毒蕴结于肠道,传导失司为基本病机,以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改变,腹痛,肛门坠痛,里急后重,甚至腹内结块,消瘦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恶性疾病。 大肠癌包括结肠癌与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在北美、西欧各国,大肠癌的发病率仍有上升趋势,占全部癌症死亡原因中的第二位。近三十年来我国的发病率也不断上升,大部分省市大肠癌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原因的第5-6位,男女之比约为2:1,好发年龄为30-60岁。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接受手术、化疗、放疗的患者具有整体治疗效应,在改善症状、减毒增效、有利于劳动力的恢复等方面具有优势,可以提高疗效,延长生存期及改善生存质量。 中医学无“大肠癌”这一名称,从其发病及临床特征分析,应属中医学的“肠积”、“积聚”、“症瘕”、“肠覃”、“肠风”、“脏毒”、“下痢”、“锁肛痔”等病的范畴。《灵枢·水胀》说:“肠覃何如?岐伯曰: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肉乃生。其始也,大如鸡卵,稍以益大,至其成也,如怀子之状,久者离岁,按之则坚,推之则移,……。”其症状的描述颇似结肠癌腹内结块的表现。《诸病源候论·积聚症瘕候》记述:“症者,由寒温失节,致脏腑之气虚弱,而饮食不消,聚结在内,染渐生长块段,盘劳不移动者,是症也。言其形状,可征验也。”有助于了解大肠癌的病因、症状和体征。明代《外科正宗·脏毒》说:“蕴毒结于脏腑,火热流注肛门,结而为肿,其患痛连小腹,肛门坠重,二便乖违,或泻或秘,肛门内蚀,串烂经络,污水流通大孔,无奈饮食不餐,作渴之甚,凡此未得见其生。”类似于大肠癌的病因、主要症状,并明确指出预后不良。清《外科大成·沦痔漏》说:“锁肛痔,肛门内外犹如竹节锁紧,形如海蜇,里急后重,便粪细而带扁,时流臭水,此无治法。”上述症状的描述与直肠癌基本相符。本病的治疗,《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提出了“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过者死”的内科治疗原则;《后汉书》中有华佗进行“刳破腹背,抽割积聚”进行外科手术的记载。这种采用内科或外科治疗本病的方法,迄今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医药治疗本病所采用的方药散见于中医治疗积聚、症瘕、痢疾、脏毒等病证中,如《素问玄机原病式》的芍药汤、《济生方》的香棱丸、《疡医大全》的化痞丸、《医林改错》的少腹逐瘀汤等。 西医学对大肠癌按组织学分类,分为管状腺癌、乳头状腺癌、粘液腺癌、印戒细胞癌、未分化癌等,以管状腺癌最多见。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大肠包括回肠和广肠(直肠)。回肠上接阑门,下接广肠,广肠下端为魄门(肛门),其经脉络肺,统摄于脾。它的生理功能是接受小肠下注的浊物,主津液的进一步吸收,司糟粕传送,并将之排出体外,故《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大

结肠癌规范化诊疗指南.doc

结肠癌规范化诊疗指南(试行 )

1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结肠癌的规范化诊治流程、诊断依据、诊断和 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及治疗方案。 本指南适用于农村重大疾病医疗保障工作定点医院对结肠癌 的诊断和治疗。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 HNPCC):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综合征,又称lynch综合征。 3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指南。 CEA:(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癌胚抗原

4诊治流程图 拟诊结肠癌病例结肠癌门诊继续随访 气钡双重对比造影纤维结肠镜、组织或及 X 线摄片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 病理学检测 确定诊断排除诊断可根治性切除术前评估不可根治性切除有梗阻、出血、穿孔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再次评估可切除放、化疗姑息性手术 随访 5诊断依据 5.1病因 结肠癌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阐明,导致结肠癌发生的因素可 归纳为: 5.1.1环境因素 饮食习惯、肠道细菌、化学致癌物质、土壤中缺钼和硒。 5.1.2内在因素 基因变异、腺瘤、血吸虫性结肠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5.2高危人群

5.2.1有便血、便频、大便带粘液、腹痛等肠道症状的人。 5.2.2大肠癌高发区的中、老年人。 5.2.3大肠腺瘤患者。 5.2.4有大肠癌病史者。 5.2.5大肠癌患者的家庭成员。 5.2.6家族性大肠腺瘤病患者。 5.2.7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5.2.8 Crohn病患者。 5.2.9有盆腔放射治疗史者。 5.3临床表现及体征 5.3.1症状 右侧结肠癌患者临床上常表现有原因不明的贫血、乏力、消 瘦、低热等。早期偶有腹部隐痛不适,后期在60%~70%病人中可扪及右侧腹部质硬肿块。 左侧结肠癌患者早期临床上可表现有排便习惯改变,可出现 便频、便秘或便频与便秘交替。肿瘤生长致管腔狭窄甚至完全阻 塞,可引起肠梗阻表现,约10 %的患者可表现为急性肠梗阻或慢 性肠梗阻症状。 右侧结肠癌患者临床表现出现的频度依次以腹部肿块、腹痛 及贫血最为多见。左侧结肠癌患者则依次以便血、腹痛及便频最 为多见。 5.3.2 直肠指诊

{最新文档}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中医疗效分析11

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中医疗效分析、总结、评估报告 2011年 我科自2009年对专科中医优势病种制订了常规治疗方案,并按方案指导这些病种的中医治疗,要求本科医生在临床医疗中尽量使用中医药参与,对于本科中医优势病种要求全程按方案实施,并于2010年原有方案进行了优化及总结。通地近一年的实施,取得了不少成绩和经验也积累了一些教训,本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讨论,以尽量完善方案,现就优势病种的疗效进行总结分析和评估,对方案的实施作出年度总结。 一.总结: 1.进一步提高认识,努力继承发掘发扬整理中医药优势。通过近一年对方案的实施,全科的医生基本掌握了本科中医优势病种的诊疗方案,并用此方案指导治疗,提高了广大患者对祖国医学的认识和了解,使部分年轻患者也乐于接受中医药治疗。 2.实施方案一年多来,临床疗效明显提高,同时降低了医药费用,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了本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诊疗方案实施情况、疗效分析及优化方案 A腰痛病: ①诊疗方案实施情况: 门诊实施率: 83."9%,住院实施率:99% ②疗效分析:

中医治疗方法:368例病例中,中药汤剂258例,用中药静脉制剂108例,超短波325例。就治疗方法看,中药汤剂使用广泛,下一步继续注重特色 疗法的使用。 ③辨证分型: 血瘀证164例,寒湿证98例,湿热证70例,肝肾阴虚证36例,因此有必要进一步修改分型。 ④治疗效果: 症状改善率、体征改善率、理化指标率均为87%; ⑤治疗周期: 平均10天; ⑥实施诊疗方案后疗效: 临床痊愈率40%,显效率35%,有效率24%,无效率1%、恶化率、死亡率均为0%。 ⑦中医特色: 中药使用率70%,特色疗法使用率,100%,辩证施治率100%,中医药治疗比例及去年同期中医药治疗比例提高5%。 ⑧存在问题及建议: 腰痛患者进行治疗时,由于对病情不了解、私人诊所片面夸大治疗效果, 对中医中药的不信任等原因;我科室中医特色不明显,患者对治疗方法依从性 差。在以后工作中将加大宣传力度,尤其对患者病情进行耐心、细致解释。进 一步提高治疗有效率。 ⑨优化方案: (1)腰椎间盘突出症重视康复治疗,住院期间指导及协助病人做康复锻 炼,开展腰背肌功能锻炼。

NCCN结肠癌指南

NCCN 结肠癌指南(2015.2 最新版) 作者:月下荷花 一.重要的更新内容: 1. 检测RAS 基因状态,包括KRAS 外显子2 和非外显子2 以及NRAS,还需检测BRAF 基因状态,不论是否有RAS 突变。 2. FOLFOX+Cetuximab 作为治疗选择时需注意如下注释:对潜在可切除肝转移疾病的治疗数据仍有争议。 3. 对可切除的转移性疾病,围手术期总的治疗时间不超过6 个月。 二.概述 美国的结直肠癌诊断位列第四,癌症导致死亡位列第二,数据显示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发病率与死亡率的改善是癌症预防、早期诊断、更好治疗决定的。临床医生在使用指南时要明确以下几点:1. 指南中分期按TNM 分期;2. 除非有特别标注,所有推荐级别均为2A。 三.风险评估 大约20% 的结肠癌有家族聚集性,新诊断结直肠癌腺癌或腺瘤病人的一级亲属患结直肠癌风险增高。结直肠癌遗传易感性包括:明确定义的遗传综合征如林奇综合征和家族性腺瘤样息肉增生。推荐所有结肠癌病人要询问家族史及风险评估。 1. 林奇综合征是最常见的遗传性结肠癌易感综合征,占所有结直肠癌2%-4%。由DNA 错配修复基因(MMR)突变所致,包括MLH1、MSH2、MSH6 和PMS2。目前检测林奇综合征的方法有免疫组化分析MMR 蛋白表达和分析微卫星不稳定性(MSI)。若免疫组化MLH1 蛋白缺失,还需检测BRAF 突变,后者可致MLH1 启动子甲基化影响蛋白表达。 NCCN 支持对所有小于70 岁病人或是大于70 岁、满足Bethesda 指南的病人进行MMR 检测。另外对II 期病人也要进行检查。 2. 结直肠癌的其它风险因素 炎症性肠病患者结直肠癌风险增加,其它可能风险因素包括吸烟、红肉和加工肉类的食用、

中医诊疗方案

膝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中医诊疗方案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又称膝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病、增生性关节病、肥大性关节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展性关节疾病。其病理特点为关节软骨变性、破坏、软骨下骨硬化、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骨赘形成。临床上以关节疼痛,僵硬,活动受限,活动时可有摩擦响声为特征,属中医“膝痹病”范畴。 一、中西医病名 中医病名:膝痹病(TCD编码:BNV090) 西医病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ICD-10编码:)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参照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关节诊治指南》(2007年版)。 1、临床表现 膝关节的疼痛及压痛、关节僵硬、关节肿大、骨摩擦音(感)、关节无力、活动障碍。 2、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骨关节炎的X线特点表现为非对称性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质增生和骨赘形成;关节内游离体,关节变形及半脱位。 3、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蛋白电泳、免疫复合物及血清补体等指征一般在正常范围。伴有滑膜炎者可见C反应蛋白(CRP)及血沉(ESR)轻度升高,类风湿因子及抗核抗体阴性 4、具体诊断标准 综合临床、实验室及X线检查,符合①+ ②条或①+ ③+⑤+⑥条或①+④+⑤+⑥条,可

诊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5、骨性关节炎的分级 根据Kellgren和Lawrecne的放射学诊断标准,骨性关节炎分为五级: (二)疾病分期 根据临床与放射学结合,可分为以下三期: 早期:症状与体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多见于内侧,上下楼或站起时犹重,无明显畸形,关节间隙及周围压痛,髌骨研磨试验(+),关节活动可。X线表现(0~I级)。 中期:疼痛较重,可合并肿胀,内翻畸形,有屈膝畸形及活动受限,压痛,髌骨研磨试验(+),关节不稳。X线表现(II~III级)。 晚期:疼痛严重,行走需支具或不能行走,内翻及屈膝畸形明显,压痛,髌骨研磨试验(+),关节活动度明显缩小,严重不稳。X线表现(IV级)。 (三)证候诊断 1、风寒湿痹证 肢体关节酸楚疼痛、痛处固定,有如刀割或有明显重着感或患处表现肿胀感,关节活动欠灵活,畏风寒,得热则舒。舌质淡,苔白腻,脉紧或濡。 2、风湿热痹证 起病较急,病变关节红肿、灼热、疼痛,甚至痛不可触,得冷则舒为特征。可伴有全身发热,或皮肤红斑、硬结。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3、瘀血闭阻证 肢体关节刺痛,痛处固定,局部有僵硬感,或麻木不仁,舌质紫暗,苔白而干涩。 4、肝肾亏虚证 膝关节隐隐作痛,腰膝酸软无力,酸困疼痛,遇劳更甚,舌质红、少苔,脉沉细无力。 (四)鉴别诊断

肠癌中医

肠癌的中医辩证思维、临床常用分证、中医分证新说 本病属中医学“肠蕈”、“盘积”、“肠毒”、“便血”、“下痢”、“肠僻”、“锁肛痔”等范畴。中医认为,正气虚弱是发病的根本,多因志失调,饮食内伤,忧思郁怒,致胃肠失和,气机不畅,气滞血瘀痰浊内聚,结于肠道,或酒食无度,嗜食膏粱厚味,伤及脾胃,运化司,湿热内生,乘虚下注,搏结于肠,蕴毒日久,结成肿块。早欺湿热蕴结为主要病理表现,后期以气滞血瘀、脾肾阳虚、肝肾阴、气血亏损为主要表现。治疗原则早期正气尚存时以清热利湿气活血、化瘀解毒、祛痰通结为主,后期正气虚衰时,以扶正为主,治以健脾补肾,滋肾养肝,益气养血。佐以行气散结,解毒止血 (一)中药治疗中医肿瘤学在治疗方面的主要部分是辨证论治。是针对有各种癌肿的各个不同的患,用中医理论对他们的整体情况和癌肿进行分析,推断其病因、病机,确定各个患者的辨证类型,定出治疗原则,用中药进行治疗。不同的癌肿患者,可能采用相类似的中药治疗,而同一种癌肿患者,也可能采用不同,甚至相反的中药治疗,这就是辨证论治的一个特点。大肠癌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脂肪摄食过高而纤维素类摄人过少,与古人所谓“肠风脏毒”的因理解是一致的、,对大肠癌的治疗方法之一,就是针对这种病因病机。饮食中的营养失平衡、包含着的化学致癌因子等,被认为是引起消化道癌肿的一种因素,而现代中医义认为和六淫有关。两种理解也同时可以结合起来,对预防、治疗有帮助。中医药既叮以调整机的免疫功能,调动机体的潜在抗肿瘤能力,1~且对肿瘤细胞办具有直接的杀伤作用。单纯治疗和中药配合手术及放化疗的综合治疗结肠癌已经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显示出其独特的治疗优势,中医中药作为治疗结肠癌的第四大手段,越来越受到国际医学界的关注。中医的角度对大肠癌的治疗可改善症状,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减少放射治疗、化疗的副用,有的中药有直接的抗癌作用,如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山慈姑、龙葵等。用药时可辨证、谦顾,加入清热解毒、活血攻坚、滋阴养血、除痰散结、调补脾胃等方面的药物。病机中已经可以知道,得大肠癌的患者,正气虚是病之本,邪气外侵乃病之标,故而立方治病,不可见其表,现在中医对大肠癌症患者,主要的分型论治原则与选方用药。 一)寒毒痰瘀证病证表现.主要症状腹痛、腹泻和(或)便秘、里急后重辨证要点口淡不渴、舌质暗或瘀斑、苔白厚腻、脉沉或滑。3,可能伴随的症状手足不温、或得温痛减、或喜温喜按、痛如针刺、或腹中闷痛、或腹中按压有肿块【治则与选方】散寒解毒、化瘀涤痰。可选用附子粳米墓生化汤合方。处方用药】附子Sg 半夏12g 甘草3g 大枣10枚粳米12g 当归24g 川芎9g 桃仁3g 干姜2g[服用方法] 先以水浸泡方药约30分钟,然后用大火煎药至沸腾,再以小火煎煮40分钟。每日1剂,分3次温服,|为1个疗程,需用药8~12个疗程。[配伍技巧] 若脾虚甚者,加白术、苍术,以健脾醒脾,燥湿化痰:若腹痛明显者,加细辛、白芍,以温阳缓急止痛i若瘀血甚者,加五灵脂、蒲黄,以活血化瘀:若寒盛者,加肉、吴茱萸,以温中散寒:若里急后重者,加薤白、木香,以行气导滞等。药物功效】方中附子温阳散寒,助阳化饮。半夏燥湿化,降逆醒脾。粳米补益脾胃。当归补血活血,化瘀生新,调经止痛。川芎活血行气止痛。桃仁破血逐瘀。炮姜温经散寒止。大枣、甘草,益气补中,顾护脾胃。 二)寒痰瘀郁证[病证表现1.主要症状腹痛、腹泻和(或)便秘、里急后重。2.辨证要点情绪急躁、舌质暗或瘀斑、苔黄厚腻、脉涩z纤23.可能伴随的症状脘腹胀痛、或矢气得舒、或善叹息、或表情沉默、或痛如针刺、或夜间加重、或腹中按压有肿块。【治则与选方】化瘀涤痰、行气解郁。可选用附子粳:与四逆散合乃【处方用药】附子59 半

结直肠癌临床实践指南

《结直肠癌临床实践指南》内科解读 2011-08-08浏览次数 586 《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肿瘤学临床实践指南》是基于循证医学理念的临床实践指引。每年都有新的研究结果与临床证据不断推出,从而影响了该指南的更新。今年,NCCN发布了最新版结直肠癌(CRC)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即结肠癌,现就内科部分更新的相关内容进行初步解读。 解读1:可切除结肠癌的辅助治疗选择 化疗近5年来,可切除结肠癌辅助化疗领域的发展进入缓慢期,但针对其标准方案的探索继续受到关注与期待。对于辅助化疗方案的选择,新版《指南》基于现有证据(表1)规定:FOLFOX方案[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5-FU)+亚叶酸钙(LV)]为首选标准治疗方案,列为1类证据;5-FU推注+LV+奥沙利铂(FLOX方案)列为1类证据;卡培他滨与奥沙利铂联合(CapeOX方案)列为2A类推荐;对不能使用奥沙利铂的患者,可选用单药卡培他滨或5-FU+LV。 指南仍不推荐将贝伐珠单抗(Bev)、西妥昔单抗、帕尼单抗与伊立替康用于除临床试验外的非转移性结肠癌辅助治疗。 靶向治疗探索Bev、西妥昔单抗在晚期肠癌辅助化疗中作用的大型Ⅲ期临床研究已开展,包括NSABP C-08、AVANT和N0147试验,但结果均不支持将靶向药物用于Ⅱ、Ⅲ期结肠癌患者的术后辅助治疗(表2)。 解读2:结直肠癌治疗药物的个体化选择 CRC的靶向治疗研究方兴未艾,生物标志物受到日益关注。随着新证据的出现,2011 年《指南》对于生物标志物的检测及其对治疗选择的影响作出了相应的新建议。 KRAS突变大量文献表明,KRAS基因突变预示着西妥昔单抗及帕尼单抗治疗无效。目前,不建议对KRAS第12或13密码子突变的转移性CRC应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最近,德鲁克(de Roock)的研究显示KRAS 13密码子突变也许不能绝对预测患者对治疗无效;使用抗EGFR制剂治疗这类患者仍属研究范畴,不推荐用于常规临床实践。 BRAF突变专家组推荐,患者在确诊为Ⅳ期KRAS野生型CRC同时,应行BRAF基因型测定(原发瘤或转移瘤),约5%~9%的肿瘤会出现BRAF基因特异性突变(V600E)。 De Roock等的回顾性分析显示,在化疗耐药CRC患者中,原发肿瘤BRAF突变者治疗客观有效率显著低于野生型患者(8.3%对38.0%)。对CRYSTAL及OPUS两项研究作回顾性分析发现,KRAS与BRAF均为野生型患者的疗效最好;亚组分析提示,无论采用何种治疗,BRAF V600E突变者的预后均很差,尽管如此,若在FOLFOX或FOLFIRI一线治疗中联合抗EGFR制剂,仍可能给其带来一些生存益处。最近公布的PETACC-3试验显示,对于低度微卫星不稳定性(MSI-L)或微卫星稳定(MSS)的Ⅱ、Ⅲ期结肠癌患者,BRAF突变是总生存(OS)的预后预测因子。 鉴于上述研究结果,新版指南提出新共识:在一线治疗中,具有BRAF V600E突变者的预后似乎更差;回顾性亚组分析提示,无论V600E突变状态如何,有效化疗联合抗EGFR单抗一线治疗,仍可给患者带来潜在益处;对于一线治疗后进展者,若伴有BRAF V600E突变则预后似乎更差,目前有限的资料提示,对于此类患者,抗EGFR单抗治疗无效。 错配修复缺陷关于错配修复(MMR)缺陷预测化疗疗效的研究仍是关注热点。2008年,萨金特(Sargent)的荟萃分析显示,Ⅱ期MSI-L 或 MSS 患者在5-FU辅助化疗后预后改

中医诊疗方案实施方案样本

怀柔区中医医院优势病种中医 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疗效总结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关于做好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疗效总结工作的通知》要求, 结合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相 关文件精神, 为推动我院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特制定此方案。 一、工作背景 中医诊疗方案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汇聚全国专家力量, 在认真总结各地经验基础上制订的技术方案, 对中医临床实践具有很强的指 导作用, 实施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是持续改进活动的重点工作之一。院领导对此高度重视, 要求各临床科室认真对待优势病种中医 诊疗方案的应用推广和临床疗效总结评估工作, 将其作为科室一项 重要工作抓好抓实。 二、人员安排 为统筹分工, 加强管理, 有效开展此项工作, 将责任落实到科室, 落实到人, 特成立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实施工作领导小组, 具体 如下: 组长: 马友合业务院长负责对相关工作进行指导副组长: 张 亮医务科长负责对具体工作进行监管 牛卫洲医务科员负责对具体工作进行监管 组员: 孙久林、陈少军、齐锡友、谢春荣、王小强、王国范、陶杰、邢天伶各科室主任负责具体工作的实施

三、实施步骤 1、医务科召开临床科主任会, 认真组织学习《通知》精神, 明 确科室的重点病种, 总结各科室的中医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和临床路 径管理情况。( 12月23日) 2、结合我院实际, 研究制定疗效总结分析的基础数据收集表, 布置下一阶段的具体任务, 每月完成的目标值。将科室成员的任务 分工、人员职责做好。( 12月23日) 3、参考《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体例》 和《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样稿》, 各科室 完成《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 并汇总到 医务科。( 1月7日前) 4、医务科汇总后, 综合处理, 检查无误后上报。 四、工作要求 1、本着实事求是, 严谨求实的态度去完成此项工作。 2、克服困难, 按时完成此项工作。 -12-18 附: 各科室具体人员分工如下: 篇二: 参考模板]]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方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方案 中医病名( 西医病名) 中医临床路径

结直肠癌中医诊疗方案

结直肠癌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一、 诊断 (-)疾病诊断 诊断:结直肠癌分期的标准方案,参照2011年NCC\结肠癌、直肠癌TNM 分期。 (二)证候诊断 1. 脾肾阳虚证:腹胀隐痛,久泻不止,大便夹血,血色黯淡,或腹部肿块,面 色萎黄,四肢不温,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沉细或沉迟。 2. 肝肾阴虚证:腹胀痛,大便形状细扁,或带粘液脓血或便干,腰膝酸软,失 眠,口干咽燥,烦躁易怒,头昏耳鸣,口苦,肋胁胀痛,五心烦热,脉细数,舌 红少苔。 3. 气血两亏证:体瘦腹满、面色苍白、肌肤甲错,食少乏力,神疲乏力,头昏 心悸,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4. 痰湿内停证:里急后重,大便脓血,腹部阵痛、舌质红或紫暗,苔腻,脉滑。 5. 瘀毒内结证:面色黯滞,腹痛固定不移,大便脓血,血色紫暗,口唇黯紫, 或舌有瘀斑,或脉涩,或固定痛处。 二、 治疗方案 (-)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1. 脾肾阳虚证 治法:温阳健脾。 推荐方药:四神丸或附子理中汤加减。补骨脂、吴茱萸、肉豆蔻、五味子、人参、 白术、干姜、附子、甘草等。 2. 肝肾阴虚证 治法:滋阴补肝肾。 推荐方药:知柏地黃汤合清肠饮加减。熟地黃、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丹 皮、知母、黄柏、银花、当归.地榆等。 3. 气血两亏证 治法:益气养血。 推荐方药:八珍汤或归脾汤加减。当归、川茸.熟地、口芍药、人参、口术、茯 苓、甘草等。 4. 痰湿内停证 治法:化痰利湿。. 推荐方药:二陈汤或葛根苓连汤加减。陈皮、半夏、茯苓、葛根、黄苓、黄连等。 3 ?瘀毒内结证 治法:化瘀软坚。 推荐方药:膈下逐瘀汤加减。当归、川茸、桃仁、丹皮、赤芍、乌药、玄胡索、 生黄茂、当归、补骨脂、菟丝子、 黄连、半夏、大枣、甘草等。甘草、香附、红花、枳壳、 对症加减: 恶心:加姜半夏、广陈皮、 五灵脂、炮山屮、乳香、没药等。 黃连,紫苏等。 乏力:加女贞子、旱莲草、 腹泻:党参、干姜、黄苓、 大枣等。

结肠癌诊疗指南

直肠癌规范化诊疗指南(试行)

1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直肠癌的规范化诊治流程、诊断依据、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及治疗方案。 本指南适用于农村重大疾病医疗保障工作定点医院对直肠癌的诊断和治疗。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直肠系膜:指的是在中下段直肠的后方和两侧包裹着的,形成半圆,厚1.5~2.0cm的结缔组织,内含有动脉、静脉、淋巴组织及大量脂肪组织,上自第3骶椎前方,下达盆膈。 3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指南。 3.1TME:(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3.2CEA:(carcinoembryonic antigen)癌胚抗原

4诊治流程图

5诊断依据 5.1病因 直肠癌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阐明,导致发生的原因可归纳为:5.1.1环境因素 饮食习惯、肠道细菌、化学致癌物质、土壤中缺钼和硒。 5.1.2内在因素 基因变异、腺瘤、血吸虫性结肠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5.2高危人群 5.2.1有便血、便频、大便带粘液、腹痛等肠道症状的人。 5.2.2大肠癌高发区的中、老年人。

5.2.3大肠腺瘤患者。 5.2.4有大肠癌病史者。 5.2.5大肠癌患者的家庭成员。 5.2.6家族性大肠腺瘤病患者。 5.2.7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5.2.8Crohn病患者。 5.2.9有盆腔放射治疗史者。 5.3临床表现及体征 5.3.1症状 主要表现为直肠刺激症状:便频、里急后重、肛门下坠、便不尽感、肛门痛等。大便表面带血和/或粘液,严重时有脓血便。根据临床表现出现的频度,直肠癌临床表现依次以便血、便频及大便变形多见。 5.3.2直肠指诊 凡遇到患者有便血、直肠刺激症状、大便变形等症状均应行直肠指诊。检查时动作要轻柔,切忌粗暴,要注意有无肿物触及,肿瘤距肛门距离、大小、硬度、活动度、粘膜是否光滑、有无压痛及与周围组织关系、是否侵犯骶前组织。如果肿瘤位于前壁,男性必须明确与前列腺关系,女性患者需做阴道指诊,查明是否侵犯阴道后壁。指诊检查完毕应观察指套有无血迹。 5.4辅助检查 5.4.1内镜检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