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研究生结构风工程风洞试验报告

研究生结构风工程风洞试验报告

研究生结构风工程风洞试验报告
研究生结构风工程风洞试验报告

研究生《结构风工程》风洞试验报告

——试验名称

年级: 2015级

姓名:

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

专业: 土木工程

指导老师: 孙瑛

2016年1月12日制

研究生《结构风工程》风洞试验报告

——试验名称

一、试验目的

本节介绍试验目的(参见实验指导书,并结合本组具体试验内容)。

二、试验装置

本节应介绍试验装置及其测试原理。

图1 模型照片

三、工况设置

实验设置?组工况,具体细节如表1所示。

表1 实验工况设计

工况工况描述

1

2

3

4

具体模型布置如图2所示。

工况1 工况2

工况3 工况4

图2 具体工况下的模型布置图

四、试验数据(结果)

本节应结给出试验数据及结果,主要是试验照片。

图5 工况?实验结果

五、结果分析

本节应结合试验目的对数据及现象进行分析,总结相应的规律。

六、结论与讨论

本节应结合试验结果分析给出简要的总结,还可以对实验指导书中的思考题结合试验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MS82风洞试验技术研究(负责人林麒)

MS82 风洞试验技术研究(负责人:林麒) 8月27日下午地点:4层临4-10 时间 编号 报告题目 报告人单位 主持人 13:30 MS82-1700-I 运输机后体舱门开启流动特性试验研究 胡汉东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杨希明 13:50 MS82-0056-O 一种改进的内埋武器高速风洞弹射投放实验方法 宋威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14:00 MS82-0690-O 大长细比模型高速风洞试验支撑干扰分析 秦 汉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14:10 MS82-1330-O 翼身融合构型飞机跨声速风洞试验支撑干扰问题研究林榕婷中国商飞北研中心 14:20 MS82-1859-O 小展弦比飞翼低速大迎角支架干扰试验研究 王延灵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 白鹏 14:30 MS82-1860-O 风洞节流对其高亚声速特性影响试验研究 秦红岗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14:40 MS82-2136-O 倾转四旋翼无人机风洞虚拟飞行初步验证 聂博文国防科技大学 14:50 MS82-2647-O 高速风洞中大型飞机常用支撑形式干扰特性研究 李 强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15:00 MS82-2681-O 基于映像涡系法的闭口矩形实壁风洞洞壁干扰因子计算 马洪雷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 岳连捷 15:10 MS82-2761-O 弹性体模型风洞试验支撑系统虚拟振动试验研究 张 戈 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 15:20 MS82-1850-O 导弹滑块电缆罩气动特性风洞测力试验优化研究 朱中根西安现代控制技术研究所 15:30 15:40 MS82-0819-O 并联级间分离自由飞风洞试验技术及相似律推导 薛 飞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8月28日下午地点:4层临4-9 时间 编号 报告题目 报告人单位 主持人 13:30 MS82-1670-I 风洞动态试验中的仿真技术应用 赵俊波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陈德华13:50 MS82-2868-O 不同收集口角度下风洞流场的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高 娜 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 14:00 MS82-0603-O 基于RBF 神经网络的大迎角耦合振荡气动力建模 卜凡楠厦门大学 14:10 MS82-3570-O 端壁附面层抽吸对压气机叶栅分离影响的仿真研究王东中航发动力所 王铁进14:20 MS82-1760-O 结冰风洞中SLD 模拟方法及其实验验证研究 符 澄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14:30 MS82-2393-O 进气道试验中管道效应对湍流度的影响研究 徐彬彬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所 14:40 MS82-2994-O 结冰条件下大型民机操稳特性研究与风洞虚拟飞行验证 朱正龙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所 14:50 MS82-2986-O 螺旋桨噪声特性风洞试验研究 谭 啸 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 吴佳莉15:00 MS82-3159-O 地效飞机近波浪水面气动特性风洞试验模拟 高立华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15:10 15:20 MS82-2365-O 可压缩混合层增长率的试验方法研究 王铁进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土木试验原题

选择题: 15.动力系数总是() A.大于1 B.等于1 C小于1 D小于0 填空题: 1工程结构试验所用试件尺寸的大小,总体上分为…………和………决定 2 仪器设备应满足……和……的要求。 3荷载分级的目的一方面是…………另一方面是…………。 4确立模拟工作##共有……和…………两种。 5.双向应变场下,由于应变计的横向效应,使得应变计的灵敏度系数K一般比单丝灵敏度系数___ 6.电阻应变片的温度补偿技术常用的有两种方法,分别是…………和…………互补偿。 7.动力试验的振源有两大类:一类是……………,另一类是…………。 8.动荷载特性的测定方法包括…………和…………。 名词解释题: 1.量纲: 2.工程结构静力试验: 3.量程: 4.结构动力系数的定义为: 5.尺寸效应: 问答题: 1.土木工程结构试验的任务是什么? 答:是在结构物或试验对象上,以仪器设备为工具,利用各种实验技术为手段,在荷载或其他因素作用下,通过测试与结构工作性能有关的各种参数,从强度、刚度、抗裂性以及结构的破坏形态等各个方面来判断结构的实际工作性能(2分),估计结构的承载能力,确定结构使用要求的符强度,并用以分检验和发展设计的计算论(2分) 2.在试验前对试件进行预加载的目的是什么? 答:27、首先是使结构进人正常的工作状态(1分)。其次,通过顼载可以检査现场的试验组织工作和人员情况,检查全部试验装置和荷载设备的可靠性,对整个试验起演习作用(2分)。通过预载试验发现的问題,必须逐一加以解决(1分) 计算题: 1.已知某混凝土简支梁加载如题36图所示,梁宽b=200mm,高h=400mm,在梁跨中设应变片,

优秀土木工程实习报告1000字

优秀土木工程实习报告1000字 一、前言 生产实习是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必不可少的实践教学环节, 它是所学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的统一。在实习过程中,我以技术员的 身份深入到建筑施工单位,以一个高层住宅小区为实习场所,在项目 部技术室主任的指导下,参加工程施工工作,顺利完成了六周的实习 任务。同时,也为大学毕业后从事工程时间打下良好基础。 二、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西三期西二里小区二期工程 工程地点:北京市海淀区西三旗 建设单位:北京新奥广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监理单位:北京中 招兴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设计单位:北京华咨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施工 单位: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第三十四项目部计划开工日期:2003年 7月20日计划竣工日期:2004年12月15日本工程为一个群体工程,共包括5#楼、6#楼、8#楼三栋高层住宅楼和12#地下车库以及11#楼(变电站),总建筑面积63000.2m2.其中5#楼建筑面积为9932.0m2, 8#楼建筑面积为28293.4m2,5#楼、8#楼均由主楼和配楼两部分组成,主楼地下二层为人防层,地下一层为设备层,地上18层及局部19层 阁楼为住宅;配楼地下二层为设备层,地下一层至地上二层为会所; 建筑总高度为53.85m;主楼基础结构形式为筏板基础,主体结构为全 现浇剪力墙结构;配楼基础结构形式为独立柱基础,主体结构为框架 结构。6#楼建筑面积19300m2,地下一层为自行车库,地上为14层带 跃层住宅;建筑总高度为44.50m;基础结构形式为筏板基础,主体结 构为全现浇剪力墙结构。11#楼(变电站)建筑面积为 443.6m2,地上 二层,主体结构为框架结构。12#地下车库建筑面积为5038.5m2,地下为地下车库,地上为车道出入口、人防出入口及变电站,地下车库战 时为6级人防物资库,基础结构形式为筏板基础,主体结构为框架-剪

《建筑结构试验》实验报告

《建筑结构试验》实验报告 班级: 学号: 姓名: 南昌航空大学土木工程试验中心 二○一○年四月

目录 试验一电阻应变片的粘贴及防潮技术试验二静态电阻应变仪的使用及接桥试验三电阻应变片灵敏系数的测定 试验四简支钢筋混凝土梁的破坏试验

试验一电阻应变片的粘贴及防潮技术 姓名:学号:星期第讲第组 实验日期:年月日同组者: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电阻应变片的选用原则和方法; 2.学习常温用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方法及过程; 3.学会防潮层的制作; 4.认识并理解粘贴过程中涉及到的各种技术及要求对应变测试工作的影响。 二、实验仪表和器材: 1.模拟试件(小钢板); 2.常温用电阻应变片; 3.数字万用表; 4.兆欧表; 5.粘合剂:T-1型502胶,CH31双管胶(环氧树脂)或硅橡胶; 6.丙酮浸泡的棉球; 7.镊子、划针、砂纸、锉刀、刮刀、塑料薄膜、胶带纸、电烙铁、焊锡、焊锡膏等小工具; 8.接线柱、短引线 三、简述整个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 1.分选应变片。在应变片灵敏数K相同的一批应变片中,剔除电阻丝栅有形状缺陷,片内有气泡、霉斑、锈点等缺陷的应变片,将电阻值在120±2Ω范围内的应变片选出待用。 2.试件表面处理。去除贴片位置的油污、漆层、锈迹、电镀层,用丙酮棉球将贴片处擦洗干净,至棉球洁白为止,以保证应变片能够牢固的粘贴在试件表面。 3.测点定位。应变片必须准确地粘贴在结构或试件的应变测点上,而且粘贴方向必须是要测量的应变方向。 4.应变片粘贴。注意分清应变片的正、反面,保证电阻栅的中心与十字交叉点对准。应变片贴好后,先检查有无气泡、翘曲、脱胶等现象,再用数字万用表的电阻档检查应变片有无短路、断路和阻值发生突变(因应变片粘贴不平整导致)的现象。 5.导线固定。接线柱粘帖不要离应变片太远,接线柱挂锡不可太多,导线挂锡一端的裸露线芯不能过长,以31mm为宜。引出线不要拉得太紧,以免试件受到拉力作用后,接线柱与应变片之间距离增加,使引出线先被拉断,造成断路;也不能过松,以避免两引出线互碰

《土木工程结构试验》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土木工程结构试验中,常用生产鉴定性试验解决的问题是( C )。A.验证结构设计理论的假定B.提供设计依据 C.处理工程事故,提供技术依据 D.提供实践经验 2.工程结构试验的四个阶段中,哪一个阶段是整个试验工作的中心环节?( C ) A.试验规划阶段 B.试验准备阶段 C.试验加载测试阶段 D.试验资料整理和分析阶段 3.在结构试验中应优先选择的结构就位形式是( A )。 A.正位试验 B.卧位试验 C.反位试验 D.原位试验 4.结构试验中,钢结构的荷载持续时间一般不少于( B )。 A.5min B. 10min C. 15min D. 30min 5.对于量测振动频率、加速度等参数的动测仪表,要求仪表的频率、加速度范围( A )被测动态参数的上限。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大于等于 6.工程结构的模型试验与实际尺寸的足尺结构相比,不具备的特点是( D )。 A.经济性强 B.数据准确 C.针对性强 D.适应性强 7.集中荷载相似常数与长度相似常数的( B )次方成正比。 A.1 B.2 C.3 D.4 8.弯矩或扭矩相似常数与长度相似常数的( C )次方成正比。 A.1 B.2 C.3 D.4 9.弹性模型材料中,哪一种材料的缺点是徐变较大,弹性模量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 D ) A.金属材料 B.石膏 C.水泥砂浆 D.塑料 10.哪一种模型的制作关键是“材料的选取和节点的连接”?( C )A.混凝土结构模型B.砌体结构模型C.金属结构模型D.有机玻璃模型11.强度模型材料中,哪一种材料需要经过退火处理?( A ) A.模型钢筋 B.微粒混凝土 C.模型砌块 D.水泥砂浆 12.下列哪一种加载设备属于机械力加载设备?( B ) A.杠杆 B.弹簧 C.手动液压千斤顶 D.水 13.机械力加载设备中下列哪一种加载设备常用于结构的持久荷载试验?( D ) A.卷扬机 B.吊链 C.螺旋千斤顶 D.弹簧 14.支座的型式和构造与试件的类型和下列何种条件的要求等因素有关。( A ) A.实际受力和边界条件 B.位移的边界条件 C.边界条件 D.平衡条件 15.结构试验时,试件的就位型式最符合实际受力状态而应优先采用的是

土木工程结构试验总结

1.现代科学研究包括(理论)研究和(试验)研究。 2.根据不同的试验目的,结构试验可分为(生产鉴定性)试验和(科学研究性)试验。 3.工程结构试验大致可分为(试验规划)、(试验准备)、(试验加载测试)和(试验资料整理分析)四个阶段。 4.试件的数量主要取决于测试参数的多少,要根据各参数的(因子数)和(水平数)来决定试件数量。 5.结构在试验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可以分为(整体)变形和(局部)变形两类。 6.惠斯顿电桥连接主要有两种方法,即(全桥)和(半桥)。 7.动力试验的振源有(自燃振源)和(人工振源)两大类。 8、结构自振特性主要包括(自振频率)、(阻尼)和(阵型)三个参数。 9.回弹法适用于抗压强度为(19)—(60)MPa的混凝土强度的检测。 10.结构上的荷载按是否引起结构动力反应分为(静力)荷载和(动力)荷载。 11.气压加载按加载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正压)加载和(反压)加载。 12.利用环境随机激振方法可以测量建筑物的(动力特性)。 13.反力墙大部分是固定式的,它可以是钢筋混凝土或预应力混凝土的(实体墙)或是空腹式的箱型结构。 14.数据采集就是用(各种仪器)和装置,对数据进行测量和记录。 15.结构振动时,其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随(时间和空间)发生变化。 16.模型设计的程序往往是首先确定(几何比例),再设计确定几个物理量的相似常数。 17.采用等效荷载时,必须全面验算由于(荷载图式)的改变对结构造成的各种影响。 18.采用初位移或初速度的突卸荷载或突加荷载的方法,可使结构受一冲击荷载作用而产生(自由振动)。 19.疲劳试验施加的是一定幅值的(重复荷载),其荷载上限值是按试件在荷载标准值的最不利组合产生的效应值计算而得的. 20.测量混凝土的表面硬度来推算抗压强度,是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中常用的一种(非破损)试验方法。 21.对于结构混凝土开裂深度小于或等于500mm的裂缝,可采用(平测法)或(斜侧法)进行检测。 22.工程结构试验所用试件的尺寸和大小,总体上分为(模型)和(原型)两类。

SHFD低速风洞全机测力实验报告报告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综合实验 SHFD低速风洞 全机模型气动力和力矩测量试验报告 院系: 专业: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班级: 学号: 姓名:

风洞试验任务书 姓名:班级:2 学号: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2015年9月20日 实验小组:第二组 组长:(学号:) 小组成员: 姓名学号 试验任务表 实验风洞:SHFD 时间: 2014.8.31~2015.9.20 试验类型试验状态备注 DSBM-01 标模测力试验 纵向试验 β=00:α=-40~120 ; ?α=20 β=00:α=120~320;?α=40试验风速 V=27m/s 横向实验 α=40:β=-160~160;?β=40 α=80:β=-160~160;?β=40

摘要 本次试验采用SHFD低速闭口回流风洞对DBM-01标准模型在不同迎角及侧滑角下受升力,阻力,侧力,俯仰力矩,滚转力矩,偏航力矩变化情况进行了测量,对SHFD低速风洞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包括风洞的动力系统、控制和数据采集系统等。最后根据模型所受各力随迎角变化情况应用tecplot 软件绘制出Cy-α,Cy-Cx,Mz-Cy,Cz-β,Mx-β,My-β曲线。。 关键词 DBM-01标模测力实验 SHED风洞 tecplot

目录 第一章实验名称与要求 (1) 1.1 实验名称 (1) 1.2 实验要求 (1) 第二章实验设备 (1) 2.1风洞主要几何参数 (1) 2.2流场主要技术指标 (2) 2.3 控制与数据采集系统 (2) 2.4 风洞动力系统 (2) 2.5 DBM-01标准模型 (2) 第三章风洞实验原理 (4) 3.1相对性原理和相似准则 (4) 3.2主要测量过程 (4) 第四章实验方法及步骤 (6) 4.1 了解风洞组成及开车程序 (6) 4.2 制定试验计划 (6) 4.3 模型及天平准备 (6) 4.4实验步骤 (8) 第五章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9) 5.1干扰修正计算 (9) 5.2实验结果分析 (11) 结论 (21) 参考文献 (22)

土木工程结构试验学习心得

土木工程结构试验学习心得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土木工程结构试验学习心得 土木工程结构试验是研究和发展结构计算理论的重要实践,从材料的力学性能到验证由各种材料构成不同类型结构和构件的基本计算方法,以及近年来发展的大量大跨、超高、复杂结构的计算理论,都离不开试验研究。因此,土木工程结构试验在土木工程结构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与结构设计、施工及推动土木工程学科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土木工程结构试验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课程,与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地基基础和桥梁结构等课程直接有关,并涉及物理学、机械与电子测量技术、数理统计分析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我获得土木工程结构试验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一般工程结构试验规划设计、结构试验、工程检测和鉴定的方法,以及根据试验结果作出正确的分析和结论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土木工程结构试验》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也是唯一的一门独立的试验课程。它的任务是在结构或实验对象上,以仪器设备为工具,利用各种实验技术为手段,在荷载或其他因素作用下,通过测试与结构工作性能有关的各种参数(变形、挠度、位移、应变、振幅、频率)后进行分析,从而对结构的工作性能作出评价,对结构的承载能力作出正确的估计,并为验证和发展结构的计算理论提供可靠的依据。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在理论上我学到许多关于结构试验的知识,工程结构试验的量方法、程结构试验过程、可靠性鉴定等。工程结构试验的量方法土木工程结构试验中的试验荷载要与结构在实际中的受力情况相一致,试验时的荷载应使结构处于某一种实际可能的最不利的工作情况。当采用等效荷载时,试验荷载的大小要根据相应的等效条件换算得到,同时要注意荷载图式的改变对结构的各种影响。结构试验的加载制度要根据不同的结构按照相应的规范或标准的规定进行设计。测量方法:机测法。利用机械仪表测量所需的数据或参数,机测法适应性强、简便、可靠、经济,是结构试验中最常用的测量手段。 ②电测法。通过传感元件把试验需要测量的数据或参数,转换为电阻、电容、电感、电压或电流等电量参数,经放大器放大,然后进行测量,由指示记录设备记录和显示,这种转换和测量技术称为非电量电测技术,具有准确、快速测量、自动控制、连续记录和远距离操纵等优点。与计算机联机,还可根据测量结果自行判断和运算。③光测法。利用光的准直性对测量参数放大、转换、实现连续记录,阻尼小、响应快(如光线示波记录仪)。也可利用光敏材料的物理化学原理和力学特性在偏振光作用下产生的光学效应,测定应力场(如光弹仪),简便、可靠、直观性好;及激光测量位移和激光全息的应用。

土木工程结构试验与检测论文

土木工程结构试验与检测总结 衣食住行是人类生活的主要方面,其中住虽然不是最重要的,却也是必不可少的。而这学期学习的土木工程结构试验与检测让我了解到一个建筑的来之不易,更让我了解到建筑质量的重要性。结构试验与检测是一项科学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是研究和发展工程结构新材料、新体系、新工艺,也是探索结构设计新理论及验证实体结构的受力性能、承载力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了解到了建筑结构检测和试验的任务,目的,定义和作用,也了解到进行土木工程结构试验与检测的工具,比如重物加载的方法及相关的加载设备、液压加载的方法及相关的加载设备、加载辅助设备、试件支承装置。 结构试验是以工程结构、构件或者结构模型为对象,以试验仪器设备为工具,以各种测试技术为手段,通过试验方式量测结构受载后的各种参数(位移、应力、应变、裂缝、振幅、频率、加速度等),据此,对结构物的工作性能作出评价,对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安全性能作出正确的评定,确定结构对使用要求的符合程度,并用以检验和发展结构的计算理论。根据不同的试验目的、荷载性质、试验对象、试验场所、构件破坏与否、荷载作用时间等不同因素进行分类,可以为研究性试验和检测性试验、静力试验和动力试验、实体(原理)试验和模型试验、试验室试验和现场试验、破坏性试验和非破坏性试验,以及短期荷载试验和长期荷载试验。 1、研究性试验和检测性试验 根据试验目的,可分为研究性试验和检测性试验。 (1)研究性试验 研究性试验具有研究、探索和开发的性质。其目的在于验证结构设计的某一理论,或验证各种科学的判断、推理、假设及概念的正确性。或是为了创造某种新型结构体系及其计算原理,而系统地进行的试验研究。 研究性试验一般都是在室内进行,需要使用专门的加载设备和数据测试系统,以便对受载试件的变形性能作连续观察、测量和全面的分析研究,从而找出其变化规律,为验证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提供依据。这类试验通常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土木工程的实习报告总结【5篇】

土木工程专业技术实习环节是整个本科学习阶段最重要的实践环节之一,该环节的教学模式各个高校有所不同。下面为大家整理的土木工程的实习报告总结,希望大家喜欢。 土木工程的实习报告总结篇一 3月12日我应聘到常州市诚真建设工程监理公司工作,被安排在三个比较近的工地(离我家超远),担任土木建筑工程的监理工作,至今工作已三个月了,三个月来在公司领导和同志们的帮助下,圆满的完成了相应的监理工作任务,得到了业主和承包商的承认与好评。在从事 3月12日我应聘到常州市诚真建设工程监理公司工作,被安排在三个比较近的工地(离我家超远),担任土木建筑工程的监理工作,至今工作已三个月了,三个月来在公司领导和同志们的帮助下,圆满的完成了相应的监理工作任务,得到了业主和承包商的承认与好评。在从事监理工作期间,本人任劳任怨,兢兢业业,不敢倦怠,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责任心认真细致的进行工作,现就三个月来的工作情况和监理体会做如下汇报。 一、工作情况 初到工地,人地生疏,而本人面临着监理任务量大,监理区域广,监理工作人员少,等客观不利因素,因此在实际监理工作中,确实遇到了一些困难,面对困难本人并未退缩,知难而进,在实际工作中,积极主动接近业主和承包商与他们沟通,协调各种关系,以便尽快地开展监理工作,并抓紧时间熟悉施工图纸及有关设计说明资料,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工地状况及施工队伍的情况,很快的进入了工地监理工程师的角色。 在监理实际工作中,本人要求施工单位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做到开工有报告,施工有措施,技术有交底,定位有复查,材料、设备有试验,隐蔽工程有记录,质量有质检、专检,交工有资料。 在工程质量控制方面,采取主动控制与被动控制相结合,监理工作主动进行,以预防为主,对承包商资质进行审查,重点审查企业注册证明和技术等级,交验有关证件(复印件),了解技术力量简况,主要施工安装经历等,检查砂、石、水泥、钢筋等材料的供应情况及砼、砂浆的配合比。 根据工程特点及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部位,审核承包人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并针对其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核查进厂材料的原始凭证、检测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 进行事前控制,确保工程质量事故不发生或少发生。例如:冬季施工,气温较低,砼浇灌、砌体砌筑、墙壁抹灰等都不易保证质量,因此要求施工单位提供冬季施工方案,提前预防,避免冻害发生。 对重要工程部位及易出现质量问题的分部工程制定质量预检措施,例如:土建工程混凝土浇筑工程施工中,大梁结平是工程的重点部位,涉及到墙体砌筑、模板、钢筋绑扎、砼浇灌等多道工序,一旦疏忽就可能造成工程质量事故,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后果严重,因此在该部位施工中,加强监控,采取旁站监理措施,严格监理各部位的施工,并对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事前提出,要求施工单位编制预防措施及施工方案,从而保证了大梁和结平的施工质量。 加强事中控制,在监理武进建安施工队的施工过程中,发现该队伍使用的建筑材料粉煤灰砖有质量问题,虽然承包商有实验室的质检报告,但本着为业主负责的态度,及时对该批砖采

风洞试验论文

低速风洞在设计和使用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丛磊 汕头大学工学院,汕头515063 [摘要] 低速风洞试验作为研究结构物在风力作用下动力响应特性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其洞体设计和使用中需要考虑诸多内外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本文总结了影响低速风洞试验结果的一些相关因素,包括洞体各部分几何特性对风洞流场品质的影响、试验段槽道对流场方向的影响、收缩段的边界层修正、低速风洞试验数据库系统的建设以及无线数据采集技术在低速风洞中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 低速风洞洞体几何特性试验段槽道边界层修正数据库系统无线材及技术 1 前言 低速风洞作为研究土木工程结构无在风力作用下动力响应特性的一种实验装置,其对测试结果的精确性具有很高的要求,但在试验中不可避免的要受到许多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因此,如何得到研究中所需要的比较令研究者满意的精确数据是许多风工程研究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总结一些国内外对风洞试验技术的改进研究,希望对现有风洞的改进与新建风洞的建设有所帮助。 2 影响低速风洞测试精确度的因素 2.1 低速洞体各部分几何特性对风洞流场品质的影响 2.1.1 实验段 实验段为风洞中模拟原型流场进行模型空气动力实验的地方,是风洞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能模拟原型流场,实验段尺寸和气流速度的大小,应满足实验Re 达到一定值的要求。此外,实验段气流应稳定,速度的大小、方向在空间的分布应均匀,原始紊流度、噪声强度、静压梯度应低。实验段气流的这些特性的好坏,总称为流场品质。实验段的尺寸由模型的尺寸来确定。 一般实验段内部沿轴向(顺来流方向)有扩散角,或沿轴向逐渐减小各截面的切角部分所切除的面积,使横截面积沿轴向逐渐增大,以减小由于壁面附面层沿轴向增厚而产生的负静压梯度的绝对值。

土木工程试验与检测学习心得

《土木工程结构试验与检测》学习心得 本学期院内开设了一门《土木工程结构试验与检测》的专业选修课,根据自身今后的目标工作定位和实际情况,我有幸选择了这门课程进行修读。通过一个学期课程的学习与现场试验的认知,感觉自己受益匪浅。通过课程学习,明白了结构试验的原理及不同情况下试验的基本方法和对试验数据的处理、分析。通过现场试验的了解与认知,更加清晰的了解了土木工程结构试验与检测的大致实际操作、分析方法。 结构试验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技术,是研究和发展土木工程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以及检验结构分析和设计理论的重要手段,在结构工程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结构试验一般分为研究性试验和鉴定性试验。通过研究性试验,我们不仅可以验证结构计算理论或通过结构试验创立新的结构理论,还可以制定工程技术标准。而作为直接的生产性目的和具体的工程对象的鉴定性试验,我们通过结构试验检验结构、构件或结构部件的质量,确定已建成结构的承载能力,验证结构设计的安全度。故综上所述,我们从结构试验的目的了解到了其不仅为结构理论提供必要的依据,更为实际工程建设的安全、可靠度提供了直接的检测。 在课程理论学习方面,老师从结构静载、动载、非破损检验等方面进行了介绍。而通过理论知识学习,我们从试验规划与设计、试验技术准备、试验仪器的了解、试验实施过程、试验数据处理等方面加强了自身的知识储备。 在通过近14周的理论课程学习之后,我们有幸来到厦门大学漳州校区结构试验室,参观、了解部分建筑结构试验仪器,并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使用部分仪器。 结构实验室内拥有振动力学实验台、非金属超声检测分析仪、混凝土回弹仪、单自由度振动台等结构试验仪器。以下就举两个例子做简要说明。 非金属超声检测分析仪为工程检测仪器,为了保证其测量的准确,在测量物表面涂上耦合剂,通过超声波传播的波速就能来进行检测。其主要用于检测岩体及结构混凝土强度、内部缺陷、损伤层厚度、裂缝深度等,可扩展为声波透射法桩基完整性检测仪及混凝土厚度测试仪。而我们通过现场对其的了解和实际操作,让我进一步了解了其工作机理。我认为更为重要的是我明白了如果将我们平时在其它课程

建筑结构试验实验指导书 土木工程(完整)

建筑结构试验09级实验指导书

说明 一、试验报告必须用墨水笔工整书写,原始记录不得涂改,每个学生必须按时独立完成试验报告,(包括预习思考题及试验作业题)。 二、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则: 1.做好试验课前的预习。 2不得动用与本次实验无关的仪器设备。 3试验完毕,清理整理所用仪器设备及环境卫生,填好实验使用登记本,并交给任课老师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4如有仪器设备损坏,按学校有关规定处理。 三、实验指导书所列试验方法均以现行国标和规范为依据。 编者:陈高 2012年5月

目录 实验一等强度梁实验 (1) 一、实验目的: (1) 二、实验原理 (1) 三、实验步骤 (2) 四、实验记录 (3) 实验二纯弯梁实验 (4) 一、实验目的 (4) 二、实验原理 (4) 三、实验步骤 (5) 四、实验结果 (6) 五、实验记录表格 (7) 实验三同心拉杆实验 (8) 一、实验目的 (8) 二、实验原理 (8) 三、实验步骤 (9) 四、实验记录表格 (9) 实验四:偏心拉杆实验 (10) 一、实验目的 (10) 二、实验原理 (10) 三、实验步骤 (12) 四、实验结果处理 (12) 实验五典型桁架结构静载实验 (14) 一、实验目的 (14) 二、实验原理 (14) 三、实验操作步骤简介 (15) 四、实验记录 (16) 实验六混凝土无损检测实验 (18) 一、实验目的 (18) 二、实验仪器 (18) 三、试验方法及步骤 (18) 四、实验报告 (18) 五、思考题 (18)

实验一 等强度梁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应用应变片组桥,检测应力的方法 2、验证变截面等强度实验 3、掌握用等强度梁标定灵敏度的方法 4、学习静态电阻应变仪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1、电阻应变测量原理 电阻应变测试方法是用电阻应变片测定构件的表面应变,再根据应变—应力关系(即电阻-应变效应)确定构件表面应力状态的一种实验应力分析方法。这种方法是以粘贴在被测构件表面上的电阻应变片作为传感元件,当构件变形时,电阻应变片的电阻值将发生相应的变化,利用电阻应变仪将此电阻值的变化测定出来,并换算成应变值或输出与此应变值成正比的电压(或电流)信号,由记录仪记录下来,就可得到所测定的应变或应力。 2、测量电路原理 通过在试件上粘贴电阻应变片,可以将试件的应变转换为应变片的电阻变化,但是通常这种电阻变化是很小的。为了便于测量,需将应变片的电阻变化转换成电压(或电流)信号,再通过电子放大器将信号放大,然后由指示仪或记录仪指示出应变值。这一任务是由电阻应变仪来完成的。而电阻应变仪中电桥的作用是将应变片的电阻变化转换成电压(或电流)信号。 3、电桥电路的基本特性 a )在一定的应变范围内,电桥的输出电压U ?与各桥臂电阻的变化率 R R ?或相应的应变片所感受的(轴向)应变) (n ε成线性关系; b )各桥臂电阻的变化率R R ?或相应的应变片所感受的应变)(n ε对电桥输出电压的变化U ?的影响是线形叠加的,其叠加方式为: 相邻桥臂异号, 相对桥臂

风洞试验

风洞实验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风洞实验 英文名称:wind tunnel testing 定义:在风洞中进行模拟飞行器在大气中运动时的空气动力学现象。 应用学科:航空科技(一级学科);飞行原理(二级学科) 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流体力学方面的风洞实验指在风洞中安置飞行器或其他物体模型,研究气体流动及其与模型的相互作用,以了解实际飞行器或其他物体的空气动力学特性的一种空气动力实验方法;而在昆虫化学生态学方面则是在一个有流通空气的矩形空间中,观察活体虫子对气味物质的行为反应的实验。 目录

编辑本段原理 风洞实验的基本原理是相对性原理和相似性原理。根据相对性原理,飞机在静止 风洞实验 空气中飞行所受到的空气动力,与飞机静止不动、空气以同样的速度反方向吹来,两者的作用是一样的。但飞机迎风面积比较大,如机翼翼展小的几米、十几米,大的几十米(波音747是60米),使迎风面积如此大的气流以相当于飞行的速度吹过来,其动力消耗将是惊人的。根据相似性原理,可以将飞机做成几何相似的小尺度模型,气流速度在一定范围内也可以低于飞行速度,其试验结果可以推算出其实飞行时作用于飞机的空气动力。[1] 编辑本段优点 风洞实验尽管有局限性,但有如下四个优点:①能比较准确地控制实验条 风洞实验 件,如气流的速度、压力、温度等;②实验在室内进行,受气候条件和时间的影响小,模型和测试仪器的安装、操作、使用比较方便;③实验项目和内容多种多样,实验结果的精确度较高;④实验比较安全,而且效率高、成本低。因此,风洞实验在空气动力学的研究、各种飞行器的研制方面,以及在工业空气动力学和其他同气流或风有关的领域中,都有广泛应用。 编辑本段要求

结构试验知识点总结

填空题 1 结构试验可分为:生产鉴定性试验和科学研究性试验。 2 结构试验的特点:科学性、特殊性、创新性。 3 试件设计包括:试件形状、试件尺寸和试件数量。 4 试件形状设计主要注意的两个问题:与实际受力相一致的应力状态、边界条件的模拟,使其能反映该部分结构构件的实际工作状态。 5 试件尺寸受到尺寸效应、构造要求、实验设备和经费条件等因素的制约。 6 试验加载程序分为预加载、标准荷载、破坏荷载三个阶段。 7 荷载分级的目的:一方面是控制加荷速度,另一方面是便于观察结构变形。 分级加载的目的:保证变形稳定,为测度数据提供必要的时间。 8 确定相似条件,方程式分析法用于物理现象的规律已知,并可以用明确的数学物理方程表示的情况。量纲分析法则用于物理现象的规律未知,不能用明确的数学物理方程表示的情况。 9 弹簧加载适用情况:常用于结构的持久荷载试验。 10 选择测量仪器主要考虑:量程、刻度值、灵敏度、精确度、滞后。 11 结构动力试验包括:动荷载特性的测定、结构自振特性的测定、结构在动荷载作用下的反映的测定。 12 试件加载的就为形式:正位试验、卧位试验、反位试验和原位试验。 正位实验:一般的结构试验均采用正位实验。 卧位试验:对于自重较大的梁、柱,跨度大、矢高的屋架及桁架等重型构件,当不便于吊装运输和进行测量时,可在现场就地采用卧位试验。 反位试验:对于混凝土构件进行抗裂或裂缝宽度试验时,为了便于观察裂缝和读取裂缝宽度值。 原位试验:对已建结构进行现场试验时均采用原位试验(检查既有构件)。 13 回弹法测试混凝土强度时需要进行:弹击角修正、混凝土浇筑面修正、泵送混凝土修正。 简答题 一、土木工程结构试验包括:结构试验设计、试验准备、试验实施和实验分析。 二、试验设计主要考虑问题:试件设计、试验荷载设计、试验观测设计、试验误差控制措施、试验控制措施。 三、预加载作用:1使试讲各部分接触良好,进入正常工作状态;2检查全部试验装置是否可靠;3检查全部仪器仪表是否工作正常;4检查全体试验人员的工作情况,使他们熟悉自己的工作和职责以保证试验工作顺利进行。 四、结构静力实验主要观测项目:1一类反应结构整体工作状况,如梁的最大挠度及其整体挠曲曲线,拱式结构和框架结构的最大垂直和水平位移及其整体变形曲线,杆塔结构的整体水平位移及基础转角等;2另一类反映结构的局部工作状况,如局部纤维变形,裂缝以及局部挤压变形等。 五、结构静力试验观测的布点原则:在满足实验目的的前提下,测点宜少不宜多,以便使试验工作重点突出;2测点的位置必须有代表性,便于分析和计算;3为了保证量测数据的可靠性,应布置一定数量的校核性测点;4测点的布置对试验工作的进行应该是方便的、安全的。 六、缩尺模型和相似模型的区别:缩尺模型是原型结构缩小几何尺寸的试验代表物,他不需要遵循严格的相似条件,可选用与原型结构相同的材料,并按一般的设计规划进行设计和制造。相似模型要求满足比较严格的相似条件,即要求满足几何相似、力学相似和材料相似。 七、如何选择应变片的标距:一般在2--120mm。由于应变计测得的应变值是整个标距范围内的平均应变,因此,测点附件应变梯度大时应用小标距应变计,非均质材料试件应选用大标距应变计,对于混凝土试件,标距应大于骨料粒径的4倍。 八、应变片的粘贴工艺:应变计检查、分选→试件表面原理→粘贴应变计→固化处理→粘贴质量检查→导线连接→防潮防护 九、什么是拟静力试验,拟动力试验,两者的区别及各自的特点: 拟静力试验又称低周反复加载试验或伪静力试验,一般给试验对象施加低周反复作用的力或位移,来模拟地震时结构的作用,并评定结构的抗震性能和能力。 拟动力试验又称计算机--加载器联机试验,是将计算机的计算和控制与结构试验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的试验方法。 拟静力试验每一步的加载目标是已知的,而拟动力试验每一步加载目的是由上一步的测量结果和计算结果通过递推公式得到的,而这种递推公式是基于试验结构的离散动力方程,因此,试验结果代表了结构的真实地震反应,这也是拟动力试验优于拟静力试验之处。 十、回弹法测混凝土强度的原理:使用回弹仪的弹击拉簧驱动仪器内的弹击重锤,通过中心导杆,弹击混凝土的表面,并测得重锤反弹的距离,以及弹距离与弹簧初始长度之比为回弹值R,由它与混凝土强度的相关关系来推定混凝土强度。 十一、回弹测区布置原则:1测区数量,每一结构或构件其测区数量不应少于十个;2测区间距,相邻两测区的间距应控制在2米以内,测区离构件端部或施工缝边缘的距离不宜大于0.5米,且不宜小于0.2米;3测区位置,测区应优先考虑布置在混凝土浇筑的侧面,即与混凝土浇筑方向相垂直的贴模板的一面,在结构构件的受力部位,薄弱部位以及容易产生缺陷的部位,必须布置测区,并应避开预埋件;4测区表面,测区表面应清洁、平整、干燥,不应有接缝、饰面层、粉刷层、浮浆、油垢和蜂窝麻面等。 十二、超声回弹综合法测混凝土强度基本原理:超声回弹综合法实质上就是超声法和回弹法两种单一测强方法的综合应用,以超声波速度和回弹值综合反映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一种非破损检测方法。 十三、评价回弹法、超声法、超声回弹法优略:超声波在混凝土材料中的传播速度反映了材料的弹性性质。由于超声波穿透被检测的材料,因此它反映了混凝土内部构造的有关信息。回弹法的回弹值反映了混凝土的弹性性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混凝土的塑性性质,但它只能确切反映混凝土表层3厘米左右厚度的状态。当采用超声回弹综合法时,既能反映混凝土的弹性,又能反映混凝土的塑性;既能反映混凝土的表层状态,又能反映混凝土的内部构造;这样可以由表及里,较为确切的反映混凝土的强度。

建筑结构实验报告-2011

±2001/024 建筑结构实验报告(一二三) 题目: 姓名:________学号:________组别:________ 实验指导教师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组成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月日

实验一量测仪器的参观与操作练习 一、实验目的要求: 二、所列量测应变的机械式仪表、装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仪器、装置都是量测试样的某一预先选定的原始长度的__________变化值,然后计算其应变值的,该原始长度称为__________。该项指标在上述仪器、装置中分别为__________mm、__________mm、__________mm、__________mm。 三、杠杆应变仪的刻度值为______mm,量程为______mm。 四、量测位移的机械式仪器、装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五、百分表、千分表的区别有:(1)__________(2)__________(3)__________;用它测挠度应配__________、测应变应配__________、测转角应配__________、测力应配__________。 六、所列的非破损检测仪器有(1)__________用途:__________(2)__________用途:__________(3)__________用途:__________(4)__________用途:__________。 七、中型回弹仪在评定混凝土抗压强度时除了用回弹仪测定回弹值外,还需要另外测定混凝土的__________,也就是在测定回弹值后在测区内钻出直径大约______mm,深度稍大于__________的圆孔,然后滴入2%__________溶液,量得不变色部分的深度。 八、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每个测区应测回弹 ________点,超声_______点,请在测区图上分别画出,并标出 测区尺寸和测点的间距(mm)。测试的顺序应先测__________后 测__________。 九、所列的测震仪器有:

风洞试验

《桥梁风工程》之——风洞试验技术 主要内容简介 第一章风洞试验的理论基础——相似性 (概述、相似性基本要求、无量纲参数的来源、基本缩尺考虑) 1.1 概述 理论流体力学——物理实验——数值模拟(风工程研究的“三大手段”); 桥梁、建筑结构在结构设计方面,只要求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即可,即确保桥梁结构、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舒适性和耐久性即可;(这区别于航空器的设计——力求其周围运动空气对其的阻力最小),主要关注绕尖角的流动和分离流动,因此,称为“钝体空气动力学”。个别建筑、桥梁已开展了实际结构的实测。 Fig.1 Research methods of Wind Engineering of Bluff Body 1932年,Flachsbart O.“建筑物气动特性的模拟应当在具有与自然风相似的风洞气流中进行”。 几何缩尺——经济性和方便性 由于缩尺几何引出了物理相似的一系列问题,相似性准则是风洞试验的理论基础。应该说明的是,由于模型的几何缩尺,导致部分物理现象不能准确反映,如雷诺数效应。因此,在实际设计模型试验时,需要进行一系列权衡,确保主要问题能模拟即可。(科学与艺术结合!) 1.2 模型相似性 在分析一切物理问题,特别是需要通过实验进行研究的问题时,通常需要确定一组无量纲的控制参数。该组无量纲参数通常是根据描述所研究物理系统的偏微分方程得到的,用一个具有对应量纲的参考值遍除所有关键变量,使之无量纲化,于是得到大量的无量纲组合参数,它们就是控制系统的物理特性的因子。如果这些控制参数组从一种情况(原型物)到另一种情况(模型)保持不变,则自然保证了相似性。具体风洞试验相似性无量纲参数推导见下。

风洞综述(实验流体力学课程设计)

实验空气动力学课程设计(风洞综述) .概念及原理 风洞(wind tunnel ),是能人工产生和控制气流,以模拟飞行器或物体周围气体的流动,并可量度气流对物体的作用以及观察物理现象的一种管道状实验设备,它是空气动力学实验最常用、最有效的工具。它不仅在航空和航天工程的研究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在交通运输、房屋建筑、风能利用和环境保护等部门中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原理: 用风洞作实验的依据是运动的相对性原理。为确保实验准确模拟真实流场,还必须满足相似律的要求。但由于风洞尺寸和动力的限制,通常只能选择一些影响最大的参数进行模拟。此外,风洞实验段的流场品质,如气流速度分布均匀度、平均气流方向偏离风洞轴线的大小、沿风洞轴线方向的压力梯度、截面温度分布的均匀度、气流的湍流度和噪声级等必须符合一定的标准,并定期进行检查测定。 .风洞发展简要回顾 风洞设备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低速风洞发展阶段、超声速风洞发展阶段、跨声速风洞发展阶段、高超声速风洞发展阶段、风洞设备更新 改造和稳定发展阶段、风洞设备发展适应新需求、探索新概念风洞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型号发展数量的减少,一方面,风洞设备在数量上呈现出过剩状态;另一方面,又缺少能满足未来型号精细化发展要求的高性能风洞。 三.近期风洞改造和建设 工业生产型风洞的更新改造最主要特点是风洞设计的多功能性、可扩展性、技术的先进性,风洞建设也呈现出创新的特点。主要包括:吸收试验段内的大部 分噪声, 提高风洞试验Re或模拟能力等。另外还有:感应热等离子体风洞(通

过高频电发生器以感应偶合的方式将亚声速或超声速射流加热到极高温度(5000C?10000C),这种等离子风洞主要用于防热研究) 四.风洞发展的未来趋势 1)“安静”气流风洞 不仅气动声学风洞需要“安静”的风洞,高品质的任何类型风洞都 需要“安静”的风洞。 2)亚声速高升力飞行风洞风洞Re模拟能力直接影响试验数据的准确性。经过多年论证研究, NAS提出了高升力飞行风洞(HiLiFT )的概念。它是利用磁悬浮推进技术推动试验模型在含有静止气体介质(空气或氮气)的管道中运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