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岛版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图片美化我动手》教案

青岛版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图片美化我动手》教案

青岛版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图片美化我动手》教案
青岛版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图片美化我动手》教案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课题:趣味拼搭——观察物体1(第1课时)主备人:8888使用人: 教学目标:、通过让学生观察实物,能辨认从不教学重、难点: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学会从多角度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学会从多角度观察物 观察物体。 2、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体。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想象力,学的观察力和空间想象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3、会欣赏数学美。 通过多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探索 精神,培养运用数学进行交流的能力,体验数学 与生活的联系。 教具:多媒体课件、小黑板学具: 教学过程:个性化设计:一、创设情境,引入学习 谈话:同学们认识这里吗?这里的风景美不美?我国古代伟大的诗 人苏轼在游览了庐山之后写下了一首很有名的诗句。(课件出示)为什 么同一座山却能看到各种不同的形状呢?(学生尝试回答)相信学习了 今天的内容后你就能很快地解答出来了。 二、观察操作,探究新知 1. 出示图片,学生观察。 谈话:我们同学在小时候经常搭积木,现在老师用 3 块积木搭了一 个形状,请同学们用图中三个同学的角度来观察。 我们以观察者的角度从正面、侧面、上面看会是什么形状呢?这节 课我们就来学习从不同的方向看一组物体是什么形状。(板书课题) 2.动手操作,合作交流。 (1)借助经验,大胆猜测。 谈话:我们就以图中三位同学的位置来猜测一下他们所看到的形 状。 (学生猜测,课件出示) (2)动手模拟,验证猜测。 谈话:同学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呢?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积木按照图 中的位置摆放好。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从正面、侧面、上面分别进行观 察,注意观察时,视线要与所观察的面垂直,(教师边讲边演示怎样观 察)并把观察到的形状和课件出示的形状进行对照,看看课件中的每一 组形状分别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

2018新青岛版信息技术教案

第1课初识WPS文字 一、图片导入 1.同学们我们常常做黑板报,那大家会做电子板报吗?先来欣赏下列电子板报作品,看看都用到哪些素材? 2.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一个制作电子板报的软件《WPS文字》,先来学习第一节课《初识WPS文字》。 (课件出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启动WPS文字 法一:单击系统桌面上的“”按钮,从弹出的列表

找到“WPS 文字”。 法二:双击桌面上的“”图标 2.认识《WPS文字》界面 《WPS文字》界面主要由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编辑栏等部分组成。 3.输入文本 (1)输入英文 (2)输入汉字 按主键盘上的“+”键和“-”键可向后向前翻页选取汉字。 (3)输入符号 (4)输入大写字母 4.保存文档 单击“WPS文字”按钮,在下拉列表中选择“保存”或“另存为”命令。 5、退出程序 单击标题栏右侧的“”按钮,关闭程序。 三、巩固提升 使用《WPS文字》编辑文档时,我们可以使用“开始”选项卡中的“拼音指南”命令给文字添加拼音。

四总结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第2课文字编辑有妙招

一、谈话导入 1.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在WPS 文字,输入文本,并保存起来,实际上保存的文本还可以再打开。 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WPS 文字,《文字编辑有妙招》。 (课件出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打开文档 单击“WPS文字”,选择“打开”命令。找到文档所在的位置,选择并打开文档。 2.编辑文字 (1)插入文字 将光标定位在要插入文字的位置,用键盘输入文字。 (2)选中、删除文字

(3)复制文字 选中要复制的文字,单击“开始”选项卡中的“复制”按钮。 (4)查找、替换文字 三、巩固练习 1、将光标定位后,按退格键可以删除()的字符;按删除键可以删除()的字符。 2、要删除一段连续的文字,可以()。 3、怎样实现文字的移动?文字的移动和复制再操作方法上有什么区别? 四总结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电子教材

四年级下册: 教案报送进度与课题名称 (51课时) 1周 第一单元泰山古树——计算器 第1课时:计算器的认识与使用;---------孙 第2课时:用计算器探索运算中的规律;-------孔 第二单元节能减排——用字母表示数 第1课时:用字母表示数;--------李令令 2周 第2课时:用字母表示数练习;-------王 第3课时: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与计算公式;-------黄 第4课时:用字母表示数综合练习;-----------高 3周 第三单元快乐农场——运算律 第1课时:加法的结合律与交换律;------刘 第2课时: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及减法的性质;-------李佩第3课时: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张 4周 第4课时:乘法的结合律与交换律;--------马 第5课时:利用乘法的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郝 第6课时: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及除法的性质;--------侯 5周 第7课时:乘法的分配律;---------孙 第8课时:乘法分配律的拓展与应用;--------孔 第四单元巧手小工匠——认识多边形 第1课时:三角形的特征;--------李令令 6周 第2课时:三角形的分类;---------王 第3课时: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黄 第4课时:三角形的内角和;--------高

第5课时: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刘 第6课时:梯形的特征;--------李佩 第7课时:多边形的综合练习;---------张 8周 第8课时:实践活动——图形的密铺;----------马 第五单元动物世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第1课时:认识两位小数;-------郝 第2课时:认识三位小数;---------侯 9周 第3课时:小数的大小比较;------孙 第4课时:小数的性质;-----------孔 第5课时:小数的比较与性质练习;---------李令 10周 第6课时: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王 第7课时: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练习;---------黄第8课时:单名数与复名数的改写;高 11周 第9课时:单名数与复名数的改写练习;------- 刘 第10课时:求小数的近似数;-------- 李佩佩 第11课时: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张 12周 第六单元趣味拼搭——观察物体 第1课时:观察物体;------------ 马 第2课时:根据看到物体的形状确定物体的摆放;----------- 郝 第七单元奇异的克隆牛——小数的加减法 第1课时: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及验算;------------- 侯 13周 第2课时:位数不相同的小数加、减法;------------------ 孙 第3课时:小数连减、连加、加减混合;--------------------- 孔 第4课时:小数简便计算;-------------- 李令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复习资料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计算器知识点 1、拿到计算器,认识计算器各部分的名称及作用(课本第3页)。 2、记住计算器计算的步骤。(课本第3页) 3、会用计算器计算一些有规律的算式并找出规律。 第二单元用字母表示数知识点 1、在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用字母表示(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 2、a×a简写成(a2),a+a可写成(2a),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 3、求路程s=vt 求时间t=s÷v 求速度v=s÷t 4、正方形面积:s=a.a或a2 周长:c=4a 长方形面积:s=ab 周长:c=2(a+b) 5、用c表示总价,a表示单价,x表示数量,计算总价可以写成:c=ax 第三单元运算律知识点 1、加法运算律有(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2、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种规律叫加法交换律。字母公式:a+b=b+a 3、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或者先后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一个数,和不变。这种规律叫加法结合律。字母公式: (a+b) +c=a+(b+c) 4、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这个数减去后两个数的和。这种规律叫减法的运算性质。字母公式:a-b-c=a-(b+c)或a-(b+c) = a-b-c 5、乘法运算定律有(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6、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种规律叫乘法交换律。字母公式:a·b=b·a 7、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三个数;或者先后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一个数,积不变。这种规律叫乘法结合律。字母公式:(a·b)×c=a·(b·c) 8、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这两个除数的乘积。这种规律叫除法的运算性质。字母公式:a÷b÷c=a÷(b×c)。 9、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可以把它们分别乘这个数,再把积相加。这个规律叫乘法分配律。字母公式:(a+b)·c=a·c+b·c 或a·(b+c) =a·b+a·c 两个数的差乘一个数,可以把它们分别乘这个数,再把积相减。这个规律叫乘法分配律的拓展。字母公式:(a-b)·c=a·c-b·c 或a·(b-c) =a·b-a·c 1)常见乘法计算: 25×4=100 125×8=1000 2)加法交换律简算例子: 3)加法结合律简算例子:50+98+50 488+40+60 =50+50+98 =488+(40+60) =100+98 =488+100 =198 =588 4)乘法交换律简算例子: 5)乘法结合律简算例子:25×56×4 99×125×8 =25×4×56 =99×(125×8) =100×56 =99×1000 =5600 =99000

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一、走进动物园——简易方程 信息窗1——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等式、方程的含义。 2、能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重难点:经历从等式到方程的过程有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师:大家喜欢动物吗?知道哪些国家保护动物? 生:喜欢……大熊猫…… 师:老师这有几副大熊猫的图片(大屏幕),本节课我们以大熊猫爱吃的米粉为题材研究数学问题。(生读资料) 师:通过资料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二、能说出米粉重量与碗重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吗? 生:米粉重量+碗重量=总重量 学生根据以上等量关系列式子。X+20=70 师:像这样左右相等的式子叫等式。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等式,我们用天平来研究一下。 师:请同学们观看屏幕,知道这包方便面是多少克吗? 生:120克 师:观看图片2天平平衡吗?怎样才能使天平左右两边平衡?图片3根据天平列等式 师:现在我们知道用等式表示出天平左右两边相等的关系。 生:练习巩固。 资料二:(生读) 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资料独立完成以下问题 1、找出人工养殖只数与野生只数之间的关系,用文字表示。 2、在天平上如何表示出这个数量关系。 3、用含有字母的等式表示出这个数量关系。 师:呈现资料2引导学生找出等量关系并列出方程。 资料3:东北虎 师: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东北虎2003年只数与2010年只数的关系。 师: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想法。 生总结出:2003年只数乘3+100=2010年只数。 生:在天平上表示出这个数量关系。 师: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得到5个等式,大家观察一下这个等式有什么特点?在数学上含有字母的等式叫做方程。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什么是方程? 三、大家现在知道什么是方程,我们来做练习。课后自主练习1、2、3 四、师:通过研究说说本节课有哪些收获?

青岛版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一教学目标: 具体要求: 1.知识方面:理解信息的含义及特征;理解信息技术及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关系;了解当今信息技术发展的情况。 2.能力方面:通过本课的教学,培养学生进行辩证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信息及信息技术的理论和实际。 三教学难点:信息技术的发展中涉及到的有关概念及其具体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该课在多媒体教室上. 五教学方法:阅读法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比喻法 六教学安排: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板书) 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 在初中我们学了有关信息技术的知识从现在起我们要继续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请看(蓝底白字投影) (教师)从这我们可以看出信息技术教育是多么的重要。世纪之交,千年更迭,人类进入了以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为主要特征的新的时代,所以我们一定要学好《信息技术》这门课。 哪我们看一下今天所要讲的内容:(打出投影片,此投影内容的说明如下)谈到信息技术那我们就要谈“信息” 一:什么是信息? (点击主链接图中的相应超链接,则此片蓝底从上到下打开)

1、什么是信息? A:共享信息的人越多,信息的价值就越大 比如我有一个科技成果,它是以文字或语言的方式表示的,是一条信息,知道的人越多它的价值就越大。它能够产生巨大的社会或经济效益。信息是一种资源。物质、能量和信息是共同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但信息与物质和能源不同的是物质和能源使用后减少,信息使用以后却不会减少,共享信息的人越多,信息的价值 就越大,这就是信息的共享性。 B: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大家谁能举出一个信息不存在的例子(设问)。不论你说不说话,睡不睡觉,你都给别人一个信息。由于宇宙中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任何事物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中。信息是事物运的状态和方式,因此,信息是普遍存在的,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C:信息也会过时 (提问)大家谁能举出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总结:信息的时效性要求及时获得和利用信息,这样才能体现信息的价值。 D:信息离不开载体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不是事物本身,因此,它不能独立存在,必须借助某种符号和物体才能表现出来,而且同一信息还可以借助不同的载体来表现。比如新闻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来表现。信息离开载体就不能存储和传递。掌握了信息的定义和特征,对信息进行观察、了解和利用这就是信息活动,它与我们的是日常生活是紧密联系的。 二:信息活动(板书) 信息收集-------------信息加工---------------信息存储--------------------信息传递(板书) (点击主链接图中的相应超链接,则此片蓝底以百叶窗形式打开) 在此可以让一位同学上来指出计算机的各个部位。(检测一下学生的掌握情况) 计算机从只能处理数值到能处理各种声音及影像信息,从孤立的到相互之间的网络联系,计算机向网络化和多媒体化方向发展。 3:计算机网络请看(点击主链接图中的相应超链接,则此片从无到有同时配解说) 可通过作图加比喻法。讲述此内容

最新青岛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备课计划 教材分析: 教材分两段编排:第一段教学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四则计算和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第二段教学使用计算器进行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和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的新要求。教材为了突出使用计算器在学生数学学习方面的价值,在“万以上数的认识”单元后专门安排了“使用计算器”这一单元。这样安排,(1)可以集中进行一些大数目的计算以及探索数学规律,(2)便于学生感受在什么样的问题情境下使用计算器,体会计算器的作用。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生动、活泼,富有好胜的心理,并且大部分学生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在课堂上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在生活中,较多的学生对计算器已有所认识,因此这节课我设计了多种活动,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使学生轻松的学到了知识。 教学目的要求: 1、通过学习,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 2、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并通过计算探索与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优点,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计算器在人类生活和工作中的使用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计算器键盘上各种常用键的功能。 难点:掌握计算器正确的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 师生互动,小组合作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计算器(1) 教材分析:

本课时教学容:教学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四则计算和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学情分析: 在生活中,较多的学生对计算器已有所认识,因此这节课我设计了多种活动,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使学生轻松的学到了知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并能够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2、借助计算器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体验学有价值的数学。 3、在师生互助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难点:会利用计算器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教学准备: 1、师、生自备计算器。 2、教师准备一些有关计算器知识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自学质疑 课前小研究

(完整word版)2018青岛版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备课

第1课走进机器人的世界 一.探究学习 1.了解“机器人”一词的起源。 2.了解机器人的定义。 3.了解机器人的发展历史。 4.了解机器人的种类。 5.寻找身边的机器人。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机器人文化。 三.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机器人技术是人类伟大的发明。现在,我们一起来探究机器人技术。2.要点点击 初识机器人 问:机器人的英文怎么说? 机器人一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捷克科幻作家小说中。 中国科学家对机器人的定义。一名学生朗读定义内容。 教师对个别词语解释。 学生理解概念。 问:机器人由三部分组成,你知道是哪三部分吗? (大脑、身体、动作) 交流分享:通过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实践应用:动手画出你想象中的机器人的样子。 机器人的发展历史 问:机器人的发展是怎样的呢? (迅速了不起) 认识三代机器人。 第一代:示教再现型机器人。 特点:固定路线重复动作 第二代:感觉型机器人。 特点:获取简单信息做出简单判断和调整动作 第三代:高级智能机器人。 特点:充分识别功能根据指令和判断结果自动确定适应的动作交流分享:学生看书,问:你从插图感觉到了机器人的更新换代了吗?实践应用:说一说你了解的机器人。 机器人的种类 学习机器人的分类方法,然后分别静心学习。 学生翻开信息技术课本第6页,学习按用途分类。 交流分享:机器人可以怎样分类? 实践应用:未来世界,机器人还可能出现哪些类型呢? 3.总结

第2课机器人的组成 一.探究学习 1.了解机器人的组成部分。 2.了解Arduino机器人。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Arduino机器人 三.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机器人的组成部分大致相同。他们是怎么工作的? 2.要点点击 机器人的组成部分 师:机器人也和人一样拥有器官。 学生看第10页图片。 机器人的“大脑”-------主控制器。 机器人的“眼、耳、触角”-------传感器。 机器人的“手”--------执行器。 机器人的“足”--------驱动器。 阅读第11页红色区的内容。 教师解释。 交流分享。 实践应用:说说你见过的机器人组成和功能。 解剖我们的小机器人 问:Arduino机器人是什么? 学生看图片,感知。 师:想要自主制造机器人,可以从Arduino开始。 学习信息技术课本12--13页,Arduino机器人的各部分。Arduino的主控制器(大脑)。 传感器(眼、耳、触角)。 执行器(手)。 驱动器(足)。 交流分享:Arduino的主板由哪些部分组成? 实践应用:尝试拼装Arduino。 3.总结 给Arduino一个评价吧!

(完整word版)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2017)

第一单元备课计划 教材分析: 教材分两段编排:第一段教学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四则计算和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第二段教学使用计算器进行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和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的新要求。教材为了突出使用计算器在学生数学学习方面的价值,在“万以上数的认识”单元后专门安排了“使用计算器”这一单元。这样安排,(1)可以集中进行一些大数目的计算以及探索数学规律,(2)便于学生感受在什么样的问题情境下使用计算器,体会计算器的作用。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生动、活泼,富有好胜的心理,并且大部分学生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在课堂上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在生活中,较多的学生对计算器已有所认识,因此这节课我设计了多种活动,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使学生轻松的学到了知识。 教学目的要求: 1、通过学习,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 2、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并通过计算探索与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优点,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计算器在人类生活和工作中的使用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计算器键盘上各种常用键的功能。 难点:掌握计算器正确的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 师生互动,小组合作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计算器(1) 教材分析: 本课时教学内容:教学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四则计算和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学情分析: 生活中,较多的学生对计算器已有所认识,因此这节课我设计了多种活动,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使学生轻松的学到了知识。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并能够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2、借助计算器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体验学有价值的数学。 3、在师生互助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难点:会利用计算器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测试题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测 试题 Revised by BLUE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2,2020.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观察物体单元测试 一、认真审题,准确填空。(每空2分,共20分) 1、数一数下面的物体各有几个正方体组成。 ( )个 ( )个 ( )个 ( )个 2、摆一摆,填一填。 ① ② ③ 观察上面的三个物体可以知道:第①个物体从上面看到( )个正方形,第②个物体从正面看到( )个正方形,第③个物体从侧面看到( )个正方形。 2、从( )面和( )面看到三个物体的形状完全相同;从( )面看到的形状不同。 二、请说出下面四张照片分别是在房子的哪一面拍的。( 12分) ( ) 面 ( ) 面 ( ) 面 ( ) 面 三、 观察连线。(6分)

从正面看从右面看从左面看 四、反复比较,慎重选择(把正确的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共18分) 1、如右图,数数它由几个小正方体组成。( ① 9 ② 10 ③ 11 ④ 12 2、 左图是四个小正方体堆成的,从侧面看到的是() ①②③④ 3、用4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右边的物体,下面的图 形是从( )看到的。 4、下列图形,从上面和侧面看,形状完全相同的是()。 ①②③ 5 的是()。 ①②③ 6 )。 ①②③ 五、仔细看图,填图号。(8分) ①②③ ④ ⑤⑥⑦⑧ (1)从正面看到的是C的有( (2)从侧面看到的是B的有( (3)从上面看到的是A的有() ①正面②侧面③上面 B C

六、下面的物体分别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到的形状分别是什么请你 在方格纸上画出来。(18分) 七、创新提高。(18分) 1、用4个同样的正方体按要求摆一摆。从上面看到的是,共有多少种摆法试一试,自己摆出来。 2、下图是从正面看到的图形,若是由3个正方体摆放,该如何摆若是由4个正方体该如何摆试一试,自己摆出来。 3、用3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搭成一个立体,如果从前面、侧面 是看到的形状都是,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你能搭出这个立体吗试一试。 ( (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套单元测试题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套单元测试题 一、小小知识窗;显我本领强。(20分) 1、0.85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这样的个计数单位;再添上()个这样的单位就是1。 2、图中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是( );用小数表示是( )。 3、3分米=()米4角=()元 2.5千克=()克 4、已知一个数的十位上的数字是7;十分位上的数字是8;其余数位上的数字是0;这个数是()。 5、若a×10=b÷0.1(a、b都不等于0);则a()b。(填上“>”、“<”或“=”) 6、0.30是( )位小数;读作();它与0.3的大小()。 7、2.7×2.8的积;小数部分有()位。 8、0.25扩大它的100倍是();再扩大它100倍是()。 9、把4.2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是();也就是把原来的数()倍。 10、把6.068去掉小数点;原数就( )。 1 / 38

二、小小审判员(对的打上“√”;错的打上“ד。)(10分) 1、一个小数要扩大3倍;小数点要向右移动3位。() 2、近似数是5.38的三位小数不止一个。() 3、5.29在自然数5和6之间;它近似于5。() 4、四位小数一定比三位小数大。() 5、在小数的末尾填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三、我来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6分) 1、比较大小:3.105 ( ) 3.15 A、> B、< C、= 2、大于2.109而小于2.209的数( )。 A、只有一个 B、只有两个 C、有无数个 3、把84.6缩小到原来的()分之一是0.846 2 / 38

A、10 B、100 C、1000 4、30个0.01和3个0.1相比较( ) A、30个0.01大 B、3个0.1大 C、它们大小相等 5、≈( )亿(保留整数) A、75 B、76 C、75.54 6、把0.5改写成大小不变;以百分之一为单位的小数是( )。 A、0.05 B、0.50 C、0.500 7、5.384中的“8”在 A、十位上 B、百位上 C、百分位上 8、在一个数的末尾添上一个0;这个数的大小() A、不变 B、发生变化 C、可能变;也可能不变 四、把下列各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3 / 38

2017最新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第1课初识WPS 文字 教材分析 本节是学生学习WPS文字的第一节,是对WPS文字的初步认识,是扎实掌握该软件的基础。因此,这一节课的学习对后续学习将产生重要影响。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四学生,之前学习的画图软件操作为WPS文字操作技能的学习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学情分析 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对电脑的操作已经很熟悉了,这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认识wps的界面并体验输入文字的乐趣,学会打开,保存文档,通过学生的练习,会很轻松掌握本课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学会启动WPS 文字,认识WPS 文字界面; 2、掌握WPS 文字中输入文字的方法;掌握保存文件的方法; 3、在自主学习中感受成功的愉悦,体会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输入、保存文本 教学难点:输入、保存文本 教具学具准备:学具准备:微机室、多媒体 一、图片导入 1.同学们我们常常做黑板报,那大家会做电子板报吗?先来欣赏下列电子板报作品,看看都用到哪些素材? 2.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一个制作电子板报的软件《WPS 字》,先来学习第一节课《初识WPS文字》。(课件出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启动WPS 文字 法一:单击系统桌面上的“ ”按钮,从弹出的列表找到“WPS 文字”。 法二:双击桌面上的“ ”图标 2.认识《WPS 文字》界面《WPS 文字》界面主要由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编辑栏等部分组成。 3.输入文本 (1)输入英文(2)输入汉字按主键盘上的“+”键和“-”键可向后向前翻页选取汉字。(3)输入符号(4)输入大写字母 4.保存文档单击“WPS 文字”按钮,在下拉列表中选择“保存”或“另存为”命令。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知识点

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 1、一般情况下,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1、自然界中少数物质具有(热缩冷胀)的特点,叫反常膨胀,水在4摄氏度时体积最小,在4摄氏度以上和以下体积不断变大。 3物体有冷有热,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4要精确测定物体的温度,需要使用(温度计)。 5用摄氏温度计测定的温度叫做(摄氏度)。 6、液体温度计主要由(玻璃管)、(玻璃泡)、(刻度)三部分构成。 7、气体、液体、固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8 9、相同情况下,受热膨胀体积变化最多的是气体,最少的是固体。 10 答:由于水的反常膨胀,水管中的水受冷膨胀使水管裂开。 11 答:车胎中的空气受热膨胀,使车胎爆裂 12 答:放在热水中,球里面的气体受热膨胀,使乒乓球恢复原样。 第二单元 13 14、花岗岩内含三种不同的矿物质,他们是石英、长石、云母。 15、大理岩、石灰岩遇盐酸冒泡。 16、常见的岩石有花岗岩、大理岩、石灰岩、页岩、砂岩。 17、测试岩石硬度时,手指甲刻画后留下痕迹的岩石较软、铜钥匙刻画后留下痕迹的岩石较硬,小刀刻画后留下痕迹的岩石很硬,小刀刻画后也没有痕迹的岩石最硬。 18、岩石按成因可以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19 答:(1)岩石是重要的建筑材料;(3)岩石是重要的生活生产资料; (3)岩石可以雕刻磨制成各种工艺品;(4)岩石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20、岩石在受到高温、高压等作用时其内部结构重新组合,便形成了富含矿物质的变质岩。如铁金、石墨、石棉、滑石。 21 岩石在自然界中,受到气温变化、植物生长、水流冲刷、风吹日晒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破碎,这种现象叫做风化。 22、岩石不断风化最终形成沙和黏土。第三单元 23 土壤是由空气、水、砂、黏土、腐殖质、无机盐等构成的。 土壤里面含有水分、小虫子、枯叶、小石块等物。 24 人们按照土壤中含砂量的多少,把土壤分为三类:含沙量较多的土壤叫做砂质土;含黏土较多的土壤叫做黏质土;沙和黏土适中的土壤叫做壤土。 25、分布面积较广的自然土壤有(东北地区的黑土)、(华北地区的褐土)、(南方地区的红壤)、(西北内陆地区的荒漠土)、(青藏高原上的冰沼土)等。其中,(黑土和褐土)的天然肥力较高。(黑土)是最肥沃的自然土壤,因为它有深厚的黑色(腐殖质层)。一般在70厘米左右。 26、含有(砂)较多的土壤比较松散,含有(黏土)较多的土壤比较紧密。 27、沙质土中的空气(多),黏质土中的空气(少),壤土中的空气(适中)。 28 (1)土壤中的水是陆生植物生命活动所需水分的主要来源;(2)土壤中含有植物生长所需元素的无机盐;(土壤能够提供含(氮)、(磷)、(钾)、(钙)、(铁)、(锌)(铜)等植物生长所需的元素的无机盐,它们在植物的生命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3)土壤中必须有一定量的空气来保证根的呼吸。 29 答:1、日趋严重的草场沙化;2、土壤资源的不合理使用;3、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4、城市废水和固体废弃物使土质恶化。 30、我国耕地面积居世界第四位,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31 答:地表植被的破坏。 32、(植树造林)、(保护环境)是避免水土流失、保持水土的根本办法。 1 / 2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

第一课缤纷的信息技术王国 学习目标: 了解什么是信息。 了解信息技术的含义及应用。 学会开关机和鼠标单机操作。 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开关机和鼠标单机操作 难点:开关机和鼠标单机操作 教具、学具:学生机、演示机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什么是信息技术 要想了解信息技术,还得先说说什么是“信息”。 信息是指以声音、语言、文字、图象、动画等方式所表达的实际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信息处理的工具与手段也在不断进步,由此带来了6次与信息息息相关的革命: 第一次信息革命:语言的形成。 第二次信息革命:文字的创造。 第三次信息革命: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应用。 第四次信息革命:电报、电话技术将信息由物质传播转化为电传播。 第五次信息革命:微电子技术(电子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 第六次信息革命:多媒体信息和网络化信息。 生活中处处都是信息,如我们每天都要听的广播、看的电视、读的报纸等等都是信息。 那么,什么是信息技术呢?信息技术就是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对信息进行获取、相互里和应用的技术。简单地说,信息技术就是专门研究信息的一门技术。 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信息技术都有哪些家庭成员。1、微电子技术如微电子技术的发展让我们的计算机越来越小;使用了微电子技术的指纹锁。 2、计算机技术 如自动取款机;全国联网的火车计算机售票。 3、通讯技术 如可视电话;网络可视电话。 4、传感技术 如机器人的身上有多种传感器;带红外传感功能的无线防盗技术。

认识计算机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诞生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它主要用于为美国军队计算弹道曲线,它的体积足足有一个篮球场那么大! 练习:课本P4做一做。 认识鼠标 右键 1、鼠标的构成 滑轮 左键 2、握鼠标的姿势。 做一做,学习用鼠标关闭计算机。(P5) 步骤1:手握鼠标移动,屏幕上有一个随之移动的小箭头 ,这就是鼠标指针。大家要通过学习操作鼠标来控制屏幕上鼠标指针的移动。 步骤2:移动鼠标,将鼠标指针指到任务栏上的“开始”按钮上,按一下鼠标左键(这就是单击操作),弹出“开始”菜单。 步骤3:再将鼠标指针移到“开始”菜单“关机”命令上,单击鼠标的左键,出现一个“关闭Windows”对话框。 步骤4:单击“确定”按钮,计算机就关闭了。 拓展知识:计算机的发展史。 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五代: 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 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 第三代计算机: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第四代计算机: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第五代计算机:智能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练习:做一做P7。 板书: 课题 操作步骤和要点 教后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注意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的兴趣,让学生说话。 第二课鼠标一点真奇妙 学习目标: 练习鼠标的单击操作。 学习鼠标的双击操作。 训练学生的记忆力和观察力。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一、全册教学分析 (一)名称、版本:数学四年级下册青岛出版社(二)全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和“实践与综合应用”这四个方面。 “数与代数”领域的教学内容包括:用字母表示数乘法运算律、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这四个单元;“空间与图形”领域的教学内容又包括:角与三角形的认识、观察物体这两个单元;“统计与概率”领域包括统计这一个单元;“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教学内容包括:消费知多少、饮食与健康二部分。 (三)教材目的要求: 数与代数: 1.结合具体情境,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通过观察、类比等活动理解小数的意义。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学会小数加、减法及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加法、乘法运算律以及减法的运算性质,并能用字母表示。学会比较小数的大小;能够运用所学的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通过算式的变换,理解和掌握加减法、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结合具体事例探索小数的性质,并利用小数的性质解决问题;借助计算器探索并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经历小数加、减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了解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通过解决问题,学会十进制复名数与小数的改写。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会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3.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代数思想。体验猜想、验证、比较、归纳等数学方法。在学习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的过程中,感受数学语言表达的简洁性,体会数学的价值。在学习小数意义和性质的过程中,培养探求知识的兴趣,提高合作探索知识的能力。 4.感受数学与科技知识的联系,培养爱科学的情感。 空间与图形: 1.经历从具体物体中抽象出角和三角形的过程,认识角和三角形,知道角的大小关系。通过观察、操作,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了解从不同方位观察同一组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 结合实例,学会用量角器量、画角,会画角。并能用三角板画角。能够按角的大小对三角形进行分类。在探索三角形分类和验证三角形内角和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一组长方体、正方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3.在观察、操作、验证等学习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初步的推理能力。初步学会欣赏生活中的数学美。 统计与概率: 结合生活实例,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较复杂平均数”的方法,能运用平均数分析与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具体统计活动中,学会同时对两种数量进行数据统计,认识一般复式统计表和复式分段统计表,能根据统计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情境中,通过整理数据、分析数据,体会学习统计知识的价值。 实践活动: 巩固收集数据的一般方法,并在实践活动中初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全集)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黄河掠影 ——————用字母表示数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以及常见的数量关 系和几何计算公式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是今后进一步学习代数知识的基础。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 1、用字母表示数 2、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 3、用字母表示加法运算律以及减法的运算性质 4、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5、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学会用字母表示数、 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减法的运算 性质,并能用字母表示。能够运用所学的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3、通过算式的变换,理解和掌握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4、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代数 思想。 5、在学习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的过程中,感受数学语言表达的 简洁性,体会数学的价值。 三、教学重点: 用字母表示数,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 四、教学难点: 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五、课时安排:8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信息窗1: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 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情景图) 师:观察情景图,你看到了什么?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生:我知道了黄河三角洲目前的面积已达5450平方千米。 我知道了黄河三角洲形成的原因。 我知道了黄河三角洲平均每年向渤海推进2——3千米。 我看到了一望无际的黄河三角洲。 二、新授:

(完整版)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所有单元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下册数学背诵或默写知识点 2、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 计算。 3、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 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要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 以上的计算顺 序。 知识点四 简便计算一(默写或自己举例子) 得分: 我要拿100分 -、常见乘法计算: 25 X = 100 125X8= 1000 25X8=200 125X4=500 把32分成4X8 把64分成8X8 把16分成4X4 二、加法交换律简算例子: 三、加法结合律简算例子: 50+98+50 488+40+60 =50+50+98 =488+ (40+60) =100+98 =488+100 =198 =588 四、乘法交换律简算例子: 五、乘法结合律简算例子: 25 X56 X4 99 X125X8 =25 X 4X56 =99X (125X8) =100X 56 =99 X1000 =5600 =99000 六、含有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的简便计算: 65+28+35+72 =(65+35) + (28+72) =100+100 0的运算(默 写) 得分: 我要拿100分 知识点二

=200 七、含有乘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的简便计算: 25 X125X4X8 =(25X4) X (125X8) =100X1000 =100000 我要拿 100分 一、连续减法简便运算例子: 528—65—35 528 — 89 —128 528— ( 150+128 ) =528— (65+35) =528 —128 — 89 =528 —128 —150 =528—100 =400—89 =400—150 =428 =311 =250 二、连续除法简便运算例子: 3200+25 W =3200士 (25X4) =3200 -100

(完整版)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套单元测试题

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一、小小知识窗,显我本领强。(20分) 1、0.85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这样的个计数单位,再添上()个这样的单位就是1。 2、图中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是( ),用小数表示是( )。 3、3分米=()米4角=()元 2.5千克=()克 4、已知一个数的十位上的数字是7,十分位上的数字是8,其余数位上的数字是0,这个数是()。 5、若a×10=b÷0.1(a、b都不等于0),则a()b。(填上“>”、“<”或“=”) 6、0.30是( )位小数,读作(),它与0.3的大小()。 7、2.7×2.8的积,小数部分有()位。 8、0.25扩大它的100倍是(),再扩大它100倍是()。 9、把4.2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是(),也就是把原来的数()倍。 10、把6.068去掉小数点,原数就( )。 二、小小审判员(对的打上“√”,错的打上“ד。)(10分) 1、一个小数要扩大3倍,小数点要向右移动3位。() 2、近似数是5.38的三位小数不止一个。() 3、5.29在自然数5和6之间,它近似于5。() 4、四位小数一定比三位小数大。() 5、在小数的末尾填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三、我来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6分) 1、比较大小:3.105 ( ) 3.15 A、> B、< C、= 2、大于2.109而小于2.209的数( )。 A、只有一个 B、只有两个 C、有无数个 3、把84.6缩小到原来的()分之一是0.846 A、10 B、100 C、1000

4、30个0.01和3个0.1相比较( ) A、30个0.01大 B、3个0.1大 C、它们大小相等 5、7554000000≈( )亿(保留整数) A、75 B、76 C、75.54 6、把0.5改写成大小不变,以百分之一为单位的小数是( )。 A、0.05 B、0.50 C、0.500 7、5.384中的“8”在 A、十位上 B、百位上 C、百分位上 8、在一个数的末尾添上一个0,这个数的大小() A、不变 B、发生变化 C、可能变,也可能不变 四、把下列各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1、6.18 6.17 6.099 6.176 2、7.009 7.09 7.901 7.109 3、4.57 4.75 4.55 4.77 4、0.205 1.025 5.102 2.510 五、按要求写出表中小数的近似数(6分) 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 5.06 20.249 1.995 六、比较大小(在○里填上“>”、“<”或“=”)。(8分) 8.7○7.8 2.63○2.629 570厘米○5.70米 4.6千米○4603米70克○0.7千克 2.3千克○230克 1.09米○180厘米3元○30分 七、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8分) 1、5.064(精确到十分位) 2、3.1449(精确到百分位) 3、2.905(保留一位小数) 4、254988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再保留两位小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