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国2013年1月新闻采访写作自考试题

全国2013年1月新闻采访写作自考试题

全国2013年1月新闻采访写作自考试题
全国2013年1月新闻采访写作自考试题

全国2013年1月新闻采访写作自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60年代初,新华社记者随登山队员一起行军,接连写出了几篇反映我国登山运动员生活的颇有影响的报道。他是

A.王中

B.周光象

C.王金风

D.郭超人

2.新闻采访是一门学问,一种艺术。说它是一门学问,是因为新闻采访是新闻学中一门相对独立的

A.应用学科

B.理论学科

C.艺术学科

D.新兴学科

3.作为我国较早的驻外记者,编写有《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的记者是

A.瞿秋白

B.林白水

C.邵飘萍

D.斯诺

4.从新闻采访心理学看,记者应当具备与其工作特点相适应的心理素质,这些素质主要包括好奇心理、竞争意识、冒险精神和

A.新闻理论

B.创作能力

C.坚强的意志

D.评论手法

5.常言说:“处处留心皆新闻”,有不少新闻就来自于日常生活之中。一些记者在乘车、购物、逛公园、坐茶馆时,也能发现有价值的

A.报道思想

B.新闻线索

C.新闻观点

D.新闻主题

6.新闻机构及其控制者(国家和政党)对新闻传播内容的强制性规定,是国家、政党或地方党政领导机关对所属新闻传媒规定的宣传方针和宣传纪律,我们称之为

A.地方政策

B.国家政策

C.编辑方针

D.新闻政策

7.“报道思想”指的是新闻机构和记者在一定时期内组织和采写新闻报道的

A.宣传方针

B.内容重点

C.指导思想

D.采写要求

8.根据不同的新闻内容特点,访问大致分为五大类:即因事件访问、因人物访问、因经验访问、因问题访问和

A.因争论访问

B.因事实访问

C.因政策访问

D.因采访对象访问

9.所谓观察的时机,是指记者在一定时间里对哪一方面进行观察?

A.记者编辑

B.客观事物

C.主持者

D.目击者

10.新闻记者由于某种原因而不公开身份的采访,这种采访被称之为

A.现场采访

B.交叉采访

C.目击采访

D.隐性采访

11.“点”和“面”,这两个概念的并列是新闻采访实践中的习惯用语。它包括多种含义:

个别和一般、特殊和普遍、局部和整体。它所指的采访方式是

A.现场观察

B.对比衬托

C.点面结合

D.以小见大

12.从对待记者采访的态度方面去衡量,采访对象的原始心理反应可分为三种类型:其中一种是消极对抗型,即态度冷淡生硬,很少回答问题或

A.拒不回答

B.现场配合

C.多答问题

D.沟通交流

13.新闻写作的知识体系,可以概括为互有区别又彼此渗透的两个部分,即基础理论知识和

A.中文写作

B.文体写作知识

C.文学写作知识

D.公文写作

14.学习新闻写作,必须从纪实写真学起,做到如实地反映客观存在的事实,包括整体事实以至每个细节都必须做到

A.重要性强

B.新鲜性强

C.确凿无误

D.趣味性强

15.传统新闻体裁,主要源于极为繁富的古典文学,新闻通讯、新闻特写的写作至今仍与文学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它被称之为

A.法国式新闻

B.英国式新闻

C.美国式新闻

D.中国式新闻

16.新闻的主题寓于事实本身,什么样的事实决定什么样的主题,对主题绝不能离开事实去

A.凭空臆造

B.看读者来信

C.问被访者

D.问主持者

17.新闻内容的组合与构造,也就是新闻作品的布局谋篇问题。其专业名称为

A.消息报道

B.文学创作

C.新闻结构

D.新闻通讯

18.人物新闻与人物通讯有许多相似之处,不同的是前者集中反映人物的主要事迹及其精神风貌,或只报道人物某种行为、某个侧面;尤其是时效性较强,报道应该

A.有人情味

B.迅速及时

C.新鲜感强

D.接近性强

19.“倒三角”结构,是消息写作中最常用的一种结构方式。它也被称之为

A.纵横结合式结构

B.交叉结构

C.纵式结构

D.倒金字塔结构

20.背景是一篇消息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补充、反衬或烘托新闻事实和新闻主题的

A.重要材料

B.小故事

C.历史传统

D.地理背景

21.有一种体裁,在西方新闻界与消息并没有截然的界限,一般统称为报道,其新闻性很强。这种体裁是

A.消息

B.特写

C.通讯

D.散记

22.情节由若干细节组成,细节也能体现情节。细节就是事物的具体化和

A.细腻化

B.趣味性

C.新鲜性

D.通俗化

23.反映突发性或非突发性事件的通讯类型,是各类通讯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它被称之为

A.人物新闻

B.风貌通讯

C.事件通讯

D.采访札记

24.报道一个地区、一条战线新风貌的通讯报道是

A.新闻主题

B.风貌通讯

C.人物细节

D.故事情节

25.一种可以公诸于众的小型“情况反映”,往往是记者完成新闻报道任务同时的副产品,着眼点在于交流信息、推动工作。这种体裁我们称之为

A.采访札记

B.事件通讯

C.工作通讯

D.新闻特写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6.为适应采访工作的需要和提高新闻采访能力,资料积累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哪几大类?

A.知识性资料的积累

B.信息源的积累

C.思想积累

D.业务资料的积累

E.情况积累

27.记者对访问记录材料进行核实的方法大致包括

A.向提供材料的本人核实

B.向阅读过材料的人核实

C.溯本求源,寻求物证

D.对访问环境进行核实

E.多方证实与逻辑判断

28.新闻要素,是新闻事实的主要构成因素,也是把事实报道清楚的起码条件,它一般包括

A.何时

B.何地

C.何人

D.何事

E.何故

29.本报记者或通讯员在外地采写的新闻,以电文发回编辑部的,往往标作

A.本报某地讯

B.本报某地某月某日专电

C.本报某地电

D.本报某地某月某日讯

E.本报讯

30.风貌通讯取材于日新月异的现实生活,着重反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崭新面貌,激发人们革命和建设的热情,它在报纸上常见的形式有

A.见闻

B.侧记

C.巡礼

D.纪行

E.散记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1.新闻特写

32.新闻主题

33.动态消息

34.新闻导语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35.什么是新闻线索?记者获得新闻线索主要有哪些渠道?

36.简述新闻价值的概念和它的构成要素。

37.简述“消息”的概念,列举它的分类。

五、简单应用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38.近几年,劣质奶粉、毒大米、毒猪肉、毒粉丝、红心鸭蛋等食品安全问题屡有发生,致使消费者整日为“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而苦恼发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就“食品安全法草案”在全国广泛征求意见,其中收到对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意见占1/5。如果你作为本地都市报社会新闻部记者就此事做专题报道,请列出自己的详细采访大纲。

39.判断下列消息的类型并简述该类型消息的基本特点。

某大学一女生杀女同学后自首两人关系曾很亲密

昨日凌晨2时许,海淀区学院路一连锁酒店内,某大学一名大二女生将一同班女生杀死。犯罪嫌疑人昨日7时许报警自首,随后被警方控制。昨日,该大学已向当事人班级通报此事。两人的同学和辅导员均称,两人性格开朗,关系要好,杀人原因仍是个谜。警方已对犯罪嫌疑人段某进行控制,事件具体原因正在调查中。

六、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1小题,20分)

40.请将下列新闻作品改写成消息。(要求:重新制作标题,500字左右)

北京某英语培训学校倒闭致600余学员受骗

2010年01月04日08∶18来源:《中国青年报》

实习生刘梦泽本报记者庄庆鸿唐轶

“我报了为期一年的初级班,才上了三个月,学校就说没有就没有了!”梁岳说。

2009年10月17日上午,梁岳像往常一样来到北京市瑞来英语培训学校(以下简称瑞来)准备上课。但梁岳吃了个“闭门羹”。学校大门上写着“因资金周转困难停学”。

维权难度大立案送达就要6个月

记者了解到,瑞来是万联博爱教育集团于2005年在中国设立的语言培训机构,万联博爱集团在中国的首席代表王健也是瑞来的法人,但瑞来真正的老板是万联博爱集团董事、瑞典人安博,公司的财务都由其本人管理。

瑞来倒闭后,梁岳等学员去了北京市朝阳区教育委员会。“教委副主任穆学峰接待了我们,他们的意思就是支持我们走司法程序起诉,还会帮我们找证据。”学员们决定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年龄最大的郭文泽被推为维权小组代表。据郭文泽介绍,到2009年10月末倒闭时,学校还有600多名学生。维权小组目前已经收集到了160多名学生的材料。

郭文泽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瑞来倒闭后,王健和学员有两次见面。一次是在教委的协调之下,王健到瑞来望京校区。“他说他也是受骗的。学生就说‘你是法人,你怎么会受骗呢?你应该和他们是一起的’,根本没听他解释,就请他走了。”第二次是在与学员签订法律文书时,王健写了一封向学生致歉的信,“把自己的责任都推脱掉了”。而安博却回瑞典去了,直到学员们通过一名外教要到了他的电子邮箱,发邮件质问,他才回了一封解释信说:“现在这种情况不是我造成的,是金融危机和甲流引起的。”

2009年12月3日下午,维权小组成员前往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立案。法官表示,因为是涉外公告送达,光立案送达时间就需要6个月左右,希望学员有足够的心理准备。熟悉跨国诉讼的律师郭庆也认为,这个官司在半年之内不可能打完。“我做过一个涉及荷兰公司的案子,接案子的时候我还没结婚,结案的时候我都要生孩子了。”此外,郭庆还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国内法院作出的判决不能直接在国外进行执行。“如果朝阳

法院判学员胜诉,那么法院要将判决书拿到瑞典去,找当地的法院,有可能还要找机构翻译,再由当地法院来决定是否执行。”

跨区办学注册登记有漏洞

据了解,和众多培训机构一样,瑞来在北京设有多个分校,分布在朝阳区和海淀区。

海淀区教委社会力量办学管理科相关负责人曾告诉维权小组:“瑞来没有在海淀区注册,分设点由注册所在区去管理,对瑞来海淀校区负有管理权的是朝阳区教委。”中国青年报记者查阅海淀区教委公布的《民办培训学校名册》,确实没有在海淀区办学的瑞来。瑞来注册地朝阳区教委负责人则称:“瑞来没有在海淀区备案,所以瑞来的海淀校区属于非法办学。”

现行《北京市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设置管理规定》规定,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变更办学地址或在审批机关批准的区域以外增设教学地点,应重新办理审批、登记手续。

北京市教委民办教育科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在北京市办培训学校一定要在区县级教委社会力量办学管理科或者民办教育处进行注册,每年教委都要组织对教育机构的财产状况进行年检。

在教委或工商局都能注册

北京市教委民办教育科相关负责人透露,民办教育机构除了可以在教委注册外,还可以以公司的形式在工商局注册,对于以公司形式注册的培训机构“教委这边没法管”。“但是,税收方式是不同的:在工商局注册是按公司来运营,要按规定收税;在教委注册学校,作为公益性事业是享受税收优惠的。”这位负责人说。

郭庆律师也告诉记者,虽然享受税收优惠,但注册学校要比注册公司复杂得多。“注册公司只需要有30万元~50万元的资金,两个以上的股东和符合需求的场地就够了。”而根据《北京市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设置管理规定》,注册成立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则要满足更多条件,如校舍面积、决策机构成员的教学资历、教学计划等。郭庆认为,不管注册成公司还是注册成学校,在正常运营的情况下,学员的权益是不会受到影响的,但一旦经营不善,区别就产生了。“学生在选择培训机构的时候只看到‘瑞来英语’这样的名称,根本看不出它是学校还是公司。但公司毕竟是自负盈亏的机构,在资金充裕的时候可能开十多个办学点,亏损了它可能就跑了。”

自学考试真题新闻采访写作试题及答案

2011年自学考试真题新闻采访写作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 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新闻敏感本质上属于一种( ) A.采访能力 B.推理能力 C.鉴别能力 D.顿悟性思维活动 2.记者进行采访活动的依据和出发点是( ) A.报道思想 B.采访计划 C.新闻敏感 D.新闻线索 3.采访计划是指( ) A.采访的平时准备 B.记者对于采访活动的基本设想 C.背景材料的收集 D.熟悉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 4.记者招待会又称( ) A.新闻发布会 B.座谈会 C.调查会 D.讨论会 5.深入采访中要学会抓问题,所抓的倾向性问题是指( ) A.被众多复杂的社会矛盾问题掩盖着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B.实际工作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C.事物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 D.社会公众关心的问题 6.根据采访深入和情况变化,采访中增加采访内容、扩展调查范围、挖掘新的有意义的材料属于新闻

采访特点的( ) A.专业性 B.突击性 C.灵活性 D.广泛性 7.在新闻人物的报道中,有时候会出现“非白即黑”的思维方式,这要求在采访中( ) A.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 B.讲究唯物辩证法 C.有历史发展观 D.突出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8.正确地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属于记者的( ) A.业务素质 B.心理素质 C.政治素质 D.身体素质 9.访问的心理过程的一般顺序是( ) A.融洽、沟通、接近、激发 B.接近、融洽、沟通、激发 C.激发、接近、沟通、融洽 D.沟通、激发、接近、融洽 10.记者通过询问采访对象的家乡,谈起了双方共同的经历,从而打开话匣。这种情况属于( ) A.第一印象效应 B.异己人效应 C.自己人效应 D.晕轮效应 11.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国内各家媒体纷纷派记者前往,发回现场采写的报道,这主要体现了媒体的( ) A.冒险意识 B.竞争意识 C.好奇的心理 D.坚强的意志 12.中宣部组织对某省某市乡村小学教师郑琦老师感人事迹的报道,这主要反映了新闻宣传价值中的( ) A.一致性要素 B.时宜性要素

新闻采访写作试题

全国200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新闻采访写作试题 课程代码:0065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25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我国最早研究新闻采访学的专著《实际应用新闻学》的作者是(d) A .徐宝璜 B .邹韬奋 C .戈公振 D .邵飘萍 2 .新闻采访与写作的明显区别在于前者的主旨是(b) A .整理并取舍新闻材料 B .反映并表现客观实际 C .认识并把握新闻事实 D .分析并组织事实材料 3 .新闻采访要求记者具有强烈的时间观念,这种特点称为(c) A .专业性 B .突击性 C .灵活性 D .多变性 4 .新闻采访的基本指导思想和重要原则是() A .实事求是 B .去伪求真 C .不偏不倚 D .独立思考 5 .由新闻单位派出并专门负责采访报道某一行业的记者是() A .地方记者 B .专业记者 C .特派记者 D .机动记者 6 .记者的首要工作任务是() A .反映内部情况 B .揭示新闻真相 C .及时采写新闻 D .反映群众呼声 7 .人们常说,记者好像比别人多长了一只鼻子,这是指记者具备() A .第五感官 B .业务素质 C .专业水平 D .新闻敏感 8 .新闻的发现开始于() A .新闻线索 B .新闻事实 C .新闻采访 D .新闻眼光 9 .客观事实成为可供传播的新闻不仅要求其本身具备新闻价值,还必须符合 () A .新闻政策 B .公众需要 C .传播规律 D .采访经验

10 .新闻采访比社会调查具有更大的难度有一个重要原因是采访必须() A .深入不同领域收集大量资料 B .在有限时间内了解事实真相 C .参与事件获得采访对象信任 D .把观点和事实材料统一起来 11 .新闻记者平时必须积累丰富的知识和材料以便在突发新闻现场从容应对, 这种采访的准备工作是() A .直接准备 B .狭义准备 C .间接准备 D .紧急准备 12 .选择采访对象首先应该选择() A .最熟悉的人 B .不同意见者 C .新闻知情者 D .新闻当事人 13 .决定采访成败的关键因素是() A .资料是否丰富 B .观点是否鲜明 C .知识是否专业 D .提问是否成功 14 .新闻写作的基础是() A .新闻实践 B .新闻知识 C .新闻采访 D .新闻对象 15 .新闻改革初期,《天津日报》提出“抓活鱼”的口号是要求新闻写作必须具 备() A .时效性 B .针对性 C .灵活性 D .真实性 16 .新闻的狭义主题多指对国内外政治时事的报道,最明显的特性是() A .多样性 B .倾向性 C .层次性 D .宽泛性 17 .记者从纷繁复杂的材料中遴选出的对新闻写作有用的材料是() A .新闻背景 B .新闻事实 C .新闻素材 D .新闻依据 18 .新闻语言有特殊要求,一般情况下() A .中性词多于褒贬词 B .形容词多于限制词 C .长句多于短句 D .书面语多于口语 19 .新闻的社会传播主要靠() A .电话 B .社论 C .通讯 D .消息 20 .不同类型消息的重要性有区分,通常表现为() A .软新闻比硬新闻重要 B .硬新闻比软新闻重要

最新1月全国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月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 课程代码:0065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民国初年,有位著名记者在谈到记者的条件时,提出记者须有“四能”。他的名字是 ( ) A.黄远生 B.邵飘萍 C.罗开富 D.郭超人 2.亲赴延安采访,写下《西行漫记》(英文原名《红星照耀中国》)的外国记者是( ) A.埃德加·斯诺 B.安娜·露易斯·斯特朗 C.艾格尼丝·史沫特莱 D.爱泼斯坦 3.我国最早的中文报纸是( ) A.循环日报 B.察世俗每月统纪传 C.中外纪闻 D.申报 4.采访的作用主要是发现和落实线索,获取第一手资料,增加感性认识以及( ) A.做好调查研究 B.核对新闻事实 C.做好群众工作 D.做好传播工作 5.瞿秋白曾作为《晨报》特派记者访问十月革命后的俄国,采写了长篇通讯《饿乡纪程》和 ( ) A.《塞上行》 B.《中国的西北角》 C.《赤都心史》 D.《旅欧通讯》 6.《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一文的作者是(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刘少奇 D.邓小平 7.直属总编辑或总编办公室领导,负责重大新闻或重大典型的采写的记者是( ) 1

A.专业记者 B.地方记者 C.机动记者 D.特派记者 8.新闻机构和记者在一定的时期内组织和采写新闻报道的指导思想就是( ) A.报道方法 B.报道手段 C.报道艺术 D.报道思想 9.一般来说,专家、学者、科学家、艺术家以及一些特殊行业的人物、事件等被称作( ) A.典型人物 B.知情人 C.一般报道对象 D.特定报道对象 10.比起其他的新闻价值要素来,更能体现记者的政治观点和思想倾向的是( ) A.新闻性 B.重要性 C.显著性 D.接近性 11.各种类型冒尖的人和事是否具有报道价值,关键要看其是否具有( ) A.普遍意义 B.知名度 C.接近性 D.典型意义 12.不以某次采访活动为目的的经常性准备,称为( ) A.直接准备 B.狭义准备 C.平时准备 D.临时准备 13.通常由政府部门、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出面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被称为( ) A.报告会 B.记者招待会 C.座谈会 D.调查会 14.记者因工作需要,在一定期间内同时交叉采访一条或几条新闻,称之为( ) A.蹲点采访 B.交叉采访 C.异地采访 D.巡回采访 15.从新闻形成的过程看,服从事实和事实的报道,这是新闻写作的( ) A.特殊规律 B.基本要素 C.表现艺术 D.基本内容 l6.新闻的主题真实的基础是( ) 2

新闻采访与写作试题及答案

新闻采访写作 一、名词解释:(共15分,每小题5 1、新闻采访 2、采访的“心理控制” 3、新闻线索 二、判断题:(共5分,每小题1分) 1、新闻是一种无形的意见,越是好的新闻就越善于在内容上贯彻自己的意见,也越善于在形式上隐藏自己的意见。() 2、新闻敏感是一种灵感思维,它是一种天赋。() 3、采访观察可以分为事前观察和事后观察两种。() 4、新闻的价值是在新闻线索发现以后的判断,它是对新闻事实价值的判断。() 5、采访前情况准备的综合分析环节,是把死材料转化成活材料的环节,也是显示情况准备成果的环节。() 三、简答题:(共32分,每小题8分) 1、简述可以避免的新闻失实原因。 2、在记者的采访报道中使用隐性采访这一特殊的采访手段可能造成什么弊端? 3、记者的采访笔记需要重点记些什么内容? 4、采访中的形态语言可以产生哪些作用? 四、论述题:(共20分) 结合实际,试论记者采访前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工作,以保证采访的顺利进行。 五、拟定采访提纲:(共28分) 丈夫拒签字导致孕妇难产而亡事件 结合所给出的新闻背景,试拟一个采访提纲,采访提纲应包括: 1、采访目的(5分) 2、采访对象(8分) 3、问题设计(15分) 新闻背景: 2007年11月21日下午四时许,孕妇李丽云因难产,生命垂危,被其丈夫肖志军(后证明双方未缔结婚姻)送至北京朝阳医院京西分院。面对身无分文的孕妇,医院决定免费入院治疗,而同来的丈夫却拒绝在医院的剖腹产手术单上签字。几十名医生、护士束手无策,在抢救了3个小时后,医生宣布孕妇抢

救无效死亡。在长达3个小时的僵持过程中,该男子一直对包括主治郭大夫在内的众多医生的苦苦劝告置之不理。该医院副院长赵立强亲自到场劝说,110支队的警察也来到医院。为了让该男子签署同意手术单,甚至医院的许多病人及家属都出来相劝,当时在医院安胎的《检察日报》记者吕卫红在病房劝说病友给肖志军捐钱,并当场表示:如果肖签字,则立即奖励他一万元钱。但肖志军仍然拒绝,在手术通知单上写上:“坚持用药治疗,坚持不做剖腹手术,后果自负。”为确认其精神没有异常,医院紧急调来已经下班的神经科主任刘大夫,经过询问,其精神毫无异常。医院方面上报了北京市卫生系统的各级领导,得到的指示为:如果家属不签字,不得进行手术。最终,李丽云死亡。李丽云死后,肖志军称,他不签字是因为医院要谋害李丽云,他不信医院,认为医院治疗手法不当。后又称自己不签字是因为两人未婚,怕签字担责任,同时觉得妻子只是感冒,不会有生命危险,现在已经十分后悔。现场医生则表示,肖志军拒绝签字,是怕剖腹产影响妻子生二胎。11月28日,北京市卫生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邓小虹宣布,医学专家和法学专家对孕妇李丽云之死进行评审认定,结果为:孕妇就诊时病情已非常严重,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院依法履行了告知义务,但医院的特殊干预权受到了患者家属明确阻碍,导致手术无法实施,最终死亡不可避免,医院并无过失。但李丽云父母李旭光、李小娥及其代表律师王良斌认为北京市卫生局为“此事利害关系人”,不服认定,遂决定状告肖志军和朝阳医院京西分院。 对于此事,医学界、法学界、社会学家和普通民众议论纷纷,有人谴责肖志军愚不可及、荒唐之至,涉嫌间接杀人;有人认为,医院做法不妥,漠视了患者的生命权;有人责怪“官僚主义”滋生袖手旁观;有人质疑,现有医疗法律法规不完善,建议修改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出台一种紧急救助制度;有人表示,医生只能做知识和权力容许做的事,不能把无限的社会责任都让医院来承担;有人惊呼,此事暴露的是医患不信任的社会问题;有人倡导,要提高患者的法律意识和自身素质;有人呼吁,现有法律不存在漏洞,患者知情权和决定权应该予以坚持,不要对一些特殊个案进行无限发挥;有人反思,在为死者惋叹,欲为她讨还公道的同时,也该为生者考虑一些。当我们以人道的名义谴责肖志军和医院的时候,又为满足自己的窥探欲而不断消费别人的痛苦,这是否同样违背了人道主义精神呢? 假设你是某家报社的记者,想要就此事件进行深入采访,请首先选取一个合适的角度,明确你的此次采访目的,然后作出一份具体的采访提纲。 相关新闻链接:

2017年10月全国自考00449《教育管理原理》历年真题试题及答案

2017 年 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教育管理原理试卷 ( 课程代码 00449) 本试卷共 5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 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 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O.5 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5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管理是管理者运用一定的原理与方法,在特定条件下,对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引 导组织被管理者实现组织目标的 A C .一种活动B.一种原则.一种资源约束D.一种资源分配 2.德国的行政学着眼于国家和国家的特性,是研究管理国家的科学,其研究的管理手段主要是 A.服务手段B.经济手段 C.法律手段D.技术手段 3.教育管理原理指的是教育管理的实质及其运动的 A.基本法则B.基本规律 C.基本原则D.基本途径 4.中国特色的教育管理职能,应该是 A. 监督型管理职能B.指导型管理职能 C.计划一指令型管理职能D.指导一监督型管理职能 5.教育管理活动必须根据不同的情况确定和采取不同的措施、方法,实行动态调节,使教育管理具有针对性和适应性。这是教育管理的 A.权力性原则B.权变性原则 C.有效性原则D.民主性原则 6.教育政策的构成要素是教育政策方案完整性必须考虑的问题,尤其是作为行动准则的教育政策,必须做到 A .对象、目的、手段三位一体C .观念、行动、方法三位一体B.方针、策略、途径三位一体D.制定者、被执行者、内容三位一体 7.一般一个国家只有一个,是一个国家有关教育的总法。其形式称谓是A .宪法B.教育基本法 C .单行教育法D.教育行政法 8.关于教育行政执法的法律性特征理解,不正确的是

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重点总结

------------------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重点总结---------------编导102班杨洪江-------------------- 一、1采访写作在新闻业务中的地位:①采访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②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的起点③采访使新闻写作在摄取素材方面有别于文学创作④新闻采访体现了记者职业的重要特点 2新闻写作为新闻传播提供文本 3采访写作是记者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 1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在认识论方面的一致性 2新闻采访对新闻写作的制约作用:①在真实性②在深刻性③在丰富性 3新闻写作是对新闻采访的升华:①去伪存真,去粗取精②整体把握、科学认识③理性认识、深刻发掘 三、新闻采写对记者素质的要求: 1敏于发现,具有察觉异常的能力 2善于思考,具有创新思维的能力 3长与沟通,具有广交善结的能力:①善于和各色人物沟通交流,推心置腹,促膝长谈②善于从沟通中发现线索③善于与被访者撞出思想火花 4精于表达,具有语言驾驭的能力:简洁、准确、生动 四、新闻采访的涵义: 1采访是信息搜索活动 2搜集的对象是可能收到关注且鲜为人知的信息。想知道而不知道的事件 3目的是出于大众传播 4手段有观察和访谈等 五、新闻采访活动的特点: 1以大众传播为目的,满足大众的新闻需求 2以平等的沟通为手段:采访从根本上说是采访者与采访对象在认知层面上和情感层面上的平等的相互沟通 六、新闻采访活动的本质: 1信息符号互动包含三个方面:采访对象、大众传播、反馈 2确保新闻采访成功的必备条件:①双方对于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共同理解。语言符号如:同志、老实等词汇的含义。非语言符号如:表情、苦笑所代表的含义②采访者应以前台形象示人,并结合采访的具体情境表现出合适的行为③学会换位思考,这样才能写出深刻感人的报道 3新闻采访是一种社会交换活动 七、新闻采访活动中的双主体: 1采访者:新闻采访的重要主体:①社会守望者(监督政府)。它的主要职能是要发现那些典型的,对社会发展,对人民生活,对社会利益意义比较重大的新闻事件,提交给社会,以引起公众的关注,最终推动和促进社会的各个机制加以协调②信息传播的角色③文化传承的角色★必备素养:①政治②法律道德③科学精神④专业素养 2采访对象:复杂性专业性目的性 八、新闻线索与报道策划 1获得新闻线索是采访的起点:①新闻线索的含义:新近发生事实的简要信息②新闻线索的特点:简略、零碎、稍纵即逝,一定的偶然性 2新闻线索的一般来源渠道:①记者招待会:早到,根据规模确定早到时间,两会提前2个小时,衣着注意②党政机关及其召开的会议③企事业单位④重大文体活动⑤社会网络⑥其他媒

2017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2017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解析 (课程代码03708) 一、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 A.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B.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 C.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D.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2.洋务派最早从事的洋务事业是( )。 A.兴办军用工业 B.兴办民用工 C.派遣留学生 D.创立新式学堂 3.戊戌维新时期,维新派在上海创办的影响较大的报刊是( )。 A.《国闻报》 B.《时务报》 C.《强学报》 D.《万国公报》 4.1904年至1905年,为争夺侵略权益公然在中国东北进行战争的是( )。 A.美国与俄国 B.美国与英国 C.英国与日本 D.日本与俄国 5.20世纪初,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传播中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的是( )。 A.孙中山 B.邹容 C.章炳麟 D.陈天华 6.1922年1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起点是( )。 A.香港海员罢工 B.安源路矿工人罢工 C.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D.省港工人罢工 7.1930年8月,邓演达领导成立的中间党派是( )。 A.中国青年党 B.中国国家社会党 C.中国******临时行动委员会 D.中国******革命委员会 8.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败后,1934年10月开始战略转移的是( )。A.红十五军团B.红一方面军C.红二方面军D.红四方面军 9.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为扩大对华侵略而发动的事变是( )。 A.九一八亊变 B.—·二八事变 C.华北事变 D.卢沟桥事变 10.1937年,在淞沪会战中率领“八百壮士”孤军据守四行仓库的爱国将领是( )。 A.谢晋元 B.佟麟阁 C.张自忠 D.戴安澜 11.1940年,八路军对侵华日军发动大规模进攻的战役是( )。 A.平型关战役 B.雁门关战役 C.阳明堡战役 D.百团大战 12.1945年8月至10月,国共双方举行的谈判是( )。 A.西安谈判 B.重庆谈判 C.南京谈判 D.北平谈判 13.1946年6月,******军队挑起全面内战的起点是( )。 A.大举围攻中原解放区 B.大举围攻东北解放区 C.重点进攻陕甘宁边区 D.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 14.台湾人民为反抗******当局暴政而举行“二二八”起义的时间是( )。 A.1945年 B.1946年 C.1947年 D.1948年

最新10月全国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0月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 课程代码:0065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第一部新闻采访学专著《实际应用新闻学》的作者是( ) A.徐宝璜 B.邵飘萍 C.戈公振 D.黄远生 2.新闻最基本的社会功能是( ) A.交流经验 B.传播信息 C.公共服务 D.文化娱乐 3.在采访中,记者要努力获取的,具有很强的实证性、生动性和可读性的材料是( ) A.骨干材料 B.概括性材料 C.间接材料 D.第一手材料 4.新闻记者应该具备的业务素质,通常表现于:社会活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文字 功底和口才,以及( ) A.语言表述能力 B.职业的敏感性 C.人际交往能力 D.多谋善断能力 5.在采访中,记者对于采访对象的选择,主要应当选择最熟悉情况的人,多层次多方 面的人物,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还有( ) A.关心该事件的人 B.事件当事人的亲属 C.持有不同意见的人 D.同一类型中的典型人物 6.在采访实践中,如果记者发现自己拟定的采访计划不.符合客观实际,那就应当( ) A.按原定的计划行事,边走边看 B.放弃原计划,寻找自己需要的例证 C.放弃原计划,采访到什么算什么 D.尊重事实,及时调整原定的计划 7.新闻记者积累资料,应当注意的是,一要坚持不懈,二要经常整理,三要( ) A.准确全面 B.积极主动 C.熟悉消化 D.兼顾文史哲 8.新闻选择的最佳标准,应当是( ) A.新闻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B.新闻的倾向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C.新闻价值标准和新闻政策标准的统一 D.新闻的时效性和准确性的统一

新闻采访写作

新闻采访写作 一、名词解释 共15分 每小题5 1、新闻采访 2、采访的“心理控制” 3、新闻线索 二、判断题 共5分 每小题1分 1、新闻是一种无形的意见 越是好的新闻就越善于在内容上贯彻自己的意见 也越善于在形式上隐藏自己的意见。 2、新闻敏感是一种灵感思维 它是一种天赋。 3、采访观察可以分为事前观察和事后观察两种。 4、新闻的价值是在新闻线索发现以后的判断 它是对新闻事实价值的判断。 5、采访前情况准备的综合分析环节 是把死材料转化成活材料的环节 也是显示情况准备成果的环节。 三、简答题 共32分 每小题8分 1、简述可以避免的新闻失实原因。 2、在记者的采访报道中使用隐性采访这一特殊的采访手段可能造成什么弊端 3、记者的采访笔记需要重点记些什么内容 4、采访中的形态语言可以产生哪些作用 四、论述题 共20分 结合实际 试论记者采访前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以保证采访的顺利进 行。 五、拟定采访提纲 共28分

丈夫拒签字导致孕妇难产而亡事件 结合所给出的新闻背景 试拟一个采访提纲 采访提纲应包括 1、采访目的 5分 2、采访对象 8分 新闻采访写作 一、名词解释 共15分 每小题5 1、新闻采访 2、采访的“心理控制” 3、新闻线索 二、判断题 共5分 每小题1分 1、新闻是一种无形的意见 越是好的新闻就越善于在内容上贯彻自己的意见 也越善于在形式上隐藏自己的意见。 2、新闻敏感是一种灵感思维 它是一种天赋。 3、采访观察可以分为事前观察和事后观察两种。 4、新闻的价值是在新闻线索发现以后的判断 它是对新闻事实价值的判断。 5、采访前情况准备的综合分析环节 是把死材料转化成活材料的环节 也是显示情况准备成果的环节。 三、简答题 共32分 每小题8分 1、简述可以避免的新闻失实原因。 2、在记者的采访报道中使用隐性采访这一特殊的采访手段可能造成什么弊端 3、记者的采访笔记需要重点记些什么内容

2017年10月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真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 A.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B.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 C.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D.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答案】C 【解析】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两对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考点】两对主要矛盾和两大历史任务 2. 洋务派最早从事的洋务事业是( )。 A.兴办军用工业 B.兴办民用工业 C.派遣留学生 D.创立新式学堂 【答案】A 【解析】洋务派最早兴办的洋务事业是军用工业。 【考点】洋务运动的兴起 3. 戊戌维新时期,维新派在上海创办的影响较大的报刊是( )。 A.《国闻报》 B.《时务报》 C.《强学报》 D.《万国公报》 【答案】B 【解析】戊戌维新时期,影响较大的报纸有梁启超任主笔的上海《时务报》、严复主办的天津《国闻报》以及湖南的《湘报》等。

【考点】戊戌维新运动的兴起 4. 1904年至1905年,为争夺侵略权益公然在中国东北进行战争的是( )。 A.美国与俄国 B.美国与英国 C.英国与日本 D.日本与俄国 【答案】D 【解析】1904年至1905年,日、俄两国为了争夺在华利益在中国东北进行战争,清 政府却宣布“局外中立” 【考点】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5. 20世纪初,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传播中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的是( )。 A.孙中山 B.邹容 C.章炳麟 D.陈天华 【答案】C 【解析】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歌颂革命是“启迪民智,除旧布新”的良药,强调中国人有能力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考点】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6. 1922年1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起点是( )。 A.香港海员罢工 B.安源路矿工人罢工 C.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D.省港工人罢工 【答案】A 【解析】1922年1月,香港海员大罢工是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直接同帝国主义势力进 行的有组织较量,成为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起点。

全国2011年1月高等教育新闻采访写作自考试题

全国2011年1月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 课程代码:0065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新闻敏感本质上属于一种( ) A.采访能力 B.推理能力 C.鉴别能力 D.顿悟性思维活动 2.记者进行采访活动的依据和出发点是( ) A.报道思想 B.采访计划 C.新闻敏感 D.新闻线索 3.采访计划是指( ) A.采访的平时准备 B.记者对于采访活动的基本设想 C.背景材料的收集 D.熟悉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 4.记者招待会又称( ) A.新闻发布会 B.座谈会 C.调查会 D.讨论会 5.深入采访中要学会抓问题,所抓的倾向性问题是指( ) A.被众多复杂的社会矛盾问题掩盖着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B.实际工作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C.事物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 D.社会公众关心的问题 6.根据采访深入和情况变化,采访中增加采访内容、扩展调查范围、挖掘新的有意义的材料属于新闻采访特点的 ( ) A.专业性 B.突击性 C.灵活性 D.广泛性 7.在新闻人物的报道中,有时候会出现“非白即黑”的思维方式,这要求在采访中( ) A.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 B.讲究唯物辩证法 C.有历史发展观 D.突出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8.正确地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属于记者的( ) A.业务素质 B.心理素质 C.政治素质 D.身体素质 9.访问的心理过程的一般顺序是( ) 第 1 页

A.融洽、沟通、接近、激发 B.接近、融洽、沟通、激发 C.激发、接近、沟通、融洽 D.沟通、激发、接近、融洽 10.记者通过询问采访对象的家乡,谈起了双方共同的经历,从而打开话匣。这种情况属于 ( ) A.第一印象效应 B.异己人效应 C.自己人效应 D.晕轮效应 11.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国内各家媒体纷纷派记者前往,发回现场采写的报道,这主要体现了媒体的( ) A.冒险意识 B.竞争意识 C.好奇的心理 D.坚强的意志 12.中宣部组织对某省某市乡村小学教师郑琦老师感人事迹的报道,这主要反映了新闻宣传价值中的( ) A.一致性要素 B.时宜性要素 C.针对性要素 D.典型性要素 13.记者到食品工厂采访,在观察的过程中用手摸、鼻子嗅、亲口尝产品,这体现了新闻观察的( ) A.直接性 B.综合性 C.客观性 D.经常性 14.新闻的生命是( ) A.形象 B.及时 C.真实 D.具体 15.记者对已占有的新闻素材再认识、再鉴别,从而确定材料的取舍及使用过程属于 ( ) A.新闻采访过程 B.新闻选材过程 C.新闻立意过程 D.新闻布局过程 16.新闻内容的组合与构造称为( ) A.新闻结构 B.新闻层次 C.新闻排列 D.新闻组合 17.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正在发生或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的消息是( ) A.经验消息 B.综合消息 C.述评性消息 D.动态消息 18.报告文学与文学作品最主要的区别是( ) A.真实性 B.艺术性 C.形象性 D.文学性 19.新闻写作中“行文避沉闷,宜取跳跃式”是指( ) A.语言要生动活泼,结构要求活求变 B.语言要准确规范 C.语言要平实简明 D.语言要生动活泼,结构要严谨完整 第 2 页

《新闻采访与写作》(丁柏铨)笔记-背诵版

新闻采访与写作 绪论:新闻写作对新闻采访有很强的依赖性 1、采访写作在新闻业务中的地位 1)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 ①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的起点。 ②采访使新闻写作在摄取素材方面有别于文学创作。 ③新闻采访体现了记者职业的重要特点。 2)新闻写作为新闻传播提供文本:新闻写作的过程就是精心选择并表现新闻事实的过程。新闻写作对采访所得的原始材料进行整理。 3)采访写作是记者工作的重要内容:新闻写作需如实记录,秉笔直书,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 2、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 新闻采访围绕事实为新闻写作提供原材料,前者是后者的认识基础。两者功能又有着明显区分。从另一个角度看,又是一个完整过程的两个联系十分紧密的段落。 1)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在认识论方面有着一致性:都是为了使采访主体和写作主体的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 2)新闻采访对新闻写作有制约作用:在真实性、深刻性和丰富性方面制约新闻写作。 新闻写作要写得好,唯一可取的办法是:通过深入采访,掌握丰富的真实的有新闻价值的素材。 3)新闻写作是对新闻采访的升华: 一是对通过采访所得的材料进行整理加过,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二是对采访材料进行整体把握,做到对其的本质认识正确、理解深刻; 三是对采访材料进行理性认识,做到能够发现材料中的深刻、耐人寻味、意蕴丰富之处。 3、新闻采访与写作对记者素质的要求 1)敏于发现:具有察觉异常的能力。 ①敏锐发现生活中的异常; ②对异常现象进行价值判断; ③发现异常并不是一味搜异猎奇。 2)勤于思考:具有创新思维的能力。解决新鲜的报道内容和模式化的报道方式形成的矛盾,唯一方法就是提倡新闻创新思维。 ①求异、求新、求变,特立独行,另辟蹊径; ②发挥想象能力,进行积极有效地联想; ③不断探索新方式、方法。 3)长于沟通:具有与人交流的能力。 ①善于和各色人物沟通交流, ②善于从交流沟通中发现线索, ③善于与被访者碰撞出思想火花。 4)精于表达:具有驾驭语言的能力。 ①用简洁的语言将事实叙述清楚, ②用准确的语言叙事、抒情和评论, ③用生动的语言实现良好的新闻传播效果。 5)不畏艰辛:具有战胜困难的能力。

2017年10月自考03350社会研究方法试题及答案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 统一命题考试 社会研究方法试卷 (课程代码03350) 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

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现代社会研究方法要求所有关于社会的知识应当建立在对客观社会事实进行观察、实地调查或实验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纯粹思辨的基础上。这体现了社会研究的 A.目的性 B.经验性 C.理论性 D.应用性

2.下列属于集合概念的是 A.老年人B.贫困者C.残疾人 D.国家 3.探索性研究的主要内容通常包括 A.实地考察、研究设计和请教专家 B.实地考察、请教专家和假设检验 C.实地考察、请教专家和查阅资料 D.研究设计、请教专家和查阅资料 4.关于个案调查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个案调查的结论确定B.个案调查的结果可以推论总体 C.个案调查需要科学的抽样

6.关于选题的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合理的选题可以使有限的研究资源集中在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上 B.研究工作的总体目标和具体内容规定着选题 C.研究题目一旦确定,后面各个阶段的研究工作必须完全按照选题阶段确定的目标、视角及方向进行 D.选题过程的质量对研究工作的整体质量影响不大 7.下列研究对象中,可以定位在个人层次进行分析的是 A.家庭 B.组织 C.外来工群体 D.非正式群体

2020年1月全国自考新闻采访写作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新闻采访写作试题 课程代码:0065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事实变成新闻有一个转化过程,这个过程就新闻业务而言,最基本的环节是() A.采访与写作 B.采访与报道 C.采访与录制 D.采访与传播 2.客观事物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新闻采访的() A.持续性 B.连贯性 C.持久性 D.变化性 3.记者听目击者介绍的材料是() A.第一手材料 B.第二手材料 C.第三手材料 D.第四手材料 4.记者越深入第一线,越能采集到有价值的新闻题材。这里的第一线指的是() A.领导的活动 B.各级会议 C.突发事件现场 D.群众实践 5.“你们的笔,是人民的笔,你们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对记者说这番话的领导人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刘少奇 D.邓小平 6.记者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选取新闻事实的标准,除了看其新闻价值还要看其() A.认识价值 B.思想价值 C.宣传价值 D.理论价值 7.选择采访对象首先要选择最熟悉和了解情况的人,即新闻事件的() A.当事人 B.参与人 C.知情人 D.旁观人 1

8.记者不约而同地到达某地向同一位采访对象发问,这种采访属于() A.集体访问 B.多个访问 C.个别访问 D.目标访问 9.对某一有争议的人物进行的访问属于() A.人物访问 B.问题访问 C.争论访问 D.综合访问 10.采访结束记者离开访问对象后补记、追记谈话的内容称作() A.及时笔录 B.补充笔录 C.现场笔录 D.过后笔录 11.观察主要是通过眼睛对客观事物进行细致的审视,同时它要求调动口、耳、鼻、舌、身等各种器官。观察的这一特点反映了它的() A.综合性 B.全面性 C.直接性 D.敏感性 12.记者对某铁路干线通车进行沿线采访,称作() A.交叉采访 B.巡回采访 C.易地采访 D.蹲点采访 13.采访对象得知记者要来采访,一般会产生一种心理反应,这种心理反应叫做() A.初始心理反应 B.原始心理反应 C.条件反射 D.下意识 14.报告文学() A.只有新闻性 B.只有思想性 C.只有文学性 D.兼容新闻性与文学性 15.新闻叙事要突出() A.静态 B.动感 C.抒情 D.议论 16.新闻写作的谴词造句中() A.形容词多于动词 B.中性词少于褒贬词 C.感叹句多于陈述句 D.中性词多于褒贬词 17.动态消息的特点是() A.多事一报 B.一事一报 2

刘海贵《新闻采访写作新编》笔记

新闻采访写作教程笔记整理 第一章新闻采访写作概述 1.1采访的定义:“采访”一词始见于东晋史学家干宝的《搜神记序》,比“新闻”一词约早出现300多年。新闻采访:新闻工作者为搜集新闻素材所进行的活动。 1.2采访的特点:①目的的差异性;②时间的限制性;③项目的突发性;④需要的广泛性;⑤知识的全面性; ⑥活动的艰辛性。 1.3采访与写作的关系:从新闻实践的角度看,两者的关系是既紧密相连又有先后、主次之分的。具体反映在4个方面:①反映在活动的程序上。从活动的程序上看,先有新闻采访,后有新闻写作。这一程序不能颠倒。 ②反映在活动的内在联系上。从新闻报道的材料来源和形成过程看,事实是第一性的,反映事实的新闻报道是第二性的,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两者之间的媒介是采访。③反映在活动的性质上。新闻采访和写作,其活动性质,一个是认识实际,一个是反映实际。只有正确认识实际,才能正确反映实际。从这个意义上说,采访决定写作,采访是写作的基础,写作则是采访的归宿。④反映在写作对采访的反作用上。新闻写作常常反作用于新闻采访。 1.4采访的方式:从形式上分:①个别访问:通常也称为“一对一”的访问形式,是记者使用最普遍的一种基本活动实施形式,好处:谈得具体,谈得深入,且记者容易把握主动权;②开座谈会:也称开调查会。记者可以就某个调查专题,邀集有关人员座谈。好处:记者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搜集较多的新闻材料;几个采访对象一起接待记者,心理比较松弛,不易紧张、拘束,采访气氛容易轻松和谐;有利于采访对象互相启发、补充,有关材料的真伪程度一般能当场得到修正或验证。一般涉及面较广的大、中型报道题材,采用此实施形式,效果较为显著;③现场观察:俗称“用眼睛观察”,强调记者必须深入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充分发挥视觉功能,对事物微观细察;④参加会议:会议新闻一般主要通过这种形式采写;⑤蹲点:即深入一个点,解剖“麻雀”,作深入扎实的采访。此实施形式通常适合于时间性不太紧迫但报道量较大、涉及面较广的报道题材。该形式能使记者较详细地搜集和取舍材料,通过几个反复过程,即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加工制作过程,进而抓取典型材料和揭示事物本质特点,写出有深度、力度和厚度的报道;⑥查阅资料:一般资料包括受众来信、基层单位的工作情况简报以及各类剪贴、原始材料的文字记载等;⑦改写:即把某一新闻线索或一则现成的稿件,加以修改或补充而另成一则新鲜的新闻;⑧问卷:抽样调查的主要形式,即记者根据题材的需要,按照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原理,从全部研究对象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然后以纸面的形式,拟定出若干个简洁明了的问题,将问卷送至受众手中;⑨电话采访:注意准备要充分;提问要凝练;记录要及时;⑩网络采访:主要形式:直接转载信息;组织网络调查;通过E-mial交流;查阅收集资料。 从性质上分:①常驻采访:派驻外地或外国记者的日常采访活动。②突击采访:在事先无准备的情况下迅速对突发性事件所进行的采访活动。③交叉采访:在同一期限内对两个以上新闻事件交替进行的采访活动。可以省去重复找人和路径往返所费的时间,是一种投入少、收效高的采访形式。④巡回采访:按照编辑部指示、沿着预定路线进行的采访活动。一般没有具体、明确的采访对象和报道题目,主要由记者根据编辑部总的报道思想灵活掌握,在巡回路途中选择若干新闻题材就地采访,连续不断地向受众进行系列报道,又称旅行采访。⑤隐性采访:不公开记者身份或不申明采访目的的特殊采访活动。⑥易地采访:记者到分工范围以外地区的采访活动。 1.5采访的认识路线:两条①唯物论的反映论;②唯心论的先验论。危害:武断、无知失方向;投机取巧找捷径;为求深度搞臆想。 第二章记者的修养 2.1作风修养:①要有优良的思想作风修养。其内涵是记者要有一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水平和党的政策水平,具备无产阶级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并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思想作风修养的核心是新闻工作者的事业心和责任感;②工作作风的核心是新闻工作者的牺牲精神和冒险精神。 2.2道德修养:新闻职业道德,即指记者在采写、传播新闻过程中与人、与社会相处时的行为规范。我国最早提及新闻职业道德内容的当数宋代对民间小报的指控。率先明确提出“提倡道德”是报纸职责之一的是徐宝璜先生,而最早将“品性”认定为“记者资格”第一要素的则属邵飘萍先生。 新闻职业道德包括的具体范围和基本内容:①坚持真理,忠于事实;②谦虚谨慎,戒骄戒躁;③深入实际,体察民情;④互敬互学,积极竞争;⑤摆正位置,不谋私利;⑥甘为人梯,严禁剽窃。 记者与人、与社会相处的具体关系主要有:①记者与新闻事实的关系: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从而对党的事

2017年10月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真题

2017年10月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真题 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 (民放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 A.文化现象 B.文化内涵 C.文化事象 D.文化思潮 2.历史上,青藏高原地区曾居住过 A.古巴人和鲜卑人 B.古巴人和羌人 C.鲜卑人和吐蕃 D.吐蕃和羌人 3.中国古代家族伦理的核心是 A.修身B,勤业C.孝梯D.尊师 4.《诗经》编成于 A.春秋时切 B.战国时期 C.汉朝 D.唐朝 5.中国资本主义的经济萌芽产生于 A.元代末期 B.明代中叶 C.清朝中叶 D.民国初年 6.在中国古代教育程序的八个步骤中,最终阶段是 A.“正心”B“修身”C“平天下”D“治国” 7.中国民族语文政策的基本点是 A.坚持语文独立 B.坚持语文互助 C.坚持语文平等 D.坚持语文分类

8.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是隋唐确立的 A.孝廉制度 B.九品中止制 C.科举制度 D.官吏选拔制度 9.在诗歌题材上,律诗盛行于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清朝 10.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五帝的谱系是 A.黄帝、鲧、高辛,尧、舜 B.黄帝、颛顼、高辛、尧、舜 C.黄帝、仓颉、高辛、尧、舜D、黄帝、高辛、尧、舜、蚩尤 11.中国铁器的普遍使用始于 A.新石器时代 B.商周时期 C.春秋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 12.唐代以后科举制的主要形式是 A.民间推选制 B.官员推荐制 C.面向社会的公开考试 D.门阀世族世袭制 13.在中国哲学中,占有主导地位的是 A.人定胜天的观念 B. 物竞天择的观念 C.天人之分的观念 D.天人合一的观念 14.现今能见到的最早的中国汉字是 A.岩壁文 B.石鼓文 C.青铜文 D.甲骨文 15.注重人的心态部分,专指人类的精神创造的是 A.广义文化 B.狭义文化 C.民族文化 D.国别文化 16.古代识字课本《百家姓》出现于 A.唐代初年 B.北宋初年 C.明代初年 D.清代中期 17.中国农业生产文化的主体内容是 A.水利开发 B.农具应用 C.农业政策 D.农耕灌溉

10月全国新闻采访写作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新闻采访写作试题 课程代码:00654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5分) 1.要建设高素质的记者队伍,首先要提高的素质是( ) A.业务素质 B.心理素质 C.思想政治素质 D.身体素质 2.新闻的基本社会功能是( ) A.交流经验 B.传播信息 C.公共服务 D.文化娱乐 3.在采访中,事件的目击者或知情者向记者讲述的材料,属于( ) A.骨干材料 B.背景材料 C.第二手材料 D.第一手材料 4.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是( ) A.采访决定写作 B.写作决定采访 C.采访与写作分离 D.采访与写作同等重要 5.新闻的宣传价值一般包含的因素有一致性、典型性、时宜性,以及( ) A.创新性 B.求实性 C.政策性 D.针对性 6.要达到新闻的最佳选择,必须是( ) A.新闻的时效性和时宜性的统一 B.新闻价值标准和新闻政策标准的统一 C.新闻的快速和准确的统一 D.新闻的真实性和生动性的统一 7.记者寻找、发现新闻线索的根本途径,就是要( ) A.多搜集材料 B.多跑领导机关 C.多结交朋友 D.到实际中去,到群众中去 8.在我国的记者队伍中,曾经冒着生命危险,采写出《中国的西北角》的著名记者是( ) A.邹韬奋 B.戈公振 C.黄远生 D.范长江 9.采访中召开座谈会是因为它可以( ) A.谈话有针对性 B.抓住主要矛盾 1

C.各方摆出事实了解全面情况 D.了解的情况深入细致 10.对于一些敏感的问题,采访对象不想谈,而记者需要,此时应采用的提问方法是( ) A.开放式提问 B.闭合式提问 C.直接式提问 D.迂回式提问 11.顾客对某商场的意见很大,记者以顾客的身份去现场采访,这种采访方式是( ) A.蹲点采访 B.易地采访 C.隐性采访 D.巡回采访 12.因事件访问与因人物访问的区别是( ) A.是否了解新闻五要素 B.是否有一定的准备 C.能否随机应变 D.以了解人物还是以了解事件为中心展开 13.采访中的抓问题就是( ) A.采访反面问题 B.针对现实提出或解答问题 C.写批评性报道 D.要把采访的情况集中到一个问题上 14.记者在某公路国道沿线进行采访,这一方式叫( ) A.易地采访 B.隐性采访 C.巡回采访 D.交叉采访 15.采访中分析事物特点的方法有( ) A.听取别人意见 B.具体事物具体分析 C.与采访对象讨论 D.与其他记者讨论 16.通讯集《萍踪寄语》、《萍踪忆语》等,以典型生动的细节,恳切优美的笔调为读者所喜爱, 其作者是( ) A.邵飘萍 B.范长江 C.邹韬奋 D.张季鸾 17.在新闻五要素中,作为核心要素的是( ) A.何时 B.何事 C.何地 D.何人 18.以一个独立的新闻事件为核心而展开的新闻报道,其事物变动的时态是突发性或跃进性 的,它被称为( ) A.动态性新闻 B.事件性新闻 C.解释性新闻 D.非事件性新闻 19.摄取新闻事实和新闻景观中富有特征和感人的场面加以描绘和再现的新闻体裁,属于 ( ) 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