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宪法宣传素材

宪法宣传素材

宪法宣传素材
宪法宣传素材

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被称为“法律的法律”,或“母法”。它规定了比普通法律更为重要的内容,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制定一切法律、法规的依据;它规定了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根本制度,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规定了国家权力;它界定和协调了国家权力和公民个人权利的关系,并通过限制国家权力的范围及监督国家权力的行使,来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

广大干部员工应进一步牢固树立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的观念、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观念、公民权利与义务相一致的观念,增强对宪法的忠诚与信仰,提高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权威的自觉性,为依法治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保障企业稳健经营,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我国宪法的沿革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届、第四届和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分别于1954年9月、1975年1月、1978年3月和1982年12月先后制定、颁布了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 临时宪法。1949年颁布的《共同纲领》,包括序言

和七章共60条,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为宪法订立奠定了基础。

2) 第一部宪法。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共106条。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在《共同纲领》基础上修改、制定,为我国后来的民主建设与制度建设奠定了基础。

3) 第二部宪法。1975年1月17日,由第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颁布,共4章30条。

4) 第三部宪法。1978年3月5日,由第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颁布,共4章60条。

5) 第四部宪法。1982年12月4日,由第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颁布,共并分别于:

----1988.04.12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修正案”

----1993.03.29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修正案”

----1999.03.15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修正案”

----2004.03.14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修正案”

二、我国现行宪法的制定过程及特点

1980年下半年,在叶剑英委员长直接主持下,我国开始对宪法进行大规模、全局性的修订。经过两年多的讨论、修改,并经过全民讨论,1982年12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

第四部宪法(现行宪法)在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正式通过并颁布。第四部宪法继承和发展了1954年宪法的基本原则,总结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并吸收了国际经验,是一部有中国特色、适应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根本大法。它明确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设臵和职责范围、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等。

现行宪法的根本特点是,规定了我国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确定了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确立了宪法的最高权威性——全国各族人民和一切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这部宪法分为序言,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五个部分,共4章138条。

三、我国现行宪法的完善

为了适应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变化,全国人大分别于1988年4月、1993年3月、1999年3月、2004年3月对这部宪法逐步进行了修改、完善。

1)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对私营经济的地位、作用和国家对私营经济政策作了明确规定;对土地使用转让的问题作了补充规定。

这是中国第一次采用宪法修正案的形式修改宪法。

2)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对原宪法作了9处修改,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坚持改革开放”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写入了宪法;将“国营经济”修改为“国有经济”;将“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修正案内容还涉及政协制度、县市级人民代表大会任期等。

3)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再次通过宪法修正案,对原宪法作了6处修改,把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思想地位、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国家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以及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作用等写进了宪法。

4)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对原宪法作了修改。宪法修正案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增加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内容,在统一战线的表述中增加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完善土地征用制度,进一步明确国家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方针,完善对私有财产保护的规定,增加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规定,增加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完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成的规

定,作出关于紧急状态的规定,规定国家主席进行国事活动的职权,修改乡镇政权任期的规定,增加对国歌的规定等。

宪法宣传素材

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被称为“法律的法律”,或“母法”。它规定了比普通法律更为重要的内容,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制定一切法律、法规的依据;它规定了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根本制度,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规定了国家权力;它界定和协调了国家权力和公民个人权利的关系,并通过限制国家权力的范围及监督国家权力的行使,来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 广大干部员工应进一步牢固树立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的观念、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观念、公民权利与义务相一致的观念,增强对宪法的忠诚与信仰,提高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权威的自觉性,为依法治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保障企业稳健经营,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我国宪法的沿革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届、第四届和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分别于1954年9月、1975年1月、1978年3月和1982年12月先后制定、颁布了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 临时宪法。1949年颁布的《共同纲领》,包括序言

和七章共60条,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为宪法订立奠定了基础。 2) 第一部宪法。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共106条。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在《共同纲领》基础上修改、制定,为我国后来的民主建设与制度建设奠定了基础。 3) 第二部宪法。1975年1月17日,由第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颁布,共4章30条。 4) 第三部宪法。1978年3月5日,由第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颁布,共4章60条。 5) 第四部宪法。1982年12月4日,由第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颁布,共并分别于: ----1988.04.12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修正案” ----1993.03.29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修正案” ----1999.03.15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修正案” ----2004.03.14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修正案” 二、我国现行宪法的制定过程及特点 1980年下半年,在叶剑英委员长直接主持下,我国开始对宪法进行大规模、全局性的修订。经过两年多的讨论、修改,并经过全民讨论,1982年12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

2018国家宪法日宣传活动总结

2018国家宪法日宣传活动总结 今年12月4日是第二个国家宪法日,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学习宣传宪法,努力提高全县公民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推进平安、法治潼关建设,为建设美丽富裕新潼关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县委依法治县办、县司法局对今年的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进行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系列宣传活动。 12月4日上午,由县委依法治县办、县司法局牵头,组织全县29个zd、行政执法部门在县城祥和广场开展集中法制宣传活动。此次宣传活动紧紧围绕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这一主题,通过设立宣传咨询点、张贴宣传图片,展出宣传展板、悬挂横幅、播放录音资料、散发宣传材料、接受群众法律咨询、LED屏等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了《宪法》及平安潼关创建、人民调解、法律援助、交通事故、医疗卫生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并现场为群众讲解法律知识、解答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等,热情为群众提供免费法律服务。 据统计,当天共展出法制宣传展板50多块,向现场群众发放《宪法》读本和法制宣传资料1万多份,悬挂宣传标语40余幅,发送普法短信近1万条,发放手提袋,围裙5000余个,出动宣传车10台次,接受法律咨询300余人次,现场受理法律援助案件5件,受教育人数

达2万人以上。通过宣传活动,在全社会形成了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法治氛围,提高了全县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 上午10点30分,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xx、县人大副主任王xx、县长xx等领导进行了视察,并对此次活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12月4日是国家宪法日。根据《xx县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共xx县委宣传部、xx县司法局关于开展2018年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的通知》(x司法﹝2018﹞x号)要求,我局参加了以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为主题的12.4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宣传活动。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今年是六五普法的收官之年,是修正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正式实施的第十九年。因此,我局国家宪法日活动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宣传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主的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树立依宪治国、依宪执政概念,以12.4国家宪法宣传日活动为契机,结合宣传《档案法》及《实施办法》,为推进依法治档,建设法治xx服务。 二、领导重视 为了认真开展12.4国家宪法日法制宣传活动,我局在收阅x司法﹝2018﹞x号文件后,局领导立即进行研究活动方法步骤,落实带队及参加人员。

XX年国家宪法日宣传用材料大全

XX年国家宪法日宣传用材料大全 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奋力书写法治xx新篇章 深入实施“七五”普法规划全面推进法治xx 建设 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人人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人民的权益靠法律保障法律的权威靠人民维护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 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 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履行法定义务 传播法治文化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xx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普法惠及民生法治改变生活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争做讲法治好市民 学法能够提升素质懂法可以更有尊严 学习宪法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 普及宪法知识增强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宪法实施 增强公民宪法意识提高公民法律素养 宪法至上守法光荣

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奋力书写法治xx新篇章 深入实施“七五”普法规划全面推进法治xx 建设 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人人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人民的权益靠法律保障法律的权威靠人民维护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 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 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履行法定义务 传播法治文化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xx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普法惠及民生法治改变生活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争做讲法治好市民 学法能够提升素质懂法可以更有尊严 学习宪法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 普及宪法知识增强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宪法实施 增强公民宪法意识提高公民法律素养 宪法至上守法光荣

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奋力书写法治xx新篇章 深入实施“七五”普法规划全面推进法治xx 建设 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人人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人民的权益靠法律保障法律的权威靠人民维护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 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 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履行法定义务 传播法治文化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xx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普法惠及民生法治改变生活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争做讲法治好市民 学法能够提升素质懂法可以更有尊严 学习宪法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 普及宪法知识增强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宪法实施 增强公民宪法意识提高公民法律素养 宪法至上守法光荣

国家宪法日宣传内容

国家宪法日宣传内容 国家宪法日宣传稿国家宪法日宣传稿同学们,大家好!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将每年12月4日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 宪法日也叫宪法宣传日。 设立国家宪法日,是一个重要的仪式,传递的是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理念,对提高全体公民的法治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什么是宪法呢?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基础,是公民权利的根本法律保障,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统一的基础,是依法治国的基本依据,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二、那我们如何理解宪法呢?宪法是母法。 就象家里的母亲一样。 所有的法律都必须根据宪法产生,不得违背宪法,违背宪法的法律是无效的。 就象母亲保护自己的孩子一样。 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使我们的人格、人身、财产权益受到保护。 例如:宪法第33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宪法第38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很多同学可能会说,学习法律有什么用呢?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在中国逐渐崛起的今天,依法办事已经是全社会的共识。 同学们要做的就是关注法律,弄懂法律。 学而不懂则等于没有学。 经常有人触犯了法律,却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经违法,等受到了法律的制裁才后悔莫及。 下面我就给位同学讲一个真实的案例:南京市某小学在校学生严某,男,14周岁,平日在学校时严某就仗着自己个头比别人高,又是高年级的学生,别的同学对他总是礼让三分,经常在学校横行霸道。 一次他去学校周边的游戏厅打游戏机时,由于身上带的钱已经用完,却又很想继续打游戏,于是他便模仿起电影里黑社会收保护费的样子强行向五年级学生丁某索要游戏币,丁某惧怕严某对其动用武力,便毫不抵抗的将游戏币交给了严某,严某拿着战利品又去潇洒了起来。 就这样,严某经常出入游戏室,每次游戏币用完,就向低年级的同学借。 时间长了,严某便引起游戏室里的小混混张某、李某的注意。 张某、李某见严某有着在学校当老大的天分,便热情邀请严某跟着他们混,严某想,这下自己有了靠山,在学校就可以更加的耀武扬威了。 于是便答应了张某、李某。 于是,严某每天一放学就到游戏室找张某、李某,同他们一起打

2017年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宣传活动方案

2017年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宣传活动方案 4 2017年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宣传活动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抓紧完成好“六五”普法任务,根据《中共xx省委宣传部、司法厅、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转发<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关于开展“学习宪法尊法守法”主题活动的通知>的通知》(闽治省办〔2017〕4号)和《中共xx省委办公厅 xx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委宣传部、省zd委关于推进法治xx建设宣传工作的意见>的通知》(x委办发〔2017〕x号)要求,经研究,决定在全省价格系统开展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现将有关事项安排如下: 一、活动主题 弘扬宪法精神推进依法治价 二、时间安排 2017年11月底—12月18日 三、活动主要内容 (一)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大力宣传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重要论述,宣传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

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宣传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宣传法治xx重大决策部署,形成良好的社会法治氛围。 (二)深入学习宣传宪法。要把宣传和树立宪法权威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事项,组织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大力宣传宪法所确立的国家基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公民的基本权力、义务以及国家生活的基本原则,宣传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由法定、权依法使等基本法治观念,教育引导价格系统干部牢固树立宪法意识,自觉履行维护宪法尊严、保障宪法实施的职责。 (三)大力宣传依法治价建设成效。要广泛宣传价格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宣传其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等方面的重大意义;宣传各级价格主管部门在依法治价方面的具体举措、特色亮点及成功经验;宣传在法治建设中涌现出来的优秀法治人物和先进事迹,增强公民对法治的信心。 (四)充分展示“六五”普法成果。以“六五”普法总结验收工作为基础,深入挖掘“六五”普法工作典型做法和显著成效,大力宣传,营造法治宣传教育的良好氛围。 四、活动要求 (一)开展党组中心组宪法专题学习活动,抓好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

2018年宪法宣传日宣传资料汇编

宪法法律知识宣传资料 一、什么是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人们行为的基本法律准则。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它是其他法律、法规赖以产生、存在、发展和变更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它是一个国家独立、完整和系统的法律体系的核心,是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基石。 二、什么是公民? 《宪法》第33条规定,凡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三、宪法有哪些主要特征? 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宪法既具有一切法律的共同特点,又具有与一般法律不同的特征,主要是: 第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的内容涉及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根本问题,它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第二,宪法是制定法律、法规的依据。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都要以宪法为依据。 第三,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四、宪法的修改程序有哪些具体规定?

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所以宪法的修改程序比一般法律的修改程序更严格。 《宪法》第64条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五、我国宪法就土地问题是如何规定的? 《宪法》规定:(一)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二)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 (三)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四)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五)一切使用土地的组织和个人必须合理地利用土地。 六、我国宪法如何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 《宪法》规定:(一)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二)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三)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七、我国宪法如何保障公民的人身自由?

国家宪法日+全国法制宣传日宣传资料大全

国家宪法日+全国法制宣传日宣传资料 大全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于XX年10月27日至11月1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明确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XX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的《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四个五年规划》中确定,将我国现行宪法实施日即12月4日,作为每年一次的全国法制宣传日,旨在进一步提高全民的法律素质和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人们行为的基本法律准则。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它是其他法律、法规赖以产生、存在、发展和变更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它处于一个国家独立、完整和系统的法律体系的核心,是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基石。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现行宪法是对1954年制定的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继承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经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我国分别在1988年、1993年、1999年、XX年对现行宪法作过四次修改。。 一是在组织国家政权方面的作用。根据宪法规定,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由人民代表组成的人民代表大会作为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检察机关和国家审判机关以及其他重要的国家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 二是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作用。我国宪法规定,中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上述规定为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提供了最基本的宪法依据。 三是在维护国家和社会基本制度方面的作用。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此外,宪法序言肯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思想地位。 四是在实行法治方面的作用。我国宪法充分肯定了宪法作为根本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核心要素,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等。只要在实施宪法的实践中,真正地使宪法的上述规定落到实处,就基本符合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的要求。

国家宪法日宣传资料

国家宪法日宣传资料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并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为了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根据决议提出的建议,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设定国家宪法日的目的是增强宪法观念,提高宪法意识。通过国家设立节日的方式来纪念、庆祝、宣传宪法,有助于社会各界深化对宪法内容和含义的直观认识。 设定宪法日并非我国独创,世界上很多国家也都设有宪法日。作为一种法定国家节日,宪法日的设定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从政治学的角度看,宪法也是一种政治象征,发挥着凝聚社会价值共识的重要功能。这种功能的发挥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措施来实现,比如设定有关宪法的特定政治和法律仪式,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宪法宣誓、国家宪法日等措施都属于这种仪式。通过这些具体的手段和措施,可以提高宪法作为根本法的受关注程度,使宪法观念深入人心,也使社会各界更加重视宪法权威和宪法实施。 从我国宪法实施的总体状况来看,执政党一直将宪法作为一个重要的政治文件,因此政治化实施是宪法实施的一个

重要特点。 根据起草宪法时有关领导人的看法,宪法实施依靠什么呢?一方面要依靠执政党的领导,另一方面要动员一切力量,从各方面保证宪法的实施。进一步来说,保证宪法的实施,“从根本上说,要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这是一种政治化实施的途径,寄期望于通过改变特定群体的观念,进而影响其行为,从而实现宪法规定的政治目的。用彭真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的报告》中的话说,就是“十亿人民养成人人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观念和习惯,同违反和破坏宪法的行为进行斗争,这是一个伟大的力量。”因此,在中国宪法的政治化实施中,提高人民大众的宪法观念和宪法意识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而通过设立国家宪法日可以促进社会各界提高宪法观念和宪法意识,促进“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主动地以宪法为活动准则,在宪法范围内活动,各司其职,保证宪法的实施,维护宪法权威。 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设立国家宪法日是通过法定程序对政治仪式的一种法律确认。此前,全国人大常委会曾在1985年通过决议,确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作为一种法定化的方式,这个决定本身具有法律效力。 但是如何通过设立宪法日实现“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目的

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宣传学习资料

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 宣传学习资料 ●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 ●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 ●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 南京证券宁夏分公司

国家宪法日 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设立国家宪法日。 背景 12月4日是中国的“全国法制宣传日”。之所以确定这一天为“全国法制宣传日”,是因为中国现行的宪法在1982年12月4日正式实施。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的要求,全国人大便拟以立法形式设立“国家宪法日” 四中全会公报提出,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宪法的生命力和权威也在于实施。“宪法不是为了印在纸上、 挂在墙上给人看的,但是多年来,宪法的实施和保障是不完备的。” 在不少人的头脑中有一种观念,认为刑法、民法是比较严厉的法律,违反这些法律要受到制裁。但宪法好像是很“宽容”的,违反宪法可以不追究法律责任。这种“违法可怕,违宪不可怕”的观念相当普遍。其实,违宪,是最严重的违法。“这首先是由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决定的。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凌驾于所有法律之上,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从内容上来讲,宪法是人民权利宪章,最大程度集中了全国人民的共同意志、追求和信念,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立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 会议通过)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现行宪法是对1954年制定的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继承和发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为了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 意义

宪法学习日活动总结-宪法日宣传

宪法学习日活动总结-宪法日宣传 宪法日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活动总结 玉凤中心校深入开展宪法日宪法学习宣 传教育活动总结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宪法教育是法治教育的首要内容,培养尊重宪法、维护宪法尊严的意识是树立全社会法治意识的核心要求。今年12月4日是我国的第一个国家宪法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扎实推进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按照自治区教育厅《关于深入开展国家宪法日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的要求,我校以“宪法是国家根本法”为主题,充分

利用晨读、升旗仪式、板报、宣传栏、主题班会、等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大力营造宪法日宣传教育的浓厚氛围,认真做好今年的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教育活动,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宣传教育活动有影响、有实效。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组织有序,推动宪法学习宣传活动全面开展 为确保我校宪法的学习宣传教育活动领导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我校领导高质重视,及时成立了宪法学习领导小组。结合我校工作实际,认真制定了我校组织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和计划安排,把《宪法》学习宣传活动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列入议事日程,结合实际,认真制定了学习宣传计划,形成了主管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齐抓共管的工作校面。由于我校领导重视、组织有序、保障有力、有力地促进了我校宪法的学

习宣传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结合实际,突出重点,确保宪法学习宣传活动全面落实 开展宪法教育活动是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具体行动,我校积极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加强法治教育、培养法治意识的核心内容,积极组织动员广大师生以弘扬宪法精神为宗旨,以宣讲宪法基本原则和基本知识为重点,全面开展宪法学习教育活动。 宪法晨读活动 学习宪法是当前,为了更好地学习宪法内容,我校利用晨读时间组织全体师生学习通读《宪法》全文,做到学习人员、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效果四落实,并安排教职工撰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真正做到集中组织灌输式学习与个人精读自学相结合,集体座谈讨论与个人撰写读书笔记、心得体会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际调研相结合,研究理论与解决实际工作相结合。 举行特别升国旗仪式

宪法宣传日活动总结的

宪法宣传日活动总结的 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制国家。围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全国各地开展了系列宪法宣传活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XX 关于12月4日国家宪法日的宣传活动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 12月4日,是我国第二国家宪法日。省委宣传部、省司法厅、省普法办会同XX市和东湖区相关部门在XX市XX路XX购物广场前举办的全省“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我校普法中心的志愿者们应邀参加了当天的活动,为广大市民普及法律知识。 学校普法办工作人员游邦兴介绍:今年是我国首个国家宪法日,所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在活动现场,24家来自各级机关单位、高校、律师事务所的法律工作人员为居民提供法治宣传和法律咨询服务,向过往群众发放《宪法》等与居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治宣传资料。 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引导广大师生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学校普法办在学校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普法宣传活动,引导师生进一步增强法治观念,为构建法治校园营造良好氛围。 当天上午,普法中心的同学们在校园举办普法宣传活动,包括主题漫画展、主题签名活动。普法志愿者们精心准备了

50多余幅漫画作品,图文并茂地展示了“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的主题,内容围绕宣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和总书记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要论述精神;宪法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保障和改善民生等相关法律法规。在现场,普法中心的志愿者们还细心地向过往同学们讲解漫画的含义,引得同学们的积极关注。 志愿者们还向学校师生发放普法宣传单和XX市司法局编写的《家庭法律顾问手册》,结合群众日常消费行为,为大家普及维权知识;在校内宣传中,同学们还走出校园,到学校周边的居民家中开展普法宣传工作。志愿者向群众散发各种宣传资料300余份,与附近的群众进行了一对一法律咨询服务。记者看到,发放的宣传单上内容丰富,既宣讲了国家政策法规也以房屋纠纷等典型案例深入浅出的讲解了劳动法、合同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介绍了如何防火,防盗等相关措施,赢得了广泛好评。 20XX年12月4日是我国第x个国家宪法日,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根据有关通知,12月4日晚我院在团委的号召下,紧紧围绕普法要求,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活动。总结如下: 一、积极成立学习小组 国际教育学院由学生工作副院长牵头,学生工作相关老

XX年国家宪法日主题活动宣传资料

XX年国家宪法日主题活动宣传资料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于XX年10月27日至11月1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明确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XX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的《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四个五年规划》中确定,将我国现行宪法实施日即12月4日,作为每年一次的全国法制宣传日,旨在进一步提高全民的法律素质和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人们行为的基本法律准则。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它是其他法律、法规赖以产生、存在、发展和变更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它处于一个国家独立、完整和系统的法律体系的核心,是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基石。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现行宪法是对1954年制定的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继承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经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我国分别在1988年、1993年、1999年、XX年对现行宪法作过四次修改。。 一是在组织国家政权方面的作用。根据宪法规定,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由人民代表组成的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检察机关和国家审

判机关以及其他重要的国家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 二是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作用。我国宪法规定,中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上述规定为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提供了最基本的宪法依据。 三是在维护国家和社会基本制度方面的作用。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此外,宪法序言肯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思想地位。 四是在实行法治方面的作用。我国宪法充分肯定了宪法作为根本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核心要素,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等。只要在实施宪法的实践中,真正地使宪法的上述规定落到实处,就基本符合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的要求。 国体亦称国家性质,即国家的阶级本质,它是由社会各

宪法宣传资料

宪法宣传资料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60年前,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这部被称为“五四宪法”的法案为年轻的共和国奠定了法制基础。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的宪法。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对现行宪法的四次修改,使我国宪法在保持稳定性和权威性的基础上紧跟时代前进步伐,不断与时俱进。 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讨论稿)》于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成功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被称为“法律的法律”,或“母法”。它规定了比普通法律更为重要的内容,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制定一切法律、法规的依据;它规定了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根本制度,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规定了国家权力;它界定和协调了国家权力和公民个人权利的关系,并通过限制国家权力的范围及监督国家权力的行使,来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 一、我国宪法的沿革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届、第四届和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分别于1954年9月、1975年1月、1978年3月和1982年12月先后制定、颁布了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 临时宪法。1949年颁布的《共同纲领》,包括序言和七章共60条,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为宪法订立奠定了基础。 2) 第一部宪法。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共106条。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

2015年国家宪法日主题宣传资料

2015年国家宪法日主题宣传资料 一、国家宪法日、全国法制宣传日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于2014年10月27日至11月1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明确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200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的《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四个五年规划》中确定,将我国现行宪法实施日即12月4日,作为每年一次的全国法制宣传日,旨在进一步提高全民的法律素质和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 二、什么是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人们行为的基本法律准则。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它是其他法律、法规赖以产生、存在、发展和变更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它处于一个国家独立、完整和系统的法律体系的核心,是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基石。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现行宪法是对1954年制定的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继承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经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我国分别在1988年、1993年、1999年、2002年对现行宪法作过四次修改。。 三、我国宪法的社会作用有哪些? 我国宪法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组织国家政权方面的作用。根据宪法规定,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由人民代表组成的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检察机关和国家审判机关以及其他重要的国家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 二是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作用。我国宪法规定,中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上述规定为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提供了最基本的宪法依据。 三是在维护国家和社会基本制度方面的作用。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此外,宪法序言肯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思想地位。 四是在实行法治方面的作用。我国宪法充分肯定了宪法作为根本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核心要素,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等。只要在实施宪法的实践中,真正地使宪法的上述规定落到实处,就基本符合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的要求。 四、什么是国体? 国体亦称国家性质,即国家的阶级本质,它是由社会各阶级,阶层在国家中的地位所反映出来的国家的根本属性。 五、我国的国体是什么?其本质特征有哪些? 就我国而言,现行宪法第1条明确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在政治上实行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在经济上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在精神文明上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其基本原则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