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练习题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已知北半球同纬度A、B两点(如图),若A点为陆地,B点为海洋,判断图中所表示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读“等温线示意图”,叙述正确的是()。

A.表示的是北半球1月等温线的分布B.表示的是北半球7月等温线的分布

C.表示的是南半球1月等温线的分布D.表示的是南半球7月等温线的分布

3、读下面地形剖面图,回答问题:

气象工作者在同一时刻测得A处气温是20℃,B处气温是38℃,则A、B的相对高度是A.1000米 B.2000米 C.3000米 D.4000米

4、下列四幅图是同纬度的四个地区,其中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

A B C

D

5、已知北半球同纬度A、B两点(如下图所示),若A点为陆地,B点位于海洋,判断图中所表示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6、读“某地气温曲线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气温年较差大约是20 ℃ B.该地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

C.该地位于北半球 D.该地位于南半球

7、读A、B两地月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问题。

A地气温特点是

A.终年高温 B.夏季高温 C.四季如春 D.终年严寒

8、下列关于世界气温分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气温的分布大致由赤道向两极递减B.海拔的高低会影响气温的变化

C.南半球的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D.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相同

9、“早穿皮袄,午披纱”反映的是()。

A.某地的气温日较差大 B.某地的气温月较差大

C.某地的气温年较差大 D.某地的气温年际变化大

10、有关图中等温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国反映的是七月份的气温分布 B.该国反映的是一月份的气温分布

C.该国反映的是南半球的气温分布 D.图中同纬度的陆地气温低于海洋

11、读下面地形剖面图,回答问题:

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常常到A、C两地避暑的原因是:A.A处地处迎风坡,降水多;C处沿海降水多

B.A山顶海拔高,气温低;C处在海边,有海水对气温的调节

C.A处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弱;C空气稠密,太阳辐射强

D.A处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C空气稠密,太阳辐射弱

12、一天当中,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

A.中午12时 B.上午10时 C.午后2时 D.午后4时

13、读“我国某地示意图”,完成问题。

在夏季,A城市比B城市气温高,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14、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上,南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原因是南半球

A、地势低平

B、平原面积广阔

C、海洋广阔

D、受太阳光热均匀

15、读“某地某日气温日变化图”回答问题。

该地该日的最低气温大约是

A.23.1℃ B.24.1℃ C.25.1℃

D.26.1℃

16、读某地月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问题。

平均气温最高的月份是

A.4月 B.6月 C.8

月 D.12月

17、去年放寒假的时候,小明去了哈尔滨滑雪,小刘则去了海南岛领略海岛风情,

你认为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

是()

A.地形的影响

B.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

D.地势的影响

18、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A.从高纬向低纬降低

B.从低纬向高纬降低

C.从平原向山地降低高纬

D.从海洋向陆地降低

19、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 859米,山顶气温比同纬度海拔900米处气温约低()。A.30 ℃ B.18 ℃ C.20 ℃

D.25 ℃

20、我们最为关注的气候要素是()。

A.气温和光照 B.降水和风力

C.气温和降水 D.气温和风力

21、“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说明气温的分布深受的影响。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人类活

动 D、海拔高度

22、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上,南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原因是南半球()。

A.地势低平 B.平原面积广阔 C.海洋广阔 D.受太阳光热均匀

23、读图,完成问题

除纬度因素外,加剧图中对话双方气温差异的直接因素是

A.人类活动 B.降水 C.海陆分布 D.地形

24、赤道地区气温比两极地区的气温高,主要是受下列哪种因素的影响()

A.纬度位置 B.人类活动 C.海陆位置 D.地形因素

2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全球气温的分布具有从北向南逐渐降低的变化规律

B.同一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是一样的

C.一般来说,陆地受热快、放热慢,海洋受热慢、放热快

D.在同纬度地带内,高山、高原的气温比平原地区的气温低26、我国的北戴河成为夏季避暑胜地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洋流因素

27、某山山脚下温度为30℃,山顶温度为12℃,这座山的相对高度约为( )

A.3 000米

B.2 000米

C.800米

D.200米

28、下列四幅图是同纬度的四个地区,其中气温日较差最小的

是:

A B C

D

二、填表绘图题

29、读等温线水平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四点中,气温相同的两点是点和点,温度是℃。(2)如果该图表示的是北半球冬季,甲、乙两地代表陆地和海洋,则陆地是地;A、B、C三地中,温差大的是地,理由是。

(3)C处海拔高度为1000米,则甲处地形是。D处海拔高度

是米,与C地的相对高度是米。

30、读世界年均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是从向逐渐降低。

(2)世界上最炎热的大洲是洲,最寒冷的大洲

是。

(3)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地区,年平均气温一般在℃以上。

(4)在A、B、C三地中,四季变化最显著的是,降水量最少的

是。

(5)青藏高原地区年平均气温在℃以下,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低10"C,主要原因是。

31、读下图,完成各题

(1)罗马气温最高月出现在月,最低月出现在月,降水量较多的季节为季,较少的季节为季。所以,该气候特点是冬季,夏季。如果你冬季去罗马旅游,应该带的生活用品

是。(2)北京气温最高月出现在月,气温为°C,气温年较差为°C。北京的雨季出现在季,北京的气候最明显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选择在8月8日举行,从天气和气候的角度看,你认为理由是。

三、综合题

32、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14分)

(1)南、北回归线之间年平均气温是大致

在__________℃以上,南、北极圈内年平

均气温大约在__________℃以下。

(2)由图可看出,世界气温分布的基本规

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见__________位置是影响气温分布的主

导因素。

(3)A、B两点处于同一纬度,但气温相

差约10℃,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

(4)据图可知,南、北两半球相比,

__________(南、北)半球的等温线更平

直,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读甲、乙、丙三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丙三地位于南半球的是___________,位于北半球的是__________,判断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地位于__________ (陆地或海洋)。

(2)四季分明的是__________地。年较差约是__________。三地中年较差最大的是__________,年较差约是__________。

(3)甲、乙、丙分别位于五带中的__________带、__________带、__________带。

34、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图示意________半球某区域等温线的分布情况。

(2)冬季等温线在陆上向________(高纬还是低纬)凸出,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A、C为陆地,B为海洋,则此时是________(季节)。

(4)若B是亚欧大陆,那么A是________洋,C是________洋。

35、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热带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在_____________以上,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在_________以下,全球气温分布的总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影响世界气温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

D.洋流

(3)受海陆性质的影响,同纬度地带,夏季_________气温高,冬季_________气温高。

(4)南半球20℃等温线大致与_________平行,穿过_________洲、_________洲和_________洲。

(5)图中A、B、C三地相比,气温变化最大的地区是_________地,判断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读“某地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的名称:A ;

B 。

(2)A地与D地的相对高度约为米;同一时间测

得的A、C两地的气温相比,______地气温更高。

(3)C地位于D地的______方向;若测得C、D两地图上距离约

1.2厘米,两地实际距离约为________千米。

(4)某徒步旅行者在此山区迷路,当他发现一条小溪时,果断

沿着小溪向下游前进,摆脱困境。请解释这种做法的合理

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