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数学上册反比例函数知识点总结及反比例函数练习题

九年级数学上册反比例函数知识点总结及反比例函数练习题

九年级数学上册反比例函数知识点总结及反比例函数练习题
九年级数学上册反比例函数知识点总结及反比例函数练习题

第十三讲 反比例函数

第一部分 知识梳理

一、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1.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函数x

k

y =

(k 是常数,k ≠0)叫做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也可以写成1

-=kx y 的形式。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x ≠0的一切实数,函数的取值范围也是一切非零实数。

2.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确定 由于在反比例函数x

k

y =

中,只有一个待定系数,因此只需要一对对应值或图像上的一个点的坐标,即可求出k 的值,从而确定其解析式。

二、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1.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双曲线,有两个分支,这两个分支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或第二、四象限,它们关于原点对称。由于反比例函数中自变量x≠0,函数y≠0,所以,它的图象与x轴、y轴都没有交点,即双曲线的两个分支无限接近坐标轴,但永远达不到坐标轴。

2.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3.反比例函数中反比例系数的几何意义

①过双曲线x k

y =

(k ≠0) 上任意一点作x 轴、y 轴的垂线段,所得矩形(如图)面积为k 。

②过双曲线x

k

y =(k ≠0) 上任意一点作任一坐标轴的垂线段,连接该点和原点,所得三

角形(如图)的面积为2

k .

③双曲线x

k

y =

(k ≠0) 同一支上任意两点1P 、2P 与原点组成的 三角形(如图)的面积=直角梯形1221P P Q Q 的面积.

第二部分 例题与解题思路方法归纳

【例题1】 已知函数()5

21-+=m x m y 是反比例函数,且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内,则m 的值

是( )

A .2

B .﹣2

C .±2

D .2

1

-

〖难度分级〗A 类

〖试题来源〗2010年凉山州中考数学试题 〖选题意图〗对于反比例函数)0(≠=

k x

k y 。由于11

-=x x ,所以反比例函数也可以写成

1-=x y (k 是常数,k ≠0)的形式,有时也以xy=k (k 是常数,k ≠0)的形式出现。(1)k

>0,反比例函数图象在一、三象限;(2)k <0,反比例函数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内.本题需要理解好反比例函数定义中的系数和指数,同时需要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这样才能防止漏解或多解。

〖解题思路〗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定义m 2﹣5=﹣1,又图象在第二、四象限,所以m+1<0,两式联立方程组求解即可.

〖参考答案〗解:∵函数()5

21-+=m x

m y 是反比例函数,且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内,

y

x

O

Q

C B A

P

∴???+-=-0

1152<m m ,解得m =±2且m <﹣1,∴m =﹣2.故选B .

【课堂训练题】

1.(2000?甘肃)已知y=y 1+y 2,y 1与x 成正比例,y 2与x ﹣2成反比例,且当x =1时,y =﹣1;当x=3时,y=5.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 〖难度分级〗A 类

〖参考答案〗解:设y 1=k 1x (k 1≠0),y 2=

∴y=k 1x+

∵当x=1时,y=﹣1;当x=3时,y=5,

∴???=+-=-53121

21k k k k ,∴???==2121k k 。

∴2

2

-+

=x x y 。 2.定义:已知反比例函数x k y 1=

与x

k

y 2=,如果存在函数x k k y 21=(k 1k 2>0)则称函数

x

k k y 21=

为这两个函数的中和函数。

(1)试写出一对函数,使得它的中和函数为x

y 2

=,并且其中一个函数满足:当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2)函数x y 3-=和x

y 12-=的中和函数x k y =的图象和函数y =2x 的图象相交于两点,试

求当x

k

y =

的函数值大于y=2x 的函数值时x 的取值范围。 〖难度分级〗B 类

〖参考答案〗解:(1)∵试写出一对函数,使得它的中和函数为,

并且其中一个函数满足:当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答案不唯一,如y=

x 1-与y=x

4-等; y=x 3

-

(2)∵

y=

x

3-和y=x 12-的中和函数 y=x 6,

联立方程组?????

==

x

y x y 26,

解之得两个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为(3,32)(3-,32-),结合图象得到当x

k

y =的函数值大于y=2x 的函数值时x 的取值范围是3-<x 或30<<x . 【例题2】如图所示是反比例函数x

n y 4

2-=

的图象的一支,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图象的另一支在哪个象限?常数n 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2)若函数图象经过点(3,1),求n 的值;

(3)在这个函数图象的某一支上任取点A (a 1,b 1)和点B (a 2,b 2),如果a 1<a 2,试比较b 1和b 2的大小.

〖难度分级〗B 类

〖试题来源〗2010年肇庆市中考数学试题

〖选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反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和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需要熟练掌握.

〖解题思路〗(1)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这一支位于第一象限,另一支一定位于第三象限;

(2)把点的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求出n 值,即可求出函数解析式;

(3)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当k >0时,在每个象限内,函数值y 随x 增大而减小。 〖参考答案〗解:(1)图象的另一支在第三象限.由图象可知,2n ﹣4>0,解得:n >2 (2)将点(3,1)代入x n y 42-=得:3

4

21-=n ,解得:n=; (3)∵2n ﹣4>0,

∴在这个函数图象的任一支上,y 随x 增大而减小,

∴当a 1<a 2时,b 1>b 2. 【课堂训练题】 1.如图是反比例函数x

m y 5

-=

的图象的一支. (1)求m 的取值范围,并在图中画出另一支的图象;

(2)若m=﹣1,P (a ,3)是双曲线上点,PH ⊥y 轴于H ,将线段OP 向右平移3PH 的长度至O′P′,此时P 的对应点P′恰好在另一条双曲线x

k

y =的图象上,则平移中线段OP 扫过的面积为 ,k= .(直接填写答案)

〖难度分级〗B 类

〖参考答案〗解:(1)由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可知m ﹣5<0,即m <5. (2)∵m=﹣1,∴反比例函数x m y 5-=的解析式为x

y 6

-=, 把P (a ,3)代入上式得a=﹣2.

向右平移3PH ,可得P′坐标为(4,3),第一象限内抛物线解析式为x

y 12

=

. S ?oo'p ′p =S ?A′PP′A =2×3+4×3=18.

则平移中线段OP 扫过的面积为18,k=12.

2.(2006?临沂)我们学过二次函数的图象的平移,如:将二次函数2

3y x =的图象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所图象的函数表达式是2

3(2)4y x =+-。 类比二次函数的图象的平移,我们对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作类似的变换:

(1)将y=的图象向右平移1个单位,所得图象的函数表达式为,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所得图象的函数表达式为;

(2)函数y=的图象可由y=的图象向平移个单位得到;y=的图象可由哪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怎样的变换得到;

(3)一般地,函数y=(ab≠0,且a≠b)的图象可由哪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怎样的变换得到?

〖难度分级〗B类

〖参考答案〗解:(1)可设新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可从原反比例函数找一点(1,1),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2,1),代入解析式可得:a=﹣1.故所得图象的函数表达式为;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所得图象的函数表达式为.

(2)先把函数化为标准反比例的形式y=+1,然后即可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平移的性质解答:y=可转化为.

故函数y=的图象可由y=的图象向上移1个单位得到;y=的图象可由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先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得到.

(3)函数(ab≠0,且a≠b)可转化为.

当a>0时,的图象可由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向左平移a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得到;

当a<0时,的图象可由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向右平移﹣a个单位,再向上平

移1个单位得到.

【例题3】在反比例函数x

k

y =的图象的每一条曲线上,y 都随x 的增大而减小. (1)求k 的取值范围;

(2)在曲线上取一点A ,分别向x 轴、y 轴作垂线段,垂足分别为B 、C ,坐标原点为O ,若四边形ABOC 面积为6,求k 的值. 〖难度分级〗B 类

〖试题来源〗2009年湖南省湘西自治州中考数学试题 〖选题意图〗 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x

k

y =

中k 的几何意义,即过双曲线上任意一点引x 轴、y 轴垂线,所得矩形面积为|k|,是经常考查的一个知识点;这里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做此类题一定要正确理解k 的几何意义.图象上的点与原点所连的线段、坐标轴、向坐标轴作垂线所围成的直角三角形面积S 的关系即S=|k|.

〖解题思路〗(1)直接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求解即可,k >0;(2)直接根据k 的几何意义可知:过双曲线上任意一点引x 轴、y 轴垂线,所得矩形面积为|k|,所以|k|=6,而k >0,则k=6.

〖参考答案〗解:(1)∵y 的值随x 的增大而减小,∴k >0. (2)由于点A 在双曲线上,则S=|k|=6,而k >0,所以k=6. 【课堂训练题】

1.(2009?莆田)如图,在x 轴的正半轴上依次截取OA 1=A 1A 2 =A 2A 3=A 3A 4=A 4A 5,过点A 1、A 2、A 3、A 4、A 5分别作x 轴的垂 线与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相交于点P 1、P 2、P 3、P 4、P 5, 得直角三角形OP 1A 1、A 1P 2A 2、A 2P 3A 3、A 3P 4A 4、A 4P 5A 5,并设 其面积分别为S 1、S 2、S 3、S 4、S 5,则S 5的值为 . 〖难度分级〗B 类

〖参考答案〗解:因为过双曲线上任意一点与原点所连的线段、坐标轴、向坐标轴作垂线所围成的直角三角形面积S 是个定值,S=|k|.

所以S1=1,S2=S1=,S3=S1=,S4=S1=,S5=S1=.

2.如图,已知A、C两点在双曲线上,点C的横坐标比点A的横坐标多2,AB⊥x轴,CD⊥x 轴,CE⊥AB,垂足分别是B、D、E.

(1)当A的横坐标是1时,求△AEC的面积S1;

(2)当A的横坐标是n时,求△AEC的面积S n;

(3)当A的横坐标分别是1,2,…,10时,△AEC的面积相应的是S1,S2,…,S10,求S1+S2+…+S10的值.

〖难度分级〗B类

〖参考答案〗解:(1)∵点A的坐标为(1,1),

∴反比例函数的比例系数k为1×1=1;

∵A的横坐标是1,点C的横坐标比点A的横坐标多2,

∴点A的纵坐标为1,点C的横坐标为3,纵坐标为,

∴△AEC的面积S1=×AE×EC=×2×(1﹣)=;

(2)由(1)可得当A的横坐标是n时,△AEC的面积S n=×2×(﹣)=;(3)解法一:S1+S2+…+S10

=(1﹣)+(﹣)+(﹣)+(﹣)+(﹣)+…+(﹣)

=1+﹣﹣=.

【例题4】已知反比例函数x

k y 1

-=

,k 为常数,k≠1. (1)若点A (1,2)在这个函数的图象上,求k 的值;

(2)若在这个函数图象的每一支上,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求k 的取值范围;

(3)若k=13,试判断点B (3,4),C (2,5)是否在这个函数的图象上,并说明理由. 〖难度分级〗A 类

〖试题来源〗2010年天津市中考数学试题

〖选题意图〗此题是一道基础题,考查了三方面的内容:①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 ②反比例函数的性质;③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 〖解题思路〗(1)将点A (1,2)代入解析式即可求出k 的值;

(2)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判断出图象所在的象限,进而可求出k 的取值范围;

(3)将k=13代入y=,得到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再将B (3,4),C (2,5)代入解析

式解答即可.

〖参考答案〗解:(1)∵点A (1,2)在这个函数的图象上,∴2=k ﹣1,解得k=3.

(2)∵在函数图象的每一支上,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k ﹣1>0,解得k >1.

(3)∵k=13,有k ﹣1=12,∴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将点B 的坐标代入,可知点B 的坐标满足函数关系式,

∴点B 在函数的图象上,

将点C 的坐标代入,由,可知点C 的坐标不满足函数关系式,

∴点C 不在函数的图象上.

【课堂训练题】

1.(2008?肇庆)已知点A (2,6)、B (3,4)在某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 (1)求此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若直线y=mx与线段AB相交,求m的取值范围.

〖难度分级〗A类

〖参考答案〗解:(1)设所求的反比例函数为y=,依题意得:6=;∴k=12.

∴反比例函数为y=.

(2)设P(x,y)是线段AB上任一点,则有2≤x≤3,4≤y≤6;

∵m=,∴≤m≤.

所以m的取值范围是≤m≤3.

2.(2009?长春)如图,点P的坐标为(2,),过点P作x轴的平行线交y轴于点A,交双曲线y=(x>0)于点N;作PM⊥AN交双曲线y=(x>0)于点M,连接AM.已知PN=4.(1)求k的值.(2)求△APM的面积.

〖难度分级〗A类

〖参考答案〗解:(1)∵点P的坐标为(2,),∴AP=2,OA=.

∵PN=4,∴AN=6,∴点N的坐标为(6,).

把N(6,)代入y=中,得k=9.

(2)∵k=9,∴y=.

当x=2时,y=.∴MP=﹣=3.

∴S △APM =×2×3=3.

【例题5】如图,A 、B 两点在函数y=(x >0)的图象上. (1)求m 的值及直线AB 的解析式;

(2)如果一个点的横、纵坐标均为整数,那么我们称这个点是格点.请直接写出图中阴影部分(不包括边界)所含格点的个数.

〖难度分级〗B 类

〖试题来源〗2009年北京市高等中学招生考试

〖选题意图〗 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性质,综合性较强,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解题思路〗(1)将A 点或B 点的坐标代入y=求出m ,再将这两点的坐标代入y=kx+b 求出k 、b 的值即可得到这个函数的解析式; (2)画出网格图帮助解答.

〖参考答案〗解:(1)由图象可知,函数(x >0)的图象经过点A (1,6),

可得m=6.

设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kx+b .

∵A (1,6),B (6,1)两点在函数y=kx+b 的图象上,

∴???=+=+166b k b k ,解得?

??=-=71b k .

∴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x+7;

(2)图中阴影部分(不包括边界)所含格点的个数是3.

【课堂训练题】

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x﹣5交x轴于A,交y轴于B,点P(0,﹣1),D是线段AB上一动点,DC⊥y轴于点C,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D.

(1)若C为BP的中点,求k的值.

(2)DH⊥DC交OA于H,若D点的横坐标为x,四边形DHOC的面积为y,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难度分级〗B类

〖参考答案〗解:(1)∵B点是直线y=﹣x﹣5与y轴的交点,

∴x=0,y=﹣5,即B点坐标为(0,5),

∵点P(0,﹣1),C为BP的中点,∴C点的坐标为(0,﹣3),

∴D点纵坐标为﹣3,即﹣3=﹣x﹣5,x=﹣2,∴D点坐标为(﹣2,﹣3),

∵D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k=(﹣2)×(﹣3)=6.

(2)∵D点的横坐标为x,∴其纵坐标为﹣x﹣5,

∵D点在第三象限,∴x<0,﹣x﹣5<0,

∴y=|x|?|﹣x﹣5|=﹣x?(x+5)=﹣x2﹣5x.

2.(2006?北京)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y=﹣x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直线l,

直线l 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一个交点为A (a ,3),试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难度分级〗A 类

〖参考答案〗解:依题意得,直线l 的解析式为y=x . 因为A (a ,3)在直线y=x 上,则a=3. 即A (3,3).

又因为A (3,3)在y=的图象上,可求得k=9,

所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3.(2009?兰州)如图,已知A (﹣4,n ),B (2,﹣4)是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和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的两个交点.

(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求直线AB 与x 轴的交点C 的坐标及△AOB 的面积; (3)求方程kx+b ﹣=0的解(请直接写出答案);

(4)求不等式kx+b ﹣<0的解集(请直接写出答案). 〖难度分级〗B 类

〖参考答案〗解:(1)∵B (2,﹣4)在函数y=的图象上,∴m=﹣8.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点A (﹣4,n )在函数y=﹣的图象上, ∴n=2,∴A (﹣4,2),

∵y=kx+b 经过A (﹣4,2),B (2,﹣4),

∴???-=+=+-4224b k b k ,解之得:?

??-=-=21

b k .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2.

(2)∵C是直线AB与x轴的交点,∴当y=0时,x=﹣2.

∴点C(﹣2,0),

∴OC=2.

∴S△AOB=S△ACO+S△BCO=×2×2+×2×4=6.

(3)x1=﹣4,x2=2.

(4)﹣4<x<0或x>2.

【例题6】水产公司有一种海产品共2104千克,为寻求合适的销售价格,进行了8天试销,试销情况如下:

观察表中数据,发现可以用反比例函数刻画这种海产品的每天销售量y(千克)与销售价格x(元/千克)之间的关系.现假定在这批海产品的销售中,每天的销售量y(千克)与销售价格x(元/千克)之间都满足这一关系.

(1)写出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并补全表格;

(2)在试销8天后,公司决定将这种海产品的销售价格定为150元/千克,并且每天都按这个价格销售,那么余下的这些海产品预计再用多少天可以全部售出?

(3)在按(2)中定价继续销售15天后,公司发现剩余的这些海产品必须在不超过2天内全部售出,此时需要重新确定一个销售价格,使后面两天都按新的价格销售,那么新确定的价格最高不超过每千克多少元才能完成销售任务?

〖难度分级〗C类

〖试题来源〗2009年衢州市中考数学试题

〖选题意图〗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成反比例函数的两个变量,解答该类问题的关键是确定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它们的关系式.

〖解题思路〗(1)根据图中数据求出反比例函数,再分别将y=40和x=240代入求出相对应的x和y;

(2)先求出8天销售的总量和剩下的数量m,将x=150代入反比例函数中得到一天的销售

量y,即为所需要的天数;

(3)求出销售15天后剩余的数量除2得到后两天每天的销售量y,将y的值代入反比例函数中即可求出x.

〖参考答案〗解:(1)∵xy=12000,函数解析式为,

将y=40和x=240代入上式中求出相对应的x=300和y=50,

故填表如下:

;(2)销售8天后剩下的数量m=2104﹣(30+40+48+50+60+80+96+100)=1600,

当x=150时,=80.∴=1600÷80=20,

所以余下的这些海产品预计再用20天可以全部售出.

(3)1600﹣80×15=400,400÷2=200,

即如果正好用2天售完,那么每天需要售出200千克.

当y=200时,=60.

所以新确定的价格最高不超过60元/千克才能完成销售任务.

【课堂训练题】

1.(2008 四川省巴中市) 为预防“手足口病”,某

校对教室进行“药熏消毒”.已知药物燃烧阶段,

室内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含药量y(mg)与燃烧时

间x(分钟)成正比例;燃烧后,y与x成反比例.

现测得药物10分钟燃完,此时教室内每立方米空

气含药量为8mg.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求药物燃烧时y与x的函数关系式.

(2)求药物燃烧后y与x的函数关系式.

(3)当每立方米空气中含药量低于1.6mg时,对人体方能无毒害作用,那么从消毒开始,

经多长时间学生才可以回教室? 〖难度分级〗C 类

〖参考答案〗解:(1)设药物燃烧阶段函数解析式为11(0)y k x k =≠,

由题意得:1810k =,145

k =.∴此阶段函数解析式为4

5y x =

(2)设药物燃烧结束后的函数解析式为22(0)k

y k x

=≠,

由题意得:2810k =

,280k =.∴此阶段函数解析式为80

y x

=

(3)当 1.6y <时,得80

1.6x

< 0x >Q , 1.680x >Q ,50x >

∴从消毒开始经过50分钟后学生才可回教室.

2.(2009 辽宁省大连市) 甲、乙两车间生产同一种零件,乙车间比甲车间平均每小时多生产30个,甲车间生产600个零件与乙车间生产900个零件所用的时间相等,设甲车间平均每小时生产x 个零件,请按要求解决下列问题: (1)根据题意,填写下表:

车间 零件总个数

平均每小时生产零件个数

所用时间

甲车间 600 x x

600

乙车间

900

________

________

(2)甲、乙两车间平均每小时各生产多少个零件? 〖难度分级〗C 类

〖参考答案〗解:(1) 30+x ,3

900

+x ; (2)根据题意,得

30

900

600+=

x x ,解得 60=x . 9030=+x .经检验60=x 是原方程的解,且都符合题意.

答:甲车间每小时生产60个零件,乙车间每小时生产90个零件.

【例题7】问题情境:已知矩形的面积为a (a 为常数,a >0),当该矩形的长为多少时,它的周长最小?最小值是多少? 数学模型:

设该矩形的长为x ,周长为y ,则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 为y=2(x+)(x >0).

探索研究:(1)我们可以借鉴以前研究函数的经验,先 探索函数y=x+(x >0)的图象和性质.①填写下表, 画出函数的图象;

x …

1 2 3 4 …

y …

②观察图象,写出该函数两条不同类型的性质;

③求函数y=ax 2+bx+c (a≠0)的最大(小)值时,除了通过观察图象,还可以通过配方得到.请你通过配方求函数y=x+(x >0)的最小值.

解决问题:(2)用上述方法解决“问题情境”中的问题,直接写出答案. 〖难度分级〗C 类

〖试题来源〗2011年南京市中考数学试题(有改动)

〖选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对完全平方公式,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二次函数的最值,配方法的应用,一次函数的性质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能熟练地运用学过的性质进行计算是解此题的关键.

〖解题思路〗(1)①把x 的值代入解析式计算即可;②根据图象所反映的特点写出即可;③根据完全平方公式(a+b )2=a 2+2ab+b 2,进行配方即可得到最小值;

(2)根据完全平方公式(a+b )2=a 2+2ab+b 2,进行配方得到]2[22

a x a x y +???

?

?

?

-=,即

可求出答案.

〖参考答案〗解:(1)①故答案为:

,,2,,

函数y=x+的图象如图:

②答:函数两条不同类型的性质是:当0<x <1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x >1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x=1时,函数y=x+(x >0)的最小值是2.

③解:()

x x x x x x x

x y 121211

22

??+??-???? ??+=+

=212

+???

?

??-=x x , 当01

=-

x

x ,即x=1时,函数y=x+(x >0)的最小值是2, 答:函数y=x+(x >0)的最小值是2. (2)答:矩形的面积为a (a 为常数,a >0),

当该矩形的长为a 时,它的周长最小,最小值是a 4. 【课堂训练题】

1.已知:A (a ,y 1).B (2a ,y 2)是反比例函数x

k

y =(k >0)图象上的两点. (1)比较y 1与y 2的大小关系; (2)若A 、B 两点在一次函数b x y +-

=3

4

第一象限 的图象上(如图所示),分别过A 、B 两点作x 轴的垂 线,垂足分别为C 、D ,连接OA 、OB ,且S △OAB =8, 求a 的值;

(3)在(2)的条件下,如果3m=﹣4x+24, x

n 32

3=,求使得m >n 的x 的取值范围. 〖难度分级〗C 类

〖参考答案〗解:(1)∵A 、B 是反比例函数y=(k >0)图象上的两点,∴a≠0, 当a >0时,A 、B 在第一象限,由a <2a 可知,y 1>y 2, 同理,a <0时,y 1<y 2;

(2)∵A (a ,y 1)、B (2a ,y 2)在反比例函数y=(k >0)的图象上,

∴AC=y 1=,BD=y 2=,∴y 1=2y 2.

又∵点A(a,y1)、B(2a,y2)在一次函数y=﹣a+b的图象上,∴y1=﹣a+b,y2=﹣a+b,∴﹣a+b=2(﹣a+b),∴b=4a,∵S△AOC+S梯形ACBD=S△AOB+S△BOD,

又∵S△AOC=S△BOD,∴S梯形ACBD=S△AOB,

∴[(﹣a+b)+(﹣a+b)]?a=8,∴a2=4,∵a>0,∴a=2.

(3)由(2)得,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8,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A、B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2、4,且m=﹣x+8,n=,

因此使得m>n的x的取值范围就是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一次函数图象下方的点中横坐标的取值范围,从图象可以看出x<0或2<x<4.

2.如图,点P是反比例函数(k1>0,x>0)图象上一动点,过点P作x轴、y轴的垂线,分别交x轴、y轴于A、B两点,交反比例函数(k2<0且|k2|<k1,)的图

象于E、F两点.

(1)图1中,四边形PEOF的面积S1=(用含k1、k2的式子表示);

(2)图2中,设P点坐标为(2,3).

①点E的坐标是(,),点F的坐标是(,)(用含k2的式子表示);

②若△OEF的面积为,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专题:对数函数知识点总结及类型题归纳

专题:对数函数知识点总结 1.对数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函数 x y a log =( )叫做对数函数 .定义域是 2. 对数函数的性质为 思考:函数log a y x =与函数x y a =)10(≠>a a 且的定义域、值域之间有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指数函数的图象关于_______________对称。 一般的,函数y=a x 与y=log a x (a>0且a ≠1)互称相对应的反函数,它们的图象关于直线y=x 对称 y=f(x)存在反函数,一般将反函数记作y=f -1 (x) 如:f(x)=2x ,则f -1 (x)=log 2x,二者的定义域与值域对调,且图象关 于直线y=x 对称 函数与其反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对调,且它们的图象关于直线y=x 对称 专题应用练习 一、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0.2log (4);y x =-; (2)log 1a y x =- (0,1).a a >≠; (3)2(21)log (23)x y x x -=-++ (4)2log (43)y x =- (5) y=lg 1 1 -x (6) y=x 3log =log(5x-1)(7x-2)的定义域是________________ = )8lg(2x - 的定义域是_______________ 3.求函数2log (21)y x =+的定义域___________ 4.函数y=13 log (21)x -的定义域是 5.函数y =log 2(32-4x )的定义域是 ,值域是 . 6.函数5log (23)x y x -=-的定义域____________ 7.求函数2 log ()(0,1)a y x x a a =->≠的定义域和值域。 8.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值域: (1)2log (3)y x =+; (2)2 2log (3)y x =-; (3)2log (47)a y x x =-+(0a >且1a ≠). 9.函数f (x )=x 1 ln (432322+--++-x x x x )定义域 10.设f(x)=lg x x -+22,则f )2 ()2(x f x +的定义域为 11.函数f(x)=)1(lo g 1 |2|2---x x 的定义域为 12.函数f(x)= 2 29)2(1x x x g --的定义域为 ; 13.函数f (x )= x 1 ln (432322+--++-x x x x )的定义域为 14 2 2 2 log log log y x =的定义域是 1. 设f (x )=lg(ax 2 -2x +a ), (1) 如果f (x )的定义域是(-∞, +∞),求a 的取值围; (2) 如果f (x )的值域是(-∞, +∞),求a 的取值围. 15.已知函数)32(log )(22 1+-=ax x x f (1)若函数的定义域为R ,数a 的取值围 (2)若函数的值域为R ,数a 的取值围

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知识点归纳

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 知识点归纳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知识点归纳 《正比例函数》知识点 一、表达式:y=kx (k≠0的常数) 二、图像:正比例函数y=kx的图像是:一条经过(0,0)和(1,k)的 直线; 说明:正比例函数y=kx的图像也叫做“直线y=kx”; 三、性质特征: 1、图像经过的象限: k>0时,直线过原点,在一、三象限; k<0时,直线过原点,在二、四象限; 2、增减性及图像走向: k>0时,y随x增大而增大,直线从左往右由高降低; k<0时,y随x增大而减小,直线从左往右由低升高; 四、成正比例关系的几种表达形式: 1、y与x成正比例:y=kx (k≠0); 2、y与x+a成正比例:y=k(x+a) (k≠0); 3、y+a与x成正比例:y+a=kx (k≠0);

4、y+a与x+b成正比例:y+a= k(x+b) (k≠0); 《一次函数》知识点 一、表达式:y=kx+b (k≠0, k, b为常数) 注意:(1)k≠0,自变量x的最高次项的系数为1; (2)当b=0时,y=kx,y叫x的正比例函数。 二、图像: 一次函数y=kx+b (k≠0, b≠0)的图像是:一条经过(-,0)和(0,b)的直线。 说明:(1)一次函数y=kx+b (k≠0, b≠0)的图像也叫做“直线y=kx+b”; (2)直线y=kx+b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0); 直线y=kx+b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0,b). 三、性质特征: 1、图像经过的象限: (1)、k>0,b>0时,直线经过一、二、三象限; (2)、k>0,b﹤0时,直线经过一、三、四象限; (3)、k﹤0,b>0时,直线经过一、二、四象限; (4)、k﹤0, b﹤0时,直线经过二、三、四象限;

最新初中数学九年级知识点汇总

最新初中数学九年级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实数 一、重要概念1.数的分类及概念数系表: 说明:“分类”的原则:1)相称(不重、不漏)2)有标准 2.非负数:正实数与零的统称。(表为:x≥0) 性质:若干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每个非负数均为0。 3.倒数:①定义及表示法 ②性质:A.a≠1/a(a≠±1);B.1/a中,a≠0;C.01时,1/a<1;D.积为1。 4.相反数:①定义及表示法 ②性质:A.a≠0时,a≠-a;B.a与-a在数轴上的位置;C.和为0,商为-1。 5.数轴:①定义(“三要素”) ②作用:A.直观地比较实数的大小;B.明确体现绝对值意义;C.建立点与实数的一一对应关系。 6.奇数、偶数、质数、合数(正整数—自然数) 定义及表示: 奇数:2n-1 偶数:2n(n为自然数) 7.绝对值:①定义(两种):

代数定义: 几何定义:数a的绝对值顶的几何意义是实数a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②│a│≥0,符号“││”是“非负数”的标志;③数a的绝对值只有一个;④处理任何类型的题目,只要其中有“││”出现,其关键一步是去掉“││”符号。 二、实数的运算 1.运算法则(加、减、乘、除、乘方、开方) 2.运算定律(五个—加法[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 分配律) 3.运算顺序:A.高级运算到低级运算;B.(同级运算)从“左” 到“右”(如5÷×5);C.(有括号时)由“小”到“中”到“大”。 三、应用举例(略) 附:典型例题 1.已知:a、b、x在数轴上的位置如下图,求证:│x-a│+│x-b =b-a. 2.已知:a-b=-2且ab<0,(a≠0,b≠0),判断a、b的符号。 第二章代数式 ★重点★代数式的有关概念及性质,代数式的运算 ☆内容提要☆ 一、重要概念 分类: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知识点总结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知识点总结 (一)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 1.根式的概念:一般地,如果a x n =,那么x 叫做a 的n 次 方根,其中n >1,且n ∈N * . 当n 是奇数时, a a n n =,当n 是偶数时, ?? ?<≥-==) 0() 0(||a a a a a a n n 2.分数指数幂 正数的分数指数幂的意义,规定: ) 1,,,0(*>∈>=n N n m a a a n m n m )1,,,0(1 1*>∈>= = - n N n m a a a a n m n m n m 3.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1)r a ·s r r a a += ),,0(R s r a ∈>; (2)rs s r a a =)( ),,0(R s r a ∈>; (3)s r r a a ab =)( ),,0(R s r a ∈>. (二)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1、指数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函数)1,0(≠>=a a a y x 且叫做指数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为R . 二、对数函数 (一)对数 1.对数的概念:一般地,如果N a x =)1,0(≠>a a ,那么数x 叫做以.a 为底..N 的对数, 记作:N x a log =(a — 底数,N — 真数,N a log — 对数式) 两个重要对数: ○ 1 常用对数:以10为底的对数N lg ; ○ 2 自然对数:以无理数 71828.2=e 为底的对数的对数N ln . 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 幂值 真数 (二)对数的运算性质 如果0>a ,且1≠a ,0>M ,0>N ,那么: ○ 1 M a (log ·=)N M a log +N a log ; ○ 2 =N M a log M a log -N a log ; ○ 3 n a M log n =M a log )(R n ∈. 注意:换底公式 a b b c c a log log log = (0>a ,且1≠a ;0>c ,且1≠c ; 0>b ). 利用换底公式推导下面的结论 (1)b m n b a n a m log log =; (2)a b b a log 1log =. (二)对数函数

专题:对数函数知识点总结及类型题归纳

专题:对数函数知识点总结 1.对数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函数 x y a log =( )叫做对数函数 .定义域是 2. 对数函数的性质为 思考:函数log a y x =与函数x y a =)10(≠>a a 且的定义域、值域之间有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指数函数的图象关于_______________对称。 |

一般的,函数y=a x 与y=log a x (a>0且a ≠1)互称相对应的反函数,它们的图象关于直线y=x 对称 y=f(x)存在反函数,一般将反函数记作y=f -1 (x) 如:f(x)=2x ,则f -1 (x)=log 2x,二者的定义域与值域对调,且图象关 于直线y=x 对称 函数与其反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对调,且它们的图象关于直线y=x 对称 专题应用练习 一、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0.2log (4);y x =-; (2 )log a y =(0,1).a a >≠; (3)2 (21)log (23)x y x x -=-++ (4 )y = ? (5) y=lg 1 1 -x (6) y=x 3log =log(5x-1)(7x-2)的定义域是________________ = )8lg(2x - 的定义域是_______________ 3.求函数2log (21)y x =+的定义域___________ 4.函数 的定义域是 5.函数y =log 2(32-4x )的定义域是 ,值域是 . 6.函数5log (23)x y x -=-的定义域____________ { 7.求函数2 log ()(0,1)a y x x a a =->≠的定义域和值域。 8.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值域: (1)2log (3)y x =+; (2)2 2log (3)y x =-; (3)2log (47)a y x x =-+(0a >且1a ≠). 9.函数f (x )=x 1 ln (432322+--++-x x x x )定义域 10.设f(x)=lg x x -+22,则f )2 ()2(x f x +的定义域为

《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知识点归纳知识讲解

《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知识点归纳 《正比例函数》知识点 一、表达式:y=kx (k≠0的常数) 二、图像:正比例函数y=kx的图像是:一条经过(0,0)和(1,k)的直线; 说明:正比例函数y=kx的图像也叫做“直线y=kx”; 三、性质特征: 1、图像经过的象限: k>0时,直线过原点,在一、三象限; k<0时,直线过原点,在二、四象限; 2、增减性及图像走向: k>0时,y随x增大而增大,直线从左往右由高降低; k<0时,y随x增大而减小,直线从左往右由低升高; 四、成正比例关系的几种表达形式: 1、y与x成正比例:y=kx (k≠0); 2、y与x+a成正比例:y=k(x+a) (k≠0); 3、y+a与x成正比例:y+a=kx (k≠0); 4、y+a与x+b成正比例:y+a= k(x+b) (k≠0); 《一次函数》知识点 一、表达式:y=kx+b(k≠0, k, b为常数) 注意:(1)k≠0,自变量x的最高次项的系数为1; (2)当b=0时,y=kx,y叫x的正比例函数。

二、图像: 一次函数y=kx+b (k≠0, b≠0)的图像是:一条经过(-,0)和(0,b)的直线。 说明:(1)一次函数y=kx+b (k≠0, b≠0)的图像也叫做“直线y=kx+b”; (2)直线y=kx+b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0); 直线y=kx+b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0,b). 三、性质特征: 1、图像经过的象限: (1)、k>0,b>0时,直线经过一、二、三象限; (2)、k>0,b﹤0时,直线经过一、三、四象限; (3)、k﹤0,b>0时,直线经过一、二、四象限; (4)、k﹤0, b﹤0时,直线经过二、三、四象限; 2、增减性及图像走向: k>0时,y随x增大而增大,直线从左往右由高降低; k<0时,y随x增大而减小,直线从左往右由低升高; 3、一次函数y=kx+b (k≠0, b≠0)中“k和b的作用”: (1) k的作用:k决定函数的增减性和图像的走向 k>0时,y随x增大而增大,直线从左往右由高降低; k<0时,y随x增大而减小,直线从左往右由低升高; (2)∣k∣的作用:∣k∣决定直线的倾斜程度 ∣k∣越大,直线越陡,直线越靠近y轴,与x轴的夹角越大;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人教新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全面最新) 目录 一、七年级数学(上)知识点 1、有理数 2、整式的加减 3、一元一次方程 4、图形的认识初步 二、七年级数学(下)知识点 5、相交线与平行线 6、实数 7、平面直角坐标系 8、二元一次方程组 9、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10、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三、八年级数学(上)知识点 11、三角形 12、全等三角形 13、轴对称 14、整式的乘除与分解因式 15、分式

四、八年级数学(下)知识点 16、二次根式 17、勾股定理 18、平行四边形 19、一次函数 20、数据的分析 五、九年级数学(上)知识点 21、一元二次方程 22、二次函数 23、旋转 24、圆 25、概率 六、九年级数学(下)知识点 26、反比例函数 27、相似 28、锐角三角函数 29、投影与视图 七年级数学(上)知识点

第一章有理数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0 p q,p( p q ≠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 ? ? ? ? ? ? ? ? ? ? ? ? 负分数 负整数 负有理数 零 正分数 正整数 正有理数 有理数 ② ? ? ? ? ? ? ? ? ? ? ?? ? ? ? 负分数 正分数 分数 负整数 零 正整数 整数 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 π不是有理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即a和- a互为相反数;

0的相反数还是0; (2)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 4.绝对值: (1)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 ???<-=>=) 0()0(0) 0(a a a a a a 或???<-≥=)0a (a ) 0a (a a 或???≤->=)0()0(a a a a a ; 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零既可以和正数一组也可以和负数一组; 5.有理数比大小: 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大数-小数 > 0,小数-大数 < 0. 6.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注意:0没有倒数; 若 a ≠0,那么a 的倒数是a 1; 若ab=1? a 、b 互为倒数; 若ab=-1? a 、b 互为负倒数. 7.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

指数函数知识点总结

指数函数知识总结 (一)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 1.根式的概念: 一般地,如果a x n =,那么x 叫做a 的n 次方根,其中n >1,且n ∈N * . ①负数没有偶次方根;②0的任何次方根都是0,记作00=n 。 ③当n 是奇数时,a a n n =, 当n 是偶数时,???<≥-==) 0() 0(||a a a a a a n n 2.分数指数幂 正数的分数指数幂的意义,规定: ) 1,,,0()1(*>∈>=n N n m a a a n m n m )1,,,0(1 1)2(*>∈>= = - n N n m a a a a n m n m n m (3)0的正分数指数幂等于0,0的负分数指数幂没有意义 3.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1)r a ·s r r a a += ),,0(R s r a ∈>; (2)rs s r a a =)( ),,0(R s r a ∈>; (3) s r r a a ab =)( ),,0(R s r a ∈>. 题型一、计算 1.44 等于( ) A 、16a B 、8a C 、4a D 、2 a 2.⑴ 33 )2(-= ⑵ 44 )2(-= ⑶ 66)3(π-= ⑷ 2 22y xy x ++= 3.① 625625++- ② 335252-++ 4.计算(1 + 2048 21)(1 + 1024 21)…(1 + 421)(1 + 2 21)(1 + 21 ). 5. 计算(0.0081)4 1-- [3×(87)0]1-·[8125 .0-+(38 3)31-]21 -.

题型二、化简 1. 3 2 13 2b a b a ?- ÷3 2 11- --??? ? ? ?a b b a 2. 322a a a ?(a >0). 3.化简: 3 32 b a a b b a (a >0,b >0). 题型三、带附加条件的求值问题 1. 已知a 2 1+ a 2 1-= 3,求下列各式的值: ⑴ a + a 1 - ⑵ a 2+ a 2 - ⑶ 2 12 1232 3- - --a a a a 2. 已知2a x x =+-2(常数),求8x x -+8的值。 3. 已知x + y = 12, xy = 9,且x <y ,求 2 12 1 212 1y x y x +-的值。 4.已知a 、b 是方程x 2 - 6x + 4 = 0的两根,且a >b >0,求b a b a +-的值。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最新版)

中考数学知识点 知识点1: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概念 1.一元二次方程3x 2+5x-2=0的常数项是-2. 2.一元二次方程3x 2+4x-2=0的一次项系数为4,常数项是-2. 3.一元二次方程3x 2-5x-7=0的二次项系数为3,常数项是-7. 4.把方程3x(x-1)-2=-4x 化为一般式为3x 2-x-2=0. 知识点2:直角坐标系与点的位置 1.直角坐标系中,点A (3,0)在y 轴上。 2.直角坐标系中,x 轴上的任意点的横坐标为0. 3.直角坐标系中,点A (1,1)在第一象限. 4.直角坐标系中,点A (-2,3)在第四象限. 5.直角坐标系中,点A (-2,1)在第二象限. 知识点3:已知自变量的值求函数值 1.当x=2时,函数y=32-x 的值为 1. 2.当x=3时,函数y= 2 1-x 的值为1. 3.当x=-1时,函数y= 3 21-x 的值为1. 知识点4:基本函数的概念及性质 1.函数y=-8x 是一次函数. 2.函数y=4x+1是正比例函数. 3.函数x y 2 1-=是反比例函数. 4.抛物线y=-3(x-2)2-5的开口向下. 5.抛物线y=4(x-3)2-10的对称轴是x=3.

(1,2). 6.抛物线 2)1(2 1 2+-= x y 的顶点坐标是7.反比例函数x y 2=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 知识点5: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 1.数据13,10,12,8,7的平均数是10. 2.数据3,4,2,4,4的众数是4. 3.数据1,2,3,4,5的中位数是3. 知识点6:特殊三角函数值 1.cos30°= 2 3. 2.sin 260°+ cos 260°= 1. 3.2sin30°+ tan45°= 2. 4.tan45°= 1. 5.cos60°+ sin30°= 1. 知识点7:圆的基本性质 1.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 2.任意一个三角形一定有一个外接圆. 3.在同一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 4.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 5.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圆心角的一半. 6.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 7.过三个点一定可以作一个圆. 8.长度相等的两条弧是等弧.

指数函数及对数函数复习(有详细知识点及习题详细讲解)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总结与练习 一、指数的性质 (一)整数指数幂 1.整数指数幂概念: a n n a a a a 个???= )(* ∈N n ()010a a =≠ ()1 0,n n a a n N a -*= ≠∈ 2.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1)(),m n m n a a a m n Z +?=∈ (2)() (),n m mn a a m n Z =∈ (3)()()n n n ab a b n Z =?∈ 其中m n m n m n a a a a a --÷=?=, ()1n n n n n n a a a b a b b b --??=?=?= ??? . 3.a 的n 次方根的概念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n 次方等于a ( )* ∈>N n n ,1,那么这个数叫做a 的n 次方根, 即: 若a x n =,则x 叫做a 的n 次方根, ()* ∈>N n n ,1 说明:①若n 是奇数,则a 的n 次方根记作n a ; 若0>a 则0>n a ,若o a <则0a 则a 的正的n 次方根记作n a ,a 的负的n 次方根,记作: n a -;(例如:8的平方根228±=± 16的4次方根2164±=±) ③若n 是偶数,且0a <则n a 没意义,即负数没有偶次方根; ④( )* ∈>=N n n n ,100 0=; ⑤式子n a 叫根式,n 叫根指数,a 叫被开方数。 ∴ n a =. . 4.a 的n 次方根的性质 一般地,若n 是奇数,则a a n n =; 若n 是偶数,则???<-≥==0 0a a a a a a n n . 5.例题分析: 例1.求下列各式的值: (1)( )33 8- (2)() 2 10- (3)()44 3π- (4) 例2.已知,0<N n n ,1, 化简:()()n n n n b a b a ++-. (二)分数指数幂

高一数学必修一对数及对数函数知识点总结

高一数学必修一对数及对数函数知识点总 结 数学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以下是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整理的高一数学必修一对数及 对数函数知识点,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查字典数学网一直陪伴您。 对数定义 如果a的x次方等于N(a>0,且a不等于1),那么数x叫做以a为底N的对数,记作x=logaN。其中,a叫做对数的底数,N叫做真数。 注: 1.以10为底的对数叫做常用对数,并记为lg。 2.称以无理数e(e=2.71828...)为底的对数称为自然对数,并记为ln。 3.零没有对数。 4.在实数范围内,负数无对数。在复数范围内,负数是有对数的。 对数公式 0,且a≠1)叫做对数函数,也就是说以幂(真数)为自变量,指数为因变量,底数为常量的函数,叫对数函数。/p p其中x 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是(0,+∞)。它实际上就是指数函数的反函数,可表示为x=ay。因此指数函数里对于a的规定,

同样适用于对数函数。/p p对数函数性质/p p align=" center="" img="" /> 定义域求解:对数函数y=logax的定义域是{x丨x>0},但如果遇到对数型复合函数的定义域的求解,除了要注意大于0以外,还应注意底数大于0且不等于1,如求函数y=logx(2x-1)的定义域,需同时满足x>0且x≠1和2x-1>0,得到x>1/2且x≠1,即其定义域为{x丨x>1/2且x≠1} 值域:实数集R,显然对数函数无界。 定点:函数图像恒过定点(1,0)。 单调性:a>1时,在定义域上为单调增函数; 奇偶性:非奇非偶函数 周期性:不是周期函数 对称性:无 最值:无 零点:x=1 注意:负数和0没有对数。 两句经典话:底真同对数正,底真异对数负。 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

初三数学知识点考点归纳总结

初三数学知识点考点归纳总结 一、相似三角形7个考点 考点1:相似三角形的概念、相似比的意义、画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考核要求:1理解相似形的概念;2掌握相似图形的特点以及相似比的意义,能将已知图形按照要求放大和缩小. 考点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的有关定理 考核要求:理解并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解决一些几何证明和几何计算. 注意:被判定平行的一边不可以作为条件中的对应线段成比例使用. 考点3:相似三角形的概念 考核要求:以相似三角形的概念为基础,抓住相似三角形的特征,理解相似三角形的定义. 考点4: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及其应用 考核要求: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包括预备定理、三个判定定理、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并能较好地应用. 考点5:三角形的重心 考核要求:知道重心的定义并初步应用. 考点6:向量的有关概念 考点7:向量的加法、减法、实数与向量相乘、向量的线性运算 考核要求:掌握实数与向量相乘、向量的线性运算 二、锐角三角比2个考点 考点8:锐角三角比锐角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的概念,30度、45度、60度角的三角比值. 考点9: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 考核要求:1理解解直角三角形的意义;2会用锐角互余、锐角三角比和勾股定理等解直角三角形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尤其应当熟练运用特殊锐角的三角比的值解直角三角形. 三、二次函数4个考点

考点10:函数以及函数的定义域、函数值等有关概念,函数的表示法,常值函数 考核要求:1通过实例认识变量、自变量、因变量,知道函数以及函数的定义域、函数值等概念;2知道常值函数;3知道函数的表示方法,知道符号的意义. 考点11: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考核要求:1掌握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2在求函数解析式中熟练运用待定系数法. 注意求函数解析式的步骤:一设、二代、三列、四还原. 考点12:画二次函数的图像 考核要求:1知道函数图像的意义,会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描点法画函数图像;2理解二次函数的图像,体会数形结合思想;3会画二次函数的大致图像. 考点13:二次函数的图像及其基本性质 考核要求:1借助图像的直观、认识和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建立一次函数、二元一次方程、直线之间的联系;2会用配方法求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并说出二次函数的有关性质. 注意:1解题时要数形结合;2二次函数的平移要化成顶点式. 四、圆的相关概念6个考点 考点14:圆心角、弦、弦心距的概念 考核要求:清楚地认识圆心角、弦、弦心距的概念,并会用这些概念作出正确的判断. 考点15: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 考核要求:认清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在理解有关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的定理及其推论的基础上,运用定理进行初步的几何计算和几何证明. 考点16:垂径定理及其推论 垂径定理及其推论是圆这一板块中最重要的知识点之一. 考点17: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及其相应的数量关系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可从与之间的关系和交点的个数这两个侧面来反映.在圆与圆 的位置关系中,常需要分类讨论求解. 考点18:正多边形的有关概念和基本性质

对数及对数函数知识点总结及题型分析

对数及对数函数 1、对数的基本概念 (1)一般地,如果a (1,0≠>a a )的b 次幂等于N ,就是N a b =,那么数b 叫做以a 为底N 的对 数, 记作b N a =log ,其中a 叫做对数的底数,N 叫做真数,式子N a log 叫做对数式 (2)常用对数:N 10log ,记作N lg ; 自然对数N e log (e =2.71828…),记作N ln . (3)指数式与对数式的关系:log x a a N x N =?=(0>a ,且1≠a ,0N >) (4)对数恒等式: 2、对数的性质 (1)负数和零没有对数,即0>N ; (2)1的对数是零,即01log =a ; (3)底的对数等于1,即1log =a a 3、对数的运算性质 (1)如果a >0,a ≠1,M >0,N >0,那么 ①N M MN a a a log log )(log +=; ②N M N M a a a log log log -=; ③M n M a n a log log = (2)换底公式: 推论:① b N N b log 1log = ; ② ; ③ 1log log =?a b b a 4、对数函数的定义: 函数 叫做对数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 (1)研究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由于对数函数 与指数函数 互为反函数,所以 的图像和 的图像关于直线 对称。 (2)复习)10(≠>=a a a y x 且的图象和性质 ()010log >≠>=N a a N a N a ,且b N N a a b log log log = b m n b a n a m log log =a y log x =(a 0a 1)>≠且a y log x =x y a =a y log x =x y a =y x =

初三数学知识点总结

初三知识整理

全套教科书包含了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的“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领域的内容,在体系结构的设计上力求反映这些内容之间的联系与综合,使它们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九年级上册包括二次根式、一元二次方程、旋转、圆、概率初步五章内容,学习内容涉及到了《课程标准》的四个领域。包含以下章节: 第21章二次根式第22章一元二次方程 第23章旋转第24章圆 第25 章概率初步 本册书内容分析如下: 第21章二次根式 学生已经学过整式与分式,知道用式子可以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解决与数量关系有关的问题还会遇到二次根式。“二次根式”一章就来认识这种式子,探索它的性质,掌握它的运算。 在这一章,首先让学生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并掌握以下重要结论: (1)是一个非负数; (2)≥0); (3)(a≥0). 注:关于二次根式的运算,由于二次根式的乘除相对于二次根式的加减来说更易于掌握,教科书先安排二次根式的乘除,再安排二次根式的加减。“二次根式的乘除”一节的内容有两条发展的线索。一条是用具体计算的例子体会二次根式乘除法则的合理性,并运用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则进行运算;一条是由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则得到 (a≥0,b≥0),(a≥0,b>0), 并运用它们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

“二次根式的加减”一节先安排二次根式加减的内容,再安排二次根式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内容。在本节中,注意类比整式运算的有关内容。例如,让学生比较二次根式的加减与整式的加减,又如,通过例题说明在二次根式的运算中,多项式乘法法则和乘法公式仍然适用。这些处理有助于学生掌握本节内容。 第22章一元二次方程 学生已经掌握了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在解决某些实际问题时还会遇到一种新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一章就来认识这种方程,讨论这种方程的解法,并运用这种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本章首先通过雕像设计、制作方盒、排球比赛等问题引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然后让学生通过数值代入的方法找出某些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加以体会,并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概念, “22.2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一节介绍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三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1)在介绍配方法时,首先通过实际问题引出形如的方程。这样的方程可以化为更为简单的形如的方程,由平方根的概念,可以得到这个方程的解。进而举例说明如何解形如的方程。然后举例说明一元二次方程可以化为形如的方程,引出配方法。最后安排运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例题。在例题中,涉及二次项系数不是1的一元二次方程,也涉及没有实数根的一元二次方程。对于没有实数根的一元二次方程,学了“公式法”以后,学生对这个内容会有进一步的理解。 (2)在介绍公式法时,首先借助配方法讨论方程的解法,得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然后安排运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例题。在例题中,涉及有两个相等实数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也涉及没有实数根的一元二次方程。由此引出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三种情况。 (3)在介绍因式分解法时,首先通过实际问题引出易于用因式分解法的一元二次方程,引出因式分解法。然后安排运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例题。最后对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三种

指数函数知识点汇总

指数函数知识点汇总

————————————————————————————————作者:————————————————————————————————日期:

指数函数 (一)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 1.根式的概念:一般地,如果a x n =,那么x 叫做a 的n 次方根,其中n >1,且n ∈N * . 负数没有偶次方根;0的任何次方根都是0,记作00=n 。 当n 是奇数时, a a n n =,当n 是偶数时, ? ? ?<≥-==)0()0(||a a a a a a n n 2.分数指数幂 正数的分数指数幂的意义,规定: ) 1,,,0(*>∈>=n N n m a a a n m n m ) 1,,,0(1 1*>∈>= = - n N n m a a a a n m n m n m 0的正分数指数幂等于0,0的负分数指数幂没有意义 3.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1)r a ·s r r a a += ),,0(R s r a ∈>; (2)rs s r a a =)( ),,0(R s r a ∈>; (3) s r r a a ab =)( ),,0(R s r a ∈>. (二)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1、指数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函数 )1,0(≠>=a a a y x 且叫做指数函数,其中x 是自 变量,函数的定义域为R . 注意:指数函数的底数的取值范围,底数不能是负数、零和1. 2、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a >1 0

高考学生指数与对数函数知识点小结及典型例题

高考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 一.基础知识 (一)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 1.根式的概念:一般地,如果a x n =,那么x 叫做a 的n 次方 根,其中n >1,且n ∈N * . 负数没有偶次方根;0的任何次方根都是0,记作00=n 。 当n 是奇数时,a a n n =,当n 是偶数时,? ??<≥-==)0()0(||a a a a a a n n 2.分数指数幂 正数的分数指数幂的意义,规定: )1,,,0(*>∈>=n N n m a a a n m n m )1,,,0(1 1 *>∈>= = -n N n m a a a a n m n m n m 0的正分数指数幂等于0,0的负分数指数幂没有意义 3.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1)r a ·s r r a a += ),,0(R s r a ∈>; (2)rs s r a a =)( ),,0(R s r a ∈>; (3) s r r a a ab =)( ),,0(R s r a ∈>. (二)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1、指数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函数)1,0(≠>=a a a y x 且叫做指数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为R . 注意:指数函数的底数的取值范围,底数不能是负数、零和1. 注意:利用函数的单调性,结合图象还可以看出: (1)在[a ,b]上,)1a 0a (a )x (f x ≠>=且值域是)] b (f ),a (f [

或)]a (f ),b (f [; (2)若0x ≠,则1)x (f ≠;)x (f 取遍所有正数当且仅当R x ∈; (3)对于指数函数)1a 0a (a )x (f x ≠>=且,总有a )1(f =; 二、对数函数 (一)对数 1.对数的概念:一般地,如果N a x =)1,0(≠>a a ,那么数x 叫做以.a 为底..N 的对数,记作:N x a log =(a — 底数,N — 真数,N a log — 对数式) 说明:○1 注意底数的限制0>a ,且1≠a ; ○ 2 x N N a a x =?=log ; ○ 3 注意对数的书写格式. 两个重要对数: ○ 1 常用对数:以10为底的对数N lg ; ○ 2 自然对数:以无理数 71828.2=e 为底的对数的对数N ln . 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 幂值 真数 对数 (二)对数的运算性质 如果0>a ,且1≠a ,0>M ,0>N ,那么:○1 M a (log ·=)N M a log +N a log ;○ 2 =N M a log M a log -N a log ; ○ 3 n a M log n =M a log )(R n ∈. 注意:换底公式 a b b c c a log log log = (0>a ,且1≠a ;0>c ,且1≠c ;0>b ). 利用换底公式推导下面的结论 (1)b m n b a n a m log log =;(2)a b b a log 1log =. (二)对数函数 1、对数函数的概念:函数0(log >=a x y a ,且)1≠a 叫做对

初二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总结

一次函数知识点总结 基本概念 1、变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常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只能取同一数值的量。 例题:在匀速运动公式vt s =中,v 表示速度,t 表示时间,s 表示在时间t 内所走的路程,则变量是________,常量是_______。在圆的周长公式C=2πr 中,变量是________,常量是_________. 2、函数:一般的,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 和y ,并且对于x 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 都有唯一确定 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把x 称为自变量,把y 称为因变量,y 是x 的函数。 *判断Y 是否为X 的函数,只要看X 取值确定的时候,Y 是否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 例题:下列函数(1)y=πx (2)y=2x-1 (3)y=1x (4)y=2-1-3x (5)y=x 2-1中,是一次函数的有( ) (A )4个 (B )3个 (C )2个 (D 3、定义域: 4、确定函数定义域的方法: (1)关系式为整式时,函数定义域为全体实数;(2 (3)关系式含有二次根式时,被开放方数大于等于零;(4 (5例题:下列函数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x ≥2的是( ) A .. . D . 函数y = 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已知函数22 1+-=x y ,当11≤<-x 时,y 的取值范围是 ( ) A.2325≤<-y B.2523<0时,直线y=kx 经过三、一象限,从左向右上升,即随x 的增大y 也增大;当k<0时,?直线y=kx 经过 二、四象限,从左向右下降,即随x 增大y 反而减小. (1) 解析式:y=kx (k 是常数,k ≠0)

九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证明(二) 1.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2.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作一条等边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线,将等边三角形分成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其中一个锐角等于30o,这它所对的直角边必然等于斜边的一半。有一个角等于60o的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如果知道一个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首先要想的定理有:①勾股定理:a 2+b 2=c 2(注意区分斜边与直角边);②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有一个内角等于30o,,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③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3.垂直平分线是垂直于一条线段并且平分这条线段的直线。<直线与射线有垂线,但无垂直平分线>,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线段垂直平分线逆定理:到一条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4.三角形的三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并且这个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角平分线逆定理:在角内部的,如果一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则它在该角的平分线上。角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并且交点到三边距离相等,交点即为三角形的内心。 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 1.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整式方程,且都可以化为ax2+bx+c=0(a、b、c为常数,a≠0)的形式,这样的方程叫一元二次方程。把ax2+bx+c=0(a、b、c为常数,a≠0)称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为二次项系数;b为一次项系数;c为常数项。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①配方法<即将其变为(x+m)2=0的形式>②公式法(注意在找abc 时须先把方程化为一般形式)③分解因式法把方程的一边变成0,另一边变成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来求解。 2.根与系数的关系:当b2-4ac>0时,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当b2-4ac=0 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b2-4ac<0时,方程无实数根。如果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两根分别为x1、x2,则有:x1+x2=-b/a;x1·x2=c/a。 第五章反比例函数 1.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一般地,y=k/x(k为常数,k≠0)叫做反比例函数,即y是x的反比例函数。(x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其中x不能为零)。判断两个变量是否是反比例函数关系有两种方法:①按照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判断;②看两个变量的乘积是否为定值<即xy=k>。(通常第二种方法更适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由两条曲线组成,叫做双曲线。反比例函数性质:①当k>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②当k<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③双曲线的两支会无限接近坐标轴(x轴和y轴),但不会与坐标轴相交。 第六章频率与概率 在频率分布表里,落在各小组内的数据的个数叫做频数;每一小组的频数与数据总数的比值叫做这一小组的频率。 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由于各个小长方形的面积等于相应各组的频率,而各组频率的和等于1。因此,各个小长方形的面积的和等于1。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是一组数据的频率分布的两种不同表示形式,前者准确,后者直观。用一件事件发生的频率来估计这一件事件发生的概率。 第一章直角三角形边的关系 1.正切:定义在Rt△ABC中,锐角∠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做∠A的正切,记作tanA,即tanA=∠A的对边/∠A的邻边。 ①tanA是一个完整的符号,它表示∠A的正切,记号里习惯省去角的符号“∠”;②tanA没有单位,它表示一个比值,即直角三角形中∠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③tanA不表示“tan”乘以“A”;④初中阶段,我们只学习直角三角形中,∠A 是锐角的正切;⑤tanA的值越大,梯子越陡,∠A越大;∠A越大,梯子越陡,tanA的值越大。 2.正弦:定义:在Rt△ABC中,锐角∠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的正弦,记作sinA,即sinA=∠A的对边/斜边; 3.余弦:定义:在Rt△ABC中,锐角∠A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的余弦,记作cosA,即cosA=∠A的邻边/斜边; 4.余切:定义:在Rt△ABC中,锐角∠A的邻边与对边的比叫做∠A的余切,记作cotA,即cotA=∠A的邻边/∠A的对边; 5.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分别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余切、正切。(通常我们称正弦、余弦互为余函数。同样,也称正切、余切互为余函数,可以概括为:一个锐角的三角函数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函数)用等式表达:若∠A 为锐角,则①sin A = cos(90°?∠A)等等。 6.记住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表0°,30°,45°,60°,90°。 7.当角度在0°~90°间变化时,正弦值、正切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余弦值、余切值随 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减小(或增大)。0≤sinα≤1,0≤cosα≤1。同角的三角函数间的关系:tgα·ctgα=1,tg α=sinα/cosα,cotα=cosα/sinα,sin2α+cos2α=1。 8.在△ABC中,∠C为直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则有(1)三边之间的关系:a2+b2=c2;(2)两锐角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