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混合碱的分析实验报告

混合碱的分析实验报告

混合碱的分析实验报告
混合碱的分析实验报告

实验
姓 名: 一、实验目的: 班
《混合碱的分析》实验报告
级: 柜 号: 日期:
二、原理:
三、实验步骤流程图: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 1. molL-1HCl 溶液浓度的标定 滴定序号 无水碳酸钠质量(g) Na2CO3 溶液的体积(mL) HCl 溶液 的体积 (mL) HCl 溶液的浓 度(molL 1)

1
2
3
25.00
25.00
25.00
起始读数(mL) 终了读数(mL) 实际体积(mL) 计算值(molL-1) 平均值(molL-1) 相对偏差 molL-1 % % %
HCl 溶液的浓度是
1

2.
混合碱的分析
滴定序号 混合碱溶液的体积(mL) 起始读数(mL) HCl 溶液 的体积 (mL) 第一终点读数(mL) 第二终点读数(mL) 实际体积 (mL) V1(mL) V2(mL)
1 25.00
2 25.00
3 25.00
计算值 (mol -1) L NaOH 混合 碱溶 液的 组成 Na2CO3 NaHCO3 平均值 (mol -1) L 相对偏差 计算值 (mol -1) L 平均值 (mol -1) L 相对偏差 计算值 (mol -1) L 平均值 (mol -1) L 相对偏差 % % % % % % % % %
结论:混合碱溶液的组成是:NaOH
Na2CO3
molL-1;NaHCO3 molL-1
molL-1;
五、思考题: 1. 用双指示剂测定混合碱组成的方法原理是什么?
2. 0.04gNaOH 和 0.06gNa2CO3 混合物,用 0.1 molL-1HCl 滴定时 V1 和 V2 各为多 少 mL?
3. 20mLNaOH 与 Na2CO3 的混合溶液, 以酚酞作指示剂, 用去 0.1 mol -1HCl l5mL, L 继续加甲基橙作指示剂,又用去 0.1 molL-1HCl l5ml,问 NaOH 与 Na2CO3 在 此混合液中的浓度是否相等?各等于多少?
成绩: 评阅人: 日期:
. .
2

实验题目:混合碱分析

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 工业分析专业实验 实验题目:混合碱分析 班级:应化0704 学号:07220410 姓名:实验日期:

实验题目:混合碱分析 一、摘要 本实验采用双指示剂法,通过配制一定浓度的HCl,对混合碱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用分析纯无水Na2CO3来标定HCl浓度,并用其来滴定配好的混合碱溶液,根据前后两次消耗HCl的体积判断样品中的成分为Na2CO3与NaHCO3 的混合物,并计算各组分的百分含量。 二、实验目的 1.掌握移液管的使用; 2.掌握HCl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 3.学会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中各组分的含量,掌握酸碱分步滴定的原理; 4.学会混合碱的总碱度测定方法及计算。 三、实验原理 混合碱是Na2CO3与 NaOH 或Na2CO3与NaHCO3的混合物。测定同一份试样中各组份的含量时,可用HCl标准溶液滴定,选用两种不同指示剂分别指示第一、第二化学计量点的到达。根据到达两个化学计量点时消耗的HCl标准溶液的体积,便可判别试样的组成及计算各组份含量。 1.用碳酸钠标定盐酸标准溶液: 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HCl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发生的反应为: 2HCl +Na2CO3= 2NaCl+CO2 ↑+H2O 2.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中组分含量: 先以酚酞作指示剂,用HCl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这是第一个滴定终点,此时消耗的HCl溶液的体积记为V1(mL),溶液中的滴定反应为: Na2CO3 + HCl = Na2CO3 + NaCl NaOH + HCl = H2O + NaCl 在反应的溶液中再加入甲基橙指示剂,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成橙色,这是第二滴定终点,此时消耗的HCl溶液记为V2(ml),溶液中的滴定反应为: NaHCO3 + HCl = NaCl + H2O + CO2↑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碱及其性质教案

《第二节几种常见的碱》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常见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主要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认识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腐蚀性及使用的安全注意事项。 3、能由探究实验知道碱的相似化学性质。 过程和方法 1、运用实验、观察等方法进行探究,并比较、归纳和概括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 2、能应用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解释或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的探究,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 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讨论、实验进一步发展善于合作、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与用途以及碱的相似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教学过程 创设问题情境:魔术表演引入:“清水变牛奶”,让学生通过已知的化学知识解释,并 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再表演“不吹自大的气球”。 提问:气球为什么不吹自大哪?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通过今天的学习就能解释出其中 缘由。今天外面学习的内容是——常见的碱。 首先来认识氢氧化钠,让学生观察氢氧化钠固体。 提问:如何取用氢氧化钠,能直接用手拿吗?为什么?引导学生观察被氢氧化钠腐蚀的 鸡爪。正是由于氢氧化钠的强的腐蚀性,由此我们俗称氢氧化钠为?如果不慎将氢氧化钠沾 到皮肤上该如何处理呢?引导学生观察,然后互相交流。 观察、思考并对已学知识的回顾Ca(OH)2+CO2=CaCO3↓+H2ONaOH有强烈的腐蚀性在使用NaOH时必须十分小心。

进行化学药品的安全知识教育。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和研究问题的热情。 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到水中溶解,让学生触碰试管外壁,让学生知道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放 热的现象。 氢氧化钠放入水中溶解放热,把它放在空气中又会如何?用两只表面皿把氢氧化钠固体 颠换,让学生观察氢氧化钠不久就沾在表面皿上,从而得知氢氧化钠会潮解。 提问:潮解是不是化学反应呢?为什么? 氢氧化钠还有哪些用途呢?引导学生阅读氢氧化钠的用途。其实氢氧化钠还可以做叶脉 书签,课本有制作叶脉书签的家庭小实验。 认识完氢氧化钠,我们再来认识另外一种常见的碱——氢氧化钙。在检验二氧化碳时用到的澄清石灰水就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提问:同学知道氢氧化钙是如何制取的吗?它俗称什么? 实验展示:氧化钙和水反应,并要求学生写出化学方程式。 提问:除了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之外,常见的碱还有哪些,并写出他们的化学式?这些 碱都具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呢?我们通过化学实验进一步进行探究。 请一位学生来完成实验,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是否规范并进行相应指导。 实验:NaOH、Ca(OH)2溶液中分别滴加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 引导学生归纳实验的结论。 结论:(1)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提问:细心的同学应该发现两只试管内的溶液颜色深浅有所不同,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个问题我们留作课后思考。 氢氧化钙可做建材,利用到它什么性质呢?同学们能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吗?氢 氧化钠密封保存仅仅是因为潮解的原因吗?展示一瓶氢氧化钠溶液,提示学生注意观察。提问:氢氧化钠溶液试剂瓶口有一些白色固体,请同学分析一下白色固体可能是什么?其中又 涉及到什么化学反应呢?注意把碱的一些性质联系起来。 上面两个化学反应有什么共同之处?三氧化硫与碱的反应与上面两个反应相似,试写出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钠的化学方程式。 结论:(2)碱溶液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问题:硫酸厂排放的废气中含有二氧化硫,为了周围居民的安全,利用我们已知的化学知识帮居民解决这个问题。 通过刚才的学习,谁能揭晓“不吹自大的气球”的秘密?注意联系一些已学的物理知识

人教九下化学第十单元碱的化学性质教案

<<碱溶液的化学性质>>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碱的化学性质 (2)会写NaOH、Ca(OH)2分别与CO2、CuSO4、FeCl3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现象来理解碱的化学性质. (2)进一步认识科学探究的方法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碱性质的开放性探究活动,引领学生进一步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碱的化学性质. (2)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化学反应的实验探究. 教学过程 【知识回顾、导入新课】 由对前面所学的稀酸化学性质的回忆,引出本节课的课题——碱溶液的化学性质。 1、碱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演示实验】 在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分别滴加紫色石蕊和无色酚酞,让学生观察现象,然后总结得出:碱使紫色石蕊变蓝色,无色酚酞变红色。 2、碱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提问: 怎样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那么CO 2 与NaOH反应吗? 演示实验: CO 2 与NaOH溶液的反应,让学生观察现象. CO 2+2NaOH=Na 2 CO 3 +H 2 O 设置探究实验: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的反应:做对比实验归纳总结:碱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生成盐和水 3、碱与某些盐的反应 【演示实验】 (1) 在NaOH溶液和Ca(OH) 2溶液中分别加入CuSO 4 溶液,让学生观察现象并

写出有关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2) 在NaOH溶液和Ca(OH) 2溶液中分别加入FeCl 3 溶液,让学生观察现象并 写出有关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2NaOH+CuSO 4=Cu(OH) 2 ↓+Na 2 SO 4 Ca(OH) 2+ CuSO4=Cu(OH) 2 ↓+CaSO 4 3NaOH+FeCl 3=Fe(OH) 3 ↓+3NaCl 3Ca(OH) 2+2FeCl 3 =2Fe(OH) 3 ↓+3CaCl 2 归纳总结:碱与某些盐的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 本节小结:让学生相互讨论并说出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碱的哪几点化学性质?作业布置:配套练习33页第9题 板书设计: 二碱溶液的化学性质 1、碱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紫色石蕊变蓝色,无色酚酞变红色。 2、碱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生成盐和水 CO 2+Ca(OH) 2 =CaCO 3 ↓+H 2 O CO 2+2NaOH=Na 2 CO 3 +H 2 O 3、碱与某些盐的反应: 生成新盐和新碱 2NaOH+CuSO 4=Cu(OH) 2 ↓+Na 2 SO 4 Ca(OH) 2+ CuSO 4 =Cu(OH) 2 ↓+CaSO 4 3NaOH+FeCl 3=Fe(OH) 3 ↓+3NaCl 3Ca(OH) 2+2FeCl 3 =2Fe(OH) 3 ↓+3CaCl 2 Ca(OH) 2+Na 2 CO 3 =CaCO 3 ↓+2NaOH

实验活动6:,酸、碱化学性质学生实验报告单

实验活动6:,酸、碱化学性质学生实验报告单 实验题目: 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 班级: 日期: 指导教师: 第 组 姓名: 同组人: 【实验目的】 1、加深对酸和碱的主要性质的认识。 2、通过实验解释在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实验用品】 试管、药匙、蒸发皿、玻璃棒。 稀盐酸、稀硫酸、稀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钙粉末、石蕊溶液、酚酞溶液、pH试纸、生锈的铁钉。 【实验步骤】 1、参考下图进行实验,比较酸和碱与指示剂的作用。 图10-21酸、碱与指示剂作用 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石蕊溶液 酚酞溶液 2、取两个生锈的铁钉放入两支试管中,然后加入约2mL稀盐酸,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铁锈+稀盐酸 铁锈+稀硫酸 当观察到铁钉表面的绣去掉变得光亮时,讲其中一支试管中的铁钉取出,洗净。继续观察另一支试管中的现象,过一段时间将铁钉取出,洗净。比较两支铁

钉(结论: )。 (想一想:将铁钉放入试管时应如何操作?) 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铁钉+稀盐酸 铁钉+稀硫酸 (想一想:将铁钉放入试管时应如何操作?) 3、在试管中加入约2mL硫酸铜溶液,然后滴入几滴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然后向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上述实验产物+稀盐酸 4、在试管中加入约1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边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边不断振荡试管,至溶液颜色恰好变成无色为止。取该无色溶液约1mL,置于蒸发皿中加热,使液体蒸干,观察现象(现象: )。 实验现象结论或化学方程式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溶液 上述溶液+稀盐酸 5、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相同量的氢氧化钙粉末(用药匙的柄把一端挑一点),然后各加入1mL水,振荡;再各滴入1~2滴酚酞溶液,观察现象。继续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约1mL水,振荡;向另一支试管加入约1mL稀盐酸,振荡;比较两支试管中的现象。 实验现象结论或化学方程式氢氧化钙溶液+酚酞溶液 上述溶液+稀盐酸 【问题与交流】 通过实验步骤5,可以验证氢氧化钙的哪些性质?

【初三化学】碱的化学性质-全国版

1下列关于 性质描述中,不属于碱的通性的是( )A.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 B.和碳酸钠反应 C.能和稀硫酸反应 D.与二氧化碳反应 1下列气体不能用 固体干燥的是( ) A. B. C. D. 1下列物质的溶液中,若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色,若滴入氯化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若滴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若通入二氧化碳产生白色沉淀。则该溶液可能是( ) A.氢氧化钙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 C.氯化钙溶液 D.稀硫酸 1下面是某同学进行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时记录的实验现象,其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在 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变化B.在 溶液中通入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C.在溶液中加入几滴石蕊溶液,溶液呈蓝色 例题1 例题2 例题3 例题4 截图扫码领取课程资料

D.在 溶液中加入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请结合小明同学对碱的四点化学性质的归纳图完成下列问题(箭头上方的物质是指与碱反应的物质)。 1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 2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 ,所以氢 氧化钠必须保存。3请帮小明补充完整性质箭头上方的反应物质是(填“酸”、“碱”或“盐”)。4碱溶液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碱溶液中都含有(填化学符号)。 模块2:课堂巩固 1下列物质能与 反应的是( ) A. 例题5 演练题1 截图扫码领取课程资料

B. C. D. 截图扫码领取课程资料 演练题2 1可以发生如下反应:①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②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可能是(   ) A.氧化铜 B.盐酸 C.氢氧化钠 D.碳酸钠

欢迎加入网校初三帮这里有: 27套中考真题同类题详细解析 12篇清华北大哈佛毕业老师学习锦囊 中考英语素材、作文模板等学习文章 每日课堂重难点总结笔记 扫码或微信搜索“网校初三帮”>>>>关注公众号即可获得>>>>

卤素元素的化学性质实验报告.doc

卤素元素的化学性质实验报告 一、教学目标 (一)掌握Cl2、Br2、I2的氧化性及Cl-、Br-、I-还原性。 (二)掌握卤素的歧化反应 (三)掌握次氯酸盐、氯酸盐强氧化性 (四)了解氯化氢HCl气体的实验室制备方法 (五)了解卤素的鉴定及混合物分离方法 二、教学的方法及教学手段 讲解法,学生实验法,巡回指导法 三、教学重点 1、区别Cl 2、Br2、I2的氧化性及Cl-、Br-、I-还原性。 2、卤素的歧化反应 3、次氯酸盐、氯酸盐强氧化性 四、教学难点 区别Cl2、Br2、I2的氧化性及Cl-、Br-、I-还原性;卤素的歧化反应;次氯酸盐、氯酸盐的强氧化性 五、实验原理 卤素系ⅦA族元素,包括氟、氯、溴、碘、砹,其价电子构型ns2np5,因此元素的氧化数通常是—1,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形成氧化数为+1、+3、+5、+7的化合物。卤素单质在化学性质上表现为强氧化性,其氧化性顺序为:F2 > Cl2 > Br2 > I2。所以,Br-能被Cl2氧化为Br2,在CCl4中呈棕黄色。I2能被Cl2、Br2氧化为I2,在CCl4中呈紫色。 卤素单质溶于水,在水中存在下列平衡: X2 + H2O === HX + HXO 这就是卤素单质的歧化反应。卤素的歧化反应易在碱性溶液中进行,且反应产物随着温度和碱液浓度的不同而变化。 卤素的含氧酸有多种形式:HXO、HXO2、HXO3、HXO4。随着卤素氧化数的升高,

其热稳定性增大,酸性增强,氧化性减弱。如氯酸盐在中性溶液中没有明显的强氧化性,但在酸性介质中表现出强氧化性,其次序为:BrO3- > ClO3- > IO3-。次氯酸及其盐具有强氧化性。 HCl的还原性较弱,制备Cl2,必须使用氧化性强的KMnO4、MnO2来氧化Cl-。若使用MnO2,则需要加热才能使反应进行,且可控制反应的速度。 六、仪器与药品 试管及试管夹、量筒(1mL)、酒精灯、滴瓶(5mL)、试剂瓶(500mL)、烧杯(250mL) KBr、KCl、KI、CCl4、H2SO4(浓)、NaOH、NaClO、MnSO4、HCl (浓)、KClO3、AgNO3、溴水、品红、酒精、浓氨水、碘伏水、pH试纸、KI-淀粉试纸、醋酸铅试纸、蓝色石蕊试纸。 七、实验内容 (一)卤素单质的氧化性 ①取几滴KBr溶液于试管中,再加入少量CCl4,滴加氯水,振荡,仔细观察CCl4层颜色的变化; ②取几滴KI溶液于试管中,再加入少量CCl4,滴加氯水,振荡,仔细观察CCl4层颜色的变化; ③取几滴KI溶液于试管中,再加入少量CCl4,滴加溴水,振荡,仔细观察CCl4层颜色的变化; 结论: 1、反应现象: 2、反应方程式包括: 3、卤素单质的氧化性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Cl-、Br-、I-的还原性 ①往干燥试管中加入绿豆粒大小的KCl晶体,再加入0.5mL浓硫酸(浓硫酸不要沾到瓶口处),微热。观察试管中颜色变化,并用湿润的pH试纸检验试管放出的气体。 ②往干燥试管中加入绿豆粒大小的KBr晶体,再加入0.5mL浓硫酸(浓硫酸不要

实验一混合碱的分析

工业分析专业实验混合碱的测定(双指示剂法) 姓名:孙明辉 专业班级:应化0704班 学号: 07220413 日期: 2010年3月19日 指导教师:陈萍

实验一混合碱的分析一、摘要 通过配制适当浓度的HCl,然后用分析纯无水Na 2CO 3 进行标定,精确称量4 g 左右的混合碱试样,溶解后用已标定的HCl标准溶液,采用双指示剂法进行滴定, 根据前后两次消耗HCl的体积判断试样的成分。结果表明,该试样为Na 2CO 3 与NaHCO 3 的混合物。 二、实验目的 1.掌握HCl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以及移液管的使用。 2.掌握用双指示剂法判断混合碱的组成及测定各组分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3.进一步熟练滴定操作和滴定终点的判断 三、实验原理 混合碱是NaOH;和Na 2CO 3 或NaHCO 3 和Na 2 CO 3 的混合物。欲测定试样中各组分的 含量,可用HCl标准溶液滴定,根据滴定过程中pH值变化的情况,选用两种不同的指示剂分别指示第一、第二终点的到达,即“双指示剂法”。 此方法简便、快速,在生产实际中应用广泛。 在滴定时,先以酚酞作指示剂,用HCl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红色变为浅粉色,这是第一个滴定终点,此时消耗HCl V 1 (mL),溶液中的滴定反应为: Na 2CO 3 +HCl=NaHCO 3 +NaCl , NaOH+HCl=H 2 O+NaCl ,再加入甲基橙试剂,滴定 至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此时反应为:NaHCO 3 + HCl=NaCl+H 2 O+CO 2 ↑,消耗HCl 的体积为V 2 (mL)。 若V1>V2时,试液为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NaOH和Na2CO3的含量(百分含量),若V1<V2时,试液为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 同时计算将Na 2CO 3 与NaHCO 3 转化为Na 2 O的形式,计算出试样总碱度。 四、主要仪器和试剂 酸式滴定管 25.00ml、分析天平、容量瓶 250mL、移液管 25.00mL、量筒10ml、盐酸 0.2mol·L-1、酚酞 2g·L-1乙醇溶液、甲基橙(0.2%)、混合碱试样。 五、实验步骤 1.0.1mol·L-1盐酸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探究碱的化学性质教案

课题:探究碱的化学性质 (县级公开课教案) 学校:五沟中心学校 教师:祝彦君 时间:2013年3月12 日

课题:探究碱的化学性质(教案) 濉溪县五沟中心学校祝彦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认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了解其腐蚀性并增强学生安全意识。 2、掌握有关碱的两个基本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发展实践与探索的精神,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对知识的迁移应用,并进一步培养团队合作与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体会化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特点。 2、通过设计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实验方案,体会学习的乐趣, 树立严谨的科学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碱的化学性质及其反应 【教学难点】实验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实验方案的设计。 【实验准备】 学生实验仪器药品:氢氧化钠固体氢氧化钙固体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石蕊溶液酚酞溶液蒸馏水吸管药匙烧杯(100ml)(2 瓶)装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2瓶)胶头滴管玻璃棒白色点 滴板 演示实验仪器药品:烧瓶锥形瓶导管弹簧夹胶头滴管氢氧化钠溶液【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前几天,小华的妈妈说厨房的下水道有些堵塞了,让小华去超市买一瓶管道疏通剂,小华见说明书上介绍说“能快速分解菜渣、油脂、皂垢、毛发等堵塞污物,以疏通管道”。哇,是什么物质这么厉害呢……(由此引起学生的兴趣,设置悬念) (提问)是什么物质这么厉害呢?大家使用过管道疏通剂吗? (学生回答)有、没有……(投影)投影有关管道疏通剂的主要成分。 (提问)这位同学,请你帮大家看一下,成分里排在第一位的是什么物质?(学生回答)氢氧化钠 (讲解)氢氧化钠是一种很常见的碱,我们已经初步领教了它的“厉害”,下面我们再来看这两张图片。(投影) (讲解)说明氢氧化钠有强烈腐蚀性,也正因如此,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大家在使用时一定要小心哦。同样和氢氧化钠类似的还有氢氧化钙 (设问)那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还有哪些物理性质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进一步认识它们吧。 【活动探究1】目标:认识“两碱”的物理性质。任务: A组:观察NaOH的颜色、状态及溶解性。 B组:观察 Ca(OH)2的颜色、状态及溶解性 注:1. 教师要强调实验的安全性,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具有腐蚀性。

化学性质实验报告

( 实验报告)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54082 化学性质实验报告Chemical property experiment report

化学性质实验报告 有机实验报告 糖、氨基酸和蛋白质的鉴定 一、糖的鉴定 糖类化合物:又称碳水化合物,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缩聚物和某些衍生物的总称,一般由碳、氢与氧三种元素所组成。 实验目的: (1)进一步了解糖的化学性质;(2)掌握鉴定糖的方法及其原理。 (一)-萘酚试验(molish)糖类化合物一个比较普遍的定性反应是molish 反应。即在浓硫酸存在下,糖与-萘酚(molish试剂)作用生成紫色环。 实验方法 取3支试管,编号,分别加入0.5 ml 0.5%的各待测糖水溶液,滴入2滴molish试剂(-萘酚的乙醇溶液),摇匀。把试管倾斜450,沿管壁慢慢加入约1ml浓硫酸(切勿摇 动),小心竖直后仔细观察两层液面交界处的颜色变化。硫酸在下层,试液在上层样品:葡萄糖、蔗糖及淀粉 解释:

糖被浓硫酸脱水生成糠醛或糠醛衍生物,后者进一步与 -萘酚缩合生成紫红色 物质,在糖液和浓硫酸的液面间形成紫色环。 (二)fehling试验 (1)实验原理 fehling试剂:含有硫酸铜和酒石酸钾钠的氢氧化钠溶液。 硫酸铜与碱溶液混合加热,生成黑色的氧化铜沉淀。若同时有还原糖存在,则产生黄色或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为防止铜离子和碱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或碱性碳酸铜沉淀,fehling试剂中需加入酒石酸钾钠,它与cu2+形成的酒石酸钾钠络合铜离子是可溶性的络离子。 (2)操作方法 取4支试管,编号,分别加入fehling试剂i和ii 各0.5ml。摇匀并置于水浴中微热后,分别加入5滴待测糖溶液,振荡后置于沸水浴中加热2 ~ 3min,取出冷却,观察颜色变化及有无沉淀析出。fehling试剂i:称取3.5 g硫酸铜溶于100 ml蒸馏水中, 得淡蓝色的fehling试剂i。 fehling试剂ii:将17g酒石酸钾钠溶于20ml热水中,然后加入20 ml 含 5 g naoh的水溶液,稀释至100 ml得无色透明的 fehling试剂ii。 样品:葡萄糖、果糖、蔗糖及麦芽糖 解释: 硫酸铜与碱溶液混合加热,生成黑色的氧化铜沉淀。若同时有还原糖存在,则产生黄色或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

碱的化学性质 专题复习(带答案)

碱的化学性质专题复习 (带答案) 例 如图所示的锥形瓶内充满气体X ,胶头滴管内盛有液体 Y 。挤压胶头滴管,使液体Y 进入瓶中,振荡,一会儿可见套在玻璃管下端的小气 球a 鼓起。气体X 和液体Y 可能是( ) A. X 是CO 2,Y 是KOH 溶液 B .X 是O 2,Y 是稀硫酸 C. X 是H 2,Y 是NaOH 溶液 D .X 是CO ,Y 是稀盐酸 答案 A 解析: 小气球鼓起,说明锥形瓶内的压强减小,即X 气体与Y 液体发生反应,A 中的CO 2与KOH 可以发生反应而使瓶内压强减小。 1. 下列物质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质量增加且变质的是( ) (1)浓硫酸(2)浓盐酸(3)粗盐(4)生石灰(5)氢氢化钠(6)酒精 A .(1)(2)(3) B .(4)(5) C .(1)(2)(5) D .全部 2. 云吞面是我国南方的一种小吃,因其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了“碱水”(呈碱性的物质)而略带涩 味。为减少涩味,在吃云吞面时,最好蘸点( ) A .食醋 B .花生油 C .食盐 D .白酒 3. 在20世纪20年代,一些化学家提出一种酸碱理论——质子论。这种理论认为,凡能放出质 子(H +)的分子或离子都是酸,凡能结合质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碱。根据这一理论,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碱的是( ) A .HNO 3 B .HCO 3- C .NH 4+ D .SO 42-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团和原子一样 B. 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一定失电子 C. 碱在水中不一定都能电离生成OH - D. 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一定能从盐中置换出排在后面的金属 5. 下列溶液中,pH 大于7的是( ) A. Na 2CO 3 B. KOH C. NaCl D. HNO 3 6. 在pH 为4的稀盐酸中连续均匀加入下列物质直至过量,最后所得溶液的pH 可达到9以上的 是( ) A. HCl B. NaCl C. KOH D. Cu(OH)2 7. 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 ) A. KOH B. Cu(OH)2CO 3 C. KHCO 3 D. K 2SO 4 8. 实验室可用右图所示装置干燥、 收集气体R ,并吸收多余的R (已知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 量 为29),则R 可能是( ) A .CH 4 B .NH 3 C .O 2 D . HCl 干燥剂

实验七 混合碱的分析

实验七混合碱的分析(双指示剂滴定法) Analysis of the Mixture of Na2CO3 and NaHCO3 (Double-Indicator Method) 实验课时:4课时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Purposes and Requirement of the Experiment 1.学会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中各组分的含量,掌握酸碱分步滴定的原理。 2.学会混合碱的总碱度测定方法及计算。 3.进一步掌握酸式滴定管的使用,熟悉容量瓶、移液管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Principles of the Experiment 混合碱系指Na2CO3与NaHCO3或Na2CO3与NaOH等类似的混合物。测定各组分的含量时,可以在同一试液中分别用两种不同的指示剂来指示终点进行测定,这种测定方法即“双指示剂法”。若混合碱是由Na2CO3和NaHCO3组成,先以酚酞作指示剂,用HCl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这是第一个滴定终点,此时消耗的HCl溶液的体积记为V1(mL),溶液中的滴定反应为: Na2CO3+HCl == NaHCO3+NaCl 再加入甲基橙指示剂,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成橙色,此时反应为: NaHCO3+HCl == NaCl+H2O+CO2↑ 消耗的HCl的体积为V2(mL)。根据V1、V2值求算出试样中Na2CO3,NaHCO3的含量。若混合碱为Na2CO3和NaOH的混合物,可以用上述同样的方法滴定。若混合碱为未知组成的试样,则可根据V1、V2的数据,确定试样是由何种碱组成,算出试样中各组分的百分含量。同时,可依据V1、V2的值计算混合碱的总碱度,用Na2O的质量分数w(Na2O)表示。如果只要求测定总碱度,只需选用甲基橙指示剂(为什么)。 三、仪器与试剂Apparatuses and Reagents 酸式滴定管(50mL)、移液管(25mL)、容量瓶(250mL)、洗耳球、分析天平。0.1mol·L-1 HCl 标准溶液、0.2%酚酞指示剂、0.2%甲基橙指示剂。 四、实验步骤Procedures of the Experiment 1.试液的配制 准确称取混合碱试样1.5~2.0g于小烧杯中,加30mL去离子水使其溶解,必要时适当加热。冷却后,将溶液定量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并摇匀。 2.混合碱中各组分含量的测定 准确移取25.00 mL上述试液于锥形瓶中,加入2滴酚酞指示剂,用HCl标准溶液滴定[边滴加边充分摇动,以免局部Na2CO3直接被滴至H2CO3(CO2和H2O)]至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此时即为第一个终点,记下所用HCl体积V1(用酚酞指示剂作终点时,最好以NaHCO3溶液滴入相等量指示剂作对照确定)。再加1~2滴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HCl滴定溶液由黄色变为

常见的碱化学性质及通性

常见的碱化学性质及通性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

常见的碱(化学性质及通性) 一、碱的定义和分类四大强碱: 碱:物质溶于水时,形成的阳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KOH(氢氧化钾)、NaOH(氢氧化钠)、Ca(OH)2(氢氧化钙)、Ba(OH)2(氢氧化钡)有色沉淀:蓝色沉淀Cu(OH)2(氢氧化铜)、红褐色沉淀Fe(OH)3(氢氧化铁) 四大强碱都可以溶于水,但弱碱不能溶于水。氨水是氨气溶于水形成的液体。 在初中化学范围内,只有氢氧化铜是蓝色沉淀,氢氧化铁是红褐色沉淀。 氨水的电离是NH3·H2O=NH4++ OH-,所以氨水也是碱。 钾、钠、钙的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如:CaO+H2O=Ca(OH)2 二、常见的碱 氢氧化钠(烧碱、火碱、苛性钠) 化学式NaOH 工业制法Na2CO3+Ca(OH)2=2NaOH+CaCO3↓ 状态白色块状固体 腐蚀性强腐蚀性 特点极易溶于水,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氢氧化钠固体易吸水而潮解。 用途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等行业(除玻璃方面外,用途与纯碱类似)。 氢氧化钠能与油脂反应,所以可以除油污。 氢氧化钙(消石灰、熟石灰) 化学式Ca(OH)2 工业制法 CaCO3CaO+CO2↑, CaO+H2O=Ca(OH)2状态白色粉末状固体 腐蚀性较强腐蚀性 特点微溶于水,溶于水时放热不明显。 用途漂白粉、建筑材料、改良酸性土壤和河流、配制波尔多液在实验室中可以证明二氧化碳。 酸、碱包括其溶液都要密封。 澄清的石灰水就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 氢氧化钠必须密封有两个原因: ①吸水性;②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 2NaOH+CO2=Na2CO3+H2O。 ③必须要用橡胶塞(或软木塞)不能用玻璃塞。 三、碱的化学性质 碱有相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不同的碱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OH-。 1.碱溶液(四大强碱的溶液、氨水)能使指示剂变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由于弱碱不溶于水,所以弱碱不能使指示剂变色。 2.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复分解反应) a)反应发生的条件: ①碱是四大强碱;②非金属氧化物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三氧化硫。 b)根据条件我们可以写出十二个化学方程式,但必须掌握的四个化学方程式是: 2NaOH+CO2=Na2CO3+H2O(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2NaOH+SO2=Na2SO3+H2O 2NaOH+SO3=Na2SO4+H2O Ca(OH)2+CO2=CaCO3↓+ H2O(检验二氧化碳;石灰墙“出汗”) 3.碱+酸→盐+水(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

最新过氧化钠化学性质的实验报告

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实验目的】 1.掌握过氧化钠与水反应、与二氧化碳的反应的实质,可以写出方程式。 2.经历吹气点火、滴水点火实验探究,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探究内容】 1.过氧化钠与水反应 2.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实验原理】 1.2Na2O2+2H2O═4NaOH+O2↑ 2.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实验所需仪器及药品】 仪器:试管(1支)蒸发皿(1只)长玻璃管(1支)脱脂棉火柴镊子钥匙 药品:过氧化钠、水 【实验步骤】 1.Na2O2+H2O (1)取一支干净的试管,在试管中加入少量过氧化钠。 (2)在试管中加入水,有反应生成。 (3)用点燃的火柴放在试管口,观察有没有变得更亮。 (4)用手摸一摸试管外壁,感受温度变化。 (5)在试管中滴入酚酞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2.Na2O2 +CO2 铺于干净的纸上。 (2) (3)取少许过氧化钠,将结块的过氧化钠用研钵研 磨成粉末平铺于脱脂棉上,用镊子将脱脂棉包

起来。 (4)将包好的脱脂棉放入蒸发皿中,用一支细长玻璃管向脱脂棉缓缓吹气。观察现象。 【注意事项】 1. 2.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产物里面滴入酚酞溶液可能会出现颜色变红,但红色 马上消失,这是因为过氧化钠有强的氧化性,将酚酞氧化,则红色退去。因此要同学观察时要快,并且尽量不摇动试管。 3. 4.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时,由于过氧化碳生产时间久,因此要将结块的过 氧化碳研磨成粉末,使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充分接触。 5.用脱脂棉包过氧化钠时包的松散些,有助于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接触,易于 反应进行。 【实验现象与结果分析】 1.Na2O2+H2O (1)试管内有气体生成。 (2)点燃的的火柴放在试管口变得更亮,说明产生的是氧气。 (3)摸试管外壁,试管外壁温度升高,说明反应放热。 (4)在试管中滴入酚酞溶液,红色生成,说明有碱性物质生成。 2.Na2O2 +CO2 (1) 脱脂棉着火,并且火光剧烈。说明反应放热引起脱脂棉燃烧,反应放出氧气,助燃。 【实验的成功关键】

常见的碱及碱的化学性质(可编辑修改word版)

常见的碱及碱的化学性质 1、我们已经学习和掌握了很多物质,并进行了分类。下列各组内物质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 A、氢氧化钠、烧碱、火碱 B、氢氧化钙、消石灰、生石灰 C、盐酸、氯化氢、食盐 D、冰、干冰、水 2、(中考湘潭)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因发生化学变化而质量增加的是 () A.浓硫酸 B.浓盐酸 C.氢氧化钠 D.石灰石 3、固体 NaOH 和 CaO 的混合物叫做碱石灰,常用作干燥剂。下列气体不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是 () A、CO B、CO 2C、H 2 D、O 2 4、(2013 南宁)下面是某同学进行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时记录的实验现象,其中与事实不相符 的是() A.在Ca(OH)2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变化 B.在NaOH 溶液中通入 C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 C.在Ca(OH)2溶液中加入几滴石蕊溶液,溶液呈蓝色 D.在NaOH 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5、下列做法不科学的是() A.用干冰人工降雨 B.用熟石灰给鱼塘消毒 C.服用氢氧化钠治胃病 D.用食醋除去水垢 6、(ft西中考)下列实验中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7、O 2、 22 反应类型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8、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单质、氧化物顺序排列的是() A.H 2SO 4 Na 2 O C CO B.Mg(OH) 2 CuSO 4 C CO 2 C.KOH HNO 3O 2 SO 3 D.HCl NaOH O 2 P 2 O 5 9、下列物质既能与水反应,又能与盐酸反应的是() A.CO 2B.CaO C.CaCl 2 D.CaCO 3 10、(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都是常见的碱,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 的是() A.都能作建筑材料 B.都能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C.它们的溶液都能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D.它们的溶液都能用于吸收二氧化硫气体 11、(中考苏州)下列有关熟石灰的说法错误的是() A.熟石灰又称消石灰

实验六混合碱分析(双指示剂法)

实验六:混合碱分析(双指示剂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多元弱碱滴定过程中溶液pH值的变化及指示剂的选择; 2、掌握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以及总碱量的原理和方法; 3、进一步练习滴定、移液、定容等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 混合碱系指NaOH和Na 2CO 3 或Na 2 CO 3 和NaHCO 3 等类似的混合物,可采用双指 示剂法进行分析,并测定各组分的含量。若混合碱是由NaOH和Na 2CO 3 组成, 先以酚酞作指示剂,用HCl标准溶液滴至溶液略带粉色,这时NaOH全部被滴定, 而Na 2CO 3 只被滴到NaHCO 3 ,此时为第一终点,记下用去HCl溶液的体积V1。 过程的反应如下:酚酞变色:OH-+H+=H 2O ,CO 3 2-+H+=HCO 3 -然后加入甲 基橙指示剂,用HCl继续滴至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此时NaHCO 3被滴至H 2 CO 3 , 记下用去的HCl溶液的体积为V2,此时为第二终点。显然V2是滴定NaHCO 3 所消 耗的HCl溶液体积,而Na 2CO 3 被滴到NaHCO 3 和NaHCO 3 被滴定到H 2 CO 3 所消耗的HCl 体积是相等的。甲基橙变色时:HCO 3-+H+=H 2 CO 3 (CO 2 +H 2 O) 由反应式可知: V 1>V 2 ,且Na 2 CO 3 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2V 2 ,NaOH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V 1 —V 2 ), 据此可求得混合碱中NaOH和Na 2CO 3 的含量。若混合碱系Na 2 CO 3 和NaHCO 3 的混合 物,以上述同样方法进行测定,则V 2>V 1 ,且Na 2 CO 3 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2 V 1 , NaHCO 3消耗HCl标准溶液的体积为(V 2 —V 1 )。由以上讨论可知,若混合碱系由未 知试样组成,则可根据V1与V2的数据,确定混合碱的组成,并计算出各组分的 含量。 三、实验用品 mol·L-1HCl标准溶液,%酚酞指示剂,%溴甲酚绿-二甲基黄指示剂,混合碱试样 四、实验步骤 准确移取碱灰试样三份,分别置于200mL锥型瓶中,各加50ml蒸馏水,加2滴酚酞指示剂,用HCl标准溶液滴至溶液略带粉色终点,记下用去HCl溶液的体积V 1 ;再加入9滴溴甲酚绿-二甲基橙指示剂,用HCl继续滴至溶液由绿色变 为亮红色,用去的HCl溶液的体积为V 2 。重复测定2~3次,其相对偏差应在%以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 实验报告

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 实验目的1、加深对酸和碱的主要性质的认识 2、通过实验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实验用品 试管、药匙、蒸发皿、玻璃棒、点滴板、滴管。 稀盐酸、稀硫酸、稀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钙粉末、石蕊溶液、酚酞溶液、生锈的铁钉。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注意事项及问题交流 一、参考下图进行实验,比较酸和碱与指示剂的作用。 石蕊溶液 遇酸变成色;遇碱变成色。 酚酞溶液 遇酸;遇碱变成色。1、胶头滴管吸液后不能倒放也不能平放。 2、点滴板的优点:节约药品、减少污染、便于对比。 二、探究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1、取两个生锈的铁钉放入两支试管中,然后加入2ml稀盐酸,观察现象。 2、当观察到铁钉表面的锈去掉变的光亮时,将其中一支试管中的铁钉取出,洗净。 3、继续观察另一支试管中的现象,过一段时间将铁钉取出,洗净。比较两支铁钉。1、铁钉表面 呈色, 溶液由色变 成色。 2、铁钉表面 有产生; 3、两支铁钉 的不同。 1、将铁钉放入试管中时 应用镊子先将铁钉放在 试管口,然后缓慢立起试 管,让铁钉缓缓滑到试管 底部,防止打破试管。 2、在生活和工业生产中 除铁锈时要注意酸的用 量和反应时间。

三、探究酸和碱的反应【第一组实验:】 (1)在试管中加入约2ml硫酸铜溶液,然后滴入几滴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 (2)然后再向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观察现象。 【第二组实验:】 (1)在试管中加入约1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 (2)然后边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边不断振荡试管,至溶液颜色改变为止。 【第三组实验】 (1)在试管架中找到已加入相同量的氢氧化钙粉末的两支试管然后各加入1ml水,振荡,观察现象。 (2)再各滴入1~2滴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3)继续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约1ml水,振荡;向另一支试管加入约1ml 稀盐酸,振荡;比较两支试管中的现象。(1)产生沉淀 (2)。 (1)溶液呈色 (2)溶液 (1)固体 (2)酚酞溶液 (3)一支试管中固 体,溶 液;另一 支试管中固 体,溶 液。 1、在用胶头滴管滴加液 体药品时要垂直在试管 口的正上方,不能伸入容 器中;在实验过程中用到 的反应容器是试管,在实 验中振荡试管的目的:使 物质充分反应。 2三个实验都验证了酸能 和碱反应,为了观察到明 显的实验现象,可选择难 溶性碱与酸反应;可溶性 碱与酸反应可借助酸碱 指示剂观察现象。 3、实验3验证了氢氧化 钙的部分性质:① 溶于水②能与作 用③能与反应。 4、实验3采用的 实验方法,其目的 是排除的干 扰,从而证明氢氧化钙能 与盐酸反应。 实验中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1、 2、 3、 4、 5、 6、

常见的碱及其性质

常见的碱及其性质

常见的碱及其性质专题 一、定义 1、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碱,碱常用通式M(OH)m 表示。其电离方程式可记忆为:碱=金属离子+氢氧根离子;或写为:M(OH)m=M m++m OH-。即碱可以理解为是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组成的。 由上式可知,在碱里跟一个金属离子结合的氢氧根离子的数目等于这种金属离子所带正电荷的数目。在碱的组成里或碱在溶液中的阴离子只有OH-,这是判断是否碱的重要依据。 碱类中常见的有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钾(KOH)、氢氧化钡[Ba(OH)2],日常生活里会遇到的有熟石灰、氨水、氢氧化铝和一些生物碱(有机碱类),如烟碱(尼古丁)、金鸡纳碱(奎宁)等。 二、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 NaOH Ca(OH)2 物理性白色固体,易潮解, 极易溶于水,溶解时 放出大量热,水溶液 白色粉末状物质,俗 名:熟石灰、消石灰。 微溶于水,其水溶液俗

质有涩味和滑腻感,俗 名:火碱、烧碱、苛 性钠。 称石灰水。 化学性质1. 跟指示剂作用: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蓝,使无色酚酞试液 变红。 1. 跟指示剂作用:使 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使 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2. 跟非金属氧化物 反应: 2NaOH+CO2= Na2CO3+H2O 2NaOH+SO2= Na2SO3+H2O 2NaOH+SO3= Na2SO4+H2O 2. 跟非金属氧化物反 应: Ca(OH)2+CO2= CaCO3↓+H2O Ca(OH)2+SO2= CaSO3↓+H2O Ca(OH)2+SO3= CaSO4↓+H2O 3. 跟酸反应: NaOH+HCl= NaCl+H2O 2NaOH+H2SO4= Na2SO4+2H2O 3. 跟酸反应: Ca(OH)2+2HCl= CaCl2+2H2O Ca(OH)2+2HNO3= Ca(NO3)2+2H2O

混合碱的分析实验报告

实验
姓 名: 一、实验目的: 班
《混合碱的分析》实验报告
级: 柜 号: 日期:
二、原理:
三、实验步骤流程图: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 1. molL-1HCl 溶液浓度的标定 滴定序号 无水碳酸钠质量(g) Na2CO3 溶液的体积(mL) HCl 溶液 的体积 (mL) HCl 溶液的浓 度(molL 1)

1
2
3
25.00
25.00
25.00
起始读数(mL) 终了读数(mL) 实际体积(mL) 计算值(molL-1) 平均值(molL-1) 相对偏差 molL-1 % % %
HCl 溶液的浓度是
1

2.
混合碱的分析
滴定序号 混合碱溶液的体积(mL) 起始读数(mL) HCl 溶液 的体积 (mL) 第一终点读数(mL) 第二终点读数(mL) 实际体积 (mL) V1(mL) V2(mL)
1 25.00
2 25.00
3 25.00
计算值 (mol -1) L NaOH 混合 碱溶 液的 组成 Na2CO3 NaHCO3 平均值 (mol -1) L 相对偏差 计算值 (mol -1) L 平均值 (mol -1) L 相对偏差 计算值 (mol -1) L 平均值 (mol -1) L 相对偏差 % % % % % % % % %
结论:混合碱溶液的组成是:NaOH
Na2CO3
molL-1;NaHCO3 molL-1
molL-1;
五、思考题: 1. 用双指示剂测定混合碱组成的方法原理是什么?
2. 0.04gNaOH 和 0.06gNa2CO3 混合物,用 0.1 molL-1HCl 滴定时 V1 和 V2 各为多 少 mL?
3. 20mLNaOH 与 Na2CO3 的混合溶液, 以酚酞作指示剂, 用去 0.1 mol -1HCl l5mL, L 继续加甲基橙作指示剂,又用去 0.1 molL-1HCl l5ml,问 NaOH 与 Na2CO3 在 此混合液中的浓度是否相等?各等于多少?
成绩: 评阅人: 日期:
. .
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