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辽宁师大附中2020届第二次考试 高三化学试题(含答案)

辽宁师大附中2020届第二次考试 高三化学试题(含答案)

辽宁师大附中2020届高三年级第二次考试

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Mg 24 Cl 35.5 Cu 64 Mn.55

第 Ⅰ 卷 选择题(共54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8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1、中国历史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

B .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所用纸张为宣纸,其主要成分是碳纤维

C .《本草纲目》:“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涉及到了干馏

D .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

2、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50 mL 12 mol·L -1的浓盐酸与足量MnO 2共热,制得Cl 2的分子数目为0.15N A

B .l0g46%乙醇水溶液中所含氧原子数为0.4N A

C .1 Ll mol/LNa 2CO 3溶液中,阴离子总数小于N A

D .浓硝酸热分解生成NO 2、N 2O 4共23g ,转移电子数为0.5N A

3、下列离子方程式能用来解释相应实验现象的是( )

4...

A .铝中添加适量锂,制得低密度、高强度的铝合金,可用于航空工业

B .将废铁屑加入2FeCl 溶液中,可用于除去工业废气中的2Cl

C .NaCO 3稳定且熔点高,熔融NaCO 3使用耐高温的石英坩埚

D .无水C O Cl 2呈蓝色,吸水会变为粉红色,可用于判断变色硅胶是否吸水

5、在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测定的实验过程中,下列仪器或操作未涉及的是()

A.B.C.D.

6、用H2还原mgCuO,当大部分固体变红时停止加热,冷却后称量,知残留固体质量为 ng,共用去WgH2,则被还原的CuO的质量为()

A、40Wg

B、5(m-n)g

C、1.25n g

D、m g

7、铜和镁的合金4.35 g完全溶于浓硝酸,若反应中硝酸被还原只产生4 480 mL NO2气体和336 mL的N2O4气体(气体的体积已折算到标准状况),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A.9.02 g B.8.51 g C.8.26 g D.7.04 g

8、工业制氢气的一个重要反应是:CO(g) +H2O(g)== CO2(g)+H2(g)。

已知在25℃时:①C(s)+?O 2(g)CO(g) ΔH1=?111kJ·mol? 1

②H2(g)+ ?O2(g)== H2O(g) ΔH2=?242kJ·mol? 1

③C(s)+O2(g) == CO2(g) ΔH3=?394kJ·mol? 1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25℃时,CO(g)+H2O(g)=CO2(g)+H2(g) ΔH=?41 kJ·mol?1

B.增大压强,反应①的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K减小

C.反应①达到平衡时,每生成1 mol CO的同时生成0.5 mol O2

D.反应②断开2mol H2和1 mol O2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比形成4 mol O?H键所放出的能量少484 kJ

9、前20号元素X、Y、Z、W、R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X、Z、R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且X与Z、R均可形成离子化合物;Y、W同主族,Y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W>Z>Y

B.Y分别与X、Z、W均可形成具有漂白性的化合物,且漂白原理相同

C.Y分别与Z、R形成的化合物中均只含有离子键

D.X分别与Y、Z、W形成的常见化合物都属于电解质

10、绿水青山是习近平总书记构建美丽中国的伟大构想,某工厂拟综合处理含NH4+废水

和工业废气(主要含N2、CO2、SO2、NO、CO,不考虑其他成分),设计了如下流

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固体1中主要含有CaCO3、CaSO3

B.X可以是空气,且需过量

C.处理含NH 4+废水时,发生的反应为:NH4++5NO2?+4H+6NO↑+4H2O

D.捕获剂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

11、如图装置,将溶液a逐滴加入固体b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a为浓盐酸,b为MnO2,c中盛石蕊溶液,则c中溶液颜色没有变化

B.若a为稀硝酸,b为Ag,c中盛水,则c试管口出现红棕色

C.若a为浓氨水,b为生石灰,c中盛氯化铝溶液,则c中先

出现沉淀后消失

D若a为稀硫酸,b为纯碱,c中盛硅酸钠溶液,则c中出现

白色胶状沉淀

12、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澄清透明的溶液中:Fe3+,Ba2+、NO3-、Cl-

B.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中:Na+、NH4+、C1-、SO42-

C.c(Al3+)=0.1mol/L的溶液中:K+、Mg2+、SO42-、AlO2-

D.由水电离产生的c(H+)=10-13mol/L的溶液中:K+、Na+、CH3COO-、NO3-

13、1912年E.Beckmann冰点降低法获得了黄色的正交α—型硫元素的一种同素异形体S8分子。1891年,M.R.Engel首次制得了一种菱形的ε—硫,后来证明含有S6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6和S8分子分别与铜粉反应,所得产物可能均为CuS

B.推测Na2S8可能是一种复合分子材料

C.S6和S8分子分别与过量的氧气反应可以得到SO3

D.等质量的S6和S8分子分别与足量的KOH反应,消耗KOH的物质的量相同

14、甲烷直接氧化制甲醇是富有挑战性的课题,Sen等在CF3COOH水溶液中成功将甲烷转化为CF3COOCH3(水解生成CH3OH),其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的总反应式为CH 4+CF 3COOH +?O 2→CF 3COOCH 3

B.CF 3COOCH 3水解生成CH 3OH 的反应式为CF 3COOCH 3+H 2O →CF 3COOH +CH 3OH

C.Pd 2+

是该反应的中间产物 D.每生成1 mol CH 3OH ,消耗标准状况下O 2的体积为22.4 L

15、下列有关实验、现象、及结论等叙述正确的有( )

①向溶有SO 2的BaCl 2溶液中通入气体X ,出现白色沉淀,X 具有强氧化性

②将稀盐酸滴入硅酸钠溶液中,充分振荡,有白色沉淀产生,非金属性:Cl>Si ③向某溶液加入稀硫酸,有淡黄色沉淀和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 2O 32-

④向X 溶液加新制氯水,再加入少量KSCN 溶液,溶液变为红色,

X 溶液中一定含有Fe 2+ ⑤向饱和NaHCO 3溶液中滴加硼酸,无气泡产生,酸性:硼酸>碳酸

⑥取少量Fe(NO 3)2样品溶于稀硫酸,滴入KSCN 溶液,溶液变红色,证明样品已变质

A .1条

B .2条

C .3条

D .4条

16、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A (g )+B (g )

C (g )+

D (S )?H >0,平衡移动关

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7、聚合硫酸铁[Fe(OH)S04]n 能用作净水剂(絮凝剂),可由绿矾(FeSO 4 ?7H 2O)和KCl03在水溶液中反应得到。下列说法丕正确的是( )

A. KC103作氧化剂,每生成 1mol [Fe(OH)SO 4]n 消耗n

6mol KC103

B.生成聚合硫酸铁后,水溶液的pH 一定增大

C.聚合硫酸铁可在水中形成氢氧化铁胶体而净水

D.在相同条件下,Fe 3+比[Fe(OH)]2+

的水解能力更强

18、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均能实现的有( ) ①

⑤NaCl(aq)???→电解Cl 2(g)Fe(s)???→△

FeCl 2(s) ⑥MgCl 2(aq)???→石灰乳Mg(OH)2(s)???→煅烧MgO (s)

⑦N 2(g) NH 3(g)2CO (g)

aq)????→N aCl (Na 2CO 3(s)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二、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19、下图(I)为全钒电池,电池工作原理为:2H ++VO 2++V 2+ 充电放电

VO 2++V 3++ H 2O 。 装

置(Ⅱ)中的电解是硝酸、硫酸的混合水溶液,当闭合开关K 时,铂电极上生成NH 2OH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闭合K 时,全钒电池负极区pH 基本不变

B .闭合K 时,铂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NO 3ˉ+6e ˉ+5H 2O == NH 2OH + 7OH ˉ

C .全钒电池充电时,电极B 上发生还原反应

D .全钒电池放电时,电极B 上发生的反应为:

VO 2++2H ++ e -

=VO 2++H 2O 20、已知2SO 2 (g) + O 2 (g)2SO 3 (g);ΔH =-197 kJ·m o l -

1。向同温、同体积的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气体:(甲) 2 mo l SO 2和1 m o l O 2;(乙) 1 m o l SO 2和0.5 m o l O 2 ;(丙) 2 m o l SO 3和1 m o l O 2。恒温、恒容下反应达平衡时,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

A .容器内压强P :P 丙>P 甲=2P 乙

B .气体的总物质的量n :n 丙>n 甲>n 乙

C .SO 3的体积分数∮:∮甲=∮丙>∮乙

D .反应热量的数值Q :197>Q 丙> Q 甲>Q 乙

21、相对分子质量为M r 的气态化合物V L(标准状况)溶于m g 水中,得到溶液的质量分数为w %,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 ·L -1,密度为ρ g ·cm -3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溶液密度ρ可表示为cM r 1 000w

B .相对分子质量M r 可表示为22.4m ×w%(1-w%)V

C .溶液的质量分数w %可表示为M r V 22.4m

D .物质的量浓度c 可表示为ρV M r V +22.4m

22、温度分别为T 1和T 2时,将气体X 和气体Y 各0.16mol 充入10L 恒容密闭容器中,发

生反应X(g)+Y(g)

2Z(g),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 .温度为T 1时,0~t 1时间段的平均速率υ(Z)=2.0×10-3mol·L -1·min -1

C . T 2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4

D .T 1下平衡后,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2molZ ,平衡时X 的体积分数增大

23、已知X(g)+Y(g)R(g)+Q(g)的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在830℃,向一

个2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 mol X 和0.8 mol Y ,反应初始4 s 内v (X)=0.005 mol·L -1·s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4 s 时容器内c (Y)=0.76 mol·L -

B .830 ℃达平衡时,X 的转化率为80%

C .反应达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

D .1200 ℃时反应R(g)+Q(g)X(g)+Y(g)的平衡常数K =0.4

24、利用I 2O 5可消除CO 污染:I 2O 5(s)+5CO(g)

5CO 2(g)+I 2(s);不同温度下,向装有足量I 2O 5固体

的2 L 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2 mol CO ,测得CO 2气体体积

分数φ(CO 2)随时间t 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 .b 点时,CO 的转化率为20%

B .容器内的压强保持恒定,表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 .b 点和d 点的化学平衡常数:K b >K d

D .0~0.5 min 反应速率v (CO)=0.3 mol·L -1·min -1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6分)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6分。

25、(8分)有A、B、C、D、E、F 6种短周期元素,G为过渡元素;已知相邻的A、B、C、

D 4种元素原子核外共有56个电子,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1 mol

E单质与足量酸作用,在标准状况下能产生33.6 L H2;E单质粉末与G

的氧化物常用于野外焊接钢轨;F是短周期最活泼的金属元素。请回答

下列问题:

(1)元素D、G的名称分别为: ________________。

(2)D的单质与C的气态氢化物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E、A的简单离子半径:______>______>______,B、C、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4)向D与E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中滴加过量烧碱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电子式表示F与C形成化合物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G的单质与高温水蒸气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部分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如图所示(虚线为金属元素与非金

属元素的分界线),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______________。

A.B只能得电子,不能失电子 B.原子半径Ge>Si

C.As可作半导体材料D.Po处于第六周期第VIA族

26、(12分)黄色超氧化钾(KO2)可作为宇宙飞船舱的氧源。某学习小组设计以下实

验探究KO2的性质,请回答相关问题:

I.探究KO2与水的反应:取少量KO2固体于试管中,滴加少量水快速产生气泡,将带

火星的木条靠近试管口木条复燃,滴加酚酞试液则先变红后褪色。

向褪色后溶液中滴加FeCl3溶液推测产生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 探究KO2与SO2的反应

(1)正确的操作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①打开K1通入N2 ,排尽装置内原气体后关闭②拆卸装置至实验完成

③检查装置气密性,然后装入药品④打开分液漏斗活塞K2

(2)检查上述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装置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上述装置验证“KO2与SO2反应生成O2”还存在不足,你的改进措施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改进后再实验,待KO2完全反应后,将装置C中固体加水溶解,配成50.00mL 溶液,等分为M、N两份。

①向M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将沉淀过滤、____、

____,称重为2.33g。

②将N溶液移入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用0.40mol/L酸性KMnO4溶液滴

定,终点时消耗酸性KMnO4溶液20.00mL。

③依据上述现象和数据,请写出该实验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7、(13分)磁性材料产业是21世纪各国竞相发展的高科技支柱产业之一,磁性材料广

泛用于电子信息、军事技术等领域。碳酸锰主要用于制备软磁铁氧体,工业上用氯化铵焙烧锰矿粉制备高纯度碳酸锰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锰矿粉的主要成分是MnCO3,还含少量Fe、Al、Ca、Mg等元素。

②相关金属M n+离子c(M n+) ═ 0.1mol? L -1形成M(OH) n沉淀的pH范围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焙烧”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浸出液“净化除杂”过程如下:①加入MnO2将Fe2+氧化为Fe3+;②____________ 将Al3+、Fe3+变为沉淀除去;③加入NH4F将____________离子沉淀除去。

写出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碳化结晶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碳化结晶过程中不能用碳酸铵溶液代替碳酸氢铵溶液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流程中能循环利用的物质除了氯化铵之外还有____________。

(5)测定碳酸锰产品的纯度。

称取0.5000 g碳酸锰产品于锥形瓶中,加25.00 mL磷酸,加热,碳酸锰全部转化

为[Mn(PO4)2]3-,冷却至室温。加水稀释至100 mL,滴加2~3滴指示剂,然后用浓度为0.2000 mol·L-1的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标准溶液滴定(反应为:[Mn(PO4)2]3- +Fe2+ ═Mn2+ +Fe3++2PO43-)。重复操作3次,记录数据如下表:

则产品的纯度=__________,若滴定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处产生了气泡,则测得的碳酸锰粗产品的纯度_______(填“偏高”“ 偏低”或“无影响”)。

28、(13分)烟气脱硫脱硝是环境治理的热点问题。

(1)氧化还原法脱硝:4NO(g)+4NH3(g)+O2(g)=4N2(g)+6H2O(g);ΔH=-1627.2kJ/mol 检验脱硝效果的重要指标是脱硝效率(脱硝

过程中单位时间内NO x浓度变化占烟气初始浓度

的百分比)。影响SCR系统脱硝效率的因素有很

多,根据下图判断提高脱硝效率的最佳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氨氮比一定时,随

温度的升高脱硝效率增大,其可能的原因是

(2)H2Y2-与Fe2+形成的络合物FeY2-可用于吸收烟气中的

NO。原理:FeY2-(aq)+NO(g)FeY2-(NO)(aq)ΔH<0

①将含NO的烟气以一定的流速通入起始温度为50 ℃的

FeY2-溶液中。NO吸收率随通入烟气的时间变化如图。时间

越长,NO吸收率越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生成的FeY2-(NO)(aq)可通过加入铁粉还原再生,其原

理为FeY2-(NO)(aq)+Fe+H2O→FeY2-(aq)+Fe(OH)2+NH3(未配平)。若吸收液再生消耗14 g铁粉,则所吸收的烟气中含有NO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3)以连二硫酸盐 (S2O42-)为媒介,使用间接电化学法也可处理NO,装置如图所示:

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4) KMnO4/CaCO3浆液可协同脱硫,在

反应中MnO4-被还原为MnO42-。

①KMnO4脱硫(SO2)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加入CaCO3的作用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利用NaClO2/H2O2酸性复合吸收剂

可同时对NO、SO2进行氧化得到硝酸和硫酸而除去。在温度

一定时,溶液pH对脱硫脱硝的影响如图所示:

图中SO2的去除率随pH的增大而增大,而NO的去除率在

pH>5.5时反而减小,请解释二者去除率不同的可能原因是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辽宁师大附中2020届高三年级第二次考试

化学答案

一、二选择题:(共54分)

1、D

2、C.

3、A.

4、C

5、C

6、B

7、C

8、B

9、D 10、D

11、C 12、A.13、D 14、B 15、A

16、B 17、A 18、A

19、D 20、B 21、B 22、C 23、B 24、C

三、综合题:(共46分)

25、(8分)

(1)氯铁(2)Cl2+H2S=2HCl+S↓(3)S2-O2-Al3+HClO4>H2SO4>H3PO4(4)Al3++4OH-===AlO2-+2H2O;(5) (6)3Fe+4H2O== Fe3O4+4H2 (7)A

26、(12分)

I.产生红褐色沉淀和气体(2分)

II. (1)③①④①②或③④①②(2分)(2)装置末端连接一导管插入水中,微热A,末端有气泡,冷却后回流一段水柱保持不变(2分)(3)H2SO4 + Na2SO3=Na2SO4 + H2O + SO2↑(1分)(4)在B、C之间连接一个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或者将B装置中的饱和NaHSO3溶液替换为浓硫酸)(2分) (5)洗涤干燥(1分)锥形瓶(1分)6KO2+3SO2=

2K2SO3+K2SO4+4O2 (2分)

27、(13分)

(1)MnCO3+2NH4Cl MnCl2+2NH3↑+CO2↑+H2O(2分)

(2)调节溶液的pH(1分)Ca2+、Mg2+(1分)MnO2+2Fe2++4H+═Mn2++2Fe3++2H2O (2分)(3)Mn2++2HCO3-MnCO3+CO2↑+H2O (2分)(4)碳酸根离子水解程度大,碳酸铵溶液中c(OH-)较大,易产生Mn(OH)2沉淀(1分)CO2(1分)

(5)92.00% (2分)偏低(1分)

28、(13分)

(1)温度400o C,氨氮物质的量比为1 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 (1分)

(2)①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不利于NO的吸收;随着反应进行,FeY2-浓度降低 (2分) ②0.1 mol (1分)

(3)2S+4H++2e?= S2+2H2O (1分)

①2MnO4-+ SO2 +2H2O == 2MnO42-+ SO42-+ 4H+(2分)

②消耗反应(脱硫)过程中生成的H+,有利于反应正向进行(2分)

随着pH增大酸性SO2易被碱液吸收;pH增大NO的还原性降低或H2O2和NaClO2氧化性减弱,不能将NO氧化为硝酸(2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