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必修一思想政治第一课

高一必修一思想政治第一课

高一必修一思想政治第一课
高一必修一思想政治第一课

高一必修一思想政治

第1课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专题导学

一、学法指导

1.本课从学生具有一定生活体验的“钱”入手,是全书的开篇,起着引领和导入作用,必须高度重视。首先,从日常生活体验中感悟经济道理,透过经济现象把握经济规律是经济学科的核心能力之一,是培养学科思想的重要环节;而第一堂课能否在这方面有所突破至关重要。其次,商品、货币是现代市场经济非常活跃而不可或缺的要素,是深刻认识各种经济现象、进行后续学习的基础。

2.逻辑顺序

(1)货币的本质:商品和货币密切联系──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为了克服物物交换的困难必然出现一般等价物──金银固定充当等价物就是货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2)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的一个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用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商品价格──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功能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3)纸币: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具有许多优点──纸币是由国家或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纸币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二、重难点分析

1.什么是商品?它具有哪两个条件?什么是货币?它的本质是什么?货币和商品之间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1)商品就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它具有两个条件:其一,它必须是劳动产品;其二,必须用于交换。

(2)货币就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3)商品和货币的关系:第一,货币和商品的区别是:商品出现在前,货币出现在后;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货币具有五种职能,一般商品不具有上述货币各种特征。第二,货币与商品的联系表现在:二者都是商品,都具有价值;货币能衡量商品价值的大小,是商品进行交换的媒介;二者在实质上都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2.什么是价值?价值与商品有何联系?在货币出现前后,商品的价值分别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1)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价值是商品的共有属性(一切商品都有价值)和特有属性(只有商品才有价值)。

(3)在货币出现之前,商品的价值是通过交换由另外一种商品来表现的;而在货币出现之后,商品的价值则是通过交换,由一定数量的金、银货币来表现的。

3.劳动产品如果不用于交换, 是不是商品?有没有价值?

(1)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劳动产品虽然经过了人类劳动,但它不用于交换,所以不是商品。

(2)不是商品的劳动产品没有价值。其一,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人类劳动。既然不是商品,就谈不上价值。其二,劳动产品只有作为商品用于交换,有差别的人类劳动才有必要化作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比较其大小,商品才有了价值。(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同样可以满足人的某方面需要,但这只是它的有用性或说使用价值, 而并非价值)

结论:价值是商品的共有属性(一切商品都有价值)和特有属性(只有商品才有价值)4.金、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成为货币后,与商品是什么关系?

(1)金银成为货币后,仍然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所以依然是一种商品。有其有用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2)但金银成为货币后,与以往的金银和普通意义上的金银有所不同,与其他普通商品也不一样:它固定地充当了一般等价物,用它可以表现其它一切商品的价值,用它可以直接和其它一切商品相交换。

5.货币的职能

(1)两种基本职能

①货币具有价值尺度的基本职能

含义:用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原因:货币本身是商品,具有价值。

货币单位:如人民币、美元、欧元的“元”、英镑的“镑”等。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商品的价格。价格与价值的关系: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价格与价值的关系: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②流通手段

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流通手段。

(2)一般职能:

①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保存起来(应为足值金属货币)。

②支付手段:赊购赊销中支付债务,或支付地租、利息、税款、工资等。

③世界货币:购买外国商品,支付国际收支差额、在国家之间转移财富。

6.纸币

(1)纸币的产生:金银条块→富商打上印记的金银条块→铸币→纸币

(2)纸币的含义: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价值符号

(3)纸币的职能: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4)纸币的优点:成本低;防流失;易保管、贮藏、运输

(5)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同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而同流通速度成反比。

7.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对比

三、演练广场

1.商店里某品牌某型号的电冰箱标价是1850元,这1850元是()

①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②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③观念形态的货币④现实的货币⑤电冰箱的价格

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①②③ D.①④⑤

2.2009年6月1日《市场报》发布致富信息称:农民若种丰收2号西瓜,中秋节至国庆节即可上市,时逢西瓜短缺空档,商品价格较高,市场售价可达0.9元/公斤左右。据此回答:如果1公斤西瓜=0.9元是等价交换,对这一公式的理解错误的是()A.它表明任何商品的价值都要通过货币来表现

B.它表明商品价值是不能自我表现出来的

C.0.9元是一公斤西瓜的货币表现

D.它表明西瓜的价格与价值相符合

3.关于商品和货币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商品和货币是一对孪生兄弟②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③货币是一个历史范畴,商品是一个永恒的概念④先有商品后才有货币⑤货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A.①③⑤ B.①②⑤ C.②④⑤ D.②③⑤

4.2005年高考前夕,与补脑、健脑、增智等保健品市场的平淡相比,哈尔滨的“氧气”市场却很活跃。哈尔滨考生兴起“补氧”潮。材料中的“氧气”()A.是商品,因为它是有用物品

B.不是商品,因为它是自然界中存在的

C.是商品,因为它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D.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经过劳动

5.货币产生后商品交换表现为商品流通,用公式表示就是“商品—货币—商品”,这一公式表明,在商品流通条件下()

A.买和卖两种行为是同时进行的

B.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工具和手段

C.商品价值的大小是由货币来衡量的

D.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是价格

6.“卖得鲜鱼百二钱,籴粮炊饭放归船。拔来湿苇难烧着,晒在垂杨古岸边。”读郑板桥的《渔家》,回答:“拔来湿苇难烧着”中的“芦苇()

A.不是商品,因为烧不着

B.是商品,因为它是劳动产品

C.不是商品,因为没用于交换

D.不是商品,因为它是诗人的私有财产

7.下列对劣质奶粉说法正确的是()

A.是商品,因为它有价值

B.是商品,因为它有使用价值

C.不应成为商品,因为它不具有应有的使用价值

D.不是商品,因为它不是劳动产品

8.小明家购买了某品牌电冰箱,花去了1850元,这1850元是:①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②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③观念形态的货币④现实的货币⑤电冰箱的价格 ( )

A.①②⑤B.②③⑤C.①②③ D.①④⑤

9.不同商品之所以可以按一定的量的比例进行交换,是因为所有商品()

A.都是具体劳动的结果 B.都具有相等的使用价值

C.都凝结着一般人类劳动 D.都是脑力劳动的结果

10.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黄金(货币)表现出来的价格会随商品价值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在供求平衡的条件下,严格地讲,下列提法正确的是()A.价值减少,价格一定下跌

B.价值增加,价格可以下跌

C.价值减少,价格可以下跌

D.价值减少,价格可以不变

11.关于商品和货币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商品和货币是一对孪生兄弟②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③货币是一个历史范畴,商品是一个永恒的概念④先有商品后才有货币⑤货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A.①③⑤B.①②⑤C.②④⑤D.②③⑤

12.下列关于货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金银天然是货币

B.充当一般等价物的金银是货币

C.货币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D.货币是价值的符号

13.马克思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这说明()

A.金银是商品交换历史过程的产物

B.作为一般等价物,金银和贝壳的本质是不同的

C.金银最适宜充当一般等价物

D.金银不是唯一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14.货币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与它出现之前的一般等价物的区别是()A.以前的是商品,现在的不是商品

B.以前的是不固定的,现在的是固定的

C.以前的是固定的,现在的是不固定的

D.以前的体现人与人的关系,现在的则不体现

15.下列经济现象中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的是()

A.一件衣服标价2000元

B.把2000元借给朋友

C.工厂支付给工人2000元工资

D.用2000元买回一台彩电

16.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E- business)、电子银行(E- banking)、电子政务(E- government)正在走进我们的生活。许多北京人购物和旅行时经常使用信用卡.信用卡作为电子货币的一种,在使用过程中执行的货币职能有()

A.一般等价物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17.在商品经济中货币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常常是人们关心的热门话题。下列对货币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B.为了保证“钱要值钱”,市场上流通的货币越少越好

C.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时,只需要观念中的货币

D.货币与纸币没有本质区别

18.关于纸币、货币、一般等价物三者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纸币是货币的符号,能代替货币执行各种职能

B.纸币、货币与一般等价物都具有流通手段的职能

C.纸币、货币与一般等价物没有本质区别

D.纸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

19.我们要做到不在人民币上乱写乱画,不揉搓、毁坏人民币,这是因为 ( ) A.乱写乱画的人民币就不值钱了

B.揉搓后的人民币不能用来购买东西

C.人民币是我国合法的货币之一

D.爱护人民币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

20.《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禁止伪造、变卖人民币”。印制假币者必受到法律严惩。因为()

A.纸币仅是货币符号,本身没有价值

B.纸币是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

C.印制假币会造成通货膨胀

D.印制假币严重危害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参考答案:

1.B 2.A 3.C 4.C 5.BCD

6.C 7.C 8.D 9.C 10.BCD

11.C 12.C 13.C 14.B 15.D

16.BD 17.C 18.B 19.D 20.D

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一重要知识点

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一重要知识点 【一】 1、影响价格的因素如气候、时间、地域、生产等,甚至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也能对价格产生影响,但这些因素对价格的影响都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2、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 当供不应求时,商品短缺,购买者争相购买,销售者趁机提价,买方不得不接受较高的价格以满足自身的需要,于是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这就是卖方市场。 当供过于求时,商品过剩,销售者竞相出售,购买者持币待购,卖方不得不以较低的价格处理他们过剩的存货,于是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这说是买方市场。 供求影响价格 (1)供不应求——抢购——价格上涨——形成卖方市场(卖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2)供过于求——滞销——价格下跌——形成买方市场(买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3、价值决定价格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4、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不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

(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 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水准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时间。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于每个商品生产者来说,具有十分重要 的意义。用高于或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的商品,都只能按社会 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出售。所以,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 劳动时间的,处于有利的地位;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则处于不利 的地位。 赚钱: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赔钱: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 【二】 1、企业的含义: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 济的细胞。它是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 或服务的经济组织。 在我国,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以及混合所有制企业并存,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其中,国有企业在我国 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2、企业组织形式: (1)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 (2)公司制具有独立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制度和科学管理结构等 优点。 (3)在我国,除公司外,还存有大量的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 3、(1)公司,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共同出资,并由股份 形式构成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股东不得少于两人) (2)两种法定公司形式: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高中政治必修一必记重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1、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 2、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其他职能: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 3、纸币的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纸币的流通规律: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为限度。若纸币的发行量超过这个限度,则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若纸币的发行量少于这个限度,则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4、常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 5、外汇的含义: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汇率的含义: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的兑换比率 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1、影响价格的因素: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降 2、价值决定价格: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正比 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 3、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4、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一般说来,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2)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3)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将增加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4)在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会引起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随之增加 5、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调节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1、商品 ①含义②必须具备的条件: ③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2、①货币产生②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本质)是商品。 原因:产生:它本身是一种商品,作用:它同一般等价物一样,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③货币的职能: 4、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不平衡引起的①通货膨胀②通货紧缩 ①实质:供小于求,表现:物价上涨,纸币贬值。影响: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购买力下降,生活水平下降,商品销售困难,经济秩序混乱。 ②实质:供大于求,表现:物价下降,纸币升值。影响;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民有好处,但长时间大范围下降会影响企业生产与投资积极性,使经济萧条,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导致市场消费不振,对经济长远发展,人民长远利益不利。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 1、影响价格的因素: ①影响价格的因素: 2、供求影响价格。 ①供不应求,价格升高。 A、卖方市场:含义,由卖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B、表现:由于供不应求,卖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即使提高价格,也能把商品卖出。 ②供过于求,价格降低。 A、买方市场,是由买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B、表现;由于供过于求,买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价格通常趋于下降。 3、价值决定价格: (1)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①A、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B、商品价格的高低,因为它们所含价值量不同。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商品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 ①价值量的决定因素:不能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的需时间。 B、个别劳动时间即商品生产者个人生产某种商品所用的时间。 ②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商品耗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多,其价值量越大,反之越小。 (3)①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最新整理最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复习提纲(知识点概括版)汇总

思想政治必修1 经济生活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商品的含义 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就是商品 商品的属性 1、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2、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1、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2、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货币的本质 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 货币的职能 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 纸币的含义 当今,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信用卡、支票和外汇 信用卡的含义 信用卡是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信用卡的优点 使用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借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使用,简化首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支票的含义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 外汇的含义 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 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 生活安定、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稳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影响价格的因素 影响价格的因素 供求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 供不应求,价格提升。供过于求,价格下降。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在我国,支票主要分为 现金支票和转账支票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1、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 价交换,是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2、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价格变动的影响 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 1、一般说来,当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价格下降时, 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往往不会导 致消费者对其需求急剧减少。高档耐用品价格的大幅下降,则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 的迅速增加。 3、消费者对于既定商品的需求,不仅受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而且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 的影响。(然后答替代品和互补品) 价格变动对生产的需求 1、调节产量 2、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3、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消费及其类型 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1、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2、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影响 3、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联系 4、消费者的心理 5、物价总水平 6、经济发展水平是根本因素 消费的类型 消费包括钱货两清的消费(一旦交易完成,商品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即由买主自己享有)和贷款消费。按照消费目的,生活消费可以分成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消费心理及其特点、评价 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特点:人们跟风、随大流的心理,往往能够引发对某类商品或某 风格商品的追求,并形成流行趋势。评价:消费是否应该从众,要进行具体分析。盲目 从众是不可取的。合理健康的从众心理,可以带动一个产业的发展,否则是有害的。 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特点:有些人消费喜欢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效果。评价: 有时可以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但展示个性要考虑社会认可,还要考虑代价。为 了显示与众不同而过分标新立异是不值得提倡的。 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特点:个别同学受攀比心理影响,饮食消费向广告看齐,服装消 费向名牌看齐,人情消费向成人看齐。评价:这种消费心理是不健康的。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课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章教案 湛江师范学院思政张森 第一章神奇的货币 全章概述 本章从学生最熟悉的商品、货币入手,让学生初步认识货币的产生、本质、基本职能、纸币、信用工具、外汇等经济现象及相关经济知识。让学生通过感受生活提高认识、分析经济现象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注意学习和领会政治学研究问题的思想和方法,这对今后的学习是十分重要和有益的。 本章可分为2个框题: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二、信用工具和外汇。 新课标要求:分析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及其基本职能;解释几种常见的信用工具的用途;理解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 新课程学习 1.1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货币的本质、基本职能、价格、纸币等概念。 2、理解货币产生的必然性、两种基本职能的原因与区别、商品流通的含义、纸币与货币的关系、纸币发行规律。 3、运用货币知识说明如何正确对待金钱。

(二)能力目标 1、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学会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2、用纸币知识认识假币的违法性,提高辨别假币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树立正确地金钱观,正确地认识金钱、使用金钱。 【教学重点】理解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纸币。 【教学难点】纸币。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本框题是经济生活的入口课,涉及的新概念、新原理较多,知识容量较大,学生理解起来有比较大的难度,建议用2课时时间学习。【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回顾、讨论,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等活动都离不开金钱,提出问题:金钱就是经济学中的货币,本节课将从货币的产生与本质、货币的职能、纸币等方面去了解货币,从而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学生活动:通过教师引导,回忆生活活动,感知生活离不开金钱,从而引发探究欲望和兴趣。 (二)进行新课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货币的本质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仔细阅读第一段,同时提出问题:要了解货币,首先要了解商品。 (1)、商品及其价值

(完整word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一课知识点超全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商品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a (1)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商品的本质属性是价值。 (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关系①统一: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②对立:任何人都不能同时拥有两个属性。商品生产者和购买者不可兼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生产者想要实现商品的价值,就必须把商品的使用价值让渡给购买者,而购买者为了得到使用价值,必须让渡商品的价值。)◎货币的含义、本质及基本职能b (1)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本质:一般等价物 (3) 、 ①价值尺度货币所具有的表现的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叫做价值尺 度。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 表现,是价值的体现和反应。注意:观念上的货币。 ②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 交换,叫做商品流通。其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W–G–W)。注意:实际 现实的货币。(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 变化既重要又困难,是商品惊险的跳跃,商品生产者只有把商品卖出去,并且 卖出好价钱,才能生存和发展,想要达到这个目的,商品生产者就要为购买者 着想,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货币实行支付手段职能是随着商品赊账买卖的产生而出现的。在赊销赊购中,货币被用来偿还债务。后来,它又被用来支付地租、利息、税款、工资等。) ◎纸币的发行规律b (1)优点:制作成本低,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就称为商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统一体。 3、价值的含义: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4、货币的本质: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3、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具有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两大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观念货币):①含义: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②价格:用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示出来的商品价值。价值决定价格,价格体现价值。 (2)流通手段(现实货币):①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②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公式:货币—商品—货币 (3)货币的其他三种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4、金属货币与纸币: (1)纸币的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2)纸币的本质:纸币只是价值符号,本身没有价值,国家强制方能使用。 (3)纸币的发行:纸币的发行量等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W价格水平×待售W数量/G流通速度) 5、通货膨胀: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 6、通货紧缩: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的现象。 信用卡、支票和外汇 1、结算方式:现金结算,转账结算。 2、信用卡功能: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简捷、安全、方便等优点) 3、外汇和汇率: (1)外汇的含义: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汇率的含义: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3)汇率的波动及影响(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保存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稳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影响价格的因素 1、影响价格的因素:(1)供求影响价格:①供不应求,价格升高。②供过于求,价格降低。(2)价值决定价格。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的需时间。 2、劳动生产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 3、价值规律的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4、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5、价值规律的作用: A.调节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社会生产各部门的分配(原因:供求与价格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结果:使资源在社会各部门之间实现优化配置) B.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原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结果:使企业部实现优化配置) C.导致商品生产的优胜劣汰。(原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结果:使资源在企业之间实现优化配置,总之,即有利于资源优化,合理,高效配置) 价格变动的影响 1、对生活的影响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一课知识点总结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一课知识点总结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一课知识点总结》的内容,具体内容:高一政治是经济常识部分,内容相对比较简单,但是内容比较散和杂,需要同学们对这部分知识点进行总结,这样同学们学习和复习时才比较方便。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关于的相关资料,供您阅读。... 高一政治是经济常识部分,内容相对比较简单,但是内容比较散和杂,需要同学们对这部分知识点进行总结,这样同学们学习和复习时才比较方便。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关于的相关资料,供您阅读。 1、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使用价值概念: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注意:有使用价值不一定是商品,商品必须有使用价值。) (2)商品的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注意: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交换,是因为都耗费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3)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是商品,没有价值的东西也不是商品。任何人不能同时兼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销售者是为了实现商品的价值。

(二)货币的本质。 1、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货币的含义和本质: (1)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的商品。 (2)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一般等价物:能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商品。)了解 3、货币的职能 (1)两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 A、价值尺度职能 (1)含义:就是以货币作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职能。 (原因:货币之所以能成为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也是商品,也有价值。) (2)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所谓价格是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在其他因素不变情况下,商品价格与价值成正比。 (3)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是观念上的货币,不需要现实货币。 B、流通手段: (1)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 (2)要注意流通手段与商品流通的区别。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流通手段强调的是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商品流通强调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复习提纲PDF.pdf

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商品 ①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②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例如:废品是商品。假冒伪劣产品不是商品。 国家重视产品质量食品,安全的原因:商品是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就不能形成价值。 2、货币的含义及本质 ①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所以说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②本质:一般等价物(货币在一定意义上是财富象征的原因) 3、货币的职能 ①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原因:货币本身是商品有价值,通过其表现价格只需观念上的货币。 流通手段形式:现实的货币 ②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支付地租,利息,税款,工资)、世界货币 4、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 ①其内容是: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次数成反比 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 ②其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货币流通次数货币流通次数 商品生产者使商品能卖出好价钱的措施:商品生产者要为购买者着想,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5、纸币 ①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国家能决定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或者纸币代表的价值) ③限度:发行量要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过多易导致通货膨胀(物价总水平上升),过少易导致通货紧缩(物价总水平下跌) 二、信用工具和外汇 现金结算:用纸币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 1、结算方式 转账结算:通过银行转账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 2、常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 ①信用卡(含义: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功能:存款,取款,借款,消费,结算,查询。优点:减少现金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②支票(含义: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种类: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 3、外汇含义: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4、汇率:又称汇价,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外币升值;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外币贬值)

高一思想政治必修一知识要点(第一课—第三课)

高一思想政治必修一知识要点(第一课—第三课)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一、商品和货币 (一)商品 1、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1)使用价值含义: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注意:有使用价值不一定有价值,例如母亲亲手为儿女织的毛衣,它没有用于交换、就不是商品; 而商品必须有使用价值。 (2)商品的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注意: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交换,是因为都耗费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3)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是商品,没有价值的东西也不是商品。任何人不能同时兼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而销售者是为了实现商品的价值。 3、商品和非商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一旦退出流通领域,就不再是商品;如果再次进入流通领域,就又成为商品。 (二)货币的本质 1、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货币的含义和本质: (1)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一般等价物:能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商品。) 3、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是货币本质的体现。 ★(1)两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 A、价值尺度职能 ①含义:就是以货币作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职能。 (原因:货币之所以能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是因为货币也是商品,也有价值。) ②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价格的含义: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与价值成正比。 ③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是观念上的货币,不需要现实货币。 B、流通手段: ①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 ②要注意流通手段与商品流通的区别。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商品流通强调的是商品如何交换,而流通手段强调的是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 ③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 (2)货币在发展过程中又有了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 4、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计算公式。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的价格总额(即待售商品的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这表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例,而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例。)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一、货币的产生 1、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①使用价值概念: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注意:有使用价值不一定是商品,商品必须有使用价值。)②商品的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注意: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交换,是因为都耗费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③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是商品,没有价值的东西也不是商品。任何人不能同时兼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销售者是为了实现商品的价值。 二、货币的本质 1、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货币的含义和本质:①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的商品。②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能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商品。) 3、货币的职能①两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a、价值尺度职能(1)含义:就是以货币作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职能。(原因:货币之所以能成为价值尺度,是

因为货币也是商品,也有价值。)(2)价格与价值的关系:所谓价格是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在其他因素不变情况下,商品价格与价值成正比。(3)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是观念上的货币,不需要现实货币。b、流通手段:(1)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2)要注意流通手段与商品流通的区别。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流通手段强调的是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商品流通强调的是商品如何交换。(3)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②货币在发展过程中又有了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 4、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计算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的价格总额(即待售商品的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这表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例,而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例。) 5、纸币的产生和发展:①纸币是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而产生的。②纸币的含义:它必须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注意: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它只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这里需要强调两点:一是由国家或特定地区发行的。 二是国家强制使用的。纸币没有价值,之所以能代替货币行使流通手段,最主要原因就在于国家的强制力。)

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

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1、商品的含义与基本属性: ①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②必须具备的条件: A、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不一定是商品。 B、必须用于交换,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不是商品,交换是商品的基本特征。 C、商品一定离不开流通领域,一旦进入消费领域就成为消费品,不再是商品。 ③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自然属性——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社会属性——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注:1、劳动产品不一定有价值,因为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 2、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因为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 3、有价值的物品一般有使用价值 ☆两者关系:对立统一 统一:同时存在商品中,商品是两者的统一体。对立:任何人都不能同时拥有两个属性。2、货币产生:偶然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货 币产生。 3、货币的含义、本质和基本职能: ①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 ②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 ③货币的基本职能: A、价值尺度:货币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货币能够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是商品,有价值。只需观念上的货币。 B、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只需现实货币。 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公式:商品——货币——商品 4、货币的其它职能: (1)贮藏手段,足值的货币(必须是金、银) (2)支付手段(地租、利息、税款、工资),交钱与交换时间不同。 (3)世界货币,货币具有在世界市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国际间结算) 5、价格的含义: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价值,叫价格。 6、纸币的含义、产生原因、优点及发行规律: ①纸币的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②产生原因:金属铸币在流通中会磨损,纸币是在铸币的基础上产生的。 ③优点: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运输,避免铸币在流通中磨损。

【范文】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一课知识点汇总(人教版)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一课知识点 汇总(人教版)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 价值的含义: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使用价值的含义: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两者关系: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价值离不开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使用价值也离不开价值,否则就不是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不能同时拥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生产者为实现价值必须让渡使用价值,消费者为得到使用价值必须支付价值。 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目的是为了克服物物直接交换所遇到的困难。货币的产生经历了四个阶段:①偶然的物物交换阶段;②扩大的物物交换阶段;③一般等价物的产生阶段;④货币的产生阶段:在众多的商品中,金和银因具有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带、久藏不坏、质地均匀、容易分割等天然属性,因而最适宜充当一般等价物。于是贵金属用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这便标

志着货币正式产生。 货币的本质: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仍然是一般等价物。 3、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具有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两大基本职能。 价值尺度:①含义:指货币作为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②价格:用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示出来的商品价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决定价格,价格反映价值。 ③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流通手段:①含义: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②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公式:w--G――w’ ③需要现实中的货币。 货币的其他三种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 4、金属货币与纸币: 纸币的含义: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纸币的本质:纸币只是价值符号,本身没有价值,国家强制方能使用。 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纸币的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

最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教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教案(全册) 课题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课时 1 课型新授课 教学理解货币的其基本职能依据:高考常考点,从实际上来说, 重点现实生活中方方面面都离不开货币, 不了解的货币的职能,就不能真正懂 得货币,就无法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 需要 教学货币的本质和纸币的含义依据:货币的产生本身就是一个很复杂的 难点问题,并且纸币代替金银成为价值符号这 一知识点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较困难, 1. 知识目标:理由:学习本框, 牢记:学生能透过现象 商品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货币的本质;看本质,从而为其 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的基本职能;更好地参与经济 纸币的含义及其优点,纸币的发行规律;生活,正确认识经学习 2. 能力目标:济现象;同时也能目标初步培养透过现象看商品货币本质的能力,提高正确判为其学习后续知断、识别有关商品与货币的经济现象的能力;识乃至整本教材 打下良好基础。 教具多媒体课件、教材、练习册 教学教学内容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设计意图时间环节 课前抽查背诵 1.检查抽背诵 1. 认真背知识点强化记忆 3 分钟三分商品的含义及其查情况 2. 接受抽查检验考纲规定 钟基本属性,货币的 2. 评价总结抽的知识点本质;查结果 货币的基本职能; 纸币的含义及其 优点,纸币的发行

规律; 承接 1.核对自主学习 1. 巡视检查学 1. 学生自己展示验收学生 5 分钟结果中练习册的知识生完成情况,进预习习题完成情自主学习 环节点和例题答案行及时评价。况。的结果并 2.小组同学或同 2. 补充相应知 2. 其余学生互相加强记忆 桌检查识记情况识。补充并学生对所 3. 解决学生的展示习题进行评 问题,并达成共价。 识。 3. 提出质疑,相 互解答。 做议 1. 理解商品的含 1. 展示课件的 1. 学生根据课件 1. 通过丰20 分讲评义及其基本属性材料、事例和问上的问题,完成富多媒钟 环节 2. 了解货币产生题,让学生进行对材料的分析、体、材料的历史必然性思考总结和整理等展示, 3. 并从中理解货 2. 通过材料和 2. 牢记给学生直 币的本质事例进行知识商品的含义及其观的感 4. 理解货币的基点讲解基本属性,货币受,增强 本职能,并知道货 3. 指出书本中的本质;学生思考 币的其它职能;要求背的知识货币的基本职的主动 5. 理解纸币的含点能,货币的基本性。 义及其优点,知道 4. 评价总结学职能;纸币的含 2. 完成能 纸币的发行规律;生所答,并补义及其优点,纸力目标 充。币的发行规律; 3. 训练学 3. 学生以小组或生整合分 同桌为单位讨论析文本的 并总结老师提出能力。 的问题 4. 书上记录相关 补充知识点。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一课笔记归纳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一课笔记归纳 1、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此概念是历史范畴,而非永恒范畴。 2、货币和商品比较,货币出现得晚。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3、交换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1物物交换:商品——商品 2商品——大家都乐意接受的商品一般等价物——商品 一般等价物:它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各种商品进行交换的媒介。 3商品——货币——商品 4、货币的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5、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 6、货币的基本职能 1含义:是货币本质的体现,指货币在人们的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2两种基本职能: A价值尺度——观念中的货币价格: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 B流通手段——现实中的货币 7、商品流通: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公式:商品——货币——商品 8、纸币发行是不是越多越好?不是。 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 纸币是国家规定的货币符号,如果滥发纸币,会导致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 纸币也不是越少越好,如果纸币发行量小于所需的货币量,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9、在核算一定时期的各项经济收支往来时,人们通常使用的两种结算方式:现金结算;转帐结算 10、信用工具分类:

1信用卡: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信用卡的特点:信用卡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2支票: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A分类:现金支票和转帐支票 B共同点:不准流通转让。 11、外汇 1含义: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外币对人民币的汇率升高——人民币贬值 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少的人民币——外币对人民币的汇率降低——人民币升值 12、人民币稳定的意义: 保持人民币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稳定,对实现扩大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掌握规律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编写规律,高中政治课程也不例外。如果掌握了该门学科的编写规律,也就能悟出其学习规律。高中政治课的编写的规律大致是主题的介绍,意义的讲解,然后提出要求这三大部分。当教师引导学生把握了教材的编排结构与规律后,学生就能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的结构与规律,而不至于只知道一节课的内容,却不知道这节课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从根本上解决学生不会学习的问题。 抓住内涵 学习政治课,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学政治重在学习观点,树立起正确学习政治的意识后,就会有意识地思考,当前这堂课学到的观点是什么?而对于每一个观点,不能光了解观点的表面,还要理解其内涵。 学会变通 高中学生在学生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个通病,就是不会变通,有些学生认为,教材好学,题目难做,所以,学生在学习政治课的同时,一定要学会变通。老师在出卷时,不

统编教材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课知识点总结、重难点剖析、例题解析

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知识图解]

[重要概念剖析]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知识拓展] (1)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决定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2)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经济基础 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映经济基础,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

①在原始社会,按照血缘关系结成的氏族是原始人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在氏族制度中,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集体事务。到了原始社会末期,一些近亲的氏族构成部落,有的部落联合起来组成部落联盟。在氏族制度下,没有人压迫人的现象。 ②氏族制度是与当时低下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 (3)私有制的确立 ①生产力的发展,氏族为单位的共同劳动被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代替,生产资料由氏族公有转归家庭私有。②土地变成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 ③贫富分化加剧,氏族成员地位越来越不平等,原始社会 逐渐解体。 2.奴隶社会 (1)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过程 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确立,贫富分化加剧,氏族成员的地位越来越不平等,逐渐形成两大地位不同的集团——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 ②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奴隶主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建立了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奴隶制国家产生。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2)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特点 ①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 ②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 ③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提示] 因为原始社会的公有制是一种低水平的公有制,当时人们的工具极其简陋,获得的食物很少,于是不得不实行公有和共有,以便大家都有吃的,都能勉强生存下来,共同对付生存困难。而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的生产工具进步了,获得的食物多了,有了剩余,一些部落首领利用自己的权力将剩余产品据为己有,于是产生了私有财产和私有制,可见,私有财产和私有制的出现是生产力进步的必然结果,是历史的进步。 [相关链接] 阶级是指在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中,由于与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而形成了不同或对立的经济利益关系的社会集团。占有生产资料的社会集团是生产体系中的统治阶级,处于依附或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社会集团是生产体系中的被统治阶级。同时,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在政治上与思想文化上也占统治地位。

高一必修一思想政治第一课

高一必修一思想政治 第1课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专题导学 一、学法指导 1.本课从学生具有一定生活体验的“钱”入手,是全书的开篇,起着引领和导入作用,必须高度重视。首先,从日常生活体验中感悟经济道理,透过经济现象把握经济规律是经济学科的核心能力之一,是培养学科思想的重要环节;而第一堂课能否在这方面有所突破至关重要。其次,商品、货币是现代市场经济非常活跃而不可或缺的要素,是深刻认识各种经济现象、进行后续学习的基础。 2.逻辑顺序 (1)货币的本质:商品和货币密切联系──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为了克服物物交换的困难必然出现一般等价物──金银固定充当等价物就是货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2)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的一个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用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商品价格──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功能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3)纸币: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具有许多优点──纸币是由国家或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纸币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二、重难点分析 1.什么是商品?它具有哪两个条件?什么是货币?它的本质是什么?货币和商品之间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1)商品就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它具有两个条件:其一,它必须是劳动产品;其二,必须用于交换。 (2)货币就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3)商品和货币的关系:第一,货币和商品的区别是:商品出现在前,货币出现在后;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货币具有五种职能,一般商品不具有上述货币各种特征。第二,货币与商品的联系表现在:二者都是商品,都具有价值;货币能衡量商品价值的大小,是商品进行交换的媒介;二者在实质上都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2.什么是价值?价值与商品有何联系?在货币出现前后,商品的价值分别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1)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价值是商品的共有属性(一切商品都有价值)和特有属性(只有商品才有价值)。 (3)在货币出现之前,商品的价值是通过交换由另外一种商品来表现的;而在货币出现之后,商品的价值则是通过交换,由一定数量的金、银货币来表现的。 3.劳动产品如果不用于交换, 是不是商品?有没有价值? (1)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劳动产品虽然经过了人类劳动,但它不用于交换,所以不是商品。 (2)不是商品的劳动产品没有价值。其一,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人类劳动。既然不是商品,就谈不上价值。其二,劳动产品只有作为商品用于交换,有差别的人类劳动才有必要化作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比较其大小,商品才有了价值。(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同样可以满足人的某方面需要,但这只是它的有用性或说使用价值, 而并非价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