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语文第八册教材解读

小学语文第八册教材解读

小学语文第八册教材解读
小学语文第八册教材解读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册教材解读本组教材以“走近毛泽东”为专题,安排了四篇课文。先是两篇精读课文《七律长征》,一首中国革命的不朽之作,深刻表现了毛泽东的艺术风格和高昂气概。《开国大典》通过对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盛况的描写,展现了人民领袖、一代伟人的风貌。《青山处处埋忠骨》情感细腻、真挚,人文内涵丰富、感人至深。毛泽东那种常人的情感和不同常人的宽阔胸怀跃然纸上。《毛主席在花山》记叙了毛主席在花山村的三件事,体现的是毛主席热爱人民群众的高尚品质,深刻地表现出毛泽东既是伟人,也是普通群众。这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毛泽东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读后,让人深深地感到:毛泽东——他是杰出的诗人,也是慈爱的父亲,他和普通群众在一起。

走近毛泽东,让学生去感受他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是本组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然而,对学生而言,学习时会有居多的困难,加上本组是本册最后一组教材,处于总结和综合训练的地位,因此,教学时一定、是要尽量地收集与课文相关的材料,以帮助学生读懂课文;二是尽可能地帮助学生运用已获的知识和方法自读课文;三要把握理解的度,不要盲目地求深求透。

主要目标:

走近毛泽东,感受他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习场景描写和人物描写的一些基本方法。

教学建议:

25、七律长征

《七律长征》虽然仅有8行,56个字,但它记录的是内涵,却有着世界历史上罕见的沉重和深远。让学生透过这56个字与毛泽东一起回顾这段惊心动魄的历史,让学生懂得长征之“难”,悟到红军藐视困难、克服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并对学生进行扎实的语言训练这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教学时我们要突出单元主题,让学生从诗歌中感受毛泽东的艺术风格和高昂气概。还可以以《长征》这首诗为切入点,拓展毛泽东的其他诗词,如《清平乐六盘山》《沁园春雪》《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等,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作为诗人,他的诗,气势磅礴;作为革命家、军事家,他运筹帷幄,决胜利千里。课后还可以引导学生收集毛泽东的诗词、毛泽东的书法等。具体可以这样设计:

一、知诗人,解诗题,导入新课。

1、简介作者毛泽东

2、回顾学过的课文(主要是写红军长征中的故事)

3、简介长征的时代背景,可以结合资料袋了解。

二、读诗文,晓诗意,感悟语言

(一)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学生自由读诗文,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

2、按照学习提示自读自悟,同桌之间合作学习,然后进行交流。

这首诗描写了红军长征历经的千难万险,表现了红军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课文是怎样具体生动描写的呢?

(二)精读诗文,领悟意境。

结合你的课内外知识,你理解哪句诗的意思?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诗中哪个词表现出红军英勇无畏?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1、这样连绵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眼里像什么?

2、讨论:“腾”能否换成“流”?

3、如此磅礴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像?什么”

4、讨论“走”能否换成“跋”?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1、简单讲解巧渡金沙江的故事。

2、体会“暖”字表达的情感。

3、学习飞夺泸定桥的相关资料。

4、体会“寒”字表达的情感。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句诗写出了红军怎样的心情?从文中哪儿可以看出?

三、诵诗文,悟诗情,拓展提升。

播放《长征》歌曲,听歌后,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四、拓展思路,整合课外的诗词。

1、出示《清平乐六盘山》读这首诗,并感受诗词的魅力。

2、出示《沁园春雪》,感受此词的大气磅礴,读出自己的感受。

3、《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继续感受毛泽东的诗词特点。

26、《开国大典》

在这一课中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是本课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学时,可以从两方面来引导:一是从人民群众的表现中来感受。可以在体会人民群众激动、自豪感情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从中还可以感受到什么?”如“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三十万人民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这些句子反映了人民群众对领袖毛泽东的拥戴,同时也衬托出人民领袖的高大形象。二是抓住那些直接描写毛泽东言行的句子引导学生感受,如“毛主席在城楼上主席台前边,向前探着身子,不断地向群众挥手,不断地高呼‘人民万岁!’‘同志们万岁!’”引导学生联系在电视(电影)、图书中看到的毛泽东的形象,边读文中句子边想象,讨论:此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让学生在朗读和想象中感受到毛泽东的伟大形象。

对重点句的理解

1、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五星红旗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中国人民被帝国主义和反动派踩在脚下,没有独立、自由。现在五星红旗生气了了,代表中国人民推翻了反动统治,翻了身,站起来了。

2、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句话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

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他是人民群众心目中最敬爱的领袖,人们期盼他成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选举他为主席正合民意。所以当听到毛泽东当选为新中国的主席时全场热烈鼓掌。

3、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这是写人民群众看到人民解放军部队接受检阅时的举动,因为我们的军队是如此威风凛凛,纪律严明,坚强壮大,人民的国家有了钢铁长城,人民的幸福有了可靠的保障。这里用夸张的笔法表达了人们群众对子弟兵的无比信赖和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4、毛主席在城楼上主席台前边,向前探这身子,不断地向群众挥

手,不断地高呼“人民万岁!”“同志们万岁!”

这句话是写毛泽东面对人民群众高呼“毛主席万岁!”的回应。一方面说明毛泽东对人们的热爱,另一方面,这些动作和口号直接表现了毛泽东的伟大形象。

5、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这“光明”不仅是指灯笼火把照亮了北京城,而且象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成立,使北京城、使全国永远摆脱了黑暗统治,获得了光明。

27、青山处处埋英骨

本文通过细节描写来突出毛泽东鲜明的性格特点,展示他凡人的情怀和不同凡人的胸怀,这是本文在表现手法上的基本特点。课文一是通过对毛泽东动作、语言、神态的细致刻画来反映毛泽东的内心世界;二是通过心理描写来突出性格特点。本文对毛泽东的心理活动刻画的非常真实和细腻,正是通过这样的描写,把一个具有旷达的心胸和无私襟怀的毛泽东的形象展现在了读者的眼前。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不仅要让学生读好这些语句和语段,更应该让学生了解和学习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在引导学生体会人物思想感情的同时,要进一步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具体我们可以这样进行教学:

一、谈话导入

学习了前面的两篇课文,我们领略了毛泽东作为诗人和领袖的风采。不过,领袖也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伟人的内心,去感受作为普通人的毛泽东的情感世界。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课文,学习字词、

2、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通过初读课文,让学生初知课文大意,结合收集的资料简要谈谈抗美援朝战争和对毛岸英的了解,为深入学习课文做铺垫。)

三、再读课文

1、自渎课文,画出你深受感动的语句,多读几遍,仔细体会毛泽东的情感。

2、集体交流:谈感受,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1)“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桌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遍,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原封不动”,从四个“一“体会主席的悲痛。

接到长子毛岸英牺牲的电报,作为父亲的毛泽东他在想些什么?你能想象他当时的神态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2)“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这次怎么会?”

通过研读和多角度的引读,让学生走进毛泽东的内心世界,充分体会毛泽东的无比悲痛。

第八自然段

彭总司令要求将岸英的遗体运回祖国,这是对领袖的爱戴和体贴。而朝鲜首相金日成则要求将岸英遗体葬在朝鲜,这是对中国优秀儿女的崇敬。面对这两种抉择,毛主席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3)“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就让我见见遗体吧!”

从这些语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然而,这种想法很快就被打消了……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你是怎样理解毛主席的这些想法的?通过朗读体会主席矛盾的心理。

(5)“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文稿放在上面。”

从毛主席的这一连串的动作中,你能体会出什么?

“青山处处埋英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是什么意思?说说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6)“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看到泪水打湿了枕巾,你想到了什么?

四、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从以上的语句中我们体会到了毛主席常人的情感,超人的情怀,那么,这些语句在体现人物的情感世界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之处的呢?引导学生通过举例说明。

1、通过对毛泽东动作、语言、神态的细致刻画来反映毛泽东的内心世界。(如语言描写:主席情不自禁地“喃喃”地念着儿子的名字“岸英!岸英!”又如动作描写:“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遍,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还如神态描写:“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2、通过心理描写来突出性格特点。

“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体吧!”

五、总结全文

学完了课文,你对毛主席这一伟人是否有了新的认识?如果有兴趣,咱们在学完了这一单元之后可以办一张关于毛泽东的小报,其中设立一块就叫作“普通的伟人”。

28、毛主席在花山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善抓细节,通过细微之处来表现毛泽东关心普通群众的情怀是本文的一个特色。学习这篇课文,除了通过了解毛泽东在花山的三件事,体会毛泽东关心、热爱人民群众的高尚品质,激发学生对毛泽东的敬仰之情,另一个教学重点就是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抓住细节(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时,可以要重点指导学生对下列句子的理解。

1、“这回影响群众吃饭的,不能因为我们在这里工作,就影响群众的生活。”

这是毛泽东听了警卫员的报告后讲的话。毛泽东讲话的态度是严肃的,话语中“不能……就……”的句式,看出毛泽东人爱人民群众,关心人民群众的生活,吧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2、“注意,抽着烟盒群众说话是不礼貌的。说话态度要诚恳。”主席说。

这是毛泽东对警卫员说的话,提醒他要注意工作方法。从这两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毛泽东与群众的情谊,可以体会到毛泽东对警卫员的关心和教育。语气是那样的和蔼,态度是那样的诚恳。

3、“你想过没有?我们人民没有老百姓的支持,能有今天这个局面吗?我们吃的穿的,哪一样能离开群众的支持?全国的老百姓就是我们

胜利的可靠保证。放过来讲,我们进行的斗争,也正是为了全国的老百姓。这些道理你不是不明白。依我看,你是把我摆在特殊的位置上了。”

这是毛泽东说服警卫员去送茶的一段话,其中包括三个意思:一是进行革命战争必须依靠群众的支持;二是我们进行革命斗争也是为人民群众谋幸福;三是教育警卫员不要把他摆在“特殊的位置”上。这几句话表现了毛泽东依靠群众、关心群众,坚持和群众同甘共苦的崇高了品质。

4、一位老人细细端详着毛主席,说“这位首长,好像在哪儿见过。在哪儿呢?”

这句话意味深长,表面上是说毛泽东当时在花山,没有公开自己的身份,来辗米的老人对毛泽东似曾相识,但未完全确认眼前的首长就是毛主席。深层来讲,毛泽东的所言所行,和普通群众是那样的近、那样的亲,他就是一名普通群众,或者说是千千万万普通群众的一员,老人感到亲切,似曾相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