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三化学上册总复习专题练习

初三化学上册总复习专题练习

(化学复习专题)复习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学号:姓名:

1.家庭中的下列现象,属化学变化的是

A.晾干湿衣服B.弯曲电线 C.点燃煤气D.摔破玻璃杯

2.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B.抹在墙上的石灰浆逐渐变硬

C.冰受热熔化成水D.用木炭消除冰箱中的异味

3.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白磷自燃B.把干冰放入澄清石灰水中

C.菜刀水渍未干导致生锈D.浅蓝色的液氧变成无色的氧气

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夜幕降临,珠江两岸霓虹灯通电后发出美丽的亮光

B.“侯氏制碱法”用空气、水、食盐生产出纯碱和化肥

C.青铜受热熔化后浇涛成各种形状的工艺品 D.自来水通过蒸馏变成可饮用的瓶装蒸馏水5.下图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用玻璃刀裁玻璃B.镁带燃烧C.胆矾的研碎 D.水沸腾

6.城市自来水的净化过程可表示为:取水→沉降→过滤→吸附→消毒→配水。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取水B.过滤C.吸附D.消毒7.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化性质决定的是

A.用金刚石做玻璃刀的刀头B.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症

C.用石墨做铅笔芯写字D.用钨做电灯泡里的灯丝

8.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化学性质的是

A.铜制造电线B.活性炭吸附冰箱中的异味

C.氧气供给呼吸D.稀有气体作为霓虹灯的填充气

9.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A.用食醋除去热水瓶胆壁上沉积的水垢

B.防毒面具里的滤毒罐利用活性炭来吸附毒气

C.做馒头时,在发酵后的面团中加入适量纯碱,防止馒头发酸

D.用生石灰作干果的干燥剂

10.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A.二氧化碳可制成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氢气用于新型燃料

C.乙醇用于汽车燃 D.稀有气体用作金属焊接的保护气

11.下列各组叙述中,均属于描述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A.氧气有氧化性碳能还原氧化铜B.铁易生锈二氧化碳固体易升华

C.纯净的铁片是银白色的酒精易挥发

D.活性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褪色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12.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碳单质的下列用途中,与这一性质有关的是

A.用碳素笔书写重要文件和资料 B.用金刚石切割大理石

C.用石墨为主要原料制铅笔芯 D.用活性炭脱色制白糖

化学复习二(物质分类)

一、知识要点

物质

其他化合物

二、试题精析

1.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化合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石灰石、大理石B.海水、泉水C.干冰、沼气D.水银、石灰水

2.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其中可能表示单质的是

1.(2004年广州)下列各组物质中,属同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的是

A.金刚石、石墨、C60 B.氧气、氢气、氮气C.煤、石油、天然气D.水、冰、干冰2.(2005年广州)在我们身边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水B.食盐C.酒精D.空气

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食醋B.新鲜的空气C.可乐饮料D.冰水

4.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A.氢氧化钠B.红磷C.稀盐酸D.氧气

5.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一组是

A.蒸馏水、液态氧、液态氢B.稀硫酸、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

C.新鲜空气、纯净食盐水、清洁矿泉水D.汽水、浓硫酸、大理石

6.下列物质中,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A.天然气、水、液态空气B.生铁、海水、酱油

C.纯碱、矿泉水、食盐D.汞蒸气、干冰、生理盐水

该实验室新购进一些硫磺,应将它放在

A.甲柜B.乙柜C.丙柜D丁柜

8.①加碘食盐②二氧化碳③高锰酸钾④红磷⑤过氧化氢溶液⑥水⑦氧化镁

⑧澄清石灰水⑨四氧化三铁⑩氩气;上述物质中,

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

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 ______。

复习三(物质构成)分子、原子、离子

一、物质的构成

从微观上来说,物质是由 、 或 构成 1、分子

(1) 有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物质的分子本身 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 变化。分子是保持物质 的最小粒子。同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 。

(2)分子的特征

分子的 和 都很小;分子总是在不断地 ;分子间有 2、原子

(1)原子是 中的最小粒子。

(2)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反应物 分解成 , 重新组合成别的物质 。

(3)原子的构成:

(带 电) 原子( 电)

(带 电)

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称为 , = = 整个原子 电性

(4)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可用原子结构示意图简单表示:

上图是钠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核电荷数是 ,核外第一电子层上有 个电子,第二电子层上有 个电子,第三电子层上有 个电子。

原子的 与元素性质有密切关系。最外层电子为 个电子(只有一个电子层的为 个电子)的结构,属于相对稳定结构。 (5)相对原子质量

用算式表示: 相对原子质量=

1 8

注意: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一般省略不写。

通过计算发现:相对原子质量≈ 数+ 数。 3、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离子的形成:阴离子 ??

?←得电子原子??→?失电子

阳离子 阳离子:带 原子或原子团,如:Na +、NH 4+

阴离子:带 的原子或原子团,如Cl -、SO 42- 离子符号的意义(数字2的意义)

表示 表示 二、物质组成

从宏观上说,物质是由 组成的。元素就是具有相同 (即核内 )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基础练习]

1、在人体内和地壳所含的元素中,质量分数最大的是:A 、氮B 、氧C 、碳D 、氢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 、氧 B 、硅 C 铝 D 、铁

3、“乐百氏”矿泉水标签上印有水质的成分如下:硒:0.016;锶:0.0596;锌:0.001621;钠:18.4;钙:4.69。这里的硒、锶、锌、钠、钙是指 A 、元素 B 、原子 C 、单质 D 、分子

4、分别分解高锰酸钾、氯酸钾、过氧化氢可以制得氧气。这说明三种物质的组成都含有 A 、氧化物 B C 、氧分子 D 、氧气

5.下图的 ”和 ”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下图中可以表示2H

2( )

A B C D

6.下列符号只有微观意义的是( )A .C12 B .2N 2 C .Cu D .CO 2 7、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氦(He-3),其原子核中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下列关于氦(He-3)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核外电子数为3

B 、原子的质量为2

C 、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

D 、原子的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 8、下列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粒子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是

+2 2 +3 2 +6 2 4 +10

2 8

9、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构成物质,原子也能构成物质

B 、分子不停地运动,原子静止不动

C 、在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不变

D 、不同种类的原子,不能互相合成水分子 10、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氢分子能保持氢气的化学性质

B 、冰块、露水的分子几乎都是水分子

C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D 、物质参加化学反应前后,其分子总数保持不变 11、以下生活、学习经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B 、水、冰、水蒸气的状态不同,说明它们是不同的分子

C 、煤气泄漏,闻到煤气的气味,说明分子不断运动

D 、盛放在敞口容器中的水受热会减少的更快,说明受热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12、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的变化是

A 、电收热变成碘蒸气

B 、一定条件下用二氧化碳制干冰

C 、块状硫研磨成硫粉

D 、加热氧化汞产生氧气

13、偏二甲肼的化学式为C 2H 8N 2,可用作火箭升空的主要燃料,下列是对偏二甲肼的叙述:①偏二甲肼由2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氮原子构成;②偏二甲肼是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③偏二甲肼分子有2个碳元素、8个氢元素和2个氮元素构成;④偏二甲肼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氮原子构成。

A 、①②③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14、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给出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②③表示的是三种原子

① B 、③表示的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②

C 、①③表示的是阳离子

D 、①②表示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③

15(2010中考)已知某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某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如果

该氧原子的质量为m ,则该硫原子的质量为( )

A .32m

B .2m

C .m

D .不能确定 16.下列原子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 17.下列原子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 )

18.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代表原子的是 ( )

19.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属于阳离子的是( )

+8

2 6 +11 2 8 +16 2 8 6

20.下列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21.下列符号只有微观意义的是( )

A.C12 B.2N2 C.Cu D.CO2

22、下面是部分元素原子或离子的结构示意图。请你仔细观察、分析,然后回答问题:

(1)上述粒子中,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阳离子的

是。

(2)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也相同的粒子有;

(3)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是。

23、用符号填空:

(1)铝元素;(2)3个钾原子;

(3)5个二氧化氮分子;(4)2个氢分子。

(5)3个镁离子 ; (6)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7)铝的化合价为+3价;(8)2个碳酸根离子;

(9)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最多的金属元素和空气中所含体积分数最大的元素,它们单质的化学式分别是、、。

24、写出下列数字“2”表示的意义:

①Mg2 ; ②H2O ③ 2H2; ④2Ca

25.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1)1个A分子中含有个原子。

这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填图中字母)。

(2)C中氧元素和碳元素的质量比为(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在该反应中,生成的C和D的质量比为(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3)此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复习四(物质组成的表示——化学式)

试题精析

1.三聚磷酸钠(Na5P3O10)过去常用作洗衣粉的辅助剂,我国部分省市为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已禁止销售和使用含磷洗衣粉。在Na5P3O10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

A.+3 B.+4 C.+5 D.+6

2.下列物质中均含有氯元素,它们的氯元素的化合价按下列顺序排列:①KCl;②Cl2;

③HClO;④X;⑤NaClO4。根据这种排列规律,X不可能是

A.AgCl B.KClO3C.HClO2D.Cl2O5

3.请从氢、氧、碳、硫、钙五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物质,填写化学式。

(1)当打开汽水瓶时,大量逸出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

(2)实验室中检验二氧化碳的溶液成分是______________;

(3)含氧50%的氧化物是______________;(4)天然气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练习巩固

1.(2005年广州)填写下列空白:

(1)用元素符号表示2个氯原子_____________,4个钙离子______________;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室制氧气的化学反应(写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2.(2006年广州)用化学用语表示下列物质:

2个氢原子____________,硝酸根离子____________,铝离子_____________,

硫酸钠____________,氢氧化钾______________。

3.(2004年广州)含磷洗涤剂含有Na5P x O10,其洗涤废水任意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已知在该化合物中磷的化合价为+5,则x应为:A.1 B.2 C.3 D.4 4.(2005年广州)碳酸氢铵(NH4HCO3)是一种常用的氮肥,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A.+5 B.+1 C.-1 D.-3

5.新型净水剂铁酸钠(Na2FeO4)中,铁的化合价是

A.+2价B.+3价C.+5价D.+6价

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与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Fe2O3B.SiO2C.CaO D.Al2O3

7.在小组的研究报告里使用了如下化学符号,其中错误的是

A.镁离子:Mg2+B.两个氮原子:2N2C.五氧化二磷:P2O5 D.氯化钾:KCl 8.用化学符号来表达下列物质:

(1)一个硫离子_________;(2)两个铝原子________;(3)三个氧分子___________;

(4)硫酸亚铁___________;(5)碳酸钠__________;(6)氢氧化铜___________;

(7)氧化钠__________;(8)二氧化碳___________。

9.在H、O、C、Cl、Ca五种元素中,选择适当元素,组成下列要求的物质化学式填空(1)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氧化物_________;(2)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氧化物_________;(3)家里常用调味料_______;(4)能支持燃烧,供给呼吸,空气中含量21% 的气体______;(5)大理石的主要成份__________。(6)最理想的可作高能燃料的单质__________;(8)易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的氧化物___________;(9)天然最硬的物质__________;(10)由其中的两种元素组成覆盖地球表面约71%的液体___________。

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学式

一、常见单质

二、化合物1、氧化物

2、非氧化物(酸、碱、盐)

初三化学上册常见化学方程式

基本反应类型

1、碳完成燃烧()

2、碳不完全燃烧()

3、硫在空气中燃烧()

4、白磷在氧气中燃烧()

5、铁在氧气中燃烧()

6、铝在氧气中燃烧()

7、镁在氧气燃烧()

8、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9、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氧气()

10、过氧化氢溶液中加二氧化锰()

11、电解水()

12、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13、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14、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5、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

16、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17、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

18、一氧化碳燃烧()

19、高温下用碳还原氧化铜

20、高温下用碳还原氧化铁

2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22、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23、用氢气还原氧化铜

24、甲烷燃烧

25、乙醇燃烧

26、锌和稀硫酸

化学复习五——化学计算

1、莽草酸(化学式:C7H10O5)是制取抗“H1N1流感”药物“达菲”的原料。请回答:

(1)莽草酸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为。

(2)莽草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174g莽草酸含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2、2008年初,在抗击我国南方地区罕见的冰雪灾害中,融雪剂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其中一种融雪效果好、无污染的融雪剂的主要成份是醋酸钾(CH3COOK)。请回答:

(1) CH3COOK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2) CH3COOK中K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保留0.1%)。

3、.要得到32g二氧化硫,需要多少克硫参加反应?

4、制取142g五氧化二磷,需要磷多少g?需要氧气多少g?

5、.加热6g高锰酸钾可制得多少g氧气?

6、电解9千克的水能生产多少千克的氢气?同时生产多少千克的氧气?

7、实验室用锌跟足量的稀盐酸(H

2SO

4

)反应,可以制得硫酸锌和氢气。如果用32.5g的锌

可制得氢气多少克?

8、实验室里常用盐酸与碳酸钙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要制取110 g的二氧化碳,至少需要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

9、(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了测定某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小群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将鸡蛋壳洗净、干燥并捣碎后,称取10 g 放在烧杯里,然后往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90 g,充分反应后,称得反应剩余物为97.14 g 。(假设其他物质不与盐酸反应)

(1)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g。(2)计算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要求书写计算过程)。

化学复习六——化学实验

第一题:如右图所示,在燃烧匙内盛适量硫粉,用酒精灯点燃后,立即插入

钟罩内,同时塞紧橡皮塞。

(1)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证明反应后钟罩内的水溶液呈酸性?_________

(3)根据二氧化碳溶解于水后,其水溶液略显酸性的原理,解释反应后钟罩内的水溶液为什么呈酸性?(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题:纯净的H2可以在黄绿色的Cl2中安静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生成氯化氢(HCl)气体。实验室用锌与稀硫酸反应来制取氢气,并进行氢气在氯气

(Cl2)中燃烧的实验(装置见右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

a ;

b 。

(2)在点燃氢气之前,要先检验。

(3)写出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 。 (4)写出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 。

第三题:科学探究常用控制实验条件(控制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方法。如关于燃烧条件的探究有:可燃物、助燃物、着火点(温度)三个控制变量。

(1) 某同学在探究燃烧条件的时候做了如下实验:

① 把石块和木条同时放在酒精灯火焰上,这是把可燃物作为控制变量的一个对比实验,实验的结果是 。

② 两支燃着的蜡烛分别放在两个集气瓶内,然后用玻璃片盖住其中一个集气瓶的瓶口,结果发现盖上玻璃片的集气瓶里面的蜡烛很快就熄灭了,而没有盖上玻璃片的集气瓶里的蜡

烛没有熄灭。实验的结果证明 ,这个实验是把 作为控制变量进行的对比实验。

(2) 实验证明,白磷和红磷都是可燃物。右图利用白磷和红磷进行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中,也运用了两个对比实验的方法。

① 薄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是把

作为控制变量的一个对比实验,实验的现象是 , 实验的结果证明 。 ② 和 是把 作为控制变量的一个对比实验,实验的现象是 。

(1① (2)将图中所示装置的代号填入下表。

(3)写出一条实验室可用装置C 作为发生装置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一条可用装置A 进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计划在实验室制甲烷、一氧化碳和一种具有水果香味的物质乙酸乙酯,经查资料甲烷和一氧化碳都是密度比空气小且不溶于水的气体,制取这三种物质的反应原理如下:

醋酸钠固体+碱石灰固体

Na 2CO 3+CH 4↑,

H 2C 2O 4===== CO 2↑+ CO ↑+H 2O (H 2C 2O 4常温下为固体,浓硫酸常温下为液体)

CH 3COOH+ C 2H 5OH========CH 3COOC 2H 5+ H 2O (CH 3COOH+和C 2H 5OH 常温下均为液体)

制取甲烷、一氧化碳、乙酸乙酯三种物质的反应发生装置分别为 、 、 ,甲烷、一氧化碳的收集装置分别为 、 (填字母序号,如有两个答案只需写一个)。 第五题:

燃料的使用给人们生活提供能量的同时,也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例如煤燃烧时会排放出(SO 2)和(NO 2)等污染物。为了研究SO 2形成的酸雨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下列模拟实验:

实验一,制取研究所需的“酸雨”

利用塑料瓶(质软)设计了下图1所示的实验。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结合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图1

(1)塑料瓶变瘪的现象说明 。

(2) 取瓶中少许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说明SO 2加水的溶液显 .

实验二、研究SO 2形成的酸雨对环境的影响

浓硫酸

浓硫酸

加热

加热

(1)通过模拟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写出其中两个):

①;

②。

(2) 请你就SO2形成的酸雨对环境的影响,写出防止和保护措施

①;

第六题:

小刚收集到一瓶浑浊的珠江水,并在实验室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过程如下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A物质的名称是,操作①的名称是,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填写序号);

a.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 b.漏斗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 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2)操作②主要是除去一些异味和色素,应选用的装置是(填序号),该过程主要是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Ⅰ)(Ⅱ)(Ⅲ)

(Ⅰ)(Ⅱ)(Ⅲ)(3)小刚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液体D是水。操作③应选用的装置是(填序号),经过操作③以后,小刚重复上述实验,他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第七题: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装置,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一、(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

a是,b是,c是,d是。

(2)仪器连接好以后,必须先检查装置的,再装入药品。

(3)A中加入药品的操作顺序是先加,再;

在A中看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检验集气瓶中CO2是否集满的操作是:。

二、当关闭B活塞,打开A活塞时:

(5)B中看到的现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6)C中看到的现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7)D中看到的现象是.

说明二氧化碳的哪些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如果把D的烧杯拿出来倒扣两支燃着蜡烛上,哪支蜡烛先灭?

(如图所示),情况将如何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三、如果关闭A活塞,打开B活塞:

试回答下列问题:

(1)E装置出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给氧化铜加热前,先通一会儿一氧化碳,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

F装置出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G处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3)在H处点燃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待黑色粉末全部变红时,该同学停止通一氧化碳,同时撤去两个酒精灯,发现G中导气管中有水柱倒流,于是立即拆除G装置。当试管完全冷却后,发现试管内有部分红色粉末变黑,

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整版)初三化学中考计算题专题复习

计算题专题复习(提高篇)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Mn—55;Mg—24;Fe—56;Zn—65;Al—27;Ca—40;Cl —35.5;K—39;Cu—64;H—1;O—16;C—12;Na—23;S—32;N—14;Si—28;Ba—137 一、平均值型计算选择题: 例1:两种金属粉末的混合物30克,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只生成氢气1克,则这种混合物中的两种金属可能是() A.Mg Al B.Zn Fe C.Mg Fe D.Al Fe 【同题链接】 1、一种不纯的铁,已知它含有铜、钙、镁的一种或几种金属杂质,5.6g这样的铁跟足量的稀H2SO4反应时,生成H20.2g,则该铁样品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杂质是()A.铜 B.镁 C.铝 D.钙 2、把含有某一种氯化物杂质的氯化镁粉末95g溶于水后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完全反应后生成白色沉淀300g,则氯化镁中的杂质不可能是() A.NaCl B.AlCl3 C.KCl D.CaCl2 3、在某铁的样品中可能含有Zn、Mg、Al、Cu等杂质金属中的2种,取5.6g样品跟足量稀硫酸反应,得到0.20gH2,则此铁的样品中不可能含有的杂质金属组是() A. Cu和Mg B. Zn和Al C. Mg和Al D. Zn和Cu 4、某不纯的氯化铵样品中,测得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8%,则混主的一种杂质可能是 ①NH4HCO3②(NH4)2SO4③NH4NO3④CO(NH2)2() A.只有① B.①③ C.②③ D.无法确定 二、估算型选择题 例2:20g20%的NaOH溶液与20g20%的H2SO4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是()A.蓝色 B.紫色 C.红 D.无色 【同题链接】 1、相同质量的下列的物质中,铁的质量分数最高的是() A.FeS B.FeCO3 C.Fe2O3 D.Fe3O4 2、由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组成的混合气体中,硫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可能是() A. 1∶1 B. 1∶1.25 C. 1∶1.5 D. 1∶2 3、由碳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气体,经测定碳与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5,该气体是() A.混合物 B.纯净物 C.化合物 D.有机物 三、特殊规律型选择题 例3:某甲醛(HCHO)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正确的是()A.12% B.10% C.8% D.6% 【同题链接】 1、已知NaHS、MgSO4、和NaHSO3由组成的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35% B.25% C.65% D.无法计算 2、将Na、Mg、Al分别放入盐酸溶液中,反应结束后,放出氢气质量相同,其原因是() A.放入Na、Mg、Al的质量相同 B.放入Na、Mg、Al的质量比是23:12:9和足量盐酸反应 C.放入过量的Na、Mg、Al,而盐酸为同质量分数、同体积、同质量。 D.放入Na、Mg、Al的质量比为3:2:1 四、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

初三上册期末化学复习提纲

初三上册期末化学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1.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通常是物质的形状、状态发生变化。 (2)化学变化: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变化中常伴随有放热、发光、颜色变化、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3)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判断依据:有没有其他物质生成。 (4)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关系: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例1 .下列物质的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吃进的食物一段时间被消化了 B.人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时呼吸作用增强 C.水放进冰箱一段时间后结成冰 D.氨基酸被人体吸收后结合成各种蛋白质 例2.“民以食为天”。下列过程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洗菜 B.酿酒 C.碾米 D.淘米 例3.下列物质的变化过程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A.钢锭轧成钢板、木棍受力被折断, B.汽油燃烧、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铜在潮湿空气中生成铜绿、液态水凝成冰 D.铁受热熔化、石蜡燃烧 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吸附性、导电性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稳定性、不稳定性、活泼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毒性等。 例1.下列叙述中,属于酒精化学性质的是()。 A.酒精是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 B.酒精易挥发 C.酒精能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D.酒精的密比水的密度小 例2.加热某固体物质时产生了气体,对于这个变化的分析,准确的是()。 A. —定属于物理变化 B. —定属于化学变化 C.如果是化学变化,就不可能存有物理变化 D.可能是物理变化, 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3.药品的取用 (1)取用原则: ①“三不”原则:不摸、不闻,不尝; ②节约原则:要严格按实验规定的用量取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时,应按最少量取用:液体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③处理原则:实验用剩的药品应放入指定容器内,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 (2)取用方法: ①固体药品的取用: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设计(全一册)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全册 绪言 一、素质教育目标 1.知识目标:a常识性介绍化学研究的对象。 b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并能运用概念会判断一些易分 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c初步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的能力,启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知觉性和积极性。 3.德育目标:通过学习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永恒运动的,是不可消灭的, 只能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应用科学 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教育。 4.美育渗透点:以化学实验为载体,向学生展示化学实验中的仪器美,化学实验现象美,从而激发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重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区别)及其应用。 难点:如何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疑点:物质变化与物质性质的区别。 解决办法:(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列表记录实验现象,由学生讨论而得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 (2)通过学生讨论而归纳出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变化的区别。 三、实验及教具准备: 试管,带弯管的单空橡皮塞,酒精灯,玻璃片,烧杯,坩埚钳,石棉网,铁架台(带铁夹),研钵,火柴,药匙,胆矾,碱式碳酸铜,镁带,澄清石灰水,水。 四、学法引导 1.学会概念辨别,注意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 如,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就可以从概念、特征、伴随的现象等方面加以区别;从变化发生过程中两者的相互关系寻找它们的联系。 2.学会观察化学实验。 首先要观察变化前物质的颜色、状态;再注意观察变化中的现象,如变色、发光、放热、放出气体、发出声音……等;反应停止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学会观察实验,将有助于我们思考变化的原因,推测变化的原理,总结变化的规律。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看录像“走向化学世界”、“漫游化学世界”(北京西城电教馆,17分钟),也可利用幻灯片引入新课,或由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如:化学史、元素的发现史、化学家的小故事、趣味化学、化学与生活等,由学生的发言引入新课。 新课讲授: 一、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学生讨论] 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 构成物体的材料叫做物质。澄清两个概念:物质与物体。如铁这种物质能制成铁钉、铁锤等物体。 化学研究物质,如水是由什么元素(第二章学)组成?水由什么构成?(第三章学)构成水

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 1.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氧气 B.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C.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 D.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 2.“分子机器”是指在分子尺寸上制造的一类分子器件,其长短仅相当于l纳米左右(1纳米=10-9米)。它的驱动方式是通过外部刺激(如电能、光照等)使分子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对外做功。下列关于分子机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肉眼能直接观察到分子机器 B.分子机器驱动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C.分子机器的驱动不需要能量 D.分子机器“发动机”驱动方式与普通发动机相同 3.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质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6.4 3.2 4.0 2.8 反应后的质量(g) 5.2x7.2 2.8

A.x=2 B.d是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 C.c不是化合物 D.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 4.在实验室中,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 A 除去混在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 碳 点燃 B鉴别软水和硬水加入水,搅拌 C除去混在木炭粉中的氧化铜在空气中灼烧 D鉴别空气、氮气、氧气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 A.A B.B C.C D.D 5.在点燃的条件下,2.6g的C2H2与7.2g的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6.6gCO2、1.8gH2O和ag的X.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a=1.4 B.X的化学式为CO C.X中的氧元素与消耗的氧气质量之比为1:9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2+2O2点燃 CO2+H2O+CO 6.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一定量过氧化氢在密闭容器中分解B.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

完整九年级上册化学计算题专题训练

计算题专题训练一、课堂知识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设:设未知数(指明物理量,不要带单位) (2)写:书写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3)找:写出相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与相对分子质量的乘积以及已知量,未知量 (反应物、生成物都必须是纯净物,若是混合物,应该转化为纯净物的质量惊进行计算。例如石灰石、稀盐酸等) (4)列:列出比例式并求解; (5)答:检查结果,简明作答。 二、随堂训练 1.过氧化氢制氧气题型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现取过氧化氢溶液50 g,加入2.0 g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后发生装置内剩余。50.4 g物的总质量为⑴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⑵求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2.高锰酸钾制氧气题型 实验室制取氧气时,某同学取质量为x的高锰酸钾加热,记录产生氧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t0﹣t1和t4﹣t5时段固体质量都不变,为什么? (2)请根据图中数据计算高锰酸钾的质量x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请在图2坐标中,画出固体中锰元素质量在t0﹣t5时段变化示意图.

3.氯酸钾制氧气题型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实验室中氯酸钾样品的纯度,取一定质量的该样品与1g二氧化锰混合,其总质量为6g。依次加热该混合物t、 t、t、t时间后,分别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记录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样品4123 中的杂质不参与化学反应):试计算: (1)完全反应后产生的氧气的总质量为______; (2)样品氯酸钾的纯度是多少? 4.石灰石题型 实验室新进一批块状大理石。某化学小组成员称量12.5g该大理石样品,加入足量稀盐酸测定碳酸钙的含量。完全反应后,称得固体剩余的质量为2.5g。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稀盐酸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__________ (2) 计算12.5g该样品最多可制得二氧化碳的质量,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完整word版)初三化学总复习专题

初三化学总复习专题一基本知识、理论(一) 本周教学内容: 1. 空气的成分: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与杂质占0.03% 2. 主要的空气污染物:NO2 、CO、SO2. H2S、NO等物质 3. 其它常见气体的化学式:NH3(氨气)、CO(一氧化碳)、CO2(二氧化碳)、CH4(甲烷)、SO2(二氧化硫)、SO3(三氧化硫)、NO(一氧化氮)、NO2(二氧化氮)、H2S(硫化氢)、HCl(氯化氢) 4. 常见的酸根或离子:SO42-(硫酸根)、NO3-(硝酸根)、CO32-(碳酸根)、ClO3-(氯酸)、MnO4-(高锰酸根)、MnO42-(锰酸根)、PO43-(磷酸根)、Cl-(氯离子)、HCO3-(碳酸氢根)、HSO4-(硫酸氢根)、HPO42-(磷酸氢根)、H2PO4-(磷酸二氢根)、OH-(氢氧根)、HS(硫氢根)、S2-(硫离子)、NH4+(铵根或铵离子)、K+(钾离子)、Ca2+(钙离子)、Na+(钠离子)、Mg2+(镁离子)、Al3+(铝离子)、Zn2+(锌离子)、Fe2+(亚铁离子)、Fe3+(铁离子)、Cu2+(铜离子)、Ag+(银离子)、Ba2+(钡离子) 注意各酸根或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各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与上面离子的电荷数相对应。 一价氢氟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三五氮;一二铜汞四七锰; 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三五磷;一五七氯常常见;单质零价永不变。 (在化合物里,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5. 化学式和化合价: (1)化学式的意义:①宏观意义:a. 表示一种物质; 第1 页共65 页

2014初三化学上册方程式和知识点总结复习

1、方程总结 九年级上册化学化学方程式归纳集锦 一、各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方程式及现象 1、4P + 5O2 点燃2P2 O5(验证空气含量,书P27) 现象: 2、C + O2 点燃CO2 现象: 3、S + O2 点燃SO2 (比较其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 现象: 4、3Fe + 2O2 点燃Fe3O4 (注:铁在空气中不燃烧) 现象: 5、2Mg + O2 点燃2MgO 现象: 二、实验室制氧气原理:(氧气的物理性质、收集方法、检验、验满) MnO2 6、2H 2O 22H 2O+O 2↑ 2KCl + 3O2 ↑ 7、2KClO3MnO2 △ 8、2KMnO4 △K2 MnO4 + MnO2 + O2 ↑(装置、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书 P34-35) 三、水的电解(氢气的物理性质、收集方法、验纯及用途,书P46-47) 9、2H2 O 通电2H2 ↑+ O2↑ 结论:1、 2、

与正极相连的气体为_______,与负极相连的气体为_______,正负极生成气体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可用八个字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碳在空气中燃烧(碳几种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碳的化学性质) 10、2C + O2 点燃2CO(氧气不足)C + O2 点燃CO2 (氧气充足) 五、碳的还原性 11、C+ 2CuO 高温2Cu + CO2 ↑ 现象: 12、3C+ 2Fe2O3高温4Fe + 3CO2↑ 13、C+ CO2高温2CO 六、二氧化碳(物理性质、制取原料、收集方法、验证、验满、注意事项) 14、CaCO 3+ 2HCl === CaCl2 + H2 O + CO2↑(实验室制法) 15、CaCO3高温CaO + CO2 ↑ 16、CO2 + H2O === H2 CO3(碳酸可以使紫色石蕊溶液变_________) 17、H2 CO3 === H2 O + CO2↑(碳酸的不稳定性) 18、Ca(OH) 2 + CO2 ==== CaCO 3↓+ H2 O(检验CO2) 现象: 七、一氧化碳(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19、CO + O2 点燃2CO2(火焰呈______色) 20、CO + Fe2 O3高温2Fe + 3CO2 21、CO+ CuO△Cu + CO2 22、CH4 + 2O2 点燃CO2 + 2H2 O 23、2H2 + O2 点燃2H2 O 24、C2 H5OH + 3O2 点燃2CO2 + 3H2 O

人教版 初三化学教案 上册全套

绪言 【教学目的】 1.认识化学所研究的对象; 2.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其本质区别,并能运用概念来判断一些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初步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4.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加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其应用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总结、应用 【教学用时】 1课时 【教学用具】 试管,铁架台,玻璃片,研钵和杵,酒精灯,坩埚钳,镊子,石棉网,单孔橡皮塞,导管,玻璃棒,烧杯,药匙,棉手帕,火柴,氢氧化钠溶液,酚酞试液,高锰酸钾,浓硫酸,70%的酒精溶液,胆矾,水,镁带,碱式碳酸铜,澄清石灰水等。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表演魔术) 1.“顿变鲜血”(氢氧化钠溶液使无色的酚酞变成红); 2.“魔棒点灯”; 3.“烧不坏的手帕” 学生对此会感到神秘、奇怪,然后引导学生去看书上提出的几个为什么。 讲述:我们会在生活中发现许多类似的问题,而这些有关物质及变化的问题在化学课里可以得到初步的解释,因为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强调:做以下实验时注意三个方面的观察:

1.变化前的物质 2.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3.变化后产生的物质。 演示实验1:水的沸腾 讲解:水变成水蒸气只是存在状态的不同,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 演示实验2:胆矾的粉碎 边演示时边介绍仪器名称、使用方法等。 讲解:蓝色块状的胆矾研碎后变成蓝色粉末状的胆矾,也只是存在状态的不同,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 演示实验3:镁带的燃烧 讲解:镁带的颜色、状态,燃烧时发生的主要现象:放出大量的热,同时发出耀眼的白光。 演示实验4:加热碱式碳酸铜 讲解:碱式碳酸铜由绿色逐渐变黑,试管壁上有水珠,有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产生。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从以上可以看出,实验1、2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物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但没有生成其它物质。我们把这种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叫学生举例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理变化; 实验3、4有一个共同特征是变化时都生成了其它的物质,这种变化时生成了其它的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在化学变化中除了生成其它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发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 叫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化学变化。 小结:采取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小结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本质区别

最新初三化学上册总复习专题练习

(化学复习专题)复习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学号:姓名: 1.家庭中的下列现象,属化学变化的是 A.晾干湿衣服B.弯曲电线 C.点燃煤气D.摔破玻璃杯 2.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B.抹在墙上的石灰浆逐渐变硬 C.冰受热熔化成水D.用木炭消除冰箱中的异味 3.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白磷自燃B.把干冰放入澄清石灰水中 C.菜刀水渍未干导致生锈D.浅蓝色的液氧变成无色的氧气 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夜幕降临,珠江两岸霓虹灯通电后发出美丽的亮光 B.“侯氏制碱法”用空气、水、食盐生产出纯碱和化肥 C.青铜受热熔化后浇涛成各种形状的工艺品 D.自来水通过蒸馏变成可饮用的瓶装蒸馏水5.下图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用玻璃刀裁玻璃B.镁带燃烧C.胆矾的研碎 D.水沸腾 6.城市自来水的净化过程可表示为:取水→沉降→过滤→吸附→消毒→配水。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取水B.过滤C.吸附D.消毒7.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化性质决定的是 A.用金刚石做玻璃刀的刀头B.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症 C.用石墨做铅笔芯写字D.用钨做电灯泡里的灯丝 8.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化学性质的是 A.铜制造电线B.活性炭吸附冰箱中的异味 C.氧气供给呼吸D.稀有气体作为霓虹灯的填充气 9.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A.用食醋除去热水瓶胆壁上沉积的水垢 B.防毒面具里的滤毒罐利用活性炭来吸附毒气 C.做馒头时,在发酵后的面团中加入适量纯碱,防止馒头发酸 D.用生石灰作干果的干燥剂 10.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A.二氧化碳可制成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氢气用于新型燃料 C.乙醇用于汽车燃 D.稀有气体用作金属焊接的保护气 11.下列各组叙述中,均属于描述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A.氧气有氧化性碳能还原氧化铜B.铁易生锈二氧化碳固体易升华 C.纯净的铁片是银白色的酒精易挥发 D.活性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褪色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12.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碳单质的下列用途中,与这一性质有关的是 A.用碳素笔书写重要文件和资料 B.用金刚石切割大理石 C.用石墨为主要原料制铅笔芯 D.用活性炭脱色制白糖

初三化学总复习专题物质的分类

初三化学总复习专题——物质的分类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了解宏观物质的简单分类;能够从微观角度认识分类的依据;会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混合物和纯净物;掌握单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的概念。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宏观物质的简单分类和知识体系的建立。 2.单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等概念。 教学难点:对单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等概念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基础知识的归纳与整理] (组织学生根据自己对物质分类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研讨,尝试给常见物质进行简分类,教师可适当指导,最后由教师小结,并以投影形式给出物质分类的知识结构。在学生研讨过程中应提醒学生注意分类的依据以及概念间的从属关系)

(概括出物质分类的知识体系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能否用其它形式对物质进行分类,诸如画知识树等,借此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可以让学生偿试一下,也可将其留作课后作业)。 [关键知识点拔] (以投影形式打出表格,鼓励学生经过讨论比较相关的概念,找出这些概念的异同点及其联系,教师适时点拔,强调理解概念应抓住关键字词和相关概念的内在联系,最后师生共同完成表格内容)。 (一)纯净物和混合物 (二)单质和化合物

(三)氧化物 (四)酸、碱、盐 [典型例题讲解] 例1.下列物质为纯净物的是( ) A.水煤气 B.冰水混合物 C.生铁 D.食盐水 例2.下列物质中一定属于氧化物的是( ) A.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 B.能分解出氧气的化合物 C.氧气跟某物质反应的生成物 D.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例3.某物质经鉴定只含有一种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肯定是纯净物 B.可能是混合物 C.肯定是某一种单质 D.一定是一种稀有气体 例4.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属于非金属的是______。 ①水银②空气③氯酸钾④五氧化二磷⑤糠水⑥硫粉

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 1.在硫酸亚铁()4FeSO 和硫酸铁()243Fe SO ????的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3%, 则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 .46% B .31% C .66% D .无法确定 2.下列实验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二氧化碳和氮气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B 除去CO 2中的少量CO 点燃 C 检验H 2中混有的CH 4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烧杯 D 鉴别H 2O 2溶液和H 2O 分别加入二氧化锰 A .A B .B C .C D .D 3.某有机物6.2g 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共得到17.6g 二氧化碳和10.8g 水,则该化合物的组 成元素是() A .一定只含有碳元素 B .一定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C .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 .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4.将2.8 g 铁粉放入一定量的硫酸与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三者恰好完全反应,除去其中的不溶物,再将所得的溶液蒸干,最后可得固体( ) A .3.2 g B .7.6 g C .8.0 g D .15.2 g 5.完全燃烧2. 8g 某有机物,生成8. 8gCO 2和3. 6gH 2O 。下列对该有机物的判断正确的是 A .该有机物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且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 B .该有机物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C .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CH 4 D .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 6.图中表示一定量的木炭和氧化铜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趋势,其中纵坐标表示( )

最新版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整套教案图文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九年级化学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教材分析: 在小学自然中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化学知识,现在作为一门独立的“化学”猝然客人类似学习,大家会提出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以及怎样学习化学等问题。绪言从大家的亲身感受,提出了很多饶有趣味,并带有一定想象力的问题,指出这些并非都是一些美好的愿望,它们正在通过化学家的智慧和辛勤的劳动逐步实现,从而引导大家了解化学是一门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的科学,它们的任务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接着教材以丰富多彩的化学学科和现代科技成果,概述了人类认识化学、利用化学和发展化学的历史和方法,以及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展示了化学的魅力和学习化学的价值。 重点难点: 围绕着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以及怎样学习化学等问题,注重对学生进行化学学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熏陶和培养。 教学思路: 教材创设了一些情景,从殷实的史实出发,展示了化学与人类进步以及社会发展的关系,我们要仔细地阅读认真的品味,初步从化学、技术、社会这三者的密切关系中领悟化学学习的价值,建立学习化学的兴趣和责任感。 中考分析: 本课题重点引入了什么是化学,为什么学化学,这是学习化学必须弄清楚的最基本知识,并贯穿了学习的全过程,是中考必考的重点。中考热点为化学研究的对象、作用及发展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2)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分析讨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围绕着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以及怎样学习等问题,对学生学习化学的情感进行熏陶和培养。 (2)通过我国化学成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学习化学的紧迫感和热情。 二、教学重点 1、什么是化学 2、化学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四、课时设计一课时

初三化学上学期计算题专题训练

化学计算题专题训练 1、 已知尿素的化学式为CO (NH 2)2,则一个尿素分子中含有____个原子;尿素的相对分 子质量是______;碳、氧、氢、氮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 ;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填计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0kg 尿素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为 ________ ;某农田需2.8kg 氮元素,则应施______ kg 尿素。 2、 某农田去年用了60千克尿素,今年要与去年肥分相当,要用_____千克碳酸氢铵 [NH 4HCO 3] . 3、人体中钙元素主要存在牙齿和骨骼中,以羟基磷酸钙 [Ca 10(PO 4)6(OH )2]形式存在,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04, 右图是小青同学收集的纯牛奶的包装说明阅读答题: ①一盒牛奶中至少含钙______克; ②羟基磷酸钙[Ca 10(PO 4)6(OH )2]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保留0.1%); ③若人体每天需要0.6克钙,且这些钙有90%来自牛奶,则一个人 每天至少喝_______盒牛奶。 4、已知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5.5 求①生成氧气多少克②10.7克固体是什么,各多少克? 5、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17.4克恰好完全,反应后称量为13克,求原混合物中碳与氧化铜的质量比。 6、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用2.0 g 石灰石样品,把25.0g 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分五次加入样品中(样品中的杂质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1)2.0g 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 。 (2)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

期考复习整理 第一部分:关于物质 一.空气和水 1.空气的组成 体积分数: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CO2 0.03%;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反应原理:4P + 5O2点燃2P2O5。 操作及要点:选用试剂燃烧后的产物必须是固态,能在空气中燃烧,常选用红磷。 结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1/5。 2.空气污染及防治 主要污染源:①可吸入固体颗粒;②有害气体(SO2 NO2 CO)等。 社会热点问题:空气质量报告、雾霾、沙尘暴等。 3.水及其组成 水的物理性质: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通常密度是1g/cm3,在101kPa下,水的凝固点为0 ℃,沸点是100 ℃,水在0 ℃~4 ℃之间有反常膨胀现象(即热缩冷胀)。 ?电解水的实验 反应原理:2H2O通电2H2↑+ O2↑ 电源:直流电;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增强水的导电性 装置及实验现象: 装置――水电解器 现象——(1)两电极表面都产生气泡,与正极相连的试管和与负极相连的试管内气体的体积之比为2:1。 (2)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产生的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结论(1)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宏观)。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微观)。 (2)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4.水的净化 ?自来水的生产流程:沉降——过滤——吸附——消毒 ?硬水和软水: 定义:硬水是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是含较少或不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检测方法及现象:加入肥皂水,搅拌,产生较多泡沫的是软水,产生较少泡沫或不产生泡沫的是硬水。 硬水处理:生活(家庭)中用煮沸的方法;工业上常用蒸馏的方法。 ?净化水效果由低到高的是:静置、吸附、过滤、蒸馏(均为物理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 好的操作是蒸馏;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元素》精品教案

课题3 元素 教学目标 情景导入 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是一种主要成分为葡萄糖酸锌、蔗糖、纯化水的口服液。用于治疗缺锌引起的营养不良、厌食症、异食癖、口腔溃疡、痤疮、儿童生长发育迟缓等。这里的锌指的是单质吗?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在药品或食品标签上见到。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元素 提出问题 1. 一种元素是不是只有一种原子? 2.元素和原子是什么关系呢? 3.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改变,原子不变,元素是否发生变化? 讨论交流阅读教材讨论归纳。了解元素的相关知识。 归纳总结1.概念: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对元素含义的理解 (1)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如H2O与NH4+,H2与He质子数相同,就不是同种元素。 (2)定义中的“一类原子”不能说成“同种原子”。“一类原子”是指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定相同的原子。 (3)元素概念中的“原子”既包括中性原子和离子,如Cl(原子)和C1-(离子)都是氯元素。 3.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故反应前后元素种类肯定不变。 4.元素的种类及分布 (1)种类:①金属元素②非金属元素③稀有气体元素 (2)地壳中各种元素按含量由多到少依次: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氢、其他元素。 (3)生物细胞中居前三位的“氧、碳、氢”元素。

5.元素与分子、原子、离子间的关系 知识拓展元素与原子的区别 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原子即讲种类,又讲个数。 探究点二元素符号 提出问题元素符号如何书写,又表示什么含义? 讨论交流阅读教材讨论归纳。 归纳总结 (1)表示方法:①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如H、C、K、S等。 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即“一大二小”如Na、Mg、Cu等。 (2)元素符号的含义: ①宏观意义:表示一种元素; 微观意义: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②对于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元素符号还表示一种物质。 ③元素符号前面添加上数字时,只能表示多个原子,不能再表示该元素。 探究点三元素周期表 提出问题 元素周期表是按什么编排的呢?有没有规律? 讨论交流阅读教材和元素周期表讨论归纳。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 归纳总结 1.元素周期表的编排结构 (1)在元素周期表中,对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用不同颜色做了分区。(2)横行(周期) 元素周期表每一横行代表一个周期,共有7个横行,即7个周期。 (3)纵行(族) 元素周期表共有18个纵行,每1个纵行叫做一个族,第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所以有16个族。 (4)每一格: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种元素均占据一格,每一格均包括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 归纳总结原子序数与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 板书设计 课题3元素 一、元素 1.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初三化学上册分专题复习.docx

初三化学上册分专题复习练习题 专题一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1.现有 C、 H、O、 Na、 Cu、 S 六种元素,从中选出相关元素组成下列类别物质的化学式:(每类各写两例) ⑴单质⑵酸 ⑷盐⑸氧化物 2.化学来自于生活,用于生活,下表是生活中常用物质溶液的⑶碱 ⑹有机物 PH值及主要成分的化 学式: 编号 名称 主要成分溶液 PH ① 食醋 CH3COOH 3 ② 白酒 C2H5OH 7 ③ 白糖水 C12H22O11 7 ④ 石灰水 Ca(OH)2 11 ⑤ 纯碱溶液 Na2CO3 10 试回答: ⑴将上表①~⑤中主要成分进行分类(填序号,下同): 属于酸的是 __________;属于碱的是 _________;属于盐的是 __________;属于有机物 的是 __________。 ⑵当有人被蚊虫(释放一种酸性物质)叮咬后,为减轻疼痛,可在伤处涂_________ ⑶用久的铝壶内有水垢(主要成分为CaCO3、Mg(OH)2可用 _________少量多次清除。3.下列物质:①氮气②铜丝③二氧化锰④液氧⑤空气⑥白磷⑦碱式碳酸铜加热完全反 应后的固体物质⑧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的固体物质⑨水银。九种物质中用序 号填写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 (1)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 2)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_(3)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 4)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__(5)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 6)属于金属单质是 _____________ 4. 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属于混合物的是() A、海水、水银 B、不锈钢刀具、铁矿石 C、干冰、冰水混合物 D、氧化铁、铁锈 5. 某物质经分析只有一种元素,该物质不可能是()

初三化学总复习专题物质的分类

初三化学物质的分类专题及典题 (一)纯净物和混合物 项目纯净物混合物 概念由同一种物质组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彼此间不发生化学反应 区别①一种物质 ②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而言,由一种分子 构成 ③有固定的组成 ④有固定的性质 ①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 ②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③没有固定的组成 ④没有固定的性质 联系 ( 项目单质化合物 概念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 ( [ 例1.下列物质为纯净物的是( ) A.水煤气 B.冰水混合物 C.生铁 D.食盐水 例2.下列物质中一定属于氧化物的是( ) A.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 B.能分解出氧气的化合物 C.氧气跟某物质反应的生成物 D.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例3.某物质经鉴定只含有一种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肯定是纯净物 B.可能是混合物 C.肯定是某一种单质 D.一定是一种稀有气体

例4.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 ______,属于非金属的是______。 ①水银②空气③氯酸钾④五氧化二磷⑤糠水⑥硫粉 ⑦加热碱式碳酸铜后的剩余固体⑧氨气 例5.现有Ba、H、C、O四种元素。请你从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合物(填化学式) (1)酸性氧化物____ (2)碱性氧化物____ (3)碱____ (4)酸____ (5)盐____ [综合测试]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物质中,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后者从属于前者的是( ) A.纯净物、混合物 B.金属、非金属 C.纯净物、化合物 D.含氧酸、无氧酸 2.下列各组物质中,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 A.稀有气体、浓硫酸、胆矾 B.金刚石、石灰石、铁矿石 C.天然气、碱式碳酸铜、液氧 D.石墨、熟石灰、水煤气 3.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与名称、分类完全相符的是( ) A.亚硝酸钠、NaNO2、盐 B.氧化铁、Fe3O4、氧化物 C.纯碱、NaOH、碱 D.酒精、CH3OH、有机物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含氧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酸根中不一定含有氧元素 C.盐的组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D.酸中一定不含金属元素 5.“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应该分类回收。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制的易拉罐、铜导线等可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它们属于( ) A.有机物 B.碱 C.氧化物 D.金属或合金 二、填空题: 1.下列是含碳元素的物质:①石墨②一氧化碳③干冰④碳酸⑤碳酸钙⑥乙醇⑦C60⑧甲烷⑨纯碱。其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____;属于盐的是____,属于酸的是____;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 2.下列各组均有四种物质,其中有一种物质与其他三种物质的类别不同,请将该物质的化学式或名称填在横线上。 (1)CuO、NO2、NaOH、Fe2O3,____; (2)O2、N2、Al、C____; (3)空气,氢气,碘酒,盐酸____; (4)食盐,蔗糖,酒精,醋酸____。 。 14、水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可用化学式H2O表示。下列对于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A.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B.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水中含有氢分子D.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 3、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石油属于混合物B.氮气属于单质C.甲烷属于化合物D.干冰属于有机物 4、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冰 B.冰水 C.干冰 D.可燃冰

初三化学上册人教版教案(精品)

课题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规律的自然科学,它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 过程和方法:通过学生间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 2.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 3.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认识化学的价值。 课题分析 化学对于初三学生来说是一门起始学科,而本课题又是化学的第一课题,能否上好这一节课,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课题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提出了许多富有想象力的问题,使学生亲身感受到生活离不开化学,同时也感受到许多美好的愿望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而是要靠化学家的智慧和辛勤劳动逐步实现的。由此产生了希望了解化学的强烈愿望。教材抓住这种情感,导出了“什么是化学”“化学与人类有什么关系”,并以丰富多彩的图画和语言,概述了人类认识化学、利用化学和发展化学的历史和方法,充分展示了化学的魁力和学习化学的价值。 教学策略分析 本课题不同于以往教材中的绪言课,属于非知识性教学,其编写的主要意图是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生活走进化学。这就为教师创设了较大的教学空间和教学自由度。教学中,建议通过趣味性实验、图片、影像资料、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体会等创设教学情境,使每个学生能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的世界,从而产生浓厚的化学学习兴趣,加深对化学的了解。 设计思路 教师引导学生做趣味性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生看书上的彩图,感知到化学真奇妙→学生看录像带,初步感知化学的重要性→带着问题,学生看书,知道什么是化学,化学与人类的关系→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一些与化学有关的例子。初步感知“观察”在学习化学中的重要性→假设“没有化学”,让学生预测世界将变成什么样子,进一步感知化学的重要性→指导化学学习的方法和要求。

初三化学上册总复习专题练习

(化学复习专题)复习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学号:姓 名: 1.家庭中的下列现象,属化学变化的是 A.晾干湿衣服?B.弯曲电线 C.点燃煤气D.摔破玻璃杯 2.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 B.抹在墙上的石灰浆逐渐变硬 C.冰受热熔化成水????D.用木炭消除冰箱中的异味 3.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白磷自燃??B.把干冰放入澄清石灰水中 C.菜刀水渍未干导致生锈? D.浅蓝色的液氧变成无色的氧气 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夜幕降临,珠江两岸霓虹灯通电后发出美丽的亮光 B.“侯氏制碱法”用空气、水、食盐生产出纯碱和化肥 C.青铜受热熔化后浇涛成各种形状的工艺品 D.自来水通过蒸馏变成可饮用的瓶装蒸馏水 5.下图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用玻璃刀裁玻璃 B.镁带燃烧 C.胆矾的研碎 D.水沸腾 6.城市自来水的净化过程可表示为:取水→沉降→过滤→吸附→消毒→配水。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取水?B.过滤 C.吸附??D.消毒 7.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化性质决定的是 A.用金刚石做玻璃刀的刀头???B.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症 C.用石墨做铅笔芯写字?D.用钨做电灯泡里的灯丝 8.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化学性质的是 A.铜制造电线????B.活性炭吸附冰箱中的异味 C.氧气供给呼吸???D.稀有气体作为霓虹灯的填充气 9.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A.用食醋除去热水瓶胆壁上沉积的水垢 B.防毒面具里的滤毒罐利用活性炭来吸附毒气 C.做馒头时,在发酵后的面团中加入适量纯碱,防止馒头发酸 D.用生石灰作干果的干燥剂 10.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A.二氧化碳可制成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氢气用于新型燃料 C.乙醇用于汽车燃 D.稀有气体用作金属焊接的保护气 11.下列各组叙述中,均属于描述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A.氧气有氧化性碳能还原氧化铜 B.铁易生锈二氧化碳固体易升华 C.纯净的铁片是银白色的酒精易挥发

(完整版)2017九年级化学上册基本概念总汇(人教版)

XX九年级化学上册基本概念总汇(人教 版) 1、(2页)化学: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7、8)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做化学反应。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3、(27)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由不同种分子(原子)构成的物质。 4、(27)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叫做纯净物。) 、(3)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多变一) 6、(3)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 7、(36)缓慢氧化: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甚至不容易察觉的反应,叫做缓慢氧化。

8、(38)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一变两不变) 9、(38)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做催化作用。 10(39)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一变多) 11、(47)化合物:组成中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 12(47)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叫做氧化物。 13、(2)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原子的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14、(6)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硬水; 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软水。 1、(71)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得到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质量(符号为Ar)。 16、(73)元素: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