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简论俾斯麦的战争观》

《简论俾斯麦的战争观》

《简论俾斯麦的战争观》
《简论俾斯麦的战争观》

《简论俾斯麦的战争观》

俾斯麦对于战争的认识是,战争,而且只是可以控制的局部战争,是以相对最低的成本实现相对最高的利润的最后手段。他曾经这样痛斥那些希望不合时宜地发动战争的普鲁士政客:“没有对于战争后果清醒的认识,却执意发动战争,这样的政客,请自己去赴死吧!战争结束后,你们是否有勇气承担农民面对农田化为灰烬的痛苦?是否有勇气承受身体残疾、妻离子散的悲伤?”尽管在必须战争否则无可选择的时候他也会选择这种政策。

但是俾斯麦能够认识到战争可能的危害,甚至可能对于战胜国日后的政治和外交上同样不利。只有在没有其他成本更低的实现相对最高利润的道路可走的时候(例如德意志统一战争),才可以在多个方面特别是外交做好控制之后发动局部的、只针对一个对手的战争。并且在战争实现目的之后,而此后继续战争就会对本国不利乃至使形势逆转时,就应该制止战争,而用高明或狡猾的外交手段来维护欧洲“均势”和和平。

相比于纯粹的军事力量,外交上的优势、外交体系和相对的盟国可能还要更重要。俾斯麦以三场外交等手段控制下的局部战争统一了德国,但是德国统一以后,整个“俾斯麦时代”,德国却一直处于和平和势力均衡的“俾斯麦体系”的主导地位。德国统一以后,“俾斯麦时代”的一些德国人以为,德国应该以一场扩张性的、打倒那些潜在对手的“未雨绸缪”的“预防性战争”。俾斯麦反对这种思潮。他认为战争的后果无法预测,而基于德国统一本身就已经威胁到了欧洲的势力平衡,所以德国(不是普鲁士)的战争很难被局部性的控制,也很难继续保有外交优势。现在的战争不仅不能以相对最小的成本实现相对最高的利润,也不能真正实现其“防御性”,反而会给德国造成更大的损失乃至危及国家本身的安全——反而催化了列强联合起来扼杀德国,等于“没病找病”。至于继续扩张,不管向哪一个方向,那无异于加剧了德国内部的民族矛盾,也使德国在外交上转入劣势。俾斯麦认为,对于统一以后的德国而言,它的最大利益所在即维护欧洲的和平和势力均衡,从列强的夹缝中寻求生存,而非战争或者扩张——这些对德国无异于自杀性政策。

俾斯麦关于战争的认识可以说是非常科学和符合德国实际的,他坚持这些政策直到他去职。但是俾斯麦去职之后,无论威廉二世时期还是以后的希特勒德国,却鲜有人能够有着如此清醒的认识。德国的政策逐渐发生转变,战争渐渐被从俾斯麦打造的牢笼中解放出来乃至成为德国的一种“国策”,并日益失控。在这种自杀性的失控的战争的“国策”诱导之下,德国为它的领导人背离俾斯麦思想而付出了几近亡国的巨大的代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