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Android智能终端的远程控制系统

基于Android智能终端的远程控制系统

基于Android智能终端的远程控制系统
基于Android智能终端的远程控制系统

基于Android智能终端的远程控制系统

摘要:提出了基于Android 手机的远程控制系统设计方案,该系统基于Openmobster开

源手机云计算平台。介绍了整个系统结构框架,详细分析了各个模块的具体实现。通过应用

实例在设备上进行了测试,实现了云服务器端对Android智能手机终端的访问和远程控制。

关键词:云计算; Openmobster; Android;远程控制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云计算在移动平台的应用引发了一场变革。在移动领域的云

计算(移动云计算)是利用云计算技术解决移动终端的存储和数据处理等问题,帮助用户摆脱

硬件设备、存储设备、应用程序等条件的限制,实现将移动终端应用的“计算”

从终端转移到服务器端,从而弱化了对移动终端设备的处理要求[1]。Openmobster是一个

开源的集成了手机应用的云服务平台,具有开发手机同步应用、开发推送应用、开发离线手

机应用、应用开发框架、移动云服务的服务器端开发框架和管理控制台等特征。其目的是让

应用开发人员省掉开发底层同步及消息通知中间件的工作,只需将注意力集中于更好地实现

业务需求上。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Android智能终端的远程控制系统,在系统中Android

手机利用周围的无线网络资源,与云端服务器自发交互,如远程下发通知、远程设置密码、

远程GPS定位、远程数据同步等操作。通过该系统使云计算真正“落地”,实实

在在地为手机提供服务。1 Openmobster平台的概述1.1 Openmobster对应用的支持 (1)

数据同步无需任何特定的设备间的同步程序,即可支持云端和终端间数据的自动同步。

允许应用工作于在线或离线模式,一旦检测到终端数据状态变更,立即发起对云端的自动数

据同步。 (2)实时推送通知消息云端的状态变更可以通过实时消息推送通知到终端,

该推送机制使用基于网络Socket的方式,而不是发送短消息或电邮的方式。 (3)移动远

程调用(Mobile RPC) 提供了一种访问云端服务的方式,无需复杂的网络底层编码

(.demo.sync.DemoBeanChannel">3.3 Android手机终端的开发(1)编写HomeScreen。HomeScreen组件代表了Androidapp启动时的屏幕主界面。其postRender()方

法的实现如下:。if(MobileBean.isBooted("demobean")) { MobileBean[]demobeans=MobileBean.readAll("demobean");

String[] ui = new String[demobeans.length];for(int

i=0,size=ui.length;i<size;i++){ui[i] = demobeans

[i].getValue("message");} listApp.setListAdapter(new ArrayAdapter(listApp,https://www.doczj.com/doc/3b8213788.html,yout.simple_list_item_1, ui));} (2)在moblet-app.xml 进行配置。

<screen>com.demo.app.HomeScreen</screen>3.4 系统的总体设计流程整

个系统的总体设计流程。具体设计步骤如下:

(1)用户通过浏览器打开自己设计的网页,选取需要下发的控制命令,然后输入已经在服

务器上配置好的账号和密码,点击“确定”后调用JSP代码: <form

action="action.jsp" method="post" name="form1"

id="form1"> (2)JSP执行过程为将网页请求request封装的各功能选项字

段取出并封装。 (3)CloudServer中定义的DemoChannel会定期调用scanForNew并对上

面的字段进行检查,一旦发现有新数据,即通过read()接口取出该数据,将其封装到DemoBean

对象中,并通过OpenMobster下发推送通知到终端。 (4)终端的后台服务Service同样建

立了对应云端DemoChannel的接口,一旦收到频道的下发通知,即通过发送Intent的方式启

动一个Activity,在启动过程中可以通过MobileBean.read(channelUri,userName)接口读

出对应账号名和通道下发MobileBean,通过MobileBean.getValue接口获得下发通知中的各

功能命令字段。 (5)通过对上述各命令字段的含义解析,获取字段的值,并进入等待队列。如果手机上的客户端已经被用户登录并激活,将调用Android平台提供的各个功能接口,完成下发的控制命令操作[3]。(6)如果下发的命令字段中要求将手机中的数据上传到服务器时,通过类似下发的逆过程,相应地建立上传的通道,将数据上传到服务器侧。如果用户有需要,还可以将这些数据展示在网页界面上。4 实现结果系统采用了C/S模式的架构进行实现,服务器与客户端通过Socket 进行网络通信。在PC 端Openmobster的实现中,采用了基于HTTP长连接的“服务器推送”技术,通过长连接,服务器随时发送Push 通知;服务器采用移动App框架结构,手机的客户端做成一个可开机自启动的apk,该手机只要接入网络而且被激活,会在后台一直运行等待用户发送命令。该系统可实现远程追踪、远程擦除、远程锁定、远程同步、远程推送、远程过程调用等功能[4],实现环境为Eclipse。Android 手机端的激活与远程下发和锁定过程。

经过在Android高通平台手机上反复测试,手机连接Server 的时间小于3 s,远端Server 对手机控制命令的响应时间小于5 s,基本完成了云服务器对智能手机终端的访问和控制功能。但是在测试过程中发现Openmobster平台设计的数据同步算法还不完善,如在本地进行的新增、修改、删除记录的操作时,如果没来得及同步到服务器侧,会因为重新同步数据操作而丢失,造成用户使用不便,有待于今后深入研究和探讨。

Android是一种基于Linux的自由及开放源代码的操作系统

Android是一种基于Linux的自由及开放源代码的操作系统,主要使用于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由Google公司和开放手机联盟领导及开发。尚未有统一中文名称,中国大陆地区较多人使用“安卓”或“安致”。Android操作系统最初由Andy Rubin开发,主要支持手机。2005年8月由Google收购注资。2007年11月,Google与84家硬件制造商、软件开发商及电信营运商组建开放手机联盟共同研发改良Android系统。随后Google以Apache开源许可证的授权方式,发布了Android的源代码。第一部Android智能手机发布于2008年10月。Android逐渐扩展到平板电脑及其他领域上,如电视、数码相机、游戏机等。2011年第一季度,Android在全球的市场份额首次超过塞班系统,跃居全球第一。2012年11月数据显示,Android占据全球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市场76%的份额,中国市场占有率为90%。 中文名:安卓 外文名:Android 开发商:Google、开放手持设备联盟 发行商:Google 发行时间:2008年9月23日 编程语 言: C/C++(底层)Java等(应用 层) 系统家 族: 类Unix,Linux 源码模 式: 自由及开放源代码软件 内核类 型: 宏内核(Linux内核) 软件许 可: Apache License, GPL等 Android一词的本义指“机器人”,同时也是Google于2007年11月5日宣布的基于Linux 平台的开源手机操作系统的名称,该平台由操作系统、中间件、用户界面和应用软件组成。 Android一词最早出现于法国作家利尔亚当(Auguste Villiers de l'Isle-Adam)在1886年发 表的科幻小说《未来夏娃》(L'ève future)中。他将外表像人的机器起名为Android。 Android的Logo是由Ascender公司设计的。其中的文字使用了Ascender公司专门制作的 称之为“Droid ” 的字体。Android是一个全身绿色的机器人,绿色也是Android的标志。颜 色采用了PMS 376C和RGB中十六进制的#A4C639来绘制,这是Android操作系统的品牌 象徵。有时候,它们还会使用纯文字的Logo。 2012年7月美国科技博客网站BusinessInsider评选出二十一世纪十款最重要电子产品,Android操作系统和iPhone等榜上有名。

关于android OS(安卓系统)的弊端尤其是安全问题

关于android OS(安卓系统)的弊端尤其是安全问题 对当今手机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Android系统,可以说是当今智能移动终端发展的关键推动者之一.它的主要贡献我认为有以下几点,一、开源的主流智能移动终端系统,让所有的厂商都可以参与发展;二、让不同层次的人们都可以享用智能手机和其它移动终端带来的好处;三、打破垄断,促进竞争。但是该系统也有两个严重的弊端: 一、系统有点“卡”的问题,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 1、是android系统碎片化的问题,这也是系统开源的反面体现,可是开源系统又不能不开源,所以这个问题应该不容易解决; 2、虚拟机的问题,这个问题接触过JA V A的人应该都了解,这个问题虽然现在GOOGLE收购了法国的Flexycore公司,并推出了ART模式的优化方案,但这只是改善而已,并不是从根本上解决“卡”的问题。这种情况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终端厂家进入拼硬件的时代。 拼硬件的好处就是促进产品进步,但弊端也很时显,就是产品价格更贵了,能耗也就更高了。这就导致了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抢购”手机,手机只是普通的消费品,满大街都在搞促销,为什么要抢购呢,就是人们又要更高的配置但又不用付出更多的钱。深层因素,就是厂家推出的产品,主打的是硬件配置,因为在这个系统里,配置高几乎就是用户体验好。对于用户来说,手机的使用周期只有两年左右,这里指的并不是说手机坏了,不能用了,而是说,手机配置在两年后可能就过时了,主流的应用无法对应如流了。而手机也不易容更新到最新版本的系统,你想以前安卓2.3系统,有几款手机现在可以官方升级到4.2呢。并不是说2.3不能升级到更新版本,而是除了旗舰机型号,很多厂商都不愿意再投入资源去升级旧机型,他们更希望你去买新的产品。但如果这个系统没有给厂商太多碎片化的权限,那是不是所有安卓可以在特定的架构下,由用户自行更新到google 发布的适合版本呢?当然,有人会说电子产品过时换代很正常,但是对比一下其它智能手机系统,别人的手机用几年系统还是可以流畅应对,甚至可以直接升级到官方更高的系统版本,至少不会太“卡”,这就是区别。 二、android安全问题,也是我最想说的问题: 这里我先给大家看一下,我从安全软件上截下的应用权限管理图,有款常用

Android系统架构详解

Android系统架构详解 Android系统架构由5部分组成, 分别是:Linux Kernel、Android Runtime、Libraries、Application Framework、Applications。 1、Linux Kernel Android relies on Linux version 2.6 for core system services such as security, memory management, process management, network stack, and driver model. The kernel also acts as an abstraction layer between the hardware and the rest of the software stack. Android基于Linux 2.6提供核心系统服务,例如:安全、内存管理、进程管理、网络堆栈、驱动模型。Linux Kernel也作为硬件和软件之间的抽象层,它隐藏具体硬件细节而为上层提供统一的服务。如果你学过计算机网络知道OSI/RM,就会知道分层的好处就是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而为上层提供统一的服务,屏蔽本层及以下层的差异,当本层及以下层发生了变化不会影响到上层。也就是说各层各尽其职,各层提供固定的SAP(Service Access Point),专业点可以说是高内聚、低耦合。如果你只是做应用开发,就不需要深入了解Linux Kernel层。 2、Android Runtime Android includes a set of core libraries that provides most of the functionality available in the core libraries of the Java programming language. Android包括一个核心库的集合,她们提供了Java编程语言的核心库中的绝大多数功能。 Every Android application runs in its own process, with its own instance of the Dalvik virtual

(完整版)Android智能手机安全风险及防范策略

Android智能手机安全风险及防范策略 摘要 智能手机相对于传统的手机拥有更丰富的功能和更强的数据处理能力,而近年来发展迅速的Android 系统具有开,可移植性强等优点,因此,越来越多的智能手机采用Android 系统作为手机操作系统。随着Android 智能手机的普及和人们安全意识的提高,Android 智能手机的安全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手机中包含了大量的用户私密信息,并与用户的经济利益直接相关,因此如何保护Android 智能手机的信息安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Android手机,手机安全,手机病毒,个人隐私

The Android intelligent mobile phone security risks and Countermeasures Abstract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mobile phone, smart phone has much more rich functionality and strong ability in data processing, besides, Android has been developing rapidly in recent years, it is an open source system, has strong portability advantages, therefore, more and more intelligent mobile phone use Android system as their mobile phone operating system. With the popularity of Android smart phone, and improvement of people's security consciousness, the security of Android smart phone get more and more of people’s attention. People’s mobile phone contains a large number of user’s private information, and is directly related to user’s economic interests, so how to protect the information security of Android smart phone, is a very important topic. Keywords:Android mobile phone,Mobile phone security,Mobile phone virus,Privacy

Android操作系统发展史

Android操作系统发展史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Android系统的历史,首先我们就要先来说说Android系统这个名字的来历。Android这一词最先出现在法国作家利尔亚当在1886年发表的科幻小说《未来夏娃》中,作者将外表像人类的机器起名为Android,这也就是Android小人名字的由来。 知道了Android名字的来历我们再来看一下Android系统的来历。Android系统一开始并不是由谷歌研发出来的,Android系统原来的公司名字就叫做Android,谷歌公司在2005收购了这个仅成立22月的高科技企业。Android系统也开始由谷歌接手研发,Android 系统的负责人以及Android公司的CEO安迪·鲁宾成为谷歌公司的工程部副总裁,继续负责Android项目的研发工作。 在2007年11月5日这天,谷歌公司正式向外界展示了这款名为Android的操作系统,并且在这天谷歌宣布建立一个全球性的联盟组织,该组织由34家手机制造商、软件开发商、电信运营商以及芯片制造商共同组成。这一联盟将支持谷歌发布的手机操作系统以及应用软件,将共同开发Android系统的开放源代码。 看完Android系统的发展简介,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具体的Android系统版本的升级更新以及代表机型有哪些。 Android 1.0 代表机型T-Mobile G1 在2008年,在GoogleI/O大会上,谷歌提出了Android HAL架构图,在同年8月18号,Android获得了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的批准,在2008年9月,谷歌正式发布了Android 1.0系统,这也是Android系统最早的版本。 在2008年,在智能手机领域还是诺基亚的天下,Symbian系统在智能手机市场中占有绝对优势,在这种前提下,谷歌发布的Android 1.0系统并没有被外界看好,甚至言论称最多一年谷歌就会放弃Android系统。

安卓手机的系统安全性

安卓手机的系统安全性 1、安卓手机系统的安全性介绍 此前,有位国际安全软件服务的领导者针对现在的四种手机操作系统做出了安全性、设备防火墙、虚拟化等做出了测试,结果显示黑莓OS 的安全性最好,而安卓系统的安全性则排到第四,到底安卓系统的安全性怎么样呢。 1、首先我们要明白,安卓它是基于linux 的一个系统,安卓系统上所有的用户都有一个单独的ID,我们可以把每个应用当做安卓手机系统上的一个用户,所以每个应用都是一个ID,这是一项非常强大的功能。因为所有的应用都有不同的ID,所以每个应用都可以使用到和自己ID相关的文件。这就意味着安卓手机应用只可以使用它们自己的文件或者属于它们的文件。 2、因为安卓的应用时基于JA V A 的,所以可以考虑在虚拟环境中运行的每个应用都会有相应的有一个特定的虚拟环境。这也相应的加强了安卓系统的安全性。 3、不仅虚拟环境而且进程也加强了安全性。因为每一个进程也有一个不同的进程ID号。一个安卓应用是不可以访问系统文件或数据的,除非用户允许。 2、安卓系统防御,如何保护沦陷的安卓系统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安卓系统手机的安全性问题引起了业内人士与手机用户的广泛关注。而其中的恶意扣费软件与用户个人信息的泄漏成为了大家集中讨论的问题。近来随着智能手机成本的不断下降,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安卓千元智能机。这些千元智能机不仅在北上广等大型城市热销,更多的流向了中西部的二三线甚至四线城市。恶意扣费软件随着安卓用户群的不断扩大,正在侵蚀着越来越多人的手机安全。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安卓与其他手机操作系统的不同,由于源代码的开放,病毒厂商也可以拥有系统权限,安卓手机的系统安全很难靠系统自身与用户的使用来保证。 很多用户在使用安卓系统时都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当你已经关闭手机显示器时,或者当你打电话时,甚至在你听音乐玩游戏时。那些潜伏在手机里面各种看不见的恶意程序,正在一点点的吞噬着你的手机话费与网络流量使用费。而来自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的官方报告显示,2011年的手机恶意程度数量已高达6249种,是2010年的3.75倍,是2009年的15倍。面对这多如牛毛的恶意程序,我们需要一款能够全方位保护自己安卓系统的防护软件,我们需要这款防护软件能够全天候随时击退各式各样恶意程序的攻击。 3、Android系统安全性10大突出问题大揭底 据国外媒体报道,Android目前已经在全球移动操作系统市场上获得了统治级的地位,预测数据称Android目前在智能手机中的安装率高达87%,同时还有继续增长的态势。许多分析师都认为,Android未来能够像Windows独占桌面PC市场那样成为移动操作系统领域的寡头。

安卓系统简介及如何分区的

android操作系统的分区 对电脑系统了解的朋友都知道,简单来说,电脑分硬件和软件两大块,软件装在硬盘上,比如操作系统windows,使用者通过windows来控制机器硬件,达到使用电脑的目的。 手机也分为硬件和软件两块,软件则是装在闪存(即flash memory,一种存储器)上的,闪存有大小的区别,就像硬盘有大小一样,看手机硬件配置的时候,通常会看到如下介绍:ROM 512M,RAM 512M,ROM就是指的闪存了,相当于电脑上的硬盘,用来存放操作系统和用户数据等信息。相应的,RAM就是指的内存了。 手机出厂时都是装好系统的,这点类似于电脑世界里面的品牌电脑,通过分析手机闪存上的内容可以知道,android操作系统主要有以下几个重要的分区(包括但不限于): hboot分区----------负责启动。 radio分区----------负责驱动。 recovery分区-------负责恢复。 boot分区-----------系统内核。 system分区---------系统文件。 cache分区----------系统缓存。 userdata分区-------用户数据。 1、hboot(SPL):这里指的是手机上的启动模块,通俗的说,就是负责手机启动引导的一段程序,类似于电脑主板上的BIOS,都是负责底层操作的。和在电脑上刷新BIOS一样,刷错了,电脑就会开不了机,对手机来说也一样,这部分的内容刷错了,手机就会变砖!

2、radio:这里指的是手机上的通讯模块,又叫做基带。负责手机的无线信号,蓝牙,WIFI等设备的管理,也就是说,相当于电脑系统里面的硬件驱动部分。这样说或许也不是特别的准确,大家明白大概的意思就可以了。通常我们所说的刷radio,刷基带,就是指的刷写这一部分,以便解决通话质量、网络连接质量、蓝牙连接等等问题。 3、recovery:字面意思是恢复,手机上的一个功能分区,有点类似于笔记本电脑上的恢复分区。一般大厂出的笔记本,都会自带一个特殊分区,里面保存着系统的镜像文件,当系统出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它来一键恢复系统。这里的recovery功能有些类似。其实,他更像是电脑上的小型winPE系统,可以允许我们通过启动到winPE系统上,去做一些备份、恢复的工作。当然,系统自带的recovery基本没用,所以我们通常会刷入一个第三方的recovery,以便实现更多的功能,例如:备份系统,恢复系统,刷新系统等。但官方自带的recovery 也不是一无是处,在使用OTA方式升级系统时候,会检查此分区内容,如果不是原厂自带的,OTA升级就会失败。 4、fastboot:字面意思是快速启动,在这里,其实是一个特殊的工程模式,通过fastboot界面,连接电脑后,我们可以在电脑端通过特殊的指令来操作手机,例如更新radio,就可以通过fastboot来完成。fastboot的级别又要比recovery 来的要高一些,可以完成更底层的一些操作。后面我们会结合实际,来讲解一些fastboot的用法,更详细的资料,大家可以通过网络来学习,这里不再赘述。 5、ADB:android debug bridge,字面意思就是安卓调试桥接,简单点说,它是android系统提供的一套工具,通过它,我们可以在电脑上建立一个连接到手机的通道,然后可以在电脑上向手机发送一些指令,完成一些我们需要做的工作。ADB的用法我们后面也会作相应的介绍。 6、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上面我们讲过的,android系统都是安装在闪存里面的,这个闪存,就是一种只读存储器,断电情况下里面的内容不会消失。刷机,就是刷的ROM。有点类似电脑里的硬盘,ROM里面有很多分区,hboot、boot、system等等,前文介绍过的,还记得吗?说到这里,想到一个好笑的事情,某人问老婆,知道什么是ROM吗?答曰:room?不就是房子吗?晕倒,我说的是R O M ,不是R O O M!!奥,那就是小房子了!狂晕!!

安卓操作系统简介

安卓操作系统简介 简言: Android一词的本义指“机器人”,同时也是Google于2007年11月5日宣布的基于Linux平台的开源手机操作系统的名称,该平台由操作系统、中间件、用户界面和应用软件组成,号称是首个为移动终端打造的真正开放和完整的移动软件。目前,最新版本为Android 2.4 Gingerbread和Android 3.0 Honeycomb。 系统介绍: Android是基于Linux内核的操作系统,是Google公司在2007年11月5日公布的手机操作系统,早期由Google开发,后由开放手持设备联盟(Open Handset Alliance)开发。它采用了软件堆层(software stack,又名以软件叠层)的架构,主要分为三部分。底层Linux内核只提供基本功能;其他的应用软件则由各公司自行开发,部分程序以Java编写。 2010年末数据显示,仅正式推出两年的操作系统Android已经超越称霸十年的诺基亚(Nokia)Symbian OS系统,采用Android系统主要手机厂商包括宏达电子(HTC)、三星(SAMSUNG)、摩托罗拉(MOTOROLA)、LG、Sony Ericsson、魅族M9等,使之跃居全球最受欢迎的智能手机平台,Android系统不但应用于智能手机,也在平板电脑市场急速扩张。 系统架构: 应用程序: Android以Java为编程语言,使接口到功能,都有层出不穷的变化,其中Activity 等同于J2ME的MIDlet,一个Activity 类(class)负责创建视窗(window),一个活动中的Activity就是在foreground(前景)模式,背景运行的程序叫做Service。两者之间通过由ServiceConnection和AIDL连结,达到复数程序同时运行的效果。如果运行中的Activity 全部画面被其他Activity 取代时,该Activity 便被停止(stopped),甚至被系统清除(kill)。 View等同于J2ME的Displayable,程序人员可以通过View 类与“XML layout”档将UI放置在视窗上,Android 1.5的版本可以利用View 打造出所谓的Widgets,其实Widget只是View的一种,所以可以使用xml来设计layout,HTC 的Android Hero手机即含有大量的widget。至于ViewGroup 是各种layout 的基础抽象类(abstract class),ViewGroup之内还可以有ViewGroup。View的构造函数不需要再Activity中调用,但是Displayable的是必须的,在Activity 中,要通过findViewById()来从XML中取得View,Android的View类的显示很大程度上是从XML中读取的。View 与事件(event)息息相关,两者之间通过Listener 结合在一起,每一个View都可以注册一个event listener,例如:当View要处理用户触碰(touch)的事件时,就要向Android框架注册View.OnClickListener。另外还有Image等同于J2ME的BitMap。 中介软件 操作系统与应用程序的沟通桥梁,并用分为两层:函数层(Library)和虚拟机(Virtual Machine)。Bionic是Android 改良libc的版本。Android 同时包含了Webkit,所谓的Webkit 就是Apple Safari 浏览器背后的引擎。Surface flinger 是就2D或3D的内容显示到屏幕上。Android使用工具链(Toolchain)为Google自

android手机安全性报告

Android系统框架安全性评估及应对策略 Android操作系统以开放性为主,无论是应用程序数字签名方式、权限控制、发布渠道、应用程序审核等都为开放性设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更多的风险,主要风险存在于“越狱”破解之后。 总的来说,Android系统手机面临病毒、木马等恶意程序攻击的风险较高,更接近于目前PC环境。通过其安全机制可知,对于短信软件、W AP浏览器等均可以进行替换或者通过manifest机制为第三方应用程序授予资源访问权限,因此需要采用更多的技术和管理措施防范安全风险。 一、Android操作系统的框架: Android框架主要分为四层:应用层、应用程序框架层、系统运行库层、Linux核心层。在这四个层次上可以进行安全性分析。 二、android系统安全机制分析 1 应用层:代码安全和接入权限 1)代码安全: 目前Android应用程序开发语言主要为Java,也可以通过Google发布的Android NDK 工具集移植或者开发C/C++代码。与iPhone应用程序的主要语言Object-C不同,Java属于解释型语言,并不直接编译成二进制文件,这造成基于Java语言开发的应用程序较容易被反编译。 应对方法: 在应用程序中增加代码混淆等防止反编译措施;同时,对于核心代码,建议开发C/C++程序。防止纯JA V A程序容易被第三方反编译风险。同时可以用混淆器,默认混淆器为proguard。 2)接入权限: 权限是Android 平台安全机制核心,旨在允许或限制应用程序访问受限的API 和资源。默认情况下,Android应用程序没有被授予权限,权限在安装期间通过manifest 文件由应用程序请求。Android系统中权限分为普通级别(normal)、危险级别(dangerous)、签名级别(signature)和系统/签名级别(signature or system)。系统中所有预定义的权限根据作用的不同,分别属于不同的级别。也对应用的操作增加限制,防止恶意应用进行非法操作给用户造成敏感数据泄漏等。框架层可以自定义权限。 应对方法:权限主要用来权限定义位置: frameworks/base/core/res/ AndroidManifest.xml权限可用于整个应用、Activity、Service等 这个是应用权限。 2 应用框架层:数字认证 所有Android应用程序都必须进行数字签名。除了通过共用User ID进行数据共享的方式,使用相同数字签名签署的两个应用程序可以相互授予权限来访问基于签名的API。所有

Android系统架构简介

Android系统架构简介 Android系统架构简介 目前Android的Linuxkernel控制包括安全、存储器管理、进程管理、网络堆叠、驱动程序模型等。下载Android源码之前,先要 安装其构建工具Repo来初始化源码。Repo是Android用来辅助Git 工作的一个工具。 应用程序 Android系统是基于Linux内核开发,使用Java作编程语言, 使界面到功能,都有层出不穷的变化,其中Activity等同于J2ME 的MIDlet,一个Activity类别负责创建视窗,一个活动中的 Activity就是在foreground(前景)模式,背景执行的程序叫做Service。两者之间透过由ServiceConnection和AIDL连结,达到 复数程序同时执行的效果。如果执行中的Activity全部画面被其他Activity取代时,该Activity便被停止,甚至被系统清除。 View等同于J2ME的Displayable,程序人员可以透过View类别与“XMLlayout”档将UI放置在视窗上,并可以利用View打造出所 谓的Widgets,其实Widget只是View的一种,所以可以使用xml 来设计layout。至于ViewGroup是各种layout的基础抽象类别,ViewGroup之内还可以有ViewGroup。View的构造函数不需要在Activity中调用,但是Displayable的是必须的,在Activity中,要通过findViewById()来从XML中获取View,Android的View类 的显示很大程度上是从XML中读取的。View与事件息息相关,两者 之间透过Listener结合在一起,每一个View都可以注册eventlistener,例如:当View要处理用户触碰的事件时,就要向Android框架注册View.OnClickListener。另外还有Image等同于 J2ME的BitMap。 中介软件

Android本质上就是一个基于Linux内核的操作系统

Android本质上就是一个基于Linux内核的操作系统。与Ubuntu Linux、Fedora Linux 类似。只是Android在应用层专门为移动设备添加了一些特有的支持。既然Android是Linux内核的系统,那么基本的启动过程也应符合Linux的规则。如果研究过其他Linux 系统应该了解,一个完整的Linux系统首先会将一个Linux内核装载到内存,也就是编译Linux内核源代码生成的bzImage文件,对于为Android优化的Linux内核源代码会生成zImage文件。该文件就是Linux内核的二进制版本。由于zImage在内核空间运行,而我们平常使用的软件都是在应用空间运行(关于内核空间和应用空间的详细描述,可以参考《Android深度探索(卷1):HAL与驱动开发》一书的内容,在后续的各卷中将会对Android的整体体系进行全方位的剖析)。内核空间和应用空间是不能直接通过内存地址级别访问的,所以就需要建立某种通讯机制。 目前Linux有很多通讯机制可以在用户空间和内核空间之间交互,例如设备驱动文件(位于/dev目录中)、内存文件(/proc、/sys目录等)。了解Linux的同学都应该知道Linux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一切都是以文件的形式存在的,例如,一个设备通常与一个或多个设备文件对应。这些与内核空间交互的文件都在用户空间,所以在Linux内核装载完,需要首先建立这些文件所在的目录。而完成这些工作的程序就是本文要介绍的init。Init是一个命令行程序。其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建立这些与内核空间交互的文件所在的目录。当Linux内核加载完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调用init程序,也就是说,init是用户空间执行的第一个程序。 在分析init的核心代码之前,还需要初步了解init除了建立一些目录外,还做了如下的工作 1. 初始化属性 2. 处理配置文件的命令(主要是init.rc文件),包括处理各种Action。 3. 性能分析(使用bootchart工具)。 4. 无限循环执行command(启动其他的进程)。 尽管init完成的工作不算很多,不过代码还是非常复杂的。Init程序并不是由一个源代码文件组成的,而是由一组源代码文件的目标文件链接而成的。这些文件位于如下的目录。 /system/core/init 其中init.c是init的主文件,现在打开该文件,看看其中的内容。由于init是命令行程序,所以分析init.c首先应从main函数开始,现在好到main函数,代码如下: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fd_count = 0; struct pollfd ufds[4]; char *tmpdev; char* debuggable; char tmp[32]; int property_set_fd_init = 0; int signal_fd_init = 0;

Android系统的信息安全共5页文档

Android系统的信息安全 Information Security of Android Lei Jia-wei Li Ting Yu Ben-gong Yang Qian-kun (The School of Management of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huiHefeI 230009) 【 Abstract 】 Android's security has been a controversial topic, this article is a brief analysis on issues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to the Android and presents some possible solutions based on a surevy on Android in three ways: the system itself,?software application mall and?users. 【 Keywords 】 android;information security;code of conduct 1 引言 在信息交换中,“安全”是相对的,而“不安全”是绝对的,Android 平台优势使它成为操作系统领域巨头的同时,其开放性也为黑客们提供了可乘之机。Android操作系统本身有有一定的安全机制,但缺乏功能强大的病毒防护且对应用软件缺乏安全审核及监管,也存在大量漏洞,这些漏洞是黑客攻击的主要方向,目前已经诞生多种专门针对Android的病毒,直接威胁用户的信息安全。Android系统采用的应用商城进行程序发布的模式,使得人们只能通过应用商城来下载应用,但国内尚未健全应用程序、应用商城审查环境,且有些应用商城本身不具有合法特性,缺乏规范监管,恶意兜售用户信息,给用户带来了巨大的安全威胁。 2 对Android信息安全的调查

Android系统原理及开发要点详解.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介绍开放的移动电话平台Android系统,包括Android系统中的Linux 驱动、本地框架、Java框架和Java应用4个层次。本书内容以知识性内容为纲,重点关注开发要点,各个部分内容注重相互照应,按照清晰的思路向读者介绍整个Android系统的原理和开发方法。 本书按照Android系统的框架和各个子系统的主线,重点介绍开发Android应用程序和构建硬件抽象层。其内容涵盖了Android应用程序开发和Android系统移植构建手机系统两大方面。 本书既适合从事Android各个层次开发的工程师阅读,也适合通用嵌入式Linux 系统的学习者使用。 本书购买地址:当当网卓越网中国互动出版网 作者简介 梁泉是移动系统开发资深工程师,在Android领域具有完备的知识和前沿的技术,长期从事一线开发工作。 韩超是中国大陆地区较早参与Android系统开发的人员之一,也是中国大陆的Androidin(机锋网开发社区的核心成员和重要组织者之一;也曾经引领大陆各种相关技术人员进入Android领域,并组织参与国内外的相关枝术交流。 前言 Android 是Google历经数年和投资数亿美元开发出来的智能手机系统,Google 也发起了围绕Android的组织——开放手机联盟,其英文全称为“Open Handset Alliance”。

随着各大移动终端生产商大力开发和生产基于Android的移动智能设 备,Android迅速得到业界和社会的认可,并成为整个产业的热点,基于Android平台的各类人才逐渐成为各大企业竞相争夺的焦点。 Android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任何公司、个人开发者、爱好者都可以参与其中。对于技术工作者,Android不仅是一个智能手机的系统,也可以作为学习嵌入式Linux系统的较完整的软件平台。 Android是一个较新的系统和技术,因此介绍Android的资料和书籍还比较少,尤其简体中文的书籍,相对更少。本书《Android系统原理及开发要点详解》是一本综合介绍Android系统的书,集合了Androidin社区多位专家作者的经验,精心编写而成。 Android 作为一个庞大的系统,包括了Linux操作系统、各种本地程序、虚拟机和运行环境、Java框架和Java应用程序多方面的内容。这对于初学者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因此对于学习、研究进而开发Android系统来说,掌握系统的脉络和使用恰当的学习方法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本书的组织主旨。 本书特点为了适应Android系统的情况,本书在内容的编排和组织上具有以下一些重要特点。 保持完整性和层次性本书紧紧把握Android系统的4个层次,分章节介绍,并且有重点地介绍了Android整个系统的代码结构、编译系统、相关工具、各部分组织等全局性内容。这将让读者即使只花费较短的时间,也可以获得对Android 系统大致的感性理解。 提供清晰的框架Android是一个有数百兆大小的较大系统,各部分之间是有机联系的,这就要求Android的学习和开发者需要具有一些软件架构方面的知识。本书为Android整体和重点模块绘制了大量的框图,这样非常有利于帮助读者直观地理解系统。本书在讲述每一个部分时,均列出相关代码的路径,帮助读者对应着进行快速、高效地学习。

Android系统安全以及权限知识

Android系统安全以及权限知识现在,随着小米手机的发货量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的朋友也转投android 阵营,而对于这一大部分的朋友,我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任何省电,流畅的东西,都是后话,我们需要做到的是优先保证手机安全的问题;这几天发现小米论坛没有这样的帖子,想必大家没有引起重视,所以在这里给大家整理下相关的知识,希望大家别做小白鼠: 众所周知,第三方应用商店进一步丰富了Android软件的数量,但是因为它们的准入门槛较低,监管相对宽松,让不少盗版/克隆应用混迹在正规软件应用里。 令人担心的是,在这些发布盗版应用的人中,有部分居心不良者存在,通过这些应用传播针对Android系统的木马病毒. 来自移动安全厂商Lookout Mobile Security提供的信息显示,这个利用第三方应用市场来传播的木马病毒被命名为:Geinime,其专门瞄准我国的Android 应用软件市场,已有部分Android手机用户被这种木马所感染。 Geinime木马主要依附在被重新打包过的应用软件里,以游戏居多,这些软件基本都是盗版或者克隆的产物。被感染的应用程序会在运行时向系统发出比正常版本高得多的权限请求。该木马的最终目的现在还没有完全搞清,也许是恶意广告行为,也可能是企图建立一个真正的Android僵尸网络。 当木马被激活后,它会在后台偷偷收集大量信息,包括:地理位置坐标、设备识别码(IMEI)和用户识别码(IMSI),每隔5分钟就会尝试连接木马内嵌的几个远程服务器地址,连接成功后就会将收集到的信息发送出去。目前针对该木马的代码分析正在进行中,已知该木马具有下列功能: ·发送位置坐标 ·发送设备识别码(IMEI和IMSI) ·下载并提示用户安装应用程序 ·提示用户卸载应用程序 收集已安装的应用列表并发送到远程服务器 APK权限详细对照表 您的位置(基于网络的)粗略位置隐私权限 您的位置精准的(GPS)位置隐私权限 您的位置使用模拟地点来源进行测试 您的帐户作为帐户身份验证程序 网络通信创建蓝牙连接

linux内核启动 Android系统启动过程详解

linux内核启动+Android系统启动过程详解 第一部分:汇编部分 Linux启动之 linux-rk3288-tchip/kernel/arch/arm/boot/compressed/ head.S分析这段代码是linux boot后执行的第一个程序,完成的主要工作是解压内核,然后跳转到相关执行地址。这部分代码在做驱动开发时不需要改动,但分析其执行流程对是理解android的第一步 开头有一段宏定义这是gnu arm汇编的宏定义。关于GUN 的汇编和其他编译器,在指令语法上有很大差别,具体可查询相关GUN汇编语法了解 另外此段代码必须不能包括重定位部分。因为这时一开始必须要立即运行的。所谓重定位,比如当编译时某个文件用到外部符号是用动态链接库的方式,那么该文件生成的目标文件将包含重定位信息,在加载时需要重定位该符号,否则执行时将因找不到地址而出错 #ifdef DEBUG//开始是调试用,主要是一些打印输出函数,不用关心 #if defined(CONFIG_DEBUG_ICEDCC)

……具体代码略 #endif 宏定义结束之后定义了一个段, .section ".start", #alloc, #execinstr 这个段的段名是 .start,#alloc表示Section contains allocated data, #execinstr表示Section contains executable instructions. 生成最终映像时,这段代码会放在最开头 .align start: .type start,#function /*.type指定start这个符号是函数类型*/ .rept 8 mov r0, r0 //将此命令重复8次,相当于nop,这里是为中断向量保存空间 .endr b 1f .word 0x016f2818 @ Magic numbers to help the loader

计算机与手机操作系统现状分析 —— 基于Android与iOS系统的比较

---------------------------------------------装--------------------------------- --------- 订 -----------------------------------------线---------------------------------------- 班级 10 金融工程1班 姓名 黄景豪 学号 10250502104 -

计算机与手机操作系统现状分析 ——基于Android与iOS系统的比较------------------------------------------------------------------------------------------------------------------------------------摘要:近年来,移动设备操作系统的竞争越演越热,本文通过研究目前市场中最为热门的Android系统和iOS系统的设计理念,用户界面,系统功能等来透析现有移动互联网操作系统的优缺点,来探索到未来移动互联网操作系统的影子和发展方向。同时以预测这两个系统在未来的市场表现并为国内相关企业提供一些创新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手机操作系统Android iOS 现状分析创新模式 1引言 2007年6月,苹果公司发布的使用iOS系统的iPhone智能手机,被证实真正的挖掘了智能手机所被人们忽略的潜能。由于iPhone的过于出色,将移动手机巨头摩托罗拉公司挤到破产边缘。而拥有Symbian系统,如日中天的诺基亚,在仅仅4年内,市值从2007年的1100亿欧元缩水到148亿欧元,也濒临破产危机。诺基亚新CEO斯蒂芬埃洛普表示:“现在的诺基亚真正成为了一个着火的平台。”iPhone的成功只是拉开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面纱,它带来的不仅仅是苹果公司10亿美元的销售额,还直接点燃了所有IT巨头对于被誉为是移动互联网未来的这块新蛋糕的争夺战。 同年11月,Google与84家硬件制造商、软件开发商及电信营运商组建开放手机联盟共同研发改良Android系统,一款基于Linux的自由及开放源代码的操作系统。2011年第一季度,Android在全球的市场份额首次超过塞班系统,跃居全球第一。2012年11月数据显示,Android占据全球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市场76%的份额,中国市场占有率为90%。摩托罗拉通过分离旗下的移动手机部门,投靠Google着手生产Android系统智能手机挽回败局,重新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在当下,硬件已经不是核心竞争力,软件,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操作系统成为了战争的主角。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本文将对这两款操作系统进行剖析。 2操作系统简介 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是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计算机程序,是直接运行在“裸机”上的最基本的系统软件,任何其他软件都必须在操作系统的支持下才能运行。操作系统是用户和计算机的接口,同时也是计算机硬件和其他软件的接口。操作

android系统详细介绍

android Android一词的本义指“机器人”,同时也是Google于2007年11月5日宣布的基于Linu x平台的开源手机操作系统的名称,该平台由操作系统、中间件、用户界面和应用软件组成,号称是首个为移动终端打造的真正开放和完整的移动软件。目前最好的是Android2.0的摩托罗拉Droid 目录[显示] [编辑本段] 简介 Android是基于Linux内核的软件平台和操作系统,早期由Google开发,后由开放手机联盟(Open Handset Alliance)开发。它采用了软件堆层(software st ack,又名为软件叠层)的架构,主要分为三部分。底层以Linux内核工作为基础,只提供基本功能;其他的应用软件则由各公司自行开发,以Java作为编写程序的一部分。另外,为了推广此技术,Google和其它几十个手机公司建立了开放手机联盟。Android在未公开之前常被传闻为Google电话或gPhone。大多传闻认为Goog le开发的是自己的手机电话产品,而不是一套软件平台。到了2010年1月,Googl e开始发表自家品牌手机电话的NexusOne。目前最新版本为Android2.1。 对手机行业的影响 已经与HTC、NTT DoCoMo、KDDI、Motorola等世界移动领域34家公司于免费提供达成一致。今后对于移动通讯的影响势必会进一步体现出来。但是如此广泛公司的同盟是否能够有效运作以及持久,让我们拭目以待。 Android手机 2008年9月22日,美国运营商T-MobileUSA在纽约正式发布第一款Goog le手机——T-Mobile G1。该款手机为台湾宏达电代工制造,是世界上第一部使用Android操作系统的手机,支持WCDMA/HSPA网络,理论下载速率7.2Mbps,并支持Wi-Fi。 (左图为Androidlogo) [编辑本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