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人事管理说明书范本

企业人事管理说明书范本

企业人事管理说明书范本
企业人事管理说明书范本

目录

摘要 (2)

正文 (3)

1、问题描述 (3)

2、需求分析 (4)

2.1系统需求和功能 (4)

2.2数据流程图 (4)

2.3数据字典 (6)

3、系统总体设计 (7)

3.1概念结构设计(E-R图) (7)

3.2由E-R图转换得到的关系模式 (7)

3.3逻辑结构设计(数据库的设计) (8)

4、详细设计 (10)

4.1人事治理系统的要紧功能: (10)

4.2 人事治理系统的要紧功能程序流程图 (10)

4.3用户界面与程序设计 (12)

5、系统测试 (15)

5.1测试方法 (15)

5.2测试用例 (15)

6、软件使用讲明书 (17)

总结 (19)

参考文献 (20)

致谢 (21)

附件Ⅰ部分原程序代码 (22)

摘要

当今社会人员流淌越来越频繁,使得档案治理工作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如何治理号企业人事的信息,成为企业治理的一个大问题。如何实现档案治理的自动化,无疑是公司的治理部门带来专门大的方便。人事治理系统正是一个为适应当前各个行业对人力资源信息治理的那个迫切需求而设计开发的软件系统,其开发要紧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关于前者要求保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以及好的数据安全性;后者设计应用程序能够方便地实现公司人事档案的治理,易使用、检索迅速、查找方便。这些优点能够极大的提高人事档案的治理的效率,也是提高公司人事治理,更好的为公司服务。

关键词:人事治理;数据库;治理系统

正文

1、问题描述

该设计要求学生以企业人事治理业务为背景,设计、开发一套“企业人事治理系统”软件。

通过该题目的设计、开发,使学生初步得到数据库开发的训练,全面培养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及文档规范书写的能力,得到软件开发的综合训练,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需求分析

2.1系统需求和功能

设计一个人事治理系统,使系统满足以下需求和功能

1)依照企业人事治理的需要,对企业以及企业中职员的信息进行添假删除等操作,并能对人事档案进行扫瞄,对人事资料进行查询,对人事资料进行统计。为企业的人事治理提供一个便利的治理系统。

2)、系统功能包括:

a系统治理(设置用户和退出系统)。

b基础数据治理(民族档案设置,职工类型设置,文化程度设置,政治面貌设置,部门类不设置,工资类不设置,职称类不设

置,职务类不设置)。

c人事档案治理(人事档案扫瞄,人事资料查询,人事资料统计)。

数据库治理(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

2.2数据流程图

数据流图由四种差不多的元素构成:数据流(Data Flow),处理(Process),数据存储和数据源(数据终点)。

数据流(Data Flow):为具有名称且有流向的数据,用标有名称的箭头表示,一个数据能够是记录、组合项或差不多项。

处理(Process):表示对数据所进行的加工和变换,在图中用矩形框表示。指向处理数据流为该处理的输入数据,离开处理的数据为处理的输出数据。

数据存储:表示用文件方式或数据库形式所存储的数据,堆砌进行的存取分不以指向或离开数据存储的箭头表示。

数据源及数据终点:表示数据的来源或数据的去向,能够是一个组织或人员,它处于系统范围之外,因此又称它为外部实体,

它是为了关心理解系统界面而引入的,一般只出现在数据流图的起点和终点。

数据流程图如图2.1所示:

图2.1数据流程图

2.3数据字典

数据字典是关于数据的信息的集合,也确实是对数据流图中包含的所有元素的定义的集合。

由于本次设计是小型软件系统的开发,因此采纳卡片形式书写数据字典。每张卡片上保存描述一个数据的信息如此做更新和修改起来比较方便,而且能单独处理描述每个数据的信息。下面将列出若干数据元素的数据卡片信息。

数据字典卡片如下:

3、系统总体设计

3.1概念结构设计(E-R图)

经分析人事治理系统的E-R图如图3.1所示:

图3.1 人事治理系统E-R图

3.2由E-R图转换得到的关系模式

用户(用户名,密码,是否治理员)

民族档案设置(民族编号,民族名称)

职工类型设置(职工类型号,职工类型名称)

文化程度设置(文化程度编号,文化程度名称)

政治面貌设置(政治面貌编号,政治面貌名称)

部门类不设置(部门类不编号,部门类不名称)

工资类不设置(工资类不编号,工资类不名称)

职称类不设置(职称类不编号,职称类不名称)

职务类不设置(职务类不编号,职务类不名称)

职工表(职工编号,职工名,出生日期,年龄,民族,婚姻状况,身份证,家庭电话,电子邮箱,手机,籍贯,地址,毕业学校,所在部门,政治面貌,职称类不,职务类不,工资类不,文化程度)

职工家庭情况(编号,职职员号,成员姓名,关系,出生日期,所在部门,担任职务,政治面貌,手机)

3.3逻辑结构设计(数据库的设计)

建立数据库

本设计用Microsoft Office Access 2003作为后台数据库,在MS SQL Server 2000中创建一个名为Manager1的数据库,并在其中建立逻辑设计中涉及的表.

建立表:在Access中,能够查看所建立的表,并添加适当测试数据

用户表如图3.2所示:

图3.2 用户表

民族挡案表如图3.3所示:职工类型表如图3.4所示:

图3.3民族档案表图3.4职工类型表

文化程度表如图3.5所示:政治面貌表如图3.6所示:

图3.5 文化程度表图3.6 政治面貌表

部门类不设置表如图3.7所示:工资类不表如图3.8所示:

图3.7 部门类型设置表图3.8 工资类不表职称类不表如图3.9所示:职务类不表如图3.10

所示:

图3.9 职称类不表图3.10 职务类不表

4 、详细设计

4.1人事治理系统的要紧功能:

1.教师各种信息的输入,包括教师差不多信息,课程信息,

论文信息,项目信息的输入等。

2.教师业务档案治理的各种信息查询,修改和维护。 3.操作日志的治理。

4.教师业务档案治理系统的使用关心。 4.2 人事治理系统的要紧功能程序流程图

系统操作流程图:

图 5.1 系统操作流

程图

人事治理系统职员各种信息的查询功能流程图如图5.2所示:

否是否

图5.2查询功能流程图

3.删除功能流程图如图5.3所示:

图5.3删除功能流程图

4.3用户界面与程序设计

1.一般交互设计

一般交互涉及信息显示、数据输入和系统整体操纵等方面。

(1)一致性

为客户交互界面中的菜单选择、命令输入、数据显示以及众多的其他功能,使用一致的格式。在设计的过程中,差不多上保持了系统的格式一致。

(2)信息的反馈

向用户及时提供视觉和听觉的信息反馈,以保证在用户和系统之间及时地建立双向通信。

在本系统设计过程中,差不多做到了信息的及时反馈,在信息显示的大部分窗体中包括了刷新按钮,会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及时地显示。另外,在进行错误操作是,会弹出提示窗口并发出警告提示音。

(3)执行有较大阻碍的操作前提示用户确认

在设计过程中,假如用户要执行删除操作,以及对数据库的读写操作时,都会有窗体弹出询问接着操作或者予以提示。

(4)减少两次操作间需要经历的内容

为了幸免用户为下一步操作而经历大量数据,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在需要数据传递的窗体中设置全局变量,来传递数据。

(5)对话、移动和考虑的效率

尽量减少用户击键的次数,在设计时考虑到了用户屏幕的布局以减少用户鼠标移动的距离,尽量幸免用户在操作中发生疑问的情况。

(6)同意错误

同意用户的误操作尽量不对系统造成损害。

(7)按功能对动作分类,并据此设计屏幕布局

屏幕布局尽量将软件所具有的所有功能在主页面展示,界面一目了然。

2.信息显示设计

应当尽量为用户提供的界面显示时完整的、明确的和容易理解的。如此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1)只显示与当前用户有关的信息

在用户操作有关系统的特定功能的信息时,不必看到与之无关的数据、菜单和图形。

(2)使用一致的标记、标准的缩写和可预知的颜色

为了使系统所表达的含义准确、无误,就必须适用一致的标记、标准的缩写和能够预知的缩写,如此用户就无需参照其他信息源就能理解,而正确地适用软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