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多关节工业机械手PLC控制系统设计()

多关节工业机械手PLC控制系统设计()

多关节工业机械手PLC控制系统设计()
多关节工业机械手PLC控制系统设计()

摘要: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生产的操作方式也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从手工作坊式的劳动,逐渐演变成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方式,人类也逐渐无法完成某些生产过程,所以为了适应生产的需要

出现了特殊的生产工具——机械手。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生产活动,在这些生产活动中,有些是属于高

危险的,对人体伤害较大,有些领域不适宜人类工作,机械手则正好适应这类工作。

在当今大规模制造业中,企业为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普遍重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工业机器人作为自动化生产线上的重要成员,逐渐被企业所认同并采用。工业机器人的技术水平和应用程度在一定程

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工业自动化的水平,目前,工业机器人主要承担着焊接、喷涂、搬运以及堆垛等重复性并

且劳动强度极大的工作,工作方式一般采取示教再现的方式。

机械手是模仿着人手部的部分动作,按照给定程序、轨迹和要求实现自动抓取、搬运或操作的自动机械装置。本文对多关节工业液压机械手的结构进行了详细研究。关键词:三自由度,机械手,PLC 系统

Abstract :As socie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roduction operation mode has also undergone a revolutionary change, from manual mill of labor, gradually evolved into automatic and intelligent mode of production and human also gradually unable to complete some production process, so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needs of the production of the appeared special production tools - manipulator.Meanwhile also appeared a few new production activities in these production activities, some are belong to high risk, to human body harm is larger, some areas not suitable for human work is just, manipulator to meet this kind of work.

In today's large-scale manufacturers, enterprises to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ensure product quality, universal attention production process automation degree, industrial robots as an important member of automatic production line, gradually the enterprise recognizes and adopted. Industrial robot technology level and USES degree in a certain extent reflect a nation industrial automation level, at present, the industrial robot main bearing welding, spraying, handling and stacking repeatability and the intensity of labor etc greatly, work normally take the reappearance of the demonstration teaching way.

Manipulator is imitating the people hand movement, according to a given part of the program, track and requests to realize the acquirement, handling and operation of automatic mechanical device. In this paper, three doff industrial hydraulic structure of the manipulator are studied.

Keywords: three doff, manipulator, PLC system

目录

前言 1

1PLC 概述 2

1.1P LC 的定义 2 1.2P LC 的由来及发展 3

1.3P LC 的特点及用途 3

1.3.1P LC 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3

1.3.2可编程控制器的应用领域 4

1.4P LC 的主要技术指标 5

2机械手简介 7 2.1控制系统的功能要求 7

2.1.1机械手结构 7

3硬件系统设计 10 3.1P LC 的选型 11

3.2P LC 的 I/O 资源配置 11

3.3其他资源设置 14

4软件系统设计 16 4.1总体流程设计 16

4.2各个模块梯形图设计 17

结束语 31

参考文献 32

多关节工业机械手PLC控制系统设计

、八、-

前言

机械手是一种能模拟人的手臂动作,按照设定程序、轨迹和要求,代替人手进行抓取、搬运工件或操持工具的机电一体化自动装置。三自由度机械手又称 3D 机械人,能够实现三个自由度方向 ( 水平、垂直和旋转 ) 的抓取或放置物品,具有操作范围大,灵活性好,应用广泛的特点。

可编程控制器(PLC)是一种专门为工业应用而设计的进行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控制装置。由于其具有可靠性高,功能强,编程简单,人机交互界面友好等特性而广泛用于工业控制系统。

步进电机是将电脉冲信号转变为角位移或线位移的开环执行元件。在非超载情况下,电机的转速、停止位置只取决于脉冲信号的频率和脉冲数目。这一线性关系的存在,加上步进电机只有周期性误差而无累计误差的特点,使其在速度、定位等控制领域应用得非常广泛。

机械手按驱动方式可分为液压式、气动式、电动式和机械式机械手。本文设计的三自由度机械手属于混合式机械手,它综合了电动式和气动式机械手的优点,既节省了行程开关和 PLC 的 I /O 端口,又达到了简便操作和精确定位的目的。

1PLC 概述

1.1 PLC 的定义

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简称PLC,它具备了模拟量控制、过程控制以及远程通信等强大功能,所以美国电气制造商协会将其正式命名为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Controller ),简称PC。但是个人计算机

(Personal Computer )也简称PC,为了避免混淆,将用于逻辑控制的可编程控制叫做PLC(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 .

PLC 是一种专门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装置,它其实就是一台计算机,它采用可以编制程序的存储器,在其内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运算、计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它以接入式CPU为核心,通过

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PLC及其有关

的外围设备,都是很容易与工业控制系统形成一个整体,容易扩展其功能的。

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工业现场用计算机。它是为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工业环境一般办公环境有较大的区别。由于PLC的特殊构造,使它能在高粉尘、

高噪音、强电磁干扰和温度变化剧烈的环境下正常工作。为了能控制机械或生产过程,它要能很容易的与工业控制系统形成一个整体,这些都是个人计算机无法比拟的。

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通用的工业控制计算机。它能控制各种类型的工业设备及生产过程。它的功能能够很容易地扩展,它的程序是可以根据控制对象的不同,让使用者来编制的。也就是说,可编程控制器较其以前的工业控制计算机,如单片机工业控制系统,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它可以方便地应用在各种场合。

通过以上定义还可以了解到,相对一般意义上的计算机,可编程控制器不仅具有计算机的内核,它还配置了许多使其适用于工业控制的器件。它实质上是经过一次开发的工业控制计算机。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它是一种通用机,经过二次开发,它可以在任何具体的工业设备上使用。它在很大程度上使的工业自动化设计从专业设计院走进工厂和矿山,变成了普通工程技术人员甚至普通电气工人力所能及的工作。再加上体积小、工作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控制功能完善,适应性强,安装接线简单等众多优点,可编程控制器在短短的 30 年中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工业控制领域获得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1.2 PLC 的由来及发展

1969 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 (DEC) 研制出第一台可编程序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简称PLQ,在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自动装配线上使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20 世纪 70 年代初出现了微处理器。人们很快将其引入可编程控制器,使 PLC增加了运算、数据传送及处理等功能,成为真正具有计算机特征的工业控制装置。为了方便熟悉继电器、接触器系统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可编程控制器采用和继电器电路图类似的梯形图作为主要编程语言,并将参加运算及处理的计算机存储元件都以继电器命名。因而人们称可编程控制器为微机技术和继电器常规控制概念相结合的产物。 20 世纪70 年代中末期,可编程控制器进入了实用化发展阶段,计算机技术已全面引入可编程控制器中,使其功能发生了飞跃。更高的运算速度、超小型的体积、更可靠的工业抗干扰设计、模拟量运算、 PID 功能及极高的性价比奠定了它在现代工业中的地位。 20 世纪 80 年代初,可编程控制器在先进工业国家中已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例如,在世界第一台可编程控制器的诞生地美国, 1982 年的统计数字显示,大量应用可编程控制器的工业厂家占美国重点工业行业厂家总数的82%,可编程控制器的应用

数量已位于众多的工业自控设备之首。这个时期可编程控制器发展的特点是大规模、高速度、高性能、产品系列化。这标志着可编程控制器已步入成熟阶段。这个阶段的另一个特点是世界上生产可编程控制器的国家日益增多,产量日益上升。许多可编程控制器的生产厂家已闻名于全世界。

20 世纪末期,可编程控制器的发展特点是更加适应于现代工业控制的需要。从控制规模上来说,这个时期发展了大型机及超小型机;从控制能力上来说,诞生了各种各样的特殊功能单元,用于压力、温度、转速、位移等各式各样的控制场合;从产品的配套能力来说,生产了各种人机界面单元,通讯单元,使应用可编程控制器的工业控制设备的配套更加容易。目前,可编程控制器在机械制造、石油化工、冶金钢铁、汽车、轻工业等领域的应用都的到了长足的发展。

1.3 PLC 的特点及用途

1.3.1P LC 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

高可靠性是电气控制设备非常关键的性能。PLC由于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技

术、严格的生产工艺,内部电路采取了输入输出信号的光电隔离、滤波、电源的

屏蔽、稳压和保护、故障诊断等先进的抗干扰技术,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它能在高粉尘、高

PLC控制的工业机械手设计

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基于PLC控制的工业机械手 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二○一○年十一月三日

摘要 机械手在先进制造领域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它可以搬运货物、分拣物品、代替人的繁重劳动。可以实现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能在有害环境下操作以保护人身安全,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冶金、电子、轻工和原子能等部门。 本文在纵观了近年来机械手发展状况的基础上,结合机械手方面的设计,对机械手技术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提出了用气动驱动和PLC控制的设计方案。采用整体化的设计思想,充分考虑了软、硬件各自的特点并进行互补优化。对物料分拣机械手的整体结构、执行结构、驱动系统和控制系统进行了分析和设计。在其驱动系统中采用气动驱动,控制系统中选择PLC的控制单元来完成系统功能的初始化、机械手的移动、故障报警等功能。最后提出了一种简单、易于实现、理论意义明确的控制策略。 通过以上部分的工作,得出了经济型、实用型、高可靠型工业机械手的设计方案,对其他经济型PLC控制系统的设计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机械手,气动控制,可编程控制器(PLC),自动化控制。

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基于PLC控制的工业机械手 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二○一○年十一月三日

毕业设计任务书 机电工程系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 学生姓名学号 一、毕业设计题目:PLC控制的工业机械手设计 二、毕业设计时间 2010 年11月1日至2010年 11 月 28日 三、毕业设计地点: 四、毕业设计的内容要求: 1、系统的电路原理图。 2、元器件的明细表。 3、毕业设计说明书包含工作原理、系统结构、控制过程、控制流程图机控制程序等,字数不少于6000字。 4、设计格式按照要求完成。 指导教师年月日

关节型搬运机器人设计..

关节型搬运机器人设计 摘要 随着现代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工业机器人的使用迅速增长。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工业机器人的分析,并结合搬运所需要的条件,设计出了工厂自动化生产和生产线使用的搬运机器人。 本文着重对搬运机器人的总体设计方案、机构及控制系统从理论上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设计。在搬运机器人总体设计中,采用了应用最为广泛的平面关节型;在机构设计中,主要设计了搬运机器人末端执行器、手腕、手臂和腰的机械结构;在末端执行器设计上采用了一种具有接近觉、接触觉及滑动觉的初级智能机械手;在控制系统的设计中,采用可编程控制器(PLC)进行控制,并对控制系统的硬件原理做了分析,对PLC 的程序也进行了编译;在驱动系统设计中,采用了气动和电机两种驱动方式,主要动作采用电机驱动。 关键词:搬运机器人,三感觉机械手,可编程序控制器 Design of the joint transporting robot Abstract Unde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industrial robot’s technology , the use of industrial robot increases rapidly. Through analyzing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industrial robots, combing the conditions of the transportation, the transporting robot for the factory automation produce and the production line is designed in this article. The emphasis on this article is to analyze and design the transporting robot in theory. The analytical objects include the total scheme, the mechanism design, and the control system design. In the total scheme design, the most wildly applied plane joint type is chosen. In the mechanism, the transporting robot’s end-effector, the wrist, the arm and the waist are mainly designed. A kind of the approaching sense, the contact sense and the skidding sense primary intelligence manipulator is adopted in the end-effector; In the control system, the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PLC) is used, the principle of hardware is analyzed and the programs in PLC are compiled. In the actuating system, two driving types are used which include the pneumatic operation and the motor. The main movement is driven by the motor. Key words: Transporting robot, three feelings manipulators,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PLC)

平面关节型机械手设计

平面关节型机械手设计 设计任务书 一、通过设计平面关节型机械手,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关资料:上下料搬运机械手,个自由度,平面关节型;需要搬运的工件:环类零件,内孔直径;高,厚,(只能从内孔夹持工件),材料钢,将工件从一条输送线搬运到与之平行的另一条输送线上,(两输送线距离为,高度差)。 要求:设计方案和计算正确,叙述清楚,图纸符合规范。 二、图纸: .机械手机构简图 .工作空间投影图 .机械手传动原理图 .机械手装配图 .零件图 三、实习: .本校机械实验室组装各类机械手模型。 .学习工业机械人设计方面知识。 五、进度: 月日到月日实习,拟订设计方案 月日到月日机械手传动原理图 月日到月日机械手装配图

月日到月日零件图 月日到月日写说明书 引言 平面关节型机械手是应用最广泛的机械手类型之一,既可以用于实际生产,又可以用于教学实验和科学研究。用于实际生产,它能够满足装配作业内容改变频繁的要求;用于教学实验,它能够使人直观地了解机器人结构组成、动作原理等,所以开发设计和研究平面关节型机械手具有最广泛的实际意义和应用前景。其中比较突出的是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生产的可编程全数字运动控制芯片,它具有位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寄存器,内置算法,其参数可以修改;支持实时读取和设定速度、加速度以及位置等运动参数,内置的梯形图发生器能够自动生成速度曲线,平稳地加速、减速;支持增量式光电码盘的倍频输入;芯片的主频为和。 一机械手结构 本文设计的平面关节型机械手的实物照片如图所示,其主要包括两个旋转关节(分别控制机械大臂和小臂旋转以及手抓张合)和一个移动关节(控制手腕伸缩),图为机械手简化模型。各关节均采用直流电机作为驱动装置,在机械大臂和小臂的旋转关节上还装配有增量式光电编码器,提供半闭环控制所需的反馈信号。直流电机的运动控制采用自行开发的基于和构成的多关节控制卡,并编制了能满足运动控制要求的软件,实现对机械手的速度、位置以及关节联动控制。由于机械手个关节电机的控制系统基本类似,因此在下文中,笔者将以单个关节电机为例向读者介绍平面关节型机械手的控制系统设计过程。

机械手的PLC控制 PLC课程设计

一、要求 机械手的PLC控制 1.设备基本动作:机械手的动作过程分为顺序的8个工步:既从原位开始经下降、夹紧、上升、右移、下降、放松、上升、左移8个动作后完成一个循环(周期)回到原位。并且只有当右工作台上无工件时,机械手才能从右上位下降,否则,在右上位等待。 2.控制程序可实现手动、自动两种操作方式;自动又分为单工步、单周期、连续三种工作方式。 3.设计既有自动方式也有手动方式满足上述要求的梯形图和相应的语句表。 4. 在实验室实验台上运行该程序。 二参考 1. “PLC电气控制技术——CPM1A系列和S7-200” 书中212页“8.1.3机械手的控制” 2. “机床电气控制”第三版王炳实主编 书中156页“三、机械手控制的程序设计”。 3.“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宫淑贞徐世许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书中P168—P175例4.6。其中工作方式时手动、自动(单步)、单周期、连续;还有自动工作方式下的误操作禁止程序段(安全可靠)。 注解: “PLC电气控制技术——CPM1A系列和S7-200”书中212页“8.1.3机械手的控制”例中只有手动和自动(连续)两种操作模式,使用顺序控制法编程。PLC 机型选用CPM2A-40型,其内部继电器区和指令与CPM1A系列的CPM有所不同。 “机床电气控制”第三版王炳实主编书中156页“三、机械手控制的程序设计”。本例中的程序是用三菱公司的F1系列的PLC指令编制。有手动、自动(单工步、单周期、连续)操作方式。手动方式与自动方式分开编程。参考其编程思想。 “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宫淑贞徐世许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书中P168—P175例4.6。其中工作方式有手动、自动(单步)、单周期、连续;还有自动工作方式下的误操作禁止程序段(安全可靠)。用CPM1A编程。 这里“误操作禁止”是指当自动(单工步、单周期、连续)工作方式时,按

多关节机械手控制系统

摘要 随着微处理器、计算机、数字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控制已广泛的应用在各种工业控制领域,为了满足生产设备和自动化的必须有高度可靠性和灵活性的要求,可编程控制器的出现满足了这一要求,它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的通用工业装置。 可编程控制器,简称PLC,它的应用广泛,功能强大,使用方便,已成为当今工业自动化的重要支柱之一,在工业生产的所有领域中得到充分的利用。 PLC已广泛的应用在各种生产设备和生产过程自动控制过程中,PLC在其他领域,例如在民用或家用的自动化设备中的到迅速的发展。 关键词:PLC机械臂旋转传感器梯形图 目录 摘要 (1) 1.多关节机械手简介 (2) 2.多功能机械手控制系统的功能要求 (2) 3.硬件系统配置 (4) 3.1. PLC选型 (4) 3.2. PLC的I/O资源配置 (5) 4.软件系统设计 (6) 4.1. 总体流程设计 (6) 4.2. 梯形图设计 (6) 4.3. 主程序初始化梯形图 (6) 4.4. 机械手运转过程梯形图 (8) 4.5. 步进电机脉冲程序梯形图 (11) 5.总结 (13) 6.致谢 (14) 7.参考文献 (14)

多关节机械手控制系统 1.多关节机械手简介 在工业生产和其他领域的木屑工作中,人们经常那个处于高温或有毒等对人体有伤害的环境中从事重复的劳动,这样生产成本不但高,而且会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发展、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劳动强度的增大,机械手的出现使得这些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把人们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处理更加复杂的生产过程,既能提高产品质量,又可以使人们受到跟小的伤害。机械手一般由耐高温、耐腐蚀的材料制成,多用于恶劣的生产环境,以及要求精度较高的工作场合。 机械手的出现和发展已经使传统工业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手工。机械式的生产跨越到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一般的工业机器人指的就是一个机械臂带动一个简单的夹紧机构组成,此类机器人用来完成大范围的工件转移或者加工,且不能实现精细操作的功能,同时由于传统机器人的各个不见的尺寸通常较大,其运动定位的精度就不高,所以无法进行装备及微小操作。普通机械手手抓结构多为夹钳式、托持式、吸附式等,只能用来抓握形状规则而且固定的工件,其抓握能用性非常有限。而多关节机械手则利用关节连接两个相连的杆体,即连杆,关节提供连杆之间的相对运动,在这个机构中关节多是其中一个特点,正是由于关节多,所以抓握功能远远强于传统的夹钳式等机械手。它可以完成对不同形状。不规则工件的抓握 2.多功能机械手控制系统的功能要求 传统的机械手用继电器控制,由于其线路复杂、维护困难、可靠性差等缺点,无法免租机械手的控制需求。可编程控制器(PLC)的出现使得这一问题得到解决,PLC控制,具有结构简单、控制方便、可靠性高、编程简单、功耗低和改造方便的特点。传统的机械手无法完成精确的操作工作,所以PLC控制的多关节机械手的应用逐渐广泛起来,并且能够完成动作要求精度高的工作。 在机械行业中,大部分产品的装备不是采用工人装备的形式就是采用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系统,工人劳动强度大,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同时继电器经过长期使用后,容易发生故障,维修工作量大,而且生产控制灵活性差、控制过程复杂、控制过程不易改变。在装备线上采用PLC控制可以完成精确定位的要求,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工人工作量。此外由于PLC编程简单、组合灵活、可靠性高、控制灵活度高,可根据控制流程的不同,方便的改变控制顺序来满足工艺要求。 其动作过程为:

工业机器人课程设计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机器人应用技术》课程作品 设计说明书 作品名称:多功能机械手 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 班级:机电124班 扣号: 姓名:流星 2014 年 10 月 1 日

目录 一课题概述 (2) 1、选题背景 (2) 2、发展现状和趋势 (3) 3、研究调研 (4) 二机械手组成及工作过程 (6) 1、整体结构分析 (6) 2、所需器材 (6) 3、底座部分 (8) 4、躯干部分 (9) 5、上臂部分 (10) 6、手爪部分 (11) 7、机械手系统的总调试 (12) 三软件部分 (13) 1、机械手软件编制流程图 (13) 2、机械手运行控制程序图 (14) 四设计体会 (15) 一课题概述 1、选题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种电子产品和各种创新机械结构的出现,工业机器人的作用在装配制造业产业中的地位更加重要了。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制造产业劳动力生产成本进一

步提高,这也使企业意识到用高速准确的机械自动化生产代替传统人工操作的重要性。其中机械手是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产物之一,它不仅提高了劳动生产的效率,还能代替人类完成高强度、危险、重复枯燥的工作,减轻人类劳动强度,可以说是一举两得。在机械行业中,机械手越来越广泛的得到应用,它可用于零部件的组装,加工工件的搬运、装卸,特别是在自动化数控机床、组合机床上使用更为普遍。目前,机械手已发展成为柔性制造系统FMS和柔性制造单元FMC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机床设备和机械手共同构成一个柔性加工系统或柔性制造单元,可以节省庞大的工件输送装置,结构紧凑,而且适应性很强。但目前我国的工业机械手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水平和国外比还有一定的距离,应用规模和产业化水平低,机械手的研究和开发直接影响到我国机械行业自动化生产水平的提高,从经济上、技术上考虑都是十分必要的。因此,进行机械手的研究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结合自己的专业机电一体化,我们选择多功能机械手来作为我们的设计题目。结合专业特点使用德国慧鱼机器人教学模型作为我们实现这一课题的元件。利用慧鱼模型的各种机械结构组装出机械手的机械部分,用pc编程实现对机械手的自动控制,利用限位开关来保护电机和控制机械手位置的准停。 这个课题可以充分的体现机电一体化的由程序自动控制机械结构的运动,对自己以前的所学的课程也是一种巩固。另一方面这个机械手可以实现一定的搬运功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能。 2、发展现状和趋势

(完整版)基于plc的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

前言 随着我国工业生产的飞跃发展,自动化程度的迅速提高,实现工件的装卸、转向、输送或操持焊枪、喷枪、扳手等工具进行加工、装配等作业的自动化,已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 机械手是在机械化、自动化生产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装置。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机器人的研制和生产已成为高技术领域内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它更加促进了机械手的发展,使得机械手能更好地实现与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有机结合。 机械手是模仿着人手的部分动作,按给定程序、轨迹和要求实现自动抓取、搬运或操作的自动机械装置。在工业生产中应用的机械手被称为“工业机械手”。机械手虽然目前还不如人手那样灵活,但它具有能不断重复工作和劳动、不知疲劳、不怕危险、抓举重物的力量比人手大等特点,因此,机械手已受到许多部门的重视,并越来越广泛地得到了应用,生产中应用机械手可以提高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可以减轻劳动强度、保证产品质量、实现安全生产;尤其在高温、高压、低温、低压、粉尘、易爆、有毒气体和放射性等恶劣的环境中,它代替人进行正常的工作,意义更为重大。 本文将通过西门子PLC控制机械手,PLC是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的简称,是在继电顺序控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通用的工业自动化控制装置。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PLC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大,更多地具有计算机的功能。目前PLC已经在智能化、网络化方面取得了很好的发展。该系统利用西门子PLC,在步进电机驱动下,完成对机械手在搬运过程中的下降、夹紧、上升、右旋、下降、放松、上升、左旋等全过程自动化控制,并对非正常情况实行自动报警和自动保护,实现企业的机电一体化,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一种取件式平面多关节机械手的研究与计算

第1章绪论 1.1 引言 工业机器人的出现和高速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是为提高社会的生产水平和人类的生活质量,让机器人替人们干那些人们不愿干、干不了、干不好的工作。我国对于工业机器人的定义为:“一种自动化的机器,所不同的这种机器具备一些与人或者生物相似的智能能力,如感知能力、规划能力、动作能力和协同能力,是一种具有高度灵活性的自动化机器”。1920年捷克作家卡雷尔·查培克在其剧本《罗萨姆的万能机器人》中最早使用机器人一词,剧中机器人“Robot”这个词的本意是苦力,即剧作家笔下的一个具有人的外表,特征和功能的机器,是一种人造的劳力。它是最早的工业机器人设想。 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机器人的研究与发明得到了更多人的关心与关注。50年代以后,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开始研究能搬运核原料的遥控操纵机械手,如图0.2所示,这是一种主从型控制系统,主机械手的运动。系统中加入力反馈,可使操作者获知施加力的大小,主从机械手之间有防护墙隔开,操作者可通过观察窗或闭路电视对从机械手操作机进行有效的监视,主从机械手系统的出现为机器人的产生为近代机器人的设计与制造作了铺垫。 1954年美国戴沃尔最早提出了工业机器人的概念,并申请了专利。该专利的要点是借助伺服技术控制机器人的关节,利用人手对机器人进行动作示教,机器人能实现动作的记录和再现。这就是所谓的示教再现机器人。现有的机器人差不多都采用这种控制方式。1959年,美国发明家英格伯格与德沃尔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Unimate以来,从此工业机器人在现代化社会工业生产的环节中的占比与日俱增。同时伴随着新一轮工业革命及科技革命的到来,各国对于工业现代化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德国提出了“工业4.0”美国提出了“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并采取多种措施“吸引制造业回流”,英国提出了“高价值制造业战略”,日本提出了“产业复兴计划”、法国提出了“新工业法国”等。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更要做好充分准备,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新优势,打造中国的工业现代化、做大做强中国制造,对此,我国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在这场全球聚焦的科技革命中,机器人由于其安全,高效,智能,高精度及稳定性必将在这场革命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气动机械手的PLC控制系统的设计

毕业设计报告 课题:气动机械手PLC控制系统的设计 系部:电气工程系 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 班级:机电092 姓名:XXX 学号:XXXXXXX 指导老师:XXXX 2011.3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报告 目录 摘要 (3) 第一章机械手的简介 (4) 1.1 概述 (4) 1.2 机械手的组成 (4) 1.3 机械手的应用 (4) 1.4 机械手应用 (4) 第二章机械手机械设计 (5) 2.1 机械手总体结构设计 (5) 2.2 机械手的工作原理 (6) 2.3 机构模块化设计 (7) 2.4 手部结构设计 (8) 第三章机械手机械控制设计 (10) 3.1 工作过程与控制要求 (10) 3.2 气动驱动设计的简述 (11) 3.3 PLC控制系统设计 (12) 结束语 (20) 谢辞 (21) 参考文献 (22)

气动机械手PLC控制系统的设计 气动机械手PLC控制系统的设计 摘要:气动技术具有一系列显著优点,在工业生产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己成为自动化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进入 90 年代后,气动技术更突破传统死区,经历着飞跃性进展。再者,冲压自动化是解决冲压生产成本及安全问题、提高冲压生产企业效益的必然选择,而冲压机械手是冲压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冲压机械手高昂的价格却使国内众多的中小冲压企业望而却步。 PLC是以现代微处理器技术为核心的控制器,作为一种通用的工业控制器,其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PLC由于采用现代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采用严格的生产工艺制造,内部电路采取了先进的抗干扰技术,具有很高的可靠性,此外,PLC带有硬件故障自我检测功能,出现故障时可及时发出警报信息;PLC采用光电隔离和滤波技术技术有效抑制外部干扰源对PLC的影响,此外PLC还可在强、通用性好;开发周期短,功耗小。本课题对现代工业的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意义,应用,原理,plc,机械手,气动控制技术

多关节工业机械手PLC控制系统设计()

摘要: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生产的操作方式也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从手工作坊式的劳动,逐渐演变成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方式,人类也逐渐无法完成某些生产过程,所以为了适应生产的需要 出现了特殊的生产工具——机械手。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生产活动,在这些生产活动中,有些是属于高 危险的,对人体伤害较大,有些领域不适宜人类工作,机械手则正好适应这类工作。 在当今大规模制造业中,企业为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普遍重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工业机器人作为自动化生产线上的重要成员,逐渐被企业所认同并采用。工业机器人的技术水平和应用程度在一定程 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工业自动化的水平,目前,工业机器人主要承担着焊接、喷涂、搬运以及堆垛等重复性并 且劳动强度极大的工作,工作方式一般采取示教再现的方式。 机械手是模仿着人手部的部分动作,按照给定程序、轨迹和要求实现自动抓取、搬运或操作的自动机械装置。本文对多关节工业液压机械手的结构进行了详细研究。关键词:三自由度,机械手,PLC 系统 Abstract :As socie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roduction operation mode has also undergone a revolutionary change, from manual mill of labor, gradually evolved into automatic and intelligent mode of production and human also gradually unable to complete some production process, so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needs of the production of the appeared special production tools - manipulator.Meanwhile also appeared a few new production activities in these production activities, some are belong to high risk, to human body harm is larger, some areas not suitable for human work is just, manipulator to meet this kind of work. In today's large-scale manufacturers, enterprises to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ensure product quality, universal attention production process automation degree, industrial robots as an important member of automatic production line, gradually the enterprise recognizes and adopted. Industrial robot technology level and USES degree in a certain extent reflect a nation industrial automation level, at present, the industrial robot main bearing welding, spraying, handling and stacking repeatability and the intensity of labor etc greatly, work normally take the reappearance of the demonstration teaching way. Manipulator is imitating the people hand movement, according to a given part of the program, track and requests to realize the acquirement, handling and operation of automatic mechanical device. In this paper, three doff industrial hydraulic structure of the manipulator are studied. Keywords: three doff, manipulator, PLC system

平面关节型机械手设计

设计要求 一、通过设计平面关节型机械手,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关资料:上下料搬运机械手,3个自由度,平面关节型;需要搬运的工件:环类零件,内孔直径50mm;高150mm,厚10mm,(只能从内孔夹持工件),材料40钢,将工件从一条输送线搬运到与之平行的另一条输送线上,(两输送线距离为2.5m,高度差0.4m)。 要求:设计方案和计算正确,叙述清楚,图纸符合规范。翻译一篇有关外文资料。 二、图纸: 1.机械手机构简图 2.工作空间投影图 3.机械手传动原理图 4.机械手装配图 5.零件图 三、实习: 1.本校机械实验室组装各类机械手模型。 2.学习工业机械人设计方面知识。 四、参考书: 1. 《工业机器人设计》周伯英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5 2. 《机器人机械设计》龚振帮电子工业出版社 1995 3. 《机构设计》(日)藤森洋三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0 4. 《机械手图册》(日)加藤一郎上海科技出版社 1989 5. 《机械设计图册》(5)成大先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9 五、进度: 3月24日到4月25日实习,拟订设计方案 4月264日到5月3日机械手传动原理图 5月4日到5月17日机械手装配图 5月18日到5月24日零件图 5月25日到6月1日写说明书

平面关节型机械手设计 [摘要]平面关节型机械手采用两个回转关节和一个移动关节;两个回转关节控制前后左右运动,而移动关节则实现上下运动,其工作空间如工作空间图,它的纵截面为矩形的回转体,纵截面高为移动关节的行程长,两回转关节转角的大小决定回转体截面的大小、形状。关键词:机械手轴承汽缸 [Abstract]Selective Compliance Assembly Robot Arm have two slew joints and one move joints , two slew joints control the moving of the front and back left and right . the move joints control the moving of up and down . the work room as work room drawing . the vertical section is a rectangle slew . the high of the vertical section is move joints’journey ,the move angle of the two slew joints decide the big and small and figure of the vertical section . Key words:manipulator axletree cylinder 第1章机械手总体设计 工业机械手是一种模仿人手部分动作,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轨迹或其他要求,实现抓取、搬运工件或操作工具的自动化装置。它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就已用于生产,是在自动上下料机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机械装置,开始主要用来实现自动上下料和搬运工件,完成单机自动化和生产线自动化,随着应用范围的不段扩大,现在用来夹持工具和完成一定的作业。实践证明它可以代替人手的繁重劳动,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 平面关节型机器人又称SCARA型装配机器人,是Selective Compliance Assembly Robot Arm的缩写,意思是具有选择柔顺性的装配机器人手臂。在水平方向有柔顺性,在垂直方向有较大的刚性。它结构简单,动作灵活,多用于装配作业中,特别适合小规格零件的插接装配,如在电子工业零件的插接、装配中应用广泛。 总体设计的任务:包括进行机械手的运动设计,确定主要工作参数,选择驱动系统和电控系统,整体结构设计,最后绘出方案草图。

简易机械手的设计(仅供借鉴)

机电液综合课程设计 ——简易机械手的设计 学校: 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班级:机制09-1班 指导教师: 组员: 组长:

目录 第1章绪论 (1) 1.1机械手概述 (1) 1.2机械手的设计目的 (4) 1.3机械手的设计内容 (5) 1.4机械手的分类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6) 1.5机械手的应用意义 (9) 1.6机械手的技术发展方向 (10) 第2章设计方案的论证 (11) 2.1机械手的总体设计 (11) 2.2机械手腰座结构的设计 (12) 2.3机械手手臂结构的设计 (12) 2.4工业机器人腕部的结构 (14) 2.5机械手末端执行器(手爪)的结构设计 (15) 2.6机械手的机械传动机构的设计 (17) 2.7机械手驱动系统的设计 (18) 第3章理论分析和设计计算 (26) 3.1液压传动系统设计计算 (26) 3.2电机选型有关参数计算 (35) 第4章控制系统的设计 (38) 4.1单片机控制系统选择 (38)

4.2单片机控制程序 (39) 4.3机械手的工艺流程 (41) 第5章机械手总成及零件图 (42) 总结 (44) 参考文献 (45)

第1章绪论 1.1机械手的概述 机械手主要由手部、运动机构和控制系统三大部分组成。手部是用来抓持工件(或工具)的部件,根据被抓持物件的形状、尺寸、重量、材料和作业要求而有多种结构形式,如夹持型、托持型和吸附型等。运动机构,使手部完成各种转动(摆动)、移动或复合运动来实现规定的动作,改变被抓持物件的位置和姿势。运动机构的升降、伸缩、旋转等独立运动方式,称为机械手的自由度。为了抓取空间中任意位置和方位的物体,需有6个自由度。自由度是机械手设计的关键参数。自由度越多,机械手的灵活性越大,通用性越广,其结构也越复杂。一般专用机械手有2~3个自由度。控制系统是通过对机械手每个自由度的电机的控制,来完成特定动作。同时接收传感器反馈的信息,形成稳定的闭环控制。控制系统的核心通常是由单片机或dsp等微控制芯片构成,通过对其编程实现所要功能。 机械手通常常机床或其他机器的附加装置,如在自动机床或自动生产线上装卸和传递工件,在加工中心中更换刀具等,一般没有独立的控制装置。有些操作装置需要由人直接操纵,如用于原子能部门操持危险物品的主从式操作手也常称为机械手。机械手在锻造工业中的应用能进一步发展锻造设备的生产能力,改善热、累等劳动条件。机械手的机械结构采用滚珠丝杆、滑杆、等机械器件组成;电气方面有交流电机、变频器、传感器、等电子器件组成。该装置涵盖了可编程控制技术,位置控制技术、检测技术等,是机电一体化的典型代表仪器之一。机械手是在机械化、自动化生产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装置。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机器人的研制和生产已成为高技术领域内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它更加促进了机械手的发展,使得机械手能更好地实现与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有机结合。 在现代工业中,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已成为突出的主题。随着工业现代

基于PLC控制的机械手设计(毕业论文)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绪论 1. 1 PLC简介 可编程控制器简称PLC(Progrsmmable Logic Controller, PLC),它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服务夫人通用工业控制装置。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在1985年的PLC标准草案第3稿中,对PLC作了如下定义:“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算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通过数字式、模拟式的输出和输入,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可编程控制器及其有关设备,都应按易于工业控制系统形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充其功能的原则设计。”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通用的工业控制计算机。它的程序是可以控制不同的对象。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再加上体积小、工作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控制功能完善,适应性强,安装接线简单等众多优点,它可以方便地应用在各种场合,PLC釆用了典型的计算机结构,主要是山微处理器(CPU)、存储器(RAM/R0M)、输入输出接口(I/O)电路、通信接口及电源组成。 中央处理单元(CPU)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控制中枢。它按照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系统程序赋予的功能接收并存储从编程器键入的用户程序和数据;检查电源、存储器、I/O以及警戒定时器的状态,并能诊断用户程序中的语法错误。当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投入运行时,首先它以扫描的方式接收现场各输入装置的状态和数据,并分别存入I/O映象区,然后从用户程序存储器中逐条读取用户程序,经过命令解释后按指令的规定执行逻辑或算数运算的结果送入I/O映象区或数据寄存器内。等所有的用户程序执行完毕之后,最后将I/O 映象区的各输出状态或输出寄存器内的数据传送到相应的输出装置,如此循环运行,直到停止运行。 PLC的主要特点,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功能完善、应用领域广编程简单,易学易用系统安装简单、体积小、价格低可编程控制器的应用领域PLC在钢铁、石油、化工、电力、建材、机械制造、汽车、轻纺、交通运输、环保及文化娱乐等各个行业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主要有以下儿个方面的控制,开关量的逻辑、控制模拟量控制、运动控制过程控制、数据处理通信及联网。PLC通信含PLC间的通信及PLC与其他智能设备间的通信。随着现代社会计算机技术的提高,网络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它也将和其他的工业控制计算

机械手的设计

1 前言 1.1 国内外发展概况]1[ 机械手首先是美国开始研制的。1958年美国联合控制公司研制出第一台机械手。它的结构是:机体上安装一个回转长臂,顶部装有电磁块的工件抓放机构,控制系统是示教型的。 1962年,美国联合控制公司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又试制成一台数控示教再现型机械手。商名为Unimate(即万能自动)。运动系统仿照坦克炮塔,臂可以回转、俯仰、伸缩、用液压驱动;控制系统用磁鼓作为存储装置。不少球坐标通用机械手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年该公司和普鲁曼公司合并成立万能自动公司,专门生产工业机械手。 1962年美国机械制造公司也实验成功一种叫Vewrsatran机械手。该机械手的中央立柱可以回转、升降采用液压驱动控制系统也是示教再现型。虽然这两种机械手出现在六十年代初,但都是国外工业机械手发展的基础。 1978年美国Unimate公司和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研究Unimate-Vicarm型工业机械手,装有小型电子计算机进行控制,用于装配作业,定位误差小于±1毫米。联邦德国机械制造业是从1970年开始应用机械手,主要用于喷涂、起重运输、焊接和设备的上下料等作业。 联邦德国KnKa公司还生产一种喷涂机械手,采用关节式结构和程序控制。 日本是机械手发展最快、应用最多的国家。自1969年从美国引进两种机械手后大力从事机械手的研究。 前苏联自六十年代开始发展和应用机械手,至1977年底,其中一半是国产,一半是进口。 目前,工业机械手大部分还属于第一代,主要依靠工人进行控制;改进的方向主要是降低成本和提高精度。 第二代机械手正在加紧研制。它设有微型电子计算控制系统,具有视觉、触觉能力,甚至听、想的能力。研究安装各种传感器,把感觉到的信息反馈,是机械手具有感觉机能。

关节型搬运机械手设计

第8卷第6期2008年11月 潍坊学院学报 JournalofWeifangUniversity V01.8NO.6 NOV.2008关节型搬运机械手设计。 蔡卫国 (大连水产学院,辽宁大连116023) 摘要:对一类搬运机械手的机构及控制系统进行了分析和设计。在机构设计中,采用了平面关节型机械手,能够实现对工件的夹紧、提升和转动;在控制系统的设计中,采用可编程控制器(PLC)对机构进行控制,完成了软件的编程,并对控制系统的硬件原理做了分析。 关键词:关节型;搬运机械手;可编程序控制器 中图分类号:THl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4288(2008)06—0063一02 工业机械手是集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传感器、人工智能等多学科先进技术于一体的现代制造业重要的自动化装备。自从1962年美国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械手以来,机械手技术及其产品发展很快,已成为柔性制造系统(FMS)、自动化工厂(FA)、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1MS)的自动化工具。工业机械手作为现代制造业主要的自动化设备。已经广泛应用于汽车、工程机械、电子信息、家电等各个行业,进行焊接、装配、搬运、加工等复杂作业。在日本、欧美等国得到广泛的应用。我国的工业机械手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水平和国外比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迫切需要解决产业化前期的关键技术,对产品进行全面规划,进行系列化、通用化、模块化设计,积极推进产业化进程[1q]。从近几年国外机械手推出的产品来看,机械手技术正在向智能化、模块化和系统化的方向发展,其发展趋势主要为:结构的模块化和可重构化;控制技术的开放化、PC化和网络化;伺服驱动技术的数字化和分散化;系统的网络化和智能化等方面[4‘5]。 l搬运机械手机构设计 工业机械手由操作机(机械本体)、控制器、伺服驱动系统和检测传感装置构成,是一种仿人操作、自动控制、可重复编程、能在三维空间完成各种作业的机电一体化自动化生产设备。本设计的搬运机械手机构主要由机座、腰部、大臂、小臂、腕部及手部等六个部分组成。(见图1) 机械手具有四个自由度,分别是腰部转动、臂部的伸缩运动及手腕的回转和俯仰运动。手部,亦称末端执行器,功能是用来直接抓取工件,其结构有吸盘式、手爪抓取式、卡钳式等多种形式,本设计选择卡钳式的平移型抓取方式,由齿轮齿条作为传动机构,适用于不规则工件和非金属工件的抓取;手腕是连接手臂和末端执行器的部件,其功能取决于自由度的多少,自由度越多则其动作越灵活,但随着自由度的增多,结构和控制也越复杂,在本次设计中,手腕应该具有两个自由度,即能实现手腕的回转和俯仰运动;手臂结合了PUMA机械手结构并进行了改进,臂部的结构形式需根据机械手的运动形式、抓取重量、运动自由度、运动精度等因素来确定,为了实现伸缩运动的平稳和动作的精确,采用了谐波减速器,利用一个构件可控制的弹性变形实现机械运动的传动;回转机座又叫机械手的腰座,除了对机械手起到固定和支撑作用外,还要确保机械手腰部的回转运动。 1.机座2.腰部3.大臂4.小臂5.腕部6.手部 圈1搬运机械手结构简图 *收稿日期:2008一04—20 作者简介:蔡卫国(1970一),男,内蒙古赤峰人,大连水产学院理学院副教授,硕士。 一63—万方数据

多关节机器人实用通信系统的构建

?28?《机床与液压》2004.No.7 多关节机器人实用通信系统的构建+ 徐开芸,饶华球 (南京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13) 摘要:介绍了多关节机器人实用通信系统的设计过程,采用主从控制方式,实现三级计算机结构多cPu并行工作。利用Vc++6.0中Mscomm控件(Micmsoftcommunicationcontr01)实现第一级(Pc机)与第二级(89c51单片机)之间的串行通信,利用汇编语言通过内部总线实现第二级与第三级(89c2051单片机)之间的并行通信,从而完成整个机器人系统的通信控制。经自行研制的教学工业两用型机器人(NGR01)实际使用表明,该通信系统能够长时间可靠、稳定运行。 关键词:机器人;通信系统;Vc++;单片机 中图分类号:TP2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388l(2004)7—028—4 Co施trIlctionofPmcticalCommunicationSystemUsedforMum一.iointRobot XUKai—yun,RAOHua—qiu (AutomaticDepartmentofNanjingInstituteof7rechnology,Nanjing210013,China)Abstract:Thedesignmethodofcommunicationsystemusedformulti—jointTobotwasintmduced.Thesystememploysmain—slavecontmlmo(1e,andthree1evelcomputersworksparalleIly.Theserialcommunicationbetweenthefirs卜levelcomputer(PC)andthesecond—levelmicrocomputer(89C51)adoptstheMSCommofVC++6.0.Theintemalparallelbuscommunicationbe—tweenthesecond—IevelaIldthethree—level(89C2051)usestheassemblylanguage.Theaboveconstmctionaccomplishestllewholecommunicationcontml,whichis印pliedinthedevelopedmbotNGR01usedforeducationandindustry.711le11lnningresultsdemonstratethatthecommunicationsystemisreasonable,reliableandstable. Keywords:Robot;Communicationsystem;VC++;Single—chipmicmcomputer 0引言直平面内运动时,可以通过肩关节和肘关节旋转来实机器人作为一种能够进行编程并在自动控制下执现,它们复合在一起可以改变机器人手指的位置,而行操作和移动作业任务的机械装置,它是一个典型的其姿态可以通过手腕(摆腕和旋腕)的运动来实现。高技术密集型机电一体化产品。从20世纪60年代问由于这种机器人的工作空间形成球面的大部分,故也世以来,已发展成为自动化领域的一大分支。特别是称之为关节式球面机器人。 进入上世纪80年代以后,在信息技术、控制技术、 人工智能和传感技术的支持下,机器人己远远超出了 服务于制造业的范围,并被广泛地应用于非制造业。 我国将后者称之为特种机器人,而国外一般称为先进 机器人(advancedrdbot)。也就是说,非制造业机器 人与结构化环境下作业的工业机器人相比,前者与环 境的交互作用更加复杂、控制更加困难,要求的智能 程度更高,是更先进的机器人。 显然,随着机器人复杂程度的提高,其控制技术 难度也越来越大,目前较多采用了多cPu并行工作 方式,这样它们之间的通信问题就变得非常重要了。下面结合我们自行研制的多关节教学工业两用型机器人¨。一NGR01来介绍一种实用通信系统体系结构,并重点说明三级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实现方法。 1NGR01型机器人 如图1所示NGR01型机器人外形,它由腰、肩、肘、摆腕、旋腕共五个关节和一个电动手指组成,全部采用铝材加工而成,通过谐波齿轮减速和同步齿形带传动。这样,当要求机器人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可以通过腰关节绕底座旋转来实现,当要求机器人在垂 图lNGR0l型机器人外形结构 NGR01型机器人采用了间接驱动方式,除腰关节电动机安装在底座内以外,其余电动机均安装在机器人肩关节旁边,然后通过传动链将力矩传递到相应的关节,这样可以减轻机器人本身负载重量及惯性,改善其动态性能,同时还可以通过结构优化设计美化外观。考虑到目前主要将该机器人用于教学场合验证有关原理和演示工作过程,必须兼顾生产成本和动、静态指标等因素。因此,各关节选用了日本三洋公司生产的混合式步进电动机驱动系统。如果选用交流伺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99l(JB460006)资助 万方数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