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奇侯伯王:五大名庄里的真正贵族

传奇侯伯王:五大名庄里的真正贵族

传奇侯伯王:五大名庄里的真正贵族
传奇侯伯王:五大名庄里的真正贵族

传奇侯伯王:五大名庄里的真正贵族

2012年10月27日09:00 《葡萄酒》杂志

当侯伯王(Chateau Haut-Brion)费尽心思将其中文译名统一成现在的名字时,原来支持“红颜容”或“奥比安”的粉丝们对此举表示反感,殊不知,纵观侯伯王的500多年的历史,无论是从外在(音译)还是内在(历史)而言,侯伯王三字才是最佳的选择。侯伯过去的6个世纪里,一共经手过5个家族,其中主人的身份不乏伯爵、外交官和银行家等王室政要人士,因此,侯伯王的外交光环与深厚的家族历史分不开。

侯伯王的外交史

侯伯王的外交史

侯伯王(Chaeatu Haut-Brion)是五大名庄里面最古老的酒庄。1660年英国国王查尔斯二世选其作为餐用酒,可见当时它已是奢侈酒品的代表了。然而,这个顶级酒庄早在500多年前就开始了它曲折而又传奇的命运。

侯伯王酒庄在过去的6个世纪里,一共经手过5个家族,其中主人的身份不乏伯爵、外交官和银行家等王室政要人士,因此,侯伯王的外交光环与其深厚的家族历史分不开。1533年,当地的首富强-德-彭塔克(Jean de Pontac)买下侯伯王庄园的豪宅。1549年,他着手修建城堡,由于对当地的风土了如指掌,他把城堡修建在沙丘下的砂砾区,将葡萄种在沙丘上。从此,这座城堡被历史学家称为“第一座当之无愧的酒堡。”在1855年列级酒庄中,侯伯王的沙丘是有迹可循的最早的产区,甚至比现在梅多克那些顶级酒庄早上一个世纪。

侯伯王酒庄真正的“外交生涯”是从富美家族开始.1749年,约瑟夫-德-富美(Joseph de Fumel)继承了酒庄,度过一段光辉的军中岁月后,他回到庄园,与女儿玛丽-路易丝和侄子一齐打理庄园,女儿玛丽嫁给了梵蒂冈教廷瑞士近卫队的一名队长杜巴利,所以她的长嫂便是著名的杜巴利伯爵夫人(Madame du Barry),国王路易十五的情妇。约瑟夫一边将酒出口到英国和瑞典,一边在酒庄附近建设一个法式的花园,那华丽典雅的巴洛克式花厅与花园保留至今。而约瑟夫本身也是一位政要人物,先后担任波尔多军事要塞Trompette城堡总督与阿吉坦省省长的他于1781年被授予圣路易大十字勋位。侯伯王在约瑟

夫的管理下,名扬海外与王室。

在侯伯王众多的主人中,却是有一位名副其实的外交官,那便是在拿破仑一世时期的外交部长贝内文托王子夏尔-莫里斯-泰兰(Talleyrand, 以下简称泰兰)。他是一位非常热爱美食的外交官,他的名言是:“我通过锅铲和美食建立外交关系!”1814年,在维也纳会议期间,泰兰与另一位王储梅特涅展开了唇枪舌剑,两位的厨师也在美食与美酒上面各施奇术,用美妙的味道征服欧洲各国的君主与大使,那时,泰兰的酒窖里装满了从巴黎运至维也纳的经典年份酒,这下谁赢谁负,毫无悬念。侯伯王在它的外交史上又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可惜的是,早在1804年,泰兰由于公务繁重,无法兼顾庄园的事业,只好将庄园转售出去。1836年前的侯伯王的葡萄园要比现在更小。约瑟夫-尤金-拉鲁岳(JosephEugene Larrieu)在拍卖会购得酒庄后,他又从维尔津伯爵夫人那里购得一部分庄园,从而成就了侯伯王今天的领土。

与美国银行家的邂逅

现在掌管着侯伯王的家族是帝龙家族,这一富可敌国的家族给侯伯王带来了更多的艺术气息。克兰斯-帝龙(Clarence Dillon)是一位从小受法国文化影响深厚的美国银行家,他热爱艺术与美食,1908年他与新婚的妻子在欧洲生活了两年,时常往返于巴黎与日内瓦之间的克兰斯醉心于法国建筑,在巴黎研究绘画艺术,同时还在巴黎蓝带餐厅学习厨艺入门课程。然而,毕业于哈佛大学的他后来遇上了威廉-里德(William A. Read),最后还是进入了银行与著名的大金融家贝尔纳-巴鲁克(BernardBaruch)共事。才进去3年便成为了银行的总裁。只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克兰斯还是忘不了法国迷人的建筑与艺术,于是他深入研究波尔多的葡萄园,并一直很希望能在波尔多购买一座一级庄。

接下来要讲的便是那个著名的美丽的错误。1934年,克兰斯亲自去波尔多考察几个正在出售的酒庄,本来计划着去白马庄(Chateau Cheval-Blanc)的他突然在雾气弥漫的波尔多迷了路,当时天气寒冷,极寒交加的克兰斯误打误撞却看见了侯伯王酒庄出现在路的尽头,且酒庄正在出售,侯伯王的城堡可以说是整个波尔多里最具童话气质的一个城堡。这场意外的邂逅美丽而又浪漫,1935年,克兰斯-帝龙正式成为侯伯王的拥有者。善良的克兰斯对法国的感情深厚无比,1939年,当法国面临战争的威胁时,他毅然将侯伯王改造成医院,为法军的伤残士兵疗伤。1940年,他又为波尔多的慈善机构捐赠了超过41万法郎的善款。

克兰斯的儿子道格拉斯(Douglas)在出任美国驻法大使期间,又恢复了侯伯王的外交光环,用侯伯王招待贵宾。回国后的他还担任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的财务部长。可见,侯伯王在法、美两国的政要餐桌上是如此自然地成为了主角。

克兰斯的儿子恢复了侯伯王的外交光环,而克兰斯的孙女琼安-帝龙(JoanDillon)则是使侯伯王注入了王室血统的灵魂人物。她在1967年再婚时嫁给了卢森堡王子查理,生下了现任庄主侯贝王子(也称罗伯特王子Prince Charlotte)与女儿夏洛特公主(Prince Robert)。1978年查理王子去世后,她又改嫁给了穆西公爵菲力普-德-诺阿耶。琼安除了对庄园进行大规模的改建外,还在原酒坊附近建起了高科技的酒窖、实验室、橡木桶作坊(侯伯王是五大名庄里唯一一家自己制作木桶的酒庄)和存酒库等。而她的另一个重大的贡献是收购了毗邻

酒庄的美讯酒庄(Chateau La Mission Haut-Brion)以及它的两个附属葡萄园拉维侯伯王(Laville Haut-Brion)和拉图侯伯王(La Tour Haut-Brion),将其一并纳入克兰斯-帝龙的产业中。

帝龙家族对艺术的执著追求似乎是这一家族代代人的共同特质。现任庄主罗伯特王子也酷爱艺术,在继承家族的葡萄酒产业之前,他与妻子曾为好莱坞的童话电影创作过剧本,身为卢

森堡王子的罗伯特王子对童话有关的东西情有独钟,他最后一个企划便是迪士尼的格列佛游记(Guliver s Travels),而他的最后一个剧本是和妻子一起为三角制片(TrimarkStudio)写的《灰姑娘》(Cinderella)。然而,在兴趣与家族产业之间,他还是选择了后者,并创立了克兰斯帝龙名酒公司,还通过收购葡萄园和葡萄,丰富了公司的产品线。现在,帝龙名酒旗下除了拥有世界知名的顶级名庄侯伯王以外,还有美讯酒庄、侯伯王副牌小侯伯王(Le Clarence de Haut-Brion) 以收购回来的波尔多大区的葡萄酿造的中价位系列克兰朵系列(Clarendelle),以及刚刚发布的位于圣埃米利永(Saint Emillon)的昆图斯酒庄(Chateau QVINTVS)。

五大名庄的例外

五大名庄中,拉菲[微博]出现在中国官员餐桌上的频率最高,而在法国这个“官场用酒”的角色却轻而易举地被侯伯王取代。纵观侯伯王世代的外交史,我们不难看出其中的端由。然而,侯伯王真正的品质,在近88年里都由戴马斯家族守护着,该家族的第一代酿酒师乔治-戴马斯(GerogesDelmas)曾在二战期间阻止德军饮光酒窖里的珍藏,使得当时德军还要付钱才能喝到侯伯王的葡萄酒。其儿子让-贝

尔纳-戴马斯(Jean-Bernard Delmas)师从波尔多两位著名的酿酒师利巴-戈佑(PascalRibereau-Gayon)和艾米贝诺罗(Emile Peynaud,上世纪后半时期法国最具影响力的酿酒学家之一,被誉为“现代酿酒学的奠基人”)后,又回到侯伯王担任首席酿酒师。乔治的孙子让-菲利普-戴马斯(Jean-Philippe Delmas)是现任的酒庄总经理兼首席酿酒师。在波尔多,这种三代人连续打理一个酒庄的情况十分难得,尤其是在动荡不安的20世纪。(酿酒师让-菲利普-戴马斯的专访可翻阅《葡萄酒》杂志2010年12月刊)

五大名庄

众所周知,五大名庄里有四大都位于波尔多的梅多克(Medoc)产区,而唯独侯伯王是位于格拉夫(Graves)的佩萨克-雷奥良村(Pessac-Léognan)。这便使其从风土到口味的风格上都与其他四大有着明显的不同。喜欢浓郁口感的罗伯特-帕克(Robert Parker)给口感较为含蓄的侯伯王的分数一向偏低,原因在于相对比梅多克那些以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为主角的名庄酒而言,侯伯王对美乐(Merlot)与品丽珠(Cabernet Franc)的重视程度并不亚于赤霞珠,各葡萄品种在庄园的种植比例分别是45.4%美乐43.9%赤霞珠9.7%、品丽珠、1%小味尔多(Petit Verdot),种植面积为48.35公顷,年产量在1万到1.2万箱(每箱12支)之间,是五大名庄里产量最小,葡萄园面积最小的酒庄。

虽然,走含蓄路线的侯伯王并不经常得到罗伯特-帕克的青睐(侯伯王1959和1961两个年份依然获得了罗伯特-帕克的满分),但这并不代表它的品质低于其余四大。侯伯王惊人的余韵与天鹅绒般的单宁是举世闻名的,然而要领略到它这番魅力需要的是耐心。

书虫书单

书虫《书虫(入门级)》 1.生存游戏 2.侠盗罗宾汉 3.白色巨石 4.红酋长的赎金 5.吸血鬼猎手 6.逆戟鲸 7.雾都疑案 8.亚瑟王传奇 9.亚瑟王朝里的美国人 10.把钱拿出来! 《书虫(1级上)》 1.爱情与金钱 2.苏格兰玛丽女王 3.在月亮下面 4.潘德尔的巫师 5.歌剧院的幽灵 6.猴爪 7.象人 8.世界上最冷的地方 9.阿拉丁和神灯 10.别了,好莱坞先生 《书虫(1级下)》 1.小公主 2.邦蒂号暴动 3.奥米茄文件 4.谁谋杀了总统 5.福尔摩斯和公爵的儿子 6.白色死亡 7.绿野仙踪 8.难忘米兰达 9.福尔摩斯与寨马 10.汤姆·索亚历险记 《书虫(2级上)》 1.威廉·莎士比亚 2.格雷丝·达林 3.钢琴之恋 4.莫尔格街凶杀案 5.鲁宾孙漂流记 6.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7.格林·盖布尔斯的安妮 8.五个孩子和沙精 9.风中奇缘 10.长池村的故事 11.欧·亨利短篇小说集 12.分享年 《书虫(2级下)》 1.神秘女人——阿加莎·克里斯蒂 2.德拉库拉 3.亨利八世和他的六位妻子 4.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5.阿利格拉之谜 6.五镇故事 7.法兰克福的耳环 8.森林王子 9.新森林的孩子们 10.福尔摩斯探案故事 11.一个国王的爱情故事 12.亡灵岛 13.坎特维尔幽灵 《书虫(3级上)》 1.弗兰肯斯坦 2.野性的呼唤 3.秘密花园 4.曾达的囚徒 5.爱丽丝镜中世界奇遇记 6.风雨河岸柳 《书虫(3级下)》 1.圣诞欢歌 2.多里安·格雷的画像 3.勃朗特一家的故事 4.牙齿和爪子 5.星际动物园 6.诱拐

7.神秘及幻想故事 8.铁路少年 9.三个陌生人 10.伊桑·佛罗姆7.公正 8.化学秘密 9.劫机! 《书虫(4级上)》 1.巴斯克维尔猎犬 2.不平静的坟墓 3.三怪客泛舟记 4.三十九级台阶 5.小妇人 6.克兰福德 7.华盛顿广场 8.织工马南 9.化身博士 《书虫(4级下)》 1.双城记 2.格列佛游记 3.金银岛 4.黑骏马 5.红字 6.极限之旅 7.吉姆老爷 8.洛娜·杜恩 《书虫(5级)》 1.大卫·科波菲尔 2.远离尘嚣 3.远大前程 4.呼啸山庄 5.园会 6.理智与情感《书虫(6级)》 1.简·爱 2.雾都孤儿 3.傲慢与偏见 4.苔丝 5.白衣女人

外国文学上名词解释完整版

名词解释 1荷马史诗: 相传是公元前9至前8世纪由一个名叫荷马的盲诗人根据小亚细亚口头流传的史诗短歌综合编成的,因而被称为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塞》两部分,各有24卷,均以特洛依战争为背景。《伊利亚特》写战争本身,描写阿喀琉斯的愤怒及战争最后51天内发生的事件;《奥德塞》写希腊英雄奥德修斯在战争结束后回返家乡的经历。 荷马史诗的主题是歌颂希腊全民族的光荣史迹,赞美勇敢、正义、无私、勤劳等善良品德,讴歌克服一切困难的乐观主义精神,肯定人与生活的价值。荷马史诗充满了浓厚的宿命论思想,人与人之间的斗争成为神与神之间斗争的缩影。荷马史诗塑造了一系列的英雄人物,结构巧妙,布局完整,比喻丰富。它不仅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的优秀作品,也是研究希腊早期社会的重要文献。 2英雄史诗: 又叫英雄叙事诗,是在民间长期口口相传,以歌颂民族英雄为内容的人民文学,是中世纪欧洲文学的重要成就。根据史诗形成的时间和表现内容,可分为早期英雄史诗和后期英雄史诗。 前期英雄史诗形成于中世纪初期,具有较浓的神魔色彩和巫术气氛,著名的有《贝奥武甫》、《埃达》等,歌颂部落英雄的光荣事迹。后期英雄史诗形成于封建国家逐渐形成的中世纪中期,中心主题是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主要作品有法国的《罗兰之歌》,西斑牙的《熙德之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俄国斯的《伊戈尔远征记》。 3《工作与时日》: 古希腊流传下来的第一首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诗作,作者是赫希俄德,较详细地记载了古希腊时期的种种宗教祭日赫从事不同工作时的黄道吉日。诗人最后总结说,在不朽的众神面前,聪明人的工作是无可指责的,因为他懂得吉兆,所以能够避免犯罪。该作具有史诗的体裁,但实际上可以说一部道德格言集和农业历书。风格清新自然,平易简洁。 4《俄狄浦斯王》: 是古希腊悲剧家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取材于英雄传说,写忒拜王子俄狄浦斯反抗杀父娶母的神示,然而又逃不出命运支配的故事。悲剧从传说故事将近结尾的地方写起,当时俄狄浦斯已是忒拜国王,时值瘟疫流行,按照神示,只有追查出杀死先王的凶手,才能免除瘟疫,挽救忒拜城。全剧以此为起点,在追查凶手的过程中展示了悲剧主人公的思想性格。当俄狄浦斯查明凶手就是自己时,他刺瞎双眼,自愿放逐。通过俄狄浦斯的遭遇,作者颂扬了悲剧主人公的坚强意志和人民对国家的负责精神。这样一个英雄却受着命运的捉弄,这样,索福克勒斯对命运的合理性提出了怀疑,表现了雅典自由民在社会灾难面前的斗争精神和悲愤情绪。以此作品为代表的索福克勒斯的悲剧艺术,标志者希腊悲剧的成熟。索福克勒斯把人物放在尖锐的冲突中并通过人物对比方法来塑造,因而人物的动作性强,性格比较突出。 5阿里斯托芬: 被誉为“喜剧之父”。他留下的完整剧本有11部,代表作为《阿卡奈人》,他的喜剧涉及当时许多重大的政治和社会问题,对战争与和平问题尤其关心。其

亚瑟王的传奇故事在欧洲流传了百多年

亚瑟王的传奇故事在欧洲流传了百多年,它反映了理想化的骑士生活,富有神秘色彩,也可以说是欧洲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文学,并作为一支伏流深深地影响了欧美文学的发展。亚瑟王传奇对欧美文学的主要贡献在于提供了冒险、情爱和宗教三大主题,其中亚瑟王本人以及其他圆桌骑士的情爱尤其令后人着迷,尤其是这些骑士和贵妇的通奸。它们一直是后来的文学家和艺术家表现的主题。亚瑟的父亲是尤瑟王,他和当时的一个诸侯康沃尔公爵是死对头。康沃尔公爵有一位夫人叫伊格琳,长得很好看,被尤瑟王看上。在魔术师梅林的帮助下,尤瑟王诱使康沃尔公爵出城与之作战。杀死康沃尔公爵后,尤瑟王变成康沃尔公爵的样子,进城与伊格林幽会,当夜就怀上了亚瑟。由于是私生子,亚瑟被寄养在一个贵族家里。虽然长大以后,在魔法师梅林的帮助下亚瑟拔下“石中剑”,成为英国的国王,他在宫廷中的地位仍然不稳定。虽然接受了不列颠的王位,但并不代表亚瑟有能力去行使不列颠国王的权力,没有实力,没有根基的亚瑟能否让国内那些剽悍的骑士领主们听从命令,还是个未知数。 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亚瑟需要借助旧王室的力量。于是,他与王室女贵族摩根勾搭上了。亚瑟此时不知道自己与摩根的姐弟关系,知道的只有梅林。得知他们姐弟乱伦并生下一个儿子摩德雷德后,梅林向亚瑟王预言,“这个男孩将来会篡夺你的王位。”亚瑟王下令将国内与莫德雷德同一天出生的男婴全部集中起来放在一艘船上,然后让这艘船自己漂向大海。结果船触礁沉没其他男婴全都溺死,唯有莫德雷德被一块船板送回陆地,安然无恙。亚瑟王认为这是上帝的旨意,于是将莫德雷德带回城堡放在自己身边长大,未再对他起过杀心。卡姆兰战役无疑是亚瑟王传奇故事中最惨烈的一幕。亚瑟王东征时,把王位交给及时儿子又是外甥儿的摩得德管理。然而,摩德雷德也像他的父亲和祖父那样喜欢偷情,他对亚瑟王美丽的王后桂内维尔垂涎欲滴。在亚瑟王外出征战之时,趁机篡位,并逼王后就范,与他交媾。亚瑟王回师讨伐篡位的莫德雷德,双方在卡姆兰的河谷地带展开大决战,双方都血流成河,王国所剩的圆桌骑士都在这场恶战中死去,亚瑟王也在这次战役中深受重创,从此王朝一蹶不振。亚瑟王战死后,他的姐姐摩根用小船将他的遗体运到美丽的阿摩龙岛并埋葬于此,从此亚瑟王可以长眠在姐姐的怀抱。 令莫德雷德垂涎欲滴的桂内维尔王后是cameliard 王国国王的的女儿,她

职称英语综合类阅读理解第24篇The Romance of Arthur逐句翻译

The Romance of Arthur亚瑟的传奇 Most cultures have some sort of hero who represents the best values of what its people believe in. 很多文化都有某类能代表他们民族深信的价值观的英雄。The unusual thing about King Arthur is that legends of his heroism have persisted for several centuries and spread far beyond England, the place where they began. 有关亚瑟王的不同寻常的事情就是他的英雄主义传奇已经持续了几个世纪,并且影响力早已超越它所诞生的英国。 The earliest stories of King Arthur represent him as a warrior who fought and subdued the invading Norsemen in the years around A. D. 700. 在有关亚瑟王早期的故事中,他是一个战士,他在公元约700年抗击、震慑入侵的北欧人。This much of the Arthurian tale is probably based on fact. 许多这类亚瑟王的故事大概是基于事实。Whether called Arthur or not, there is a body of evidence supporting the existence of such a warrior. 无论是否叫作亚瑟,大量证据证明是有这样一个战士存在的。It is the later embellishments of the tale whose authenticity is questionable. 后来这些故事被美化修饰,使得它们的真实性受到质疑。According to these, Arthur was born in a castle in Tintagel on the stormy western coast of England and because he was the illegitimate son of King Uther

2018-亚瑟王传奇读后感-word范文 (2页)

2018-亚瑟王传奇读后感-word范文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亚瑟王传奇读后感 亚瑟王传奇读后感(一) 这个星期天,我读了一本书,名字叫《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尼尔斯,14岁,是个聪明、活泼、淘气、不爱学习、喜欢折磨小动物的孩子。他整天欺负小动物,常被妈妈打得屁股火辣辣的疼,还会被罚在家写作业。因为作弄小精灵,他被小精灵变成了小人儿。后来他坐在鹅背上,被鹅带上了天。 我觉得尼尔斯和我都是淘气包,都挺聪明,我们两人不相同的地方是尼尔 斯不爱学习,爱折磨小动物,而我则相反。后来尼尔斯和他家的大白鹅莫顿一 起走南闯北,做好事,突然变得很懂事了。他们帮助大雁和其他大雁逃脱狐狸 的魔掌;帮助黑老鼠打败了无恶不作的灰老鼠;帮助松鼠劫难,在人类手中救 走了狗熊。看到尼尔斯的变化,我觉得我也应该改掉身上的坏毛病,做个好孩子。 一口气读完这本书,觉得写得太好了,我也希望能够有尼尔斯这样的经历。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真是一本好书。他让我懂得如何勇敢地面对困难与 挫折,同时让我懂得应该热爱生活。如果有时间我还会再读一遍,甚至两边、三遍…… 亚瑟王传奇读后感(二) 一天,我偶然间在班级中的图书角借到了一本《尼尔斯骑骑鹅旅游行记》。刚看到这本书的名字时,我就觉得很纳闷。一个人怎么可能骑在鹅背上,更别 说还去旅行了。所以,我便开始阅读这本书,来解开我的疑问。 这本书说要讲述的是一个14岁的小男孩尼尔斯被一个小精灵变成拇指大的小人儿,跟随大雁们一起旅行。在途中由于尼尔斯能在黑夜里看得和白天一样 清楚,所以他在旅行过程中还帮了大雁和动物们许多忙。由于他乐于助人,所 以动物们都很喜欢他,尼尔斯也从原来一个不爱学习,不爱护小动物的人,变 成了一个富有同情心和拥有善良品质的人的这样一个故事。

亚瑟王简介

亚瑟王(英语:King Arthur 、全名:亚瑟·潘德拉根)是英格兰传说中的国王,也是凯尔特英雄谱中最受欢迎的圆桌骑士团的骑士首领,一位近乎神话般的传奇人物。中世纪作家,特别是法国作家,对亚瑟王的出生、他的骑士们的奇遇, 以及他的骑士兰斯洛和亚瑟的王后格尼薇儿的奸情,都有不同的描述。他在罗马帝国瓦解之后,率领圆桌骑士团统一了不列颠群岛,被后人尊称为亚瑟王。后世认为,亚瑟王应不是以某一位特定历史人物作为基础所塑造出来人物,而是一位架空的虚构角色,因此历史记载上并无此人。 亚瑟王(King Arthur)是5世纪英国最富有传奇色彩的国王。人们对 他感性认识更多的是来自神话传说,没有人大量涉足过亚瑟王的真 实生活,他就像一个迷,等待着发掘与探索。可任何一个英雄都不 可能由来无踪。亚瑟王是英格兰传说中的国王,圆桌骑士团的首领, 一位近乎神话般的传奇人物。他是罗马帝国瓦解之后,率领圆桌骑 士团统一了不列颠群岛,被后人尊称为亚瑟王。西元800年左右, 威尔斯的修士撰写了一本《布灵顿人的历史》,书中首次记载“亚瑟” 这个名字,描述他领导威尔士人抵抗从泰晤士河中游入侵的撒克逊 人。 亚瑟王是其父尤瑟王的私生子,在此之前尤瑟王正室的孩子则是个女孩。这女孩就是亚瑟王同父异母的姐姐摩根、也是骑士莫德雷德的生母。

必须是由男性来继承,但私生子的身份又难免会遭到 非议甚至暗害。与是,尤瑟王听从魔法师梅林的建议, 由他将亚瑟寄养在普通贵族家裏。连所寄养家的贵族 都不知道亚瑟的真实身份,当然亚瑟本人也不知情。 因此,以寄居身份住在他人家中的亚瑟,也未曾获得 特别的照顾。 终于有一天尤瑟王过世,国内形势开始动荡。主教听 从梅林的建议召集所有的贵族骑士,以石中剑选定新 的不列颠之王。然而,没有人能从岩石中拔出那剑。 既然没有更好的办法,于是骑士们一致决定通过比武 选王。亚瑟也去了,但他没有参加比武的资格,由他 所寄养的家族的儿子凯,(日後也成为圆桌骑士之一) 代表家族参战。然而凯进入会场后才发现竟忘了带 剑,於是请求亚瑟回家去取。亚瑟赶回家发现大门紧 锁,所有人都去看比武。亚瑟来不及返回比武会场取钥匙,情急之下跑到教堂前拔出石中剑 交给凯,这令所有人大惊失色。大家怀疑地把剑插回石头裏,但就算重复了很多次,仍然是 除亚瑟之外无人能将其拔出。就这样,骑士们终于接受了新的王。从这天起,亚瑟被尊称为 亚瑟王。 正因为无人知道这个男孩是尤瑟王的嗣子,所以就算有些骑士心有不甘,但还是不得不相信 他就是神赐予不列颠的国王。从小过著寄居的生活的亚瑟,这份辛苦终于得到了报偿。 即位不久亚瑟王就娶了格尼薇儿王后,作为嫁妆,王后的父亲送给亚瑟王那张著名的圆桌。 不过跟父亲尤瑟王一样,亚瑟王也有私生子。比父亲更大胆的是,他偷情对象竟然是自己同 父异母的姐姐摩根。亚瑟王和这个孩子既是叔侄也是父子,这个私生子就是後来叛乱的莫德 雷德。 亚瑟王在位期间,不列颠迎来了空前的统一和强大。他扶贫济弱,建立起一个繁盛的王国, 骑士精神和最早的骑士的行为准则就是在这时形成的。石中剑因一次违反骑士精神的战斗断 裂后,他从湖之仙女那裏得到圣剑Excalibur,但它的剑鞘才是最具价值的。据说只要佩著 剑鞘,亚瑟王就不会流血也不会受伤。但很遗憾剑鞘后来还是被亚瑟王遗失了。 通过十二次战役最终成功击退了自北面来的萨克逊入侵。期间,圆桌骑士成为王国重要的一 个部分。传说亚瑟王的骑士最多时曾达到一百五十名,骑士们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在圆桌上 议论国内事务。虽然他们也会因为政见相合或相左而形成一些派系,但只有在圆桌上才没有

亚瑟王传奇对英国文学的影响_石卫华

第25卷第2期咸宁学院学报Vo.l25,No.2 2005年4月Journal of X ianning College Apr.2005文章编号:1006-5342(2005)02-0050-03 亚瑟王传奇对英国文学的影响* 石卫华 (咸宁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北咸宁437005) 摘要:亚瑟王传奇故事在英国乃至欧洲可谓家喻户晓,其文学魅力不同凡响。英国文学史上不少作家都偏爱这一题材。本文从亚瑟王传奇题材,历险及浪漫爱情的主题以及叙事结构和语言特点几个方面论述了亚瑟王传奇对英国文学持久不衰的影响。 关键词:亚瑟王传奇;骑士;诗歌;影响 中图分类号:I109文献标识码:A 在学习英国文学时,我们发现自亚瑟王的传奇故事产生以来,历代都有不少作家对其吟韵,佳作名篇层出。这就使得我们不能不研究亚瑟王的传奇在英国文学中的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发现英国乃至整个欧美文学中除了5圣经6、希腊罗马神话这两支伏流外,另外一支伏流当推亚瑟王的传奇故事。可以说亚瑟王的故事对英国文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深远的,突出的。 一、亚瑟王故事的起源及传播 在历史学家看来,亚瑟王是一个神秘虚幻的传说中的人物,只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之中。早期威尔士的诗歌和史书说到过他,把他描述成一个勇敢的武士,凯尔特人的军事首领,大约生活在公元5或6世纪的英国康沃尔(Corn-w all),在他麾下集结了一批骁勇善战的武士,号称圆桌骑士团,这些圆桌骑士们彬彬有理,身手了得,机智勇敢,匡扶正义,亚瑟王率领他们抵抗来自北欧的撒克逊人(Saxons)的入侵。在英国历史上,凯尔特人是个不幸的民族,他们是不列颠岛上的最早土著居民,然而在盎格鲁-撒克逊人(Ang l o-Saxon)的入侵中,被迫退居到西部和北部的山区,其中有一部分人不堪忍受异族的统治,逃至今日法国的布列塔尼地区,同时也把关于亚瑟王的传说带到了欧洲大陆,这些远离故乡的凯尔特人在岁月的流逝中已经把亚瑟王视为自己心目中的凯尔特人的民族英雄,把自己渴求独立自由和美好生活的愿望赋予在亚瑟王这位英雄身上,通过这位传奇英雄的英雄业绩来曲折地反映自己的愿望。凯尔特人的口头文学在欧陆又经过若干个世纪的口耳相传,然后通过行吟诗人或是其他途径从法国逐渐传到欧洲各国,在那里广为传播,逐渐完善。而亚瑟王的形象在此过程中变得愈益高大神化,他和他的骑士们的冒险业绩经过人们不断的完善补充敷色逐渐具有了荷马史诗人物中的传奇神话性质。在整个中世纪亚瑟王及其圆桌骑士的故事不断出现在欧洲各国的文学作品中。亚瑟王已经由远古时期的一位英雄逐步演变为体现人们理想的传奇式人物了。在凯尔特人的传说中亚瑟王已然超越了生死,他连同他的那些骑士们以及他们重信义讲义气轻生死的品德也一直留在人们的心中。 二、亚瑟王故事文本的形成 凯尔特人退居偏僻山区或渡海逃到法国布列塔尼地区后的很长时间以内,关于亚瑟王的故事只是停留在口头文学阶段,未能形成文字。约12世纪,有一位法国诗人写过5个关于亚瑟王的传奇故事。中世纪德国诗人曾写过亚瑟王的传奇。第一个系统收集亚瑟王故事的当推杰弗里(G eo-f frey of M on m outh),他当时用拉丁文写了5不列颠史记6 (H ist o ry o f the B ritons,约1136年)一书。这是比较系统叙述亚瑟王事迹的第一本资料。几年之后另外一个诺曼吟唱诗人魏慈(W ace,1100?-1174?)把亚瑟王事迹译成法文韵文,并且增加了圆桌骑士部分。再后来雷亚孟(L aya m on,约生于1200年前后)用中古英语韵诗体写成了一部爱国主义的5英文雷亚孟的勃罗脱6(Laya m on.s Brut),诗中不仅使用头韵,还用了尾韵。其中的第三节叙述了有关亚瑟王的传说,系雷亚孟根据杰弗里和魏慈的书籍加以自由翻译发挥扩充而成。他的这一作品构成了现有亚瑟王传奇的主要框架。到了12世纪末和13世纪初,亚瑟王传奇在欧洲大陆风行一时,尤其在法德两国。大多数传奇故事都是围绕亚瑟王及其圆桌骑士展开的。直到15世纪托马斯#马洛里爵士(Sir T hom as M a l ory)在狱中完成了5亚瑟王之死6 (L e M orte d.A rthur)以后,亚瑟王的故事才臻于完整。 三、亚瑟王传奇对15世纪后英美文学的影响 1.15世纪后英美文学中的亚瑟王题材 *收稿日期:2004-11-07

British Literature Chapter 1

British Literature Chapter 1 The Old English and Medieval English Period Contents: 1. The making of England 2. Beowulf, the National Epic of the English People 3. The Age of Geoffrey Chaucer Expectations: 1. Acquire the definition of the relative literary terms, such as epic史诗, alliteration头韵, legend(传奇), romance罗曼司, ballad歌谣/民谣, heroic couplet英雄双韵体, iambic pentameter五步抑扬格 2. Give your own comments on ?The artistic features of the Old English poetry, Beowulf; ?The chief effects in literature of Norman Conquest; ?Chaucer’s position in British literary history. Part I: The Period of Old English (about 449-1066 Anglo-Saxon Period) ★★ⅠThe Making of England < 1>The Britons The Celts, the earliest inhabitants of the British Isles The Britons, came over in the 5th century BC, stayed for some five hundred years Britain: the land of the Britons <2>The Roman Conquest 征服/侵略( 55/54 B.C.- 410 A.D.) About 55 B.C., the Roman soldiers of Julius Caesar came to stay for five centuries and transplanted their civilization to the land. Britain was conquered by the Romans as a province of the West Roman Empire in 410 A.D., Roman Empire declined and its troops left Britain. <3> The Anglo-Saxon Conquest ( 449-1066) Three Germanic tribes: the Angles, Saxons and Jutes from Northern Europe along the North sea invaded the island around the 5th century Language: a Germanic dialect is called Old English today Angle-land: the land of the Angles, that is England Something more about the Anglo-Saxon: Heathen (pagan or non-Christian): worship Heaven and Earth; believe in old mythology of Northern Europe; converting to Christianity, from pagan to Christian.

亚瑟王传奇读后感

亚瑟王传奇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亚瑟王传奇读后感(一) 这个星期天,我读了一本书,名字叫《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尼尔斯,14岁,是个聪明、活泼、淘气、不爱学习、喜欢折磨小动物的孩子。他整天欺负小动物,常被妈妈打得屁股火辣辣的疼,还会被罚在家写作业。因为作弄小精灵,他被小精灵变成了小人儿。后来他坐在鹅背上,被鹅带上了天。 我觉得尼尔斯和我都是淘气包,都挺聪明,我们两人不相同的地方是尼尔斯不爱学习,爱折磨小动物,而我则相反。后来尼尔斯和他家的大白鹅莫顿一起走南闯北,做好事,突然变得很懂事了。他们帮助大雁和其他大雁逃脱狐狸的魔掌;帮助黑老鼠打败了无恶不作的灰老鼠;帮助松鼠劫难,在人类手中救走了狗熊。看到尼尔斯的变化,我觉得我也应该改掉身上的坏毛病,做个好孩子。 一口气读完这本书,觉得写得太好了,我也希望能够有尼尔斯这样的经历。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真是一本好书。他让我懂得如何勇敢地面对困难与挫折,同时让我懂得应该热爱生活。如果有时间我还会再读一遍,甚至两边、三遍…… 亚瑟王传奇读后感(二) 一天,我偶然间在班级中的图书角借到了一本《尼尔斯骑骑鹅旅

游行记》。刚看到这本书的名字时,我就觉得很纳闷。一个人怎么可能骑在鹅背上,更别说还去旅行了。所以,我便开始阅读这本书,来解开我的疑问。 这本书说要讲述的是一个14岁的小男孩尼尔斯被一个小精灵变成拇指大的小人儿,跟随大雁们一起旅行。在途中由于尼尔斯能在黑夜里看得和白天一样清楚,所以他在旅行过程中还帮了大雁和动物们许多忙。由于他乐于助人,所以动物们都很喜欢他,尼尔斯也从原来一个不爱学习,不爱护小动物的人,变成了一个富有同情心和拥有善良品质的人的这样一个故事。 读完这本书后,我为尼尔斯能有这种勇于正视自己的缺点,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的良好品德感到开心。我也明白了尼尔斯为何能骑着鹅去旅行的原因。在书中还有一个情节讲的是:尼尔斯如果要变回原形,就必须要好好保护雄鹅还有要让尼尔斯的妈妈把它杀掉。尼尔斯不想失去他的好伙伴雄鹅,宁可自己不变回原形,最后由于他的这种“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使他变回了人形。 通过这本书,使我学会了一个人要具有不放弃任何一丝希望,富有同情心和怜悯心,还要有勤于改正自己缺点的品质,才能成为一个被人喜欢的人。我也知道了,在面对困难时,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而去危害他人。我也希望自己能像尼尔斯那样,成为一个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对任何事情都抱定胜利的决心,成为坚毅、勇敢、善良、勤劳的好孩子。尼尔斯就是我学习的榜样,我一定会以他为目标,成为一个具有优秀品质的人。

英国历史人物:亚瑟王的传奇

英国历史人物:亚瑟王的传奇 亚瑟王的传奇故事: 亚瑟王(King Arthur),传说中古不列颠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伟大国王。人们对他的认识更多的是来自凯尔特神话传说(Celtic mythology)和中世纪的一些文献,没有人大量涉足过亚瑟王的真实生活。传说他是英格兰传说中的国王,也是凯尔特英雄谱中最受欢迎的圆桌骑士团(Knights of the Round Table)的骑士首领,一位近乎神话般的传奇人物。罗马帝国瓦解之后,他率领圆桌骑士团统一了不列颠群岛,被后人尊称为亚瑟王。 King Arthur is a legendary British leader of the late 5th and early 6th centuries, who, according to medieval histories and romances, led the defence of Britain against Saxon invaders in the early 6th century. Although the themes, events and characters of the Arthurian legend varied widely from text to text, and there is no one canonical version. Geoffrey depicted Arthur as a king of Britain who defeated the Saxons and established an empire over Britain, Ireland, Iceland, Norway and Gaul. Many elements and incidents that are now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Arthurian story appear in Geoffrey's Historia, including Arthur's father

传奇文学

(一)传奇文学 1.The Anglo-Norman Period saw the flourishing of ( )culture 2.The common people preserved their national traditions and continue to develop them in the forms of () and () 3.( ),who came from France with Normans,brought ( ) to England 4.() was the most prevalent literature in ()and () 5.() was written for ()and told their stories. 6.The poets who wrote them were ()by the rich and() 7.The early English Romances were composed in()and the language was( ) 8.But in the beginning of ( ) the ( )and( ) started to write Romances in ( ) 9.Romances can be divided into ( ) the romance about a ( )called ( )telling about ()and (),( ) romance about ()which has the origin in the ()and consists of ( )and() () is one of stories (二)翻译 1.统治阶级选择了他们的文学流行,形成和发明了新的诗歌 2.普通人保留了国家的传统,继续以诗歌和民谣的形式发展他们 3.为了证明他们是Briton的法定继承人,挖掘Celts时期的民间文学以及发展浪漫主义文学变得流行起来 4.最开始的英国传奇文学是创作在韵诗,语言是诺曼法语,但是13世纪开始游吟诗人和编年史开始用古英语写传奇文学 5.尽管写的传奇文学都是骑士冒险的传说或者是古时期的传奇英雄,是为了陈赞他们的英雄主义勇气正直和其他品德,是为了加强封建主义 6.游吟诗人写作来自于common stock他们从这旅行到那,见到了许多普通人,所以描述农民和市镇居民。 7.高文爵士和武士兰斯洛特 8.通过亚瑟王圈英国证明英国人的祖先有古罗马贵族血统 9.勇气忠诚贞洁献身教堂 10.凯尔特民族英雄 11.在传奇文学里他是理想的国王他有很多骑士和臣子去服侍他 12.赞美诗,传说诗和visions 13.教会作者道德教育。开始变得讽刺 (三)问答题 10.统治阶级和普通人分别有怎样的文学?或当时的社会有怎样的文学 11.为了巩固统治,在文学方面诺曼征服做到了什么 12.13世纪的传奇文学由哪些人写的,主要是些什么传奇,目的是什么 13.游吟诗人写的都是什么,为什么 14.传奇文学可以分为,分别讲什么 15.亚瑟王传奇有哪些代表作,分别用什么形式写的,诗歌还是?作者是?讲了什么?分别表明了什么? 16.骑士的标准是什么

浅析亚瑟王形象变迁的因素

浅析亚瑟王形象变迁的因素 历史学系12326063 叶意志[摘要]亚瑟王的形象从6世纪到现在一直处于不断演化的过程中,在完全成为一个文学传奇之前,亚瑟王长期作为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存在着。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中,基于政治需要和民族文化发展的要求,其形象不断被塑造。也因此,通过亚瑟王形象的变化,可以分析当时的政治文化状况,即从其虚假的构造中认知真实的历史。 [关键词]亚瑟王形象转变传奇真实性政治影响 亚瑟王最早出现于六世纪的威尔士诗歌中,其最初的形象是作为不列颠人抵抗盎格鲁-撒克逊人的领袖,然而在诺曼征服之后,为适应新统治者的政治需要,亚瑟王的事迹被重塑,使得亚瑟王从一名不列颠人英雄化身为君临不列颠甚至是西欧的完美王者。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亚瑟王被赋予许多美德和功绩,而被美化的同时,亚瑟王这一形象也逐步深入人心,成为许多人心中认可的真实存在。而后,随着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亚瑟王在中世纪的形象逐渐受到了新时代历史学家的质疑,尽管在真实性上遭到质疑,但亚瑟王的形象依旧能在社会、政治与民族层面上发挥作用。到了19世纪,在拿破仑战争以后,为了促进民族意识的增强,英国人需要从内部寻找到增强民族凝聚力的要素,而亚瑟王正适应了这一要求。19世纪后期以来,随着历史研究的深入,英国民族的进一步融合,以及政治制度的变革,亚瑟王在中世纪被塑造的封建君主和民族英雄形象逐渐被还原回单纯的文学人物,即如今日这般,主要是在文学作品中看到有关亚瑟王的传奇。可以说,亚瑟王的形象经历了一个由盛到衰的过程。 一、早期亚瑟王的形象——反抗盎格鲁-撒克逊人的伟大领袖 亚瑟王这一历史人物是否真实存在过,至今仍没有定论。从已有的记载看,亚瑟王的形象形成于公元6世纪前后至11世纪,以反抗盎格鲁-撒克逊人的不列颠人领袖形象出现,但其传说最初只是流传于威尔士地区。 6世纪中期,威尔士修道士吉尔达斯用拉丁文撰写《不列颠的毁灭》(The Ruin of Britain),记录了不列颠人在抵抗盎格鲁-撒克逊人的侵略中取得的12次重大胜利,但他并没有把这些胜利归功于任何一个领导者。9世纪时,另一位威尔士修道士南尼亚斯同样用拉丁文创作了

还原真实的亚瑟王与圆桌骑士的故事(摘自人人)

前两天写了一篇关于英国历史剧的文章,大家一致反映其中Merlin(梅林传奇)大大歪曲了历史事实,我十分赞同这种观点。梅林传奇中,除了King Arthur, Merlin, King Uther, Guinevre, Morgan(Morgana), Lancelot, Gwain, Modred几人是真实的历史人物(更确切的说是传说中的人物)外,其他均属于艺术创作,甚至就连这些确实出现的人物的出身背景以及相互关系都被更改的面目全非。当然,我们不应该因此指责该剧的编剧、导演或是历史指导,毕竟这是为了满足这样一部带有魔幻色彩的偶像剧的艺术需要。与梅林传奇相比,Camelot(圣城风云)较为忠实地保留了亚瑟王传说中的原来版本,把魔幻的部分大大削减(仅在Merlin 与Morgan身上体现魔法元素),而对于真实历史的把握明显要好于梅林传奇,尤其是在服装、布景上更接近于公元5-7世纪的凯尔特英格兰(梅林传奇中Camelot城的建筑风格带有明显的哥特风格,尖顶和拱形门廊随处可见,汗。。。),但在很大程度上也修改了原来版本中的描述。近年来另一部关于亚瑟王题材的影视作品是2004年上映的由克里夫欧文及凯拉奈特莉主演的King Arthur,里面更是对亚瑟王传奇进行了颠覆式的修改,在影片中加入了大量的罗马元素。由于几部电视剧都为了自身的艺术需要或多或少地修改了传说中的真实描写,我觉得今天有必要在这里为大家简要介绍一下亚瑟王与圆桌骑士的传奇。 1 亚瑟王传说的历史演变 关于亚瑟王传说的探究,让我们从公元6世纪威尔士诗人Taliesin的一首诗中开始: Let me sing with inspiration Of the man born of two nations Of Rome and of Britain…… Arthur the blessed Led his assault from the Great Wall…… 具备一些历史知识的人应该从上面的这段诗歌中获取两个信息:第一,亚瑟王生活的年代应该在罗马统治不列颠的时期,因为"Of the man born of two nations";第二,这里的Great Wall 可不是我们所说的万里长城,而是不列颠岛上的哈德良长城(Hadrian's Wall),说明亚瑟王的王国在哈德良长城的北部。事实上,关于亚瑟王的传奇故事,最初如何诞生,源自何处,皆无从查考。究竟亚瑟王是不是以某位历史人物作为基础塑造出来的虚构角色也不得而知。如果确实存在亚瑟王这个人物,据历史学家推测,他所生活的年代大概是公元500年左右,其间是一段50年左右的时期。亚瑟王应该是一位凯尔特人国王,他的王国应该位于今威尔士地区(至今威尔士的旗上仍有象征亚瑟王家族Pandragon的龙出现)。 历史上首次出现有关亚瑟王的记载出现于公元800年左右,威尔士的修士撰写了一本《布灵顿人的历史》,书中首次记载“亚瑟”这个名字,描述他领导威尔士人抵抗从泰晤士河中游入侵的萨克森人。在十二世纪,通过蒙茅斯的杰弗里(Geoffery of Monmouth)的文学作品而流行于欧洲。蒙茅斯的杰弗里所著《不列颠诸王史》(Historia Regum Brittaniae)中已略见亚瑟王故事的雏形。随后法国诗人克雷蒂安·德·特罗亚(Chretien de Troyes)撷取凯尔特传说中的幻想成分,加入圣杯的主题创作了五部亚瑟王传奇。不过真正使亚瑟王传奇家喻户晓的是十五世纪英国著名作家托马斯.马罗礼(Sir Thomas Marlory),他的《亚瑟王之死》(Le Morte d'Arthur)是现在普遍流行的亚瑟王传奇故事的蓝本。这是中世纪最后一本关于亚瑟的作品,整部作品以散文体写成,描述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亚瑟王故事体系。 2 亚瑟王传奇的主要人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