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生物论述题

微生物论述题

微生物论述题
微生物论述题

一、微生物如何命名?

答:二名法,即用两个拉丁词命名一个微生物的种,由一个属名和一个种名组成,都用斜体字表达,属名在前,用拉丁文名词表达,第一个字母大写;种名在后,用拉丁名形容词表达,第一个字母小写。为了防止同物异名或同名异物,在微生物名后缀有命名人的姓。如果细菌只鉴定到属,则只有属名,没有种名。也可在署名后加sp.(单)spp.(复),sp.和spp.是种的编号。

二、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的区别?

答:原核微生物:核很原始,发育不全,只是DNA链高度折叠成一个核区,无核膜,核质裸露,与细胞质无明显界限,没有细胞器,只有细胞质膜内陷形成的不规则泡沫结构体系,不进行有丝分裂,不进行有丝分裂。

真核微生物:细胞核发育完好,核内有核仁和染色质,有核膜,将细胞核和细胞质分开,两者有明显界限,有高度分化的细胞器,进行有丝分裂,除蓝细菌以外的藻类、酵母菌、霉菌、伞菌、原生动物、微型后生动物。

三、论述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

答: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质膜、细胞质及其内含物和拟核。

1、细胞壁

结构与组成:G+细胞壁厚,其厚度为20-80nm,结构较简单,含肽聚糖,磷壁酸,少量蛋白质和脂肪。G-细胞壁较薄,厚度为10nm,结构较复杂,分外壁层和内壁层,外壁层又分三层,最外层脂多糖,中间层磷脂层,内层脂蛋白。内壁层含有肽聚糖。

功能:(1)维持细胞外形(2)保护细胞免受机械损伤和渗透压危害(3)鞭毛运动支点(4)正常细胞分裂必需(5)一定的屏障作用(6)噬菌体受体位点所在(7)与细菌的抗原性、致病性有关

2、细胞膜

结构与组成:细胞膜是紧贴在细胞壁内的一层柔软而又富有弹性的薄膜,细胞膜所含的脂类均为磷脂,占菌体10%,蛋白质60%—70%,脂肪30%—40%,多糖2%。有上下两层致密的着色层和中间的不着色层组成。不着色层是由正负电荷、有极性的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两性分子,亲水基朝膜内外水相,疏水基在不着色区域。蛋白质流动镶嵌在功能区域。膜内陷成层状、管状、囊状内折系统,常见有中间体。

功能:(1)维持渗透压的梯度和溶质的转移;(2)细胞质膜上有合成细胞壁和形成横隔膜组分的酶;(3)膜内陷形成的中间体含有细胞色素,参与呼吸作用;(4)在细胞膜上进行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5)细胞膜上有鞭毛基粒,为鞭毛提供附着点。

3、拟核

特点:一个大型环状的双链DNA分子高度折叠缠绕而成。

组成:由脱氧核糖核酸(DNA)纤维组成。

功能:因其携带细菌全部遗传信息,故其决定遗传性状和传递遗传性状,是重要的遗传物质。

4、细胞质及内含物

细胞质:在细胞质膜内,除核物质以外的无色透明、粘稠的复杂胶体,亦称原生质。由蛋白质、核酸、多糖、脂质、无机盐和水组成。

细胞质内含物:(1)核糖体:结构:分散在细胞之中的亚微颗粒;组成:由核糖核酸(rRNA)和蛋白质组成,其中RNA占60%,蛋白质占40%;功能:合成蛋白质的部位

(2)内含颗粒:多聚磷酸盐颗粒(易染,C源P源,能量仓库)、聚β-羟基丁酸(脂溶性,不溶水)、硫粒(氧化S得到能量)、糖原和淀粉粒(均能被碘液染色,前者红褐色、后者深蓝色)、气泡(调节浮力吸氧)、藻青素颗粒(蓝细菌特有,多余氮储存体)、羧酶体(固定CO2的场所)、磁小体(定位)。

四、论述细菌细胞的特殊结构?

1、荚膜

细菌在其细胞表面分泌的黏性物质,把细胞壁完全包围封住,含水率在90%—98%,功能:有助于肺炎链球菌侵染人体,保护致病菌免受宿主吞噬细胞吞噬,保护细菌免受干燥影响,被用于碳源和能源,生物吸附作用。

2、黏液层

细胞表面分泌的一种粘性的多糖,疏松的附在细菌细胞壁表面,与外界没有明显边缘。作用:增加水中有机物,生物吸附作用,被其他微生物利用。

3、菌胶团

细菌之间按一定的排列方式相互黏集在一起,被一个公共荚膜包围形成一定形状的细菌集团。

4、衣鞘

黏液层或荚膜硬质化,形成一个透明坚韧的空壳。荚膜、黏液层、衣鞘很难着色,都用负染色法着色。

5、芽孢

内生孢子,可抵御外界不良环境。特点:含水率低,38%-40%;芽孢壁厚而致密,分三层,外层芽孢外壳蛋白质,中层皮层肽聚糖,内层孢子壁肽聚糖;2,6—吡啶二羧酸含量高,以CaCO3形式存在;含有耐热性酶。芽孢对高温低温干燥光线和化学药物有很强的抵抗力,是抵抗外界不良环境的休眠体,不易染色,可用孔雀绿染色。

6、鞭毛

由细胞膜上的鞭毛基粒长出穿过细胞壁伸向体外的一条纤细的波浪状似状物,运动。

五、论述几个属于原核微生物的菌种?

答:1、古菌(1)特点:古菌是一群具有独特的基因结构或系统发育生物大分子序列的单细胞原核生物,多生活在地球上极端的生境或生命出现初期的自然环境中,营自养和异养生活;具有特殊的生理功能,如在超高温、高酸碱度、高盐及无氧状态下生活;具有独特的细胞结构,如细胞壁骨架为蛋白质或假胞壁酸,细胞膜(两种,单层和双层)含甘油醚键;以及代谢中的酶作用方式既不同于细菌又不同于真核生物,辅酶多样,古菌有异氧型、自氧型和不完全光合作用三种类型,古菌不含二氨基庚二酸和胞壁酸,G-古菌无外膜。(2)分类:产甲烷菌、嗜热嗜酸菌、极端嗜盐菌。

2、放线菌(1)形态:单细胞,无完整细胞核,为G+(阳性),菌丝宽约0.2-1uM(与细菌相似),分化为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气生菌丝发育到一定阶段,形成孢子线,产生孢子;(2)结构(菌丝类型):营养(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孢子丝;(3)繁殖(无性):菌丝断裂、产生孢子(固体,①分生孢子——横隔分裂②孢囊孢子);(4)菌落:呈辐射状,一般圆形,干燥、有皱折、表面粉末状,不易被针挑起。

3、蓝细菌

分为1纲5亚组4亚群1科56属,也称蓝藻或蓝绿藻,G-,无鞭毛,含叶绿素a,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大型原核生物。

4、其他立克次式体、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

六、论述几个属于真核微生物的菌种?

答:1、酵母菌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有发酵型和氧化型两种。(1)形态:通常有球状、卵圆状、椭圆状、柱状或香肠状等多种;(2)结构:细胞壁、细胞质膜、细胞核、细胞质及内含物;(3)繁殖:无性生殖——①芽生殖(各属酵母都存在)②裂殖(裂殖酵母属)③产生无性孢子;有性生殖——产生囊孢子;(3)菌落形态特征:大而厚,圆形,光滑湿润,粘稠,颜色单调,常见白色、土黄色、红色。

2、霉菌

(1)形态:菌丝是中空管状结构,直径一般3~10μm,有分枝,有隔膜或无隔膜。(2)结构(菌丝体):霉菌的菌体由分枝或不分枝的菌丝构成。整个菌丝体分为两部分:即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3)繁殖:孢子(有性孢子和无性孢子);菌丝片段。(4)菌落:形态较大,质地一般比放线菌疏松,外观干燥,不透明,呈现或紧或松的蛛网状、绒毛状或棉絮状;菌落与培养基的连接紧密,不易挑取,菌落正反面的颜色和边缘与中心的颜色常不一致等。(5)分类及常见属:单细胞霉菌:①毛霉属②根霉属;多细胞霉菌:①青霉属②曲霉属③镰刀霉属④木霉属⑤交链孢霉属⑥白地霉属。

七、什么是病毒?它有哪些特点、形态?其具有怎样的结构?

答:定义: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专性寄生在活的敏感宿主体内的超微小微生物特征:既具有化学大分子属性,又具有生物体基本特征;既具有细胞外的感染性颗粒形式,又具有细胞内的繁殖性基因形式

形态:动物病毒:球型、卵圆型、砖型

植物病毒:杆状、丝状、球状

噬菌体:蝌蚪状、丝状

组成:化学组成有蛋白质和核酸,个体大的还含有脂质和多糖

结构:无细胞结构。整个病毒体分两部分:①蛋白质衣壳②核酸内芯,共同构成核衣壳。

八、什么叫病毒粒子?他有哪两种类型?

答:病毒粒子是完整的具有感染力的病毒,分为不具被膜的裸露病毒粒子、核衣壳外由被膜包围所构成的病毒粒子两种类型。

九、论述病毒复制的具体过程?

答:(1)吸附:病毒吸附蛋白与细胞受体间的结合力来源于空间结构的互补性,相互间的电荷、氢键、疏水性相互作用及范得华力;(2)侵入:侵入又称病毒内化,它是一个病毒吸附后几乎立即发生,依赖于能量的感染步骤;(3)复制与聚集:病毒侵入后,病毒的包膜和/或壳体除去而释放出病毒核酸,病毒利用宿主的生物合成机构和场所,使病毒核酸表达和复制,产生大量的病毒蛋白质和核酸,已合成的各部件进行自行装配成新的噬菌体;(4)裂解(释放):被感染细胞裂解,成熟的子代噬菌体转移到外界。

十、论述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需要的主要营养物及该营养物的功能?

答:细胞化学组成:70%~90%水分,10%~30%干物质。

需要的营养物(1)碳源:提供合成细胞物质及代谢物的原料,并为整个生理活动提供所需要能源(异养微生物);(2)氮源:①提供合成细胞中含氮物,如蛋白质、核酸,以及含氮代谢物等的原料②少数细菌可以铵盐、硝酸盐等氮源为能源;(3)无机盐:①构成微生物细胞的组成成分②调解微生物细胞的渗透压,PH值和氧化还原电位③有些无机盐如S、Fe 还可做为自养微生物的能源④构成酶活性基的组成成分,维持E活性,Mg、Ca、K是多种E的激活剂;(4)水:①微生物代谢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溶剂②维持各种生物大分子结构的稳定性③调节细胞温度,保持环境温度恒定的作用(5)生长因子:调节微生物正常代谢。十一、什么叫培养基?它有哪些特点?为什么要配制培养基(用途)?

答:应科研或生产的需要,由人工配制的、适合于不同微生物生长繁殖或积累代谢产物用的营养基质(混合养料)叫做培养基。特点:任何培养基都应具备微生物所需要的五大营养要素,且应比例适当。所以一旦配成必须立即灭菌。用途:促使微生物生长;积累代谢产物;分离微生物菌种;鉴定微生物种类;微生物细胞计数;菌种保藏;制备微生物制品。

十二、论述培养基的配备原则和类型?

答:(1)配置原则:①目的明确:培养基组分应适合微生物的营养特点②营养协调:营养物

的浓度与比例应恰当③条件适宜:物理化学条件适宜④经济节约:根据培养目的选择原料及其来源(2)类型:①按微生物的种类:细菌培养基、放线菌培养基、霉菌培养基、酵母培养基②按培养基的成分:合成培养基、天然培养基、半合成培养基③按培养的用途:基本培养基、加富培养基、选择培养基、鉴别不同微生物的培养基、保藏菌种培养基④按培养基的物理状态:固体培养基(琼脂固体培养基、明胶培养基、硅胶固体培养基、天然固体基质)、半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

十三、比较四种运输方式?

答:

物质运输单纯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输基团转移

运送物质O2、CO2 、乙

醇及氨基酸糖、氨基酸、维

生素及无机阴离

糖、氨基酸及无

机阳离子

单(或双)糖与

糖的衍生物,以

及核苷与脂肪酸

运送机理物理扩散借助膜上特异蛋

白构象的变化借助膜上特异蛋

白构象的变化

依靠磷酸转移酶

系统

特点1)扩散是非特异

性的营养物质吸

收方式

2)在扩散过程中

营养物质的结构

不发生变化

3)物质运输的速

率较慢

4)不需要载体参

5)可运送的养料

有限

1)营养物质本身

在分子结构上也

不会发生变化

2)不消耗代谢能

量,故不能进行

逆浓度运输

3)运输的速率由

胞内外该物质的

浓度差决定

4)需要细胞膜上

载体蛋白(透过

酶)参与物质运

5)被运输的物质

与载体蛋白有高

度的特异性

6)养料浓度过高

时, 与载体蛋白

出现饱和效应

1)需要消耗代谢

2)可以进行逆浓

度运输的运输方

3)需要载体蛋白

参与

4)对被运输的物

质有高度的立体

专一性

5)被运输的物质

在转移的过程中

不发生任何化学

变化

1)需要消耗代谢

2)可以进行逆浓

度运输的运输方

3)需要载体蛋白

参与

4)对被运输的物

质有高度的立体

专一性

5)营养物质在运

输的过程中发生

了化学变化(糖

在运输的过程中

发生了磷酸化)。

比较项目单纯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输基团转位特异载体蛋白无有有有运输速度慢快快快

物质运输方向由浓至稀由浓至稀由稀至浓由稀至浓胞内外浓度相等相等胞内浓度高胞内浓度高运输分子无特异性特异性特异性特异性能量消耗不需要不需要需要需要

运输后物质结构不变不变不变改变

十四、简述微生物能量代谢过程中ATP的生成方式?

答:方式有三。

1、底物水平磷酸化:厌氧微生物和兼性厌氧微生物在基质氧化过程中,产生一种含高自由能的中间体,如发酵中产生含高能键的1,3-二磷酸甘油酸。这一中间体将高能键(~)交给ADP,使ADP磷酸化而生成ATP。

2、氧化磷酸化:好氧微生物在呼吸时,通过电子传递体系产生ATP的过程。

3、光合磷酸化:光引起叶绿素、菌绿素或菌紫素逐出电子,通过电子传递产生ATP的过程。十五、请论述微生物能量代谢的具体方式有哪些?

答:1、有机物——化能异养菌——A TP(发酵+有氧呼吸+无氧呼吸)

(1)发酵

——EMP途径(糖酵解途径):在无氧条件下,1mol葡萄糖逐步分解而产生2mol丙酮酸、2molNADH+H+和2molATP的过程。

——发酵类型:

发酵类型产物微生物

乙醇发酵乙醇、CO2酵母菌

乳酸同型发酵乳酸乳酸细菌

乳酸异型发酵乳酸、乙醇、乙酸、CO2明串珠菌属

混合酸发酵乳酸、乙酸、乙醇、甲酸、CO2、H2大肠埃希氏菌

(2)有氧呼吸:三羧酸循环(TCA)、乙醛酸循环、呼吸链(电子传递体系)。

对于呼吸链:

——呼吸链的组成:由NAD+或NADP+、FAD或FMN、辅酶Q、细胞色素b、细胞色素c1、c及细胞色素a和a3等组成。

——呼吸链的功能:接受电子供体提供的电子,在电子传递体系中,电子从一个组分传到另一个组分,最后借细胞色素氧化酶的催化反应,将电子传递给最终电子受体O2,合成A TP,把电子传递过程中释放出的能量贮存起来。

有氧呼吸又分为内源性呼吸和外源性呼吸:

——外源性呼吸:在正常情况下,微生物利用外界供给的能源进行呼吸;

——内源性呼吸:外界没有供给能源,而是利用自身内部贮存的能源物质进行呼吸

(3)无氧呼吸:反硝化(硝酸盐还原作用):以NO3-作为电子最终受体;

反硫化(硫酸盐还原作用):以SO42-为最终电子受体;

甲烷发酵(碳酸盐呼吸):以CO2为最终电子受体;

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1)硝化作用:氨基酸脱下的氨,在有氧的条件下,经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饿作用转化为硝酸(2)反硝化作用:①植物、藻类及其他微生物以硝酸盐为氮源,吸收硝酸盐,通过硝酸还原酶将硝酸还原成氨,由氨合成为氨基酸、蛋白质和其他含氮物质②兼性厌氧的硝酸盐还原细菌将硝酸盐还原为氮③硝酸还原为亚硝酸

2、还原态无机物——化能自养菌——A TP

化能自养菌还原CO2所需要的ATP和[H]是通过氧化无机底物(类群)而获得的,类群有亚硝酸细菌、硝酸细菌、硫化细菌、氢细菌、铁细菌。其产能的途径主要也是借助于经过电子传递体系的氧化磷酸化反应,因此,化能自养菌一般都是好氧菌。

3、日光——光能营养菌——A TP

(1)非环式光合磷酸化—藻类的光合作用:两个光反应系统,除产生ATP,还有还原力,放出氧气。植物、蓝细菌属此类,还原力来自水的光解。

(2)环式光合磷酸化—细菌的光合作用:逐出电子经电子传递又回到菌绿素,使其恢复到原状态,其间产生ATP,但不产生还原力,不放出氧气。光合细菌属此类,光合菌还原力来

自硫化氢,方式可能是逆向电子传递,消耗光反应产生的A TP。

十六、微生物的培养方式有哪两种?请简述之。

答:有分批培养和连续培养两种。

(1)分批培养:将一定量的微生物接种在一定容积培养基内,保持一定的温度、pH、溶解氧量,经培养,最后一次得到结果,结果出现微生物的数量又少变多,达到高峰后又有多变少,甚至死亡的变化规律,这就是微生物的生长曲线。

(2)连续培养:不断补充新鲜营养,并及时不断以同样速度排出培养物,则可延长对数期。连续培养方式中有恒浊连续培养和恒化连续培养两种。

——恒浊连续培养:使细菌培养液的浓度恒定,以浊度为控制指标的培养方式。

——恒化连续培养:维持水中的营养成分恒定(其中对细菌生长有限制作用的成分要保持低浓度水平),以恒定流速进水,以相同流速流出代谢产物,使细菌处于最高生长速率状态下生长的培养方式。

十七、微生物生长测定方法有哪些?请简述之。

答:(1)直接法、(2)间接法、(3)测定细胞物质量

方法

直接法

涂片染色法

计数器测定法

比例计数法

电子自动计数器计数法

比浊法

间接法平皿菌落计数法液体稀释法薄膜过滤计数法

测定细胞物质量

定氮法

测DNA法

测定细胞干重法生理指标测定法

十八、论述微生物群体生长曲线各阶段的特点和表现?

答:

分期延迟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

表现不立即繁殖,生长

速率近于0,菌数几

乎不变,细胞形态

变大

代谢活性最强,几

何级数增加,代时

最短,生长速率最

新增殖细胞数与老

细胞的死亡数几乎

相等,活菌数动态

平衡

出现“负生长”,有

些细胞开始自溶。

菌体产生畸形

特点分裂迟缓,合成代

谢活跃,体积增长

快,对外界不良环

境敏感

细菌数目增加与原

生质总量增加,与

菌液浊度增加呈正

相关性

生长速率又趋于0,

细胞总数最高

死亡率明显增加

原因调整代谢,合成新

的酶系和中间代谢

产物以适应新环境

养分减少;有毒代

谢物产生

营养物消耗,有毒

物质积累,环境条

件改变,而不利于

细菌生长

代时 — 单个细胞完成一次分裂所需时间

— —

十九、论述微生物生长过程中受到的环境影响因素?

答:(1)温度:低温使体内水分子冻结,停止生化反应,高温导致微生物死亡;(2)pH :主要影响:①引起膜电荷变化,从而影响营养吸收②影响酶活性③改变营养物状态和有害物毒性;(3)Eh (氧化还原电位):①Eh 与氧分压有关,也与pH 有关②不同种类微生物所要求的Eh 不同③Eh 影响酶活性,也影响呼吸作用④微生物生长过程Eh 变化⑤Eh 可以用一些还原剂加以控制;(4)DO (溶解氧):按呼吸类型:好养微生物、厌氧微生物、兼性厌氧微生物、微好养微生物;(5)辐射:①紫外线:(非电离辐射)200-380nm ②电离辐射(X 、α、β、γ):效应无专一性, α、β穿透力较弱,X 、 γ较强;(6)活度与渗透压;(7)重金属:与酶的—SH 基结合,使酶失去活性;或与菌体蛋白结合,使之变性或沉淀;(8)干燥:使菌体内蛋白质变性,引起代谢活动停止。

二十、灭菌和消毒的概念和常用方法

答:(1)概念:①灭菌:杀死所有微生物

②消毒:杀死一切病原微生物

(2)常用方法:①灭菌:1)干热灭菌、2)湿热灭菌、 3)过滤除菌、4)放射线灭菌 ②消毒:常用消毒剂:氧化剂、重金属盐、有机化合物

常用的有机消毒剂: 醇:醇是脱水剂和脂溶剂,可使蛋白质脱水、变性,溶解细胞质膜的脂质,

进而杀死微生物机体

甲醛:甲醛与蛋白质的氨基(—NH )结合而干扰细菌的代谢机能

表面活性剂:酚、新洁尔灭(季铵盐)、合成洗涤剂、染料都能使蛋白质变

二十一、简述基因突变的类型以及构成突变的机制?

答:基因突变类型:按突变条件和原因划分:自发突变和诱发突变

诱变机制:(1)物理诱变:①诱变因素:紫外辐射、X 射线、γ射线、快中子、β射线和激光②紫外诱变机制:引起DNA 的变化;(2)化学诱变:诱变机制:引起基因突变或真核生物染色体畸变。

二十二、DNA 损伤修复包括哪些?

答:①光复活和暗复活、②切除修复、③重组修复、④SOS 修复、⑤适应性修复。 二十三、请简述两种育种方法?

答:(1)定向育种:用某一特定环境长期处理某一微生物群体,同时不断地进行移种传代,以达到积累和选择合适的自发突变体的一种古老育种方法

(2)诱变育种:利用物理或化学诱变剂处理均匀分散的微生物细胞群,促进其突变率大幅度提高,然后设法采用简便、快速、高效的筛选方法,从中挑选少数符合目的的突变株,以供生产科研之用

二十四、什么叫基因重组?通过哪些方式可以达到基因重组?

答:两个不同形状个体细胞的DNA 融合,使基因重新组合,从而发生遗传变异,产生新品种的过程叫做基因重组。达到基因重组的方式有三,(1)杂交:两个性状不同的菌株或变种之间进行细胞结合,遗传物质交换重新组合成新的性状;(2)转化:受体菌直接吸收了来自供体菌的DNA 片段,通过交换,把它组合到自己的基因组中,从而获得供体菌部分遗传性状的现象;(3)转导:通过缺陷噬菌体的媒介,把供体细胞的DNA 片段携带到受体细胞中,从而使后者获得前者部分遗传性状的现象。

使蛋白质变性

二十五、论述基因工程的定义和主要步骤?

答:(1)定义:在体外将外源DNA进行切割和连接,插入到载体分子中,形成重组DNA 分子,再导入到受体细胞中,使外源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的过程

(2)主要步骤:①从生物有机体基因组中,分离出带目的基因的DNA片段②将片段连接到能自我复制的载体上,形成重组DNA③重组DNA转移到适当的受体细胞内④筛选获得了重组DNA的受体细胞克隆⑤克隆基因的表达,产生出人类所需物质

二十六、什么叫PCR技术?

答:PCR即为DNA聚合酶链反应,是DNA不需要通过克隆而在体外扩增,短时间内合成大量DNA片段的技术。其是一种具有选择性的体外扩增DNA或RNA片段的方法。全过程的实质是:在适当的条件下进行PCR循环(热变性-复性-延伸)的多次重复。

二十七、什么叫菌种的衰退?如何防止?

答:对产量性状而言,菌种的负变就是衰退,其他原有典型性状变得不典型了,也是衰退。衰退的防止:①控制传代次数;②创造适宜的培养条件;③利用不同类型细胞进行接种传代;

④采用有效的菌种保藏方法,加强菌种管理措施。

二十八、请简述菌种的复壮和保藏方法。

答:复壮方法:①纯种分离②通过宿主体进行复壮(寄生性微生物)③淘汰已退化个体;保藏方法:①低温保藏:冰箱、超低温②干燥保藏:土壤、细砂、硅胶等③隔绝空气保藏(石蜡油封)④冻干保藏:综合低温、干燥、真空⑤活体保藏:病原微生物、病毒。

二十九、简述生态系统的定义、组成、功能。

答:(1)定义: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由生物与它们的生境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组成的一个自然体,简称生态系

(2)组成: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及分解或转化者

(3)功能:生物生产、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

三十、什么叫生物圈和生态平衡?

答:生物圈:生存在地球陆地以上至海面以下各约10km之间的范围,包括岩石圈、土壤圈、水圈和大气圈内所有生物群落和人及它们生存环境的总体

生态平衡:若有外来干扰,生态系统通过自行调节的能力恢复到原来的稳定状态,这就是生态系统的平衡

三十一、简述土壤微生物的生态条件、分布、种类、自净和污染?

答:(1)生态条件:①营养(大量的动植物残体,植物根系的分泌物,还有人和动物的排泄物;丰富的无机元素:P、S、K、Fe、Mg、Ca等;微量元素:B、Mo、Zn、Mn、Cu等)②pH:3.5~8.5 ③渗透压:0.3~0.6MPa ④氧气和水⑤温度⑥保护层

(2)分布:水平分布取决于碳源,垂直分布与紫外辐射的照射、营养、水、温度等因素有关

(3)种类:细菌量最多,放线菌次之,真菌再次之,藻类、原生动物和微型动物等由多到少依次排列

(4)自净:土壤对施入一定负荷的有机物或有机污染物具有吸附和生物降解的能力,通过各种物理、化学过程自动分解污染物使土壤恢复到原有水平的净化过程

(5)污染:土壤污染主要来自含有机毒物和重金属的污水农田灌溉和土地处理,固体废弃物的堆放和填埋等的渗滤液,地下储油罐泄露以及喷洒农药等

三十二、简述水体微生物的来源、种类和影响因素、

答:(1)来源:土壤、空气、污水及有机残体

(2)种类:自养菌

(3)影响因素:营养物质、温度、溶解氧等

三十三、简述水体自净过程?

答:水体接纳了一定量的有机污染物后,在物理的、化学的及生物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后得到净化,水质恢复到污染前的水平和状态的过程叫做水体自净过程。用自净指标(P/H指数)衡量水体自净程度,其中P代表光合自养型微生物,H代表异养型微生物,P/H =(有叶绿素的微生物数量)/(异养微生物数量)。水体自净过程中P/H值升高。自净速率在降低,完成自净后,P/H指数恢复到原有水平。

三十四、论述污化系统特征及有机物污染指标?

答:(1)污化带特征:

特征多污带α-中污带β-中污带寡污带

水色暗灰色,很浑浊灰色,较浑浊浑浊浑浊度低

BOD 高减少,有悬浮物减少,悬浮物少极少,悬浮极少溶解氧含量极低(或无)少升高恢复正常

气体H2S、CO2和CH4NH3、H2S 氨及H2S减少H2S消失

细菌数量几亿/毫升几千万/毫升几万/毫升极少

微生物种类特点(兼)厌气性

硫酸还原菌

产甲烷菌

藻类及原生动物出

藻类大量繁殖

纤毛虫活跃

鱼腥藻、硅藻、黄

藻、钟虫、变形虫

动物类型寡毛类(颤蚯蚓)颤蚯蚓,增多轮虫、浮游甲壳动物轮虫、浮游甲壳动

物增多

显花植物无无出现增多

鱼类无无无有

底泥大量的有机质部分无机化大量无机化—

(2)有机污染指标:①BIP指数:无叶绿素的微生物占所有微生物的百分比②细菌菌落

总数:1ml水样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中,于37℃培养24h(或48h)后所生长出来的细菌菌落

总数③总大肠菌群:包括埃希氏菌属、柠檬酸杆菌属、肠杆菌属和克雷伯氏杆菌属

三十五、什么叫人工生态系统?

答:是指以人类活动为生态环境中心,按照人类的理想要求建立的生态系统。特点:社会性、异变性、开放性、目的性。

三十六、论述活性污泥和生物膜?

活性污泥

(1)组成:由多种多样的好养微生物和兼性厌氧微生物与污水中有机和无机固体物质混凝

交织在一起

(2)性质:含水率99%左右;相对密度1.002~1.006;具有沉降性能;有生物活性,有吸附、氧化有机物的能力;有自我繁殖的能力

(3)群落:菌胶团(好氧活性污泥绒粒的结构和功能的中心是能起絮凝作用的细

菌形成的细菌团块)

(4)菌胶团的作用:①有很强的生物絮凝、吸附能力和氧化分解有机物能力②对

有机物的吸附和分解,为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③为原生动物、微

型后生动物提供附着栖息场所④具有指示作用

(5)原生动物以及后生动物的作用:①指示作用②净化作用③促进絮凝作用和沉

淀作用

生物膜

(1)组成:是由多种多样的好养微生物和兼性厌氧微生物黏附在生物滤池滤料上或黏附在

生物转盘盘片上的一层黏性、薄膜状的微生物混合群体

(2)群落:生物膜生物、生物膜面生物、滤地扫除生物

三十六、简述甲烷发酵的四个阶段?

答:第一阶段:水解和发酵性细菌群将复杂有机物水解为单糖,再酵解为丙酮酸;将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脱氨基成有机酸和氨;脂质水解为各种低级脂肪酸和醇。

第二阶段:产氢和产乙酸细菌群吧第一阶段的产物进一步分解为乙酸和氢气

第三阶段:专性厌氧产甲烷菌群一组将氢气和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合成甲烷,另一组是将乙酸脱羧生成甲烷和二氧化碳

第四阶段:为同型产乙酸阶段,是同型产乙酸细菌将H2和CO2转化为乙酸的过程

三十七、简述好氧堆肥机理和好氧堆肥发酵微生物的种类?

答:好氧堆肥是在通空气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分解大分子有机物固体废物为小分子有机物,部分有机物被矿化成无机物并放出大量的热量,使温度升高至50—65℃,如果不通风,温度会升高到80-90℃。这期间发酵微生物不断地分解有机物,吸收利用中间代谢产物合成自身细胞物质,生长繁殖;以其更大数量的微生物群体分解有机物,最终有机固体废物完全腐熟成稳定的腐殖质。发生反应如下:有机物质+好氧菌+氧气+水→二氧化碳+水(g)+硝酸盐+硫酸盐+氧化物

好氧堆肥发酵微生物中有好氧的细菌和真菌,好热性的细菌放线菌和真菌,噬热高温细菌和放线菌。

三十八、论述脱氮除磷的意义和原理?

答:意义:防止水体富营养化。

原理:(1)脱氮原理:脱氮是先利用好养段经硝化作用,有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的协同作用,将NH3转化为NO2-—N和NO3-—N。再利用缺氧段经反硝化细菌将NO2-—N和NO3-—N 还原为氮气,溢出水面释放到大气,参与自然界的N循环

(2)除磷原理:某些微生物在耗氧时不仅能大量吸收磷酸盐合成自身核酸和ATP,而且能逆浓度梯度过量吸收磷合成储能的多聚磷酸盐颗粒与体内,供其内源呼吸用,这些细菌成为聚磷菌。聚磷菌在厌氧时又能释放磷酸跟于体外,固能创造厌氧缺氧和好氧的环境,让聚磷菌先在含磷污水中厌氧放磷,然后在好氧条件下充分过量吸磷,然后通过排泥从污水中去除磷,可以达到减少污水中磷含量的目的。

微生物学试题库带答案

2、饰变(modification): 3、原生型(prototroph): 4、深层液体培养: 5、类毒素(toxoid): 6、特异性免疫(specific immuneity): 7、芽孢(spore): 8、鞭毛(flagella): 9、抗生素(antibiotics): 10、支原体(mycoplasma): 11、菌核(scleraotium): 12、噬菌斑(plaque): 13、温和噬菌体(temperate phage): 14、局限转导(specialized transduction): 15、选择性培养基(seclected media): 16、反硝化作用(denitrification): 17、石炭酸系数(phenol coefficient): 18、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 19、条件致死突变型(conditional lethal mutant): 20、细菌素(bacteriocin): 21、初次应答: 22、再次应答: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细菌中,属于Archaea一类的为() A Klebsiella pneumoniae B Neurospora crassa C Staphylococus aureus D Methanobacterium 2、具有周生鞭毛的细菌如E.coli,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呈直线运动一段时间() A 朝着营养物质浓度高的地方,顺时针转动。 B 朝着营养物质浓度高的地方,逆时针转动。 C 朝着有毒物质方向,顺时针转动。 D 朝着有毒物质方向,逆时针转动。 3、某细菌悬液经100倍稀释后,在血球计数板上,计得平均每小格含菌数为7.5个,则每毫升原菌悬液的含菌数为(A 3.75×107个B 2.35×107个C 3.0×109个D 3.2×109个 4、可满足一切营养缺陷型菌株营养需要的天然或半组合培养基为() A 完全培养基 B 基本培养基 C 补充培养基D鉴别培养基 5、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最适生长pH值为() A 4.0-5.0 B 5.0-6.0 C 6.0-7.0 D 7.0-7.4 6、专性厌氧微生物是由于其细胞内缺少(),从而不能解除分子氧对细胞的毒害。 A BOD B COD C NO D D SOD 7、下列微生物中,哪一种能产生伴孢晶体() A Bacillus subitis B Bacillus magaterium C Bacillus thuringiensis D Clostridium botulinum 8、下列微生物中,具有xx鞭毛的是()

2020年7月全国自考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全国自考2018 年 7 月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试题 课程代码: 02864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 )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属于隐蔽的自身抗原的是() A. Rh 抗原B. AFP C.HLA D.精子抗原 2.人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是() A. H-2 B.HLA C.SLA D . DLA 3.补体活化替代途径中C3 的转化酶是 () A. C4b2a B. C4b2a3b C.C3bBb D. C3bnBb 4.与初次免疫应答相比较,再次免疫应答时抗体产生的特点是() A.潜伏期延长B.主要为 IgG 类抗体,产生迅速 C.抗体产生的量低D.抗体持续时间短 5.新生儿溶血症属于() A.Ⅰ型超敏反应B.Ⅱ型超敏反应 C.Ⅲ型超敏反应D.Ⅳ型超敏反应 6.属于人工主动免疫制剂的是() A.胎盘球蛋白B.抗病毒血清 C.内毒素D.类毒素 1

7.细胞癌变过程中出现的、且仅存在于某种特定肿瘤表面的物质称为() A.肿瘤抗原 B.肿瘤特异性抗原 C.肿瘤相关抗原D.癌胚抗原 8.上呼吸道发生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可出现肾小球肾炎,其原因之一是该菌携带有() A.异嗜性抗原B.同种异型抗原 C.超抗原D.肿瘤抗原 9.补体活化过程中产生的具有趋化作用的补体活性片段是() A. C2a B.C4b C.C5a D. C3b 10.主要由 T 细胞产生且能刺激T 细胞生长增殖的细胞因子是() A. IL-1 B .IL-2 C.IL-6 D . TNF 11.多发生于年轻女性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是() A.糖尿病B.系统性红斑狼疮 C.类风湿关节炎D.多发性硬化 12. X- 性联锁先天性低(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是() A.体液免疫缺陷病B.细胞免疫缺陷病 C.补体缺陷病D.吞噬细胞缺陷病 13.细菌的测量单位通常是() A.厘米 B.毫米 C.微米 D.纳米 14.用于细菌动力检查的培养基是() A.基础培养基B.液体培养基 C.半固体培养基D.固体培养基 15.猩红热的常见病原体是() 2

微生物学题库

微生物学题库 绪论 1.非细胞型微生物所具有的生物学特点是( C ) A.必须用选择培养基进行培养 B.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C.只有在活细胞才能够增殖 D.结构中缺少RNA或者DNA 2.以下哪种病原体不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A ) A.病毒 B.衣原体 C.细菌 D.螺旋体 3.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结构中不包括(A) A. 线粒体 B. DNA C. 核糖体 D. RNA 4.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有( AC ) A.细胞核有核仁 B.细胞器中缺少线粒体 C.可在无生命的培养基中生长 D.紫外线照射不能破坏其DNA 5.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相比较不同处在于( AB ) A.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壁组成成分以肽聚糖为主 B.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核糖体结构与真核微生物不同 C.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只能在有生命的细胞体增殖 D.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不会被毒性噬菌体感染而裂解 6.非细胞型微生物可引起以下哪些疾病( AD ) A.乙型脑炎 B.风湿性心脏病 C.沙眼 D.流行性感冒 7.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包括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和螺旋体。 8.微生物分为三大类: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和非细胞型微生物。 9.微生物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形体微小、结构简单,用肉眼看不见而必须应用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的一类微小生物。 第1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1.使用油镜头观察细菌是其优点是( D ) A.可将细菌放大900至1000倍 B.可在镜下观察到细菌的包涵体 C.油液可以固定细菌的游走围 D.油镜下视野亮度比普通镜头高 2.青霉素可用来杀灭病原菌,但对动物细胞无毒性(除可能引起过敏外)的原因是( D ) A.青霉素只能切断细菌的DNA链

微生物题库(周德庆完整版)考研必备

微生物学试题库 微生物学试题(一) 一、写出下列名词解释的中文翻译及作出解释 1.Gram positive bacteria 2.parasporal crystal 3 ,colony 4, life cycle 5,capsule6,endospore 二、简答题 1,试述微生物与当代人类实践的重要关系? 2,简述革兰氏染色的机制? 3.微生物有哪五大共性?其中最基本的是哪一个?为什么? 三、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1.真核微生物核糖体类型为 _______ 。 2.大肠杆菌长为2.0μm,宽为0.5μm,其大小表示为_____ 。 3.研究细菌遗传、代谢性能常采用_____ 时期的细胞。 4.酵母菌细胞壁的主要成份_____和_______。 5.侵染寄主细胞后暂不引起细胞裂解的噬菌体称________ 。 6.微生物细胞的主要组成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7.食用菌是由 ______和 ____ 组成。 8.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品上大部分微生物的过程称 ______ 。 9.细菌细胞的碳、氮营养比为______。 10.根瘤菌可与_________共生固氮 四、学名互译 1.A.niger 2.B.subtilis 3. B.thuringiensis 4. A.oryzae 微生物学试题(一)答案: 一,1,革兰氏阳性菌:细菌经革兰氏染色染色后最终染成紫色的菌 2,伴胞晶体:少数芽孢杆菌,在形成芽孢的同时,会在芽孢旁形成一颗菱形,方形,或不规则形的碱溶性蛋白质晶体称为半胞晶体 3,菌落:当单个细菌细胞或者一小堆同种细胞接种到固体培养基表面,当它占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并处于适宜的培养条件下时,该细胞就会迅速生长繁殖并形成细胞堆,此即菌落。4,生命周期:指的是上一代生物个体经过一系列的生长,发育阶段而产生下一代个体的全部过程。 5,荚膜:包被于某些细菌细胞壁外的一层厚度不定的透明胶状物质 6,芽孢: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的后期,在细胞内形成的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低,抗逆性强的休眠构造。 二,1,①在微生物与工业发展的关系上,通过食品罐藏防腐,酿造技术的改造,纯种厌氧发酵的建立,液体深层通气搅拌大规模培养技术的创建以及代谢调控发酵技术的发明,使得古老的酿造技术迅速发展成工业发酵新技术; ②微生物在当代农业生产中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例如,以菌治害虫和以菌治植病的生物防治技术;以菌增肥效和以菌促生长的微生物增产技术;以菌做饲料和以菌当蔬菜的单细胞蛋白和食用菌生产技术;以及以菌产沼气等生物能源技术。 ③微生物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当代全人类广泛的重视。微生物是占地球面积70%以上的海洋和其他水体中光合生产力的基础;是一切食物链的重要环节;是污水处理中的关键角色;是生态农业中最重要的一环;是自然界重要元素循环的首要推动者;以及是环境污染和监测的重要指示生物;等等。 ④微生物与在食品上的应用。调味品,发酵食品,酸乳,蔬菜加工。 ⑤微生物在医药方面的应用。抗菌素,维生素。 ⑥微生物在能源生产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2,G+细菌由于其细胞壁较厚,肽聚糖网层次多和交联致密,故遇脱色剂乙醇处理时,因失水而使得网孔缩小再加上它不含类脂,故乙醇的处理不会溶出缝隙,因此能把结晶紫和碘的复合物牢牢留在壁内,使得其保持紫色。反之,革兰氏阴性细菌因其细胞壁较薄,外膜层内酯含量高,肽聚糖层薄和交联度差,遇脱色剂乙醇后,以类脂为主的外膜迅速溶解,这时薄而松散的肽聚糖网不能阻挡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的溶出,因此细胞退成无色。这时,再经沙黄等红色燃料复染,就使革兰氏阴性细菌呈现红色。而革兰氏阳性细菌则保留最初的紫色。3. 微生物的五大共性:(一)体积小,面积大 (二)吸收多,转化快 (三)生长旺,繁殖快 (四)适应强,易变异 (五)分布广,种类多 其中最基本的是微生物的多样性,原因是:微生物因其体积小,重量轻和数量多等原因,可以到处传播以至达到“无孔不入”的地步。不论在动,植物体内外,还是土壤,河流,空气,平原,高山,深海,污水,垃圾,海底淤泥,冰川,盐湖,沙漠,甚至油井,酸性矿水和岩层下,都有大量与其相适应的各类微生物在活动着。 三.填空 1. 80S 2. 0.5μm x2.0μm3对数生长 4.葡聚糖和甘露聚糖。 5.温和噬菌体6蛋白质,核酸,类脂和碳水化合物 7. 营养菌丝,生殖菌丝豆科植物共生固氮 8 灭菌。9. 6/1 10.豆科植物 四.1.黑曲霉 2. 枯草芽孢杆菌 3. 苏云金芽孢杆菌4. 米曲霉 微生物学试题(二) 是非题(共10分。只需注明“对”或“错”) 1.大多数嗜热菌的G-C含量高于中温菌。 2.大肠杆菌属低等原核生物,所以其遗传物质只是一条松散的环状双链DNA,不存在DNA高级结构。 3.当菌体生长、氧吸收和糖利用的比速度下降时,青霉素的合成达到最高值。 4.初生F’菌株和次生F’菌株都属于部分二倍体。 5.分批培养时,细菌首先经历一个适应期,此期间细胞处于代谢活动的低潮,所以细胞数目并不增加。 6.渗透酶( permease)属于诱导酶,而其它种类的酶往往属于组成酶。 7.恒化培养与恒浊培养的区别在于前者的培养物群体始终处于对数生长期。 8.将HR病毒的外壳蛋白与TMV病毒的RNA混合,去感染烟草,则会出现TMV型病灶。若在感染前,用TMV抗体处理,则会钝化病毒,不出现TMV型病灶。 9.霉菌的基因重组常发生于准性生殖时,较少出现在有性生殖过程中。 10.营养物跨膜的主动运输必需依靠载体和能量,而被动扩散不需要载体和能量。 二填充题(30分) 1 突变率10-10表示_ _ _ _ a_ _ _ 。 2 我们常采用_ _ a_ _ _ 浓度的NaCl 或0.1M_ _ _ b_ _ _ 来稀释菌液或清洗菌体细胞。因为_ _ c_ _ _ 。 3 在有机物为基质的生物氧化反应中,以氧为电子传递最终受体的方式称_ _ _ _ a_ _ _ _ ;以无机氧化物为最终电子受体的称_ _ b_ _ ;以有机物为最终电子受体的称_ _ _ _ c_ _ _ _ 。 4 常见的菌种保藏方法有_ _ _ _ a_ _ _ _ 、_ _ _ b_ _ _ 和_ _ _ c_ _ _ 等,其中_ _ _ d_ _ 方法保藏菌种的时间最长久。

微生物与免疫学试题精选范文

C h a p10:细菌学概论1细菌结构中,最耐热的是: E A. 荚膜 B. 繁殖体 C. 中介体 D. 鞭毛 E. 芽孢 2有关鞭毛的描述正确的是:E A. 具有抗原性可用于细菌的鉴别 B. 某些细菌的鞭毛与其致病性有关 C. 化学成分是蛋白质 D. 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E. 以上均是 3无细胞壁结构的微生物是:C A. 真菌 B. 螺旋体 C. 支原 D. 衣原体 E. 革兰氏阴性菌 4关于在微生物学发展史上作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及其所作出的贡献,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 E A. 伊凡诺夫斯基发现烟草花叶病毒 B. 巴斯德首次研制出狂犬病疫苗 C. 弗莱明发现青霉菌产物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 D. 柯霍先后分离出炭疽杆菌、结核杆菌和霍乱弧菌 E. 琴纳分离出天花病毒 5关于细菌芽胞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D A. 杀灭芽胞是判断灭菌彻底的指标之一 B. 抵抗力强 C. 是某些细菌形成的一种特殊结构 D. 是细菌的繁殖器官 E. 在体外营养不良时易形成 6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特殊组分是:B A. 脂多糖 B. 磷壁酸 C. 肽聚糖 D. 胆固醇 E. 几丁质 7细菌的繁殖方式是:E A. 以上都不是 B. 有丝分裂 C. 复制 D. 孢子生殖 E. 二分裂 8关于大肠埃希菌细胞壁的组成成分,错误的是: D A. 外膜 B. 肽聚糖 C. 脂蛋白 D. 磷壁酸 E. 脂多糖 9最先创用固体培养基将细菌进行培养的科学家是:A A. 德国的柯霍 B. 英国的李斯特 C. 荷兰的列文虎克 D. 俄国的伊凡诺夫斯基 E. 法国的巴斯德 10描述大肠埃希菌生长速度时常用的时间单位是: A A. 分钟 B. 秒 C. 小时 D. 周 E. 天 11下列哪种细菌具有异染颗粒?E

口腔微生物学-XY

口腔微生物学 一、名词解释 1、牙菌斑生物膜:牙面上或牙周袋内的多种多样菌丛构成的生态系。细菌在内生长、发育和衰亡。其复杂的结构使它能包涵对氧不同敏感性的细菌,这些细菌嵌入在由多糖、蛋白质和矿物质组成的基质中。细菌在其中的代谢活动,影响着细菌与宿主之间或细菌菌属之间的动态平衡。 Dental plaque:牙菌斑,存在于牙面或牙周袋内的一个细菌生态环境,细菌在其中生长、发育和衰亡,并进行着复杂的物质代谢活动,在一定的条件下,细菌及其产物将会对牙齿和牙周组织产生破坏。 2、oral ecosystem(研):口腔生态系,口腔定植微生物与口腔组成的能独立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的动态的生态系统。生态区和微生物是生态系的主要组成部分。 Ecosystem:生态系,生物体与它们的自然环境连结成的一个整体结构,是能独立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的动态的生态系统。 3、biofilm(研):生物膜,指附着于有生命或无生命物体表面被细菌胞外大分子包裹的有组织的细菌群体。生物膜是细菌在物体表面形成的高度组织化的多细胞结构,同一菌株的生物膜细菌和浮游生长细菌具有不同的特性。 4、gingipains(研):牙龈素,即半胱氨酸蛋白酶,是牙龈卟啉单胞菌的重要毒力因子,其致病机制主要是影响菌毛的生物合成、作为粘附因子参与或调解细菌粘附、高度的溶蛋白和降解I型和II型胶原的作用、降低中性粒细胞活性及降解IgG、IgA和C3。与牙周炎密切相关的有两种,分别是RgP(精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和KgP(赖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 5、共位群:在代谢上相关的种群。 6、引菌作用:暂时性的菌血症引起的细菌在代谢障碍或创伤的牙髓组织的定植。诱因:拔牙、洁治或根管治疗等可引起暂时性菌血症,细菌通过血流进入创伤的牙髓或根尖周周围组织,继而引发牙髓感染。 7、Orland无菌鼠实验:无菌鼠+细菌→龋;无菌鼠+高糖→无龋,第一次提出了只有在有细菌存在的条件下,才会发生龋齿。第一次证明了没有细菌就不会发生龋坏。为龋病细菌学的研究起了很大推动作用。 8、潜伏感染:病毒不增值,与宿主细胞暂时处于平衡状态,病毒基因组的表达受抑制,直到受刺激因素病毒被激活后才转为显性感染。 9、Stephen Curve:stephen曲线, 10、Succession:演替,在宿主不同发育阶段或因口腔生态环境改变引起的微生物种群和数量的变化称为演替。包括生理性演替和病理性演替。 二、填空题 1、(考研)生态学的核心问题是生态平衡和生态失调。 2、(考研)细菌演替包括生理性演替和病理性演替。 3、(考研)疱疹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可以表现为3种类型感染,分别是增殖性感染、潜伏性感染和整合性感染。 4、(考研)口腔中与龋病发生关系密切的细菌都具有产酸和耐酸、合成细胞内外多糖和对牙面的粘附能力等重要的生物学特性。 5、(考研)HIV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有两大类,一类是测定其抗病毒抗体,另一类是测定病毒核酸或抗原。 6、(考研)变形链球菌常用的选择性培养基是轻唾琼脂平板(MS);口腔乳杆菌常用的

微生物学试题

微生物学专业词汇英汉双语对照 (生物科学专业用) Microorganism 微生物 Microbiology微生物学 Leeuwenhock列文虎克 Pasteur 巴斯德 Whittaker魏塔克 Koch 科赫Jenner琴纳 Fleming弗莱明 Florey佛罗理 Chain钱恩 Beijerinck贝哲林克 Stanley斯坦莱Lister 李斯特 coccus 球菌 rod杆菌 spirillum螺旋菌 vibrio弧菌Tetanus破伤风 Anthracnose炭疽病peptidoglycan肽聚糖protoplast原生质体spheroplast球形体bacterial L-form细菌L形 nucleoid拟核 flagellum鞭毛 capsule荚膜colony菌落 lawn菌苔 schizogenesis裂殖 algocyan藻蓝素 heterocyst异形胞Bacteria细菌Actinomycetes放线菌Rickettsia立克次氏体Chlamydozoan衣原体 mycoplasma支原体 cyanobacteria蓝细菌 yeast酵母菌mold霉菌 virus病毒 virion 病毒粒子budding芽殖 aflatoxin黄曲霉毒素septum隔膜 arthrospore节孢子conidium分生孢子 sporangiospore孢囊孢子plasmogamy质配 karyogamy核配 meiosis减数分裂 oospore卵孢子 zygospore 接合孢子 progametangium原配子囊 homothallism同宗接合 heterothallism 异宗接合 ascospore子囊孢子 ascocarp子囊果 ascus子囊 basidiospore担孢子Guarnieri’s body顾氏小体Negri’s body内基氏小体 X-body X体capsomere衣壳粒 capsid衣壳 multiplication增殖 phage噬菌体 plague噬菌斑rabies狂犬病burst size烈解量Water activity水的活度photoautotroph光能自养生物photoheterotroph光能异养生物chemoautotroph化能自养生物 chemoheterotroph化能异养生物 simple diffusion单纯扩散 facilitated diffusion促进扩散 active transport 主动运输 group translocation基团移位 medium培养基 solid medium固体培养基 liquid medium液体培养基 semisolid medium半固体培养基agar琼脂 potato dextrose agar medium PDA培养基 beef extract peptone medium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Gause's No 1 synthetic medium高氏1号合成培养基 Czapek' s medium察氏培养基 malt extract medium麦芽汁培养基Ashby medium阿须贝培养基 eosin-methylene blue agar medium伊红美兰琼脂培养基 carbon source碳源 nitrogen source氮源 growth factor生长因子 mineral element 矿质元素 metabolism新陈代谢 amylase 淀粉酶 cellulase纤维素酶 ammonification氨化作用 proteinase蛋白酶extracellular enzyme胞外酶 intracellular enzyme胞内酶 fermentation 发酵pasteur effect巴斯德效应denitrification反硝化作用desulfurization反硫酸化作用 methanogen产甲烷细菌 nitrobacteria硝化细菌 nitrification硝化作用 nitrogen fixation固氮作用 nitrogenase 固氮酶 Mo-Fe-protein钼铁蛋白 Fe-protein铁蛋白 alcohol fermentation 酒精发酵 fermention of lactic acid乳酸发酵 acetic acid fermentation 醋酸发酵growth生长 growth curve生长曲线 lag phase延迟期 log phase 对数期 stationary phase稳定期 decline phase死亡期 synchronous cultivation同步培养 continuous cultivation连续培养 continuous fermentation连续发酵 antisepsis 防腐 disinfection消毒 sterilization 灭菌 boiling煮沸 incineration焚烧 baking烘烤 autoclaving高压灭菌

微生物考试试题(附答案)

试卷一 一.选择题(每个2分,共20分) 1、组成病毒粒子衣壳的化学物质是() A、糖类 B、蛋白质 C、核酸 D、脂肪 2、属于细菌细胞特殊结构的为() A、荚膜 B、细胞壁 C、细胞膜 D、核质体 3、噬菌体属于病毒类别中的() A、微生物病毒 B、昆虫病毒 C、植物病毒 D、动物病毒 4、半固体培养基中,琼脂使用浓度为()。 A、0 B、0.3—0.5% C、1.5—2.0% D、5% 6.下述那个时期细菌群体倍增时间最快( ) A 稳定期 B 衰亡期 C 对数期 D 延滞期 7.下面关于连续培养的说法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A.恒化连续培养的控制对象是菌体密度 B.恒浊连续培养中微生物菌体以最高生长速率生长 C.恒化连续培养的产物是不同生长速率的菌体 D.恒浊连续培养无生长限制因子 8.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 A.产生抗逆性强的芽孢是产芽孢细菌在不良环境条件下的一种生殖方式。 B.厌氧的微生物需要较低的氧化还原电位。 C.一种细菌的学名是Staphylococcus aureus,其中aureus属名,Staphyloccus是种名 D.类病毒是有侵染性的蛋白颗粒。 9.下述诱变剂中常引起移码突变的是:() A 亚硝酸 B 烷化剂 C 碱基类似物 D 丫啶类染料 10.下述那个最可能产生一个重组细胞:() A F+ x F- B Hfr x F+ C Hfr x F- D F+ x F- 二、写出下列名词解释的中文翻译及作出解释(每个2分,共12分) 1.Gram positive bacteria 2.parasporal crystal 3 ,colony 4, life cycle 5,capsule 6,endospore 三、判断改错题(每个2分,共10分) 1.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属于单细胞生物,唾液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属于多细胞生物() 2.遗传型相同的个体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会有不同的表现型。() 3.低剂量照射紫外线,对微生物几乎没有影响,但以超过某一阈值剂量的紫外线照射,则会导致微生物的基因突变。() 4. 一切好氧微生物都含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 5.一般认为各种抗性突变是通过适应而发生的,即由其所处的环境诱发出来的。() 四.名词解释(每题3 分,共计18 分)

(完整版)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习题汇总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习题汇总 1.微生物、三大类型微生物、列举6种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2.免疫的概念 3.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 4.抗原的概念 5.抗原的两个重要特性 6.抗原免疫原性的本质 7.抗原特异性:概念、结构基础、抗原表位的概念、类型 8.影响机体对抗原免疫应答的类型和强度的因素 9.抗原的分类 10.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 11.抗体与Ig的概念 12.Ig的基本结构 13.Ig的水解片段 14.Ig的血清型 15.Ig的生物学功能 16.人工制备的抗体的特点 17.补体系统的概念及其组成 18.补体三条激活途径的异同 19.补体激活的调节机制 20.补体系统的生物学作用 21.C3的生物学功能 22.细胞因子的概念、共同特点、分类 23.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 24.细胞因子的受体、细胞因子的临床应用 25.MHC、HLA复合体与HLA分子以及MHC限制性的概念 26.HLA复合体的定位﹑结构及其编码的产物 27.HLA-I﹑II类抗原的分子结构﹑分布和主要功能 28.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组织的概念、分类、功能

29.B淋巴细胞在免疫系统中的角色 30.BCR的胚系基因以基因片段形式存在,如何经基因重排才能编码表达功能性BCR 31.BCR多样性的机制:B细胞的发育阶段,期间的主要事件 32.B细胞表面的主要标志有 33.B细胞的分类 34.B细胞的功能有 35.抗原提呈细胞的定义及种类 36.树突状细胞的表面标志及生物学功能 37.以郎格汉斯细胞为例说明APC在迁移成熟过程中生物学特性的变化 38.外源性抗原及内源性抗原的抗原提呈过程 39.T细胞识别抗原的方式和活化 40.CD4+T细胞介导细胞免疫应答的效应机制 41.CD8+CTL细胞杀死靶细胞机制 42.抗体应答的概念,B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和抗原递呈B细胞的激活机制;免疫应答的规 律;抗体介导的免疫效应 43.B细胞活化的两个信号;黏附分子的作用;免疫力维持的机制 44.BCR介导的信号传导通路 45.TD-Ag 和TI-Ag引起的免疫应答 46.B细胞的记忆的产生和维持及在医学上的意义 47.免疫应答 48.免疫耐受 49.免疫应答的三个阶段 50.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 51.体液免疫应答的一般规律 52.免疫调节包括那几个方面 53.超敏反应的概念、分型 54.Ⅰ﹑Ⅱ﹑Ⅲ、IV型超敏反应的特点、发生机制及其常见疾病 55.凝集反应、沉淀反应的定义及其基本类型 56.间接免疫荧光法和ELISA的双抗夹心法及间接法的基本操作步骤 57.检测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常用试验方法

口腔微生物实验讲义

口腔微生物学实验指导 (2005年) 前言 口腔微生物学实验课是本课程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目的在于加深和巩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体会;掌握和熟悉口腔微生物学研究技术和方法,培养学生对口腔医学基础研究的兴趣,为今后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一、标本的采集与运送 口腔是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存在多种微生物群。从口腔中可分离培养到各种需氧、微需氧或厌氧、兼性厌氧的细菌。口腔微生物的分离培养是确定各种细菌最常用的方法。(一)口腔标本取材与运送原则 口腔微生物培养检查的临床标本主要有唾液、龈沟液、龈上菌斑、龈下菌斑,感染根管组织,牙槽脓肿的脓液,颌面间隙感染的脓液或分泌物等。 以上标本的采集应根据其培养目的来确定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需氧菌采用棉拭子法,厌氧菌采用厌氧采集技术,尽量减少标本与空气的接触及培养物的放置时间,以提高厌氧菌的检出率。在采取标本中必须无菌操作。 口腔临床标本的微生物学检查,大多数与厌氧菌有关,在标本采集后,要求立即用厌氧方式运送到培养箱中孵育。脓液或唾液标本可直接用注射器针筒运送,大多数标本均应加入具厌氧条件的还原转送液运送到实验室。减少氧敏感细菌在运送过程中死亡,保证厌氧菌的检出。 (二)几种常见标本的采集方法 1.唾液: 最佳采集时间为晨间起床后,刷牙洗漱前或两餐之间。(10:00 am或4:00pm)。在采集标本前令受检者用温开水清漱口中的食物残渣,然后自然排出唾液于无菌容器中,至少采集0.5—1ml。然后塞好管口,立即送检。 2.牙菌斑: 按菌斑的位置可分为龈上菌斑和龈下菌斑两大类。龈上菌斑指牙颈部龈缘以上牙面的牙菌斑,龈下菌斑指牙龈缘内侧被牙龈所覆盖牙面上的菌斑。 (1)龈上菌斑的采集: 适用于牙龈炎和早期牙周炎的细菌分离。受检者用温开水漱口后,用菌斑指示剂显示出龈上菌斑,然后在无菌纱球局部隔湿的情况下,用无菌匙形器采集,转至有还原转移液的无菌试管中送检。 (2)龈下菌斑的采集: ①取菌器采集:有带充气导管的采集器(见图1)及Moore 00取菌器。受检者经温开水漱 口后,用取菌器采集,放入有还原转送液的无菌试管中送检。 ②灭菌纸尖采集法:温开水漱口,刮除龈上菌斑,采集部位用纱球隔湿,用无菌镊子将灭 菌滤纸尖直接插入龈沟或牙周袋内(见图2),放置数秒后取出放入还原转送液,加盖后尽快送检。该法较简便,但易被唾液污染。 ③匙形洁牙器采集:温开水漱口后,用菌斑指示剂显示菌斑,并除去龈上菌斑。在隔湿条 件下,将无菌匙形洁牙器伸入龈沟或牙周袋内,刮取龈下菌斑,然后将菌斑置入盛有小玻璃珠和还原转送液的无菌管中,加盖液体石蜡后立即送检。该方法简捷方便,但不易

微生物学试题库及答案

微生物学练习题 0绪论 五,问答题 1.微生物根据大小,结构,化学组成分为哪三大类微生物各大类微生物有何特点包括哪些种类的微生物 1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一,填空题 1.测量细菌大小用以表示的单位是___________. 2.细菌按其外形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类型. 3.细菌的基本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4.某些细菌具有的特殊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 5.细菌细胞壁最基本的化学组成是____________. 6.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化学组成除了有肽聚糖外,还有____________. 7.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化学组成主要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8.菌毛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 9.在消毒灭菌时应以杀死___________作为判断灭菌效果的指标. 10.细菌的形态鉴别染色法最常用的是___________,其次是_________. 三,选择题 【A型题】 1.保护菌体,维持细菌的固有形态的结构是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浆 E.包膜 2.革兰阳性菌细胞壁中的磷壁酸的作用是 A.抗吞噬作用 B.溶血作用 C.毒素作用 D.侵袭酶作用 E.粘附作用 3.细菌核糖体的分子沉降系数为 A.30S B.40S C.60S D.70S E.80S 4.普通光学显微镜用油镜不能观察到的结构为 A.菌毛 B.荚膜 C.鞭毛 D.芽胞 E.包涵体 5.下列哪类微生物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 A.霉菌 B.腮腺炎病毒 C.放线菌 D.支原体 E.立克次体 6.下列中不是细菌的基本结构的是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核质 E.荚膜 7.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中与致病性密切相关的重要成分是 A.特异性多糖 B.脂蛋白 C.肽聚糖 D.脂多糖 E. 微孔蛋白 8.普通菌毛主要与细菌的 A.运动有关 B.致病性有关

口腔微生物要点总结

口腔微生物要点总结 1.口腔生态区是由唇、舌、颊、腭、牙齿、牙龈、银沟组成的。具有:对外开放的门户;特殊的解剖结构和理化性质(滞留区+低氧化还原电位;恒温度和湿度);唾液、龈沟液、牙菌斑;丰富的营养;食物的咀嚼、吞咽和口腔的清洁措施(脱离力)。 2.常见的口腔微生物的种类:细菌、真菌、病毒、支原体、原虫;特点是:数量多,种类复杂;以细菌为主;微生物间的相互关系与口腔的疾病和健康相关。 3.口腔微生物的相互关系:相互集聚和粘附;相互营养和生长;相互信息交流与遗传多样性;相互竞争、拮抗与生态平衡和生态失调。 4.牙菌斑:存在于牙面或牙周袋内的一个细菌生态环境,细菌在其中生长、发育和衰亡,并进行着复杂的物质代谢活动,在一定条件下,细菌及其产物将会对牙齿和牙周组织产生破坏。 5.生物膜:指附着于有生命或无生命物体表面被细菌胞外大分子包裹的有组织的细菌群体。生物膜是细菌在物体表面形成的高度组织化的多细胞结构,同一菌株的生物膜细菌和浮游生长细菌具有不同的特性。 6.牙菌斑生物膜:牙菌斑生物膜是牙面上或牙周袋内的多种多样菌丛构成的生态系。细菌 在内生长、发育和衰亡。其复杂的结构使它能包涵对氧不同敏感性的细菌,这些细菌嵌入在由多糖、蛋白质和矿物质组成的基质中。细菌在其中的代谢活动,影响着细菌与宿主之间或细菌菌属之间的动态平衡。 7.生物膜的作用节制:细菌代谢活性和保护菌丛抵抗口腔苛刻环境,使细菌在不适合的条 件中仍能存留。膜内的多聚物基质起约束网络作用,摄取和收藏食物,控制基质成分的移动速度。膜内高水平的巯基能中和氧基,保护菌细胞勉受氧化损伤。浓缩从环境中来的营养物质和其它元素,保留一些遗漏出来的溶解物质。 8.龈上菌斑:位于牙颈部龈缘以上牙面上的菌斑。包括窝沟菌斑、光滑面菌斑、邻面菌斑、颈缘菌斑。这种菌斑的结构比较完整,主要细菌是革兰阳性球菌、杆菌。随着菌斑成熟,革兰阴性球菌、杆菌和丝状菌的数量将增多。 9.龈上、龈下菌斑的主要特征: 特征\菌斑龈上菌斑龈下菌斑 生长环境有氧、兼性厌氧兼性、专性厌氧 优势菌G+需氧菌和兼性菌G-厌氧菌和能动菌 唾液清洁+ - 食物摩擦+ - 代谢底物糖类血清蛋白、氨基酸、糖 宿主防卫机制唾液Ig血清Ig 10.致龋菌斑:与龋病发生有关的牙菌斑,多位于牙齿的咬合面、光滑面、邻面和颈缘。主要的致病产物是有机酸。利用蔗糖的速度快,乳酸产生速度快;产生多糖的速度快,接触蔗糖15分钟内20%以上转化为细胞内多糖;变链球菌的数量多,而非致龋性菌斑中血链球菌的数量多;合成葡聚糖酶的细菌及韦荣菌的数量少。 11.致牙周病菌斑:指位于龈缘和牙周袋内,与牙周疾病发生有关的菌斑。此类菌斑因所处 的生态环境不同,含更多的专性厌氧菌,如螺旋体。主要致病产物是破坏性酶和毒素。12.牙菌斑的基本结构:①基底层:牙菌斑紧靠牙面的获得性膜,无细菌的均质性结构,HE染色呈红色,厚度一般在1-10um;②中间层:牙菌斑的主体部分,由粘附在获得性膜上的 丝状菌彼此平行排列,且与牙面垂直构成,丝状菌之间有大量球菌、杆菌分布或互相粘附。有时平行排列的丝状菌迫使球菌排成链状,好似栅栏,称为栅栏状结构(palisade structure)。

微生物学考试题(1)

微生物学考试题 A卷(2014-1-16) 一、名词解释(20分,每小题4分) 1.革兰氏阳性菌(G+)和革兰氏阴性菌(G-) 2.病毒和朊病毒 3.同型乳酸发酵和异型乳酸发酵 4.F质粒和Ti质粒 5.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 二、判断正误(正确的请在括号内划√,错误的请在括号内划×)(10分,每小题1分) ()1.德国著名科学家罗伯特·科赫巧妙地用曲颈瓶试验证明细菌污染是导致食品腐败的根本原因,提出了有名的“胚种学说”或“生源论”,从而标志着微生物学学科的建立。科赫被誉为“微生物学之父”。 ()2.原核微生物包括细菌、放线菌、蓝细菌、枝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及真菌等7类。 ()3.G+细菌细胞壁的特点是其肽聚糖层厚,而G-细菌细胞壁的特点是肽聚糖层薄或为单层。 ()4.真菌产生的有性孢子类型有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和担孢子。 ()5.除原生动物可通过胞吞作用和胞饮作用摄取营养物质外,其他各大类有细胞的微生物都是通过细胞膜的渗透和选择作用而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

()6.反硝化作用是指好氧微生物利用硝酸盐作为呼吸链的最终氢受体,将其还成亚硝酸、NO、N2O直至N2的过程。 ()7.生物固氮是指大气中的分子氮通过微生物固氮酶的催化而还原成氨的过程,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具有固氮能力。 ()8.干热灭菌法和湿热灭菌法是实验室中常用的高温灭菌方法,这两种方法都可用于金属器械、玻璃器皿及各种培养基的灭菌。 ()9.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因氮、磷等元素含量过高而导致水体表层蓝细菌和酵母菌过度生长繁殖的现象。 ()10.《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Bergey’s Manual of Systematic Bacteriology)和《真菌词典》(The Dictionary of Fungi)是微生物分类学者的常用工具书。 三、填空(请在划线上填上正确答案)(15分,每空0.5分) 1.放线菌是一类呈生长、以繁殖、 生性较强的高级原核生物。 2.真核微生物包括、和 。 3.按对培养基成分的了解情况,可将培养基分成、 和三种类型的培养基。 4.对化能异养微生物而言,葡萄糖等能源物质可通过

微生物复习题库

微生物复习题库 1. 细菌属于(B)。 A.非细胞型微生物 B.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C.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D. 细胞型微生物 2.病原菌是属于( D )。 A.自养菌 B.光能异养菌 C.腐生菌 D. 化能异养菌 3. 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B ),青霉素能阻止该物质的合成。 A. 磷壁酸 B. 粘肽 C. 脂蛋白 D. 脂多糖 4. 细菌在代谢能的推动下,需要有膜内特异性的载体蛋白参加逆浓度梯度吸收营养物质的过程,称为( D )。 A. 促进扩散 B. 基团转位 C. 被动扩散 D. 主动运输 5. 细菌的基本结构中,能控制遗传性状的是( C) A. 细胞质 B.菌毛 C.核质 D.细胞膜 6. 下列各种物质交换过程中,输送到细胞内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D ) A. 简单扩散 B. 协助扩散 C. 主动运输 D. 基团转移 7. 炭疽杆菌为革兰氏( C )大杆菌,在动物的()或含有血清的培养基中形成荚膜。 A. 阳性、体外 B. 阴性、体外 C. 阳性、体内 D. 阴性、体内 8.下列属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B )。 A. 细菌 B. 霉菌 C. 放线菌 D. 螺旋体 9. 螺旋体是介于( C)之间的一类单细胞原核型微生物 A. 细菌和真菌 B.细菌和病毒 C. 细菌和原虫 10. 寄生于动物内脏的病原性真菌,其最适温度为( C )℃。 A. 22 B. 28 C. 37 D. 55 11. 与细菌的致病作用直接相关的结构和物质有(C ) A. 鞭毛、芽胞、毒性酶和毒素 B.荚膜、菌毛、色素和细菌素 C. 荚膜、菌毛、毒性酶和毒素 D.细胞壁、核质、细胞质、色素 12. 细菌运动性检查常用的培养基为( C ),常用()接种法。 A.固体培养基、平板分区划线 B. 半固体培养基、斜面划线 C.半固体培养基、穿刺 D. 固体培养基、穿刺 13. 病毒与其他微生物最重要的区别是( C ) A.以纳米为测量单位 B.结构简单 C.无细胞结构,只含一种核酸 D.在活细胞内生长 E.对干扰素敏感 14. 裸露病毒体的结构是( D ) A. 核酸+包膜 B. 核心+衣壳+包膜 C. 核衣壳+包膜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试卷

一、A型题B内毒素的毒性弱 1、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不包括:C外毒素可以用甲醛处理成类毒素 A 沙眼衣原体 B 立克次体D内毒素可以用甲醛处理成类毒素 C 支原体 D 细菌 E 病毒E外毒素不耐热 2、下列哪种结构不是细菌的基本结构:14、人类T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是:A 细胞壁B细胞膜C荚膜A 胸腺 B 腔上囊 C 骨髓 D 脾脏D细胞质E核质E 淋巴结 3、杀菌力最强的酒精浓度是:15、下列哪种物质属于抗体: A 50%~60% B 70~75% C 80~90%A 抗毒素 B 病原微生物C 类毒素 D 95% E 65~75% 4、鉴定葡萄球菌有无致病的重要指标是: A 溶血素 B 血浆凝固酶 C 杀白细胞素 D 甘露醇试验 E 透明质酸酶 5、血清中含量最高的Ig是: A IgA B IgM C IgG D IgD E IgE 6、灭菌时的主要指标是能否杀灭细菌的哪种结 构: A细胞壁 B 细胞膜 C 荚膜D芽孢E菌毛 7、细菌生长繁殖所需要的条件不包括:

A 营养物质 B 适宜的温度 C 光线 D 适宜的酸碱度 E 必要的气体 8、介导细胞免疫的是: A T细胞 B NK细胞C巨噬细胞 D B细胞E中性粒细胞 9、与外毒素有相同免疫原性的物质是: A 抗毒素B细菌素 C 类毒素 D抗生素E干扰素 10、下列哪种疾病患病后容易形成带菌状态: A 伤寒 B 痢疾 C 霍乱 D 破伤 风 E 以上均不是 11、决定抗原特异性的是: A 大分子物质 B 表位 C 自身物质 D 同种异体物质 E 异种物质 12、结核杆菌入侵人体的途径包括: A 消化道 B 呼吸道 C 损伤皮肤 D 损伤粘膜 E 以上都是 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外毒素的毒性强D 青霉素E外毒素 16、下列哪一种细菌产生的肠毒素可导致患者出现米泔水样便:

微生物学 试题库(附答案)

第一章原核微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0001 通常链霉菌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繁殖 A. 出芽繁殖 B. 分生孢子 C. 孢囊孢子 D. 芽孢子 答:( ) 10002 Bacillus subtilis 在生长发育的一定时期能形成: A. 孢囊 B. 芽胞 C. 伴胞晶体 D. 子实体 答:( ) 10003 芽胞细菌的繁殖是依靠: A. 芽胞 B. 裂殖 C. 出芽 D. 藻殖段 答:( ) 10004 细菌的繁殖首先开始于: A. 膜的分裂 B. 壁的分裂 C. DNA 的复制 答:( ) 10005 细菌的繁殖主要靠: A. 二分分裂 B. 纵裂 C. 出芽 答:( ) 10006 下列微生物属于原核微生物的是: A. 细菌 B. 霉菌 D. 酵母菌 D. 单细胞藻类 答:( ) 10007 自然界中分离到的细菌, 形态各种各样, 其中种类最多的是: A. 球菌 B. 螺旋菌 C. 放线菌 D. 杆菌 答:( ) 10008 最主要的产芽胞细菌是:

A. 革兰氏阳性杆菌 B. 球菌 C. 螺旋菌 D. 产甲烷细菌 答:( ) 10009 细菌细胞中的P 素贮藏颗粒是: A. 羧酶体 B. 淀粉粒 C. 聚-β-羟基丁酸 D. 异染粒 答:( ) 10010 原核细胞中特有的C 源贮藏颗粒是: A. 异染粒, B. 肝糖粒 C. 淀粉粒 D. 聚-β- 羟基丁酸 答:( ) 10011 Micrococcus 的译名为 A. 链球菌属 B. 微球菌属 C. 小单胞菌属 D. 四联球菌属 答:( ) 10012 Bacillus 的译名为: A. 假单胞菌属 B. 乳酸杆菌属 C. 梭菌属 D. 芽胞杆菌属 答:( ) 10013 假单胞菌属的拉丁文属名为: A. Xanthomonas B. Nitrobacter C. Pseudomonas D. Escherichia 答: ( ) 10014 放线菌的菌体呈分枝丝状体, 因此它是一种: A. 多细胞的真核微生物 B. 单细胞真核微生物 C. 多核的原核微生物 D. 无壁的原核微生物 答:( ) 10015 在细菌细胞中能量代谢场所是: A. 细胞膜 B. 线粒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