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梁柱全焊接节点火灾响应特性研究(可编辑)

梁柱全焊接节点火灾响应特性研究(可编辑)

梁柱全焊接节点火灾响应特性研究(可编辑)
梁柱全焊接节点火灾响应特性研究(可编辑)

梁柱全焊接节点火灾响应特性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梁柱全焊接节点火灾响应特性研究

姓名:王汉杰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安全技术及工程

指导教师:姚斌

20100503摘要

摘要

钢结构梁柱节点是钢结构建筑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在保持钢结构完整性和

稳定性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梁柱全焊接节点是现有钢结构建筑中应用非

常广泛的节点形式之一,研究全焊接节点的抗火性能是进行钢结构抗火设计、

火灾安全评估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对前人所完成的钢结构全焊接节点试验进行了有限元模拟的初步

验证,分析验证了有限元分析方法在梁柱全焊接节点抗火性能研

究中的适用性;

其次运用 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梁柱全焊接节点试件进行模拟计算,分析不

同升温条件下全焊接节点的火灾行为,揭示特定参数对全焊接节点的火灾响应

特性,对比分析全焊连接和栓焊连接节点的抗火性能;然后建立具有防火涂层

的有限元模型,研究不同受火方式和不同防火涂层厚度在不同温升条件对全焊

接节点抗火性能的影响;最后探索性的研究了梁柱全焊节点在降温阶段的抗火

性能变化,研究结果表明:

1、有限元分析方法在梁柱全焊接节点抗火性能研究方面具有较强的适用

性。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的结果与全焊接节点试验结果对比得到有限元分析结

果和试验结果有较强一致性的结论。

2、不同升温曲线对全焊节点到达极限状态的时间有显著影响。在具有相同

升温曲线的条件下,全焊接节点加载的荷载比越大,节点到达极限状态的时间

越短。带有加劲肋的全焊节点耐火时间略长于无加劲肋的节点。

在相同升温条

件下,全焊节点的耐火时间比栓焊节点的长,抗火临界温度略高于栓焊节点。

3、不同受火方式能够显著影响梁柱全焊接节点的耐火时间,节点受火方式

比梁柱受火方式更容易缩短节点的耐火时间,从而使节点更容易达到危险状态。

对于梁柱全焊接节点,在不同的温升条件下,不同厚度的防火涂层对节点的温

度变化有着显著的影响,涂层越厚,节点的温度变化范围越小,节点的耐火时

间越长。

4、不同降温速率对相同约束荷载水平的梁柱全焊接节点的抗火性能有着重

摘要

要影响。降温速率越慢,节点经历的温度越高,且经历的高温过程越长,导致

节点变形越大;降温速率越快,节点经历的温度越低,且经历的高温过程越短,

导致节点变形越小。不同升温速率对梁柱全焊接节点降温阶段的抗火性能也有

着重要影响,升温速率越快,节点在降温阶段的抗火性能的下降

也越明显;升

温速率越慢,节点在降温阶段的抗火性能的下降也越不明显。

本文研究成果可为现实钢框架工程中全焊接节点的抗火设计提供参考和依

据。

关键词:全焊接节点;响应特性;抗火性能;有限元分析;升降温速率;

火灾

ABSTRACT

ABSTRACT

As an key component of steel frame structural building, beam-to-column join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aintaining the integrity and stability of the steel structureWelded connection joint of beam-to-column is widely used in steel frame structural building. It is an important prerequisite and basis for fire-resistant design and fire

safety assessment of steel structure to systematically and accurately understand the

response of joint exposed to different fire conditionsIn this paper the applicability of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method which used in

welded connection joint research was studied firstly. Then ANYSY was applied to

simulate thermal and structural coupling response of welded connection joint exposed

to fire. The fire behavior of welded connection joint under different elevated

temperature conditions was analyzed. The effect of specific parameters on joint was

revealed. The fire-resistance performance of welded connection joint and

bolted-and-welded joint was comparative analysis. The effect of fire-resistance

performance of welded connection joint in different fire exposure and fire-retardant

coating was analyzed. The fire-resistance performance of welded connection joint at

cooling phase was exploratory studi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1. 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method had strong applicability in welded

connection joint research2. The elevated temperature curves with different temperature rise rates can

significant affect fire-resistance time of welded connection joint in fire. The increase

of load ratio will lead to the decrease of limited time under the same fire conditionThe welded connection joint with stiffeners can improve fire-resistance time. The fire-resistance of welded connection joint is higher than that bolted-and-welded joint

under the same elevated temperature condition3. The different fire exposure can significant affect fire-resistance performance

of welded connection joint, the fire-resistance time of joint exposed to fire is shorter

than that beam-column joint exposed to fire. The different thicknesses of

fire-retardant coating can also significant affect fire-resistance performance of welded

connection joint, the thicker fire-retardant coating will improve fire-resistance time of

joint4. The different cooling rates can significant affect fire-resistance performance of

IVABSTRACT

welded connection joint, the slower the cooling rate is,

the higher the temperature of

joint is, and the larger the deformation of joint is, and vice versa. The different

temperature rise rates can significant affect fire-resistance performance at cooling

phase. The faster the temperature rise rate is, the fire-resistance performance at

cooling phase decreased becomes more obvious, and vice versaAll these results offered technical references for fire-resistant design of welded

connection joint in steel frame structural buildingKey Words: welded connection joint;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fire-resistance

performance ; finite element method; temperature rise rate and cooling rate; fire

V摘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

成果。除已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任何他人已经发表或

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贡献均

已在论文中作

了明确的说明。

作者签名:___________ 签字日期:_______________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位论文授权使用声明

作为申请学位的条件之一,学位论文著作权拥有者授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拥有学位论文的部分使用权,即:学校有权按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

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将学位论文编入有

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

文。本人提交的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也遵守此规定。

□公开□保密(____年)

作者签名:_______________导师签名:_______________

签字日期:_______________签字日期:_______________

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绪论

1.1引言

钢结构以其强度高、自重轻、良好的延展性和抗震性、施工周期短等特点,

在世界建筑业内得到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高层、超高层及大跨度建筑中更显示

出强大的生命力。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不断

加快,我国的钢结构建筑发展也非常迅速,比如国家大剧院和北京奥运会主体育

场鸟巢,都是钢结构技术的具体应用。下图是奥运主体育场鸟巢的效果图。

图 1.1 奥运主体育场鸟巢效果图

然而,钢结构具有一个严重的缺陷,即钢构件的耐火性能很差。普通钢材在

400℃时屈服强度下降至室温下强度的一半,在 600℃时基本丧失全部强度和刚

[1]

度。因此,钢结构在火灾中很容易发生破坏甚至倒塌。最具代表性的钢结构建

筑由于火灾而导致坍塌的案例是美国纽约世贸大厦,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严重的

财产损失。美国政府随后对此次事故进行大规模调查研究,其中得出结论之一就

是:飞机的撞击只是对建筑的结构造成一定的损伤,但并不足以使大厦整体坍塌,

而世贸大厦最终倒塌的重要原因是飞机撞击后倾洒的航空煤油引发的大规模燃

[2]

烧,使建筑结构在较短时间内失去其刚度和强度 ,无法承受自身重量而倒塌,

下图是飞机撞击世贸大厦后引起的火灾。

1第一章绪论

图 1.2 飞机撞击世贸大厦后引起的火灾

钢结构耐火性能差的缺陷也引起了许多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兴趣,纷纷投

入到对钢结构抗火性能的研究中。从单一的构件如对梁、柱、节点等的研究,到

大型整体结构研究,从实体试验研究到有限元分析研究,研究越来越广泛和深入。

而在钢结构建筑中,梁柱节点是框架结构中的关键部位,对钢结构整体的安全性、

完整性和稳定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火灾发生时,节点的破坏可能导致整个

建筑结构的变形甚至垮塌。各类全尺寸试验也表明,节点在维持结构内力平衡、

影响应力分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鉴于梁柱节点在钢结构建筑中的重要作用,有必要对梁柱节点在

火灾中热?

力耦合作用下的性能变化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可以通过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的方

法深入研究梁柱节点在各种受火方式、不同厚度防火涂层和不同升降温速率下的

性能变化,研究得出的结论可以更好地应用于工程实践中,为钢结构抗火设计提

供技术参考。

1.2梁柱节点分类

梁柱节点是指梁柱结合的部分,也被称为梁柱连接。梁柱节点在钢框架中起

着关键的作用:它既可以有效的承受重力、外界风载等外部荷载,又能在地震中

产生塑性变形,有效吸收和散失能量,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所以说梁柱节点

是建筑结构中维持整体结构稳定的关键一环。

[3]

Eurocode3 根据连接的刚度将连接划分为刚性连接、半刚性连接和柔性连

2第一章绪论

接,如图 1.3所示,其中:M M / M , θθ / θ ( M 和θ分别为梁的塑性弯矩

p r p p p

和塑性转角)。

无支撑的框架有支撑的框架

1

刚性

2/3

半刚性

1/4

柔性

0 0.04 0.12 0.125 0.20 0.50图 1.3 Eurocode3节点分类

刚性节点具有较高的抵抗弯矩的能力,梁柱之间没有相对转角,而且能显著

减少梁的内力,同时因其构造简单而广泛采用。

根据连接构造的不同,刚性节点又可分为翼缘连接和腹板连接,而翼缘连接

[4]

按照构造形式可分为以下几种 :

全焊节点??梁上下翼缘采用对接焊缝与柱翼缘相连,梁腹板也焊在柱翼缘

上。

翼缘焊接节点??梁上下翼缘采用对接焊缝与柱翼缘相连,梁腹板通过高强

螺栓与焊在柱翼缘的剪切板相连。

翼缘连接节点??梁翼缘不直接与柱翼缘相连,而是焊接或用螺栓连接在一

块事先焊在柱翼缘的钢板上,梁腹板可以使焊接或栓接。

端板连接??梁翼缘和腹板都焊接在一块较厚的端板上,短板用螺栓与柱翼

缘相连。

其中,梁上下翼缘采用对接焊缝与柱翼缘相连,梁腹板也焊在柱翼缘上的全

焊接节点和综合采用焊接、螺栓连接的栓焊节接点,是现有钢框架结构中应用较

为广泛的两种连接形式。下图是两种节点的示意图。

3第一章绪论

(a)全焊接节点 (b)栓焊接节点

图 1.4 全焊接节点和栓焊接节点的示意图

1.3钢结构抗火研究中的重要概念对于建筑钢结构抗火性能的研究,首先需要掌握建筑火灾的发展过程,然后

根据几个关键性指标,比如耐火时间、失效判据和临界温度等等,来衡量钢结构

抗火性能的好坏。

1.3.1建筑火灾发展过程

[5]

建筑火灾的安全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两种 :1、减少人员死亡,即保证建筑

物内居民及着火建筑相邻建筑内居民的安全;2、减少着火建筑及相邻建筑的财

产损失。

对于通常的可燃固体火灾,室内火灾大体分为 3个主要阶段,即火灾初期增

[7]

长阶段、火灾的充分发展阶段和火灾衰减阶段。

4第一章绪论

图 1.5 室内火灾中的温升曲线

在火灾初期增长阶段,火区的体积不大,总的热释放速率不高,室内的平均

温度还比较低。如果房间的通风足够好,火区将会发展到轰燃阶段,此时表现在

曲线上就是温度陡然上升。

在火灾充分发展阶段,热释放速率逐渐达到最大值,室内温度也达到最高,

通常会在 800℃以上。这个阶段会对建筑物的结构造成很大伤害,产生的烟气也

会对室内的人员造成危害。

在火灾减弱阶段,一般认为,此阶段是从室内平均温度降到峰值

的 80%左右

时开始的。由于室内物品燃烧后释放的热量不会很快散失,室内的平均温度还是

很高,建筑结构仍然承受着室内较高的温度荷载。

1.3.2标准火灾温升曲线在钢结构试验和有限元分析中,温升曲线是描述外部温度变化的重要条件。

但在早期研究中,有多种温升曲线供学者和工程技术专家进行选择。为了统一评

价结构和构件的抗火性能,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 1990年给出了标准温度

[8]

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 TT ?+ 345lg8t 1 (1-1)

式中:T ??着火房间空气温度(℃);

5第一章绪论

T ??环境初始温度(℃);

t ??升温时间(min)

在我国的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中,也按照此公式作为室内火灾空气升温曲线

来对钢结构建筑进行抗火设计。通过多年的科研和工程应用,标准火灾温升曲线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研究的不断深入,火灾场景的不断复杂等等因

[9]

素,标准火灾温升曲线也表现出其的局限性。研究表明 ,真实火灾与火灾荷载

密度、通风条件、建筑形式等因素密切相关,标准火灾曲线并不能准确反映火灾

的真实情况。

近年来,随着性能化设计(Performance-Based Design)概念的提出,越来越

多的学者提出并着手用更科学的能够代表建筑本身边界条件的自然火灾曲线代

[10]

替标准火灾温升曲线,来进行结构防火设计。

1.3.3自然火灾温升曲线

[3]

为了更好地反映在真实火灾条件下,建筑结构所遭受的破坏程度,EC3 、

[11] [12]

ECCS 和 BS5950:Part8 等规范也允许结构火灾设计时采用实际的火灾升温

曲线。

目前在研究建筑结构火灾中应用较为广泛的自然火灾温升模型是 C.R [10]

Barnett 基于牛顿冷却定律得到的经验模型。该模型是对卡丁顿试验中获取的

火灾升温曲线进行拟合,并且又对许多学者所做的试验数据进行同样的处理,得

到的结果同试验数据非常吻合,结果令人信服。所以 C.R. Barnett提出了并命名

这个自然火灾模型曲线为“BFD曲线”。“BFD曲线”的基本方程为:

2 lntt ln /s

c

TT +T e (1-2)

a

其中,T ??任意时刻的温度(℃);

T ??在T以上产生的最高温度(℃);

a

T ??环境温度(℃);

a

6第一章绪论

t ??T 发生的时间(min);

t ??火灾持续时间(min);

S ??温度?时间曲线的形状常数;c

可以看出,定义“BFD曲线”只需要三个参数:空气最高温度T 、最高温度

发生的时间t 及曲线的形状常数S。

c

研究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火灾场景中可燃物的数量、性质、分布情况及开口状

况等等限制条件计算出空气的最高温度和最高温度发生的时间,利用高温分解系

数确定曲线的形状系数,从而得到比较符合现实状况的温升曲线模型。

1.3.4钢结构抗火失效判据

在考虑钢结构火灾时的失效情况时,通常考察钢结构所承受的极限状态的强

度和稳定性如何。在钢结构抗火试验中,主要测量构件内的温度分布,构件变形

与受火时间的关系,构件所受应力变化等。

[13]

Robertson和 Ryan 的研究表明,对于受弯构件和轴向受力构件,

当其在火

灾下的特征变形量或变形速率达到按下式确定的数值后,就将迅速发生破坏,该

准则也称为 Robertson-Ryan准则,目前为绝大多数抗火试验所采纳。

对于受弯构件(梁板)

2

dl δ

≥(1-3)

dt 900h

2

ll

δδ≥≥ ;或 (1-4)

800h 30

l h

式中, δ为构件的最大挠度,mm; 为构件计算跨度,mm; 为构件截面

t

高度,mm; 为时间,min。

对于轴向受力构件

d δ

≥ 3H(1-5)

dt

δ≥ 120 (1-6)

δ

式中, 为构件的轴向压缩变形,mm;;H为构件的长度,m。

7第一章绪论

对于节点抗火试验来说,通常认为当其相对转角超过 6 或0.1rad时(此时

[14]

刻梁的挠度到达 L/30),就认为其达到极限状态。

1.3.5耐火极限和临界温度

耐火极限是指在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建筑结构(构件)从火灾发生到结构(构

件)达到抗火承载力极限状态的时间,主要标志是结构(构件)失去完整性、稳

定性或隔热性。

结构(构件)达到极限状态时的温度被称为临界温度。一般状况下,结构(构

件)内部各处的温度并不相同,通常采用结构(构件)界面的平均温度或是用一

个具有代表性的部位温度作为其临界温度值。

1.4国内外研究现状鉴于梁柱节点在钢结构建筑中的重要作用,

火灾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

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一、目的 为使发生火灾时能采取最有效的方法抢救被困人员或自救,同时尽可能不使火势蔓延,最大限度减小经济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由项目部成立应急响应指挥部,负责指挥及协调工作。 组长: 成员:\ 具体分工如下: 1、\、负责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扑救。 2、\、负责组织人员疏导被困人员、维持现场秩序。 3、\、负责立即同医院、公安、消防部门的联系,说明详细事故地点、事故情况, 并派人到路口接应。 4、高士林、负责现场物资、车辆的调度。、 三、火灾事故应急措施 1、立即报警。当接到汇报施工现场火灾发生信息后,指挥小组立即拨打“119” 火警电话,并及时通知公司应急抢险领导小组,以便领导了解和指挥扑救火灾事故。 2、组织扑救火灾。当基地或施工现场发生火灾后,除及时报警外,指挥小组要 立即组织义务消防队员和员工进行扑救,扑救火灾时按照“先控制、后灭火; 救人重于救火;先重点后一般”的灭火战术原则。并派人及时切断电源,接通消防水泵电源,组织抢救伤亡人员,隔离火灾危险源和重要物资,充分利用施工现场中的消防设施器材进行灭火。 3、协助消防员灭火。在自救的基础上,当专业消防队到达火灾现场后,火灾事 故应急指挥小组要简要的向消防队负责人说明火灾情况,并全力支持消防队员灭火,要听众消防队的指挥,齐心协力,共同灭火。 4、伤员身上燃烧的衣物一时难以脱下时,可让伤员躺在地上滚动,或用水洒扑 灭火焰。

5、保护现场。当火灾发生时和扑救完毕后,指挥小组要派人保护好现场,维护 好现场秩序,等待对事故原因及责任人的调查。同时应立即采取善后工作,及时清理,将火灾造成的垃圾分类处理并采取其他有效措施,从而将火灾事故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度。 6、火灾事故调查处置。按照公司事故(事件)报告分析处理制度规定,项目部 火灾事故应急准备和响应指挥小组在调查和审查事故情况报告出来以后,作出有关处理决定,重新落实防范措施。并报公司应急抢险领导小组和上级主管部门。 四、应急物资 常备药品:消毒用品、急救物品(绷带、无菌敷料)及各种常用小夹板、担架、止血带、氧气袋、灭火器等救火物资。 五、通讯联系 医院急救中心:120 火警:119 匪警:110 有关负责人电话:\ 项目负责人:\ 安全员:\ 技术负责人:\

火灾应急响应预案

1.目的: 为了保护员工人身、财产和公司财产安全,提高灭火战术、技术水平和快速反应能力,及时有效的扑灭火灾,迅速疏散人员,将危害控制在最小范围,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特制定本预案。 2.范围: 本计划适用于MMSH&MMWH厂区内所有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理。 3.定义: 3.1 一般火灾——指发生在公司某区域局部范围内,短时间内能够控制,不会造成重大人员伤 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火灾事故。 3.2 重大火灾——指在厂区形成大范围火灾蔓延,短时间内难以控制,必须进行人员和物资疏 散,有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火灾事故。 4.组织结构和职责: 4.1 灭火和应急疏散指挥部,成员和职责包括: 4.1.1 总指挥:(总经理)负责对重大火灾的灭火和应急疏散工作进行现场总指挥。包括人力、 物资、财力等资源的调遣分配。 4.1.2 副总指挥:(EHS主管)具体负责下属成员对重大火灾的灭火和应急疏散工作进行现场具 体指挥,及时向总指挥汇报应急工作进展情况及对外(公安消防机构)的联络。 4.1.3 成员:公司兼职EHS人员、行政部主管、各部门负责人、保安管理人员,火灾现场负责 各职能小组任务的分配,各部的协调工作以及应急物资的准备。并保持与指挥官的信息 联络。 4.2 职能小组,指挥部下设各职能小组,分别为: 4.2.1 灭火组:由公司保安专员和各部门义务消防队组成,负责对各自区域和职责范围内的火 灾实施灭火救援;根据需要支援厂内其他区域的灭火工作。 4.2.2 抢修组:由生产部人员及各部门机修人员组成,负责各自区域和职责范围内重要设备的 保护和抢修工作;根据需要支援厂内其他区域的抢险工作。 4.2.3 救护组:由公司急救专员及各部门急救员组成,负责各自区域和职责范围内的伤员急救 工作;根据需要支援厂内其他区域的急救工作。 4.2.4 联络和引导组:由公司各部门主管组成,负责火灾事故现场各单位的信息传递以及人员 疏散的引导和清点。 4.2.5 警戒组:由公司保安组成,负责火灾事故现场的警戒,各干道的交通疏导。 5.应急准备: 5.1 各职能小组或负责人根据各自职责范围做好应急物资(如消防设备、吸污棉、急救用品等) 的准备工作。 5.2 应急物资必须有专人负责保管和日常维护,以保证在应急情况下充足并有效。负责人必须

工程部火灾应急预案措施

编号:AQ-BH-00647 ( 应急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工程部火灾应急预案措施 Fire emergency plan of Engineering Department

工程部火灾应急预案措施 备注:应急预案明确了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有利于做出及时的应急响应,当发生超过应急能力的重大事故时,便于与应急部门的协调,降低事故的危害程度。 为了提高消防应急能力,全力、及时、迅速、高效地控制火灾事故,最大限度的减少火灾事故损失和事故造成的负面影响,保障人员以及企业财产的安全,针对工地施工现场实际,特制定施工现场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一、火灾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 1、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抢救受害人员是应急救援的首要任务,在应急救援行动中,快速、有序、有效地实施现场急救与安全转送伤员是降低伤亡率、减少事故损失的关键。由于重大事故发生突然、扩散迅速、涉及范围广、危害大,应及时教育和组织职工采取各种措施进行自身防护,必要时迅速撤离危险区或可能受到危害的区域。在撤离过程中,应积极组织施工人员开展自救和互救工作。 2、迅速控制事态,并对火灾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测、监测、

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及时控制住造成火灾事故的危害源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任务,只有及时地控制住危险源,防止事故的继续扩展,才能及时有效进行救援。发生火灾事故,应尽快组织义务消防队与救援人员一起及时控制事故继续扩展。 3、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针对事故和人体、土壤、空气等造成的现实危害和可能的危害,迅速采取封闭、隔离、洗消、检测等措施,防止对人的继续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及时清理废墟和恢复基本设施。将事故现场恢复至相对稳定的基本状态。 4、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事故发生后应及时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评估出事故的危害范围和危险程度,查明人员伤亡情况,做好事故调查。 二、成立应急小组,落实职能组职责。 成立青岛零点公司工程部消防安全领导小组。 (一)组长及小组成员: 组长:张本续 副组长:卢炳波

火灾的应急准备与响应方案

火灾的应急准备与响应 方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火灾的应急准备与响应方案 1 火灾的预防与准备 建立有领导负责的逐级防火制度 公司的总经理是公司的防火第一负责人,管理者代表是公司的防火直接责任人;各项目部的项目经理是该项目部的防火第一负责人,(常务)项目副经理是该项目的防火直接责任人;各部门的部门经理是该部门的防火负责人,分管部门内的消防工作。 建立各生产岗位的防火责任制,成立应急领导小组,配备兼职防火安全员建立切实可行的岗位防火责任制,每名职工都要认真遵守、严格执行。所有职工都要对本岗位的防火安全负责,明确自己的防火责任区和具体的防火任务。公司本部和各个项目部都应成立应急领导小组,配备2~5名兼职防火安全员,防火安全员要有明确的职责和权限。 建立义务消防队和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 公司本部和各个项目部都应建立义务消防队并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明确义务消防队的任务,并经常开展消防训练,每年至少举行一次消防演习。做到既能防火又能灭火。 公司本部及各个项目部都应根据生产和贮存物资灭火的需要配备必要的相应规格的消防器材,并经常检查确保完整好用。对于重点要害部位应根据需要采取自动报警、自动灭火等新技术。 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制度 公司本部及各个项目部都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值班巡逻制度,火源、电源、化学危险品、易燃易爆品管理制度,防火安全检查制度,建筑防火审批制度,消防器材管理制度,消防奖惩制度,火灾事故报告处理制度等各项制度。 对火灾隐患及时发现和立案、整改 1)进行消防安全检查时要细心观察、实际检测、认真分析,及时发现火险隐患; 2)对检查发现的火险隐患要逐件登记、定人、定时间、定措施、限期整改。一时整改不了的要制定出整改计划,并采取临时措施确保安全。对于重大火灾隐患要有立案、跟踪、销案制度。

发生火灾应急响应

发生火灾应急响应 1、当车间、员工宿舍、饭堂等初期发生火灾时: 现场工作人员立即切断电源(被免发生触电事故),迅速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1211灭火器等进行灭火(不得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并边灭火边向领导汇报。 1211灭火器使用方法:首先拔掉安全销,一手握住压把,一手将喷嘴对准火源根部,压杆即开启,左右扫射,快速推进。上述灭火器一般由一人操作,使用时将灭火器迅速提到火场,在距起火点5米处,放下灭火器,先撕掉安全铅封,拨掉保险销,然后右手紧握压把,左手握住喷射软管前端的喷嘴(没有喷射软管的,左手可扶住灭火器底圈)对准燃烧处喷射。 二氧化碳灭火器使用方法:先拔出保险栓,一手握住喇叭筒根部的手柄,另一只手紧握启闭阀的压把,对没有喷射软管的二氧化碳灭火器,应把喇叭筒往上扳70——90度,将喷口对准火焰根部灭火。使用时,不能直接用手抓住喇叭筒外壁或金属连管,防止冻伤。 2、当车间机器油开关等注油设备初期发生灾时: 现场工作人员立即切断电源,迅速用泡沫灭火器或干燥的砂子等灭火(不得使用自来水、二氧化碳灭火器或1211灭火器等进行灭火),并边灭火边向领导汇报。 泡沫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使用时一手握提环,一手托底部,将灭火器颠倒过来摇晃几下,泡沫就会喷射出来。注意泡沫灭火器不要对人喷,不要打开筒盖,不要和水一起喷射。 一般情况下起火的10分钟内,是扑救最有利的时刻,超过这一段时间,由于火势发展,普通的灭火办法无剂于事,因此,在火灾初期,所有在场人员要边呼救、边灭火、边抢救,使用一切可以使用的手段,包括使用灭火器、消防水、砂子等,迅速扑灭火灾。如无法扑灭而引发大火,应立即报告领导和向119报警,并设法尽快脱离危险火灾区。 3、当生产车间、仓库、宿舍、饭堂等发生大火灾(即灭火器无法扑灭火灾)时: (1)、第一发现火情人员或得知火情的值班人:一是将火情通知领导小组组长(或其它负责人)。二是立即向119报警,向119说明失火的具体的地址、失火的位置、单位名称、失火物品名称、火势大小、火灾现场有无危险品、报警人姓名、报警所使用的电话号码。三是切断通往火灾的电源。 (2)、总指挥接到报警电话后,立即指挥抢险组、救护组和通讯组立即赶赴现场。

火灾应急响应制度(通用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火灾应急响应制度(通用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火灾应急响应制度(通用版) 一.目的 确保员工在面临火灾威胁时能够正确的处理,将火灾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 二.适应范围 公司全体员工。 三.职责 在发生火警以后,现场所有人员必须马上进入应急状态。 4.文件内容 4.1临时现场指挥:发生险情部门的安环第一责任人自动担任现场指挥。 4.1.1现场指挥人员应根据火源、火势大小、火灾性质(着火物质是固体、气体、液体?)决定采取应急的方案。 4.1.2根据火势大小判断:A级:大火,B级:小火。

★A级火灾:及时通知公司专职消防队--保安队(6202985)并拨打(119)报警电话,保安队员必须在3分钟内赶赴现场并投入扑救,各车间的义务消防队必须在5分钟内赶往现场投入扑救。 ★B级火灾:指挥协调公司义务消防队投入扑救。 4.2疏散引导组 4.2.1疏散组 4.2.1.1采取就近疏散的原则。 4.2.1.2以安全通道的大小来决定人员疏散时流动量的大小。出事地点所有人员除投入灭火的以外,要求疏散的人员、办公资料、能搬动的财产必须在3分钟内疏散,抢救完。 4.3安全防护救护组 所有已经疏散出火灾现场的人员必须马上加入防护救护组的工作。 4.4灭火行动组 以公司专职消防队为主,车间相关人员配合,灭火器组、消防栓组必须有预定人员,以本部门所辖区域义务消防队队员为主,以

火灾应急准备和响应的审核思路

编号:AQ-BH-07116 ( 应急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火灾应急准备和响应的审核思 路 Review of fire emergency preparedness and response

火灾应急准备和响应的审核思路 备注:应急预案明确了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有利于做出及时的应急响应,当发生超过应急能力的重大事故时,便于与应急部门的协调,降低事故的危害程度。 引言 俗话说“火灾猛如虎”,预防火灾时时刻刻都不能松懈。随着 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导入,有些组织在建立体 系识别因素时,不管组织的性质、生产的产品是什么,对可能引起 “火”的因素(哪怕是无烟室中复印机旁的纸张)均列为引“灾”因素, 评为有严重影响和后果。我们审核时也有些怪现象——“有火就成 灾、着火就伤人”,对火灾应急准备的要求只查灭火器。 火灾应急准备和响应涉及消防专业,我们在审核中也碰到一些 疑问:机加工的三跨厂房,中跨不设灭火器是否适宜?金属结构焊接 车间内设的小房分别放置氧气瓶、乙炔瓶,如何判断其量是否构成 重大危险源?…… 按照ISO19011:2002标准对审核员的要求,我们应识别受审 核组织对火灾预防的现状和管理方法,并搜集和了解相关的法律法

规及要求,才能通过我们的审核给出有根据的判断。通过学习《消防法》、《安全生产法》,以及常用的防火类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2001)》、《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J84—8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建筑灭火器设置设计规范(CBJ140—90)》、《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等,笔者认为,评价组织的管理体系是否具备预防火灾的能力,应根据需求进行判断。各组织会有很大的差别。建议审核时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组织基础设施的消防能力; (2)组织灭火设施的现状及其维护是否满足火灾应急的相应要求; (3)组织对火灾的应急准备和响应。 1识别组织基础设施的消防能力 1.1识别火灾的类别 GB4968—85(火灾分类)将火灾分为A、B、C、D四类。 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的火灾。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引起的

火灾应急预案(范本)

延安新区北区(二期)综合开发工程岩土工程(刘万家沟至流水沟区域) 火灾应急预案 编写: 复核: 审批: 中核西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延安新区CP2-LL-11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七年四月十日

火灾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 为确保安全生产,加强对项目部火灾事故处理的综合指挥能力,提高快速反应和协调能力,有效保障项目部及员工生命财产不受损失,最大限度地减轻火灾造成的损失有效抢救受伤人员,特制订本应急预案。 二、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4、《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5、《工程建设重大事故和调查程序规定》 6、建设单位下发有关文件 7、集团公司下发有关文件 三、适用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延安新区CP2-LL-11合同段施工现场和项目经理部。 四、火灾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五、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人员职责: 1、火灾应急小组领导职责 (1)负责火灾应急物资及设施的购置、维修、维护工作指导; (2)整体负责火灾的预防及管理检查和一切善后处理组织工作; (3)按照“预案”迅速开展施救工作;根据事故发生状态迅速制定并组织实施防止事故扩大的安全防范措施; (4)迅速调集项目部抢险队伍,并指挥其进行抢险救灾、伤员救治转送、物资转移,及时与外部救援119、120取得联系,寻得社会帮助; (5)负责调集抢险物资到位;指挥抢险队伍按抢险方案进行施救;组织事故现场员工撤离、伤员救治转送和物资转移; (6)收集应急救援工作情况和事故信息,汇总形成书面材料报项目部经理办公室。 2、项目部火灾应急小组成员职责

火灾应急响应制度通用范本

内部编号:AN-QP-HT136 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In A Group Or Social Organization, It Is Necessary T o Abide By The Rules Or Rules Of Action And Require Its Members To Abide By Them. Different Industries Have Their Own Specific Rules Of Action, So As To Achieve The Expected Goals According T o The Plan And Requirement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火灾应急响应制度通用范本

火灾应急响应制度通用范本 使用指引:本管理制度文件可用于团体或社会组织中,需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并要求其成员共同遵守,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岗位都有其具体的做事规则,目的是使各项工作按计划按要求达到预计目标。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一.目的 确保员工在面临火灾威胁时能够正确的处理,将火灾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 二.适应范围 公司全体员工。 三.职责 在发生火警以后,现场所有人员必须马上进入应急状态。 4.文件内容 4.1临时现场指挥:发生险情部门的安环第一责任人自动担任现场指挥。 4.1.1现场指挥人员应根据火源、火势大

小、火灾性质(着火物质是固体、气体、液体?)决定采取应急的方案。 4.1.2根据火势大小判断:A级:大火,B 级:小火。 ★A级火灾:及时通知公司专职消防队--保安队(6202985)并拨打(119)报警电话,保安队员必须在3分钟内赶赴现场并投入扑救,各车间的义务消防队必须在5分钟内赶往现场投入扑救。 ★B级火灾:指挥协调公司义务消防队投入扑救。 4.2疏散引导组 4.2.1疏散组 4.2.1.1采取就近疏散的原则。 4.2.1.2以安全通道的大小来决定人员疏散

防火应急准备与响应计划

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1.0 工程概况 伊川县人民医院高层病房楼,地下 1 层、地上16 层, 高层医院建筑,一类工程,建筑面积37790.81 平方米,楼全长87.5 米,宽26.4 米, 建筑高度为63.3 米,结构为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年限50 年,抗震设防等级二级、烈度 6 度, 本工程分两期施工(1-13 轴、14-23 轴), 现只考虑一期工程(1-13 轴). 项目常见火灾发生的火源主要有: ①在堆放可燃物附近吸烟; ②使用灯火不慎; ③电气设备安装使用不当; ④焊接 ⑤违反操作规程,将可相互产生化学反应放热作用的物品混放在一起。 ⑥电线短路引起火灾 2.0 目的及适用范围: 通过对伊川县人民医院高层病房楼工程项目潜在的可能火灾事件和紧急情况的辨别、评估,做出相应的准备和响应,预防或减少可能发生的危险。 本应急准备与响应计划适用于林州建总建筑工程伊川县人民医院病房楼项目部的生活区、生产区、办公区及可能引起第三方伤害

的区域。危险目标主要为楼层内电焊或明火造成的火灾、地面生活区、办公区、仓库危险品火灾事故。 3.0 项目部职责: 项目工程技术部与质安部负责识别、评价项目紧急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并编制相应的应急准备和响应计划,认真执行经审批的防火预案,按计划要求物资部配备防火应急物资。项目部成立应急和响应机构并组织一次消防预演。 4.0 组织机构: 4.1 最高管理机构:火灾事故领导小组 4.2 成立紧急抢险救护队: 队长:刘继斌 副队长:彭捍卫 成员:俞永生王四明俞孟欣俞六合陈彦召 5.0 紧急抢险队各组成人员职责: 队长:刘继斌主要负责紧急情况发生时组织抢险救护队相关人员应急抢救。并根据紧急情况的性质和级别决定是否向外申请援助和对善后工作的布置。 副队长:在项目经理的布置下具体组织对紧急情况的应急处理或救护,并协助项目经理做好善后工作。 各成员职责:在副队长的指挥下对紧急情况进行处理或救护,并在处

【应急预案】火灾专项应急预案

火灾专项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要对应急组织体系与职责、人员、技术、装备、设施设备,物资、救援行动及其指挥与协调等预先做出具体安排,下面是关于火灾专项应急预案的内容,欢迎阅读! 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项目部办公区用电设备较多、基地生活区使用天然气、液化气用户多,存在火灾隐患,易发生火灾;建筑工地是一个多工种、立体交叉作业的施工场地,在施工过程中也存在着火灾隐患。特别是在施工的高峰期间,明火作业增多,易燃材料增多,极易发生火灾事故。 项目部办公区、生活区、厂区、库房、施工现场发生火灾事故,会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设备被毁、施工中断、危害环境,甚至影响周边居民生产生活。 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2.1 迅速行动、灵活应对。处理事故险情时,由项目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启动本预案并实施; 2.2 以人为本。险情处理应首先保证人身安全(包括救护人员和遇险人员); 2.3 强化防护。迅速疏散无关人员,阻断危险源,防止次生事故发生。 3. 组织机构及职责 3.1 应急组织体系

项目部事故应急救援组织体系由项目部行政主管领导和分管安全生产的领导与办公室、工程部、设备部、物资部、安质环保部、财务部、施工单位应急组织机构的负责人组成。 3.2 指挥机构及职责 3.2.1 指挥机构 项目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由抢险组、救护组、疏导组、保障组、善后组、调查组和现场应急组织机构组成。 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安质环保部,值班电话:。项目部事故应急自救办公室应设在办公室,明确24小时值班、值班人员和固定电话。 抢险组:安质部和工程部、设备部、物资部和项目工程部、设备部、物资部和应急救援队伍组成。 救护组:由安质环保部负责人和事故所在地医疗机构组成。 疏导组:办公室、设备部组成。 保障组:由办公室、工程部、设备部、物资部、财务部负责人组成,必要时邀请技术专家参加。 善后组:项目办公室、计划部、财务部负责人组成。 调查组:由工程部、设备部、物资部负责人组成。 现场应急组织机构:由现场施工单位有关人员组成。 3.2.2 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职责 A 总指挥的职责: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与火灾应急预案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与火灾应急预案 一、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1.每年以创办消防知识宣传栏、开展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提高全体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 2.定期组织员工学习消防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依法治火。 3.各部门应针对岗位特点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培训。 4.对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和使用人员应进行实地演示和培训。 5.对新员工进行岗前消防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6.因工作需要员工换岗前必须进行再教育培训。 7.消控中心等特殊岗位要进行专业培训,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二、防火巡查、检查制度 1.落实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巡查检查制度。 2.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每日对公司进行防火巡查。每月对各中心、部门进行一次防 火检查并复查追踪改善。 3.检查中发现火灾隐患,检查人员应填写防火检查记录,并按照规定,要求有关人员在记 录上签名。 4.检查部门应将检查情况及时通知受检部门,各部门负责人应每日消防安全检查情况通知, 若发现本部门存在火灾隐患,应及时整改。 5.对检查中发现的火灾隐患未按规定时间及时整改的,根据奖惩制度给予处罚。 三、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 1.各中心、部门应保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严禁占用疏散通道,严禁在安全出口或 疏散通道上安装栅栏等影响疏散的障碍物。 2.应按规范设臵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设施。 3.应保持防火门、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机械排烟送风、火灾事故广播等设 施处于正常状态,并定期组织检查、测试、维护和保养。 4.严禁将安全出口上锁。

5.严禁将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关闭、遮挡或覆盖。 四、消防控制中心管理制度 1.熟悉并掌握各类消防设施的使用性能,保证扑救火灾过程中操作有序、准确迅速。 2.做好消防值班记录和交接班记录,处理消防报警电话。 3.按时交接班,做好值班记录、设备情况、事故处理等情况的交接手续。无交接班手续, 值班人员不得擅自离岗。 4.发现设备故障时,应及时报告,并通知有关部门及时修复。 5.上班时间不准抽烟、睡觉、看书报等,离岗应做好交接班手续。 6.发现火灾时,迅速按灭火作战预案紧急处理,并拨打119电话通知公安消防部门并报告 部门主管。 五、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制度 1.消防设施日常使用管理由专职管理员负责,专职管理员每日检查消防设施的使用状况, 保持设施整洁、卫生、完好。 2.消防设施及消防设备的技术性能的维修保养和定期技术检测由消防工作归口管理部门负 责,设专职管理员每日按时检查了解消防设备的运行情况。查看运行记录,听取值班人员意见,发现异常及时安排维修,使设备保持完好的技术状态。 3.消防设施和消防设备定期测试: 3.1.烟、温感报警系统的测试由消防工作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每个烟、温感探头 至少每年轮测一次。 3.2.消防水泵、喷淋水泵、水幕水泵每月试开泵一次,检查其是否完整好用。 3.3.正压送风、防排烟系统每半年检测一次。 3.4.室内消火栓、喷淋泄水测试每季度一次。 3.5.其它消防设备的测试,根据不同情况决定测试时间。 4.消防器材管理: 4.1.每年在冬防、夏防期间定期两次对灭火器进行普查换药。 4.2.派专人管理,定期巡查消防器材,保证处于完好状态。 4.3.对消防器材应经常检查,发现丢失、损坏应立即补充并上报领导。 4.4.各部门的消防器材由本部门管理,并指定专人负责。

防火应急准备与响应计划方案{模板}

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1.0工程概况 伊川县人民医院高层病房楼,地下1层、地上16层,高层医院建筑,一类工程,建筑面积 37790.81平方米,楼全长87.5米,宽26.4米, 建筑高度为63.3米,结构为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年限50年,抗震设防等级二级、烈度6度,本工程分两期施工(1-13轴、14-23轴),现只考虑一期工程(1-13轴). 项目常见火灾发生的火源主要有: ①在堆放可燃物附近吸烟; ②使用灯火不慎; ③电气设备安装使用不当; ④焊接 ⑤违反操作规程,将可相互产生化学反应放热作用的物品混放在一起。 ⑥电线短路引起火灾 2.0目的及适用范围: 通过对伊川县人民医院高层病房楼工程项目潜在的可能火灾事件和紧急情况的辨别、评估,做出相应的准备和响应,预防或减少可能发生的危险。 本应急准备与响应计划适用于林州建总建筑工程伊川县人民医院病房楼项目部的生活区、生产区、办公区及可能引起第三方伤害

的区域。危险目标主要为楼层内电焊或明火造成的火灾、地面生活区、办公区、仓库危险品火灾事故。 3.0项目部职责: 项目工程技术部与质安部负责识别、评价项目紧急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并编制相应的应急准备和响应计划,认真执行经审批的防火预案,按计划要求物资部配备防火应急物资。项目部成立应急和响应机构并组织一次消防预演。 4.0组织机构: 4.1最高管理机构:火灾事故领导小组 4.2成立紧急抢险救护队: 队长:刘继斌 副队长:彭捍卫 成员:俞永生王四明俞孟欣俞六合陈彦召 5.0紧急抢险队各组成人员职责: 队长:刘继斌主要负责紧急情况发生时组织抢险救护队相关人员应急抢救。并根据紧急情况的性质和级别决定是否向外申请援助和对善后工作的布置。 副队长:在项目经理的布置下具体组织对紧急情况的应急处理或救护,并协助项目经理做好善后工作。 各成员职责:在副队长的指挥下对紧急情况进行处理或救护,并在处理或救护过程中提供人力、物力、交通等的具体保障。 6.0联系方法:

加油站火灾应急预案

中国石油河南销售分公司XX 第XX 加油站 火灾处理应急预案 单位名称(公章):XX 第XX 加油站 审 核 人(签字): 签 发 人(签字): 实 施 日 期: 年 月 日 目 录 一、加油站基本情况 二、危险及风险防范目标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四、通讯和报警联络方式 五、应急准备 六、应急处理程序 七、应急报告 八、应急的关闭条件 九、应急培训程序 十、应急演练计划 十、应急预案的维护 十二、应急预案的变更 附件: 一、安全组织网络图(QHSE管理小组) 二、加油站平面图 三、加油站工艺流程图 四、加油站灭火作战示意图 五、加油站爆炸危险区域划分图 加油站作为易燃、易爆场所,随时可能发生火灾、爆炸、环境污染等事故,为了保证

国家财产和人员的生命安全,当发生自然灾害事件、火灾、爆炸等灾难事故时,及时组织力量,采取有效措施,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限度,经营销中心QHSE委员会评审决定,特制定本预案: 一、加油站基本情况 加油站位于。于年月以万元收购为 (或租赁)加油站,占地面积为平方米,营业房约平方米,现有员工名。本站配备加油机台,销售种品号油品,储油罐个,其中立方个, 立方个,总罐容立方米,属级站,日进站车流量约为辆左右,车流量较。 二、危险及风险防范目标 1、危险目标:加油现场、油罐区、配电室、营业室。 2、风险防范目标: 2.1油罐区火灾 2.2油罐车火灾 2.3 加油车辆火灾 2.4 加油机火灾 2.5地面火灾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1、成立事故应急领导小组:

1.1组长: (加油站经理) 1.2副组长: (加油站副经理或安全员) 1.3成员: (加油站其他成员) 1.4下设若干小组 1.4.1抢险作战小组:由班长担任小组长,成员由加油员、、组成。 1.4.2通讯联络小组:由计量员担任小组长,成员由加油员、、组成。 1.4.3后勤保障小组:由核算员担任小组长,成员由加油员、、组成。 1.4.4警戒疏散小组:由班长担任小组长,成员由加油员、、组成。 2、职责 2.1组长职责 2.1.1负责事故现场的全面指挥。 2.1.2负责启动并组织实施事故应急预案。 2.1.3负责调动各种资源进行应急处理。 2.1.4负责保护事故现场。 2.1.5负责收集事故信息、处理相关数据及信息上报工作。 2.1.6负责接受上级的指令和调动。

火灾应急预案

火灾应急预案 为贯彻我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的企业负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职责”;执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四十八条的规定:“施工单位制定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者配备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十六(四)条“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定期组织消防演练。”的有关规定,结合企业生产的特性,制定本应急救援预案。 1、应急预案的目标 更好地适应法律和经济活动的要求;给企业员工的工作和施工场区周围居民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环境;保证各种应急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指导应急行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防止因应急行动组织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无序和混乱而延误事故的应急救援;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帮助实现应急行动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体现应急救援的“应急精神”。 2、火灾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2.1、事故现场副总指挥由项目经理或公司总部任命专人担任; 2.2、伤员营救组由项目副经理担任组长,各施工队分别抽调作业人员组成; 2.3、物资抢救组由仓库管理员、各施工队分别抽调施工人员组成; 2.4、消防灭火组由安全长、施工场区安全员、各施工队分别抽

调作业人员组成; 2.5、保卫疏导组由公安人员、后勤人员和各施工队分别抽调施工人员组成; 2.6、抢险物资供应组由物资科长、各施工队物资管理人员组成; 2.7、后勤供给组由项目部办公室人员组成; 2.8、现场临时医疗组由现场医护人员和各施工队分别抽调人员组成。 3、项目部应急组织机构的职能和职责 3.1、事故现场副总指挥的职能和职责: (1)、所有事故现场操作的指挥和协调; (2)、现场事故评估; (3)、保证现场人员和公众应急行动的执行; (4)、控制紧急情况; (5)、现场应急行动的指挥,与在应急指挥中心的反应操作副总指挥的协调; (6)、作好应急救援处理现场指挥权转化后的移交和应急救援处理协助工作; (7)、做好消防、医疗、交通管制、抢险救灾等各公共救援部门联系工作。 3.2、伤员营救组的职能和职责: (1)、引导现场作业人员从安全通道疏散; (2)、对受伤人员进行营救至安全地带。

3火灾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

目录 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2)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2) 3、组织机构及职责 (2) 3.1应急组织体系 (2) 3.2指挥机构及职责 (2) 4、预防与预警 (3) 4.1危险源监控 (3) 4.2预警行动 (3) 5、应急处置 (4) 5.1响应分级 (4) 5.2响应程序 (4) 5.3处置措施 (4) 6、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6)

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火灾事故主要体现在易燃易爆物品使用及保管不当、动用明火时没有专职看火人员、消防设施配备不齐全、安全管理监察不到位等。此类事故主要出现在四季,事故发生后会造成人员伤亡或机械设备损坏。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现场指挥部应根据事故性质、类别、严重程度,研究部署现场救援处置方案,责成各有关部门及相关人员立即进入岗位,按照现场勘查和救援同步进行的原则及时开展工作,保证组织到位、应急救援队伍到位、应急救援物资到位。 3、组织机构及职责 3.1应急组织体系 组长:X 副组长:X 组员:X 3.2指挥机构及职责 (1)X负责现场,了解和掌握事故情况,组织现场抢救指挥。 (2)X任务是及时布置现场抢救,保持与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劳动部门等单位的沟通,并及时通知当事人的亲人。 (3)X负责维护现场秩序、保护事发现场、做好当事人周围人员的问讯记录、保持与当地公安部门的沟通。 (4)X负责妥善处理好善后工作,按职能归口负责保持与当地有

关部门的沟通联系。 4、预防与预警 4.1危险源监控 建立健全工程项目重大危险源信息监控方法与程序,完善危险源辩识工作,对危险源进行识别和评估。在技术和管理措施上加强重大事故危险的监控,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对危险设备的危险区域予以明显标识,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管理。 4.2预警行动 (1)快速反应原则:事故处置要坚持一个“快”字,做到反应快、报告快、处置快。事故单位必须在第一时间向项目部办公室或向项目部领导直接报告,同时迅速报警,指挥中心领导要尽快到达事故地点。 (2)先期处置原则:一旦发生事故,应立即启动先期处置应急预案,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的控制事态发展,以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统一指挥原则:发生重、特大事故后,由指挥中心全面负责内部的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并配合、服从上级有关部门的对重、特大事故的统一指挥,保证处置工作的统一高效。 (4)协调作战原则:项目部各部门在指挥中心的统一领导指挥下,按照各自职责,密切协作,相互配合,共同做好事故的应急处置和抢险救援工作。 信息通讯: 项目负责人:X 手机:

火灾应急预案.

火灾应急预案 为了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应付可能发生的火灾及意外事故,减少和避免因事故所造成的损失和不良影响,保障内外宾客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接待工作的正常进行,特制定本预案。(此预案提供在火情发生时应急使用,每个员工都必须熟悉其有关内容,以便火情发生时能迅速作出正确的反应。)一、机构组成及其任务: 1、应急情况组织机构主要由,火灾总指挥、灭火行动组、通讯联络组、疏散引导组、安全防护救护组组成。各机构人员组成及任务为: 2. 火灾总指挥部设置于消防控制中心,总指挥由饭店领导担任(饭店领导不在场由当日值班经理担任),保安部领导为副总指挥,对火灾担负指挥、命令下达、组织扑救的领导工作;任务:A.协调各部门人员的分配使用;B.火灾现场的其他应急决策(如确定疏散楼层;下令疏散客人;决定采取扑救措施等)。 3. 灭火行动组:由工程部当时值班工程师和保安部值班经理为灭火行动组组长,组员由在店的所有保安、在店的工程部人员(要害部位值班人员除外)、宿舍楼的住宿人员和其它部门义务消防队员组成,接到火灾命令后应立即赶赴现场;任务:利用一切消防器材,奋力进行扑救,尽可能地减少火灾损失。 4. 疏散引导组:客房部当班领班和大堂副理为组长,组员原则上由当班客房服务员组成,如发生在非客房区域,火险发生的所在部门人员应参与引导疏散;任务:按总指挥的指令将指定楼层的住客及时疏散到指定的安全地点,并逐一检查每一房间的人员疏散情况。 5. 安全防护救护组:餐饮部当班负责人和医务室人员为组长,组员由餐饮部人员、医务室人员、驾驶班人员组成。任务:接应人员在安全通道出口处引导客人到指定的安全地点集中,安抚客人情绪,医护人员对伤员进行医治,对重症者视病情向总指挥提出送医院救治的建议。二、报警及处置程序 1、报警:(1)当区域报警仪报警时,?客房值班人员应立即查明报警仪所指示的房号或部位,按消音键后,迅速赶到该房间或部位,?当确认发生火灾或其他灾害事故时,应采取下列应急措施: A. 当火情很小,一人足以扑灭时,?应立即动用就近的灭火机或其他器材进行扑救,同时用电话或对讲机向饭店领导、值班经理、消防中心和保安部值班干部报告。 B. 当火势已大,一人难以扑灭时,?应火速用对讲机或电话向饭店领导、值班经理、消防中心和保安部、技工部值班干部报告,同时用灭火机或其他器材进行扑救,防止火势蔓延。(2)当饭店内没有安装火灾报警仪的部位发生火灾或其他灾害事故时,发现灾情的任何员工都应立即呼救,设法用电话报告总机、消防中心,由总机用对讲机或电话报告饭店领导、值班经理、消防中心、

火灾应急预案

火灾应急预案 为确保安全生产,加强对公司火灾事故处理的综合指挥能力,提高快速反应和协调能力,有效保障公司及员工生命财产不受损失,最大限度地减轻火灾造成的损失有效抢救受伤人员,特制订本应急预案。 一、应急小组办公室设在项目经理部调度室,火灾应急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 副组长: ** 组员:** 二、火灾应急领导小组人员职责。 1、火灾应急小组领导职责 (1)负责火灾应急物资及设施的购置、维修、维护工作指导; (2)整体负责火灾的预防及管理检查和一切善后处理组织工作; (3)按照“预案”迅速开展施救工作;根据事故发生状态迅速制定并组织实施防止事故扩大的安全防范措施; (4)迅速调集项目部抢险队伍,并指挥其进行抢险救灾、伤员救治转送、物资转移,及时与外部救援119、120取得联系,寻得社会帮助; (5)负责调集抢险物资到位;指挥抢险队伍按抢险方案进行施救;组织事故现场员工撤离、伤员救治转送和物资转移; (6)收集应急救援工作情况和事故信息,汇总形成书面材料报项目部经理办公室。 2、项目部火灾应急小组成员职责 具体负责火灾事故及紧急情况的应急响应工作: A、**的应急职责: (1)负责火灾应急物资及设施的购置、维修、维护工作的落实; (2)拨打119火警、120急救电话: (3)联络应急小组人员; (4)组织人员撤离火灾现场。 B、**的应急职责 (1)主要提供灭火物资;

C、**的应急职责 (1)切断火灾现场的电源; (2)使用紧急灭火装置,进行必要的自救; (3)与消防武警官兵进行沟通。 D、**的应急职责 (1)提供必要的紧急医疗救助设施; (2)进行伤员紧急抢救与护理。 三、项目部火灾可能发生的地点、原因、性质和后果如下: 1、火灾可能发生的地点:废纸篓、电器、物资设备 2、火灾可能发生的原因:电线短路、使用明火、烟头乱扔 3、火灾可能发生的性质:人为、天灾 4、火灾可能发生的后果:经济损失、人员伤亡 四、项目部火灾应急所需设施及配置要求如下: 1、每个楼层设备二氧化碳灭火器1台。 2、电器配电盘采用自动断电装置。 3、财务科、资料室、食堂、油库、木材堆放场等重要场所按规定配备灭火器材。 4、油库、木材堆放场等重要场所有严密的监控措施和制度 五、项目经理部所属各队和人员都有参加火灾急救抢险的义务。 六、紧急状况响应步骤: 1、发生火灾后,应大声喊:“起火了!起火了!”; 2、现场工作人员立即展开扑救防止火在蔓延,并立即通知火灾应急领导小组;项目经理部发生火灾,必要时应及时报告公司火灾应急领导小组,并通报本单位进行救援,抢险和处理情况; 3、应急领导小组在接到险情通知后,应在10分钟内迅速进入各自工作岗位组织扑救,应急抢险队伍(突击队)成员应在15分钟内到齐,按各自分工制定临时应急处理措施,协调做好救援、抢险和应急处理工作,防止事故的蔓延、扩大; 4、根据事故的性质,组织具有相关专业技术水平的人员进行抢险救援,并

火灾应急响应制度标准范本

管理制度编号:LX-FS-A16971 火灾应急响应制度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火灾应急响应制度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一.目的 确保员工在面临火灾威胁时能够正确的处理,将火灾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 二.适应范围 公司全体员工。 三.职责 在发生火警以后,现场所有人员必须马上进入应急状态。 4.文件内容 4.1临时现场指挥:发生险情部门的安环第一责任人自动担任现场指挥。

4.1.1现场指挥人员应根据火源、火势大小、火灾性质(着火物质是固体、气体、液体?)决定采取应急的方案。 4.1.2根据火势大小判断:A级:大火,B级:小火。 ★A级火灾:及时通知公司专职消防队--保安队(6202985)并拨打(119)报警电话,保安队员必须在3分钟内赶赴现场并投入扑救,各车间的义务消防队必须在5分钟内赶往现场投入扑救。 ★B级火灾:指挥协调公司义务消防队投入扑救。 4.2疏散引导组 4.2.1疏散组 4.2.1.1采取就近疏散的原则。 4.2.1.2以安全通道的大小来决定人员疏散时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