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细胞凋亡综述

细胞凋亡综述

细胞凋亡综述
细胞凋亡综述

关于细胞凋亡的小综述

逸仙班伍秀清06305043 在生物导论课中,我对生物学的知识框架有了初步的了解,其中细胞生物学最能引起我的兴趣,所以我从中选了一个小切入口———细胞凋亡。因为它正是近年来细胞生物学中的一大研究热点,在医学上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专业知识有限,下边的综述只是一些对细胞凋亡很基础且简要的介绍,主要源于资料的粗略搜索和整理,以及个人的理解和概括。

摘要细胞凋亡已成为细胞生物学中一大研究热点。细胞凋亡之所以能引起人们关注,其

根源在于它与人类众多疾病密切相关,并有望为某些疾病带来新的治疗方法,如肿瘤,心血管疾病,退行性病变,炎症,免疫系统疾病等中无不包含着细胞凋亡的现象。而目前许多正在研究中的药物也正是针对凋亡进行开发的。本综述主要归纳了关于细胞凋亡的一些基本概念与简单的研究结果,以及它在医学应用方面的意义与前景。

关键词细胞凋亡基本介绍医学应用前景

正文

细胞凋亡研究历史

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科学家就开始探索“程序性细胞死亡”的奥秘。要揭开这一奥秘,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研究对象,像细菌这样的单细胞生物太简单,而像哺乳动物这样由大量细胞组成的生物又太复杂,科学家最终选择了线虫。线虫长仅1毫米,细胞数量不多,功能也不复杂,而且它身体透明,便于用显微镜观测。

布雷内正确地选择了线虫作为研究对象。这一选择使得基因分析能够和细胞的分裂、分化,以及器官的发育联系起来,并且能够通过显微镜追踪这一系列过程。霍维茨发现了线虫中控制细胞死亡的关键基因并描绘出了这些基因的特征。他揭示了这些基因怎样在细胞死亡过程中相互作用,并且证实了相应的基因也存在于人体中。苏尔斯顿则描述了线虫组织在发展过程中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具体情况。他还确认了在细胞死亡过程中发挥控制作用的基因的最初变化情况。因此这三人获得了200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什么是细胞凋亡

细胞凋亡是指为维持内环境稳定,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的有序的死亡。

坏死是细胞受到强烈理化或生物因素作用引起细胞无序变化的死亡过程。表现为细胞胀大,胞膜破裂,细胞内容物外溢,核变化较慢,DNA 降解不充分,引起局部严重的炎症反应。凋亡则是细胞对环境的生理性病理性刺激信号,环境条件的变化或缓和性损伤产生的应答有序变化的死亡过程。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不同,细胞凋亡不是一个被动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它涉及一系列基因的激活、表达以及调控;它并不是病理条件下,自体损伤的一种现象,而是为更好地适应生存环境而主动争取的一种死亡过程。

生命的发育与细胞凋亡

细胞凋亡在脊椎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非常重要。斑马鱼作为一种十分理想的发育分子生物学研究模型,在有关细胞凋亡的如形态发生、性别分化等方面的研究中日益受到重视。目前,斑马鱼胚胎发育中主要凋亡通路研究已取得了不少进展,特别是caspase及其它凋亡调控基因在斑马鱼中已被成功克隆,通过在转基因斑马鱼胚胎中诱导细胞凋亡,研究其信号通

路以及斑马鱼胚胎形态发生的异常改变,为研究凋亡调控基因与发育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手段。

细胞凋亡对于胚胎发育是必须的,蝌蚪变形成为青蛙就是如此。在人类胚胎,手指与脚趾的形成也需要一部分细胞程序性死亡,如此才可能生成手指和脚趾。同样,在大脑发育的最初阶段程序性细胞死亡也决定着大量神经细胞的产生与消亡。

细胞凋亡的信息传导及过程

细胞凋亡的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接受凋亡信号→凋亡调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蛋白水解酶的活化(Caspase)→进入连续反应过程。

细胞凋亡受到了来自细胞内的和细胞外的诸多信号的调控。来自细胞内的有遗传特性、细胞周期、发育阶段等区别。来自细胞外的信号可以是某些细胞通过释放一些可溶性或不溶性物质去影响另外的细胞,也可以通过与细胞表面的大分子物质的相互作用来传递信号。细胞凋亡信号主要是通过配体与受体的结合,由膜外传导至膜内,再经过胞内一系列信号传导途径实现细胞凋亡信号的放大,从而启动细胞死亡程序。另外,虽然几乎所有凋亡细胞的形态与生化改变都是一致的,但是在不同环境、不同细胞或不同刺激的情况下,细胞从凋亡程序的启动到凋亡发生之间的过程又是不同的,这就是凋亡信号传导通路的多样性。

细胞凋亡的意义

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的诞生固然重要,但细胞的凋亡也非常重要。我们每个人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受精卵分裂逐步形成大量功能不同的细胞,发育成大脑、躯干、四肢等。在发育过程中,细胞不但要恰当地诞生,而且也要恰当地死亡。人在胚胎阶段是有尾巴的,正因为组成尾巴的细胞恰当地死亡,才使我们在出生后没有尾巴。如果这些细胞没有恰当地死亡,就会出现长尾巴的新生儿。从胚胎、新生儿、婴儿、儿童到青少年,在这一系列人体发育成熟之前的阶段,总体来说细胞诞生的多,死亡的少,所以身体才能发育。发育成熟后,人体内细胞的诞生和死亡处于一个动态平衡阶段,一个成年人体内每天都有上万亿细胞诞生,同时又有上万亿细胞“程序性死亡”。

在健康的机体中,细胞的生生死死总是处于一个良性的动态平衡中,如果这种平衡被破坏,人就会患病。如果该死亡的细胞没有死亡,就可能导致细胞恶性增长,形成癌症。如果不该死亡的细胞过多地死亡,比如受艾滋病病毒的攻击,不该死亡的淋巴细胞大批死亡,就会破坏人体的免疫能力,导致艾滋病发作。

所以研究细胞凋亡的意义很大,能够深入认识细胞凋亡的机制,必能帮助我们人类开拓治疗疾病和维护人类健康的新天地。

细胞凋亡在医学上的应用及前景

通过资料搜集与整理,我了解到了细胞凋亡在医学上的意义,它与以下疾病机理密切相关:

1.免疫学:

1)胸腺细胞成熟过程中的凋亡:胸腺细胞经过一系列的发育过程而成为各种类型的免疫活性细胞。正常的免疫系统发育的结局是,既形成了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细胞,又产生了对自身抗原的免疫耐受。耐受机制的形成,主要靠识别自身抗原的T淋巴细胞克隆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机制的活化。

2)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AICD):AICD是T淋巴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又一个主要类型。正常的T淋巴细胞在受到入侵的抗原刺激后,T淋巴细胞被激活,并诱导出一系列的免疫应答反应。机体为了防止过高的免疫应答,或防止这种免疫应答无限制地发展下去,便有AICD

来控制激活T细胞的寿命。

2.爱滋病:

HIV病毒感染造成CD4+细胞减少是通过细胞凋亡机制产生的。

HIV感染引起爱滋病,其主要的发病机制是HIV感染后特异性地破坏CD4+细胞,使CD4+以及与其相关的免疫功能缺陷,但HIV感染后怎样特异性破坏CD4+细胞呢?CD4+T 淋巴细胞绝对数显著减少的原因,主要是细胞凋亡机制。

3.癌症:

从细胞凋亡角度看,肿瘤的发生是由于凋亡受阻所致。

一般认为恶化的肿瘤细胞是因为失控生长,过度增殖,而从细胞凋亡的角度看则认为是肿瘤的凋亡机制受到抑制,不能正常进行细胞清除的结果。肿瘤细胞中有一系列癌基因和原癌基因被激活,并呈现过表达状态。这些癌基因及其表达产物是细胞凋亡的重要调节因子。癌基因表达以后,阻断了肿瘤细胞的凋亡过程,使肿瘤细胞数目增加。从细胞凋亡角度来理解肿瘤的发生机制,就是肿瘤细胞的凋亡机制受阻。因此,通过细胞凋亡角度和机制来设计对肿瘤的治疗方法就是重建肿瘤细胞的凋亡信号转递系统,即抑制肿瘤细胞的生存基因的表达,激活其死亡基因的表达。

4.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病变:

目前知道老年性痴呆是神经细胞凋亡的加速而产生的。若进一步了解细胞凋亡的机制,定有助于找到对各种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病变的治疗方法。

由此可见,细胞凋亡与人类的健康密切相关,研究好细胞凋亡机制能帮助我们找到治疗各种目前还很难找到对付方法的疾病。目前很多的药物的开发都在应用细胞凋亡的机理,试图找到新的治疗方法。

由细胞凋亡想到的——

细胞凋亡的研究前前景还相当广阔。它与医学有着密切关系。这种关系不仅表现在凋亡及其机制的研究,阐明了一大类免疫病的发病机制,而且由此可以导致疾病新疗法的出现,特别是细胞凋亡与肿瘤及爱滋病之间的密切关系倍受人们重视。随着人类对细胞凋亡的了解不断深入,医学上的很多难题必将产生新的突破。这将真正体现生命科学造福人类的本质。

但在细胞凋亡中,还存在着一些相关的蛋白,它们与其他已知的蛋白的关系及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而且如何把细胞凋亡的原理与实际医学上的治疗与药物开发结合起来,还有待更多的实践。这又体现了科学的理论应用到实践所必经的过程,不断的实验与一定的时间。

细胞凋亡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细胞社会管理的科学性。细胞凋亡是细胞的一种主动且理性的自动隐退与消亡方式。这种方式的存在使细胞社会得以更新与有序。正如秋天树叶自动下落,树木在来年得到更新一样,细胞也如此,人类社会也如此。有时后我们要懂得对自己的社会有所牺牲,才能有所奉献,才不至于阻碍了社会的发展,才能使社会有序并得到不断的更新发展。

参考文献

1、《细胞凋亡的分子医学》胡野,凌志强,单小云编著. 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2.7

2、https://www.doczj.com/doc/3b4141022.html,综述:细胞凋亡

3、《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99年第21卷第8期范如英(综述)马力李世荣(审校)

4、《细胞凋亡与癌症治疗》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00年第6期第21卷方成陈钧辉

细胞凋亡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细胞凋亡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一、实验目的 1、掌屋凋亡细胞的形态特征 2、学会用荧光探针对细胞进行双标记来检测正常活细胞、凋亡细胞与坏死 细胞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细胞死亡根据其性质、起源及生物学意义区分为凋亡与坏死两种不同类型。凋亡普遍存在于生命界,在生物个体与生存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就是细胞在一 定生理条件下一系列顺序发生事件的组合,就是细胞遵循一定规律自己结束生命 的自主控制过程。细胞凋亡具有可鉴别的形态学与生物化学特征。 在形态上可见凋亡细胞与周围细胞脱离接触,细胞变园,细胞膜向内皱缩、胞浆浓缩、内质网扩张、细胞核固缩破裂呈团块状或新月状分布、内质网与细胞膜进一步融合将细胞分成多个完整包裹的凋亡小体,凋亡小体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在凋亡过程中细胞内容物并不释放到细胞外,不会影响其它细胞,因而不引起炎症反应。 在生物化学上,多数细胞凋亡的过程中,内源性核酸内切酶活化,活性增加。核DNA 随机地在核小体的连接部位被酶切断,降解为180-200bp或它的整倍数的各种片断。如果对核DNA进行琼脂糖电泳,可显示以180-200bp为基数的DNA ladder(梯状带纹)的特征。 相比之下,坏死就是细胞处于剧烈损伤条件下发生的细胞死亡。细胞在坏死早期 即丧失质膜完整性,各种细胞器膨胀,进而质膜崩解释放出其中的内容物,引起炎症反应,坏死过程中细胞核DNA虽也降解,但由于存在各种长度不等的DNA片断,不能形成梯状带纹,而呈弥散状。 一些温与的损伤刺激及一些抗肿瘤药物可诱导细胞凋亡,通常这些因素在诱导凋亡的同时,也可产生细胞坏死,这取决于损伤的剧烈程度与细胞本身对刺激的敏感 程度。 三尖杉酯碱(HT)就是我国自行研制的一种对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单核白血病等有良好疗效的抗肿瘤药物。研究表明HT在0、02~5μg/ml范围内作用2小时,即可诱导HL-60细胞凋亡,并表现出典型的凋亡特征。本实验用1μg/ml HT在体外诱导培养的HL-60细胞发生凋亡,同时也有少数细胞发生坏死。用 Hoechst33342与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对细胞进行双重染色,可以区别凋亡、坏死及正常细胞。 细胞膜就是一选择性的生物膜,一般的生物染料如PI等不能穿过质膜。当细胞坏死时,质膜不完整,PI就进入细胞内部,它可嵌入到DNA或RNA中,使坏死细胞着

细胞凋亡及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

细胞凋亡及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 论文摘要:细胞凋亡(Apoptosis)是一种生理性死亡Physiogicalcell death,PCD),是细胞对内外信息刺激的 应答反应,[1]它与细胞的生长、分化一样.属于最基本的 细胞学事件或过程.它决定着生物体的基本特征和转归.是胚胎发生和个体发育中清除细胞以维持细胞数目正常的调 节机制。 [2]当组织细胞发生异常调亡时,即可引起疾病的发生。一般来讲.凋亡过多会引起退行性变或早衰,调亡过少.易诱发肿瘤。[3] 因此,细胞凋亡近年来引起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广泛关注。本文仅就细胞调亡的概念及相关因素作一简要的概述。 【Summary】 Apoptosis is a kind of Physiogicalcell death and a reaction of cells to around informations stimulate .[1] It is same as cells’ growth and differentiation which belong to the basic cell subject’s incident or process.it decide living things’essential character- Istics ,and used to clear away cells to keep it rgular number’s regulation mechanism in the procees of embryo occur and individual growth.[2]there will couse ill- Ness when the organization cells come into being particularly apoptosis .Generally speaking ,more cell

细胞凋亡综述

Mitochondrial Roads to Ruin Two related ways in which mitochondria contribute to cell death are pictured. In the first, mitochondrial outer membrane permeabilization (MOMP) occurs when the proapoptotic Bcl-2 fami ly proteins Bax and/or Bak are activated by BH3-only proteins in response to apoptosis-induc ing signals. This results in the release of proteins of the mitochodrial intermembrane space, including cytochrome c, Smac/DIABLO, and Omi/HtrA2. Cytochrome c activates APAF-1, which ol igomerizes to form an apoptosome, that in turn recruits and activates caspase-9. The activat ed caspase-9 cleaves and activates executioner caspases.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s (IA Ps) block caspase-9 function, and this is disinhibited by Smac and Omi. A second pathway to cell death is triggered by conditions that engage the 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in the mitochondrial inner membrane, leading to matrix swelling and rupture of the outer mem brane. This death pathway appears to engage a necrotic form of death. While evidence suggest s that these two mitochondrial pathways are distinct, it is suspected that there is signific ant overlap between them. 综述:细胞凋亡 https://www.doczj.com/doc/3b4141022.html, 2005-8-12 18:29:15 来源:生命经纬 人体内的细胞注定是要死亡的,有些死亡是生理性的,有些死亡则是病理性的,有关细胞死亡过程的研究,近年来已成为生物学、医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到目前为此,人们已经知道细胞的死亡起码有两种方式,即细胞坏死与细胞凋亡。细胞坏死是早已被认识到的一种细胞死亡方式,而细胞凋亡则是近年逐渐被认识的一种细胞死亡方式, 细胞凋亡是细胞的一种基本生物学现象,在多细胞生物去除不需要的或异常的细胞中起着必要的作用。它在生物体的进化、内环境的稳定以及多个系统的发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细胞凋亡不仅是一种特殊的细胞死亡类型,而且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及复杂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凋亡是多基因严格控制的过程。这些基因在种属之间非常保守,如Bcl-2家族、caspase 家族、癌基因如C-myc、抑癌基因P53等,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对多种细胞凋亡的过程有了相当的认识,但是迄今为止凋亡过程确切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而凋亡过程的紊乱可能与许多疾病的发生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如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能够诱发细胞凋亡的因素很多,如射线、药物等。 细胞凋亡的研究历史 1.凋亡概念的形成 1965年澳大利亚科学家发现,结扎鼠门静脉后,电镜观察到肝实质组织中有一些散在的死亡细胞这些的溶酶体并未被破坏,显然不同于细胞坏死。这些细胞体积收缩、染色质凝集从其周围的组织中脱落并被吞噬机体无炎症反应。1972年Kerr等三位科学家首次提出了细胞

细胞凋亡试验常用的方法

细胞凋亡试验常用的方法(MTT法、荧光法、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法与流式细胞仪检测法) (一)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抑制效应的MTT法: 用培养基将肿瘤细胞调整至2 X108个/L,在96孔板中每孔加入100ul细胞悬液于37℃、5% CO2下培养过夜。 次日每孔加入不同浓度的药物100mg/L作为试验组,设加完全培养基不加药物的阴性对照,并用功能明确的药物为阳性对照和0.5%的乙醇溶剂对照,每组均设4-6个复孔(平行孔)、37℃、5% CO2继续培养。 培养至12h、24h、48h、实验终止前4-6h加入10ulMTT(5g/L),培养4-6h后,阴性对照孔中已形成明显的蓝紫色颗粒结晶时加100ul/孔SDS-HCl终止反应,于37℃存放过夜。 用酶标仪在A570波长下测吸光度值,按下式计算抑制率 抑制率(%)=(1-试验组平均吸光度值/阴性对照组平均吸光度值)x 100%。 (二)荧光法: 选用上述最佳浓度作用于肿瘤细胞,培养细胞48h后,收货细胞用PBS洗2-3次后用0.4%多聚甲醛室温下固定30min。 弃去固定液,并用PBS洗2次后,用1%Triton X-100作用4min加入适量的0.5mg/L DAPI 荧光染色60min,用PBS冲洗3次,取10ul滴片,干燥后于荧光显微镜下检测断裂的颗粒和片状荧光。 (三)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法: 1、DNA提取: 用大方瓶培养肿瘤细胞,每瓶10ml,细胞浓度为3 x 108个/ml,每隔药物浓度、作用时间均设2瓶,共分3个时间段,4个药物浓度。共培养26瓶细胞。 分别于细胞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药物,于37℃、5% CO2中分别培养12h、24h、48h,收货细胞,用PBS洗2-3次。 于-20℃将细胞冷却处理10min后将细胞收集至离心管中,加1ml细胞裂解液,再加蛋白酶K,轻轻振摇使悬液混匀,成黏糊状,50℃过夜。 冷却后加入等体积的饱和酚溶液,混合后10000r/min离心10min,吸出上层水相,移至另一离心管中,再加入等体积饱和酚溶液重复抽提一次,直到无蛋白为止。 吸上清加入氯仿/异戊醇(24:1)按上述方法再抽提一次。 吸取水相层加入1/10体积的3mol/L的醋酸钠溶液,混匀。 再加入2.5倍体积冷无水乙醇,混合置-20℃处理30min后,10000r/min离心10min,沉淀部分为提供的DNA,弃去无水乙醇后用70%乙醇漂洗2次,将离心管倒扣在吸水纸上,吸干乙醇。 加入200ulTE缓冲液融解DNA,再加入25ul的RNA酶,置37℃作用30min,置4℃冰箱保存。 2、琼脂糖凝胶电泳: TBE缓冲液配制1.8%琼脂糖凝胶。在微波炉内煮沸至琼脂糖融解,待冷却至60℃时,加入溴化乙锭,使其终浓度为0.5mg/ml,混匀后灌胶。 待凝胶固定后放入含TBE电泳液的电泳槽内,使TBE电泳液盖过凝胶。 取10-15ul提取的各组DNA样品液与上样缓冲液按4:1比例混匀后点样。 60V电泳1h,用紫外透射仪观察梯形条带。

高中生物细胞凋亡的知识点(一)

高中生物细胞凋亡的知识点(一) [背景知识互动] 1.人的自然寿命是多少岁?人的寿命的长短与什么有关? 2.人体每天都有哪些细胞死亡?举例说明。 答案: 1.人的自然寿命是120岁。人的寿命与细胞衰老有直接关系。 2.人体每天死亡的细胞有小肠上皮细胞、皮肤细胞、血红细胞等。知识链接 人体的衰老与细胞的衰老有关。 人体内每天都有大量的细胞死亡。 [典型例题探究] 【例1】什么是细胞凋亡? 解析:高等真核生物的大多数细胞,在丧失生理功能或严重受损时,激活固有的细胞自杀程序而自灭。这一过程称为细胞程序化死亡。细胞凋亡这个词指细胞程序化死亡所表现的生理变化和形态变化,其中包括细胞收缩、膜泡化、染色质浓缩和降解成小片段。 答案:细胞凋亡是指生物体生长发育过程中,由基因控制的,按照一定的程序发生的'细胞死亡,因而细胞凋亡又称为程序性死亡。规律发现 细胞凋亡中的细胞经常降解成为膜包裹的凋亡体,被巨噬细胞或邻近的细胞吞噬或消化,但不产生炎症反应。 【例2】细胞凋亡的大致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解析:.细胞凋亡的过程的三个阶段为: 凋亡的起始:细胞皱缩,细胞连接消失,内质网膨胀,染色体固缩并沿着核膜分布,但细胞膜依然完整。 凋亡小体的形成:核膜破裂,染色体断裂为大小不等的片段,与一些细胞器聚集后被内折的细胞膜包围,在细胞表面形成了许多泡状和芽状的突起,这些突起叫做凋亡小体。 细胞的解体:凋亡小体逐渐与细胞分离,脱落至细胞间质,最终被周围的细胞吞噬并消化。 答案:凋亡的起始凋亡小体的形成细胞的解体注意对细胞凋亡过程的掌握。 1

细胞凋亡蛋白的研究进展

【摘要】细胞凋亡是当前生物学领域中研究的最新课题之一。细胞凋亡是个体发育过程中由一系列蛋白调控的细胞主动死亡过程,在保证多细胞生物健康生存的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对个体的正常发育具有重要作用。它在多细胞生物的组织分化、器官发育、机体稳态的维持中有着重要意义。其中bcl-2家族、caspase 家族、p53蛋白、survivin蛋白都是重要的凋亡调节因子,在细胞凋亡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从而调控细胞凋亡.本文探讨了bcl-2家族、caspase家族、p53蛋白、survivin蛋白对细胞凋亡的调控机制。 【关键词】细胞凋亡、 bcl一2家族、caspase家族、p53 蛋白、survivin 蛋白 引言 细胞凋亡是细胞的一种基本生物学现象,在多细胞生物去除不需要的或异常的细胞中起着必要的作用。它在生物体的进化、内环境的稳定以及多个系统的发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细胞凋亡是多蛋白严格控制的过程,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对多种细胞凋亡的过程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但是迄今为止凋亡过程确切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而凋亡过程的紊乱可能与许多疾病的发生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细胞凋亡是一个主动过程,它涉及一系列蛋白的激活、表达以及调控等的作用。其中caspase家族蛋白、Bcl-2家族蛋白和p53蛋白、survivin等在凋亡的信号转导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一、caspase家族蛋白 1.1 caspase家族蛋白介绍 caspase是半胱氨酸基天冬氨酸一特异性蛋白酶(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即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的缩写。Caspase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Caspase)家族,也称为ICE/CED-3家族,是美丽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死亡基因CED-3的同源物。这类蛋白酶与细胞凋亡形态学特征变化(如细胞膜空泡形成、核膜破裂、染色质聚集和边聚及DNA断裂等)以及一些生化改变关系密切。它们是一组存在于胞浆中的半胱氨酸蛋白酶,其共同特点是特异性断开天冬氨酸残基后的肽键。到目前为止,在小鼠和人类中,已经发现caspase家族至少有14个成员。细胞中合成的caspase以无活性的酶原状态存在,经活化后方能执行其功能。 1.2 Caspase分类 Caspase分为三大类:凋亡启动因子(apoptotic initiators)、凋亡执行因子(apoptotic executioners)和炎症介导因子(inflammatory mediators),构成了级联放大效应。凋亡启动因子在级联反应的上游,包括Caspase-2、Caspase-8、Caspase-9、Caspase-10等,能在其它蛋白辅助下发生自我活化并识别和激活下游的Caspase。如Caspase-8几乎能激活所有凋亡级联反应下游的Caspase而诱发凋亡。凋亡执行因子在级联反应的下游,包括Caspase-3、Caspase-6和Caspase-7等,作用于其特异性底物并导致细胞凋亡。如Caspase-3,是Caspase家族中的最重要的凋亡执行者之一,是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主要效应因子。它的活化是凋亡进入不可逆阶段的标志。炎症介导因子包括

细胞凋亡的信号通路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6(4):514-518VOL.46N0.42015 Journal of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doi:10.3969/j.issn.1000-2324.2015.04.007 细胞凋亡的信号通路 谢昆,李兴权 红河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云南蒙自661199 摘要:细胞凋亡是细胞程序性死亡的一种方式,与自噬和坏死有明显的区别。细胞凋亡的信号途径比较复杂,在凋亡诱导因子的刺激下经历不同的信号途径。本文就细胞凋亡的三条信号通路——线粒体途径、内质网途径和死亡受体途径做一综述,以便为人们进一步了解细胞凋亡发生的机制,从而对癌症及其他一些相关疾病的治疗奠定基础。关键词:细胞凋亡;信号通路;线粒体途径;内质网途径;死亡受体途径 中图法分类号:R329.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324(2015)04-0514-05 The Signal Pathway of Apoptosis XIE Kun,LI Xing-quan Department of Li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Honghe University,Mengzi661199,China Abstract:Apoptosis is a process of programmed cell death which distinguishes from autophagy and necrosis.The signal pathways of apoptosis are complex and different under apoptosis induced factor stimulating.Three kinds of signal pathways of apoptosis including Mitochondrial pathway,Endoplasmic Reticulum pathway and Death Receptor pathway were summarized in this review in order to make people further comprehend the mechanism of apoptosis,so that it should make a basis for us all to treat cancer and other related diseases. Keywords:Apoptosis;signal pathway;Mitochondrial pathway;Endoplasmic Reticulum pathway;Death Receptor pathway 细胞凋亡是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 cell death,PCD)中特有的一种细胞死亡方式,是细胞在一系列内源性基因调控下发生的自然或生理性死亡过程。Kerr等1972年最早提出了凋亡(apoptosis)和坏死(necrosis)的概念[1],随后Paweletz等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2,3]。在形态学上,凋亡表现为核浓缩、细胞质密度增高、染色质凝聚、核膜破裂、核内DNA断裂、细胞集聚成团、形成凋亡小体(Apoptosome)等特征,这些凋亡小体最终被巨噬细胞清除,但不会引起周围细胞的炎症反应,另外,凋亡发生在单个细胞之间[4,5]。坏死,通常是由相邻的多个细胞之间发生细胞肿胀,细胞核溶解,细胞膜破裂,细胞质流入到细胞间质中,并伴发一系列的炎症反应,从而与凋亡表现为本质性区别[6,7]。 目前认为,凋亡发生的途径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线粒体途径,也称为内源性途径,该途径包括两类,第一类需要通过激活Caspase通路促进凋亡,在一序列凋亡诱导因素刺激下,线粒体中的Cyt C(细胞色素C)释放至细胞质中,从而与Apaf-1(Apoptosis protease activating factor1,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结合形成多聚体,形成的多聚体再进一步与凋亡起始分子Caspase-9结合形成凋亡小体,凋亡小体激活Caspase-9,从而激活下游的凋亡执行分子Caspase-3,Caspase-6和Caspase-7等诱导细胞凋亡的级联反应;第二类是不依赖于Caspase途径的,通过线粒体释放AIF(Apoptosis induce factor,凋亡诱导因子)直接诱导凋亡的发生。但是在细胞内,直接检测AIF比较困难,而且AIF的变化不一定能代表凋亡发生的程度,因为引起凋亡发生的途径不一。第二种是死亡受体途径(也称为外源性途径),经由死亡受体(如TNF,Fas等)与FADD的结合而激活Caspase-8和caspase-10,进一步激活凋亡执行者caspase-3,6,7,从而促进凋亡的发生;第三条途径是内质网途径,内质网应激(蛋白质错误折叠或未折叠、内质网胁迫)会导致细胞内钙超载或钙离子稳态失衡一方面激活caspase-12,caspase-12进一步激活caspase-9而促进凋亡的发生,另一方面诱导Bcl-2(B细胞淋巴瘤蛋白)家族中促凋亡蛋白Bax和Bak的激活诱导凋亡[8]。 1凋亡的线粒体途径 在哺乳动物中,由于凋亡的激活需要线粒体中细胞色素C(CytC)的释放,因此CytC由线粒体膜间隙释放到细胞质中的多少可以作为判断凋亡发生强弱的指标之一。有研究认为,CytC的释放是通过Bcl-2家族调控线粒体膜透化(Mitochondrial outer membrane permeabilization,MOMP),科学 收稿日期:2013-03-07修回日期:2014-09-11 基金项目:云南省科技厅应用基础研究面上项目(2010ZC151) 作者简介:谢昆(1975-),男,云南富民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动物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E-mail:xk_biology2@https://www.doczj.com/doc/3b4141022.html, 数字优先出版:2015-06-03https://www.doczj.com/doc/3b4141022.html,

细胞凋亡检测,细胞凋亡实验步骤,检测方法

细胞凋亡检测,细胞凋亡实验步骤,检测方法 一、定性和定量研究 只定性的研究方法:常规琼脂糖凝胶电泳、脉冲场倒转琼脂糖凝胶电泳、形态学观察(普通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荧光显微镜) 进行定量或半定量的研究方法:各种流式细胞仪方法、原位末端标记法、ELISA 定量琼脂糖凝胶电泳。 二、区分凋亡和坏死 可将二者区分开的方法:琼脂糖凝胶电泳,形态学观察(透射电镜是是区分凋亡和坏死最可靠的方法),Hoechst33342/PI双染色法流式细胞仪检测,AnnexinV/PI双染色法流式细胞仪检测等。 不能将二者区分开的方法:原位末端标记法、PI单染色法流式细胞仪检测等。 三、样品来源不同选择 组织:主要用形态学方法(HE染色,透射电镜、石蜡包埋组织切片进行原位末端标记,ELISA或将组织碾碎消化做琼脂糖凝胶电泳)。 四、细胞凋亡检测 1、早期检测: 1) PS(磷脂酰丝氨酸)在细胞外膜上的检测 2)细胞内氧化还原状态改变的检测 3)细胞色素C的定位检测 4) 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的检测 2、晚期检测: 细胞凋亡晚期中,核酸内切酶在核小体之间剪切核DNA,产生大量长度在 180-200 bp 的DNA片段。 对于晚期检测通常有以下方法: 1) TUNEL(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 2) LM-PCR Ladder (连接介导的PCR检测) 3) T elemerase Detection (端粒酶检测) 3、生化检测: 1)典型的生化特征:DNA 片段化 2)检测方法主要有:琼脂糖凝胶电泳、原位末端标记(TUNEL)等 3)TUNEL(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 4)通过DNA末端转移酶将带标记的dNTP (多为dUTP)间接或直接接到DNA 片段的3’-OH端,再通过酶联显色或荧光检测定量分析结果。可做细胞悬液、福尔马林固定或石蜡处理的组织、细胞培养物等多种样本的检测。 4、LM-PCR Ladder (连接介导的PCR检测) 当凋亡细胞比例较小以及检测样品量很少(如活体组织切片)时,直接琼脂糖电泳可能观察不到核DNA的变化。通过LM-PCR,连上特异性接头,专一性地扩增梯度片段,从而灵敏地检测凋亡时产生梯度片段。此外,LM-PCR 检测是半定量的,因此相同凋亡程度的不同样品可进行比较。如果细胞量很少,还可在分离提纯DNA后,用32P-ATP和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TdT)使DNA标记,

细胞凋亡信号转导途径及调控的研究进展

细胞凋亡信号转导途径及其调控的研究 进展 学科:基础兽医学 专业:药理毒理学 姓名:ma cai hui 学号:13203023

细胞凋亡信号转导途径及其调控的研究进展 摘要目的:为了研究抗肿瘤药物促使细胞凋亡的作用机理,探讨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途径以及相关基因对其的调控。方法:查阅近年的国内外相关文献,归纳整理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途径和相关的调控基因。结果:介绍了细胞凋亡存在三条主要通路:线粒体通路、内质网通路和死亡受体通路,各通路间互相联系,共同调节细胞凋亡。以及调控凋亡的主要基因,Bcl-2、p53、c-myc、P16、Rb。结论:研究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理应从以上三条凋亡途径和相关调控基因出发。 关键词细胞凋亡;信号转导途径;基因调控;caspase Progress study on signal transmission pathways and regulation of cell apoptosis Wang Saiqi Schoo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1 Key words : cell apoptosis; signal transmission pathways; gene regulation; caspase Abstract Aim : To check the mechanism of apoptosis induced by anticarcinogen and research the cell apoptosis signal transmission pathways and related genes on its regulation. Methods: Signal transmission pathways and related genes were concluded by referring to related papers at home and abroad in recent years. Results: Three main signal transmission pathways, death receptor-mediated pathways, mitochondrial pathway, endoplasmic reticulum pathway and several main regulator genes,Bcl-2,p53, c-myc,P16,Rb were introduced. Conclusions: Research on the mechanism of anticarcinogen should start from the said signal transmission pathways and genes. 1 细胞凋亡概述 细胞凋亡,又名细胞程序性死亡,是诱导性的细胞自杀过程,它使生物体可以有序地清除受损伤或无用的细胞。自从1927年John Kerr第一次提出凋亡这一概念后,人们发现它在多细胞生物的基本生命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对于

中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研究进展

中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研究进展 (作者: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 ) 【关键词】中药肿瘤细胞凋亡 细胞凋亡(apoptosis)又称为程序性死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我消亡过程。其特征是质膜保持完整性,而核染色质固缩,内源性内切酶激活,将染色质DNA降解成寡聚小体,电泳带谱表现为特征性梯状带,无整个组织的破坏和炎性反应。1992年英国科学家Hickman 等首次提出可以将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作为以后肿瘤治疗研究的主要目标和手段,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治疗逐渐成为国际肿瘤研究的一个热点。近年研究表明,许多中药的有效成分或其提取液具有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中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阻滞肿瘤细胞增殖周期 一般而言,每一代肿瘤细胞的增殖周期都需要依次经历G1期、S期、G2期、M期四个阶段。许多中药的有效成份能够作用于细胞周期的某一环节,从而使细胞增殖周期受阻,诱导其发生凋亡。用藤梨根氯仿提取液处理人肺腺癌A549细胞,可以对细胞周期产生影响,

表现为G0/G1期细胞增多,S期和G2/M期细胞减少,出现G0/G1 期阻滞,并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伴PI染色检测的细胞凋亡率 增加,提示藤梨根氯仿提取液可抑制A549细胞的有丝分裂,诱导肿瘤细胞凋亡[1]。Li等[2]报道黄连提取物及其主要成分小檗碱都可以在不影响CyclinB1 mRNA表达情况下,抑制CyclinB1蛋白活性,但不抑制Cyclin A ~ Cyclin E蛋白活性,使cdc2激酶活性降低,细胞进入有丝分裂受阻滞,被阻滞在G2期。某些药物可以阻滞肿瘤细胞由S期进入G2/M期而诱发其凋亡。左云飞等[3]研究发现,榄香烯对肝癌腹水瘤细胞系Hca2F25/CL216A3的G0/G1期细胞无明显作用,主要作用在S期,阻止细胞由S期进入G2/M期,从而抑制肿瘤生长。并观察到在G0/G1期前出现一个凋亡特异的AP峰。黄志煜等[4]报道小檗胺可抑制人白血病Jurkat细胞的增殖,使细胞阻滞在S期,G0/G1期细胞比例也有减少,同时并也观察到肿瘤细胞凋亡明显增加。 较多的中药通过阻滞肿瘤细胞于G2/M期而发挥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马东礼等[5]在研究榄香烯对HeLa细胞的作用时发现,HeLa 细胞增殖受到明显的抑制,细胞的分裂能力降低,绝大多数细胞阻滞在 G2/M期。张曼颖等⑹研究发现,刺五加叶皂苷能诱导肺癌细胞SpcjA1凋亡,细胞周期分析发现,G0/G1和S期细胞比例明显降低,G2/M期细胞明显升高,提示刺五加叶皂苷作用也是使SPC A1细胞阻滞于 G2/M期。毛兰素是从鼓槌石斛中分离得到的,也可以阻滞人 早幼粒细胞白血病HL〕60细胞于G2/M期,并伴Bcl[2表达下调,Bax 表达上调,诱导肿瘤细胞凋亡[7]。

细胞凋亡实验技术总结

细胞凋亡实验技术总结 一形态学检测 1、光学显微镜和倒置显微镜观察法 未染色细胞:凋亡细胞体积变小、变形,膜完整但出现发泡现象,晚期出现凋亡小体。贴壁细胞出现皱缩,变圆,脱落。染色细胞:姬姆萨染色,瑞氏染色等。凋亡细胞染色质浓缩,边缘化,核膜裂解,染色质分割成块状,形成凋亡小体。 2、荧光显微镜检测法-荧光染料 例如,碘化丙啶(PI)是一种核酸染料,它不能透过完整的细胞膜,但在凋亡中晚期的细胞和死细胞,PI 能够透过细胞膜而使细胞核红染。选用536nm 激发光,细胞核呈红色荧光。 3、电子显微镜 收集细胞,2.5%戊二醛4°C 固定24h,1%四氧化锇后固定,丙酮梯度脱水,经包埋剂浸透后环氧树脂包埋,超薄切片,醋酸铀和枸橼酸铅双重染色,透射电镜观察。凋亡Ⅰ期的细胞核内染色质高度盘绕,出现许多称为气穴现象的空泡结构。Ⅱa 期细胞核的染色质高度凝聚、边缘化;细胞凋亡的晚期,细胞核裂解为碎块,产生凋亡小体。 4、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技术 FITC-AnnexinV+PI双染,观察凋亡过程中细胞膜PS表面的变化,并区分正常细胞(An-PI-),早期凋亡细胞(An+PI-),晚期凋亡细胞及坏死细胞(An+PI+),细胞收集过程中出现的损伤细胞(An-PI+)。 二、细胞凋亡的生化及分子生物学检测 1、DNA 断裂检测法 如使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细胞凋亡时,核染色质凝聚,染色质DNA 在核小体单位之间的连接处断裂。凋亡早期可形成50~300kbp 的DNA 大片段,晚期核酸内切酶在核小体之间剪切核DNA,产生大量长度在180~200bp 整数倍的寡核苷酸片段。 2、膜联蛋白V 法 磷脂酰丝氨酸(PS)位于正常细胞膜的内侧,但在细胞凋亡的早期,PS 可从细胞膜的内侧翻转到细胞膜表面。Annexin-Ⅴ(膜联蛋白-V)是一种分子量为35-36KD 的Ca2+ 依赖性磷脂结合蛋白,与PS高亲和力。将Annexin-Ⅴ进行荧光素或生物素标记,以标记了的Annexin-Ⅴ作为探针,利用流式细胞仪、荧光显微镜以及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检测细胞凋亡的发生。 3、细胞凋亡的酶Caspase检测 检测Caspase活力可用免疫杂交技术分析酶原的加工和底物水解的产物,或用人工底物检测酶活力,也可对活化的Caspase做亲和标记。例如分析底物的水解产物,PARP(多聚ADP-核糖聚合酶)第一个被认识的caspase-3底物,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6000,水解后形成相对分子质量为85000 及相对分子质量为25000 的两个片段,用抗相对分子质量为85000 片段的抗体检测细胞是否发生凋亡。 4、线粒体膜势能变化的检测 线粒体跨膜电位的存在,使一些亲脂性阳离子荧光染料可结合到线粒体基质,其荧光的增强或减弱反映了线粒体内膜电负性的增高或降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荧光强度或荧光显微镜观察,拍照正常细胞中, Rh123 能够依赖线粒体跨膜电位进入线粒体基质,荧光强度减弱或消失。而凋亡时,线粒体膜完整性破坏,线粒体膜通透性转运孔开放,引起线粒体跨膜电位的崩溃, Rh123 重新释放出线粒体, 从而发出强黄绿色荧光。

细胞凋亡主要发生机制及相关作用研究

细胞凋亡主要发生机制及相关作用研究 摘要 细胞凋亡是一种有序的或程序性的细胞死亡方式,是细胞接受某些特定信号刺激后在基因调控下所发生的一系列细胞主动死亡过程,通常来说是一种正常生理应答反应。目前认为细胞凋亡信号传导通路主要包括三种:内源性途径、外源性途径以及内质网途径。细胞凋亡的研究已成为当前生命科学研究热点之一。研究细胞凋亡的信号传导通路及其调控对进一步认识和治疗凋亡相关疾病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细胞凋亡信号传导通路疾病治疗

ABSTRACT Apoptosis is an orderly or programmed cell death way, is a series of cells active death process under gene regulation that after cell accepted certain specific signal stimulation, it is a normal physiological response. At presently, the cell apoptosis signaling pathways mainly includes three types: intrinsic pathway, extrinsic pathway, and the way of endoplasmic reticulum. The research of apoptosis has become the life science research hotspot. Researching cell apoptosis signaling pathways and regulation can get further understanding and also have the important meaning to treatment of apoptosis related diseases. Key words: A poptosis Signal conduct pathway Treatment of diseases

(完整word版)细胞凋亡过程

细胞凋亡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接受凋亡信号→凋亡调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蛋白水解酶的活化(Caspase)→进入连续反应过程细胞凋亡的启动是细胞在感受到相应的信号刺激后胞内一系列控制开关的开启或关闭,不同的外界因素启动凋亡的方式不同,所引起的信号转导也不相同,客观上说对细胞凋亡过程中信号传递系统的认识还是不全面的,比较清楚的通路主要有:1)细胞凋亡的膜受体通路:各种外界因素是细胞凋亡的启动剂,它们可以通过不同的信号传递系统传递凋亡信号,引起细胞凋亡,我们以Fas -FasL为例:Fas是一种跨膜蛋白,属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它与FasL结合可以启动凋亡信号的转导引起细胞凋亡。它的活化包括一系列步骤:首先配体诱导受体三聚体化,然后在细胞膜上形成凋亡诱导复合物,这个复合物中包括带有死亡结构域的Fas相关蛋白FADD。Fas又称CD95,是由325个氨基酸组成的受体分子,Fas一旦和配体FasL结合,可通过Fas分子启动致死性信号转导,最终引起细胞一系列特征性变化,使细胞死亡。Fas作为一种普遍表达的受体分子,可出现于多种细胞表面,但FasL的表达却有其特点,通常只出现于活化的T细胞和NK细胞,因而已被活化的杀伤性免疫细胞,往往能够最有效地以凋亡途径置靶细胞于死地。Fas分子胞内段带有特殊的死亡结构域(DD,death domain)。三聚化的Fas和FasL结合后,使三个Fas分子的死亡结构域相聚成簇,吸引了胞浆中另一种带有相同死亡结构域的蛋白FADD。FADD是死亡信号转录中的一个连接蛋白,它由两部分组成:C端(DD结构域)和N端(DED)部分。DD结构域负责和Fas分子胞内段上的DD结构域结合,该蛋白再以DED连接另一个带有DED的后续成分,由此引起N段DED随即与无活性的半胱氨酸蛋白酶8(caspase8)酶原发生同嗜性交联,聚合多个caspase8的分子,caspase8分子遂由单链酶原转成有活性的双链蛋白,进而引起随后的级联反应,即Caspases,后者作为酶原而被激活,引起下面的级联反应。细胞发生凋亡。因而TNF诱导的细胞凋亡途径与此类似2)细胞色素C释放和Caspases激活的生物化学途径线粒体是细胞生命活动控制中心,它不仅是细胞呼吸链和氧化磷酸化的中心,而且是细胞凋亡调控中心。实验表明了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释放是细胞凋亡的关键步骤。释放到细胞浆的细胞色素C在dATP存在的条件下能与凋亡相关因子1(Apaf-1)结合,使其形成多聚体,并促使caspase-9与其结合形成凋亡小体,caspase-9被激活,被激活的caspase-9能激活其它的caspase如caspase-3等,从而诱导细胞凋亡。此外,线粒体还释放凋亡诱导因子,如AIF,参与激活caspase。可见,细胞凋亡小体的相关组份存在于正常细胞的不同部位。促凋亡因子能诱导细胞色素C 释放和凋亡小体的形成。很显然,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释放的调节是细胞凋亡分子机理研究的关键问题。多数凋亡刺激因子通过线粒体激活细胞凋亡途经。有人认为受体介导的凋亡途经也有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的释放。如对Fas应答的细胞中,一类细胞(type1)中含有足够的胱解酶8 (caspase8)可被死亡受体活化从而导致细胞凋亡。在这类细胞中高表达Bcl-2并不能抑制Fas诱导的细胞凋亡。在另一类细胞(type2)如肝细胞中,Fas受体介导的胱解酶8活化不能达到很高的水平。因此这类细胞中的凋亡信号需要借助凋亡的线粒体途经来放大,而Bid -- 一种仅含有BH3结构域的Bcl-2家族蛋白是将凋亡信号从胱解酶8向线粒体传递的信使。尽管凋亡过程的详细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是已经确定Caspase即半胱天冬蛋白酶在凋亡过程中是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细胞凋亡的过程实际上是Caspase不可逆有限水解底物的级联放大反应过程,到目前为止,至少已有14种Caspase被发现,Caspase分子间的同源性很高,结构相似,都是半胱氨酸家族蛋白酶,根据功能可把Caspase基本分为二类:一类参与细胞的加工,如Pro-IL-1β和Pro-IL-1δ,形成有活性的IL-1β和IL-1δ;第二类参与细胞凋亡,包括caspase2,3,6,7,8,9.10。Caspase家族一般具有以下特征:1)C端同源区存在半胱氨酸激活位点,此激活位点结构域为QACR/QG。2)通常以酶原的形式存在,相对分子质量29000-49000(29-49KD),在受到激活后其内部保守的天冬氨酸残基经水解形成大(P20)小(P10)两个亚单位,并进而形成两两组成的有活性的四聚体,其中,每个P20/P10异二聚体可来源于同一前体分子也可来源于两个不同的前体分子。3)末端具有一个小的或大的原结构域。参与诱导凋亡的Caspase分成两大类:启动酶(inititaor)和效应酶(effector)它们分别在死亡信号转导的上游和下游发挥作用。

关于细胞凋亡与疾病

细胞凋亡与疾病 细胞凋亡指机体细胞在发育过程中或在某些因素作用下,通过细胞内基因及其产物的调控而发生的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细胞凋亡对胚胎发育及形态发生组织内正常细胞群的稳定、机体的防御和免疫反应、疾病或中毒时引起的细胞损伤、老化、肿瘤的发生进展起着重要作用[1]。自1972年Kerr提出细胞凋亡这一概念后,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成为肿瘤病因学、病理学研究热点,近几年的研究在凋亡信号转导途径、细胞凋亡的生化反应机制及细胞凋亡的调控基因,细胞凋亡与疾病的关系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2]。文章就细胞凋亡与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1、概述 早在1972年,Kerr等已发现从细胞形态、超微结构和生化变化等方面来分析,细胞有两种死亡形式:一种是早被熟知的细胞坏死(Necrosis),另一种是细胞凋亡(Apoptosis)[3]。 1.1概念 凋亡(apoptosis)一般是指机体细胞在发育过程中或在某些因素作用下,通过细胞内基因及其产物的调控而发生的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一般表现为单个细胞的死亡,且不伴有炎症反应。细胞凋亡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PCD),指的是细胞将自身裂解为许多膜小泡的一种精

确调节的细胞死亡过程,是有机体为保持自身组织稳定、调控自身细胞的增殖和死亡之间的平衡、由基因控制的细胞主动性死亡,一种正常的生理过程[4]。细胞凋亡参与调节机体细胞生长与更新间的平衡稳定,在机体发育过程中和成年机体新陈代谢中都起着重要作用。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细胞凋亡还与多种疾病(如发育畸形、神经退化症、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艾滋病等)的发生发展有关,从而使细胞凋亡研究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5]。 2、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和生化特征 2.1 形态学特征 细胞凋亡时伴随着细胞膜表面、细胞质和核的一系列形态学改变,首先出现细胞体缩小、胞核固缩、胞浆密度增高,继而胞膜内陷将细胞自行分割为多个有膜包绕的凋亡小体(apoptotis bodies)。凋亡小体几乎立即被邻近的吞噬细胞所吞噬。吞噬细胞内的凋亡小体能停留数小时,可借助组织切片染色用光学显微镜观察[6]。在凋亡发生的全过程中,细胞膜一直保持完整。胞内容物不释放出来,所以不引起周围的炎症反应。同一组织中,不同细胞发生凋亡的过程并不同步[7]。 2.2生化特征 细胞凋亡时,早期Ca2+内流引起胞质中Ca2+浓度持续升高,激活了Ca2+依赖性核酸内切酶,于180碱基对处将DNA 切断,胞质内蛋白质发生交联,产生单个核小体和穴聚核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