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 年浙江大学医学综合(西医)考研大纲

2017 年浙江大学医学综合(西医)考研大纲

2017 年浙江大学医学综合(西医)考研大纲
2017 年浙江大学医学综合(西医)考研大纲

2017 年医学综合(西医)考研大纲

Ⅰ.考试性质

医学综合(西医)考试是为浙江大学招收医学专业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学术型硕士学位所需要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有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医学及相关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为学校选拔优秀学子提供一定依据。

Ⅱ.考查目标

医学综合(西医)考试范围为基础医学中的生理学、生物化学和病理学,临床医学中的内科学和外科学。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医学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 分,考试时间为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基础医学约65% (其中生理学约25% 生物化学约25% 病理学约15%)

临床医学约35%(其中内科学约20% 外科学约15%)

四、试卷题型结构

A 型题第1~90 小题,每小题1.5 分,共135 分第91~12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60 分

B 型题第121~150 小题,每小题1.5 分,共45 分

X 型题第151~18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60 分

Ⅳ.考查内容

一、生理学

(一)绪论

1. 体液、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2. 生理功能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3. 体内反馈控制系统。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

1. 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单纯扩散、经载体和经通道易化扩散、原发性和继发性主动转运、出胞和入胞。

2. 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由G 蛋白耦联受体、离子通道型受体和酶联型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3. 神经和骨骼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及其简要的产生机制。

4. 刺激和阈刺激,可兴奋细胞(或组织),组织的兴奋,兴奋性及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电紧张电位和局部电位。

5. 动作电位(或兴奋)的产生和它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

6. 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

7. 横纹肌的收缩机制、兴奋-收缩耦联和影响收缩效能的因素。

(三)血液

1. 血液的组成、血量和理化特性。

2. 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生理特性和功能。

3. 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4. 生理性止血,血液凝固与体内抗凝系统、纤维蛋白的溶解。

5. ABO和Rh血型系统及其临床意义。输血原则。

(四)血液循环

1. 心肌细胞(主要是心室肌和窦房结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简要的形成机制。

2. 心肌的生理特性: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

3. 心脏的泵血功能:心动周期,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心音,心脏泵血功能的评定,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4. 动脉血压的正常值,动脉血压的形成和影响因素。

5. 静脉血压、中心静脉压及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

6. 微循环、组织液和淋巴液的生成与回流。

7. 心交感神经、心迷走神经和交感缩血管神经及其功能。

8. 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心肺感受器反射和化学感受性反射。

9. 心血管活动的体液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血管升压素。

10. 局部血流调节(自身调节)。

11. 动脉血压的短期调节和长期调节。

12. 冠脉循环、肺循环和脑循环的特点和调节。

(五)呼吸

1. 肺通气的动力和阻力,胸膜腔内压,肺表面活性物质。

2. 肺容积和肺容量,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

3. 肺换气的基本原理、过程和影响因素。气体扩散速率,通气/血流比值及其意义。

4. 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存在形式和运输,氧解离曲线及其影响因素。

5. 外周和中枢化学感受器。二氧化碳、H +和低氧对呼吸的调节。肺牵张反射。

(六)消化和吸收

1. 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和电生理特性。消化道的神经支配和胃肠激素。

2. 唾液的成分、作用和分泌调节。蠕动和食管下括约肌的概念。

3. 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胃液分泌的调节,胃的容受性舒张和蠕动。胃的排空及其调节。

4. 胰液和胆汁的成分、作用及其分泌和排出的调节。小肠运动的形式。

5. 大肠液的分泌和大肠内细菌的活动。排便反射,纤维素对肠功能的影响。

6. 主要营养物质(糖类、蛋白质、脂类、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在小肠内的吸收部位及机制。

(七)能量代谢和体温

1. 食物的热价、氧热价和呼吸商。能量代谢的测定原理和临床的简化测定法。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基础代谢和基础代谢率及其意义。

2. 体温及其正常变动。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体温调节。

(八)尿的生成和排出

1. 肾的功能解剖特点,肾血流量及其调节。

2.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及其影响因素。

3. 各段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C1-、水、HCO3 -、葡萄糖和氨基酸的重吸收,以及对H +、NH3/NH4 +、K +的分泌。肾糖阈的概念和意义。

4. 尿液的浓缩与稀释机制。

5. 渗透性利尿和球-管平衡。肾交感神经、血管升压素、肾素-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系统和心房钠尿肽对尿生成的调节。

6. 肾清除率的概念及其测定的意义。

7. 排尿反射。

(九)感觉器官

1. 感受器的定义和分类,感受器和传入通路的一般生理特征。

2. 眼的视觉功能:眼内光的折射与简化眼,眼的调节。视网膜的两种感光换能系统及其依据,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及视杆细胞的感光换能作用,视锥细胞和色觉的关系。视力(或视敏度),明、暗适应和视野。

3. 耳的听觉功能:人耳的听阈和听域,外耳和中耳的传音作用,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耳蜗的感音换能作用,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

4. 前庭器官的适宜刺激和平衡感觉功能。前庭反应。

(十)神经系统

1. 神经元的一般结构和功能,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神经纤维的轴浆运输,神经的营养性作用。

2. 神经胶质细胞的种类、特征和功能。

3. 经典突触传递的过程和影响因素,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产生。

4. 非定向突触传递(或非突触性化学传递)和电突触传递。

5. 神经递质,神经调质的概念和调制作用,递质共存及其意义。受体的概念、分类和调节,突触前受体。周围神经系统中的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及其相应的受体。

6. 反射的分类和中枢控制,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中枢抑制和中枢易化。

7. 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感觉的特异和非特异投射系统及其在感觉形成中的作用。大脑皮质的感觉(躯体感觉和特殊感觉)代表区。体表痛、内脏痛和牵涉痛。

8. 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躯体运动的调节:运动传出通路的最后公路和运动单位,牵张反射(腱反射和肌紧张)及其机制,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随意运动的产生和协调。大脑皮质运动区,运动传出通路及其损伤后的表现。基底神经节和小脑的运动调节功能。

9. 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和功能特征。脊髓、低位脑干和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10. 本能行为和情绪的神经调节。

11. 觉醒和睡眠。

12. 大脑皮质功能的一侧优势和优势半球的语言功能。

(十一)内分泌

1. 激素的概念和作用方式,激素的化学本质与分类,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激素的作用机制,激素分泌的调节。

2. 下丘脑与腺垂体的功能联系,下丘脑调节肽和腺垂体激素,生长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

3. 下丘脑与神经垂体的功能联系和神经垂体激素。

4. 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代谢,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

5. 调节钙和磷代谢的激素: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和1,25-二羟维生素D3 的生理作用及它们的分泌或生成调节。

6.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和髓质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

7.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

(十二)生殖

1. 睾丸的生精作用和内分泌功能,睾酮的生理作用,睾丸功能的调节。

2. 卵巢的生卵作用和内分泌功能,卵巢周期和子宫周期(或月经周期),雌激素及孕激素的生理作用,卵巢功能的调节,月经周期中下丘脑-腺垂体-卵巢- 子宫内膜变化间的关系。胎盘的内分泌功能。

3. 妊娠与分娩。

二、生物化学

(一)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1. 组成人体蛋白质的20 种氨基酸的结构和分类。

2. 氨基酸的理化性质。

3. 肽键和肽。

4.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5.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模体和结构域。

6.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7. 蛋白质的理化性质,蛋白质的变性与复性。

8. 蛋白质分离、纯化方法的一般原理。

9. 核酸的化学组成,主要碱基(嘌呤、嘧啶)的化学结构。

10. 核酸的一级结构,核苷酸。

11. 核酸的空间结构与功能,DNA 的双螺旋结构,RNA 与其它非编码RNA 的分类与功能。

12. 核酸的理化性质,变性、复性与杂交。

13. 酶的基本概念,全酶,辅助因子(参与组成的维生素),酶的活性中心。

14. 酶的工作原理,酶促反应动力学,酶抑制的类型和特点。

15. 酶的调节,活性和含量的主要调节方式。

16. 酶在医学上的应用。

(二)物质代谢及其调节

1. 糖酵解过程、意义及调节。

2. 糖有氧氧化过程、意义及调节,能量的产生。糖有氧化与无氧酵解的关系。

3. 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

4. 糖原合成和分解过程及其调节。

5. 糖异生概念、过程、调节和意义,乳酸循环。

6. 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维持血糖恒定的机制及其临床意义。

7. 脂肪酸分解代谢过程及能量的生成。

8. 酮体的生成、利用和意义。

9. 脂肪酸的合成过程,不饱和脂肪酸的生成。

10. 必需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理功能。

11. 磷脂的合成和分解。

12. 胆固醇的合成途径及调节,胆固醇的主要去路。

13. 血浆脂蛋白的分类与组成。

14. 血浆脂蛋白的功能与代谢,高脂血症的类型和特点。

15. 生物氧化的概念和特点。

16. 呼吸链的组成和分类,氧化磷酸化及其影响因素,底物水平磷酸化,能量的贮存和利用。

17. 胞浆中NADH 的氧化。

18. 抗氧化酶体系和微粒体单加氧酶类。

19. 蛋白质的生理功能和营养价值,氮平衡与必需氨基酸。

20. 氨基酸的一般代谢,体内蛋白质的降解与氨基酸代谢库。

21. 氨基酸的转氨基、氧化脱氨基及联合脱氨基作用。

22. 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

23. 体内氨的来源和转运。

24. 氨的代谢去路, 尿素的生成(鸟氨酸循环)与调节,高血氨与氨中毒。

25. 一碳单位的定义、来源、载体和意义。

26. 含硫氨基酸和芳香族氨基酸的代谢和临床意义。

27. 嘌呤和嘧啶核苷酸的合成与分解,合成原料、主要合成过程和分解产物,脱氧核苷酸的生成。抗代谢物的作用与临床意义。

28. 生物转化,肝的生物转化类型与影响因素。

29. 胆汁酸的合成、分类、代谢及胆汁酸的肠肝循环。

30. 血红素的生物合成与调节。

31. 胆色素的代谢,黄疸产生的机理与临床意义。

32. 物质代谢的特点和相互联系,肝与其它组织器官的代谢特点和联系。

33. 物质代谢的调节, 细胞、激素及整体水平的调节。

(三)遗传信息的传递

1. DNA 复制的基本特征及参与的主要酶类。

2. DNA 半保留复制的概念和生物学意义。

3. 原核和真核生物DNA 复制的基本过程,起始、延长和终止。

4. 逆转录的概念,逆转录酶、逆转录过程和生物学意义。

5. DNA 损伤与修复的类型及其意义。

6. RNA 的生物合成,转录的模板、RNA 聚合酶及基本过程。

7. 真核生物RNA 合成后的加工,前体mRNA 的加工。

8. RNA 的自身剪接,核酶的概念和意义。

9. 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遗传密码及其特点。

10. 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核糖体循环,翻译后加工和分选。

11. 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干扰与抑制。

12. 基因表达及其调控的概念、特点及原理。

13. 原核基因表达的调控,操纵子。

14. 真核基因表达的调控,顺式作用元件与反式作用因子(转录因子)。

(四)生化专题

1. 细胞信息转导的概念,信号分子、受体、G 蛋白与第二信使。

2. 膜受体和胞内受体介导的信息转导途径,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的关系。

3. 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原理和应用,分子杂交/印迹、PCR、基因文库、生物芯片和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技术。

4. 重组DNA 技术的概念、工具酶与常用载体。

5. 重组DNA 技术的基本流程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

6. 基因结构与功能分析技术,DNA 序列分析,基因功能获得和失活技术。

7. 癌基因、抑癌基因和生长因子的概念,癌基因活化的机制。

8.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产物、功能及其与肿瘤的关系。

9. 基因诊断的基本概念、技术及应用。

10. 基因治疗的基本概念、策略、基本程序与临床应用。

11. 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的概念及其与医学的关系。

三、病理学

(一)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1. 细胞适应(肥大、增生、萎缩、化生)的概念及分类。

2. 细胞和组织损伤的原因及机制。

3. 变性的概念、常见类型、形态特点及意义。

4. 坏死的概念、类型、病理变化及结局。

5. 凋亡的概念、病理变化、发病机制及在疾病中的作用。

6. 细胞损伤和死亡的原因、发病机制。

(二)损伤的修复

1. 再生的概念和类型,干细胞的概念及其在再生中的作用,各种组织的再生能力及再生过程。

2. 肉芽组织的结构、功能和结局。

3. 伤口愈合以及骨折愈合的过程、类型及影响因素。

(三)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1. 充血的概念、分类、病理变化及对机体的影响。

2. 出血的概念、分类、病理变化及对机体的影响。

3. 血栓形成的概念和条件,血栓的类型、形态特点、结局及对机体的影响。

4. 栓塞的概念、栓子的类型和运行途径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5. 梗死的概念、病因、类型、病理特点、结局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6. 水肿的概念、原因和类型。

(四)炎症

1. 炎症的概念、病因、基本病理变化,炎症的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

2. 炎性介质的来源及其作用,炎细胞的种类和功能。

3. 炎症的局部表现、全身反应和炎症的结局。

4. 急性炎症的病理学类型、病理特点和结局。

5. 慢性炎症的病理学类型及其病理特点。

(五)肿瘤

1. 肿瘤的概念、肉眼形态、组织结构、异型性及生长方式。肿瘤生长的生物学特征,转移的概念,途径,对机体的影响,侵袭和转移的机制。

2. 肿瘤的命名和分类,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区别,癌和肉瘤的区别。

3. 常见的癌前病变,异型增生、原位癌、上皮内瘤变、交界性肿瘤的概念。

4. 肿瘤的病因学、肿瘤分子发病机制、肿瘤分级、肿瘤分期。

(六)免疫病理

1. 变态反应的概念、类型、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及结局。

2.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概念、类型。

3. 移植排斥反应的概念、发病机制、分型和病理改变。

4. 宿主抗移植物的概念,肝、肾移植排斥的病理变化。

5. 移植物抗宿主的概念。

6.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概念、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

7. 免疫缺陷病的概念、分类及其主要特点。

(七)心血管系统疾病

1. 风湿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基本病理改变及各器官的病理变化。

2.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分类及其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合并症和结局。

3. 心瓣膜病的类型、病理变化、血流动力学改变和临床病理联系。

4. 高血压病的概念、发病机制,良性高血压的分期及其病理变化,恶性高血压的病理特点。

5. 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基本病理变化,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的各脏器的病理改变和后果。

6. 心肌病的概念,扩张性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及限制性心肌病的病理学特点。

7. 心肌炎的概念、病理学类型及其病理特点。

8. 先天性心脏病的种类和病理特征。

(八)呼吸系统疾病

1. 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

2. 肺气肿的概念、分类、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3. 支气管哮喘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4. 支气管扩张症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其临床病理联系。

5.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其临床病理联系。

6. 各种细菌性肺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特点。

7. 支原体肺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并发症。

8. 病毒性肺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特点。

9. 肺硅沉着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各期病变特点及其并发症。

10. 鼻咽癌的病因、组织学类型、扩散途径及其临床病理联系。

11. 肺癌的病因、常见肉眼类型、组织学类型、病理特点、转移途径及其临床病理联系。

12.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

(九)消化系统疾病

1. 食管炎、食管狭窄和扩张的病理特点。

2. 慢性胃炎的类型及其病理特点。急性胃炎的类型及其病理特点。

3. 溃疡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其并发症。

4. 阑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其并发症。

5. 病毒性肝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基本病理变化,肝炎的临床病理类型及其病理学特点。

6. 肝硬化的类型及其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特点和临床病理联系。

7. 早期食管癌的概念,中晚期食管癌各型的形态学特点,临床表现及其扩散途径。

8. 早期胃癌的概念及各型的形态特点,中晚期胃癌的肉眼类型和组织学类型、临床表现及扩散途径。

9. 大肠息肉和腺癌的概念、病理学特点。

10. 大肠癌的病因、发病机制、肉眼类型及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与预后的关系,临床表现及扩散途径。

11. 原发性肝癌的肉眼类型、组织学类型、临床表现及扩散途径。

12. 胰腺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特点。

13. 胰腺癌的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特点。

14. 酒精性肝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类型。

15. 克罗恩病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特点,溃疡性结肠炎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特点,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特点。

16. 胆囊炎、胆石症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特点。胆道肿瘤的常见类型和病理特点。(十)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1. 霍奇金淋巴瘤的病理学特点、组织类型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2. 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病理学类型、病理变化及其临床病理联系。

3. 白血病的病因和分类,各型白血病的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4. 常见淋巴结良性病变的类型和病理特点。

(十一)泌尿系统疾病

1. 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2. 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3. 膜性肾小球肾炎、微小病变性肾小球肾病、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4. IgA 肾病及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5. 肾盂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6. 肾细胞癌、肾母细胞瘤、膀胱癌的病因、病理变化、临床表现和扩散途径。

(十二)生殖系统疾病

1.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概念、分级及病理变化。

2. 子宫颈癌的病因,子宫颈浸润癌的组织学类型及病理形态特征、扩散途径和临床分期。

3.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和病理变化。

4. 子宫内膜增生症的病因和病理变化。

5. 子宫体癌的病因、组织学类型及病理形态特征、扩散途径。

6. 子宫平滑肌瘤的病理变化、子宫平滑肌肉瘤的病理变化和扩散途径。

7. 葡萄胎、侵袭性葡萄胎、绒毛膜癌的病因、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

8. 前列腺增生症的病因和病理变化。

9. 前列腺癌的病因、病理变化和扩散途径。

10. 乳腺癌的病因、组织学类型及病理形态特征、扩散途径。

(十三)内分泌系统疾病

1. 弥漫性非毒性甲状腺肿、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腺炎的病因、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2. 甲状腺肿瘤的肉眼特点、组织学类型、临床表现和扩散途径。

3. 糖尿病及胰岛细胞瘤的病因、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4. 常见垂体疾病的病理类型和病理特点。垂体肿瘤的病理类型和病理特点。

5. 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和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的病理特点。

(十四)传染病及寄生虫病

1. 结核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发病机制、基本病理变化及转化规律。

2. 原发性肺结核病的病变特点、发展和结局。

3. 继发性肺结核病的类型及其病理特点。

4. 肺外器官结核病的病理特点和临床病理联系。

5. 伤寒的病因、传染途径、发病机制、各器官的病理化、临床病理联系、并发症和结局。

6. 细菌性痢疾的病因、传染途径,急性、中毒性及慢性痢疾的病理特点及与临床病理的联系。

7. 血吸虫病的病因、传染途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

8. 尖锐湿疣的病因、传播途径,肠阿米巴病的病理变化及肠外阿米巴病的病理变化。

9. 梅毒的病因、传播途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分期及其临床病理联系。

10. 艾滋病的概念、病因、传播途径、发病机理、病理变化、分期及其临床病理联系。(十五)神经系统疾病

1. 神经系统疾病的基本病变。

2. 颅内高压、脑疝、脑水肿以及脑积水的病理特征。脑脓肿的病因和病理特点。

3.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因、传播途径、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和结局。

4.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因、传染途径、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和结局。

5. 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和病理特点。帕金森病的病因和病理特点。

6. 缺血性脑病的病理特点。阻塞性脑病的病因、类型和病理特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和病理特点。

(十六)病理学常用技术

1. 活体组织检查、尸体解剖、细胞学检查的基本概念。

2. 电镜技术、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生物信息学的概念和应用。

四、内科学

(一)呼吸系统疾病

并发症、治疗和预防。

2. 支气管哮喘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并发症和治疗。

3. 肺炎的流行病学、病因和发病机制、分类、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各种肺炎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4. 肺结核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5.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6. 胸腔积液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7. 气胸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类型、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并发症和治疗。

8. 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分型、实验室和其他检查、治疗。

(二)循环系统疾病

1. 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及诱因、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2. 急性左心衰竭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3. 心律失常的分类及发病机制。期前收缩、阵发性心动过速、扑动、颤动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包括心电图诊断)和治疗。

4. 心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和急救处理。

5. 动脉粥样硬化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发病机制和防治措施。

6. 心绞痛的分型、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防治。

7. 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并发症和治疗原则。

8. 原发性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并发症、实验室和其他检查、临床类型、危险度分层、诊断标准、鉴别诊断和防治措施。

9. 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

10. 急性心包炎及缩窄性心包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11.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和治疗。(三)消化系统疾病

1. 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和治疗。

2. 慢性胃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并发症及治疗。

4. 肠结核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5. 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6. 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7. 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8. 肝硬化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并发症和治疗。

9. 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

10. 胰腺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11. 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四)泌尿系统疾病

1. 肾小球肾炎(急性、急进性、慢性)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2. 肾病综合征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并发症、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3. IgA 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4. 尿路感染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5. 慢性肾衰竭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五)血液系统疾病

1. 贫血的分类。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及常见溶血性贫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2. 急性白血病和慢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3. 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4. 出血性疾病的分类、诊断和防治。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六)内分泌系统和营养代谢性疾病

1. Graves 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包括特殊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包括甲状腺危象的防治)。

2. 库欣综合征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3. 糖尿病的分型、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综合治疗。

4.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高渗高血糖综合征的发病诱因、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和治疗。

(七)风湿性疾病

1. 风湿性疾病总论:疾病分类、主要症状及体征、主要实验室和其他检查、治疗原则。

2. 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3.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五、外科学

1. 无菌术的基本概念、常用方法及无菌操作的原则。

2. 外科患者体液代谢失调与酸碱平衡失调的概念、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临床处理的基本原则。

3. 输血的适应证、注意事项和并发症的防治,自体输血及血液制品。

4. 外科休克的基本概念、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

5.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与防治。

6. 疼痛的分类、评估、对生理的影响及治疗。术后镇痛的药物与方法。

7. 围手术期处理:术前准备、术后处理的目的与内容,以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8. 外科患者营养代谢的概念,肠内、肠外营养的选择及并发症的防治。

9. 外科感染

(1)外科感染的概念、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原则。(2)浅部组织及手部化脓性感染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3)全身性外科感染的病因、致病菌、临床表现及诊治。(4)有芽胞厌氧菌感染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及防治原则。(5)外科应用抗菌药物的原则。

10. 创伤的概念和分类。创伤的病理、诊断与治疗。

11. 烧伤的伤情判断、病理生理、临床分期和各期的治疗原则。烧伤并发症的临床表现与诊断、防治要点。

12. 肿瘤

(1)肿瘤的分类、病因、病理及分子事件、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2)常见体表肿瘤的表现特点与诊治原则。

13. 移植的概念、分类与免疫学基础。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及其防治。

14. 麻醉、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

(1)麻醉前准备内容及麻醉前用药的选择。(2)常用麻醉的方法、药物、操作要点、临床应用及并发症的防治。(3)重症监测的内容、应用与治疗原则。(4)心、肺、脑复苏(CPR)的概念、操作步骤、要领和治疗。

15. 外科微创手术:内镜技术及腔镜外科技术的临床应用。

2017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含标准答案(完整)

2017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含标准答案(完整) A型题(1-81题) 1.《素问·疏五过论》“尝贵后贱”可致“脱营”,其影响因素是B A.体质因素 B.社会环境因素 C.地理差异因素 D.季节因素 2.与“阳胜则阴病”,病理变化相关的是B A.互根互用 B.对立制约 C.交感互藏 D.相互转化 3.心火亢盛引动肝火而致心肝火旺,根据五行理论应选择的治则是C A.抑强 B.扶弱 C.泻子 D.补母 答案:C泻子。心为肝之子,子病导致母病,病因在子,因而泻其子。 4.根据《素问》,女子“面始焦,发始堕,面始白”与哪条经脉有关C 5.A.太阴脉衰 B.少阴脉衰 C. 阳明脉衰 D.少阳脉衰 6.“治痰先治气”的理论依据是C A.气能生津 B.气能载津 C.气能行津 D. 气能摄津 7.在奇经八脉中,与精冷不育证最密切相关的是B A.任脉 B.督脉 C.冲脉 D.带脉 8.依据《素问·刺志论》,能够导致气虚身热的原因是D 9.A.伤风

B.伤寒 C.伤湿 D.伤暑 10.下列选项中,属于三焦功能失司的病理变化是C A.水谷精微输布障碍 B.水谷受纳腐熟障碍 C.全身水液代谢障碍 D.糟粕传化排泄障碍 11.温热病过程中,邪热里结,阴液大伤,应选用的治则是D 12.A.治本 B.治标 C.先治标后治本 D.标本兼治 13.症见壮热、神昏,呼吸气粗,喉中痰鸣者属于B A.神乱 B.失神 C.假神 D.少神 14.动脉与紧脉均可见于B A.寒证 B.痛证 C.惊恐 D.宿食 15.促、结、代脉的共同特征是A A.脉来时止 B.脉来迟缓 C.脉来数急 D.脉来无力 13、呼吸微弱,手撒身软,汗出不止,二便失禁,舌淡白,脉微欲绝,所属的证候是D A气陷 B亡阳 C气逆 D气脱 14.症见咳嗽痰黄,发热,微恶风寒,苔薄黄,脉浮数者,宜诊断为D A.风寒犯表证 B.痰热壅肺证 C.风热犯表证

西医综合考试大纲

西医综合考试大纲 (2017年9月) Ⅰ.考试性质 西医综合(科目代码699)考试是为我校招收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而设置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初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学术型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所需要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有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医学及相关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 西医综合考试范围为基础医学中的生理学、生物化学和病理学,临床医学中的诊断学和外科学总论。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医学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基础医学约70%(其中生理学约25%;生物化学约25%;病理学约20%) 临床医学约30%(其中诊断学约25%;外科学总论约5%) 四、试卷题型结构

A型题第1~9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35分 第91~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B型题第121~15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X型题第151~18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Ⅳ.考查内容 一、生理学 (一)绪论 1.体液、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2.生理功能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3.体内反馈控制系统。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 1.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单纯扩散、经载体和经通道易化扩散、原发性和继发性主动转运、出胞和入胞。 2.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由G蛋白偶联受体、离子通道受体和酶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3.神经和骨骼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及其简要的产生机制。 4.刺激和阈刺激,可兴奋细胞(或组织),组织的兴奋,兴奋性及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电紧张电位和局部电位。 5.动作电位(或兴奋)的引起和它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 6.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 7.横纹肌的收缩机制、兴奋-收缩偶联和影响收缩效能的因素。 (三)血液 1.血液的组成、血量和理化特性。 2.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生理特性和功能。 3.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西医综合考研生理学要点归纳

2017西医综合考研:生理学要点归纳 第一章绪论 考纲没有变化,重点考察的就是正负反馈调节.自身调节的区别以及相对应的例子.正反馈起加强控制信息的作用,而负反馈起纠正减弱控制信息的作用 ,必须记清楚这些代表性的例子,尤其是正反馈和自身调节的例子.还要注意联系后面章节区分哪些是正反馈哪些是负反馈,举例说明如血液凝固过程.分娩过程. 排尿排便反射等这些都是正反馈,再如减压反射.肺牵张反射.甲亢时 TSH 分泌减少等都是负反馈,同学们应总结出一些例子,在解题时往往起到关键作用.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有些生理过程中,既无闭合回路又无调定点的不属于反馈调节。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这一章比较重点,每年都会有本章的考题,大的重点就是物质的交换和动作电位。这将会涉及到今后各个章节的学习,同学们必须深入的理解加以牢固记忆。几种物质的跨膜转运方式如果比较起来记忆在解题时更容易区分。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要理解去记忆。还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局部电位的例子,如微终板电位?终板电位?EPSP? IPSP等都是局部电位,同时大家还需要搞清楚的就是局部电位和局部电流的区别,局部电位是指没有达到动作电位水平,而局部电流则是指动作电位的传播方式,要注意区分二者。 第三章血液 主要是对血液成份及功能做了介绍,对今后血液学和呼吸系统做的基础。血量为全身血液的总量,成年人血量占总体重的7%-8%。血浆渗透压包括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注意二者的区别,另外渗透压的高低与溶质的颗粒数成正比,而与颗粒种类及颗粒大小无关,因此血浆渗透压主要是由晶体渗透压决定。要重点注意生理性止血为常考点,其过程包括血管收缩?血小板止血栓形成和血液凝固三个过程。纤维蛋白在纤维蛋白溶解酶的作用下被降解液化的过程为纤维蛋白溶解。生理止血过程中,凝血块形成的血栓会堵塞血管,出血停止血管创伤愈合后,构成血栓的纤维蛋白会被逐渐降解液化,使被堵塞的血管重新畅通。 第四章血液循环 重点内容还是心肌细胞的生物电以及血压调节等部分,本章是生理学的一个大的重点章节,内容繁多,需要全面理解掌握。注意比较心室肌细胞和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心肌电生理特性这块需记忆:自律细胞的特点是4期自动去极化,窦房结能成为心脏正常起搏点的原因是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快,窦房结起搏细胞动作电位的特点是4期自动去极化,心肌不会产生强直收缩的原因是心肌细胞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特点是0期去极化速度快、幅度高、有平台期、有超辐射,房室延搁的生理意义是避免房室的收缩重叠,窦房结自律性?高,心室肌细胞收缩力?强,浦肯野纤维传到速度?快,房室交接处

自命题考试科目706西医综合考试大纲

自命题考试科目“(706)西医综合”考试大纲 706西医综合 1.生理学 《生理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7月第3版 (供中医学类、中西医临床医学、护理学等专业用),牛欣,张志雄主编。 2.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7月第3版(供中医学类、中西医临床医学、护理学、康复治疗学等专业用),唐炳华主编。 3.病理学 《病理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8月第3版 (供中医学类、中西医临床医学、护理学、康复治疗学等专业用),黄玉芳主编。 4.内科学 (1)《诊断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九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2年8月,戴万亨,张永涛主编。 (2)《影像学》(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全

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6月,王芳军主编。 (3)《内科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九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8月,倪伟主编。5.外科学 《外科学》(第8版)(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二五”规划教材)(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3月,陈孝平等主编。 总分300分,其中生理学占60分、生物化学占45分、病理学占45分、内科学占90分、外科学占60分。

2017西医综合易错题

2017年 一、A 型题: 1 ~ 40 小题,每小题 1.5 分;41 ~ 1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1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 A、 B、C、D 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 瞳孔对光反射的中枢部位 A. 枕叶皮层 B. 外侧膝状体 C. 中脑 D. 延髓 15. 生长激素对物质代谢的调节作用是 A. 促进肝外组织蛋白质合成 B. 促进肝糖原生成 C. 促进外周组织利用葡萄糖 D. 促进脂肪合成 29. 下列形态学改变中属于凋亡特征的是 A.多为片状细胞死亡 B.细胞核固缩、破裂 C.常为炎症反应和修复再生 D.细胞膜完整,发泡成芽 30. 急性左心功能衰竭导致肺出血的原因是 A.肺静脉小分支破裂 B.肺动脉小分支破裂 C.肺静脉端毛细血管漏出增加 D.肺动脉端毛细血管漏出增加 34. 下列病理改变符合病毒性肺炎的是 A. 常有肺泡结构破坏 B. 肺泡间隔水肿,炎细胞浸润 C. 肺泡内壁常有大量纤维渗出 D. 局部区域中性粒细胞浸润 38. 在淋巴结活检切片中见到单核、双核的大细胞,核仁明显且呈红色,首先考虑的疾病是 A.T细胞淋巴瘤 B. 霍奇金淋巴瘤 C. Burkitt 淋巴瘤 D. 弥漫性大B 细胞淋巴瘤 42. 患者剑突下可见搏动,深吸气后明显,可能的临床意义是 A. 腹主动脉瘤 B. 肝血管瘤 C. 右心室扩大 D. 左心室室壁瘤 43. 医院获得性肺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 A. 革兰阳性杆菌 B. 革兰阴性杆菌 C. 革兰阳性球菌 D. 革兰阴性球菌 45、男性,72 岁,慢性咳嗽咳痰20 年。活动后呼吸困难3 年,加重1 周。既往吸烟史50 年。血气分析提示PO250mmHg,PCO268mmHg。出现呼吸衰竭最主要的机制是: A. 通气/ 血流比例失调 B. 肺泡通气量下降 C. 弥散功能障碍 D. 肺内分流 46、女,48 岁,咳嗽胸闷无发热,CT 显示双侧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伴双侧网格状小结节,肺底有蜂窝状改变,支气管镜示支气管粘膜铺路石状改变,支气管肺泡液可有改变为 A. 中性粒细胞增加 B. 淋巴细胞比例升高,且CD4+/CD8+ 比值增加 C. 淋巴细胞比例增高且CD4+/CD8+ 比值减少 D. 嗜酸性粒细胞增加 47、下列关于血浆脑钠肽(BNP)叙述正确的是 A. 主要来源左心房 B. 左心室功能不全可明显增高 C. 增高可提示存在心肌损伤 D. 快速心房颤动时明显增高 52、男性,53 岁,肝硬化病史8 年。5 天来无明显原因出现腹胀,腹水迅速增加,脾脏进一步增大,体温正常。最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是: A. 原发性肝细胞癌 B. 原发性腹膜炎 C. 门静脉血栓形成 D. 肝肾综合征 56、下列药物属于治疗风湿病情的药物是 A. 阿司匹林 B. 环孢素 C. 醋酸波尼松 D. 塞来昔布 58. 结肠癌患者血清CEA 检测的临床意义,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 CEA 的阳性率和结肠癌的分期有关 B. 术后CEA 未明显下降说明可能有肿瘤的残留 C. 术后CEA 持续升高提示肿瘤复发 D. 术前CEA 指标正常是缩小切除范围的依据 63. 男性,65 岁。反复上腹部不适、轻度黄疸3 个月,腹痛,黄疸加重伴高热2 天。入院查体:T39.5℃,P125 次/ 分,BP75/50mmHg,右上腹压痛。腹部超声检查发现胆囊多发结石,胆总管直径 1.5cm,胰头显示不清。血WBC15×109/L, 中性粒细胞90%。该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是 A. 大剂量抗生素抗感染后择期手术 B. 全胃肠外营养后择期手术 C. 大量输液抗休克同时尽早手术 D. 应用血管收缩极至血压正常后及早手术 70 ~ 72 共用题干) 女性,42 岁。2 个月以来进行性乏力,头晕,心悸,纳差。查体:面色苍白,心率110 次/ 分。血常规:Hb72g/L,MCV124fl,MCH40pg。MCHC330g/L,Ret1.0%,WBC3.4x109/L,Plt85x109/L。 70. 该患者可能的诊断是 A. 缺铁性贫血 B. 巨幼细胞性贫血 C. 再生障碍性贫血 D. 溶血性贫血 71. 该患者还有可能出现的症状有 A. 牛肉样舌 B. 匙状甲 C. 皮肤瘀斑 D. 肝脾肿大

【Selected】2018年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及答案.doc

2018年考研中医综合真题 一、A型题:1~36小题,每小题1.5分,共54分;37~81题,每小题2分,共90分,合计1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001.下列属于金元时期滋阴派观点的是(A) A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B.阴常有余,阳常不足 C.独阳不生,孤阴不长 D.阳在外,阴之守也 002.阴阳互损体现了什么阴阳关系?(B) A.相互转化 B.阴阳互根互用 C.消长平衡 D.相互制约 003.依据疾病的传变规律,肝火犯肺属于(D) A.母病传子 B.子病传母 C.相乘传变 D.相侮传变 004.肝主疏泄最基本的机能是(C) A.调畅情志 B.促进消化 C.调畅气机

D.疏通经络 005.气的推动作用减弱会出现的是(A) A.早衰 B.畏寒 C.自汗 D.出血 006.按照子午流注运行规律,上接手少阳经的是(C) A.手少阴经 B.足少阴经 C.手厥阴经 D.足太阴经 007.下列选项中,体现风性善行的的是(B) A.眩晕震颤 B.痛无定处 C.手足抽搐 D.角弓反张 008.五气过极与六郁气滞均可化生(D) A.痰浊 B.湿热 C.燥热 D.内火 009.“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出自(B) A.《内经》 B.《难经》

C.《中藏经》 D.《伤寒论》 010.症见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呼吸微弱者,属于(D) A.假神 B.神乱 C.少神 D.失神 011.濡脉和弱脉的共同特征是(A) A.脉形细脉势软 B.脉位沉脉势软 C.脉位沉脉形细 D.脉形细脉率快 012.以下选项中,属于斑秃常见原因的是(D) A.气阴两虚 B.气血两虚 C.血燥化热 D.血虚受风 013.患者心烦失眠,面红口渴,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脉数,辨证为(C) A.肝阳上亢证 B.肝火上炎证 C.心火亢盛证 D.心阴虚证 014.脉弦细数的证是(B) A.肝火上炎

2016年西医综合考试大纲

2017年中南大学硕士生入学考试“781西医综合(自命题)”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 西医综合考试是为我校招收医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具有选拔性质的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有备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所需要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有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医学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我校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 西医综合考试范围为基础医学中的生理学、生物化学和病理学,临床医学中的内科学(包括诊断学)和外科学。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医学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基础医学约50% 其中生理学约20% 生物化学约15% 病理学约15% 临床医学约50% 其中内科学约30% 外科学约20% 四、试卷题型结构 选择题、名词解释、问答题、案例分析 Ⅳ.考查内容 一、生理学 (一)绪论 1.体液、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2.生理功能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3.体内反馈控制系统。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 1.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单纯扩散、经载体和经通道易化扩散、原发性和继发性主动转运、出胞和入胞。 2.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由G蛋白偶联受体、离子通道受体和酶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3.神经和骨骼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及其简要的产生机制。 4.刺激和阈刺激,可兴奋细胞(或组织),组织的兴奋,兴奋性及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电紧张电位和局部电位。 5.动作电位(或兴奋)的引起和它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 6.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 7.横纹肌的收缩机制、兴奋-收缩偶联和影响收缩效能的因素。

江苏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628西医综合一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西医综合一考试大纲 I 考查目标 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学术型临床医学或基础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所必须的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和培养潜能,以利于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培养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医学专业人才。 考试范围为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病理学、诊断学和外科学总论。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医学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同时适当了解一些本学科的新理论、新进展。 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与题型结构 基础医学约60%(其中生理学约2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约20%;病理学约20%) 临床医学约40%(其中诊断学约30%;外科学总论约10%) 四、试卷题型结构 A型题第1-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第61-1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20分; X型题第141-200小题,每小题2分,共120分 III 考查内容 一、生理学 (一)绪论 生理学的概念,研究对象,任务和研究的三个水平;生命的基本特征,兴奋、抑制和兴奋性等概念,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生理功能的调节,体内的控制系统。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

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跨膜信号转导的概念、主要方式,细胞的生物电现象,细胞生物电产生的机制,兴奋的传导及传递,神经—肌接头的兴奋传递,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及肌丝滑行理论。肌肉收缩的外部表现和力学分析。 (三)血液 血液的基本组成和血量,血浆的化学成分,血液的理化特性,血细胞及其功能,生理性止血,血型与输血原则。 (四)血液循环 心脏的泵血功能、评定、调节(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和储备,心音产生的原理、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的特征,心脏的生物电活动。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决定血流量的各种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动脉血压的形成原理、影响因素。影响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及测定中心静脉压的临床意义。微循环的组成及其通路。组织液生成的原理及影响因素,淋巴液的生成和回流及影响因素。心血管活动的神经、体液调节,器官循环的生理特点。 (五)呼吸 呼吸的三个环节,肺通气的原理及有关概念,胸内负压的成因及其生理意义。肺换气的动力、过程及影响因素,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方式,氧离曲线的定义和影响因素。呼吸节律的形成,呼吸运动的神经调节及化学因素的调节。 (六)消化和吸收 消化和吸收的概念,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征和电生理特性。消化液分泌的步骤和主要生理作用,消化道的神经支配,胃肠内分泌细胞和胃肠激素的生理作用。唾液的成分、作用及分泌调节,咀嚼和吞咽。胃液的性质、成份、生理作用及分泌的调节。胃运动的主要形式、作用和调节,胃排空及其控制。胰液、胆汁的成分、作用及其分泌的调节。小肠液的作用和分泌的调节。小肠的运动形式。回盲括约肌的功能。大肠内消化。营养物质的吸收,胃肠道吸收营养物质的机制和途径,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吸收过程。 (七)能量代谢和体温 机体的能量来源、释放、转移、贮存和利用之间的关系,能量代谢测定的方法和原理。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基础代谢。体温的概念及正常体温的波动,产热和散热过程,体温相对稳定的机理。 (八)尿的生成和排出 排泄的概念和途径。肾脏结构的特征,肾血流的调节。肾脏的泌尿功能和内分泌功能。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及影响因素。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功能及影响因素,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和排泄功能,尿液浓缩和稀释,肾脏泌尿功能的调节。血浆清除率的概念、测定方法及其生理意义。尿的排放过程。 (九)感觉器官的功能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定义、分类和一般生理特征。眼折光系统的折光原理,简约眼的概

2017年西医综合考研部分真题解析

2017年西医综合考研部分真题解析 作者:凯程陆老师,有问题找我 今天我做几方面的事情,第一分析一下考试形势,今年更名为临床医学考察能力以后,在题型和考试方式有什么变化说一下。另外一下分析一下今年考试形势和复试形势。这也是2017年的同学最关注的内容,今年仍然是考试改革给大家带来许多困惑,最后花一点时间做一点真题解析。希望通过解析给大家一点直观的感觉。 首先开始今天的课程。 第一部分,今年考试的形势,今年咱们知道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学硕,分很多分支,最大一派叫联考西医综合。基础比较高,难度并没有非常大。有些同学认为比较简单。 第二个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叫做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这门课程,这门课程从今年整体学员反馈来看并没有说考试有多么变态、多么的特别的难。目前多数的学员反应来看还是比较正常的。说明我们考试的难度还是延续了下来。并没有出现非常非常大的难度的提升。当然这也是命题以后,包括命题人、命题中心都要兼顾的东西。不可能出现特别大难度的变化。 所以我个人的感觉今年试题难度基本上延续了以前的难度,并没有很大的变化。 考前由180道题变成了165道题。另外新增了一部分纯内容叫做医学人文精神。从同学们目前反馈来看相对来说不是特别难,还是比较简单的。考前老师给大家说的考人文占6%的分数,也比把6%给了内外科要幸福。考试中情况是这样的,这部分有很多人之常情的道理,很多凭临床常识就可以做选择。 第三方面老师在考前给大家说过很多很多次了,病例题比例在上升。另外一个是病例题出题形式有几道,包括后面会给大家解析,老师主要说外科病理,有一道题争议比较多,是典型的临床题,题干描述是非常临床的。套路不是按书上的字写的,而是真正拿一个临床病例做出来这道题。这道题出来以后对我们理解和判断产生了很大的挑战。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考试方式上的变化。希望2018年考试的同学要注意。 后面我们会再说。 这个是对于考试形式的分析。 另外我们再说一下今年报考和复试情况。报考,今年考研人数总人数201万,历年来最高的一年了。 为什么会这么多人?去年170多万人,医学考生没有权威数字发布过,但是医学应该是大的科目,非常大的科目,一般来说有20万左右。在这样情况下为什么人数出现了激增呢?我觉得从我在临床中、工作中的感受来看,唯一的原因是就业压力变得越来越大。尤其医学这门课程又是一个学历非常重要的学科,所以导致了人数今年出现了非常大的增长。导致了

中医科学院2017年度699西医综合考试大纲

699西医综合 Ⅰ.考试性质 西医综合考试是我校为招收临床医学和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而设臵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有备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所需要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有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医学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 西医综合考试范围为基础医学中的生理学和病理学,临床医学中的内科学(包括诊断学)。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医学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生理学30%、病理学30%、内科学40% 四、试卷题型结构 A型题第1~9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35分第91~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B型题第121~15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X型题第151~18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Ⅳ.考查内容 一、生理学 (一)绪论 1.体液、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2.生理功能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3.体内反馈控制系统。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 1.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单纯扩散、经载体和经通道易化扩散、原发性和继发性主动转运、出胞和入胞。 2.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由G蛋白偶联受体、离子通道受体和酶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3.神经和骨骼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及其简要的产生机制。 4.刺激和阈刺激,可兴奋细胞(或组织),组织的兴奋,兴奋性及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电紧张电位和局部电位。 5.动作电位(或兴奋)的引起和它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 6.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 7.横纹肌的收缩机制、兴奋-收缩偶联和影响收缩效能的因素。 (三)血液 1.血液的组成、血量和理化特性。 2.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生理特性和功能。 3.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4.生理性止血,血液凝固与体内抗凝系统、纤维蛋白的溶解。 5.ABO和Rh血型系统及其临床意义。输血原则。 (四)血液循环 1.心肌细胞(主要是心室肌和窦房结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简要的形成机制。 2.心肌的生理特性: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 3.心脏的泵血功能:心动周期,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心音,心脏泵血功能的评定,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4.动脉血压的正常值,动脉血压的形成和影响因素。 5.静脉血压、中心静脉压及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

江苏大学629西医综合二考试大纲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西医综合二考试大纲 I 考查目标 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学术型临床医学或基础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所必须的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和培养潜能,以利于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培养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医学专业人才。 考试范围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医学免疫学、临床基础检验学(含诊断学)、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和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医学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同时适当了解一些本学科的新理论、新进展。 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与题型结构 基础医学约40%(其中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约20%;医学免疫学约20%) 临床医学约60%(其中临床基础检验学(含诊断学)25%;临床微生物学检验20%,临床生物化学检验15%) 四、试卷题型结构 A型题第1-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第61-1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20分;X型题第141-200小题,每小题2分,共120分 III 考查内容 一、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第一篇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一)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1.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化学结构和分类,氨基酸的理化性质,肽键和肽 2.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及高级结构,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3. 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两性解离、沉淀、变性、凝固及呈色反应等) 4. 分离、纯化蛋白质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二)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1. 核酸的化学组成,核酸的一级结构 2. 核酸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3. 核酸的变性、复性、杂交 4. 常用的核酸分离纯化技术 (三)酶和维生素 1. 酶的分子结构与功能,酶的活性中心 2. 酶促反应特点与机制 3. 酶促反应动力学 4. 酶活性的调节 5. 酶与生物医学的关系

医教园分享2017西医综合考研真题解析

医教园分享2017西医综合考研真题解析(血管生理) 1992N54A 阻力血管主要指 A. 大动脉 B. 小动脉及微动脉 C. 毛细血管 D. 小静脉 E. 大静脉 1.1992N150X 一个器官的小动脉收缩的结果可能有 A. 流经该器官的血流量减少 B. 该器官血管床的毛细血管压增高 C. 该器官动-静脉血氧分压差减小 D. 该器官的淋巴流率减小 2.1992N55A 关于静脉,下列叙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 接受交感缩血管纤维的支配 B. 管壁平滑肌在静脉被扩张时发生收缩 C. 容纳全身血量的一半以上 D. 回心血量不受体位变化的影响 E. 静脉有较高的可扩张性,对血流阻力较小 1.1992N54A 答案:B 【考点还原】(P117)“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包括小动脉和微动脉,其管径较细,对血流的阻力较大”;(P121)“外周阻力主要是指小动脉和微动脉对血流的阻力”(B对)。 【答案解析】阻力血管包括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和毛细血管后阻力血管两种。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包括小动脉和微动脉,其管径较细,对血流的阻力较大,是人体内最主要的阻力血管(B对),毛细血管后阻力血管指微静脉,其管径较小,可以对血流产生一定的阻力,但与小动脉和微动脉相比,其阻力仅占血管系统总阻力的一小部分。 2.1992N150X 答案:AD 【考点还原】(P117)“微动脉管壁血管平滑肌含量丰富,在生理状态下保持一定的紧张性收缩,它们的舒缩活动可明显改变血管口径,从而改变对血流的阻力及其所在器官、组织的血流量,对动脉血压的维持有重要意义”。 【答案解析】小动脉为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的一种(另一种为微动脉),当一个器官的小动脉收缩时,管径变小,血流阻力增加,致使血流量减少(A对)。小动脉收缩,毛细血管前阻力增加,毛细血管前、后阻力的比值增大,毛细血管血压降低(B错),组织液生成减少。由于血流量减少,外周组织对单位体积血液的血氧利用率升高,使动-静脉血氧分压差增大(C错)。组织液和毛细淋巴管内淋巴液之间的压力差是促进组织液进入淋巴管的动力,小动脉收缩,毛细血管血压降低,组织液生成减少,导致淋巴生成减少(D对)。 3.1992N55A 答案:D 【考点还原】(P117)“与同级动脉相比,静脉数量多、管壁薄、口径大、可扩张性大,故其容量大。在安静状态下,静脉系统可容纳60%-70%的循环血量”(C对)。(P126)“当人体从平卧位转为直立位时,身体低垂部分的静脉可因跨壁压增大而扩张,可容纳更多的血液,因而回心血量减少”(D错,为本题正确答案)。(P126)“静脉对血流的阻力静脉对血流的阻力很小,因此血液从微静脉回流到右心房,压力仅降低约15mmHg。这与保证静脉回心血量的功能是相适应的”(E对)。(P133)“体内几乎所有的血管都受交感缩血管神经纤维的支配”(A对)。

2017 中医综合考研真题

一、A 型题( A.体质因素 B.社会环境因素 C.地理差异因素 D.季节因素 2.与“阳胜则阴病”,病理变化相关的是 B A.互根互用 B.对立制约 C.交感互藏 D.相互转化 3.心火亢盛引动肝火而致心肝火旺,根据五行理论应选择的治则是 C A.抑强 B.扶弱 C.泻子 D.补母 答案:C 泻子。心为肝之子,子病导致母病,病因在子,因而泻其子。 4.根据《素问》,女子“面始焦,发始堕,面始白”与哪条经脉有关 C A.太阴脉衰 B.少阴脉衰 C.阳明脉衰 D.少阳脉衰 5.“治痰先治气”的理论依据是 C A.气能生津 B.气能载津 C.气能行津 D.气能摄津 6.在奇经八脉中,与精冷不育证最密切相关的是 B A.任脉 B.督脉 C.冲脉 D.带脉 7.依据《素问·刺志论》,能够导致气虚身热的原因是 D A.伤风 B.伤寒 C.伤湿 D.伤暑 8.下列选项中,属于三焦功能失司的病理变化是 C A.水谷精微输布障碍 B.水谷受纳腐熟障碍 C.全身水液代谢障碍 D.糟粕传化排泄障碍

9.温热病过程中,邪热里结,阴液大伤,应选用的治则是 D A.治本 B.治标 C.先治标后治本 D.标本兼治 10.症见壮热、神昏,呼吸气粗,喉中痰鸣者属于 B A.神乱 B.失神 C.假神 D.少神 11.动脉与紧脉均可见于 B A.寒证 B.痛证 C.惊恐 D.宿食 12.促、结、代脉的共同特征是 A A.脉来时止 B.脉来迟缓 C.脉来数急 D.脉来无力 13、呼吸微弱,手撒身软,汗出不止,二便失禁,舌淡白,脉微欲绝,所属的证候是 D A 气陷 B 亡阳 C 气逆 D 气脱 14.症见咳嗽痰黄,发热,微恶风寒,苔薄黄,脉浮数者,宜诊断为 D A.风寒犯表证 B.痰热壅肺证 C.风热犯表证 D.风热犯肺证 15.症见纳呆,脘腹坠胀,大便溏稀,神疲乏力,证属 C A 胃气虚 B 脾气虚 C 脾虚气陷 D 脾阳虚 16.症见神疲乏力,肌衄,舌淡,证属 D A 气滞血瘀 B 气虚血瘀 C 气血两虚 D 气不摄血 17.下列选项中,属太阴病证辨证依据的是 D A 四肢厥冷

西医综合学术学位考试大纲2017年9月

西医综合(学术学位)考试大纲 (2017年9月) Ⅰ.考试性质 联考西医综合考试是为招收学术型医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学术型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所需要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等有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医学及相关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Ⅱ.考查目标 联考西医综合考试范围为基础医学中的生理学、生物化学和病理学,临床医学中的诊断学和外科学总论。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医学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基础医学约70%(其中生理学约30%;生物化学约20%;病理学约20%) 临床医学约30%(其中诊断学约20%;外科学总论约10%) 四、试卷题型结构 A型题第1~105小题,共105题,每小题2分,共210分 X型题第106~150小题,共45题,每小题2分,共90分 Ⅳ.考查内容 一、生理学 (一)绪论 1.体液、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2.生理功能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3.体内反馈控制系统。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 1.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单纯扩散、经载体和经通道易化扩散、原发性和继发性主动转运、出胞和入胞。 2.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由G蛋白偶联受体、离子通道受体和酶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3.神经和骨骼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及其简要的产生机制。 4.刺激和阈刺激,可兴奋细胞(或组织),组织的兴奋,兴奋性及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电紧张电位和局部电位。 5.动作电位(或兴奋)的引起和它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 6.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 7.横纹肌的收缩机制、兴奋-收缩偶联和影响收缩效能的因素。 (三)血液 1.血液的组成、血量和理化特性。 2.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生理特性和功能。 3.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4.生理性止血,血液凝固与体内抗凝系统、纤维蛋白的溶解。 5.ABO和Rh血型系统及其临床意义。输血原则。 (四)血液循环 1.心肌细胞(主要是心室肌和窦房结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简要的形成机制。 2.心肌的生理特性: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 3.心脏的泵血功能:心动周期,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心音,心脏泵血功能的评定,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4.动脉血压的正常值,动脉血压的形成和影响因素。 5.静脉血压、中心静脉压及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 6.微循环、组织液和淋巴液的生成与回流。 7.心交感神经、心迷走神经和交感缩血管神经及其功能。 8.颈动脉突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心肺感受器反射和化学感受性反射。 9.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血管升压素、血管内皮生成的

2019年西医综合考研大纲

Ⅰ.考试性质 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是为医学高等院校招收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有备继续攻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所需要的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基本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校择优选拔,确保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 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考试范围包括临床医学人文精神,基础医学中的生理学、生物化学和病理学,以及临床医学中的内科学(包括诊断学)、外科学。临床医学人文精神重点考查医学职业责任意识、医患沟通能力、医学伦理及法律法规等基本职业素养;医学基础理论部分重点考查基本医学理论知识,以及运用医学概念和原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临床综合能力部分重点考查临床思维、诊断与鉴别诊断、制定和执行诊疗计划、临床操作、急诊处理等临床综合能力。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生理学约14%,生物化学约12%,病理学约12%,内科学(含诊断学)约33%,外科学(含骨科学)约23%,临床医学人文精神约6% 四、试卷题型结构 A型题第1-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第41-115题,每小题2分,共150分B型题第116-135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X型题第136-165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Ⅳ考查内容 一、生理学

(一)绪论 1.体液及其组成,体液的分隔和相互沟通;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2.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3.体内的控制系统:负反馈、正反馈和前馈。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 1.跨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和膜泡运输。 2.细胞的信号转导:离子通道型受体、G蛋白耦联受体、酶联型受体和核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3.细胞的电活动: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兴奋性及其变化,局部电位。 4.肌细胞的收缩: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横纹肌兴奋-收缩耦联及其收缩机制,影响横纹肌收缩效能的因素。 (三)血液 1.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2.各类血细胞的数量、生理特性和功能,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3.生理性止血:基本过程,血液凝固和抗凝,纤维蛋白溶解。 4.红细胞血型:ABO血型和Rh血型,血量和输血原则。 (四)血液循环 1.心脏的泵血功能:心动周期,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心音,心输出量和心脏做功,心泵功能储备,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心功能的评价。 2.各类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3.心肌的生理特性: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 4.动脉血压:形成、测量、正常值和影响因素。 5.静脉血压:中心静脉压,静脉回心血量及其影响因素。 6.微循环:组成、血流通路、血流阻力和血流量的调节。

2017年西医综合考研真题解析

2017年西医综合考研真题解析 作者:凯程陆老师,有问题找我 今天我做几方面的事情,第一分析一下考试形势,今年更名为临床医学考察能力以后,在题型和考试方式有什么变化说一下。另外一下分析一下今年考试形势和复试形势。这也是2017年的同学最关注的内容,今年仍然是考试改革给大家带来许多困惑,最后花一点时间做一点真题解析。希望通过解析给大家一点直观的感觉。 首先开始今天的课程。 第一部分,今年考试的形势,今年咱们知道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学硕,分很多分支,最大一派叫联考西医综合。基础比较高,难度并没有非常大。有些同学认为比较简单。 第二个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叫做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这门课程,这门课程从今年整体学员反馈来看并没有说考试有多么变态、多么的特别的难。目前多数的学员反应来看还是比较正常的。说明我们考试的难度还是延续了下来。并没有出现非常非常大的难度的提升。当然这也是命题以后,包括命题人、命题中心都要兼顾的东西。不可能出现特别大难度的变化。 所以我个人的感觉今年试题难度基本上延续了以前的难度,并没有很大的变化。 考前由180道题变成了165道题。另外新增了一部分纯内容叫做医学人文精神。从同学们目前反馈来看相对来说不是特别难,还是比较简单的。考前老师给大家说的考人文占6%的分数,也比把6%给了内外科要幸福。考试中情况是这样的,这部分有很多人之常情的道理,很多凭临床常识就可以做选择。 第三方面老师在考前给大家说过很多很多次了,病例题比例在上升。另外一个是病例题出题形式有几道,包括后面会给大家解析,老师主要说外科病理,有一道题争议比较多,是典型的临床题,题干描述是非常临床的。套路不是按书上的字写的,而是真正拿一个临床病例做出来这道题。这道题出来以后对我们理解和判断产生了很大的挑战。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考试方式上的变化。希望2018年考试的同学要注意。 后面我们会再说。 这个是对于考试形式的分析。 另外我们再说一下今年报考和复试情况。报考,今年考研人数总人数201万,历年来最高的一年了。 为什么会这么多人?去年170多万人,医学考生没有权威数字发布过,但是医学应该是大的科目,非常大的科目,一般来说有20万左右。在这样情况下为什么人数出现了激增呢?我觉得从我在临床中、工作中的感受来看,唯一的原因是就业压力变得越来越大。尤其医学

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全180题

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综合科目试题 一、A型题:1~8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首先提出“六合者从火化”观点的专家 A、朱丹溪 B、张元素 C、李泉 D、刘完素 2. 阴损及阳经俱损的理论依据 A、阴阳转化 B、阴阳互根 C、阴阳对应 D、阴阳消长 3. 下列各项中,属于五行相侮的是 A、真气不足,则制己所不胜 B、其气有余,则制己所胜 五行相侮的次序是: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导致五行相侮的原因,亦有“太过”和“不及”两种情况。 4. “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的生理基础 A、肺朝百脉的功能正常 B、肝的阴血充足 C、肾的精气充盛 D、心主血脉的功能正常 5. 根据《素问调经理论》所述,神不足则 A、容易悲伤 B、喜哭不休 C、思虑不详 D、容易恐惧 6. 治疗血虚证配伍补气药,其理论依据是: A 血能载气 B 气能生血 C 气能行血 D 气能摄血 7. 在津液代谢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A、肾之蒸腾气化 B、肺之通调水道 C、脾之运化水 D、小肠之分清泌浊 8. 任络脉是经络的分支,其中最大的是 A、孙络 B、浮络 C、经别 D、别络 9.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六瑶致病特点的是 A、传染性 B、季节性 C、地域性 D、相兼性 10. 根据情志致病的理论,可导致二便失禁,遗精滑泄的是 A、思虑过度 B、愤思不已 C、恐惧过度 D、悲伤至极 11. 易发生内燥病态的脏腑是 A、脾、胃、大肠 B、肺、胃、大肠 C、肝肾、小肠 D、肺肾、小肠 12. 根据《灵枢经脉》足太阴经的经气逆乱可导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